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养护规范2015版
公路桥隧养护规范及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详细全面
公路桥隧养护规范及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我省公路桥梁和隧道(以下合称为“桥隧”)养护管理工作,保证公路畅通和桥隧运行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全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及农村公路的桥隧养护管理工作.第三条公路桥隧的养护管理应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原则,保证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保证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及其他工程设施的正常维护以安全运营.第四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各级公路管理机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高度重视桥隧养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桥隧养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管养单位应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对所管辖的公路桥隧及时组织实施检查、检测和养护维修,确保公路畅通和桥隧安全.第五条桥梁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实行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 隧道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要实行专职养护制度.桥梁养护工程师、隧道养护技术人员及其他有关技术人员应分别按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和《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全面掌握桥梁技术状况和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及其他工程设施的技术状况,保障桥隧安全运行.第六条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省交通运输厅负责全省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工作的行业管理与监督.省公路局负责全省国省干线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工作,并负责对农村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监督与业务指导.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负责高等级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监管工作.各市(州、地)和县(区、市)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据省人民政府确定的对各级公路的管理职责,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公路桥隧养护管理工作.各市(州、地)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国省干线上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具体工作.收费公路的桥隧养护管理工作,由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具体负责.第七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桥隧养护管理工作,保证桥隧安全运营.高等级公路上的桥隧养护管理费在其车辆通行费中列支.国道、省道的桥隧养护管理经费在中央转移支付专项经费中列支;农村公路上的桥隧养护管理经费在中央转移支付专项经费以及县级人民政府安排的财政资金中列支.第二章管理责任第八条全省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及其工作职责按照“责权一致、责任清晰”的原则确定.第九条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管养单位是指具体承担公路桥隧养护管理任务的有关公路管理机构、专门的桥隧养护管理单位或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第十条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监管单位是指依照有关规定,主管桥隧养护管理工作的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和承担监管职责的公路管理机构.第十一条各级公路桥隧养护管理的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如下:一、农村公路:桥隧的管养单位为县级交通主管部门,中、小桥及中、短隧道的监管单位为市(州、地)交通主管部门;特大、大桥及特长、长隧道的监管单位为省公路局.二、国省干线公路:中、小桥及中、短隧道的管养单位为县级公路管理机构,监管单位为地(州、市)公路管理机构;特大、大桥及特长、长隧道的管养单位为地(州、市)公路管理机构,监管单位为省公路局.三、高速公路:管养单位为经营管理单位,监管单位为省高管局.— 2 —第十二条公路桥隧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必须分别明确负责桥梁和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的分管行政领导和具体技术人员,保证桥梁和隧道养护管理的各项职责得以贯彻落实.第三章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第十三条全省各级公路管理机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和桥梁养护管理单位,应设置专职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具体负责本辖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并保持其人员的相对稳定.第十四条公路桥梁管养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行以下主要职责:(一)主持桥梁的经常检查与评定,负责组织桥梁的定期检查与评定,并根据检查结果编制并上报养护维修建议计划,提出须进行特殊检查的桥梁的申请报告,组织编制桥梁养护、维修、改建方案和对策措施.(二)主持桥梁的小修保养和抗灾抢险工作,制定应对突发险情的抢险方案,考核桥梁养护质量,并及时上报辖区内桥梁受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损坏的情况;负责组织实施超重车辆通过桥梁的有关技术工作.(三)监督、组织桥梁养护大、中修和改建工程;组织并参与桥梁大、中修和改建工程的中间检查和交(竣)工验收.(四)负责所管辖桥梁技术档案的补充、完善和保密工作,定期对辖区内桥梁技术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负责桥梁管理系统的数据更新、系统维护、系统运行以及桥梁养护报告编写等工作.第十五条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监管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行以下主要职责:(一)负责辖区内桥梁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和桥梁技术档案管理,监督检查管养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职责履行情况.(二)组织审查辖区内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三)按规定负责复核四、五类技术状况桥梁的评定工作.(四)参与制定重要桥梁的大、中修和改建工程技术方案和对策措施,并组织审验其科学合理性.— 3 —(五)组织受其监管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及有关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第十六条县级公路桥梁管养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应为公路桥梁专业,具有两年以上从事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公路桥梁专业助理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市(州、地)级公路桥梁管养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应为公路桥梁专业,具有三年以上从事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省级桥梁养护管理监管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应为公路桥梁专业,具有五年以上从事桥梁养护管理的工作经历,并具有高级工程师技术职称.