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的作用
摘要:现行小学数学教材的特色之一就是图文并茂。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插图逐渐成为数学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为实现教学目的而设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积极研究数学中的插图,深层挖掘教科书插图的潜力,并充分利用插图进行辅助教学,有效发挥插图的功能,可使我们的学生受益良多,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教材插图作用
图文并茂是数学教材的一个明显特点。打开课本,映入眼帘的是色彩鲜艳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深受欢迎的卡通……这不仅丰富了课本内容,还给枯燥的数学融入了生活气息,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好课本中的插图,使其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所蕴含的功效呢?下面就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小学教科书为例,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刚入学的儿童求知欲和好奇心强,教材中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画图正好符合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难度。
1、化静态为动态,提高情境图的有效性。
教材中的情境图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把静态的情境图动态化,为课堂教学服务。如一年级(上册)教材认识“几和第几”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感悟几和第几,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提供的线索,开展一个以5人为一组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站的位置,然后交流自己所站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既能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学习,还可以在活动中直观地感知几和第几。
2、根据学习环境的实际灵活地调整情境图。
小学生认识事物是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逐步发展的过程。因此,教材中情境图的安排,也是根据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进行编排设计的。但是,由于地域的差异,学生认知的差异,导致教材中的情境图与我们的教学实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我们要根据教材提供的情境图的本质内涵,选用学生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题材,对情境图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学生在陌生的情境中去学习和感受知识,降低学习的难度。如一年级上册教材通过天鹅飞来飞走的情境,让学生感悟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可是对于学生,他们没有看见过天鹅飞的经验,要让他们从这个情境中感悟运算顺序,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从直观、真实的情境中感悟计算的顺序,可以这样操作:(1)用语言创设到动物园看小猴的情景,再重点说明小猴在一棵树上的活动情况。(2)出示教师自己制作的图片:一棵树上有7只小猴,有3只小猴从树上下来帮助妈妈做事情,同时有2只小猴做好事情回到树上。(3)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事情,提出问题,尝试运算。通过这样的情境,使学生直观地感知运算顺序,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
二、利用插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信息的输入通道,是思维的探索大门。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思维的起步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观察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之一。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学生
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要指导他们逐渐懂得看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同时,要教会他们特别注意进行分析、比较。
1、从左至右的观察方法。这种观察方法能使学生掌握一种先后顺序,能使学生理理解插图的主要内容和含义,达到学习的目的。如:四年级上册“乘法交换律”的教学插图,引导学生从左至右看,又从右至左看,从而发现两个数相乘,交换他们的位置,又因为二年级在学习乘法口诀时,根据一句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为学习乘法交换律积做了铺垫,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的道理来,学生很快就明白并掌握。
2、从横向和竖向的观察方法。用这种方法能使学生从插图的结构中理解图意,并从横竖之间的联系中理解插图所蕴涵的目的和意义,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二年级上册练习中的插图,先横着看共有5行,其中前4行,每行5人,后一行4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引导学生列式是:5×4+4.另一种解法:再竖着看,同样一共有5行,从左至右,前4行每行依然是5人,靠右一行4人,列式求解方法仍然列为:5×4+4。这种练习训练的方法,更加加深了学生对“4的乘法口决”及其意义的理解。
3、从部分到整体,或从单幅图到多幅图的观察方法。这种观察方法有利于学生了解部分与整体,单幅与多幅之间的关系,为理解相关知识间的关系提供了条件。如二年级上册“乘法初步认识”有3束位置、颜色都完全相同的动物卡通画面图。在引导学生看图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单幅画(一束有5种颜色的动物画面情境图),再看其余的两幅跟前一幅完全相同,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动物画面?列出加法算式:5+5+5=15,用乘法怎样列式呢?再提示:每一束都有5个,共有这样的3束,即3个5,可列式为:5×3=15,并联系加法算式,进一步理解了“5×3”的意义。在这一基础上,又结合3束动物卡通画面图的结构,颜色,位置都完全相同的特点及内在联系,此时教师只要做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对“3×5”意义的理解就不困难了。
三、利用插图,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材插图直观、形象,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生命,注入了生活气息,变抽象、枯燥的数学学习为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插图这一特征,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如二年级上册“认识乘法”第一教时,教材安排一道例题教学认识几个几。例题的情境图是一幅小朋友们都喜欢的游乐园图。在图中,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过山车上小朋友是2个2个地坐在一起,共有6个2,摩天轮上是4个4个地在一起,一共有5个4等等。从而清晰地感知求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就是2+2+2+2+2+2,求摩天轮上一共有多少人,就是4+4+4+4+4等,这些加法都是相同加数连加,即几个几相加。虽然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连加计算,但对相同加数连加感受并不深刻,因此这样的插图凸显了相同加数连加的实际现象,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可见,有效地利用插图,能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