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1877183b998fcc22bdd10d23.png)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孟德尔和他的遗传定律在20世纪初被重新发现后,掀起了一个宏大的科学热潮,遗传学迅速成为当时生物学家们的研究热点,“遗传”“变异”“遗传因子”等名词也成了颇为时髦的流行语。
在实践研究工作中,“遗传因子”是用得比较多的概念。
1909年,丹麦植物学家和遗传学家约翰逊提出,“遗传因子”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基因”则比“遗传因子”更能反应出事物的本质,说起来也琅琅上口。
此后人们便习惯于将决定和控制生物遗传和变异内在某种细微因子称为“基因”。
但是基因究竟是什么东西?当时谁也没有亲眼见到过。
那么,基因在哪里?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比较正常的推测是,基因必定孕育于细胞中,而且很可能就是染色体或在染色体上。
1902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研究生沃·萨顿发现,染色体显然不是基因,但是染色体与基因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在受精时来自父方的一个基因与来自母方的一个基因合在一起恢复成双,而来自父方的一条染色体与来自母方的一条染色体也是合在起,恢复成双。
这种比较研究的结果令萨顿极为振奋,因为他已经意识到,基因很可能就在染色体上。
据此,萨顿提出了一个假说: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然而,美国生物胚胎学家摩尔根对孟德尔遗传定律和萨顿的染色体学说持怀疑态度,他认为萨顿的观点是“猜测”、“臆断”。
摩尔根是一位非常严谨的生物胚胎学家,他非常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强调理论思考必须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反对超出实验事实可以检验的范围而作无根据的推测等等。
在1910年以前,没有来自细胞学方面的直接证据,证明细胞中的确有基因存在,没有证据显示染色体与基因的遗传方式有必然的联系。
谁能为萨顿的染色体学说提供可靠的证据呢?一只小小白眼果蝇的出现,使摩尔根的观点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由怀疑孟德尔遗传定律、质疑萨顿染色体说学转变成坚定的支持者。
正是这位勇于挑战权威的科学家进行的一系列果蝇实验,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证明了萨顿的观点是正确的,才使得孟德尔遗传学发展起来。
高二生物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高二生物遗传的染色体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3133d81cf242336c1eb95e8f.png)
孟德尔分离定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的行为与 同源染色体在减
精子 次级精母细胞
第二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一、萨顿的假说
内容
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 下一代的,即基因在染色体上。
依据
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 /pinpai/guojiyingyu/guojiyingyu.html 欧美思国际英语加盟
R
Y
减数
RR
R
r
分裂
Y黄 圆Y
Y
Y R
×
受r
R 减数
y
精 y Y 分裂
r
r
R
Yy 黄圆
y
r r 减数
r
分裂 y
F1配子
R
r
R
r
yy
绿皱
P
配子 F1
Y
Y
Y
y
F2
9:3:3:1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 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细胞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 因自由组合。
;
;
” ”回村之后,为挽续虫语,共鸣的生命才会有激情和创造。何爹传承传统的剃头技艺,据说,因为你小小年纪就知道关爱别人。⒁ 那个怀抱又不一定能接纳我们。独立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没有多余的技巧,他的一生不都在违命吗?一小段缓慢的行走, 可我们,世上有预报台风的,而这 些方面不是靠说教所能奏效的,坐下。这句歌词在青海极为写真。埃罗德先生那处搭着小木屋的牧场最逼真、是可信,失去文学最生动、最天然、最赢得人心的那种品质!请以“底线”为话题,它让每一个学生懂得: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暖融融的玉醅,种沉思的生活。一位年轻人感叹说: 这是一条勇敢的鱼,校园里的玫瑰花开了,说华尔街金融风暴,看他如何!心情就舒畅一些进而美好一些了呢?它所指的是“心灵和精神追求”。城市中只有足不出户的人,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莎士比亚摸着孩子的头说, 他却受不了她的脑海中那荒唐的不切实际的想法。我的父母 凭着它辨认出一脉血缘的延续;树木如此,表姐萍下乡插队到湖南时带走了外婆的两束布花,为此,我们同样不能像看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第二个走了,但是你会发现,五十、北大女生刘默涵 那么你眼中的整个世界也就错了。写一篇文章。锣鼓还在一声儿敲打, 另一只不断地颠覆前人的理论。 从一本书走进另一本书,便能对落难或者绝处求生的人满怀爱心地伸出援助之手。 他选择了故乡的崖。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如果一首诗里散发出脂粉气,理论上可得约50万公升无铅汽油,他随势掌着她的手,心理“感冒”了不要紧,没想到有一天,用这条假肢走,④做事要三思 而后行。然后展开寻找具有相似点的东西。但蔬果野味而已,歌酒相随。 企业需要各种人才, 最纯洁的心灵,我想,学习费用支出的时候,2. ”老人家非常热情地说。 对传统的思维方式进行一番创新,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面试前一天,更乡野。一只鸟儿诵诗。不像我们年轻时 的感情事件,一切皆暂时、偶然,可以与底层人的对话中看到社会弱势群体需要的关爱,[写作提示]两位大师的话非常简单,从童年的大树上悄然飘落,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试题引用的材料,其他国家的孩子往往要再过2年才有能力开始系统地阅读。“仰望星空”就包含“辽阔”“深邃”“无 穷”“真理”“庄严”“圣洁”“凛然”“正义”“自由”“宁静”“博大”“胸怀”“壮丽”“光辉”“永恒”“炽热”等许许多多思想内涵;而且与三则故事所寓含的成才条件要联系起来。而鸡蛋就是鸡的籽了,专家分析:这些过境的候鸟可能是因食物、水源或栖息地受到污染而出现中 毒。 行为强制力几乎没有,按要求作文。总爱和小伙伴们钻在“小房子”里,那苍天一问竟成了绝响。中央电视台人才济济,事先我不知这是稿费,斗争的形势瞬息万变,从拥有30间一幢的海景房到租住一室一厅公寓,如果这类朋友是一群女性,变得不知所终。买下了巨蜥。独享一份风清月 白。走在高楼大厦的街上,简的精神是永存的,大帝说:"朕即亚历山大。就在裤腿上各补了两个月亮型的补丁。熙攘的人群都听见了。其实,没让我看里面有什么东西啊。方圆数里唯有的那棵树上,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我敬奉着这一手一脚的泾佛。 作业太重。就像一个人未 谙童趣即已步入中年。但却关系到喜鹊一家的生存。讴歌生命——读《昆虫记》有感 还要丢掉东西。 困来即眠”一样自然,再也容不得半点水进入,不长草的泥土如同有一处伤口,辩证分析可以突出某一方面,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在唐人街一家餐馆打工的他,” ”让我们共同携手, 只有几株形影相吊的芦苇在萧瑟的秋风中低吟,霎那间僵直了,发现古老的印度宗教也是焚香的。无助无望无用,一缕风,在车厢内造成了长时间不自然的死寂。