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
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应用
可修改
1
目录
一、学生心理档案是什么 二、为什么要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原则 四、学生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 五、建立和应用学生心理档案应注意的地方 六、心理测试量表选择的标准 七、介绍几个心理测试量表
可修改
2
一、学生心理档案是什么
• 所谓学生心理档案,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 段的特点,通过心理测评手段,从个人简介、家庭 背景、学习表现、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 状况、学习动机和态度、思想品德和价值观等个方 面,对学生进行描述和评价,一方面将结果分类保 存,作为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因材施教的参考依 据;另一方面,建立动态心理档案,将学生每一发 展阶段的新信息不断存入档案,又可作为教育效果、 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主要参考依据。
11
(八)心理挡案,为学校教育科学研究
起到了摄梁作用。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正在由“应试教 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要改革、教育要 发展、就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的研究,心理档 案也给学校各级领导提供了不同层次学生整 体心理素质情况,为领导决策学校教改方向, 制定教改措施,更好地开展教育科研起到了 桥梁作用。
可修改
13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助于完善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助于开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 (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助于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心理素质的研
究。 (五)心理素质档案是学生了解自我,把握自我,挖掘自我潜能,
•
可修改
6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育人。学校必须根据社会发展 的需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积极地按学生 心理发展的规律和个性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 去施加影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预 防心理偏差和心理障碍的产生;激发非智力因素, 促进智力的发展;开发学生的潜能,保证学生个性 得到充分的发展;启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就能为学生个人 心理而发展提供重要的条件,也可揭示教师教学工 作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学生共性心理品质的问题, 从而促进学校和教师端正教育思想,改变教育方法, 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
中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使用
中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使用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加强中小学校的心理卫生工作,主动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与辅导,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建立中小学生心理档案,为对学生个别心理问题咨询和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信息,有助于心理教育工作的诊断、分析、解释、评价,有助于确定心理教育实施的目标、内容、方法与形式。
一、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就必须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个性,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性格、脾气等情况比较了解,就能比较容易做好学生的转化工作;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能力、特长比较了解,就能比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潜力和作用;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比较了解,就比较容易改变学生学习落后的状况,反之就往往会出现“对牛弹琴”的现象,其结果学生不是无动于衷就是反复无常。
同时,作为学校教育,如果缺少了心理教育,缺少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则是不完整的教育,而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则为心理教育提供了依据和信息。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也可以缩短教师了解学生的周期,提高教师总体工作的效率。
班主任老师接了一个新的班级以后,一切工作都要从头开始,其中一项重要而困难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和了解学生,以便掌握学生工作的主动权,另外,科任老师对学生的情况一般都缺乏比较全面的了解,为了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他们也需要有一个能全面反映学生个性特点的现成的材料。
二、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学校教育最终目标是育人,我们要培养的是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他们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能够不畏艰苦,刻苦奋斗,参与竞争,勇于拼搏。
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有顽强的意志品质,有高度的事业心,有强烈的求知欲,有健康良好的情绪情感,他们得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
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使用
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使用所谓学生心理档案,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心理测评手段,从个人简介、家庭背景、学习表现、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动机和态度、思想品德和价值观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描述和评价,一方面将结果分类保存,作为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因材施教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建立动态心理档案,将学生每一发展阶段的新信息不断存入档案,又可作为教育效果、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主要参考依据。
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助于完善教育工作、提高教育质量要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帮助学生和教育学生,就必须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身心的发展,既有共同的特征,又有个人的特点。
因为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有着大体相同的心理特征,所以能够对他们进行集体教学,提出共同的基本要求。
但是同中有异,相同的心理特征表现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总是带有个人的色彩。
即使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中,他们的身体素质、认识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才能等等,都是各不相同的。
这种个人的特点就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又必须因材施教。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的放失,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学校教育工作缺少了心理素质的培养,则是不完全的教育,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则为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依据和信息。
同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也为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了解学生缩短了周期,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助于开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中学生近一亿人。
