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近代英国议会体制的建立与变革
00316·西方政治制度·第五章
![00316·西方政治制度·第五章](https://img.taocdn.com/s3/m/4b8664836bec0975f465e2de.png)
日本两院制
日本国会(Congress)实行两院制,由众议院 (House of Representative) 和参议院(Senate) 组成,两院议员均由民选产生。 众议员选举按中选区制投票,每个选区产生3-5名 议员。参议员则按地方选区制和全国选区制混合 选举产生。目前的众议院共有511个议席,参议院 设有252个议席。众议员任期为4年,期满全部改 选;参议员任期为6年,每3年改选其中的半数。
二、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近代议会的产生 3、法国议会的产生 法国议会起源于封建时代的三级会议。 1789年7月9日,在美国制定新宪法的鼓舞下,国民议会宣告 自己为制宪会议,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了象征君主 制的巴士底狱, 8月26日,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和公民权宣 言》。 1791年制定了法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建立了作为最高 立法机关的一院制议会。 1792年8月,法国成立第二共和国,并选举产生新的立法机 关——国民公会。 1793年6月通过新宪法,宣布主权属于人民,最高立法权属于 立法会议,规定实行以议会为核心的政治结构。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正式规定议会实行两院制。 至此,法国的议会制度才最终固定下来。
二、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近代议会的产生 1、英国议会的产生 英国现代议会的真正形成是17世纪4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的结 果。 “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三年法案》、《王位 继承法》等法案,使得议会在形式上成为英国唯一的立法机 关,享有立法权和决定预算及其它重大问题的权力,为英国 议会制度和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奠定了法律基础。 2、美国国会的产生 美国国会是在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起来的。 1787年5月25日,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会议,新宪法于9月17 日被正式通过。新宪法第一条就规定把最高立法权赋予合众 国国会。至此,美国国会正式产生。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2a998bc7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e.png)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自古以来,英国议会制度一直被视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典范。
这一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1世纪,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和革新,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国会体系。
本文将探讨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一、起源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英国的封建时代。
在封建社会中,国王是统治者,但他需要与贵族阶层进行合作以获得支持。
于是,国王会召开一个由贵族和权贵组成的大会,讨论国家事务,这就是最早的议会。
最早的议会被称为“大会”,它不同于现代议会的普遍选举,而是由国王直接指派成员。
然而,在1144年,英国国王亨利二世创造性地召开了一次民选议会,这标志着议会的逐渐发展。
二、发展1. 议会的权力扩大在14世纪和15世纪,议会的权力逐渐扩大。
这主要是因为英国国王需要筹集资金来应对战争等紧急需求。
国王开始向议会寻求经济支持,并逐渐接受了议会对税收和预算的控制权。
这使得议会具备了对国家事务的重要影响力。
2. 《可持续议会法》的制定到了17世纪,英国议会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在1642年至1651年的英国内战期间,议会对国王的权力展开了持续的斗争。
最终,议会胜利,并在1642年颁布了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法律——《可持续议会法》。
《可持续议会法》规定了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和选举的规则,确保了议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这一法律的制定,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度的成熟。
3. 英国宪法与议会制度英国议会制度的最终成熟是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中实现的。
在这次革命中,国王詹姆斯二世被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被终结,代之以君主立宪制。
议会在新宪法中被正式确立为最高立法机构,成为国家决策的核心。
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英国议会制度逐渐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9世纪中叶,选举权逐渐扩大,使得议会代表性更加广泛,更能代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20世纪初,议会成为英国政治的核心,对政府形成了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三、现代议会制度的特点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与发展,使得现代的议会制度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 三权分立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议会制度力图实现三权分立。
英国的议会政治与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英国的议会政治与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618c65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1.png)
英国的议会政治与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英国议会政治与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一个民主制度最为成熟、长久的国家,英国议会政治和民主制度具有深远的历史和复杂的演变过程。
这篇文章将会探讨英国议会政治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以及民主制度在其中的角色和变革。
议会政治的形成其实,英国议会政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时期。
在11世纪到13世纪初期,英国国王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大多数情况下都与税收有关,这些法令叫做“议会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议会逐渐形成了一种代表人民、管理政治事务的机构。
然而,在早期的议会里,只有少数的权贵和贵族才能被视为议会成员。
直到1215年,《大宪章》的颁布,议会的范围才进一步扩大,使得民主制度开始有了更为正式的形式。
在这段时期里,议会成为维护英国民主制度的重要机构。
那些被选中的议员代表着各个群体的利益,并在特定的地点(如威斯敏斯特宫或牛津大学)定期开会。
议员们可以在议会中交换意见,向国王提出要求,并制定法律。
民主制度的角色议会从早期形成到现在的民主制度,是在历经了多次斗争和变革之后发展而来的。
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是“议会主义”的思想理论,即国家政策由一个代表人民的议会作出,在此之上形成一种平民与贵族共同治理的新型制度。
当然,民主制度并不总是如此完美,尤其是在19世纪时。
当时,多数英国公民并没有投票权,英国议会也被视为贵族和富豪们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
然而,随着议会主义的推广和人民要求政治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议会的功能逐渐扩大,成为英国民主制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议会的变革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议会政治中经过的许多具有深远意义的演变过程。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议会中的女性、少数族裔和劳工等角色的发展演变。
众所周知,过去英国议会中的女性没有任何的权利与表达人民意愿的途径。
但是,在20世纪初,英国革新了选举机制,为女性赋予了投票权。
这是民主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进步,标志着议会政治在性别平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英国国会的建立与议会制度的演变