市(州、地)级桥梁养护管理监管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应为公路桥梁专业,具有四年以上从事桥梁养护管理的工作经历,并具有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第十七条桥梁养护工程师实行定期培训考核制度.省交通运输厅委托省公路局、省高管局每两年组织对全省桥梁养护工程师进行技术培训,并经厅审查后,核发上岗证.桥梁养护管理技术人员经培训并参加考核合格后,才可持证上岗.第四章隧道养护人员岗位责任制第十八条全省各级公路管理机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和隧道养护管理单位,应设置专职隧道养护人员,具体负责本辖区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工作并保持其人员的相对稳定.第十九条公路隧道管养单位的隧道养护人员履行以下主要职责:(一)主持隧道土建结构及各类设施的检查与评定,上报检查报告;根据检查结果编制并上报养护维修建议计划;提出须中断交通进行检查的隧道申请报告;组织编制隧道土建结构及各类设施的清洁维护、养护检查、保养维修、病害处治的对策措施.(二)主持隧道土建结构及各类设施的清洁维护、养护检查、保养维修、病害处治和抗灾抢险工作,制定应对突发险情的抢险方案,考核隧道— 4 —养护质量,并及时上报辖区内隧道受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损坏的情况;负责组织实施超限运输车辆和运送危险品的车辆通过隧道的有关技术工作.(三)组织并参与隧道保养维修、病害处治和抗灾抢险的中间检查和交(竣)工验收.(四)负责所管辖隧道技术档案的补充、完善和保密工作,定期对辖区内隧道技术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负责隧道管理系统的数据更新、系统维护、系统运行以及隧道养护报告编写等工作.(五)组织有关单位开展每年不少于一次的隧道消防与救援演习.第二十条公路隧道养护管理监管单位的隧道养护人员履行以下主要职责:(一)负责辖区内隧道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和隧道技术档案管理,监督检查管养单位隧道养护工程师职责履行情况.(二)组织审查辖区内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三)监督隧道各项检查工作,并按一定时段对检查报告进行抽查;复核土建结构特别检查、专项检查,机电设施定期检修、分解性检修、应急检修、照明设施定期检修,通风设施定期检修、分解性检修,消防与救援设施的定期检修的检查检修评定结果.(四)参与制定重要土建结构病害处治、其他重要方案和对策措施,并组织审验其科学合理性.(五)监督并协助管养单位开展隧道消防与救援演习工作.(六)组织受其监管单位的隧道养护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及技术业务培训.第二十一条公路隧道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应按专业设置隧道养护人员.县级公路隧道管养单位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或公路隧道专业)、机电工程专业具有两年以上从事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助理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的养护人员不得少于1名.— 5 —市(州、地)级公路隧道管养单位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或公路隧道专业)、机电工程专业具有三年以上从事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的养护人员不得少于1名.高速公路隧道管养单位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或公路隧道专业)、机电工程专业具有三年以上从事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的养护人员不得少于2名.省级隧道养护管理监管单位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或公路隧道专业)、机电工程专业具有五年以上从事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高级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的养护人员不得少于2名.市(州、地)级隧道养护管理监管单位交通土建工程专业(或公路隧道专业)、机电工程专业具有三年以上从事隧道养护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高级工程师或以上技术职称的养护人员不得少于2名.第二十二条隧道养护人员实行定期培训考核制度.省交通运输厅委托省公路局、省高管局每两年组织对全省隧道养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经厅审查后,按专业核发上岗证.隧道养护管理技术人员经培训并参加考核合格后,才可持证上岗.其中,供配电设施等特殊工种上岗前应作专门培训,并按当地劳动部门规定,经考核持证上岗.第五章桥梁检查与评定第二十三条桥梁检查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经常检查主要对桥面设施、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日常巡视检查.定期检查是指按照规定周期,对桥梁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定期跟踪的全面检查,评定桥梁技术状况等级.特殊检查指在特定情况下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鉴定,以查清桥梁的病害成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或抗灾能力等.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应符合《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的规定.检查结束后要及时更新桥梁管理系统数据.— 6 —第二十四条经常检查主要以目测方式配合简单工具进行,检查周期为每月不少于一次,汛期应增加检查频率.对经常检查中发现重要部(构)件明显达到三、四、五类技术状况的桥梁,应立即安排定期检查.经常检查过程中应填写《桥梁经常检查记录表》,现场登记所检查的项目和缺损类型,估计缺损范围和养护工程量,提出相应的小修保养措施,为编制小修保养计划提供依据.第二十五条桥梁定期检查主要以目测结合仪器检查方式进行.其检查周期为每两年一次,特殊结构桥梁应每年一次.第二十六条特殊检查应委托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单位实施.特殊检查应采用仪器设备,通过检测或试验的方法,并结合理论分析,对桥梁的缺损状况、病害成因、承载能力或抗灾能力作出科学明确的判定.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针对性的维修处治措施建议.桥梁的特殊检查评定应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第二十七条依据检查结果,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分为一至五类.一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完好或良好状态,仅需对桥梁进行保养维护.二类桥:技术状况处于良好或较好状态,仅需对桥梁进行小修或保养.三类桥:技术状况处于较差状态,个别重要构件有轻微缺损或部分次要构件有较严重缺损,但桥梁尚能维持正常使用功能.四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差的状态,部分重要构件有较严重缺损或部分次要构件有严重缺损,桥梁正常使用功能明显降低,桥梁承载能力降低但尚未直接危及桥梁安全.五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危险状态,部分重要构件出现严重缺损,桥梁承载能力明显降低并直接危及桥梁安全.第二十八条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由桥梁管养单位负责组织评定.对非收费公路、政府还贷收费公路上评定为四类和五类的桥梁按以下规定进行复核:技术状况为四类的中、小桥梁以及结构较简单、病害清楚的大桥,由监管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组织复核.—7 —技术状况为四类的特大桥、结构或病害较复杂的大桥,以及技术状况为五类的桥梁,由监管单位桥梁工程师提出初步复核意见后报省公路局或省高管局,由省公路局或省高管局的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组织提出最终复核意见.经营性收费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由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负责组织评定.对评定为四类的特大桥、结构或病害较复杂的大桥,以及技术状况为五类的桥梁,应将评定结果报省公路局或省高管局备案.复核期间,管养单位应采取应急保障措施,保证桥梁运营安全.第二十九条特大桥、特殊结构桥梁和单孔跨径60米及以上大桥的检测评定工作应符合以下规定:(一)在桥梁上下部结构的必要部位埋设永久性位移观测点,并定期进行观测,一、二类桥每三年至少一次,三类桥每年至少一次,四、五类桥每季度至少一次,特殊情况时应加大观测密度.(二)应安排专项经费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定期的特殊检查.一、二类桥每五年至少一次,三类桥每三年至少一次,四、五类桥应立即安排进行特殊检测.(三)对特别重要的特大桥,应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养护管理系统和健康监测系统.第六章隧道检查与检修第三十条公路隧道检查与检修根据土建结构、机电设施的内容而不同.