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合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4b321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3.pn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完整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数的认识(一)数的产生:古时候,人们在生产劳动中,逐渐有了计数的需要(结绳计数,刻道计数)。
(二)计数单位1、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也就是“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
(三)数位顺序表1、数位(1)概念: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2)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相应数位上计数单位的个数。
2、数级(1)概念: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依次是个级、万级、亿级…(2)个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属于“个级”(表示几个一)。
(3)万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属于“万级”(表示几个万)。
(4)亿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属于“亿级”(表示几个亿)。
3、数位顺序表:把数位按照从低位到高位、从右向左的顺序排列起来,可制成数位顺序表。
(四)自然数1、概念: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都是自然数;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2、范围: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二、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含有两个数级)(一)读数的本质就是读出每个计数单位的个数,整万、整亿数可以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读完后要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或“亿”字。
(二)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三)写法(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个数位上写“0”;三、数的大小比较(1)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2)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直到比较出大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部概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部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103b372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f.png)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部概念
一、数的概念
1.数:用来表示物体数量的符号或符号组合,可以是自然数、零、负数、分数、小数等。
2.自然数:1、2、3、4、5、6、7、8、9、10、11、12、13、14、15……
3.零:表示没有数量的数,是自然数的补充。
4.负数:表示小于零的数,用负号“-”加上自然数表示。
5.分数:表示一个数量分成几份的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
6.小数:表示一个数量分成无穷多份的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用小数点“.”分开。
二、运算概念
1.加法:将两个数的数量相加,得到一个总数的运算。
2.减法:将一个数的数量减去另一个数的数量,得到一个差的运算。
3.乘法:将两个数的数量相乘,得到一个积的运算。
4.除法:将一个数的数量除以另一个数的数量,得到一个商的运算。
三、图形概念
1.点:图形中最小的单位,表示位置的符号。
2.线段:由两个点连接而成的线段,可以用来表示距离。
3.矩形:由四条相互垂直或平行的线段组成的四边形。
4.圆:由一个点和一个半径组成的圆形。
5.三角形:由三条相互垂直或平行的线段组成的三角形。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161ae1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3.png)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数数和整数- 数数规则- 从1开始,依次加1,数到多少就写多少。
- 能够用整数解决的问题加法与减法- 加法的性质-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加法的应用- 合并数的大小: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加法的逆运算:a + b = a + c,那么 b = c- 减法的应用- 找出未知数:a - b = c,那么 b = a - c乘法与除法- 乘法的性质- 乘法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乘法的应用- 合并数的大小: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乘法的逆运算:a × b = a × c,那么 b = c(当 a 不等于 0 时)- 除法的应用- 找出未知数:a ÷ b = c,那么 b = a ÷ c分数的基本概念与分数的加减法- 分数的定义- 分子与分母的含义- 分数的比较- 分数的加法- 分数的减法长度和质量- 表示长度的单位- 米、厘米- 比较长度- 直接比较长度的大小- 使用长度单位进行比较- 表示质量的单位- 克、千克- 比较质量- 直接比较质量的大小- 使用质量单位进行比较边和角- 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定义- 边的定义- 角的定义- 角的分类图形与对称- 直线对称和旋转对称- 图形的分类与特征-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面镜的使用- 平面镜的特点- 平面镜的使用方法排列与组合- 排列的概念与应用- 组合的概念与应用翻译数字- 1-100的数字翻译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阅读题目- 明确问题- 找出解决方法- 运算求解- 检查答案以上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848eea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e.png)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一、整数1. 整数的认识整数是由自然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数集,表示正数和负数,用于计算和比较大小。
2. 整数的比较通过数轴比较整数的大小,掌握“越往右越大,越往左越小”的概念。
3.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数轴上整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4. 整数运算的性质学习整数加法和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理解整数运算的性质。
5.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运用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整数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分数1. 分数的认识分数是指整数之间的比值,分子表示被分成的份数,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份数。
2. 分数的大小比较了解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分数比较的技巧和规律。
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理解分数运算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4. 分数的乘法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5. 分数的除法学习分数的除法运算,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式。
6. 分数和整数的混合运算综合运用分数的加减乘除,掌握分数和整数的混合运算技巧。
三、小数1. 小数的认识小数是指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小数点右边的数字表示分数部分。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了解小数点后数字的命名和规则。
3. 小数的大小比较掌握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使用数轴和大小比较符号判断小数大小。
4.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学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技巧。
5. 小数和分数的关系了解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能够相互转化和比较大小。
四、图形1. 平行线和垂直线了解平行线、垂直线的概念和特点,能够判断和画出平行线和垂直线。
2. 多边形了解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多边形的特点和名称,能够识别和分辨不同的多边形。
3. 直角、钝角、锐角掌握直角、钝角、锐角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角。
4. 对称图形学习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能够找出图形的对称中心和完成图形的对称。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重点概念全新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重点概念全新](https://img.taocdn.com/s3/m/eca1efb8a8114431b80dd855.png)
