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
3-4级舞蹈课基本功教案
![3-4级舞蹈课基本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18392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d.png)
3-4级舞蹈课基本功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舞蹈基本功技巧,包括舞姿、步法、转体和跳跃等;2. 培养学生的舞蹈节奏感和音乐感,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力;3. 培养学生的舞蹈自信心,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功技巧训练a. 舞姿训练:教师示范正确的站姿和手臂姿势,要求学生模仿并纠正姿势;b. 步法训练:教师示范基本的步法动作,如步伐、跳跃和转体等,要求学生跟随练习;c. 身体柔韧性训练:进行拉伸和舒展动作,增加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舞蹈表现力。
2. 舞蹈节奏感和音乐感培养a. 节奏感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b. 音乐感培养:教师讲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舞蹈的情感表达。
3. 舞蹈表现力培养a. 情感表达训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舞蹈动作表达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b. 舞台表现力培养: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舞台表演训练,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过程:1. 舞蹈基本功技巧训练a. 热身活动:进行一定时间的热身活动,如跑步、拉伸等,准备身体;b. 舞姿训练:教师示范正确的站姿和手臂姿势,要求学生模仿并纠正姿势;c. 步法训练:教师示范基本的步法动作,如步伐、跳跃和转体等,要求学生跟随练习;d. 身体柔韧性训练:进行拉伸和舒展动作,增加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舞蹈表现力。
2. 舞蹈节奏感和音乐感培养a. 节奏感训练:教师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b. 音乐感培养:教师讲解音乐与舞蹈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感受舞蹈的情感表达。
3. 舞蹈表现力培养a. 情感表达训练: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舞蹈动作表达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b. 舞台表现力培养: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舞台表演训练,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示范正确的舞蹈动作和姿势,引导学生模仿并练习;2. 体验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舞蹈动作和节奏感,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3. 情感教学法:教师通过情感表达和舞台表演训练,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感表达能力。
舞蹈三级四级基本功教案
![舞蹈三级四级基本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e2385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e.png)
舞蹈三级四级基本功教案一、教学目标。
1. 掌握舞蹈基本功的要领和技巧;2. 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功,提高舞蹈技巧水平;3. 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二、教学内容。
1. 舞蹈基本功的分类和要领;2. 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3. 舞蹈基本功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舞蹈基本功的要领和技巧;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10分钟)。
在开始舞蹈基本功教学前,首先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包括拉伸、踢腿、转体等动作,以准备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态。
2. 舞蹈基本功的分类和要领(20分钟)。
首先介绍舞蹈基本功的分类,包括基本站姿、步法、转体、跳跃和韵律感等。
然后分别讲解每种基本功的要领和技巧,示范演示,并要求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
3. 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30分钟)。
针对不同的基本功,介绍相应的训练方法。
比如,对于基本站姿,可以进行墙角站立练习;对于步法,可以进行踢腿练习;对于转体,可以进行旋转练习;对于跳跃,可以进行跳跃练习;对于韵律感,可以进行音乐节奏练习。
同时,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反复练习,巩固基本功。
4. 舞蹈基本功的实际应用(20分钟)。
通过编排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将所学的舞蹈基本功应用到实际舞蹈中。
老师可以给予指导和点评,帮助学生完善舞蹈动作。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和训练方法。
鼓励学生在课下多加练习,提高舞蹈技巧水平。
同时,可以让学生展示本节课所学的舞蹈动作,进行互相欣赏和交流。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动作规范和细节处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舞蹈基本功。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和节奏感,让学生在舞蹈基本功的训练中感受舞蹈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
六、教学心得。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舞蹈基本功对于学生舞蹈技巧的重要性。
核心训练基本功舞蹈教案
![核心训练基本功舞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dd566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1f.png)
核心训练基本功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
1.了解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掌握基本功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2.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柔韧性,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功。
