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概论新编

合集下载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网络传播已经成为了信息传递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为我们深入理解这一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理论框架。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梳理其中的关键知识点。

一、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网络传播是指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的传播活动。

它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化、交互性、全球性等特点。

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网络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信息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广泛的范围传播。

二、网络传播的技术基础(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包括 TCP/IP 协议、网络拓扑结构、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设备的工作原理。

这些技术是构建网络通信的基石,确保了数据的准确传输和网络的稳定运行。

(二)多媒体技术涵盖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的处理和编码技术。

使得网络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满足了用户对于多样化信息的需求。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技术如4G、5G 网络,以及移动应用开发平台,为网络传播带来了更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传播信息。

三、网络传播的类型(一)网站传播各类网站是网络传播的重要平台,包括新闻网站、电子商务网站、社交媒体网站等。

网站通过页面设计、内容组织和更新,吸引用户访问和互动。

(二)社交媒体传播如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创建个人账号,发布动态、分享观点、与朋友和关注者进行交流互动。

社交媒体的传播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强的特点。

(三)电子邮件传播虽然在即时通讯工具兴起后有所式微,但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正式沟通和信息传递方式。

(四)搜索引擎传播用户通过输入关键词,搜索引擎能够快速检索并呈现相关的网页和信息,帮助用户获取所需内容。

四、网络传播的受众(一)受众的特征网络受众具有自主性、个性化、参与性等特点。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信息,并且能够积极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

(二)受众的行为包括信息搜索、浏览、评论、分享等。

网络传播概论新编

网络传播概论新编

1、中国的网民人数超过了亿,居世界第一2、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将互联网确定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3、“信息爆炸”是信息社会的特征之一4、1883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莫尔斯电码,采用点和划的组合来表示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创造了一种把复杂的信息转化为点、划两种信号的信技术5、1948年,美国数学家克莱特香农发表了著名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这篇论文被认为的信息论诞生的标志6、信息是对客观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应;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现;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或认知后的再现7、信息的主要特性:①客观性;②可处理性;③可识别性;④可存储性;⑤可传输性;⑥时效性;⑦共享性8、①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的形成;②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章符号的产生和运用;③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④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电磁波的利用;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这是计算机革命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9、“信息社会”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来的。

日本著名学者梅田中夫在《朝日放送》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情报产业论》。

第二年,《朝日放送》杂志又刊登了日本立教大学教授上岛的论文《论情报社会的社会学》,第一次使用了“情报社会”这一概念10、早在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奥地利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首先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11、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互相联系的不同阶段12、1956年,美国的“白领人员”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两大具有上几节历史意义的时间,标志着信息社会的开端13、从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来看,信息社会已经并且正在表现出以下特征①信息和知识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主要力量②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产业主体③信息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④人们的生活方式面临巨大改变14、信息技术又是信息社会的核心技术和基本力量15、现代通信的手段包括:①微波通信;②卫星通信;③光纤通信;④移动通信16、根据美国政府的NII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要点为:①铺设覆盖美国的光纤网络'②用光纤网络联结所有的通信系统、数据库和电信消费设施③让光纤网络能够传输视频、声频、数字、图像等多种媒体17、第一个将这一设想付诸实施的是德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威廉斯卡德,1623年他制造了第一台计算器,并称之为“计算器”18、目前公认的第一条使用计算器是由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布雷斯帕斯卡与1623年制造的19、巴贝奇的设计已经于现代计算机十分接近了,因而她被后人尊为“使计算机之父”第一个采用电子遇见自造计算机的是德国工程师康拉德朱西2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的Mark-I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机电式计算机。

网络传播概论第一章(第三版)