![英国国会的建立与议会制度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0ab03e3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9.png)
英国国会的建立与议会制度的演变英国国会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议会之一。
它的建立与议会制度的演变,是英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英国国会的建立与议会制度的演变。
一、国会的起源英国国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
当时,国王需要财政支持来维持军队和政府的运作,于是他们开始召集贵族和教士开会商议事务。
这些会议逐渐发展成为国会的前身。
最早的国会是由贵族和教士组成的,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团,为国王提供建议和监督。
二、议会制度的演变1. 众议院的崛起在国会的早期历史中,贵族和教士占据了主导地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使得城市居民的权力不断增加。
这些城市居民希望能够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他们的声音逐渐被听取。
于是,英国议会开始出现了一个代表城市居民的众议院。
众议院的崛起标志着议会制度的演变。
它成为了国会中最重要的机构,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众议院的议员由选举产生,他们的权力逐渐增加,可以制定和修改法律,审查政府的政策,对国家事务发表意见。
2. 贵族与众议院的权力平衡在议会制度的演变过程中,贵族和众议院之间的权力平衡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贵族代表了传统的权威和特权,而众议院代表了民主和平等的理念。
两者之间的权力斗争持续了数个世纪。
在17世纪的英国内战中,议会派和国王派爆发了冲突。
议会派最终获胜,国王被处决,议会取得了更大的权力。
然而,权力过于集中在议会手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导致了一段时间的专制统治。
3.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世纪末,英国经历了一系列政治改革,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这一制度中,国王的权力被限制,议会成为了最高权力机构。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标志着议会制度的演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议会成为了国家政治的核心,政府的首脑由国王变为了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
议会的权力得到了更大的扩展,它不仅可以制定法律,还可以监督政府的运作。
三、现代国会制度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国会逐渐形成了现代国会制度的特点。
英国近代民主政治的确立及发展
![英国近代民主政治的确立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0a21863a2af90242a895e542.png)
英国近代民主政治的确立及发展历史传统——有限的王权时间:13世纪——17世纪初(包括都铎王朝)。
表现:13世纪《大宪章》—— 原则:法律高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议会传统 —— 是否同意征收新税的传统权力— — — — — — — — —(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 — — — — — —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 背景:英国的 取得成功2. 标志:通过《 》实质:英国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妥协的结果《王位继承法》: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 (1700年制订,1701年公布) 第一条 当今国王无嗣,死后其王位由安妮公主(Anne )继承,安妮公主无嗣,死后其王位由国王詹姆士一世的孙女、已故波希米王后的女儿、汉诺威选侯索菲亚公主及其信仰新教的后裔继承。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完善内阁起源于光荣革命前的国王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确立过程(1)首相制度的形成:时间 — 18世纪;第一任首相 — 1721年,沃波尔(2)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18世纪中叶)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即应辞职;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
(3)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
(4)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
(5)责任内阁制的确立:19世纪中期 (6)议会中的“第三院”背景:19世纪后期,英国也开始了向帝国主义过渡,由于垄断组织的出现,使英国面临着更为激烈的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和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使资产阶级不得不在政治上做出必要的调整——加强行政权力。
表现: ① 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达全部时间的84.5%. ② 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权. ③ 内阁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④ 议会对内阁的控制变的极其微弱.趋向: 内阁权力膨胀,议会的权力和作用缩小.1. 1832年改革(1)背景:①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是土地贵族(托利党)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②一些“衰败选区”仍有议员名额;③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https://img.taocdn.com/s3/m/5749811e59eef8c75fbfb328.png)
导语:
为什么讲代议制必先 讲英国?
英国是近代议会制度的 发源地,英国议会有“议会 之母”的称誉。
英国议会制度确立的 标志是什么?
《权利法案》的颁布
当今是谁在统治英国?
国王伊丽莎白二世
内阁首相戈登· 布朗
知识结构
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发展 一.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 (政治前提) 基础:《权利法案》
⑵把王位继承和任命法官等重 大问题的决定权掌握在议会
3、 : 意义
⑴把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 手中; ⑵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 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 ⑶奠定了君主立宪制基础。
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
(小密室的演变)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查理一世 查理二世 詹姆斯 二世 威廉三世 乔治一世
确立: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新趋势(强化):内阁专横
你能说出当今世界上 补充 还有哪些君主立宪制国家吗?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 卢森堡、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 美洲:加拿大、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 伯利兹、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牙买加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 图瓦卢、所罗门群岛 非洲:毛里求斯
思考
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 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 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 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 走了詹姆士二世。这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史称“光 荣革命”。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件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0b1e0369eae009581bec49.png)