检查与检修要求严格按《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执行.第三十一条土建结构的检查工作分为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和专项检查四项.日常检查是对土建结构的外观状况进行的日常巡视检查.检查频度应不少于1次/月,高速公路隧道应不少于1次/周.定期检查是按规定周期对土建结构的基本技术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的频度应不少于1次/年.新建隧道应在交付使用1年时进行首次定期检查.—8 —特别检查是在隧道遭遇自然灾害、发生交通事故或出现其他异常事件后,对遭受影响的结构立即进行的详细检查.专项检查是根据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的结果,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判断需要进一步查明某些破损或病害的详细情况而进行的更深入的专门检测.日常检查、定期检查、特别检查的结果分为S、B、A三类.其中,S类为情况正常;B类为存在异常情况,但不明确,应作进一步检查或观测以确定对策;A类为异常情况显著,危及行人、行车安全,应采取处治措施或特别对策.专项检查的结果分为B、1A、2A、3A四类.其中,B类为结构存在轻微破损,现阶段对行人、行车不会有影响,但应进行监视或观测;1A类为结构存在破坏,可能会危及行人、行车安全,应准备采取对策措施;2A类为结构存在较严重破坏,将会危及行人、行车安全,应尽早采取对策措施;3A为结构存在严重破坏,已危及行人、行车安全,必须立即采取紧急对策措施.对专项检查结果达到1A类的破坏,管养单位要将检查结果上报监管单位,并由监管单位对检查结果进行复核.对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结果达到A类,专项检查达到2A类以上的破坏,管养单位应及时报告监管单位并由监管单位报厅;监管单位对检查结果进行复核后,再将复核结果报厅.管养单位应将“定期检查记录表”、“特殊检查记录表”、“专项检查记录表”和相应的检查报告提交监管单位;“监管单位每年应至少对管养单位的“日常检查记录表”、“定期检查记录表”、“特殊检查记录表”进行一次大检查,监督管养单位的检查频率和检查深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并将督查报告报厅.第三十二条机电设施主要指为隧道营运服务的相关机电设施,包括供配电设施、照明设施、通风设施、消防及救援设施、监控设施等.机电设施的养护维修分为日常检查、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分解性检修—9 —和应急检查.其中,供配电设施的养护维修主要有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和分解性检修;照明设施的养护维修主要有经常性检修和定期检修;通风设施的养护维修主要有经常性检修、定期检修和分解性检修;消防及救援设施的养护维修主要有经常性检修和定期检修;监控设施的养护维修主要有经常性检修和定期检修.日常检查是指在巡视车上或通过步行目测对机电设施外观和运行状态进行的一般巡视检查,高速公路隧道应不小于1次/日,其他各级公路可按1次/1~3日进行.经常性检修是指通过步行目测或使用简单工具,对设施仪表计数、运转状态或损伤情况进行的检查,可按1次/1~3月进行;对破损零部件应及时进行维修更换.定期检修是指通过检测仪器对仪表进行的标定,和对连接及装配状态等机电设施运转情况和性能进行的较全面检查的维修,可按1次/年进行.分解性检修是指通过对设备分解拆卸而进行的重点检修,可按1次/3~5年进行.应急检查是指公路隧道内或相邻处发生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后对机电设施进行的检查,没有固定周期,可配合土建检查一起进行.机电设施养护应按月制订养护计划,设施故障应按月填报故障记录月报表.第三十三条环保设施、房屋设施等其他工程设施应经常保持完好、齐全;有特殊要求的其他工程设施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养护.第七章桥隧养护工程管理第三十四条桥梁养护工程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改建.对技术状况为一、二类的桥梁应加强小修保养,防止出现明显病害.对技术状况为三类的桥梁应及时进行中修,防止病害继续扩展,影响桥梁安全运营.—10 —对技术状况为四类和五类的桥梁,应及时研究提出具体的车辆通行和交通管制方案,保证安全,并依据桥梁特殊检查结果和技术论证分析,安排大修或改建.对荷载等级、宽度、抗灾能力、安全防护标准等技术指标低于所在公路技术标准的桥梁,应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第三十五条桥梁小修保养、中修工程由管养单位组织实施,大修、改建工程由市(州、地)级及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或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组织实施.第三十六条隧道土建结构病害处治工程应根据检查结果,针对病害产生原因,按照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方案 .对专项检查结果达到1A类以上的破坏,其病害处治工程由管养单位根据监管单位的要求负责组织实施,实施完成后报监管单位验收;其中,专项检查达到2A类以上的破坏,实施完成后应将处理结果报厅备案.第三十七条隧道机电设施检查与检修中发现的故障,按规范须立即排除的应立即处理,对不能立即处理的要有计划地安排维修.第三十八条对纳入养护年度计划需要加固、改造的桥梁或需要进行病害处治的隧道,管养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施工图设计.大桥、特大桥的加固、改造,要先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再根据检测情况进行施工图设计.第三十九条当桥梁加固、改造资金达到或超过新建一座类似规模桥梁投资的60%(中、小桥达到50%)时,设计单位应将加固、改造方案和拆除重建方案进行论证比较,择优选用.第四十条施工图设计由业主单位组织审查,并负责组织实施.桥梁设计文件须符合《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 J22-2008)、《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 J23-2008)的规定,隧道设计文件须符合《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T H12-200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的规定.—11 —第四十一条养护作业时,应执行《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的规定);质量管理按照《公路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第四十二条桥梁大修、中修、改建工程及隧道病害处治工程完工后,应由批准机关会同业主单位和管养部门组织竣工验收,竣工资料按挡案管理规定归档.工程实施后的桥隧技术状况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且桥梁技术状况必须达到一、二类.第四十三条桥梁大中修、改建工程和隧道土建结构及机电设施设备采购等工程达到《公路养护工程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规模要求的,应通过招标方式选择设计、施工、监理和材料供应单位.因抢险需要,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等特殊原因不进行招投标的项目,应对被委托人的资质、业绩和信誉等有关情况进行审查,并经集体研究确定,形成含有确定被委托人的条件和议事规则的书面决定文件.第四十四条桥隧养护工程市场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参照国家、省内公路建设市场监督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对从业单位及人员实行信用管理,加强桥梁检测、加固设计、施工、监理、材料供应等的市场管理工作,逐步构建统一公开、竞争有序的桥隧养护工程市场.第四十五条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桥隧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组织交通,尽量采取半幅施工等方式保证通路通行;桥隧养护作业不中断交通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安全并减少对交通的干扰.对需要封闭交通或长时间占用行车道施工的隧道养护工程,除紧急情况外应在项目开工前15天,发布相关信息.高速公路、国道上断交施工的桥隧养护工程应报厅批准,断交信息应及时按《交通部公路阻断信息报送制度》(试行)的规定报交通部备案.第四十六条桥隧养护工程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合理布设施工作业区,设置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保证施工车辆、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必要时还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工作.—12 —。
隧道养护规范
隧道养护规范隧道是城市交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建物,隧道的建设和维护需要遵守严格的规范,以确保安全可靠,确保舒适、安全的行车环境,提高隧道使用性能。
本文旨在就隧道养护进行系统的介绍,以解决隧道养护中出现的问题。
