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自闭症患儿注意力训练
论自闭症(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处理及训练方法

论自闭症(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处理及训练方法摘要: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儿童早期的一种严重地精神疾患,是全面发育障碍的一种。
在特殊教育中如何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教育是一个热点也是个重点。
本文针对自闭症儿童的表现、特点,以及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处理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方法及对策,使自闭症儿童能够适应环境,并融入到正常地生活中去。
关键词:自闭症;特殊儿童;情绪行为;训练方法自闭症儿童一般表现为社会交流障碍,语言障碍突出,行为刻板,智力异常,感觉异常;容易伴随其他常见行为,如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
对于自闭症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处理及训练方法,如主要以下几种:感觉统合训练、行为矫正技术、认知行为疗法、游戏治疗、音乐治疗、药物辅助治疗等。
一、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是指导者根据儿童的感觉统合能力和动作发展的状况,以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在活动中做符合他们需要的游戏活动,并在儿童感到困难时,用语言或行动鼓励儿童,逐步克服平常教育训练中儿童能力不足、训练形式枯燥等等原因给儿童带来的困难。
让儿童感到快乐,进一步有效地化解儿童因做不到而产生的焦虑和紧张,并逐步协助儿童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和稳定的情绪。
二、行为矫正技术所谓行为矫正技术(Behaviormodiflcation),通常指的是依据学习原理处理行为问题,从而引起行为改变的一系列客观而系统的方法。
(一)呼吸放松训练当孤独症儿童情绪行为发生时,要求儿童立即将双手放在头上,从头开始、到肩、到腰、再到腿(坐姿、站姿均可),每个部位都可以停留15到30秒钟。
如果儿童有一定的语言表达或数数能力,指导者可以叫他数数(从1数到30)来计算时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其注意力。
如此反复练习,至到情绪稳定为止。
(二)忽略与强化忽略属于行为矫正技术里的“消退法”。
如果当儿童出现拉扯头发,撞墙等情绪行为时,如果指导者立即做出反应,有时可能往往起了反作用,反而增强了这一系列行为。
自闭症儿童注意训练个案

自闭症儿童注意训练个案历史和现状极其症结原因的简要分析戴...,男11岁,智商40,3岁时被诊断为自闭症。
主要表现为上课时喜欢走来走去,一分钟也不能坐定,时常发脾气。
经过一段时间的常规教育训练,现在能较安静的坐定上课。
由于自闭的缘故,他总是喜欢一个人独处,与人交流十分的匮乏,嘴里嘀咕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话,即使有人和他说话,他也是歪着头,眼睛不会和说话者对视。
由于眼睛对视,是与人交流的基础,而自闭症儿童最主要的障碍,就是交流上的困难,东东同样也不例外,为了要让他回归社会,首先就要让他说话时,学会眼睛与人对视。
二.目标、措施及其对策的简要分析目标:能和训练者(老师)眼睛对视,说一句话。
措施:针对这一目标,我采用正强化法,强化他出现和人对视说话的情形次数。
采用游戏法吸引他的视线在游戏活动中培养他与人对视的习惯。
采用目标渐进法由老师不断提醒到减少提醒的次数到最后不提醒让他能和人对视说一句话。
采用家校联系法老师在平时多加强与家长的联系,让他们明确训练的计划和目的,以取得他们的配合,使他的行为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对策理由:东东虽然与正常的儿童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他也和正常儿童一样,有自己喜欢的东西,采用正强化法可以利用他喜欢的东西作为强化物,强化他正确行为出现的次数,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
游戏是所有儿童喜欢的活动,东东同样也不例外,采用游戏法可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达到训练的目的。
目标渐进法:对患有自闭的东东来说,让他很快的达到这一目标,是有一些困难的。
采用目标渐进法,把这一目标化解成几个渐进的小目标,可以使东东在落实循序渐进的小目标的过程中,达到训练的总目标。
家校联系法:由于孩子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家长在一起,采用家校联系的方法,可以使得东东的训练,得到不断的巩固,目的得到进一步的落实。
执行过程第一步:对他说话时,他能看训练者的脸。
面对他,轻轻托着他的脸,对他说望着我。
他能用眼睛看着训练者时,马上给他吃喜欢的食品——山楂或是酸奶。
【新整理】自闭症儿童的训练ppt课件

误区
▪ 我都已经把他训练好了 ▪ 我要尽可能地矫正或治愈他的短处或毛
病 ▪ 纠正发音,全力训练口语表达 ▪ 盲从
自闭症儿童的诊断与教育
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 gj9971@
高健
孤独症谱系诊断标准的变化
1967 ICD-8《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八版》婴儿孤独症被归类为精 神分裂症的一个子类。
1978 ICD-9《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九版》婴儿孤独症被归类为一 种儿童精神病。
1980 DSM-Ⅲ《美国精神疾病分类第三版》
▪ 药物治疗(基因治疗预计10年之内无进展) ▪ 心理治疗(家庭咨询和社会支持) ▪ 教育干预(特教、融合、普教中的特教、隔离教育场所中的特教、公共学校项目、
家庭教育、包含在社会项目中) ▪ 行为矫正治疗(传统的密集行为矫正治疗,回合试验/ABA治疗) ▪ 言语-语言和交流治疗(手势语,交流板,图片交换,全方位沟通,辅助性沟通
▪ 社会性障碍:缺不缺乏、有没有社会互动和社会沟通, 同伴友谊关系,缺乏讨好别人的本能。
▪ 交流障碍(言语和非言语):表达性和接受性言语都 有问题,也不会使用肢体语言来弥补。
▪ 想象力障碍 ▪ 重复性行为 ▪ 其他:敏感,运动能力,姿态,注意力,进食,睡眠,
情绪,行为
为人所推动和倡导的治疗/干预方法
肯纳症和阿斯伯格症的相似之处
1.多发男性 2.有社交缺陷,自我中心 3.对语言的特殊使用方式
-互动语言缺乏 -不会翻转人称代词 -冗长的书面化语言 -自创词语 -重复的提问
自闭症专题(21)——国内外自闭症儿童的训练与治疗方法