内阁权力膨胀,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
本课从横向来看,英国的制度创新表现为君 主立宪制度的逐步确立、内阁制度的形成与演 变、议会选举制度的不断完善;从纵向来看, 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实际上是国家权力重心的 不断下移即由上帝移到君主、由君主转移到议 会、由议会转移到国民。由于英国率先完成了 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实现了民主和法治,英国 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为工业革命 首先在英国发生创造了政治前提。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政治
“闭关锁国”状态被打破;中 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完成形成;资产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阶级维派、革命派先后登上政治舞
逐渐加深;先后产生了无产 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极大地推
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经济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 业和民族工业先后出现;中 国日益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 市场和原料基地。
[命题预测]
1.北京时间2010年5月12日43岁
的保守党领袖卡梅伦在竞选
中最终获胜。随后,女王邀
请卡梅伦担任她的第12任首
相,组建新一届政府,卡梅 43岁卡梅伦勤见女王
伦欣然同意。于是,他获得女王象征性的任命,成为下
一任首相。对此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女王依然是英国的国家元首 B.女王只是“统而不治”的虚君 C.首相的权力来源于国王授予 D.英国首相通过选举方式产生
[命题角度] “光荣革命”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例1选取新材
料,通过新情境的创设突出对学生辨析能力的考查。试题 高起点,低落点,命题立意新,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综合 能力。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和议会权力超过君主权力是一 个漫长的过程,这一点复习时应特别注意,注意对英国君 主立宪制确立过程中重大事件的理解,明确其内在联系, 比较其不同作用和影响。
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论文资料)
![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论文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966f41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1.png)
英国议会制度及其改革陈敏昭(三门峡行政学院 472000)一、英国议会的产生和演变早期的议会是社会新兴阶层试图分享权力的一种方式,仅仅是国王的咨询机关,后来逐渐演化成国家公共权力分权制衡的三权(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之一。
现代议会是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的立法机关,其成员被称为“议员”。
议员可以是直接或间接选举出来的,也可以是委任的。
一般地,议会除有立法的权力外还有签署外交条约、宣战或批准和谈、选举或推翻政府、批准政府预算等权力。
在一些国家里议会还有选举国家元首的权力,是议员代表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
英国是议会制度的首倡国,作为一种具有普遍社会政治经济价值的事物,议会制得到现代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认可、采用和借鉴,成为现代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之一。
因而有英国的议会制被称为“议会之母”的说法。
英国议会制度可以追溯到13世纪,迄今已有近800多年的历史。
1258年,国王亨利因为干预意大利战争,不顾农业欠收和饥荒,要求贵族缴纳三分之一的收入作为军费,激起了贵族的不满。
国王亨利三世的表兄弟、妹夫西蒙•德•孟福尔男爵带领武装士兵闯进王宫,迫使亨利同意召开会议签订限制王权的“牛津条例”。
根据牛津条例,国家权力由贵族控制的十五人委员会掌握。
为此引进了新的专用名词“Parliament”。
这个词出自法语,意为“商议”,后在英语中表示议会。
牛津条例规定,国王非经议会同意不得做任何决定。
在亨利三世统治时期,僧俗贵族出席的大会已渐有议会之名。
但是国王不甘心权力的失去,经常挑起事端。
1264年,孟福尔依靠贵族、骑士和市民的支持,在和国王的交战中战胜并俘虏了国王。
1265年1月,孟福尔以摄政的名义,根据《自由大宪章》(1217年)的规定,召集会议,史称“大会议”。
英国议会的雏形由此而始。
作为封建贵族的代议机构,大会议以5个伯爵和17个男爵为主体,每郡再派两个骑士和少数低级教士,若干大城市也派有市民代表。
不过,当时的议会还不能同近现代意义上的议会等同。
英国议会制度演变与现代英国政治制度
![英国议会制度演变与现代英国政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47b4722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f.png)
英国议会制度演变与现代英国政治制度英国议会制度是一个源远流长的政治体系,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不断演变,并逐步发展成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本文将探讨英国议会制度的演变过程和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一、英国议会制度的演变1. 起源:公元1066年,威廉征服者统治英国后,设置王座议会,将安格鲁-撒克逊的集会制度改为原则上会上人数少的议会制度。
2. 中世纪:议会在中世纪时期逐渐发展为可重复召开的机构。
在13世纪后期,由于国王利用议会掌握一些权力,英国议会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
3. 统一:英格兰和苏格兰在1707年合并为大不列颠,当时的议会成为一个能够对两个国家进行立法的机构。
4. 改革:在19世纪初,卢格斯、威尔伯福斯和出现了“三台车”议案,通过了限制国王权力,扩大议会代表性和拓宽选举权等改革。
5. 现代:英国议会制度的最新演变是20世纪以来的改革,包括补选议员和实行直接选举的上议院等改革。
二、现代英国政治制度1. 国王/女王:英国君主制是政治制度的基础。
虽然现在的君主已经没有太多权力,但仍然是国家的象征和领袖。
2. 两院制:英国议会由众议院和上议院组成。
众议院代表民意,上议院代表各种利益团体和知名人士。
3. 内阁制:英国政府由内阁主持。
内阁是议会的一部分,代表着众议院的多数党,由首相领导。
各种部委也由内阁成员负责管理。
4. 加拿大西部采油:议会机构:英国议会由上下两院、议员等众多机构组成。
它们的职责是协助议会议员处理议案和起草法律。
5. 行政管理:议会议员以部长身份领导各个部门。
英国的官方机构由政府机构、公共服务机构、地方政府和其他大型组织构成。
6. 政党制:英国有两大主要政党:保守党和工党。
这两大政党对国内和国际政治有着重要影响。
7. 选民权: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选民权,即选举权。
政治组织和个人必须在某些限制条件下参与选举。
总之,英国议会制度已经发展了一千多年,政治制度的演变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英国议会制
![英国议会制](https://img.taocdn.com/s3/m/1ff6581ff18583d0496459ca.png)
(注:20世纪初,非贵族议员在下院首次超过半数; 1918年《人民代表法》颁布使得一部分妇女取得普选权; 1928年年满21岁的女子获得选举权;1969年18岁男女均获 选举权,成年公民普选权终于真正得以实现。)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主要内容。 内容:①选举的财产资格限制逐渐降低直至取 消;②选举的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实现普选; ③议席逐渐从按地区分配代表向比例代表制过 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这些改 革的主要原因。
在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时期, 英国议会制变革表现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内阁制两党制的形成、议会选举制的不断 完善;英国议会制的变革实际上是国家权 力重心的不断下移即由上帝移到君主、由 君主转移到议会、由议会转移到人民。随 着英国的崛起,这一民主制度散布至世界 各地,成为十九世纪英国对世界的一个贡 献。
3、指出宪章运动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
宪章运动极大地促进了英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4、如何认识19世纪英国议会改革的意义。
意义: ①19世纪英国议会度改革加强了工业资 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适应了工业 文明的发展; ②提高了公民的政治权利,英国议会制 更趋民主化; ③为其他国家的民主化提供了借鉴;
请阅读概念阐释“内阁制” 的内容,共同解决下面问题:
(1)英国内阁是怎样来的? 少数贵族充当顾问和助手,小密室议事。 (2)内阁制又是怎样形成的?
