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观点,掌握常见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对自然资源的珍爱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措施;2. 教学难点:通过案例分析,理解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视频、图片和案例;2. 分组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和案例分析;3. 安排实验室或教室进行教室讲解,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械或教学道具。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等形式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中还穿插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科技和社会热点问题,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拓展视野,增强学习兴趣。
(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自然资源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教学1. 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和特点,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开发利用这些资源。
2. 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作用通过介绍一些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作用。
3. 实验探究:如何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了解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讨论交流:如何开发利用其他自然资源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思考如何开发利用其他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拓展延伸:化学在环保和能源方面的应用通过介绍化学在环保和能源方面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化学在解决环境问题和增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2、了解并能举例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3、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正确认识我国资源总量大、人均不足的现状;通过读图分析,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处理信息、总结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用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理解自然资源概念及特征;2、阅读图文,认识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3、分析数据,认识我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的基本国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自然资源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对合理利用、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重要意义的认识,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资源现状,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看待总量与人均量的关系,在增加民族自豪感的同时,树立忧患意识,逐步形成正确的资源观、消费观和行为习惯。
重点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
难点1、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2、自然资源的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教学重、难点的处理相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常识而言,自然资源的特征过于抽象。
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增加有效信息、拓展知识面,帮助学生形成直观、具体的认识,以突破该难点。
对于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要求教师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地图教学,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挑选编排特征突出的资源分布图,指导学生通过读图来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和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匀性这一教学重点内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查找资料学生准备:查找有关自然资源的资料教学时间 1.5课时教学过程及内容板书设计: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一、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1、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2、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3、自然资源的质量在各个地区是有差异的;4、自然资源的状况是在不断变动之中的;5、自然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不均匀。
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2)
课题: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学习目标】①说明世界、中国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②说明世界、中国耕地日益减少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③举例说明一些矿产资源濒临耗竭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预习案(自主预习、梳理知识)【知识梳理】认真阅读课本P32~P37页,在课本上勾画、标注知识要点,将本课的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建立知识体系、设计框架图体现知识之间的联系;一、淡水资源短缺(P32~P35页)1、世界淡水 供应与需求2、中国淡水 供应与需求二、耕地日渐减少(P35~P36页)1、世界耕地供求趋势:随着世界人口增长,人类正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2、中国耕地资 源面临的压力三、一些矿产濒临耗竭(P36~P37页)1、世界矿产资源现状: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世界消费矿产资源数量快速增长,有些矿种发生 甚至短缺。
2、中国矿产资源现状【预习自测】排水卫生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由于缺乏排水卫生设施,每年在全世界造成140万儿童死亡。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到2025年将有18亿人生活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
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信息反映出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是:( )A.水资源总量不足 B.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C.水资源污染严重 D.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2、我国南方地区水价低于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水量太大 B.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小,水资源短缺C.北方地区水污染比南方地区更严重 D.北方地区人口数量大于南方地区3、有关耕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目前有大量未开垦的土地,利用潜力巨大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总的来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水资源总特点: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不足;淡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淡水资源短缺的危害: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发展,影响粮食产量,危害生态环境, 损害人体健康,还会引发国际冲突。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说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 合理。 2、让学生能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 型。
能力目标
能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占 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能够经过讨论后制定本组、 本班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具体措施。
5.关于可再生资源的性质和利用叙述, 正确的是( B ) A.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
B.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
C.用一些就少一些 D.无论采取何种利用方式,都能够实现永续利用 B) 6.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小麦 B.河水 C.石油 D.汽车 7、下列现象中属于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 是( A ) A、购买一次性消费品 B、洗手后注意关水龙头 C、拒绝贺卡 D、垃圾分类回收
练一练:
1.下列各项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①③④⑤ ) ①天然宝石 ②羊毛衫 ③大熊猫 ④土地 ⑤阳光 ⑥电脑 2.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B ) A.耕地 B.石油 C.阳光 D.河水
自然资源的一般分类
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资源,还有水 能、太阳能、风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等)
中国资源的国情:
中国既是一个资源大国(种类多, 总量大。)又是一个资源“小国” (人均占有量少)。
节节清
一:选择题
1、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B
)
A 石油 森林 煤炭 太阳能 B 阳光 土地 水 草原
C 铁矿 天然气 铀矿 阳光 D.森林 水 天然气 铁矿
2、下列生产过程,直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一、自然资源与我们
袁忠玉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居不足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材分析】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节课的设计首先从连接运博出发,学习身边的地理,接着引入生活入入神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感知身边的自然资源,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国情,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
其次,在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国情后,设计义不容辞环节,观看一段《天天向上》节目播放的灭绝动物写给人类朋友的一份信视频,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崭新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2..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并渗透节约资源的教育。
【学习目标】1.结合课本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用读图归纳、分析等方法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
2.阅读图文理解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3.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利用数据对比我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基本国情。
4.辩证地认识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进而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教学重点】1、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我国的资源国情。
【教学难点】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教学准备】学生方面:从正反两方面搜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实例。
教师方面: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制定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动方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连线运博:今年9月25日—27日,扬州举行了第四届运河名城博览会。
运博会期间,将有16艘特色花船巡游古运河,供市民和游人观赏。
每条船都要不同程度地反映我市在低碳产业、低碳生活、低碳旅游等方面的发展成果。
花船本身装饰用材也要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问:以“绿色”为主题的扬州运博会,低碳的设计理念,16艘花船呈现在大家面前,那么,花船用了哪些材料呢?生活入入神:早餐:鸡蛋、牛奶、稀饭……学习用品:铅笔、书本、书包……交通工具:自行车、汽车、(燃料)……承接:从刚才的共同学习中我们了解到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呢。
第一节丰富的自然资源教案
教案:第三章自然资源第一节丰富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自然资源及其分类,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以及我国的资源国情。
培养学生用实例分析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1、自然资源的重要性2、我国的资源国情教学难点: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从日常生活中的自然资源导入。
【教师提问】人类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环境发生关系的,所以说自然资源是联系人类和环境的纽带。
我国许多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而且种类特别多,可算得上“资源大国”,但是,我们在电视和报刊上又能经常看到我国自然资源存在危机的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通过提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出示板书】第一节总量丰富的自然资源【教师承转】首先我们看一下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关系【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本3.1图讨论①这些自然资源的来源②这些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③归纳自然资源的含义。
(以问题为动力,培养读图分析和发散思维能力)【学生讨论活动】【教师提问】每小组选派代表举例说明自然资源。
(学会知识的迁移)【教师补充】针对学生举例中出现的错误,可补充为:有些物质和能量虽然对人类有用但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而是人类加工、培养的,就不是自然资源,目前人类还无法利用的也不能称为自然资源。
如闪电等。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从衣食住行和学习等方面,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关系。
(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培养总结和归纳的能力)【学生活动】每个小组共同学习探究,然后选一名代表陈述。
(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共同学习的机会,放飞学生的思维)(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本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提高表达能力,学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师尽可能我们在电视和报刊上又能经常看到我国自然资源存在危机的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通过提问引起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出示板书】1、自然资源与我们【教师承转】自然资源与我们关系密切,那么分类如何呢?【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结合图3.2,说明具体分类及其含义。
中图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2章第1节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教案
2.1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教材分析: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资源问题是目前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是十分必要的。
自然资源包括的范围很广,在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课本重点以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非可再生资源——能源资源加以说明。
学情分析:自然资源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学习时应该很感兴趣。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等内容,对自然资源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自然资源在开发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及原因的理解,学生分析有一定困难,所以教学中应运用实例,循序引导,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2.了解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土地资源问题的表现形式及主要原因。
3.了解能源供应紧张的几个原因。
4. 通过查阅资料说明目前所面临的资源问题,培养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通过了解资源问题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生存环境所带来的深刻影响,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1.自然资源的概念。
2.土地资源问题的表现形式。
3. 能源供应紧张的原因。
难点: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学法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CCTV公益广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视频导入新课:自然资源与我们密切相关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离不开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
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阳光和水;冶炼钢铁,需要开采铁矿;电灯照明、开动机器,需要用煤、石油或水能动力;建筑房屋,所用的水泥是用石灰石烧制而成,所用的木材则取自森林;就连我们学习所用的纸张和木杆铅笔,也需要用木材作原料。
