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新能源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189页PPT
合集下载
锂离子电池 ppt课件
![锂离子电池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24ef31f83c4bb4cf6ecd108.png)
类别 钴酸锂 锰酸锂 安全 比容量 循环寿 电压 材料 性能 mAh/ 命/次 平台 成本 g 差 较好 较好 很好 145 105 160 150 >500 > 500 >800 > 1500 目前,磷酸铁锂材料最适合制作大型动力电池,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 和开发的重要方向。
ppt课件 7
所占成 本比重 40% 25%
ppt课件 5
正极材料的要求
1. 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使
电池输出电压高 2. 可利用活性物质高,容量高 3. 充放电过程中,结构稳定 4. 氧化还原电位变化小 5. 化学稳定性好,与电解质反应 小 6. 较高的电子和离子导电率,大 电流充放电性能好 7. 价格便宜,对环境无污染
ppt课件 6
几种正极材料应用优劣势比较
ppt课件 19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1)固体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
(2)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 (3)聚合物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由于用固体电解质代替了液体电解质 , 与液态锂离子电池 相比,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可薄形化、任意面积化与任 意形状化等优点,也不会产生漏液与燃烧爆炸等安全上的 问题,因此可以用铝塑复合薄膜制造电池外壳,从而可以 提高整个电池的比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还可以采用高 分子作正极材料,其质量比能量将会比目前的液态锂离子 电池提高50%以上。
1.
ppt课件 9
常见负极材料
电极电动势
比容量
ppt课件
10
金属锂负极
由于锂在溶解沉积的过程中生成枝晶,导致电极的 表面积不断增大,新增加的表面由于生成 SEI 膜导 致与集体的接触不良,因此锂的溶解沉积效率较低。
充电前
ppt课件
充电后
11
ppt课件 7
所占成 本比重 40% 25%
ppt课件 5
正极材料的要求
1. 具有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使
电池输出电压高 2. 可利用活性物质高,容量高 3. 充放电过程中,结构稳定 4. 氧化还原电位变化小 5. 化学稳定性好,与电解质反应 小 6. 较高的电子和离子导电率,大 电流充放电性能好 7. 价格便宜,对环境无污染
ppt课件 6
几种正极材料应用优劣势比较
ppt课件 19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1)固体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
(2)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 (3)聚合物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由于用固体电解质代替了液体电解质 , 与液态锂离子电池 相比,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具有可薄形化、任意面积化与任 意形状化等优点,也不会产生漏液与燃烧爆炸等安全上的 问题,因此可以用铝塑复合薄膜制造电池外壳,从而可以 提高整个电池的比容量;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还可以采用高 分子作正极材料,其质量比能量将会比目前的液态锂离子 电池提高50%以上。
1.
ppt课件 9
常见负极材料
电极电动势
比容量
ppt课件
10
金属锂负极
由于锂在溶解沉积的过程中生成枝晶,导致电极的 表面积不断增大,新增加的表面由于生成 SEI 膜导 致与集体的接触不良,因此锂的溶解沉积效率较低。
充电前
ppt课件
充电后
11
《锂离子电池》课件
![《锂离子电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d78ac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7.png)
安全性能与环境影响
安全性能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是其应用领域的重要考量因素。由于锂离子电池内部存在 可燃物质,不当使用或过充过放可能导致电池起火或爆炸。因此,提高锂离子电 池的安全性能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环境影响
锂离子电池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包括废旧电池处 理问题、电解液泄漏和重金属元素释放等。因此,发展环保型的锂离子电池技术 也是当前的重要研究方向。
能量密度与功率密度
能量密度
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所存储的电能,是衡量电池储能能 力的重要指标。提高能量密度是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功率密度
锂离子电池的功率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或质量所输出的电能,是衡量电池快速充 放电能力的重要指标。提高功率密度有助于提升电动汽车等设备的加速性能和 响应速度。
为锂离子电池产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06
锂离子电池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与解决方案
总结词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 战,包括过热、过充、短路等情况下的安全 隐患。
详细描述
为了解决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需要采取 一系列措施,如改进电池设计、提高电池管 理系统智能化水平、加强生产工艺控制等。 此外,研发新型安全材料也是重要的研究方
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通过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迁移实现电能的储存和释放。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出,通过电解液和 隔膜迁移到负极并嵌入;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出,通过电解液和隔膜迁移到正极并嵌入,同时电子通过外电 路传递形成电流。
锂离子电池的种类
01
02
03
根据正极材料
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 材料等。
根据用途
《锂离子电池》课件
![《锂离子电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d2d6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17.png)
指电池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储存的电量,通常以毫安时(mAh)或安时(Ah)为 单位。
能量密度
