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概述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探讨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探讨随着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和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油田采出水是指随着原油一起从地下钻井中被抽出来的含油水。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采出水的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对于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和原油生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进行探讨,并介绍当前常见的处理技术和相关设备。
一、油田采出水的特点油田采出水主要来源于原油开采过程中地下含水层中的水,通常含有一定的油脂、悬浮固体、溶解气体等成分。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含油量高:油田采出水中含有一定的原油成分,使得采出水在处理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含油量。
2. 悬浮固体丰富:由于油田地下含水层中的土石层在开采过程中被破坏,因此采出水中会含有大量的悬浮固体。
3. 含有多种盐类:油田采出水中含有多种盐类成分,如氯化钠、硫酸钙、硫酸镁等。
4. 含有气体:油田采出水中还会含有一定的溶解气体,如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由于上述特点,油田采出水的处理工艺相对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进行处理。
二、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油田采出水的处理工艺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几种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需要根据采出水的具体情况来综合应用多种处理技术,以实现对采出水的有效处理。
1. 物理处理:物理处理主要包括沉淀、过滤、油水分离等方法。
通过采用这些方法来实现对采出水中悬浮固体和油脂的分离和去除。
常见的设备包括沉淀池、过滤器、油水分离器等。
2. 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指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变水中物质的性质,从而实现对采出水的处理。
化学处理主要包括调节pH值、絮凝、沉淀、氧化等方法。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絮凝剂、凝聚剂、消泡剂等。
3. 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指通过活性污泥、微生物等生物体来降解采出水中的有机物和去除有害物质的方法。
生物处理适用于对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采出水的处理。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探讨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探讨油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源资源,而油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水产生了水处理和回注的需求。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的研究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油田采出水处理是指将从油井中采出的含油水清除其中的油污物,使其达到环境排放和再利用的标准。
处理的过程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
物理处理是通过重力分离、离心分离、过滤等方法将含油水中的油水分离开。
化学处理是通过加入一些化学药剂,如聚合凝胶、降解酶等,来将油污物进一步分离或者转化为可沉淀物。
生物处理是利用特定的微生物来降解溶解性的有机物。
这些处理过程相互结合,能够更好地去除油污物,并使得油田采出水得以再利用。
回注是将处理过的含油水重新注入到地下,以维持油田的正常开采。
回注地面工艺主要包括水质检测、水质调整和注入。
水质检测是对回注水进行全面分析,检测其中的油脂、悬浮物、倾角和硬度等指标,确保回注水的质量符合要求。
水质调整是根据检测结果对回注水进行处理,以满足注入井的水质要求。
这些处理过程主要包括调整酸度、加入杀菌剂和缓冲剂等。
注入是将处理过的回注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注入井,并控制注入速度和压力,使得回注水能够均匀地注入到地下。
在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的探讨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要根据不同的油井和油田开采方式来设计相应的处理和回注工艺。
油井的投产方式、开采水的含油率和污染程度等都会对处理和回注工艺造成影响。
要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处理和回注的效率和质量。
目前,一些先进的处理技术如电解法、膜分离法和纳米过滤法等已经得到应用,但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需要解决。
还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和监测平台,以便及时掌握油田采出水处理和回注的情况,保障工艺技术的稳定运行和持续改进。
大庆油田水处理及注水工艺技术
大庆油田水处理及注水工艺技术1. 背景介绍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也是全球最大的陆上油田之一。
由于油田开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注水来提高采收率,但是注入的水源多为地下水或者河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才能被用于注水。
因此,水处理及注水工艺技术对于大庆油田的生产非常重要。
2. 水处理技术2.1 地下水处理大庆油田储层地下水水质复杂,含有沙、泥等颗粒物质,多数含盐、碱、石油类物质。
对于地下水的处理,大庆油田主要采用反渗透淡化技术,该技术是利用反渗透膜将盐和其他无害物质分离,有效地净化了水源,以满足注水要求。
2.2 河水处理大庆河水污染较严重,处理难度较大,需要经过多道处理工艺。
一般情况下,河水处理工艺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环节。
处理后的水可以作为注水用水,满足注水质量标准。
3. 注水工艺技术3.1 常规注水工艺常规注水工艺主要包括:高压水注入、成组注水、井底滤芯注水等。
这些传统工艺的缺点是:水质不易得到保证、储油层注水效果无法得到优化等。
3.2 新型注水工艺滤床压裂注水、储层堵剂注水、储层水平井注水等新型注水工艺,走向低成本、高效益等方向。
其中,滤床压裂注水能够兼顾注水效果和注水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注水质量;储层堵剂注水则能够通过堵塞不良产水层降低水压力,在不干扰油水分离的情况下提高注水效果。
4.水处理及注水工艺技术是大庆油田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给大庆油田的注水工艺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和更高的效益。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和优化,相信大庆油田注水生产会更加科学、高效。
油田脱水及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
油田脱水及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介绍油田脱水和采出水处理是油田开发中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
