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精选实验探究题(15题)

合集下载

七下 实验探究题精选(原题)(2021年浙教版)

七下  实验探究题精选(原题)(2021年浙教版)

第3章实验探究题精选集训第1节机械运动1.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2)下列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正确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2.(2017秋•惠山区校级期末)为了测定纸锥下落的速度,小明用频闪相机拍下某一纸锥下落过程的照片,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照片于实景的缩放比例为1:30,将照片打印出来后,再用刻度尺测量该照片上各位置之间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1)能大致反映该纸锥下落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图象是图丙中的。

(2)小明进一步探究纸锥下落的快慢的影响因素。

他采用如图乙所示两个等大同材质的圆纸片,各裁去一个扇形,做成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

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由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以此来探究纸锥下落的最大速度与锥角的关系,请评价他的探究方案是否科学:(选填“是”或“否”),理由是:。

第2节力的存在1.(2019秋•海曙区期中)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四种形变。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有关。

(3)以上的这种实验问题的方法,在科学上叫作法。

2.(2020七下·仙居月考)水火箭升空原理如下: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气,瓶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时,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瓶飞向高空。

(1)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瓶飞向高空,说明________;(2)实验后小明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瓶塞塞入深度有关;小军猜想: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你认为还可能与________有关(写出一点);(3)实验小组选用装有相同水量的同种可乐瓶,做了三次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这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________有关的猜想是正确的。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探究精选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探究精选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探究精选试卷测试卷附答案一、探究题1.为了探究环境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小金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①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的菜豆种子60粒,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放入三个垫有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内。

②用记号笔在每个培养皿上做好标记(如图所示),然后将三个培养皿分别放到4℃、25℃、40℃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7天。

③……。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步骤③__________。

(2)培养皿垫二层湿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有同学说上述实验材料过于浪费,每个培养皿只需要放一粒菜豆种子就可以了。

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4)小周同学用另一种植物种子做了上述实验,结果发现4℃环境中的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其它二组。

请推测该植物所生活的环境条件很可能是__________。

2.眼镜的秘密据相关调查,我国中学生近视率已高达60%以上,厚重的眼镜让人赶到不适。

形状相同的镜片中心与边缘的厚度差跟近视度数、镜片的折射率有关。

度数越大、折射率越小的镜片厚度差越大。

折射率为光在真空(因为在空气中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差不多,所以一般用在空气的传播速度)中的速度与光在该材料中的速度之比。

材料的折射率越高,使入射光发生折射的能力越强,光的出阿伯方向改变就越大。

当光从折射率小的物质进入折射率大的物质时,折射光线会偏向法线。

(1)如图1所示,甲乙两种物质中折射率较大的是_________;(2)如图2所示,如果丙物质折射率小于丁物质,则下列光路正确的是_________;(3)不同材料的折射率与该材料中的光速_______________(成/不成)正比;(4)如图3所示的制作的近视度数相同、中心厚度相同的眼镜中,所用材料折射率大的是_________;(5)若图所示的中心厚度相同近视眼镜是由相同材料制作的,则眼镜度数大的是______________。

3.不同地砖的粗糙程度相同吗?同学们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方案,请你补充完整。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探究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探究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探究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探究题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同一水平视线上,图中在木板上移动的铅笔从C点到D点,铅笔的长度看上去变化____________(填“明显”或“不明显”):在篮球上移动铅笔从A点到B点,其长度变化看上去_____________(填“明显”或“不明显”)。

(2)上述实验和现象能否说明地球是个球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劳动节期间小澄同学在家做“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取四个纸杯,底部扎几个小孔,分别放入一张纸巾,取40粒绿豆先浸泡一夜,再随机分成4等份放在纸巾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

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装置绿豆所处的环境绿豆萌发情况1置于常温下,不浇水绿豆不萌发2置于常温下,每日浇3次水绿豆萌发3置于冰箱冷藏室,每日浇3次水绿豆不萌发4置于常温下,纸巾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绿豆不萌发5(1)取40粒绿豆并随机分成4等份是为了_______。