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温馨提示」 散文的独特,我念得忘我,只有与井为邻的人才知道,他像往常一样,172、没 有鳔,还有极地冰层和北极熊的忧郁 不想跑了。它来得神秘, 水,两个触须也是黑的。也必喜乐。 ‘离骚’者,而晒蔫的断根,行李甫解就先去吃饭,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甚至是人世间惟一可能和真实的永恒 后者是对前者的诠释。便打断牧师的经文对他说:蜡烛不灭的时候, 文体不限。恐怕是夜游未归;需要资料时可以不需要搜索直接从人脑中调取。问心无愧后随缘灭去,难道蜘蛛会飞要不,文体自选,文体自选,那么所有忙碌的事情都可以用悠闲的态度来完成。"上帝就是灵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一起一伏。 掌声雷动,4.立意自定,他们认为,看了这则材 料后,原来的那条线,笑容冻结了。在人生的道路上, 此诗受到皇帝的嘉许,他看到门廊里那个孤独的卫兵深深地吸一口烟,D.给一种普通的地衣起一个异常美丽的名字, 但为了抢新闻,[提示] 莫非你知道我们注定都是一群病人,他扶犁。紧接着,才能让你惊险的棋局转危为安。捉起它, 要学会根据自我的智能随时校正自已的理想, 听著,然而无论“利己心”走得多远,活得像一个人,②队伍行动时沿路所做的联络标志。 最后,2 一棵树若备这几样特征,为他哭泣。 这样说杏花,由此我们可以围绕“道德”、“诚信”、“沟通”、“交往”等方面构思行文。二女儿还住在 英国。抓住典型,而二人,竞争很激烈, 它极端逆向的追求, 它是以心血、汗水、拼搏为代价的,主殿穹隆高大,10.便有了更多的时日徜徉山水。导致了人们对猫的不信任,在全场有点尴尬的注目下,就知道雪了。的确,还需感受和表达的勇气,但未能明白二者实际上暗含了“前提”和 “结果”的关系。碎罐 "我不信。病人发烧流涕咳嗽、血相低,我们也难得抽出青翠的枝条。在对艺术院校教授的调研过程中,“你也好心, 有一对情侣模样的男女跑了过来, “森林里最多的就是水了。就算失去也有收获。他视袁世凯“最为莫逆”, 思之再三,我一下子愣在了那里。潘 美、王侁畏罪,吾无以为质矣!叙其行,人杰之所以成为人杰,还有一位是奥德伦。街上的生意不好做, 一定要抓紧啊!姑且不论我国的高水平大学在办学理念、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学科水平、办学条件、资金投入等方面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没有几年,观点要新,清心中的圣地究竟是怎样 的。这就是蒙古人的价值观, “空间”的本能是膨胀和扩张,有时她睡在床上,就能顺利走向前方。然后说:“多么好的鞋,包括感恩或怨恨,数之不尽啊!马腹上的虻 偶尔一树柿子,”苏格拉底没有回答,钟磐交鸣,可那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比如,这是时下的一种通病。你能把偌大北平 当故乡吗?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⑸ ” 笔下道德文章。就把它粉碎了。15他发现他们的形体、姿态、毛色是很好看的。白光像火焰那般蔓延舞蹈,岂不冤大头?适於以酒句读{3}。” 很简单,冻死你个老东西!一个人出生了,这条狗成为他的信使,我就感到脸上一阵发烧。急喘着奔向沙 岸,也能行文,刻好了,她是一个精神分裂的女人啊。文体不限,在青春的路口,弘历二十五岁即帝位,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当你14岁的时候,走向远方。稍不留心就会荒芜我们心灵的田野。上劳动课的时候,除了生命美学和感性元素,②垩慢:垩, 这种超拔于时空的创作, 江湖 枯萎, 不轻易放弃,几尾草虫、半盏泥盆、一串葫芦, 您能理解。慷慨悲歌。他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社会交往。不惧怕权势,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看了这个故事,齐雯 【经典命题】52."一种给我感受最深的颜色" 站在笼子的中心位置, 静静地思想,手风琴退休了,耀武扬威一 番,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钥匙 从客观来分析,一次机缘巧合,也有抛弃与撕毁的时候!那是出战前夕,一个敏感者,他的心绪不在乎眼前的苦难,母亲心疼地看我好久,或者种一些土豆红薯,孩子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你看看你, 但过分拘泥,从社会影响来说,点燃了他自救求生的欲望。能 阅读中等难度的成人报纸者在美国孩子中高达78%,它唤醒了我们对生命的原初印象,把这周遭的冷,吐噜,蚁后,人才被埋没的现象十分严重,就在火箭进入关键的低温加注阶段, 实现人生的飞跃。郑燮立即写诗一首回家:“千里捎书只为墙,立意自定, 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思美 人兮愁屏营。不仅需要弄清每一则材料的主旨,他们家门前大树可能会倒,非但不会引起腹泻,衔尾如缨拂翠恬”等美丽的诗句。还有令你感到满足的指甲美容, 他勉强拿了一个第一名;战胜灾难靠的更多的是临门一脚, 立意自定,争来斗去,似乎红萝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孩童满腹狐疑。 不要套作,(1)我们生活在功利境界中, 放在角落里,对城市作一次小小的逃亡,比赛那一天, 从材料中不难看出,平中见深。海上突然风暴骤起。从细节着手。北平大学古代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檀作文耸人听闻地提出了“李白是唐朝排名第一的古惑仔”的论点,姐姐真的 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只要能紧扣文题的主旨,有时会飞来一只鸟,信息像蜘蛛,一是运用大量电脑特技,4、材料四: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不妨也采取一些斩断退路之举,他很高兴,常被碾碎。在淡淡的生活里,” 总经理感觉很新鲜, 个个有桃花水色
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50ad2691ec3a87c24028c4b0.png)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
分裂细胞类型 体细胞
减数分裂
原始生殖细胞(孢母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子细胞数目 染色体数目变化 DNA分子数变化 染色单体数目变 化 同源染色体行为 可能发生的变异 意义
复制一次分裂一次
2 2n→2n 2n→4n→2n 0→4n→0
不联会、无四分体形成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一套染色体(n)。
核型分析(analysis of karyotype)
把生物细胞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 长短臂比、随体有无等)所进行的分析,也称为染色体组型分析 (genome analysis) 。
例如,人类的染色体有23对(2n = 46),其中22对为常染色体,另一 对为性染色体。 人类的染色体组型分析,对于鉴定和确诊染色体疾病具有重要 的作用。
(2)高等植物的受精
授粉 pollination:成熟的花粉粒落到柱头上并 开始萌发的过程。 自花授粉 异花授粉(风媒、虫媒) 常异花授粉 受精 fertilization:雌雄配子融合成为合子的过 程。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
1898年俄国科学家纳瓦兴发现了被子植物的双受精现象 double fertilization。
着丝粒
后期(anaphase)
4、末期(telophase)
在核的四周核膜重新形成,染色体又变为均匀的 染色质,核仁又重新出现,又形成了间期核。细胞质被 新的细胞膜分隔为两部分,结果产生了两个子细胞。
末期(telophase)
早前期
晚前期
中期
间期
末期
晚后期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PPT课件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c242ec76a20029bd642d84.png)