脱水是指通过一系列处理工艺将从油井中产出的油水混合物中分离出油和水。
采出水处理是指对分离出的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环保要求或实现再利用。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油田脱水和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
油田脱水工艺技术1. 重力分离重力分离是最常用的油田脱水工艺技术之一。
油水混合物经过沉箱或旋流器,由于油和水的密度不同,通过重力分离使油和水分离出来。
分离效果受到温度、压力和物料性质的影响。
2. 机械分离机械分离是利用机械设备,如离心机、油水分离器等,将油水混合物进行离心分离来实现脱水。
机械分离的优点是分离效果好,能够处理大量油水混合物,但也存在设备成本高和能耗大的问题。
3. 化学脱水化学脱水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变油水混合物的表面性质,使其易于分离。
常用的化学药剂有表面活性剂、絮凝剂等。
化学脱水能够提高脱水效果,但需要考虑药剂的成本和环境影响。
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1. 沉淀过滤沉淀过滤是将采出水通过沉淀池,利用重力沉淀固体颗粒,然后通过过滤器将固体颗粒从水中去除。
这种工艺技术适用于处理大颗粒固体污染物,操作简单,但处理效果有限。
2. 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是通过将采出水经过活性炭床,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颜色。
活性炭吸附工艺技术适用于处理有机物污染物和含色采出水,但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
3. 膜分离膜分离是一种高效的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
常用的膜分离方法有微滤、超滤、反渗透等。
通过不同孔径的膜将采出水中的固体颗粒、有机物和溶解物质分离出来,实现高纯度的水的回收利用。
结论油田脱水和采出水处理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选择工艺技术时,需要考虑分离效果、成本、能耗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常用的脱水工艺技术有重力分离、机械分离和化学脱水。
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包括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和膜分离。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选择适合的工艺技术可以实现高效、经济和环保的油田脱水和采出水处理。
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介绍
排气管
进水管 反冲洗 排水管 反冲洗 进水管
出水管
搅拌电机
配水室 配水系统 搅拌器 阻力圈 排水系统
三、压力过滤罐 3.3.1滤料的选择
➢ 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防冲洗时滤料产生磨 损和破碎现象。
➢ 具有足够的化学稳定性,以免滤料与水产生化 学反应而恶化水质。
➢ 有一定的颗粒级配和孔隙率。 ➢ 希望外形接近于球状,表面比较粗糙而有棱角。
油田采出水处理的典型工艺
原水 自然除油罐
混 凝 剂
混凝除油罐
缓冲罐
升压泵
过滤罐
油泵
油罐
回收水泵
回收水池
外输泵 外输罐
反冲洗水罐 反冲洗泵
气浮选+过滤流
程
沉降罐
气浮选机
压
力
缓
滤
冲
罐
罐
油罐
Hale Waihona Puke 外输罐反冲洗罐 反冲洗泵目录
容器类
机泵类 辅机类
容器类
1 •沉降罐 2 •气浮选装置 3 •过滤罐 4 •升压缓冲罐 55 •外输(反冲洗)罐 6 •回收水池
凡满足下列要求的固体颗粒,都可以作为滤料。
3.1.2过滤罐的作用
采用过滤去除水中杂质,所包含的机理很多。 从性质上一般可分为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过滤 机理可分为:吸附、絮凝、沉淀和截留四方面。
三、压力过滤罐
3.2水处理工艺压力过滤罐主要控制指标
水驱工艺过滤罐
聚驱工艺过滤罐
气浮工艺过滤罐
进水: 含油≤ 40mg/L 悬浮固体含量≤ 20mg/L
出水:含油≤ 40mg/L
悬浮固体含量≤ 20mg/L
沉 降 时 间: 有效停留时间≤ 2h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探讨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探讨油田开采是一项复杂而又困难的工程,其中涉及到许多技术问题。
在油田开采过程中,随着地下原油的开采,伴生的水也被带上地面。
这些油田采出水不仅含有大量的油类物质,还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和微生物。
处理这些油田采出水并进行回注地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的工艺技术进行探讨。
一、油田采出水的处理意义及挑战油田采出水是指在石油开采过程中由地下储层一同取出的水。
这些采出水中含有大量的原油残留物、溶解的无机盐、重金属和多种有机物等。
这些物质对水环境具有严重的污染作用,如果直接排放到周围环境中,将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破坏。
随着地下原油的开采,伴生的采出水通常远远大于原油产量,对于这些采出水如何处理、回注地面具有重要意义。
直接排放到地表水或者土壤中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合理利用采出水也可以节约清洁水资源和保护环境。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是油田采出水的水质问题,其水质复杂性大大增加了处理的难度。
处理后的水不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也是一个重要挑战。
处理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如何在尽量低的成本下完成水的处理和回注地面,是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1、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油田采出水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物理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沉淀、过滤、沉降等操作。
在这些操作中,物质的沉淀和过滤是其中重要的手段。
通过这些操作,可以去除大部分的悬浮固体和一部分的溶解性物质。
在沉淀过程中,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可以使水中的固体颗粒和胶体颗粒变成比重较大的沉淀物,从而实现固体颗粒的去除。
过滤操作则是通过过滤介质对水进行过滤,将其中的悬浮物去除。
这些物理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固体颗粒,减少水的浑浊度。
化学处理技术是油田采出水处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化学处理技术中,通过加入化学药剂,可以达到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有机物、油类等目的。
陈忠喜——大庆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及技术(最终稿)
两级过滤流程,主要应用于老区油田,该流程占所有采出 水深度处理站的36.0%
高渗水处理站来水
至注水站
一次过滤 二次过滤
老区两级过滤深度处理流程
1.3 聚驱采出水处理工艺流程
聚驱采出水处理工艺流程
序号
1 2 3
采用的工艺流程
分布密度,%/ μ m
0.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粒径, μ m
10
100
造成现有沉降、过滤工艺很难与之适应
2.3 颗粒明显变细,相互聚并及沉降分离困难 悬浮固体颗粒粒径与数量变化情况
年代 1995年 1999年 颗粒总数个/50μ l 0.8~1.0×105 1.2~2.0×105 ≤2.0μ m的体积占总体积百分数 50%~60% 50%~62%
乳化严重,沉降分离困难!!
