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第三章知识点与习题v2讲解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章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章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章知识点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中,第三章通常涵盖了诸多关键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谈谈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指的是网络中各个节点和链路的几何排列形状。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等。

总线型拓扑结构就像是一条公共汽车线路,各个站点(节点)都连接在这条线路上。

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但缺点也很明显,比如一旦总线出现故障,整个网络就会瘫痪。

星型拓扑结构则是以一个中心节点为核心,其他节点都连接到这个中心节点上。

这种结构便于管理和监控,但中心节点的负担较重,如果中心节点出问题,也会影响到整个网络。

环型拓扑结构里,节点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环形。

信息在环中单向传输,每个节点都要负责转发信息。

其优点是控制简单,但可靠性相对较低,一旦环中的某个节点出现故障,可能会导致整个环的通信中断。

树型拓扑结构像一棵倒立的树,根节点在上,分支节点在下。

这种结构易于扩展,但对根节点的依赖性较大。

网状型拓扑结构是最复杂但也是最可靠的一种,节点之间存在多条路径,即使部分链路出现故障,也能通过其他路径传输数据。

但它的成本高,管理复杂。

接下来是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就像是网络世界中的“交通规则”,它规定了数据在网络中如何传输、交换和处理。

常见的网络协议有TCP/IP 协议簇。

TCP(传输控制协议)负责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它通过建立连接、确认和重传机制,确保数据能够准确无误地到达目的地。

比如说,你在网上下载一个大文件,TCP 协议就会确保这个文件的每一个字节都能完整无误地到达你的电脑。

IP(网际协议)则负责给网络中的每一个设备分配一个唯一的地址,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号码一样。

通过 IP 地址,数据能够准确地找到目标设备。

除了TCP/IP,还有其他一些协议,比如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它是我们浏览网页时使用的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网络上传输文件。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课件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课件

数据包的格式和地址分配。它使用IP地
址和子网掩码来进行网络寻址。
3
路由选择算法
路由选择算法确定数据包在网络层中的 路径选择。常见的路由选择算法包括距 离向量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
传输层
TCP协议
TCP协议负责可靠的数据传输,提供面向连接的通信 和流量控制。它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并使用数 据段格式传输数据。
UDP协议
UDP协议负责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提供快速的传输速 度。它适用于实时应用和对于可靠性要求较低的场 景。
应用层
1 FTP协议
FTP协议是文件传输协议,用于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传输文件。它通过明文命令和响应 消息来控制和传输文件。
2 DNS域名系统
DNS域名系统负责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实现主机名到IP地址的映射。它通过分布式数据 库来进行域名解析。
3 HTTP协议
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Web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输和呈现网页。它使用 请求和响应消息来进行通信。
总结
本章节内容回顾
本章节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网 络中的网络层、传输层和应 用层的概念、协议和应用。 希望您对计算机网络的工作 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实际应用计算机网络中, 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本节 将讨论这些问题,并提供解 决方法,帮助您更好地应对 网络故障。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 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PPT课件介绍了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概述、协议和常 见应用。通过本章节的内容,将帮助您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核心知识。
网络层
1
概述
网络层是计算机网的核心部分,负责
IP协议
2
实现数据包的传输和路由选择。它的作 用是将数据从源主机路由至目标主机。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2009-12-14 18:16:22)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计算机网络第3章(3.2).ppt

计算机网络第3章(3.2).ppt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
3.2.2 局域网的层次模型
局域网各层功能: 1、物理层:实现位流的传输与接收,同步前序的产生与删 除,信号的编码与译码等,以及规定了传输所使用的信号 编码和介质,规定了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传输速率。 (1)信号编码采用了曼彻斯特编码 (2)介质为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介质等 (3)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星型和环型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
3.3.1 CSMA/CD与传统以太网
以太网的产生与发展





