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一轮复习第29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ppt(6份) 人教课标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ppt(6份) 人教课标版
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 持续发展
2012高考导航
考பைடு நூலகம்展示
1.环境问题的产生与防治
2.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3.人地关系的演变;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中国 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命题热点
1.结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倡节约型社会的背景,考
查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分析人地关系和环境问题 产生的原因 2.结合背景材料考查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差异,人地 关系的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原则及可持续
发展的价值取向3.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出发,对
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作出分析和评价
1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
2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5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6不要因为怕被玫瑰的刺伤到你,就不敢去摘玫瑰。
7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8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谁 若自怨自艾,必会坐失良机!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no.*高三地理中考第一轮单元备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一、人类社会和环境的有关模式图二、荒漠化构成的主要原因荒漠化的成因是各种自然、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主要是由于人为活动和气候变异造成的。

自然地理条件的气候变异固然是形成荒漠化的某些必要因素,但其形成荒漠化的过程是缓慢的。

而人类活动则激发和加速了荒漠化的进程,成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人口快速增长对土地导致的压力,就是土地荒漠化的直接原因,旱情土地的过度耕作、粗放经营、盲目开荒、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砍伐森林、不合理砖厂等就是人类活动快速荒漠化拓展的主要整体表现。

过度耕作就是草地发育的主要原因。

以内蒙古为基准,由于过度耕作轻微,引致200万亩草场轻微发育,逼使4个苏木的175户牧民搬迁他乡。

目前,旱情、半干旱及亚湿润干活晚区许多草场的实际载畜量都远远少于了理论载畜量,沦为草场发育的关键原因。

在黄土高原等曲折很大的地区,陡坡垦户田就是引致耕地发育的主要原因。

捅樵、乱挖出中药材、毁林等则就是轻易引致土地荒漠化的人类活动。

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也就是导致耕地次生盐渍化的直接原因。

三、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地区差异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存有显著的地区差异。

随着全球范围内发达国家与地区同发展中国家与地区人口增长率差别的不断扩大,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越来越集中于发展中国家与地区。

在1950-1955年的世界人口总增量中,发展中地区占到88.8%,繁盛地区占到11.2%。

1950―1955年发展中地区占到世界人口比例由67.9%下降至79.6%,繁盛地区的比例适当地由32。

1%上升至20.4%。

1999年中期全球人口十分迅速快速增长的97%来源于发展中国家与地区。

每年,亚洲人口约快速增长5000万,非洲、中南美洲分别约快速增长1700万、800万。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讲义-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讲义-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人教版)

环境与发展[课程标准]1.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2.以国家某项重大发展战略为例,运用不同类型的专题地图,说明其地理背景。

[基本概念]环境问题、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主体功能区。

[基本原理]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体系架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考点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①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

②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又被排放到环境中。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环境问题的表现(1)主要环境问题及其表现种类表现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等概念辨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①环境污染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②生态破坏指由于人类对环境资源的过度索取,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③资源短缺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④各地区由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政策的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不同。

(2)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其表现①环境问题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地域分布差异原因城乡之间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人口高度集聚,交通和工业活动排放大量废弃物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国家之间发达国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过度消耗资源;排放大量污染物发展中国家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掠夺式开发;快速工业化;承接了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②环境污染有日益全球化的趋势表现主要问题措施超越国界和地域界线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等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人类环境宣言》诞生从局部向全球蔓延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体污染等回归教材读必修第二册教材第98页活动中的图文资料,简述过度垦荒越垦越穷的原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ppt(6份) 人教课标版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ppt(6份) 人教课标版1

专 题 讲 座
解 题 技 能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体 系 构 建
典例示范 读下图,回答(1)~(2)题。
专 题 讲 座
解 题 技 能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体 系 构 建
(1)恢复和保护宁夏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 施有( ) 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②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做到实际用水与生 态用水一致 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专 题 讲 座
解 题 技 能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体 系 构 建
【解析】 可以将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直接 代入图中,思考其与上面对应的废弃物之间 的关系是否符合“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 垃圾处理原则,通过对比得出正确答案,如 可循环垃圾作工业原料最合理;食品垃圾属 于有机物,作肥料最好。故选B。 【答案】 B
专 题 讲 座
解 题 技 能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体 系 构 建
下图为“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的处理 系统示意图”,请选择正确的选项,完成方框。