2.2
采出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硫化物的含量普遍增
高
由于采出水中大量硫酸盐还原菌的存在,将污水中的 SO42-中的S6+还原成S2- ,S2-造成设备容器腐蚀,同时产生大量 的硫化物。硫化物的颗粒比较细小,一般集中在1~10μ m之间
4 3.5 3 2.5 2 1.5 1 0.5 0 0.01
3.1.2 沉降罐连续收油和排泥技术
3.1.2.1 连续收油技术
通过沉降罐罐群收油调节堰的控制和联动,实现了污油回收泵 对沉降罐的连续收油,解决了沉降罐顶部油层厚度大、收油困难的 问题,确保了沉降罐的有效沉降时间,进而提高了沉降罐分离效果
3.1.2.2 静压穿孔管排泥技术
静压穿孔 管处理工 艺流程示 意图 静压穿孔管
3、提高主要设备效率的技术措施 3.1 提高沉降罐分离效率的技术措施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探讨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探讨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开采中产生的水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油田采出水是指在油气开采过程中随油气一起采出的水。
这些水可能携带大量油污、有机物、盐分、重金属等物质,如果不进行正确处理,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油田采出水处理和回注工艺技术的研究成为石油行业中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油田采出水的特点1. 产量大在石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采出水量占总水产量的60%~90%。
在油气田的生产过程中,水一方面是油气很重要的伴生物,并且一般来说采出水多年平均含油量是100~400mg/L,特别重油、超重油油水比值更高。
二是储层调剖、水驱采油、水压调整、环境管理等一系列工程技术推广适用的前提。
三是石油开发后期,二次采油利用这100级以上的曾用油井采出水成为油田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来源。
不稳定含油水, 如砂、泥、渣及无机矿物颗粒物的比较多, 必将导致各种设备的堵塞、金属设备的损耗增加及规模化中心生产安全的隐患加大。
2. 水质复杂油田采出水中的有机物质主要是原油中可携带的烃类物质、树脂、沥青质等,同时还包括化学草甲类、苯、酚、醇、酮及氯化氢等。
油田采出水还含有大量的无机盐类,如硫酸盐、氯化物、硫酸物、磷酸盐、重金属、硅酸盐等。
水中还含有大量悬浮颗粒物、沉淀物及胶体颗粒物。
这些成分给采出水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油田采出水处理方法1. 传统物理化学处理方法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离子交换、膜分离、氧化、活性炭吸附等方法。
这些方法处理效果比较好,但是操作成本比较高,处理效率比较低,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2. 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油田采出水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生物降解、生物吸附和生物转化。
生物处理方法对环境友好,处理效果好,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但是生物处理方法需要长时间的处理周期,需要一定的后续维护。
三、油田采出水回注工艺技术除了对采出水进行处理外,油田采出水回注工艺技术也是解决油田采出水问题的重要方式。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探讨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探讨近年来,随着我国石油开采规模的日渐扩大,油田采出水的处理和回注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随着对大量采出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采用先进地面工艺技术对采出水进行处理和回注已成为我国油田开发的趋势。
本文旨在探讨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的问题。
一、油田采出水的特点油田采出水的特点是具有高含盐量、高含油量和多种杂质的特点。
如果这些采出水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因此,需要对这些采出水进行处理。
当前,油田采出水处理主要有三种方式: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
1.物理处理物理处理是采取一些物理学原理,如过滤、沉淀、膜分离等方法进行水处理的方式。
目前,油田采出水的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过滤:过滤是一种通过孔径较小的过滤介质对采出水进行过滤的方法。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沉淀物,但对溶解物和微生物没有去除作用。
(2)沉淀:沉淀是利用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水底部的原理,将悬浮颗粒和沉淀物从水中分离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颗粒浓度较高的采出水。
(3)膜分离:膜分离是利用半透膜对溶液进行分离的技术。
它可以通过调整压力差或电场等参数对不同大小或电性的物质进行分离。
膜分离可以去除水中的颗粒、沉淀和某些离子,但不能去除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物。
2.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物质的化学反应原理,改变水中化学成分来达到清洁水的目的。
目前在油田采出水处理中,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1)沉淀法:沉淀法利用一些化学物质提高沉淀的速度,促使沉淀颗粒尽快沉淀下来,以达到分离水中的颗粒物和沉淀物的目的。
