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数学研究第二章不等式的解法课件

合集下载

不等式的解法PPT教学课件

不等式的解法PPT教学课件

x
0(m
R).
热点题型3:不等式的证明在数列等章节 中的运用
例3:(2005年全国卷Ⅰ.19)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 为q,前n项和Sn>0(n=1,2,3,…)
(1)求q的取值范围
(2)设 bn
an2
3 2
an1
记{bn}的前n项和为Tn,试
比较Sn和Tn的大小
变式3:已知数列 {an}的通项公式 an 3 2n 1, 令 f (x) a1x a2 x2 an xn,求函数 f(x)在x=1处
课时考点11:不及等不式等的式解的法应用
高考考纲透析
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 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比较法、分析法、 综合法、反证法、换元法、判别式法、放缩法等 证明简单的不等式;二次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 分式不等式、高次不等式等简单不等式的解法; 不等式的应用。
高考热点
解含参数的分式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 不等式在函数、数列、导数、解析几何、
在表达的情感上,《湖心亭看雪》表达 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 《江雪》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三峡》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直写山“连”;“夏水襄陵,沿 溯阻绝”直写大水猛涨,江水汪洋。
《三峡》中三峡春冬秋景的描绘、
《答谢中书书》对四季常景和一日变景的描 绘。
《记承天寺夜游》中对庭院月夜小景的描写、
地面的夹角为 ,tan 1 。试问此人距水平地面多
2
高时,观看塔的视角∠BPC最大(不计此人的身高)? (图见教材P47页)
热点题型4:不等式在解析几何中的运用
变式4:已知椭圆CLeabharlann 的方程为x2 4y2
1,

2.3 不等式的解集 课件(共16张PPT)

2.3 不等式的解集 课件(共16张PPT)

(1)不等式x-1>0有无数个解
(√ )
(2)不等式2x-3 ≤0的解集为 x ≥ 2/3 ( × )
2、将下列不等式的解集分别表示在数轴上:
(1)x>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2)x<-1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3)x≥-2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注意 :
• 将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时,要注意: 1)指示线的方向,“>”向右,“<”向左. 2)有“=”用实心点,没有“=”用空心圈.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例题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求不等式的
解集,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 式。
做一做
(1) 不等式 x + 1 > 5 的解集是

(2) 不等式 x2 > 0 的解集是

答案: (1)x>4 (2)x是所有非0实数。
议一议
• 1)你能用自己的方式将x>5的解集表示在数 轴上吗?
不等式x>5的解集可以用数轴上表示5 的点的右边部分来表示。在数轴上表示 5的点的位置上画空心圆圈,表示5不包 含在这个解集内。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 2)你能将x-5≤ -1的解集表示在数 轴上吗? (x≤4)
不等式x-5≤-1的解集可以用数轴上 表示4的点的左边部分来表示。在数轴 上表示4的点的位置上画实心圆点,表 示4包含在这个解集内。

初等数学研究第二章课件

初等数学研究第二章课件
式 g(x)
第 当n 2, an 0时, 五
节 F (x) an x n an1x n1 ... a1x a0 0(或 0)
一般采用“零点分区穿线法”求解


1)把F(x)因式分解;

2)在数轴上依次标出零点;
3)从右上角开始,根据“奇穿偶不穿”原 则进行穿线。
第 解下列不等式: 五
D((x)) M ,(x) 0
f f
(x) g(
(x)(x)
x)与
同解。
g(x)(x)

证明思路:

10 证对f (x) g(x)的任意解a,

都有f (a)(a) g(a)(a);

20 证对f (x)(x) g(x)(x)的任意解b,
都有f (b) g(b)的解。
第 同解变形( 无理不等式 )

节 不
f (x) 0,
f (x)
g(x)
g f
(x) (x)
0, g
2
(
或 x);
f g
(x) (x)
0, 0.


f (x) 0,
f (x)
g(x)
g
f
(x) (x)
0, g
2
(
或 x);
f g
(x) (x)
0, 0.
第 同解变形( 无理不等式 )


f (x) 0,
等 采用零点分段法。

eg :| x a | | x b | | x c | | x - d | m,
其中a、b、c、d都是实数。
第 五 节 B、形如 | x - a | | x - b | m( m),