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首相组建内阁,18世 纪中叶形成并得以完善。 (3)内阁跟国王的关系如何?跟议会的关系又如何? ①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内阁不对 国王负责。 ②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议会对内 阁进行监督;议会可以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 内阁可以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18世纪英国的议会制度与政治改革
![18世纪英国的议会制度与政治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a6b8231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a4.png)
18世纪英国的议会制度与政治改革18世纪是英国历史上重要的议会制度与政治改革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改革不仅影响了英国国内的政治体制,也对整个欧洲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议会制度的演变和政治改革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时期英国政治的变革。
一、议会制度的演变在18世纪初期,英国的议会制度主要由国王、上议院以及下议院组成。
国王在行使国家权力方面拥有很大的自主权,而议会则起到了监督国王、制定法律以及管理国家事务的作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对这种权力过于集中的制度感到不满,开始呼吁议会制度的改革。
首先,在议会制度的改革中,下议院逐渐获得了更多的权力。
在过去的制度中,一些选区的选举是世袭的,导致政治权力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
然而,随着市民阶级的兴起,他们不再满足于现状,并开始要求更多的政治参与。
于是,1832年通过的大选举法改革取消了一些世袭选区,增加了一些新的选民,从而使选举更加公平合理。
其次,议会制度的改革也涉及上议院的权力调整。
在过去的体制中,上议院主要由贵族组成,他们凭借世袭的贵族地位拥有较多的权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开始质疑贵族对政治事务的垄断。
于是,1911年通过的《国土法案》削弱了上议院的权力,使下议院成为最高立法机关,并进一步推动了议会制度的改革进程。
二、政治改革的影响18世纪英国的政治改革对于整个欧洲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英国的议会制度体现了一种新的政治理念,即民主和代议制。
这一理念成为了其他国家进行政治改革的借鉴,促使了法国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兴起。
在这些国家中,人们开始追求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并试图通过制定新的宪法和法律来推动政治的进步。
其次,18世纪的英国政治改革还加强了议会的权力,有力地约束了君主专制的倾向。
这种权力制衡的机制成为了现代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其他国家。
通过通过制定合理的法律和管理机构,议会获得了更多的权力,使更多的利益集团得以在政治中发言。
世界历史050英国议会改革
![世界历史050英国议会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421cec3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9.png)
世界历史050英国议会改革自十九世纪初叶以来,为适应工业革命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英国在上层建筑各个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把英国社会推进到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历史学家们把这个时期称为改革的朝代。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作为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标志的议会改革。
议会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政权组织的代议机构,议会在英国出现得最早,以后逐渐扩展到其他许多国家,所以英国议会又被人们称为议会之母。
英国议会是英国的最高立法机关,它包括君主、上院和下院。
上院是贵族院,下院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年满18岁的英国公民都有选举权。
议会的职权主要是制定、修改和废除法律,监督政府和监督财政。
英国议会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宫议会每年11月前后在议会大厦上院会议厅开会,届时由君主主持丰富多彩的开幕典礼。
开幕式后,两院议员分头集会,下院开会时议员分坐两边,执政党议员坐右边,在野党议员坐左边。
议会的会议和辩论都通过媒体对公众开放。
注释①:议会大厦 Houses of Parliament,又称为威斯敏斯特宫 Palace of Westminster英国议会的起源英国议会发端于十三世纪,最初是国王的御前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人最早有国王、大法官、大贵族等,以后,中小贵族、市民也被邀请出席,这样,御前扩大会议就逐渐被议会这一称谓所取代。
在中世纪,议会是听命于国王的御用工具,正如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所说的,君主有权召开议会,有权解散议会,有权赞同或反对议会所做的一切。
经过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所以直到1832年改革前的一个半世纪,英国还是一个十足的贵族国家的旧英国,包括议会在内的整个国家政权仍受王权、土地贵族势力所操纵,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程西梅)“从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政变以后,一直到十九世纪初叶,这一百多年间,英国的政治制度、议会制度还远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可言,议会的地位上升了,但是议会的成份并没有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变,议会还一直把持在土地贵族、王权的手里,贵族们独霸议会的这个局面是从中世纪一直沿袭下来的。
近代英国的两院制
![近代英国的两院制](https://img.taocdn.com/s3/m/524c60e50740be1e640e9a31.png)
英国近代议会两院制的形成及其特点一、英国近代议会两院制的形成英国素称“议会之母”。
议会制在英国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与悠久的历史传统。
英国议会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封建等级会议,它在长期反对君主暴政的斗争中提出了一系列限制王权和监督政府的要求和设想,为近代议会制的创立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
从历史上看,13世纪后期,英国议会逐渐形成。
但是,当时议会召开的次数及参加的议员都不固定,议会召开与否,完全视国王的需要而定。
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议会还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
一直到14世纪前期,议会的政治作用才大为加强。
