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及企业家理论的历史演变
企业家理论——精选推荐
关于企业家理论的研究综述摘要:企业家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企业家理论的发展也为经济学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本文从企业家理论的发展演进进行分析研究,综述了企业家理论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进而又根据企业家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企业家,企业家理论,发展,研究一、企业家理论的演进过程科斯定理的发现标志着旧制度经济学的结束,新制度经济学的开始。
而企业家理论的发展也以此为分界线,科斯以前的成为古典理论,以后的又逐渐发展为由新古典理论学派和现代企业家理论阶段,各个不同阶段也都有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1、古典学派理查德·坎蒂隆在1775年出版的《商业的性质概论》中提到:企业家自己的收入,由于存在谷物供求变化、价格波动等不可预测的情况,是不确定的。
坎蒂隆依此推断说,把农产品运到城市的商人、农产品的批发商和零售商等这些在交换和流动中起着中介作用的人,收入同样是不确定的,因而部属于企业家阶级。
坎蒂隆将“企业家”这个词语引入到经济学中.认为企业家是“风险承担者”。
萨伊在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指出,企业家是将一切生产手段——劳动、各种形态的资本或土地等组合起来的经济行为者。
他将企业家的利润与资丰家的利润区分开来并进一步指出,企业家不仅应具备指挥和监督能力,而且还要有判断能力、恒心、商业领域的知识、组织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的能力。
萨伊把企业家看做是将土地、劳动、资本这三个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的第四个生产要素,认为企业家可以是自有资本的经营者.也可以是借贷资本的经营者。
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企业家的概念,但同时也忽略了“承担风险的精神”和“创新”这至关重要的两点。
2、新古典学派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中是没有企业家位置的,而试图把企业家纳入经济理论的努力主要体现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奈特的不确定性理论以及卡森和列宾斯坦的市场失效理论中。
新古典学派对企业家在市场中的角色主要有两种观点:种是以马歇尔、柯兹纳等为代表的均衡体系的企业家理论;另一种观点则是以熊彼特为代表的均衡破坏者理论。
《企业家理论》课件
挑战
信息不完全、时间压力、资源限制、 不确定性等都是企业家在决策过程中 面临的挑战。
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企业家有更多的机会去创新和变革。 同时,优秀的决策也可能带来巨大的 商业成功和回报。
06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概念
定义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家在追求企业盈利的同时,积极承担对员工、消费 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家是承担风险的人
企业家在创业和经营过程中,承担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
企业家的角色
战略制定者
企业家需要制定企业发展的战略,确定企业的方向和目标。
决策者
企业家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需要做出各种决策,以应对市场的 变化和挑战。
领导者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领导者,需要激励和带领员工实现企业的目标 。
企业家的素质
,从而驱动他们进行创新。
技术进步
02
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家会利用新技术进行产品或服务的创新
,以提高效率或创造新的价值。
竞争压力
03
市场竞争是企业创新的直接动力,企业家为了保持竞争优势,
会不断寻求创新。
企业家创新的过程
01
02
03
04
识别机会
企业家通过市场调查、技术跟 踪等方式,发现潜在的创新机
会。
风险调整决策
企业家在决策时,应充分考虑风险 因素,根据风险大小调整策略。
企业家的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规避
通过改变计划或采取措施,避免某些可能带 来损失的风险。
风险分散
通过多元化投资或合作,分散单一风险带来 的损失。
风险转移
将风险转移给其他方,如购买保险、外包业 务等。
第四章、企业家理论
(1)早期学者的探讨
•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Say,1803年)最早赋予企业家 突出的地位,认为企业家是指老板、经理,是在 工业、农业和商业三个产业“承担一家公司的直 接责任”和“管理职务的人” • 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把土地、劳动力、资本这 三种要素结合在一起的第四个生产要素 • 将经济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 高领域的人 • 企业家是生产要素的结合者和协调人,其功能 “就是应用既得的知识去创造供人类消费的产品”
第二节、熊彼特及其主要理论
• 熊彼特(J.A. Schumpeter, 1883~1950) • 奥地利经济学家,曾师 从庞巴维克,后改投马歇 尔门下。1919年出任奥地 利财政部部长。后在德国 波恩大学、美国哈佛大学 任经济学教授,曾任“计 量经济学会” 熊彼特认为,对于资本主义来说,每个周 期包括的4阶段中, • “繁荣”、“衰退”两阶段是本质的, • “萧条”和“复苏”两阶段是非本质的。 • 尖锐的社会矛盾和个人障碍发生于非本质 阶段,能够用政策消除它们。