一、自然资源1.概念:人类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与可再生性特征,并认识到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及其基本特征。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的价值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
三、教学准备准备教学资源包括地理教材、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等教学工具。
同时,准备一些自然资源的实例图片或视频资料,以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然资源的特征和价值。
课前可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自然资源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此外,准备相关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环节在本环节中,我们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系列自然资源的图片(如森林、水源、矿产等)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接触过的自然资源。
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这些资源是如何形成的吗?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二、新课内容呈现本环节是课程的主体部分,教师将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全面、系统地介绍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 讲述法教师将利用讲述法,结合课本内容,详细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及特征。
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需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互动讨论在讲述完自然资源的概念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对于自然资源的认识和看法。
通过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然资源的特征,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202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学反思新版湘教版
《自然资源概况》教学反思
《自然资源概况》一节是中国地理中《中国的自然资源》一章的开篇,对下面各种资源的学习有指导作用,特别是学习方法的渗透,比较教学的运用,以及资料的运用和分析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本人都特别注重,教学的三维目标也基本达成,在课程的设计、课的条理性,教学过程的过渡与衔接,教师的教态、亲和力及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参与热情等方面,都受到同组老师们的肯定。
本人颇感欣慰的是以下教学环节的设计并在课堂中能顺利实施,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词语导课,以“地大物博”一节进行导课,复习了旧课,又自然地引入新课,简单明了,又颇有新意。
2.对教材内容,特别是活动题部分进行了整合,把活动题的资料、问题融入教学中的举例、讨论和探究中的各个环节,让所教内容有讲有例有练,加上注重各环节的过渡与衔接,使课的条理清晰,一气呵成。
3.以本人设计的“我的一天”为题的课堂活动作为课的结尾,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同时又是整节课的升华,因为此环节是让学生将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消化吸收并学以致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本节课也有缺憾,基于本节课的内容涉及面广,资料性强的特点,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最大的缺憾,不然将会给学生以听觉、视觉、感觉等多维度、立体的刺激,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1。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含义,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
2.能举例说明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危害,探讨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学习重点]1.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
2.我国土地资源问题表现,耕地日益减少的主要原因。
3.我国矿产资源问题及主要原因。
[学习难点]1.我国水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
2.探讨解决我国矿产资源问题的出路。
[基础认知]一、自然资源1.概念:。
2.意义:的物质基础。
3.分类:二、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资源需求与资源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速了资源的耗竭,破坏了资源的再生功能,使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
(一)水资源问题:主要是水资源短缺、时空分配、严重。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有哪些?(二)土地资源问题1、除人均农、林、牧用地日益减少外,还突出表现在和两方面。
2、耕地、不足、和人均量减少等问题,已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3、耕地日益减少的原因有哪些?(三)矿产资源问题1、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到目前为止,我国45种主要矿产有半数以上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2、主要原因:(虽然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矿产资源严重(采富弃贫及综合矿床资源利用率低),矿区环境不容乐观;矿产资源的产销地区不平衡(矿产加工消费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而矿产资源则主要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许多矿产不足,老矿山生产能力下降,部分矿产资源面临着的枯竭危险。
[合作探究]1、水资源短缺有哪些危害?水资源短缺的应对措施有哪些?2、针对我国当前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问题,我们该如何做?[知识梳理][反馈检测]1.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天然气 B.闪电 C.土地 D.核燃料2.我国西部严重缺水,生态环境脆弱,制约了经济发展,为了改善水资源紧张状况,以下措施你认为最合理可行的是()A.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B.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C.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碳,以增加融雪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D.大规模人工降雨,增加降水量3.长江以北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3,水资源总量占全国的19%,关于长江以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叙述不正确的是A.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B.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C.研究推广抗旱作物D.推广节水灌溉技术4.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概念: 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 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生产与生活利 用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自然资源 意义: 它们是支持人类生存、支持社 会可持续发展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分类:非可再生资源与可再生资源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一.淡水资源短缺 (一)世界淡水供应与需求
原
因
具 体 表 现
人口增加,导致用水量增加
世界总需水 量增长很快 工农业生产发展,导致需水量增加
人 为 原 因
其他社会用水量增加
水资源的不 浪费现象普遍 合理开发与 水体污染严重 利用 加剧了淡水 资源的短缺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世界淡水的需求量大
各大洲对淡水的需求
水资源 相对较少 水资源最少
内流河区
2.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影响
二.耕地日渐减少 (一)世界耕地需求趋势
(二)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压力 原 因 具体表现
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3.7% 东南多,西北少
耕地比重小
自然 耕地分布不均 原因
人均耕地减少
中低产田比重大 中低产田约占2/3 人口增加 非农业建设用地迅速增长,土地 退化、土壤污染、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及相应问题 地区 水资源数量 存在的问题 长江及其 以南地区 长江以北 外流河区
水资源丰富 在部分人口稠密的地区,由于 河流水污染和湖泊的富营养化 等原因,使水质不能符合要求, 也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 黄河、淮河、海河流域是我国 水资源最为紧缺的地区 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地区, 生态环境脆弱,单位土地面积 水资源占有量少,经济用水大 量挤占生态用水,为该地区带 来了生态环境问题
人为 耕地不断减少 原因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你有没有在广播、电视、报 纸等媒体上听到或看过类似的报道? 请举出更多的实例,说明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土地陆地面积居 世界第三位,但人 均不足世界平均 水平的1/3。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 储量居世界第三位, 但人均资源不足世 界平均水平的1/2。 耕地总面积居世界 第四位,但人均耕地 面积只有世界平均 水平的1/3.