3.通过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和舞蹈技巧。
4.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身体基本功训练。
2.舞蹈姿势训练。
3.舞蹈动作训练。
4.舞蹈节奏感训练。
5.舞蹈表演技巧训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身体基本功训练和舞蹈姿势训练。
2.教学难点,舞蹈动作训练和舞蹈节奏感训练。
四、教学过程。
1.热身活动。
在开始舞蹈训练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跑步等活动,让学生的身体得到充分的准备。
2.身体基本功训练。
身体基本功训练是舞蹈训练的基础,包括站姿训练、步伐训练、转体训练等。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柔韧性,为后续的舞蹈训练打下基础。
3.舞蹈姿势训练。
舞蹈姿势训练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舞蹈姿势和形态的训练。
包括手臂、腿部、躯干等部位的姿势训练,让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舞蹈姿势。
4.舞蹈动作训练。
舞蹈动作训练是训练学生各种舞蹈动作的技巧和表现力。
包括跳跃、转体、扭动等动作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掌握舞蹈动作的要领。
5.舞蹈节奏感训练。
舞蹈节奏感训练是培养学生对舞蹈节奏的感觉和理解能力。
通过音乐节奏的训练和舞蹈动作的配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现舞蹈的节奏感。
6.舞蹈表演技巧训练。
舞蹈表演技巧训练是培养学生在舞台上的表现力和自信心。
通过舞台表演的训练和角色扮演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五、教学方法。
1.示范教学法。
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舞蹈动作和姿势的要领。
2.分组训练法。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个别辅导法。
针对学生个别的问题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舞蹈基本功。
六、教学评价。
初中舞蹈基本功教案
![初中舞蹈基本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27ff5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6.png)
初中舞蹈基本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舞蹈基本功,包括身体柔韧性、平衡能力、协调性和节奏感。
2. 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功训练:压腿、踢腿、下腰、搬腿等。
2. 舞蹈组合:包括各种舞步、手势和表情。
3. 舞蹈剧目:选择适合初中生的舞蹈剧目进行教学。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示范舞蹈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2. 纠正法:教师逐一纠正学生的动作,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基本功。
3.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鼓励。
4. 比赛法:组织舞蹈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带领学生做简单的拉伸运动,提高身体柔韧性。
2. 基本功训练:教授舞蹈基本功,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3. 舞蹈组合:教授舞蹈组合,引导学生逐步完成。
4. 舞蹈剧目:教授舞蹈剧目,让学生分组练习,相互观摩、学习。
5. 总结与展示: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组织舞蹈表演,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舞蹈基本功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舞蹈组合和剧目的完成质量。
3. 学生艺术修养、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信心的提升。
六、教学资源1. 舞蹈教室:提供宽敞的舞蹈教室,满足教学需求。
2. 音响设备:保证教学过程中音乐的播放质量。
3. 舞蹈服装: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舞蹈服装,增强舞蹈表演效果。
4. 舞蹈道具:根据教学需要,使用相应的舞蹈道具。
通过本教案的教学,希望初中生能够掌握舞蹈基本功,提高舞蹈素养,培养艺术修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他们的青春留下美好的回忆。
集体练基本功舞蹈教案设计
![集体练基本功舞蹈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78738c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3.png)
集体练基本功舞蹈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功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
2. 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能够在集体舞蹈中相互配合,完成各种舞蹈动作。
3. 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表现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功舞蹈动作训练,包括舞蹈基本姿势、步伐、转身、跳跃等基本动作的训练,以及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的提高。
2. 集体舞蹈编排,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合作,设计和排练一段集体舞蹈,让学生在集体中体验舞蹈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和舞蹈动作,准备好身体。
2. 基本功舞蹈动作训练,老师向学生示范基本舞蹈动作,然后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练习,重点训练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
3. 集体舞蹈编排,老师设计一段简单的集体舞蹈,然后指导学生学习舞蹈动作,分组排练,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整合练习,将基本功舞蹈动作和集体舞蹈编排进行整合练习,让学生在集体中完成各种舞蹈动作,培养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和舞台表现力。