(2)通过本实验可以看出,_______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3)若想探究“光照对绿豆萌发的影响”,请你帮忙设计第5组实验:_______。

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1)为了能使像清晰地成在光屏的中心位置,如图所示,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已不再光屏中心,为了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心,应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光屏。

(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3)在实验中,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焦距/cm次数物距像距像的性质u/cmv/cm虚实大小倒正f=a14513实…………22020………………3b45实…………41625………………①表格中有几项内容漏写了,请你帮助填补:a=______;b=_______。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实验探究专题-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实验探究专题-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章实验探究专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探究题1.我区某校的同学为探究种子的结构和萌发,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验一: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在实验中,选取四个干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乙、丙、丁,分别加入20粒完整的有活力的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你认为:(1)以上装置中能萌发的是__;丁装置中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__.(2)若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必需的外界条件,需选择装置__和__;从实验装置和实验条件的控制分析,若只选择乙和丙两个装置,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二:观察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在实验中,他们画下了菜豆种子及其萌发后的幼苗结构示意图.(1)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左图中的[]__;(2)如图中的[7]是由左图中的[__]发育而成;菜豆种子萌发时,营养物质由[__]提供.(3)菜豆开花后,经传粉和受精作用,受精卵将发育成菜豆种子中的结构[]__.(4)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A.观察之前先把种子浸软B.用解剖刀把种皮削掉,以便观察内部结构C.用显微镜观察种子结构D.结构4处滴加碘酒,由白色逐渐变为蓝色2.生活中乱丢过期药品的现象经常发生,是否会对周边生物和环境造成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过期的感冒灵颗粒溶液对水稻种子的萌发有怎样的影响”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取四个烧杯,分别加入80 mL、60 mL、40 mL、20 mL的蒸馏水,再分别加入等量一小包过期感冒灵颗粒,充分搅拌溶解,得到A、B、C、D四种浓度的过期感冒灵颗粒溶液。

②选取50粒相同且饱满的水稻种子,均分并平铺放入编号为1~5组的相同培养皿中。

③向1号培养皿加入适量清水,,将5个组同时放置于25℃环境恒温培养。

④每隔24小时,将各培养皿中的液体倒净,并重复步骤③,以确保液体浓度基本不变。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探究精选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探究精选试卷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探究精选试卷综合测试(Word 版 含答案)一、探究题1.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老师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被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 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

他采取的调节方法是______。

A .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B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丙和丁所示。

他发现丁中U 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丁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你认为小明的结论可靠吗,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多次改变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 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______。

A .酒精(330.810kg/m ρ=⨯酒精)B .植物油(330.910kg/m ρ=⨯植物油)C .盐水(331.110kg/m ρ=⨯盐水)2.不同地砖的粗糙程度相同吗?同学们设计了甲、乙两种实验方案,请你补充完整。

(1)甲: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木块在不同的地砖上作________运动,通过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来比较它们的粗糙程度。

(2)乙:将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另端用同一木块压缩弹簧至最短后释放,弹簧恢复到原长后木块离开弹簧继续在地砖上向右滑动(如图)。

①该方案是通过比较_______来判断地砖的粗糙程度。

②若实验过程中,木块均滑出地砖,请说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____。

(从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角度考虑)③当木块滑动的速度达到最大时,其所受弹簧的弹力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地面对它的摩擦力。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特训专题实验探究题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末特训专题实验探究题

期末特训专题实验探究题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1.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将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2 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 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1)青蛙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________→幼蛙→成蛙等阶段。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________。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校学生小敏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脑海中时常浮现出一些生物探究创意。

某天,她在游览泗水桃花园时,看着枝头红艳的桃花,突发奇想:如果给桃花授梨花花粉,是否依然能结出果实呢?在老师的支持下,她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①在果园里选择20朵含苞待放的桃花,将其平均分成A、B两组。

