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外成像和微光成像技术的异同
夜视技术中的微光成像和红外热成像技术比较
夜视技术中的微光成像和红外热成像技术比较夜视技术中的微光成像和红外热成像技术比较1引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微光夜视技术靠夜里自然光照明景物,以被动方式工作,自身隐蔽性好,在军事、安全、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微光夜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基础上,第四代技术应运而生。
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红外热成像技术也走过了三代的历程,它以接收景物自身各部分辐射的红外线来进行探测,与微光成像技术相比,具有穿透烟尘能力强、可识别伪目标、可昼夜工作等特点。
可以说,微光成像技术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成为夜视技术的二大砥柱。
2微光夜视技术及其发展2.1第一代微光夜视技术20世纪60年代初,在多碱光阴极(Sb-Na-K-Cs)、光学纤维面板的发明和同心球电子光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完善的基础上,将这三大技术工程化,研制成第一代微光管。
其一级单管可实现约50倍亮度增益,通过三级级联,增益可达5x104~105倍。
第一代微光夜视技术属于被动观察方式,其特点是隐蔽性好、体积小、重量小、成品率高,便于大批量生产;技术上兼顾并解决了光学系统的平像场与同心球电子光学系统要求有球面物(像)面之间的矛盾,成像质量明显提高。
其缺点是怕强光,有晕光现象。
2.2第二代微光夜视技术第二代微光夜视器件的主要特色是微通道板电子倍增器(MCP)的发明并将其引入单级微光管中。
装有1个MCP的一级微光管可达到104—105亮度增益,从而替代了原有的体积大、笨重的三级级联第一代微光管;同时,MCP微通道板内壁实际上是具有固定板电阻的连续打拿级,因此,在恒定工作电压下,有强电流输入时,有恒定输出电流的自饱和效应,此效应正好克服了微光管的晕光现象;加之它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所以,第二代微光夜视仪是目前国内微光夜视装备的主体。
2.3第三代微光夜视技术第三代微光夜视器件的主要特色是将透射式GaAs光阴极和带Al2O3,离子壁垒膜的MCP引入近贴微光管中。
(整理)红外与微光技术
红外与微光技术1.红外技术的简介红外技术是研究红外辐射的产生、传播、转化、测量及其应用的技术科学。
通常人们将其划分为近、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中、远红外三部分。
近红外指波长为0.75~3.0微米;中红外指波长为3.0~20微米;远红外则指波长为20~1000微米。
在光谱学中,波段的划分方法尚不统一,也有人将0.75~3.0微米、3.0~40微米和40~1000微米作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波段。
另外,由于大气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只留下三个重要的"窗口"区,即1~3微米、3~5微米和8~13微米可让红外辐射通过,因而在军事应用上,又分别将这三个波段称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
红外应用产品种类繁多,应用广泛。
红外线自1800年被发现以来,人们对她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目前已经开发出了众多的应用产品,从医疗、检测、航空到军事等领域,几乎处处都能看到红外的身影。
本文选择了红外热像、红外通讯、红外光谱仪、红外传感器等几个比较大的产品领域做介绍。
红外技术的发展前景十分的广阔,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
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安防领域、消防领域、电力领域、企业制程控制领域、医疗领域、建筑领域、遥感领域等。
2.红外技术的基本原理红外线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具有与无线电波及可见光一样的本质,波长在770纳米至1毫米之间,在光谱上位于红色光外侧。
红外线可分为:近红外线(700~2000nm)、中红外线(3000~5000nm)、远红外线(8000~14000nm)。
所有高于绝对零度(-273.15℃)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
现代物理学称之为热射线。
红外线穿透云雾能力比可见光强,利用红外线可以观测低空水蒸气含量进行天气预报;晴天可利用红外线观测大气CO⒉含量,估计温室效应,亦可观测大气污染的情况。
红外线具有很强热效应,并易于被物体吸收,通常被作为热源。
俗称红外光。
生物体中的偶极子和自由电荷在电磁场的作用下,有按电磁场方向排列的趋势。
夜视技术
夜视技术影响
1、 赢得有效夜战时间 2、 确立了夜战的军事地位 3、 倍增武器效能 4、 减少飞行事故
夜视仪展望
随着夜视技术的发展,有些国家正在研 制将各种夜视技术的长处综合在一起,并 同其他侦察手段(如雷达、激光测距仪、 毫米波成像器材等)结合起来,能同时在 不 同波段下工作的、主被动合一的组合夜 视仪器。在固态成像技术方面,以新颖的 电荷转移器件为图像传感和信号处理系统, 用固体发光器件显示,实现固体自扫描的 凝视型焦平面技术,也正在研究发展中。
几乎同时,美国也在研制主动 式红外夜视仪,虽然试验成功的时 间比德国晚,但却抢先将其投入实 战应用。1945年夏,美军登陆进攻 冲绳岛,利用红外夜视仪对隐藏在 岩洞坑道里的日军进行清剿,为肃 清冲绳岛上顽抗的日军发挥了重要 作用。