14世纪前期,在司法审判方面,议会是国内的最高法庭,有权纠正各法庭的错判,并对有争议的司法问题做出权威性的解释。
在爱德华三世期间,议会形成了一个惯例,即不仅贵族案件由议会中的贵族审理,而且平民代表以集体名义提起公诉的案件,也由议会中的贵族来审理。
在1376年议会中,贵族就作为法官出现,审理平民弹劾大臣一案。
可见,到14世纪前期,议会在王位废立、外交、税收和司法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它的内部组织机构也日益完善和稳定,这就为两院制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在中世纪英国议会两院制形成之后,下院是由骑士和城市市民为主体组成的。
平民政治地位的提高,成为两院制产生的重要因素。
所谓“两院”,指的是上议院(贵族院)和下议院(平民院),平民(指各郡的骑士和城市市民)是英国议会两院制中最重要的政治力量,平民政治地位的上升对于两院制产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14世纪上半期,平民地位的上升,表现在出席议会的次数日益频繁,并走向正规。
1311年以后,爱德华二世共召开25届议会,平民代表参加了绝大多数的议会,只有两次例外。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1325年议会是最后一次没有平民参加的议会。
从1325年以后,尽管在平民代表散会回家之后议会仍可继续进行,但是,议会没有平民代表参加照开不误的时代终于一去不返了。
从此,平民代表成为每届合法议会必不可少的成员,平民在议会中的位置最终固定下来了。
英国议会制度的演变
![英国议会制度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ac4810c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8e.png)
英国议会制度的演变议会制度是英国政治制度的核心,而英国议会制度的演变,不仅与英国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影响着全球政治制度的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制度和特点三个角度,探讨英国议会制度的演变。
一、历史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当时英国国王需要向领主和主教请示征税和部队出征的事宜。
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议会制度逐渐发展完善。
到了17世纪,英国爆发了一场历史性的事件——清教徒革命。
此时的议会已经成为国王和贵族的制约力量,议会与王权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张。
在革命的推动下,议会逐渐掌握实权,成为英国政治的主导力量。
18世纪,议会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成为一种高度成熟的、具有较完整的法律体系的政治制度。
二、制度英国议会制度是一个双院制,包括上议院和下议院两个组成部分。
上议院是由贵族和法律专家组成的,其成员由国王任命。
下议院则是由民选的代表组成的,代表人数为650人。
上下两院合称议会,议会拥有制定法律、监督政府、审议政策等功能。
议会还设立了许多专门的委员会,例如财政委员会、外交委员会等,这些委员会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监督,有重要的政治影响力。
三、特点1. 合法性英国议会制度的合法性建立在其长期的历史传承和成熟的法律体系之上。
议会制度在英国政治文化的根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政治制度。
英国议会制度的合法性,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2. 稳定性英国议会制度的稳定性得益于其强大的制衡机制。
上下两院之间互为制约,代表选票多数的下议院拥有更大的权力,能够对政府的决策进行监督和限制。
在议会制度中,政府的权力是受制约的,这种制衡机制保证了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 参与性英国议会制度给了民众广泛参与政治的机会。
在英国,民众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参与到议会中来,对政治制度和政策进行监督和反映。
议会制度也给了民众发表政治意见的渠道,使政府对民意的反映更加及时和有用。
4. 透明度英国议会制度的透明度很高。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https://img.taocdn.com/s3/m/b9273ff5770bf78a65295414.png)
⑵内阁向议会负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接受监督。
⑶议会有权倒阁。 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内阁就要下台,或提请国家 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 阁的去留。
四、责任内阁制
2、特点 ⑴集体负责制。 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⑵权利制衡。 内阁掌握行政权力,议会掌握立法权,议会有倒阁权。
⑶两党轮流执政。 首相和内阁都从议会选举获胜的多数党中产生。
四、责任内阁制
3、形成过程 u光荣革命后,内阁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 u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的惯例。开创了多数党 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 u18世纪中期,形成了这样的惯例: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内 阁就要下台,或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由 新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 4、意义 议会取得了行政监督权,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最高权力的 象征。英国成为典型的资产阶级的代议制国家。
2、原因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垄断组织出现,开始向帝国主义时代过渡,资 产阶级需要加强行政权利。
3、影响
英国议会的黄金时代过去,内阁权利开始膨胀。内阁成为议会中的“第三 院”,出现了“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趋向。
五、选举制——1832年议会改革
1、背景
①中世纪沿袭下来的议会选举制度,在选区划分、议席分配、 选举资格方面极不合理。
内阁(首相) 国 王
课堂练习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包括( ) ①国王“统而不治” ②内阁行使行政权 ③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④内阁对国王负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 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情有( ) ①代表国家对外宣战、媾和 ②委任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 ④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 A、①② B、 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历史学家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 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这是因为( ) A.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