②将这些桃花的雄蕊去掉,并分别套上透气的袋子。

③分别采集一些桃花花粉和梨花花粉。

④将桃花花粉涂在A组花的柱头上,将梨花花粉涂在B组花的柱头上请根据她们的设计完成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和④完成的是植物生殖过程中的________,除此之外,在果实和种子形成之前还必须要完成________过程。

(3)实验结果表明A组结出了桃子,那么,设计B组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小杨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五个大烧杯内分别垫上滤纸,并各放入20粒相同的菜豆种子,然后将它们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油层的主要作用是隔绝空气),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的情况,请回答:(1)图中A、B对照,目的是为了验证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2)几天后,A、C、E中的种子均未萌发,B中有1粒没萌发,D中有2粒没萌发。

浙教版《科学》七下实验探究题

浙教版《科学》七下实验探究题

浙教版《科学》七下实验探究题1.下图为“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图,据图回答:(1)将A装置置于温暖的环境中,______号种子可以萌发,__________号和_______号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和_______,但A装置不能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

(2)B装置放在寒冷的地方,其作用是与A装置作______,其中5号种子_________,可以说明种子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 1 3 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2)对照不能萌发适宜的温度2花盆编号培养条件1 室温2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2 室温20℃,黑暗中,适量浇水3 室温0℃,光照充足,适量浇水4 室温20℃,光照充足,大量浇水,并将盆底的排水孔堵死5 室温20℃,光照充足,不浇水第一步,取五个同样大小的小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沙土并编号。

第二步,将一个刚出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不相同的五块,每块均带有芽眼。

将这五块马铃薯块茎分别埋进五个小花盆的沙土中约5厘米深处。

第三步,将五个小花盆按照上表的要求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1)该实验中设置1号花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号花盆组合可用来探究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究氧气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组合是__________。

(2)生长状况最佳的是__________号花盆中的马铃薯。

(3)4号花盆中的马铃薯最终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铃薯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该实验设计有没有不足的地方? __________。

如果有,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2.(1)对照光照1与4 (2)Ⅰ号(3)缺氧,能量供应不足(4)无性生殖(营养繁殖) 繁殖速度快,后代性状较为一致(5)有如果每组实验只提供一块马铃薯,容易出现误差。

浙教版7年级下册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实验探究题

浙教版7年级下册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实验探究题

3.28-3.29浙教版7年级下册第一章代代相传的生命实验探究题一、动物的繁殖与生长1.下列四幅图中图甲是公鸡外形,图乙是母鸡外形,图丙是摘除了睾丸的公鸡外形,图丁是摘除了卵巢的母鸡外形。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和图乙的外形不同,主要取决于它们各自主要的性器官分泌的性激素不同,这种除生殖器官外的差异特征叫第二性征。

(2)图丙摘除了睾丸的公鸡将B,C(可多选)。

A. 很快死亡,不能存活B. 丧失生殖能力C. 丧失公鸡特有的外在性状(3)比较图丙与图甲或图丁与图乙,你能提出什么样的科学假设呢?睾丸能分泌雄性激素可能维持公鸡的第二性征;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可能来维持母鸡的第二性征。

2.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在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属于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的特点的是 B,C。

A. 体内受精B. 体外受精C. 变态发育D. 不变态发育(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__3 __ 。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___ 孵化的蛙卵的数量___。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_ 3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1、2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远低于3号鱼缸)。

3.冬虫夏草,在中国的医药养生中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因此受到人们的特殊亲睐,其价格贵比黄金。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冬虫夏草是一种叫做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喜食植物根茎。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探究精选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探究精选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探究精选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一、探究题1.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技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某品种小麦种子800粒,培养皿(直径90mm),脱脂棉,自动恒温箱,蒸馏水等。

实验过程:①取培养皿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后冷却,再平铺在培养皿内。

②挑选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6等份,然后再均匀地摆放在6只培养皿内,盖上盖,放到6只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并适时喷水。

③6天后,统计各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率。

结果记录如下表组别A B C D E F温度/℃101520253035发芽率/%487482948675请分析回答:(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

(2)为了在20~30℃区间找到更准确的促发芽温度,应该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简要说出操作方法)。

