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新特点
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新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转折点之一。
在这个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和文化思想的转变,艺术表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1. 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作品的题材和风格变得多样化。
在绘画方面,以山水画为主要形式,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追求。
同时,人物画、花鸟画等题材也得到了发展。
在雕塑和器物制作方面,不再局限于宗教主题,出现了更多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人物的形象。
2. 客观写实的观察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作品注重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描绘,追求真实和细腻的表现。
在绘画方面,画家们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追求表现山水景色的真实感和立体感。
在雕塑和器物制作方面,艺术家们努力追求形象的逼真和细节的精细。
3. 个性化的艺术表达: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家们开始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和创作风格的独特性。
绘画中,画家们追求自己独特的笔墨风格和表现手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绘画派别。
在雕塑和器物制作方面,艺术家们通过创新的形式和工艺技术,展现了自己的独特创作风格。
4. 文人雅士的审美追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雅士对艺术的追求和欣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对艺术有着独特的审美追求,注重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境,追求雅致和高尚的艺术表达。
这种审美观念的影响使得艺术作品更加注重表达情感和思想,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
5. 艺术与宗教的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对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相结合,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佛教艺术。
在绘画方面,佛教题材成为了重要的创作内容,表现了信仰和教义。
在雕塑和器物制作方面,佛教造像和佛教用具的制作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题材和风格,注重客观写实的观察力,追求个性化的艺术表达,受到文人雅士的审美追求和佛教艺术的影响。
这些新特点使得艺术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更高的艺术价值。
魏晋南北朝绘画及理论
47
a
Chinese art history
魏晋南北朝 绘画
48
a
Chinese art history
魏晋南北朝 绘画
49
a
Chinese art history
魏晋南北朝 绘画
50
a
Chinese art history
魏晋南北朝 绘画
51
a
Chinese art history
《竹林七贤》全图共分两面,一面画嵇康、阮籍、山涛、王戎, 另一面画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共为八人。
24
a
张僧繇,生卒年不详,主要艺术活动在南梁时期。他与顾恺之、陆探 微并称为“六朝三大家”,和吴道子并称为古代的四大画家。
张僧繇绘画主要内容都是宗教人物,也能画山水、禽兽,还会塑像。 张僧繇的艺术在继承传统和借鉴外来形式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 风格,创造了中国佛教绘画第一种样式“张家样”,是吴道子出现以前最 为广泛流行的中国风格。他的绘画艺术特色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① 善于吸收传统艺术的优点。在卫夫人的“笔阵图”中受到启发,把 书法艺术创造性地运用于绘画中,形成“点、曳、斫、拂”四个基本技 法。 ② 吸收外来宗教艺术和少数民族艺术的影响,运用明暗晕染显现体面 关系的“凹凸法” ,塑造的人物和花纹较为丰满而有立体感。 ③一反顾陆以来“骨秀清象”传统人物画样式,“面短而艳”、形象
6
a
第二节 人物画的新发展 1、魏晋之际绘画名家 东吴曹不兴、西晋张墨和卫协。 其时作品题材,一部分明显因袭汉代美术,如荆轲、西王母、穆天子、 诗经、列女等;一部分是汉代题材的扩大,如洛神赋、金谷园图、三都赋 等。大多是历史传说和风俗题材,也有部分名士和神仙像。
7
中外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新疆石窟颇多,著名的有东疆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胜金口千佛洞,南疆著名的有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喇千佛洞等。其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早的当属克孜尔千佛洞。
克孜尔千佛洞,从其壁画的风格和题材来看当属4~8世纪的依存。早、中期的壁画题材佛教本生故事。画面构图简洁明快、类似铁线描勾勒的轮廓严谨而生动,画面中人物多为半裸。画面色彩丰富,人物肌肤部分的渲染富有质感和体积感,所用颜色以蓝、白、绿、赭、灰等为主调,图中配以散花装饰,十分精彩。这些绘画风格被成为“龟兹风格”。
《扬场》、《宰鹅》、《持锤杀牛》
技法:写意线描为主。多用弧线,粗细变化多端,风格疏简粗狂。色彩以红黑搭配为主,也是信手涂抹式,色面与线形常不合,艺术效果朴拙生动。
2、《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
补充:竹林七贤是七位浪漫文人······P42
技法:肖像画手法把握人物特征。分割式布局。
3、北朝娄睿墓壁画
敦煌254窟北魏壁画表现的是萨垂那太子本生故事。为适应信徒的欣赏习惯,用本土民族的语言加以改造,使其具有浓郁的民族地域特色。佛教壁画的表现手法是用细劲线条勾勒轮廓并用色彩晕染,用赭红色加散花图案装饰衬底,具有明显的“龟兹风格”。
敦煌249窟和285窟显示了西魏时期的壁画成就。249石窟壁画绘于窟顶,采用了中国的传统神话与佛教神祉合并的形式,画面天空有白虎、玄武、雷神、十一首蛇身怪兽等,还有帝释天妃乘坐龙凤驾的云车。用笔不多,却生动感人,其中。云车的造型与《洛神赋图卷》中的造型很有几分相似之处。
(注:“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薄衣帖体,衣纹稠密,如出水中”)
(二)绘画理论
在玄学佛理思潮、品藻清淡之风中,随着绘画社会功能的进一步显现,绘画地位大大提高。艺术创作实践日益繁盛;鉴赏、收藏、品评风气逐渐展开;绘画理论在这一时代应运而生。
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新特点
