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预案【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预案为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我公司将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突发风险进行详细分析,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类系统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设计一系列相应的预防与解决措施,并制定完整的应急处理流程,确保在系统故障和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报告、统一调度、减少损失,并通过综合协调、重点突出、及时反应、快速恢复、防范为主和加强监控等措施来有效处理和控制事件。
(一)应急处理原则统一领导原则:重大系统异常情况发生时,要及时向相关领导层报告,以便进行统一调度和协调,确保各方面的资源和行动都能够有序进行,减少损失。
综合协调原则:明确综合协调的职能机构和人员,确保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衔接,提高应对系统异常情况和突发事件的综合应对能力。
重点突出原则:将紧急处理的重点放在运行重要业务系统或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后果的关键系统上,确保资源和行动的优先级合理分配,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业务和安全的影响。
及时反应,积极应对原则:系统维护人员应在系统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发现、报告、抢修和控制,同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进行防范、监测、预警和响应,以减少事件的影响和扩散。
快速恢复原则:系统管理人员应坚持快速恢复系统的原则,根据各自的职责分工,加强团结协作,必要时与设备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以尽快将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防范为主,加强监控原则:经常性地做好应对系统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提高基础设备和重要系统的保障水平。
加强对系统应用的日常监视,及时发现系统突发事件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事件影响范围,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
(二)应急工作小组组成及职责在系统事件的处理中,处理系统事件和突发情况时,一个良好组织、职责明确、科学管理的应急队伍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建立一个组织良好、职责明确、科学管理的应急队伍,可以提高应对系统事件和突发情况的能力,快速做出决策、有效地恢复正常运行,以及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范文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范文根据公司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以下是我们对于信息系统发生意外事件时的处理流程和应对措施:一、事件描述1.若发生信息系统受损的意外事件,立即通知相关负责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2.在第一时间了解并确认系统受损的程度和范围,例如数据损坏、系统崩溃或网络中断等情况。
二、紧急处理措施1.在确认系统受损后,关闭相关资源或服务,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2.调动技术团队成员,立即对系统进行检修和维护,尽快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
3.对于数据库的损坏情况,立即启用备份数据进行恢复或修复。
三、通知沟通1.在处理过程中,要及时向公司领导、业务相关部门以及相关人员通报事故情况和处理进展。
2.积极与供应商或合作伙伴联系,沟通合作解决方案,减少受损范围。
四、故障恢复1.在信息系统处理完毕后,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系统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2.对于受损数据的处理,要进行数据恢复和数据库修复,尽量减少数据丢失和影响。
五、事故总结1.对于事件发生后,成立应急响应小组,对事件的处理过程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2.及时修改应急预案,更新相关措施和流程,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将持续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系统安全运行,同时加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共同维护公司的信息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
另外,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我们还将加强以下措施:1.定期演练:定期组织信息系统应急演练,模拟各种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提高员工对应急预案的熟悉度和应对能力,确保在实际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2.技术监控: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监控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风险和故障,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安全备份:建立完善的备份机制,定期对关键数据和系统进行备份和存档,确保在发生意外事件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和系统,减少损失和影响。
计算机系统应急预案
计算机系统应急预案第一条为妥善应对和处置计算机信息系统突发事件,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第二条以维护系统正常运行为目的,按照“预防为主,快速处置”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全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条北京三得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为计算机信息系统事故处理应急领导机构,负责领导、统一协调、组织开展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工作,紧急处理计算机信息系统重大应急事件和隐患。
北京三得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设在技术部)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事故应急处理的日常事务,主要工作是:1.承担计算机信息系统事故应急处理工作,负责全局相关部门的协调联络工作,负责向领导小组提出建议。