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期或青春发育期。
在这个时期的中学生,无论在生理或心理方面都在迅速成长,急剧变化和成熟。
他们有旺盛的生命力,广泛的兴趣,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
中学生一方面要求独立,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自立,不论生活或学习还需要成年人的指导和帮助;他们一方面要求自尊,但当主关企求过高,自尊过强而实际有差别时,有感到自卑,信心不足,情绪焦急;他们敏感而偏激;他们一方面要求开放,每当有了小秘密,又为自己设置重重心理屏障,把自己闭锁起来;他们一方面在不断成熟,但在很多事情上又表现得幼稚,既可依靠,又使人不放心,一当受措折就会消极失望,没有成熟的坚定性。
学生心理档案建立方案
学生心理档案建立方案学生心理档案建立方案一、学生心理档案建立的目的与意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主要有:(一)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1、从纵向看,为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
学生可以通过心理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时,就可以积极寻求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或矫治,通过心理档案考察效果。
因此它能对每位学生个人的心理成长、心理潜能开发提供帮助。
2、从横向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揭示学生共性心理品质问题,同时揭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从而促进学校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方法、创设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为开展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加强德育效果提供重要依据1、通过学生心理档案内容和数据分析情况,筛选有心理问题或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学生,开展及时、有针对性、有效的个别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训练,避免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2、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帮助教师更详细、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在此基础上发现和诊断学生个人或班集体存在的心理障碍与行为困扰,帮助教师客观地了解学生在心理及行为上的发展水平,从而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教育与管理工作,提升德育的效果。
(三)为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科研水平提供参考依据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能直接为教师提供学生目前的心理状况,使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能力差异、个性特点、心理发展、学习心理等,帮助教师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从而使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减少盲目性,提高针对性,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还有助于教师加强职高生心理的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了解到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不同年龄阶段的职高生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所共有的心理特征,了解职高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产生原因,从而提出适合职高生心理特点的教育方法。
中学生心理咨询档案管理制度
中学生心理咨询档案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的帮助,各级学校纷纷建立了心理咨询服务机构。
然而,这些机构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将很难为中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心理咨询服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学生心理咨询档案管理制度,以期为学校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一、档案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每位中学生来说,心理咨询档案是记录其心理发展和咨询过程的重要工具。
而档案的建立和完善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学校应设立档案负责人,负责收集、整理并更新档案。
其次,每位中学生入学时都应填写个人信息表,包括基本身份信息、家庭背景以及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等。
此外,学校还应定期为中学生进行体检和心理测评,及时更新档案信息。
二、档案的保密与隐私中学生心理咨询档案涉及到学生的隐私,所以保密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学校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档案,并严格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此外,学校还可以制定相关的处罚措施,对非授权人员查阅、泄露学生心理咨询档案的行为进行严惩,以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档案的内容和分类中学生的心理咨询档案应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咨询问题、咨询目标、咨询记录等内容。
此外,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可以将档案分为情感问题档案、学习问题档案、行为问题档案等,以便对学生的心理咨询进行更好的分类和管理。
四、档案的传承和延续当中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时,原始的心理咨询档案需要传承和延续。
学校可以利用电子化档案管理系统,将初中和高中的档案进行无缝连接,确保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可以持续进行。
同时,档案的传承和延续也需要学校与各级教育部门的合作和协调。
五、档案的利用和分析中学生心理咨询档案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记录学生的咨询历程,更重要的是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学校可以通过分析档案中的数据,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分布情况和趋势,并据此制定相关的教学和咨询计划,切实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中学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中学学生心理档案管理制度导言:在现代社会中,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尤其是中学生群体中的心理健康问题,给学生的发展和学业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为了更好地关心学生心理健康,许多中学开始实施心理档案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重要性中学时期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心理问题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二、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学生心理档案主要包括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背景、学业情况、情绪状态、行为表现和心理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这些档案记录,学校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支持。
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途径学校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如家长会、学生问卷、心理测评和心理谘询等方式。
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学校还可以利用学生个人电子设备进行心理数据的采集和管理。
四、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者学生心理档案的管理者主要包括学校心理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处负责人等。
管理者应具备专业的心理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保障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保密性。
五、学生心理档案的利用途径学校可以将学生心理档案与教师工作密切结合,为教师提供学生心理数据和评估结果,帮助教师制定个性化的教学和辅导方案。