主动红外夜视技术是通过红 外源主动照射并利用目标反射红 外源的红外光来实施观察的夜视 技术,对应装备为主动红外夜视 仪。
工作原理:首先将进行光电转换, 然后用微通道版(MCP)增强电 子信号,最后进行电光转换。 主要设备为微光夜视仪。
微光夜视仪主要由物镜、像增强管、 目镜组成。物镜用于接收微弱的景 物图像,把图像投射到像增强管的 光电阴极上。像增强管把微弱光线 增强放大,投射到目镜上供人眼观 察。
微光夜视仪的主要部件-像增强管
• 俄罗斯baigish双筒精巧型夜视仪
重870克 主动式外置红外源 100米识别人
其系统由红外探照灯和红外 观察镜组成,红外探照灯就相当 于手电,发出0.9-1.2微米的红 外线。红外观察镜就相当于眼睛 把红外线转换成可见光,主要组 成有物镜、红外变像管、目镜。
• 红外观察镜的核心-红外变像管
英国“鹰”远距离手持微光夜视仪
英国Pilkington 公司研制,1984年 生产,重不超过4 千克,采用第二代 和第三代像增强管 时分别可在1000米 和1400米内识别主 战坦克。
浅谈红外成像和微光成像技术的异同
浅谈红外成像和微光成像技术的异同在夜的世界里,伸手不见五指,看都看不见,别说监控了。
的确,在安防监控中,夜视一直是一个困扰大家的问题。
在现有的安防技术中,微光和红外成像是运用最广的夜视技术。
而微光成像主要运用在反恐侦查,部队作战的夜视仪中、而红外夜视成像主要用于监控摄像机的夜间监控较多。
当然,二者也有穿插,诸如出现微光监控摄像机和红外夜视仪等产品。
既然二种夜视技术都很优秀,那他们是否曾有过PK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次观点大碰撞,对比一下红外成像和微光成像的区别和各自的优缺点。
首先来介绍一下这两种夜视技术。
微光成像技术微光夜视技术又称像增强技术,是通过带像增强管的夜视镜,对夜天光照亮的微弱目标像进行增强,以供观察的光电成像技术。
微光技术是光电高新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微光夜视产品中,红外成像技术红外夜视技术分为主动红外夜视技术和被动红外夜视技术。
主动红外夜视技术是通过主动照射并利用目标反射红外源的红外光来实施观察的夜视技术,对应装备为主动红外夜视仪。
被动红外夜视技术是借助于目标自身发射的红外辐射来实现观察的红外技术,它根据目标与背景或目标各部分之间的温差或热辐射差来发现目标。
其装备为热成像仪。
现阶段监控摄像机装备的都是主动红外系统,对被动红外系统的应用还较少。
观点pk当微光成像技术遇到红外技术,到底孰优孰劣呢?微光成像技术和红外成像技术相对比,各自都有自身明显的优势。
黑夜里的眼睛论红外成像和微光成像异同黑夜里的眼睛论红外成像和微光成像异同微光成像技术[nextpage]微光成像技术优点微光成像技术之所以被各国军队大量应用在夜视上,是因为它的全面性。
该技术相比红外技术,不需要红外灯发射红外线、不需要被观测物体必须有热量。
从而很好的适应军队在不同环境下作战。
选择红外成像技术,第一得考虑红外灯的损耗和维护,第二要考虑被观测物体是否自身含有热量。
而微光成像技术不需要考虑这么多,只需借助自然光即可达成夜视效果。
红外成像
第二代微夜视仪
• 二代管的光电阴极仍为Na2KSb(Cs)。 但由于 制作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 使其光电灵敏度与 红外响应比以前提高不少。在二代管内部,成 功地使用了能实现电子倍增的二维元件——微 通道板(MCP )。MCP是由上百万个紧密排列的、 具有较高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空心通道管所构 成。其通道芯径间距约 6~12m,长径比为 40~ 60。入射在通道入端的初始电子在电场 作用下激发出二次电子,并且依次倍增,获得了 输出端的高增益。MCP具有增益高、分辨率高、 功耗低、频带宽、寿命长以及自饱和效应等优 点。
• 在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会辐射红外线,因此 利用探测器测定目标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 差,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称为热图像。 同一目标的热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不同,它不是 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图像,而是目标表面温 度分布的图像。或者可以说,它是人眼不能直 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而是变成人眼可 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运 用这一方法,便能实现对目标进行远距离热状 态图像成像和测温,并可进行智能分析判断。
美国M982/M983微光夜视眼镜
我军部分夜视器材
驾 驶 员 佩 带 微 光 夜 视 仪
侦 察 兵 使 用 夜 视 仪
步兵使用夜视仪
第三代微光夜视仪
• 第三代微光像增强器(三代管) • 在真空光电夜视器件中的光电阴极为GaAs,因 为GaAs光电阴极具有负电子亲和势,因而它具 有量子效率高、暗发射小、电子能量分布集中 等优点。
1、组成:(1)微光光学系统;(2)电源;(3)像增 强器(又称微光管,实现光-电-光转换)——钾钠铯光 电阴极、纤维光学面板。
级 联 式 原微 理光 图夜 视 仪 结 构
• 一代微光夜视的优点:被动工作,不易暴露自己; 采用三级级联,光增益高,景物图像较清晰。 • 其缺点: 防强光性能较差,以致于难以在火光 四射的战争环境下工作;体积稍大,比较笨重。
红外成像系统简介
THANKS FOR WATCH时监测
实时红外成像技术能够实现快速的目标物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 况,提高预警和响应速度。
