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复习资料02

合集下载

《环境心理学》复习题1(附答案)

《环境心理学》复习题1(附答案)
4.A
知识点章节:4-1P117
难度:中等偏难
解析:唤醒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绪状态,情绪是由行为、心理变化和主观体验组成的非常复
杂的概念。
5.A
知识点章节:5-1P151
难度:易
解析:生活常识,无需解析。
6.C
知识点章节:6-3P190
难度:易
解析:在综合人类领域行为研究的基础上,阿尔托曼提出了以下定义:领域性是个人或群体
后天知识、经难和学习的作用;
生态知觉理论,由吉布森提出,恰好与布伦斯维克的概率知觉理论观点相反,它强调
人类的生存适应,两个基本观点:环境的提供、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
3.A
知识点章节:3-1P73
难度:难
解析:认知地图是“头脑中的空间环境”,换种表述,也即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
的形象称“意象”或“表象”。
A、分贝 B、阈值 C、流明 D、赫兹
6.下列哪项是个人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拥有或占用一个场所或一个区域,并对其加以人格化和防卫的行为模式。 【 】
A、私密性 B、个人空间 C、领域性 D、群体性
7.当人们清楚知道目的地的位置时,或是有目的的移动时,总会选择最短路程达到,这种人类行为习性称为 【 】
【 】
A、依靠性 B、兜圈子 C、归巢性 D、探索性
10.社会学家把城市居民乐于助人方面的表现称为。 【 】
A、善良 B、助人方面 C、亲社会行为 D、反社会行为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1.知觉定势
12.噪音
13.行为场景
14. 五“W”法
15.私密性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6.指一种感觉引发另一种感觉的想象。
A、识途性 B、抄近路 C、左侧通行 D、聚集效应

环境心理学复习材料

环境心理学复习材料

环境心理学复习题名词解释:1)感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根据刺激的来源可分为内部和外部感觉两类。

2)认知地图: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类似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3)个人空间:根据人体的移动而移动,依据个人所意识到的不同情境而胀缩,是个人心理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他人对这一空间侵犯会引起个人的焦虑和不安。

4)知觉定势:个人的知识、兴趣、经验,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直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心理准备状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心理学中称这种倾向性为知觉定势。

5)注意(及注意的广度):注意,通常是指选择性注意,即注意是有选择的加工某些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倾向。

它是人的感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和知觉(意识、思维等)同时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指向和集中(对其他因素的的排除)。

6)内部密度与外部密度:内密度指每一房间或每幢住宅中的居民的人数,外密度是指每英亩中居民、住宅和建筑物的数量。

密度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状态,可以用某种格式度量。

7)公共意象图:是许多人对同一环境个人认知地图的交集。

反映了某一群体对特定环境的共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环境的特征,被试范围越广环境特征越有代表性。

8)唤醒:指的是一种警觉状态,表示个体在心理和生理上(主要表现在自主神经系统)是否做好了反应的准备。

唤醒是指在刺激作用下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同时加强肌肉的紧张状态。

9)应激:令人不愉快的刺激所引起的紧张反应称为应激。

10)心理对抗:当人感觉环境事件约束自己的行为时,会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感,这时人所作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试图重新建立对情景的控制。

11)习得性失助感:习得性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一旦产生这种心态,便会放弃一切可能的努力而陷入被动无奈的境地。

12)人格: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统合模式,这个模式包括了个体独具的、有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各种特质或特点的总体。

自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复习重点

自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复习重点

福建自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复习重点(21)★★★拥挤对交通有何影响?★★★⑴交通拥挤带来的应激。

坐车上下班的人体验着一种更应激的生活方式,带来更多的身心健康问题。

一般的交通带来的应激后果。

调查了682名护士的应激症状,发现在路上花的时间与应激成正相关。

⑵司机的应激。

司机的应激状况,总的表现为负性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攻击性强、焦虑、厌倦驾驶,及与他人交往时常常过度反应。

⑶交通阻塞。

交通阻塞影响人们到达目的地,所以它与个体的行为是有关系的。

它是穿行距离和穿行时间的函数。

交通阻塞对驾驶汽车上下班的人体验的焦虑有很大的影响。

⑷交通拥挤与出行。

由于个人空间、领地和私密性的影响,出行中的拥挤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应激。

在拥挤的车上人们常会避免视线的接触,如阅读、闭目养神,以缓解这种应激。

总之,交通拥挤使个体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自己周围空间不被入侵,所以它会导致人们的很多负性情感和行为,如攻击性、暴力和身心健康问题。