5. 教学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家继续练习和巩固所学的舞蹈动作。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老师向学生示范基本舞蹈动作,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分组练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集体舞蹈编排的排练,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激励教学法,通过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评价:1. 老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包括基本功舞蹈动作的掌握情况和集体舞蹈编排的排练情况。
2. 学生之间相互观摩和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彼此提高舞蹈水平。
3. 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鼓励学生在家继续练习和巩固所学的舞蹈动作。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
舞蹈基本功教案
![舞蹈基本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861ef0195f312b3169a5c4.png)
舞蹈基本功教案【篇一: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教学对象:学员年龄均为15岁左右,基本上没有接触过专业的舞蹈训练,软开度的问题尚未解决。
教学内容:训练基本素质和技巧。
教学重点:开度与软度的练习,手位练习教学目的: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发展舞蹈动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训练方式:第一小节基本素质训练,通过“压腿”,“踢腿”,使腿的软度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下腰”使腰的柔韧性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压脚背”使脚背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第二小节芭蕾手位练习,通过教授芭蕾手位练习让学生的气质得以展现,是身体的延伸性得到训练达到教学目的。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素质与基本功训练1、压腿师:压腿主要是训练腿的软度、柔韧性、和胯的开度,只有腿的软度好,动作才会轻盈,舞姿技巧才会丰富。
而压腿也是一个持之以恒的练习,我们只有不断地去磨它,不断的去拉它,我们才能达到一个训练的目的。
(1)前腿8个8拍,2个8拍耗腿;(2)旁腿8个8拍,2个8拍耗腿;(3)后腿8个8拍,2个8拍耗腿;换个方向重复一遍。
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紧,上身直立,节奏准确。
2、踢腿(1)前腿一个8拍;(2)旁腿一个8拍;(3)后腿一个8拍;换个方向重复一遍。
要求:腿要直,脚背绷紧,上身直立,节奏准确。
3、下腰学生在把干前做准备,双手紧握把干,下腰(1-4下腰,5-8起来)。
要求:腰顶住,双手夹紧,下腰时抬头。
4、压脚背双手扶把,身体直立。
三、芭蕾手位练习师:芭蕾手位的练习,可以拉伸我们的身体,让我们更有气质。
无论大家未来从事的是哪一种行业,良好的气质,会让你看上去更加的自信与美丽。
音乐:《雪绒花》1、芭蕾手位的正确姿势,八个手位的正确位置。
2、配乐练习。
要求:收腹挺胸抬头,面带微笑。
四、结束短语:今天,我们进行了一些开度与软度的训练,并学习了一段芭蕾手位组合练习。
舞蹈基本功教案
![舞蹈基本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bcd82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4.png)
舞蹈基本功教案舞蹈基本功教案(通用5篇)舞蹈基本功教案1一、指导思想: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
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任务:1、通过舞蹈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应用。
2、舞蹈基训部分,即对学员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如:发展学员身体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
本学期舞蹈基训主要是中国古典的基本手型、脚型、手位、脚位以及手臂的基本姿态。
三、授课时间:每周一至周五中午、周六上午、周日下午四、授课地点:音乐教室五、内容安排:第1-2周:中国古典舞基本手型第3周:中国古典舞基本脚型第4周: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第5周:中国古典舞基本脚位第6-7周:单手基本动作第8-9周:双手配合动作第11-14周:身体各部分中间活动训练第15-16周:以上基本动作练习舞蹈队活动计划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
掌握舞蹈的基础理论知和舞蹈的基本技能,可以训练学生感受美、体现美的能力。
以活跃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由于少年儿童舞蹈的主题、体裁、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在学习、排练、表演的过程中,表现力和创造力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功能。
本学期我从低年纪学生开始选拔,通过舞蹈基础的教授和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进本动作,根据学生的特点,初步掌握儿童舞和进本动作、基本能力、训练过节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等各种技巧,使学生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为上台表演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通过对学员基本能力的训练,使其身体运动更符合舞蹈规律的要求,以适用各种类型动作,发展身体个部分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各种技巧动作。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63681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c.png)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以下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和技巧:1. 均衡、协调的身体姿势;2. 灵活的肌肉和关节;3. 稳定的平衡能力;4. 协调的身体节奏感。
二、教学重点: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舞蹈基本姿势的训练(15分钟):- 学生站立,教师示范正立姿势,引导学生模仿。
- 练习正立姿势时,强调身体各部分的放松,尤其是颈部、肩部和手臂。
- 引导学生注意身体的重心,保持平衡。
-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
2. 舞蹈基本功的肌肉和关节训练(20分钟):- 引导学生做各种关节的活动,如头部和颈部的扭动、肩部的转动、手臂的伸展、腰部的扭转等。
- 引导学生做下肢的肌肉训练,如跳跃、弓步、大步走等。
- 指导学生做灵活性训练,如分腿、转体等。
3. 舞蹈基本功的平衡训练(15分钟):- 教师示范站立单脚平衡的动作,引导学生模仿。
- 引导学生做单脚踮起尖尖,尝试保持平衡。
- 引导学生做双脚并拢踮起尖尖,尝试保持平衡。
- 引导学生做舞蹈中的倾斜动作,如侧身倾斜、后身倾斜等。
4. 舞蹈基本功的节奏感训练(15分钟):- 引导学生听音乐,跟随节奏做简单的动作,如踢腿、甩臂等。
