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合集下载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理解文中的关键概念和观点,如“浩然之气”、“善养”等;(3)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解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学会运用文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辩证;(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的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理和美好;(3)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文意理解和背诵;2. 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3. 运用文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辩证。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句子;2. 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3. 运用文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辩证。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观点;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4. 采用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辩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庄子》的背景和作者,引发学生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文意;3. 案例分析:分析文中的关键概念和观点,如“浩然之气”、“善养”等;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和逻辑关系;5. 思考与辩证:让学生运用文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辩证;6. 总结与拓展: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进行拓展思考;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1. 详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主要观点,如“浩然之气”的定义、培养方法等;2. 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3. 探讨文章所传达的人生哲理和对当代的启示。

七、教学步骤1. 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2. 通过分析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揭示文章的深层含义;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文章人生哲理的理解;4. 邀请学生进行课堂分享,交流对文章的启示和感悟。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1.2 教学目标1.3 教学方法1.4 教学内容第二章:理解“浩然之气”2.1 气的概念2.2 浩然之气的含义2.3 浩然之气的价值2.4 思考与讨论第三章:养气的方法3.1 养气的基本原则3.2 养气的具体方法3.3 养气的实践案例3.4 思考与讨论第四章:浩然之气的表现4.1 浩然之气的内在表现4.2 浩然之气的外在表现4.3 浩然之气的应用4.4 思考与讨论第五章:培养浩然之气的意义5.1 个体层面的意义5.2 社会层面的意义5.3 国家层面的意义5.4 思考与讨论第六章:生活中的养气实践6.1 日常生活中的养气6.2 情绪管理与养气6.3 身体健康与养气6.4 思考与讨论第七章:家庭中的浩然之气7.1 家庭氛围与浩然之气7.2 家庭教育与浩然之气7.3 家庭关系与浩然之气7.4 思考与讨论第八章:职场中的浩然之气8.1 职业道德与浩然之气8.2 职场沟通与浩然之气8.3 职场压力与浩然之气8.4 思考与讨论第九章:社会中的浩然之气9.1 社会责任与浩然之气9.2 社会公正与浩然之气9.3 社会和谐与浩然之气9.4 思考与讨论10.1 课程回顾10.2 学生感悟10.3 教学反思10.4 思考与讨论至此,整套《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完成。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对您的教学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与我联系,我将竭诚为您服务。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气的概念补充和说明:气的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万物运行和变化的基本要素。

气无形而有质,无象而有象,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气可以表现为气息、气机、气态等多种形式,是连接物质和精神的中介。

在教学中,应重点阐述气的哲学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气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浩然之气的含义补充和说明:浩然之气是一种至大至刚、充塞宇宙的正气,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精神状态。

它具有正义、刚直、豪迈等特质,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学历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学历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学历案一、学习主题“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二、学习目标1、理解“浩然之气”的内涵。

2、探究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和途径。

3、思考浩然之气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三、学习资源1、孟子《公孙丑上》中关于“浩然之气”的章节。

2、相关的学术研究文章和书籍。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常常听到“浩然之气”这个词,它听起来似乎充满了力量和正义。

那么,究竟什么是浩然之气?我们又该如何培养它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习。

(二)理解浩然之气的内涵1、阅读孟子《公孙丑上》中关于浩然之气的描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理解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的特点,如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等。

3、总结归纳浩然之气是一种宏大、刚强、正直的精神力量,它与正义和道德相配合,充满于天地之间。

(三)探究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1、以直养而无害正直是培养浩然之气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坚持做正直的人,不说谎、不欺骗、不做违背良心的事。

2、集义所生通过不断地做符合道义的事情,积累善行,从而培养浩然之气。

例如,主动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公益、遵守社会公德等。

3、内心无愧做事要问心无愧,一旦行为违背了自己的良心,浩然之气就会削弱。

所以,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坚定。

(四)浩然之气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1、个人层面拥有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面对诱惑和困难时不屈不挠,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强大。