(2)氧化法:氧化法是利用氧化剂对水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氧化分解,将其转化为短链化合物或无毒化合物,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改善水质的目的。
(3)膜分离法:膜分离法通过利用半透膜对物质的分离作用,利用膜材料和组合膜结构按某种规律对水中杂质进行分离,以达到提高水质的目的。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对油田采出水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有以下几种:(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用活性污泥对污水进行生化处理的方法。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探讨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探讨随着近年来油气田的勘探、开发,采出水的产出量也不断增加,这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如何对采出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利用,已成为油田开发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对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进行探讨。
一、油田采出水的处理1. 采出水的组成及污染物油田采出水的组成复杂,其污染物分为两类:化学污染物和物理污染物。
其中,化学污染物主要包括:含油物质、重金属、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物理污染物主要有:悬浮物、沉淀物,容易引起水体浑浊,影响环境。
2. 采出水的处理方法(1) 传统的物理处理方法:物理除油:主要采用沉淀、过滤和脱油器等手段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
物理除悬浮物:常见的方法有过滤、调节pH值、氧气气浮法等。
化学沉淀:采用化学药剂,使溶解的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性的沉淀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处理:引进适当的微生物在加入一定营养物质的情况下自然繁殖,以降低溶解性有害物质浓度的方法。
当前,油田采出水的回注技术是近年来最为广泛和有效的解决方案之一。
采出水回注地面工艺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加压回注法在油田回注过程中,由于采出水水质复杂,回注前需要对采出水进行处理,将其水质提高到符合要求的级别,同时需要采取加压措施,保证回注液能顺利到达相应的注水层。
普通回注法是在油井递减压力的情况下进行的,主要是利用在油井中自由降落向下进入注水层的方式使采出水在注水层内沉淀,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四、结论综上所述,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是油田环保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对于油气田开发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掌握有效的处理技术和回注技术,维护环境生态平衡。
浅谈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
2017年01月浅谈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王雷曹鹏程孙钿翔(长庆油田第十二采油厂,甘肃庆阳745400)摘要:目前我国油田生产水驱采油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油田开采方式。
随着油田注入水增加,相应油田采出水越来越多。
采出水杂质含量多,含油多,腐蚀性大等原因造成注水管线及井筒腐蚀堵塞。
因此就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工艺方法对采出水进行有效处理,尽可能降低水中含油及杂质,使油田采出水达到回注标准。
关键词:采出水;处理工艺;回注油田采出水具有水质复杂、处理难度高等特点。
因此合理的处理方法一直是油田采出水面临的问题。
本文针对油田采出水的特点,介绍近年来长庆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分离技术、过滤技术。
1采出水特点长庆油田第十二采油厂主要开采长3、长6、长8层位。
采出水来源于原油分离后的产水。
水温40℃,含油大于200mg/L ,悬浮物含量大于150mg/L ,SRB 含量大于1×104个/L ,由于原油脱水加入的有破乳剂,采出水中还含有少量原油破乳剂。
综合以上数据,采出水有以下特点:①悬浮物含量、含油量超标现象严重;②结垢和腐蚀共存,SRB 等细菌含量超标,硫离子和铁离子共存导致水体发黑;③污水静置后,其悬浮物稳定存在,沉淀量小,外观颜色变化不大。
以上几种特征决定了水质差,悬浮物,含油超标以及易结垢的特点。
2水质差,易结垢原因分析2.1悬浮物特征分析分析表明,污水中含大量粒径范围在500~1000nm 之间的颗粒物。
该颗粒物属于稳定性极强的胶体颗粒。
受胶体电位排斥影响,胶体颗粒不沉降。
2.2成垢离子分析ICP 分析仪分析表明,污水中成垢离子含量较高,同时含有钙镁、钡锶离子。
污水具有较强的结垢趋势,属于成垢离子集群特征。
这种特殊的二价离子群氛围,是导致形成上述胶体溶液的重要原因。
2.3不稳定性物质分析对样品污水中的S 2-、Fe 2+、Fe 3+等不稳定离子以及化学耗氧量分析表明,进出口污水中不同程度含有这些离子。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探讨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探讨随着石油勘探和开采的不断发展,石油产出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采出水。
采出水是指在油田生产过程中随着油一起产出的水。