70年代中期由施乐公司(Bob Metcalfe)提出,数据率为2.94Mb/s, 称为Ethernet(以太网) 最初人们认为电磁波是通过“以太”来传播的 经DEC, Intel和Xerox公司改进为10Mb/s标准(DIX标准) DIX V1(1980)、DIX V2(1982)-Ethernet II 特征:基带传输、总线拓扑、CSMA/CD、同轴电缆 1985年被采纳为IEEE 802.3,支持多种传输媒体。 “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技术规范” Ethernet II和IEEE 802.3二者区别很小 仅是帧格式和支持的传输介质略有不同 目前已发展到万兆以太网,仍在继续发展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
2. 局域网的关键技术 拓扑结构(逻辑、物理) 总线型、星形、环形、树形 介质访问方法 CSMA/CD、Token-passing 信号传输形式 基带、宽带 以上三种技术决定了局域网的特征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
LAN典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
所有结点都直接连接到共享信道 星型 : 所有结点都连接到中央结点 环型 : 节点通过点到点链路与相邻节点连接
OSI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第三章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一、基本概念链路(link) :就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

数据链路(data link):一条物理通路加上必要的数据传输规程或协议后所形成的逻辑连接。

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物理链路就是上面所说的链路,而逻辑链路就是上面的数据链路,相邻结点相邻结点是指那些位于同一物理网段中的结点。

相邻结点的主要特征是结点之间的数据通信不需要经过其他交换设备转发。

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数据链路层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一些数据链路层协议(即链路控制规程),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可归纳如下:1、物理寻址提供有效的物理编址与寻址功能,以能够在众多的相邻结点之间确定一个接收目标,从而保证每一帧都能送到目的结点,同样也要保证接收方知道所收的帧来自何处。

2、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释放(链路管理)3、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由于数据和控制信息都是在同一信道中传输,在许多情况下,数据和控制信息处于同一帧中,因此一定要有相应的措施使收方能够将他们区分开来。

4、差错控制:提供相应的差错检测与控制机制使得有差错的物理链路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条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5、流量控制:发方发送数据的速率必须使收方来得及接收。

当收方来不及接收时,就必须及时控制发方发送数据的速率。

6、透明传输7、帧的同步:引入帧后,确保接收方能够从收到的比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一个帧的开始和结束。

三、帧与成帧2、成帧与拆帧:为来自上一层的分组加上必要的帧头和帧尾,称此过程为成帧。

去掉发送端数据链路层所加的帧头和帧尾,从中分离出网络层所需要的分组,称此过程为拆帧。

3、帧的定界:1)字符记数法2)带字符填充的首尾界符法3)带位填充的首尾标志法四、停止等待协议:无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数据传输假设通信条件是理想的,即满足如下要求:1)传输完全可靠,不出错、不丢失。

2)不论发送方的发送速率快或慢,收方均能及时收下数据并上交主机。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电子教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电子教案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2009-12-14 18:16:22)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 0xFF。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总结(精选5篇)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总结(精选5篇)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总结(精选5篇)第一篇:计算机网络第三章总结第三章1、物理层的主要任务:(1)机械特性,指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这很像平时常见的各种规格的电源插头的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

(2)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

(3)功能特性,规定了物理接口上各条信号线的功能分配和确切定义。

(4)规程特性,定义了再信号线上进行二进制比特流传输的一组操作过程,包括各信号线的工作顺序和时序。

2、码元:在数字通信中常常用时间间隔相同的符号来表示一位二进制数字。

这样的时间间隔内的信号称为二进制码元,而这个间隔被称为码元长度。

波特:码元的传输速率。

比特:数据单位。

3、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区别:波特率指数据信号对载波的调制速率(码元的个数),波特率指数据信号对载波的调制速率(比特的个数)。

4、假定一个带宽为3kHz的理想低通信道,其最高码元传输速率为6000码元/秒若每个码元能携带3bit的信息量,则最高信息传输速率为18000bit/s。

(3*6000=18000)5、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2W码元/秒;理想带宽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W码元/秒。