表示电池每单位重量或体积所能储存的能量,单位为瓦时每千克(Wh/kg)或瓦 时每升(Wh/L)。
电池的循环寿命与自放电率
循环寿命
指电池在特定充放电条件下能够维持 性能参数的时间,通常以充放电循环 次数来表示。
自放电率
通过掺杂金属离子或进行表面改性 ,可以改善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和循环稳定性。
负极材料的制备
负极材料的选择
常用的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硅基材料 、钛酸锂等,选择合适的负极材料对 电池性能至关重要。
表面处理与改性
通过表面涂覆、化学处理、物理气相 沉积等方法对负极材料进行改性,以 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装配工艺流程
电池的装配工艺流程包括正负极片的切割、涂布、碾压、制片、装 配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工艺参数的优化。
电池的性能测试
电池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性能测试,如电化学性能测试、安全性能测 试等,以确保电池的质量和可靠性。
04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参数与 测试
电池的容量与能量密度
电池容量
合成方法
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与正极类似,也 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固相法、化 学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沉积法等。
电解液的制备
电解液的组成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由 有机溶剂、锂盐和其他添 加剂组成。
电解液的制备方法
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直 接混合法、共沸精馏法、 离子交换法等。
电解液的性能要求
电解液需要具有良好的离 子导电性、化学稳定性、 电化学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等。
表示电池在不使用情况下,电量自行 减少的速度,通常以每月电量减少的 百分比来表示。
能量密度
表示电池每单位重量或体积所能储存的能量,单位为瓦时每千克(Wh/kg)或瓦 时每升(Wh/L)。
电池的循环寿命与自放电率
循环寿命
指电池在特定充放电条件下能够维持 性能参数的时间,通常以充放电循环 次数来表示。
自放电率
通过掺杂金属离子或进行表面改性 ,可以改善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和循环稳定性。
负极材料的制备
负极材料的选择
常用的负极材料包括石墨、硅基材料 、钛酸锂等,选择合适的负极材料对 电池性能至关重要。
表面处理与改性
通过表面涂覆、化学处理、物理气相 沉积等方法对负极材料进行改性,以 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装配工艺流程
电池的装配工艺流程包括正负极片的切割、涂布、碾压、制片、装 配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工艺参数的优化。
电池的性能测试
电池装配完成后需要进行性能测试,如电化学性能测试、安全性能测 试等,以确保电池的质量和可靠性。
04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参数与 测试
电池的容量与能量密度
电池容量
合成方法
负极材料的合成方法与正极类似,也 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固相法、化 学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沉积法等。
电解液的制备
电解液的组成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由 有机溶剂、锂盐和其他添 加剂组成。
电解液的制备方法
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直 接混合法、共沸精馏法、 离子交换法等。
电解液的性能要求
电解液需要具有良好的离 子导电性、化学稳定性、 电化学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等。
表示电池在不使用情况下,电量自行 减少的速度,通常以每月电量减少的 百分比来表示。
《锂离子电池介绍》课件
![《锂离子电池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23b755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a.png)
0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正极材料
01
02
03
04
作用
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 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存储和释
放能量。
常见种类
包括三元材料、钴酸锂、磷酸 铁锂等。
特点
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循环寿 命长、自放电率低等特点。
应用
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混合动 力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领域。
负极材料
作用
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 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负责存储锂离子
VS
详细描述
电池组装通常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以确 保产品质量。组装过程包括将正负极片叠 放在一起,中间夹上隔膜,然后注入电解 液。最后,通过封装形成完整的电池。电 池的封装形式有多种,如圆柱形、扁平型 和棱柱形等。
电池测试
总结词
电池测试是确保电池性能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包括电性能测试、安全性能测试和循环寿 命测试等。
电极制备
总结词
电极制备是将正负极材料涂布在金属箔上,形成集流体和活 性物质的结构。
详细描述
电极制备过程中,首先将正负极材料与粘结剂混合,制成浆 料。然后,将浆料涂布在金属箔上,经过干燥和碾压,形成 电极片。电极片的质量直接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生产成 本。
电池组装
总结词
电池组装是将正负极片、隔膜和电解液 等组件组装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电池结 构。
回收与环保问题
总结词
锂离子电池回收和环保问题亟待解决
详细描述
锂离子电池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如钴、镍 等重金属和有机溶剂等。这些物质对环境和 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同时,锂离子电池 回收技术尚不成熟,回收率较低,也给环保
带来压力。
锂离子电池材料详解电芯课件.ppt
![锂离子电池材料详解电芯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206379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e.png)
电解液在存储时间足够长,温度足够高时都会变色,因为
反应产生的PF5和其它反应产物都有颜色。
19
谢谢!
