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一、总则
●规划指导思想
1、放眼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考虑加入"WTO"后技术、产业、资金流向对江阴的影响,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江阴市的竞争力。
2、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率先"要求,认真研究城镇发展战略、空间布局和发展时序。
3、结合市域行政区划调整的机遇,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空间,推进城市化进程。
4、处理好经济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的关系,形成市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群体。
5、从江阴市交通枢纽的地位与作用入手,发挥通道优势,加强与张家港、靖江的协同发展。
6、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保护历史文化,体现城市特色。
●修编重点
1、调整城镇空间布局
调整城镇空间布局,精简发展主体,并提出配套的政策与措施。
2、调整乡镇工业园和乡村居民点
根据区位条件,发展潜力,调整乡镇工业园的布局,优化市域产业空间布局。逐步调整乡村居民点的布局,引导乡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3、协调江阴与周边城市的关系
完善市域综合交通网络,统筹协调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考虑新长铁路、沿江高速公路、锡澄高速公路对江阴城镇发展的影响,江阴与无锡、常州、张家港、靖江等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
区域位置图一
区域位置图二
4、研究和体现城市特色
贯彻城市设计理念,从江阴滨江的特点出发,保护自然山水,合理安排沿江岸线,保证城市生活岸线,从江阴交通枢纽的特点出发,发挥交通优势,建设物流园区;发掘江阴深厚的文化积淀,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延续历史文脉。
5、保护生态环境
综合评价环境质量,明确市域的生态建设目标和措施,从城乡协调发展角度出发,确定市域城镇聚集空间与绿色开敞空间,划定优先建设地区、引导建设地区和不宜建设地区,界定物种源、廊道和节点,保持物种的多样性,提出生态建设对策。
6、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
对老城区、新城区、外来人口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民情民愿,在规划中加以体现,制定措施,以有利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
●城市规划区
全市域,总面积988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用地范围
东起江阴市界,西至新沟河,南起南快速路,北至长江,总面积约198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
近期:2002年至2006年。
中期:2007年至2010年。
远期:2011年至2020年。
远景:本世纪中叶。
市域近期空间利用规划图
市域远期空间利用规划图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区域功能定位
1、沪宁产业密集区中具有一定外向性和先导地位的重要加工制造基地,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
2、江苏省沿江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要的工业港口城市、新兴交通枢纽和对外开放门户。
3、苏锡常向苏中苏北地区辐射的中转站,塑造良好区域空间形象的重要地区,区域内物流园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某些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区域空间利用规划图
●与周边城市的协调
1、与无锡
在功能上,是无锡向北辐射的门户,是无锡港口工业基地,是无锡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设施上,有8个主要的通道与无锡联系,分别为锡澄高速公路、无锡东干线、预留的第二过江通道、预留的第三过江通道、锡澄一级公路、锡沙一级公路、锡澄轨道交通、新长铁路。在青阳东和长泾东预留苏锡常备选机场,肖山水厂为无锡北部城镇的供水水源。
2、与常州
在功能上,是常州向北辐射的重要基地;基础设施上,有五个主要的通道与常州联系,分别为沿江高速公路、无锡西外环路、滨江公路、常澄公路、镇南铁路;常州的取水口及水厂在江阴境内的利港,江阴的石庄石化工业园与常州的圩塘之间江阴一侧控制不少于2公里的生态隔离区。
3、与张家港
在港口功能上,江阴港与张家港互有分工,在交通设施上,有八个主要的通道与张家港联系,分别为沿江高速公路、滨江路、澄杨公路、无锡东干线、锡沙一级公路、澄熟公路、镇南铁路、澄张轨道交通。规划长山、香山为生态隔离区,沿市界江阴一侧控制不少于2
公里为林地和农业空间。
4、与靖江
在功能上,江阴港与靖江港互有分工,中小型港口工业、修造船业逐步转移到靖江的江阴园区,体育、文化、医疗等公共设施适当考虑靖江的需求;在产业上,江阴的部分产业可逐步向靖江的江阴园区扩散;在交通设施上,有五个主要的通道与靖江联系,分别为新长铁路、锡澄高速公路、预留的第二过江通道、澄靖轨道交通、预留的第三过江通道。
●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1、通道利用战略
充分利用江阴长江大桥、新长铁路及长江港口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发展物流和地缘优势产业,获取区位条件变化带来的新增集聚效益。
2、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通过外向拓展、跨域辐射、区域联合、市域整合等手段,整合内外市场,打破行政界线,塑造区域整体形象,加强与张家港、靖江两市空间协调发展和产业的分工协作。
3、多元型经济发展战略
注重大型上市公司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小型民营企业,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
4、信息化带动的新型产业发展战略
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化促进现代化,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5、可持续发展战略
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城市化发展战略
1、加快集聚发展,重点推进城区现代化。
2、整合澄西、澄东、长泾、青阳四个片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3、调整城镇空间布局,全面提高城镇建设水平。
●城市化水平预测
市域总人口
2006年137万人;
2010年141万人;
2020年145万人。
城镇人口
2006年71万人;
2010年82万人;
2020年1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