一、养护片原则1、以安全为第一原则养护片的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的安全管理规定,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突出路面质量隧道养护时,应着重保证路面质量的安全和舒适,及时采取措施处理路面破损,保护表面完好,提高行车安全性。
3、环境保护隧道养护施工中应深入细节,确保环境污染最小化,尽量避免污染源的产生,减少一切污染物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二、养护片管理1、日常维护管理对隧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应当按照养护片的要求,定期进行养护,维护检查,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养护片的质量和安全性。
2、定期进行养护隧道养护片的定期检查应根据不同情况定期进行,包括路面、外护墙面、空调系统、紧急照明系统等部分,确保路面和外护墙面的平整度和光洁度,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紧急照明系统的及时行动。
3、实施技术改造隧道养护的技术改造,不仅可以提高隧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且还可以改善交通流量,提高疏导能力。
具体包括:拓宽隧道、增加隧道出入口、改善紧急照明系统、改善路灯照明、改善通风系统、加强维修机械等等。
三、养护片材料1、选用优质原材料隧道养护片的施工必须要求优质原材料,充分发挥现代隧道技术的优势,采用高效、可靠和耐用的材料,以保证隧道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
2、严格标准隧道养护片的材料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和过程中的管理,使养护片具备安全可靠、高效耐用等性能特点。
总之,隧道养护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遵守以上养护原则,采用优质的材料,严格把控施工规范;同时,加强日常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隧道的质量和安全性。
隧道养护规范2015版
路面
15
交通标志、标线
5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五)、我国公路隧道建设、运营管理现状 1、建设阶段 大规模新建时期; 新建和维修改造并重时期; 对隧道的现代化改造和维修加固为重点的时期。
2、当前面临主要问题 部分隧道在竣工和运营之初出现病害:我国公路隧道在勘测、设计和 施工等方面有待完善。 隧道诊断和维修加固困难:岩土介质中,属于半隐蔽工程 通过对病害的全面调查,研究隧道病害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有利于科 学评估病害规律,以期延长隧道使用寿命。
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分为1类、2类、3类、4类、5类。
土建结构技术状况分类界限
隧道技术状况等级
技术状况评分 1类
JGCI ≥85
2类
≥70,85
3类
≥55,70
4类
≥40,55
5类
<40
42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五)、隧道技术状况评定 1、技术状况评定 • 隧道技术状况评定包括: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其他工程设施和全 隧评定,采用先分部再综合的办法对隧道进行技术状况评定。
三)、土建结构的养护工作内容 3)清洁
三)、土建结构的养护工作内容 4)结构检查 结构检查 经常检查 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 A类 S类 判断 应急检查 特别检查 B类 专项检查
A类 判断
定期检查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学习概要总结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学习概要《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以下简称“新《规范》”)对隧道维护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现将其主要内容与心得体会简述如下:一、新《规范》简介1.背景50年代,我国仅有30多座总长约2.5Km的公路隧道。
六七十年代,我国干线公路曾修建了百米以上的公路隧道。
1964年修建的北京至山西原平公路(四级)中,修建了两座200米以上的隧道,以是非常大的工程。
20世纪后半叶的前30年我国修建的公路等级低,线形要求不高,需要翻山越岭时大都采用盘山绕行。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我国公路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公路隧道也同步快速发展,出现了秦岭终南山隧道等很多大长公路隧道。
截止2013年底,我国大陆已建成通车的公路隧道为11359座,总长9605.6Km。
最近3年每年净增约1500Km。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规模不断发展,公路养护技术逐步提升、体系日趋成型,对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2000年开始制定、2003年实施的《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以下简称“原《规范》”)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管理需要,迫切需要充分吸取国内外实践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提高对养护工作具体实施、操作的指导水平。
因此,交通部在2011年启动了对原《规范》的修订工作。
新《规范》的制订以提升公路隧道运营安全为目标,以现有问题为导向,立足于国内公路隧道养护的成熟技术与成功经验,同时适当选取国外经验成果,于2015年1月16日发布,于2015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
2.主要特点(一)续写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本次修订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要求加强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对于降低隧道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设施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体现。
(二)养护分级在制订新《规范》前进行的调研中发现,不同等级的公路隧道以及同等级公路的不同路段隧道,其养护需求和养护能力是不一致的,需要细化同等级公路隧道养护要求,满足差异化的养护需求。
(完整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word版,第60页至封底)
10
10.1一般规定
10.1.1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除应符合本规程第6.1.1条的有关规定外, 尚应兼顾养护作业控制区隧道养护作业特点、养护作业位置等因素。
E 9.2.3 2匚作点融桥头尢F或筹干300m的特扎■斑养护仙
924桥梁半幅封闭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特大分隔带不能设开口时,上游过渡区终点应止于桥头。
2借用对向车道通行的桥梁养护作业,应全时段配备交通引导人员。
悄m屮.小桥擀面m车曲莽护桝业
9.2.3特大、大桥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小于300m时,纵向缓冲区起点应提前至桥头 以设计速度l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3-1。
Ri9-2. 3-1Ltt-:K起点距桥头小T 300m附符丈,人桥时闭车道养护柞业
2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大于或等于300m时,应按相应的等级公路养护 作业控制区布置,并在桥头布设施工标志。以设计速度100km/h为例,作 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3-2。
10.1.6特长、长隧道养护作业应全时段配备交通引导人员,轮换时间 不应超过4h。
10.1.7特长、长隧道养护作业时,应间隔放行大型载重汽车。
10.2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
10.2.1
^定。
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至第8章的有关规
10.2.2
单洞双向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9.1.4立交桥上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养护作业影响桥下净空时,应在立交桥下方公路上布设施工标志、 限高及限宽标志,并不得向桥下抛投任何物品。
完整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word版,第60页至封底)
完整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word版,第60页至封底)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第9章桥涵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9.1 一般规定9.1.1 在桥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时,应考虑桥梁养护作业的特点、作业位置、作业影响范围等因素,并符合本规程第6.1.1条的有关规定。