专 题 讲 座
解 题 技 能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体 系 构 建
A.①回收处理 ②作工业原料 ③填埋、 焚烧或循环利用 ④作肥料 B.①回收处理 ②作工业原料 ③作肥料 ④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 C.①作工业原料 ②回收处理 ③作肥料 ④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 D.①填埋、焚烧或循环利用 ②作工业原 料 ③作肥料 ④回收处理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一轮复习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一轮复习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一轮复习一、环境问题(一)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关系①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②人类社会向环境排放废弃物;③人类社会作用于环境;④环境反作用于人类社会。

(二)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排放>自净,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

生态破坏:索取>再生,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

1.全球变暖:原因: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森林的破坏。

危害: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异常;影响农业生产;影响人类健康。

措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国际合作。

2.臭氧层空洞原因: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化合物。

危害: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业造成破坏;危害人体健康。

措施: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破坏臭氧物质的排放,研制新型制冷剂;提高环保意识;加强国际合作。

3.酸雨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

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土壤酸化,影响农作物生长;危害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文物古迹。

措施: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开发利用新能源;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加强国际合作。

(三)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1.城市地区主要是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是生态破坏。

2.发达国家主要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生态破坏。

(四)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采集文明时期——崇拜自然——人地关系基本协调;2.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人地关系开始呈现不协调;3.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4.现代文明时期——人地和谐——人地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走向协调。

针对性练习1: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

南岭周边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

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29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29讲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学案

第29讲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提示不相同。

农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生态破坏,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为环境污染。

2.直面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的表现:①资源短缺: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

②生态破坏: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植被破坏。

③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海洋污染等。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的过度增长、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3)环境问题的地区差异:①城市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②发达国家主要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为严峻。

【深度思考2】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有哪些?提示 人口增长过快;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能力治理。

3.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①图中A 表示经济系统,B 表示社会系统,C 表示生态系统。

②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阶段性原则。

【深度思考3】 清朝的康熙皇帝在圣旨中说:“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这种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一原则?提示 违背了持续性原则。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严峻挑战⎩⎪⎨⎪⎧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均资源不足环境污染严重(2)行动: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深度思考4】提示 公众参与 。

考点一 环境问题成因及表现1.环境问题的发生机理环境问题是人地矛盾的产物,从发生机理上看,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素材[含答案]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素材[含答案]

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金融等)及其作用(1)交通运输(2邮政通信—利用交通运输工具传递信函包裹;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政网络是由邮局和邮路(交通运输线路)组成的邮件传递系统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电信通信—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来传递符号、文字、图象、语言电信网络是由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受到地形的影响(3)商业——专门从事商品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广义商业包括服务业(4)金融——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进行资金借贷、有价证券交易等活动2、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及其网的形成和发展(1)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A铁路线:以京九线为例——合理布局交通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有先进的科技作保证在现代铁路建设中,经济社会因素已超过自然因素而成为决定性因素B公路线: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国道——国家干线公路,路线基本方向以直达运输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尽量缩短线路长度来省时省道等地方性公路——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通过当地居民点、车站等平原——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设施的关系和与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陡坡上“之”型弯曲、谷中道路避开陡坡等C航道(2)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以上海为例自然区位因素:位置、地形、水文、气候等社会经济因素:腹地、城市等上海港:A临海临江位置可兼作河港和海港B三角洲地貌平坦,设备建筑有利方便;但坡度极缓水流分汊多,泥沙易淤塞航道C水量丰富可提供淡水资源D交通发达,经济腹地广大,且多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促进港口发展E上海市本身人、财、物的优势对港口的建设发展有促进作用(3)一种运输方式的线与点交织组成单一运输网;二种以上组成综合运输网;不同地域的综合网等级不同,不同运输网在不同地域中地位不同;交通运输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便捷和密切3、城市道路的交通网络(1)主要特点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行人和车辆流动方向和数量有一定变化规律;典型的混合型交通;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多(2)城市道路网格局规划原则: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保护环境欧洲城市:环行—放射式道路网为主我国城市: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为主(3)问题及改善问题1:交通线路拥堵对策1: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是最根本的措施问题2:交通环境污染对策2: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绿化美化交通线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4、影响城市商业中心区位的主要因素和商业网点的布局(1)主要区位因素商业街:市场最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交通最优原则——市区环路边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商业小区:分布于居民小区内,满足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需求5、当代金融和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1)当代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最突出的表现是: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国际贸易和以货币资金周转和运动为主要内容的国际金融,在种类和数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国际贸易和金融成为现代各国之间经济联系的基本形式。