动态跟踪
实时红外成像技术能够实现动态跟踪,对移动目标进行连续监测, 提高跟踪精度和实时性。
促进智能化应用
实时红外成像技术能够与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实现智能化应 用,提高红外成像系统的应用价值。
性能指标
电源效率、稳定性、可靠性等。
03 红外成像系统的特点
穿透烟雾和灰尘的能力
01
由于红外线波长较长,能够较好 地穿透烟雾和灰尘,因此在火灾 、烟雾等场景中,红外成像系统 能够清晰地观测到目标。
02
在工业领域,红外成像系统也常 用于检测设备运行时的温度异常 ,穿透工厂内的烟尘和气体。
夜间或低光环境下的观测能力
红外成像系统简介
目 录
• 红外成像系统概述 • 红外成像系统的组成 • 红外成像系统的特点 • 红外成像系统的优势与限制 • 红外成像系统的未来发展
01 红外成像系统概述
红外成像系统的定义
红外成像系统是一种能够接收并处理 红外辐射的设备,通过将红外辐射转 换为可见光图像,实现对目标物体的 非接触式检测和识别。
红外成像系统不受光照条件限制,能够在夜间或低光环境下 正常工作,观测目标。
在军事侦察、野生动物研究等领域,红外成像系统是不可或 缺的工具,能够在黑暗中捕捉到目标的热辐射。
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
红外成像系统通过测量目标发射的红外辐射来感知温度变化,因此对温度变化非常 敏感。
在医疗领域,红外成像系统可用于检测人体病变部位的温度异常,如乳腺肿瘤等。
工作原理
基于热电效应或光电效应, 将红外辐射转换为电信号。
性能指标
浅析微光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定义及区别
浅析微光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定义及区别
众所周知,随着光电信息、微电子、网络通信、数字视频、多媒体技术及传感技术的发展,安防监控技术也正在由传统的模拟走向高度集成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现代高新技术几乎在安防监控系统中都有应用或即将应用。
其中微光技术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安全防范系统中也得到了应用。
英飞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IP产品经理吴莹莹介绍道,微光夜视监控技术是用电真空和电子光学等技术,实现光子而热成像技术是一种被动红外夜视技术,普通的红外监控技术是主动红外夜视技术,热成像技术是利用自然界物体不同部位红外热辐射强度的不同来形成普通红外摄像机是一种主动红外技术,是通过主动发射红外光,利用目标反射红外光来实现摄像监视的一种夜视技术,随着第三代红外阵列技术的应用,主动红外监控的效果已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产品的品质、寿命也更好,且制造工艺要求不高,成本低廉,其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微光夜视和热成像技术在实际应用上有些类似,这两种技术的摄像机主要应用在夜间且对设备的隐蔽性有一定要求的特种监控场所,比如军事、刑侦、缉毒缉私、保卫等,在这类监控场所该两款设备都是非常合适的。
天地伟业的马可威表示,微光夜视摄像机是将微弱自然光生成的电子图像增强到可实现有效监视的视频图像,来对场景进行监视。
而热成像技术是利用高于绝对温度零度(-273℃)以上的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的原理来工作的,由于各种物体红外线热辐射强度不同,从而使人、动物、场景的一切物体都能被清晰地观察到,且不受烟、雾及草丛等障碍物的影响,白天和夜晚都能工作。
现在常说的红外摄像。
白光、红外、热成像、激光、微光、快球等各类摄像机选择使用及安装注意事项
在摄像机领域补光技术种类繁多,有白光、热成像、红外光、激光、蓝光、紫外光技术等白光灯摄像机又称白光摄像机,和红外摄像机类似,都是提供夜间微光摄像的摄像机,最大的特点是其夜晚成像为彩色图像。
经过研究,安德旺技术人员发明了导热环技术,并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
白光灯:是节能环保的新型绿色照明灯具,是一种可见光,属于冷光源,广泛用于道路监控工程中卡口摄像机摄取过往卡口的机动车牌号的辅助照明工具,用于小区停车场出入口摄像机记录进出机动车牌号的辅助照明,因摄像机夜晚在白光灯的辅助照明情况下,摄取的图像是彩色的,所以也可以用于企事业单位大门口摄像机的辅助照明,特别适合同单彩摄像机配套使用。
白光灯与摄像机、镜头在搭配:要求选用低照度黑白、彩色或彩转黑摄像机,选择廉价的摄像机,有效距离将受到一定影响。
还应注意镜头的选用,要求选用自动光圈镜头,镜头的F值越大越好,CCD越大越好,选用1/2"的镜头要比使用1/3"的效果好,选用1/3"的镜头要比使用1/4"效果好。
不同档次的摄像机、镜头之间的匹配,对于同一盏白光灯发出的光线感应度相差许多倍,可视距离也相差很多。
适用场合:一般来讲,夜间监控范围在20米以内的,选用白光灯是不错的选择。
不足:摄像机隐蔽性较差,目前白光摄像机的感光度不是很灵活,容易出现闪灯现象。
产品特性白光摄像机独有的产品特性,使其他摄像机无法比拟和超越。
下面是低温白光摄像机和低温红外摄像机的效果对比:白天不偏色因为白光是可见光,所以使用的是红外截止的水晶滤光片,当然没有感红外滤光片的带来的红外线干扰,也就没有白天户外偏色的问题。
所以色彩更纯正,画面更逼真。
夜视全彩色因为白光是可见光,所以看到的景物和白天没有太大的差别,可以提供更多信息量,有利于调查取证。
绿色照明,节能环保。
大功率白光LED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照明光源已经是全球共识,它具有节能,长寿等众多优点,很多国家都在大力推广,是未来照明的发展趋势。