2.发生重大计算机信息系统突发事件时,负责启动本预案,下达应急保障任务,指挥全局应急保障行动,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3.负责实施各项应急措施,定期开展和部署应急预案的演练、培训工作。
4.根据领导小组下达的命令和指示,负责组织指挥、协调应急保障行动,完成应急保障任务。
第四条应急措施(三)建立健全重要数据及时备份和灾难性数据恢复机制。
严格按照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规定要求,认真做好日常数据备份工作,以防发生数据灾难时对信息系统进行恢复重建。
(四)采取多层次的有害信息、恶意攻击防范与处理措施。
各部门计算机管理人员为第一层防线,发现有害信息保留原始数据后及时删除;技术部为第二层防线,负责对所有信息进行监视及信息审核,发现有害信息后,在及时处理的同时向领导小组汇报,必要时还应向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公安网络监督部门报告。
(五)网站、网页浮现非法言论事件紧急处置措施1.信息安全技术人员负责随时密切监视信息内容,发现在网上浮现非法信息时,应即将向领导小组负责人报告;情况紧急的,在保留原始信息后,应先采取删除等处理措施,再按程序报告。
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组织和机构运营的核心基础设施。
然而,由于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如自然灾害、硬件故障、软件漏洞、网络攻击等,计算机信息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或中断,给业务运营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制定一套完善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一、应急预案的目标和范围1、目标本应急预案的主要目标是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发生故障或遭受破坏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恢复和修复,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减少数据丢失和业务中断的时间,保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2、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组织内部所有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相关的硬件、软件、网络设施、数据存储和处理等方面的突发事件。
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故障、网络中断、数据库崩溃、病毒攻击、黑客入侵等。
二、应急组织架构及职责分工1、应急指挥小组成立由组织高层领导、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应急指挥小组,负责全面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
其职责包括制定应急策略、调配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决策重大事项等。
2、技术支持小组由信息技术部门的技术专家组成,负责对信息系统故障进行诊断、修复和恢复工作。
包括检查硬件设备、修复软件漏洞、恢复数据备份、重建网络连接等。
3、安全监控小组负责实时监控信息系统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事件。
对可能的攻击行为进行预警和防范,协助技术支持小组进行安全漏洞的修复和系统加固。
4、业务恢复小组由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在信息系统恢复期间,采取临时措施保障业务的基本运行。
协调与客户、合作伙伴的沟通,评估业务损失,并制定后续的恢复计划。
5、后勤保障小组负责提供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资、设备和场地等后勤支持,保障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预防措施1、定期备份数据制定数据备份策略,包括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定期将重要数据备份到离线存储介质或异地数据中心。
同时,对备份数据进行定期恢复测试,确保备份数据的可用性。
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降低系统故障带来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2.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 20269-2006)3.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0-2006)4. 《信息安全技术防火墙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GB/T 20281-2006)5. 《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使用规则》(GB/T 19716-2005)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类计算机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政府、企业、事业单位等。
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应急工作,制定应急措施,指挥应急队伍开展应急处置。
2.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措施,处理信息系统故障。
(1)技术支持组:负责分析故障原因,提供技术支持。
(2)应急响应组:负责现场处置,确保信息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3)信息沟通组:负责与相关部门、单位沟通,及时发布应急信息。
五、应急处理流程1. 发现故障(1)用户报告:用户发现信息系统故障,及时向应急小组报告。
(2)系统监控:监控系统发现异常,自动触发报警。
2. 确认故障应急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对故障进行确认,明确故障原因和影响范围。
3. 应急处置(1)技术支持组分析故障原因,制定解决方案。
(2)应急响应组根据解决方案,进行现场处置。
4. 故障恢复(1)故障排除:消除故障原因,确保信息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2)系统测试:对修复后的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稳定。
5. 信息发布应急小组将故障原因、处理措施及恢复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单位发布。
六、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人员业务水平。
2. 设备保障: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技术保障: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提高系统抗风险能力。
