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关键技术和实现分析教学教材
《车联网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车联网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车联网技术基础Internetof Vehicle课程编号:学分:2学时:30 (其中:讲课学时:30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外:0)先修课程:电工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适用专业:车辆工程教材:暂无开课学院:汽车学院一、课程性质《车联网技术》是指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设备等交互,实现车辆与公众网络通信的动态移动通信系统。
它可以通过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收集车辆.道路和环境的信息,并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多源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计算、共享和安全发布,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车辆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监管,以及提供专业的多媒体与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
二、课程任务1.知识方面1.1 了解车联网基本概念1.2掌握车载几种有线网络的基本结构1.3掌握支持车联网的几种无线网络架构1.4 了解车联网的应用2.能力与素质方面2.1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
2.2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2.3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
2. 4掌握文献减缩、资料査询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教学内容(1)物联网的概念(2)智能交通(3)车联网及其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二)教学要求知识要求(1)了解车联网的概念。
(2)了解智能交通的基本组成能力和素质要求(1)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2)掌握文献减缩、资料査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1)智能交通的几个相关概念:2.难点(1)智能交通的几个相关概念;第二章车载现场总线技术(一)教学内容(1)车载总线概述(2)CAN总线基础1、CAN总线协议基础2、CAN总线数据帧构成(3)FLEXRAY 总线1、FLEXRAY总线拓扑结构2、FLEXRAY数据帧(4) LIN总线基础1、UN网络的结构2、LIN总线数据传输(5)车载通讯协议1、常用通讯协议2^ SAEJ1939协议概述(5)常用总线接口器件(二)教学要求知识要求(1)掌握车载总线的基本构成和各类总线数据帧的组成;(2)了解常用通讯协议的应用能力和素质要求(1)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2)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三)重点与难点(1)难点:总线数据帧结构和解析。
车联网关键技术和实现分析ppt课件
三、车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1. 高性能汽车电子技术 车联网各项关键技术中,高性能新型汽车电子技
术创新活跃,传感融合、高性能计算芯片、新型人 际交互是三大技术热点。
传感融合技术提升环境感知能力。功能互补的多 种类型传感信息通过整合,实现更高精度的环境感 知能力。
基于GPU高性能芯片的异构计算技术成为自动驾 驶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汽车感应装置的增多,采 集信息数据量巨大,数据处理需要与之匹配的计算 资源因并行计算处理在传感数据理解、驾驶行为决 策方面的优势,适配深度学习算法的高性能GPU成为 自动驾驶的关键元器件。
10
三、车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4. 车联网平台架构 未来车联网大数据和服务平台将根据数据与业务
应用的性质不同,走“混合云”的发展模式。“混 合云”有利于促进车联网平台的数据共享和开放。
涉及到车联网底层安全与管理的应用将更多的部 署在各自业务的“私有云”上,包括用户个人数据、 政府监管、行业、企业等私有数据;而不涉及底层 安全的业务应用,将优选“公有云”的计算和服务 资源,例如视频、音频、地图导航、社交等服务, 互联网公司将作为主要的服务提供商。
车联网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 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
车联网是物联网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延伸。
2
一、车联网概念
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 行业应用平台
车联网要素
数据平台 业务支撑平台
通信 车与路 车与车 车与平台
车与人
车内通信
车 车辆智能 汽车联网
系统 通信系统
人 个人便携
电子设备
总体看,ICT产业与汽车、交通产业走向深度融合, 车联网产业潜力巨大,将成为国内外新一轮科技创 新和产业发展的必争之地。
车联网技术与应用课件1第一章
车联网技术绪论
1.1车联网基本概念
车联网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 是 全 球 创新 热 点 和 未 来 发 展 制 高 点 。 车 联 网 能 够 为 车 与 车 之 间 的 间 距 提 供 保 障 , 降 低 车 辆 发 生 碰 撞 事故 的 概 率 。 车 联 网 可 以 帮 助 车 主 实 时 导 航 与 信 息 接 收 发 送 , 通 过 与 其 他 车 辆 和 网 络 系 统 的 通信 以 实 现 道 路 环 境 预 警 , 提 高 交 通 运 行 的 效率。
2) 中国的车联网技术发展:
1.3.2 车联网技术发展
1.3.2.2 中国车联网技术的发展目标