红外成像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红外成像技术的原理与应用红外成像技术是一种高科技的技术,它的发展使得许多行业和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红外成像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它的原理也是非常高深的。
本文将会深入探讨这个话题,并讲解红外成像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一、红外成像技术的原理红外成像技术是基于物体对红外光的反射、辐射或透过红外光的不同响应特性,对物体进行探测和成像的一种技术。
在红外光学领域有一个著名的定律——Planck 定律,它是一个物理学定律,表明了物体辐射出的辐射能量是与所辐射的波长以及物体的温度有关。
Planck 定律为红外成像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红外光的波长在 0.75-1000 微米之间,远远超出了人类能够看到的可见光,因此我们无法直接观察物体对红外光的反射、辐射或透过。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物体对红外光的响应特性来进行探测和成像。
红外成像技术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热成像和被动成像。
1. 热成像热成像(Thermal Imaging)是根据物体的表面温度不同,红外辐射亮度不同来进行成像的。
红外相机通过检测物体辐射出的红外光,从而测量物体的表面温度。
红外相机可以将物体表面温度的变化转换为不同颜色的图像,从而得到一幅温度图像。
不同温度的色彩呈现不同的颜色,形成一种热力图,以便更直观地反映物体表面温度的分布情况。
2. 被动成像被动成像(Passive Imaging)是指根据物体对红外光的反射、散射或透过等特性进行成像的一种技术。
被动红外成像技术主要是采用红外探测器对物体反射、透过或辐射的红外光进行探测,然后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将这些数据转化为图像。
被动红外成像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在黑暗中工作,无需依赖光源。
二、红外成像技术的应用红外成像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从安防、军事到医学、工业等领域都有其独特的应用。
1. 安防方面的应用红外成像技术在安防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暗光条件下的监控。
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在监控画面中,黑暗中出现明亮的人影,这就是红外摄像机发挥的作用。
黑光夜视摄像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黑光夜视摄像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夜视技术是借助于光电成象器件实现夜间观察的一种光电技术。
夜视技术包括微光夜视和红外夜视两方面。
微光夜视技术又称像增强技术,是通过带像增强管的夜视镜,对夜天光照亮的微弱目标像进行增强,以供观察的光电成像技术。
微光夜视仪,是目前国外生产量和装备量最大和用途最广的夜视器材,可分为直接观察(如夜视观察仪、武器瞄准具、夜间驾驶仪、夜视眼镜)和间接观察(如微光电视)两种。
红外夜视技术分为主动红外夜视技术和被动红外夜视技术。
主动红外夜视技术是通过主动照射并利用目标反射红外源的红外光来实施观察的夜视技术,对应装备为主动红外夜视仪。
被动红外夜视技术是借助于目标自身发射的红外辐射来实现观察的红外技术,它根据目标与背景或目标各部分之间的温差或热辐射差来发现目标。
其装备为热像仪。
热成像仪具有不同于其它夜视仪的独特优点,如可在雾、雨、雪的天气下工作,作用距离远,能识别伪装和抗干扰等,已成国外夜视装备的发展重点,并将在一定成度上取代微光夜视仪。
<国外概况>1、微光夜视技术目前,微光夜视仪在国外正广泛装备部队。
它分为像增强微光夜视技术(直接观察)和微光电视(间接观察)两种。
(1)像增强技术像增强微光夜视技术是通过带增强管的夜视镜,对夜天光照亮的微弱目标像进行增强,以供观察的光电成像技术。
其工作原理为:首先将进行光电转换,然后用微通道版(MCP)增强电子信号,最后进行电光转换。
在50-60年代,由于多碱光电阴极、光纤面板、微通道板(MCP)和负电子亲和力(NEA)光电阴极的诞生,该技术迅速发展起来。
由于它克服了主动红外夜视的致命弱点,所以,它一出现,便成为夜视领域的发展重点。
它逐渐代替了较早应用的主动红外夜视技术,占据着统治地位。
迄今为止,已发展到第三代。
第一代产品于6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它采用光电阴极、光纤面板耦合的级联式像增强管,1966年美军在侵越战场使用,于70年进行批量生产,装备部队。
红外夜视仪和微光夜视仪哪个好
红外夜视仪和微光夜视仪哪个好红外夜视仪和微光夜视仪,实际都是被大家误认错误的,市面上有把微光夜视仪又称为红外微光夜视仪,也称为红外夜视仪,这种叫法很容易让消费误会,也导致很多外行,不懂的朋友引导错误信息。
红外夜视仪按正规说法就只分为“主动红外夜视仪”和“被动红外夜视仪”“主动红外夜视仪”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微光夜视仪”,以及带有IR功能,也就是发射红外线的夜视仪,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主动红外夜视仪都有微光和IR功能,包括1代的夜视仪也都有这些功能,不存在只有先进的夜视仪才带有红外和微光两种功能“被动红外夜视仪”就是我们俗称的“红外热成像仪”。