20
电用了安全性差,二次锂电一般不加在电解液中,而是用LiPF6。
有机溶剂:由于锂电池的电压为3-4V,而水的分解电压为
1.23V,所以不能用水做溶剂;只能用分解电压高的,导电性较好的有 机溶剂,如:PC(碳酸丙烯脂)、EC(碳酸乙烯脂)、DEC(二乙烯 碳酸脂)、DMC(二甲基碳酸脂)、EMC(甲乙基碳酸脂)等。
是在热冲击性能方面,隔膜的收缩率和工艺设计余量影响 很大。
18
5:锂电池用电解液
分类:液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和熔盐电解质
电解质:
LiAsF6、LiPF6、LiClO4、 LiBF4等,从导电率、热稳定性和
耐氧化性上看LiAsF6最好,但其有毒,不能用。高氯酸锂安全性不好,
热稳定性差,加温易分解爆炸,而且其导电率低,用了装下活性物质的量;越
大越好,在单位体积内可使负极活性物质装的更多;
D50:要求在18-20微米之间,越小比表面积越大,
越难分散,越影响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速度(慢);
6
天然石墨
天然石墨在电池中的优缺点
优点:石墨化度高,理论比容量高; 缺点:循环寿命差,要在其表面进行包覆才能使用 (沥青,环氧树脂,酚酫树脂等); 天然石墨改性。
r=1-P=1-(3.36-3.354)/0.086=0.93=93%
碳负极材料的比容量
比容量:单位质量的活性物质充电或放电到最大程度时的电量,用 mAh/g表示;理想石墨的嵌入锂离子形成LiC6时的理论比容量是372 mAh/g 其计算方法如下:
金属锂电化学比容量是3860 mAh/g ,锂的原子量为6.94,碳的原 子量是12.01, 3860*6.94/(12.01*6)=372 mAh/g 。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全面)正式版PPT文档
![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全面)正式版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f209924aa00b52acec7cad7.png)
全锂化状态下稳定性好
正极材料的结构特点
〔1〕层状或隧道结构, 以利于锂离子的脱嵌,且在锂离 子 脱嵌时无结构上的变化 , 以保证 电极具有 良好 的可逆性 能;
( 2 ) 锂离子在其 中的嵌入 和脱 出量大 , 电极 有较高的 容量 ,并且在锂离子脱嵌时, 点电击极添反加响标的题自由能变化不大, 以保证电池充放电电压平稳;
改性
(1)可以在LiNiO2正极材料 掺杂Co、Mn、Ca、F、Al等 元素,制成复合氧化物正极 材料以增强其稳定性,提高 充放电容量和循环寿命。
(2) 还可以在LiNiO2材料中掺杂P2O5 ; 点击添加标题
(3) 参加过量的锂,制备高含锂的锂镍氧化物。
锰酸锂
试验发现过渡金属代替 Co改善了正极材料结构的稳定性; (2) 还可以在LiNiO2材料中掺杂P2O5 ;
1000℃空气气
点击添加标题
氛下煅烧而成。
改性
为了提高 LiCoO2的容量,改善其循环性能、降 低本钱,人们采取了 掺杂和包覆的方法。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用过渡金属和非过渡金属 (Ni、Mn、Mg、A1、In、Sn),来替代LiCoO2的Co用以改善其循环性能 。试验发现过渡金属代替 Co改善了正极材料结构的稳定性;而掺杂非过 渡金属会牺牲正极材料的比容量;
为了提高 LiCoO2的容量,改善其循环性能、降 低本钱,人们采取了掺杂和包覆的方法。 (3) 参加过量的锂,制备高含锂的锂镍氧化物。 提高材料的导电并改善充放电循环性能 LiNi1/3Co1/3Mn1/3O2
( 3 ) 锂 离子在其中应有较大的扩散系数, 以使电池有 良 好 的快速充放 电性能。
钴酸锂
钴酸锂具有三种物相 , 即层状结构 的 尖晶石结构的 和岩盐相 。目前,在锂离子电池 中,应用最多的是层状 的 LiCoO2 ,其理 论容量为 274mAh/g , 实际容量在140—155 mAh/g 。其优点为 :工作电压高,充放电电压平稳 ,适合大电流放电,比能量高 , 循环性能好。缺点 是 :实际比容量仅为理论容量的 50%左右, 钴的利用率低 ,抗过充电性能差点,击在添较加高标充题电电压下比容量迅 速 降低。另外,再加上钻资源匮乏,价格高的因素,因此 ,在很大 程度上减少了钴系锂离子 电池的使用范围,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和 大型储藏 电源方面受到限制。
正极材料的结构特点
〔1〕层状或隧道结构, 以利于锂离子的脱嵌,且在锂离 子 脱嵌时无结构上的变化 , 以保证 电极具有 良好 的可逆性 能;
( 2 ) 锂离子在其 中的嵌入 和脱 出量大 , 电极 有较高的 容量 ,并且在锂离子脱嵌时, 点电击极添反加响标的题自由能变化不大, 以保证电池充放电电压平稳;
改性
(1)可以在LiNiO2正极材料 掺杂Co、Mn、Ca、F、Al等 元素,制成复合氧化物正极 材料以增强其稳定性,提高 充放电容量和循环寿命。
(2) 还可以在LiNiO2材料中掺杂P2O5 ; 点击添加标题
(3) 参加过量的锂,制备高含锂的锂镍氧化物。
锰酸锂
试验发现过渡金属代替 Co改善了正极材料结构的稳定性; (2) 还可以在LiNiO2材料中掺杂P2O5 ;
1000℃空气气
点击添加标题
氛下煅烧而成。
改性
为了提高 LiCoO2的容量,改善其循环性能、降 低本钱,人们采取了 掺杂和包覆的方法。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用过渡金属和非过渡金属 (Ni、Mn、Mg、A1、In、Sn),来替代LiCoO2的Co用以改善其循环性能 。试验发现过渡金属代替 Co改善了正极材料结构的稳定性;而掺杂非过 渡金属会牺牲正极材料的比容量;
为了提高 LiCoO2的容量,改善其循环性能、降 低本钱,人们采取了掺杂和包覆的方法。 (3) 参加过量的锂,制备高含锂的锂镍氧化物。 提高材料的导电并改善充放电循环性能 LiNi1/3Co1/3Mn1/3O2
( 3 ) 锂 离子在其中应有较大的扩散系数, 以使电池有 良 好 的快速充放 电性能。
钴酸锂
钴酸锂具有三种物相 , 即层状结构 的 尖晶石结构的 和岩盐相 。目前,在锂离子电池 中,应用最多的是层状 的 LiCoO2 ,其理 论容量为 274mAh/g , 实际容量在140—155 mAh/g 。其优点为 :工作电压高,充放电电压平稳 ,适合大电流放电,比能量高 , 循环性能好。缺点 是 :实际比容量仅为理论容量的 50%左右, 钴的利用率低 ,抗过充电性能差点,击在添较加高标充题电电压下比容量迅 速 降低。另外,再加上钻资源匮乏,价格高的因素,因此 ,在很大 程度上减少了钴系锂离子 电池的使用范围,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和 大型储藏 电源方面受到限制。
锂离子电池ppt
![锂离子电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da930c6bd97f192279e9ee.png)
Page 18
4.电解质