干预措施。

(1)名词-认知干预:对高密度情境的干预措施之一就是认知干预,它是提前给个体关于某个情境的拥挤提示或警告。

如提供给给乘客在拥挤的车上会发生什么,如何应对等。

目的是可以减少应激和其他不利影响。

1、建筑设计:A、利用分隔:对密度的知觉是引起拥挤感的关键,拥挤感是个体感知到个人空间受到侵犯。

建筑设计中的分隔是利用各种屏障或隔断减少人们相互接触和环境信息的输入,减少拥挤感。

B、注意焦点的设计:在拥挤环境中,可以提供一个注意焦点,如视野开阔的窗户、壁画等,转移人们的视线,减少眼睛的相互接触。

2、TX:拥挤结果的调节方式:消除拥挤导致的后果主要在降低个体的焦虑和唤起水平。

三种调节方法:肌肉放松、认知重建和想象。

名词-认知重建:是通过引导被试注意情境中的积极方面,从而提高他们的积极情绪;名词-想象:是让被试按主试的指令想象一幅舒适的、田园式的画面,以转移注意力。

还可以通过一些行政手段对拥挤进行干预,对某些场所或环境中的密度进行规定。

环境心理学-复习资料

环境心理学-复习资料

环境心理学基本任务研究人的行为与人所处之处的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这方面的知识改善物质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环境心理学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

北美的主要代表人物为人类学家霍尔,心理学家巴克,伊特尔森,普洛尚斯基,萨默,城市规划师林奇等。

1968年6月,一个综合性专业团体“环境设计研究协会”在北美成立。

环境心理学提出者“环境心理学”这一名称首先由心理学家普洛尚斯基,伊特尔鑫等提出。

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特点为(简答)把环境—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关系(随时间持续和变化的相互作用)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取向。

即都希望用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其基础理论和内容都源于实际研究。

具有浓厚的多学科性质以现场研究为主,采用来自多学科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折中研究方法。

感觉的特点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接触的事物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对同一对象,每个人的感觉不尽相同认知指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而思维是它的核心。

什么是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大脑借助以往的知识或经验对来自各种感觉的刺激进行处理,即从主观角度出发,将感觉到的刺激与以前储存于大脑的记忆表象进行初步的比较和识别,形成对事物的综合反映。

这一信息综合过程在心理学中成为“知觉”。

综合的依据直接来自感觉和认知图册。

连觉由一种感觉引发另一种感觉相互连结。

动觉动觉是对身体运动及其位置状态的感觉,它与肌肉组织,肌腱和关节活动有关。

选择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兴起于德国,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后来在美国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

主要代表人物有惠太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概率知觉理论对环境开发者,设计者,管理者他们之间的意义布伦斯维克提出的概论知觉理论更重视在真实环境中实验所得出的结论。

环境认知研究人如何获得有关环境的知识,即人如何在环境中定向,找路,寻址,判断距离远近和时间长短,并理解环境所包含的意义——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之一。

环境心理学复习

环境心理学复习

环境心理学复习一.感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根据刺激的来源可分为内部和外部感觉两类。

1. 感觉的特点(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 2 )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 3 )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知觉的特点:(1)知觉的整体性(或综合性)(2)知觉的选择性(3)感觉的理解性。

3.知觉定势: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知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心理学中称这种倾向性为知觉定势。

二.认知地图: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类似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1.认知地图的组成要素(1)路径。

旅行的通道,如步行街、大街、公路、铁路、水路等连续而带有方向性的交通通道,其他要素沿路径分布。

( 2 )标志。

具有明显特征而又充分可见的定向参考物,环境中的标志一定是引人注意的目标和醒目的图形。

( 3 )节点。

观察者可进入的具有战略地位的焦点,如交叉路口、道路的起点和终点、广场、车站、码头等行人集散处。

( 4 )区域。

具有共同特征的较大空间范围。

(5)边界。

不同区域的分界线,包括河岸、路塹、围墙等不可穿越的障碍,也包括树篱、台阶、地面质感等示意性的可穿越的界限。

路径有时也起到边界的作用。

2.认知地图的功能(一)解决空间问题。

面对物质环境无法解释,会使人产生难以抗拒的恐惧心理,较清晰完整的认知地图有助于个人充分利用和选择环境的“提供”满足自己的需要,从而使个人建立起对环境的安全感和控制感。

三.应激反应(二)接受新环境信息的基础。

头脑中原有的认知地图就是接受新的环境信息的基础,原有环境不断变化,人的活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原有环境的意象则成为更大范围环境认知的基本参照系。

(三)交往功能。

城市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使市民通过共用的符号系统和共同的交往模式联系起来。

三.应激反应1.应激包括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这些反应是互相关联并同时发生的。

《环境行为心理学》课件

《环境行为心理学》课件

VS
寻求环境与行为的和谐
为了实现环境与行为的和谐,我们需要深 入了解环境和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采 取适当的措施来促进环境的改善和人类行 为的改变。这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 同努力来实现。
PART 03
环境行为心理学在实践中 的应用
城市规划与设计
城市规划与环境行为心理学的关系
01
环境行为心理学为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
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文化、家庭、学校、社区等,也会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在强调个人主义的文化中, 人们更倾向于表现自我和追求个人目标;在家庭环境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也会影响孩子的行为。
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塑造
人类的行为和活动不仅受到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塑造着环境。例如,城市的布局和建筑风格是由人们 的行为和需求所塑造的;自然环境的破坏也是由于人类的行为所导致的。
现状
目前,环境行为心理学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研究领域,吸引了来自心理学、地 理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者参与。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度不断提高,环境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
PART 02
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物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物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颜色、布局等,都会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在高温环境下,人们 更倾向于选择凉爽的地方休息;在明亮的光线下,人们更容易保持清醒。
环境行为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学的学科。它探讨人们如 何感知、评价和理解环境,以及如何在环境中行动和与环境互动。
概念
环境行为心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如何受到他们所处环境的物理和社会特征的影 响,同时也研究这些环境特征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认知和情感。