国内外儿童自闭症的训练与治疗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闭症普遍被认为属于不治之症。
自1987年诺瓦斯(Lovaas)教授报道采用应用行为分析疗法成功“治愈”9例自闭症儿童后,世界各国(主要是美国)相继建立和发展起来许多自闭症教育训练疗法或课程。
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国内外关于自闭症训练与治疗方法。
一、自闭症训练方法1.ABA行为训练ABA行为训练是自闭症儿童训练最常见的自闭症方法之一。
ABA技术的核心部分是任务分解技术,典型任务分解技术有4个步骤:训练者发出指令——儿童反应——对儿童反应的应答——停顿。
反复进行这样的回合式教学(简称为DTT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5个方面:(1)任务分析与分解。
(2)分解任务强化训练:在一定的时间内只进行某分解任务的训练。
(3)奖励(正性强化)任务的完成:每完成一个分解任务都必须给予正强化,强化物主要是食品、玩具和口头表扬或赞美的身体姿势,强化随着进步逐渐隐退。
(4)提示和提示渐隐:根据儿童的发展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提示或帮助,随着所学内容的熟练又逐渐减少提示和帮助。
(5)间歇:在两个分解任务训练之间需要短暂的休息。
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强调身体的接触和目光的交流,强调孩子注意力的培养,强调行为动力的强化。
2.结构化教育自闭症训练第二种常用方法是结构化教育。
所谓结构化是指给孩子做封闭式训练,比如说在投影仪上显示一个米老鼠图片,一边让孩子看图片,一边告诉他这是什么东西,还可以播放动画片给孩子看,让他听动画片的声音。
使用结构化教育,原因是自闭症儿童语言功能受损的会带来一个过度性补偿。
眼睛视觉刺激对他们非常重要,自闭症儿童会对图形颜色过度敏感,所以对自闭症儿童视觉训练就特别多。
比如看图片呀,但是这些通用治疗方法,对有些孩子有效果,对有些孩子效果不明显。
3.游戏疗法自闭症儿童训练的第三种常用方法是游戏疗法,目前游戏疗法应用最多的是沙盘游戏。
迟雅自闭症训练中的“地板时光”,即属于游戏疗法之一。
自闭症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一种起源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
自闭症儿童在语言、社交、行为等方面存在明显异常,给他们及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随着社会对自闭症认识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结合一个实际案例,探讨自闭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案例描述小杰,男,8岁,被诊断为自闭症。
小杰的父母发现他在两岁时就开始表现出一些异常行为,如不与人交流、重复某些动作、对声音敏感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杰的症状逐渐加重,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小杰的父母曾带他到多家医院就诊,但治疗效果不佳。
在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对自闭症儿童的重要性后,他们决定寻求专业的心理辅导。
三、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1. 了解小杰的情况首先,心理咨询师对小杰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包括他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行为表现、兴趣爱好等。
通过与小杰的父母和老师的沟通,心理咨询师对小杰的病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制定教育方案根据小杰的情况,心理咨询师为他制定了一套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社交技能训练:帮助小杰学会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需求,提高他的社交能力。
(2)行为矫正:针对小杰的异常行为,通过正面强化、消退法等方法进行矫正。
(3)感觉统合训练:针对小杰对声音敏感等问题,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提高他的适应能力。
(4)家庭支持:为小杰的父母提供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正确面对孩子的病情,增强家庭凝聚力。
3. 实施教育方案(1)社交技能训练:心理咨询师通过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方式,帮助小杰学会与人交流。
在训练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注重小杰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让他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社交技能。
(2)行为矫正:针对小杰的异常行为,心理咨询师采用正面强化和消退法。
当小杰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当出现异常行为时,不予理睬,使其逐渐消退。
(3)感觉统合训练:心理咨询师为小杰设计了针对性的感觉统合训练课程,如平衡训练、触觉训练等。
孤独症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案(小编推荐)

孤独症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案(小编推荐)第一篇:孤独症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案(小编推荐)孤独症儿童注意力训练方案一、学生的个人信息姓名:性别:男年龄:10 家庭信息:经济能力较为富裕,但有一定的家庭矛盾。
二、学生认知行为注意力涣散,难以集中,同时伴有一定程度的多动。
三、训练目标提高小毅的注意力长度与广度,分为四个方面:社会性注意力、互动性注意力、要求他人的注意力、分享式注意力。
四、训练方案1.社会性注意力:即给予儿童引导时,他会注意你或物品,如叫他的名字时会抬头看人。
训练时,可在孩子玩有趣的玩具时,叫他的名字,如果他不理你,可以拿起他正在玩的玩具,放在他的眼前,再逐渐的将玩具移动到你脸前,让他注意你。
你也可以将你的手指放在孩子的眼前,然后将手指移到你要他看的有趣物品上,再「看」;也可以使用雷射指示笔,引导儿童注意看雷射光指向的物品。
再进阶一点的,可以玩藏东两的游戏,如将玩具汽车藏在手帕底下,然后问:「汽车在哪里?让孩子将物品拿给你。
总之,以各种有趣的活动,吸引孩子去注意周遭的人事物。
2.互动性注意力:儿童会反复进行某些行为,维持与他人互动的注意力,如轮流与人堆积木。
训练时,可以与儿童玩他感兴趣的轮流性游戏,如大家轮流搔对方的痒,做到一半时,故意停下来不做,要儿童看你或者拉你,示意你继续搔痒。
或者玩「老师说」的游戏,要儿童权仿你的动作,校仿之后,才会继续下一个「老师说」游戏;如果儿童没有口语,只进行动作的校仿也可以,老师不要有口语的指令。
也可以玩过关的游戏,在每一关,都要求儿童表演设计好的动作,这样才能过关。
总之,进行有趣的社会性互动,训练儿童主动的行为,并将注意力放在互动上。
3.要求他人的注意力:以非口语的方式来要求事情,例如以手势要求别人拿东西给他吃。
训练时,可在儿童的周遭放一些他很想得到但拿不到的东西,例如放在架上高处的玩具或者食物,然后引导儿童指向玩具或者食物,以便大人可以拿给他玩或给他吃。
也可以将他喜欢的食物放在透明的玻璃瓶中,但盖子要旋紧,让儿童打不开,让他必须请求你帮忙,要他用手指向玻璃瓶,或者把玻璃瓶拿给你指向里面的食物。
自闭症康复训练方法