6、(1)香农的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公式C=W log2(1+S/N)b/s(有噪声);其中W为信道的宽度,S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信道内部的高斯噪声功率。

(2)W log2M (理想下无噪声),M码元种类,W码元带宽到发送的位数。

7、信道复用技术:(1)频分复用(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用于传输信道的总带宽划分成若干个子频带(或称子信道),每一个子信道传输1路信号。

(2)时分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就是将提供给整个信道传输信息的时间划分成若干时间片(简称时隙),并将这些时隙分配给每一个信号源使用,每一路信号在自己的时隙内独占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 课件详解 考研必看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 课件详解 考研必看

三.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知识⒈计算机网络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连线对端的信号标准不一致;·接入网络的操作系统所使用的网络数据传输控制方法不一致;·网络汇接、交换控制方法随不同厂商的产品而不同;上述问题使得众多网络产品制造商迫切希望不同的计算机和网络产品都能按照相同的信号、交换控制标准进行设计和生产。

1978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设立了T(9)(即ISO的9)技术委员会专门研究网络通信的体系结构并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标准参考模型。

⒉OSI标准参考模型与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①OSI的标准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OSI的标准参考模型将网络通信系统结构分为七个相互独立的层面,故又被称为七层模型(如下图所示)。

结点A结点B②OSI的标准参考模型的工作原理设想:将信号、数据按一定的长度分为若干个数据单位—数据包(Packet)。

对数据包再按不同的应用功能分层组装,经过物理信道传送到目的站后再逐层分解、还原(如下图)。

进行同层或相邻层间n+1层n层的用户对等的n层的用户数据划分、组装、分解和还原的操作规则及其标准的总和就是网络通信协议(简称网络协议)。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的同层间能相互识别对方,每台计算机的网络各层都要定义一个唯一的表示本层的网络地址。

结点A发送结点B接收自从上述OSI模型推出之后,许多与计算机网络服务相关的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的专门技术管理部门针对不同层的网络通信陆续推出了多种相关层面的网络协议。

网络协议由语义、语法和变换规则三个部分组成。

语义是关于该层功能所涉及的内容的定义。

语法是为实现该层功能所涉及的数据格式的定义。

变换规则是关于实现该层功能所必须进行的操作步骤的定义。

③OSI的标准参考模型分层功能的划分(一)物理层实现数据的数模、模数转换(既前述的数据通信内容)和传送。

目前使用较多的物理层协议有电子工业联盟(Electronic Industries Alliance—EIA)的RS-232C协议(RS意为Recommended Standard、232为标准序号、C为版本号)、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onsultativ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y—CCITT)的V.24协议(V意为V olume、24为标准序号)等(参见下表)。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第三章重点.doc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第三章重点.doc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第三章重点2017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第三章重点第三章局域网基础1、局域网主要技术特点是:P452、共享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主要为:(1)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

(2)令牌总线方法(TOKENBUS)。

(3)令牌环方法(TOKENRING)。

3、局域网参考模型(IEEE802)(1)IEEE802参考模型:IEEE802参考模型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在1980年2月制订的,称为IEEE802标准,这个标准对应于OSI 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又划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

(2)IEEE803标准(P49)(3)IEEE802.2标准定义的共享局域网有三类:a、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总线型局域网。

(ETHERNET)b、采用TOKENBUS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总线型局域网。

c、采用TOKENRING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环型局域网。

(4)CSMA/CD的发送流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先听先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延迟重发。

冲突检测是发送结点在发送的同时,将其发送信号波形与接受到的波形相比较。

(5)TOKENBUS(令牌总线方法)是一种在总线拓扑中利用“令牌”作为控制结点访问公共传输介质的确定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所谓正常稳态操作是网络已经完成初始化,各结点进入正常传递令牌与数据,并且没有结点要加入与撤除,没有发生令牌丢失或网络故障的正常工作状态。