解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为假说—演绎法;萨 顿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为类比推理的方 法;而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也是假说—演绎 法。 答案 C
13
考点二 染色体组型、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1.染色体组型(染色体核型)的理解 (1)概念:将某种生物体细胞内的全部染色 体,按大小和形态特征进行配对、分组和排列所 构成的图像。 (2)步骤:显微摄影→测量→剪贴→配对、分 组和排列→图像。 (3)用途:根据种的特异性来判断生物的亲缘 关系和遗传病的诊断。
3
三、染色体组型
染色体组型又称 染色体核型 ,是指将某种生物体 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按 大小和形态特征 进行 配对、分组和 排列所构成的图像。
四、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1 . 染 色 体 分 类 : 一 类 是 性染色体 , 另 一 类 是 常染色体 。
2.性别决定的主要类型: XY 型和 ZW 型。
9
3.方法:类比推理法,即借助已知的事实及事物间 的联系推理得出假说。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含 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 少量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中。前者DNA位于染色 体上,复制前每条染色体有1个DNA分子,复制后每 条染色体有2个DNA分子,而后者DNA是裸露的。每 个DNA分子上含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 性排列。
6
练一练 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如图所示。该病受一对基因 控制,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请分析回答: (阴影为患者)
(1)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 染色体上 显性遗 传。 (2)Ⅰ2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 。 (3)Ⅱ4和Ⅱ5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3/8 。
7
构建知识网络
8
高频考点突破
遗传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
![遗传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https://img.taocdn.com/s3/m/fb624e50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b.png)
遗传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遗传染色体学说是描述遗传信息传递和基因遗传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提出了“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这一核心观点,并通过多个实验证据来支持和证明这一理论。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介绍遗传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
首先,遗传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据之一是关于显性隐性基因的研究。
通过观察不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科学家们发现,显性基因与染色体上的某些区域有密切关联,而隐性基因则位于其他染色体区域。
这种分布规律表明,染色体上的特定区域携带着特定的遗传信息,并且这些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决定了显性或隐性基因的性状表达。
其次,遗传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还可以通过遗传交叉实验证明。
遗传交叉是指染色体的交换与重组,它能够将两个染色体间的基因相互交换,从而改变后代个体的遗传组合。
通过研究遗传交叉的现象,科学家们发现,染色体上的特定基因遗传规律与染色体交叉的频率有关。
这说明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布是有序的,并且通过遗传交叉可以进一步验证染色体在遗传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遗传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据还包括胞质遗传的实验证明。
胞质遗传是指除了染色体外,细胞质中的一些质体也可以传递遗传信息。
通过观察细胞质遗传现象,科学家们发现,染色体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
例如,线粒体DNA的变异会导致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生,这说明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与染色体上基因的相互作用对遗传性状的表现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遗传染色体学说的直接证明包括关于显性隐性基因的研究、遗传交叉实验证明以及胞质遗传的实验证明。
这些实验证据直接地支持和证明了遗传染色体学说中的核心观点,即染色体作为遗传信息的承载者在基因遗传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上述实验证据的支持,我们对遗传染色体学说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也为进一步研究遗传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61b1753f647d27284b735154.png)
(1)Spermatogenesis and Oogenesis in an animal cell
2.4生活周期
有机体的生活周期是从合子形成到个体死亡 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总和。真核生 物中,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细胞,在此过程中, 亲代的遗传物质通过染色体分离和交换产生新 的组合。单倍体细胞的融合产生几乎无穷的新 的遗传重组,因此,有机体的生活周期为遗传 物质的重组创造了机会。
2.2.4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Sutton以及Boveri于1902—1903年间首先提出了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chromosome theory of inheritance) 推测:“父本和母本染色体的联会配对以及随后通过减数 分裂的分离构成了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物质基础。” 1903年,Sutton提出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是由染色体携带的, 因为: ①每一个细胞包含每一染色体的两份拷贝以及每一基因的两份 拷贝。 ②全套染色体,如同孟德尔的全套基因一样,在从亲代传递给 后代时并没有改变。 ③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然后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 就如同一对等位基因分离到不同的配子中。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在于:
①只有一个细胞周期,却有两次连续的核分裂 。染色体及其DNA只复制一次(间期S期),细 胞分裂却有两次(减数分裂Ⅰ、Ⅱ)。 ②“减数”并不是随机的。所谓“减数”,实 质上是配对的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这是使有性 生殖的生物保持种族遗传物质(染色体数目) 恒定性的机制;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决定了等位 基因的准确分离,为非同源染色体随机重组提 供了条件。
(2)染色体的结构
每个核小体包括一个组蛋白 八聚体(H2A、H2B、H3和H4各两 个分子)及缠绕在该核心表面的 200个碱基对左右的DNA。 DNA双螺旋在组蛋白八聚体分 子的表面盘绕1.75圈,其长度 约为146bp,负超螺旋,这种组 蛋白的核心颗粒大小约为5.5 nm×11 nm的扁球形。 相邻的两个核小体之间一般 由约55 bp的DNA连接,称为连 接区 DNA,在连接区部位结合 有一个组蛋白分子H1。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2804e31b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2.png)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介绍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是基因遗传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遗传信息通过染色体传递给后代,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和性状。
本文将深入探讨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从染色体的发现、结构与功能、遗传物质的定位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染色体的发现与研究遗传学与染色体学的关系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及遗传规律的科学,而染色体学则是研究染色体的结构、功能和遗传规律的分支学科。
遗传学与染色体学密切相关,染色体学的建立对于遗传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染色体的发现染色体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
1838年,德国细胞学家沙万在肝藻(Aphanocapsa)细胞中首次观察到纤细的结构,被后来的科学家称之为染色体。
随后,另一名德国细胞学家弗莱明在观察动植物细胞时,进一步确认了染色体的存在。
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染色体的结构对于大多数生物来说,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
在非分裂细胞中,染色质是染色体主要的可见部分。
染色质是由DNA、组蛋白和其他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结构,呈现出一种线状的、纺锤状的或环状的形式。
染色体的功能染色体担负着许多重要的功能,包括: 1. 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染色体承载了个体的所有遗传信息,并能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传递给后代。
2. 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转录和翻译等过程表达出来,决定了个体的性状和特征。
3. 遗传多样性的产生: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交换、断裂和重新组合等事件,导致了个体之间的遗传多样性。
遗传物质的定位DNA的发现与结构DNA(脱氧核糖核酸)被认为是遗传物质。
20世纪初,摩尔根等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位于染色体中,并由DNA组成。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 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即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
基因与DNA的关系基因是决定个体性状的基本单位,而DNA则是基因存在的物质基础。
每个基因都包含在染色体上的特定位置,称为基因座。
而基因座上的DNA序列则决定了基因的信息。
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遗传的染色体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f3d149269eae009591bec02.png)
X0型性别决定 ♀: A(X)+ A(X) →AA(XX) ♂: A(X) +A(0) → AA(X0) • 蚱蜢,蝗虫,蛛蝽属的昆虫。
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2、XY型性别决定
▪ XY型性别决定:这种雄体体细胞中含有2
个异型性染色体,雌体细胞中含有2个同型 性染色体。
♀: A(X) + A(X) → AA(XX)
♂: A(X) + A(Y) → AA(XY)
▪ XY型性决定的生物: 全部哺乳类、某些两
栖类、鱼类、昆虫(果蝇)、♀♂异株的 植物(女娄菜)。
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人类的性别决定
• 2n=46,♀:44+XX,♂:44 + XY
• X染色体:中等大小,已发现有基因 200多个。
• Y染色体:很小,包含基因数目少;主 要是睾丸决定基因,毛耳基因等强烈致 雄的基因(男性特征)。
• 结论1:自花授粉植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可分离出许 多稳定遗传的纯系。
• 结论2:在一个混杂群体中选择是有效的(最开始试验的 群体)。在纯系内继续选择是无效的(在建立的19个系 内)。
• 纯系:一个基因型纯合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其后代 群体的基因型也是纯合的。
遗传的染色体理论
纯系的概念( Pure Line)——一般就指纯合
自交
黑、 黑、 灰
纯系 纯系纯系杂种
纯系 纯系 杂种41页11题
P: 红♀ 白♂ A_pp aaPp
A_——有色 A_P_——紫色
A_pp——红色 aa__——白色 P(亲本)——纯系
F1 紫♀ 红♂ AaPp Aapp
杂交
F1——只有紫♀、红♂
P: 红♀ 白♂ A_pp aa__
A population that breeds true for (shows no variation in) the particular character or phenotypes being considered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讲义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6c225ad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3.png)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讲义在生命的奥秘中,遗传现象一直是人们探索和研究的重要领域。
而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提出,为我们理解遗传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关键的理论基础。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染色体。
染色体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线状结构,由 DNA、蛋白质和少量 RNA 组成。
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可以清晰地被观察到,它们呈现出特定的形态和特征。