一.1.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都是计数单位。
2.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103. 亿级、万级、个级称为数级。
个级表示多少“个”,万级表示多少“万”。
4.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如:个位、十位、百位。
5. 数的读法:①先读万级,再读个级;②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万”字;③每级末 尾不管几个 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 0 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个“零”。
6. 数的写法:写数从高位写起,选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 位上写 0。
7,。
亿以内的数比大小:位数不同,位数越多的数就大 。
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左起第二位上的数字,依些类推。
8. 数的改写:整亿的数,改写时省略万级和个级的 8 个“0”,再写上“亿”字。
整万的数,改成以“万”作单位 的数,改写时省略个级的四个 0,写上“万”。
9.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求亿以上数的近似数,先分级 ,看亿级的数是多少,再看“千万位”上的数是否满 5,再按“四舍五入法”求近 似数,最后不要忘写“亿”字。
求亿以下的近似数,当千位上的数字等于或大于 5 时,则向万进 1 同时加上“万”字,当千位上的数字小于 5 时,则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同时加上“万”字。
10, 怎样使用“=”和“≈”:整万的数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例:3700000=370 万,370 万是一个精确数。
如果一个数不是整万的数,要把万位后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
例:3700860≈370 万,这是一个近似数, 所以不能用“=”。
11. 阿拉伯数字:0、1、2、3、4、5、6、7、8、9 叫阿拉伯数字。
12. 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 0、1、2、3、。
9、10、11。
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 0 表示,所以 0 也是自然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28个重要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28个重要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323853689eb172ded63b7fe.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暑期预习28个重要知识点归纳1.大数的认识亿以内的数的认识:十万:10个一万;一百万:10个十万;一千万:10个一百万;一亿:10个一千万;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根底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那么,把数读,写出来.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小数点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3.数级|分类(1 )四位分级|法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 如:万(数字后面4个0 )、亿(数字后面8个0 )、兆(数字后面12个0 ,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 ,万级| ,亿级|……(2 )三位分级|法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这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4.数位数位是指写数时,把数字并列排成横列,一个数字占有一个位置,这些位置,都叫做数位.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这就说明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概念是不同的.5.数的产生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古代印度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后,大约到了公元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写出了<算盘书> ,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做阿拉伯数字.以后,这些数字又从欧洲传到世|界各国.阿拉伯数字传入我国,大约是13到14世纪.由于我国古代有一种数字叫"筹码〞,写起来比拟方便,所以阿拉伯数字当时在我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才开始慢慢使用,阿拉伯数字在我国推广使用才有100多年的历史.阿拉伯数字现在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6.自然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用数码0 ,1 ,2 ,3 ,4 ,……所表示的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 , 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7.计算工具算盘、计算器、计算机8.射线在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局部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如下列图所示:8.射线特点(1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它从一个端点向另一边无限延长.(2 )射线不可测量.9.直线直线是点在空间内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10.线段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 ,线段a .其中AB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两点.11.线段特点(1 )有限长度,可以测量(2 )两个端点12.线段性质(1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 )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3 )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局部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直线没有距离.射线也没有距离.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无限延长.13.角(1 )角的静态定义具有公共端点的两条不重合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2 )角的动态定义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所旋转射线的端点叫做角的顶点,开始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做角的终边14.角的符号角的符号:∠15.角的种类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决定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程度,张开的越大,角就越大,相反,张开的越小,角那么越小.在动态定义中,取决于旋转的方向与角度.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负角、正角、优角、劣角、0角这10种.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称为角度制.此外,还有密位制、弧度制等.(1 )锐角:大于0°,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2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3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16.乘法乘法是指一个数或量,增加了多少倍.例如4乘5 ,就是4增加了5倍率,也可以说成5个4连加.17.乘法算式中各数的名称"×〞是乘号,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叫做因数, " =〞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叫做积.10 (因数) ×(乘号) 200 (因数) = (等于号) 2000 (积)18.平行在平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平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平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平行.如图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 ,记作AB∥CD .平行线永不相交.19.互相垂直垂直两条直线、两个平面相交,或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如果交角成直角,叫做互相垂直.20.平行四边形在同一平面内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21.梯形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其中长边叫下底,短边叫上底;也可以单纯的认为上面的一条叫上底,下面一条叫下底.不平行的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22.除法除法法那么:除数是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上面,不够商一,0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商是小数,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数是小数,要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1. "数位〞与"位数〞、"计数单位〞均为意义不同的概念."