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新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美术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些特点,并扩展描述,使文章达到800字的要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发展呈现出了以人物画为主导的特点。
在这个时期,人物画成为绘画的主要题材,而且在艺术创作中,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画家通过描绘人物的面部表情、姿态和服饰来表达人物的个性和情感状态。
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创作方式,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具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发展还表现出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追求。
在这个时期,画家们开始注重描绘自然界的美景和景色。
他们通过运用写实的手法,刻画了山水之间的气势磅礴和壮丽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壮丽之美。
同时,画家们还注重捕捉自然界中的变化和流动,通过描绘水的流动、云的飘动等形象,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流转不息。
第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发展还表现出了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倾慕和追溯。
在这个时期,画家们开始关注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并将其作为绘画的题材。
他们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形象和场景,展现了历史的庄严和悲壮。
同时,画家们还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继承,通过描绘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和艺术创作,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追忆。
第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发展还表现出了对个性和思想的追求。
在这个时期,画家们开始注重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思想,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念。
他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创作方式和题材,而是大胆尝试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和题材内容。
这种个性化和思想化的创作方式,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富有个性和创新精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发展呈现出了以人物画为主导、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追求、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倾慕和追溯以及对个性和思想的追求等新的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为中国古代艺术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国两晋南北朝美术
• 徐显秀墓壁画生动展现了北齐达官显贵 丰富豪华的生活场景,准确地反映了各 色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对于北齐社会 历史文化的研究,是极为难得的视觉形 象史资料,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和解析 空间 。
木板漆绘——司马金龙墓漆屏风
• 司马金龙墓位于山西大同城东南7.5公里处的石家寨村 西南。墓主人司马金龙原为晋皇族后裔。墓葬规模较 大,除出土大批陶俑、石雕柱础、石棺床及生活器具 外,尤以制作精美的木板漆画著名,被视作珍贵的古 代绘画实物。 • 漆屏风画的出土,弥补了北魏前期绘画实物的空缺, 画法上与传为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酷似,亦与 传为初唐阎立本的《古帝王图》之间有着承继关系。 此外漆画上的题榜,较典型地反映出汉隶向唐楷演变 中的魏书发展面貌,字体圆润俊秀、气势疏朗,是不 可多得的北魏墨书真迹。
二、魏晋南北朝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壁画主要有:
• 佛教壁画---- 包括石窟壁画、寺庙壁画 • 墓室壁画---- 包括墓室壁画、拼镶砖画
1、佛教石窟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帝王的提倡,佛教传 播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大量寺院的兴建和石 窟造像的流行,使佛教壁画逐渐成为绘画艺术 的主流。 • 我国古代自佛教传入以后,便出现了佛教题 材的绘画。佛教画的形式除了画在绢帛上的卷轴 形式而外,更大量的是画在寺庙、石窟墙壁上的 壁画。保存到今天的几乎全是石窟壁画。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 处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 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 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 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 石窟中是罕见的。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公元220年,曹操的长子曹丕篡汉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
22l年刘备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
222年孙权称帝,建都建业,国号吴,史称吴。
三家鼎峙,互相攻伐,史称三国。
经过几十年战争,至265年,司马炎篡魏称帝,同年灭蜀,改国号为晋,建都长安,史称西晋,280年灭孙吴,结束三国混战的局面,统一全国。
晋室经八王之乱于317年被迫南迁,建都建业,史称东晋,与北方五胡十六国隔江对峙。
南方历宋、齐、梁、陈之更替,北方经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北齐之变迁,史称南北朝。
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建隋,589年攻灭南方最后一个王朝陈,统一全国,建都长安,结束长达三百多年的混战局面,为唐代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既是一个大混战的时代,又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代;既是外来文化源源输入和科技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也是文学艺术不依附于权势而进入自觉的时代;同时,也是宗教迷信大泛滥的时代。