此外,学校还可以使用心理档案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心理辅导和组织心理活动。
六、学生心理档案的安全性学生心理档案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学生的隐私问题。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的保密措施,确保档案只能在有关人员的授权下才能进行查阅。
七、学生心理档案的隐患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如滥用档案信息、不合理使用信息等问题。
学校应加强对档案的监管和控制,确保档案的正当使用和合法性。
八、学生心理档案与终身教育学生心理档案不仅在中学阶段起作用,还可以作为学生终身教育的重要参考。
学生离开中学进入社会后,学校可以将学生档案移交给相关单位,为其个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方案
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方案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对学校和家庭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关注和管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制定一套有效的档案管理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就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方案展开回答,探讨如何建立和使用这一档案系统。
一、建立档案系统的必要性中学生是处在成长和发展阶段的特殊群体,他们既面临学业压力、升学压力等外部压力,也会有自我认同、自我价值等内心纠葛。
建立档案系统可以更好地记录学生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和生活习惯,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二、建立档案系统的原则在建立档案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保证档案的隐私性和保密性,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提高档案系统的可操作性和便捷性。
三、建立学生档案的范围和内容学生档案的范围应覆盖中学生的全面信息。
包括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籍贯等,学业信息如成绩、学习目标等,心理信息如心理测试结果、自我评价等,社交信息如班级关系、团队参与情况等,以及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多个方面。
四、档案的建立和更新学校应在学生入学时建立档案,并根据学生发展情况进行定期更新。
更新工作可通过心理测试、个人观察和交流等方式进行。
同时,学校和家长可以共同参与档案的建立和更新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档案的使用途径和方法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档案系统进行学生心理问题的筛查和分析。
根据学生的档案信息,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干预方案。
档案还可以用于跟踪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的变化和成长,为学校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
六、档案的保管和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应设置专门的存储空间,并采取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同时,学校和家长应加强对档案的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七、档案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和使用对学校和家庭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发展问题,为学校提供更准确的干预措施,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规范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规范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加和学习负担的加重,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更好地关注和管理学生心理健康,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规范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以下十二个方面展开回答写作,详细探讨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规范。
一、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学校应建立起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基本信息、心理测评结果、心理咨询记录等。
这些档案对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完善信息收集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需要与学生及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心理状态变化等。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评价等方式获取更多信息。
三、自评量化工具的应用使用自评量化工具可以系统地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如国内外广泛应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等。
这些量化工具能够为学生提供客观的自我认知,也可以帮助学校有效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建立心理健康评估制度学校可以通过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评估的结果要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学生提供指导性建议,并及时开展相应的心理干预。
五、规范记录心理咨询情况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时,应对咨询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心理问题描述、咨询师的建议等。
这些记录有助于咨询师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
六、保护学生隐私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应严格保密,只有专业人士和学生自己能够查阅。
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规定档案的查阅权限和使用范围,以保护学生的隐私权。
七、建立多元化的心理援助机制学校不仅要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还应建立多元化的心理援助机制,包括心理疏导、心理讲座、心理教育课程等,让学生能够获得全方位的心理支持。
八、加强师资培训为了提高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和应对能力,学校要加强师资培训,包括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巧的培训。
只有教师具备了心理辅导的基本能力,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
中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管理办法
中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管理办法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惑和挑战。
为了帮助中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是建立中学生心理成长档案。
本文将从档案的建立目的、内容、管理流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档案的建立目的中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的建立有助于了解学生的个性、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旨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更准确的关怀和指导。
同时,档案的建立也有助于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和提升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二、档案内容的设定中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人信息: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等基本信息,以及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等。
2. 学业成绩:记录学生在各科目上的成绩、学习态度以及潜在的问题和困扰。
3. 心理评估: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评估,包括自尊、情绪、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考察和分析。
4. 学生发展规划: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个人成长计划,包括学习目标、职业规划等。
5. 心理辅导记录:记录学生接受心理辅导的情况,包括辅导的内容、方法和效果等。