环境心理学复习资料

环境心理学复习资料

环境心理学复习绪言1。

环境心理学:研究个体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主要研究环境和心理的相互关系,即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其社会——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

2。

研究内容:交互作用的形式、交互作用的阶段3.环境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一)起源与早期研究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知觉理论社会心理学:勒温及弟子(巴克、赖特,创立中西田野工作站)的心理生态学。

(二)诞生-———20世纪70年代“为人的行为而设计”研讨会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环境和行为》杂志创办(三)发展:理论的缺陷; 本土化研究;解决现实问题(四)发展趋势:重视理论的整合;强调研究内容的独特性;坚持应用的方向4。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法(涉及到伦理问题)(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准实验设计-—时间序列设计相关研究自我报告法:问卷、自我反弹观察法研究场所:实验室研究,现场研究第一章感觉、知觉与认知1.感觉的特点:直接性、个别属性、片面性、即时性、主客观统一性、差异性2。

引起感觉的主客观因素:(一)刺激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二)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客观刺激量(三)注意:对一定的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需要目的性,付出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一直努力的注意)3。

引起注意的因素:刺激物的对比强度;刺激物的状态;刺激物的新异性;注意的广度;个人特征4。

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5。

联觉与环境设计㈠色彩的温度感㈡色彩的距离感㈢色彩的轻重感㈣色彩的面积感㈤色彩的动静感㈥不同感觉的补偿感觉是物体个别属性的反应是介于心理与生理之间的活动.知觉是物体整体的反映,是以生理机制为基础的纯粹的心理活动。

感觉和知觉称为感知知觉定势: 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知道和环境的暗示,会促使知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称为知觉定势。

《环境心理学》复习题3(附答案)

《环境心理学》复习题3(附答案)

《环境⼼理学》复习题3(附答案)贵⼤继续教育学院⾃学考试衔接课程作业题(课程代码:05339)⼀、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项是对⾝体运动及其位置状态的感觉,它与肌⾁组织、肌腱和关节活动有关。

【】A、听觉B、嗅觉C、触觉D、动觉2. 由布伦斯维克提出的理论更重视在真实环境中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更重视后天知识、经验和学习的作⽤。

【】A、格式塔知觉理论B、⽣态知觉理论C、环境知觉理论D、概率知觉理论3. 是研究⼈们怎样在头脑中凭记忆判断距离的长短,也有⼈称为“主观距离”。

【】A、认知地图B、认知距离C、实践距离D、认知4.当环境刺激不符合个⼈的适应⽔平时,可以采⽤两种⽅式重新达到与环境的平衡。

【】A、顺应和适应B、学习和磨合C、学习和唤醒D、适应和改变5.对居民威胁最⼤的噪声是。

【】A、⼯商业噪声B、交通噪声C、施⼯噪声D、⽣活噪声6.对接近⾃⼰或⾃⼰所在群体的选择性控制,即对⽣活⽅式和交往⽅式的选择与控制,我们称为【】A、个⼈空间B、私密性C、领域性D、环境7.影响认知成图的关键因素是【】A、⽣理特点B、个体⾝份C、空间活动范围D、群体性质8.下⾯哪项是在外界刺激的作⽤下产⽣的,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产⽣的、某种具有固定倾向的、并受到主观歪曲的知觉。

【】A、幻觉B、感觉C、错觉D、直觉9.逆时针转向属于外部空间中的⾏为习性中的【】A、动作性⾏为习性B、体验性⾏为习性C、认知性⾏为习性10.为了理解城市⽣活对居民的影响,有关研究⼈员提出了⼀些理论假设,其中,不包括。

【】A、超载假设B、城市环境应激C、⾏为约束和多场所分析D、⼈员假设⼆、名词解释题11.声景12.协同13.旅游环境承载⼒14.个⼈应激源15.再认三、填空题16.每个⼈稳定⽽持久的情绪状态⼀半是由基因或秉性决定,⼀半是由决定。

贵⼤继续教育学院⾃学考试衔接课程作业题17.梅拉⽐安提出,可以⽤向个⼈传递的信息量对环境加以描述,他把这⼀概念称为。

环境心理学试题

环境心理学试题

环境心理学试题(02-09,02-05带答案)2002年环境心理学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1 个人即时的需要与公众长远利益的冲突被John Platt称为( C )A 社会矛盾B 社会问题C 社会两难D 个人两难2 据对美国中产阶级白人观察的结果,划分出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四种距离( A )A HallB AltmanC SeottD Dean3 香与臭是一种( C )A 客观评价B 一般评价C 主观评价D 适应4 座位排列方式适用于师生交往比较多的活动( B )A 矩形B 马蹄形C 圆形D 秧田形5 办公室设计的核心问题是( D )A 保护个体私密性B 成本低C 有利于员工相互监督D 方便沟通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技术灾难的特点为( AC )A 持续时间不一定B 有最低点C 无法预测D 会增加社会凝聚力2 冒险式操场通常会提供给儿童( AD )A 泥土山B 单杠C 喷泉D 画笔和颜料3 是设计沟通中使用较多的方法,因为它们可以直接明了的说明设计者的意图和构想( BC )A 参与B 模型C 草图D 交流4 颜色的心理特征是( BCD )A 波长B 色调C 饱和度D 明度5 环境心理学研究中收集数据的手段包括( ABC )A 观察B 自我报告C 档案检查D 描述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 环境心理学中研究攻击的实验范式叫假装电击。

