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哲学视野下环境安全工程专业五元创新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与实践解析
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安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安全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培养具备安全工程相关知识和技能,具备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的专业人才。
本专业的学生将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能够预防、评估和管理安全风险,保护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二、专业目标1.掌握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2.具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规划的能力;3.具备安全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管理能力;4.具备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能力;5.具备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教育的能力。
三、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1)必修课程•安全工程导论•安全管理•安全法规与标准•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安全工程设计与实施•安全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理•安全文化与安全教育(2)选修课程•火灾动力学•安全监测与检测技术•工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安全评价与审核•安全工程案例分析•放射性物质安全管理2. 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中,我们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的环节,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课程:开设相关实验,如安全设备操作实验、安全风险评估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和风险评估的过程。
•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安全工程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课程设计:开展安全工程项目设计,从需求分析到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和管理能力。
3. 实践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还设置了以下实践环节。
•学科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安全工程类学科竞赛,提升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安全行业协会的活动和安全工程项目的实际工作,了解行业最新动态。
•学术研究: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4. 毕业要求为了保证学生具备安全工程专业要求的能力和素质,我们对毕业要求进行了明确。
•掌握安全工程相关理论和知识,具备安全工程实践技能;•具备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规划的能力;•具备安全工程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管理能力;•具备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的能力;•具备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教育的能力;•具备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论以实践为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以实践为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依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本文提出高校培养环境工程创新人才的方法: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以实际行动支持创新精神,营造崇尚创新的环境;构建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重点推广自主设计型实验教学实践。
【关键词】创新能力环境工程培养【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038-02对于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我国政府、新闻媒体、广大民众越来越关注,对环境问题越来越敏感。
我国“十二五”环保规划明确要求切实解决四大突出环境问题:改善水环境质量;实施多种大气污染物综合控制;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强化生态保护和监管。
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拥有大量有极富创新能力的环保人才。
作为培养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高等院校,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实验教学不仅是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
本文就以实践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一、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以实际行动支持创新精神作为学校、院系领导,要充分认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大力倡导创新精神,积极营造创新氛围,重点引导学生敢于创新。
同时,要认识到创新是一种文化,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要长期不懈的实实在在的抓。
具体可以做如下一些工作:1.制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规划。
并细化到学校各个职能部门和教学院系。
让全校教职员工充分认识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对表现突出的教职员工予以精神及物质奖励。
2.定期向学生举办创新成果报告会。
根据情况,可组织以学生教学班、专业、院系、学校为单位邀请有关创新成果的报告会。
要特别重视学生会、学生团体、兴趣小组等提出的要求,充分重视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尽量满足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要求。
报告会的内容要贴近学生,对于学生来说,了解行业的创新成果,了解行业前沿动态固然重要,但是创新成果的研发过程更具有吸引力,对他们创新更有帮助,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有效果。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考
在 全 球 环 境 问题 日益 突 出 、 种 环 保 法 规 日 益 严 格 的 大 背 景 下 。 民 结合的培养模式 , 各 全 使课程学 习与 生产实际不脱 节 , 培养 既具有创新 能力又
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 烈 , 进一步深 入开展环 境保护 工作、 实施 可持续 具有务实精神的环境相关领域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在生产实 习过程 中。 发展 战略 。 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 国策。同 时, 也是我 国社 会经济 稳定发 依 托 全 国 各 大 石 化企 业 , 如 , 华炼 油 厂 、 鲁 石 化 等 , 学 生 走 出课 堂 。 例 胜 齐 让
入 我 国 环 境 产 业 的建 设 和 发 展 中积 累 了宝 贵 的 经 验 。
三、 毕业设计 . 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 毕业设计通 常是学生即将离开 学校走 向工作 岗位 之前需要 完成的最 实际工作前的最后考验 , 是学生从学校 走向社会的桥梁。为更好地适应社
会 的 要 求 , 强 对 学 生 的教 育 。 足 学 生对 提 高 实 际 工 作 能 力 的 需 求 , 国 加 满 中