2015年,全球电解液整体产量为11.1万吨,同比增长34.3%;中国电 解液产量为6.9万吨,同比增长52.7%;从增长速度来看,中国电解液产 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球。
Page 19
电解液一般由高纯度的有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必要的添加剂等原料 组成,在一定条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其中电解质在电解液成 本中比重最大,也是电解液中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
锂离子电池
纲要
1.介绍 2.正极材料
3.负极材料
4.电解质材料 5.隔膜材料
Page 2
1.介绍
锂离子电池结构组成
Page 3
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以 Li+ 在正负极入 嵌和脱嵌来回循环的二次储能电池。 正极一般采用插锂化合物(右图以 LiCoO2为例),负极目前广泛使用石墨层 间锂化合物 LixC6 ,电解质主要是 LiPF6 、 LiClO4等有机溶剂,溶剂分为碳酸乙烯酯 EC 、碳酸丙烯酯 PC 、碳酸二甲酯 DMC 和氯 碳酸酯ClMC。 充电时, Li+ 从正极脱出,经过电解 质嵌入到负极,此过程中伴随电子从正极 沿外电路到达负极,保持正负极电荷平衡; 放电时, Li+ 从负极脱嵌,经电解质回归 正极,同时电子从外电路经负载返回,故 可以看做是一个可逆过程。所以一般要求 Li+ 在正负极来回入嵌、脱嵌过程中正负 极材料晶体结构不会发生明显变化,而只 引起材料层间距的变化。
单层 PE 25 21
单层 PE 25 26
离子阻抗/Ω cm2
2.23
2.55
1.36
1.85
2.66
2.56
孔隙率/% 熔化温度/℃
《锂离子电池介绍》课件
![《锂离子电池介绍》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a251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9.png)
性能有重要影响。
发展趋势
寻找高比容量、高稳定 性、低成本的负极材料
是当前的研究重点。
电解液
作用
电解液在锂离子电池中起到传 输锂离子的作用,是电池内部
电荷转移的媒介。
种类
主要包括有机电解液和无机电 解液。
性能特点
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电化学 稳定性、闪点等对电池的安全 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发展趋势
安全问题
锂离子电池在过充、过放、高温等条件下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对使用者和环境造成威 胁。
解决方法
采用高安全性的材料,如阻燃电解质和高温稳定的正负极材料。同时,加强电池管理系 统,防止电池过充和过放,并实时监测电池温度和电压,确保电池在安全范围内工作。
锂离子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问题
回收与再利用问题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废旧电池的处理和资源回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锂离子电池的种类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常见于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 脑等。
方形锂离子电池
扣式锂离子电池
常用于小型电子设备,如手表、计算 器等。
适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电子产品
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较长 的使用寿命,锂离子电池 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 电脑等电子产品。
开发新型电解液体系以提高电 池性能和安全性是当前的研究
重点。
隔膜
作用
隔膜在锂离子电池中起到隔离正负极,防止 短路的作用,同时允许锂离子的通过。
性能特点
隔膜的孔径、孔隙率、透气性等对电池的充 放电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种类
主要包括聚烯烃隔膜和聚酯隔膜等。
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
寻找高比容量、高稳定 性、低成本的负极材料
是当前的研究重点。
电解液
作用
电解液在锂离子电池中起到传 输锂离子的作用,是电池内部
电荷转移的媒介。
种类
主要包括有机电解液和无机电 解液。
性能特点
电解液的离子电导率、电化学 稳定性、闪点等对电池的安全 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发展趋势
安全问题
锂离子电池在过充、过放、高温等条件下可能发生燃烧或爆炸,对使用者和环境造成威 胁。
解决方法
采用高安全性的材料,如阻燃电解质和高温稳定的正负极材料。同时,加强电池管理系 统,防止电池过充和过放,并实时监测电池温度和电压,确保电池在安全范围内工作。
锂离子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问题
回收与再利用问题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废旧电池的处理和资源回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锂离子电池的种类
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常见于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 脑等。
方形锂离子电池
扣式锂离子电池
常用于小型电子设备,如手表、计算 器等。
适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电子产品
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较长 的使用寿命,锂离子电池 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 电脑等电子产品。
开发新型电解液体系以提高电 池性能和安全性是当前的研究
重点。
隔膜
作用
隔膜在锂离子电池中起到隔离正负极,防止 短路的作用,同时允许锂离子的通过。
性能特点
隔膜的孔径、孔隙率、透气性等对电池的充 放电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种类
主要包括聚烯烃隔膜和聚酯隔膜等。
发展趋势
《锂离子电池》课件