2 一般认为,唤醒是影响行为的中介变量和干预因素。

3 认知地图的成分和维度包括路径、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

4 光环境的设计应具有明亮、舒适和具有感染力三个层次。

5 现代环境设计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切设计都要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

6 根据泄露的场所区分,有两种有毒泄露,一种发生在工作场所,另一种发生在家里或附近。

7 环境美学的反应模型指出有四个因素决定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方式,它们是:一致性、清晰度、复杂性和神秘性。

8 严重的空气污染至少影响三种社会行为:娱乐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玫击。

自考 环境心理学整理资料

自考 环境心理学整理资料

环境心理学1、环境心理学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

当时北美的主要代表任务是,人类学家霍尔、心理学家巴克。

P12、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特点:P3(1).把环境一行为关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强调环境一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关系。

(2).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以实际问题为取向。

(3).具有浓厚的多科学性质。

(4).以现场研究为主,采用来自多学科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折中研究方法。

3、感觉的特点:P5(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整体。

(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从感觉的对象和内容来看,它是客观的。

4、感觉阈限:P7并非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会引起感觉,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下绝对感觉阈限。

从下阈限到上阈限之间的强度,就是人能感觉到的刺激范围。

5、注意:P8客观事物是否引起人的注意,一方面取决于刺激物的特点,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人自身的状态:(1).刺激物的对比强度(2).刺激物的状态(3).刺激物的新异性(4).注意的广度(5).个人特征6、联觉:P9联觉指一种感觉引发的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7、不同感觉的补偿:P10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会予以补偿。

8、感觉与知觉的关系:P10知觉的产生各种形式感觉的存在为前提,并与感觉同时发生。

但并非感觉的简单总和,感觉与知觉是两种既相同又相异的紧密联系的心理活动过程。

其共同点在于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不同的是,感觉是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对物体的整体反映。

9、知觉定势:P11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别人的言语指导或环境暗示,或促使知觉判断的心理活动处于一定的准备状态而具有某种倾向性,心理学中称这种倾向性为知觉定势。

10、认知:P12-1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一些心理学家认识到研究认知、智力或思维的重要性,皮亚杰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环境心理学》复习题2(附答案)

《环境心理学》复习题2(附答案)

贵大继续教育学院自学考试衔接课程作业题《环境心理学》复习题(二)(课程代码:05339)一、单项选择题1.1968年6月,一个综合性专业团体在北美宣告成立,并于1969年举行了第一次年会。

【】A、环境设计研究协会B、环境与行为C、人-环境研究国际协会D、人-环境研究协会2.下列四个人中,不属于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A、惠太海默B、考夫卡C、林奇D、苛勒3.要了解不同场所在空间中的位置,就要建立定向系统,包括。

【】A、位置感、方向感和距离感B、位置感、空间感和距离感C、空间感、方向感和距离感D、位置感、方向感和空间感4.下列哪项包括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这些反应是相互关联并同时发生的。

【】A、警戒B、激动C、应激D、衰竭5.信息超载、行为约束、过多的人争夺过少的资源是产生下列哪项的根本原因。

【】A、争论B、拥挤感C、烦躁D、空虚感6.研究空间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领域称为【】A、空间行为B、人人空间C、私密性D、领域性7.林奇认为,城市意象有五种要素组成,其中包含三方面内容,下列不属于其中所包含内容的是【】A、同一性B、结构C、意义D、方法8.场所评价的后续研究发现,人对场所的情感评价由四个突出的维度组成:【】A、愉悦感、唤醒、激动、放松B、害怕、担心、恐惧、唤醒C、愉悦感、担心、恐惧、唤醒D、愉悦感、担心、害怕、唤醒9.人在外部空间中常常表现出十分好奇的倾向,这称之为。

【】A、依靠性B、兜圈子C、归巢性D、探索性10.老去固定的公园、迷恋特定网吧、订阅特定的报刊,我们把上述情绪称为。

【】A、习惯B、归属感C、场所依恋D、场所身份认同二、名词解释题11.联觉12.格式塔心理学13.认知14. 认知距离15.背景应激源三、填空题贵大继续教育学院自学考试衔接课程作业题16.在应激状态下,主体会经历一系列全方位的生理反应,这些反应可以概括为连续发生的三个阶段:、抗拒阶段、衰竭阶段。

17.为了度量个人空间的范围,以往的研究曾采用三种方法:模拟法、现场研究和。

环境心理学复习个人总结的笔记精华

环境心理学复习个人总结的笔记精华

第三章环境心理学的理论环境—行为理论:唤醒理论、刺激负荷理论、行为局限理论、适应水平理论、环境适应理论、生态理论★★L-为什么说唤醒理论、刺激负荷理论、行为局限理论、适应水平理论都可归入应激理论的结构体系中?一、M-唤醒理论:认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都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唤起,增加人们身体的自主反应。