自闭症康复训练方法一、 ABA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目标的分解、强化和辅助是ABA的基本训练原则,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塑造法和连环法则表达了ABA的具体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的实施是以遵循训练原则为基准的;而训练原则正是在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得以具体表达的。
分解目标就是强调把每个能力分成最小、最简单的单元进行教学,它是运用连环法和塑造法的前提。
连环法是将简单的单元行为连成链条形成更复杂的行为;而每个单元行为的建立都要用塑造法来完成;在塑造的过程中要通过指令、强化、辅助所构成的一个个回合加以具体操作运用。
因此,连环法的运用是以塑造法为基础的,而塑造法的完成是以一个个回合具体表达的。
(一)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包括指令、个体反应、结果(强化或辅助)、停顿4个基本的元素。
指令发出后,孩子出现正确反应马上强化,然后停顿。
预示着一个回合的完毕。
如果在指令后出现错误反应,停顿。
进入下一个回合:重新发指令→辅助→强化→停顿。
如果孩子在指令发出后1-3秒钟没有反应就认为是无反应,立刻重复指令,如仍失败。
第三次发指令后立刻辅助。
关于回合的目的,Lovaas在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回合可以帮助孩子注意到刺激;使教者和孩子马上知道反应是否正确;帮助教者以一致的方式要求孩子,以免引起孩子理解上的混乱,延误进步;帮助教者快而容易地辅助孩子的进步。
1、指令Lovaas认为由于孤独症儿童问题的出现同时发生在感觉输入和加工两个过程。
迅息进入到大脑以后不能进行有效地过滤以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因此,发指令时要注意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教者的声音大而自信以确保孩子接收到,做出我们所期望的反应。
其次,指令要适合孩子的承受能力。
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很大,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要求。
同一个个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要求。
要根据孩子的承受能力,从简单到复杂。
重复指令是一种指令无效性的表现,也是很多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
我们要求发出指令后要给孩子一定的思考时间。
完整版)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

完整版)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自闭症儿童训练计划纲要以下是初级训练计划纲要:一、参与能力1.独立坐在椅子上。
2.叫名字时有目光对视。
3.听到指令“看这里”时有目光对视反应。
4.对“放下手”有反应。
二、模仿动作1.操作动作模仿,例如敲积木、用杯子喝水、把物品放到篮子里等。
2.粗大动作模仿,例如拍手、跺脚、摸头等。
3.粗细动作模仿。
4.嘴部动作模仿,例如口型模仿。
三、语言理解能力1.听懂一步指令,例如过来开灯关门。
2.识别身体部位,例如手机、肚子、肩等。
3.识别物品。
4.识别卡片。
5.识别熟悉的人,从家庭到生活,例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
6.听懂动词指令。
7.识别卡片上的不同动作,例如睡觉、喝水、吃东西、走路、拍照等。
8.识别周围环境中的物品,例如冰箱、电视、桌子、椅子等。
9.指出书中的图画。
10.识别物体功能。
11.识别身体部位功能。
12.识别方位,例如上下、内外、中间、旁边、前后、左右等。
四、语言表达能力1.听到“你想要什么?”时能用手指出相应物品。
2.在有愿望时能指出所需要的物品。
3.模仿声音和词语。
4.命名物体。
5.命名卡片。
6.用语言表达想要的东西。
7.说出“是”或“不是”(或用手势)表示想要或不想要的东西。
8.叫出熟悉的人。
9.作出选择。
10.各种打招呼,例如嘿、你好、早上好、中午好、晚上好、晚安、再见等。
11.回答社会性问题。
12.说出卡片上的其他人和自己。
13.说出物体的功能。
14.说出方位,例如上下、前后、左右、这里、那里、内外、中间、旁边、高低等。
五、学业配备1.配对。
1) 完全相同的物品。
2) 完全相同的卡片。
3) 物体到卡片。
4) 卡片到物体。
5) 颜色、形状、拼音、数字。
6) 不完全相同的物体。
7) 物体之间的联系,例如牙刷和刷牙、笔和文具盒、书本和书包等。
2.独立完成简单的活动。
3.识别颜色。
4.识别形状。
5.辨别拼音。
6.识别数字。
7.唱数1-10.8.点数。
六、精细能力1.在形状箱内找出三个同等大小的物体。
自闭症儿童日常训练计划

撕开包装袋、拧瓶盖、打开盒子、拔开笔帽等
5、拍球
6、玩拼合玩具如拼图等
7、模仿简单手指动作打枪、指、点等
8、玩橡皮泥或面团,练习揉捏搓等动作
大肌肉
1、练习蹲起
2、双脚交替上下楼梯
3、能够抱着物件自由走动
4、单脚站立保持1秒以上
5、抛接球或其他物件毛绒玩具等
6、跳跃
原地跳
由低处跳到高处高度由低到高
将两个常用的物件联系在一起如把勺子和碗放一起
4、理解日常指令
对日常较长指令的理解如把衣服放在椅子上等
5、理解动名词
理解日常用品、动物、水果、蔬菜的名称
理解常用动词敲、拍、推、拉等
6、分类概念
将物品按颜色分类
将物品按吃、穿分类
小肌肉
1、学习粗略握笔
在纸上画线
仿画线条
连点画线
2、捡豆子
所捡豆子由大到小
3、串珠子
2、寻找声源
在听到物件响声时,可以根据声源找到物件
触觉:
按摩肢体
玩米或水
语言
表达
1、发音
仿说简单字词
2、动作或手势沟通
用手指指物件表示需求如指水杯、饼干等
能够用基本动作表示自己的需求摇头、点头等
语言
理解
1、配对
配对简单的图形或卡片
配对实物和图片
2、辨别常用手势过来、起立、坐下等
3、简单功能认知
根据功用拿出常见实物如拿杯子喝水、用碗吃饭
模仿有次序的敲打物件如先敲桌子再敲板凳
社交
与
情绪
自我意识:
辨认照片中自己的影像
指认或拿取属于自己的物品
区分物品的拥有权书包是自己的、玩具是小朋友的等
【心理教育】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 5种方法要掌握