数位〞是指一个数的每个数字所占的位置.数位顺序表从右端算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等等.同一个数字,由于所在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值也就不同.例如,在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数时,同一个‘6 , ,放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放在百位上表示6个百,放在亿位上表示6个亿等等."位数〞是指一个自然数中含有数位的个数.像458这个数有三个数字组成,每个数字占了一个数位,我们就把它叫做三位数.198023456由9个数字组成,那它就是一个九位数. "数位〞与"位数〞不能混淆.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个) , "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 "百位〞上的计数单位是"百〞, "千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 "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万〞等等.所以在读数时先读数字再读计数单位.2.自然数知识扩展自然数集有加法和乘法运算,两个自然数相加或相乘的结果仍为自然数,也可以作减法或除法,但相减和相除的结果未必都是自然数,所以减法和除法运算在自然数集中并不是总能成立的.自然数是人们认识的所有数中最|根本的一类,为了使数的系统有严密的逻辑根底,19世纪的数学家建立了自然数的两种等价的理论:自然数的序数理论和基数理论,使自然数的概念、运算和有关性质得到严格的论述.一定是整数.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即用数码0 ,1 ,2 ,3 ,4 ,……所表示的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叫自然数,自然数由0开始(包括0) , 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的集体.3.角的其他分类平角:等于180°的角叫做平角.优角:大于180°小于360°叫优角.劣角:大于0°小于180°叫做劣角,锐角、直角、钝角都是劣角.周角:等于360°的角叫做周角.负角: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而成的角叫做负角.正角:逆时针旋转的角为正角.0角:等于零度的角.余角和补角:两角之和为90°那么两角互为余角,两角之和为180°那么两角互为补角.等角的余角相等,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互为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构成两对对顶角.互为对顶角的两个角相等.还有许多种角的关系,如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三线八角中,主要用来判断4.平行线的性质(1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 )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 )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5.平行线的判定(同一平面内)(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 )如果两条直线同时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5 )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6.垂线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垂直.(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5单元概念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1-5单元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9f29ff246137ee06eef9180d.png)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亿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亿位位数:一个数是几个数字组成的。
数级:个级、万级、亿级,从个位开始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十个十亿是一百亿。
万以内数的读法:画分级线,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读法和个级一样,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注意: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或几个0,都只读1个0。
万以内数的写法:找万字,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注意:哪个数位没有出现就用0占位。
比较数的大小:先比位数多少,多的大,少的小。
位数一样,从最高位开始比大小,直到比出大小。
近似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需要舍去的数位后面的数改写成0。
ON/C:开关及清除屏键。
AC:清除键。
OFF:开关键(负责关机)ON:开关键(负责开机)DEL:删除键。
M+:存储当前数字。
MR:提取M+中的数字。
MC:清除M+中的数字。
MRC:按一下是MR,按两下是MC。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厘米100 10000 100 100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平方千米和公顷除外。
高换低乘,低换高除。
平方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被度量,不可延伸。
直线:没有端点,不可被度量,两端无限延伸。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不可被度量,一端无限延伸。
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1°: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
量角的步骤:1.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对齐,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2.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直角:90°的角。
平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等于180°。
周角: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等于360°。
1周角=2平角=4直角。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cfe85e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2.png)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每单元【小结】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一个十万是10个一万, 一个百万是10个十万, 一个千万是10个一百万, 一个亿是10个一千万。
小结: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数级。
数位。
计数单位。
数字表示整数部分千。
亿。
位千。
亿。
亿级万。
百十千。
位位位亿。
百十千。
位位位个级。
万。
个。
位千。
位。
万百。
位。
千十。
位。
百个。
位。
十一。
位。
一2.亿以内数的读法:小结: ①、从高位数读起, 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 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 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小结: ①、从高级写起, 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 就在哪一位上写。
4.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小结: ①、位数多的时候, 这个数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 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 也就是从最高位开始比, 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 这个数就大。
③、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 就再比下一位, 以此类推, 直到我们比较出相同的数位上的那个数, 哪个数大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断定这个数比较大。
5.“万”做单位的数:小结:有时候, 为了读写方便, 我们把整万的数改写成有“万”做单位的数。
6.求近似数:小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 要根据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来决定是“舍”还是“入”。
7、表示物体个数:自然数是1、2、3、4、5、6……,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1,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数的读法:小结:亿以上的数也是从高位读起, 一级一级往下读, 级末尾的不读, 中间连续有几个都只读一个。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9be863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7.pn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整数
-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整数的比较大小
- 整数的加、减法
第二章:长度和重量
- 厘米、分米、米的换算
- 克、千克的换算
- 重量的加、减法
第三章:图形
- 点、线、线段、射线和角的基本概念
- 直线和曲线