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预案1.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突发事件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突发事件,以下简称信息系统突发事件有(1)黑客攻击(2)计算机病毒(3)信息丢失/泄密(4)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信息系统瘫痪 (5)反动致黄色内释(6)其它影响信息系统安全的突发事件 2、特点和定级:(参考崔铮五点) 3、制定应急预案的必要性制定应急预案的必要性 : 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和应对单位自身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突发事件发生.减少损失.另一方面.即使单位自身信息系统运行正常,而本单位有业务依赖的相关部门,包括:能源供给、网络线路等,这些部门一旦出现问题,例如:能源中断,网络不通,或者负载过大,都可以能造成中心信息系统的中断,瘫痪等。
因此,考虑到单位内外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可能引起的危害.以及与其它部门和系统的依赖性.为了确保关键业务的连续,必须未雨绸缪,有系统、有组织地作好应急预案的准备.从而,尽量降低风险,减少损失。
4、应急预案的定义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是在对单位和部门的全部业务处理功能的严格调查基础上,针对每项关键业务流程,受信息系统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突发事件的影响.准备和实施的一套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的基本价值在于:在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出现之前就已经制定相应措施,做好一定准备;一旦信息系统爆发事件发生,可以提供和实施这些替代方案,以最大限度地争取时间,减少损失.4.启动和终止;对于一个具体的应急预案方案,必须确定计划的启动条件。
启动条件必须记^文档。
确定启动条件所需的信息主要来自两个关键要素:制定实施应急预案的时间表和关键业务流程恢复的时间表。
而当一个具体的应急预案方案所针对的对象和任务发生变更时,应对其进行悔改或者终止.5.建全应急预案实施的完整文档管理应急预案必须提供所有必备的文档,它的要用途:(1)应急预案文件是对一个单位和部门克服信息系统突发事件重要措施的描述。
(2)向有关领导提供应急预案的蓝本,使指定的应急预案执行小组人员在必要时予以实施计划并完成其使命;(3)执行应急预案的相关材料;(4)上报上级工作部门的材料:(5)应急预案测试、预演、维护、运行、总结的依据。
计算机化系统应急预案
一、编制目的为提高应对计算机化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有效预防和最大程度地降低计算机化系统各类突发事件地危害和影响,保障计算机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2.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3.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4. 企业内部相关管理制度及规定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计算机化系统的应急响应工作。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调整计算机化系统应急预案,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响应工作,确保计算机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2. 应急处置小组负责计算机化系统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包括故障排查、系统恢复、信息通报等。
3. 技术支持小组负责计算机化系统故障的技术支持,提供故障排查、系统恢复等技术指导。
五、应急响应流程1. 紧急启动(1)接到计算机化系统故障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应急处置小组和技术支持小组开展应急响应工作。
2. 故障排查(1)应急处置小组对故障现场进行初步调查,确定故障原因。
(2)技术支持小组根据故障原因,提供技术支持和故障排查指导。
3. 系统恢复(1)根据故障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系统恢复。
(2)系统恢复过程中,密切关注系统运行状态,确保恢复效果。
4. 信息通报(1)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向相关部门、领导和员工通报计算机化系统故障及恢复情况。
(2)及时更新计算机化系统应急预案,总结经验教训。
六、应急保障措施1. 加强计算机化系统安全防护,提高系统抗风险能力。
2. 定期对计算机化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 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响应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加强应急培训,提高员工应对计算机化系统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建立健全信息通报机制,确保应急响应信息畅通。
七、附则1. 本预案由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制定本预案,旨在提高企业应对计算机化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计算机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精选)
contents
目录
• 应急预案概述 • 信息系统风险评估 • 应急组织与职责划分 • 应急资源准备与保障措施 • 应急响应流程设计 • 后期处置与恢复重建工作
01 应急预案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是为应对信息系统 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一套科学、合 理、可行的应急处理方案。
01
物资库存管理
建立物资库存管理制度,对应急所需物 资进行定期盘点和补充,确保物资充足。
02
03
物资运输与调配
与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在需 要时能够快速将应急物资运输到指定 地点。
技术资源准备
技术文档准备
提前准备好系统架构图、网络拓扑图、数 据库结构图等技术文档,以便在发生紧急
情况时能够快速定位问题。
建立应急响应团队
组建具备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的应急响应团队,包括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数据库 管理员、安全专家等角色。
培训与演练
对应急响应团队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团队成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值班制度
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在发生紧备
提前准备好关键设备和备用设备,如服务器、网络设备、 存储设备等,确保在设备故障时能够及时替换。
作用
在信息系统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 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响应和处置,保 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减少损 失和影响。
适用范围及对象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类组织、机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等。