网络传播概论第一章(第三版)
(八)博客
“博客”是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形式,也有人称其为“网络 日志”。 博客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与手机媒体结合了起来,出现了移 动博客,即利用手机来进行博客更新。
第3节 互联网的应用形式
(九)播客
播客可以视作博客的一种,只是人们在博客平台上发布信息的 手段发生了变化。 与一般的音频技术的区别:必须是一个独立的、可下载的媒体 文件;可以使用RSS2.0文件格式传送信息;接收端能自动接收、 下载并将文件转移至需要的地方,放置于播放器的节目单中。 目前的播客技术不仅支持声音内容,也支持视频内容。
现在互联网上的标准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包含以下 四个层次:网络接口层、网间层、传输层、应用层。
第1节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四、网络互连技术
网络互连的目的是使某一个网络的用户能访问其他网络 的资源,使不同网络上的用户能够互相通信和交换信息。
实现网络互连需要一定设备,常见的包括:
中继器 网桥 路由器 网关
第3节 互联网的应用形式
一、逐渐淘汰的应用形式
(一)Telnet(远程登录系统) 这是互联网最早提供的服务之一,这种服务可将用户主机与 远程主机连接起来,作为该主机的终端来使用,这样,用户 就可以享有远程主机提供的各种服务。 (二)Gopher(信息检索) 这是一种信息检索系统,1991年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开 发,当时的目的是,为分布在校园内不同校区的各个系 提供简单而方便的资源共享和传输系统。
广域网(WideAeaNetwork,WAN):通信范围在几十公里以上, 甚至可以达到几万公里。传输速率相对局域网来说较低。
第1节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二)有线和无线网络 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区别:是否通过传输介质来实现 连接。 有线网络中,各个计算机之间必须用一定的介质来连接, 这些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导纤维等。 无线网络则采用视线介质(无线介质),包括微波、电磁波 、红外线或激光等作为传输介质,进行数据传输。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趋向弱化。
总之,网络传播对传统的传播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造成社会控制的弱化,传播效果研究面临新课题,从而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三、什么是网络传播
什么是网络传播,这是关系到网络传播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首要问题。
在回答什么是网络传播之前,首先需要研讨什么是传播。许多学者对于传播作过种种描述和解释,有的把它说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说成是“劝服影响”,也有的把它说成是“刺激反应”,还有人认为,传播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的社会性行为;等等。郭庆光教授在其新著《传播学教程》中认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是各类传媒信息传播方式的界线。网络新闻传播可以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手段,增强传播效应,同时,还可以在网上运行各种内容丰富的信息数据库。以往报刊、广播和电视各种新闻传播媒体独有的优势,在网际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融为一体,加之传统媒体未曾拥有过的信息传播优势,网络新闻媒体已经将这一切化合成一种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网络传播概论_彭兰_2014.10.17

网络传播概论_彭兰_2014.10.17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第一节Web2.0与社会化媒体时代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即由原来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的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

Web2.0内在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发掘个人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体系中来。

目前,Web2.0技术包括RSS、博客、维客、SNS、微博等。

这些技术的共同特点是,进一步突出网络信息生产中普通网民的作用,并且,通过各种应用方式使网民之间产生更加紧密和牢固的关系。

关于Web2.0的共识之一:以人为中心关于Web2.0的共识之二:用户参与网站的内容建设和“生态”建设Web2.0试图把Web1.0时代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

虽然Web2.0也强调内容的生产,但是,内容生产的主体已经由专业网站拓展为个体,从专业组织的制度化的、组织把关式的生产,拓展为更多“自媒体”的随机的、自我把关式的生产。

个体内容生产的目的往往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以内容为纽带,为媒介,延伸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关系。

第二节互联网的发展走向一、以“个人门户”为中心、基于“关系网络”的互联网以Web2.0的相关技术作为依托,用户可以再一个平台上集成各种信息、服务和应用,从而形成一个网络化生活和工作的个人门户,点对点的传播模式形成,人们的社会关系在整个传播中的“基础设施”,信息在人际关系网络中流动。

二、作为公民新闻平台的互联网1.公民新闻延伸了专业媒体的触角,使之触及以往专业媒体不能触及的社会各个角落。

2.公民新闻的碎片成为专业媒体信息的补充和平衡。

3.用户全程、多点直播增强了受众在新闻中的“卷入程度”。

4.全民投票的信息筛选机制挑战了专业媒体人的“把关人”地位。

5.推动专业媒体角色向两个方向发展:专业媒体作为标杆,成为公民新闻的参照坐标;专业媒体成为公民新闻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三、作为媒介融合中枢的互联网1.技术融合:信息的采集、制作与发布2.业务融合:融合性新闻、媒体合作互动、融合性产品3.平台融合:媒体发布平台的融合,先合后分4.市场融合:业务融合和平台融合的结果,Zaker5.机构融合:最高层次,体制性条件四、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互联网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移动化是未来网络传播乃至整个信息传播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并且发展到极致,那就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传播。

