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九品中正制度的门阀化
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的发展与衰亡门阀是封建品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形成于东汉,魏晋南北朝时盛行。
中国古代官宦人家的大门外有两根柱子,左侧的称“阀”,右边的叫“阅”,用来张贴功状。
后人就把世代为官的人家称为阀阅、门阀世族、士族。
自汉武帝刘彻废黜百家,独尊儒学后,官僚多以经术起家。
他们授徒讲学,门生故吏遍天下,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其子孙承家学,继续为官。
久而久之,到东汉中叶出现了世代为官的大姓豪族。
在门阀制度的发展进程中,由魏的陈群所提出九品中正制度起了一个催化的作用,九品中正制的成立其起点是为了解决那时东汉末年陈腐的官员选拔制度:孝廉制度。
汉代的“举孝廉”制度,初衷是为朝廷物色人材。
地方官在辖区内,每一年必要选举几名孝子和廉吏,这些人被作为人材,吸纳到宫内做侍卫郎,几年后获分发机缘,再到地方做官。
起初,有的地方官忙于政务而疏于举孝廉,汉武帝还为此动过怒,对举之不力者加罚。
因此,孝子廉吏不绝于途,汉代确实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从这项制度中取得过很多治国之才。
可是随着时间的发展,这项制度变了味。
由于被举为“孝廉”就等于取得了参政入仕的资格,而每郡满二十万户口才能举一个,机缘稀缺,因此,请托舞弊之风兴起,孝廉的机缘往往被掌握在地方大族手中,身世寒门的子弟少有进位的希望。
光武帝刘秀依托地方豪强的支持成立了东汉,因此也礼尚往来对其予以优待。
在这样的背景下,到了东汉末年,各地的门阀家族势力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怪物。
为了缓和那时世家大族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的尖锐矛盾,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为朝廷简拔人材,陈群提出了九品中正制。
而这一制度的提出和实施,实际上是和曹操“唯才是举”的思想背道而驰的。
设立九品中正制,就是为了缓和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矛盾,以求得世家大族对曹丕代汉称帝的支持。
曹氏父子为了成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在选官制度改革问题上,之前“唯才是举”的办法对世家大族势力造成了很多抑制、冲击,但是世家大族势力不断膨胀发展的客观形势又使曹魏不能不予以正视,只好转而与世家大族达到妥协,设置由中央委任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而中正官又都由世家大族身世的大官兼任,这样,世族渗透进选举,中央政权权和世族势力在选拔人材这个问题上,矛盾开始缓和,士族开始逐渐垄断大权。
九品中正制的知识
九品中正制的知识九品中正制的知识大全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
又名九品官人法,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
中正指有名望的推荐官,人才的等级由他们评定。
魏文帝曹巫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正式设置九品官人法。
曹王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吏部尚书陈群制定。
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这一制度创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衰落于南北朝时期,废除于隋朝,随之科举制形成。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实行的原因与初期情况:九品中正制是沿袭了东汉乡里评议的传统,在战乱时期人士流移的条件下发展而来的,也是适应曹魏初期政治的特点而产生的。
1、东汉末年,代表中央政权的曹操有不少压制豪族名门浮华风气的举动。
曹操并非名门,其祖父是与名士对立的宦官集团中的一员。
不少名士很瞧不起曹操,与曹操政权对抗。
因此曹操必须压抑以清议名士为代表的地方豪族势力,如:破坏朋党交游便是其一举措。
但在战乱时期,曹氏政权还须依靠地方名士,因为他们在乡里有较高的声望,完全废除乡里评议是不可能的。
曹氏政权所能做到的,只是把清议纳入政权轨道,使名士与政权合作。
这样以设立中正官专门执掌品第人物以备仕进参考的方式,代表“国家利益”的政权便对地方名士取得一定程度的控制。
但另一方面,地方名士的清议也便合法化,从而为其发展势力创造了条件。
以品第之法选拔官吏,始于曹操,且已成一制度。
但中正之名在史籍中是在曹丕任魏王之后出现的2、魏初之中正官,州为州都,郡国为中正。
郡中正由各郡长官推选,而且是现任官兼。