华东 ) 环境与科 学系根据 自身与石油石化联系紧 密的特点 , 在毕 由于环境专业课程具 有较 强 的实践性 , 教学 和科研均 离不 开实验 环 石油大学( 根据 学生的择业方 向和学生 自己 节。因此 , 学校就应该 根据 自身 的特 点 尝试创 新设计 和开设 了各种 专业 业设计方面注意 与学生择业方向相结 合。 性、 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 程。 中国 石油大学环 境科学 与工程 系, 根据 自 的特长进行毕业设计选题 , 将学生时代所 学到的各种基本理论和技术融汇 身的专业优势 , 在理论教 学基础 上, 开设 了各 种水处理 实验 ( 中包括混 到毕业设计中去 。 高学 生的设计兴 趣。另外 。 生毕业设计 还与指导毕 其 提 学 凝、 过滤 、 气浮 、 吸附、 曝气 、 自由沉降 、 废水 可生化性等 实验项 目J 大气污 业设计教师的科研或工程项 目相结合 , 详细分析了解学生的实际学科基 、 在 染控制实验 ( 包括 除尘 、 吸收 、 吸附等实验项 目) 环境工程微 生物实验 ( 、 包 础前提下 , 按照专业培养 目标和 教学 目标 的基本要 求。 将科研 内容科学合 括微生物 的观察、 微生物染色技术 、 培氧基制备及 灭菌 、 中大肠菌群的测 理地分解成若干可行 的毕业设计课 题供学生完成 , 水 培养学生严肃认真 的科 定等实验项 目) 环境监测实验 ( 、 包括污水 中 C D、 O 石油类 、 O B D、 氨氮 、 挥发 学态 度 和 严 谨 的 工作 作 风 的 重 要 途 径 。对 于 与 实 际 生 产 企 业 结 合 紧 密 的 可以将当前生产企业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适 当或部分转化 成毕 酚、 硫化物 、 悬浮物及大气 中 S 。 N 非甲烷烃等项 目的测定 ) O、O、 等实验 性 工程项 目,
创新实践能力下培养环境科学毕业论文多样化改革探索
创新实践能力下培养环境科学毕业论文多样化改革探索作者:伊元荣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07期摘要:依托专业老师的科研平台和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形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进一步形成新疆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特色,同时密切配合导师和督导组的检查督促工作,做好毕业设计的全程质量监控,从而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环境科学;创新实践;多样化探索环境科学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基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其毕业论文需要结合生产实践,对某一类环境问题的实质提出假设并设计一系列实验加以验证的过程[1]。
因此,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承载着锻炼大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作用,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
学生经历毕业论文选题、实验方案的制定和实验分析,毕业论文的撰写,修改和答辩等一系列实践过程,毕业论文集中反映了学生专业基础理论掌握程度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及结果有可能会影响学生们找工作和考研方向优势[2]。
当前,新疆大学对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进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环境科学专业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适应现今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新疆大学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拟在遵循“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中心,以专业为背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针对毕业生个性特长、潜能优势以及多元化发展目标的需要,来探索多元化的创新型和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式,使每一位毕业生都真正得到相应的综合实践训练,从而贡献于边疆地区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
一、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方式要多元化,顺应社会人才需求根据每位新疆大学环境科学毕业生自身特点、潜力优势,并结合学生毕业去向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不同需要,制定不同的毕业设计(论文)目标。
针对毕业后将继续攻读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硕士学位的学生,依托任课老师科研平台指导学生,在具体安排过程中,鼓励这些学生尽早介入教师的科研课题,且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一起融入科研环境中,尽早锻炼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最后要求其独立完成学术性毕业论文(设计)并在有可能条件下发表论文;针对已经在大三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期间参加实践性强的学生,在实习单位找一名导师,以“双导师制”形式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并允许学生在毕业论文、实践报告或作品设计等形式中任选一项;针对毕业就业的应用型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目标应该达到快速适应就业单位需要的培养目的。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绿色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学科之一,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变得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理论与实践脱节、创新能力不足等,导致学生在面对真实环境问题时缺乏实际解决能力。
急需建立一种更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探索,旨在通过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结合需求分析和实践教学的创新思路,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具备环境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这不仅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也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与总结,将有助于推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优化与完善,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优秀人才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当前人才市场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分析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探索基于实践教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评估实践效果。
最终,我们将提出针对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以及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该领域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希望能够促进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和完善,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多领域知识的学科,对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显而易见。
论以实践为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摘要】 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依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本文提出高校培养环境工程创新人才的方法: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以实际
行动支持创新精神 , 营造 崇尚创新的环境 ; 构建人 才合理的知识结构 ; 重点推广 自主设计型 实验教 学实践。
【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环境工程 培养 【 中图分类号】 G 4 2 【 文献标识码】 A
教研 ・ 教 改
课程 教育 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0 n R e s e a r c h
பைடு நூலகம்
2 0 1 3 年5 月 上旬 刊
论以实践为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王 敏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能 学院 北京 1 0 0 0 4 4 )
【 文章编号】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3 ) 0 5 — 0 0 3 8 — 0 2