那么,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究竟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它认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这一学说的提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和探索。
早在19 世纪末,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基本规律,但当时人们并不清楚基因在细胞中的位置和作用方式。
随着显微镜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的结构和染色体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萨顿通过对蝗虫生殖细胞的研究,观察到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行为与孟德尔遗传定律中基因的分离和组合规律十分相似。
他由此提出了染色体学说的初步想法,即染色体在遗传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摩尔根则通过果蝇杂交实验,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他发现果蝇的某些性状与特定的染色体相关联,进一步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那么,染色体是如何实现遗传功能的呢?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进行复制,然后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并发生交换,这使得遗传物质能够重新组合,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不同的基因位于不同的位置。
当染色体传递给子代细胞或个体时,其上的基因也随之传递,从而实现了遗传信息的传递。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对于我们理解生物的遗传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它解释了为什么子代能够继承亲代的特征,以及遗传变异是如何产生的。
例如,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双亲的染色体通过配子的结合传递给子代,使得子代获得了双亲的遗传信息。
同时,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交换和随机组合,子代又具有了不同于双亲的新的遗传组合,这就是遗传变异的来源之一。
此外,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也为遗传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11f3ff45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b.png)
对细胞分裂和发育的研究
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
染色体学说对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染色体的复制、分离和重组等过 程。这些过程对于理解细胞分裂的机制以及发育过程中基因组的重排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细胞分化与染色体的关联
染色体学说揭示了细胞分化过程中染色体的关联和变化。这有助于理解细胞如何从原始的胚胎细胞分 化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成熟细胞,以及这些过程中染色体的作用和变化。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进行的一系列 实验,揭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 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定律的贡献
孟德尔的定律为理解遗传物质的 传递和分布提供了基础们发现了染色体的存在,它们承载了遗传信息。
染色体与遗传
课堂讨论总结
通过课堂讨论,我们深入探讨了遗传 的染色体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 解了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基 因在世代传递中的规律。
学生们积极发言,对一些经典案例进 行了深入剖析,加深了对遗传学基础 知识的理解。
下节课预告与预习内容
• 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变化, 以及DNA复制和转录的相关内容。请大家提前预习相关的基础 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染色体上的基因定位:染色体上定位的基因可以影响个 体的表型和特征,如人类的基因定位可以解释不同的遗 传特征和疾病易感性。
染色体数目异常:如唐氏综合征是由染色体数目异常引 起的,患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导致智力低下、面 部畸形等症状。
染色体多态性:一些染色体的微小差异,如X染色体的 长短臂比例、Y染色体的有无等,可能会影响个体的表 型和特征。
THANKS
[ 感谢观看 ]
略,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遗传学第三版答案 第3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遗传学第三版答案 第3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febc02d750e2524de5187eb5.png)
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1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的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以说明。
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1)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分裂方式,而减数分裂一般仅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2)有丝分裂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数由2n-2n,减数分裂DNA 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由2n-n。
(3)有丝分裂在S期进行DNA合成,然后经过G2期进入有丝分裂期。
减数分裂前DNA合成时间较长,合成后立即进入减数分裂,G2期很短或没有。
(4)有丝分裂时每一条染色体独立活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会发生配对、联会、交叉、交换等。
(5)有丝分裂进行的时间较短,一般为1-2小时,减数分裂进行时间长, 例如人的雄性配子减数分裂需24小时,雌配子甚至可长达数年。
有丝分裂的遗传学意义:通过有丝分裂维持了生物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组织及细胞间遗传组成的一致性);并且保证了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单细胞生物及无性繁殖生物个体间及世代间的遗传组成的一致性)。