高三历史选修2_课文注释:近代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
![高三历史选修2_课文注释:近代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1aeb9b09c8d376eeafaa31d7.png)
课文注释:近代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英国是世上最早建立议会的资本主义国家,最早可追溯到13世纪。
现代意义的资产阶级议会则出现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
1689年制定的《权利法案》及随后颁布的《王位继承法》使英国资产阶级议会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整个19世纪,伴随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英国的议会制度经历了三次重要的改革。
经过改革,英国的议会制度进一步完善,也更加民主。
(一)1832年的第一次议会改革: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工业革命已接近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得到增强,但是他们在政治上却被排斥在议会大门之外,处于无权的地位。
妨碍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的主要是陈腐的选举制度。
当时英国的选区划分和议席分配仍沿用旧制,即不论地域大小和人口多少,每个选区均选出两名议员。
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选区已人烟稀少,个别的甚至已沉沦海底,但它们仍有选派议员的权利,而新兴的工业城市却无权选出议员。
同时,对选民和被选举人的高额财产资格的规定,也使工人阶级甚至中小资产阶级丧失了选举权。
在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下,一场由工业资产阶级领导的、有工人阶级参加的英国议会改革运动迅速展开。
1832年,第一次议会改革法案终于获得通过。
该法案的主要内容是取消一部分“腐败选区”的议席,转让给新兴的工业城市;扩大选举权,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并取消由上院提名下院成员的权利。
此次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的上层开始进入议会。
(二)1867年的第二次议会改革:此次议会改革是1832年改革的继续。
第一次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而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乡村劳动人民都没有得到这种权利。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工人阶级为了争取普选权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工人阶级和中小资产阶级参加了资产阶级激进派领导的争取议会选举改革的斗争。
迫于群众的巨大压力,1867年7月,议会通过第二次议会改革法案。
该法案废除了上次改革保留的腐败选区的议席,将其分配给大的新兴城市和各郡,进一步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
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历程
![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67f499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a.png)
此外,20世纪的议会制度还面 临着诸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 兴起等新的挑战。
04
英国议会制度的重要事件 与影响
大抗议运动与《大抗议书》
总结词
大抗议运动是英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抗议活动,它挑 战了国王的绝对权力,推动了议会制度的发展。
详细描述
1381年,英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抗议政府的 税收政策。起义迅速蔓延至全国,最终形成了大抗议 运动。在运动中,起义者提出了限制王权、增加议会 权力等政治要求,并起草了《大抗议书》。《大抗议 书》详细列举了国王的种种不当行为,并呼吁改革议 会制度,扩大选举范围,限制国王的权力。这次运动 为英国议会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VS
议会改革的重要性
在光荣革命后,议会改革成为了英国政治 发展的重要内容。改革主要涉及扩大选举 权、减少选举舞弊和改善议会内部结构等 方面。这些改革为英国的民主化进程奠定 了基础。
03
英国议会制度的现代化发 展
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使英国经济和人口发生了巨大变化,为议会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背景 和挑战。
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历程
2023-10-28
目录
•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 • 英国议会制度的确立与早期发展 • 英国议会制度的现代化发展 • 英国议会制度的重要事件与影响 • 英国议会制度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英国议会制度的起源
早期的政治制度
贤人会议
在5世纪到11世纪期间,英格兰的早期政治制度以贤人会议为 特点,这是由贵族和平民共同参与的决策机构。
社会变革的影响与议会制度的未来发展
要点一
影响
要点二
发展
社会变革对英国议会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包括人口老 龄化、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增强、经济和社会不平等的加 剧等。
英国议会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英国议会改革的内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5e8d7bc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74.png)
英国议会改革的内容有哪些英国议会是英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英国政治的中心舞台,那么你了解英国议会改革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英国议会改革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英国议会改革的内容英国议会改革是英国在十九世纪进行的三次议会改革,这三次议会改革以一种渐进的温和的方式进行改革,没有出现任何的流血就使得英国的政治架构出现了适时的变化,使得社会的各个阶层互相达成妥协,共同治理国家,英国的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措施对世界的启迪性是非常大的。
下面就讲一下英国议会改革内容。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内容:一、重新分配议席,取消许多已经衰败的选区,减少一些选区的议席,人口增加的选区议席增多,新兴工业城市取得较多议席。
二、更改选举资格,降低选民的财产和身份要求,扩大选民范围,大大增加选民人数,工业资产阶级和富农得到选举权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内容:一、进一步降低选举资格,在城镇,选举权给予每一房主和租户,也给予支付租金每年不少于10镑和居住不少于一年的方可。