对于 日益 突出的环境 问题 , 我 国政府 、 新闻媒体 、 广大 民众 验 室编 制 .同 时也 要 给 进 行 科研 的 老 师提 供 便 f t . 4 的 实验 条件 , 越 来越 关注 , 对环境 问题越 来越敏感 。我 国“ 十二五 ” 环保 规划 以便将科研老师的力量有效地引入 。公共创造创新 氛围 , 也可 明确要 求切 实解决四 大突出环境 问题 : 改善水环境 质量 : 实施 以做到教 学相长。 多种 大 气 污 染 物 综 合 控 制 : 加强土壤环境保护 : 强 化 生 态 保 护 7 . 加强师资队伍 建设 . 鼓励青年教 师参与企业工程实践。 工 和监 管。解决上述问题 . 必须拥有 大量有极 富创新能力的环保 科 师资队伍严重缺 乏工程 实践能力 . 我 国大部分 高校 多数教 师 人 才。作为培养环境 工程专业人 才的高等 院校 , 如何 进行人 才 是毕 业后 直接从教 的 , 从 学校 到讲 台, 根本 没有或者极 少从 事 培养具有现 实意义。实验教学不仅是 高等学校培养人 才的重要 过工程 实践。由于 自身缺乏工程 一线的实际经验 , 就无法联 系 手段 , 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 本文就 以实践为导向培 工程 实际开展 教 学, 在讲授 专业课 时只能照本 宣读 , 既 不能用 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 。 提 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 、 工程 实例 阐述 原理 . 也 不 能 用 工程 中 的 实 际 问题 来 充 实课 程 的 学校相关职能部 门以实际行动支持创新精神 教 学内容 , 造成授课 内容乏味Ⅲ 。事实上, 环境工程 实际工程 中 作为学校、 院 系领 导 , 要 充分认 识创新能力培养 的重要 性 有许 多问题需要 解决。参加工程 实际工作 , 不仅可 以帮助教 师 与 紧迫性 , 大力倡导创新精神 , 积极 营造创 新氛 围. 重点引导学 能够找到研 究方 向, 促进科 学研 究 , 教 师再将 这些 问题 带给 学 生敢 于 创新 。同 时 , 要 认 识 到创 新 是 一种 文 化 . 是 不 能 一蹴 而就 生. 对 学生创新源泉和动力。 的, 要 长期不懈的实实在在的抓。具体可 以做如 下一些工作 : 二、 构建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 1 制 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规划。并细化到学校各个职能部 知识是指人们在从事 自然活动的过程 中, 对客观存在事物 门和教学院 系。让全校教职 员工充分认识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及其相 关规律 的一种总结性记录文字 , 它是一种具有科 学性的 的重要性。对表现突 出的教职员工予以精神及物质奖励 。 信 息系统 而知识 的结构 . 是指知识在人 头脑 中形成的组织方 2 . 定期向学生举办创新成果报告会。 根据情况. 可组织 以学 式及 结构 比例。传统 的教 学过分强调知识的积 累. 而忽视知识 生教 学班 、 专 业、 院 系、 学校为 单位 邀请 有关创新 成果的报 告 的结构的重要性。随着对创新型人 才的认识 , 人 们注意到 , 仅有 会 。要特别重视 学生会 、 学生团体 、 兴趣 小组等提 出的要 求 。 充 知识 , 不一定有 能力 , 知识要发挥效益 、 形成创新 能力 。 只有构 分 重视 学生的主动 学习精神 ,尽量 满足 学生在这些 方面的要 筑合 理 的结 构 才 能 实现 于是 开 始 注 重知 识 结 构 的合 理 性 。 将 求。报告会的 内容要贴近学生, 对 于学生来说 , 了解行 业的创新 知识 与知识结构有机 的结合起来。科技 的发展 , 要求组成知识 成果, 了解 行 业前 沿动 态 固然 重 要 . 但 是 创 新 成 果 的 研 发 过 程 结构的各 学科知识之 间要有畅通的联 系渠道. 这就像人的血 管 更 具有 吸引力 。 对他们创 新更有帮助 . 对创新能 力的培 养更有 样, 纵横有序 , 形成一个 网络 系统 。现代 社会需要 的知识结 效果 。邀请 的专家的面要宽 , 既要有科研 院所、 高等 院校 的, 也 构 , 应该是 多元化 , 跨 学科的“ T ” 型结构 , 而不是传 统的以经验 要有 工程界 的 ; 既要有 环境 科学理论研究创新 , 也要有环境 5 - - 为基础 , 以考试为基础的知识结构。总之 . 创新能力 离不开知识 程 实践应用创新 , 使 学生感受到创新 的魅 力和无所不在。 的连贯性和有序性 , 也 离不开对新事物的发现能力。事 实证明 , 3 . 多途径 宣传学生的创新成果与动 态。在学校 网页和 学生 知识 的合理性恰恰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必要前提。只有在拥有 大 生活区主要 宣传栏上开辟 宣传 学生创新 成果及创新动 态的专 量的相 关知识的基础上 . 再加 上一双善 于发现 的眼睛 . 才能培 栏 。当学生浏览学校 网页时, 当学生来回宿舍路途 中. 让学生感 养 出真正意味上的创新 思维。 觉发 生在 身边的创新 , 了解 同学们的创新成果 与动 态 , 让 学生 三、 重点推广 自主设计型实验教学实践 降低创新 的恐惧感 , 减 少对创新的 陌生感 。 正面刺激 学生的视 环境 工程专业涉及 实践教 学有课程设 计 , 生产实 习, 毕业 觉神经 。在 条件许 可下, 甚至可以将这些信息通过手机短 信形 实习, 毕业设计等 。这些实践课 程的开设 . 无疑 对 学生动 手能 式发送到学生手机上。让创新意识耳濡 目染, 潜移默化。 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但要取得好 的效果 . 必须要 坚持 4 . 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职 员工在教 学事务 中, 发现 学生 将他们与工程 实践 紧密结合。但 实际情况是 , 实习单位基 于安 有创新的想法, 要积极培育, 大力引导。学生提 出的创 新设 想就 全等 因素考虑 , 生产 实习、 毕业实 习很 难深入 ; 因教师缺乏工程 好像是 一颗嫩苗 , 一定要加倍珍惜和 呵护 , 切忌轻易践踏。也就 项 目。 课程设 计、 毕业设计也很难真正与实际工程 结合。培养学 说, 无论是教师还是 学校相 关职 能部 门, 一定多鼓励 学生去尝 生创新能力最具有 可操作性的途径 . 是在 学校 实验 室开展 的 实 试创新 , 多引导 、 多帮助 学生去拓 宽思维, 多出好 点子 . 尽 可能 验 。但传统的教 学实验一直是以验证性 实验 为主. 加上部分基 地 为学生提供 需要 的设备、 场地 . 在特殊情 况下( 比如 实验 必须 本操作 型实验回 。整个 实验过程 中 , 学生只是 一个被动 的接 受 连 续进行 ) 甚 至可以允许 学生上课请 假 , 要 绝不轻 易否定 学生 者, 缺乏思考、 想象和 自由发挥 的空间。这种 实验教学方法只是 的想法 , 更不要去打击。要 深知 , 培养人才比摧毁人才要容 易得 对学生在 实验的基本技 能上进行 了简单训 练 . 缺乏创新思维和
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o f s u b j e c t ”e u h i v a t i n g mo d e 1 .T o l i n k u p o f f u n d a me n t a n d p r o f e s s i o n ,p u t t i n g m a j o r t r a i n i n g i n t h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o p e r a t i o n a n d h i g h l i g h t i n g s u b j e c t a m a l g a m a t i o n w a s t h e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o f t h e n e w t e a c h i n g p l a n .T h e c u l t i v a t e d p a t t e r n c o u l d f i U t h e
业 化 、专业工程化 、学科交叉化 ” 的人 才培养方式 ,即在全学程 中 ,基础课程设立 与专业对 口,专业 培养要 到工程 运行 中去 ,并 按 社会需求 ,以多模式 培养 ,辅修化学 、生物 、新兴技术 ,重 点培养 “ 理论 与能力并 重 ,毕业即能上 岗” 的应 用型人才 。
关键 词 :环境科学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4 1卷第 1 9期 2 0 1 3年 l O月
广
州
化
工
Vo 1 . 41 No .1 9 Oc t o b e r . 2 01 3
Gu a n gI n d u s t r y
环 境 科 学 专 业 应 用 型 人 才培 养模 式 的探 索 与 实践
w i t h f e a t u r e a n d r e f o m r p r a c t i c e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i r n g s u b j e c t i n o u r c o l l e g e .R e l y i n g o n t h e t r a i n i n g
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阶段教学方法创新方案
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阶段教学方法创新方案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科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下的教育需求。
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环境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们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本文将探讨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阶段教学方法创新方案。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研究生,他们的学习不仅需要理论的指导,还需要实践的支撑。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环节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可以设置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验室或者实地进行实践研究,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跨学科融合环境科学是一个综合性强的学科,涉及到化学、生物、地理、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因此,在研究生阶段的教学中,应该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可以开设多门跨学科综合课程,如环境化学与环境生物学的融合课程,促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环境科学领域的知识。