-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认识
第四章:时间和钟表
- 时间的认识:分钟、小时、天、星期、月份、季节、年- 钟表的认识:整点、半点、刻钟、分针、时针
- 时间的计算:已知起始时间和经过的时间求结束时间第五章:加减法
- 个位数加减个位数
- 十位数加减个位数
-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 进位与借位
第六章:分数
- 半和四分之一
- 分数的认识:分子、分母
- 分数的大小比较
- 分数的加减法
第七章:几何图形
- 直线、线段、射线和角的认识和比较
- 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的认识和性质
- 三角形三边关系
第八章:数据和图表
- 柱形图、折线图的认识
- 数据的处理:最大值、最小值、范围
- 数据的统计:中心性数据、离散性数据、频数分布表
总结
本册数学内容包含整数、长度和重量、图形、时间和钟表、加减法、分数、几何图形、数据和图表等方面的知识点,是四年级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够提高孩子们的数学水平,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全)](https://img.taocdn.com/s3/m/c7c723c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5.png)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全)
本文档归纳了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全部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
1. 数位及数的读写:
- 了解数位的概念及其位置价值;
- 能正确读写四位数及其以下的整数。
2. 数的比较与大小:
- 掌握比较运算符的含义;
- 能通过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确定它们的关系。
3. 数的顺序比较:
- 掌握比较三个以上数的大小;
- 能够按照顺序比较多个数。
4. 数的组成与拆分:
- 了解数的拆分与组成的概念;
- 能够将两位数拆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将两位数根据十位数和个位数合成。
5. 数的相等关系:
- 掌握相等的概念;
- 能够判断两个数是否相等。
6. 数量与长度:
- 了解数量的概念和长度的测量;
- 能够表示和读写长度。
7. 图形的分辨:
- 掌握图形的形状和名称;
- 能够分辨不同形状的图形。
8. 图形的绘制和填色:
- 能够准确绘制指定形状的图形;
- 能够根据要求进行图形的填色。
9. 物体的重量比较:
- 了解重量的概念和轻重的比较;
- 能够比较物体的重量大小。
10. 货币的使用:
- 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面值;
- 能够正确识别各类硬币和纸币。
这些知识点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孩子们可以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概念归纳整理(打印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概念归纳整理(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27c7f076e53a580217fcfed7.png)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一、认识数位顺序表1.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例如:个级、万级、亿级。
)2.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等都是计数单位。
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
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
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3.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个级的数位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万级的数位有: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
亿级的数位有: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7、从右边数起,第五位是万位;第六位是十万位;第七位是百万位;第八位是千万位;第九位是亿位;第十位是十亿位;第十一位是百亿位;第十二位是千亿位。
二、读数的方法1、读数时,先分级。
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例如:(2496¦0000)2、读数时,要从高位起,一级一级的往下读。
(要写大写数字。
)(一)亿以内数的读法(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读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写数的方法(一)、亿以内数的写法(注意:一定要保证个级是四位数。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2、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占位。
(二)、亿以上数的写法(注意:一定要保证个级、万级都是四位数。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d2abd0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7.png)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的概念和公式第一单元:多位数的认识1.十个一千是一万,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十个一千万是一亿,十个一亿是十亿,十个十亿是一百亿,十个一百亿是一千亿。
2.按照我国的计数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见到一个数,第一步先分级)。
数位不等于计数单位。
3.数位顺序表: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百十千百十位位位位位位计数单位:亿亿亿亿万万万万千百十个4.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5.读数时,只在每一级的末尾加上“万”或“亿”字;每级末尾的都不读,其它数位有一个或几个,都只读一个“零”。
例如:一百二十亿三千六百万零三百。
6.写数时,万级亿级上的数都按照个级上数的方法来写,哪一位不够用来补足。
(先把亿和万圈出来)7.改写“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将末尾的4个或8个去掉加上“万”或“亿”字就行了。
8.通常我们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是4或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并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如果是5或比5大,要在前一位加1,再把尾数的各位都改写为0.9.最小的自然数是1,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0.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至今还在使用,一个上珠表示一个五,一个下珠表示一个一。
计算器是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当今世界最快的计算工具是计算机。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1.米、分米、厘米、毫米是长度单位。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是面积单位,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能比较。
2.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3.测量土地的面积,用公顷作单位。
计量比较大的土地,常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3.1.1公顷=平方米。
1平方千米=xxxxxxx平方米=100公顷。
4.一个指甲盖约等于1平方厘米,一张邮票约等于1平方分米,课室一块地砖约等于1平方米。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857d44d15abe23482f4da4.pn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整理第一单元姓名:一、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叫做加法。
2、叫做加数,叫做和。
3、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叫做被减数。
叫做减数,叫做差。
5、是的逆运算。
6、+=和加数=-另一个加数7、-=差减数=-被减数=+二、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叫做乘法。
2、叫做因数,叫做积。
3、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叫做被除数。
叫做除数,叫做商。
5、是的逆运算。
6、×=积因数=÷另一个因数7、÷=商除数=÷被除数=×8、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三、有关0的运算①一个数加上,还得原数。
②被减数减,还得原数。
③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
一个数和相乘,仍得。
⑤除以一个的数,还得。
0不能作。
四、含括号的四则运算1、我们学过的、、、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2、有括号,要先算里面的。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里面的。
第二单元1、在哪一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摆出的形状。
2、从同一位置观察由相同个数的小正方形组成的物体,所看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3、从一个方向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能看到它的()个面。
最少能看到()个面。