- 引导学生学习根据音乐节奏做强弱、快慢等变化的动作。
- 强调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将身体与音乐完美融合。
四、巩固与拓展:通过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身体协调能力。
在巩固阶段,可以让学生进行多组重复训练,加强对基本功的掌握。
在拓展阶段,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舞蹈动作的组合练习,提高舞蹈的流畅性和表现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舞蹈基本功的训练中,对身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同时,通过音乐的引导,学生的节奏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和发展。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个别指导和纠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提高技巧。
在后续的教学中,应继续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并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舞蹈动作训练。
舞蹈教案-舞蹈基本功训练
![舞蹈教案-舞蹈基本功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22f50db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94.png)
舞蹈教案舞蹈基本功训练教学目标:从整体上训练学生,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获得正确的直立立感,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教学纲要:1,向学生介绍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它是学好舞蹈的基石。
2,向学生介绍舞蹈基本功在舞蹈中的作用。
3,示范练习基本功的方法。
4,让学生模仿,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加以指点和纠正。
5,让学生互相帮忙来完成软开拉伸动作,同时配上抒情的音乐让学生放松紧张的身体。
6,由我带领学生做一些放松运动。
教学重点、难点:要注意教学方法,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拉伤韧带,还要教文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练习,错误的方法会让训练适得其反。
教学过程:课前热身训练:有氧健身操地面练习动作要求:1、压腿:是旁腰和双腿的软开度的训练。
双腿尽量向两旁伸长,下旁腰时,两侧肋骨肌尽可能拉长。
2、压前腿:脚尖向前绷直,肢面向外,膝盖不能放松。
3、开跨练习:反手压胯,膝盖找地板,青蛙腿时脚不离地,胯不离地,帮助胯部尽量打开。
4、勾绷脚:这个练习对绷脚背、脚腕力量和膝盖有较明显的效果,训练时要用力绷直脚尖5、跪下腰:是腰部软度的训练,下腰时要注意控制好速度、呼吸。
6、趴地卷后腰:双腿夹紧,脚不离地,是腰部和背肌的训练。
7、趴地抬后腿:是训练腿的控制能力。
抬后腿时要注意脚尖绷直,肢面向外,头向后仰起。
8、地面踢前旁腿:踢腿和力量的训练。
迅速而有节奏地向上踢腿,保持大腿、小腿、脚腕、脚尖的绷直,旁踢时要注意脚面向上。
9、跪地踢后腿:后腿时注意膝盖不能弯曲,保持脚尖绷直,脚面向外。
教学设计:清晰的知道训练基本功的步骤是什么了解每个孩子的基功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制定教学目标争取让每个孩子的基本功都有所进步。
6级班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
![6级班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84cd0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f.png)
6级班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标题:6级班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在舞蹈基本功方面的技巧和能力;2. 提升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3. 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姿态。
教学时长:4周(每周2节课,每节课45分钟)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周:身体热身和基本姿势训练1. 教师介绍课程目标和内容;2. 引导学生进行全身热身运动,包括拉伸、转动关节、韵律性的运动;3. 示范并教授正确的基本姿势,如站姿、坐姿、躺姿等;4. 分组进行基本姿势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第二周:平衡和柔韧性训练1. 回顾上节课的基本姿势练习;2. 示范并教授平衡训练的基本动作,例如单脚站立、鹤立等;3. 引导学生进行平衡训练的练习,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个别指导;4. 示范并教授柔韧性训练的基本动作,例如拉筋、伸展等;5. 引导学生进行柔韧性训练的练习,注意正确的呼吸和放松。
第三周:灵活性和协调性训练1. 回顾上节课的平衡和柔韧性训练;2. 示范并教授灵活性训练的基本动作,例如体育操、瑜伽动作等;3. 引导学生进行灵活性训练的练习,注意掌握正确的动作技巧;4. 示范并教授协调性训练的基本动作,例如舞蹈组合动作;5. 引导学生进行协调性训练的练习,注重动作的流畅和准确。
第四周:力量和表演技巧训练1. 回顾上节课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训练;2. 示范并教授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例如仰卧撑、腹肌训练等;3. 引导学生进行力量训练的练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4. 示范并教授基本的表演技巧,如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表演,结合所学的基本功进行展示和演练。
教学评估: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在练习中的动作准确性和技巧;3. 学生的表演水平和演示能力。
注意事项:1. 在进行各项训练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适当调整和分组;2.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训练习惯;3. 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避免过度训练和伤害风险;4. 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相互鼓励,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
集体练基本功舞蹈教案中班
![集体练基本功舞蹈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c2f35a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c.png)