• 熊彼特认为,历史上的创新千差万别,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也大小不同,因而周期有长有短。他综 合了前人的论点,提出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 中同时存在着三种周期: • ①康德拉季耶夫周期(Kondratieff cycles)——苏 联Н.Д.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大周期(或称长波),这 种周期的长度为50~60年。 • ②朱格拉周期(Juglar cycles )——法国C. 朱格拉 (1819~1905)提出的1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 • ③基钦周期(Kitchin cycles)——美国J.基钦提出 的平均长度大约40个月的小周期,亦称短波。
主要著作有 《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 《经济周期》(1939)、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1942)、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 (1951)、 • 《经济分析史》(1954)。
马歇尔企业家理论
企业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他们通过创办企业、创造就业机会、 提供产品和服务,促进经济增长和社 会发展。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活动,为经 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动产业升级 和转型,提高国家竞争力。
企业家在创新和风险承担中的作用
企业家在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通过引入新技术、开 发新产品、改进生产方式等手段,推动企业不断创新和发展 。
对现代创业的影响
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至今仍然是创 业领域的重要参考,鼓舞着新时代 的创业者们勇敢面对挑战、创新思 维并追求成功。
02
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 用
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
01
市场经济中,企业家是市场的主 体,他们通过组织、协调和优化 资源配置来满足市场需求,推动 经济发展。
02
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通过不断 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 份额,促进经济增长。
机会与利润
马歇尔认为,企业家通过 识别市场机会并利用这些 机会来创造价值,从而获 得利润。
马歇尔企业家理论的意义
对经济学的影响
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为经济学领 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对后 来的经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对实践的指导
该理论对于企业家和企业高管在实 践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帮助他们 理解市场环境、抓住机会并做出明 智的决策。
组织管理领域
马歇尔企业家理论中的组织管理思想对于企业组织管理也 具有指导作用。未来可以将马歇尔企业家理论应用于组织 管理研究中,探讨如何通过企业家精神、创新和组织能力 等实现企业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
社会创新领域
马歇尔企业家理论强调创新和组织能力对于社会发展的重 要性。未来可以将马歇尔企业家理论应用于社会创新研究 中,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和组织能力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西方企业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理论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然 而,现有的企业理论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对企业本质的理解仍存在争议,对 企业成长的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的探讨尚不充分,对企业治理结构的最佳模式的 研究也未达成共识。
2、西方企业理论与中国实践的 结合
西方企业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中也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然而,由于中国的经 济体制、文化和历史背景与西方国家存在较大差异,西方企业理论在中国并不能 完全直接套用。因此,如何结合中国实际,对西方企业理论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创 新,
3、20世纪80年代:企业理论的 提出和探索
20世纪80年代,西方企业理论开始形成。这个时期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 化,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个背景下, 企业理论开始企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提出了许多具有代 表性的理论。
1、企业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存在 的问题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企业作为生产组织的形式开始逐渐兴起。这个时期的 企业主要是以工厂制度为主,将生产过程组织成一体,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和 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的出现为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推动 经济成长的重要力量。