2、社会层面一个充满浩然之气的社会,正义得以伸张,道德得以弘扬,人与人之间充满信任和关爱,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五)案例分析1、列举一些具有浩然之气的人物事迹,如钟南山在抗击疫情中的勇敢担当,张桂梅为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等。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全文;(2)了解孟子的生平及其在先秦诸子百家的地位;(3)掌握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涵;(2)学会分析孟子思想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提高文言文翻译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浩然正气;(2)学会面对困难和压力,保持乐观和自信的心态;(3)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1.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全文的理解与背诵;2. 孟子思想的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 文言文阅读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生僻词语的解释和翻译;2. 孟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实际运用;3. 如何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孟子及其在先秦诸子百家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理解文章大意,体会孟子的思想。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和内涵,探讨孟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重点讲解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翻译。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表达能力。

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孟子思想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培养浩然正气。

五、课后作业1. 背诵《我善养吾浩然之气》;3. 收集其他先秦诸子的名言警句,进行比较学习。

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针对问题进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

六、教学评价1. 平时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能够概括和阐述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观点。

(3)能够分析并欣赏文章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理解。

(2)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个人修养与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宽容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 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观点。

3. 文章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文章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和深层含义的理解。

2. 文章的批判性分析和综合评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先秦诸子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先秦诸子思想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解决字词障碍,理解文章大意。

3.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观点,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5. 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 文学鉴赏:分析文章的文学特色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欣赏和体会文章的美。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的作业题,巩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文章的重点内容,以及是否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和思考能力。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孔子家语》)
1.翻译下面加点的词。
(1)盛之土型之器,以进孔子(进献)(2)如受大牢之馈(猪牛羊)
(3)而有渔者,而献鱼焉(于之,给他)(4)天暑市远,无所鬻也(卖)
(5)彼将弃之,而夫子以祭之(代词,他)
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夫好谏者思其君,食美者念其亲。吾非以馔具之为厚,以其食厚而我思焉。
反映了孔子接受别人馈赠时,不以物之轻重为轻重,而以义之厚薄为厚薄。
教后反思:
喜欢谏言者会常想到君主;吃到美味食物,会常想到父母。我并不是看重器具好或东西的美味,而是看重馈赠者吃到美味想到我的这个心。
(2)吾闻诸惜其腐 ,而欲以务施者,仁人之偶也。恶有受仁人之馈,而无祭者乎?
我听说可惜腐食,要用它施与别人,这是仁者的偶像呀,哪里有接受了仁者馈赠而不祭祀的呢?
(3)文段中两则材料讲的都是孔子接受别人的馈赠,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
瞽者(gǔ)不使胜食气(sì)
乡人傩(nuó)立于阼阶(zuò)
不慊于心(qiè) 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yà)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复,再)(2)见之,虽少,必作(站起身)
(3)过之,必趋(快步走)(4)臭恶,不食(气味)
(5)杖者出,斯出矣(老人)(6)问人于他邦(闻讯)
然正气,获得道德的自我完善与升华。
二、读析、讨论、质疑
【10】子于是(在这天)日哭,则不歌。
【译文】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评析】说的是孔子为吊丧哭泣,一整天就不再唱歌。朱熹说:“日之内,余哀未忘,自不能歌也。”描写的是人的真性情,真情感。这体现了孔子不喜怒无常,绝不放纵自己的感情,注意理性节制。
【15】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表并列)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气味)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sì)气(同“饩”,音xì,即粮食)。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孟子》的作者、背景及主要思想。

2. 激发学生对“浩然之气”的思考和兴趣。

教学内容:1.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思想。

2. 提出问题:“什么是浩然之气?”教学活动:1. 教师简要介绍《孟子》的作者、背景及主要思想。

2. 学生阅读课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什么是浩然之气?”的问题。

第二章:理解文意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文意。

2. 培养学生对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文意解析。

2. 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教学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3.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三章:探讨浩然之气的内涵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浩然之气的内涵。