集体练基本功舞蹈教案中班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对基本功舞蹈的兴趣和理解,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基本功舞蹈的基本动作和姿势,以及团队合作。
2. 教学难点,如何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本功舞蹈的动作和姿势。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音乐、舞蹈教材、教学录像等。
2. 学生准备,舒适的舞蹈服装和鞋子。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些舒展身体的热身动作,如拉伸、转动关节等,为后续的舞蹈训练做好准备。
2. 基本功舞蹈动作训练(3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基本功舞蹈的动作和姿势,如站姿、步伐、手臂动作等。
然后,带领学生逐步练习这些动作,重点讲解动作的正确姿势和要领,鼓励学生多加练习。
3. 集体练习(40分钟)。
教师安排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基本功舞蹈的动作进行集体练习。
教师在一旁指导学生,帮助他们纠正动作中的错误,提出改进意见。
4. 整合训练(20分钟)。
将各小组的练习整合起来,让学生们一起练习整套基本功舞蹈动作。
教师要求学生们注意动作的统一性和整齐度,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5. 舞蹈表演(10分钟)。
让学生们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基本功舞蹈的表演。
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观看表演,并给予肯定和建议。
6. 游戏活动(10分钟)。
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放松学生的身心,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基本功舞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得到了提高。
同时,学生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也得到了增强。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在动作练习上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下节课将重点关注这些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基本功舞蹈的水平。
六、教学总结。
基本功舞蹈是舞蹈训练的基础,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舞蹈技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集体练习,学生们不仅能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还能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461511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f2.png)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舞蹈基本功,包括平衡能力、体能训练、柔韧性和舞蹈动作的协调性。
2.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姿势和身体形态。
3.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1.平衡能力训练:以简单的平衡动作为基础,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如单脚站立、脚尖站立等。
2.体能训练: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跳绳、快走、慢跑等,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
3.柔韧性训练:以拉伸动作为主,重点训练学生的臀部、大腿、小腿和背部的柔韧性。
4.舞蹈动作的协调性训练:通过舞蹈动作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流畅性。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进行一定的拉伸和热身运动,为后续的训练做好准备。
2.平衡能力训练:通过一系列的平衡动作训练,如单脚站立、脚尖站立、平衡球运动等。
3.体能训练: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如跳绳、慢跑等。
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持续时间逐渐增加。
4.柔韧性训练:进行一系列的拉伸动作,重点放在臀部、大腿、小腿和背部的拉伸上。
5.舞蹈动作的协调性训练:通过舞蹈动作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舞蹈动作的协调性和流畅性。
可以选择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作为示范,然后让学生跟随练习。
6.总结和结束:对整个训练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鼓励学生坚持锻炼,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可以示范一些舞蹈动作和训练动作,让学生观察并跟随练习。
2.指导教学法:老师通过口头指导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地完成训练动作和舞蹈动作。
3.分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相互搭档练习,互相观察和纠正。
教学评价:1.根据每次训练的效果和学生的反馈,进行不定期的评价,并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指导和改进。
2.通过日常的观察和评价,记录学生的进步和不足,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3.可以设置一些小测验或演出机会,对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表现能力进行评估。
4.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相互学习和进步。
教学资源:1.平衡球、跳绳、慢跑道等器材。
舞蹈课教案舞蹈基本功训练
![舞蹈课教案舞蹈基本功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8b09331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3.png)
舞蹈课教案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舞蹈基本功训练导语:舞蹈是一门艺术,它需要学习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舞蹈基本功,包括体能、柔韧性、力量和协调性等方面的训练。
通过系统的训练,学生将能够提升舞蹈表演的水平,并为今后掌握更高难度的舞蹈动作打下基础。
一、热身准备为了预防运动伤害,我们先进行热身准备。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进行简单的拉伸和放松运动,包括头部、肩部、背部、腰部、腿部等部位的拉伸。
这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柔韧性。
二、体能训练1. 跑步训练跑步是提高体能的重要训练方法。
学生可以进行场地跑、慢跑、快跑等不同形式的跑步训练。