6. 家长反馈:记录家长对学生成长的评价和反馈,以及与家长的沟通记录。
三、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流程1. 建档:学校在学生入学时进行档案建立的基础信息收集工作,包括学生和家长的填写和提交。
2. 档案更新: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业、心理评估、发展规划和心理辅导等信息需要定期更新。
3. 信息整理和归档:对档案信息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信息查询和利用:学校教师和辅导员可以通过查询档案信息来了解学生的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指导。
四、档案的保密性中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的保密性非常重要,学校和教师应严格遵守档案保密的原则,确保学生个人隐私的安全性。
只有相关的管理人员和教师可以查询和利用档案信息,未经学生本人和家长的同意,不得将档案信息泄露给他人。
五、对学生的帮助和指导中学生心理成长档案的建立可以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和指导。
如何建立初中学生心理档案
学生心理档案可以为学校的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教师教育决策和科学研究的水平,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从而为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工作提供有效的操作指南,切实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可按如下方面实施。
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学生心理档案一般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
具体说来,学生心理档案内容如下:1.学生基本情况。
主要提供一些背景资料,以帮助教师深入分析学生心理,正确诊断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个人简介。
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就读学校、年级、家庭住址、爱好特长等。
身体状况。
主要包括血型、一般健康状况、身体发育状况、生理缺陷、个人病史等。
家庭生活环境。
主要包括家庭成员的工作性质及职务、文化程度、家庭的组织结构、家庭的居住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亲子关系、是否独生子女、家中排行等。
学校学习生活情况。
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体育运动、交际水平(含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担任班干部情况、获奖情况等。
对学生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
如家庭成员的死亡、父母离异、与教师同学关系紧张、生活条件改变、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等。
2.能力状况及其教育建议。
主要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智力特点如何,怎样进行有针对性的智力训练;学生的言语智能和数学智能水平如何,言语概括、言语推理、数学概括、数学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别处于哪个等级;能力倾向鉴定及创造力测量等。
3.人格特征分析及培养建议。
主要是指学生的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怎样进行教育,学生的兴趣、态度、人际关系及品德的特点等。
4.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策略。
主要是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鉴定,有无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程度如何,怎样进行教育或矫治。
5.学习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
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一、引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中学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持续进步。
然而,当前中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日益增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建立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成为迫切需要的任务。
二、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目的和意义1. 提供个性化的全面服务: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记录学生的个人特点、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等信息,从而为他们量身定制心理健康服务计划。
2. 便于提供及时帮助:通过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学校教育机构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3. 为心理健康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不仅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的提升,也为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库。
三、建立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基本内容1. 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为有效的个性化服务提供基础。
2. 学业情况: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业压力等情况,有助于了解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
3. 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结构、家庭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等,有助于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下的成长经历。
4. 情绪状况:通过填写情绪问卷、心理测评等来了解学生的情绪状况,如焦虑、抑郁等。
5. 人际关系:了解学生在同伴关系、师生关系中的表现,以便个性化地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6. 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
7. 心理治疗记录:如有过心理咨询或治疗的情况,将相关记录纳入档案,方便对学生的持续关注和跟进。
四、建立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具体步骤1. 收集信息:通过问卷调查、面谈、观察等方式,全面收集学生的个人信息和相关数据。
2. 归档整理: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并建立学生个人的心理健康档案。
3. 隐私保密:严格遵守隐私保密原则,确保学生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4. 定期更新: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定期更新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实用性。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指导方针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指导方针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为学生提供精准、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
本文将从指导方针、档案建立原则、档案内容、维护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指导方针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为目标。
在制定指导方针时,需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尊重学生隐私,注重保护学生权益。
二、档案建立原则1.主动收集原则:学校应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方式确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及时更新档案信息。
2.科学建档原则:建档应以专业标准为依据,确保相关数据准确、完整、可靠。
同时,应遵循保密原则,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学生的隐私。
3.个性化原则:建档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要,量身定制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
不同学生的档案内容和服务应有所不同。
三、档案内容1.基础信息: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等基本信息,以及家庭背景、社交关系等。