9.1.2 在桥梁养护作业时,应加强车辆限速、限宽和限载的通行控制。
经批准允许通行的危险品运输车辆应引导通过。
9.1.3 当预判桥梁养护作业会出现车辆排队时,应在桥梁检查站、收费站、正常路段或警告区布置大型载重汽车停靠区,并布设“重车靠右停靠区”标志,间隔放行大型载重汽车,不得集中放行。
9.1.4 在立交桥上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当养护作业影响桥下净空时,应在立交桥下方公路上布设施工标志、限高及限宽标志,并不得向桥下抛投任何物品。
2.当养护作业占用下方公路路面时,应在立交桥下方公路上布置养护作业控制区。
9.1.5 在桥梁养护作业影响桥下通航净空时,应按照有关规定布设标志及安全设施。
9.1.6 在特大、大桥养护作业时,除了要满足桥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的一般要求外,还应符合该特大、大桥养护作业的特定技术要求。
9.2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9.2.1 在桥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时,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至第8章的有关规定。
9.2.2 在中、小桥和涵洞养护作业时,应封闭整条作业车道作为工作区,纵向缓冲区终点宜止于桥头。
以设计速度1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2.9.2.3 在特大、大桥养护作业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当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小于300m时,纵向缓冲区起点应提前至桥头。
以设计速度1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3-1.2.当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大于或等于300m时,应按相应的等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并在XXX标志。
以设计速度1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3-2.9.2.4 在桥梁半幅封闭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当特大、大桥中央分隔带可设开口时,应按本规程第4.0.6条的有关规定执行;中间分隔带不能设开口时,上游过渡区终点应止于桥头。
(精选)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H30-2015
9 桥涵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9.1 一般规定9.1.1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除应符合本规程第6.1.1条的有关规定外,尚应兼顾养护作业控制区桥梁养护作业特点、养护作业位置、作业影响范围等因素。
9.1.2 桥梁养护作业时应加强车辆限速、限宽和限载的通行控制。
经批准允许通行的危险品运输车辆应引导通过。
9.1.3 当预判桥梁养护作业会出现车辆排队时,应利用桥梁检查站、收费站、正常路段或警告区布置大型载重汽车停靠区,并布设“重车靠右停靠区”标志,间隔放行大型载重汽车,不得集中放行。
9.1.4 立交桥上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养护作业影响桥下净空时,应在立交桥下方公路上布设施工标志、限高及限宽标志,并不得向桥下抛投任何物品。
2 养护作业占用下方公路路面时,立交桥下方公路应布置养护作业控制区。
9.1.5 桥梁养护作业影响桥下通航净空时,应按有关规定布设标志及安全设施。
9.1.6 特大、大桥养护作业除应满足桥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的一般要求外,尚应符合该特大、大桥养护作业的特定技术要求。
9.2 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9.2.1 桥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至第8章的有关规定。
9.2.2 中、小桥和涵洞养护作业应封闭整条作业车道作为工作区,纵向缓冲区终点宜止于桥头。
以设计速度1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2。
9.2.3 特大、大桥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小于300m时,纵向缓冲区起点应提前至桥头。
以设计速度l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3-1。
2 工作区起点距桥头大于或等于300m时,应按相应的等级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并在桥头布设施工标志。
以设计速度100km/h为例,作业控制区布置示例见图9.2.3-2。
9.2.4 桥梁半幅封闭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特大、大桥中央分隔带可设开口时,应按本规程第4.0.6条的有关规定执行;中间分隔带不能设开口时,上游过渡区终点应止于桥头。
隧道养护规范
隧道养护规范左右发布日期:2016-12-21 下载次数:56一、综述隧道养护包括对隧道的结构部件进行日常维护和检测,以维护隧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用性。
隧道养护不仅关系到路政安全和社会经济,而且也是各种新兴技术和知识的展示。
净空隧道是当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基础设施之一,养护工作严重影响隧道的运行安全。
二、隧道竣工后初期养护1、初期材料检查:外墙及内护墙材料、砌体、钢筋等应有适当的可视性和施工质量,届时应加以检查,并向负责部门和技术服务部门汇报检查结果。
2、建筑结构检查:清除残留的施工材料,同时检查应安装或者更换的脚手架、栏杆、横梁、支撑等,要细致检查。
3、穿越设施:如有管路、电缆穿越穿越,应拆除施工后留下的水泥袋和石膏袋,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闸或其他必要设施,同时验收闸或设施的安装质量。
1、保持洁净:包括清除墙面、梁根、门窗和排水系统上油渍、污垢和灰尘等,这项工作很重要,可防止破坏隧道正常运营。
2、定期检查:应定期检查隧道的排水系统、消防设施等,这是关系到安全的重要养护工作。
3、维护建筑设施:应定期检查建筑构件是否受损和破坏,并及时维修或更换,避免影响隧道运行。
四、隧道异常养护1、紧急应对:当出现隧道紧急状况时,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协调公安专业单位的配合,及时处置隧道的问题,确保安全通行。
2、消除危险:需要及时维护隧道配套设施,如电缆、人行路、照明、闸等,确保安全的道路通行和有效的运营管理。
3、调查分析:当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分析原因,查明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隧道养护程序,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故。
综上所述,隧道养护规范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而定,并考虑现场条件和必要工具对养护工作进行分类,针对不同部位、不同安装项进行具体验收,确保隧道安全运营。
2015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解读
2015版《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解读通过对国内外文献及施工现场的调研与分析,发现国外在公路养护作业规程对交通组织理念、作业分类、安全设施、控制区布置与管理等方面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国的原《规程》在指导实际养护安全作业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公路养护作业未按作业时间进行分类(2)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划分有待完善(3)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限速管理不够合理(4)公路养护作业控制区长度确定方法及标准有待优化(5)公路养护安全设施种类偏少、布置方法不够明确(6)对二、三级公路弯道及纵坡等特殊路段和部分桥隧养护作业缺乏针对性(7)对四级公路的适用范围不明确(8)部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定可操作性不强为进一步规范公路养护安全作业,保障养护作业人员、设备和车辆运行的安全,在大量调查分析、示范工程应用总结、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对原规程进行了修订,且在修订过程中大范围征集意见,并进行了相应的修改。
2015年4月,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工程行业新标准《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简称“新《规程》”)。
目前部分养护作业出现了为满足施工需求,人为造成了严重交通拥堵及安全隐患的现象。
因此,新《规程》引入公路养护作业“安全与通畅兼顾”的理念。
通过优化限速方案、安全设施、控制区布置及长度等方式加强养护作业的安全与通畅。