高一地理第八单元知识点的总结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高一地理第八单元知识点的总结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高一地理第八单元知识点总结: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课件www.5y 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地域性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环境问题的地域性:城市——交通、工业、人口过于密集造成了环境污染严重(四大类)乡村——资源利用不当或强度过大造成了生态破坏严重例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植被破坏、物种减少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更严重(要了解原因)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全球性环境问题如:酸雨、国际性河流污染、热带雨林的破坏、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对人类生存的严重危害(见以前各种环境问题的分析)环境问题的本质以及产生的主要原因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人口压力世界人口的迅猛增长,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对物质资料的需求的增长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超过了自然资源补给、再生和增殖的周期,加剧了资源的耗竭速度;掠夺式开发导致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生产力下降,导致恶性循环。

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关注经济本身,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甚至损害环境效益以追求经济效益。

先污染后治理,实质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生活质量并不与经济效益成正比。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的相互关系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出,环境问题是伴随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环境问题以及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与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再生速度,或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原始社会采猎文明时期崇拜自然环境问题没有威胁人类本身农业文明时期改造自然生态破坏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环境污染20世纪60年代以来谋求人地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ppt(6份) 人教课标版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8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ppt(6份) 人教课标版2

考 基 自 主 落 实 考 能 联 动 提 升 考 向 真 题 探 究 考 题 优 化 演 练
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考 基 自 主 落 实 考 能 联 动 提 升 考 向 真 题 探 究 考 题 优 化 演 练
环境污染 __________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 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 污染、海洋污染等
考能联动提升
考向真题探究
专题优化演练
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考基自主落实
一、人类与环境 1.人类与环占据_________ 物质和能量 。 中获取____________ (2)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 环境中,环境具有____ 自净能力。 2.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1)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 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 __________ 自净能力 。
考 基 自 主 落 实 考 能 联 动 提 升 考 向 真 题 探 究 考 题 优 化 演 练
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释疑解惑
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双重性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此处的环境指的 是自然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具有双重性: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首先是统一的。人类是自然 环境的产物,是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 存在和发展的。 (2)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又是对立的。人类在利用和 改造自然环境过程中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而这些不利影响最终会反作用于人类本身。
第八单元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考能联动提升
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 如图所示:图中①是人类为了生存和活动需 要占据含有媒质(空气、水等)的一定空间。 ②是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输入物质和 能量。③是人类通过消费 活动,以废气、废渣、 固体废弃物、热、噪声、 电磁波等形式把废弃物 输出给环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第29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二章《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第29讲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因为( C )
①人体舒适度差 ②植被破坏严重 ③分布范围较
小 ④大气含氧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热带云雾林分布区湿度极大,体感舒适度差,且分布零星、 面积小,分布海拔较高,远离居民区,补给困难,导致专门研究 热带云雾林的学者、团队和研究机构缺乏,使其成为世界上“研 究最少的森林”,①③正确。热带云雾林分布在热带狭窄的海 拔较高的小范围内,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植被不会破坏严重, ②错误;植被覆盖好,大气含氧量高,④错误,选C。
1.推测青岛市发布海洋绿潮橙色预警的时间最可能是( B )
月月月月 解析 据材料可知,浒苔爆发的季节水温较高,6月青岛市附近海域海水温度
较高,适宜浒苔繁殖,B正确;4月、9月、11月海水温度相对较低,不适宜浒
苔生长,A、C、D错误。
2.大规模浒苔的出现对青岛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D )
①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食物
【素能升华】
1.环境问题类试题答题步骤 首先明确题目中涉及的环境问题的类型(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 其次判断是哪一类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等)或哪一类生态破坏(荒漠化、水 土流失等)或哪一类资源短缺(水资源、能源等),再结合题目分析问题产生的 原因,主要危害及解决措施。
2.环境问题类试题答题思路
1.全球性环境问题 (1)全球性环境问题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①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以及由此衍生的 环境效应。 ②生态破坏:包括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
[易误辨析]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提示 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排放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 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 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 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 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一轮复习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共28张ppt)

