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乡村旅游 [赴江西婺源乡村旅游的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婺源乡村旅游[赴江西婺源乡村旅游的考察报告]

3月13日、14日政府陶景文副市长与旅游局孙世强副局长到江西省XX县进行乡村旅游考察。

在此期间,先后考察了李坑、汪口、江湾、晓起村等乡村旅游景点,走访了旅游购物点、旅游农户。一路深入细致的考察,使我们感受颇多、收获较大,触动很深。我们不仅对婺源乡村旅游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经验,得到了启发,有关考察成果报告如下:

一、婺源及李坑、汪口、江湾、晓起村景区概况

XX县位于江西省的东北角。全县总面积2947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有33万多人。县城设在紫阳镇,县境多山地,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是一个典型的江XX区县。境内林木葱郁、峰峦叠幢、峡谷深秀、溪流潺潺,奇峰、怪石、驿道、古树、茶亭、廊桥及多个生态保护小区构成了婺源美丽的自然景观。婺源不仅自然风光秀美,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有“书乡”的美称。从宋代以来,婺源出了文学家朱弁、理学家朱熹、纂刻家何震、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等文化名人,是我国古建筑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

灵岩古洞群、古树名木、明清建筑及古文化,是婺源风景的四大特色,被许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森林覆盖率达82%,是中国最美乡村、中国旅游强县、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全国首批生态农业示范区、中国乡村旅游的典范等多项称号,拥有

7个4a级景区,是全国拥有4a级旅游景区最多的县。开发了10多个精品景区景点,开辟东、西、北三条精品旅游线路。

李坑-小桥流水人家。是一个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村落。一条蜿延曲折的小溪穿村而过,房屋依溪而建。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明清古建遍布,青石板街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民居宅院依山傍水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构成一幅天然画卷。

汪口-千年古村落。位于XX县东江湾镇压的西部,宋朝大观年间始建,距今有1100余年历史。有千年古街、老屋、长河漂流可供游览。国家级文物单位“俞氏宗祠”,气势宏伟、布局严谨、工艺精巧、风格独特,宗祠内凡木质构件均巧琢雕饰,被建筑专家誉为“艺术宝库”。

江湾-伟人故里。曾孕育了清代经学家江永、明代户部侍郎江一麟、清代户部主事江桂高、清末民初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等名人贤士,较完好地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等古老的徽派建筑。

晓起-生态家园。始建于公元787年,村中保持600余年的房屋有几十幢,荟萃了千余株古樟群及全国罕见的大叶经楠树和国家一级树种江南红豆杉。官邸气派堂皇,民居精雕细刻。村中小巷均铺青石,“养生河”里鱼虾游弋,环境优美,天人合一。

二、婺源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科学定位、规划先行。XX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旅游规划工作,编制了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景区开发建设规划纲要》以及10个景区规划,通过规划实施实现旅游资源的保护,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例如当地规划明确规定:纳入规划范围的村庄和游览线路经过的地区,兴建和改造各种建筑必须按照规划确定的外观和式样,政府还设计了独立、联排、多层等多套徽派建筑标准图纸,供村民建房挑选。

(二)注重保护、挖掘文化。即对规划控制区不符合规划的民居、街区和其他建筑的外墙、屋顶和建筑风格等按照徽派建筑的要求进行外观的改造。过去XX县有的村庄也出现过乱搭乱建现象,造成落成的新居风格与徽派建筑不一致,破坏了乡村旅游的景观,形成了“视觉污染”。为此,XX县投巨资全面改造多幢公路沿线和景区景点的非徽派建筑,将外墙立面改建为白灰墙面,平屋面改为坡屋面,屋面天沟琉璃瓦拆除,女儿墙一律改为马头墙,屋面红瓦更换小青瓦。在文化资源保护上,抓住婺源被列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机遇,加强文化资源保护、挖掘、整理和传承工作。婺源徽剧、傩舞、徽州三雕、歙砚制作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华彩虹桥、婺源宗祠、理坑古民居等13处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理坑、汪口、延村、凤山等被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其中理坑、汪口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三)名人效应、强力营销。XX县巧借名人效应,提升旅游知名度和旅游形象,如把XX县作为“伟人故乡”、“名人故里”进行精心包装和宣传,编制XX县名人录,开发XX 县名人故居景区,推介XX县名人足迹旅游产品。借助境内外高端媒体聚焦婺源,并举办各种主题活动。“民俗风情展示”、“民间灯彩巡演”到“农家小院做客”、“婺源乡村过大年”、“婺源乡村文化旅游节”等已成为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节庆活动。

(四)整合资源、集团开发。随着婺源旅游业的发展,产业初期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带来景区点多面散、特色不明显,带来了无序竞争、形不成规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各景区的恶意竞争影响了产业素质的提升和综合效益的提高。为改变这种现状,提升旅游产业的规模效应,2007年,XX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旅游发展策略,在充分征求各景区意见的基础上,按照“一个集团、一张门票、一大品牌”的思路,通过股份合作、股份收购等方式,将县内10个精品景区资源进行整合,组建了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近2亿元。“一个集团”是引进三清山集团,通过收购、兼并、合股等形式,组建了婺源旅游股份(集团)

有限公司,对全县景区及核心旅游资源实行集团化统一管理,统一对外宣传促销。现资产已达2亿元人民币。三清山集团是婺源旅游股份公司最大的股东,占有公司股份的40%,而江湾景区XX县旅游服务中心等国有资产占集团公司股份的20%。“一张门票”是整个婺源现在开发的3条精品旅游线路中的10多个景区景点统一打包出售门票,门票210元,有效期5天,一张通票游览整个婺源所有旅游景点。“一大品牌”是将婺源所有的景区统一为一个景区进行营销宣传,就是把全县作为一个景区来做,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婺源旅游业整体上市。整合后集团在处理旅游开发与当地群众的利益关系采取了三种开发方式。一是对村里的古民居进行收购,形成一定规模的参观点。二是对村民自主开发的景点发放补助,订立合同,鼓励村民参与,如开办农家乐。三是对村民的生产、生活进行规范。依托镇政府、村委会订立乡规民约,树立旅游形象。景区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村内的环境卫生,负责村内的消防、饮水等基础设施的配备及改善,保证村内环境的整洁。景区从门票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给镇政府及村里作为资源使用费。由镇政府依据各户情况不同进行分配,村民一方面每年有固定分红,一方面又可开办旅游商店、农家旅馆、农家乐等,在家门口赚钱,调动了村民参与旅游与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婺源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使婺源真正做到了将旅游推向连锁经营、规模经营的发展之路,实现了由原来的粗放型和数量型向集约规模型和效益型转变,避免了同质化竞争、破坏性开发等旅游发展诟病,激发了企业、群众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并探索出了一批如“公司+ 当地政府+村民”、“景区+乡镇政府+村委会”等多种具有借鉴意义的发展模式。

(五)成功营销、打造品牌。XX县率先打出“中国最美乡村” 的形象,抢占了市场“制高点”。此外,当地还营造宣传声势,千方百计创造轰动效应,扩大知名度。如创建国家4a级景区,抓住江泽民视察婺源的机遇,成功地开发了江湾景区。举办节庆活动吸引八方宾客聚焦婺源,在媒体上不断掀起婺源热,各种赞誉纷如“2005-2006年度最具人气”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