网络传播概论 第三章 网络新闻加工与整合

网络传播概论 第三章 网络新闻加工与整合
• (2009-10-24) • 10月24日在泰国与印度总理辛格举行会 谈,两国首脑就边界问题达成共识:继续 通过坦诚对话,逐步缩小分歧,双方要确 保边境地区的安宁稳定。(网易)
• (3) 在正文中出现:通常在正文中每一段 落前出现,可以提示该段落的主要内容。
• 2.内容提要的主要要求
– (1)吸引读者点击 – (2)揭示稿件的精华 – (3)调节阅读节奏
• 新浪、搜狐、网易上的新闻报道大多数转载自传统 的媒体,这些网站在转载时,通常都会对标题做一 定的修改。
2.标题制作要便于新闻检索
安徽马鞍山多名举报人疑因怕受报复无人领奖金 2013年04月02日 人民网

为鼓励市民举报身边的安全生产问题,安徽省 马鞍山市安监局日前决定,给予第一季度4位符合 奖励条件的举报人每人1000元的奖励。但公告发布 已半月,举报人却无一露面。
女生求职频遭单位歧视:宁用武大郎不选穆桂英
2014年5月26日 中国新闻网
– 标签: 女生求职遭歧视 安大女生求职遭歧视 安徽大学
• “参加招聘会时很多单位只要男生。”来自安徽 大学的毕业生张露对中新网记者表示,面对这样 赤裸裸的性别歧视。 • 张露对记者表示,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曾有单 位会问自己“是不是独生子女,有没有结婚,会 不会要二胎”等问题。而这对于想生二胎的女性 来说,无疑又增加了一层就业障碍。
• 一、广义和狭义的网络新闻 • 1.广义的网络新闻泛指通过互联网进行传受的新闻。
– 传播主体可以是专业媒介机构,也可以是非媒介机构,也可以 是个人。 – 就传播途径而言,包括了所有可用的网络技术和网络功能,可 以是万维网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网络论坛、博客、播客 和网络通讯等手段的单一使用或符合使用。
新浪网 2014-5-18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知识点整理
4 一一方方面面,通过博客、SNS、微博、微信等应用用,个体可以不不断地扩展自自己己的人人际关系资源,构建与延伸自自己己 的人人际关系网网络,从而而为个人人的发展积蓄社会资源能量量。另一一方方面面,通过Web2.0的应用用,个人人的声音音可以扩 散到社会空间,个人人行行行为放大大为社会性行行行为。普通个体无无须传统大大众传统媒介的中介,就可以在公共话语空间 发出自自己己的声音音。这种声音音有时甚至至可能与多家媒体的声音音相抗衡。Web2.0使个体有可能获得前所未有的影 响社会局面面的能力力力,在与权威声音音的⻆角力力力中获得一一个“杠杆支支点”。
WWW浏览器器是一一种图形化的网网络操作界面面,它打破了了必须使用用命令才能执行行行网网络操作的局限, 使得网网络的操作变得简单、方方便便和趣味盎然。更更重要的是,WWW中的超链接思想,使得网网络信息之 间通过链接产生生了了丰富、多元的关系,这突破了了过去传统媒体的线性的、封闭的信息组织模式。
1 ①广广域网网(WideAreaNetwork,WAN)和局域网网(LocalAreaNetwork,LAN)的区别主要在于网网络节点分布 的地理理范围,以及通信距离和传输速率。局域网网主要用用来构造单位的内部网网;广广域网网则主要是公用用数据通信网网。 ②有线网网络与无无线网网络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通过传输介质来实现连接。有线网网络中,各个计算机之间必须用用一一 定的介质来连接。无无线网网络则采用用视线介质进行行行数据传输。
从起源看,互联网网本身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它解决的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问题, 目目的是实现机器器间的信息传输与共享。
2、内容与内容的连接:互联网网走走向“媒体化” WWW是互联网网中的一一种应用用方方式。它的主要思想是,利利用用互联网网传送超文文本信息(即包括文文 字、图像、声音音、视频等在内的多媒体信息)且信息之间可以用用超链接进行行行关联。

网络传播概论新编

网络传播概论新编

网络传播概论新编第一章信息革命和信息社会第一节信息与信息革命系统论对信息的概括:信息是对客观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现;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或认识后的再现。

信息是一种资源,不同于物质和能量的特殊资源。

信息的主要特性有以下七种:1)客观性,信息反映的是客观事物,本身也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被感知和传播的。

2)可处理性,信息是可以被加工处理的。

3)可识别性,人们可以通过感官对信息进行直接识别,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间接识别。

4)可存储性,大脑—载体5)可传输性,信息可以通过一定的载体和信道进行传播6)时效性,信息反映了事物的最新的变化7)共享性,信息不同于一般资源,是可以通过扩散的方式进行共享的。

信息传播革命(5次)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的形成。

人类在原始社会中,利用手势、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简单嗓音相互传递和交换有限的信息。