三、强调实用性教学方法创新的关键还在于注重实用性。
研究生阶段的学生都是将来要从事环境科学工作的人才,因此,教学应该突出实践和应用环境科学知识的能力培养。
可以加强实践教学项目的设置,如实地调研、模拟实验等,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引入新技术现代教育离不开新技术的应用,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的教学也不例外。
可以引入虚拟实验室、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虚拟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模拟实验的机会,增加实验资源的可及性;网络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方便学生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信息。
五、鼓励创新思维环境科学的发展需要创新的思维和方法。
因此,在研究生阶段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可以开设创新项目,如环境科学创新实验、环境科学创新设计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总之,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阶段教学方法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融合、强调实用性、引入新技术和鼓励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创新,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为环境科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环境科学专业实践与实用型人才培养探索
[摘要]环境科学是实践性学科,学生毕业后是否能让社会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是检验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则是反映教学效果的关键。
目前,环境科学专业实验与实践教学脱节。
建立环境科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能为毕业生今后从事相关专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完成及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也是激发学生们创新实践能力的动力。
只有在注重实践的整个过程,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与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有机综合在一起进行评价,建立科学严谨的实践设计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体系,才能最终达到目标。
[关键词]环境科学专业实践实用型培养[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5)03-0056-03环境科学专业实践与实用型人才培养探索杨再福赵晓祥[收稿时间]2014-11-15[作者简介]杨再福(1968-),男,四川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污染场地评估与修复。
2015年3月March,2015University Education(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松江201620)环境科学专业的实验教学主要是针对教材进行验证式实验,是对教材的补充。
环境科学是实践性学科,学生毕业后是否能让社会满意、让用人单位满意是检验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则是反映教学效果的关键。
环境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包括认知实习、课程设计、环境评价实习、毕业实习、生态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等,是在环境科学专业实验与理论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是将实践教学与生产第一线有机结合,理论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一、环境科学专业实践环节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专业实践是学生对理论知识最重要的直观感受途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途径。
我国的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缺乏深层次的、系统的、交叉的和独立的课程设计与管理,这使得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导致学生眼高手低,实际操作能力不足,毕业后难以尽快地进入工作角色并充分展示自己,更别说独当一面了。
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3 3 科技 竞赛活 动模 块 . 鼓 励 大 学 生 参 加 科 技 竞 赛 活 动 , 够 能
充分 调动 和 发 挥 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性 和 创造 性 , 强 学 生 的 实践 能 力 与 创新 意 识 , 高 增 提 其综 合 素 质 。 目前 各 高 校都 建 立 了校 级 、 省 级、 国家 级 三级 科 技 竞 赛机 制 , 通过 层层 评 比 , 选 出 优 秀 的 参 赛 队 伍 参 加 国 际 级 的 筛 比 赛 。 践 证 明 这 种 模 式 极大 地 激 发 了 学 实 生 的 参 与 热 情 和 创 新 精 神 , 养 了 学 生 的 培 团 队 合 作 精 神 , 且 有 不 少 参 赛作 品 得 到 并 了企 业 的 青 睐 , 现 了产 业 化 和 经济 效 益 。 实 针 对 环境 与 安 全 工 程 学 科 , 积 极 组 织 安 应 全 生 产 知识 竞 赛 、 节能 减 排 竞 赛 、 保 实践 环 竞 赛 、 全 法 宣 传 月 、 l9 传 I” 安 “ 1宣 E 等社 会 I 实 践 活 动 , 之 成 为 一 种 常规 化 、 范 化 、 使 规 规模化的赛事或活动 。
能 分 析 问题 成 因 、 变 趋 势 从 而 找 到 解决 演 问题 的 最 合 适 方 案 , 可 自我 使 用 生 产 工 并
具 解 决 生 产 实 际 问题 的 人 才 。 创 新 型 人 而 才 则是 相对 于 常 规 人 才 而 言 的 , 具 有 创 是 新 意识 、 新精 神 : 新 能 力并 能 够取 得 创 创 创 新 成果 的人 才 。 无论 是 理 论 型人 才 、 用 型 应 人 才还 是 技 艺 型 人才 , 都需 要 有 创 造性 , 都 需要成为创新人才。
师范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
06 结论与建议
研究结论
师范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 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
意义。
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 手,包括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改 进实践教学方法、加强实践基地
建设等。
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师范院校环境 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投入和产出 ,发现创新能力培养水平存在差
异。
建议与展望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水处理工程 中的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效果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水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能够结合 实际进行创新性优化设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二
创新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实践中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包 括大气污染控制工艺设计、优 化、运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02
创新能力培养内容
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环节,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固废处理与资源化 工程中的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 能力。
03
创新能力培养效果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固废处理与资源化 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并能够结合 实际进行创新性优化设计,提高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05 创新能力培养实 践的反思与展望