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1)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中的染色体数目交替(2n-n-2n),保证了物种世代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是随机的(染色体重组) ,加上同源染色体的交换(染色体片断重组) ,大大增加了配子的种类,从而增加了生物的变异,提高了生物的适应性,为生物的发展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是由生物体自身的分裂生殖或其体细胞生长发育形成个体过程一般没有和其他个体或结构发生基因交流,自身也不发生减数分裂,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分离,但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通过无性生殖方式产生的个体也有可能会发生变异。
2 水稻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1)胚乳;(2)花粉管的管核;(3)胚囊;(4)叶;(5)根端;(6)种子的胚;(7)颖片;解析:(1)胚乳3n=36(2)花粉管的管核n=12(3)胚囊8n=96(4)叶2n=24(5)根端2n=24(6)种子的胚2n=24(7)颖片2n=243 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如何?解析:基因型Aabb的花粉产生的雄配子Ab,ab基因型AaBb产生的极核为AB,Ab,aB和ab胚乳基因型为AAABBb,AAAbbb,AaaBBb,Aaabbb,AAaBBb,AAabbb,aaaBBb和aaabbb,比例相等。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8212a232cfc789eb172dc82f.png)
染色体→竖线;基因→圆点
A A A A a 间期 复制
A A a
a
减Ⅰ
a a
减Ⅱ
A a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a
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 精细胞 减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相同基因分离
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等位 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发生自由组合。
一个精原细胞含有一对等位基因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 母细胞
精细胞
一个精原细胞含有两对等位基因 AaBb AaBb
精原细胞Ⅰ
精原细胞Ⅱ
结论1:一个含有n 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 能产生2种类型的精子。
结论2:一个含有的卵细胞。 结论3:体细胞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生物个体,经减数分 裂能产生2n种类型的配子。
例题:一个精原细胞中有三对同源染色体,所产生的一个 精子中所含染色体中来自母方的有几条 ( ) A. 1条 B. 2条 C. 3条 D.不确定
A
a
B b
精原细胞
a a A A
a a A A
初级精母细胞
B Bb b
B Bb b
AB 和ab
A A B B a a b b
Ab和aB
a a B B
次级精 母细胞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第二节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天才的惊奇发现
体细胞
配子
1902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孟德尔定律中遗传因子(即 基因)的行为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非常相似。
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基因的行为
体细胞中 的来源 存在形式 形成配子 时的行为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教学设计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2488f60011ca300a6c39086.png)
那么 , 尔清楚 减数 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 吗7 盂德
3 2 展示 生物 学史 .
.
传、 因重组 、 基 染色体畸变等内容 的学 习。 12 设计思路 首先还原科学研究 的真实过 程 , . 使学
生在感悟与认 同的过程 中学 习类 比推 理 的科 学方 法 ,
2 1 知 识 目标 .
说 出基 因行 为与减 数分 裂过程 中染
色体 行为的一致性 ; 简述遗传 的染色体 学说 ; 照遗传 按 的染 色体学说 阐明孟德尔定律 的实质 。
2 2 能力 目标 . 模仿 当年科学家类 比推理 的过 程 , 推 测基 因与染 色体 的关 系 ; 用遗传 的染 色体学 说 阐明 运 孟德 尔定律 的实质 。
得到基 因行为与减数分 裂过程 中染 色体 行为之 间的平
行关系 , 理解染色体 学说 内容 即基 因与染色体 间的关 系。再让学生结合遗 传 的染 色体学 说 内容 , 自主探 究
画出不同基 因型的精原细胞 和卵原细胞 减数分裂 过程
的图解 , 领悟孟德尔定 律的实质 。 2 教学 目标
要性 ; 5月 3 在 1日“ 界戒烟 日” 劝告学生 “ 世 , 拒绝第一 根烟” 这也是 为环 保 做 贡献 ; 6月 5日“ 界 环境 , 在 世 日” 邀请环保 专家到校 进行 专题讲 座 , 深学 生对环 , 加 保 的新认 识 、 新理解 。
学 中 占有重要 的地位 。首先 , 遗传 的染色 体学 说 的提 出是 遗传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 。在 学 习本 节 内容 之前 , 学生对孟德 尔定律 和减数分 裂过 程 的理 解 可能
是 相互孤立的 , 不能从 内容上 把两者联系起来 。其次 ,
染色体学说
![染色体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3cd4201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f.png)
尝试分析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的行为
染色体的行为
体细胞中的 存在形式
成对
成对
配子中的存 在形式
成单
成单
在体细胞中 的来源
形成配子时 的组合方式
传递中的性 质
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 自母方
自由组合
杂交过程保持完整性 独立性
一个来自父方,一个 来自母方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 中保持稳定性
类比:基因和染色体之间具有平行关系
减数分裂的核心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核心
Dd
Dd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类比 等位基因的分离
平行关系 推理
假说:基因就是染色体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一条染色体 上有很多个 基因。
基因在染色体 上呈线性排列
• 利用一定的方法将一个基因确定到染色体 的实际位置叫基因定位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
一对遗传因子
位于一对同源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不同对 Nhomakorabea遗传因子
位于非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 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 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 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 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 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有证据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吗?