令牌传递规定由高地址向低地址,最后由低地址向高地址传递。

令牌总线网在物理上是总线网,而在逻辑上是环网。

交出令牌的条件:1该结点没有数据帧等待发送。

2该结点已经发完。

3令牌持有最大时间到。

环维护工作:1环初始化2新接点加入环3接点从环中撤出4环恢复5优先级(6)TOKENRING(令牌环方法)4、CSMA/CD与TOKENBUS、TOKENRING的比较5、ETHERNET物理地址的基本概念(1)地址与寻址的概念(2)ETHERNET物理地址的长度(48位)、构成、表示方法6、共享介质局域网可分为Ethernet,TokenBus,TokenRing与FDDI 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00MbpsFastEthernet、1Gbps与10GbpsGigabitEthernet。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第三章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使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快捷和便利。

而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过程中,习题是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计算机网络第三章的习题答案,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

1. 什么是IP地址?它有哪几类?各类地址的范围是多少?答:IP地址是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中用于标识主机或网络接口的数字标识符。

它分为IPv4和IPv6两种版本。

IPv4地址分为A、B、C、D和E五类,各类地址的范围如下:- A类地址范围:1.0.0.0 ~ 126.0.0.0,用于大型网络。

- B类地址范围:128.0.0.0 ~ 191.255.0.0,用于中型网络。

- C类地址范围:192.0.0.0 ~ 223.255.255.0,用于小型网络。

- D类地址范围:224.0.0.0 ~ 239.255.255.255,用于多播。

- E类地址范围:240.0.0.0 ~ 255.255.255.255,保留地址。

2. 什么是子网掩码?它的作用是什么?答:子网掩码(Subnet Mask)用于划分IP地址中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它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与IP地址进行逻辑与运算后得到网络地址。

子网掩码的作用是确定IP地址中哪些位表示网络地址,哪些位表示主机地址。

通过子网掩码,可以将一个IP地址划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方便进行网络管理和路由选择。

3. 什么是CIDR?它与传统的IP地址划分方式有何不同?答: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是一种灵活的IP地址划分方式,与传统的IP地址划分方式不同。

传统的IP地址划分方式基于A、B、C等类别,每个类别有固定的网络号和主机号位数。

而CIDR采用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ariable Length Subnet Mask,VLSM),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划分IP地址。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章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章知识点

3.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1.网络体系结构是指能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每个计算机互联的功能划分成明确定义的层次,并规定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服务;也即指用分层研究方法定义的网络各层的功能,各层协议和接口的集合。

2.ISO制定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但并没有形成实际的产品。

TCP/IP协议是Internet上采用的协议,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工业产品,是一个工业标准,是事实上的标准。

3.协议是一组规则的集合,是进行交互的双方必须遵守的约定。

4.通信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和交换规则。

5.语法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命令和相应的结构,确定协议元素的格式(规定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6.语义是有发出请求、完成的动作和返回的响应组成的集合,确定协议元素的类型,即规定通信双方要发出各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7.交换规则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即确定通信状态的变化和过程,如通信双方的应答关系。

8.通信协议的特点:1)层次性。

网络系统体系结构是有层次的。

通信协议被分为多个层次,在每个层次内又可以被分为若干子层,协议各层次有高低之分。

2)可靠性和有效性。

如果通信协议不可靠就会造成通信混乱和终端,只有通信协议有效,才能实现系统内的各种资源共享。

9.在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中,N层是N-1层的用户,同时是N+1层的服务提供者。

10.一台计算机上的第N层与另一台计算机上对应的第N层进行对话,通话的规则就是第N层协议。

11.网络体系结构中采用层次化结构的优点: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不必关心低层的实现细节,只要知道低层所提供的服务以及本层向上层所提供的服务即可,能真正做到各司其职。

