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文化(1)

合集下载

中国饮食文化(1)

中国饮食文化(1)

单项选择题1.面条是历史久远的传统食品,汉代人刘熙在其《释名》一书中记载的面条类食品是( )A.汤饼B.胡饼C.蒸饼D.烙饼2.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长期的饮食生活实践中造成的技术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观的文化成就,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 )A.价值体系B.价格体系C.技术体系D.技巧体系3.从食物原料及其获取方式上看,远古时期的先民们获取食物原料的方式主要是采集和( )A.种植B.狩捕C.养殖D.渔猎4.辣椒的原产地是( )A.南非B.古巴C.秘鲁D.智利5.“咕噜肉”所属的菜系是( )A.川菜系B.淮扬菜系C.粤菜系D.鲁菜系6.作为民族风味食品的“冷面”,属( )A.苗族菜B.傣族菜C.朝鲜族菜D.彝族菜7.据《周礼·天官宰》中记载,周代已出现了许多种关于酿酒方面的专职官吏,如掌握全国“酒之政令”的官称做( )A.大酋B.酒人C.醯人D.酒正8.在明清两代的文人宴上,用以检测文人的学识与机敏程度的是A.曲水流觞令B.投壶令C.射覆令D.四书令9.与周边政权及少数民族广泛进行茶叶贸易,其规模大、影响广的朝代是( c )A.汉王朝B.唐王朝C.宋王朝D.明王朝10.我国绝大部分地方采用“清饮法”,不在茶中添加其他的调料,这主要饮用的是( )A.绿茶B.红茶C.白茶D.黄茶11.抑郁质的饮食消费者在饮食消费时,常观望别人,受别人选择的影响,往往会( a )A.犹豫不决B.盲目消费C.精打细算D.行事果断12.支撑人的文化存在、决定人的智能与人格的发展是饮食的A.物质消费 B.精神消费C.主动消费 D.被动消费13.把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饮食描写推向了极致,堪称饮食文化的百科全书的是( b )A.《西游记》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14.《种荔枝》的作者是( c )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陆游15.历代帝王对大臣们不厌其烦地赐宴赐食,其目的主要是A.商议朝政B.调节君臣关系C.表现权利之极D.表现财富之巨16.提倡尽量保持食物原料本色本性的宗教是( c )A.佛教B.道教C.伊斯兰教D.基督教17.从食养的角度看,果品类的味可分为( d )A.甘、辛、咸B.甘、辛、苦dC.甘、辛、酸D.甘、咸、酸18.饮食养生必须注意遵循“养藏”的原则,从多方面进行调摄,以保护体内元阳生机的节令是( a )A.春令B.夏令C.秋令D.冬令19.21世纪我国餐饮业的主流是( c )A.美味化B.科学化C.工业化D.现代化20.从“医食同源”的角度出发,在21世纪将得到更大发展的食品功能是( d )A.审美功能B.社交功能C.果腹功能D.保健功能21.周代“食医”的职能要求是:“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

中国饮食文化 PPT课件

中国饮食文化 PPT课件

中国菜系简介
•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即菜系。 • 菜系是指起源于具体的人文地理区域,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底 蕴,具备独特的原料、工艺和风味特质,拥有完整的品种类型 和特殊的食俗礼仪,形成稳定的消费社群,以代表作品为核心 构成的饮食体系。菜肴中的区域特色:总体口味是东辣西酸, 南甜北咸。 • 1、按地域划分 • 四大菜系:鲁、川、粤、苏 • 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 • 十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京、沪 • 十二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京、沪、 豫、陕 • 2、按民族划分:55种民族菜 • 3、按功能划分:医疗保健菜、普通菜 • 4、按时代划分:仿古菜和现代菜
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蒸谷为饮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蒸锅发明了叫甑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归功于汉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引进石榴芝麻葡萄胡桃即核桃西瓜甜瓜黄瓜菠菜胡萝卜茴香芹菜胡豆扁豆苜蓿莴笋大葱大蒜还传入一些烹调方法东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使豆类的营养得到消化物美价廉可做出许多种菜肴东汉还发明了植物油
中国菜的特征(2)
• 4.讲究调味 • 中国菜肴千变万化,层出不穷,风味独特,品种繁多, 除用料和烹调方法的不同外,还源于调味的变化 • “五味调和百味香”,就是熟练运用调味的结果 • 调味的关键是调料合理、适量。 • 5.讲究器皿 • 中国菜肴的装具器皿对菜品起衬托增色的作用,特别是 筵席、套菜使用的菜肴器皿,不仅要适用,更要美观。 • 中国菜肴的这些主要特征,无论是地方菜、宫廷菜、官 府菜、还是少数民族和寺院菜都具备。 • 正是这些丰富多采,色、香、味、形、器具佳的菜肴, 才使中国菜闻名于世,享有“烹调王国”的盛誉,珍馐 天下奇。

中国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

中国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

中国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一、饮食习俗1.四季饮食:中国饮食习俗与四季有关,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食材烹饪食物,以适应当季气候和人体的需求。