而实际正规叫法就是红外夜视仪,但是现在这种叫法与微光夜视仪掺合一起叫的夜视仪,所以我们叫这种被动红外夜视仪就叫红外热成像仪,也就是热像仪。
一、红外夜视仪和微光夜视仪的区别:两种夜视仪的区别在于,主动式的是通过夜视仪本身的IR照射到物体,然后将红外光反射到夜视仪的物镜上,或者通过自然界的星光照射到物体上,然后反射到物镜,通过夜视仪中的图像增强管来看到成像。
而被动式的夜视仪是通过物体本身所发出的红外辐射来成像的,两者的关键在于,一个是通过物体反射,一个是通过物体自发。
二、微光夜视仪和红外热成像仪观测上的区别1.微光夜视仪视野是圆的,热成像仪视野是方的。
如果你用过普通的数码夜视仪,会发现,数码夜视仪和一般的红外夜视仪(微光夜视仪),观测感觉完全不一样。
这是因为,一般的红外夜视仪(微光夜视仪)是通过镜头直接观测目标,所以看到的视野和望远镜一样是镜头的圆形的。
而数码夜视仪,是电子的,其实你眼睛看到的是内部的液晶屏上的成像,而不是直接看到目标,所以看到的视野都是方形的。
热成像夜视仪在这方面给数码夜视仪是一样,无论是手持式的热成像夜视仪(液晶屏在机器外部),还是望远镜式热成像夜视仪,视野都是方形的,并不是直接看到目标,是看到液晶屏上的成像。
所以热成像仪都是数码。
普通的数码夜视仪的效果是无法与热成像仪相比的,也无法与2代+的普通夜视仪相比的。
红外摄像机与白光摄像机的区别有哪些
白光摄像机和红外摄像机类似,都是提供夜间微光摄像的摄像机,最大的特点是其夜晚成像为彩色图像。
目前在国内市场,被大众所接受和认知的还是红外摄像机,对于白光摄像机公众还是了解不深,两者相比而言,红外摄像机因为要做到彩转黑,感红外,所以白天色彩多少会有点影响,而白光灯摄像机,由于是纯彩的方案,所以白天色彩会更艳丽。
白光摄像机和红外摄像机相比各有优劣,下面从我们来看看两者的区别。
首先是夜视效果,大家所知道的,目前红外摄像机主要的特性是晚上图像呈黑白,红外光直射人的眼睛,会反光,俗称:“鬼眼”,晚上有雪花点,就是噪点。
这三个特征是大家对红外机提出的普遍问题。
其次白光摄像机采用的是大功率超导热表面贴,它可以与金属灯板紧密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衰老老化程度,进而延长白光灯的使用寿命。
所以在使用寿命方面白光摄像机明显地高于红光摄像机,它的使用寿命少则可以达到3年。
还有就是白光摄像机具有调光技术,这是红光摄像机所不能做到的。
而白光灯摄像机在这几点上都有直观改变,一,纯彩程序,保证24小时可见光,图像呈现彩色,清晰可见,二,可见光到人眼,不会反光,噪点就更没有了。
那么有人会问白光灯这么好,大家都用白光的了,红外就取消了,当然,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需要,白光灯因为其可见光,所以隐蔽性会差,所以不是每个场合都适用。
主要用于小区,院校,通道,等其他需要辅助照明的地方,既能满足监控需要,又能节能环保,另外,其白光可达强光作用,适用于收费处,大门等需要照车牌的场所。
在目前监控范围需要日渐增大的需求下,可用范围相当广。
白光摄像机在安防监控的产品线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
近年来,随着监控摄像机的发展,红外摄像机的成像技术一直存在着瓶颈,简单的起雾、鬼眼这些就没有办法解决。
当遇到一些有着色彩特征的监控对象,红外产品就无法去分辨。
这个时候,白光摄像机的出现就凸现了它的特点,因为白光摄像机能够达到全天二十四小时彩色图像。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周围的环境越暗,灯光越强,周围环境亮,灯光稍微自我调节,这样就保证了成像画面的效果。
基于微光与红外的夜视技术
一
7一 2
《 国外电子元薯 ̄)o6年第 2 2o 期 2 0 年 2月 06
●专 题 综 述
基于微 光与红外 的夜视 技 术
’
{
李才平 , 邹永星, 杨松龄
( 武警工程 学院,陕西 西 7 o 8) 1o 6
摘要 : 以像增 强器 为主线概 述微 光成 像技 术 , 以红 外探 测 器为主 线概 述 红外热 成像 技 术 , 别介 绍 分
代微光管 ;同时 , C M P微通道板 内壁实际上是具有 固定 板 电阻 的连续 打拿 级 ,因此 ,在恒 定工作 电压
下 ,有强 电流 输入 时 ,有恒定 输 出 电流 的 自饱和 效 应, 此效应 正好 克服 了微 光管 的晕光 现象 ; 加之 它 的 体 积更 小 、 重量 更 轻 , 以 , 所 第二 代 微 光 夜视 仪 是 目
(nier gC l g r e oc oc , i叽 70 8 ,hn E gnei ol eo m dP leF reX ’ 1 0 6 C i J n e fA i a
Ab ta t T e c us , h rce i isa d d v lp n flw ih e e ih iin i gn e h oo sr c : h o re c aa tr t n e eo me to sc o l tlv lng t so ma ig tc n l— g v
第 三 代 微 光 夜 视 器 件 的 主 要 特 色 是 将 透 射 式
fso e h oo f o ih e e ma ea d ifae ma ei p e e td u in tc n lg o w lg t v li g n nr d i g s rsne . y l l r
红外热成像仪基础知识
4、测温范围是指测温型红外热像仪可以测量到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范围。
5、焦距 透镜中心到其焦点的距离,通常用f表示。 焦距的单位通常用 mm (毫米)来表示,一个镜头的焦距一般都标在镜头的前 面,如f=50m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镜头)、70-210mm (长焦镜头)等。 焦距越大,可清晰成像的距离就越远。
什么造就一个高频的热像仪? 高效吸收红外能量的发射器 不同的物体由于材质不同,所以辐射率和反射率是不同的。 提供一个鲜明对比的周边环境; 例子:热(白色)一杯咖啡与黑色电工胶布和反射(银)磁带; 热图像颜色:
影响查看范围的两个主要因素 1、视场角(FOV) -宽视场角=较短的范围内,但更好的态势感知能力; -窄视场角=进一步范围但不覆盖水平
2、分辨率 高分辨=场景中的物体具有更高的像素=最佳的变换范围
1、红外光学镜头 红外光学镜头通常是由一组透镜组成,它们可以将接收的各种红外线最终焦距 到红外探测器上,进行光电转换处理。
红外光学镜头中使用最多的是折射率为 4得锗晶体,它适用于2-25μm波段。折 射率为 3 得 Si ,常用在 1-6 μ m 波段。耐热冲击的导弹整流罩,以采用热压的 MgF2和ZnS最佳。
2、红外线波段范围 太阳发出的光波又叫电磁波。可见光是人眼能够感受的电磁波,经三棱镜折射后,能 见到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
红外线与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 射线和无线电波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连续的 电磁波谱,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所示,波长范围是0.76um到1000um的电磁辐射,我们称为红外线辐射。
红外热成像仪与微光夜视对比 微光夜视需要环境光,不能在白天使用,而热成像是不需要光的; 对象出现伪装和明亮的灯光可以冲刷显示,热成像检测则能看到效果更哈偶的 图像; 微光夜视探测距离短,热成像则有不同等级的产品对应不同的距离;
如何区分夜视仪、微光夜视望远镜和红外望远镜?
如何区分夜视仪、微光夜视望远镜和红外望远镜?2021.11.03第一,通常所说的红外望远镜,即所谓的夜视仪,是利用光电转换技术的军用夜视仪器。
红外望远镜分为主动夜视望远镜和被动夜视望远镜两种:主动夜视望远镜用红外探照灯照射目标,接收反射的红外辐射形成图像;被动夜视望远镜不发射红外线,依靠目标本身的红外辐射形成热图像,所以也叫热图像仪。
普通人理解的夜视望远镜,是希望白天能像普通望远镜一样使用。
晚上这款望远镜还有超强的夜视能力,可以看到和白天一样的距离,几乎接近的效果。
但其实没有这样的机器,技术上做不到。
第二,微光夜视望远镜又是怎么回事?微光夜视是指利用夜间目标反射的低亮度光,将其增强放大到几十万倍,从而达到肉眼夜间侦查、观察、瞄准、车辆驾驶等战场作业的目的。
它只是放大了微小的光线,不能在绝对黑暗的环境中使用。
常用的微光夜视仪通常可以观察到200米左右的距离,对干扰光线的环境和烟雾的有效性很低。
微光夜视仪和普通望远镜有很大区别。
(1)望远镜主要是白天观察,所以倍数大。
它通过拉近镜片和物让我们看得更清楚,所以望远镜的倍数是7倍以上,但是晚上望远镜用的不多(有灯光环境可以用)。
②微光夜视仪是专门为夜间准备的。
它通过增强管将光线放大到一定的倍数,让我们在夜间看到。
所以微光夜视仪的放大率不高,一般在五倍以内,白天不能使用微光夜视仪(强光下没用)。
因此,许多人认为那种夜视望远镜,也可以说是所谓的红外望远镜,其实根本就是一种普通的望远镜,只是简单的镀了一层红膜。
没有任何夜视作用,但是在晚上,如果你看到的物体有光,你也可以看到一点。
严格来说,不是夜视,只是稍微增加了一点光线,完全不能满足人们晚上观察的要求。
人们的传统观念大概受到了沿街和电影的宣传:红外夜视,价格高的可以透视,甚至网上做的透视图和视频。
这些都是假的。
这种红膜望远镜根本没有基本的夜视功能。
很多人想买美国动作片的眼镜,携带方便,可以透视夜视。
不知道国军有没有做出来。
微光成像原理
微光成像原理微光成像是一种利用低光量的光源来观察低亮度场景的技术。
在微光条件下,人眼看到的物体非常暗淡,但基于微光成像的原理,我们可以在低亮度条件下观察到物体的详细信息。
微光成像原理可以用光子模型和视觉模型来解释。
在光子模型中,相机和目标之间的光通常很少,这是因为目标本身并不能发光。
因此,妨碍微光成像的主要原因是光子的不足,光子数量不足会导致图像的噪声增加,影响图像质量。
光子数目是否足够用来克服噪声,这取决于被观察物体的亮度和光子探测器的特性。
在视觉模型中,凭觉察物体的低亮度是基于我们眼睛中感光细胞的工作。
视网膜中的簇光感受器能够分辨物体的亮度,而棒状细胞主要负责分辨低亮度环境下的图像。
当我们处于低亮度环境时,棒状细胞会发挥作用,而处于高光照环境下时,视杆细胞才会发挥作用。
微光成像使用的技术涵盖了包括传统光学成像、夜视成像、红外成像等多种成像技术。
其中,夜视成像使用的是增强型夜视技术,即增强低亮度光源的信号,以使其更好地被感光器探测到。
而红外成像则是利用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来探测环境,以达到特定效果。
除了技术手段,微光成像还需要良好的图像处理方法,以增强目标的对比度和解决由于光子探测不充分而导致的图像噪声问题。
因此,数学和计算机技术在微光成像技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微光成像应用广泛,可以应用到很多领域,包括夜视摄影、军事侦察、生物医学等等。
在夜视摄影中,微光成像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晚上的生态场景,而在军事侦察领域中,它则可以用来观察敌方位置、移动目标以及障碍等情况。
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微光成像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某些病症,例如照射肿瘤或进行内窥镜检查等。
要在微光条件下获得高质量的图像,需要充分了解微光成像的原理。
综上所述,微光成像原理是一种科学和技术相结合的技术,需要借助先进的摄像技术、复杂的图像处理和计算机算法,以达到更好地图像增强和设备优化。