采出水污染严重,主要含有大量油类、重金属、溶解氧降低、高盐度等有害物质,如果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会对周围的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石油工业对采出水的处理要求十分严苛,其中回注是最主要的处理手段之一。
回注指将采出水处理后再次注入地下水层中,使之变成地下水资源的一部分,达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本文将探讨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的相关问题。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的目的是降低水质污染物的含量,提高水利用价值。
处理过程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其中各种方法可以组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
物理处理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性质分离和去除有害物质。
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吸附、膜分离等。
其中沉淀法是加入化学药品,使污染物与之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物,然后通过沉淀器、沉积池等设备收集和去除沉淀物,过滤法则基于网孔、颗粒大小来去除污染物,吸附则是利用吸附剂与有害物质发生吸附作用,最后由设备收集和去除。
化学处理方法是基于化学反应,通过添加药剂改变水中物质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从而去除有害物质。
主要化学处理方法包括氧化法、还原法、酸碱中和等。
其中,氧化法是通过氧化药剂使微量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吸附并去除油脂、氨、硫、酚等有机污染物和氨、硫化物等无机过度污染物的一种方法;还原法则是利用还原药剂使有害物质氧化成分子状态发生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则是通过二者的中和反应形成沉淀物,使得水中油和固体颗粒被去除。
生物处理方法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作用去除水中有害物质,通过生物转化和生物降解削减毒物毒性,从而将有害物质转化为安全的物质。
处置方法主要分为生物处理和微生物发酵等方法。
生物处理方法包括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其中好氧处理与自然环境下物质降解类似,并在温度、pH等条件下产生空气、水、二氧化碳及其他化合物,好氧处理在处理水中有机物等方面优于其它处理方法;厌氧处置则是将微生物体系置于无氧环境下,水中污染物经微生物代谢产生产气等物予以去除。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及应用油田采出水处理是指对从油田井口采集到的含油、含固体和含化学物质的废水进行处理,以达到环保排放标准或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及应用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膜分离处理等。
物理处理是将采出水进行初级处理的一种方法,常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沉淀、过滤、筛分和气浮等。
其中,沉淀是利用颗粒物体因其比重较大而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沉降的过程,通过添加沉淀剂可加速颗粒的沉淀速度,从而去除悬浮物。
过滤则是通过过滤介质(如砂、石英砂等)来去除颗粒物体。
筛分是根据颗粒的大小进行分离,常用的设备有振动筛和旋流器。
气浮是利用气泡在水中附着悬浮物质并使其浮起的过程,通过控制气泡尺寸和浓度来实现颗粒物的去除。
化学处理是对采出水进行除碱、除硬水、除铁、除锰、除硫和除重金属等处理的方法。
除碱是将采出水中的钙、镁离子与硫酸钠和石灰一起反应生成钙、镁盐沉淀的过程。
除硬水是通过添加鞣剂将钙、镁离子与鞣酸形成难溶性的鞣盐,从而使水中的硬度物质减少。
除铁、除锰是利用泡沫法或氧化法来处理采出水中的铁、锰物质。
除硫则是通过添加氧化剂或还原剂使采出水中的硫化物转化为硫酸盐和硫酸氢盐,并形成沉淀物。
除重金属是通过添加络合剂、还原剂或沉淀剂来将重金属离子与其形成沉淀物。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的过程。
常见的油田采出水生物处理方法有生物滤池、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等。
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生物膜吸附和降解污染物的生物处理设备,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COD和氨氮等有机物。
活性污泥法是将有机物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并降解,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水质的净化。
固定化生物膜法是在碎石、滤棉或塑料填料等载体上附着生物膜,利用生物膜对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进行降解。
人工湿地则是通过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对油田采出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同时能提供风景、生态等功能。
膜分离处理是利用半透膜对悬浮物质、胶体物质和溶解物质进行分离的技术。
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
素。
33
十、采出水处理站流程举例
混凝沉降重力处理流程
34
旋流分离处理流程
35
谢谢
36
浊度 是水对光吸收和散射的光学性质,由浊度计测量,表示污水 的浑浊程度。
生化需氧量(BOD)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的氧量, 以mg/L计。n天生化需氧量以BODn表示,常以5天作为测定生化 需氧量的标准时间,以BOD5表示。