2.节令饮食:中国人讲究节令饮食,如春天要吃春笋、夏天要吃西瓜、秋天要吃瓜果、冬天要吃涮火锅等。

3.地域饮食:中国各地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传统菜肴和烹饪方法,如川菜、粤菜、鲁菜等。

4.宴席饮食:中国人重视宴席文化,讲究宴客礼仪和宴席菜品搭配,有各种规定的席次和宴席流程。

二、餐饮礼仪1.客人敬主人:在中国餐桌上,客人要尊重主人,主人要热情招待客人,互相敬酒、劝酒是常见的礼节。

2.先年长后晚辈:吃饭时要遵守先年长后晚辈的原则,年长者先坐下,先吃菜,晚辈要等待长辈吃过后再开始用餐。

3.尊重食物:在饮食过程中要尊重食物,不可挑食、浪费食物,要将饭菜吃完,不可留下残羹剩饭。

4.注意餐桌礼仪:用餐时要注意坐姿端庄、言谈举止得体,勿大声喧哗,不可伸长吧脚等。

三、饮食禁忌1.偏食忌辛辣:中国饮食禁忌中有禁忌偏食,忌过于嗜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伤害脾胃。

2.不宜过量:中国人饮食注重平衡,不宜过量,大鱼大肉、油腻辛辣的食物要适量食用。

3.忌生吃生冷:中国饮食文化忌生吃生冷食物,认为这样容易伤害脾胃,影响身体健康。

4.忌吃动物的头部:中国有吃动物头部的忌讳,认为头部为先天之气所在,忌食动物头部。

四、餐具礼节1.餐具摆放:中国人讲究餐具摆放的规矩,如筷子要放在右侧,碗要正对着主人等。

2.用筷子注意事项:用筷子时要注意避免发出刺耳的咬合声音,不可竖插在饭中,不可将筷子交叉放在碗上等。

3.点心吃法:中国的点心吃法也有许多礼仪,如不可一口吃完,要小口尝,分次享用,不可大口吞咽等。

总的来说,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和人文精神。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塑造出更加多元化的饮食文化。

同时,传统的饮食文化依然保留着其珍贵的传统和魅力,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述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

论述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
论述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
中国饮食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之一,具有以下特色:
1. 营养均衡:中国饮食注重营养的均衡,追求五味调和,即酸、甜、苦、辣、咸的平衡。 传统的中国饮食中,通常包含主食、蔬菜、荤素搭配,注重食物的营养价值和药膳食疗。
2. 食材多样:中国拥有广泛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因此食材种类繁多。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 色食材和烹饪方法,如北方的小麦、豆类,南方的米、鱼虾等。中国菜肴中常用的食材有豆 类、米面、肉类、蔬菜、水果等。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不仅体现在食物的口感和味道上,更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 观和社交礼仪中。它不仅是满足人们生理需求的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5. 节日食俗:中国有许多与节日相关的特色食物和食俗。例如,春节期间吃年糕、饺子和 鱼,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等。这些食物和食俗传承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丰富 的象征意义。
论述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
6. 地方特色:中国各地区有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例如,四川菜以麻辣著称,粤菜以清淡 、鲜美为特色,川菜以麻辣为主,湖南菜以辣椒为代表等。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味和烹饪 传统。
论述中国饮食文化的特色
3. 烹饪技巧பைடு நூலகம்富:中国烹饪技巧博大精深,包括炒、煮、蒸、炖、炸、烤等多种烹饪方法 。烹饪过程中注重火候、刀工和调味的精确掌握,以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和口感。
4. 餐桌礼仪:中国餐桌礼仪注重尊重和团结,强调家庭和社交的重要性。例如,就餐时尊 重年长者,不浪费食物,尊重食物的顺序和用具的使用等。

中国饮食礼仪文化

中国饮食礼仪文化

中国饮食礼仪文化中国饮食礼仪文化3篇中国饮食礼仪文化1中国饮食文化礼仪1、餐桌礼仪圆形餐桌一直是中国人用餐时的首选。

因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对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

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

主人需要注意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

此为一大忌。

要等到所有人到齐后方可开始进餐--即使有人迟到也是需要等的。

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

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张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

每张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

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灯片,每一次一道菜。

米饭一般不会与菜式同上,不过可以选择同吃。

由于菜式各有特色,应该个别品尝,而且一次只从碗中吃一种,不是混合品尝。

不可用盘子吃,只能用碗。

骨头和壳类放在骨盘中。

堆放的盘子如果骨头过多,必须及时用干净的盘子替换。

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

也有可能会提供刀叉,但身为中国人,最好用筷子。

筷子是进餐的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

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正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

当你用筷子去取一块食物时,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

可能的话,用旁边的公筷和汤匙。

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将筷子放回筷子座上。

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

为此,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几件关键的事,先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

当人家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

斟茶的顺序很讲究,先长后幼,先女后男。

中国人向来“以食为先”,饮食除了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亦是秉承传统习俗,聚首饭桌前大快朵颐。