到2022年的起步阶段
到2025年的发展阶段
到2030年的成熟阶段
1.3.2 车联网技术发展
1.3.2.3 车联网技术发展现状
采用车联网技术的车辆应具备以下要求: 1)车 联 网 车 辆 应 具 有 人 机 语 音 交 互 能 力 。 2)车 联 网 车 辆 应 具 有 视 频 融 合 能 力 。 3)车 联 网 车 辆 应 具 有 数 据 服 务 能 力 。 4)车 联 网 车 辆 应 具 有 位 置 服 务 能 力 。 5)车 联 网 车 辆 应 具 有 泛 在 通 信 能 力 。
1.2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
1.2.1汽 车 电 子 技 术 的 发 展 历 史
第一阶段:1971年以前
第二阶段:1974—1982年
四个阶段
第三阶段:1982-1990年
第四阶段:2005年至今
1.2.2 现 代 汽 车 电 子 技 术 发 展 现 状
目前,汽车电子技术已进入优化人、车、环境整体关系的阶段。它朝着超微型磁体、 超高 效 电 机 和 集 成 电 路 的 微 型 化 方 向 发 展 , 为 汽 车 的 集 中 控 制 提 供 了 基 础 。 特别 是 在 控 制 精度 、 控 制 范 围 、 智 能 化 、 网 络 化 等 方 面 取 得 了 重 大 突 破 。
车联网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车联网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汽车联网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
一、汽车联网体系的基本架构
1. 传感层:包含车载传感器、物联网节点等,可实时监控车辆状态,
并传输信息实时更新。
2. 运输层:采用移动通信网络,包括GSM、CDMA等,为汽车联网提
供固定可靠的交通保障。
3. 网络层:网络架构综合多种网络技术标准,如MS Exchange、HTTP、UDP 等协议,保证汽车联网安全可靠。
4. 应用层:软件设计技术,实现车辆诊断、控制、保养和维修等功能,为智能汽车的发展提供支撑。
二、汽车联网关键技术
1. 无线感知:通过建网和协调信息合作,实现高性能的路由模型,实
现无线访问网络,改善基础设施。
2. 车辆控制:通过精密定位系统以及传输和交互,实现车辆远程控制
功能,保证汽车的安全准确性。
3. 汽车数据集成:通过实时传输和处理数据,可以实现数据的集成、
管理和分析,实现数据的各项分析功能。
4. 服务发现:基于GSM/GPRS和Wifi的收发及车辆智能物联网技术,
实时监控、收集和识别车辆状态,使用精确服务路径、延迟优化等技
术,保证汽车联网系统实时可用性。
5. 安全管理:基于安全网络服务,采用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等手段,实现汽车联网系统的安全和有效管理,并保护数据安全。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课程授课教案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课程授课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3. 授课对象:汽车工程及相关专业本科生4. 学分:2学分5. 学时:32学时6.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技术特点、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为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智能网联汽车概述1.1 智能网联汽车定义1.2 智能网联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区别1.3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历程1.4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2.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2.1 自动驾驶技术2.2 车联网技术2.3 技术2.4 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3.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现状与展望3.1 国内外产业现状3.2 我国政策与法规3.3 产业挑战与机遇3.4 未来发展趋势4.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与隐私保护4.1 信息安全问题4.2 隐私保护与伦理问题4.3 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5. 智能网联汽车典型应用场景5.1 智能交通系统5.2 智能出行服务5.3 智能物流与仓储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应用场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实际应用。
3.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就课程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了解产业发展现状。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团队协作等,占比30%。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比4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推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等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清晰的课件,辅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学术论文、新闻报道、企业介绍等,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4. 实践基地:与相关企业或研究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分配概述:4学时关键技术:12学时产业现状与展望:6学时安全与隐私保护:4学时典型应用场景:4学时2. 授课计划第1-4周:智能网联汽车概述第5-8周: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第9-12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现状与展望第13-14周: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与隐私保护第15-16周:智能网联汽车典型应用场景七、教学案例1. 案例一:自动驾驶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描述:某物流公司利用自动驾驶技术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