化学需氧量(COD) 在酸性条件下,用化学氧化剂将水中有机污 染物氧化为CO2和H2O所需的氧量,以mg/L计。常用COD为指 标,监控排放废水的水质。
17
(一)立式除油罐
八、采出水治理设施
18
(二)过滤罐
19
Nutshell胡桃壳过滤器
20
(三)油水旋流分离器
21
22
23
(四)气浮机
在污水内设法形成许多小气泡,并使油珠和悬浮物粘附于 气泡上,就可加速水和杂质的分离过程,提高水的净化质 量,这一工艺称为气浮。
24
按污水内形成气泡的方法,气浮大体上可分为四大类:溶气气浮法、 诱导气浮法、电解气浮法和化学气浮法,
10
结垢 腐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四、污水杂质引发的问题
组分
典型溶解度,mg/L(1)
硫酸钙,CaSO4(2) 硫酸锶,Sr SO4 碳酸钙,CaCO3(3) 硫酸钡,BaSO4
1500~6000 300~600 10~80 3~60
(1)常压常温下;(2)有三种形式:CaSO4·2H2O, CaSO4·1/2H2O,
25
斜板除油罐
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
第四节 水处理典型工艺
一、采出水常规处理工艺流程
※ 混凝沉降、气浮选机、一级或二级压力过滤流程:已建在用6座
气浮选机 缓冲沉降罐 缓 冲 罐
压 力 滤 罐
油罐
外输罐
反冲洗罐 反冲洗泵
第四节 水处理典型工艺
一、采出水常规处理工艺流程 ※ 横向流除油器、一级或二级压力过滤流程:已建在用6座
横向流除油器
第二节 采出水的组成
⑥ 乳化油及老化油:油珠粒径小于10 -3~10 μm的油滴,此部分油在污水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为 10 %~70 %,变化范围比较大,与油站投加破乳 剂的量有关。这部分油含量直接影响到除油设备的 除油效率,仅仅靠自然沉降是不能完全去除的。在 油水处理过程中,由于在沉降分离设备中停留时间 较长而产生的,不容易油水分离的,乳化程度较强 的原油乳状液,称为老化油,这种物质在油水界面 之间形成后,容易造成处理过程中的电脱水器跳闸, 而进入事故罐在油水系统反复循环,危害生产。
第二节 采出水的组成
⑦ 溶解油:小于10 -3μm,不再以油滴形式存在, 污水中此部分油仅占总含油量的1%以下,它不作 为污水处理的主要对象,在净化水中主要含此部分 油。
第三节 采出水的特点
油田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油层埋藏深度也不一 样,盐层温度、压力也不一致,油层地下水流经地
层矿床各异,与矿床接触时间也不相同,主要离子
三次采油:通过向油层中注入化学剂、热介质或能与原油
混渗的流体,改变油层中的原油物性并提高油层压力,从 而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这种开采方法称为三次采油,也 称强化采油。最终采收率一般可达50%~70%。
二、油田采出水来源
油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含有原油的水,简称采出水,或称 为含油污水。它是油田回用的重要水源。其主要来源如下: ※ 采油污水:原油集输脱水站(联合站)及站内各种原油 储罐的罐底水。水温较高,矿化度较高,常呈偏碱性,溶解氧 较低,含有腐生菌和硫酸盐还原菌,油质及有机物含量高,并 含有一定的破乳剂成分。 ※ 洗井污水:采油井下作业洗井和注水井的定期洗井。 主要含有石油类、表面活性剂及酸、碱等污染物。 ※ 钻井污水与干线冲洗水:钻井过程产生的污水或定期 冲洗地面注水干线的污水。主要含有石油类、钻井液添加剂、 岩屑等。
油田脱水及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
油田脱水及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概述油田脱水及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油井采出的原油通常含有大量的水和杂质,需要通过脱水和处理工艺,将水分和杂质从原油中分离,以提高油田开发的效率和原油品质。
本文将介绍油田脱水和采出水处理的工艺技术,包括常用的脱水方法、处理流程和设备。
油田脱水方法重力分离重力分离是最常用的油田脱水方法之一。
根据不同的密度差异,通过重力作用使油水两相分离。
常用的重力分离设备包括沉淀池、沉淀器和旋流器等。
压力脱水压力脱水是利用压力使原油中的水分析溶解在原油中,然后通过降低压力,使水分析从原油中析出。
常用的压力脱水设备包括脱水罐、脱水管和脱水良等。
化学脱水化学脱水是利用化学药剂对原油进行处理,使水分析被化学药剂吸附或反应而分离出来。
常用的化学脱水方法包括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和吸附等。
采出水处理流程油田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采出水也需要进行处理,以达到环保要求和资源利用的目的。
常见的采出水处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沉淀:将采出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通过重力沉淀分离出来。
常用的沉淀设备包括沉淀池和沉淀器。
2.筛选:对沉淀后的采出水进行筛选,进一步去除较小的悬浮颗粒物。
常用的筛选设备包括过滤器和筛网。
3.脱盐:采出水中含有的盐类需要进行去除,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常用的脱盐方法包括电离子交换和反渗透等。
4.氧化:采出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需要通过氧化反应进行降解。
常用的氧化方法包括氧化剂添加和高温燃烧等。
5.消毒:对处理后的采出水进行消毒,以杀灭病菌和微生物。
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照射和氯消毒等。
设备与技术进展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发展,油田脱水和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提升。
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设备和技术:1.离心脱水机:采用离心力将油水两相分离,具有脱水效率高、操作简单的优点。
2.脱盐设备优化:反渗透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使脱盐效果更加明显,同时能减少能耗和废水排放。
油田水处理工艺.