在各郡,选票给予从私产或承担租金中每年所得不少于5镑的人,短期租户如有12镑收入也可以获得选举权。
二、有46个"衰败选区"被取消,空余出来的席位,分配给各大城市。
1884年英国议会改革内容:这次改革颁布了“人民代表法”,该法案规定:再次扩大公民权,把1867年曾授予自治市的公民权扩大到郡的工人(房客及其家庭);重新规定选民的财产资格,无论是在郡和自治市,每年只要有10英镑价值的任何土地或住房的人即有选举权;建立一种新的内部服务资格,主要是给在郡的工人(男),尤其是农业工人的选举权。
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英国议会改革是英国政治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事情,其效果不亚于暴力革命所起的作用,他使得新兴的资产阶级在国家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是资产阶级与旧贵族互相妥协达成的协议。
英国议会改革一共进行了三次:1832年议会改革、1867年议会改革和1884年议会改革,不同时期的改革具有不同的背景。
英国议会的形成与发展
![英国议会的形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bbc38e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20.png)
英国议会的形成与发展第一篇:英国议会的形成与发展英国议会的形成与发展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那么,英国议会制度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呢?一、大宪章——“英国自由的奠基石”自11世纪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断加强。
13世纪,约翰王统治时期(1199一1216年),经常增加额外的捐税,对外战争经常失败,还干涉封建法庭的权力,使国王与贵族的关系日趋紧张,尤其是他干涉坎特伯雷大主教的选举,和教皇发生了冲突,被教皇革除了教籍,并停止了全英国的礼拜。
约翰王无所依援,不得不向教皇屈服。
分离倾向日益明显的强大贵族势力乘机联合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开始了反对国王的斗争。
1215年,约翰王被迫接受了他们所拟的大宪章。
大宪章保证贵族和骑士的领地继承权,由贵族和骑士组成王国的“大会议”,只有得到这个会议的同意,国王才能向封建主征收额外的税金。
这就意味着在英国长期以来至高无上的专制王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约束。
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具有进步意义,它的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
因此许多人认为它是“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
到了17世纪,资产阶级为了适应反封建的要求,对它赋予了新的解释,成为资产阶级法治的主要依据。
大宪章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法律文献,全文共63条,旨在限制王权,保障教俗封建主的特权不受侵犯。
大宪章宣称,英国教会享有自由,其权利不受干扰,其自由不受侵犯。
不经大贵族会议同意,国王不得向领主征派赋税。
国王承认教会的选举自由,对自由人不得任意逮捕、监禁和放逐。
大宪章的签订,表明各阶层的联合行动成为当时政治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为英国议会君主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重要经验。
大宪章表明,在反对封建暴政的斗争中,骑士和市民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如果说亨利二世时期是英国封建习惯法形成的开端,那么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大宪章的基本原则———法律至上和保障人权则逐渐被承认为英国立宪政治的基础,仍有某些积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它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对旧式的、对王权有很大依附 性的议会制度的改造,议会成为英国政治的主权机构, 这就是1688年的历史性定位。
• 它也是英国历史上最后一次革命,此后几百年英国政 治制度的发展都是和平的、渐进的、改良的。
1689年《权利法案》
(1)国王不得干涉国会事务,无权废止经国会批准的法 律; (2)不经国会批准不准征募和维持常备军;
2.英吉利共和国和护国主统治
◆1648年12月,克伦威尔率国会军开进首都,清洗 了国会
◆ 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 1649年5月,英吉利共和国成立
◆ 1653年,克伦威尔建立护国主统治
奥利弗· 克伦威尔
• 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 •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 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 人物、独立派的首领。 • 在1642—1648年两次内战中, 先后统率“铁骑军”和新模范 军,战胜了王党的军队。 • 1645年6月在纳西比战役中取得 对王党的决定性胜利。 • 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宣布成立共和国。 • 1653年,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自任“护国主”。
◆所有重要议案几乎全由政府提出; ◆政府掌握着议会的时间表,又控制着下院的多数议 席,因此议案容易通过;
◆反对党由于不占议会多数,往往只提修正案,在立 法中起次要作用。
——这种立法与行政权的相互混合和相互制约为 英国议会制度的一大特点。
• 3.两党制
(1)托利党和辉格党(1679年)
◆托利党(“爱尔兰歹徒”)——代表旧的土地贵族利 益,赞成詹姆士二世继位,乔治三世(1760-1820) 时期,出现了托利党长期执政的局面
(2)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如果 阁员与首相发生重要分歧意见,这位内阁成员应当自 动辞职;
(3)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应全体辞职或者通过国王 解散下院,重新大选,由选民决定内阁是否继续执政。
•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出现是近代世 界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对西方的政治理论 和实践产生了非常之大的影响。
(4)英王还有在政府发生危机时任命首相的传统特权;
(5)在维系英国与英联邦成员国之间的关系上英王具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
维多利亚女王
维多利亚女王 (1837—1901年)
• 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时间长达64年。 • 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 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 • 在位60余年,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制得到 充分发展,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 征。 • 女王统治时期,特别是1851年以后,在英国历史上被 称为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 国”时期。