煤是怎样形成的
泥和沙
在沼泽中生长的树木
形成煤
以下观点,你赞同吗?
A 目前非可再生资源数量还是很巨大的,人类可以 任意利用. B 人类必须只利用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利用 非可再生资源.
C
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可
任意利用.
D 不论可再生资源还是非可再生资源,都必须合理开 发,利用和保护.
被污染的河水
沙化的土地
被污染的农田
被污染的鱼
黄河断流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年
年代断流,黄河断流对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 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20世纪90年代淮 河水遭到严重污染, 部分河段变为废水。 位于黄河干流上的 重要城市蚌埠,一 直依靠淮河干供水, 淮河污染使自来水 厂的水源发生了极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国 家之一,土壤侵蚀使地表营养大量流失, 大的危机,城市一 度闹起水荒。市民 造成土地的生产能力不断下降,甚至完 下班的第一件事就 全丧失,成为不毛之地。原来绿色的树 是买水、或买几元 林完全消失了,肥沃的良田荒芜了。 一瓶的矿泉水、纯 净水,或买几角一 桶的井水。
人均土地占有量 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
中国的自然资 源人均占有量
人均淡水资源 人均森林资源 为世界人均值的1/5 为世界人均值的1/4
自然资源学
自然资源学第一章自然资源问题一、我国的自然资源态势(基本特点、面临的挑战)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1.自然资源(土地面积、生物多样性、矿产)总量大,类型齐全(表明中国有较大的综合开发利用优势)2.人均资源量少3.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资源组合结构不匹配4.资源质量不一(耕地质量、矿产资源)5. 资源潜力可观(矿产资源、资源节流)我国面临自然资源稀缺的挑战:1.粮食安全(人口增长耕地占用、水资源不足、化肥报酬递减率)2.矿产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少、后备探明储量不足)3.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减少、草原退化、土地退化、水域缩小和恶化)4.人口负荷过重,资源承载力将达极限5.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较大二、关于自然资源问题的争论(双方代表、代表作)1、悲观派(1)代表:新马尔萨斯主义者(2)代表作:《增长的极限》(3)观点:如果目前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世界将变得更为拥挤,污染会更加严重,更多资源将耗竭或退化;他们还认为由于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这将引起严重的政治和经济骚乱;战争的威胁亦会增加。
2、乐观派(1)代表:丰饶论者(2)代表作:西蒙的《没有极限的增长》(3)观点:如果目前这种趋势继续下去,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将造成一个并不拥挤,污染较少,资源更富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大多数人都会更加健康,寿命更长,物质财富也更多。
三、主要国家资源总体战略对策(我国资源战略)◆一、美国1、全开放式的资源战略2、保护本国资源、进口国外资源◆二、日本1、20世纪50年代,立足于国内2、20世纪80年代,科技立国3、21世纪,海外投资立国◆三、马来西亚1、初级资源产品多样化2、初级加工产品出口◆四、沙特阿拉伯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
勘查、开发石油资源,以石油出口带动经济发展的战略。
◆典型国家资源战略的启示:1、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依赖越来越强;2、必须根据自身的条件制定资源战略;3、资源产品出口和经济结构要多样化。
◆我国资源战略:1、优化区域资源配置2、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3、提高利用国际资源能力4、依靠科技进步,缓解资源供求矛盾5、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经济体系第二章自然资源学的有关理论一、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过剩含义)(资源问题=人口数量×人均资源消费×单位资源利用的环境后果)人口过剩(当代自然资源问题的直接原因)Ps:人口过剩:人口数量过剩: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多到超过了当地提供食物、水和其他重要资源以支持这些人生存的程度;当人口增长速度超过经济增长速度,或由于财富分配不平等,致使一部分人贫穷到无力生产或购买足够的粮食、燃料等生活必需资料时。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就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土地造成的土地质量 的下降。
盐碱地
土地退化原因
过度放牧是全世界范围内土地退化的最主要原因。
植被破坏是造成土地退化的重要原因。
亚洲 南美洲
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导致土地退化。
生产生活排放的有毒物质也会导致土地退化。
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不仅能使土地生产力不断恢复更新,
非可再生资源
矿产资源
概念:是指那些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 形成的、储备有限的、经开发利用后 无法在现阶段再生的自然资源。
可再生资源
生物资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 气候资源
概念:主要指被开发利用后能依靠 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得到恢复或再 生的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如果开发利用的 强度超过其更新的能 力或者它们的再生环 境遭到破坏,就会退 化、枯竭。
采矿和矿渣乱堆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图
1、现状
①山地多,平地少,干旱和高寒区域大,耕地面积有 限,且分布不均匀
②人口多,人均耕地少,人地矛盾十 我国《土地管理法》要求各级政府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确保本行政区内的耕地总量不减少。 2、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决的问题是(
)
①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产
B
②合理排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③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兴修水利,克服旱涝灾害
④改良盐碱、涝洼、沼泽、沙荒地、红黄壤,使黄土地变黑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这两幅图反映了什么 共同问题?