中国饮食文化作业

中国饮食文化作业

中国饮食文化(一)一.单选题1、我国最早的食疗专论是()。

A.《随园食单》B.《食疗本草》C.《千金要方》D.《备急千金要方》2、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代都市饮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空前繁荣的景象。

A.清B.明C.宋D.元3、下列不属于淮扬菜的是()。

A.叫花鸡B.虾仁锅巴C.炸蛎黄D.三套鸭4、我国历史上一篇烹饪理论文章是()。

A.《吕氏春秋本味篇》B.《食珍录》C.《随园食单》D.《千金要方》5、下列不属于湘菜的是()。

A.红烧全狗B.红煨鱼翅C.麻辣子鸡D.七星丸6、宫廷菜南味以金陵()鄞都为代表。

A.临安B.广州C.开封D.长安7、“驴打滚”是()的著名风味小吃。

A.天津B.北京C.山东D.陕西8、()菜口味以辛辣爽口、脆嫩鲜香为主,烹调方法多采用生拌A.朝鲜族B.满族C.土家族D.维吾尔族9、“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菜的饮食原则A.谭家菜B.孔府菜C.随园菜D.红楼菜10、擅长制作蜜制品的少数民族是()。

A.满族B.蒙古族C.回族D.藏族11、()族人称奶食为“白食”,肉食为“红食”。

A.蒙古族B.傣族C.回族D.壮族12、()族嗜食白煮猪肉A.满族B.藏族C.朝鲜族D.回族13、构成中国菜的主要部分是()。

A.素菜B.地方风味菜C.宫廷菜D.少数民族菜14、我国最早阐述“医食同源”理论的书籍是()。

A.《皇帝内经》B.《千金要方》C.《饮膳正要》D.《本草纲目》15、()菜以清香、鲜嫩、味佳而著称。

A.鲁菜B.川菜C.淮扬菜D.粤菜16、()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讲究火工,火大油重,保持原汁原味,比较实惠。

A.皖菜B.沪菜C.京菜D.豫菜17、()菜具有清鲜、爽脆、清雅精致的特点。

A.川菜B.浙菜C.粤菜D.淮扬菜18、宫廷菜北味以长安、洛阳、开封、北京()代表。

A.天津B.大同C.沈阳D.杭州19、()菜是我国最著名、最典型的官府名菜。

A.孔府菜B.谭家菜C.随园菜D.红楼菜20、()菜常用辣椒、熏辣制品多,口味偏重辣酸,讲究实惠。

中国饮食的礼仪

中国饮食的礼仪

中国饮食的礼仪中国饮食的礼仪饮食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中国饮食文化很丰富,中国人热情好客,很讲究餐饮礼仪。

中国饮食的礼仪【1】现代饮食礼仪简化为:主人"东道',客人。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依据关系亲疏确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

抵达后,先依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支配,然后入座:这个"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饮食礼仪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改变。

总的来讲,座次是"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

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主人则居末席。

首席未落座,其余都不能动手,大家都不能动手。

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

若为八仙桌,假如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假如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右手边为3、5、7:依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中国饮食的礼仪【2】一、中国饮食三大礼仪1.传统饮食礼仪一(饭前)让长辈先动碗筷用餐,你再动筷,不能抢在长辈的前面。

2.传统饮食礼仪二(饭中)(1)吃饭时要端起碗(2)夹菜时,应从盘子靠近盘边夹起(3)要闭嘴嚼,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利于消化边是餐具礼仪是的礼仪要求。

(4)用餐的动作要文静一些。

(5)吐出的骨头,鱼刺菜渣要用筷子或手取接出来,放在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不能直接吐到桌面上或地面上。

假如要咳漱打喷嚏要用手或手帕捂住嘴,并把头后方转。

吃饭嚼到沙粒或嗓子有痰时要离开餐具去吐掉。

(6)在吃饭过程中,要尽量自己添饭,并能主动给长辈添饭夹菜。

碰到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时要道谢。

(7)作为一个有礼貌人,吃完饭不应推开饭碗,就离开而去,要应有礼貌离座,并关心家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中国传统文化(饮食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饮食之一)
黄帝时代还有一项重大发明,这就是煮海 水为盐 ,据说是黄帝时的一位名叫宿沙的诸 侯创制的。盐的出现,是人类饮食史上的又一 个飞跃。在此之前,有“烹”而无“调”;有 盐之后,“烹调”这个概念才算完整。这不仅 会使食品的滋味更加鲜美,而且更有益于人体 健康。
一、原始社会饮食
6、尧舜禹时期
中国古代国家已形成,孔子对尧舜禹时期的 社会模式予以极高评价。他说:“|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其 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保存、加热、制 作发酵食品提供了可能。有了一定的植物食材, 有了相应的盛食陶具,于是酿酒、制酱、制醋 也就开始了。
一、原始社会饮食
5、黄帝
兴灶作炊的食祖
《淮南子》载,“黄帝作灶,死为灶神”,他发明了
最早的蒸锅,教人作灶,这样可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
食物速熟,三国谯周的《古史考》载,“黄帝始蒸谷为
饮食文化之一: 中国饮食文化溯源
主讲人:
饮食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饮食男女 ,人之大欲存焉”。 “民以食为天”。 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 中华饮食文化,一枝独秀,曾博得“食在中国”的美誉。 “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 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明之食物,固大 盛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
饭,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这是食品
烹饪史上的一大变化。
灶坑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艺五种,抚万 民”,“艺五种”就是广种黍、稷、菽、麦、稻五 种谷物;他躬行的“抚万民”,倡导关心民食;这 方面,他以及继承他的尧、舜、禹,都是民本治国 的典范。