油田水处理工艺第一节工艺流程简介一、重力式流程自然(或斜板)除油—混凝沉降—压力(或重力)过滤流程。
重力式流程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各陆上油田较普遍采用。
1、该流程处理过程脱水转油站来的原水,经自然收油初步沉降后,加入混凝剂进行混凝沉降,再经过缓冲、提升、进行压力过滤,滤后加杀菌剂,得到合格的净化水,外输用于回注。
滤罐反冲洗排水用回收水泵均匀地加入原水中再进行处理。
回收的油送回原油集输系统或者用作原料。
2、流程特点处理效果良好。
对原水含油量、水量变化波动适应性强。
自然除油回收油品好。
投加净化剂混凝沉降后净化效果好。
若处理规模较大时:压力滤罐数量较多、操作量大。
处理工艺自动化程度稍低。
当对净化水质要求较低,且处理规模较大时,可采用重力式单阀滤罐提高处理能力。
二、压力式流程旋流(或立式除油罐)除油—聚结分离—压力沉降—压力过滤流程。
压力式流程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
它加强了流程前段除油和后段过滤净化。
1、流程处理过程脱水站来的原水,若压力较高,可进旋流除油器;若压力适中,可进接收罐除油,为提高沉降净化效果,在压力沉降之前增加一级聚结(亦称粗粒化),使油珠粒径变大,易于沉降分离。
或采用旋流除油后直接进入压力沉降。
根据对净化水质的要求,可设置一级过滤和二级过滤净化。
2、流程特点处理净化效率较高,效果良好,污水在处理流程内停留时间较短旋流除油装置可高效去除水中含油,聚结分离使原水中微细油珠聚结变大,缩短分离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适应水质、水量波动能力稍低于重力式流程。
流程系统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稍高于重力式流程,现场预制工作量大大降低。
可充分利用原水来水水压,减少系统二次提升。
三、浮选式流程接收(溶气浮选)除油—射流浮选或诱导浮选—过滤、精滤流程。
浮选式流程主要是借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污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各油田生产实际需要发展起来的。
1、流程处理过程流程首端采用溶气气浮,再用诱导气浮或射流气浮取代混凝沉降设施,后端根据净化水回注要求,可设一级过滤和精细过滤装置。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探讨
油田采出水处理及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探讨油田采出水是指从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水,其含有石油、盐类、重金属和有机物质等成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降低水资源浪费,现代油田开采系统中采用了一系列的采出水处理技术,将采出水进行处理后再回注到地下,减少了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也达到了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一、油田采出水的来源油田采出水是石油开采工程中产生的含有石油、盐类、重金属和有机物质等成分的水。
一般来说,每吨原油生产出约产生1-3吨的采出水,所以采出水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采出水的处理越彻底,达到排放能够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符合企业经济效益。
二、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1. 传统的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传统的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两种方法。
物理处理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方法,而化学处理则包括氧化、还原、沉淀等方法。
这些方法虽然可以有效地去除采出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但对于水中的盐类和重金属物质去除效果很差,而且处理后产生的污泥也需要额外处理,成本高昂。
2. 现代的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现代的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处理技术和膜分离技术。
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分解,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处理技术因其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广受应用。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特殊的膜过滤技术进行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盐类和重金属物质,产水质优。
这些技术的引入极大提高了油田采出水的处理效率,达到了环保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油田采出水回注地面工艺技术1. 油田采出水回注的意义油田采出水的回注是指将处理后的采出水再回注到地下,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回注可以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避免废水直接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对环境保护有着积极的作用。
2. 油田采出水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油田采出水回注地面工艺技术是指在将采出水处理后进行回注到地下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
这项技术主要包括储存、输送、注入、监测等几个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概述
摘要:我国油田广泛采用采出水有效回注对油田进行高效开采,因此,油田采出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对油田的再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概述油田采出水处理的发展历程,并对油田采出水处理的现状和水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油田水处理的发展提出帮助。