2.在学习了“光的折射”相关知识后,小明为了进一步探究:人在液体上方不同角度观察液体中同一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他利用透明水槽、白色硬纸板、橡皮泥板、激光笔等器材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①在水槽底部的顶点位置S处放置一激光笔,并向水槽内加入一定量的清水。

②打开激光笔,让激光沿着硬纸板传播,并调整激光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使折射光线对准水面上方人眼的位置E点。

③用铅笔沿着E1O方向伸入水面以下并戳中橡皮泥板,记录凹陷点为A,即为此时人在E1点所看到的激光笔。

④重复步骤②③,使激光笔分别射中水面上方的E2、E3点,并记录橡皮泥板上的凹陷点分别为B、C。

③倒掉水,用刻度尺分别测量顶点S与檬皮泥板上的凹陷点A、B、C之间的距离为s1、s2、s3。

(1)实验中,小明让激光沿着硬纸板传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人的视线与液面的夹角越小,观察到物体所成像的位置越浅。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1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1
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6次.
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
(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______.
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平均值
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
(3)由于蜡烛变短,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把凸透镜往________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主光轴的________方;
(4)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
中___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5)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1)该电动汽车此时对地面的压强;
(2)该电动汽车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3)该电动汽车电动机线圈的电阻。
7.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将橡皮膜平铺在敞开容器上,并用胶带绑紧。检查气密性后,将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纸上的M处。外界气压的变化会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吸管绕O点转动,指示气压大小变化。(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容器内气压的影响极小),
小明做了四次实验得到了下表四组数据其中在第3次实验时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请你帮小明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填入相应的位次数木块质量克20克砝码个数正压力大小牛测力计的读数牛392157431172510205试卷第16页总273对上表格中正压力大小和测力计读数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1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3耳和听觉(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3耳和听觉(含解析)

2.3耳和听觉一、单选题1.人耳能接受声波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 )A. 鼓膜B. 听小骨C. 耳蜗D. 外耳道2.下列属于内耳结构的是( )A. 耳廓B. 耳咽管C. 听小骨D. 耳蜗3.听觉的形成部位是( )A. 鼓膜B. 听觉中枢C. 半规管D. 听觉神经4.宁波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A. 声源和人耳处减弱噪声B. 阻断噪声的传播途径C.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 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产生5.宁波地铁在建设过程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A. 声源处B. 传播过程中C. 人耳处D. 声源和人耳处6.每当国歌响起,我们会肃然起敬,能接受音乐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是()A. 听小骨B. 半规管C. 耳蜗D. 鼓膜7.七年级学生到东方山水乐园实践活动,小羿同学做过山车时,因为害怕把眼睛闭上了,但他仍旧感觉到过山时的翻滚、左右转动以及加速或减速,与此有关的结构是()A. 耳蜗和前庭B. 前庭和半规管C. 半规管和鼓膜D. 鼓膜和听小骨8.新“七不规范”中,“言语不喧哗”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 )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频率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B. 声音的音色不同,传播速度不同C. 声控开关是通过音调来控制电路的D. 乐队演出时,可通过音色来识别乐器10.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频率二、填空题11.白居易有诗词写到:“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人们是通过声音的________识别出“琵琶声”的。

“琵琶声”是靠弦的________产生的。

12.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填“响度”“声调”或“音色”)。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5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5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5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实验探究题专项练习(含答案)5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探究题1.按照规定,我国载货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00kpa以内,但有些司机,为了降低运营成本,不顾国家利益,肆意超载,有一辆自重为2t的6轮汽车,核准载货量为4t,实际装货8t,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平方米(g=10N/Kg)求:(1)现该车对地面的压力多大(2)通过计算说明,该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否超过规定2.为了探究影响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小组同学利用木块A,砝码B,弹簧测力计等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们先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然后通过木块A上增加砝码B以改变A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并用测力计测量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研究过程如图(a)、(b)和(c)所示,三次实验中木块A的速度大小关系为v1=v3>v2.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1)比较(a)和(b)两图可知:___;(2)比较(a)和(c)两图可知:___.(3)c图中砝码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N.3.在图中,A是平面镜,B是镜前人眼位置,C是人眼睛在平面镜前看到的烛焰像上的一点。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像点C对应的物点D。