1中国传统文化——美食(安)ppt课件

1中国传统文化——美食(安)ppt课件
松 鼠 桂 鱼
15
蟹粉狮子头
据传,此菜始于隋朝。当年,隋炀 帝杨广来到扬州,饱览了扬州的名景之 后,心里非常高兴,回到住处,仍然余 兴未消。随即唤来御厨,让他们以扬州 名景为题,做出几道菜来。杨广品尝后, 十分高兴,于是赐宴群臣。一时间淮扬 佳肴,倾倒朝野。到了唐代,一天,郇 国公韦陟宴客,府中的名厨也做了扬州 的这几道名菜。当“葵花斩肉”这道菜 端上来时,只见那用巨大的肉圆子做成 的葵花心精美绝伦,有如雄狮之头。宾 客们乘机劝酒道:郇国公半生戎马,战 功彪炳,应佩狮子帅印。韦陟高兴地举 杯一饮而尽,说:“为纪念今日盛会, 葵花斩肉不如改为‘狮子头’。”从此 扬州狮子头就流传镇江、扬州地区,成 为淮扬名菜。
16
流派: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 菜。 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 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
东 坡 肉
17
龙井虾仁
主料:虾仁,龙井茶, 鸡蛋
虾仁之白嫩爽滑, 龙井之青翠浓香,有 诗有画,赏心悦目。
相传一天,乾隆微服私访,在 杭州茶农家喝到一杯龙井新茶,深 感清香可口,趁人不备,暗抓了些 茶叶离去。后来在市内餐馆用膳, 叫店伙计用此泡茶。店伙计看到乾 隆内着的龙袍外露一角,急忙告诉 店主。店主正值烹调虾仁,惊慌竟 把店伙计手中的茶叶当作葱末撒到 锅内。想不到这道茶叶虾仁色泽雅 丽,滋味独特,吃得乾隆点头称好。 此后,这道菜肴便成了杭州名菜而 流传至令。
18
叫花鸡
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个叫化 子,沿途讨饭流落到常熟县的一个 村庄。一日,他偶然得来一只鸡, 欲宰杀煮食,可既无炊具,又没调 料。他来到虞山脚下,将鸡杀死后 去掉内脏,带毛涂上黄泥、柴草, 把涂好的鸡置火中煨烤,待泥干鸡 熟,剥去泥壳,鸡毛也随泥壳脱去, 露出了的鸡肉。约100多年以前, 常熟县城西北虞山胜地的“山景园” 菜馆根据这个传说,去粗取精,精 工效法创制此鸡。

中国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




西方饮食文化的特征 食物来源: 肉食为主,素食为辅 烹饪方法: 注重生食(冷食),讲 究原味 饮食方式: 分餐制 饮食强调: 科学、营养 饮食内容: 饮、食分开 饮食餐具:

中西饮食文化将在交流中共同发展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明显的,而且各有长处。随着经 济全球化及信息变流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不 断融合,在融合中相互互补。
西方人:高个、长腿、宽肩、 肌肉发达,动物性格
3、中西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国: 团团围坐、共享一桌
——
饮食 方式
相互尊重、礼让、便于集体 的情感交流。反映了中国古 典哲学中“和” 的范畴 。
西方:自助餐、各取所需、位子不 固定、走动自由 —— 对个性、自我的尊重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食物来源: 素食为主,肉食为辅 烹饪方法: 熟食(热食)为主,讲究调味 饮食方式: 聚餐制 饮食强调: 经验、味道 饮食内容: 饮、食结合 饮食餐具:


(一)饮食与礼俗
《礼记》认为:礼仪风俗源于饮食活动 周代仪式饮食最为繁复,祭祀神灵、分封诸侯、 报捷献俘、检阅军队都要举行宴飨。


饮食活动中的礼仪规范:

尊卑有序、长幼有礼,讲究座次上菜时,主人让, 客人取
周代有“三饭”之礼,即客人先用饭三小碗,然 后主人请其食肉,饭后客人自理餐具。


中华饮食文化,一枝独秀,曾博得“食在中国” 的美誉。

孙中山《民生主义.建国方略》:“中国近代文明 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 今尚为文化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现之食物,固 大胜于欧美;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 可并驾。”
林语堂《吾国吾民》中说,西方人对待吃,仅把 它看成是给机器加油料,而中国人则视吃为人生 至乐。