人们在劳动中产生语言,通过声音传递使信息的质量、范围和效率大大提高。

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字符号的产生和运用。

人类得以在自己大脑之外进行信息存储,信息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知识的积累和传承通过文字,得以长期保存。

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

机械化的印刷极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伴随着工业革命,人类的传播进入大众传播时代。

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电磁波的利用。

以往的语言、图形、文字等传统的信息识别形式,被新的电报、电话、收音机、电视机、传真机等所收发的电磁信号所取代。

信息传递方式也从印刷、出版向更有效的通信广播转变,新的信息存储方式,如录音、录像取代了原有的文书、印刷品而占据主导地位。

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计算机革命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随着电子计算机革命及其与通信技术的迅速结合,信息传递、储存的质量和速度得以极大的提高,基本实现了信息传递、储存、加工处理以及利用的一体化和自动化。

标志着人类社会即将告别工业社会而步入信息社会。

第二节信息社会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学者上岛首先提出。

网络传播概论第三章

网络传播概论第三章

第三节 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第三节 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互联网与组织传播 互联网是实现组织外传播的一种重要方 式。 (一)组织的信息输入活动 (二)组织的信息输出活动
第三节 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第三节 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第三节 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宣传的七种手段: 妖魔化 光辉化 移花接木 证人现身 平民百姓化 一面之词 大家一起来
第四节 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网络大众传播的特点: (一)信息发布的低“门槛” (二)资源的无限性 (三)传播的跨国界 (四)传播的灵活性 (五)传播的互动性 (六)传播信息的多媒体化 (七)信息呈现方式的非线性 (八)大众传播与其他形式传播的进一步融合 (九)网络不仅仅是媒介
第四节 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二节 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 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 岩原勉(日本) 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 的意识。群体感情;群体归属感 群体规范: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 中必须遵守的规则。
第二节 网络中的群体传播
网络中的群体 网络群体的形成 (一)在物理世界已经存在的,通过 网络来发展群体成员间的关系。 (二)通过网络形成的新群体。
第一节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第一节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一节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第一节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网络人际传播的特点 网络人际传播是一种以文字交流为 主的传播 加强传播效果;削弱传播的直接性 表情符号 网络语言 “昵称”
第一节 网络中的人际传播

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广泛性 网络人际传播常常具有偶然性 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匿名性 个体在网络人际传播中具有多重性
第三节 网络中的组织传播

网络传播概论第九章

网络传播概论第九章

进网络传播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可编辑ppt
1
第一节 网络浊流
色情泛滥,“黄毒”污染
“ 性体验赤裸裸的内容和 信息本身一样古老。怎 样将新技术应用于这最 古老的欲望,从来不需 ” 要很多时间。 比尔·盖茨
可编辑ppt
2
第一节 网络浊流
网络色情内容毒害青少年
可编辑ppt
3
第一节 网络浊流
病毒肆虐,屡杀不止
6
第一节 网络浊流
• 黑客逍遥,防不胜防
可编辑ppt
7
第一节 网络浊流
• 黑客逍遥,防不胜防
• 早期黑客对计算机技术的 发展作了贡献;而今天的 黑客凭借自己的技术,利 用网络传播的缺陷,为非 作歹,对网络信息安全乃 至国家安全造成了极大的 威胁。
可编辑ppt
8
第一节 网络浊流
“黑客基地”,号称全球最大的黑客门户网站
19
第三节 网络道德法规建设
可编辑ppt
20
过内化在每一个网民心中的道
德标准来“防患于未然”,最
大程度地清除网络环境污染,
通过立法和执法来遏制和减少
网络犯罪。
可编辑ppt
16
第三节 网络道德法规建设
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建立良好的社
会秩序、保证社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在网络环境中,同样需要正
确的舆论导向,需要倡导和褒扬高尚、
正确的网络传播行为,批评和谴责错误
的、不道德的行为,在网络上创造一个
良好的、健康的社会风气,使普通网民
的素质得以提高,自觉抵制各种不道德
行为。
可编辑ppt
17
第三节 网络道德法规建设
可编辑ppt
18

网络传播概论新编

网络传播概论新编

第二章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信息网络的组成计算机信息网络由包括通信设施、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数据资料和人这些个体组成。

第三章网络传播功能和特征1.网络传播的界定什么是网络传播?a.网络传播是利用计算机网络传递和交流信息行为的过程,它汇聚了多种传播手段的优势,是更加个性化、更加平等交流的新的传播方式。

b. 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的信息,以数字形式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