2、20世纪20年代:企业组织形 式的创新和变革
20世纪20年代,企业组织开始经历大规模的变革。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意 识到企业组织的效率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各种新型企业组织形式开始涌现。其 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股份制公司。这种组织形式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 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吸引投资、扩大规模并提高效率。
3、20世纪80年代:企业理论的 提出和探索
20世纪80年代,西方企业理论开始形成。这个时期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 化,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个背景下, 企业理论开始企业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提出了许多具有代 表性的理论。
第五讲企业的企业家理论
二、企业家的功能
• 继马歇尔之后,熊彼特、科斯纳、奈特、 卡森等人,对企业家现象进一步加以研 究。 关于企业家的职能与作用,尽管众 说纷纭,但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加以分析。
• 首先,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家是起关键 作用的创新主体。社会经济不断地由一个阶段 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由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是推动经济发 展的原动力。企业家不断追逐超额利润的动机 促使他不断去寻找新的获利机会。单个企业家 的这种创新给企业家带来了巨额收收益,众多 企业家的创新活动汇集起来,就如同一股巨大 的力量,不断地推动着经济摆脱旧有的轨迹和 旧有的模式,打破原有的均衡状态,实现新的 发展。
• 第三种,文化因素观。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 一些学者,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企业家的形成。 认为欧洲企业家阶层的形成是新教精神的产物, 而东方企业家的形成则是由于儒家文化。儒家 精神中的天人合一强调“人治”的思想,形成 了华人企业中较为普遍的“企业家族主义”现 象。而西方的新教与此截然不同,新教精神中 更加强调理性化的制度,注重对严谨形式的法 律和可预测的法定程序的追求,并因此形成了 “经理资本主义”。
• 第二种,人力资本积累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 为,企业家的形成也就是企业家才能的培养, 才能是由教育和培训形成的。企业家作为一种 人力资本,是通过正规教育和培训形成的。企 业家才能作为一种管理劳动,本身很难度量, 而学历和实践经历作为一种可视的因素,能够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度量问题。在不存在其他有 效的度量方法的情况下,把企业家的形成看成 是不断积累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 来证明,更具有实际意义。
• 其次,在宏观的制度影响之外,企业组织制度 也与企业家现象密不可分。同样类型、同样规 模的企业,在效率上存在很大差异;而低效率 的企业组织在投入和技术上与高效率的企业组 织基本相同,原因在于组织管理制度。 • 企业家的职责就是充当改进路径和结点“投入 完成者”和“缺口填补者”,通过对企业内部 组织制度的改进和设计,提高组织运作效率。
企业家理论综述
企业家理论综述摘要:从18世纪30年代康替龙提出企业家概念以后的200年间,经萨伊到马歇尔,历经企业家理论早期发展的三个阶段。
熊彼特对职业企业家范畴和功能的界定,为把企业家理论纳入现代企业理论奠定了理论前提。
现代企业理论的最新发展,特别是契约理论、的推进几乎都是以企业家理论为出发点,企业家的激励约束问题与企业的性质和类型、企业的治理结构、企业的资本结构等这些现代企业理论所考察的基本问题密切相关,现代企业家理论已成为现代企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字:企业家 企业家理论企业家这个词,从16世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被赋予了冒险者的身份。
而在这之后到现在的若干个世纪里,企业家先后被赋予了经营者、资本家、经理、革新者等身份。
这些身份的赋予,反映了在时代更替,生产力发展,制度变迁的历史中,对企业家的不断思索。
但是,在这段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社会化生产的先行者和执行者,企业家这一路走得并不顺利,企业家理论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从企业家这个名词的诞生,到企业家在经济实践中地位的确立;从经济学理论中偶尔对企业家的提及,到系统的企业家理论的形成,企业家和企业家理论经历了几个世纪的风雨。
市场不是由上帝、大自然或经济力量所创造,而是由企业家所创造。
成功的企业背后一定有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和一个极具凝聚力的企业家精神。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企业家的作用对整个企业生死攸关。
不是所有在领导岗位的都是企业家,不能创新的企业领导者只是一个企业工作者。
有许多企业领导人,特别是有远见的企业领导人,能凭借超凡的个人能力来改变一个企业的现有处境,挽狂澜于既倒,变劣势为优势,化优势为胜势。
因此,组织需要依靠那些伟人来摆脱困境,向前发展。
恰如郭士纳之于IBM,韦尔奇之于GE,比尔·盖茨之于微软,葛洛夫之于英特尔,拉里·艾利森之于甲骨文,盛田昭夫之于索尼,施振荣之于Acer,柳传志之于联想,张瑞敏之于海尔……。
对高科技企业来讲,固然需要技术天才,然而,那些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当家人和掌门人更不可或缺。
企业家精神理论的演化与新进展