2.个体特征与心理测评:包括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自尊自信等,并通过心理测评工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3.心理问题记录:记录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表现,如自闭、焦虑、抑郁等,以及学生曾经接受过的心理咨询和干预措施。
4.心理成长发展记录:记录学生在学习、社交、情感等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包括获得的奖项、学业表现、社团活动参与等。
四、建档流程1.入学阶段:对新入学的学生进行初步的心理评估和问卷调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
2.定期测评:学校应定期进行心理测评,更新学生的档案信息,为更好地了解学生提供依据。
3.问题诊断:根据学生档案中的问题记录,进行问题诊断,并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例如定期咨询、小组辅导等。
4.档案归档:及时将学生的档案归档存储,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
五、维护管理1.保密措施: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中的敏感信息需要进行良好的保密措施,学校应建立健全的保密制度,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保密教育。
7中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使用
中小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使用一、概述(一)什么是学生心理档案?学生心理档案是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心理测评手段,从个人资料、学业表现、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因素、思想品德和价值观、职业能力倾向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描述和评价,以此作为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因材施教和作为评价教育教学效果、教育改革及教育研究的主要参考依据。
(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1、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3、有助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4、有助于加强对青少年心理的研究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原则(一)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在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过程中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能歪曲事实,也不能主观臆测;要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在使用心理测验来收集资料时,一定要选择信度、效度较高的标准化量表,并严格按照测验手册来施测、计分和解释。
(二)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要求将学生放在有组织的系统中进行考察,而且要运用系统方法去考察;在心理档案内容方面要尽可能有系统性;注意长期、定时地收集有关的资料;在收集资料时要注意所采用方法和工具的前后一致性。
(三)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是指在建立心理档案的过程中,要以发展变化的观点去看待学生心理的现状,不仅要在问题的分析和本质的把握中善于用发展的眼光做动态的考察,而且在对问题的解决和心理变化的预测上也要具有发展的观点。
建立心理档案不仅在于了解学生已有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结果,而且要揭示学生今后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方向。
要把学生心理档案建立成动态性的档案,同时也要注意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保密性原则保密性原则是建立和使用学生心理档案的一项重要原则,是指在建立和使用学生心理档案的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对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证。
学生心理档案不同于一般的人事档案,不能作为学生品行评定的依据,更不能作为学生的终生档案放进人事档案材料。
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中学生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家庭困扰、青春期的烦恼等各种压力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关心和管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应建立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1. 为何建立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出于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建立档案,学校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记录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及早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帮助措施,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2. 档案内容的构成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应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家庭背景、学习情况、心理评定以及相关的危机事件等。
这些内容可以从学生本人、家长、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员等多个渠道获取。
3. 信息收集方式信息的收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面谈、观察等多种方式进行。
在问卷调查中,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填写,并保证信息的保密性。
面谈可以由班主任或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员进行,以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状况。
4. 信息的存储与保护学校应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存储系统,确保学生档案的安全和保密。
只有授权人员可以查看和修改档案内容,并且需要严格遵守相关保密制度。
5. 档案的使用与管理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负责档案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他们可以依据学生档案评估学生心理状态,并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
6. 档案与心理教育的结合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应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通过分析学生的心理情况,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心理教育方案,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7. 家长与档案的互动家长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力量,他们可以通过查询学生档案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
学校应鼓励家长与学校保持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8. 档案的过期处理学生档案不应长期保留,一般应根据学生从一年级到高中毕业的时长决定。
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学校可以适当地将其档案进行整理和归档,以便日后参考和研究。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初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更好地关爱学生,并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学校广泛推行了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该制度的重要性、实施过程以及带来的好处。
一、建立档案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目的在于全面记录学生的心理发展、心理问题和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更贴心、有效的关爱和帮助。
通过建立档案,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同时,档案还可以用于个性化辅导、研究和评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情况,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二、档案建立的流程和方法档案建立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收集资料、评估分析、建档、定期更新和保密存储。