![《锂离子电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22cb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f.png)
锂离子电池的未来发展趋势
1
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研发新型电池材料和技术,提高电池
加强电池安全措施
2
的能量密度,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 需求。
改进电池结构和管理系统,提高电池
的安全性,预防火灾和爆炸等安全事
故。
3
发展可回收的电池材料
研究和应用可回收的电池材料,减少
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探究新型电池结构
锂离子电池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
1. 高能量密度 2. 长寿命 3. 环保
劣势
1. 成本高 2. 安全性问题
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
1 电子产品领域
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设备。
2 电动汽车领域
锂离子电池是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源,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续航里程。
3 其他领域
锂离子电池还应用于储能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为各个行业提供可靠的能源解决方案。
vehicles (EVs).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19, 16: 246-266. 3. Goodenough, J. B., et al. Lithium-ion batteri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9, 141(22): 8829-8832.
《锂离子电池》PPT课件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先进的电池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环保等优势。 本课件将介绍锂离子电池的定义、工作原理、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趋势。
锂离子电池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定义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以锂离子在正负极材料中嵌入和脱出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电能转换的装置。
锂离子电池知识PPT课件
![锂离子电池知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a5b0b2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49.png)
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电源管 理系统; 主要作用:准确提供电池电量、实时监控 电池组工作状态,及时、及早发现问题。
什么是锂离子电池、锂电池
锂离子电池 是一种充电电池,Li+ 在两个电极之 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 过电解质嵌入负极,与C结合,负极处于富锂状态; 放电时则相反。采用含有锂元素的化合物作为电 池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知识PPT课件
电池
电池 是一种化学电源,将化学能转化为电 能的装置。
按能否充电分为一次电池、二次电池或者 可循环电池、不可循环电池。
电池组成:主要由电极、电解液、隔膜、 外壳组成。
电池各组成部分
电极: 电池的核心部分,由活性物质和导电骨 架组成。活性物质指正负极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即 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导电骨架指正负极金属箔。
倍率充电、倍率放电指充放电电流是容量的多少 倍。如电池容量10AH,用0.35C电流充放,则电流 为0.35×10=3.5A。
电压: 截止电压:充放电的上、下限电压;放电 平均电压:电性能的重要指标。
衡量电池电性能的几个重要参数
循环:一次完整充放电叫一个循环。
循环次数:假如一只新电池,在常温下,不停对 其充电、放电。当其容量掉到百分之80后停止, 此时充放电的次数即为多少次循环次数。这个数 据一般由实验室来获得。
自放电:电池不使用,放置一段时间电量保持率, 目前普遍通过观察压降来判断。
放电平均电压、放电容量、放电效率、充放电曲 线、内阻等。
一致性
一致性:即同步率,相同率。充放电过程中电压、 容量等的一致性。
一致性问题一直困扰整个锂电行业,主要分为2个方 面:电芯的一致性;成组后电池组的一致性。 其 中,PACK后电池组的一致性问题最为严重。
什么是锂离子电池、锂电池
锂离子电池 是一种充电电池,Li+ 在两个电极之 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 过电解质嵌入负极,与C结合,负极处于富锂状态; 放电时则相反。采用含有锂元素的化合物作为电 池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知识PPT课件
电池
电池 是一种化学电源,将化学能转化为电 能的装置。
按能否充电分为一次电池、二次电池或者 可循环电池、不可循环电池。
电池组成:主要由电极、电解液、隔膜、 外壳组成。
电池各组成部分
电极: 电池的核心部分,由活性物质和导电骨 架组成。活性物质指正负极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即 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导电骨架指正负极金属箔。
倍率充电、倍率放电指充放电电流是容量的多少 倍。如电池容量10AH,用0.35C电流充放,则电流 为0.35×10=3.5A。
电压: 截止电压:充放电的上、下限电压;放电 平均电压:电性能的重要指标。
衡量电池电性能的几个重要参数
循环:一次完整充放电叫一个循环。
循环次数:假如一只新电池,在常温下,不停对 其充电、放电。当其容量掉到百分之80后停止, 此时充放电的次数即为多少次循环次数。这个数 据一般由实验室来获得。
自放电:电池不使用,放置一段时间电量保持率, 目前普遍通过观察压降来判断。
放电平均电压、放电容量、放电效率、充放电曲 线、内阻等。
一致性
一致性:即同步率,相同率。充放电过程中电压、 容量等的一致性。