通过持续的跑步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耐力和肌肉力量。
2. 跳绳训练跳绳是培养学生敏捷性和协调性的有效方式。
在跳绳训练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动作,如单脚跳、双脚交替跳、交叉跳等。
这样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能力。
3. 徒手操训练徒手操是培养学生肌肉力量和身体控制能力的训练方式。
学生可以进行握拳、臂部伸展、腹部收紧等动作,以加强上肢、下肢和核心肌群的力量。
三、柔韧性训练1. 拉伸训练在拉伸训练中,学生可以进行针对不同肌肉群的拉伸动作。
例如,学生可以进行腿部、背部和臂部的拉伸,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舞蹈动作的挑战性。
2. 瑜伽训练瑜伽是一种注重身体平衡和柔韧性的训练方法。
学生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瑜伽动作,如下犬式、猫式、表达式、山式等,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感。
四、力量训练1. 核心力量训练核心力量训练对于舞蹈非常重要。
学生可以进行仰卧起坐、平板支撑、平衡训练等动作,以加强腹部、腰部和臀部等核心肌群的力量。
2. 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可以通过自重训练或使用健身器械进行。
学生可以进行俯卧撑、深蹲等动作,以提高上肢、下肢和核心肌群的力量。
五、协调性训练1. 舞步训练舞蹈需要良好的协调性,学生可以进行不同舞步的训练,如简单的步伐组合、旋转和跳跃等动作。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身体控制能力和节奏感。
舞蹈初级基本功教案4篇
![舞蹈初级基本功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ab96f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3.png)
舞蹈初级基本功教案优秀4篇移重心训练篇一(1)向旁移重心:双脚小八字站好,右脚向旁擦地成二位蹲,双手二位,重心在两脚上,然后,左脚用力推起脚尖点地,重心移到右腿,双膝绷直,同时双手打开成七位。
之后,左脚收回五位。
反复。
(2)向后移重心:右脚收回到左脚前成四位蹲,双手二位,重心在两脚上,左脚用力推起脚尖点地,重心移至右脚,同时双手打开,左手为三位手,右手为七位手。
反复。
(3)向前移重心:接前一动作,重心移至左脚,右脚尖前点地,同时双手打开,右手为三位手,左手为七位手。
头部训练篇二头部动作与身体动作的'协调配合在舞蹈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头部动作没有固定的位置,它基本上随着身体的摆动、舞姿造型的需要来进行。
头部动作应从幼儿时开始训练,它应与基本手位、脚位的训练同步进行,为幼儿今后学习各种舞蹈打下良好的基础。
(1)抬头:抬头动作不要过于高,它只需下颌稍向上抬起即可,眼睛稍向前上方看。
(2)低头:低头动作不要过于低,只需稍低头,眼睛朝前下方看即可。
(3)转动:注意头部不要往旁歪,头部动作要与颈部动作协调一致,向前做动作时,头部稍向外侧转45度,微抬头,眼睛看斜前方,向前旁做动作时,头部保持正直,双眼平视前方。
向后做动作时,头可转向外侧45度,或眼睛看举起的手的方向,或者,头向旁转,眼睛看斜后方。
小跳训练篇三“一位”小跳;双脚小八字站好,做双起双落小跳。
要求:半蹲富有弹性,推地跳起要有力,跳在空中显得轻盈,落地轻而柔和。
“二位、五位小跳”:这个动作从脚的五位开始做起,跳起时,其中一腿从五位打开到二位;再跳跃时,两腿从二位归原五位,注意跳跃时,绷直膝盖、脚背和脚尖,要保持脚的准确位置、外开和柔性,上身保持正直。
中国古典舞脚位的基本训练篇四(1)正步:两脚靠拢,脚尖朝正前方,重心均匀落在两脚上,要挺胸、立腰、收腹、收臀。
(2)丁字步:左脚跟靠在右脚中间,像“丁”宁一样,重心在两脚。
(3)八字步:脚跟并拢,两脚尖指向斜前方,成“八”字形,重心在两脚。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一到四级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一到四级](https://img.taocdn.com/s3/m/3ff2e5c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7.png)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一到四级教案标题: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一到四级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舞蹈基本功的基本动作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舞蹈协调性、柔韧性和力量。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舞蹈表现力。
教案一级:教学内容:1. 身体基本姿势:站立姿势、坐姿、蹲姿等。
2. 舞蹈基本步伐:行走、转身、跳跃等。
3. 身体部位的基本动作:头部、手臂、腿部等。
4. 舞蹈表现力的培养:情感表达、舞台表演等。
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教师示范基本动作和技能,并引导学生模仿。
2.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基本动作和技能的练习,增加互动和合作。
3. 音乐伴奏:选择适合的音乐作为背景伴奏,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舞蹈的节奏和表现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准确、协调。
2. 评估学生的表现力和舞台表演能力。
3. 学生自我评估:让学生自己评估自己的舞蹈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教案二级: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姿势的进一步训练:身体的平衡、稳定性和协调性。
2. 舞蹈基本步伐的扩展:包括跳跃、转体、旋转等。
3. 身体部位的进一步训练:手臂的伸展、腿部的柔韧性等。
4. 舞蹈表现力的进一步培养:舞蹈情感的表达、舞蹈创作等。
教学方法:1. 反复练习:通过多次练习同一动作,加深学生对基本动作的理解和掌握。
2. 创意练习:鼓励学生在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发挥,培养他们的舞蹈创造力。
3. 视频分析:观看舞蹈视频,分析优秀舞者的动作和表现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改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动作和技能上的进步。
2. 评估学生的创意表达和舞蹈创作能力。
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观摩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教案三级:教学内容:1. 舞蹈基本姿势的进一步训练: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控制能力。
2. 舞蹈基本步伐的进一步扩展:包括跳跃组合、转体组合、旋转组合等。
3. 身体部位的进一步训练:手臂的协调性、腿部的力量和控制等。
4. 舞蹈表现力的进一步培养:舞蹈情感的细腻表达、舞蹈故事的讲述等。
舞蹈表演基本功训练教案
![舞蹈表演基本功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06862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4.png)