不等式的解法举例PPT优秀课件

不等式的解法举例PPT优秀课件

四、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例3.解下列不等式(组): (1)2+x-x2≥0 (2) x2-2x-8≤0
x2-1>0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
函数的图象的关系:
Δ = b 2-4 a c Δ > 0
Δ =0
Δ <0
一元二次方程
的 根 (a> 0) ax2+ b x+ c= 0

有两异根 x1<x2
从函数观点看,不等式|x|<1的解集表示函数y=|x|的
图象位于函数y=1的图象下方的部分对应的x的取值范围.
y
所以,不等式|x|<1的 解集为{x|-1<x<1}
1 y=1 -1 o 1 x
一般地,可得解集规律: 形如|x|<a和|x|>a (a>0)的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的解集:
① 不等式|x|<a的解集为{x|-a<x<a}
有理不等式 无理不等式
整式不等式 分式不等式
一次 二次
高次
初等超越不等式
指数不等式 对数不等式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axb(a0)
x b , (a 0) a
x b , (a 0) a
例1.解不等式 2(x1)x27x1 32
例2.解不等式组
10+2x≤11+3x 5x-3 ≤4x-1 7+2x>6+3x
探索:不等式|x|<1的解集. 方法一: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观察
不等式|x|<1的解集表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1的点的集合.
-1
0
1
所以,不等式|x|<1的解集为{x|-1<x<1}

不等式的解法(共28张PPT)

不等式的解法(共28张PPT)
答案:①{x|x<-4 或 x>1 }; ② R; ③ {x|x=-3} . 练习5. 关于x的不等式ax2+5x+b>0 的解集为{x|1<x<2},则
5 10 a= , b= . 3 3
高考:(天津08)已知函数f(x)= 解集是(
A
)
x+2, x≤0 ,则不等式f(x)≥x2的 -x+2, x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 B ={x |1-a<x<1+a, a>0 }
∵ A∪B=B ∴ A B
∴ 1-a<1 且 1+a>2,故a的取值范围是:(1, +∞)
不等式的解法
五、无理不等式解法 2x 1 练习10. 解不等式: (1) | 3x 2 3 | 1; ( 2) 1. x1 分析:(1)原不等式等价于: (I) 3x 2 3 1 或 (II) 3x 2 3 1 3x-2≥0 解(I) : 3x 2 4 即 解得 x>6 3x-2>16 2 3x-2≥0 解得 ≤x<2 解(II) : 3x 2 2 即 3x-2<4 3 (2)原不等式化为: (I) x-1>0
2 ) 5
不等式的解法
二、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高考. 1、(北京07)已知集合A={x||x-a|≤1},B={x|x2-5x+4≥0}. 若A∩B=φ,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2,3) . (0, 2)
2
2、(浙江07) 不等式 |2x-1|-x<1的解集是 { x | 0<x<2 } . 3、(上海08) 不等式|x-1|<1的解集是

不等式的解集(课堂PPT)

不等式的解集(课堂PPT)
2、你还能说出几个不等式x>5的解吗?你认 为不等式x>5的解有几个?它们有什么特点?
不等式x>5的解有无数个。它们都比5大。
3、不等式x2≤0的解有哪些?不等式x2≤-2 呢?
不等式x2≤0的解是x=0;不等式x2≤-2无解。
总结 :
不等式的解一般有无数个,但有时 只有有限个,有时无解。
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 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注意 :
• 将不等式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时,要注意: 1)指示线的方向,“>”向右,“<”向左. 2)有“=”用实心点,没有“=”用空心圈.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例题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求不等式的
解集,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4)x≤6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3、填空
• 1)方程2x=4的解有( 1 )个,不等式 2x<4的解有( 无数 )个
• 2)不等式5x≥-10的解集是( x≥-2 )
• 3)不等式x≥-3的负整数解是( -3, -2, -1) • 4)不等式x-1<2的正整数解是( 2, 1 )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 2)你能将x-5≤ -1的解集表示在数 轴上吗? (x≤4)
不等式x-5≤-1的解集可以用数轴上 表示4的点的左边部分来表示。在数轴 上表示4的点的位置上画实心圆点,表 示4包含在这个解集内。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第二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3 不等式的解集
复习