《车联网介绍》课件
车联网是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汽车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车与车、车与 路网的实时通信。这个介绍课件将带您了解车联网的定义、发展历史、行业 应用、技术原理、优势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车联网的定义
车联网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汽车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的系统。它使得车 辆能够实现车与车之间的通信,并且与路网、交通设施、智能终端等进行信 息交换。
智能导航
基于车辆位置和交通状况的实时导航,提供最佳 路线选择。
车辆安全
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辆间通信可以减少事故发生的 可能性。
车辆维护
远程监控的技术原理
车辆通信网络
车辆通信网络包括车到车 (V2V)、车到基础设施(V2I) 和车到云(V2C)的通信。
感知和感知技术
车联网的发展历史
1
2010年
2
欧洲开始推动车联网的发展,致力于提
供更智能的交通管理和服务。
3
2002年
美国实施车联网的早期试点,主要关注 车辆安全和交通流量监测。
2017年
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各大汽 车厂商纷纷推出连接汽车。
车联网的行业应用
交通管理
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和交通流量控制,提高交通效 率和安全性。
大数据分析
车辆通过传感器和相机感知路况、 障碍物等信息,实现自动驾驶和 安全功能。
通过分析车辆和交通数据,提供 智能导航、交通管理和车辆维护 等服务。
车联网的优势和挑战
• 优势:提高交通安全、减少拥堵、节能环保、提供个性化服务。 • 挑战:隐私和数据安全、标准和合规、成本和技术成熟度。
车联网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1 5G技术
5G的推广将为车联网提供更快速、更可靠的数据传输。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课程授课教案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课程授课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3.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和发展趋势,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智能网联汽车概述1.1 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智能网联汽车的特点与分类2. 自动驾驶技术2.1 自动驾驶等级与关键技术2.2 感知环境技术与传感器2.3 决策与控制技术3. 车联网技术3.1 车联网概述3.2 V2X通信技术3.3 车联网应用4. 智能交通系统4.1 智能交通系统概述4.2 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4.3 智能交通控制与管理5. 安全与隐私保护5.1 智能网联汽车安全问题5.2 安全技术措施5.3 隐私保护与法律法规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和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智能网联汽车案例,使学生了解关键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3.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就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实验与实践: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亲手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如《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等。
2. 课件:制作精美、生动的课件,辅助教学。
3. 视频资料:收集相关领域的视频资料,如自动驾驶演示、车联网应用案例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如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料。
五、课程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比30%。
2. 期中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测试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比40%。
3. 期末考试:采用开卷考试形式,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占比30%。
6. 优秀学员评选:根据学生综合表现,评选优秀学员。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包括16次课堂讲授,每次2课时。
车载网络及信息技术课件-第七章车联网技术
联入网络的基础。 物连网络中的物体,通过其中的嵌入式系统获取存储
处理信息,并实现与网络的通信。一个物体通过其嵌入 式系统,具备了计算能力、智能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数 字通信能力,也就是才具备了基于数字通信网络实现互 联,构成物连网络的能力。