当时的思想界极为活跃。
科学文化及文学艺术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魏晋世道混乱,武人弄权,多务实际,礼教束缚遂被打破。
曹氏父子推波助澜,力倡通脱,通脱即随便之义,文人思想随之解放,清谈之风大兴,魏晋风度成为时代思想解放之标志。
南北隔江对峙,战争频仍,生灵涂炭,人们心情苦闷,急需精神寄托之所,佛教乘隙而兴,开窟造像活动相继而起,翻译佛经、研讨佛理形成风气。
注重自我心灵净化,成为社会各阶层特别是文人学士思想行为的突出特点。
与汉代文人相比,魏晋六朝文人淡漠世事,隐居之想颇浓,其思想由外用变为内省,影响于艺术,则表现为艺术已不全为称扬礼教而作,陶冶性情的娱乐功能被强调出来,两汉之载道文艺观变为魏晋六朝之缘情文艺观。
载道强调文艺的从属地位,缘情则突出文艺本身的特性,文艺的独立性得到增强。
山水诗画的兴起,开辟了新的审美领域,山水、花鸟呈现出独立发展的趋势。
山水被视为卧游之景、畅神之具。
人物画由两汉的重外形变为重神韵,以形写神说、气韵生动说应运而生。
《中外美术鉴赏》课件秦汉魏晋南北朝美术
建筑方面,秦始皇陵兵马俑坑被誉为 “世界第八大奇迹”,其规模之大、 造型之逼真,显示出秦朝高超的建筑 和雕塑技艺。
书法方面,秦朝统一文字为小篆,其 结构严谨、笔画粗细均匀,对后世的 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朝美术
汉朝美术在继承秦朝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表现生活和情感,
呈现出浪漫主义风格。
建筑方面,汉朝以木结构为主 ,注重建筑的空间感和装饰性 ,如汉长安城遗址和未央宫遗
绘画技法上,南北朝时期发展 出了“晕染法”,注重色彩的 运用和变化,形成了独特的艺 术效果。
04
秦汉魏晋南北朝美术的影响和意义
对后世的启示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作品,如壁画、雕塑、陶器等,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艺 术资源和灵感。
这一时期的美术风格和技艺对后来的绘画、雕塑、建筑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素材和技术支持。
《中外美术鉴赏》课件秦 汉魏晋南北朝美术
• 秦汉魏晋南北朝美术概述 • 秦汉美术特色 • 魏晋南北朝美术特色 • 秦汉魏晋南北朝美术的影响和意义
01
秦汉魏晋南北朝美术概述
历史背景
秦汉时期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秦始 皇陵兵马俑、汉代壁画和雕塑等 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
对现代艺术的借鉴意义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观念,为现代 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灵感和借鉴意义。
这一时期的美术风格和技艺对现代艺术家在绘画、雕塑、建筑等领域中 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作品所体现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现 代艺术家在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动荡不安,佛教艺术兴起。 石窟艺术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 窟等成为这一时期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美术及其特点
成绩题目:魏晋南北朝美术及其特点课程名称:中国美术史院系:班级:姓名:学号:魏晋南北朝美术及其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美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和过渡的转折时期。
这一时期美术自身的各个方面都有划时代的意义的进步。
下面,我将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为主,来分析该时期美术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为政治文化变动剧烈的时期,区别与一般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这次变动是社会文化整体上结构性的变动。
主要的变动包括∶统一政权打破,并开始出现胡人政策;儒学衰微,崇尚玄学与自然;宗教活动兴盛,佛教信仰普及;士族阶级的形成。
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殊的美术发展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一、出现艺术的自觉。
在魏晋之前,文艺注重实用性,为表达思想或概念的工具,而这时期开始强调情感的价值,文艺活动本身被视为目的。
“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见”①------虽然为政教服务仍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但审美情趣已不仅仅局限于此。
南北朝时期的山书画大家宗炳曾言“……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②他在这里不仅强调了“神思”,即情景交融的艺术想象活动,还进而把山水画给人带来的审美感受归结为“畅神”,反映出对艺术创作中的主题情感表现的高度重视。
艺术的自觉并不局限于绘画,也可见于当时的文学、书法活动。
以书法为例,魏晋南北朝时期审美与实用价值兼备的行书不断发展成熟,极难辨认、但能够很好表达书写者个性特征和思想感情的草书备受推崇。
各种书法交相发展,追求精神自由的杰出书法家不断涌现,书法,由此走向自觉。
二、观者及画论文字的出现。
这时候的的画家开始注重观者的心理活动,伴随这个现象的是书画收藏活动以及层出不穷的画论。
南齐的谢赫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
”③而任性放达,不拘礼法,不拘形迹,简略玄澹的魏晋风度,又使美术理想的追求从“错彩镂金”转变为“初发芙蓉”。
中外美术简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中国部分
• 魏晋南北朝主要文化
• “玄学”明礼之风
• 《易经》、《道德经》、《庄子》
• 子产“不毁乡校”,曹操“处士横议”
• 清谈 (手执麈尾,形散)
• 何晏、王弼(贵无、道散为器)
• 绘画
• 墓室壁画(题材多四神、佛教、祆教等)
• 北齐、北周是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变革的关
键时期,逐渐走向成熟。
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 宗炳,字少文,南阳涅阳人也。祖承,宜都太守。 父繇之,湘乡令。母同郡师氏,聪辩有学义,教授 诸子。炳居丧过礼,为乡闾所称。刺史殷仲堪、桓 玄并辟主簿,举秀才,不就。(25岁 ) • 宋受禅,征为太子舍人;(46岁 ) • 元嘉初,又征通直郎;(51岁 ) • 《画山水序》
• 宗炳与慧远 • 《画山水序》与佛教(《明佛论》)
• • • •
书法 钟繇,正书之祖,楷书最佳。 东晋:草书的成熟期。 王羲之《兰亭序》 《快雪时晴帖》