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缺乏系统的创新能力培养 方案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师资力量不足
缺乏与企业的合作
目前,许多师范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缺乏系 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导致学生无法全 面掌握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然而,一些师范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实 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缺乏足够的实验课 程和实践机会。
发展方向与挑战
发展方向
为了进一步提高师范院校环境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未来 的发展方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 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实践教学与实际 应用的结合;加强创新思维的培养,鼓 励学生提出新思路和解决方案;加强团 队建设,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 神。
新工科理念下环境专业教育教学创新路径研究
新工科理念下环境专业教育教学创新路径研究①吉恒莹(新疆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时代背景下,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高等院校在新工科理念下,逐渐进入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中。
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新工科理念下,高等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不仅仅关注理论知识和技能,更加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旨在培养具有实践技能的专业型人才。
一、新工科理念下环境专业教育教学现状分析环境专业教育是高等院校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但是在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人才培养效果不甚理想,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具体来说,新工科理念下,高等院校环境教育人才培养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少在具体的环境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教师依然将重点集中在理论知识传授方面,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致使实践教学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即便是已经开设了一定的实践教学,但实践教学仅仅是为教学内容所服务,并未将其置于应有的位置上。
另外,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基本以验证为主,而针对综合性、创新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内容设计相对比较少。
如此一来,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致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专业学科属于交叉型、综合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
基于此,在进行相关人才培养的时候,必须要朝着“多元化、综合型、应用型、全面型”的方向出发,才能更好地满足新工科下的人才培养需求。
同时,基于环境学科的特点,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和案例,唯有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但在调查中发现,当前高等院校环境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常常习惯于灌输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满足新工科下的人才需求。
(三)教学方法陈旧老套新工科背景下,高等院校在培养环境教育人才时,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更新和优化,才能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五育融合”视域下跨学科课程的发生机制、建构逻辑与实践路径
“五育融合”视域下跨学科课程的发生机制、建构逻辑与实践路径目录一、内容概要 (1)二、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跨学科课程背景 (1)三、“五育融合”视域下跨学科课程的发生机制 (3)1. 教育理念转变与跨学科课程的兴起 (3)2. 社会需求变化与跨学科课程的必要性分析 (5)3. 教育技术革新与跨学科课程的实现方式探讨 (5)四、跨学科课程的建构逻辑分析 (6)1. 课程内容的跨学科整合思路与策略 (8)2. 课程目标定位及其实践路径设计原则分析 (9)3. 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研究 (10)4. 课程评价体系构建与持续改进机制探讨 (11)五、“五育融合”视域下跨学科课程的实践路径探索 (12)1.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13)2. 跨学科课程实施中的教师角色定位与专业素养提升途径研究.143. 跨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分析 (15)4. 跨学科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估与反馈机制构建 (16)六、案例分析 (17)七、总结与展望 (19)一、内容概要发生机制:分析跨学科课程在“五育融合”背景下的产生背景、发展动力以及内外部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阐述跨学科课程在适应现代教育需求中的重要作用。
建构逻辑:探讨跨学科课程建构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以及课程结构、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逻辑关系,分析如何整合不同学科资源,构建具有内在逻辑性的跨学科课程体系。
实践路径:结合具体案例,分析跨学科课程在“五育融合”视域下的实施策略、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实践层面的问题,探索提高跨学科课程实施效果的途径和方法。
本文档旨在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解析“五育融合”视域下跨学科课程的发生机制、建构逻辑与实践路径,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五育融合视域下的跨学科课程背景在当今社会,教育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五育融合”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旨在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
这一理念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环境专业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
On the Training of Creative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for Environment Study Students 作者: 徐建平 蔡昌凤
作者机构: 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出版物刊名: 皖西学院学报
页码: 59-62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期
主题词: 环境专业 创新与实践能力 培养方案 教学体系 工程背景
摘要:针对目前环境类本科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建立校内实验教学体系和校外实习基地,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背景等旨在提高本科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有关建议。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以环境工程专业课为例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摘要:课程建设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的需要。
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是课程建设的三项主体内容。