重要性:如果没有传感器对被测的原始信息进行准确 可靠的捕获和转换,一切准确的测试与控制都将无法实 现,即使最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没有准确的信息或有 不失真的输入,也将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2
第一节 物联网简介——物联网相关技术
传感器网络技术 概念:传感器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
术、无线通信网络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能够 通过各类集成化的传感器协同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监 测对象的信息,通过嵌入式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这些 系统通过网络进行连接,所有传感器信息通过网络最终 传送到用户终端。
14
第一节 物联网简介——物联网相关技术
网络通信技术 定义:传感器的网络通信技术为物联网数据提供传送
通道,而如何在现有网络上进行增强,适应物联网业务 需求,是现在物联网研究的重点。物连网中,传感器层 的网络通信技术分为两类:
(1)近距离通信; (2)广域网络通信技术等。
15
第一节 物联网简介——物联网相关技术
19
第一节 物联网简介——物联网相关技术
大数据技术
一个大数据系统结构上可包括: (1)基础设施层:基于网络通信平台,提供大数据技术完成各种
功能的虚拟和物理的基础软硬件设施,如云计算平台以及大数据系 统支撑软件。
(2)计算层:运行于网络平台上的各种数据工具中间件,包括数 据集成、数据管理和编程模型等。
车联网关键技术问题分析
车联网关键技术分析1.1射频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射频信号实现目标识别的一种技术,具有非接触、双向通信的特点,自动识别等,对人体和人体物体有很好的识别效果,RFID不仅可以感知和跟踪物体的位置,还可以跟踪物体的运动状态。
特别是在车联网技术中,应用广泛,高度依赖RFID技术,已成为车联网系统的基础技术,RFID技术一般与服务器、数据库、云计算等结合在一起,短途海运等技术的应用。
大量的RF1D在物联网上代表了一个庞大的目标检测系统。
1.2传感器网络技术车辆服务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这些数据的原始来源是由不同的传感器采集的,不同的传感器或者大量的传感器组成一个庞大的数据采集系统,网络所要求的动态的所有车辆原始数据,如车辆位置、状态参数、交通信息等。
盖满。
目前,传感器的范围从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到大量的传感器网络,它们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进行调整,为服务器提供数据源,并作为不同的业务数据对车辆进行分析和处理后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3卫星跟踪技术随着全球定位技术的发展,车联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历史可能性,传统的GPS系统已成为车联网技术的重要技术基础,为人们提供高精度、可靠的定位服务随着北斗导航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车载互联网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并逐步实现了向本地化和自主权的过渡北斗导航系统成为中国车联网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成为自主研发车联网核心技术的重要开端。
1.4无线电通信技术通过传感器网络进行少量的处理,需要通信系统从云端进行传输,以便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分析,分析的数据也必须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传输,鉴于车辆的移动特性,无线通信技术只能用于数据传输,无线通信技术是车辆网络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借助于各种无线传输技术,可以在服务器的控制下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业务数据的实时传输,通过传输指令实现对网络中车辆的实时监控。
1.5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是指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所覆盖的大量结构复杂的数据或信息的集合,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大量的大数据处理方法被采用。
超详细!学车联网必知的课程目录
超详细!学车联网必知的课程目录超详细!学车联网必知的课程目录2023年已经来临,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中,智能汽车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
为了适应这个新时代,学习联网汽车已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点。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联网汽车专家,那么这篇文章将给你在学习路上提供一些帮助。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关键的联网汽车课程和知识点,帮助你成为一个合格的联网汽车工程师。
1. 智能化安全系统联网汽车的智能化安全系统是使汽车更安全的技术之一。
在这门课程中,你将学习如何开发和实现智能化安全系统。
你将学习如何将各种传感器集成到车辆系统中,如何将这些数据传输到车辆核心控制器,并对传输数据进行分析和转换。
这项课程不仅包括硬件设计知识,还包括软件开发和数据分析技术。
在完成这项课程后,你将能够设计安全、可靠的智能化安全系统。
2.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联网汽车系统中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在这门课程中,你将学习各种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蓝牙、Wi-Fi、4G和5G。
你将学习如何将这些通信技术集成到汽车系统中,并了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系统的通信技术。