羲之顿首。 快雪时晴, 佳想安善。 未果为结。 力不次。 王羲之顿首。 山阴张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中秋帖
• 王献之 “一笔书” 风格
• 王询 《伯远帖》
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于一图矣。
• 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
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
何以加焉?又神本无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
诚能妙写,亦诚尽矣。
• 于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对,坐究
四荒,不违天励之丛,独应无人之野。峰岫嶢嶷,
云林森眇,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 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
代表作品《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
《魏晋南北朝美术》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包括石窟艺术、佛教艺术、文章 艺术和装饰艺术,并探讨其对传统美术发展的意义。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
分裂政权
由于内外战乱,中国政权出现分裂局面。
社会变革
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知识分子兴起,士人文化 盛行。
文化融合
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多元 文化格局。
总结
艺术特点
石窟艺术、佛教艺术、文章艺术和装饰艺术, 各具特色,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与审美追求。
传统美术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对中国传统美术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文章艺术
1 竹刻
2 石刻
纤细柔美的竹刻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被誉为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
瑰丽多彩的石刻艺术,通过雕刻技法展现魏 晋南北朝时期的精神风貌。
体现了魏晋南北朝上层社会对 艺术的追求和追逐极致的表现。
玉制品
精美典雅的玉制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内涵,被视为 吉祥吉利的象征。
艺术繁荣
艺术家追求自由创作,各种艺术形式蓬勃发展。
石窟艺术
龙门石窟
规模宏大,艺术精湛的石窟艺术,体现了魏晋南北 朝时期的繁荣和信仰。
长沙岳阳楼石窟
充满南方风格的石窟艺术,展示了当地文化和南北 朝时期的交流。
佛教艺术
1
佛像
富有禅意的造型,佛教艺术的精华,展现了菩提心的追求。
2
佛教壁画
绚丽多彩的图案,独特的民间特色,吸引了广大信徒和艺术爱好者。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牛橛造像记》(龙门二十品之一)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35
2、石窟与寺观中的宗教雕塑 云冈石窟造像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2
○ 绘画艺术
一、卷轴画: 1、著名画家--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曹仲达 2、绘画理论--《论画》、《古画品录》 、《画山水序》、《叙画》 等。
风格: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 笔法:春蚕吐丝、紧劲连绵 造型样式:曹衣出水 表现技法上:1、顾恺之、陆探微”“笔迹周密”的密体;2、张僧繇 “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
18
壁画 一、壁画: 佛教壁画、墓室壁画 1、佛教壁画---- 包括石窟壁画、寺庙壁画 2、墓室壁画---- 包括墓室壁画、拼镶砖画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19
○ 绘画艺术 壁画 1、佛教石窟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帝王的提倡,佛教传播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大量 寺院的兴建和石窟造像的流行,使佛教壁画逐渐成为绘画艺术的主流。
“六法”:
①气韵生动;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的精神 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 ②骨法用笔;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感和装饰性等 ③应物象形;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 ④随类赋彩;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色 ⑤经营位置;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构图 ⑥传移模写:学习绘画艺术的方法——临摹
47
○ 工艺美术
中国美术史 | 魏晋南北朝美术 | 中外美术史
试述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成就
试述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成就在咱们聊起魏晋南北朝那段历史啊,那可是个艺术大爆发的时代,虽然那会儿社会动荡不安,但艺术却像野火燎原,烧得那叫一个灿烂。
这时期的美术,简直就是一场视觉盛宴,让人看了直呼过瘾!首先说说这画家吧,那时候的画家可不像现在这么多,但他们个个都是顶尖高手。
就说那东吴的曹不兴,那可是有记载的第一位画家,跟现在的明星似的,一举一动都引人关注。
但真正让咱们记住的,还得是“六朝三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
这三位大佬,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绘画界扛把子。
顾恺之,人称“画绝”,他的画啊,那叫一个传神。
他画的人物,线条流畅得跟春蚕吐丝似的,又轻盈又带劲儿,看着就让人舒服。
而且啊,他特别注重人物的精气神,画里的人物就像活的一样,能跟你眼神交流呢。
他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那都是传世名作,看一眼就能感受到那种仙气飘飘的感觉。
陆探微呢,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他的画,那叫一个“秀骨清像”,看着就让人觉得清爽。
他画的人物,都是那种瘦瘦高高的,特别有气质。
而且啊,他的画还特讲究意境,看他的画,就像是在品一壶好茶,越品越有味儿。
张僧繇就更厉害了,他画龙点睛的故事,那可是家喻户晓。
他画的山水、人物、佛像,那都是一绝。
特别是他画的山水,虽然那时候的山水画还没那么成熟,但他已经能画出那种云雾缭绕、山水相依的感觉了。
而且他还有个独门绝技——“没骨山水”,就是用色彩直接画,不用线条勾勒,那效果,简直就像真的一样。