不等式的解法课件

不等式的解法课件

f ( x)⋅ g ( x) ≤ 0 g ( x) ≠ 0
x − 2x − 8 3x − 1 ≥ 0 (2) (1) 2 ≥1 x + 2x − 3 2− x 2 x − 2x − 8 ≥0 解: 2 x + 2x − 3 ( x − 4 ) ⋅ ( x + 2 ) ⋅ ( x + 3 ) ⋅ ( x − 1) ≥ 0 ⇒ x ≠ 1且 x ≠ − 3
△≥0
b x≠− 2a
x< x1或x> x2
例1:解不等式4x2-4x +1>0 解不等式4
解: 由于4x2-4x+1=(2x-1)2≥0 4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故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 x ≠ 1/2 }
例2:解不等式 x2 + 2x – 3 >0 :解不等式解:整理,得 x2 - 2x + 3 < 0 整理, 因为△ 因为△= 4 - 12 = - 8 < 0 方程 2 x2 - 3x – 2 = 0无实数根 无实数根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ф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2 −2 x
例4.解下列不等式: .
2

(x − 2) x < 0
∴ 原 不 等 式 的 解 集 :0, ) ( 2
1 + x2 (2) log 2 x 1 + a < 0 2x > 1 0 < 2 x < 1 2 1+ x 2 log 或 1 + x2 < 0 ⇔ 1+ x 解: 2 x 1+ a <1 >1 0 < 1+ a 1+ a
f (x) ≥ 0 f (x) < g (x) ⇔ g (x) ≥ 0 2 f ( x ) < g ( x )

不等式的解法ppt

不等式的解法ppt

4x 3
x 7 26
2 x 50 3
3x 2x 1
1.等式的两边都是整式。 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一次。
一元一次方程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或 x ax a 的形式吗?
x 3 10
x7
3x 1
x1 3
解不等式: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第二次尝试: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2x 1 0 6x 3 4x 1
第三次尝试: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3(x 2) 5 1 2(x 2)
2 x 2x 1
x<a ,一元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是x=a.
3y 2 y 1 1
23 不等式的解集为: y 2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4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y y 如果代数式不的3等y最的式2大正有y 整整1几的数数个值解不 解正是大是整于什什1数,么么那 解?么?y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3
解集的形式是 x ax a 或 x ax a
有一次,鲁班的手不慎被一片小草 叶子割破了,他发现小草叶子的边缘 布满了密集的小齿,于是便产生联想, 根据小草的结构发明了锯子.
鲁班在这里就运用了“类比”的思想方法,“类比” 也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
观察下面的等式,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不等式的解法ppt名师课件

不等式的解法ppt名师课件

例如:解不等式3x1 x 5
(2)利 用 绝 对 值 的 代数 意 义:适合于形如
x

x x
x0 x0
xa xb c xa xb c
例如:解不等式: x 1 x 1 2
(3)利用绝对值的几何 意 义:
x 1的 几 何 意 义:在数轴上实数x对
无解
x R且x x1
无解
无解
R
3.简单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
1
)f ( x g(x
) )
0

f
(
x ) g ( x
)
0
(
2
)f g
( (
x) x )
0

f
(
x
) g
(
x )
0
(3
)f g
( (
x) x )
0

f
( x ) g ( x ) g(x) 0
0
(
4 )f ( g(
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 二次不等式
标 ax2 bx c 0 y ax2 bx c ax2 bx c 0 ax2 bx c 0
准 式
(a 0)
(a 0) (a 0)
(a 0)
Δ 0
图 x1,2