2)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某个层次实现细节的变化不会对其他层次产生影响。

3)易于实现标准化。

3.2 OSI参考模型1.198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颁布了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简称OSI,形成了所谓七层协议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PPT课件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PPT课件

二、信道分配问题
动态分配
适用于用户数多且数量可变、突发通信的情况。 竞争方式:各个用户竞争使用信道,不需要取得发 送权就可以发送数据,这种方式会产生冲突。 无冲突方式:每个用户必须先获得发送权,然后才 能发送数据,这种方式不会产生冲突,如预约或轮 转方式。 有限竞争方式:以上两种方式的折衷(低负载和高 负载)。
系统吞吐量(系统的利用率):每帧时内系统能够成功 传输的帧数。
纯ALOHA系统利用率最高只有18.4%
如何提高系统利用率?
如何提高系统利用率?
➢ 根据上面的分析,纯ALOHA系统的特点是:站点只要有 帧就发送。它的易破坏区间为两个单位时间。
➢ 如果我们缩小易破坏区间,就可以减少帧碰撞的概率, 提高系统的利用率。
纯ALOHA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站A 站B
A1 帧产生
随机时间
t1
t3
A2
A2
A2
冲突
t2
t4
B1
B1
B2
A3
B2
Hale Waihona Puke B3信道上的A1
总效应
B1
A2
B2
在什么情况下数据帧可以不受任何干扰(不发生碰撞)的发送呢?
很显然,在纯ALOHA协议中,只有在数据帧的易破坏区间内没有 其它的帧传输,该帧才可以成功的传输。所以,一个帧成功传输的概 率,就是在其产生时刻前、后各一个时间单位内没有帧到达的概率。
用户数较多且数量经常变化,业务量具有突发性
存在问题: • 实际用户数少于已经划分的频道数时,造成频道资源的浪费; • 当网络中的频道已经分配完毕,即使已经被分配到频道的用户
没有通信,其他一些没有被分配到频道的用户也不能通信
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

网络安全八年级第三章教学解析

网络安全八年级第三章教学解析

网络安全八年级第三章教学解析网络安全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在八年级学生的学习中,网络安全也是一个必须重视并进行教育的话题。

本文将对八年级网络安全第三章进行教学解析,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网络安全的知识和技巧。

一、网络安全概述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窃取或伤害的行为。

网络安全涉及到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等方面。

对于学生来说,正确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避免网络欺凌和诈骗是网络安全的重要内容。

二、安全密码的设置在网络安全中,设置安全密码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有足够强度的密码可以有效地保护个人信息和账户安全。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设置安全密码,包括密码长度、密码复杂度和定期更改密码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避免使用简单和容易猜测的密码也是必要的。

三、防范网络欺凌网络欺凌是指通过网络对他人进行恶意言行侵害的行为。

在网络安全教育中,学生需要了解网络欺凌的定义和种类,如网络暴力、网络诽谤等。

此外,学生还要学会如何应对网络欺凌,包括保持冷静、及时寻求帮助和不回应暴力行为等。

四、识别和应对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网络手段进行欺骗和骗取财物的行为。

针对网络诈骗,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识别各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手段,如钓鱼网站、虚假广告和网络健康品等。

同时,学生需要了解防范网络诈骗的措施,如不相信来历不明的信息、不随便泄露个人信息等。

五、防范恶意软件和病毒攻击恶意软件和病毒攻击是网络安全中的重要威胁之一。

学生需要了解恶意软件和病毒攻击的定义和危害,并学习如何防范和避免感染恶意软件。

其中包括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不下载来路不明的文件和不随便点击链接等。

六、网络隐私保护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个人隐私越来越容易暴露在公众面前。

在网络安全教育中,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如不随便透露个人信息、注意社交媒体上的隐私设置等。