2.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内容:1. 探讨浩然之气的内涵。

2. 分析课文中的论证过程。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浩然之气的内涵,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各自的思考和观点。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四章:案例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浩然之气的实际应用。

2. 培养学生的案例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相关的案例,了解浩然之气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2. 学生进行案例分析。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相关的案例,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 各组进行展示,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总结课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主要观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教学内容:1. 总结课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主要观点。

2. 思考如何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观点。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前两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前两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前两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浩然之气”的含义及其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注重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品质。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浩然之气”的内涵,掌握课文中的关键句和难点词语。

2.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对“浩然之气”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词句意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浩然之气”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列举古今中外典型事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浩然之气”。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原文及注释。

2.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

3. 教学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引发学生对“浩然之气”的兴趣。

2. 讲解课文:详细解读课文内容,分析“浩然之气”的内涵和意义。

3. 翻译练习:让学生翻译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巩固对文言文的理解。

4. 案例分析:展示与“浩然之气”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浩然之气”的理解和感悟。

6. 总结发言: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浩然之气”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浩然之气”概念的理解。

2. 翻译练习:评估学生对课文关键句子的翻译准确度。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4. 作业提交:通过学生的文章了解其对“浩然之气”在个人修养中应用的理解和思考。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考虑是否有效地传达了“浩然之气”的深层含义。

2. 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接受情况。

七年级传统文化《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七年级传统文化《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七年级传统文化《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第一篇:七年级传统文化《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目标定向:1、熟读成诵。

2、讲解本文。

3、怎样才能使自己具有浩然之气。

教学过程:一、导语;在历史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许许多多一身浩然正气、忠心为国、为民造福的英雄人物。

比如,文天祥、岳飞、孔繁森、钱学森、李四光……我们怎么才能像他们一样具有这一身浩然正气呢?请看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

二、熟读成诵(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三、解释本文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清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

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

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

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

所以我说,告子不懂得义,因为他:把义看成心外的东西。

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培养义,心中不要忘记,但也不要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它生长。

不要像宋人一样: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已全部于死了。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前两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前两段)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前两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浩然之气”的含义,认识到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文中的观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浩然之气”的内涵,掌握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文中观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浩然之气”的含义,阐述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文中观点。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文本。

2. 课件:相关图片、案例及讨论题目。

3. 教学视频:用以辅助讲解和激发学生思考的视频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引导学生关注“浩然之气”。

2. 讲解:详细讲解“浩然之气”的含义,阐述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文中观点。

4. 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5. 总结: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浩然之气”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文中观点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

七、课后作业1.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阐述如何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2. 选取一个实例,分析其中的人物如何通过行为表现出浩然之气。

3. 思考如何将“浩然之气”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八、拓展活动1. 组织一次辩论赛,让学生就“培养浩然之气是否重要”这一主题展开辩论。

2. 邀请有关专家或社会人士来校讲座,分享他们关于培养浩然之气的经验和见解。

3. 开展“浩然之气”主题的征文活动,鼓励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有,如何改进。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选自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中第二单元《孟子》专题中的第六课,选其中的第一、二个选文为主要内容,是第二课时。

第一节内容侧重“浩然之气”的诠释,第二节是“何为大丈夫”选段。

课本是按不同的主题将孟子的文章进行整合编排而成的,而这节课的主题就是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养气学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本课时就第一、二节内容深入理解并拓展体会。

二、学情分析本章节内容为高二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的文章,经过高一一学年和高二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古文能够全面学习和深入理解。

《孟子》选读部分是在《论语》选读部分后,学生们能对先秦诸子文章有些熟悉,也能够理解部分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把握孟子“浩然正气”以及“大丈夫”思想的基本内涵。

(2)引导学生探索普通人身上的浩然之气,并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培养自身的浩然之气。