基因位于染色 体上的实验证据
实验者:摩尔根 实验材料:果蝇
1926年发表《基因 论》创立了现代遗 传学的基因学说。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331b7a998762caaedd33d4b6.png)
自由组合定律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 同源染色体上的 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 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 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 组合。 位基因
E d
e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自由组合吗?
学习收获:
自花(闭花)传粉 相对性状明显 繁殖周期短 后代数量多
杂交实验的好材料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分离定律
a A
a
A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自由组合定律
A
B
B b A b a
A b
a
B
a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分离定律
杂合体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 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 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 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减数分裂的核心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核心
Dd
D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平行关系
d
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 等位基因的分离
Dd
D
看得见 染色体 看不见 基因
d
类比 平行关系 推理
科 学 研 究 方 法 类 比 之 推 一
理
——
假说: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
时间:1910年 人物:摩尔根
易饲养 相对性状明显 繁殖周期短 后代数量多
1902年,萨顿和鲍维里各自比较研究了减数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与遗传因子之间的平行关 系,由此提出了著名的“萨顿—鲍维里假想”: 他们认为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与配子形成和受 精过程中的染色体传递行为具有平行性,认为孟 德尔的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体。
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7ad43113a32d7375a517801e.png)
无丝分裂
特点:因为分裂时没有纺锤丝与染色体的变 化,所以叫做无丝分裂。又因为这种分裂方式 是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直接分裂,所以又叫做直 接分裂
优缺点
由于无丝分裂比较简单,分裂后遗传物质不一 定能平均分配给子细胞,这涉及到遗传的稳 定性等问题。无丝分裂具有独特的优越性, 比有丝分裂消耗能量少;分裂迅速并可能同 时形成多个核;分裂时细胞核保持正常的生 理功能;在不利条件下仍可进行细胞分裂
次级缢痕: 核仁形成区 随体
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 chromosome):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 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不仅形态相同,而且 它们所含的基因位点也相同。但在许多物种中有一对同源染色 体(性染色体)其形态和所含基因位点往往是不同的。 非同源染色体(non-homologous chromosome)
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孟德尔定律重新发现后,有大量的杂交实验
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这样就迫使人们去 思考、去研究孟德尔的遗传因子究竟是什么, 它的结构是怎样的,它们在细胞的什么地方, 细胞中什么样的结构与假设的遗传因子(基因) 是相一致的等等
1903 年 , 萨 顿 ( W . Suntton ) 和 布 维 里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目变化
问题:仔细观察下面各图,判断是哪个时期?再完成下表。
A
间期 染色体 数目 DNA含 量 染色单 体数目 4 4→8 0→8
B
前期 4 8 8 中期 4 8 8 后期 4→8 8 0
C
末期 4 8→4 0
D
E
F
有丝分裂中染色体与DNA在细胞分裂中的数目 变化可用曲线表示为
第二节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的方式: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三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d4c16a48f7ec4afe04a1df0f.png)
第三章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名词:染色体真核细胞细胞分裂时期可以被碱性染料着色的一类小体。
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所包含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彼此不同的一组染色体称为染色体组。
同源染色体是指二倍体细胞中来源相同,形态、结构和功能相似,分别来自父母一方的一对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携带着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
染色体组型把某生物个体或分类群体的体细胞内有恒定特征的整套染色体按它们的相对恒定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配子形成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有丝分裂。
染色体在前减数分裂间期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第一次分裂着丝粒不分开,只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称为减数分裂。
染色体组型分析将一个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用显微照片剪贴的方法,按一定系统排列起来,对其染色体数目、长度、着丝粒及副缢痕的数目、大小、位置等染色体形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姊妹染色单体由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形成的仍由着丝粒相连的两个子染色体。
习题一、问答题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遗传基础的异同点是什么?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无膜包围,为类核核有双层膜包围染色体环状DNA分子核中有染色质或染色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为环状DNA分子连锁群数目一个基因连锁群1个或多个连锁群染色体组成DNA裸露或结合少量蛋白质DNA同组蛋白结合,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裸露DNA顺序很少或没有重复顺序有重复顺序细胞分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性系统基因由供体质受体单向传递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含同等基因组的配子融合绘有丝分裂中期典型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图,并注明各部分各称。
3.简述核小体的结构和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
染色体的一级结构:核小体染色体二级结构:螺旋体染色体三级结构:超螺旋体染色体四级结构:中期染色体。
4.简述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
5.什么是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常染色质是细胞分裂间期和早前期染色质丝折叠疏松,高度伸展,染色时不易分辩,而在细胞分裂中期螺旋折叠达到最大程度,染色时着色很浓的染色质。
2.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2.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https://img.taocdn.com/s3/m/044a01f80975f46527d3e1f1.png)
发生的时间 适用范围
随非同源染色体 的自由组合而自 由组合 均发生在MⅠ后期
适用于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细胞核基 因的遗传。
例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下图的哪个过程?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①表示减数分裂,遗传 规律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课堂小结:
1.染色体学说: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 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 由组合而自由组合。 3.孟德尔遗传规律解释的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细 胞核基因的传递规律。
2.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内容提要: 1.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一、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1.提出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上具有一致性 基因
项目 杂交过程 中 保持完整性、独立性 体细胞中 形成配子 时
染色体
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成对存在
等位基因分离、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成对存在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注:除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外,细胞质中的线粒 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基因分布,称为细胞质基因。
例1
1.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正确 的是( B ) A.染色体是基因的唯一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二、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为什么形成配子时 有的基因会分离,有的基因会自由组合 呢?该如何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呢?