在网络传播中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

c. 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高级传播活动。

d. 网络传播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传播活动。

e. 所谓网络传播指的是通过互联网上的万维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板、网络寻呼等手段,进行一对一、一对众的信息传播。

2.网路传播的大众传播功能和特征功能:a.监视环境功能。

(即及时向社会成员提供社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重要事件和最新变化功能,被认为是大众传播媒介最基本的功能。

然而,由于时间的限制,传统大众传媒所能做到的十分有限,从发展来看,跟不上需求的增大)。

b..决策参与功能。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环境中,公众的“知情权”和“告诉权”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实现的,大众传媒同时还为民众与政府,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集团之间提供了协商对话的渠道。

因此大众传媒的决策参与功能也大打折扣。

)c..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

(网络传播以其特有的方式,带来了全新的“网络学校。

”)d.娱乐功能。

(随着宽带和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大众传媒所能提供的各种娱乐形式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

进一步强化了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

)特征:a. 网上信息极为丰富。

b.网上信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c.网络传播跨越时空界限。

d.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可以自由交互。

e.网络传播提供个性化服务。

3.网络人际传播的功能和特征功能:a.传播信息功能。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

网络传播概论名词解释: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是对OSI模型的简化。

它是一套协议的结合,用于定义设备接入互联网,以及数据在设备之间传输的标准。

通俗的说,TCP负责传输层面的问题,保证数据安全、正确地传送到目的地,而IP负责给互联网的每一台电脑规定一个地址。

搜索引擎:为满足大众信息检索需求的搜索技术,分为网络蜘蛛型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和基于人工分类目录的搜索引擎(分类目录)。

谷歌、百度是前者的代表,雅虎是后者的代表。

社会化搜索:通过整合用户力量,来补充及其搜索的不足。

人肉搜索也可以被看作一种社会化搜索。

社会化搜索引擎主要指基于人们的社交网络、针对社会化媒体中用户生产的内容进行搜索的技术。

Web2.0:指允许用户广泛参与网站内容建设和交互的技术,网络不仅是“可读”的,也变得“可写”,整体指由用户主导生成内容的互联网应用模式。

相比Web1.0,Web2.0具有强烈的交互性、个性化等特征。

与此相关的技术有RSS、博客、维基、SNS、微博、微信等。

Web2.0是一种用户参与的架构,这既指网站内容建设,也指网站的整体“生态系统”的建设。

Web2.0的指向试图将人与内容的关系深化为人与人的关系。

Web2.0的应用还是一种社会纽带,是个体吸纳与整合社会能量的接收器,也是个体能量放大为社会能量的转换器。

自媒体:在网络技术特别是Web2.0技术环境下,不从属于专业媒体的个体或组织通过各种网络手段进行自主的信息传播的新形式。

UGC(UCC):用户生成内容,不仅可以使信息生产的成本转移到用户,从而减轻网站的负担,而且用户生产的内容更具个性化,更能满足常委需求。

同时它也有助于用户人际关系的形成,因此更容易产生黏着力。

社会化媒体: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传播平台。

主要特征有内容生产与社会相结合;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主角是用户,而不是网站的运营者。

社会化媒体常常能产生大众传播的效果,“社会化”意味着依赖于人们关系的集成,要在人们的社会互动基础上产生较大规模的社会聚合。

网络传播概论第二章(二)

网络传播概论第二章(二)

第九节 网络新闻传播发展态势
超链接——信息和信息联系的一 信息和信息联系的一 超链接 种网状结构。 种网状结构。它是通过对一些关 键字建立链接, 键字建立链接,使信息之间的关 系更加直接的空间组织手段。 系更加直接的空间组织手段。目 的是为了加强信息间的联系, 的是为了加强信息间的联系,让 人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人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网络媒体的未来 迪恩·尼尔森 尼尔森(Dean Nelson): 迪恩 尼尔森 : 在未来的5至 年间 年间, “在未来的 至10年间,大多数现行 的媒体样式将寿终正寝, 的媒体样式将寿终正寝,他们将被以 综合为特征的网络媒体所代替。 综合为特征的网络媒体所代替。”
第九节 网络新闻传播发展态势
在世界范围内, 在世界范围内,传统媒体和网络 媒体的整合是大势所趋。 媒体的整合是大势所趋。 众多媒体良性互动是网络新闻传 播领域出现的新趋势。 播领域出现的新趋势。
[提供服务类型 组织名称 组织性质域名 [.地理域名 提供服务类型.] 组织名称. 地理域名] 提供服务类型 地理域名
第十节
网络应用基础
常用组织性子域名: 常用组织性子域名: com:商业机构 : edu:教育机构 : ac:研究机构 : gov:政府机构 : int:国际性机构 : mil:军事机构 : net:网络技术组织 : org:非盈利性机构 :
第十节
网络应用基础
第十节
网络应用基础
互联网的最新应用 博客( 博客(Blog) ) Weblog的简称(Web+Log),指在网络 的简称( ),指在网络 的简称 ), 上发布和阅读的流水记录。 网络日志” 上发布和阅读的流水记录。“网络日志” 博客是一种个人信息发布方式。 博客是一种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它通常由 剪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 剪短且经常更新的帖子所构成,这些帖子 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叙排列。 都按照年份和日期倒叙排列。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 笔记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 笔记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笔记整理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第一章互联网的演进及对传媒业的影响第一节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的技术基础第一节主要讲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分类、网络协议、技术,不用深究。