这项课程还涵盖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车联网软件架构联网汽车的软件架构是汽车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个课程中,你将学习如何设计并实现一个可靠的软件架构,使系统能够高效、协同管理。
这项课程涵盖了标准化的车联网协议、驱动开发、软件测试和调试。
在完成这项课程之后,你将能够开发高效、可靠的软件架构,将各个方面有机的联系起来。
4. 电子电路设计电子电路设计是智能联网汽车中重要的一环。
在这个课程中,你将学习各种电子电路的设计和调试方法,例如CPU、存储器、增量式器、放大器、示波器等。
你将学习如何将这些组件组合成一个完全的电子系统,并测试它的性能,了解电路的设计和使用技术。
5. 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被联网汽车收集,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正在成为汽车工程师最需要掌握的技术之一。
在这个课程中,你将学习如何使用各种机器学习算法来处理和分析汽车数据。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课程授课教案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概论》课程授课教案第一章:智能网联汽车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理解智能网联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区别和优势。
1.2 教学目标掌握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理解智能网联汽车与传统汽车的区别和优势。
1.3 教学内容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智能网联汽车的优势和挑战。
智能网联汽车与传统汽车的比较。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智能网联汽车的优势和挑战。
开展小组讨论,比较智能网联汽车与传统汽车的不同之处。
1.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智能网联汽车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智能网联汽车优势和挑战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2.1 课程介绍了解智能网联汽车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自动驾驶、车联网等。
学习这些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
2.2 教学目标掌握智能网联汽车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了解这些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在智能网联汽车中的应用。
2.3 教学内容传感器技术:了解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如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等。
自动驾驶技术:学习自动驾驶的级别和关键技术,如感知、决策和控制等。
车联网技术:了解车联网的通信技术和应用,如V2X、DSRC等。
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技术。
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了解传感器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的应用。
2.5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的基本理解。
通过实验室实践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传感器技术、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力。
第三章: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问题3.1 课程介绍了解智能网联汽车面临的安全问题,包括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
学习如何保障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
车联网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分析
车联网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均汽车拥有量不断上升,增加了城市交通的压力,道路承载容量接近饱和,交通安全问题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对城市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升交通运输效率,疏散交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外有很多国家开启了智能交通和车辆信息系统,提升了汽车智能驾驶水平,满足了城市良性发展的基本要求。
因此,本文主要针对车联网体系结构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车联网体系;结构;关键技术车联网来源于物联网,主要以车辆作为基本的信息单元,整合车辆资源,能够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现状,丰富信息交通方式,实现了智能化的交通管理。
因此,本文首先分析物联网基础的相关内容,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车联网概念、体系、架构以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从而为当前车联网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
一、车联网的内容车联网利用电子标签获取车辆的行驶属性和实际运行的状态系想你,利用GPS技术对车辆进行定位,从而获得车辆行驶的位置等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了汽车联网信息的共享。