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的基础上,分别分析第一、二个选文,从而揭示问题本质,最后联系实际,找到课堂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点,让学生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做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浩然正气与大丈夫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本质上的相似之处。

引导学生,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浩然之气,培养他们自身的这种浩然之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浩然正气与大丈夫思想的基本内涵,以及本质上的相似之处。

引导学生,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浩然之气,从而引导他们培养自身的这种浩然之气。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自由阐述法、启发质疑法五、教学过程1.名句导入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清·康有为人类的使命在于自强不息地追求完美-----罗曼.罗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文天祥2、复习文言基础只是,检测上节课知识点掌握情况a.给下列句子中红色的字注音。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浩然之气”的含义及其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浩然之气”的含义及其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

2. 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1. 对“浩然之气”深层含义的理解。

2. 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篇文章的深入理解。

2. 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3. 教学PPT或其他展示工具。

学生准备:1. 预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 了解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引出本课的主题《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Step 2: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对不懂的地方进行标注。

Step 3: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疑惑和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讲解“浩然之气”的含义及其在个人修养中的应用。

Step 4: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提供相关的案例,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加深对“浩然之气”的理解。

Step 5: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互相学习。

Step 6: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浩然之气”的理解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感悟文章。

2. 推荐一本关于个人修养方面的书籍,并简要介绍其内容。

五、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教师也要关注学生在个人修养方面的变化,看是否符合“浩然之气”的要求。

六、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通过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加深对“浩然之气”的理解。

《我善养吾浩然正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正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正气》教案第一章:浩然正气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浩然正气的概念及其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浩然正气的定义与来源浩然正气在个人修养中的价值培养浩然正气的意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第二章:传统文化中的浩然正气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浩然正气的内涵及其表现。

2.2 教学内容:儒家思想中的浩然正气道家思想中的浩然正气佛教思想中的浩然正气2.3 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比分析法第三章:浩然正气的养成与实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培养浩然正气的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3.2 教学内容:浩然正气的养成方法:修身养性、诚实守信、宽容待人等浩然正气的实践途径: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第四章:浩然正气在当代社会的意义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浩然正气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当代社会中存在的问题: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浩然正气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作用浩然正气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4.3 教学方法:讲授法、时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第五章:名人家风中的浩然正气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名人家风中浩然正气的体现及其对后人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知名家族的家风特点浩然正气在家风中的体现:如仁爱、诚信、勤奋等名人家风对后人的启示和影响5.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第六章:历史人物与浩然正气6.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历史人物的事迹,让学生深刻理解浩然正气的精神内涵。

6.2 教学内容:我国历史上的浩然正气代表人物及其事迹历史人物浩然正气的具体表现:如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坚贞不屈等历史人物浩然正气的精神传承及其对当代的启示6.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第七章: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与浩然正气7.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感受浩然正气的力量。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名言的含义和背景,掌握了相关的诗句和诗歌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这句名言的理解和感悟。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智者的聪明和智慧,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名言的含义和背景,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理解和感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深入思考,“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简单的视频或图片展示引入话题,让学生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名言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习(1)讲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名言的含义和背景,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相关的诗句和诗歌。

(2)分组讨论,让学生就“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展开深入讨论,搜集相关资料并做简短的汇报。

3.拓展(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分享一个自己保持浩然之气的经历,引导学生感受浩然之气的重要性。

(2)通过游戏或小活动来巩固和拓展学生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总结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感受古代智者的智慧,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作业布置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写一篇文章表达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理解和感悟,或者通过绘画、手工等形式展示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这句名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培养了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通过更多形式和内容来拓展学生对这句名言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引言:“吾浩然之气,不可留也”是孟子所言。

它也是通过我们自己的锤炼和涵养而不断变得优化、成长,获得圆满的社会性。

高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此时他们的人生观念、人生态度及个性特点的形成有着最合适的时机。

在高中阶段,建立尊重人生的态度,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下增强人生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帮助学生逐渐适应称职的学习和生活,并将其正斯总结,裨益日后的人生。