【心理教育】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 5种方法要掌握一、儿童自闭症的危害1.无法与他人很好的沟通2.智力异常:70%左右的智力落后,不过也有10%智力超常,20%智力正常3.感觉异常:如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4.多数患儿有多动、注意力分散、发脾气、攻击、自伤等常见行为5.不能很好地注意事物的细节部分6.重复刻板行为7.专注力差8.思考方式较简单9.不能有组织及有次序地完成工作和某项任务10.有并发症发生二、儿童孤独症的康复训练1.做好感觉统合训练的前期测试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是包括测试、训练、评价、反馈等内容的系列活动,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操作性。
训练前对每个参训儿童先进行测试,有助于训练教师设计出针对性强的训练计划与步骤,从而使训练更有效。
训练的内容、份量、方法和进度都要适合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发展,让他们在能力上能够接受,但又要有合理的难度及要求,使他们能按自己的能力和需要循序渐进。
这样儿童容易有成功的机会,也更愿意积极配合。
如果碰到困难的项目,儿童不愿意做,教师或家长需要及时调整训练难度或方式,而不是强迫儿童进行,因为强迫会让儿童产生反感或反抗心理,甚至会导致紧张以致肌肉收缩,达不到训练效果。
此时可以通过调整训练时间、训练方向以及改进训练方法和从不同角度利用器材,去尽量满足所有儿童的训练需求。
2.按照孤独症儿童的综合情况来调整训练或者活动①感觉统合训练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来训练儿童各种感觉及感觉间的协调性的。
动作的准确性、次数及力度都会直接影响训练效果。
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时刻留意儿童的反应,把握儿童动作的规范性与有效性,积极给予反馈。
正确的反应要及时加以赞赏和鼓励,而错误便要纠正。
给予儿童的赞赏应该是直接的和明了的,根据每个儿童喜欢的鼓励方式区别对待,形式可以是精神的或物质的,目的是给予儿童正面的鼓励,使一些外化的鼓励因素逐渐内化,以达到训练目的。
②由于缺乏变化与想象力,孤独症儿童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活动模式,重复一些身体活动或行为方式。
自闭症患儿PCI介入第一阶讲座(下)

杨宗仁第一阶段讲座2012年5月27日星期日一、注意力的提供尽量在生活中吃饭、穿衣服中训练孩子,最重要是知道那些目标是重要的,自然地融入。
在愉悦的互动中自然地展现各种能力。
视频1:超市里指东西,孩子一一确认,然后妈妈点头,拿相应的商品。
你要知道儿童开展的种种目标和能力。
孩子做很多自我刺激的行为是因为无聊。
治本的方法是提升社会性能力,这些行为自然就会消失。
自闭症儿童1-2岁的时候自我刺激的行为不多,长大之后越来越多。
大龄孩子自我刺激行为非常严重。
沟通互动的循环越多越好,回合数长度尽量拉长(包括非语言交流,眼神、手势等)。
家长和自己的孩子做好之后,找一个孩子加入。
不要找两个,否那么那两个孩子会玩在一块了。
一个孩子可以了,就3-5个人。
然后再进入大团体。
很多家长跳过中间两个阶段,有的家长甚至跳过第一个阶段。
很多家长很希望说直接进入大团体之后就直接和大家一起玩。
我去幼儿园,见过很多幼儿园做融合,没有经历过这些阶段的,下场都很惨。
好的整天发愣,差的一天尖叫。
步骤应该是:家长和孩子一个孩子3-5个孩子——大团体视频26: 一个孩子和他哥哥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游戏的社会层次一到达共同焦点,介入目标-开展问答技巧。
角色轮流。
这个孩子回答问题没问题,提问有困难。
有两种方法,一种没有设计主题和剧本,一种是设计好主题和剧本。
最好的是没有剧本的。
顺其自然。
他在问句和答句方面确实有困难。
四个重要要素:1.游戏的同伴(我们的孩子和年纪比拟大/小的孩子能够玩的起来)。
和年纪小的孩子玩,好处是主动性比拟强。
然后再和同龄孩子玩。
2.游戏的环境,要有一个适合大小的空间玩。
3.道具对于诱发孩子的动机来说很有帮助。
4.引导的人。
我们的孩子最好经过游戏团体的训练,再去幼儿园。
因为普通儿童更加不好带。
可以写上“我是警察”或者“我是小偷”的牌子挂在脖子上。
他和哥哥玩游戏非常持续、几乎没有中断。
持续3-5分钟不中断。
他妈妈能够适时引导,这种引导最后慢慢退出。
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方法