通过RFID和传感器获得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最大限度实现信息的共享与传输,为车辆驾驶提供高质量的交通服务。
第一,从技术角度来看,车联网技术主要包括电子标签技术、位置定位技术、无线传输技术、数字广播技术、网络服务平台技术,各个技术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配合。
第二,从系统交互的角度来看,具体包括测车辆通信系统、车与人通信系统以及车与路通信系统等。
在车辆通信系统中,可以加强物与物之间的通信,让任何一辆车都可以成为服务器,当作重要的通信终端。
车与路通信系统可以让车辆能够提前获得道路基本运营情况,是否便于车辆行驶。
车与综合信息平台通信系统汇集了大量的车辆行驶信息,为驾驶人员提供信息、出行等方面的信息。
第三,从应用角度来看,车联网技术主要分析监控应用系统、安全系统以及路况信息系统以及安全保障系统。
智能交通车联网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实践
智能交通车联网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实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智能交通系统正逐渐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关键所在。
智能交通车联网系统作为其中的核心要素,旨在通过将交通工具、设备和用户连接到网络上,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提供智能化的交通管理和服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智能交通车联网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实践,以及其对交通领域的影响和应用。
1. 关键技术1.1 无线通信技术:车联网系统离不开可靠的无线通信技术,在现代交通管理中,一般采用基于4G、5G等通信技术的车联网系统。
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包括实时交通信息、车辆状态信息等。
这些信息可以实现实时的监控、调度和管理,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1.2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在智能交通车联网系统中,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能够将车辆产生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提取、清洗和分析,从而提供有用的信息和洞察。
例如,通过分析交通流量数据,可以预测拥堵状况,并提供交通导航建议;通过分析车辆状态数据,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维修,从而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
1.3 定位与导航技术:准确的定位和导航是智能交通车联网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通过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等技术,车辆的位置和行驶轨迹可以被精确地确定和跟踪。
基于这些数据,车辆可以根据交通情况选择最佳的路线,避开拥堵,提高运输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
1.4 感知与识别技术:智能交通车联网系统需要通过感知与识别技术来获取道路和交通环境信息。
例如,通过使用摄像头和雷达等传感器,车辆可以实时获取前方交通状况、道路标志和行驶条件等信息,从而做出智能的驾驶决策。
此外,识别技术还可以用于车辆的身份认证、驾驶行为评估等方面,提高交通安全性和管理效果。
2. 实践案例2.1 交通流量监测与管理:利用智能交通车联网系统,可以实时地监测和管理交通流量。
通过在道路上部署传感器和摄像头,系统可以收集交通数据,如车流量、车速和道路占用时间等。
车联网技术与应用 第4章 车联网的关键技术
DSRC物理层关键过程
4、DSRC的定时估计
虽然802.11p是异步系统,但是仅有知道OFDM符号的准确到达时间,才能正确解调,所以在接收 端需要定时估计。定时估计分为粗定时估计和精确的定时估计。其中粗定时估计利用短前导序列, 精确的定时估计利用长前导码来完成。
粗定时估计
精定时估计
DSRC的资源调度
V2X应用分类
车云网
车云网又称车载移动互联网,通过2G/3G/4G等 移动蜂窝技术,可以将汽车变成一个快速移动的 互联网终端,使得汽车的驾乘体验更为安全、舒 适。
车载移动互联网
第4章 车联网的关键技术
4.1 车联网的构成 4.2 V2X的优势和发展 4.3 DSRC关键技术 4.4 LTE-V2X关键技术
Advertisements,WSA); 服务信道一般常见于常见的应用数据传输。在实际的通信中,通过WAVE的控制接口,使得信
息在不同的实体之间进传递。
DSRC帧结构
IEEE 802.l1p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技术,是IEEE 802.11a标准的扩展。 —个完整的802.l1p的帧结构包括3部分,PLCP导频(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tocol Preamble)、信号域( Signal Field)与数据域( Data Field)。
LTE-V2X关键技术
LTE-V2X是以LTE蜂窝网络为V2X基础的车联网专有协议。 我国于2017 年 底完成LTE-V2X标准体系建设、标准规范制定等工作,包括制定完成《基于LTE的 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总体技术要求》《基于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空中接口技术要求》《基于 LTE的车联网无线通信技术安全总体技术要求》等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行业标准,以及《合作式智 能交通运输系统专用短程通信网络层与应用层技术要求》等国家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车联网关键技术