中国饮食文化有哪些

中国饮食文化有哪些

中国饮食文化有哪些中国饮食文化是一个庞大而多样的体系,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地理环境、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1.素食为主:中国的饮食文化以素食为主,注重蔬菜、水果、豆类等食材的烹饪。

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和谐的追求有关。

2.重视健康和进补:中国饮食文化强调健康和进补,注重食物的搭配和营养的平衡。

在烹饪过程中,各种食材的搭配和烹制方法都体现了对健康的关注。

3.“色、香、味”俱全:中国饮食文化追求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同时要求菜肴具有香味和美味。

这也是中国烹饪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五味调:中国饮食文化强调五味调,即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的平衡和协调。

在烹饪过程中,五味调不仅使菜肴口感丰富,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和平衡的追求。

5.奇正互变的烹调法: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烹调法多样,包括炒、炖、煮、炸、蒸等多种方式。

这些烹调方法不仅使菜肴口感各异,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变化和适应的重视。

6.畅神怡情的美食观:中国饮食文化不仅关注食物的口感和营养,还注重食物对人的情感和心理的影响。

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人们也追求心灵的愉悦和满足。

7.地域特色:中国的饮食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特色菜肴。

这些地域特色与各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民族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

8.民族特色: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特色菜肴,这些民族特色与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因素有关。

9.文化交流:中国的饮食文化不仅在国内有广泛的影响,还通过华侨、留学生等渠道传播到海外。

在海外,中国的饮食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和融合,形成了具有国际特色的中国餐饮文化。

中国传统饮食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中国传统饮食中国传统文化ppt课件

▲耒耜
3 一、中国传统饮食的发展
(二)夏、商、周时期的饮食文化
到了周代,石磨的出现,促成了谷物加工方法上一次质的飞跃。 在烹饪方法上,夏商两代的烹饪方法都很稀少。到了周代,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烹 饪方法才逐渐多样化,出现了煮、蒸、炒、烤、炙、炸等多种方法。 周代已对饭(主食)、菜(副食)和汤饮进行了明显的区分,这标志着我国传统烹饪方 法的初步定型。
18 一、茶的起源和品种

狭义 文化
传文 统化
3.明清时期 明代,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茶,兴叶茶。此 后贡茶由团饼茶改为芽茶,这就促进了炒青散茶的发 展。明人罗廪所著的《茶解》对茶树栽培及绿茶炒制技艺 进行了详细的描述。1610年开始将茶叶销往欧洲各国,清 代,销往荷兰和英国。1903年以前,中国茶叶在世界茶叶 市场仍占据重要地位,此后则江河日下。
6 一、中国传统饮食的发展
(五)元、明、清时期的饮食文化
元代,涮羊肉、烤全羊、月饼、烤鸭
明代,马铃薯、甘薯、肉食以人工蓄养的畜禽为主要来源。
清朝,浙、闽、湘、徽等地方菜进一步发展,并自成派系,加上传统的“四大菜系”,逐渐
形成“八大菜系”之说。后来,又增加京、沪等地方菜,形成了“十大菜系”。
传文
现代满汉全席
明清时期,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 品,每逢佳节,人们多会设宴饮酒。不同的节日所 饮的酒也有所不同。
明清时期,饮酒特别讲究“陈”,所谓“陈年 佳酿”就是指上了年份的好酒。
▲清代酒令
27 二、中国的酒文化
(一)酒与经济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因此国家的一切政 治、经济活动都是以农业发展为根本立足点的。而我国的酒,绝大部分都是用粮食酿 造的,因而酒的生产也依赖于粮食生产,成为了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 往往直接影响着酒业的兴衰。

中国饮食文化八大菜系(1)论述

中国饮食文化八大菜系(1)论述

浙菜
其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浙江盛产鱼 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 ,故其菜如景,不 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烹调 技法擅长于炒、炸、烩、溜、蒸、烧。久负盛名 的菜肴有“西湖醋鱼”、“生爆蟮片”、“东坡 肉”、“龙井虾仁”、“干炸响铃”、“叫化童 鸡”、“清汤鱼圆”。
湘菜
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 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烹调方法 擅长腊、熏、煨、蒸、炖、炸、炒。其著名菜肴 品种有“腊味合蒸”、“东安子鸡”、“麻辣子 鸡”、“红煨鱼翅”、“汤泡肚”、“冰糖湘 莲”、“金钱鱼”等。
浙菜
其特点是清、香、脆、嫩、爽、鲜。浙江盛产鱼 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 ,故其菜如景,不 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烹调 技法擅长于炒、炸、烩、溜、蒸、烧。久负盛名 的菜肴有“西湖醋鱼”、“生爆蟮片”、“东坡 肉”、“龙井虾仁”、“干炸响铃”、“叫化童 鸡”、“清汤鱼圆”。
湘菜
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 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烹调方法 擅长腊、熏、煨、蒸、炖、炸、炒。其著名菜肴 品种有“腊味合蒸”、“东安子鸡”、“麻辣子 鸡”、“红煨鱼翅”、“汤泡肚”、“冰糖湘 莲”、“金钱鱼”等。
徽菜
其特点是选料朴实,讲究火功,重油重色 ,味道 醇厚,保持原汁原味。徽菜以烹制山野海味而闻 名,其烹调方法擅长于烧、焖、炖。著名的菜肴 品种有“符离集烧鸡”、“火腿炖甲鱼”、“腌 鲜桂鱼”、“火腿炖鞭笋”、“雪冬烧山鸡”、 “红烧果子狸”、“奶汁肥王鱼”、“毛峰熏鲥 鱼” 、“无为熏鸭”等。
粤菜
川菜
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 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 姜,以辣、酸、麻脍炙人口,为其他地方菜所少 有,形成川菜的独特风味,享有“一菜一味,百 菜百味”的美誉。代表菜肴的品种有“大煮干 丝”、“黄焖鳗”、“怪味鸡块”、“麻婆豆 腐” 、“宫保鸡丁而著称。烹调方法 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最具特色。 多以海鲜为原料烹制各式菜肴,别具风味。著名 菜肴品种有“佛跳墙”、“醉糟鸡”、“酸辣烂 鱿鱼”、“烧片糟鸡”、“太极明虾”、“清蒸 加力鱼”、“荔枝肉”等。