红外线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红外线成像的原理和应用一、红外线成像的原理红外线成像是利用物体发射、传输、反射或透射红外线的特性,通过红外线摄像机捕捉红外线辐射,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图像。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体的热辐射能量,通过红外线辐射的强度来实现物体的成像。
红外线成像的原理主要有两种:1.主动红外线成像:主动红外线成像是利用红外辐射源产生红外线辐射,然后通过红外线摄像机接收物体反射或透射的红外线辐射,最后将其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连续成像的场景,如夜间监控、红外测温等。
2.被动红外线成像:被动红外线成像是利用物体本身的热辐射能量来实现成像。
物体在大气中通过辐射出的热辐射能量,经过红外线摄像机的捕捉和转换,最终呈现出物体的红外线图像。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观察物体自身热辐射的场景,如夜视仪、火灾检测等。
二、红外线成像的应用红外线成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军事、航空航天、安防监控、火灾检测等。
以下是红外线成像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1.军事领域:红外线成像技术在军事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红外线摄像机提供的红外图像,军方可以实时监测目标物体的热辐射情况,提高对敌情的判断能力。
同时,红外线成像还可以在夜间或恶劣环境下发现目标物体,提高作战效果。
2.航空航天领域:红外线成像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红外线成像可以用于监测飞机表面的温度分布,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或异常情况。
此外,红外线成像还可以用于遥感探测,例如通过红外线成像卫星对地球表面进行监测和观测。
3.安防监控:红外线成像技术在安防监控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红外线摄像机可以在夜间或低照度环境下进行有效的监控,提高监控范围和效果。
此外,红外线成像还可以通过红外测温功能来检测异常温度,及时预警火灾等安全隐患。
4.火灾检测:红外线成像技术在火灾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红外线摄像机可以及时发现火灾源,并通过热成像图来确定火灾的位置和范围,为灭火救援提供指导和参考。
夜视技术中的微光成像和红外热成像技术比较
夜视技术中的微光成像和红外热成像技术比较夜视技术中的微光成像和红外热成像技术比较2011-04-15 09:03:20 来源:互联网1 引言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微光夜视技术靠夜里自然光照明景物,以被动方式工作,自身隐蔽性好,在军事、安全、交通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微光夜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在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的基础上,第四代技术应运而生。
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红外热成像技术也走过了三代的历程,它以接收景物自身各部分辐射的红外线来进行探测,与微光成像技术相比,具有穿透烟尘能力强、可识别伪目标、可昼夜工作等特点。
可以说,微光成像技术和红外热成像技术已经成为夜视技术的二大砥柱。
2 微光夜视技术及其发展2.1 第一代微光夜视技术20世纪60年代初,在多碱光阴极 (Sb-Na-K-Cs)、光学纤维面板的发明和同心球电子光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完善的基础上,将这三大技术工程化,研制成第一代微光管。
其一级单管可实现约50倍亮度增益,通过三级级联,增益可达5x104~105倍。
第一代微光夜视技术属于被动观察方式,其特点是隐蔽性好、体积小、重量小、成品率高,便于大批量生产;技术上兼顾并解决了光学系统的平像场与同心球电子光学系统要求有球面物(像)面之间的矛盾,成像质量明显提高。
其缺点是怕强光,有晕光现象。
2.2 第二代微光夜视技术第二代微光夜视器件的主要特色是微通道板电子倍增器(MCP)的发明并将其引入单级微光管中。
装有1个MCP的一级微光管可达到104—105亮度增益,从而替代了原有的体积大、笨重的三级级联第一代微光管;同时,MCP微通道板内壁实际上是具有固定板电阻的连续打拿级,因此,在恒定工作电压下,有强电流输入时,有恒定输出电流的自饱和效应,此效应正好克服了微光管的晕光现象;加之它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所以,第二代微光夜视仪是目前国内微光夜视装备的主体。
2.3 第三代微光夜视技术第三代微光夜视器件的主要特色是将透射式GaAs光阴极和带Al2O3,离子壁垒膜的MCP引入近贴微光管中。
微光图像与红外图像融合技术研究
微光图像与红外图像融合技术研究
微光图像与红外图像融合技术研究
图像融合技术在微光和红外图像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深入理解图像融合技术以及融合后的图像质量,首先分析了微光和红外图像的融合技术,对微光和红外图像进行了预处理,分析了微光和红外成像过程、图像增强技术、特征提取方法、图像配准等.重点研究了拉普拉斯图像融合、对比度调制融合、基于小波分解的图像融合技术.最后通过实验对这几种融合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融合后的图像质量得到了改善,突出了目标轮廓和细节,方便了目标识别.