一、课程目标本次教学通过“吾浩然之气”这个主题,帮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以追求卓越为准,则获得人生的成功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修养上,的确这是形成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基石。

各个方面的磨练和涵养不但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理和身体,而且增强心理和身体方面的素质、拥有强大的心理抗压能力、成为性格普适且有思维力与判断力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培养善良的品质“善养吾浩然之气”,首要的就是要保持良好的品行,低调、谦虚、友好、不倚仗权势、不妥协犯错。

为了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可以采用师生座谈、小组讨论、茶话会等方式,引导学生欣赏、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接触与体验资源教育的特殊魅力,以是强化他们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修养。

注重先生德性的建设,是高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2.弘扬优秀文化中国有着丰富博大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道德修养、文化情操、礼仪发展、音乐舞蹈、戏曲文学、书法绘画等多个方面。

学生要体验、欣赏、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否则不可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培养他们的自身修养宗旨是很重要的、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逐步领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奥秘,增强了其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自然的美、人生的美和心灵的美。

3.提升自信和信念自信心和信念是成功和魅力的象征,若是没有信念和自信的支撑,就不可能在人生的舞台中获得成功。

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价值自信,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要学会积极向上的心态,遇到难题时要从容面对、相信自已,经常看到事物的美好之处,避免失落和悲观情绪,充分发挥个体的潜能。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理解文言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含义;(2)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用法;(3)了解儒家思想中“浩然之气”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如何运用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3)学会将儒家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文意;2. 掌握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用法;3. 体会儒家思想中“浩然之气”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2. 儒家思想中“浩然之气”的内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讲解、相关背景知识、教学课件等;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孟子的生平及其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意;(2)鼓励学生查阅工具书,解决生字词问题;(3)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解读文本;(2)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4. 实例分析(1)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举例说明“浩然之气”的体现;(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5. 课堂小结(2)强调在生活中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和意义;(3)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6.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文言文阅读能力;(3)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课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够有效吸收;(3)学生课堂参与度如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整版)公开课教案《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完整版)公开课教案《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完整版)公开课 教案《我善养吾 浩然之气
目录
• 课程介绍与背景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浩然之气内涵及价值 • 历史典故与名人轶事 • 现实意义及当代价值 • 互动环节与课堂总结
01
CATALOGUE
课程介绍与背景
公开课目的和意义
01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讲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其中蕴含的儒家思
从历史角度看浩然之气重要性
塑造民族精神
浩然之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激励着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
维护社会正义
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以浩然之气为精神支柱,勇于捍卫社会正义和道德良知。他们的事迹和 精神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推动着社会不断进步。
想和道德修养,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2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道德理念和修养方法,引导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03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通过解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
人文素质和综合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浩然之气内涵及价值
浩然之气定义及特点
定义
浩然之气,是指一种广阔、宏大、 正直的精神气质,它代表着一个 人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追求。
宏大广阔
浩然之气表现为一种宽广的胸怀 和远大的志向,能够包容天下, 关注社会民生。
正直无私
具备浩然之气的人,行为正直, 不偏不倚,对待事物公正无私。
坚韧不拔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 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屈不挠地
教师总结和点评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浩然之气2.掌握善养浩然之气的方法3.认识不良情绪对浩然之气的影响4.培养学生具备高质量的浩然之气和积极阳光的态度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一种精神境界,指人的心境开广,志气旺盛,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领袖气质。

一般来说,浩然之气是指一个人在思想、行为和言语上具有一种高超的精神状态,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2. 善养浩然之气的方法(1)保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证身体的养分和充足的休息,能够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强健,也可以更好地调节心情,从而善养我们的浩然之气。

(2)多做运动: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增强我们的心理免疫力,让我们更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也是善养浩然之气的一个好方法。