企业家精神理论的演化与新进展作者:王丽敏肖昆项晶来源:《经济师》2010年第07期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家精神在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理论与实业界关注的焦点。
然而,我国各界人士对企业家精神理论的认识、研究还没能够形成系统的理论并应用于实践。
因此,文章研究旨在通过从个体企业家精神、公司企业家精神、内部企业家精神、社会企业家精神四条脉络对企业家精神理论进行系统的文献梳理,把握不同专家学者对企业家精神理论的认识,为进一步丰富其理论内容提供一个有益的理论平台。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个体企业家精神公司企业家精神内部企业家精神社会企业家精神中图分类号:F272.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025-03一、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自Schumpeter(1934)最早提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创新精神”以来,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其中,Cole(1946)指出,企业家精神是在不确定环境下,通过个人或参与团体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系列行为,这种行为会受现在经济和社会力量的影响。
与Cole从“企业家行为”视角来阐述企业家精神不同,Glosten&Muller (1993)则关注企业家精神的形成过程,在他们的论述中,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从新的、独一无二的、有价值的资源组合中攫取利润的过程。
与此相似,张玉利(2004)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将一系列独特的资源集中在一起从事开采机会的过程,研究的焦点是机会而不是目前所掌握资源的情况,是在动态复杂环境下组织谋求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周其仁教授基于功能和能力视角给企业家精神下定义,指出所谓企业家精神,首先,企业家就是创新,别去做别人已经在做的事,一定要找到新的市场机会;其次,企业家对潜在的市场机会有敏感;最后,企业家对市场“不确定性”能够驾驭。
而Kao & Tan wee liang(2003)通过分析企业家精神的特质,认为企业家精神是所有经济活动的驱动力,它包括寻找机会、承担风险和推动事物的发生发展,企业家精神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企业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要点
企业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要点一、古典企业理论亚当·斯密在他的经典著作《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论述了他的企业理论,他将劳动分工、专业化与生产力的提高结合起来。
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导致专业化生产,同时促进了新的工具的发明和应用,是生产力的主要来源“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
”斯密列举了苏格兰高低的劳动分工情况进行说明.斯密所处的年代是企业还不发达的年代,还出于手工业企业的年代。
在这个阶段,斯密观察到的是以内部劳动分工为基础的工厂手工业,它是劳动分工、专业化和协作的产物,随着失常范围的扩大,这种劳动分工的程度也随着加深,因此只能算作一种“初级”企业形态[1]。
二、企业的契约理论企业的主流契约理论之先河由科斯开辟,之后由阿尔钦和德姆赛茨等学者加以开拓。
这一派的宗旨是,企业乃“一系列合约的联结”,而不仅仅是物质财产的简单聚集。
然而,每个作者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最具影响的是交易费用理论和代理理论。
前者的重点仅限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后者则侧重于企业的内部结构与企业中的代理关系。
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分为二类:一类为间接定价理论, 另一类为资产专用性理论。
1. 间接定价理论。
这一理论的要旨是:企业的功能在于节省市场中的直接定价成本( 或市场交易费用)。
科斯是第一个按照市场价格机制下交易费用的方法研究企业存在合理性的人。
他认为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互相替代的手段;它们之间的不同表现:在市场上,资源的配置由非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 而在企业内,相同的工作则通过权威关系来完成。
二者之间的选择依赖于市场定价的成本与企业内官僚组织的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
企业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权威关系能大量需分散定价的交易数目,即按合约对投入物行使有限使用权的企业家或代理人可以不顾每项具体活动的价格而指挥生产。
2. 资产专用性理论。
这一派理论将企业看成连续生产过程之间不完全合约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实体,认为企业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当合约不可能完全时, 纵向一体化能够消除或至少减少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机会主义问题。
论西方企业家理论的演变和发展
西方企业家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引言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企业家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他们通过创业创新、风险承担和资源整合来促进经济变革。