结合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课课程特点,从注重人才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转变、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拓展,以及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本的考核方式建立等方面,探讨创新型本科课程建设,以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工程;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9-0065-02收稿日期:2018-07-31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学改革项目(QN201606)作者简介:孙娟(1981-),女,山东即墨人,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现从事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研究。
目前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是决定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因此,课程建设成为当前高等院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和核心环节[1]。
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课为例,文章首先从注重学生能力体系的建立角度探讨课程的教学目标转变;然后从教学方式多样化和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介绍了课程建设的相应措施。
一、教学目标由知识体系转向能力体系建立课程教学目标是整个课程建设的起点与归宿,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从知识体系转向能力体系的建立。
对21世纪环境专门人才要着重培养两方面的基本能力:(1)对人类行为及其与自然相互作用综合分析的能力,即在掌握自然、社会和工程技术科学必要的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把握环境问题的本质,正确分析和处理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2)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即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问题能够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技术[2]。
通过课程建设,着力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基础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结合,改变传统课堂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着眼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基于就业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就业导向的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就业的需求量难以提供充足的大学生就业岗位。
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是各工程院校共同面临的难题。
通过对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现状的分析,针对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政—产—学—研—用”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培养模式,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工程人才为目标,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就业环境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一、引言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已成为驱动人类发展的第一要素,而人才的培养则是提升国家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美国工程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曾指出,拥有最优秀工程人才的国家将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
近年来,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一跃成为世界首位。
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约占高校人才培养总数的一半,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对实现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工程人才重大需求背景下,大量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却面临着失业或就业难的实际情况。
国家出台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工程教育将自己定位为要面向工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工程创新人才,使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有机结合,是目前工程教育面临的重大难题。
二、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环境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刚性指标,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
因此,针对当前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与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新体系,对于充分发挥高校职能在“政—产—学—研—用”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与路径研究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与路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探究,文章中首先从专业分工过细、教育模式过于偏理论课堂、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意识三个方面介绍了目前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积极改革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好毕业展览三个方面探讨了高职设计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教学方案。
最后对本文做了总结。
关键词:设计专业;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引言“创新创业”是当今社会关于对大学生培养问题中最热门的词汇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款苏发展,教育部门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视为教育的重点,大学生是一批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学子,能力对大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大学生一定要学会将自身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争取凭借自己的知识为社会创造价值。
设计专业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主,改善传统教育的缺点。
一、目前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专业分工过细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偏向于“专一”,古人云“术业有专攻”,因此高校在对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更专注于对某一个领域的专研能力,使得艺术设计专业领域的分工特别的细,这种细化的分工会导致学生对艺术设计的了解只能局限于某一个领域,而不能对艺术设计整体全面了解,比如很多专攻创意以及工艺者对设计的材质、制作工艺等方面了解甚少。
很多设计者在设计的同时并没有关注艺术品的成本、实际用途,甚至有的艺术品设计出来脱离了实际的作用。
比如在家具设计的过程中,如果设计者不了解木工原理,那么就会使得设计的水平只能停留在概念上,不能将设计出来的产品用于实际中,同时由于对于材料的性质缺乏了解,很多时候设计出来的产品的可操控性非常差,严重脱离了实际。
(二)教育模式过于偏理论课堂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提高知识层次的过程,更是一个主动探索知识、锻炼自己能力的过程。
专业认证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专业认证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朱方;吕保和;刘宏
【期刊名称】《安全》
【年(卷),期】2015(036)001
【摘要】江苏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以《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认证标准》为出发点,从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入,建立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新训练计划三位一体的全新教育体系,探寻实施培养安全工程专业优秀工程师的路径.