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方法关于ABA的几个基本概念(一)ABA的基本特点ABA大家都知道就是行为应用分析法。
1将人的社会交往活动和行为进行分解,直到最细小的但可观测的行为单元。
如:“吃饭”可以分解为:“走到餐桌前”、“坐在椅子上”、“拿自己的餐具”“吃自己碗里的东西”等等。
行为可以无限往下分,尽可能的细小。
通过有系统的训练,帮助孩子学会有社会适应性的行为和活动。
每一种特殊儿童不能出来的行为,从简单的“看”别人,到复杂的如主动的交流和社会活动,都可以被分解成为许多工作步骤。
2、要求孩子必须对每个指令做出反应。
3、孩子的错误反应肯定不能得到解决奖励,即不能被强化。
例如:发脾气,刻板行为,自伤,退缩等)。
4、同一课题的训练要重复很多次,直到在没有成人的任何指导和辅助下,孩子也能有稳定的正确的反应,将孩子的反应记录下来并且按照特定的、客观的定义和标准来评价。
课题的不同孩子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有的孩子三次就会了,有的孩子则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每个孩子都如此不同。
多长时间学会只有上帝知道。
5、教学计划是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而个别化设计的(IEP)。
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意思。
(二)ABA的基本操作分式——回合操作教学法(DTT)指令(刺激)——(孩子)反应——结果(强化)——停顿。
下一个回合。
要对指令作出反应,听指令做反应是社会行为。
(三)行为的分解和目标行为1、行为的分解——将一个行为分解成一系列单元行为,对每一个单元行为还可以继续分解,这样逐级将一个行为拆分为更小的,有先后顺序的行为链。
洗手的分解:会洗手要具备的能力:开水龙头——洗手——关水——擦手。
如果不会洗手,就要现分解洗手——搓手——打香皂——冲手。
现在都是用洗手液,更方便了,设备的发展也可以改善孩子们生活的艰难。
平时没事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总想多少年后自己S 了后孩子怎么办哪。
不试永远不了解孩子。
教孩子时不要一根筋,一种方法打不开孩子的心灵再寻求另一种。
自闭症(孤独症)、发育迟缓儿童干预训练计划:安坐计划书

姓名:年龄:岁
项目名称
安坐
备注
项目目标
在座位上安坐
目标行为定义
当学生听到“坐下”的指令时,不经辅助就能主动在椅子上坐下。
采用逐渐变化行为标准的策略来慢慢增加学生坐桌面的时间。
先备技能
无
训练方法
行为的塑造
强化物
食物、玩具等
教学材料
无
教学阶段
1、在学生基线测试安坐时长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延长安坐时长。
3、给出指令后,老师马上将强化物放到学生面前的桌面上,让学生可以拿到,辅助学生坐下。
4、当学生坐下后,老师给予口头的肯定:坐好了,真棒!同时给强化物。
尽量避免重复发指令,也就是说避免在同一个回合里,同样的指令说好几遍。
辅助
1、完全肢体辅助:老师手把手辅助学生坐下。
2、手势辅助:老师手指向椅子。
1、根据学生的正确反应情况调整辅助方式。
2、完全肢体辅助仅用于手势辅助不起作用时。使用时,给予的辅助程度只需确保学生能完成动作即可。
辅助的撤销
1、时间延宕:刚开始老师使用0秒延宕的辅助,即在给出指令后,立即给予完全肢体辅助。3-5个回合后(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老师使用1-2秒的辅助延宕,尝试进行辅助的撤销。
2、由完全肢体辅助撤销为手势辅助,根据学生正确反应情况调整示范辅助动作,直至完全撤销。
1、强化物要是学生期望得到的物件。最好是玩具类。
操作步骤
1、在桌上放置学生特别喜欢的强化物。
2、老师可以摆弄这个强化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当学生跑到桌子边上想要去拿这个强化物的时候,给学生指令(发指令的时候用手指一下椅子)“坐下”,同时伸手辅助学生坐下。当学生坐下时,马上把之前学生想要拿的强化物放到学生面前的桌面上,让学生可以拿到。
如何训练自闭症儿童的感知觉

冬冬(一个5岁自闭症儿童)的视觉发展比较好,有注视能力和一定的追视能力,但视觉辨别能力较差。
1、静态视觉训练:拼图,点数。
这两个项目的练习要做到频繁,每天都有,但每次持续时间不要太长,不超过15分钟。
冬冬对这一类型的练习已经觉得厌倦了。
2、动感视觉训练:没有发现冬冬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
但是这方面的练习项目也没有。
这种训练形式游戏性较强,可以调节冬冬的情绪。
目前有三种可能的活动方案,第一是吹泡泡,由训练者或冬冬吹出满屋子的泡泡,再要求冬冬追打泡泡,这一活动最好多人参加,可以作为亲子活动,并引人“比赛”的概念——看谁打的泡泡多,在比赛时训练冬冬每打一个泡泡就数数。
活动过程中引入训练项目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提出很高的要求,游戏还是要保持“游戏”的首要特性。
第二是推打乒乓球,在门框上吊一个乒乓球,让冬冬先用手推球,慢慢过渡到用拍子推球。
第三是吹乒乓球(或跳珠),在光滑的桌面上两人对吹,训练冬冬集中视觉注意力及对气流的运用。
3、视觉辨别能力:需要一些图片资料。
目前冬冬对于颜色的辨别能力不能得到肯定的判断,不清楚是因为他不能从生理上分辩,还是因为认知上不能分辩,即对颜色的概念不能判断。
所以需要转换一种形式,先检验他能否从生理上辨别。
需要一些彩色图片,要求冬冬从图片中找出隐藏的动物(注意选用冬冬熟悉的动物)。
4、分类训练:需要几个纸盒子或别的容器。
一开始可以是积木和跳珠放在同一个盒子内,然后训练者带着冬冬进行分类,要求冬冬模仿训练者将不同的东西分别放到不同的盒子里。
完成一次分类之后,进行别的活动(大概5分钟到10分钟左右的活动),不要马上让冬冬再分一次,他也许会厌烦。
之后,再要求冬冬分类,根据冬冬的训练情况,从训练者提示,到完全自己完成。
慢慢过渡到两种不同颜色的跳珠、不同颜色的积木、不同形状的积木,再过渡到三种不同,四种不同。
这一训练活动切忌操之过急,一定要反复练习,不断巩固。
同样做到频繁,但每次训练时间不要过长。
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