除了这“六朝三杰”,那时候的画家们还特别喜欢画各种各样的题材。
人物画就不用说了,那时候的人物画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山水画也开始崭露头角了,虽然还没那么成熟,但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花鸟画也开始有人画了,虽然作品不多,但已经能看到那种生机勃勃的气息了。
那时候的雕塑家们也不甘示弱啊,他们雕刻的佛像、人物像,那都是栩栩如生。
特别是那些佛像,看着就让人心生敬畏。
那时候的佛教艺术也特别发达,各地都在建寺庙、开石窟。
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画学论著
顾恺之的画论
顾恺之的画论著述流传下来的有《画云台山 记》和《论画》两篇。在此,顾恺之明确提 出了绘画表现对象的要求,他说:“凡画, 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谢一定器尔, 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这里他继 承了战国时期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而有了进 一步的发挥。他特别注重人物的“传神”, 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在阐明表达 人物神情气质的同时,又强调绘画技巧的重 要性。顾恺之论画的重要性在于把绘画的一 般性论述提高到独立的理论认识高度。
一、宗炳《画山水序》
宗炳的思想始终与般若派名僧释慧远相一致, 而般若学则与玄学互为连类而相比附,因此 宗炳的主张受玄学影响很深。
他在《画山水序》中接触到了绘画创作的规 律和方法问题,以及对形象再现和创造的认 识,对具体的表现方法和初步领会到的透视 原理也十分透彻精辟地作了概括。
宗炳将山水画创作归于“神思”,即强调艺 术家的想象活动。这种对情致和意境创造的 领略,无疑和后世追求的:“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
陆探微,南朝刘宋时杰出画家,擅长人物画。 他运用草书的体势,形成气脉连绵不断的 “一笔画”的笔法,而画人则能作到“精利 润媚”、“笔力劲力如锥刀焉”。创造的 “秀骨清像”的人物形象,清秀隽永,是对 崇尚玄学,重清谈的六朝士人形象的生动概 括。他所创造的这种人物画式样在当时蔚然 成风,并影响到雕塑的造型。
谢赫的《画品》
谢赫是南齐前后的画家,理论家,以时装人 物和肖像画为题材进行创作,但主要贡献在 绘画理论发面。他的《画品》是古代第一部 对绘画作品、作者进行品评的理论文章。 《画品》中提出了绘画的社会功能以及品评 绘画的六条标准,即“六法”:一、气韵生 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 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 “六法”的提出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 探讨的具有总结意义的完整认识,在绘画发 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4.中国美术史-魏晋南北朝美术
4. 卫恒:西晋书法家。《四体书势》,是一部史论结合的重要理论著作, 其内容主要是对篆、隶、草书的源流遗事等的论述。
宣示表 钟繇
兰亭序 王羲之
三、魏晋南北朝佛教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美术兴盛,深深的影响了我国的民族艺术。佛教美 术一般分为佛教壁画,佛教雕塑和佛教建筑三大类。 敦煌莫高窟: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东南郊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是迄今
(名词解释:补充)
曹衣出水:糅合中西绘画风格,创造出一种薄衣贴体,衣纹稠密,如出水 中的“曹衣出水”式绘画风格,在雕塑和绘画中影响很大。
21
二、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篆、隶、草、楷、行各种书体经过前代繁衍都已成 熟,并各自形成体系。孕育了钟繇、王羲之这样伟大的书法家,产生 了一批不朽的杰作,形成中国书法史上的黄金时代。
5.张僧繇:萧梁时期画家,艺术创作以绘饰佛 寺壁画为主。他苦学成才,长于写真, 并善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
6、曹仲达:本是西域曹国人,佛像画最为突 出。所画人物以稠密的细线,表现衣服 折纹贴身,“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 似刚从水中出来,人称“曹衣出水”, 被誉为“曹家样”,与唐代画家吴道子 的“吴带当风”画风并称画史。
1. 钟繇: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开创了有隶入楷的新貌, 因此被奉为“正书之祖”。与王羲之并称“钟王”。
2.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擅长各种书体,尤其是楷、行、草。后世尊他 为“书圣”,并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小楷代表作有《乐毅 论》、《东方画赞》,草书有《十七帖》,行书有被誉为“天下第一 行书”的《兰亭序》以及《孔侍中帖》等。
第四讲-魏晋南北朝美术PPT课件
• 莫高窟壁画中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主要
题材包括具有情节性构图的佛传故事、佛本生故
事、因缘故事,还有大量的菩萨、飞天、伎乐天、
夜叉等形象。
2020年9月28日
20
敦煌壁画题材
• 佛传故事和佛本生故事 代表作品:《尸毗王割肉贸鸽》、
《王子舍身喂虎图》、《鹿王本生图》 等
• 经变故事:就是用绘画手段把佛经中文 字描述的佛国乐土景象和各种故事,演 变为可视的艺术形象,简称“经变”。
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20年9月28日
18
敦 煌 莫 高 窟
2020年9月28日
19
敦煌莫高窟壁画
•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开凿于今敦煌市区东南25公 里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佛教 艺术宝库。
• 莫高窟至今保存有492个窟,塑像2000余尊,壁 画四万五千余平方米。其中特别灿烂辉煌的是北 朝和隋唐时期的作品。这些丰富多彩的壁画,显 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和伟大创造力。
2020年9月28日
7
2020年9月28日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8
2020年9月28日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9
新 疆 克 孜 尔 石 窟 壁 画
2020年9月28日
10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
• 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35公里 处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 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 有的达七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 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 石窟中是罕见的。