【总页数】3页(P60-62)
【作者】朱方;吕保和;刘宏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r——以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
2.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实践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探析——以安全工程专业为例
3.专业认证背景下的计算机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4.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5.专业认证背景下勘技专业教学持续改进体系研究与实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创融合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安徽建筑专创融合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高小迪,景然,孙世梅,刘辉(吉林建筑大学应急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118)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基于专创融合背景下对安全工程专业创新人才能力的新要求,文章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对安全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使其终身受益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专创融合;安全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作者简介:高小迪(1994-),女,吉林长春人,毕业于吉林建筑大学安全专业,硕士,助教。
专业方向:安全工程。
基金项目:2021年度吉林建筑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课题“‘专创融合’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吉林建筑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防灾减灾学”;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成人教育安全工程专业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2021ZCY267);2021年度吉林建筑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一般课题“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安全检测与监控》课程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59(2022)09-0081-02DOI:10.16330/ki.1007-7359.2022.09.0280引言教育的根本责任和使命在于培养人才。
高等学校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阵地,更承担着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任[1]。
在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要求愈发综合的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足以适用当今社会的需要,只有打破单一要素桎梏的融合式教学模式才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加满足时代的特征[2]。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不断加深内涵、扩大外延和实践活动的应用而日益丰富,逐渐形成一系列具有中国优势、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专创融合”作为一种结合专业、创新、创业等多重要素的培养模式尤其受到重视[3]。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度建设工作的通知》等的重要文件精神将创新人才的培养与课程建设等内容引入大家视野,并不断扩大影响范围[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卷第3期2011年7月常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JOU RN AL OF CHAN GZHOU UN IVERSIT Y(SOCIA L SCIENCE EDIT IO N)Vo l.12N o.3Jul.2011基于教育哲学视野下环境安全工程专业五元创新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与实践解析史国栋1,邵 辉2,李定龙2,葛秀坤2,赵庆贤2,李伟明2,王凯全2(1.常州大学党委办公室,江苏常州213164; 2.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摘 要:在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与“安全”这两个问题始终伴随其中。
要解决“环境”与“安全”问题,关键是人才。
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分门别类,又要交融综合。
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框架格式”,是对培养目标的分解与落实。
通过“框架格式”能够清晰的反映教育活动的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和运行机制。
环境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格品质的塑造、工程应用思维与工程方法的形成、工程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工程应用创新能力的培育”为四个立足点,模式关注如何发展学生特定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睿智的行为”能力,形成“提出问题(对事物的认识)→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研究性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与实训)→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顿悟瞬间(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建立自信心与新的目标(形成创新的原动力)”的教育活动,不断促进人才“成长”。
关键词:环境安全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创新;五元培养模式;培养活动实践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42X(2011)03-0059-05 “环境”与“安全”问题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
要解决“环境”与“安全”问题,关键是人才。
环境、安全工程专业人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工科专业人才,他们所面临的学科与技术问题既涉及自然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
学科分类与代码(GB/ T13745-2009)指出,环境科学技术、安全科学技术学科(群)属综合学科,列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
因此,环境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能够适应人类生产活动中“环境”与“安全”问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和不确定性的基本专业素质和解决“问题”的工程应用创新能力。
常州大学对环境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多年不懈的探索,[1]筛选出一条环境安全工程专业五元创新培养模式的路径,并进行了系统的人才培养实践。
通过该模式培养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一、环境安全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及逻辑体系(一)人才培养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活动,马克思主义创始者在论述社会生产时指出,社会生产包括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必需的物质资料生产、使人类自身世代延续的人自身生产和满足人们必需的文化精神生活的精神生产。
在社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生产劳动能力,教育会产生劳动能力,也就是,教育是潜在的、可能的劳动力转化成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必要和基本途径。
应注意,一个活着的生命体不等于劳动力,劳动力必须具有一定的生产知识、经验、技能,否则就无法和自然进行物质交换。
通过教育把自然人转变为具有一定素质和能力的社会人,通过教育这个“中介”性要素,实现人的世代的社会的“遗传”和发展,这也就是人才培养教育的本质所在。
[2](二)工程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体系收稿日期:2011-04-10作者简介:史国栋(1956—),男,江苏溧阳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与教学研究; 邵 辉(1955—),男,安徽寿县人,教授,主要从事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08JA880032);200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苏教高[2009]27号); 常州科教城院校科研基金重点项目(K2007202);2009年江苏工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苏工教[2009] 20号);常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常大教[2010]4号)环境安全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教育系统工程,其教育培养过程要受到招生生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校教育资源等的综合影响。