(3)保持志趣高尚:人生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应当时刻保持一颗高尚博大的心灵与理想,寻求自我超越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形象、知识与技能,在充满勇气地面对人生挫折时不气馁,而是要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这也是善养浩然之气的重要方法。

3. 不良情绪对浩然之气的影响不良情绪是人生常常会出现的负面情绪,如沮丧、愤怒、焦虑、害怕、无助等,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浩然之气。

它们不仅能够破坏我们的心理平衡,还会导致我们体内的各种激素失调,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理承受更大的压力,进而影响我们的表现和发挥,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调整。

4. 培养学生高质量的浩然之气和积极阳光的态度浩然之气是对人生观、人格、品格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保持一份平和、沉稳、持续、坚韧的心态,同时也具有一种坚强的生命力,可以让我们在面对人生困境和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保持一种积极阳光的态度。

因此,培养学生高质量的浩然之气和积极阳光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方法1.采用讲述、演示、分组探讨、问答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善养浩然之气的方法和技巧;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小组演讲、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3.通过阅读、朗诵和演讲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善养浩然之气的能力和技巧。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教案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浩然之气”的含义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2)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能够自主翻译课文;(3)了解孟子的生平及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学会运用孟子思想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2)增强民族自豪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事业。

二、教学重点1. “浩然之气”的含义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2. 孟子的道德观及其现实意义;3. 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及课文翻译。

三、教学难点1. “浩然之气”的内涵及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2. 孟子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3. 文言文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孟子及其《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背景;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标记生字词;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如“浩然之气”的含义等;4. 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解答疑问;5. 案例分析: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运用孟子思想进行分析;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浩然之气”的理解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2. 学生对孟子道德观的认识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启示;3. 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4.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思维批判性等;5.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如思考题的回答、课文翻译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浩然之气”的内涵;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深入理解孟子思想;3.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4.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 掌握整理重要的实词、虚词;
2.能背诵一些经典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结合注释疏通理解课文;
2.结合诵读理解孟子说理的气势与情感;
3.讨论交流,深刻地体会思索文章所包蕴的人生哲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1.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对中华文化归属感;
2.体味文章深刻思想,从中获得对人生的借鉴与指导。

【教学重点】1. 疏通理解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
3. 理解重要概念,比如“大丈夫”、“义”、“道”等。

4.触类旁通,推己及人,联系现实,从而增强生命的韧性,走出小我的局限,直面人生所遇到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关键词,如“义”、“气”、“大”、“刚”、“仁”、“礼”等等。

【教学设想】1.通过朗读和文本分析,感受孟子所传达的博大精深的思想。

2.挖掘文本其简洁而意旨深远的说理艺术。

3.突破难点:即通过对关键词(“义”、“道”、“气”、“仁”、“礼”、“大”、“刚”)的理解,感悟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具体教学过程】
要点:
第一节,关键词:1、浩然之气,何为“浩然之气”?2、“善养”,如何“养”?
第二节,关键词:大丈夫。

对“大丈夫”的理解,景春和孟子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得上大丈夫呢?
一、导入:抓关键词——《国语》中有“生丈夫(男孩),生女子”,句中的“丈夫”和文中“丈夫(成年男子)之冠”中的“丈夫”意思是否相同?“此之谓大丈夫”一句中“大丈夫”应为何意?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之为大丈夫呢?板书课题
二、学习第二篇:
(一)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解疏通课文。

(二)关注文言字词及有关文言知识。

(三)结合课文内容,思考:
1.为什么有些人是不能称为“大丈夫”呢?比如景春所称的公孙衍、张仪。

1).景春是如何看待公孙衍和张仪的?
明确:景春是从内心里认为公孙衍、张仪是真正的大丈夫的。

他判断大丈夫的标准是张仪、公孙衍他们表现在外面的威势,和个人的为所欲为。

2).孟子是如何评价公孙衍和张仪的?他的情感态度如何呢?
2.评价是不是大丈夫的标准是什么呢?怎样才够称得上“大丈夫”呢?用孟子的哪些话可以概括?
1) 孟子认为得具备哪些条件才能称得上“大丈夫”呢?
明确:得具备三个条件。