中国的饮食文化(解读3篇)

中国的饮食文化(解读3篇)

中国的饮食文化(解读3篇)中国的饮食文化(解读3篇)中国的饮食文化解读(一):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

"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

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

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

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经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

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讲究营养,就是一种时代提高。

十大碗八大盘的做法得到了改革,这也是十分可喜的。

可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当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坚持不衰的生命力。

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

中华礼貌五千年,饮食文化也随着中华礼貌源远流长五千年,呈现出极大特点。

其一,风味多样。

我国一向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其二,四季有别。

中国人善于根据四季变化搭配食物,夏天多吃清淡爽口食物,冬天多吃味醇浓厚食物。

其三,讲究美感。

中国人吃食物不仅仅讲求味,还讲究欣赏之美,无论是个红萝卜,还是一个白菜心,都能够雕出各种造型,还讲究食材,食具,以及环境的搭配与和谐。

其四,注重情趣。

中国人喜欢给食物取一些富有诗意的名字,例如"炝凤尾"、"蚂蚁上树"、"狮子头"、"叫花鸡"等。

中国的饮食文化(总结5篇)

中国的饮食文化(总结5篇)

《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国的饮食文化总结(一):中国饮食文化简介中国人对于饮食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对饮食的要求渐渐演转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快。

中国百姓对于饮食并不注重它的速度,而是更注重它的色、香、味,这是中国人对饮食的基本要求。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表面上只讲究吃饱,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实则不然,更多好处上中国人借助饮食表达出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

中国的吃文化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

吃是饮食的一部分,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对于吃不单单是要求饱,在中国的吃文化中它还包含了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对世间万物的认识,其中蕴涵了众多的人生哲理。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

这句话就道出了吃对人类的重要性。

从人类使用火开始,人类就在不停的钻研吃。

有了吃,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始进入熟食的阶段,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礼貌的发展,吃已经超越了它的字面好处,逐渐成长为人类历史和人类礼貌中的又一颗灿烂明珠,并且有着其独特的地位。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在时代的发展中渐渐的融入了众多的新元素,比如在讲究色、香、味的同时,也讲究营养的均衡,视觉的享受,这是饮食文化的进步。

中国的饮食文化伴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增多与加深,又酝酿出了新的特色。

中国的饮食文化与世界文化有一个支点,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而这恰恰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的饮食文化能够概括为四个字:精、美、情、礼。

这四个字包含了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讲究的饮食品质、审美情趣、情感活动以及社会功能等独特的文化底蕴,这也是饮食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联系之所在。

中国的饮食文化总结(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中国是悠久饮食文化境地。

饮食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风味多样。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构成了许多风味。

我国一向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有哪些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有哪些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有哪些“民以食为天”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饮食文化!那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具体有哪些内涵呢?下面店铺整理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相关知识以供大家阅读。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知识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

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五味调和的美食观《黄帝内经》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

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味是饮食五味的泛称,和是饮食之美的最佳境界。

这种和,由调制而得,既能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又能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使身心需要能在五味调和中得到统一。

美食的调和,是对饮食性质、关系深刻认识的结果。

味是调和的基础。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饮食五味的调和,以合乎时序为美食的一项原则。

中国烹饪科学依据调顺四时的原则,调和与配菜都讲究时令得当,应时而制作肴馔。

追求肴馔适口,应以适口者为珍。

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4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可以说中国的饮食无处不在。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为我们积累下的属于我们炎黄子孙的宝贵物质及精神财富。

中国传统饮食发展历史1.最早的是有巢氏(旧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

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

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②煲:用泥裹后烧;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交流(一)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交流(一)

文/刘朴兵(焦作师范学院教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交流(一)汉代饮食文化交流中外饮食文化交流中外饮食文化交流是汉代饮食文化交流最突出、最鲜明的特色。