第二节连接的演进: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逻辑互联网的本质是“连接”。

互联网构成连接的基本要素以及连接的方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但“连接”始终是互联网的要义。

因此,互联网的演进也是“连接”的演进。

一、机器与机器的连接:互联网诞生互联网的雏形阿帕网(ARPAnet)于1969 年诞生于美国,它是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研究署的一个实验性网络,最初阿帕网只有 4 台计算机相连。

为了应付可能的战争,阿帕网的设计目标之一是,即使它受到外来袭击,仍然能正常工作,即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路由而不是固定路由发送信息。

为实现这一目标,这一网络采用了“分布式”结构,正是“分布式”的网络结构,为互联网成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权的新兴媒体奠定了基础。

这种结构不仅使网络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也造就了信息传播的多样化与控制的复杂化。

在一些人眼里,这种分权结构因此蒙上了一层乌托邦的色彩。

一些人认为,网络具有一种重新赋权的能力,因而可能成为一种民主的工具。

1974 年,文顿·瑟夫和罗伯特·卡恩提出了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IP(InternetProtocol)。

在TCP/IP 提出10 年后的1983 年,TCP/IP 才被指定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为所有的网络所采纳。

这意味着互联网世界有了统一的“语言”。

TCP/IP 成为互联网的标准协议,是互联网技术史上的第一次飞跃。

这也被认为是全球互联网正式诞生的标志。

文顿·瑟夫和罗伯特·卡恩因此被一些人称为互联网之父。

二、内容与内容的连接:互联网走向媒体化万维网: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蒂姆·伯纳斯-李在1989 年提出的WWW (world wide web——万维网,亦可称为Web)的技术构想,从根本上改变了商用互联网存在较高技术门槛的现象,也从根本上为互联网成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国的网民人数超过了2.21亿,居世界第一2、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将互联网确定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3、“信息爆炸”是信息社会的特征之一4、1883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莫尔斯电码,采用点和划的组合来表示字母、数字和标点符号,创造了一种把复杂的信息转化为点、划两种信号的信技术5、1948年,美国数学家克莱特香农发表了著名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这篇论文被认为的信息论诞生的标志6、信息是对客观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应;是客观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现;是客观事物经过感知或认知后的再现7、信息的主要特性:①客观性;②可处理性;③可识别性;④可存储性;⑤可传输性;⑥时效性;⑦共享性8、①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的形成;②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章符号的产生和运用;③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④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电磁波的利用;目前我们正处在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这是计算机革命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9、“信息社会”的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来的。

日本著名学者梅田中夫在《朝日放送》杂志上发表了论文《情报产业论》。

第二年,《朝日放送》杂志又刊登了日本立教大学教授上岛的论文《论情报社会的社会学》,第一次使用了“情报社会”这一概念10、早在1959年,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奥地利的一次学术会议上首先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的概念11、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互相联系的不同阶段12、1956年,美国的“白领人员”的人数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1957年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两大具有上几节历史意义的时间,标志着信息社会的开端13、从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来看,信息社会已经并且正在表现出以下特征①信息和知识成为社会财富增长的主要力量②知识型劳动者成为社会的产业主体③信息产业成为社会的主导产业④人们的生活方式面临巨大改变14、信息技术又是信息社会的核心技术和基本力量15、现代通信的手段包括:①微波通信;②卫星通信;③光纤通信;④移动通信16、根据美国政府的NII计划,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要点为:①铺设覆盖美国的光纤网络②用光纤网络联结所有的通信系统、数据库和电信消费设施③让光纤网络能够传输视频、声频、数字、图像等多种媒体17、第一个将这一设想付诸实施的是德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威廉斯卡德,1623年他制造了第一台计算器,并称之为“计算器”18、目前公认的第一条使用计算器是由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布雷斯帕斯卡与1623年制造的19、巴贝奇的设计已经于现代计算机十分接近了,因而她被后人尊为“使计算机之父”第一个采用电子遇见自造计算机的是德国工程师康拉德朱西2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造的Mark-I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机电式计算机。