第三单元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的位置,不变。
用字母表示:。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相加,不变。
用字母表示:。
3、减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
用字母表示:。
4、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两个,不变。
用字母表示:。
5、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的位置,不变。
用字母表示:。
6、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或者先乘,不变。
用字母表示:。
7、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再。
用字母表示:(a+b)×c=;a ×﹙b+c﹚=。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883da3f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4.png)
最全面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整数的认识1. 整数的定义:正整数、负整数、0。
2. 整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3. 整数的比较。
二、数的 read as1. 数的编码:一个数可以用一组数字来表示。
2. 数的读法:数的读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3. 数的写法:数的写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三、算数运算1. 加法: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相加。
2. 减法: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相减。
3. 乘法:正整数、负整数和0的相乘。
4. 除法:正整数和0的相除。
5. 运算律: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四、分数和小数1. 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概念及其用途。
2. 分数的加减法:分母相同和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加减法。
3. 小数的定义:分数的运算和小数的定义及其运算。
4. 小数的读法:小数的读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5. 小数的写法:小数的写法规则及注意事项。
五、长度、质量、容积的认识1. 长度:长度的定义、测量方法及表示方法。
2. 质量:质量的定义、测量方法及表示方法。
3. 容积:容积的定义、测量方法及表示方法。
六、几何图形1. 视图: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及其视图。
2. 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3. 三角形: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4. 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5. 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七、数据统计1. 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来源及其收集方法。
2. 数据的呈现:条形图、饼图、折线图及数据表的呈现方法。
3. 数据的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分布特征,以及数据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以上就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掌握基础知识,幸运的是,四年级数学内容并不是很难,只要认真学习,每一天都有新的进步。
下面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知识点进一步总结:一、整数的认识整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由正整数、负整数和0组成。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75a082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4.pn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一、大数的认识1.亿以内数的认识:o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了解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o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能够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o理解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并能进行大小比较。
2.亿以上数的认识:o在亿以内数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
o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用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描述数。
o掌握亿以上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方法。
3.数的改写与近似数:o学会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o理解近似数的概念,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二、角的度量1.线段、直线、射线和角:o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o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符号表示,能识别角和角的度数。
2.角的分类:o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定义及特征。
o了解角的分类方法,能正确判断角的类别。
3.用量角器量角:o认识量角器,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o能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并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1.口算乘法:o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o能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并判断积的范围。
2.笔算乘法:o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包括因数末尾有0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o理解乘法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特别是积的定位和进位的处理。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1.垂直与平行:o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能识别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垂直与平行关系。
o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2.平行四边形和梯形:o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理解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o能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并理解高的概念。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口算除法:o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为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2.笔算除法:o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方法,包括试商、调商、商的变化规律等。
o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特别是商的确定和余数的处理。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概念公式汇总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概念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fda4982ad51f01dc381f11d.png)
四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公式汇总第一、二单元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的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且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分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写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四、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多个数进行比较大小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
可以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组,然后再逐一进行比较。
五、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万位后面4个0省略掉,改写成“万”字。
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亿位后面8个0省略掉,改写成“亿”字。