适用对象
信息系统管理员、运维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编制目的和原则
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资源调配
计算机系统应急预案
计算机系统应急预案一、总则1.1 目的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计算机系统故障,保障企业业务的连续性,降低损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1.2 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计算机系统,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数据库、客户端等。
1.3 职责与分工公司IT部门负责本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和执行,其他部门在IT部门的指导下,按照本应急预案进行响应和处置。
二、应急响应流程2.1 初步判断和报告当发生计算机系统故障时,发现人员应立即向IT部门报告,同时对故障进行初步判断。
IT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初步分析和判断。
2.2 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初步分析和判断的结果,IT部门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如果需要启动应急预案,IT部门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按照预案中的流程进行操作。
2.3 应急处置在应急预案的指导下,IT部门及相关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重启设备、更换硬件、恢复数据等,以尽快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同时,应密切关注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向领导报告进展情况。
2.4 总结和反馈应急处置完成后,IT部门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总结和反馈,分析故障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三、应急预案内容3.1 硬件设备故障3.1.1 故障现象: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硬件设备发生故障,可能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3.1.2 处置措施:首先尝试重启设备,如果重启无效,应检查设备是否有明显的物理损坏,如烧毁、进水等。
如果有明显的物理损坏,应立即更换设备;如果没有明显的物理损坏,应进一步检查设备是否存在软件故障,如病毒感染等。
如果存在软件故障,应进行杀毒或恢复出厂设置。
如果以上措施均无效,应考虑是否存在硬件故障,如内存条损坏等。
如果存在硬件故障,应立即更换故障部件。
在处置过程中,应做好数据备份和保护工作。
同时,应准备好备用的硬件设备,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替换。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负责具体的应急处理工作,包括对信息系统故障事件的调查、分析和评估;制定应急处理方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理方案;协调各方资源,确保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信息系统管理人员负责信息系统的平时维护和日常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故障,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应急处理工作中,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工作小组实施应急处理方案。
4.其他相关部门和人员根据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包括但不限于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安全管理部门等。
三、预警和预防机制预警和预防工作是应急响应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在事故发生前,通过对信息系统的监测和分析,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隐患,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1.监测和分析建立信息系统监测和分析机制,对关键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预警和预报建立信息系统预警和预报机制,及时向相关人员发出预警信息,提醒其注意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
3.预防措施根据监测和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系统安全管理、备份重要数据、加强设备维护等。
四、应急处理程序应急处理程序是应急响应工作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快速、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1.事件报告在发生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后,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应及时向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报告事件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2.事件调查和评估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应对事件进行调查和评估,明确事件的性质、原因和影响,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3.应急处理方案的实施应急处理工作小组根据应急处理方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控制事件影响范围、恢复系统功能、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等。
4.事件总结和归档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对事件进行总结和评估,制定改进措施,并将相关资料归档备查。
五、保障措施保障措施是应急响应工作的基础,其目的是为应急处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和技术支持,保证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一、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在企业和组织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信息系统也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和威胁,如网络攻击、系统故障、自然灾害等。