自闭症儿童语言训练一、训练顺序:1、模仿动作(提高注意力、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2、听口令做动作(提高注意力、语言理解能力、协调能力和配合能力)3、叫名反应(自我意识外化的起始点)4、强化发音(把孩子无意识的发音转化为有意识的,或纠正发音)5、发单音6、仿说词7、仿说句子8、自动说9、简答10、代名词的使用(孤独症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瓶颈,与其自我意识发展中的欠缺有关)11、对话与叙述其中1-4阶段适用于几乎所有年龄的孤独症孩子的语言训练,因为这些训练能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二、语言训练要有生活基础。
较为宽松的生活空间、良好的生活气氛、孩子充足的社会性接触(在家长主动的引导下),还有孩子运动能力发展,才是孩子语言发展的真正桥梁。
三,语言训练的目标过去我们对语言发展迟缓的儿童所实施的语言训练目标大多是要求他们能够说话,但是现在已经偏重能够使儿童理解语言中的意义以及能够表达,因此对于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训练首重在加强其语言的理解。
四、语言训练的原则(一)不断地对儿童说话:对自闭症儿童说话,其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必须假以时日才会慢慢开花结果。
(二)对着儿童的视线说话:跟自闭症儿童一起游戏、拿任何东西给他、请他做任何事、帮他做任何事时,要常常对他说简单的话。
首先叫他的名字“×××”,等他注意您在叫他时再对他说话。
自闭症儿童常常视线不看人,有时不是不看,而是看的时间非常短暂。
不注意您的时候对他说话是没有效果的。
但也不用着对较大的孩子,特地把脸靠过去,把他的头转过来向着他说话。
只要在不太远的地方,很自然的喊他的名字,配合当时的情境对他说话即可。
(三)选择切合情境的话题:眼前看得见、容易了解的自然话题为佳。
尤其是以儿童感到关心或喜欢的事物做为话题,效果更好。
不仅大人对儿童说话,希望儿童说的话,大人也可以先以儿童的口气说给他听,让他知道这时候他应该怎幺说或回答才好。
(四)不必重复练习太多次:父母为使儿童学会说话,同样的话语叫儿童说五次、十次,有时反而使自闭症儿童拒绝说话。
自闭症儿童教育训练培训ppt课件(精)

03
教育训练培训方法与技巧
结构化教学法
视觉结构化
使用图表、图片等视觉工 具,帮助自闭症儿童理解 和记忆信息。
环境结构化
创造有序、可预测的学习 环境,减少干扰和刺激, 提高学习效果。
时间结构化
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活动 计划,使自闭症儿童能够 理解和遵守时间规则。
应用行为分析法
目标行为分析
明确要改善或增加的目标行为, 并分析其前因后果。
语言与沟通训练法
语言评估
对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 语言水平和需求。
语言教学
使用适合自闭症儿童的教学方法,如模仿、示范 和辅助沟通工具,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沟通练习
鼓励自闭症儿童进行日常沟通练习,如表达需求 、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等。
04
教育训练培训内容设计与 实践
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鼓励自闭症儿童多说话、多表达,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 教授其使用恰当的语言和语气进行交流。
非语言交流能力培养
教授自闭症儿童使用手势、表情等非语言方式进行交流,提高其 非语言交流能力。
情绪管理能力培养
情绪认知训练
帮助自闭症儿童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理解情绪的来源和影响 。
情绪表达与控制训练
教授自闭症儿童恰当地表达情绪,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情 绪失控。
、不合群。
语言沟通障碍
他们可能语言发育迟缓,使用 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受限,有 时会出现重复、刻板的语言。
重复性行为
自闭症儿童常常表现出重复性 的动作或行为,如反复拍打手 、旋转物体等。
情绪不稳定
他们可能情绪波动较大,容易 出现焦虑、愤怒等情绪,有时 也可能表现出自伤或攻击他人
一份完整的自闭症培训计划

一份完整的自闭症培训计划(第一阶段)此阶段训练内容分为以下15 项:【注意力】【一步指令】【模仿动作】【指物反应】【比较】【发声模仿】【玩耍】【物体辨别】【图片辨别】【物体命名】【“是”与“不是”】【动作名称】【颜色】【所有物】【形状】1。
【注意力】「看着我」训练在米歇尔教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教程的要求是:孩子应坐在椅子上,手不乱动,训练者紧靠着孩子坐下;训练中孩子不懒散、不坐在地板上、不转过背去。
训练者要坚持原则, 给予肯定并提出高要求、对任何一个反应性动作都要给予表扬和拥抱或是批评。
注意力训练是很重要的第一步.(1 )看着我, 面对面:(一秒钟, 二秒钟,三秒钟)在活动中发出命令「看着我」, 然后要求双目对视(训练者的眼睛与孩子的眼睛对视) .加强训练: 训练者用手轻抬孩子的下巴帮助其将眼睛抬至与训练者眼睛相对的水平.(2)呼叫反应训练者在活动中呼叫孩子的名字, 要求孩子与训练者两眼对视。
2。
【一步指令】(1)指令:「坐下」、「起立」、「到这里来」、「把手放下」、「拍拍手」、「把手举起来」、「拥抱我」、「转个圈」、「跺跺脚」、「挥挥手」,给予物质鼓励,然后渐渐撤除。
(2)触体指令: 差异性刺激指令--「摸」,如摸摸「头」、摸摸「鼻」、摸摸「脚」、摸摸「眼」、摸摸「腿」等等。
(3)动作指令接受语:差异性刺激指令——给予「给我看看」,如「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吃」东西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喝水」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拍手」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招手」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拥抱」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转身」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站」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坐」的; 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走」的;给我看看你是怎样「跑」的,等。
3.【模仿动作】差异性刺激指令为: “做这个”(1)大动作:拍拍手、举举手、拍拍腿、拍拍桌子、摸摸头、拍拍嘴(拍嘴时发声)、跺跺脚、起立、摇摇头(表示「不」)、点点头(表示「是」) . (2)较好的动作: 指物、把手打开或把手合上、摸身体不同的部位。
自闭症儿童注意力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