六、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首先要确定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然后看清省去部分的最高位,最后按“四舍五入”法求其近似数。
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
七、自然数人们在数物体时,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八、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一、线段的特征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
射线的特征: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合集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合集](https://img.taocdn.com/s3/m/65d848c11a37f111f0855b29.png)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概念合集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且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分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三、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四、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多个数进行比较大小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可以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组,然后再逐一进行比较.五、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万位后面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亿位后面8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亿”字.例:400000=40万 12000000000=120亿六、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首先要确定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然后看清省去部分的最高位,最后按“四舍五入”法求其近似数. 567.850≈57万 135.6965487≈14亿 七、人们在数物体时,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每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八、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九、 开关及清屏键关闭键 清除键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ON//COFF CE一、线段的特征: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射线的特征: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三、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越大.四、量角的方法:“两重一看”1、用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2、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3、看角的另一条边对应的刻度,即是角的度数.(注意:要分清读内圈还是读外圈)五、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六、大于0°而小于90º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º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º而小于180º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º的角叫做平角.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平角不是一条直线)等于360º的角叫做周角.(注意:周角不是一条射线)1周角=2平角=4直角七、画角的方法: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看清0刻度是内圈还是外圈,在量角器所需度数的地方点一个点.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再分别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16⨯3=10⨯3+6⨯3=48二、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先按照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算出积,然后在得数后面添一个0.160⨯3=480 16⨯3=48 48加上一个0就是480三、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四、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五、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其表示方法是所行路程/时间单位速度=路程÷时间例: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汽车5小时行完,每小时行多少千米?450÷5=90(千米)答: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时间=路程÷速度例: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可以路程=速度⨯时间 车辆行驶时,如果路程一定,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就短.六、积的变化规律: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乘(或除以)几.8 ⨯ 15 = 120 ⨯ ⨯4 48 ⨯ 60 = 4802、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它们的乘积不变.8 ⨯ 15 = 120⨯ ÷ 不3 3 变24 ⨯ 5 = 1203、在乘法中,要想使积不变,两个因数的变化就要相反.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因数就要除以相同的数.七、乘法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取近似数,但结果一定要接近准确值.第四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例: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5小时从甲地行到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90⨯5=45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平行)相交以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二、平行: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三、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四、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A和B都和C平行,A、B也互相平行.五、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A和B都和C垂直,A、B互相平行.六、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3、从直角的顶点起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射线.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七、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靠近这个点.3、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八、平行线的画法: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3、再沿第一步中的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利用上面的方法可以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九、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十、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的度数相等.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平形四边形变形后,周长没有发生改变,但面积的大小却发生了改变.十一、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可以画出两种长度的高.十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较短的边叫做梯形的上底,较长的边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那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腰.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当一条腰与上底、下底垂直时,这个梯形叫做直角梯形.从梯形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梯形只有一种长度的高.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口算除法1、整十数除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算除法,另一种是用表内除法计算.2、被除数或除数是接近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要用“四舍五入”法把它们看成接近它们的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来估算.