4
1、佛教石窟壁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帝王的提倡,佛教传 播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大量寺院的兴建和石 窟造像的流行,使佛教壁画逐渐成为绘画艺术 的主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美术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美术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是上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除了道家思想玄学之风的兴盛,也开始传入中原。
这一时期与美术都得到很大,并且二者关系互相影响,是画和画论最重要的部分,也是美术和美术理论研究的基础.伴随着这一时期文人、士大夫们对精神生活愈来愈高的追求,各个文化种类之间的互相影响,终于出现了专业画家绘画创作繁荣的景象。
ﻭﻭﻭ;玄学;绘画理论;民间美术ﻭﻭ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播ﻭ由魏至隋的360余年中,中原大地历经30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在此期间,少数民族对北方的侵袭对当时的经济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在这个过程中,也给少数民族的文化带来一些契机,他们在不断吸取中原文化的同时,也在完善自身文化的形态.值得一提的是,玄学是由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而衍生出来的学术,也可以把它看作道家的一种新型表现方式,道家玄学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学的学问.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除了道家思想玄学之风的兴盛,也开始传入中原,这两种文化在中原大地上相互影响.一开始为了扩大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有逐渐附会玄学的趋势,甚至以玄学语言阐述佛理,这给带来的结果是其大为盛行。
ﻭﻭﻭ二、相关的美术流派和ﻭﻭ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家继承和发扬了汉代绘画艺术,他们在对其进行完善和改造后,逐渐使其呈现出更丰富和多元化的艺术面貌。
汉代之前的绘画基本上是不自觉的艺术,画的物件一般都是石、砖等代表忠孝的古板产物,并且大部分物件伴随有巫术的性质,逐渐成为的附属。
可以说,魏晋之前的艺术大多为治的玩物或者治手段的附属品;直到,绘画等艺术创作才被用于观赏,并开始作为的存在而成为欣赏的对象,即自觉的艺术.在这个时期,民间美术活动逐渐兴盛起来,艺术家的创作技巧不断提高,出现了嘉峪关墓室砖画、司马金龙墓漆屏风画等有着成熟技巧的作品,这也阐释了美术的是依靠民间活动和专业创作相互促进的。
但是这一时期绘画的主流,仍是绘画功能的,与汉时期的“图像之设,以昭劝戒"“图像百城,以励风俗”等主张完全一脉相承。
魏晋南北朝美术史发展概况
魏晋南北朝美术史发展概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涵盖了从220年到589年的长达三百年的历史时期。
这段时期的美术创作与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反映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
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
魏晋时期(220年-420年)的美术主要表现为奠基性质的新石器时代的瓮棺铭、东汉时期的画像石、三国时期的壁画、魏晋的残卷、绘画艺术的萌芽,在彩绘陶塑和木雕方面均有所成就。
同时,由于佛教的传入,供品、佛教器物的繁荣,汉族与初期民族相融合的多元文化、多元信仰氛围,魏晋时期能使陶塑、壁画出现一定的宗教气息。
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受到民族大移动的影响,造成了对文化和艺术的破坏和重建。
南北朝时期美术呈现多样化的局面。
南朝陶塑、佛像、壁画、织锦、绘画艺术世代相承,继承了魏晋时期的艺术成果,愈加成熟。
北朝壁画形式的连续性逐渐断绝,画风略显僵硬。
而佛教文化的传入,使得陶塑、饰品、佛像成为南北朝时期最为发达的艺术门类之一。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是魏晋南北朝美术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是中国美术史的一个巅峰时期,处于全盛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央王朝时期。
在继承和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基础上,加强官方艺术的统一规划。
继以宫廷陶瓷、细木雕、
佛像、壁画、绘画、刻石等。
另外,这个时期对敦煌莫高窟的开发,也为陶塑和壁画艺术提供了顶级的创作机会。
总的来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术发展是具有多元化、变化、再生性、多方面综合性的。
这个时期的美术,不仅是中国美术史的起点,也是中国美术史中的重要分水岭之一。
魏晋南北朝美术(人物画)
画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注重个性化和情感表达,使人物形象更加鲜 明、生动。
社会地位的表现
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画家能够表现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特征, 使画面具有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03 魏晋南北朝人物画的题材 内容
历史故事和传说
历史故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中,历史故事是重要的题材之一。这些故事包括三国演 义、水浒传等历史事件,以及各种英雄传奇,如岳飞、杨家将等。这些故事不仅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神话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神话人物画,主要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宇宙的认知和想象。这些神话人物包括各种神灵、 仙人、妖精等,他们的形象和故事往往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对后世的文学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肖像画和风俗画
肖像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肖像画,主要是为了记录历史人物的形象特征和风采。这些 肖像画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绘画技 巧。
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 值,通过这些作品可以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对现代艺术的启示和借鉴