为了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制定和实施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目的是在信息系统遭受各种意外事件或灾难时,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三、内容。
1. 应急预案的制定。
确定应急预案的编制范围和目标。
组织编制应急预案的工作组。
收集和分析信息系统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和威胁。
制定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和流程。
2. 应急响应组织。
设立应急响应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权限。
建立应急响应指挥中心,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人员。
制定应急响应的流程和措施。
3. 应急资源准备。
建立信息系统备份和恢复机制。
配备必要的紧急救援设备和物资。
培训应急响应小组成员,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应急预案的实施。
在发生意外事件或灾难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按照预案的流程和措施进行应急响应。
监控和评估应急响应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预案。
四、应急预案的维护和改进。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维护和改进。
定期组织演练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做好预案的修订和更新工作。
五、结论。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企业和组织应当高度重视,并认真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以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灾难,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影响。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一、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系统在企业和组织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信息系统也面临着各种风险,如网络攻击、系统故障、自然灾害等。
为了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制定应急预案显得至关重要。
二、目的。
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信息系统遭受意外事件或灾难时,能够迅速、有效地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三、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组织的所有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设备、网络设施、软件应用等。
四、责任。
1.信息系统部门负责制定、更新和执行应急预案。
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参与应急预案的执行。
3.所有员工都有责任积极配合应急预案的执行。
五、预防措施。
1.定期备份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防范网络攻击和病毒感染。
3.定期维护和检查硬件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应急响应流程。
1.发现问题,一旦发现信息系统出现问题,立即向信息系统部门报告。
2.问题分析,信息系统部门迅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定位,确定问题的性质和影响范围。
3.制定应急方案,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影响,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
4.执行应急方案,各部门负责人组织本部门人员按照应急方案进行执行。
5.恢复系统,信息系统部门负责对系统进行修复和恢复,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七、应急演练。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八、总结。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各部门和员工都应积极配合执行。
定期更新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其符合实际情况并具有实用性。
系统应急预案
系统应急预案【篇一: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预案】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应对信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处臵能力,有效预防和最大程度地降低信息系统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国家《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指南》、《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处理预案。
第二条本处理预案所称的信息系统,由计算机设备、网络设施、计算机软件、社会保险数据等组成。
第三条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分为网络攻击事件、信息破坏事件、信息内容安全事件、网络故障事件、软件系统故障事件、灾难性事情、其他事件等八类事件。
(一)网络攻击事件:通过网络或其他技术手段,利用信息系统的配臵缺陷、协议缺陷、程序缺陷或使用暴力攻击对信息系统实施攻击,并造成信息系统异常或对信息系统当前运行造成潜在危害的事件。
(二)信息破坏事件:通过网络或其他技术手段,造成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被篡改、假冒、泄漏等而导致的事件。
(三)信息内容安全事件:利用信息网络发布、传播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不良信息内容的事件。
(四)网络故障事件:因电信、网络设备等原因造成大部分网络线路中断,用户无法登录信息系统的事件。
(五)服务器故障事件:因系统服务器故障而导致的信息系统无法运行的事件。
(六)软件故障事件:因系统软件或应用软件故障而导致的信息系统无法运行的事件。
(七)灾害性事件:因不可抗力对信息系统造成物理破坏而导致的事件。
(八)其他突发事件:不能归为以上七个基本分类,并可能造成信息系统异常或对信息系统当前运行造成潜在危害的事件。
第四条按照造成信息系统的中断运行时间,将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级别划分为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特别重大(i级)。
(一)一般(iv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2小时以内的故障;(二)较大(iii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2小时以上、12小时以内的故障;(三)重大(ii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12小时以上、24小时以内的故障;(四)特别重大(i级):信息系统发生可能中断运行24小时以上的故障。