能源危机
(二)能源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能源供应紧张
1. 石油、煤、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储量有限。
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2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1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学
第一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掌握土地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重点)3.正确分析能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重点)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1.矿产资源是绝对不可再生的吗?【提示】 矿产资源并不是绝对不可再生的,只是由于它的更新时间太长,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不可再生的。
二、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土地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1)日趋减少的耕地(2)土地退化①原因⎩⎪⎨⎪⎧农业开垦植被破坏过度放牧不合理农业活动有毒物质排放②表现形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土壤盐渍化土壤肥力下降③结果:土地质量下降2.能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1)能源问题: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需求的增长,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猛增,这将造成能源供应紧张。
(2)产生原因 ①石油、煤、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储量有限; ②能源的地理分布与实际消费量不平衡; ③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提示】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工矿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第1步探究——分层设问,破解疑难1.如何划分非可再生资源与可再生资源?【提示】 按照自然资源是否能够更新或恢复。
2.如何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非可再生性?【提示】 其再生周期远远长于人类历史;再生速度慢于人类对它的消耗速度。
3.可再生资源一定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提示】 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等只有利用合理、保护得当,才能够不断更新、循环使用,如果它们的资源环境遭破坏,或者利用速度超过了更新速度,就会出现资源的短缺和枯竭。
第2步结论——自我总结,素能培养1.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区别和联系自然环境是指人类周围客观存在的事物,而自然资源是指人类能够用于生产和生活的部分,因此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
(如图)2.自然资源的判断标准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1)自然属性:直接从自然界获得。
复习课用 第一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问题讲解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4)世界耕地在20世纪中叶以后发生了什么明显的变 化?试分析其原因。
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可耕地总面积不断减少,而按 现有生产水平所需的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原因:①人口急剧增加;②非农业用地不断增加; 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等使土地退化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5)如果进一步开垦土地,或使现有农业生产水平翻 一番、翻两番,世界土地资源供求关系的前景将怎样 变化?