唤醒是由于大脑中心的网状结构被唤起,脑活动增加。

唤醒理论用于解释温度,拥挤和噪音对行为的影响是下分有效的。

唤醒理论的内容/ 观点:1、唤醒的改变是与环境相联系的,人们情绪的变化引起了唤醒水平的改变,而情绪的变化必然是受到了环境影响的结果。

2、愉快或不愉快的情境都能使唤醒水平增加。

3、唤醒的改变使人们去寻求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并比较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差异。

4、人们倾向于对中等的唤醒水平给予正性评价。

M-叶克斯-多德逊定律:唤醒与操作间的关系,可以用叶克斯—道德逊定律来解释。

按照该定律所描述的,操作的最佳状态是中等的唤醒水平。

当唤醒高于或者低于最佳水平点,操作行为都会越来越差。

唤醒和操作任务是复杂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倒U形曲线来表示:对于复杂任务,偏低的唤醒水平是操作的最佳状态;而简单任务,需要较高的唤醒水平才有利于任务的操作。

M-唤醒理论:认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都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唤起,增加人们身体的自主反应。

唤醒是由于大脑中心的网状结构被唤起,脑活动增加。

唤醒理论用于解释温度,拥挤和噪音对行为的影响是下分有效的。

M-叶克斯-多德逊定律:唤醒与操作间的关系,可以用叶克斯—道德逊定律来解释。

按照该定律所描述的,操作的最佳状态是中等的唤醒水平。

当唤醒高于或者低于最佳水平点,操作行为都会越来越差。

唤醒和操作任务是复杂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倒U形曲线来表示:对于复杂任务,偏低的唤醒水平是操作的最佳状态;而简单任务,需要较高的唤醒水平才有利于任务的操作。

(根据叶克斯—道德逊定律我们知道:唤醒水平太低不会促进任务的操作,太高会干扰操作,因为个体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正在进行的任务。

环境心理学复习题

环境心理学复习题

4.
1.
2. 3.
4.
5.
概率知觉理论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按不同的环境的功能性质恰当地运用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承认自己的认知与环境使用者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 使自己能比较主动和客观地去了解和满足他们。 生态知觉理论的基本观点(强调机体先天的本能和环境所提供信息的准确 性,两个观点:环境的提供和知觉反应的先天本能)p43 生态知觉与环境设计:环境功能多样性(环境形成其中发生的行为远比设 计者预定的更为丰富),注意环境的潜在功能(设计者的有意设计和使用 者的发掘都提高环境的实际使用价值),从现象分析原因(在一定社会条 件下,什么样的物质环境提供就会发生什么样的行为现象) 生态道德与道德约束:人与环境的关系取决于人类自身在所处环境的地位, 导致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流行。生态伦理学即研究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 系和行为规范的科学。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要考虑子孙善待物种,用伦理道 德约束自己,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不同知觉理论之间的关系:共同点(共同目标为探究真理,以使自己的主 观世界尽量接近客观世界)不同点(格式塔:强调视觉;概率知觉:重视 真实环境中得结论,重视后天学习和经验知识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 为每个人认识是局部非全局;生态知觉:强调机体先天的本能和环境提供 信息的准确性)三个理论彼此尊重,相8. 9.
第二章
1. 2. 3. 格式塔知觉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觉的整体性 同型论 场作用力 同型现象 ( 物理生理心理现象具同样的格式塔性质,具有两两相对应的关 系因而他们都是同型同构的印象。) 格式塔组织原则:图形与背景(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图形是清晰明确、被 包围的较小对象,背景是模糊不定、包围图形的较大的对象,两者可以互 换。图地关系在环境设计中的意义:强调图地关系有助于突出景观和建筑 的主题,观众第一眼就可发现。 易成图形的主要条件:小面积、水平和 垂直形态、封闭形态、对称形态、单个凸出、动态的、奇异的、有意义的 形态) 群化原则(使多种刺激被感知成统一整体的控制规律,分类 有邻近原则:相互邻近元素被感知为有内聚力的整体,体现场作用力和同 型论的观点;相似原则:彼此相近的元素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如果其中 一种元素较有组织或相对突出易被感知成图形,其他元素弱化成背景。连 续原则:连续有利于加强图形的整体性。封闭原则:倾向于完成却未完成 易被感知成一个完整的图形) 简化原则(知觉组织需要的信息量越 少,被感知可能性越大) 知觉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环境心理学》复习资料

《环境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1. 由布伦斯维克提出的(概率知觉理论)理论更重视在真实环境中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 更重视后天知识、经验和学习的作用。

2.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城市的旧仓库经装修改成艺术家工作室,这一现象可以用(行为场景理. )理论加以解释。

3.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在记忆中重现的形象称“意象”或“表象”, 具体空间环境的意象称(认知地图)。