计算机信息系统处置预案
一、总则为保障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信息系统故障带来的损失,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急处置工作。
三、应急处置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加强安全防护措施,提高系统安全性,预防故障发生。
2. 快速响应,及时处置。
发现信息系统故障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确保系统恢复正常运行。
3. 信息共享,协同作战。
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之间加强沟通协作,共享信息资源,共同应对信息系统故障。
4. 科学决策,合理调度。
根据信息系统故障的性质、影响范围等因素,科学决策,合理调度应急处置力量。
四、应急处置组织体系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处置工作,下设办公室、现场指挥部、技术支持组、后勤保障组等。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系统安全信息,协调各部门、单位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协调、指挥,下设现场处置组、现场保障组等。
4. 技术支持组:负责信息系统故障的诊断、修复、恢复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5. 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人员、设备等的调配,确保应急处置工作顺利进行。
五、应急处置流程1. 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安全监测部门对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2. 信息报告:信息系统安全监测部门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告故障情况,启动应急预案。
3. 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现场指挥部下达应急响应指令。
4. 现场处置:现场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设备、物资,迅速赶赴现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5. 故障诊断:技术支持组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制定修复方案。
6. 故障修复:技术支持组按照修复方案,对信息系统进行修复。
7. 系统恢复:信息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后,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精选8篇)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篇1本预案是信息技术部根据公司有关法规和政策,结合公司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重点针对公司可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编制的,包括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处理程序、保障措施等,其中明确规定了在发生信息系统突发事件情况下,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相关职能和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一、总则(一)目的为科学应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建立健全信息系统的应急响应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制订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1.统一领导遇到重大信息系统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以便于统一调度、减少损失。
2.综合协调明确综合协调的职能机构和人员,做到职能间的相互衔接。
3.重点突出应急处理的重点放在运行着重要业务系统或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后果的关键信息系统上。
4.及时反应,积极应对出现信息系统故障时,信息系统维护人员应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抢修、及时控制,积极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进行防范、监测、预警、报告、响应。
5.快速恢复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在坚持快速恢复系统的原则下,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团结协作,必要情况下与设备供应商以及系统集成商共同谋求问题的快速解决。
6.防范为主,加强监控经常性地做好应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提高基础设备和重要信息系统的综合保障水平。
加强对信息系统应用的日常监视,及时发现信息系统突发性事件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事件影响范围,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应急工作小组机构及职责在信息系统事件的处理中,一个组织良好、职责明确、科学管理的应急队伍是成功的关键。
组织机构的成立对于事件的响应、决策、恢复,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公司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将有关应急人员的角色和职责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1.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及时掌握信息系统故障事件的发展动态,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动态;对有关事项做出重大决策;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和调度必要的人、财、物等资源。
系统应急措施预案
一、预案目的为确保信息系统在发生故障或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恢复运行,降低故障对业务的影响,保障公司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等。
三、组织机构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监督应急工作的开展。
2. 应急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措施,包括技术支持、现场处理、信息通报等。
3. 应急联络员:负责与相关部门和单位沟通协调,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四、应急响应流程1. 故障发现(1)用户或管理员发现系统异常,立即向应急工作小组报告。