在安全和畅通的基础上考虑养护作业交通组织成本。
合理的管理成本是保证养护作业控制区布置得到实施的重要因素。
如果成本过高,施工人员通常会简化控制区布置及安全设施,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本着“实事求是、区别对待”的原则,新《规程》对临时、移动和四级公路的养护作业进行了合理简化,以在保证养护作业安全的同时,降低养护管理成本。
新《规程》主要从两个角度对原《规程》进行修订:结构性修订。
在原《规程》基础上增加了基本规定、四级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养护作业的章节,并将桥梁和隧道分为两章。
技术性修订。
编写组在以下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与验证,对原《规程》做出了相应的技术性修订。
《隧道养护规范》课件
3
养护后的检查及记录
在养护后需要进行检查评估,记录养护效果及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养护过程。
养护技术
隧道通风系统养护
隧道通风系统是保障通行安 全和顺畅的必要条件之一, 需要做好通风系统的定期维 护。
消防系统养护
隧道火灾风险较高,因此消 防系统是必不可少的,需要 定期检查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照明系统养护
隧道养护工作对于保障公共交通运营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后续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要建立隧道养护规范,提高养护工作质量,保障公共交通安全和顺畅运营。
隧道照明系统对行车安全和 能源消耗管理具有重要影响, 需要科学规划和有效维护。
排水系统养护
排水系统是隧道长期顺畅运行的前提,需定期 清理,确保排水系统畅通。
隧道壁面养护
隧道壁面存在着诸多潜在问题,如渗水、龟裂 等,需要做好隧道壁面的养护工作。
养护设备
1
养护工具
隧道养护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如照明灯、高压水枪等。
常规养护
针对不同设施和部位的养护需要, 制定和落实常规养护计划。
特殊养护
对于一些特殊设施,如隧道内焊 接点、通风系统、消防系统等, 需要加强养护工作。
养护流程
1
养护前的准备工作
在养护前需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确定养护方式和养护计划。
2
养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养护过程中需要做好安全措施,遵照规范操作,确保养护质量。
2
养护车辆
隧道养护车辆需要具备专业性和高效性,如渣土车、工程车等。
养护管理
养护人员的培训与管理
养护合同与验收
隧道养护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 掌握养护规范。
养护合同应有严格规范,验收标 准应明确,确保养护质量。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公路隧道是城市道路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于确保交通安全、畅通有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持隧道在使用过程中的良好运行状态,以及保证用户的出行体验,需要对隧道进行定期养护和维护。
以下是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1. 隧道结构养护:隧道结构养护主要包括隧道内部墙壁、天花板、地面的修复和维护工作。
隧道内部的裂缝、破损等地方需要及时修复,以防止水渗漏和结构破坏。
2. 照明系统养护:隧道照明系统是隧道中重要的安全设备,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照明灯具的亮度和光源的稳定性需要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隧道内的良好能见度。
3. 排水系统养护:隧道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于防止积水和减少洪灾影响非常重要。
检查和清理隧道排水系统的排水口、排水渠等设施,确保其通畅无阻。
4. 通风系统养护:隧道通风系统需要定期清理和维护,以确保正常的通风效果。
检查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空气流通情况,及时维修和更换故障设备。
5. 消防系统养护:隧道消防系统是保障隧道安全的重要设施,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保证消防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6. 安全设施养护:隧道中的安全设施包括紧急电话、应急照明、防撞设施等。
定期检查安全设施的运行状况,确保其完好可用。
7. 监控系统养护:隧道监控系统对于监测隧道内外的情况具有重要作用。
定期检查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及时维修和更新。
8. 隧道清洁养护:隧道道路表面清洁工作需要定期进行,清除道路上的杂物和垃圾,保持道路干净整洁。
为了保证公路隧道的养护工作质量,需要制定详细的养护流程和工作标准。
对于不同类型的隧道,养护工作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优化。
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隧道养护档案,记录养护工作的时间、内容和维护效果等信息,为隧道的长期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确保隧道的安全和可靠运行非常重要。
只有在充分的养护工作下,隧道才能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安全养护作业规程2015
安全养护作业规程2015一、引言安全养护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进行的一系列维护和修复工作,旨在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为了规范安全养护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了安全养护作业规程2015。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二、作业前准备1. 负责人应提前了解作业区域的情况,包括地形、建筑结构、设备等,并编制相应的作业方案。
2. 检查所需工具和设备的完好性,确保能正常使用。
3. 安排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了解作业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三、作业现场安全1. 在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
2. 检查作业区域是否存在隐患,如施工材料堆放不当、地面不平整等,并及时处理。
3.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等。
4. 操作人员应保持专注,不得饮酒、吸烟或接听电话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四、作业过程管理1. 作业负责人应对作业人员进行临时安全交底,明确工作内容、注意事项和紧急情况处理方法。
2. 作业人员应按照作业方案进行工作,严禁擅自更改工作方式或作业顺序。
3. 在作业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如发现问题或事故,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上报负责人,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五、作业后整理1. 作业结束后,对使用过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确保其下次使用时能正常工作。
2. 清理作业现场,将垃圾和废弃物分类处理,保持环境整洁。
3. 对作业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和反思,及时更新作业方案和规程。
六、事故处理1. 如发生事故或意外情况,应立即采取紧急救援措施,保护受伤人员的安全。
2. 上报事故情况,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并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
七、作业质量评估与改进1. 对作业过程中的质量进行评估,包括作业效果、工期、成本等方面,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 根据评估结果,对作业方案和规程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
隧道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隧道养护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目的规范隧道养护作业安全,保障养护人员、设备及车辆运行安全。
二、适用范围道养护及机电设备维护维修等作业。
三、资料来源《公路养护安全操作规程》(JTG H30-2015)四、基本要求(一)隧道养护作业人员应穿戴反光服装和安全帽,养护作业机械应配备反光标志,施工台架周围应布置防眩灯。
(二)相关作业必须在相应安全设施设置完成后才能开始。
作业未完成,不得擅自改变作业控制区范围和安全设施的布置位置。
(三)施工完成,从前方逆向回收相应的标志标牌及安全设施。
但警告区标志的移除顺序应与设置的顺序相同。
(四)过渡区不得堆放材料、设备或停放车辆。