二、笔算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三、商的变化规律:1、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4 8 ÷ 1 2 = 4÷3 ⨯34 8 ÷ 4 = 124 8 ÷ 1 2 = 4⨯2 ÷24 8 ÷ 2 4 = 22、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4 8 ÷ 1 2 = 4÷2 ÷22 4 ÷ 1 2 = 24 8 ÷ 1 2 = 4⨯2 ⨯29 6 ÷ 1 2 = 83、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4 8 ÷ 1 2 = 4÷2 ÷22 4 ÷ 6 = 44 8 ÷ 1 2 = 4⨯2 ⨯29 6 ÷ 2 4 = 4第六单元统计一、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表示方法与单式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只是在每组数中有两个数据,需要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或底纹)的直条来表示,同时要注明图例.二、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的方法观察、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而且可以根据获取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一、烙饼的最佳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地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二、烙饼所用的最少时间=烙饼的总面数÷锅里每次最多可烙的面数⨯烙一次所用的时间烙饼的总面数=要烙的饼数⨯2三、解决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需要按以下的步骤进行:1、思考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2、分析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3、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四、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要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在与对方进行比赛时,要详细地分析自己与对方的情况,反复研究各种对策,在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中,选择一个利多弊少的最优策略,从而使劣势变为优势,最终取得胜利.。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27c5ab6cc22bcd126ff0cca.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万位。
2、数位:个位、十位、百位、……亿位等等,都是数位。
数位名称就是在相应的计数单位后添一个“位”字,如:万3、数级:个级、万级、亿级……都是数级,一个数级包括四个数位。
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4、数位顺序表:含有数级、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的表格叫数位顺序表,如下: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6、数字表示的意义:(1)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12367 中的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 (2)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36472845中的3647在万级上,表示 “3647个万” 7、大数的读法:可以先分级,再读数。
(1)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2)含有三级数的读法: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每级末尾不论有几个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8、大数的写法:可以先分级,再写数。
(1)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整数部分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计数单位 …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一数字表示… … … … … … … …10000 1000 100 10 1(2)含有三级数的写法: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9、读、写数检验方法:读数和写数可以互相检验,即读数后再写出来和原数比对,而写数后可以自己读出。
10、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基本数学概念题(完全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基本数学概念题(完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9ee459ed630b1c59eeb5ef.png)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基本数学概念班别姓名评价一、大数的认识1、个位、十位、百位……亿位都是(),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
2、请把表格填完整。
10个一千万是(),10个一亿是(),10个十亿是(),10个一百亿是()。
每( )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这种计数方法叫做()。
4、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表示多少个一;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表示多少个万;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表示多少个亿。
5、从个位起,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位,第六位是十万位,第七位是百万位,第()位是千万位,第九位是(),第十位是十亿位,第十一位是百亿位,第十二位是()。
6、数字只有:0、1、2、3、4、5、6、7、8、9这十个,而数是由数字组成的。
7、表示一个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没有最大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的。
8、中国发明了算盘。
算盘中一个上珠代表(),一个下珠代表()。
电子计算器中CE是清除键,ON/C是开关及清除屏键,OFF是关闭键,+、—、×、÷是运算符号键。
9、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了用“万”作单位的数。
把万位后面的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把整亿的数改写成了用“亿”作单位的数,把亿位后面的8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亿”字。
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到万位,就看()位,四舍五入到亿位,就看()位,10、读数的方法:(1)分级(2)从高位读起(3)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亿”字或“万”字。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写数的方法:(1)分级(2)从高位写起(3)哪位上没有数要添0。
11、数的大小比较:两数比大小,先把位数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概念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一、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且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个位起,从低位到高位每四位分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
二、亿以上数的读法:(1)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写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和“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中间或前面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四、比较数的大小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位数相同时,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多个数进行比较大小时,要看清楚要求,别丢数。
可以先把相同位数的数组成一组,然后再逐一进行比较。
五、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万位后面4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万”字。
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将亿位后面8个0省略掉,换成一个“亿”字。
例:=40万 =120亿六、求一个数的近似数首先要确定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然后看清省去部分的最高位,最后按“四舍五入”法求其近似数。
≈57万 ≈14亿七、人们在数物体时,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八、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九、开关及清屏键关闭键 清除键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一、线段的特征:有两个端点,长度有限。
射线的特征: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的特征: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