车联网第一个技术变革活跃期已经到来,主要集 中在2017-2018年左右,体现在车载操作系统功能逐 步丰富,向实时操作系统与信息娱乐操作系统融合 方向演进,汽车电子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快速发展, V2X 技术走向应用,业务平台由封闭逐步走向开放。
第二个技术变革活跃期预计在2020-2021年左右, 主要体现在车载操作系统发展为支持智能化控制和 综合业务的服务平台,汽车电子系统支持部分/高级 自动驾驶,5G技术逐步开始应用,各种关键技术围 绕着智能化和网联化形成融合。
车联网即将进入发展快车道,产业活跃度越来越 高,潜力巨大。
我国在车联网服务、联网通信方面具有较好的产 业基础,我国企业参与推动的LTE-V2X技术已经成为 国际V2X无线通信两大主流技术之一,与国际保持同 步,5G技术也处于国际第一梯队。但在汽车电子和 高端元器件方面国际竞争力相对薄弱,我国总体处 于竞争劣势。
车联网是能够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 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
车联网是物联网在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延伸。
2
一、车联网概念
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 行业应用平台
车联网要素
数据平台 业务支撑平台
通信 车与路 车与车 车与平台
车与人
车内通信
车 车辆智能 汽车联网
系统 通信系统
人 个人便携
电子设备
7
三、车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2. 车载操作系统 车载操作系统根据所承载业务类型的不同而呈现
多样化趋势,从单一功能向支持智能网联综合服务 发展。车载操作系统软件结构呈现层次化、模块化、 平台化特点。
而随着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发展,汽车领域出现了 远程车辆控制、在线语音识别、导航与信息服务、 辅助驾驶甚至自动驾驶等更多的新型服务,这促使 车载操作系统开始支持更高速率的通信模块、更强 的计算处理能力和更加丰富的应用,车载操作系统 向支持智能网联综合服务的方向发展。
路
道路通信 道路智能
设备
化设备
车:车联网核心,主要涉及车辆联网和智能系统;
人:道路环境参与者和车联网使用者;
路:车联网业务重要外内、车际、车路、车云信息流;
服务平台:实现车联网服务能力的业务载、数据载体。
3
二、车联网关键技术
车联网关键技术分布在“端—管—云”三个层面: “端”层面,车辆和路侧设备的智能化、网联花进程加快, 关键技术包括汽车电子、车载操作系统技术等; “管”层面关键技术包括4G/5G车载蜂窝通信技术、LTEV2X和802.11p直连无线通信技术等; “云”层面,实现连接管理、能力开放、数据管理、多业 务支持的车联网平台技术是核心。
出的新型通信技术。一是由IEEE制定的802.11p通信 技术,二是我国企业主导推动的LTE-V2X技术,目前 存在技术路线之争,都还未规模化商业应用。
5G技术研发进展迅速,与汽车和交通应用结合越 来越紧密。目前汽车联网以2G/3G/4G 蜂窝通信技术 为主,汽车行业已经将联网功能作为汽车产品的重 要技术特性,通过实现定位导航、远程通信、智能 交通、车载娱乐、车辆诊断远程控制、车队管理和 紧急救援等功能。5G蜂窝通信技术研发进展迅速, 行业需求在5G技术研发过程发挥重要作用,车联网 成为5G重要应用场景。
5
三、车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1. 高性能汽车电子技术 车联网各项关键技术中,高性能新型汽车电子技
术创新活跃,传感融合、高性能计算芯片、新型人 际交互是三大技术热点。
传感融合技术提升环境感知能力。功能互补的多 种类型传感信息通过整合,实现更高精度的环境感 知能力。
基于GPU高性能芯片的异构计算技术成为自动驾 驶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汽车感应装置的增多,采 集信息数据量巨大,数据处理需要与之匹配的计算 资源因并行计算处理在传感数据理解、驾驶行为决 策方面的优势,适配深度学习算法的高性能GPU成为 自动驾驶的关键元器件。
6
三、车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新型人机交互技术提升汽车驾乘感受。汽车的人 机交互技术可大致分为两个类别,第一类以物理实 体按键、触摸屏交互技术为主,第二类以语音识别 与手势识别、增强现实技术为主。目前第二类新型 人机交互技术成为发展重点。增强现实通过抬头显 示等方式实现了更加安全、直观的车载导航和信息 服务;力反馈通过压力、纹理的触觉反馈实现了类 似物理按键的盲操作;语音交互使得人车交互更加 自然和便捷,眼球追踪实现了对驾驶人疲劳程度和 注意力降低的提醒。
车联网技术
汇报人: 2020/4/28
1 车联网概念
目 2 车联网关键技术 录 3 车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4 车联网前景预测
1
一、车联网概念
车联网(Internet of Vehicles),是指利用先 进的传感技术、网络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汽 车收集、处理和共享大量信息,实现车—X(X☞车、 路、行人、通信、服务平台)之间无线通讯和信息 交换的大系统网络。
8
三、车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车载操作系统底层保持了实时操作系统内核的必要功能,在底层 操作系统之上出现了中间件和应用平台分层,能够灵活地支持更加 丰富的业务,使应用的开发越来越独立于底层系统,能广泛地适应 PC、智能手机和车载系统,为应用在不同载体间迁移提供了便利。
9
三、车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3. LTE-V2X 和5G 通信技术 直连模式V2X无线通信是针对汽车和道路联网提
10
三、车联网技术发展趋势
4. 车联网平台架构 未来车联网大数据和服务平台将根据数据与业务
应用的性质不同,走“混合云”的发展模式。“混 合云”有利于促进车联网平台的数据共享和开放。
涉及到车联网底层安全与管理的应用将更多的部 署在各自业务的“私有云”上,包括用户个人数据、 政府监管、行业、企业等私有数据;而不涉及底层 安全的业务应用,将优选“公有云”的计算和服务 资源,例如视频、音频、地图导航、社交等服务, 互联网公司将作为主要的服务提供商。
11
四、车联网前景预测
车联网产业链 示意图
“云”层面以服务业为主,包括软件和数据提供商、公共服务 和行业服务提供商等;“管”层面,制造业和服务业角色比较均 衡,主要包括设备提供商、通信服务商等;“端”层面以制造业 为主,包括整车厂商、汽车电子系统提供商、元器件提供商、车 内软件提供商等。
12
四、车联网前景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