创新与传承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在创新与传 承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现代艺术可 以从中汲取灵感,在保持传统的基础 上不断推陈出新。
构图的特点
空间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画构图注 重空间感的营造,通过远近、高 低等手法表现出画面的深度和层
次。
画面布局
画家在构图时注重人物与背景的 协调,使画面整体布局合理、美
观。
动态构图
画家善于运用动态构图,通过人 物的姿态和动作表现出生动活泼
魏晋南北朝美术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 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 一,位于洛阳城南12公里 。这里有一条伊水,河两岸 是香山和龙门山。自北魏至 晚唐的四百余年间,古代匠 师在这两座山上凿窟建寺, 使这里成了举世闻名的石雕 艺术的宝库。龙门石窟南北 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 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 题记和碑刻3600余件。奉 先寺是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一 个窟,长宽各30米。
一、石窟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敦煌鸣沙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
山西大同云岗石窟
❖ 云岗石窟开凿于北魏 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 465年),距今已有1500 多年的历史。前后用了约 30年的时间才基本上完成 了这个浩大的艺术工程。 整个石窟依山开凿,东西 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洞 窟53个,大小造像 51000多个。石窟雕刻的 题材内容,基本上是佛像 和佛教故事 。
中国佛教石窟和一般的寺庙不但在形制上与功能上都有所不 同,而且还在浮雕、塑像、彩画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十分丰富的资 料,在历史上和艺术上都是非常宝贵的。 中国佛教石窟的特点为: 1)建筑以石洞窟为主,附属之土木构筑很少; 2)其规模以洞窟多少与面积大小为依托; 3)总体平面常依崖壁作带形展开,与一般寺院沿纵深布置不同; 4)由于建造需开山凿石,故工程量大,费时长; 5)除石窟本身以外,其在雕刻、绘画等艺术中,还保存了许多 我国早期的建筑形象。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 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
印度石窟的格局大抵是以一间方厅为核心,周围是一圈柱子, 三面凿几间方方的“修行”用的小禅室,窟外为柱廊。中国的 石窟起初是仿印度石窟的制度开凿的,多建在中国北方的黄河 流域。
从北魏至隋唐,是凿窟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在唐朝时期修筑 了许多大石窟,唐代以后逐渐减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画品录》是一部品评体的绘画史籍,保留了
“六法”
一、气韵生动;表现的目的,即人物画要以表现出对象 的精神 状态与性格特征为目的 二、骨法用笔;感指作为表现手段的“笔墨”的效果, 例如线条的运动感、节奏和装饰性等 三、应物象形;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 四、随类赋彩;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色 五、经营位置;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构图 六、传移模写:学习绘画艺术的方法——临摹
这个时期也提出了许多的
艺术上的理论
谢赫与《古画品录》
谢赫生活在南齐时代,是著名的人 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
汉末以来的若干珍贵史料。文章首先强调了绘 画的功能,指出绘画为封建统治服务是最基本 的要求,同时还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 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 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一)墓室壁画
代表:嘉峪关砖墓壁画
写意线描为主。 多用弧线,粗细 变化多端,风格 疏简粗狂。色彩 以红黑搭配为主, 也是信手涂抹式, 色面与线形常不 合,艺术效果朴 拙生动。
拼镶砖画——《竹林七贤 与荣启期》
拼镶砖画是一种从画像砖演变而来的、有江南地 域特色的艺术品种。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是1960年在南京西善桥宫山 北簏发掘的一座巨幅拼镶砖画。两壁对称,各绘出四个 人物,各有榜题姓名,每两像之间用树木分隔,一侧为 嵇康、阮籍、山涛和王戎,另一侧为阮咸、刘伶、向秀 及荣启期。他们纵酒放达、超然洒脱的生活,是当时弥 漫于社会的“清谈玄学”之风和新的人生观的形象反映。 拼镶砖画由于尺幅巨大,用多砖拼成,按事先勾勒 的粉本,制成多块印模,再印到砖上。砖画上人物形象 与顾恺之的几件传世作品相当接近,线条虽然比卷轴画 笨拙,但也能体现出“紧劲连绵,循环超忽”的风韵, 甚至树的造型也与《洛神赋图》中的同类树种如出一辙。
这是 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乱、大灾难的年代,是封 建统一政权瓦解、封建军阀各据一方的长期分裂 时代。
各地军阀群起,兵戎相见,另外是天
灾加上人祸,百姓饥不果腹,衣不遮 体,大量死亡,死于战争,死于饥荒。
“白骨遮平原”
统治者过着奢华的生活,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艺术 的发达。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文化、东西文化的大 融合,为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这个时期的工艺匠师,一方面继承秦汉以来 工艺美术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吸收各民族和 外来的艺术形式,使工艺美术的各个门类都 有了新的发展,在工艺装饰手法和风格上都 出现了许多新特色。
砖画有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出土的嵌砌 在墓室墙壁上的画砖,画像砖以河南邓县 南朝彩色画像砖墓为代表,拼镶砖画有南 京西善桥、江苏丹阳建山和胡桥南朝墓多 处。
墓室壁画的内容
一是画墓主人升仙的图象,或是墓主人
生前经历过的战争场面; 二是表现墓主人的日常生活和他所拥有 的财富; 三是历史故事、神话人物、祥瑞物等也 是壁画中所不可少的。
4、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十三公里处, 它同甘肃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并称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