b 2a
Δ
象 Δ 0
或 解
x1

x2


b 2a
x1 x x2 x x1或x x2
的定义域为R求, a的取值范围
6已 知 关 于 x 的 不 等式,
ax5 x2 a

0的解集为M
若 3 M且5 M,求a的取值范围

不等式的证明课件

不等式的证明课件

古代数学中的不等式
古希腊数学家开始研究不等式,如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提 到了一些简单的不等式。
19世纪的发展
19世纪初,数学家开始系统地研究不等式,特别是几何和三角不 等式,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20世纪的进展
20世纪初,数学家开始深入研究代数和积分不等式,并发展了多 种证明方法和技巧。
不等式在现代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题目2
已知 a > b > 0,求证:√a > √b。
题目3
已知 a > b > 0,求证:a^3 > b^3。
进阶练习题
1 2
题目4
已知 a > b > c,且 a + b + c = 0,求证:a^2 > b^2 + c^2。
题目5
已知 a > b > c > 0,求证:(a - b)(b - c) > 0。
效率。
在经济中的应用
资源配置
不等式可以用来描述经济资源的不等分配,例如 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资源的配置。
市场需求预测
不等式可以用来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范围,帮助 企业制定生产和销售计划。
投资决策
在投资决策中,不等式可以用来评估投资的风险 和收益,帮助投资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04 不等式的扩展知识
不等式的分类
02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代数方法
01
02
03
代数基本不等式
利用代数基本不等式,如 AM-GM不等式、 Cauchy-Schwarz不等式 等,可以证明一些不等式 。
放缩法
通过放缩法,将原不等式 转化为易于证明的形式, 从而得出结论。

不等式的解集课件1最新版

不等式的解集课件1最新版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 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3: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 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实例分析
燃放某种礼花弹时,为了确保安全,燃放者在点燃导火线 后要在燃放前转移到10m以外的安全区域,已知导火线的燃烧 速度为0.02m/s,燃放者离开的速度为4m/s,那么导火线的长 度应为多少厘米?
(3) 不等式的解与不等式的解集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不等式的解
定义 特点
满足一个不等式的 未知数的某个值
个体
不等式的解集
满足一个不等式的 未知数的所有值 全体
形式
如:x=3是2x3<7的一个解
联系 某个解定是解集中的一员
如:x<5是x-3<7 的解集
解集一定包括了某个解
(4)什么是解不等式? 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例题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求不等式的
解集,并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
(1)x-2≥ -4 解:两边同时加2得:
x ≥ -2
(2)2x ≤ 8 解:两边同时除以2得:
x ≤4
-3 -2 -1 0 1 2
议一议
• 1)x=9是不是x>5的解,x=10,13呢?你能用 自己的方式将x>5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吗?
不等式x>5的解集可以用数轴上表示5 的点的右边部分来表示。在数轴上表示 5的点的位置上画空心圆圈,表示5不在 这个解集内。
-3 -2 -1 0 1 2 3 4 5 6 7 8
• 2)你能将x-5≤ -1的解集表示在数轴 上吗? (x≤4)

初等数学研究第二章不等式的解法演示文稿

初等数学研究第二章不等式的解法演示文稿

点分段去绝对值进行求解。
不 等 式
第十六页,共61页。
例题6 解不等式:

五 节
| x a | | x | 2,其中a为参数。

最小距离 | a |
等 式
分类讨论:10)当 | a | 2时,不等式无解;
20 )当 | a | 2时,解集为(- 2 a , 2 - a ). 22
思考:| x 1 | | x | 2
4
4
解题思路:利用和差化积公式同解变形为
2 cos n • cos(x ) 2()
4
10当n为偶数时,()式化为cos(x ) 2
42
第四十页,共61页。
第 10当n为偶数时,()式化为cos(x ) 2

42

2k x 2k , 又因为x (0,2 )
4
44
不 等

节 不
f (x) g(x)
0
f
( x) g ( x)
0
等 式
f (x) 0 f (x)g(x) 0且g(x) 0.
g(x)
第十一页,共61页。
第 当n 2, an 0时,

节 F (x) an xn an1xn1 ... a1x a0 0(或 0)

一般采用“零点分区穿线法”求解
f
(x)
g
2 (x)

f (x) 0,
f (x) g(x) g(x) 0,
f
(x)
g
2 (x)
第三十页,共61页。
第 1、指数、对数不等式的解法


1)2
x
3 x
1
1
x 3 1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五 节 不
思维训练
1、x − 1) x − x − 2 ≥ 0 ; (
2
2、 x
2
− 5x + 6 > x − 1
2
3、 1 − 2 x
< x + 1
5 答案: 1 、 2 , +∞ ) U { − 1 }, 2 、 −∞ , ) ( ( 3 2 2 2 3、− [ ,− ) U (0, ] 2 3 2
恒等变换
一个解析式转换成另一个与它恒等的 解析式,这种变换称为恒等变换. 解析式
x + 2 x − 1 = 3x − 1
( a − b)( a + b) = a − b
2
2
恒等变换