4.(情绪)是由行为、心理变化和主观体验组成的非常复杂的概念。

6. 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称之为(认知成图)。

7.(应激)包括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 这些反应是相互关联并同时发生的。

8. 直接支持使用活动和使用者工作绩效的建筑因素通常称为(建筑的功能因素)。

9. 研究空间与行为之间关系的领域称为(空间行为)。

10. 私密性可以概括为行为倾向和心理状态两方面, 即(退缩)和信息控制。

11. (感觉)反映的是当前直接接触到的客观事物, 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12. 下列四个人中, (林奇)不属于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13. 林奇认为, 城市意象有五种要素组成, 其中包含三方面内容, (方法)不属于其中所包含内容。

14. (认知距离)就是研究人们怎样在头脑中凭记忆判断距离的长短, 也有人称为“主观距离”。

15.分析外部空间中的活动通常采用五W法, 即观察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地方、为了什么目的、在从事什么活动。

26. 改善城市物质环境的主要对策之一, 是实施(城市更新)。

17. 环境心理学这一名称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

18.(.动觉)是对身体运动及其位置状态的感觉, 它与肌肉组织、肌腱和关节活动有关。

19. 环境心理学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

20.环境一行为理论中, 可用来解释休闲、旅游环境中可能出现的定向注意疲劳症状的一种理论是(刺激负荷理论)21. 1968年6月, 一个综合性专业团体(环境设计研究协会)在北美宣告成立, 并于1969年举行了第一次年会。

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

1章绪论一、1 填空⒈环境心理学:研究行为与人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⒉生态心理学,它是环境心理学的前身之一。

强调物理情境在整合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兴趣集中在物理环境对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的影响。

二、简答及论述⒈什么是环境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研究行为与人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心理学研究物理环境和人类行为及经验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环境心理学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这门学科还特别强调主体与环境作用的相互性。

一方面强调人们怎样受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关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反应。

⒉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⑴由于强调环境和人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将环境和行为割裂开,会使我们很难理解这种相互影响。

环境心理学将环境――行为及其关系作为一个单元整体来研究;⑵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是问题的指向。

不仅要寻求问题的解决,也要力求寻找问题背后的规律性,建立起理解相似问题的理论框架;⑶环境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背景多种多样,它的研究成员主体还是社会心理学家;⑷从方法学的角度来说,环境心理学家采用综合的和折衷的方法,而且由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自变量,往往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需要控制和消除的“环境”。

⒊简述布伦斯维克的透镜模型。

他认为建构环境知觉时,主体起着非常主动的作用。

尽管我们从世界上接受的原始信息常常有缺陷或被误导,但当我们把得到的感觉信息与过去的经验结合起来时,就会导致对环境真实状态的评估。

⒋论述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美国医院联合会会议(1964)上正式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

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相继开设了环境心理学的课程,1968年纽约市立大学开始招收环境心理学的博士生。

1970年,第一本环境心理学教材出版。

1981年创办了环境心理学杂志。

美国心理学会议(APA)1978年正式成立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

虽然涉及的问题比较具体,但反映出研究者们一直不断地总结和反思着相关的研究。

环境心理学复习大纲

环境心理学复习大纲

环境心理学复习大纲绪论:环境心理学首先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

主要代表人物:人类学教霍尔;心理学家巴克;伊特尔森;普洛尚斯基;萨默;城市规划师林奇环境——行为研究从一开始就是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到的学科有文化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生态学、生理学、城市规划、风景与园林、建筑学、室内设计和环境保护等多门学科。

环境心理学的主要特点:1,把环境——行为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

强调环境——行为关系是一种交互作用关系。

2,几乎所有的研究课题都已实际问题为取向。

都用来解决某种实际问题。

基础理论和内容都直接来源于实际研究。

3,具有浓厚的多学科性质,以现场研究为主,采用来自多学科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折中研究法。

感觉、知觉和认知:感觉的特点:1,感觉反映的是当前接触到的直接的事物,而不是过去的或间接的事物。

2,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其整体。

3,感觉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a,从感觉的对象和内容来看,它是客观的。

b,从感觉的形式来看和发现来看,他是主观的。

4,对同一对象,每个人的感觉各不相同。

引起感觉的主客观因素:1,刺激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

2感觉阈限:并非所有的刺激都能引起感觉。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成为“下绝对感觉阈限”。

能引起感觉的最大刺激量成为“上绝对感觉阈限”。

从下到上之间的强度,就是人的感觉刺激范围。

3,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客观事物是否引起人们的注意,一方面取决于刺激物的特点,另一方面取决于人自身的状态。

1,刺激物的对比强度——在无意注意中,起绝对作用的往往不是刺激物的绝对强度,而是相对强度。

2,刺激物的状态——运动和变化的对象比静止的对象更引人注意。

3,刺激的新异性——与众不同的新异的事物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

4,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在同一时间能清楚的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5,个人特性——个人的兴趣、情绪、需要和健康状况都影响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注意与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实验范式: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

2、季节性情感障碍:人类是昼行动物,光照增加唤醒水平。

阳光有助于减少瞌睡和抑郁感。

如秋冬日照时间缩短,一些人会抱怨、瞌睡、疲劳等,这些症状与季节有关。

所以称为这种症状为季节性情感障碍。

3、优先居住效应:它指的是,动物在自己占据的领地上有优先于其他个体的支配性。

4、环境心理学: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5、周围温度和有效温度:周围温度是指周围环境或大气的温度,是实际的客观温度;有效温度是指个体对周围温度的知觉,是个体的主观感受。