(2)应急工作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处理(1)初步判断故障原因,采取初步应急措施。
(2)如初步措施无效,根据故障原因,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 应急响应(1)应急工作小组根据故障级别,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理方案。
(2)通知相关部门和单位,协助处理故障。
4. 故障恢复(1)应急工作小组根据故障恢复进度,及时更新故障处理情况。
(2)故障恢复完成后,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五、应急措施1. 硬件故障(1)更换故障硬件设备,如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2)对更换后的设备进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2. 软件故障(1)重新安装或修复故障软件。
(2)对修复后的软件进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3. 网络故障(1)检查网络设备,排除网络故障。
(2)恢复网络连接,确保业务正常运行。
4. 数据故障(1)备份数据,恢复至故障前状态。
(2)对恢复后的数据进行验证,确保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2. 演练内容应包括各类故障的应急处理、应急响应流程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七、预案修订1.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和应急演练结果,定期修订本预案。
2. 如遇重大变更或政策调整,及时更新本预案。
计算机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计算机系统故障应急预案一、目标/范围1、目标与范围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面临各种紧急情况(例如:数据库系统错误、服务器操作系统错误等情况)时,把数据损失降到最低,并且把这些情况对医疗流程和医疗收费业务的影响降到最低。
2、背景描述⑴关键业务中联医院信息系统:包括门诊医生站、住院医生站、住院护士站、药品流通系统、药品发药系统、门诊挂号收费、住院收费管理一整套医院主要业务的基础系统。
⑵现有技术平台数据库系统:XX业务服务器OS:XX终端工作站OS:MicrosoftWindowsxx⑶与其他系统的接口PACS系统接口:中联PACS系统LlS系统接口:中联LIS系统PASS系统接口:XXX二、启动应急方案的标准/引发时间保存数据库数据文件的存储设备出现故障,一定要停止系统的时候,启动系统中心级应急方案;数据库系统发生问题使得关键业务出现问题,无法正常进行的时候,启动系统中心级应急方案;网络核心交换机出现问题,使关键业务无法正常进行的时候,启动网络级应急方案;为系统安全进行数据库冷备份的时候启动数据库级应急方案;系统硬件设备软件、固件进行升级,导致必须停机的时候,启动设备中心级应急方案(此种情况一般包括进行数据库冷备份操作,即启动数据库级应急方案);三、应急方案预期实施时间数据库级应急方案的预期实施时间为2个小时;设备中心级应急方案的预期实施时间为4-6小时;系统中心级应急方案的预期实施时间为最短6-8小时;网络级应急方案的预期实施时间至少6个小时;四、应急方案的运行、管理和实施1、组织机构和职责⑴应急指挥中心医院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院领导担任,副组长由信息中心主任担任,成员由院办、党办、医务部、门诊部、护理部、财务部、药剂科、医保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应急指挥中心设在住信息中心。
应急指挥中心主要职责是组织、指挥和协调人力和资源,使得HlS系统尽快恢复正常并且使得系统故障对医疗流程的影响降到最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为妥善应对和处置XXXXXXXX计算机网络突发事件,维护我行综合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及上级单位有关法规文件精神,结合我行计算机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维护XXXXX在综合业务系统网络及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宗旨。
按照“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进一步完善XXXXXXXX网络设备管理机制,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二、组织领导机构
为防范和处置计算机突发事件,成立计算机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 XX
分工情况:组长负责预案的整体统筹落实情况,副组长负责督促落实XXXXXXXX信息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作出的决定和措施;各小组成员负责在出现安全事件后,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事件的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遵循正确的流程,采取正确快速的行动作出响应,提出事件统计分析报告。
三、突发事件防范内容
(一)网络设备和通讯线路
对网络设备和终端机、打印机等业务设备及其网络通信线路进行每日检查,时刻关注机器指示灯与工作状态。
严禁任何人员在未经网点负责人同意,对网络机柜内设备和网络通信线路做出任何改动,坚决杜绝对其进行随意开关。
发现设备故障应及时报修;发现网络通讯线路故障应切换到备用电话线路营业,并联系联社网络中心和当地电信维修。
(二)电源管理
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关闭UPS设备和业务用机电源,不得对电源线路做任何改动。
工作人员不得在不间断电源上连接与综合业务系统无关的机器设备和其他用电器。
随时注意不间断电源控制设备上的运行状况,如发现运行状况出现异常,马上报告。
保持每3个月对电瓶进行一次放电。
(三)消防和防水管理
如发现有漏水现象应马上关闭进水阀,并对漏水进行处理,以免发生网络设备连线故障。
定期对灭火器材进行检查,保障正常使用。
灭火器材应放置在机器设备旁易取处,除正常更换检修或发生突发事件,严禁移动其放置位置。
如发生火情,应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严禁使用水对正在工作的电子设备进行灭火。
感觉火情无法控制时,与及时向119进行求救并及时报告。
(四)病毒大规模爆发应急处置措施
1、锁定病毒源或病毒发作区,并及时对病毒发作区域进行隔离,防止病毒扩散;
2启动查杀病毒系统。
(五)不可抗拒因素引发的重大、特大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不可抗拒因素引发的事故主要指因地震、台风、火灾、水灾等不可预测的自然力引发的事故。
1、对网络与系统进行必要物理加固,增强对事故的抵抗能力;
2、可以按先重要、后次要,先数据、后硬件的顺序将网络和系统撤离危险区域。
(六)黑客攻击应急预案
1、隔离被攻击服务器或关闭网站;
2、更改密码,改变安全策略;
3、清查系统,防止黑客留下后门程序
(七)其它暴力原因引发的重大、特大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按照当时最先进的技术、救助方式和手段实施应急处置。
四、工作要求
各支行要充分认识综合业务系统网络风险的突发性,以本预案内容为依据做出充分准备并成立领导组。
深入实际、扎实开展工作,客观处理问题,把预防工作落到实处。
分工合作、密切配合,确保业务用机和网络设备的安全。
XXXXXXXX
二0一四年七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