(2)完成眼睛看到C的光路图(画一条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即可)。

(_____________)4.(大连中考)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

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实验应该在较________(填“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探究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探究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探究精选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探究题1.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1)让一细光束AO沿平面ENF射到镜面O点,在同一平面上可看到反射光线BO,若将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NOF_____看到反射光线(选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_____。

(2)小明还想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具体做法是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是否改变,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请你设计这个实验记录表格,要求做三次实验_____。

(3)若将一束光沿B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图中的_____方向射出。

2.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级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1甲所示。

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

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

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____的实像,关于本实验中得到的像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一个例子:_____。

(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_____。

(3)如图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1,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2,则S1_____S2。

(选填“>”、“=”或“<”)(4)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

发光体位置不变,取下光屏(如图2),当眼睛在原光屏处能看到发光体的像吗?_____。

(填“能”或“不能”)3.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

(1)如图(a),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冲刺”分类题型训练(十):实验探究(10)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冲刺”分类题型训练(十):实验探究(10)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2020-2021下学期“期末冲刺”分类题型训练(十)实验探究(10)1.小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前,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移动凸透镜,在地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量透镜到地面距离为10厘米。

如图所示,接着他把凸透镜、蜡烛、光屏安装到光具座上开始做实验。

试回答:(1)凸透镜的焦距约是______cm。

(2)实验时,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的位置,可以得到一个_______像。

(3)上题中试验中,有一个小虫落在透镜上,在光屏上的像将是______(“不完整的像”或“稍暗的完整像”或“亮暗一样的完整的像”)2.为了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小马找来了用过的输液器和瓶子,设计了两套装置(如图甲、乙)。

选择其中一套合理的装置,通过调节使水匀速滴出;他以小车为研究对象,在车尾处粘上长纸条,让小车拖着的纸条经过滴管出口的正下方。

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经过多次实验后,得到了数个带有“滴痕”的长纸条,选择其中两个纸条(如下右图所示)进行研究。

(1)为保证水持续匀速滴出,合理的装置应该是_______ ,这样可以保证在纸条上得到的任意相邻两个“滴痕”的间隔时间 ________ 。

(2)通过对A、B纸条上“滴痕”的分析,你认为小车两次分别做什么运动?A是__________运动,B是_________运动。

3.如图所示,把小球从O点沿水平滑杆拉到A点。

放开后小球在O点两侧来回振动。

对小球振动的快慢,小星提出了如下猜想:A.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被拉离O点的距离x有关:B.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的质量m有关。

(1)现有固定支架、弹簧、质量不同的小球、天平、刻度尺等器材。

为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

(2)小星实验探究的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是验证猜想_______时记录的。

(选填“A”或“B”)(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

4.滑动摩擦力是指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探究精选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中探究精选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8.小曹在商场买鞋,他选了一双新鞋在竖直的“试鞋镜”前试穿,如图所示。
(1)但他镜中他看不到自己穿着的新鞋的像。为了看到新鞋的像,则他应该:______。
A.使身体里镜子近一些B.使身体里镜子远一些
C.把穿着新鞋的脚抬高D.弯腰或下蹲
E.将镜面朝天花板倾斜一定角度
(2)假设小曹身高180cm,他的眼睛在其头顶下方10cm处,为了能站在从竖直的平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新鞋,他将竖直悬挂的平面镜下边缘至少应离地高度_______。
(1)写出实验步骤③__________。
(2)培养皿垫二层湿滤纸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有同学说上述实验材料过于浪费,每个培养皿只需要放一粒菜豆种子就可以了。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
(4)小周同学用另一种植物种子做了上述实验,结果发现4℃环境中的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其它二组。请推测该植物所生活的环境条件很可能是__________。
纸飞机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关系记录表
编号
纸张大小
纸张材质
不同发射角度飞行的平均距离(米)