西方企业家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始于18世纪工业革命,随后在不同学派和学者的研究和贡献下逐渐发展。
本文将探讨西方企业家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过程。
18世纪工业革命和经济自由主义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为企业家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商机和财富。
经济自由主义成为当时的主导思想,认为市场竞争和私有财产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亚当·斯密是经济自由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他强调市场利益导向和自由贸易的重要性。
19世纪经典经济学派和理性人模型19世纪的经典经济学派进一步发展了企业家理论。
理查德·卡尼和约瑟夫·斯坦有尔的研究提出了理性人模型,认为企业家通过分析和预测市场变化来做出决策。
他们将企业家视为理性的经济行为者,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
20世纪奥地利学派和创业精神20世纪的奥地利学派对企业家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和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等学者强调了创业精神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创业者通过创新和风险承担来推动经济增长。
创业者不仅是资源整合者,还是创造新市场和价值的推动者。
契约理论和企业家的风险承担角色契约理论在20世纪后期成为企业家理论研究的核心。
契约理论研究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同关系。
企业家被视为承担风险的一方,他们通过与供应商、雇员和消费者等相关方进行合同交易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创新与企业家理论的新发展近年来,创新被认为是企业家理论的关键要素。
企业家不仅要整合资源和承担风险,还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可以是产品、服务、组织或市场的创新,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来获得竞争优势和增加利润。
社会企业家和可持续发展除了经济利益,社会企业家还关注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第八章企业家及其企业理论
企业的本质及与市场的关系/The nature of firm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rket
04➢ 企业体现了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特殊性/Firm reflects the specialty of entrepreneur human capital
数(To set up a new production function),把一种从未有过的有关生产要素和生产
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系统。 创新具有五种基本形式:一是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征;二
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adopt a new production method);三是开辟一个新市
• 信息悖论(information paradox) • 价值识别的困难性(The difficulty of value identification)
• 不可让渡性(inalienability)
• 非从属性(non-attribute)
➢ 企业是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间接定价器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上述性质意味着它难以通过直接定价的方式进行交易(It is difficult to trade through direct pricing),甚至也不可能用劳动雇佣契约的方式加以利 用。企业家只有自己创立企业,使自己成为企业剩余收入的索取者(make himself as the person of claiming the firm’s surplus income),由此间接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Chapter 8
在这种逻辑下,“企业家”就被定义为“在独特的(distinctive)、不可预期的 (unexpected)、通常也具有复杂性质的环境中,专门从事判断和决策的人(A person who specializes in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新中国四代企业家发展史
新中国四代企业家发展史[2009-10-20 19:00:12]建国60年来的时代更迭,淘洗出四代企业家。
第一代试图挣脱体制的束缚,第二代探寻商业秩序和理性,第三代左右逢源、呼风唤雨,第四代在懵懂中磨砺自己。
但很多中国商业史上的“英雄”,习惯用“运气”解释自己的成功,时代已经在他们的思维和阅历中打下深深烙印,这像一种宿命。
2009年是个生日庆典颇为集中的年份。
除了万众瞩目的建国60周年庆典,很多中国企业也迎来了自己的周年生日。
10周年的公司大多与互联网相关,携程、搜房网……创业与扩张历程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衰退与复兴。
成立于1994年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正在筹备建院15周年庆典,15年间接受工商管理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的必修课程;年龄稍长的万通集团今年年满18周岁,恰好50岁的董事长冯仑认为,万通才刚刚成人;创立于1984年的联想集团将满25岁,经历了国际化挑战后的联想正在重新起步。
树木的年轮记录着成长岁月的痕迹,商业的年轮上同样记载着创业者们曾经和正在经历的时代烙印。