同时,学生还需了解当个人信息被泄露或滥用时应该如何应对。

七、教育学生合理使用网络除了安全知识的学习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教育学生合理使用网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网络是如何工作的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由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起来所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数据通讯、数据共享及协同完成某些数据处理工作。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资源共享(可实现硬件、软件、数据
的共享)和协同工作(或分布处理)。

3、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及对等网
传输介质有有线与无线两种。

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100米以内的连接)和光缆。

通信连接设备包括中继器(Repeater)、集线器(Hub)、网桥(Bridge)、交换机(Switch)
和路由器(Router)
常用的网络操作系统有Windows NT、Windows2000、 Novell Netware、Unix和Linux

网络应用软件有两种结构,其中一种是客户/服务器(C/S)结构,还有一种是浏览器/服
务器(B/S)结构,两种方式最明显的区别在于,采用C/S结构时,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

01、某学校电信托管的网络中心到学校微机教室网络节点的距离大约为10千米,应选取的网络
传输介质是(C)
A、五类双绞线
B、微波
C、光缆
D、同轴电缆
02、网络应用分为C/S与B/S两种模式,与B/S结构相比,C/S结构最大的特点是(B)
A、更适合应用于局域网
B、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
C、可以直接在浏览器中操作
D、客户端响应快
03、下列选项中,不能做为网络之间的传输介质的是:(D)
A、电话线
B、微波
C、红外线
D、化纤
04、下列选项中,属于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的是(B)
A、视频采集卡
B、网卡
C、声卡
D、摄像头
05、计算机网络的____功能,可以实现将计算机中的文件设置成共享,供局域网中的其他用户使用。

(A)
A、资源共享
B、分布控制
C、分布处理
D、数据传送
06、下列设备中,哪一个属于计算机网络设备?(A)
A、路由器
B、摄像头
C、打印机
D、显示器
07、由两根互相绝缘的铜导线绞合而成的网络介质是:(D)
A、光钎
B、同轴电缆
C、光缆
D、双绞线
08、在下列的网络应用中,对网络带宽要求最低的是:(D)
A、网络可视电话
B、网上视频点播
C、网上视频聊天
D、收发邮件
0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硬件的是:(D)
A、交换机
B、双绞线
C、网卡
D、声卡
10、下列不属于网络规划设计主要工作的是:(D)
A、确定网络拓扑结构
B、确定网络规模
C、选择网络硬件和软件
D、网络设备装饰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范围可分为:Lan局域网(如校园网)、Man城域网、Wan广域网(可跨越国界和洲界)
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三种类型: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IP电话采用的是分组交换技术,传统电话采用的是电路交换技术,电报系统使用的是报文交换技术。

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总线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
01、现在的公司一般都有自己内部的计算机网络,以方便公司的人员互相交换共享资源,那么
按照覆盖范围来说,公司内部的网络属于(C)
A、星型网
B、以太网
C、局域网
D、城域网
02、通常用来划分广域网、城域网和局域网的主要依据是:(A)
A、网络通信的范围和距离
B、传输控制协议
C、信息交换方式
D、资源共享方式
03、在计算机网络中,广域网与局域网的分类标准为下列选项的哪一个?(C)
A、通信速率
B、用户类别
C、覆盖范围
D、通讯协议
04、通常情况下,从网络覆盖范围来讲,范围大小居中的是:(C)
A、局域网
B、广域网
C、城域网
D、校园网
05、广域网、局域网的英文缩写分别为:(B)
A、LAN、W AN
B、W AN、LAN
C、W AN、MAN
D、MAN、LAN
06、一家公司内部的网络一般属于:(A)
A、局域网
B、城域网
C、广域网
D、虚拟网
07、小明的家里有一台台式电脑和两台笔记本电脑,为了能让三台电脑通过一条ADSL线路共同上网,小明将三台电脑组成了如图所示的网络。