自闭症儿童注意力康复训练的个案研究刘静静;李宁【摘要】针对大多教自闭症儿童存在多动和注意力分散等注意障碍,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或极其专注而不能有效转移,文章采用3个单基线A—B实验设计进行实验研究,通过舒尔特方格、划消训练、视觉追踪、听觉注意力训练等方法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自闲症儿童的注意力,改善共同注意力缺陷.【期刊名称】《绥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00)010【总页数】5页(P91-95)【关键词】自闭症儿童;注意障碍;注意力;康复训练【作者】刘静静;李宁【作者单位】淄博市博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山东淄博255200;淄博市博山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山东淄博255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66“注意”作为人类最基本的认知功能之一,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某种特定对象的指向或集中[1]。
注意力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地反映、关注某事物的心理活动的能力,是人类有意识地自觉主动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根本手段,被认为是儿童获取知识及投入社会活动的必要条件[2]。
大多数自闭症儿童存在多动和注意力分散等注意障碍,表现注意力分散或极其专注而不能有效转移[3]。
相关的比较研究认为(Schaffer,1984),大多数自闭症儿童表现出定向发射的迟钝,缺乏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组织和维持作用差,也不能产生共同注意[4]。
因此通过注意力康复训练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以此改善共同注意力缺陷,提高其模仿能力、言语沟通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一)研究对象。
司XX,男,2006年5月出生,三岁时诊断为自闭症,智商65。
4岁上幼儿园,目前在特教学校就读,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需求,不主动与人进行目光接触,在提示下可以进行短暂的目光对视,分不清“你—我—他”,对电脑游戏非常感兴趣,自理能力较强,能参与学校各种活动。
上课时经常处于“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状态,注意时间较长的活动是电脑游戏和画画;注意时间最短的是角色扮演和规则性游戏,即使在被要求的情况下只能维持一两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闭症患儿注意力的训练方法综述一、前言自闭症也称孤独症,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一种严重的发育性障碍。
由于它在婴幼儿期发病,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和社会技能等方面均可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弥漫性障碍。
其障碍主要表现在言语发展与沟通障碍、社会交往障碍以及情绪与行为模式异常等方面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p236)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开端,保证并维持着心理活动的顺利、深入地进行,[2](p114)一旦注意发生转移或分散,相应的心理过程就随之中断或改变。
因此注意力是儿童学习的基本条件。
自闭症儿童认知和语言能力较好,他们一般智商正常,是自闭症儿童中预后最好的群体,[3]大约占孤独症儿童的30%[4](p136)。
大部分自闭症儿童经过早期干预及系统规范的训练,可取得较大进步,而进入普通学校学习。
但他们存在较严重的注意问题:几乎所有的自闭症儿童都存在共同注意障碍,[5]而共同注意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前提,因此共同注意技能的发展对于自闭症儿童语言和社会技能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自闭症儿童在注意的稳定性和转移能力上存在障碍,表现为注意力分散或极其专注而不能有效转移;[6]自闭症儿童兴趣异常狭窄可能与其注意的广度较小,或对特定物体的注意敏感性过高相关,而忽略了其他更广泛的事物。
因此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既可提高其学习能力,亦可改善兴趣与行为异常,提升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
本文主要讲述几种自闭症患儿的注意力训练方法及其具体操作细节,以此来使大家更加的了解自闭症,关注自闭症患儿的康复与训练。
关键字:自闭症注意力训练方法二、自闭症患儿的注意力训练方法现如今,随着广大研究者对自闭症患儿注意力研究的深入,对于自闭症的注意力训练有许多的方法与技术,包括共同注意能力训练,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的训练。
训练方法包括感觉统合训练法、游戏法、生活训练法和其他方法。
1.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是依据儿童脑的可塑性和易变性原理,通过各种有计划有目的的运动训练,改变感觉输入,从而改善脑功能,以达到改善学习问题、语言障碍、动作不协调及各种行为问题的方法,[7]总有效率达到85%。
感觉统合训练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训练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前庭机能训练。
前庭机能统合与整理输入和输出大脑的信息,进而使大脑和身体有效协调。
前庭机能失调会出现学习困难、多动、注意力散漫,动作不协调等。
[8]儿童前庭功能是注意力的神经生理基础。
研究指出,自闭症儿童有感觉输入及运动指令输出上的困扰,这种调节机能上的障碍来自于脑干前庭功能不佳。
[9]前庭功能训练采取直线加速度训练、旋转加速度训练和多向度旋转,主要项目有儿童取各种体位进行吊台摆荡/旋转、吊桶摆荡/旋转、吊马摆荡、旋转轮内旋转、旋转轮外摆荡/振荡等。
(2)互助互动训练项目。
需要他人协助或合作的项目可以创造自闭症儿童与他人目光接触、共同关注的机会,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共同注意能力。
此类项目有持球滚压儿童、传接球、背靠背走平衡木等。
(3)设计需注意力高度集中方能完成的活动,以促进患儿注意力集中性和稳定性,如骑协力车、拍球、走触觉板、走平衡步道、走平衡木、单人跷跷板上站立、平衡板上站立、跳羊角球过障碍等。
(4)设计综合性项目或在运动中加入语言、认知任务的活动,提高患儿注意力的分配,如跳蹦蹦床拍球、跳蹦蹦床投球、走平衡木拍球、骑协力车运球、边跳蹦蹦床边数数、跳蹦蹦床传接球等。
(5)通过训练项目间的快速转换,提高患儿的注意转移能力。
2.游戏法。
游戏是有趣的和令人愉快的活动,是儿童重要的生活方式。
[10]游戏需各参与者共同合作,且游戏中涉及身体动作、语言及感官共同参与,因此游戏活动是进行注意广度、分配及转移的有效方法。
托尼·W·林德把游戏分为探索性游戏、关系性游戏、建筑性游戏、象征性游戏、有规则的游戏和嬉戏打闹。