舞蹈表演基本功训练教案一、前言。
舞蹈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能。
要想在舞台上表现出色,除了有天赋和激情外,还需要经过长期的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训练是舞蹈表演的基石,它包括了身体柔韧性、力量、平衡、节奏感等方面的训练。
只有通过扎实的基本功训练,舞者才能在舞台上自如地展现自己的技巧和情感。
二、身体柔韧性训练。
1. 身体热身。
身体热身是每次训练的第一步。
通过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可以让身体逐渐进入状态,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常见的热身动作包括颈部、肩部、手臂、腰部、腿部的拉伸。
2. 身体柔韧性训练。
身体柔韧性对于舞者来说至关重要。
柔韧性训练可以通过拉伸动作、瑜伽等方式进行。
拉伸动作包括前屈、侧弯、扭转等动作,可以让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得到充分的拉伸,增加柔韧性。
瑜伽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体式训练,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
三、力量训练。
1. 核心力量训练。
舞蹈表演需要良好的核心力量支撑。
核心力量训练可以通过仰卧起坐、平板支撑、提腿等动作进行。
这些动作可以有效地锻炼腹部、腰部和臀部的肌肉,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2. 肌肉力量训练。
除了核心力量外,舞者的肌肉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肌肉力量训练可以通过举重、器械训练等方式进行。
舞者可以选择一些轻量级的器械,如哑铃、弹力带等,进行肌肉力量训练。
这样可以增加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舞者在表演中的爆发力和持久力。
四、平衡训练。
1. 平衡感训练。
舞蹈表演需要良好的平衡感。
平衡感训练可以通过单脚站立、闭目站立、平衡板训练等方式进行。
这些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舞者的平衡感,让他们在表演中保持稳定的身体姿势。
2. 芭蕾训练。
芭蕾是提高平衡感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训练方式。
芭蕾舞者需要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如脚尖站立、转体跳跃等,来提高自己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
即使不是专业的芭蕾舞者,舞者也可以通过学习一些芭蕾动作,来提高自己的平衡能力。
五、节奏感训练。
1. 音乐节奏训练。
舞蹈表演需要与音乐紧密配合,因此舞者需要有良好的音乐节奏感。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d6ef7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a.png)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
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
2. 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功,包括姿势、步法和动作的正确性;
3. 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和形体美感。
教学准备:
1. 教学视频或音乐;
2. 舞蹈训练服和舞蹈鞋;
3. 健身垫、伸展带等辅助器材;
4. 训练场地和音响设备。
教学内容和步骤:
1. 热身准备(5分钟)
- 引导学生做简单的跑步、深呼吸和轻柔的伸展动作,放松身体和准备训练。
2. 柔韧性训练(10分钟)
- 引导学生做一系列的拉伸动作,着重伸展腿部、腰部和背部的肌肉,提高舞蹈所需的柔韧性。
3. 基本姿势训练(15分钟)
- 教学视频或教师示范正确的舞蹈基本姿势,如站立姿势、脚步姿势和手臂姿势等。
学生跟随着视频或教师一起练习,纠正错误的姿势。
4. 步法训练(15分钟)
- 教学视频或教师示范一些基本的舞蹈步法,如步伐、转身和跳跃。
学生跟随着视频或教师一起练习,注意步伐的准确性和优雅性。
5. 动作训练(15分钟)
- 教学视频或教师示范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体操翻滚、旋转和跳跃等。
学生跟随着视频或教师一起练习,重点训练动作的协调性和力量。
6. 总结和放松(5分钟)
- 引导学生做一些舒缓的伸展动作,放松身体。
对学生的训练表现进行评价和肯定,并提醒学生继续通过日常练习巩固基本功。
舞蹈基本功教案模板范文小学
![舞蹈基本功教案模板范文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8554544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3.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舞蹈基本动作,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
2.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对象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三、教学内容1. 基本舞蹈动作:压腿、踢腿、搬腿、下腰、跳等。
2. 舞蹈组合:简单的舞蹈步伐、动作组合。
3. 舞蹈节奏: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舞蹈动作。
四、教学重点1. 学生对舞蹈基本动作的掌握。
2. 学生在舞蹈中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五、教学难点1. 学生在舞蹈中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
2. 学生在舞蹈中的节奏感。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舞蹈教室。
2. 教学器材:音响设备、舞蹈把杆、舞蹈毯子等。
3. 教学资源:舞蹈教学视频、音乐等。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一段优美的舞蹈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舞蹈的基本知识和重要性。
(二)基本动作训练(20分钟)1. 压腿:让学生坐在舞蹈毯子上,进行前、旁、后腿的压腿练习,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
2. 踢腿:让学生面对舞蹈把杆,进行踢腿练习,注意脚背绷直、膝盖伸直。
3. 搬腿:让学生坐在舞蹈毯子上,进行前、旁、后腿的搬腿练习,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呼吸。
4. 下腰:让学生面对舞蹈把杆,进行下腰练习,注意保护颈椎和腰椎。
(三)舞蹈组合训练(15分钟)1. 教师示范简单的舞蹈步伐和动作组合。
2.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
3.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
(四)舞蹈节奏训练(10分钟)1. 播放一段节奏感强的音乐,让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舞蹈动作。
2.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节奏,并调整舞蹈动作。