从覆盖范围来看,该网络属于(A)
A、局域网
B、小型网
C、城域网
D、家庭网
08、计算机网络按照网络覆盖范围可以划分为(C)
A、有线网、无线网
B、星形网、总线网、环形网
C、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
D、高速网、低速网
09、需要在通信双方建立一条实际的物理连线,才能实现通信,通信结束后物理线路被断开的交换技术是:(C)
A、分组交换
B、报文交换
C、电路交换
D、标准交换
10、IP电话因其拨打长途电话的费用极其低廉而逐渐流行起来,那么IP电话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是(C)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分组交换
D、信元交换
11、在实际应用中,专线电话、IP电话、电报分别使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为下列选项的哪一个?(B)
A、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技术
B、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
C、电路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
D、分组交换技术、报文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技术
12、下列哪种网络拓扑结构工作时,其传递方向是从发送数据的节点开始向两端扩散,只有与
D)
A、
B、
C、
HUB
D、
13、王老师将信息技术办公室的5台电脑组成了如下图所示的网络。

从拓扑结构看,该网络属于(B)
A、树型
B、星型
C、环型
D、圆型
14、网络部署设计时以交换机作为中央结点,其他计算机都与其相连接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属于下列选项的哪一种?(C)
A、总线型结构
B、环型结构
C、星型结构
D、混合型结构
15、计算机网络一般可以划分成星型、环型、总线型,这里的“星型、环型、总线型”指的是计算机网络的(D)
A、通信速率
B、覆盖范围
C、传输方式
D、拓扑结构
1、网络协议的概念和作用:
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要进行通信,就必须使用一种双方都能理解的语言,这就是协议。

通信协议是网络上的各种计算机系统、网络设备之间进行相互通信的一整套规则。

2、为了降低协议设计的复杂程度,采用了分层解决的原则。

分层解决的原则是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容易解决的、各自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子问题来解决。

基于这种分层解决问题的思想,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用来解决网络信息交换的规范性问题。

3、网络通信原理
(1)、OSI模型:是作为标准制定的,是一种理想的概念模型,并不是实用的协议体系。

(2)、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和网络互联协议。

大致可分成四层,TCP协议和IP协议是最重要的核心协议。

IP协议的工作是把数据包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TCP协议的工作是对数据包进行管理与校核,保证数据包的正确性。

TCP/IP协议是组建局域网的首选协议。

TCP/IP协议是因特网的主要协议。

OSI模型与TCP/IP协议的对应关系图
4、防火墙是建设网络中重要的安全工具。

局域网用的防火墙大多选用硬件,因为硬件防火墙性能更加稳定。

硬件防火墙放置的位置是在局域网对外的通道上,以保证内部、外部网络之间传输的数据都会经过它。

软件防火墙一般会放置在路由器上。

0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
A、网络协议是使用者之间的口头协定
B、网络协议是保证网络中不同计算机能彼此通信应共同遵守的规定和约定
C、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计算机连接而成的
D、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介质和网络连接设备连接在一起的
02、在OSI参考模型中,将网络结构自上而下划分为七层。

下列关于数据在不同功能层之间传输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发送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都去掉协议控制信息
B、接收方从下层向上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都附加协议控制信息
C、发送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都附加协议控制信息
D、接收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每经过一层都去掉协议控制信息
03、TCP/IP协议体系和OSI参考模型分别分成几层?(B)
A、7和7
B、4和7
C、7和4
D、4和4
04、TCP/IP协议是因特网中最基本的网络通信协议族,TCP/IP协议共分几层?(C)
A、6
B、7
C、4
D、5
05、因特网使用的最基本的网络通信协议是(B)
A、IPX/SPX协议
B、TCP/IP协议
C、UDP协议
D、NetBEUI协议
06、Internet使用的主要网络通信协议是____,中文意思是“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

(A)
A、TCP/IP
B、NetBEUI
C、IPX/SPX
D、ATM LAN
07、FTP协议属于TCP/IP协议的:(A)
A、应用层
B、传输层
C、网际层
D、网络接口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