第 五 节 不
1、不等式及其基本概念 、 定义1 定义1 用不等号联结两个解析式所成的式子, 不等号联结两个解析式所成的式子, 联结两个解析式所成的式子 称为不等式。 称为不等式。
作业: 作业:
1、不等式 | x - 3 | + | x + 2 |≤ a的解集为φ,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84页,第34题
温故而知新
同解变形 1、绝对值不等式 、 2、无理不等式 、
第 五 节 不
1、解绝对值不等式小结 、 1.解绝对值不等式主要是通过同解变形去掉 解绝对值不等式主要是通过同解变形去掉 解绝对值不等式主要是通过同解变形 绝对值符号转化成为一元一次,一元二次, 绝对值符号转化成为一元一次,一元二次,一 元高次不等式( ),进行求解 进行求解。 元高次不等式(组),进行求解。 A、对含有三个以上绝对值的不等式,一般 、对含有三个以上绝对值的不等式, 采用零点分段法。 采用零点分段法。
| x |>| a |⇔ x > a .
2 2
| f (x) |>| g(x) |⇔ f (x)2 > g(x)2
第 五 节 不 等 式
例题5 解不等式: 例题 解不等式:
|| x − 3 | − | x + 1 || > 4
例题4 解不等式: 例题 解不等式:
第 五 节 不
| x − 1 | + | x − 2 | + | x − 3 |> 2
2.超越运算 超越运算
超越式
指数有无理数的乘方、对数、三角, 指数有无理数的乘方、对数、三角,反三角运算
第 一 节
恒等式 对于它们公共定义 两个解析式 f 和 g 对于它们公共定义
基 本 概 念
域的某个子集内的一切值都有相同的 域的某个子集内的一切值都有相同的 值 的 f=g. f g
第 一 节 基 本 概 念
① 按不等号分类
② 按解析式分类
代数不等式 超越不等式
>、 < ≥、 ≤
严不等式 非严不等式
第 五 节 不
定义2 用不等号联结的两个解析式定义域的交集, 用不等号联结的两个解析式定义域的交集 交集, 定义 称为不等式的定义域。 称为不等式的定义域。 ③ 按不等式解集与其定义域的关系分类 定义域 真子集 空集 绝对不等式 条件不等式 矛盾不等式
n
a >b>0⇒
n
a >
n
b ( n ∈ N ).
第 五 节 不
同解变形( 同解变形 分式不等式 )
f ( x) > 0 ⇔ f (x)g (x) > 0 g ( x)
f ( x) ≤ 0 ⇔ f ( x ) g ( x ) ≤ 0且 g ( x ) ≠ 0 . g ( x)
第 五 节 不
当 n ≥ 2 , a n ≠ 0 时,
f (x) > g(x) ⇔
第 五 节 不
2、无理不等式的同解变形 、
f ( x ) ≥ 0, f (x) ≤ g(x) ⇔ g ( x ) ≥ 0, f ( x) ≤ g 2 ( x)
f (x) < g(x) ⇔
f ( x ) ≥ 0, g ( x ) ≥ 0, f ( x) < g 2 ( x)
f (x) > g(x) ⇔
第 五 节 不
同解变形( 同解变形( 无理不等式 )
f ( x ) ≥ 0, f (x) ≤ g(x) ⇔ g ( x ) ≥ 0, f ( x) ≤ g 2 ( x)
f (x) < g(x) ⇔
f ( x ) ≥ 0, g ( x ) ≥ 0, f ( x) < g 2 ( x)
F ( x) = an x + an−1 x
n
n−1
+ ... + a1 x + a0 > 0(或 < 0)
一般采用“零点分区穿线法” 一般采用“零点分区穿线法”求解 1)把F(x)因式分解; ) 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 2)在数轴上依次标出零点; 在数轴上依次标出零点; 在数轴上依次标出零点 3)从右上角开始,根据“奇穿偶不穿”原 )从右上角开始,根据“奇穿偶不穿” 则进行穿线。 则进行穿线。
第2章 式与不等式 章
讲授内容: 讲授内容: 1.解析式的基本概念; 解析式的基本概念; 解析式的基本概念 2.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和性质 3.不等式(组)的解法; 不等式( 的解法; 不等式 4.不等式的证明; 不等式的证明; 不等式的证明 5.几个著名的不等式;(均值、柯西、排序、 几个著名的不等式; 均值 柯西、排序、 均值、 几个著名的不等式 Jensen) 6.不等式的应用 不等式的应用. 不等式的应用
同解变形 定理2 定理
f ( x) > g ( x)的定义域为M, f ( x) > g ( x)与 同解。 ⇒ D(ϕ ( x)) ⊇ M f ( x ) + ϕ ( x) > g ( x ) + ϕ ( x )
定理3 定理
f ( x) > g ( x)的定义域为M, f ( x) > g ( x)与 同解。 ⇒ D(ϕ ( x)) ⊇ M , ϕ ( x) > 0 f ( x)ϕ ( x) > g ( x)ϕ ( x)
2、无理不等式的同解变形 、
f (x) ≥ g(x) ⇔
f ( x) ≥ 0, f ( x) ≥ 0, 或 g ( x) ≥ 0, f ( x) ≥ g 2 ( x); g ( x) < 0. f ( x) ≥ 0, f ( x) ≥ 0, 或 g ( x) ≥ 0, f ( x) > g 2 ( x); g ( x) < 0.
eg :| x − a | + | x + b | − | x − c | + | x - d |> m , 其中 a 、 b 、 c 、 d 都是实数。
第 五 节
B、形如 | x - a | + | x - b |> m(< m),