龙门石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 494年),直至北宋,现存佛像十万余尊,窟 龛二千三百多个。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龙门石窟宾阳中洞造像 主佛
卷轴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绘画题材种类在原有的基础上 日益扩大,并开始向分科发展。
人物画开始取材于文学作品;肖像画在这一时期非 常发达,出色的画家并不满足于表面相似,还注重精神 内的表现,如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就特别注重揭示对象 的精神状态和表现对象的特定性格。 在玄学和道家回归自然思想的影响下,出现了最早 的山水画。 这个时期,画家们开始将传统的绘画经验加以总结, 出现了我国最早的独立画论,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与民族 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明器:明器雕塑数十年来在北方和南方都有
大量发现。数量众多的陶俑、石俑和瓷塑从造型 风格看,北方的塑像古拙浑朴,南方的塑像清秀端 庄,南北风范各有特色,互相辉映。 二、石雕:南朝帝王贵族墓葬沿袭汉代丧葬习俗, 都在墓前修造神道石刻,树立石兽、墓碑和神道 石柱。有角的石兽称为麒麟,一般置于帝陵前; 无角的石兽称辟邪,通常置于王、侯墓前。石兽 均为大步迈进的走势,头部高昂,胸部低伏,臀部 又高高抬起,长尾触地,形成分明的弯曲度,给人 以神异的力量感。
魏晋南北朝时期美术
史原因
二、工艺美术的发展 三、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和石窟造像、陵墓雕刻 四、绘画理论的提出 五、山水画、花鸟画的萌生 六、著名画家
魏晋南北朝美术形成的 历史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
敦 煌 莫 高 窟
敦煌壁画题材
佛传故事和佛本生故事
代表作品: 《尸毗王割肉贸鸽》、《王子舍身喂虎图》、 《鹿王本生图》等 经变故事: 就是用绘画手段把佛经中文字描述的佛 国乐土景象和各种故事,演变为可视的艺术 形象,简称“经变”。 代表作品: 《西方净土变》
敦煌莫高窟壁画——《鹿 王本生图》
梁萧景墓神道石柱
样式模仿古印度阿育王
时期石柱,由此可见, 至南北时期,佛教艺术 已渗透到石雕的各个领 域,并给它注入了前所 未有的活力。
在这样一个极端痛苦的、充满灾难的时
代,对人们的思想解放反而提供了好的 机会。打破了统治者原有的统治体系, 之事旧的思想体系土崩瓦解。这也就是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史上继春秋战 国“百家争鸣”之后的第二次重要的思 想解放时期。”
髹漆工艺和金属工艺的制作技术有所改进、 重心有所转移。脱胎像的兴起,绿沉色漆的 出现,金玉镶嵌漆器的发展,是这个时期髹 漆工艺的新贡献。金银细工的兴盛,日用青 铜器物的日趋衰落,是这个时期的总趋势。
三、陶瓷工艺 由于青瓷的成熟,使陶瓷工艺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 工艺领域中最值得注意的门类。南方江浙一带的青瓷工 艺最早步入成熟阶段,各种日用青瓷器皿和青瓷“明器” 在南京、宜兴都有不少遗存,其施釉均匀、明朗、雅致, 独具风味。北方的青瓷虽然起步较晚,但至北朝时也渐 入佳境,尽管南北青瓷各有风貌,但是,继承传统朴素 的特点,不以纹饰为主,而以造型和釉色取长,却是这 个时代青瓷工艺的共同特色。
娄睿墓壁画--出行与归来
(二)早期佛教艺术
这个时期,佛教美术兴盛成为主 流,深深地影响我国民族艺术。佛 教美术按其类别,一般可以分为佛 教壁画、佛教雕塑和佛教建筑三大 类。在佛教初萌的魏晋南北朝,这 三种美术形式集中体现于佛教石窟 艺术之中。
新疆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位于新疆拜城,现有洞窟236个,其中有70 余窟壁画保存完好。石窟壁画内容以佛本生故事、因缘故 事和佛传故事为主。壁画风格具有鲜明的西域特色。
敦煌257窟的《鹿王本生图》故事情节分别从左右两边向中间发展,以连续 画幅的形式安排在长带形构图中,构思十分巧妙。画面以土红色涂地,分别将 蓝、绿、黑、白、赭色错杂其间,具有浓丽、淳厚、热烈、质朴之美。
鹿 王 本 生 图
敦 煌 莫 高 窟 壁 画
敦煌莫高窟壁画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开凿于今敦煌市区东南 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是世界现存最大的 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至今保存有492个窟,塑像2000余尊, 壁画四万五千余平方米。其中特别灿烂辉煌的是 北朝和隋唐时期的作品。这些丰富多彩的壁画, 显示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和伟大创造 力。 莫高窟壁画中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 主要题材包括具有情节性构图的佛传故事、佛本 生故事、因缘故事,还有大量的菩萨、飞天、伎 乐天、夜叉等形象。
“六法”的提出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探 讨的具有总结意义的完整认识,在绘画发展史上 有重要意义。
山水画,花鸟画的萌生
在这个动乱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观、价值观、 人生观都发生了改变。
“在汉代的时候认为是做官为宦,驰骋沙场、 封侯拜相,这是读书人应该追求的。人生 的最高理想应该是追求荣华富贵,做大官, 立大功,得到天子的接见。”
墓室壁画——娄睿墓壁画
中国北齐墓室壁画。娄睿墓位于今山西省太原市晋 祠王郭村,1980~1982年发掘。该墓是由封土、墓道、 甬道和墓室4部分组成的砖构单室墓。墓主鲜卑人,北齐 世祖高欢妻娄太后兄壮之子,武平元年(570)入葬。
壁画共71幅,无榜题,总面积200.55平方米。内容 分为:①墓道、天井、甬道及墓室四壁下层,绘墓主人 生前奢华的生活场景。②甬道、墓门及墓室中、 上栏, 表现其死后升仙的虚幻境界。
3、北魏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依山而凿,雕于砂岩之上。分为三 个时期。 人物造像特点:面相丰满,目大眉长,鼻梁高 隆,直通额际,口唇较薄,嘴角略微上翘。肩宽 挺拔,躯肢浑厚健壮,气概伟岸。 衣服特点:既有汉“冕服”,也有印度“偏袒 右肩式”和“通肩式”,衣服造型浑厚质朴,凸 起的条状加以刻阴线的形式,有毛质厚料的感觉, 体现牧区服装与西域之风相结合的特点。 政治特征:宣扬政教合一,皇帝即佛的思想。
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著 名的青瓷“莲花尊”便是 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 上下仰复两朵莲花相对而 成的造型,周身高凸而丰 腴的莲花瓣纹饰,给人以 奇特、雄伟、厚重之感, 体现了北方青瓷的特色。
墓室壁画、石窟壁画和石窟 造像、陵墓雕刻
墓室壁画出土较多,最重要的见于吉 林集安发现的高句丽古墓、山西太原娄睿 墓壁画、甘肃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墓等。
工艺美术
一、织绣工艺 在织绣方面西北地区传统的毛织物、丝 织品的制作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织物装 饰纹样内容方面,传统的龙凤主体图案虽 然仍然被广泛运用,但其生动灵巧的风貌 有异于浑穆古拙的汉代式样,新的花鸟、 植物纹样己大为增加,一些具有波斯或其 他民族风格的纹样也时常见。
二、漆器工艺和金属工艺
三)南朝陵墓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