第五章 近代英国议会体制 的建立与变革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 旧制度的冲撞与改造 二、1688年以后英国议会政治 发展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 渐进性
• 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企图设计和创臵一种全 新的统治形式和政治机器,先后出现了三次全局性的 政体变化。 • 然而,最终资产阶级统治的载体又回到中世纪沿续下 来的旧的议会机构。
◆1689年,国会通过《权利法案》
查理二世复辟后与国会矛盾的加剧
(1)将参与审判查理一世的人、主张共和国的人以及革 命的积极参与者一律以“弑君者”罪名判处绞刑,许多 人为此逃往国外; (2)取消宗教自由,迫害清教徒;
(3)对革命期间的土地变动实行反攻倒算,要土地的新 主人进行赔偿; (4)在海外贸易方面不惜出卖英国的利益以维持其亲法 政策(1662年把敦刻尔克卖给法国)。
◆议员进入下院后组成议会党团,由党的督导员管理
并统一服从党的领袖。
◆在野党被称为“英王陛下忠诚的反对党”,建有一
个“影子内阁”随时准备轮换上台。
4.文官制度 (1)英国官吏制度的发展
◆中世纪(直到17世纪),实行官吏的任命制 ◆ 1688年以后,国王掌握高级官员的任命权,中低级官 员由枢密院或内阁选任
• 此后,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又恢复了它的渐进性,经 过几百年的演变,资产阶级议会制逐渐成熟和完善。 只不过英国的议会已是旧瓶装新酒。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旧制度 的冲撞与改造
1.长期国会与内战
◆1603年 ◆1628年 愿书》 詹姆士一世继位 查理一世批准了议会提出的《权利请 英国无国会时期
◆1629—1640年
◆整个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官员开始由执政的党派任 用(“政党分肥制”时期)
◆ 1853年,《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提出了全面改革 英国文官制的一系列设想 ◆ 1855年和1870年,两次文官制度改革,奠定了英国文 官体制的基础
(2)1853年《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
◆建议政府通过考试录用文官; ◆建议对文官日常工作实行考核制度,根据其工作的勤奋 程度和职绩进行晋升; ◆建议将文官分为高级和低级二大类,高级文官必须经过 高等教育,具备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并积累有必要的工 作经验,低级文官必须经过中等教育。 ——这份报告作为议案提出后当时没有通过。1855 年和1870年的文官制度改革,它们的基本内容就是以 《诺斯科特—屈维廉报告》为蓝本的。
(1)英吉利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一院制(国会)
◆国会下设由41人组成的国务会议(中央政府)
——共和国的建立,使英国政体的延续出现了 一个断裂和跳跃,极大地震撼了英国社会,包括拥 护革命的人也感到突兀和缺乏依托。而事实上,共 和国的社会基础并未牢固形成
——激进的小资产阶级革命派无论在经济上, 还是在政治经验上都还不成熟,他们还没有实力推 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2.立法程序和下院主导地位的确立
(1)英国议会的立法程序: ◆提出议案。 ◆ 一读。 ◆ 二读(辩论阶段,是立法中最重要的一步)。
◆ 委员会审议。
◆ 三读(正式表决,以半数通过为法案成立)。 ◆ 提交上院或下院审议(同样通过三读)。 ◆ 呈递国王批准并正式颁布。
(2)下院主导地位的确立(政府在立法过程 中居主要地位)
• 英国两党制正式确立的历史条件:
◆责任内阁制形成并且权威日益上升,其对政党的要 求和依靠也日益增强,旧的形式松垮的党派已不适 应这一要求; ◆工业革命进展使工业资产阶级实力逐渐上升,1832 年的选举法改革使他们能够直接进入议会执掌国家 政权; ◆各种利益集团在议会内外的争斗更加激烈,执政或 在野利害攸关,促使各政党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自身。
5.英王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1)英王象征着英国民族引以自豪的历史文明,它使英国政治 制度保持了独特的历史延续性的魅力;
(2)英王作为国家元首,超然于政治斗争之外,以一种非人格 化的角色(不犯错误)在激烈的党争中创造了一个平静的中 心,有利于政治和社会稳定; (3)在某些特殊的时刻,英王可以利用被咨询权、警告权和奖 励权婉转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起到某种政治平衡作用;
(3)英国文官制度的主要原则:
①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公平竞争原则 ②通才的原则(要求文官具备一定的素质) ③依据职绩或资历晋升的原则(建立考核制度) ④中立、常任的原则
◆文官不准参加政党活动
◆不随政党轮流执政而更替,保持中立
◆文官也不许经商或从事赢利性活动
◆由选举产生的政府高级官员,这些人 被称为政务官。 • 文官是常务官,包括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常务次官 以及各级职员 • 地方政府官员、法官以及国有企业雇佣的职工也 不属于文官
• 英国文官改革的重要意义:
◆它使文官素质大大提高,增强了政府工作效率
◆保证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并为中央决策和行政事务
的科学化、正规化、专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
◆随着近代政治的发展,文官尤其是高级文官的地位和
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重要部门的常务次官(如财政 次官)、内阁次官由于长期任职,熟悉情况,经验丰 富,是各方面的专家,他们是部长甚至首相不可或缺 的助手,他们的意见和提供的信息、资料是决策、立 法的重要依据,文官实际上已成为决策和立法过程中 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工党和保守党
◆工党:1900年工党成立,逐步发展壮大。1918年以 后,工党取代衰亡的自由党成为正式的反对党 ◆保守党:1918年之后,工党和保守党轮流执政的格 局一直延续至今
◆英国自两党制成熟后,各党都建立了自己从中央到
地方的统一组织。
◆党的领袖由选举产生,议员候选人由党的地方预选
会提名,各自都具有明确的政治纲领。
(2)护国主统治的特点
◆护国主终身任职,有权指定继承人,总揽一切军 政大权,实行公开的军事独裁统治
◆全国划分为11个军区,每区指派一名陆军少将为 行政首脑 ——护国主成为无冕之王,共和国名存实亡。
3.1688年的历史性定位
◆1650年,斯图亚特王朝第一次复辟(失败)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正式复辟(查理二世) ◆1685年,詹姆士二世继位英国国王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 迷恋打猎,一想到国务就懒散,在执政 后期的18年里,王子查理和白金汉公爵 乔治· 维利尔斯操纵朝政。
都铎时期和斯图亚特时期国王与议会关系比较 ◆都铎时期,议会与国王关系融洽。
☆原因: 都铎时期议会中新贵族和商人在经济上和政 治上都对国王有很大的依赖性,当时国王奉行的 宗教政策、重商主义政策都直接给他们带来好处。
◆1640—1653年
◆1642年
“长期国会”时期
英国内战爆发
詹姆士一世(1603-1625年)
• 苏格兰詹姆士六世,1603年继位为英格 兰国王,史称詹姆士一世。 • 他不了解英国议会,看不起议会下院, 鼓吹君权神授论; • 学究气重,著书《自由君主制的真正法 律》,被称为“基督教王国中最聪明的 笨伯”;
(3)议员拥有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经自由选举产生;
(4)规定了王位继承的顺序,排除了天主教徒继承王位 的可能。
——英国议会君主制得以确立,议会成为英国政治的主 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