当我们尝试着将企业创业者的出生年代放入企业生命周期曲线中观察时,生于40年代、50年代的人所创立的企业,已经接近或者走过了第一个生命周期的巅峰。
他们创业时已经年届不惑,曾经是冲破束缚、创新进取的商业偶像,今天却身处个人与企业的困顿之中,苦苦寻找着突破瓶颈的良方。
出生于60、70年代的企业家时,他们提及最多的词汇是“扩张、并购、国际化”。
而立之年创业,经过10年左右的磨砺,他们所创办的公司大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曲线的高速成长阶段。
这一代人自认为是时代的幸运儿。
出生于60、70年代的创业者们不需要像前辈们那样必须大胆冲破体制的束缚,也无需为企业模糊的产权结构担扰。
在他们心目中,公司是由谁创立的并不重要,从创业、融资到上市,从属于几个人的公司变成公众公司,从“知道公司是谁的”到“不知道公司是谁的”,这样的发展路径才能让企业在快速扩张中保持基业长青。
试析企业家理论在西方的发展演变
试析企业家理论在西方的发展演变内容摘要:1. 古典经济学时期自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之后,古典经济学时期的经济学家多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中,而逐渐忽略了企业家的作用。
资本理论和重农主义的经济学家则倾向于将企业家与资本家等同起来。
其中,马克思认为企业家是...1. 古典经济学时期自亚当·斯密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概念之后,古典经济学时期的经济学家多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中,而逐渐忽略了企业家的作用。
资本理论和重农主义的经济学家则倾向于将企业家与资本家等同起来。
其中,马克思认为企业家是一种特殊的被人格化的资本,是资本的所有者;杜尔阁则认为企业家所获收入实际上是资本的收益。
真正认识到企业家是区别于资本家的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1803)。
在亚当·斯密生产三要素分类的基础上,他认为,企业家应被归类于“劳动”,即企业家的收入是源于其对企业的监督管理的劳动,是对其掌握的科学技术和承担的风险的报酬;而资本家的收入则是利息收益。
萨伊继康替龙之后首次将企业家作为经济中核心对象放在了突出的位置。
在其著述《政治经济学概论》中,他将劳动区分为为理论、应用和技术三种,其中从事“应用”劳动的人即为企业家,即企业家是通过自身劳动将各种生产要素组织并加以“应用'的人。
因此,企业家“必须掌握监督与管理的技术”,并且能够在使产品的市场价格高于其生产费用以使企业获取利润∞3,说明了企业家应具备的生产组织才能。
2. 新古典经济学时期新古典经济学时期,西方社会开始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社会。
作为生产组织者的企业家,其在承担风险、管理决策、创新等方面的职能也得到了进一步认同。
因此,这一时期对企业家的研究开始逐渐由表及里,无论是其概念、作用及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上都获得了比古典经济学时期更深入的研究。
其中,马歇尔(1890)继承了亚当·斯密生产三要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将企业家的才能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引入生产函数中,并将企业家被定位为联系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中间人”。
关于“企业家”概念的一些观点.pdf
学无止境关于“企业家”概念的一些观点奥联网:金雄“企业家”一词最早出现于1755年康替龙所著的《商业概况》一书。
继康替龙之后,萨伊最早强调企业家的重要地位,并赋予企业家以企业组织“协调者”的角色。
以后这一术语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但到19世纪末,随着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兴起,企业家从经济学理论中消失了。
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重新强调企业家的作用,并且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企业家的多种职能。
继马歇尔之后,关于企业家的一般规定性主要有以下几种:(1)1921年,奈特在其博士论文《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中,认为“企业家是不确定性决策者”。
在不确定性世界中,企业家的首要职能是“决定干什么,以及如何去干”,决策正确,企业家得到剩余或利润,决策失败,企业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损失。
奈特关于企业家的内在规定性的说明,实质上是从企业的交易性角度来展开的,这使他比萨伊进了一步,但同时,他又忽视了企业家的生产作用。
(2)19世纪30年代,熊彼特在其名著《经济发展论》中,确定了企业家的明确含义:“企业家即创新者”。
这种创新有五种类型:引入新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夺取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供应来源和创立新的工业组织。
与奈特相比,熊彼特的企业家定义又回到了企业家在企业中的生产作用。
与萨伊相比,他由于强调创新,显然也进了一步。
(3)1973年,奥地利学派的柯兹纳在其著作《竞争与企业家精神》中,将企业家定义为:“具有一般人所不具有的、能够敏锐地发现市场获利机会的洞察力的人”。
(4)彭罗斯在企业家内在规定性的探索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企业家与他在企业中的地位、职务毫不相干,他是指发挥“企业家服务”作用的人。
彭罗斯用企业家服务来概括企业家在企业内、外的作用,实质上就是在讨论企业家在企业的生产性和交易性两个方面的作用。
(5)卡森在1982年出版了《企业家:一个经济理论》中将企业家定义为:“专门就稀缺资源的配置做出判断性决策的人”。
企业家概念的历史演变
企业家概念的历史演变
常余年;韩大刚
【期刊名称】《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9(000)003
【摘要】对于企业家的概念经历了不同的历史过程,西文学者对企业家概念发展的历史贡献是很大的。