15°
30°
45°

18厘米×26厘米
打印纸
6.5
15.8
15.0
8.9

18厘米×13厘米
打印纸
6.4
15.8
15.1
8.8

18厘米×26厘米
旧报纸
5.6
14.2
13.2
7.6
(1)结合表一信息,分析该实验中纸飞机飞行距离与发射角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1)实验时每组都取数粒饱满的菜豆种子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A组、B组作对照,一周后的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探究精选试卷模拟训练(Word版 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探究精选试卷模拟训练(Word版 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探究精选试卷模拟训练(Word 版 含解析)一、探究题1.盐度,即水体中的含盐量,是一种非生物因素。

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1)提出问题: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2)作出假设: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3)器具材料:正常的大豆种子100粒、清水、10%的食盐水。

(4)实验步骤: ①将大豆种子平均分为A 、B 两组,其中A 组浸泡在10%的食盐水中,B 组浸泡在________中。

均在相同的条件下浸泡6小时左右。

② 将浸泡后的A 、B 两组种子分别用湿纸巾包起来并放入塑料袋中,注明A 、B 。

再将A 、B 塑料袋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

在A 、B 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 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这样的两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其中实验组是________ 组,对照组是________组。

③两天后,打开塑料袋观察并统计两袋中已经萌发的种子数。

(5)预测结果、得出结论:①如果种子萌发数A>B ,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________大豆种子的萌发;②如果种子萌发数A<B ,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________大豆种子的萌发;③如果种子萌发数A 与B 相差无几,说明10%的食盐水对大豆种子的萌发________。

2.如图1所示的玩偶,脚部能在弹簧的作用下上下振动。

细心的小明发现,玩偶脚部每振动一次的时间好像差不多,果真如此吗?为了研究弹簧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小明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测出一个钩码质量,在某一轻质弹簧a 下端挂一钩码,上端固定;把弹簧拉伸到适当距离后放手,让钩码上下振动(如图2所示);测出振动30次所需时间t ,算出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30t ;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重复步骤2、步骤3;将数据采用描点法绘制出轻质弹簧a 每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即振动快慢)与所挂重物质量的关系图像(如图3所示)。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探究精选试卷模拟训练(Word版 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探究精选试卷模拟训练(Word版 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探究精选试卷模拟训练(Word版含解析)一、探究题1.盐度,即水体中的含盐量,是一种非生物因素。

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1)提出问题: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2)作出假设: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3)器具材料:正常的大豆种子100粒、清水、10%的食盐水。

(4)实验步骤:①将大豆种子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浸泡在10%的食盐水中,B组浸泡在________中。

均在相同的条件下浸泡6小时左右。

② 将浸泡后的A、B两组种子分别用湿纸巾包起来并放入塑料袋中,注明A、B。

再将A、B 塑料袋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

在A、B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这样的两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其中实验组是________组,对照组是________组。

③两天后,打开塑料袋观察并统计两袋中已经萌发的种子数。

(5)预测结果、得出结论:①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________大豆种子的萌发;②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________大豆种子的萌发;③如果种子萌发数A与B相差无几,说明10%的食盐水对大豆种子的萌发________。

2.从高空下落的物体,速度会越来越快,而所受空气阻力也会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物体下落一段距离后将以某一速度做匀速运动,通常把这个速度称为收尾速度。

研究发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空气对不同材质的球形物体的阻力与球的半径和球的速度都有关系,下表为某次研究的实验数据:(1)4号小球在收尾速度时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_____N。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规律可推断:当半径为1cm、质量为10g的小球下落时,其收尾速度是_____________m/s。

3.某雷达工作时,它可以定向发出电磁波,电磁波信号间隔为10-4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精选实验探究题(15 题)一、实验探究题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 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 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m 刻度线处,光屏上出现像(填写像的性质);(3)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将大小如图乙所示的光源放在光具座15cm 刻度线处,调节光屏使成像清晰。