其主要设计者霍华德艾肯。

在日本广岛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的计算,就是由Mark-I完成的21、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过了四代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8——1958);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③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④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至今)22、计算机信息网络由包括通信设施、计算机、数据资料和人这些个体组成23、任何一个网络必须有以下三个部分组成:①至少两台分离的计算机,在它们之间有一些需要共享的东西;②一种能保持计算机之间进行接触的通道;③一些保证计算机相互通信的规则24、OSL模型分为两组共七层,即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其中一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为应用组,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为数据传输组25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和环型结构26、以计算机为核心、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计算机网络在信息交流中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开放性;②数字化;③交互性27、互联网的特征:①规模全球性;②网址唯一性;③规则统一性;④功能服务性28、互联网在中国:①单一的电子邮件连接阶段(1986——1993);②基于TCO/IP协议的全功能连接阶段(1994年至今)29、我国于1997年6月证书成立了“中国互谅网络信息中心”(CNNIC),并授权中国科学院网络信息中心运行和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30、互联网的基本功能:通信功能、信息检索功能和信息提供功能31、与传统邮件相比,电子邮件具有明显的优势①电子邮件的速度更快,传统邮件的物理位移与以光速的比特根本无法相比②电子邮件使用非常方便,价格低廉③电子邮件的功能更强,利用传统的邮件系统只能一信发一人,利用电子邮件只有建立一组收件人列表就可以发给一群人32、①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传播活动②“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高级传播活动③“网络传播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传播活动”⑤所谓网络传播指的是通过互联网山的万维网站、新闻组、邮件列表、公告板、网络传呼机等手段33、网络传播的大众攒吧功能:①监视环境功能;②决策参与功能;③文化传承与教育功能;④娱乐功能34网络传播的特征:①网上信息极为丰富;②网上信息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③网络传播跨越时空界限;④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可以自由交互;⑤网络传播提供个性化服务35、网络人际传播的功能:①传递信息功能;②协调人际关系功能;③调节情绪、满足心理需求功能36、网络人际传播的特征:①匿名性;②想象空间;③网络语言和非语言符号37、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传播: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加拿大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就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①信息骄傲刘不平衡扩大;②文化冲突日益加剧;③国际政治斗争的新武器38、①总线结构中网络上的各个节点都连接到一条总线,这是最简单的一种联网结构②星型拓扑结构是最常见的计算机网络结构,网络以集线器或交换机为中心,将各个节点都连接起来。

与其他拓扑结构的网络相比,星型结构的优势是网络建设和扩展都比较方便,某个节点的故障不会给整个网络带来太大的影响,可以通过中心节点即集线器或交换机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但是一旦中心节点出现故障就会影响整个网络③环型拓扑结构将所有联网计算机连成环状,每台计算机都与相邻的两台计算机连接,一台计算机出发的信息需要经过若干节点才能到达目的地39、1973年,BBS开创了一种叫做Ceefax的早期文字电视广播,这是一个单向系统,将加密后的信息随电视信号发送到用户额家庭电视机上40、1980年,法国电话公司推出的Minitel是一种与特殊的电话终端相连接的双向互动的图文电视系统41、创建于1969年的CompuServe是美国最早的全国性的私营信息提供商42、早在1987年,美国加利福利亚的《圣何塞信使报》就将纸质报纸的内容搬上了互联网,成为第一家网络报纸43、1994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WWW服务器44、ISP的主要业务是向需要上网的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提供接入服务,提供网络信息增值服务,帮助用户解决软件和硬件方面的问题,以及域名注册、主机托管、硬盘出租、主页制作和广告服务等45、ICP更注重内容,除了向用户提供经过加工处理的信息内容以外,还包括搜索引擎、数据库、论坛、电子邮箱、聊天室以及网络游戏等46、Usenet,即新闻组,是互联网上提供的一种分主题讨论的服务方式47、门户网站是指网络大门、停泊或入口。

