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雨果创作中看美丑对照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雨果创作中看美丑对照原则“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就是说,在文艺作品中大量地运用美丽、高尚与丑陋、卑贱的人物或意象作对比,以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反差,使故事情节更为跌宕起伏。这便是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

雨果在他的反封建小说《巴黎圣母院》里把美丑对照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不论是从形象塑造,还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上,作者都作了鲜明而独到的对照。

作者塑造了一个纯洁、无私和真挚的少女形象——爱斯梅哈尔达:迷人的身材、乌黑的大眼睛、淡金色的皮肤、婀娜的舞姿,还有纯朴善良的心地和强烈的同情之心。她挺身而出,同穷诗人甘果瓦缔结碎瓶婚姻,解救其危难;她不记前仇,以德报怨,手捧葫芦,将水滴入当众受刑的加西莫多的口中;她勇于追求纯真的爱情和自由幸福的生活,又曾无畏地抵御了克洛德的利诱威胁,宁死也不屈从于“恶魔”的淫威。这是一个至善的形象,是外貌美与心灵美的和谐统一。

作者又塑造了奇丑的形象——圣母院敲钟人加西莫多,这个曾为副主教克洛德收养的弃儿不仅跛足、独眼、驼背,而且长期敲钟震聋耳朵。社会的残忍和摒弃,使他憎恨一切。而爱斯梅哈尔达的出现,使他心灵复苏,丑的外貌突出了美的心灵。他勇敢地从刽子手手里救出少女,甘愿为少女而牺牲自己。

而恶魔的原形——副主教克洛德,一个道貌岸然的“虔敬”的教士。他被宗教禁欲主义扭曲的心灵促使他虚伪疯狂,凶残无忌,爱斯梅哈尔达使他神魂颠倒,却因无法占有,便要置她于死地。克洛德的“阴森可怕”带给人们灾难,道德层次的对照使善者更善,恶者愈恶。

在自然环境描写上,登临圣母院楼顶,鸟瞰巴黎:一边教堂高耸,无数尖塔插向天空,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古典建筑的美;另一边绞架林立,隐现着丑陋的形状,显示出封建专制的残酷。从社会环境描写上,巴黎有两个王国:一个是封建王朝,勾心斗角,相互倾轧,处处与民为敌,血腥屠杀百姓;另一个是“乞丐王国”,自由平等,执法严明,居住这里的人们虽然衣衫褴褛,却互助友爱,具有牺牲精神。巴黎城市和圣母院和谐美丽的环境又与当时人民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鲜明的对比,更突出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暗。

雨果在《悲惨世界》里同样运用对照艺术刻画了几个鲜明的形象,而与《巴黎圣母院》有所不同的是,《悲惨世界》极少有至善至恶的形象,而是着重描写人性心灵的光明与阴暗,以及丑美的转变。例如主角冉阿让在主教米里哀的感化之下,从一个心灵有少许污点的小偷变为一个道德无比高尚的人,体现了一种由“丑”到“美”的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