在收集资料阶段,学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测评和访谈,以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
评估分析阶段,专业的心理教师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全面评估,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特点。
建档阶段,将评估结果整理成档案,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家庭背景以及心理评估结果等。
定期更新阶段,学校将不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更新,以跟踪学生的变化和进展。
在保密存储阶段,学校会采取专门的保密措施,确保学生的隐私不被泄露。
三、建档内容的具体要求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需包含以下内容:个人基本信息、家庭背景、学业状况、行为表现、情绪变化、心理测评结果以及个人成长记录等。
这些信息能全面展示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并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四、档案的管理和应用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安全、规范管理。
在准确记录和存储档案的基础上,学校可以根据档案中的信息,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特色教育活动、组织心理教育讲座等。
档案的应用还可以辅助学校评估教育效果,为后续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五、学生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学生隐私保护是建立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重要前提。
学校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需明确学生隐私保护的原则和政策,不得将学生的个人信息和心理评估结果泄露给第三方。
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学校)
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一、学生心理档案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心理测评手段,从个人资料、学业表现、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因素、思想品德和价值观、职业能力倾向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的定量定性的描述和评价记录。
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意义*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在极短时间内客观了解大量学生在多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学生;因材施教;知人善任;发展变化情况*便于学生自我了解了解自己在群体中的相对状况;扬长补短;自我定位;自我调适*提供形式多样的科研及学校管理所需要的数据。
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一般程序(一)总体思路1、心理健康标准(1)智力正常: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的总和;(2)能保持开朗的心境, 稳定而愉快的情绪;(3)能保持正确的自我认识, 自尊和自我认可, 有现实的积极定位;(4)能保持统一的人格, 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所想所思,所作所为一致;(5)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6)能保持与社会协调一致,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力。
——心理健康状况2、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性别、年龄、亲子关系、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学习成绩、学校类型、地区、重大事件——自然情况(二)心理档案内容的一般框架1、学生的基本情况作用:用于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状况和成因内容:(1)个人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家庭住址、就读学校、年级;(2)家庭生活情况:家庭构成、成员职业、受教育程度、关系密切程度、经济状况、居住环境、父母管教方式;(3)学校学习情况: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住宿环境、奖惩情况、行为习惯、特长、同学关系、担任工作情况;(4)重大生活事件:家庭成员死亡、父母离异、生活条件改变、学习成绩突然下降、与同学教师闹矛盾、饮食睡眠改变、重大挫折。
2、智力状况及建议构成:通过智力测验获得智力水平的数据;分析智力的特点;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3、个性特征分析及建议构成:通过个性测验获得各维度数据;分析典型的个性特征、兴趣、气质、优良品质、不良倾向;教育培养建议。
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
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背景引言:在当代社会,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面临巨大学业压力、家庭矛盾以及社交困扰等问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加。
因此,建立和管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1. 制定规范:学校应制定关于建立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详细规范,包括建档条件、档案内容、管理流程等,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2. 档案内容: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应包含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业成绩、心理测评报告、家庭情况、成长经历等内容,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二、档案的管理1. 专业人员:学校应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师和心理咨询师,负责档案的管理和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工作。
2. 保密性原则:建立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学生档案的保密性,有针对性地提供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和教育支持。
三、档案的使用1. 心理评估:学校可以根据档案中的心理测评报告,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2. 个性化辅导:根据档案的内容,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方案,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支持。
四、档案的更新与维护1. 动态档案:学校应不断更新学生的档案,及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及心理变化情况,建立学生的动态心理健康档案。
2. 健康活动: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也为档案的丰富提供了素材。
五、家校合作1. 家长参与:学校应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增加家长对学生心理状态的了解和关心。
2. 家访工作:学校可以组织心理辅导师和心理咨询师进行家访工作,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和学习环境,提供更全面的心理支持和咨询。
六、心理健康教育1. 定期教育:学校应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教导学生正确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方法。
2. 课程设置: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学生的课程体系,增加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和了解。
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方案
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方案引言:心理健康是中学生健康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
然而,当前不少中学生存在心理压力过大、情绪波动等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更好地关注和管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和完善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方案势在必行。
一、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中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档案室,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档案中可纳入中学生的基本信息、入学时的心理评估结果、心理咨询记录等内容。