个体对温度的知觉包括温度的物理成分和心理成分。

6、.主要领地:是指被个体或群体完全拥有和控制,并受使用者和他人共同确认的领域,它是建立在长期使用的基础之上,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

7、随后策略:随后或结果干预是在已发生的行为之后进行干预。

随后策略包括强化和反馈,也包括政策的改变和技术的革新。

8、个人空间:是指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不见边界的、不容了人侵犯,随我们移动而移动,并依据情境扩大和缩小的领域。

9、内部密度与外部密度:内部密度是个体与建筑内部空间面积的比值,也就是房间内的密度。

外部密度是个体与建筑外部空间面积的比值,是户外的密度。

10、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二、填空1、环境心理学中研究攻击的实验范式叫假装电击。

2、认知地图的成分和维度包括路径、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

3、影响个体对灾难知觉的重要因素包括危机效应、堤岸效应以及适应。

4、个人空间的测量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种,分别是实验室止步距离法、投射法和自然观察法。

5、设计流程分为5个阶段,包括计划,设计,建造、使用和调整、后期评估。

6、世纪年代环境心理学这一名称出现。

20世纪60年代7、主要领地的标记形式多为物理标记,如篱笆和标牌8、影响对灾难知觉的重要因素包括危机郊应、堤岸效应和适应。

9、减缓拥挤对被试造成的消极影响,可用三种方法,分别是肌肉放松、认知重建和想象。

10、噪音的干扰程度如何,有三个重要变量起决定作用,它们是音量、可预测性和知觉的可控制性。

11、高密度对人的影响可分直接效应和累积效应。

12、有研究者认为,增强自我调节和减少不公平感,或者二者结合也许是减少故意破坏行为最有效的方法。

13、根据人们的行为规律,造成乱扔垃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垃圾产生垃圾”14、物理环境按人类干预程度的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15、环境心理学根据实验条件是否对因变量产生影响,把变量分为无关变量和相关变量。

16、对人类认知地图的研究源于凯文林奇对“城市的表象”的研究。

17、在环境心理学中,密度的两种基本形式分别是社会密度和空间密度。

18、有研究者将操场分为三种类型,它们是传统式、现代式、冒险式。

19、环境美学的反应模型指出有四个因素决定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方式,它们是一致性、复杂性、清晰度,和神秘度。

20、个人空间的测理方法可归纳为三种,分别是实验室止步距离法,投射法、和自然观察法。

21、观察法可以利用录像、照相、录音等手段,还可以通过观察人们行为留下的痕迹来构想人们的行为。

22、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23、收集数据的测量技术包括观察、自我报告、档案检索。

24、环境心理学研究者汉尔森(1978)提出环境知觉包括认知的、情感的、解释和评价的成分。

25、现代环境设计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一切设计都要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

26、严重的空气污染至少影响三种社会行为:娱乐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玫击。

五、简答题1、简述环境设计的要素。

2、试分析认知地图可能的错误:①人们的认知地图中有时会丢失一些环境表征或表征的不完整的现象,这种错误被称为简单化。

②另一类常见的错误是失真,即地理特征、方位以及距离上的不正确表征。

③除了减少、丢失某些成分,还会出现添加的错误,即增加了环境中实际没有的成分。

3、什么是噪音?那些因素决定了噪音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什么是噪音?哪些变量决定了噪音对人行为的影响?就人对声音的感受效果而言,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

一般比较和谐悦耳的声音,称为乐音。

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则变成噪音,等强度的所有频率声音组合而成的声音叫做白噪音。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给噪音下定义,可以说,人们评价为不想要听的声音都是噪音。

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变量:音量、可预测性、知觉的可控制性。

⑴音量90dB以上的声音造成的干扰,相当于一辆50英尺外的重型卡车行驶所产生的噪音带来的干扰。

噪音音量越大,越有可能干扰人们的言语交流,会引起个体生理的唤醒和应激,注意力分散等。

⑵不可预测、无规律的噪音比可预测的、持续的噪音更让人厌烦。

⑶如果噪音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那么,它产生的干扰要强于能够控制的噪音。

以上三个变量能以任何形式组合,但当噪音的音量很大、不可预测又不能控制时,造成的干扰是最大的。

还有一些因素会增加人们对噪音的厌烦,这些因素是:当我们认为噪音是不必要的时候;当处在噪音环境中的人发现没有能力控制噪音时;听到噪音,并且知道它对健康有害时;发出的噪音引起恐惧感时;由于噪音而对周围环境的其它方面不满意时。

4、简述开放式办公室的优缺点?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开放式办公室。

开放式办公室是一间没有严密隔墙的大房间,它用各种帘、幕、屏风或花木充当屏障,所有的人,包括上下级之间都是用自然美化的盆景或书架、家具来分隔,所以,开放式办公室没有任何视觉或听觉上的私密性可言。