一致性问题一直困扰整个锂电行业,主要分为2个方 面:电芯的一致性;成组后电池组的一致性。 其 中,PACK后电池组的一致性问题最为严重。
《锂离子电池材料》课件
![《锂离子电池材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627a2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d.png)
材料与电池性能的关系
正极材料的选择
• 优化容量和循环寿命 • 增强安全性能 • 提高充放电速率
负极材料的选择
• 增加负极容量 • 提高循环稳定性 • 抑制锂金属电解液反应
电解质的选择
• 提供良好的离子传输 • 保障电池安全性 • 优化电池充放电性能
常见锂离子电池材料介绍
正极材料 - 钴酸锂
广泛应用于手机、电动工具等领 域的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 和较好的循环寿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负极材料 - 石墨
常用的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导 电性和循环性能。
电解质 - 聚合物电解质
新型电解质材料,具有较高的离 子传导性、可弯曲性和耐高温性 能。
结语
1 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应用前景
锂离子电池材料在电动汽车、可穿戴设备和储能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 未来材料研究方向
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合成方法、表面改性和界面工程,以提高电池性能。
《锂离子电池材料》PPT 课件
欢迎来到《锂离子电池材料》PPT课件。本课程将为您介绍锂离子电池及其关 键材料,探讨材料与电池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常见的锂离子电池材料。让 我们一起开始学习吧!
简介
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
了解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和基本运作方式。
材料与电池性能的关系
深入探讨材料在锂离子电池 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材料对 电池性能的影响。
常见锂离子电池材料介 绍
介绍目前广泛使用的正极材 料、负极材料和电解质。
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
1 正极材料接受电子
正极材料接受电子并将其嵌入晶格中,储存 能量。
2 负极材料释放电子
负极材料释放电子,在电解质中形成离子。
3 电解质传递离子
锂离子电池基础知识新ppt课件.ppt
![锂离子电池基础知识新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30111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f.png)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制式
❖ 充电制式:恒流充电 恒压充电 ❖ 放电制式:恒流放电 恒阻放电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曲线图
锂离子电池的优缺点
❖ 优点: ❖ 开路电压高,单体电池电压在3.6~3.8V ❖ 比能量高 ❖ 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小 ❖ 无记忆性,可随时充放电,对环境污染小 ❖ 缺点: ❖ 过充放电保护问题 ❖ 电池成本高 ❖ 大电流放电性能不好, ❖ 电解液是有机溶剂的锂盐溶液,一旦漏液会引起起火,爆炸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 作为第三代锂离子电池 的聚合物锂电,有什么 特点和优势,下面我们 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1.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前景
❖ 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市场需求越 来越多,锂电池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基于如此广 阔的市场,世界各大电池公司为了在这个市场领域 中取得领先的地位,无不致力于开发具有更高能量 密度、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高安全性、长循 环寿命与低成本的新型电池。其中,聚合物锂离子 (Lithium ion polymer)电池因为具有上述各项优点, 更是各家厂商致力研发的目标。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基于安全、轻薄等特性,符合便携、移动产品的要 求,因此,在未来2~3年内,聚合物锂电池取代锂 离子电池市场的份额将达50%,被称为21世纪移动 设备的最佳电源解决方案。
电池类型 ( 特 性)
安全性能
几种充电电池性能比较
铅酸电池
镍镉电池
镍氢电池液态锂电池 Nhomakorabea聚合物锂电池
好
好
好
一般
优秀
工作电压 (V)
重量能量比 (Wh/Kg) 体积能量比 (Wh/1) 循环寿命
工作温度 (℃)
2 35
80
300 0~ 60
锂离子电池ppt课件.ppt
![锂离子电池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bf3d68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0.png)
由于他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他于1971年被电化学会授予青年作家奖, 于2004年被授予电池研究奖,并且被推举为会员。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锂离子电池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Sony公司 提出者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锂离子电池:炭材料锂电池 后来,日本索尼公司发明了以炭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