(五)总结与放松(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2. 学生进行简单的舞蹈放松动作,缓解肌肉疲劳。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和自信心。
3. 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6ad52c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a.png)
舞蹈基本功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舞蹈基本功的基本动作和技巧;2.培养学生的舞蹈感觉和舞蹈表现力;3.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4.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身体基本姿势:站立姿势、坐姿姿势、躺姿姿势;2.身体基本动作:伸展、弯曲、扭转、摆动、跳跃;3.身体基本技巧:平衡、转移、转身、转体、跳跃;4.舞蹈基本功练习:手臂、腰部、腿部、脚部、身体协调性。
三、教学过程1. 热身准备在开始舞蹈基本功训练前,需要进行适当的热身准备,以防止受伤。
热身准备可以包括以下动作:1.轻松走动,放松身体;2.旋转手臂、腰部、脚踝等关节;3.轻松的伸展运动,如手臂上下伸展、腿部伸展等;4.轻松的跳跃运动,如小跳、踏步等。
2. 身体基本姿势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身体基本姿势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掌握站立姿势、坐姿姿势、躺姿姿势等基本姿势,并且能够在舞蹈中自如地转换。
1.站立姿势:双脚并拢,膝盖微微弯曲,双臂自然下垂,身体保持直立。
2.坐姿姿势:双腿交叉,双手放在膝盖上,身体保持直立。
3.躺姿姿势:仰卧或俯卧,身体放松,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
3. 身体基本动作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身体基本动作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掌握伸展、弯曲、扭转、摆动、跳跃等基本动作,并且能够在舞蹈中自如地运用。
1.伸展:手臂向上伸展,腿部向前伸展等;2.弯曲:手臂向下弯曲,腿部向后弯曲等;3.扭转:腰部向左右扭转,手臂向左右扭转等;4.摆动:手臂向前摆动,腿部向左右摆动等;5.跳跃:小跳、大跳、踏步等。
4. 身体基本技巧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身体基本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掌握平衡、转移、转身、转体、跳跃等基本技巧,并且能够在舞蹈中自如地运用。
1.平衡:单脚站立、单脚跳跃等;2.转移:从一个姿势转移到另一个姿势;3.转身:身体向左右转身;4.转体:身体向左右转体;5.跳跃:小跳、大跳、踏步等。
5. 舞蹈基本功练习在舞蹈基本功训练中,舞蹈基本功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舞蹈课教案20篇
![舞蹈课教案2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67274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45.png)
舞蹈课教案20篇舞蹈课教案(一):课题:基本功训练教学目标:从整体上训练学生, 克服身体的自然状态, 获得正确的直立感, 发展舞蹈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节奏感, 训练学生动作时所需的软度、力度、开度。
教学重点、难点:要注意教学方法, 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拉伤韧带, 还要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练习, 错误的方法会让训练适得其反。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资料:一、介绍舞蹈基本功的作用:1、经过练习可到达身体的直立感和稳定性, 以及较准确地移动重心的能2、开发智力, 表现美。
学生掌握把上、把下各种舞蹈动作技巧, 这是必要的, 但不是唯一的。
她们掌握的不应是僵死的形体动作, 而应当是渗透充满了情感和想象的舞蹈艺术语汇, 也就是不能死学, 学死。
在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 要发展形象思维, 自由地、创造性地组合表演动作, 直至能较成功地创编舞蹈、舞蹈律动和游戏作品。
二、教学生练习一些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法:1、素质训练:素质训练是对初学舞蹈的学生身体各部位的作用。
刚开始学习舞蹈的学生, 对舞蹈的接触不一样, 在理解与理解本事方面也不一样, 身体自然条件有很大的差异。
素质训练就是为了解决学生身体自然条件的差异, 缩短学生身体素质和专业需要的距离。
2、形体训练:形体练习即塑造身体的体态姿势, 使身体各部位到达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使整个动作更具美感。
形体练习是构成舞蹈语汇的基本条件, 是推向舞蹈艺术的必经之路。
3、技巧训练:学生在有必须的身体素质本事基础上, 进行技巧训练。
技巧有必须的难度, 是技巧性很强且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的本事、条件、特长来“因材施教”。
训练中, 以单一项目反复练习为主, 力求到达稳、准、动作流畅的标准。
4、舞姿训练:舞姿即身体的基本姿势形态。
舞姿讲究“手、眼、身、法”, 是配合身体躯干、腿部、手臂、头和眼睛的协调性而完成。
三、把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法教给学生。
教学方法:示范法, 讲述法和手把手的教育法来完成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舞蹈教学课教案
课题:基本功的训练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
2、了解自身学习舞蹈的条件;
3、教会学生练习舞蹈软开的方式方法;
4、训练学生的接受能力,身体协调性。
教学重点、难点
要注意教学方法,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拉伤韧带,还要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练习,错误的方法会让训练适得其反。
教学准备
1、课前教案准备;
2、课前自己温习一遍舞蹈基本功的练习方式;
3、组织一套完整的基本功联系方法;
4、准备两首抒情的音乐;
5、影音设备的准备。
教学内容:
1、介绍舞蹈基本功的作用;
2、教学生一些练习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方式;
3、把一套完整的训练方式教给学生;
教学方法
示范法,讲述法并在师生互动的情况下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
1、向学生介绍舞蹈基本功的重要性,它是学好舞蹈的基石;
2、向学生介绍舞蹈基本功在舞蹈中的作用;
3、示范练习基本功的方法;
4、让学生模仿,我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加以指点和纠正;
5、让学生互相帮助完成软开拉伸动作;同时配上抒情的音乐让
学生放松紧张的身体;
7、由我带领学生做一些放松运动。
课后作业:
1、课后把今天所学习的舞蹈基本功方法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并
能在课后多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