汉武帝时期,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内地经河西走廊到中亚、西亚、南亚及欧洲的丝绸之路,拉开了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大幕。

汉代从西域引进内地的蔬菜有胡瓜(黄瓜)、胡芹(旱芹)、葫(大蒜)、胡荽(芫荽)、苜蓿苗、罗勒(兰香)、胡豆(蚕豆)、豌豆,调料有胡椒,油料作物有胡麻(芝麻),果类有蒲桃(葡萄)、胡桃(核桃)、安石榴(石榴)。

葡萄酒、沙饧(红沙糖)、石蜜(凝固糖)和烤制的胡饼,也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播到中国内地。

汉代时期,原产于东南亚热带地区的椰子也已引进到中国的岭南地区。

汉代的域外作物和饮食的输入,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中外饮食文化大交流。

输入中国内地的这些域外农作物和饮食多源于中亚和西亚,因通过丝绸之路从“胡”(中国古代泛指北方、西北方的游牧民族)地而来,故多数作物和饮食史前时期,各种动植物饮食原料即从原产地不断地向外传播扩展。

史前传入中国的粮食作物即有黍、小麦和大麦。

黍原产于西亚和东地中海沿岸,在新石器时代由中亚传入中国。

小麦和大麦,原产于中亚和西亚,在距今四五千年由西向东传入中国。

进入文明时代后,各地饮食文化交流更为频繁,人口集中的国都城邑往往成为饮食文化交流的中心。

先秦时期,从饮食原料到饮食器具,从饮食烹饪到饮食习俗,均可见到饮食文化交流的因子,从而奠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基本面貌。

汉代以后的饮食文化交流,可划分为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国内各民族的饮食文化交流、国内各区域的饮食文化交流。

不同历史时期,饮食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向有所不同。

饮食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丰富和发展得益于饮食文化交流。

目前,学术界对于汉唐胡汉饮食文化交流、明清美洲作物的引进,研究成果较多。

但对其他历史时期的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和国内各民族、各区域饮食文化交流的研究较为薄弱,尤其缺乏从总体上概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交流的成果。

中国饮食文化 第一讲

中国饮食文化 第一讲

者,尝百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 民稼穑(se)。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 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 醢(hai, 用肉、鱼等制成的酱, 古代的一种酷 刑,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醯(xi醋)、 酪(lao)、酢(cu 醋)、醴(li 甜酒、甜水)等。 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三足两耳,因为当时 没灶,还有鬲(ge),其爪是空心的,鬶(gui) 用来煮酒的。
赫哲族
鄂伦春 、 鄂温克族
蒙古族
由于地处沙漠和草原,他们的饮食以羊 肉和各种奶制品为主,一般羊肉不加调 味品,以原汁煮熟,手扒为主,宴客或 喜庆的宴会,则以全羊席为最贵。 日常饮食主要以牛乳、羊肉、奶皮、酥油 、馕、水果、红茶为多 居住于青藏高原,以畜牧业为主,兼 营 农业。其饮食以牛、羊、马、骆驼、牦 牛的肉和乳为主,并大量食用青稞、小 麦,以及少量的玉米、豌豆。平常饮食 称之为糌粑、青稞酒。
维吾尔族
藏族
生活于西北地区的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
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其饮食原料上与 蒙古族没有多大区别,只不过他们的面食要 稍为丰富,并多以油炸为主。 西南少数民族多居位于深山密林之中,形成 了自己的独特饮食。即肉食以猪和鱼为主, 加有各种昆虫;主食以米为主;喜欢腊干或 腌薰的肉;喜欢各种腌制的菜;有各种植物 或粮食作物为原料酿制的酒可供饮用。
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
但结构与现在不同,当时旱田作业主要是: 稷ji,(最重要)是小米,又称谷子, 黍shu,是大黄粘米,脱粒的黍称粟su。 麦,大麦。 菽shu,是豆类,当时主要是黄豆,黑豆。 麻,即麻子。 菽和麻都是百姓穷人吃的。
南方还有稻,古代稻是糯米。 普通稻叫粳jing秫shu,周以后中原才开始引

中国的饮食文化作文

中国的饮食文化作文

中国的饮食文化作文有关中国的饮食文化作文(通用10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

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中国的饮食文化作文(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的饮食文化作文篇1中国的饮食文化传承至今已经五千余年,可谓是灿烂辉煌,如若繁星。

中国的传统文化讲求的是天人合一,而饮食文化亦是如此,中国的饮食文化,当从神农氏开始至今,五千余年来,中国人一直强调药食同源的道理,而神农尝百草正是药食同源的最早见证。

中国的饮食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讲究料、作、食等等的精细,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内容丰富且博大精深,民族特色鲜明,从古到今,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

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不同的饮食习惯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的大致特点:第一,风味多样。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我国从古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第二,四季有别。