水资源 生物资源 土地资源 太阳能、风能、 潮汐能等
矿产资源
二、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资源短缺、浪费、使用不合理
(一)土地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表现: (1)耕地总量和人均量减少 (2)土地退化
(3)后备资源不足、开发制约因素多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多数分布在水资源不足和水土流失、 沙漠化严重的西北,兼顾到环境保护要求、开发利用 制约因素多,今后开发补充的耕地潜力不大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 构图”,据此回答1 ~5题。
1、土地资源所具有的特点是( ) A、无限性 B、可再生性 C、季节性 D、非可再生性
2、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A、1% B、19% C、20% D、21% 3、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温室效应
② 水土流失面积增加 ③土地沙化面积扩大 ④土壤肥力下降 ⑤土壤盐渍化
⑥工业“三废”和酸雨危害
问题
人为原因
分布情况
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是点上有 治理、面上在扩大;治理赶 不上破坏。目前我国水土流 水土流失 毁林、毁草开荒过 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6, 度樵采、放牧 主要集中在西北黄土高原, 南方山地丘陵地带,北方土 石区和东北黑土地区。 土地荒漠化在西北,华北北 植被遭到破坏 土地荒漠化 部和东北部地区最为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2014·河南郑州高二检测)图示为我国荒漠化土地 成因比例图。我国下列地区与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 对应正确的是( ) • A.河西走廊——石漠化 • C.云贵高原——沙漠化 B.黄土高原——盐渍化 D.江南丘陵——红漠化
• 解析:石漠化主要发生在云贵高原地区,黄土高原主 要是沙漠化,江南丘陵地区红壤广布,由于乱砍滥伐 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表层熟化土层流失后,底层 缺乏有机质,肥力低,不利于植物生长,形成荒漠化(也 称“红漠化”)。 • 答案:D
1. 石油、煤、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储量有限 据国家能源专家预测,地球上所蕴藏的石油和天然气 都用不了几十年就会枯竭,煤炭最多可用400年。
二、能源问题及产生原因
2.常规能源的地理分布与实际消费量不平衡
二、能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3.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常规能源仍占主导地位,使得储量有限的能源 面临枯竭的危险
主要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土地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 耕地减少
从1996年到2004年不到10年时间里,中国耕地减少了1亿多亩。
耕地日趋减少的原因(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 水平的提高,非农业用地增长迅速,导致耕地, 尤其是人均耕地日趋减少,人类正面临着越 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一、资源 广义: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 狭义:自然资源
二、自然资源
1.概念:在一定时间、地点的条件下能够产生价值的,以提高人 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2.分类 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 那些在漫长地质年代里形成的、储 被人类开发利用后能依靠 含 备有限的、经开发利用后无法在现 生态系统自身的运行得到 义 阶段再生的自然资源 恢复或再生的资源 举 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石、煤和石油 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 例 等化石燃料等 源、气候资源等
• 2.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 资源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 现象,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 A.自然资源质量差
• B.资源开发成本过高
• C.经济发展过分依赖资源输出 • D.资源收入主要用于社会福利
• 解析:这种“资源诅咒”直接表现在现今国际经济发 展中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与资源富有、以资源输出 促经济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之间。资源输出国在市场 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工业技术革新较为落后,直接 导致其发展滞后。
读中国能源消费构成图和世界能 源消费构成图,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材料比较中国能源消费构成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差异。 (2)我国能源消费长期以来都是以某一种能源为主,简要分析其形 成的原因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1)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以石油、煤炭、天然气为主;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 (2)形成原因:我国煤炭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前列;煤炭开采价格低,且技术难度不高。 不利影响:煤炭发热量低;利用不便;燃烧过程产生的废渣、废气多,污染严重。
• ①数量的有限性。指资源的数量,与人类社会不断 增长的需求相矛盾,故必须强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 用与保护; • ②区域性。指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存在数量或质量 上的显著地域差异。某些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明 显的地域分异规律;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 地质规律。 • ③整体性。每个地区的自然资源要素彼此有生态上 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故必须强调综合研究与综 合开发利用。 • ④利用的发展性。指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 利用途径将进一步拓展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不断 提高。
第二章
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一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课标要求及解读
课标解读:
1.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3. 主要能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常规能源储量、地理分布和 实际消费量的关系、能源消费结构等)。
2. 主要土地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耕地减少、土地退化)。
第48个世界地球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源、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资源约束的 矛盾日益凸显,“无限吃有限”,资源问题日渐突出。当今世界主要 资源问题有哪些?是如何产生的呢?
思考:
1、如何理解非可再生资源的非可 再生性?
其再生的周期远远长于人类历史,再 生的速度慢于人类对它的消耗速度。
2、 可再生资源一定是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的吗?
只有利用合理,保护得当,才能够不断更新,循环使 用;但如果使用不当,使资源受到损害,或利用速度 超过了更新速度,就会出现资源短缺和枯竭。
3、自然资源的特征
思考:现在世界各国能源消费严重依赖石油,这会对经济带来什么问题? 提示:石油的锐减或油价提高会导致经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 B.生物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 C.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 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 解析:海洋资源包括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等,有的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生物资源 属于可再生资源。煤、石油等能源资源属于非可再 生资源。 • 答案:B )
2.土地退化: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土地所造成的土
地质量的下降。
示): 不同地区土地退化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各不相同(如下图所 过度放牧 植被破坏 不合理的农业活动 灌溉系统不健全 土地污染 土地退化 水土流失 土壤沙化 土壤盐渍化 土壤肥力贫瘠 草场退化
土地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二、能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