本研究从教育哲学的角度探讨了工程应用创新人才的理念,从经济社会的需求与人类天资的多样性着手,研究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要素,由此结合常州大学的人才培养实际,构建并实践了适合工程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工程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体系图1表明,环境安全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由三个主要环节构成,目标定位为方向、培养模式是基础、五元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是抓手,这三个环节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构成了一个反馈、修改、不断提高的闭环系统。
1.高素质环境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环境安全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的起点,正确、合理、科学的培养目标定位,将为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常州大学在多年环境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凝炼出高素质环境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即:一个理念:工程应用创新能力教育理念。
二个知识结构:(1)环境安全类基础知识结构;(2)环境安全类专业知识结构。
三个学会:(1)学会做人;(2)学会学习;(3)学会创业。
四个一致:(1)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与环境安全责任相一致;(2)学习环境安全理论知识与环境安全实践相一致;(3)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环境安全相一致;(4)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相一致。
五个能力:(1)观察分析解决环境安全问题的思维能力;(2)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内在能力;(3)适应环境、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外在能力;(4)团结协作、积极竞争、艰苦创业的综合能力;(5)现代环境安全技术知识获取、应用和实践能力。
六个意识:(1)环境与安全意识;(2)终身学习意识;(3)创新、创业意识;(4)合作意识;(5)竞争意识;(6)开放意识。
2.高素质环境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分门别类,又要交融综合。
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框架格式”,是对培养目标的分解与落实。
通过“框架格式”能够清晰地反映教育活动的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和运行机制,对人才的培养教育活动发挥着指导、规范、促进、改善、不断提升的作用。
环境与安全工程专业人才模式以“人格品质的塑造、工程应用思维与工程方法的形成、工程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工程应用创新能力的培育”为四个立足点,[3]形成教育活动应该做什么、如何做、落脚点在哪里,实践证明该模式具有特色鲜明、易于操作、效果显著。
(1)人格品质的塑造。
马克思曾说过,特殊的人格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性。
孟子说,“人性本善”,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求其放心”,通过内在的修养恢复人的先天本性。
教育要注重学生的主观修养,从人文教育自我修养出发,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达到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
(2)工程应用思维与工程方法的形成。
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与掌握的工程方法是人才综合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在学校就是通过教学来实现这一能力的培养。
常州大学以省级精品课程《系统安全工程》课程为中心,构建专业基础课程群。
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生产的“环境”与“安全”问题,应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考核,将工程应用思维与工程方法融入其中,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抽象的工程应用思维与工程方法的客观性。
(3)工程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
工程应用技术能力是工程实施的保证,主要包括技能与经验,也就是理论能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
以《化工安全工程学》为中心的专业技术课程群是进行工程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主干课程,该课程群提供的系统的工程技术学习与应用训练,使学生获得从事工程活动的基本技术技能。
(4)工程应用创新能力的培育。
建立安全第一网、各级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网、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网、网络课堂网等其他自主学习平台,通过安全评价资质平台、常州市安全生产协会、市和区安监局相关企业实习基地、全国安全生产月等方・60・常 州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2011年式进行开放性实践,综合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3.“五元”工程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该模式关注如何发展学生特定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睿智的行为”能力”,形成“提出问题(对事物的认识)→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研究性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与实训)→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顿悟瞬间(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建立自信心与新的目标(形成创新的原动力)”不断促进人才“成长”的教育活动。
二、“五元”工程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的解析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着重于理论应用于社会实际的结果,知识的应用就是一种“研究”与“再创造”过程。
教育活动要充分体现其社会性,从社会的客体中抽取“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刻而细致的思考、想象和反省,再反过来指导社会实践。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4年的教育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五元”工程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路径,[4]如图2所示。
1.提出问题(对事物的认识)“问题”是人在与社会的交互活动中产生的,是人对社会认识、理解的产物。
提出问题是人积极感受、认识世界的“冲动”,推动人类不断的去感知、探索、改造未知世界。
在大学4年的人才教育培养活动中要挖掘学生的“逆反”、“好奇”的潜能,培养他们怀疑和批判的意识,铸就善于思考、勇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2.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研究性学习)提出了问题,如何解决?要有解决的思路和办法。
就是通过研究性的学习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和“途径”,也称之为解决问题的“设计”。
这种“设计”是一种模拟解决问题的“纸上谈兵”,要受到设计者自身知识、智能、经验、心理等主观因素和自然、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
在研究性学习中要能够从具体的自然、社会现象→抽象出问题→思维中的设计→社会现象的提升。
这一过程不断循环改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启发与讨论式教学是进行研究学习的有效手段,设计启发的原点,诱导学生的积极思考与讨论,构成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能够从具体的客观感知事物出发,应用事实、语言或者其他表达方式进行启发、引申,诱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与积极的讨论(包括自我讨论和交互讨论),从而使受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质的飞跃,同时在意识、情感、意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内在的变化,形成“设计”解决问题的潜能。
图2 “五元”工程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路径3.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践是一种以主体(学生)和客体(问题所代表的客观现象)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是具有物质表现并可感知的客观过程,同时实践又表现为能力的活动。
在上面所进行的解决问题的“设计”能否实现(成功的解决问题),就要依赖实践过程中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与能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