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二、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ON//C OFF CE三、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四、量角的方法:“两重一看”1、用量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2、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
3、看角的另一条边对应的刻度,即是角的度数。
五、角可以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六、小于90º的角叫做锐角。
等于90º的角叫做直角。
大于90º而小于180º的角叫做钝角。
等于180º的角叫做平角。
平角的两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等于360º的角叫做周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七、画角的方法: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看清0刻度是内圈还是外圈,在量角器所需度数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一、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再分别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16⨯3=10⨯3+6⨯3=48二、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先按照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算出积,然后在得数后面添一个0。
160⨯3=480 16⨯3=48 48加上一个0就是480三、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四、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3五、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
其表示方法是所行路程/时间单位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速度⨯时间 车辆行驶时,如果路程一定,速度越快,所用的时间就短。
六、积的变化规律:1、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乘(或除以)几。
8 ⨯ 15 = 120⨯ ⨯4 48 ⨯ 60 = 4802、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它们的乘积不变。
8 ⨯ 15 = 120⨯ ÷ 不3 3 变24 ⨯ 5 = 1203、在乘法中,要想使积不变,两个因数的变化就要相反。
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因数就要除以相同的数。
七、乘法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取近似数,但结果一定要接近准确值。
例: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汽车5小时行完,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50÷5=90(千米) 答: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
例: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几小时可以行完?450÷90=5(小时) 答:5小时可以行完。
例:汽车每小时行90千米,5小时从甲地行到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90⨯5=45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450千米。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平行)相交以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
二、平行: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三、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四、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和B都和C平行,A、B也互相平行。
五、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直线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和B都和C垂直,A、B互相平行。
六、过直线上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和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
3、从直角的顶点起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射线。
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
七、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1、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2、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靠近这个点。
3、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
在垂足处标出垂直符号。
八、平行线的画法: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再沿第一步中的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
(利用上面的方法可以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九、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两点之间的连线线段最短。
十、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的度数相等。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平形四边形变形后,周长没有发生改变,但面积的大小却发生了改变。
十一、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平行四边形可以画出两种长度的高。
十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梯形中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较短的边叫做梯形的上底,较长的边叫做梯形的下底,不平行的那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腰。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当一条腰与上底、下底垂直时,这个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从梯形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梯形只有一种长度的高。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口算除法1、整十数除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根据乘除法的关系用乘法算除法,另一种是用表内除法计算。
2、被除数或除数是接近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要用“四舍五入”法把它们看成接近它们的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来估算。
二、笔算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是: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5三、商的变化规律:1、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要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4 8 ÷ 1 2 = 4÷3 ⨯34 8 ÷ 4 = 124 8 ÷ 1 2 = 4⨯2 ÷24 8 ÷ 2 4 = 22、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商就要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4 8 ÷ 1 2 = 4÷2 ÷22 4 ÷ 1 2 = 24 8 ÷ 1 2 = 4⨯2 ⨯29 6 ÷ 1 2 = 83、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4 8 ÷ 1 2 = 4÷2 ÷22 4 ÷ 6 = 44 8 ÷ 1 2 = 4⨯2 ⨯29 6 ÷ 2 4 = 4第六单元统计一、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表示方法与单式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只是在每组数中有两个数据,需要用两种不同的颜色(或底纹)的直条来表示,同时要注明图例。
二、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的方法观察、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而且可以根据获取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一、烙饼的最佳方案是每一次尽可能地让锅里按要求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
二、烙饼所用的最少时间=烙饼的总面数÷锅里每次最多可烙的面数⨯烙一次所用的时间烙饼的总面数=要烙的饼数⨯2三、解决合理安排时间的问题需要按以下的步骤进行:1、思考完成一项工作要做哪些事情;2、分析每项事情各需要多少时间;3、合理安排工作的顺序,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四、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要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在与对方进行比赛时,要详细地分析自己与对方的情况,反复研究各种对策,在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中,选择一个利多弊少的最优策略,从而使劣势变为优势,最终取得胜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