极的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 是锂离子电池。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 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 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 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 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回正 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 目前所说的锂离子电池通常为锂二次电池。
电池的容量
电池的容量有额定容量和实际容量 之分。锂离子电池规定在常温、恒流 (1C)、恒压(4.2V)控制的充电条件下, 充电3h、再以0.2C放电至2.75V时,所 放出的电量为其额定容量。 电池的实际 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所放 出的实际电量,主要受放电倍率和温度 的影响(故严格来讲,电池容量应指明 充放电条件)。
1.1977年,首次发现并提出石墨嵌锂化合物 作为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在此基础上,于 1980年首次提出“摇椅式电池”(Rocking Chair Batteries)概念,成功解决了锂负 极材料的安全性问题。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锂离子电池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Sony公司 提出者
病原体侵 入机体 ,消弱 机体防 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锂离子电池:炭材料锂电池 后来,日本索尼公司发明了以炭材料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
极的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没有金属锂存在,只有锂离子,这就 是锂离子电池。当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的正极上有锂离子生成, 生成的锂离子经过电解液运动到负极。而作为负极的碳呈层状结构, 它有很多微孔,达到负极的锂离子就嵌入到碳层的微孔中,嵌入的锂 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同样,当对电池进行放电时(即我们使用 电池的过程),嵌在负极碳层中的锂离子脱出,又运动回正极。回正 极的锂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高。 目前所说的锂离子电池通常为锂二次电池。
电池的容量
电池的容量有额定容量和实际容量 之分。锂离子电池规定在常温、恒流 (1C)、恒压(4.2V)控制的充电条件下, 充电3h、再以0.2C放电至2.75V时,所 放出的电量为其额定容量。 电池的实际 容量是指电池在一定的放电条件下所放 出的实际电量,主要受放电倍率和温度 的影响(故严格来讲,电池容量应指明 充放电条件)。
1.1977年,首次发现并提出石墨嵌锂化合物 作为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在此基础上,于 1980年首次提出“摇椅式电池”(Rocking Chair Batteries)概念,成功解决了锂负 极材料的安全性问题。
锂离子电池ppt
![锂离子电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067c95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e.png)
锂离子电池ppt
引言:
随着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的政策,电动车,续航动力蓄电池和具有非
常高能量和功率密度的电池都成为了日益重要的研究课题。
电池作为一种
可再生的能源存储器,它可以存储大量的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电能。
因此,研究并开发出可靠可靠的高效电池技术至关重要。
锂离子电池(Li-ion)
电池正在迅速成为研究热点。
根据统计,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将在2024
年达到500亿美元,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4年达到890亿美元。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常用的电池类型之一、它是利用能量密度高的锂
盐溶液和活性富锂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反应来实现电能转化的。
与其他类型
的电池相比,它的能量密度更高,可实现大电流的供应,而且可以重复充
放电。
它是目前最流行的电池之一,用于汽车、航空、医疗、消费电子产
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以及太阳能储存应用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锂二次电池 Seconary battery
定义:可反复进行充放 电而多次使用的电池
循环100次形成的锂枝晶图
背景:在商业化锂一次电池的同时,人们发现许多层状无机硫族化合物可
以同碱金属发生可逆反应,这样的化合物统称为嵌入化合物。在嵌入化合物基 础上,锂二次电池诞生了。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1970年埃克森公司的M.S.Whittingham利用Li-TiS2体 系,制成首个锂二次电池。
锂离子电池发展史
锂离子电池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Sony公司 提出者
层状结构的石墨 负极
锂离子电池
正极
锂与过渡金属的 复合氧化物
120-150Wh/kg 比能量
电压
是普通镍镉电池
的2-3倍
➢ 1990年——发明锂离子电池
高达3.6V
➢ 1991年——锂离子电池实现商品化
➢ 1995年——发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1999年商品化。
锂离子电池的商品化
1990年日本SONY公司正式推出LiCoO2/石墨这种锂离子 电池,该电池成功的利用能可逆脱嵌锂的碳材料替代金属锂
熔点 (℃)
Lia 23.0
-2.7
0.97 97.8
Mg 24.3
-2.4
1.74 650
Al 26.9
-1.70
2.7
659
Ca 40.1
-2.87
1.54 851
Fe 55.8
-0.44
7.85 1528
Zn 65.4
-0.76
7.13 419
Cd 112
目录
1
锂离子电池概述
2
正极材料
3
负极材料
4
电解质材料
5
隔膜材料
6
锂电池生产工艺 与发展趋势
Part 1
锂离子电池概述
发展 历程
工作原理
结构与分类
相关术语
什么是电池?