一轮复习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共28张ppt)

石漠化:
石漠化(Stony Desertification)是指在热带、亚热 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 下,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导致土 壤严重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或砾石堆积的土地退化 现象,也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
石Hale Waihona Puke 化: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 ①石灰岩地貌发育典型,易淋溶、成土慢 ②山高坡陡,地势起伏大③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南方夏季高温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社会演变 生产力
人地关系 环境问题
原始社会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现代文明
低下 崇拜自然
提高 改造自然
大大提高 征服自然
高 谋求协调
环境问题不 环境趋于恶化 人地矛盾迅 问题得到普遍
严重
速激化
关注
人地关系
人类社会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土地沙漠化
土壤盐渍化(soil salinization)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 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 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 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
中国盐渍土或称盐碱土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总面积约1亿hm2。 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盐碱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的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 和重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一般为中性盐,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为碱性盐。
盐渍化成因: 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是地势低洼,没有排 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 区又比 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 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 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高中地理课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高中地理课件: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

征服自然
谋求人地关 和谐论 系协调
经典试题荟萃
(2000一全国文综一33)图 26是某年欧洲 一全国文综一33) 例 1. (2000一全国文综一33)图2-26是某年欧洲 降水pH值等值线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pH值等值线图 降水pH值等值线图,读图并回答问题:
工业废气中含SO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工业废气中含 2(二氧化硫)或N02(氮氧化物) 等有害气体
二、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环境问题在分布上的特点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中国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方面所做出的 努力和实践。
三、应理解和运用的基本规律 和原理
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原一理 正确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知识网络结构 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自然环境 自然 社会环境 环 境 环 人类 社会 环 境 境对Fra bibliotek立统 一


人 环境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生活、 生活、生产 人类 废弃物 排放>自净 排放> 人 资源 过度渔猎 排放氟氯烃 大气中CO2增多 大气中 物质、 物质、能量 索取> 索取>再生 自净能力 资源再生 环境
3.我国的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要点
1.我国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恶化间题是:大量植被 我国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恶化间题是: 我国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恶化间题是 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一些地区土地沙漠化 加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化问题突出, 加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盐碱化问题突出,湖 泊日益萎缩。此外,有较多的自然灾害,如泥石 泊日益萎缩。此外,有较多的自然灾害, 滑坡、地震、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和洪涝、 流、滑坡、地震、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和洪涝、 干旱、台风等气候灾害。 干旱、台风等气候灾害。 2.我国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尤其是大量燃煤和 我国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 我国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 石油造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石油造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氮及烟尘 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比较严重。 ),水污染 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比较严重。 这些污染在城市和一些主要工业区尤为严重。此 这些污染在城市和一些主要工业区尤为严重。 一些乡镇工业和农业方面由于大量施用化肥、 外,一些乡镇工业和农业方面由于大量施用化肥、 农药所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农药所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忽视。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PPT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PPT

梳理教材 夯实基础
SHU LI JIAO CAI HANG SHI JI CHU
01
一、全球性环境问题
1.全球变暖 (1)主要原因:人类大量燃烧_矿__物__燃__料__(煤、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排放了 大量_二__氧__化__碳__等温室气体。
(2)影响
导致海平面上升
沿岸低地和岛国将受到被淹__没___的危险 加剧风暴潮和洪__涝___灾害,城镇排污系统失效 海水倒灌导致土地和农田盐__渍___化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五章】 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课程标准
KE CHENG BIAO ZHUN
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协调人地关 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及其缘由。
学习目标
XUE XI MU BIAO
1.理解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2.了解环境问题的含义。 3.知道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4.了解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
√C.酸雨会使水、土壤酸化,危害生物,
腐蚀建筑物,并危害人体健康 D.防治酸雨的根本途径是减少二氧化碳
和氧化氮的排放
6.我国西南地区出现重酸雨区的原因主要