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

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

第三,讲究美感。

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

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第四,注重情趣。

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中国菜肴的名称可以说出神入化、雅俗共赏。

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掌故、神话传说、名人食趣、菜肴形象来命名的。

第五,食医结合。

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食文化(1)
面条的老祖宗张岱的「夜航船」说:「魏作汤饼,晋作不托。

」他自己注解说,「不托
即面,简于汤饼。

」不托是什么?有人说是指「不托」之作,表示比做汤饼更简单的做法,所以判断不托正是近似面条的麦制食品了。

所以一般都认为汤饼之后有不托之后有索饼,而索饼两个字是随形而起的名字,绳索似的饼,不是面条是什么?「齐民要术」记载的水引饼做法,即是索饼的做法,就是把面团搓到好像筷子那般粗细,以一尺长度为一段,再在锅边上搓到像?菜叶那般薄。

这岂非就是粗面条了?因此面条的起源,应该是在魏晋前
后这段时期了。

不管是面条还是面饼,吃的时候都用热汤,因此吃起来便会大汗淋漓。

这大汗淋漓的情况,在历史上有个故事,是利用来测试一个人是否在脸上抹了粉。

那是「世说新语」里的故事,说何叔平是个美男子,脸色白得很俊,魏明帝怀疑这是涂脂抹粉的效果,便在夏天的时分,请何叔平去吃热腾腾的汤饼,吃得何叔平大汗淋漓,自然用红色的衫袖去擦汗了。

一擦的结果,那个俊脸不但没有变色,反而白里透红呢。

这时吃的
面种,都是热的。

到了唐朝,便有了凉面。

杜甫有首诗叫「槐叶冷淘」「唐六典」有「冬月量造汤饼及黍臛,夏月冷淘、粉粥。

」的句子,这冷淘,后人考据的结果,是「过水凉面」。

面条的吃法,便开始有变化了。

宋代以后的面面食的变化,是到了宋代才开始多样,有了炒、燠(即是焖)、煎等方式,而且还在面中加入或荤或素的浇头。

根据「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武林旧事」等书的记载,当时的面有「拌肉面」、「火燠面」、「桐皮熟脍面」、「猪羊盦生面」、「丝鸡面」、「三鲜面」、「鱼桐皮面」、「盐煎面」、「笋泼肉面」、「大熬面」、「子料浇虾【操】」、「银丝冷淘」、「大片铺羊面」、「炒鳝鱼面」、「笋辣面」等。

发展至今,面食的方法有多少种?我手上有一本「大连出版社」的书,书名叫「中国面条五百种」、再加上随意的变化,不止千种吧?
最近香港流行兰州拉面,面条却是拉出来的。

清朝的「调鼎集」倒有一则「兰州人做面」:「兰州人做面,以上白面用蛋清揉入,工夫最久。

用指尖随意捏成细条,长丈余而不断,亦绝技也。

【车】螫汁和面,或做饼,或切面,一切鲜汁皆可,如火腿、鸡、鸭、鲜、鲜虾。

芝麻去皮炒熟,研细末和面。

散面入粥搅匀。

由此看来,兰州岂止拉面那么拉几把
而已?绝技还多着呢。

香港的荃湾据闻有家拉面馆,就有各式各样的汁和面,如墨鱼汁和出的黑面条,菠菜汁和出的绿面条都有,不知咬口够不够韧?超市中卖的面,试过数十种,最好是日本的「赞歧」,最平宜的最耐煮而有咬口。

怪名字的面林洪著的「山家清供」,记载了清朝一道面食,是可以把肚里的寄生虫打出来的。

这道面食叫做「地黄馎饦」,馎饦,即是不托,就是很宽的面条,而地黄,即是广东人说的生地,是一种多年草本植物,高六七寸,叶椭圆,叶边有锯齿,花黄白而带紫,果实有如小麦粒,细如手指,皮是赤黄色,晒干后是黑色。

根据「山家清供」的记载,说崔元亮在「海上方」里说,「地黄馎饦」能治心痛和去虫积。

做法是把「地黄大者净洗,捣汁,和细面作馎饦,食之出虫尺许。

」又说在正元年间,有一女子做了地黄凉面来吃,打出了一只像蟆的虫,从此心病去除。

「本草」说,入水后浮起的叫天黄,半浮半沉的叫人黄,沉底的叫地黄,最好。

捣成清汁煮粥吃也有益处。

韩奕的「易牙遗意」记载了元朝的「鲊」,是用一斤面筋切
成细条,用红曲末来染红,把共重一斤的笋干,萝卜和葱白切成丝捞匀,再用二钱熟芝麻、二钱花椒、砂仁、土茴香和茴香各半钱,少量盐及三两熟香油拌匀,便可以食用。

「调
鼎集」则记录了「水滑扯面」:「白面揉作十数块,入水候性发过,逐块扯成面条,开水下汤,用麻油、杏仁末、笋干或酱瓜、糖茄,俱切丁,姜粉拌浇头(如荤者加肉臊)。

」还有一道更简单的「问勾勾」:麦面豆面搅和,用铁杓漏下。

看来面条的粗细得看铁杓的洞有多宽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