首先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意思是“住在天下最大的住宅(即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的位置(即礼)上,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即义)”。

其次是“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是“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道遵循仁义道德,不得志的时候,独自践行自己的主张”。

再次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思是“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威武不能压服他的志”。

2) 如何理解“仁”、“礼”、“义”呢?
三、学习第一篇:
(一)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解疏通课文。

(二)关注文言字词及有关文言知识。

(三)结合课文内容,思考:
1. 出示一幅对联:
天地有大气,一(仁)一(礼)一(义),
人间有至圣,唯(孔)唯(孟)唯(己)。

横批:善养吾浩然之气
2. 这“浩然之气”有何特点?
明确:公孙丑问孟子,“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的回答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那么“浩然之气”何为“至大”呢?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意思是“住在天下最大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的位置上,走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上。

”还能有比这“天”更大的了吗?所谓的“居天下之广居”,按照杨伯峻的解释,则是“应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光明大路‘义’”。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你做到“仁”,做到“礼”,做到“义”,你就是“至大”。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意思是“得志的时候,与百姓一同遵循仁义道德,不得志的时候,就独自践履自己的主张”,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大丈夫懂得坚持,不随波逐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威武不能压服他的志:这就是所说的“大丈夫”。

一个人所处的世上,有很多东西让他迷失心性,丧失本我,比如富贵、比如贫贱、比如威武等等。

3.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意思是“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请同学们思考,孟子怎样培养他的浩然之气呢?培养浩然之气要注意些什么呢?
明确: 1) 直养无害 2) 配义与道 3) 集义无馁 4) 勿正勿忘,勿助长也
五、拓展延伸
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一切向“钱”看的浪潮如龙卷风般,将每个人都席卷进来,凡事均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甚至以此衡量人一生的成就。

面对这种大趋势,人们还来不及思索,就随之游走于世间,自我不断膨胀,欲望如草般疯长,灵魂却远远地落在了身后,蹒跚而行。

华益慰:“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华益慰是著名医学专家,一生兢兢业业,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他做过数千例手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没有出过一次医疗事故和差错。

从医56年,华益慰只做着一件事,那就是对得起病人。

妻子张燕容是他的同学、同行,共同相处了几十年,说到丈夫,她只是淡淡地说道:“他也就是尽到了一个做医生的职责,做一个医生分内的事情,只不过他做得比较认真。

”一些网友并不这么看:医者父母心。

华医生,您用您的一生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医者”。

如果我们生活中的医生都像他那样多好啊!
【颁奖词】不拿一分钱,不出一个错,这种极限境界,非有神圣信仰不能达到。

他是医术高超与人格高尚的完美结合。

他用尽心血,不负生命的嘱托。

教学反思:一、巧切入:由《国语》中有“生丈夫,生女子”一句中的“丈夫”切入,引出“丈夫之冠”及“此之谓大丈夫”一句中“大丈夫”,并顺势提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之为大丈夫呢?”这样的切入点,即丰富了学生古汉语方面的知识,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人才能算得上大丈夫这个核心问题,而且使授课思路清晰。

二、巧为过渡
通过填对联的形式,上联是“天地有大气,一(仁)一(礼)一(义);人间有至圣,唯孔唯孟唯(己)”,既做到了对已学内容的统摄、理解、归纳,同时又自然过渡到对第一篇文章的理解。

三突出重点
这三篇文章既是在思想上自成一体,而且也是独立成篇的。

这三篇文章中,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对这几个概念的理解,一是“气”,一是“仁”,一是“礼”,一是“义”,一是“大丈夫”;在文章的理解上,第一篇文章着重理解“如何养”,第二篇文章着重理解“什么是大丈夫”。

这样通过对这几个概念和问题的理解与思考,我们就抓住了这几篇文章的核心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