[11]根据患儿的能力发展及注意力训练的特点,主要可以开展建筑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
建筑性游戏主要采用积木游戏,具体方法有:(1)自由独立搭建(2)把积木按颜色分类(3)跟随训练人员搭物体,要求挑选的积木颜色和大小与训练人员一致;(4)按照训练人员呈现的模型进行构筑,开始训练时只要形状相似即可,当患儿能力增强后大小和每块积木颜色与模型一致,呈现模型由简单到复杂;(5)按要求独立搭建。
象征性游戏根据儿童能力循序渐进,具体步骤为:(1)选定一篇能分角色朗读的短文;(2)与家长沟通,让患儿在生活中观察与短文相关角色的人物,如司机、乘客、售货员、交警等;(3)分角色朗读短文;(4)扮演短文角色;(5)与患儿共同创编并表演角色故事(6)患儿自主创编角色故事。
与注意力训练有关的有规则的游戏种类繁多,项目举例:(1)木头人游戏,游戏参与人员不能说话不能动,坚持时间长者胜;(2)击掌游戏,第一个回合先双手对拍一次后与对方双掌相击一次,第二回合双手对拍二次后与对方双掌相击两次,第三个回合为三次,依此类推,有一方拍错则游戏结束,此游戏可通过改变击掌节奏及击掌方式(双掌、左掌、右掌、左右轮换等)调控训练难度;(3)抢椅子游戏,椅子的数量比游戏参与人数少一个,游戏参与者围着椅子转圈儿,由一人在旁边喊“停”后,走圈者就争抢着坐椅子,没有坐到椅子者输;(4)石头剪刀布游戏等。
3.生活训练法。
生活训练法即在生活中训练儿童的注意力,此法是家庭康复的主要方法。
首先,目光对视训练,具体方法是通过叫患儿名字、与患儿进行简单的交谈、家庭游戏和运动中进行目光对视训练。
训练初期,家长需下蹲于儿童正前方,叫儿童名字或与儿童交谈时须用双手把住儿童头部。
儿童目光对视能力增强后,家长可站于离儿童较远处的不同位置,与儿童交谈、游戏和运动中仅需用言语提示儿童进行目光对视。
其次,触发共同注意训练。
触发刺激应由强到弱,与患儿距离由近到远,支持力度由大到小以逐渐提升其共同注意能力。
具体方法举例:在患儿视野范围内但伸手不可及之处放置物品,用语言和手势提示儿童物体的位置,语言中需包含儿童名字和物品名称,如“宝贝,看!那边有辆车!”;外出时父母为儿童讲解视野范围内的人和物。
最后,引导患儿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择菜、布置餐桌、端菜、收拾碗筷等。
4.其他方法。
除以上方法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其他方法对患儿进行注意力训练。
(1)视觉追踪,即视线根据一定的目标物移动。
可通过目标物的种类、数量、运动速度、运动幅度、附加其他任务(如追踪过程中回答问题)来调控训练难度,丰富训练形式,达到注意力各品质的训练。
方法举例:①注视秒针的转动;②追踪曲线,在纸上画曲线若干,每条曲线在左侧端点标上序号,要求患儿从左侧开始视觉追踪曲线,在终点把曲线的序号写在空格内;③追踪球滚动,训练人员或患儿把球滚出后,患儿追踪球的滚动轨迹后在地面上走出球的运行路线;④追踪车的运动,可在室内追踪玩具车,也可站在窗户边观察远处道路上行驶的车辆。
(2)绘画。
具体方法:①根据训练人员的样本画简单的线条(直线、折线、曲线);②为给定的图形着色;③根据样本画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梯形等;④自主画图。
患儿在画画时,训练人员需与其交流,如询问画的内容、画此图形的原因、画的效果如何等。
此做法既能进行注意力分配训练,亦能借此提高患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迷宫练习。
可用迷宫板、迷宫图书、网上下载的迷宫图片、自行设计的迷宫图、用训练器材搭建的迷宫等,让患儿通8过手指、笔画、行走等形式进行迷宫训练。
(4)连连串。
把数字、字母、拼音杂乱地写在纸上,让患儿按顺序串联。
(5)目标标记。
随机给出大量数字、字母、拼音、汉字、简单图形,患儿按要求把目标数字、字母或图形等标记出,如在大量汉字中把自己的姓名标记出,或把姓名汉字前的一个字标记出等。
总结:综上所述,我们在对自闭症患儿进行注意力训练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注意力训练是自闭症儿童训练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随班就读的推广,越来越多的自闭症儿童进入普通班学习,而高功能自闭症儿童语言能力较好、机械记忆能力强,良好的注意力是其适应普通班学习的重要前提。
注意力训练能提高自闭症儿童的共同注意能力,注意的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能力,以保证其完成既定任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
(二)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能有效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
自闭症儿童的三大核心特征决定了注意力训练时必须把动和静的方式相结合,尽可能促使儿童主动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成效。
动即运动的方式,通过运动一方面训练前庭功能,为良好的注意力奠定脑功能基础,另一方面运动过程中需要儿童注意力的参与,在运动中训练儿童注意力各方面。
静的方式是指参与安静的活动,如画画、数字游戏、迷宫练习等,此类活动与课堂学习活动相近,儿童需安静地听指令完成相应任务。
(三)家庭参与是提高自闭症儿童注意力的重要因素。
专业人员的训练能针对儿童特点,采用综合方式为儿童制定和实施良好的训练计划,是本次个案研究中注意力训练的重要方面,但专业训练时间短、次数少。
儿童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与其家庭成员相处,因此,家庭成员若能积极参与儿童注意力训练,在生活中时时关注儿童的注意力训练,认真践行专业人员制定的康复计划,势必能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
参考文献:[1]俞国良,戴斌荣.基础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王益明,耿爱英.实用心理学原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3]郭海燕,刘淑华,杜杨.高功能孤独症儿童入学后行为问题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7(9).[4]陶国泰,杨晓玲等.走出孤独的世界———儿童孤独症释疑[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Lewy, A., Dawson, G. Social stimulation and joint attentionin young autistic children[J].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1992,20(6)[6]刘志云.儿童孤独症的研究现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7]廖文武.儿童感觉统合[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1.[8]匡桂芳,贺莉娜,辛晓显,沈宜元.感觉统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00(2).[9]陈文德.学习困难儿童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10]李芳.游戏与特殊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4.[11][美]托尼·W·林德著.陈学峰,江泽菲等译.在游戏中评价儿童———以游戏为基础的跨学科儿童评价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