优点:①如果社会密度和空间密度适当,工作任务难度适中,那么开放式办公室有助于增加人们的合作性和工作的满意度。

②开放式办公室减少了上下级间心理上的隔阂,一些雇员感到工作更容易完成。

③开放式办公室可以灵活布置,成本低,易清洁,容易培养人际合作和加强相互交流。

缺点:雇员的满意度和动机都下降。

抱怨最多的是缺少私密性和噪音大以及互相间的干扰。

5、简述认知地图和指路地图的异同。

指路地图与标准地图的相同之处在于,各种特征与周围实际环境的相应和一致。

不同之处在于指路地图的方位不一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只要是在自我指向时,图示位置与周围环境结构匹配就可以了。

指路地图也不同于认知地图。

标准指路地图的各方面还是客观的,不能任意添加、减少、歪曲。

而认知地图是主观的,很多主客观因素会影响它的准确性和对客观环境的吻合程度。

6、简述噪音对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哪些影响?答:(1)听力损失。

包括两种情况:①暂时阈限的改变:听力损伤为暂时阈限改变的患者能够在噪音消除后16小时内恢复正常阈限。

②永久性阈限改变:当听力损伤为永久性阈限改变时,则在噪音消除后的一个月或更长时间听力都还不能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2)噪音对健康的影响:①高水平的噪音可能会导致生理唤和一系列应激反应,使血压升高、影响神经系统和肠胃功能。

对人类和动物的免疫系统都有影响,以及导致失眠等症状。

①噪音不仅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健康,而且还会通过改变某些行为,对健康产生间接的影响。

由于噪音人们喝更多的咖啡或酒,抽更多的香烟,间接造成对健康影响。

(3)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不利影响:如会引起头痛、恶心、易怒、焦虑、阳痿和情绪变化无堂等。

高噪音区域患精神病的机率更高。

(4)噪音是通过一些中介变量引发心理疾病的。

在噪音环境中,会使个体知觉到的控制感减弱,以及产生无助感;这些心理反应会更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7、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学科特点?答:(1)将环境-行为及其关系作为一个单元整体来研究;(2)研究是问题的指向。

不仅要寻求问题的解决,也要力求寻找问题背后的规律性,建立起理解相似问题的理论框架。

(3)是一门交叉学科,背景多种多样,它的研究成员主体还是社会心理学家。

(4)从方法学的角度来说,环境心理学家采用综合和折衷的方法,而且由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自变量,往往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需要控制和消除的“环境”,研究方法除常规的程序之外,还有些特别之处。

8、简述拥挤和密度的区别。

答:1.拥挤是对导致负性情感的密度的一个主观心理反应。

当人口密度达到某种标准,个人空间的需要遭到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阻碍时,就出现了拥挤感。

影响人们是否产生拥挤感的因素:(1)个体的人格因素(2)人际关系(3)各种情境因素(4)个人过去的经验和容忍性(5)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密度。

2密度:是指每单位面积个体数目的客观测量,具体来说,它是指个体与面积的比值。

密度可以在任何单位面积里进行度量。

9、简述如何治疗季节性情感障碍?答:季节性情感障碍:人类是昼行动物,光照增加唤醒水平。

阳光有助于减少瞌睡和抑郁感。

如秋冬日照时间缩短,一些人会抱怨、瞌睡、疲劳、体重增加、情绪不高等。

有些学者认为是光照不足造成的,因而如果对人进行有效的光照补偿,应该能够减轻甚至消除这些症状。

清晨和傍晚给予光照,戴在头上日光帽,可有效地缓解季节性情感障碍。

六、论述题25、试述认知地图的获得和记忆的过程。

26、举例说明促进节约能源行为的先行策略。

1、什么是噪音?哪些变量决定了噪音对人行为的影响。

就人对声音的感受效果而言,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

一般比较和谐悦耳的声音,称为乐音。

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则变成噪音,等强度的所有频率声音组合而成的声音叫做白噪音。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给噪音下定义,可以说,人们评价为不想要听的声音都是噪音。

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变量:音量、可预测性、知觉的可控制性。

⑴音量90dB以上的声音造成的干扰,相当于一辆50英尺外的重型卡车行驶所产生的噪音带来的干扰。

噪音音量越大,越有可能干扰人们的言语交流,会引起个体生理的唤醒和应激,注意力分散等。

⑵不可预测、无规律的噪音比可预测的、持续的噪音更让人厌烦。

⑶如果噪音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那么,它产生的干扰要强于能够控制的噪音。

以上三个变量能以任何形式组合,但当噪音的音量很大、不可预测又不能控制时,造成的干扰是最大的。

还有一些因素会增加人们对噪音的厌烦,这些因素是:当我们认为噪音是不必要的时候;当处在噪音环境中的人发现没有能力控制噪音时;听到噪音,并且知道它对健康有害时;发出的噪音引起恐惧感时;由于噪音而对周围环境的其它方面不满意时。

27、什么是拥挤?拥挤对个体行为会产生那些不利影响?拥挤是对导致负性情感的密度的一个主观心理反应。

当人口密度达到某种标准,个人空间的需要遭到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阻碍时,就出现了拥挤感。

影响人们是否产生拥挤感的最主要因素可能是密度。

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拥挤带来的是:混浊的空气,烦恼的嘈杂,紧张的情绪,这将对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威胁和危害。

高密度对人造成的影响可分为直接效应和累积效应,即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直接效应指由于高密度带来的即时负性情感体验,如焦虑;累积效应指高密度对健康的损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