我国社会对企业家概念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至今仍不能说社会对于企业家的概念已经完全理解了。
【总页数】4页(P35-38)
【作者】常余年;韩大刚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2.91
【相关文献】
1.企业家及企业家理论的历史演变 [J], 刘志永
2.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能力和企业家人力资本概念辨析 [J], 曹春霞
3.企业家定义偏差与亚企业家概念提出 [J], 阮德信
4."沿循"概念表征形式与概念域成员历史演变 [J], 马梅玉
5.从"看视"概念域的历史演变看古今概念化和词化方式的变化 [J], 贾燕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企业家及企业家理论的历史演变内容摘要: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这一命题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谁是企业家”以及“企业家做什么”的核心问题,各经济学派却众说纷纭。
从经济史来看,基于经济学家观察角度和所处经济阶段的不同,大致有古典式企业家、奈特式企业家、柯兹纳式企业家、熊彼特式企业家四种类型。
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转型的特殊时期,不管上述哪个企业家类型显然都不能涵盖中国现阶段企业家的内涵。
借鉴企业家的传统理论并结合中国经济的特殊阶段任务来勾勒中国企业家是当务之急,也是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企业家创新型经济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从经济史来看,经济学家无法回避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寻找经济增长的“国王”。
企业家似乎很早就登上了“经济歌剧”的舞台,只不过随着剧情的演进和序幕的更迭,企业家的角色―正如一直为其呐喊的奥地利学派一样―逐渐淹没在如此宏大、热闹的经济剧情中了。
好在历史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主流经济学越来越无法有效解释经济现象的事实使人们意识到“舞台上是一幕没有丹麦王子的《哈姆雷特》剧”。
本文以不同的经济学流派为维度来回顾和评价企业家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8世纪70年代-19世纪70年代:古典经济学时期关于对“企业家”的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1755),此后散见于经济学家的著作中。
自亚当?斯密开创古典经济学始,企业家在趋于范式研究的经济理论中的地位几经起伏。
在斯密笔下,“每个个体……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能使他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因此,“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各种资源的配置,企业家也就失去了其在经济增长中的特殊地位。
斯密进一步沿着“财富-分工-市场-资本积累”的脉络,得出了资本是一国财富(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起作用的是资本而不是作为资本积累载体的资本家(坎蒂隆或杜尔哥式的企业家)。
斯密“也偶尔瞥一眼企业家这一经济类型……,也不会否认买卖是要由人来经营的”(熊彼特,1954),企业家的作用就是资本家―资本操纵的台前木偶积累资本而已。
萨伊重新把在斯密那里消失的“企业家”复活并把他带到了“经济舞台”的中央,在其笔下,企业家职能是“在于把各个生产要素结合成为一个进行生产的有机体”,企业家因此承担了中介人角色。
萨伊的企业家分析有很多的进步性,但没有进一步去甄别企业家特殊职能和日常管理职能。
李嘉图的高度抽象演绎方法和偏向于财富分配的研究目的,使得在斯密那里作为资本家的企业家身影在李嘉图的“编剧”下消失了,即使在同时代的萨伊的舞台上活跃着肩负生产者和风险承担者功能的企业家的身影也没有引起李嘉图的关注。
穆勒在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1848)中含糊地提到了企业家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其报酬的来源,认为企业家的功能是监督、控制、指挥以及承担风险,他的报酬来源于其稀缺性带来的类似于租金的利润。
从其思想来看,穆勒的企业家是资本家、管理者的混合体。
但他似乎又不满足这一定义,“如果这是事情的全部,他可以完全满足于management这个很好的英文名词……,而不必惋惜没有很好的英国词来翻译entrepreneur 一词”(熊彼特,1934)。
在这个时期,以英国经济学家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大行其道,但还有不同的经济思想正在兴起,其中,最主要的是德国历史传统学派的散见观点。
约翰?海因利希?冯?屠能在其著作《孤立国》(1826)中对企业家在经济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首次把企业活动中管理者和企业家的功能区分开来,认为企业家是企业的探索者和领路者,付出了承担风险的智慧和才能,因此企业家获得企业在支付生产成本后的利润。
另一个获得熊彼特极高评价的是德国经济学家曼戈尔特(Mangoldt),他把坎蒂隆的生产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思想引入生产,把生产活动区分为不承担风险的按照指令生产和面临不确定性的为市场生产,后者中的不确定性使得企业家的创新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这些非主流学派的经济学家虽然提供一些关于企业家的重要洞见,但没有引起经济学界足够的重视。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年代:广义新古典经济学时期1870年是经济学史上的重要分水岭,在此前后的边际革命推动古典经济学向新古典经济学转变,三位推动人的学派渊源也演化为三个主要的分支:奥地利学派、洛桑学派、新古典经济学。