摆放的作业机械、车辆和堆放的材料不得侵占控制区外的空间,也不得危及隧道等结构物的安全。
(五)人员上下车辆或装卸物资必须在工作控制区进行。
五、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的划分及布置隧道养护作业控制区划分为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纵向缓冲区、横向缓冲区、工作区、下游过渡区和终止区。
布置时应按照以上次序依次布置,锥形桶的布置间距不能大于4米。
(一)警告区:按照一级公路设计时速每小时80公里要求,车流量每小时小于1400辆的道路:1.警告区最小长度为1000米。
作业时最终限速值为每小时40公里。
预留行车道宽度为3.50米。
2.相邻限速标志限速不小于200米,逐级限速每100米降低每小时10公里。
3.警告区标志设立:(1)警告区开始,在道路左右两边路肩各设立一块施工距离标志。
(2)在警告区500米处路肩,设置限速60公里标志。
(3)在警告区700米处路肩,设置限速40公里标志。
(4)在警告区750米处施工道路一边路肩,设置车道数减少标志一块。
(5)在警告区750米处施工道路另一边路肩(行车道),设置警示频闪灯一个。
(6)在警告区950米处,开始摆放锥形桶。
(二)上游过渡区1.最终限速值为每小时40公里的道路,上游过渡区最小长度为30米。
2.锥形桶摆放方式:从路肩倾斜摆放至道路中心线(须留足3.50米行车道宽度)。
公路、桥梁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及迎国检相关要求
在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价中,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整座隧道应评为五 类隧道:
1)隧道洞口边坡仰坡不稳定,出现严重的边坡滑到、落石等现象;
2)隧道洞门结构大范围开裂、砌体断裂、脱落现象严重;
13
一、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3)隧道衬砌结构大范围开裂、深度大于衬砌混凝土厚度,或地下水 大规模的涌流、喷射; 4)隧道衬砌结构发生明显的永久变形; 5)隧道路面发生严重隆起,路面板严重错台、断裂,出现涌泥砂等 现象; 6)隧道洞顶预埋件严重锈蚀、断裂,各种桥架和挂件出现严重变形 脱落等; ➢ 保养维修:包括经常性或预防性的保养和轻微缺损部分的维修等内容 ,恢复和保持结构的正常使用状况。 ➢ 病害处治:包括修复破损结构、消除隧道病害、恢复结构物设计标准 、维持良好的技术功能状态。
公路、桥梁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及迎国检 相关要求
1
主要内容
一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 二二 桥梁隧道养护迎国检的相关要求
1
一、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
3
一、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1.隧道养护的术语 2.隧道养护的技术要求 3.养护等级与技术状况评定 4.土建结构(重点讲内容) 5.机电设施 6.其它工程设施 7.安全管理 8.技术管理
3.2.技术状况评定
技术状况评分 CI
表3-2 隧道总体技术状况评分权重值
隧道总体技术状况类别
1类
2类
3类
4类
≥90
≥80,<90 ≥70,<80 ≥60,<70
5类
<60
11
一、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 4.土建结构
土建结构的养护工作分为日常巡查、清洁、结构检查与技术状况评定衬砌、路面是否处在正常工作状态、是否妨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学习概要总结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学习概要《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以下简称“新《规范》”)对隧道维护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现将其主要内容与心得体会简述如下:一、新《规范》简介1.背景50年代,我国仅有30多座总长约2.5Km的公路隧道。
六七十年代,我国干线公路曾修建了百米以上的公路隧道。
1964年修建的北京至山西原平公路(四级)中,修建了两座200米以上的隧道,以是非常大的工程。
20世纪后半叶的前30年我国修建的公路等级低,线形要求不高,需要翻山越岭时大都采用盘山绕行。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我国公路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公路隧道也同步快速发展,出现了秦岭终南山隧道等很多大长公路隧道。
截止2013年底,我国大陆已建成通车的公路隧道为11359座,总长9605.6Km。
最近3年每年净增约1500Km。
随着我国公路隧道规模不断发展,公路养护技术逐步提升、体系日趋成型,对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2000年开始制定、2003年实施的《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03)(以下简称“原《规范》”)已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管理需要,迫切需要充分吸取国内外实践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提高对养护工作具体实施、操作的指导水平。
因此,交通部在2011年启动了对原《规范》的修订工作。
新《规范》的制订以提升公路隧道运营安全为目标,以现有问题为导向,立足于国内公路隧道养护的成熟技术与成功经验,同时适当选取国外经验成果,于2015年1月16日发布,于2015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
2.主要特点(一)续写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本次修订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要求加强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对于降低隧道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设施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体现。
(二)养护分级在制订新《规范》前进行的调研中发现,不同等级的公路隧道以及同等级公路的不同路段隧道,其养护需求和养护能力是不一致的,需要细化同等级公路隧道养护要求,满足差异化的养护需求。
新规解读:《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2015)
新规解读:《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2015)日前,交通运输部修订发布了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简称新《规范》),从养护检查、病害处置、安全管理等方面对原《规范》进行修订,并重点引入了分级养护和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的内容。
新《规范》已于3月1日起施行,原《规范》同时废止。
新《规范》依据公路技术等级、交通流量、隧道规模等因素,提出了公路隧道养护分级标准,建立了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价体系和方法,为各级隧道管理养护单位把握隧道技术状况和采取对应的养护策略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对于隧道养护运营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新《规范》提出了针对性的养护规定,全面强化了隧道机电设施的养护规定,明确了通风、照明、监控、消防等设施的养护标准和要求。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本次修订明确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要求加强预防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对于降低隧道全寿命周期成本、提高设施耐久性和使用寿命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直接体现。
新《规范》主要是通过养护检查、清洁维护、结构技术状况评定、保养维修、运营监测等方面规定达到预防性养护的目的。
如根据调研意见,从检查内容、检查频率出发,将日常巡查从日常检查中分离出来,将日常检查调整为经常检查;增加了清洁维护的覆盖范围,如考虑到诱导灯、轮廓标等设施对运营安全和节能的影响,增加了对其清洁的要求;强化了定期检查的要求,明确了定期检查应进行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的规定并给出了方法。
此外,公路隧道在一些严重不良地质地段、重大结构病害或隐患处,易发生结构失稳、突泥涌水等事故,为此,本次修订增加了对重大不良地质地段、重大结构病害或隐患处开展运营期长期监测的规定,对于防范突发性的结构失稳和病害调查及处置方案制定均有重要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规范》在公路养护领域,依据公路技术等级、交通方式、交通量、隧道规模等因素,首次提出按照“养护分级”进行差异化养护的理念;在公路隧道领域,创建了“公路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方法”,这在业内乃至国外都是没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查结果:一般异常,应进行监视、观测、进一步检测;严重异常,进行处治; 原因不明时,定期或专项检测。