关键词:油田采出水水处理现状及问题
一、概述
我国大部分油田采用注水开发方式,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油井采水液的含水率不断上升,一些区块的含水率已达80%以上,对采出水进行处理、有效回注成为解决油田污水既经济又实用的途径[1,2]。
目前,含油采出水已成为油田主要的注水水源,尤其是在延长油田等缺水油区。
随着油田外围低渗透油田和表外储层的连续开发,为保证油田的高效注采开发,对油田注水水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因此,油田水处理技术已成为我国石油生产中一项重要技术。
二、采出水处理工艺
1.采出水处理现状
油田采出水成分比较复杂,含油量及油在水中存在形式有差异,且常与其它污水混合处理,单一采出水处理设备处理效果不佳;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两三种水处理设备联合使用,才能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回注标准。
另外,不同油田的生产方式、环保要求及净化水的用途等不同,造成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技术的差别比较明显。
2.采出水处理的发展历程
在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中,通常采用“预处理+深度处理”方式处理。
进入深度处理设备前的一系列处理方法称为预处理,包含一级处理与二级处理。
常见的一级处理有重力分离、浮选及离心分离,主要除去浮油及颗粒固体;二级处理主要有过滤、粗粒化、化学处理等,主要是破乳和去除分散油。
深度处理有超滤、活性炭吸附、生化处理等,主要去除溶解油。
采出水处理工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主要分四个阶段:
2.1沉降除油+石英砂过滤
油田开发初期(1978~1985年),原油脱水采用两段电化学处理流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自然浮升、混凝沉降、压力过滤等流程,采出水主要以排放为主。
2.2斜板除油+核桃壳过滤
20世纪80年代,以实现油田采出水回注为目标,原有脱水工艺采用井口加药、管道破乳、大罐溢流沉降脱水;采出水处理采用絮凝沉降、粗粒化除油、石英砂过滤等水处理技术,采出水处理合格后进行回灌或回注。
2.3斜板除油+核桃壳、改性纤维球过滤
20世纪90年代后期,针对油田新增区块注水水源紧缺,老区块采出水产量逐渐增加的状况,以油田采出水处理为回注水源的方向,同时减少采出水外排对区域环境造成的污染。
3.延长油田采出水处理工艺的应用
延长油田属典型的低渗透油藏,储层的孔喉半径较小(喉道半径平均约0.2~0.5?m),地层水矿化度较高,水体腐蚀性较强,对注水水质要求较高。
特别是采出水系统分散且规模较小,对工艺的选择及流程布局带来了一定难度。
延长油田管辖采油厂较多,选用的采出水处理设备种类也较多,从传统的工艺流程,到新发展的一体化设备、膜处理法和悬浮物污泥过滤法(SSF法)。
经综合调研,延长油田采出水处理分两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使用的采出水主要处理工艺如下:
3.1沉降罐来水→立式除油罐→粗粒化除油罐→卧式除油罐→石英砂过滤器→回注;
3.2沉降罐(三相分离器)来水→立式除油罐→二级核桃壳过滤器→回注;
采出水直接回注,对地层的堵塞比较严重;同时,采出的含水油回灌地层,产油效率偏低。
20世纪80年代以后使用的采出水主要处理工艺如下:
⑴溢流沉降罐→(↓杀菌剂)自然沉降灌→调节罐→提升泵→(↓絮凝剂、助凝剂)旋流反应器(气浮设备)→混凝沉降罐→侧向流除油器→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净化水罐(↓缓蚀阻垢剂)→有效回注
⑵溢流沉降罐→(↓杀菌剂)自然沉降灌→调节罐→(↓絮凝剂)SSF污水处理装置→净化水罐(↓缓蚀阻垢剂)→有效回注
⑶三相分离器/溢流沉降罐→集水罐→提升泵→(↓杀菌剂)自然沉降罐→生物法处理→缓冲罐→含油污水处理装置→净化水罐(↓缓蚀阻垢剂)→有效回注
三、存在问题及建议
1.采出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油田开采进入高含水期,污水量不断增加,尤其是延长油田,污水矿化度高、腐蚀性较强,这对油田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
1.1腐蚀和结垢。
管线和设备的腐蚀和结垢是油田采出水处理系统正常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1]。
投加缓蚀阻垢剂仅能延缓腐蚀;尽管采用诸如电磁防垢、电化学预氧化技术等技术,但由于受技术、操作管理、资金及运行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腐蚀和结垢问题依然是油田水处理中的难题。
1.2药剂投加种类和数量大,生产成本较高。
在采出水处理过程中,根据采出水进水和注水水质要求,投加一定种类和数量的药剂,确保水处理系统的有序进行,但投加的药剂量大,会导致污泥量大,后期的污泥处理、处置难度增大;如果减少药剂的投加,会导致水处理系统不稳定,并对注水管网造成影响,致使净化水的二次污染,使注水水质不达标。
1.3管理水平不高、自动化程度低。
我国许多油田采出水处理站自动化程度低,管理岗位人员技能不足,不能有效掌控采出水处理设备。
手动操作多,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不能实时监控,生产效率不高。
2.建议
2.1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油田水处理技术和经验,引进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强化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开展油田采出水处理实用性技术的课题研究,满足油田开发的迫切需求。
2.2加强采出水处理药剂的研发,尤其是缓蚀阻垢剂、混凝剂等;同时,开展针对管线、设备防腐蚀的物理法研究,以期突破化学阻垢的瓶颈。
近年来,国家对环保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油田外排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做出硬性的规定,尤其是COD、氨氮两项指标,而目前的水处理工艺和设备对两项指标的控制难度较大,亟待开发水处理的新技术,新设备[3]。
参考文献:
[1]杨云霞,张晓健,我国主要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问题,油气田地面工程(OGSE),2001.01.
[2]张文,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0.03.
[3]车鑫,张亚娟,油田污水处理技术浅谈,环境科学,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