①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 ②地形闭塞,
不利于酸运动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②④ D.①③④
核心归纳
全球变暖
现状 原因
全球平均气温在过去的100多年中明显上升,到目前已经升高了 0.3~0.6 ℃ 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和砍伐森林,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温 室效应增强
①生态系统调整,生物多样性减少;②冰川消融和海水受热膨胀导 致海平面上升,一些沿海低地、沿海城市、岛国将被淹没,造成土 危害 地盐渍化,风暴潮作用加剧,陆地污水排放受阻等;③可能导致干 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增加;④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增加

轮复习:第29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轮复习:第29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轮复习:第29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第29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连续进展[考纲要求]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连续进展:(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问题的防治。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爱护。

(2)可连续进展:人地关系的演变。

可连续进展的概念和原那么。

中国的可连续进展战略。

[知识讲解]1、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1〕人类与环境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进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猎取物质和能量。

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环境自净能力。

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显现环境问题。

箭头①、②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猎取物Array质和能量。

物质如矿产、水、土地、生物等资源;能量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有些矿产包含着能量,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箭头③、④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如:工业生产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等。

箭头⑥、⑧是指受到人类活动阻碍变化了的环境把它所受到的阻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以后我们将会学到。

箭头⑤、⑦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阻碍。

这种情形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爱护或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显现环境问题,阻碍人类生产、生活、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2〕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阻碍人类生产和生活。

高一地理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篇一」地球上的水1.自然界的水循环(1)相互联系的水体水以气态、固态和液态的形式存在。

气态水,数量最少分布最广。

液态水,数量分布次之。

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

(2)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a)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分为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b)主要环节:蒸发、植物蒸腾、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c)意义:维持全球水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塑造地表形态2.大规模的海水运动(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a)洋流,又叫海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较为稳定的流动。

b)按成因分: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按性质分:寒流,暖流c)洋流的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a)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有降温减湿作用。

b)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较大的渔场。

c)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雾,不利航行;洋流还会携带冰山。

d)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扩散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水资源及其分布水资源的封歉程度,通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来衡量。

除南极洲外,亚洲最多,其次南美,大洋洲最少。

从国家来看,巴西最多,其次俄罗斯,中国第六。

我国不均衡,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质量会影响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科技进步促进人水关系的发展。

(3)合理利用水资源,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污染和过度利用等加剧水资源短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讲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考纲要求]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生。

环境问题的防治。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

(2)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的演变。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知识讲解]1、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分布(1)人类与环境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排放到环境中,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叫做环境自净能力。

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出现环境问题。

箭头①、②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Array质和能量。

物质如矿产、水、土地、生物等资源;能量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有些矿产包含着能量,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

箭头③、④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如:工业生产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等。

箭头⑥、⑧是指受到人类活动影响变化了的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

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以后我们将会学到。

箭头⑤、⑦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

这种情况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

(2)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等。

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臭氧层破坏、物种灭绝;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修水库引发地震、土壤盐碱化等。

(3)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城市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发生环境问题不能及时充分解决;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主要体现在:①国际水域②生物多样性③气候变化④臭氧的消耗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问题:①中国工业的发展加重了环境污染。

②美国加利福尼亚:全球烟雾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③欧洲:由于河道改造和污染的影响,欧洲的湿地正遭受着破坏。

④东欧和北亚:工业污染和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故造成附近地区的土地荒芜,并影响着附近地区人们的生活。

⑤北海和地中海:受到工业和生活废物的严重污染。

⑥非洲:森林的砍伐和草原的过度放牧造成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撒哈拉沙漠每年都在南侵。

⑦印度洋:全球增温会使海平面抬高,威胁地势低下的岛屿群。

⑧澳大利亚:化学肥料、欧洲的耕作方式以及硬蹄动物引起农田土壤的明显退化。

⑨南太平洋:过度捕捞已引起广泛关注,全球增温会使海平面抬高,威胁地势低下的岛屿群。

⑩南美洲:森林大规模遭砍伐,野生生物受到威胁。

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人口压力历史阶段:产业革命前增长缓慢,1650年后加快,二战后迅猛增长,目前速度放慢。

发达国家增长慢地区差异发展中国家增长快: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超过其再生能力、不合理开发引起生态破坏。

非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开发加速其枯竭。

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玛雅文明的消失是农业生产水平下降,食品供给不足直接导致的。