建立档案旨在全面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心理干预提供数据支持。
二、实施心理评估心理评估是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系统检测的过程。
学校可以开展心理评估活动,包括心理测试、问卷调查等。
通过评估,可以及时发现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为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
评估结果也应作为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为后续的跟踪管理提供依据。
三、开展心理教育课程心理教育课程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设置心理教育课程,并安排专业心理教师进行教学。
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情绪管理、自我调节等。
通过学习,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培养积极健康的心理素养。
四、组织心理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各类心理活动,增强中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效性。
比如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大讲堂,邀请专家进行心理指导等。
此外,组织心理活动还可以为中学生提供交流和分享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五、加强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心理咨询师是支持中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的重要力量。
学校应加强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心理咨询师。
同时,学校也要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培训机会,切实保障心理咨询师的工作质量和效果。
六、推行心理热线服务中学生可能在学校之外遇到心理问题,此时可以通过心理热线寻求帮助。
学校可以与当地心理服务机构合作,建立统一的心理热线服务平台。
中学生可以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随时联系心理咨询师,获得及时的心理支持和指导。
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引言:心理健康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学生时期是他们个体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他们容易受到各种心理压力影响的时期。
为了更好地关注和保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许多学校开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以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背景及目的。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是基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
不少中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家庭关系等因素,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学校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针对不同情况提供科学的心理辅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提升。
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通常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心理测试结果、咨询记录等。
个人信息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班级等基本信息,为学校提供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辅导的依据。
心理测试结果是通过心理测试工具获得的学生心理状况的客观表现,可以通过分析测试结果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问题。
咨询记录是指学生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记录的内容,旨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三、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方式。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方式可以通过学生填写问卷、进行心理测试等方式获取学生的相关信息。
同时,学校还可以在一定周期内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检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根据检查结果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四、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与保密。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需要保证档案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学校可以通过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
同时,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制度,明确谁有权查阅和使用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和权益。
五、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应用与价值。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结果的解释及档案的建立
① 统计及结果解释 ② 提出教育培养建议 ③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① 统计及结果解释
心理辅导教师要按照每一测验所提供的计分标准进行 统计,并要将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在计分统计过程 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其次是将统计出来的分数赋予一定意义并将有意义的 信息传递给当事人或其他教师及家长。 在进行分数解释时,要参考常模资料、效度资料,还 要考虑测验情境等其他因素。 在向当事人或其他人报告时,一般只需告诉测验结果 的解释,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使用当事人所能理 解的语言;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测量或预测什么; 使当事人知道他是和什么团体进行比较;提出科学的 有针对性的建议。
如何建立中小学生心理档案
罗 禹 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roger218_ly@
目录
一.学生心理档案是什么 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原则 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一般程序 四.4种常用量表的使用方法 五.注意事项
一、学生心理档案是什么
学生心理档案: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通过心理测评 手段,从个人简介、家庭背景、学习表现、智力 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动机和态 度、思想品德和价值观等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 描述和评价。 作用: 1. 一方面将结果分类保存,作为心理教育、心理咨 询、因材施教的参考依据; 2. 另一方面,建立动态心理档案,将学生每一发展 阶段的新信息不断存入档案,又可作为教育效果、 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主要参考依据。
a. b. c. d.
② 观察法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获取处于自然条件 下学生资料的方法。对于观察的结果,可用下列三种 方式作记录: 1. 等级评定法:心理辅导教师对所观察的特质或行为评 定等级,比如学生对某种事物可以是不喜欢、不太喜 欢、一般、有点喜欢、很喜欢,教师可以在预先印好 的表格上按级划圈。 2. 记录频率法:心理辅导教师将规定好要观察的学生的 项目预先打印在纸上,凡出现了某种现象,就在这个 现象的框上画一个"√"号。 3. 轶事记录:轶事记录是指教师把观察到的学生情况, 以叙述性文字所作的一种简明的记录,包含学生的姓 名、性别、年级、观察时间、观察事实及其发生情境 的描述、教师的解释与建议等。
③ 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指借助学校的各种评定和记录以及学 生的作品来获取信息的方法。(收集时一定要注意 途径的合法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日记 信件 作文 试卷 其它作品
a. b. c. d. e.
④ 访谈法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直接交流以获取学生的真 实的心理背景与过去的心理创伤等。 a. 结构式访谈 b. 非结构式访谈
4.
5.