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电极材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系统。 1800年,意大利——伏特 (Volt)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 套电池装置,划时代意义!
金属锂在所有金属中最轻、氧化还原电位最低、重量能量密度最大
以锂为负极组成的电池具有电压高和能量密度大等特点。
锂一次电池 primary lithium battery
定义:放电后不能再充电使其复原的电池,是一种高能化学原电池。
组成
以金属锂为负极,固体盐类或溶于有机溶剂的盐类为电解质,金属 氧化物或其他固体、液体氧化剂为正极活性物。通用的圆形锂二氧化 锰(Li/MnO2)电池和锂氟化碳〔Li/(CFx)n〕电池分别用字母CR和BR表 示,其后的数字表示电池的型号。
锂一次电池 primary lithium battery
锂一次电池的标称电压有1.5V级和3.0V级两种。 锂电池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圆柱碳包式、方型叠片式、圆柱叠片式、圆
柱 卷绕式、方型卷绕式等。 应用领域:主要用于照相机、计算器等小型电器中。 锂一次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寿命长、耐漏液等优点,但安全性较差、电池
不可充电!
目前已经可以商品化生产的锂电池——
锂碘电池(Li/I2) 锂二氧化锰电池(Li/MnO2) 锂氧化铜电池(Li/CuO) 锂聚氟化碳电池(Li/(CF)n) 锂亚硫酰氯电池(Li/SOCl2)
锂二氧化硫电池(Li/SO2)等。
我国生产的锂电池主要是 圆柱型和扣式
锂二氧化锰Li/MnO2电池
锂一次电池是这一类以使用金属锂为负极材料的化学电源系列的总称。
锂一次电池发展史
当前 70年代
Li-MnO2、Li-CuO、Li-SOCl2、 Li-SO2、Li-Ag2CrO4等
多种材料应用于锂一次电池
手表、计算器、植入式医疗设备
锂一次电池商品化
60年代的能源危机
锂一次电池大发展
20世纪50年代
开始锂一次电池的研究
锂离子电池的概念
锂离子电池是指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
作的二次电池(充电电池)。
1990年日本索尼公司采用可以使锂离子嵌入和脱 嵌的碳材料代替金属锂和采用可以脱嵌和可逆嵌 入锂离子的高电位氧化钴锂正负极材料和与正负 极能相容的LiPF6 –EC + DEC电解质(乙烯碳酸 脂(EC)加入不同的醚和线性碳酸脂而形成EC 电解液体系)后,终于研制出新一代实用化的新 型锂离子蓄电池。
-0.40
8.65 321
Pb 207
-0.13
11.3 327
化合价 变化
1 1 2 3 2 2 2 2 2
电化当量 Ah/g g/Ah Ah/cm3 3.86 0.259 2.08 1.16 0.858 1.12 2.20 0.454 3.80 2.98 0.335 8.10 1.34 0.748 2.06 0.96 1.04 7.50 0.82 1.22 5.80 0.48 2.08 4.10 0.26 3.85 2.90
0.53g×cm-3
锂是自然界最轻的金属元素,
标准氢电极 Standard hydrogen electrode
金属锂
具有较低的电极电位(-3.045V vs. SHE)
高的理论比容量 3860 mA·h/g。
主要电池负极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
材料 名称
原子量
25℃的标准 电极电位(V)
密度 (g/cm3)
1 Whittingham M S.U.S.Patent 4009052.1977 2 Whittingham M S.Science,1975,192:1226
镍镉电池 镍氢电池
商品化锂二次电池
➢ 1859年——发明铅酸电池,并与1882年实现其商品化。 成为最先得到应用的充电电池体系,常用于 机动车辆 的储能电池。 PbO2+H2SO4+Pb ↔2PbSO4+2H2O
在该装置中,用浸泡在碱溶液中的布 隔开两种金 属的堆积片,再以导线连接两端——产生电流。 这是我们今天所认识的电池的最初形式。
锂电池
(Lithium Battery, 简写成LB)
锂一次电池 (又称锂原电 池, Primary
LB)
锂二次电池 (又称锂可充 电电池,
Rechargeable LB)
➢ 1899年——发明镍镉电池(Ni-Cd),1951年实现其密闭 化。20世纪初实现其商品化,20世纪80年迅 速发展,用于小型电器中的一次电池。
Cd+NiOOH+4H2O ↔ Cd(OH)2+2Ni(OH)2·H 2O
➢ 20世纪90年代早期——镍氢电池(Ni-MH)得到发展, 并取代部分镍镉电池。 M+xNi(OH)2 ↔ MHx+xNi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