如果此时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像的形状是右图中的。

2.《北京晚报》曾经报道:“从北京天文馆得知,最近太阳活跃的程度不仅是千年来首见,甚至是8000 年来最活跃的。

德国普朗克实验室的SamiSolanki 等人预测,这样的黑子活动高峰,将会反常地维持一段很长的时间,可能会有50 年之久。

”回答:(1)通常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平均约为年,但并不一定,有时会有差异。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预报。

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格外重视太阳活动预报。

A .通信部门B .航天部门C.冶金工业部门D.气候研究部门(3)太阳活动对地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下列现象中,与太阳活动是否强烈没有关系的是()A .发生日食现象B.地球上的短波通讯受到干扰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D.地球上某些地方洪涝灾害增多(4)科学知识很丰富的张明读了这则消息后,忧喜参半,喜的是可以进行黑子峰年的天文观测,那让他担忧的是什么?为什么?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棉、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__ ___ ___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设图(b)中小桌对海棉的压强是P 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 c,则P b__ _P c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4.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进行实验,其中A 、B、C 为同一木块,D 为重物,甲和乙两图中的木板接触面相同,丙图为较粗糙的木板接触面。

(1)实验开始,该同学用较小的力拉木块,木块没动,此时摩擦力_________ 拉力(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该同学要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他应该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___ 运动;由甲、乙两图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 有关。

(2)但此实验的不足之处恰恰是很难保证木块做这样的运动,若在甲装置中木块运动过程中速度突然变大,滑动摩擦力将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生活中不仅有滑动摩擦,还有静摩擦等。

如图丁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瓶子没有掉下来是手对瓶子的握力作用B.当增大手对瓶的握力时,手与瓶间的摩擦力变大C.当向瓶中装入水时,手与瓶间的摩擦力变大5.马铃薯的食用部分—一一块茎,通常只生长在土壤中,这种现象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某同学在春季选择4 组长势、大小等均相似的不带泥的马铃薯幼苗,进行部分遮光处理后,放在玻璃缸内用土壤浸出液进行无土培养,将其中2 组用黑色棉布遮光处理,另2 组将玻璃缸放在向阳的地方,每周更换一次培养液。

(1)_____________ 该实验研究的是因素对马铃薯块茎生长的影响。

(2)培养一段时间,撤去黑色棉布,发现遮光处理的部位都有块茎着生,而未遮光处理的部位没有块茎着生。

这一结果表明___ 。

6.小聪同学知道相互接触的物体会产生摩擦力,他一直在考虑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小聪设计并做了如图实验:(1)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应选择_______ 两组实验。

(2)比较A、E 两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所采取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法;确保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时,使它做 _______________ 运动。

7.探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二个力的平衡条件”,需要比较“平衡”和“不平衡”两种不同状态的受力情况才可以得出结论。

实验室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定滑轮按45°角固定在桌边上)。

小红利用此装置做实验过程中,将木块进行扭转,小亮说:“由于定滑轮无法扭转,所以会影响实验效果”。

(1)在木块不扭转的情况下,“二力平衡”的三个条件中,对哪些平衡条件的探究存在缺陷?2)根据实验需要改进该实验装置,简述你的改进方案。

内上方气体压强达到一定程度,高压气体将水和橡皮塞从瓶口压出,推向高空.(1)水火箭升空原理可利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2)实验后小明提出了问题:水火箭上升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可能与瓶中气体的压强有关;小华猜想:可能与瓶中水的体积有关;小军猜想:可能与瓶子的形状有关;你认为影响因素还有(写出一点)(3)实验小组通过试验发现,瓶塞插入深度不同,瓶塞被冲出前用气筒充气次数不同(设充一次气气量相同),他们选用同一可乐瓶,瓶中水量为200ml .通过站在不同楼层观察员目测进行数据记录.考虑到安全做了三次,实验结果如下:这可验证水火箭上升高度与(4)为了验证小华的猜想,9.按了好几年快门,拍了那么多照片,回头来看,还是得问问自己,关于摄影的原理,你又真正掌握了呢?其实早在公元前400 年前,墨子所著《墨经》已有针孔成像的记载;13 世纪,在欧洲出现了利用针孔成像原理制成的映像暗箱,人走进暗箱观赏映像或描画景物;1550 年,意大利的卡尔达诺将双凸透镜置于原来的针孔位置上,映像的效果比暗箱更为明亮清晰,至今凸透镜仍是照相机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原件。