著名的搜索引擎搜狐是1998年2月由张朝阳创立的48、网络媒体的分类:⑴门户网张;⑵从个人网站到博客;⑶传统媒体网站(①印刷媒体上网②网络广播③网络电视49、网络媒体的特征:①超越时空限制;②海量信息;③多媒体;④交互性;⑤小众化50、1998年1月17日深夜,美国一个名叫麦特德拉吉的人在网上发布了一条自称为“世界独家新闻”的消息:“一个白宫实习生与美国总统有染。

”51、最早上网的中国传统媒体具有以下特征①从数量来看,上网媒体数量很少②从技术手段看,这一时期传统媒体在网上的表现在今天看来还相当初级③从内容上看,这一段传统媒体在网上发布的信息一般为单一的文字信息,没有多媒体信息④从网站提供的功能和服务看,这一时期传统媒体的网站几乎无一例外地没有即时交互功能52、最先走上互联网的中国新闻媒体①《神州学人》1995年1月12日(杂志)②中国新闻社1995年4月(通讯社)③《中国贸易报》1996年12月(报纸)④广东人民广播电台1996年12月(广播电台)⑤中央电视台1996年12月10日(电视台)⑥中国互联网络新闻中心1997年1月1日开通(网络新闻媒体的综合平台)53、2003年10月10日在北京举行的“2003年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标志着中国的网络媒体开始走向成熟54、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⑴网络全文数据库网络全文数据库是指网上提供全文检索服务的数据库。

国外著名的全文数据库包括Elsevier、Springer、Blackwell和Kluwer等。

其中Elservier 是世界最大的科技出版商,出版的期刊被公认为和ijieshang高质量的学术期刊。

而国内的全文数据库主要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等。

其中维普全文数据库是国内最大的综合性文献数据库之一⑵联机馆藏目录库:联机馆藏目录系统式网络用户自网上获取图书馆书目信息的重要途径⑶学科信息门户:学科信息门户是将一学科领域内有关的信息资源、研究机构、主要任务、主要会议和参考工具等整合在一起,为该学科内的用户提高高质量的网络信息的一个入口⑷开放获取:开放获取一般是指能够供科研人员免费或低成本地获取科研信息的出版机构⑸互联网①FTP文件传输:FTP是“文件传输协议”的简称,它的作用是使用户可以从世界各地的联网计算机上获取文件并复制到自己的计算机上,或者把自己计算机上的文件发送到另一个地方的计算机上②Telnet远程登录:远程登录是一个能够使人们与互联网上其他计算机(分处世界各地的主机、UNIX机甚至是PC机)相连的工具③Gopher基于菜单的网络服务④Archie:Archie作为一种网络信息检索工具,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师生与1990年开发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人们在分散的FTP资源中找到所需要的东西⑤WAIS广域信息服务器55、搜索引擎就是一个网络应用程序,一般说来,这个网络应用程序由网页收集系统、预处理系统以及查询系统三个子系统完成:①网页收集系统采用广度优先、深度优先或启发优先的策略,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方式运行搜索软件,定期或不定期地搜索互联网各个站点。

并将收集到的网络信息资源送到搜索引擎的临时数据库②预处理系统主要是用于对Spider采集到的网页信息进行自动标引,形成规范的索引,实现建立可供检索的Web索引数据库的过程③查询系统在Web的客户端提供特定的检索界面,供用户以一定的方式输入检索提问式并提交给系统,系统通过特定的检索软件检索其索引数据库,并将从中获得与用户检索提问相匹配的查询结果再返回客户端供用户浏览56、Google的基本检索功能包括以下几项①自动使用“and”进行查询②不区分大小写③支持精确匹配,不支配截词或通配符运算④利用减号(“—”)去除无关信息⑤使用双引号进行词组和短语搜索⑥范涛检索57、百度除常用的检索功能以外,还提供一些特殊检索功能:①拼音提示;②错别字提示;③计算器和度量衡转换;④专业文档搜索58、BEOnline+的评估指标包括:①易得性;②权威性;③内容;④用户界面/导航性59、网络噪声:①绝对噪声(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②相对噪声60、网络赋予个人自由发布信息的权利,这就带来了一下两个矛盾①有限需求与无限信息的矛盾;②有方向需求与无方向传播需求61、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信息过滤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分级法;②URL地址列表法;③动态文本分析法62、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双方或至少一方在移动状态中进行信息交换63、移动通信与手机①大哥大——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系统摩托罗拉公司技术研究员马丁库伯,他所拿的“大砖头”就是世界上第一部手机——摩托罗拉DynaT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