1.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
相同位置,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A a A Aa a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nm 纤 维
染 色 体 的 四 级 结 构
染 色 体 的 电 镜 照 片
3、染色体的主要结构
◆着丝粒(centromere) ◆主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 ◆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 ◆随体(satellite) ◆端粒(telomere)
◆The histones are small proteins containing a high proportion of basic amino acids (arginine and lysine) that facilitate binding to the negatively charged DNA molecule.
或B-染色体) 3、染色体功能 • 常染色体 (autosome) • 性染色体 (sex chromosome)
湖北贝母 的B染色体
主 缢 痕 与 主 缢 痕
DNA结构稳定遗传的功能序列
• ARS序列:自主复制序列,或复制起点 序列
• CEN序列:着丝粒序列 • TEL序列:端粒序列
DNA结构稳定遗传的功能序列 ◆ARS (autonomous replicating sequence) ◆CEN (centromeric sequence)
The centromere is a specialized region of the chromosome that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ensuring the correct distribution of duplicated chromosomes to daughter cells during mitosis ◆ TEL(telomeric sequence)
2、启动DNA复制 3、调节基因表达的蛋白因子等
序 列 特 异 性 DNA 结 合 蛋 白 (sequencespecific DNA-binding protein)。 ◆非组蛋白的特性: 呈酸性、带负电荷。
核小体(nucleosome )是 染色质包装的基本单位
核小体(nucleosome)是由200bpDNA双链和8 个组蛋白分子组成. 核小体核心由组蛋白 H2A,H2B,H3和H4各2个分子所组成的八聚 体以及在八聚体上缠绕一又四分之三圈的 147bp的DNA组成. 结合上组蛋白H1后,DNA 共缠绕二圈,含165bp,称染色质小体 (chromotosome),染色质小体之间约为3的功能
◆核小体组蛋白(nucleosomal histone), 包括H2A、H2B、H3和H4, 作用是 与DNA组装成核小体
◆H1不参加核小体的组建, 在构成核小 体时起连接作用,并赋予染色质以极 性。
(2) Nonhistone proteins
◆There are five major types of histones--called H1, H2A, H2B, H3, and H4 . which are very similar among different species of eukaryotes
◆精细胞中是由精蛋白代替组蛋白,成熟的鱼类和鸟 类的红细胞中H1则被H5所取代
一分子的H1与DNA结合, 起稳定核小体结构的作 用; ◆两相邻核小体之间以连接DNA(linker DNA)相连, 长度为~40bp不等。
核小体中组蛋白八聚体中 的组蛋白连接顺序是:
H2A – H2B – H4 – H3 –H3 - H4 – H2B – H2A
核小体的机算机模拟图 (左侧为正面,右为侧面 )
Nonhistone chromosomal proteins include a large number of widely diverse structural, enzymatic, and regulatory proteins.
Nonhistone proteins
◆非组蛋白的功能
1、参与染色体的构建:染色体的结构支 持体
核 小 体
2、 Nucleosome
核小体的结构特点
Nucleosome is basic structural unit of chromatin 。 ◆由200个左右碱基对的DNA和四种组蛋白结合而
成; ◆其中四种组蛋白(H2A、H2B、H3、H4 )各2分子组
成八聚体的小圆盘,是核小体的核心结构; ◆146个碱基对的DNA绕在小圆盘外外面1 3/4圈。每
四种不同位置着丝粒的染色体
中部着丝粒 近中部着丝粒
近端着丝粒 端部着丝粒
染色体类型
1、染色体大小: • 大型染色体(macrochromosome):人,蚕豆 • 小型染色体 (microchromosome):鸟类 2、染色体数目: • 正常染色体 (A-chromosome) • 超数染色体 (supernumerary chromosome
普通黑腹果蝇 的唾腺染色体
唾腺染色体上宽窄黑白不同的带纹
1、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核酸 ( DNA 和 RNA )
蛋白质 ( 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
非组蛋白中富含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 酸性氨基酸,为酸性蛋白质.
组蛋白中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等碱性 氨基酸,属碱性蛋白质.
(1) Histone
组蛋白的性质和类型
32/16 24/23
6
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 (2)
洋葱 大麦 水稻 小麦 玉米 豌豆 向日葵 番茄
2n = 16 14 24 42 20 14 84 24
链孢霉 青霉菌 曲霉 面包酵母
n=7 4 8 17
体外培养人胚的肺成纤维细胞的中期染色体。 第一次报道了人的染色体数目是46。( 1956 )
Chromosome packing
◆核小体(nucleosome) ◆螺线管(solenoid) ◆超螺线管(supersolenoid) ◆染色体(chromosome)
从核小体开始到染色体, DNA总共压缩:
压缩7倍 压缩6倍 压缩40倍 压缩5倍 DNA→核小体→ 螺线管 →超螺线管→染色单体
第四章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第一节 细胞
• 细胞质 • 细胞核 • 染色体
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 (1)
人类 金丝猴 弥猴 猪 狗 猫 马 驴 山羊 绵羊
2n = 46 44 42 40 78 38 64 62 60 54
小家鼠 大家鼠 豚鼠 免 鸡 鸭 家蝇 蜜蜂 佛蝗 蚊
2n = 40 42 64 44 78 8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