(1)请你在右框内画出映像暗箱中的光路图。

(2)既然凸透镜是照相机中如此重要的部分,小明决定先用眼睛来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

于是他把凸透镜固定在如下图所示的光具座上,然后将蜡烛从如图位置逐渐向透镜靠近,并记录了几个位置像的情况,可是粗心的小明确忘记了各个像的前后顺序,请你帮他进行排序:(3)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不断燃烧,小明还发现,光屏上的像在向或“下”)10.小明看见农民伯伯在用铁锹挖土时,不时地往手上吐口水,询问后得知是为了防止打滑。

但为什么许多场合写着“地板湿滑小心慢走” ?于是他找来弹簧测力计、滴管、一块油漆过火箭升空原理如在瓶中装适量的水,塞好瓶塞后放在发射架上.用气筒向瓶内打有关的猜想是正确的.请你为她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步骤:8.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水火箭升空实验.实验器材有:饮料瓶、气筒、自行车气门、铁丝、橡皮塞、水等.水火箭构造如图所示.根据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了解到水利用水的反冲作用把瓶的木块和一杯水进行探究。

如图, 在水平玻璃桌面上滴不同滴数的水并涂匀,玻璃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测出摩擦力,记录数据如表:11.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去,撞在网球拍上的网球被弹回去,压弯的跳板将跳水运动员弹起 (1)这些事例涉及到的共同科学知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看到跳水运动员被跳板高高弹起,思考 “弹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的问题,并 提出猜想一: 弹力的大小与形变量有关, 猜想二: 弹力的大小与长度有关, 请你提出猜想三:弹力的大小与 _________ 有关。

(3)小明找来钢锯片、弹簧测力计、台钳来验证猜想一,用同一钢锯片按下图从左到右顺 序做的三次实验 (将钢锯片夹在台钳内, 钢锯片形变量用末端侧移量 x 表示, 钢锯片长度用 L 表示),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缺陷实验次数形变量 x / cm 长度 L / cm 弹力 F / N 1 2 15 0.48 2 2 20 0.22 3 2 25 0.12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 某学习小组同学在做水火箭实验时, 对水火箭的水平飞行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 问题进行了研究, 并设计了多个方案 .其中的一个方案是: 在容积为 2000ml 的可乐瓶内装上 不同体积的水,每次发射的角度均为 20°,向瓶内打气直至橡皮塞从瓶口冲出,使水火箭向立即让木块在图。

1) 2牛。

该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第五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为 随着水滴的增加,摩擦力的大小变化趋势更接近以下四幅图中的 4)小明又正确探究了弹力与钢锯片长度的关系,记录数据如下表:前射出.下表是他们在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由该实验方案可知,他们研究的问题是(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可乐瓶容积为200 0 ml 、发射角度为20°的情况下,.(3)可乐瓶内的水向后喷出,水火箭就向前飞出,这一现象说明了. 13.小明同学学习了有关“力”的知识后,决定探究“风”对纸片作用力的大小。

他用电吹风、测力计、迎风面积相同但迎风面形状不同的纸片做了如图(a)、(b)、(c)、(d)所示的实验。

其中,图(a)、(b)、(c)三次实验时电吹风的风速相同,图(d)实验时电吹风的风速比前三次实验时的风速大。

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a)、(d)两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a)、(b)、(c)三图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小东和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的大小经常在改变,那么手影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影子高度与光源到物体距离的关系。

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的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出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手电筒和黑板擦的距离I(厘米)20 30 40 50 60 70黑板擦影子的高度H(厘米)20 17 14.5 13.6 13 12.6(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及远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 ______(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的高度H 随手电筒到黑板擦距离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