其中m为正常数,一般采用数 形结合的方法求解。
第 五 节 不
2+a 2-a 2 )当 | a |< 2时,解集为(, ). 2 2
0
思考: x + 1 | + | x |< 2 | | x - 1 | + | x - 3 |≥ 4
第 五 节 不
解绝对值不等式小结 1.解绝对值不等式主要是通过同解变形去掉 解绝对值不等式主要是通过同解变形去掉 解绝对值不等式主要是通过同解变形 绝对值符号转化成为一元一次,一元二次, 绝对值符号转化成为一元一次,一元二次,一 元高次不等式( ),进行求解 进行求解。 元高次不等式(组),进行求解。 A、对含有三个以上绝对值的不等式,一般 、对含有三个以上绝对值的不等式, 采用零点分段法。 采用零点分段法。
第 五 节 不
2)当0 < a < 1时,a f ( x ) > a g ( x ) ⇔ f ( x) < g ( x); f ( x) > 0; log a f ( x) > log a g ( x) ⇔ g ( x) > 0; f ( x) < g ( x).
第 五 节 不
二、不等式基本性质
(1) 对称性: a > b ⇔ b < a ;
( 2 ) 传递性: a > b , b > c ⇒ a > c ;
(3)加法单调性:a > b ⇒ a + c > b + c;
( 4)乘法单调性: a > b, c > 0 ⇒ ac > bc ; a > b, c < 0 ⇒ ac < bc.
第 一 节 基 本 概 念
解析式
1.字母代表数 字母代表数; 字母代表数 2.式本身是代表数的符号,也表明对于 式本身是代表数的符号, 式本身是代表数的符号 数和字母按怎样的次序进行什么运算 的符号. 的符号
运算 对解析式进行
第 一 节
运算 1.代数运算 代数运算 代数式

+ 、 、 、 、指数为有理数的乘方 − × ÷ (开方)运算
f ( a )ϕ ( a ) > g ( a )ϕ ( a )
20
f ( x )ϕ ( x ) > g ( x )ϕ ( x )的 f ( b ) > g (b )的解。
解 b,
第 五 节 不
同解变形( 同解变形( 无理不等式 )
f (x) ≥ g(x) ⇔
f ( x) ≥ 0, f ( x) ≥ 0, 或 g ( x) ≥ 0, f ( x) ≥ g 2 ( x); g ( x) < 0. f ( x) ≥ 0, f ( x) ≥ 0, 或 g ( x) ≥ 0, f ( x) > g 2 ( x); g ( x) <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