农业生产下降是由于严重的土地侵蚀以及对土地只用不养,土壤中的有机肥补给不足造成的。

(3)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带来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

3、可持续发展(1)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崇拜自然:采猎文明时期——环境对人类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作用微弱,人与环境是恐惧和依赖关系。

改造自然:农业文明时期——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趋于恶化。

征服自然: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谋求人地协调:后工业化时期人类被迫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行为,环境和发展开始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寻求一条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的道路。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概念: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内涵: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表达的四层含义:第一层含义表明该复合系统由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构成,生态子系统的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子系统的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子系统的持续发展是目的;第二层含义表明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第三层含义表明人类在认识自然、经济和社会规律的基础上能有效管理调控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系统。

第四层含义表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复合系统。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就是要深刻揭示“自然—社会—经济”这一复杂巨系统的运行规律,既不仅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被充分认识,而且自然、经济、社会规律相互交织并在更高层次上所演绎的规律也就被充分认识(尽管被真正认识可能需几代人)。

公平性原则:发展不危及其他生物生存;开发资源不对其他国家构成危害;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原则: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共同性原则: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协作,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对策。

(3)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①实行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②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不同于对一般活动的参与,不仅包括积极参加有关的行动或项目,更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习惯。

③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

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

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可持续发展的萌芽。

改革开放的成就: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1%的人口。

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口基数高,人口增加绝对数高,1/4新增产值被用于新增人口。

面临困境 深源短缺令人担忧:人均量少、资源的利用率低,资源相对短缺。

深刻的环境危机:城市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扩大,程度加剧。

原则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面临的困境解析:(1)来自庞大人口数量方面的压力:(2)来自资源短缺方面的压力:(3)来自环境污染方面的压力:①目前我国各大水系的污染都很严重。

②矿山环境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一是矿区废水、废气和固定废弃物污染严重。

二是矿山植被、土地、水生态破坏问题突出。

(4)来自生态破坏方面的压力:①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②草场严重退化③漠化威胁形势严峻(2)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至关重要留民营村主要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开展综合利用;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生态农业发展方向:发展无污染的绿色食品与农业观光、生态旅游。

附: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种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密切结合的现代农业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我国目前改善生态环境,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能力训练]1、该下面材料,完成回答据国家环保总局1999年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我国全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7.2%,居世界第119位;在我国3.9亿公顷的草场中,90以上已经或正在退化,其中中度以上退化(包括沙化、碱化)已达1.3亿公顷。

气象资料显示,沙尘暴在我国呈急剧上升之势,2000年的第一个春天,4~5月中已连续出现12次沙尘暴,沙漠距北京市区已不足70千米。

目前,形势逼人,面对每年2 460平方千米国土荒漠化的惊人速度,面对沙尘的一次次逼进,国家每年拿出的治沙费已达3000万元,政府还在西部采取了相应措施,建设西部秀美山川。

(1)西部大开发应将置于首要地位。

政府在西部普遍采取和_的措施,无疑会对西部开发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2)影响人类生存的无机环境因素主要有、、和空气等。

一个成年人每天大约呼吸2万次左右,需要呼吸10~15立方米左右的空气,如果断绝空气5分钟,人就会窒息而死,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受到伤害的器官是,因其所需的量是全身各组织器官中最大的,同时说明其非常旺盛。

(3)仔细留意每天北京的空气质量发布,就会发现造成北京空气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已由过去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变为,其首先危害人体建康。

(4)沙尘暴在我国急剧上升,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2、读景观图,根据图中所标数字顺序,进行过程分析(1)砍伐森林的起因(图中1)①;②;③。

(2)引起的环境破坏(图中2、3、4)①;②;③。

(3)导致对水库的影响(图中5、6)①;②;③。

(4)造成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是:。

3、下图为长江源区环境恶化过程示意,试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概述长江源区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的建议。

4、阅读下列材料和示意图,回答问题:材料一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以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材料二1999年3月13日,中共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江泽民主持座谈会发表讲话。

他指出,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根据我国国情和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而确定的基本国策。

(1)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2)我国持续发展包括持续、持续和持续。

(3)孤立追求经济持续,必然导致,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发展,没有把环境利益和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势必出现,潜伏着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