企业家自然就是奥地利学派“舞台”上的主角,而其他两个学派是研究“资源配置、均衡下的最优化”的经济学,正如鲍莫尔(baumol,1968)所言,企业家的决策和协调功能变得可有可无了,在主流经济学家中“消失了”。
(一)洛桑学派瓦尔拉斯对企业家认识的贡献“虽是消极的,却很重要”(熊彼特,1934)。
他把既不赚钱也不赔钱―只有在静态均衡不满足时才可能出现企业家引入了他的体系,认为企业家在一般均衡经济系统中既不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资本家式的企业家,也不是管理者式的企业家,企业家是生产和消费时间过程中的桥梁,在价格机制的引导下发挥了不均衡到均衡之间的“桥梁中介”作用,“在我看来,企业家的定义是将经济学的所有组成部分整合起来的粘合剂”。
瓦尔拉斯的企业家观点相对古典经济学式的企业家而言,较为真实的刻画了企业家行为,遗憾的是在其假设诸多的一般均衡模型中,真实的企业家行为已被排除在模型之外,即使是在达到均衡以前,企业家的中介作用也只是按照价格体系的引导,被动地执行桥梁作用,使不均衡达到均衡彼岸,因为价格机制会自动实现价格出清的稳定均衡状态;企业家只是接受价格机制引导去适应不均衡,他的收入或报酬只是“桥梁”支出的回报,而不是主动地去发现不均衡,从而获得“熊彼特式”的报酬。
(二)新古典经济学派马歇尔是最早把企业家作为独立生产要素、从分析管理者收入的角度对企业家进行研究的。
认为企业家“是那些把企业的风险和管理看成自己在组织工业工作中应尽本分的人,他们冒着或承担营业的风险,集合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是以自己的创造力、洞察力和统帅力,发现和消除市场的不均衡,创造交易机会和效用,给生产过程指出方向,是生产要素组织化的人”(马歇尔,1890)。
他过于关注比较静态分析和局部均衡理论,以至于忽视了资本主义进程中不断涌现的创新现象,这导致了他的企业家是静态、机械的企业家。
克拉克(F. W. Crick)的企业家是最接近熊彼特式企业家,把企业家同技术的、商业的或组织的改进成功地与经济过程联系在一起的,而且认为企业家的利润是超过利息(地租)的一种剩余。
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学家注意到了企业家的重要作用,但其与一般均衡分析框架是不相容的,动态变化的企业家及其行为也就只能游离于分析框架之外。
(三)奥地利学派奥地利学派的“大陆传统”学派的渊源,使得“企业家”成为该学派研究的出发点和理论的核心,奥地利学派对企业家的重视程度最高(Hebert,et al,1982)。
门格尔通过边际效用解决了古典经济学的价值悖论,进而否定了古典经济学的“长期下生产成本决定价格”观点,认识到“因果关系……是与时间密不可分的”,生产过程本质上是不确定的,因而需要一系列的“企业家”功能:预测未来需求、进行经济计算、配置资源实现“意愿的行动”、监督生产计划的执行。
门格尔的企业家有古典经济学的“资本家”的成分,因为“指挥资本提供服务是经济活动运行的必要前提”,但其具有“引领着不确定性的因果过程…….能够通过积极寻求财产最有价值的用途来获取利润,而利润意味着对他从事风险性活动的回报”。
庞巴维克在其《资本与利息》(1884)中回答“如果要扩张资本,又应该如何操作”的问题时,认为企业家的职能是实现“储蓄和消费的结构性变革”,不同环内资本品的相对价格是他们行动的风向标,企业家不仅是发现机会的“套利者”,也是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革命者”。
法兰克?A?菲特(1904)认为企业家的职能主要是对未来事件的准确预测,而且企业家的这种能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市场永不停歇的竞争依据企业家技能进行分工,从而确保“较高位置属于那些最有能力的人,从而同时改善雇主与雇员双方的效率”。
企业家是“专业化的风险承担者,是弹簧和缓冲器,负载、分散产业中的压力”。
企业家的利润“是企业家预见与判断的回报……不是由风险而来的,而是对其承担风险之优秀能力的回报……其利润不是从劳动所得中攫取的……就像劳动力凭借自己的技能挣得工资一样”。
20世纪30年代至今:现代经济学时期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得经济学家的研究重点从新古典经济学的收入分配、市场机制转向了古典经济学的经济增长问题。
凯恩斯革命意味着经济学研究主题的重大转折以及新古典经济学向现代经济学的过渡。
基于“企业家”考察角度,本文从“现代”奥地利学派、新古典芝加哥经济学派、德国历史学派各自代表性论述来分别考察。
(一)“现代”奥地利学派米塞斯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奥地利学者,在其笔下,“企业家是一个甘冒风险的投机者、套利者,他的成功或失败取决于他对不确定性事件预期的准确性”。
同时,米塞斯也认为在市场中“企业家的专业功能在于决定生产因素的使用”,正是这些人“比普通人更具有主动性、更有冒险精神……是经济改良的推动者与促进者”,而且他们是“市场的推动力,是导致不断创新与改进倾向的要素”。
而且,米塞斯明确说,“只有指挥行动和生产的人的头脑是创造性的”,批判了“企业家才能是一种管理的生产要素”和“企业家利润是承担风险的结果”的思想。
柯兹纳继承和发展了米塞斯“经济是人的行为”的思想,进而从“竞争性市场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企业家过程”来认识企业家和企业家功能。
在柯兹纳看来,市场过程中不确定性是永恒存在的,但警觉的企业家通过发现和扩散在寻求利润“试错”中的新知识来减少起初对经济的无知,从而降低不确定性,企业家成功发现和降低不确定性的过程,就是趋向均衡的动态过程。
企业家利润来自于―在其企业家警觉引领下从事发现和利用“他能低价进高价出”的情势―价格之间的差距,而不是承担风险的回报。
柯兹纳反驳科斯等一些经济学家的“企业家只是一些专门的人力资本,他的服务包含市场价格和机会成本”的界定,认为企业家与其他所有生产要素服务是不同的,因为他是没有机会成本的。
(二)德国历史学派熊彼特(1934)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中认为,“发展主要在于用不同的方式去使用现有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去做新的事情,而不问这些资源的增加与否”;要实现经济发展,就是要破坏旧组合实现新组合,而企业家就是实现新组合的人。
企业家不是经济中的一种要素,而是建立新的要素使用方式的人,是通过建立新的生产系统对原有要素的服务以不同的方式加以利用的人―把握机会,运用新技术、新资源等来组成新的生产组织形式,通过其创新性的配置资源,实现“新技术-新产品-新行业”,从而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