1次/月? 1次/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制定 检查计划
现场检查
填写记录表(如表A.0.1)
检查结果分析
检查结果判定
(表2.3.2-1)
S类 按常规养护 计划执行
B类
建议、措施
监视、观测
特别检查
三)、土建结构的养护工作内容 4)结构检查 定期检查 频率:根据隧道技术状况决定,宜1次/年,最长不超过1次/3年,3、4级立即展开,新建隧 道交付1年后进行首次定期检查; 检查记录:详实记述检查项目的破损类型 方法与工具:目测,配以必要的检查工具、设备; • 尺寸测量— 卷尺、钢卷尺、游标卡尺等; • 裂缝检查— 带刻度的放大镜、宽度测定尺、测针、标线等; • 材料劣化检查— 锤子等; • 漏水检查— pH试验纸、温度计等; • 路面检查— 摩擦系数测定仪、平整度仪等。 分析判定:分析病害的成因,给出判定结论。 检查结果: • 对结构的技术状况和功能状态的评价; • 对结构的养护维修状况的评价及建议; • 需要实施专项检查的建议; • 需要采取处治措施的建议。
三)、土建结构的养护工作内容 1、《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 H12-2015土建结构养护工作内容 1)日常巡查。 2)清洁 3)结构检查与技术状况评价 4)保养维修 5)病害处治
三)、土建结构的养护工作内容 2、日常巡查 与经常检查相比: 1)深度广度稍弱; 2)检测频率远高于( 1次/天)。
三)、土建结构的养护工作内容 3)清洁 经常性、周期性进行,频率根据隧道状况、交通量、脏污程度、清洁方式、环 境条件等确定。 (1)、路面清洁: a. 高速公路 >1次/日,其他公路 >1次/月; b. 机械作业为主,以人工作业为辅; c. 必要时采用特殊方法。 ( 2)、顶板和内装: a. 顶板 >1次/2年;内装 >1次/季度,高速公路内装1次/月; b. 机械作业为主,以人工作业为辅; c. 湿法、干法清洁的选择。 ( 3)、排水设施清理和疏通: a. >1次/半年,雨季应加强; b. 对纵坡较小的隧道或隧道的洞口区段应加强。 ( 4)、标志、标线: >1次/月
三)、 隧道分类 5、按隧道的横断大小: 小断面隧道(<10㎡) 中等断面隧道(10~50㎡) 大断面隧道(>50㎡)。 6、按照用途分: 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和矿山隧道。 7、设计类型 分离式、小净距、连拱 8、施工方法分类 山岭隧道:矿山法(钻爆法/新奥法)和掘进机法(TBM)。 浅埋及软土隧道:明挖法,盖挖法,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 水底隧道:盾构、沉管、悬浮
五)、我国公路隧道建设、运营管理现状 1、建设阶段 大规模新建时期; 新建和维修改造并重时期; 对隧道的现代化改造和维修加固为重点的时期。
2、当前面临主要问题 部分隧道在竣工和运营之初出现病害:我国公路隧道在勘测、设计和 施工等方面有待完善。 隧道诊断和维修加固困难:岩土介质中,属于半隐蔽工程 通过对病害的全面调查,研究隧道病害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有利于科 学评估病害规律,以期延长隧道使用寿命。
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分为1类、2类、3类、4类、5类。
土建结构技术状况分类界限
隧道技术状况等级
技术状况评分 1类
JGCI ≥85
2类
≥70,85
3类
≥55,70
4类
≥40,55
5类
<40
42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五)、隧道技术状况评定 1、技术状况评定 • 隧道技术状况评定包括: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其他工程设施和全 隧评定,采用先分部再综合的办法对隧道进行技术状况评定。
四)、公路隧道基本结构 1、隧道断面 行车道宽; 侧向宽; 检修道/人行道; 车道数。 2、隧道洞身结构 复合式衬砌: 初支(锚杆+喷射混凝土); 防水(防水卷材); 二衬(混凝土)
四)、公路隧道基本结构 3、隧道洞口结构形式 洞口主要作用: 稳定洞口山体; 阻挡落石; 汇集排水。 洞口主要结构形式: 端墙式; 削竹式; 环框式。
查调整为经常检查;
2)增加了清洁维护的覆盖范围,如考虑到诱导灯、轮廓标等设施对运营安全和 节能的影响,增加了对其清洁的要求; 3)强化了定期检查的要求,明确了定期检查应进行结构技术状况评定的规定并 给出了方法。
一)、《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 H12-2015变化重点 2、提出养护分级概念 根据公路等级、隧道长度、
交通量大小,公路隧道养护等级
可分为三个等级。 高速公路达不到预期交通量
,二级以下公路养护资金压力大
。差异化分级、养护是合理配置 养护资源的客观现实需求。
一)、《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 H12-2015变化重点 3、提出隧道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包括土建、机电、其他设施
和总体评定。
公路隧道总体技术状况评定 由S、B、A,改为1类、2类、3
路面
15
交通标志、标线
5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三)、土建结构的养护工作内容 4)结构检查 应急检查 频率:由异常事件决定(灾害、事故); 方法与工具:由受影响的结构决定采取的检查方法、工具和设备; 检查结果:
a. b. c. d.
对结构的技术状况和功能状态的评价,与定期检查相同;
对结构的养护维修状况的评价及建议;
需要实施专项检查的建议; 需要采取处治措施的建议。
二)、隧道结构常见病害 1、隧道衬砌裂缝、破损 主要有衬砌开裂、衬砌变形、 拱脚下沉等病害。 2、衬砌冻害 隧道挂冰、衬砌冻胀等影响结 构安全的病害
二)、隧道结构常见病害 3、隧道渗漏水 土体围岩潜水,部分地表水, 沿衬砌破损,进入隧道内部。
二)、隧道结构常见病害 4、路面破损 主要指隧道路面开裂、拱起、 错台、坑槽、滑溜等。 5、盖板、装饰、涂层病害 主要有盖板破损、装饰脱落、 涂层脱落等病害。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4、技术状况评定方法 评定应先逐洞、逐段对隧道土建结构各分项技术状况进行状况值评定 ,在此基础上确定各分项技术状况,再进行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式中: wi —为分项权重; JGCI —为分项状况指,值域为0~4,
分项 洞口 洞门 衬砌 结构破损 渗漏水 40 分项权重wi 15 5 分项 检修道 排水设施 吊顶及预埋件 内装饰 分项权重wi 2 6 10 2
王陶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2017.05
一、隧道工程概况 二、隧道工程试验检测内容与分类
三、隧道土建结构检查与养护
一、隧道工程概况
一)、公路隧道组成 1、主体建筑物: 衬砌(洞身)、洞门、路面 2、附属设备
横洞、斜 ( 竖)井、防排水设施、检
修道、通风和照明设备。 二)、公路隧道特点
1、断面积大、形状扁平
B-Back, 返回。需要进一步检查或观测/异常情况不明; A-Alert,警报/异常情况。 1A-破损;2A-较严重破损;3A-严重破损
三)、土建结构的养护工作内容 4)结构检查 经常检查
法与工具:人工与信息化手段结合,配合以简单的检查工具
分析判定:以定性判断为主,情况正常、一般异常、严重异常。
2、防、排水要求高 3、运营需通风和照明
三)、 隧道分类 1、按地质条件: 土质隧道、石质隧道 2、按埋置深度: 深埋隧道 埋深h≥3D 浅埋隧道 0.5D <埋深h<3D 3、按长度分: 特长隧道 L>3000m 长隧道 1000m<L≤3000m 中隧道 500m<L≤1000m 短隧道 L≤500m 4、按地理位置: 山岭隧道、 城市隧道 、 水下隧道
一、隧道工程概况 二、隧道工程试验检测内容与分类
三、隧道土建结构检查与养护
一)、《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 H12-2015变化重点 1、隧道养护原则 明确提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要求加强预防性养护。 新《规范》主要是通过养护检查、清洁维护、结构技术状况评定、保养维修、运 营监测等方面规定达到预防性养护的目的。 1)从检查内容、检查频率出发,将日常巡查从日常检查中分离出来,将日常检
三)、土建结构的养护工作内容 4)结构检查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1、技术状况评定体系 采用分层综合评定 + 单项指标控制相结合方法。
四)、土建结构技术状况评定 2、技术状况评定类别 • 公路隧道总体技术状况评定应分为1类、2类、3类、4类和5类。
公路隧道总体技术状况评定类别
技术状态 评定等级 1类 2类 3类 隧道总体技术状态描述 完好状态。无异常情况,或异常情 况轻微,对交通安全无影响 轻微破损状态。存在轻微破损,现 阶段趋于稳定,对交通安全不会有 影响。 中等破损。存在破坏,发展缓慢, 可能会危及行人、行车安全。 养护对策 正常养护 应对结构破损部位进行监测或检查,必要时实施保 养维修;机电设施进行正常养护,应对关键设备及 时修复 应对结构破损部位进行重点监测,并对局部实施保 养维修;机电设施需进行专项工程
类、4类和5类
一)、《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 H12-2015变化重点 4、增加日常巡查,按照养护等级 调整清洁频率和结构检查。 1)日常巡查频率宜不少于1次/天 且可与路段日常巡查一起进行 2)定期检查宜安排在春或秋,宜
每年1次,最长不超过3年。
3)日常检查(旧)对应经常检查 (新)。
一)、《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JTG H12-2015变化重点 5、补充隧道土建结构的保养维修 和病害处治要求。 6、补充机电设施养护工作内容。 7、应急安全管理章节。 8、技术管理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