作者:曲长文李楠何友金QU Chang-wen LI Nan HE You-jin 作者单位: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山东烟台,264001 刊名:电光与控制ISTIC PKU 英文刊名:ELECTRONICS OPTICS & CONTROL 年,卷(期): 2007 14(3) 分类号: V243.6 TP391 关键词:微光图像红外图像图像融合。
车载红外夜视系统发展概述
车载红外夜视辅助系统发展概述一、前言随着汽车车速的不断提高,汽车交通事故经常发生,特别是在夜间、下雨、下雪、雾霭等低能见度的天气下行驶,更是造成交通事故贫乏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虽然夜间行车在整个公路交通中只占四分之一,但有55%的交通事故却是在夜间发生的。
当汽车以时速100千米行驶时,如遇到突发事件需要紧急刹车,汽车大约需要滑行110米才能完全停下来。
然而夜间汽车远光灯的照射范围只有50米,以这样速度,司机无法对此做出及时的反应。
车载夜视系统指的是采用一些方法,拓宽司机裸眼可见范围的一种新系统,可以在天黑、雾天、烟尘、雨雪、对面车灯眩光等一切能见度低的情况下产生清晰图像,提前知道前方路面状况,大大增加行车安全性。
目前车载夜视系统已成功从原来的军用领域转入民用领域。
二、夜视技术背景夜视技术是借助于光电成象器件实现夜间观察的一种光电技术,主要包括微光夜视和红外夜视两方面。
微光夜视技术又称像增强技术,是通过带像增强管的夜视镜,对夜天光照亮的微弱目标像进行增强,以供观察的光电成像技术。
红外夜视技术分为主动红外夜视技术和被动红外夜视技术;主动红外夜视技术是通过主动照射并利用目标反射红外源的红外光来实施观察的夜视技术;被动红外(热成像)技术它采用一种内光电效应半导体器件作探测器,将景物的辐射图像转换成电荷图像,经信息处理后,由显示器件转换成可见图像。
车载夜视技术分类汽车夜视产品根据成像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红外热成像汽车夜视仪,微光汽车夜视仪,主动红外汽车夜视仪。
红外热成像汽车夜视仪主要是看到人和物体的轮廓,看不清物体的真实面目,它能够使黑夜(即使没有任何灯光照明的情况下)也能像白天那样,能有效防止对向车辆的眩光干扰(如例图1、2),尤其是在雾、烟、尘天气的条件下,可以清晰准确的观察到危险,也可以看到前大灯照射不到的区域,能够观察到比普通汽车前大灯远3倍至5倍的距离,甚至可以达到10倍以上的距离。
微光汽车夜视仪需要一定的月光、星光或开启车大灯才能看到物体,如果完全没有光就什么也看不到,无透雾功能,但此类产品成本造价较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红外成像和微光成像技术的异同
在夜的世界里,伸手不见五指,看都看不见,别说监控了。
的确,在安防监控中,夜视一直是一个困扰大家的问题。
在现有的安防技术中,微光和红外成像是运用最广的夜视技术。
而微光成像主要运用在反恐侦查,部队作战的夜视仪中、而红外夜视成像主要用于监控摄像机的夜间监控较多。
当然,二者也有穿插,诸如出现微光监控摄像机和红外夜视仪等产品。
既然二种夜视技术都很优秀,那他们是否曾有过PK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次观点大碰撞,对比一下红外成像和微光成像的区别和各自的优缺点。
首先来介绍一下这两种夜视技术。
微光成像技术
微光夜视技术又称像增强技术,是通过带像增强管的夜视镜,对夜天光照亮的微弱目标像进行增强,以供观察的光电成像技术。
微光技术是光电高新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微光夜视产品中,红外成像技术
红外夜视技术分为主动红外夜视技术和被动红外夜视技术。
主动红外夜视技术是通过主动照射并利用目标反射红外源的红外光来实施观察的夜视技术,对应装备为主动红外夜视仪。
被动红外夜视技术是借助于目标自身发射的红外辐射来实现观察的红外技术,它根据目标与背景或目标各部分之间的温差或热辐射差来发现目标。
其装备为热成像仪。
现阶段监控摄像机装备的都是主动红外系统,对被动红外系统的应用还较少。
观点pk
当微光成像技术遇到红外技术,到底孰优孰劣呢?微光成像技术和红外成像技术相对比,各自都有自身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