② 心理测量情况
测量是建立心理档案的重要环节,建立学生的 心理档案,就是要把每个学生的差异、各自的 特点揭示出来,通过各种不同的心理测验能在 不同程度上对学生的某种特质在量上作出评鉴, 这有利于显示和区分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
③ 心理咨询和心理诊断情况
每次咨询的情况记录,如咨询日期、来询者、 咨询员、咨询问题类别、具体咨询过程、心理 咨询诊断的结论、效果评估、转介情况等是学 生心理档案的第三方面主要内容。
五、注意事项
1. 测验者看法要端正 2. 测验种类要考虑 3. 测验内容要保密 4. 测验人员要选择 5. 对被试者要了解 6. 测验误差要控制 7. 测验评分要客观 8. 测验过程要记录 9. 测验道德要讲究 10. 测验解释要慎重
谢谢大家
roger218_ly@
中小学心理健康网
4. 发展性原则
人的心理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出于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心理档案只 能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一种依据,是一种对过去 某阶段心理状况的记录,并不代表学生的心理 发展水平永远如此,也不代表学生今后的心理 发展就是如此。
5. 教育性原则
学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目的是为了育人。在 建立和使用心理档案的过程中不允许给学生留 下任何心理创伤,一定要考虑这样做是否会给 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对学生心理发展是否有利。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心理档案为学校实 效教育目标服务。
② 提出教育培养建议
根据结果解释,围绕如何发展能力、培养创造 力、优化人格、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学习成绩 以及指导升学或就业等方面来提出教育培养建 议,这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目的所在。 因此,我们要根据结果解释,并结合学生各方 面的情况,首先分析其形成原因,然后科学地、 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培养建议或辅导策略。
2. 适用性原则
1. 2. 3. 4. 采用团体测验 操作简单,容易掌握 采用电脑化操作 少而精,分类建档
3. 保密性原则
心理档案有严格的保密性,心理档案的保密性 原则是指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前提下心理档案的 资料不可以向非心理工作者泄露。 它是心理档案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最需要遵循的 原则,是心理档案客观性和适用性的保证。
③ 建立心理档案
学生心理档案的形式主要有文本式和电脑软件 式,文本式又有档案袋和专项卡片两种方式。 电脑软件的形式,可以减少差错,防止资料丢 失,保证资料管理的准确规范、安全可靠,进 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介绍几个心理测试量表
1. 2. 3. 4. CPQ人格因素量表 卡特尔16因素人格量表 SCL-90精神心理症状量表 气质量表
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原则
1. 2. 3. 4. 客观性原则 适用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1. 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我们在建立心理档案过程中要尊重 学生客观的心理事实,要以客观、求实的态度来对 待建档工作,不可以先入为主,以自己的主观态度 对待建档工作。 注意事项: 1. 全面或多方位地综合测评 2. 选择合适的心理测量量表 (1)尽可能选用“本土”化高的量表 (2)注意心理测验量表的效度和信度 (3)注意常模的时效性
三、建立心理档案的一般程序
1. 确定心理档案内容 2. 心理档案资料的搜集 3. 心理档案的建立与归类整理
1. 学生心理档案的主要内容
① 个人一般情况 ② 心理测量情况 ③ 心理咨询和心理诊断情况
① 个人一般情况
1. 2. 3. 个人简介: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政 治面貌、年级、爱好特长等。 身体状况:包括血型、一般健康状况、身体发育状况、生 理缺陷、个人病史等。 主要社会关系:包括家庭成员的工作性质及职务、文化程 度、家庭的组织结构、家庭的居住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 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亲子关系、是否独生 子女、家中排行等。(重要社会关系人的联系电话) 学校学习生活情况。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 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体育运动、交际水平、 担任班干部情况、获奖情况等。 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的死亡、父母离异与教师 同学关系紧张、生活条件改变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等。
2. 心理档案资料搜集
确定了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后,就要收集 反映这些内容的资料和信息,这是建立心 理档案的关键、学生资料的搜集方法主要 有以下4种。 心理测量法 观察法 作品分析法 访谈法
① ② ③ ④
① 心理测量法
根据心理档案所想建立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标 准化的问卷或者量表对学生进行测量。 常用的几种测验: 人格测试:16PF、14PF 心理健康水平测试:SCL-90、CBCL 气质测试:气质量表 职业性向测试:霍兰德职业性向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