这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曹氏政权的.目的,即把易以形成朋党浮华之风的名士私家评议收归政府统管,由郡长官推选现任官兼任中正,职掌人物的品第。
中正品第人物,必须提供三个项目:一家世,一状,一品。
曹操由于政治军事上的需要,多次颁布唯才是举令。
所以在品第人物上,虽然家世是不能忽略的,但在初期,恐怕更重才学。
如《宋书·恩幸传序》: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九品中正制与门阀士族
九品中正制与门阀士族魏晋之际,品第偏重门第已成事实。
《晋书·郑袤传子默附传》曰:“初,(晋武)帝以贵公子当品,乡里莫敢与为辈,求之州内,于是十二郡中正佥共举默。
”晋以后批评选举专重家世之弊者不断。
如《晋书·段灼传》:“今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论人,唯问中正。
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二者苟然,则筚门蓬户之后,安得有不陆沉者哉。
”又赵翼《廿二史札记》:“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
选举之弊,至此而极。
”高门士族子弟往往弱冠便由吏部直接从家里铨选入仕,而不必经过察举。
在此之前,均凭借门第而得中正高品。
如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
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
王洽,“(王)导诸子中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
弱冠,历散骑、中书郎”。
可考的西晋入仕的192人中,直接入仕者占56人,到东晋则更有发展,入仕的209人中直接入仕者占118人。
从此则材料可看出门阀士族控制仕途发展之一斑。
这些直接入仕者当然都是高门士族的子弟。
吏部铨选只是高门士族直接入仕之一种方式,更具前程者是公府(含位从公)辟召。
如庾亮,“年十六,东海王越辟为掾,不就。
……元帝为镇东时,闻其名,辟西曹掾”。
王戎“袭父爵,辟相国掾”。
殷浩,“弱冠有美名,三府辟,皆不就,征西将军辟为掾”,等等。
这种情况是因八王之乱时,皇权摇摇欲坠,参战诸王都督各自为政,自辟佐吏之风盛行。
这些高门士族子弟甚至多有选择的自由,可谓“民主”矣。
而州辟佐吏和举秀才则主要是中级士族与吴蜀士族的主要仕途。
他们便是地位稍次的所谓地方“名族”、“乡豪”的子弟。
而郡辟佐吏和察孝廉这个在东汉和魏初颇受重视的入仕道路却降为低级士族与寒庶人士的仕途了。
这种变化充分表明了九品中正制此时已变为高门大族的工具,只重门第而轻德才。
当然这种变化是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而变化的。
事实上,门阀制度的确立,已使九品中正制成为一个政治上的装饰品。
门阀制度的时间
门阀制度存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产生的具体影响分析如下:
第一,门阀制度确切的开始时间是在东汉,东汉末年随着大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一部分世代官宦的家族,势力逐渐膨胀。
一个最出名的例子就是袁绍袁术兄弟,袁家四世,五人位至三公。
第二,门阀制度的发展时期,是在魏国建立后魏文帝曹丕的时代,曹丕建立了九品中正制,这个制度其实就是以人的主观意志去挑选德才兼备的人做官。
这种选才的方式有太多的主观性。
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层出不穷。
第三,门阀制度最辉煌的时期,就是两晋南北朝时期,比如说琅邪临沂的王氏除王导、王敦、王彪等几人外,梁国阳夏的谢氏除谢安、谢玄等外,其余这些门阀子弟在军事经济文化方面几乎都一无所长。
但是这些门阀依旧把持朝政,占据高位。
甚至出现过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第四,门阀制度的衰落在唐朝时代,南方的士族在经历过侯景之乱后,已经不成大气候了。
在唐宪宗之前的驸马没有士族,中晚唐的公主有大龄方婚者。
当时五姓七望,大部分都看不起唐朝皇室鲜卑族后裔的出身,拒绝与唐朝皇室结亲。
唐朝依旧是个门第观念很强的朝代,而出身门第的高低
不仅仅取决于拥有的权势,还取决于门阀家族的文化传统,门风家风和社会名望等。
最后,门阀制度的消亡随着唐朝灭亡而消失,唐朝实行的科举制度虽然改变了门阀政治,但是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寒门的进士极少,而士家子弟拥有更好的教育,而且士家子弟当官可以不依靠科举考试。
直到黄巢起义后,杀入长安城后,天阶踏尽公卿骨,甲第朱门无一半。
后梁太祖朱温灭亡唐朝,屠杀大臣,才彻底结束了中国历史上历时800年门阀制度。
九品中正制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产生与演变摘要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选官制度,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文化,九品中正制是不能忽视的部分。
然而一个绵延数百年的政治制度,必然不是一成不变的。
由于北朝大部分政权并非汉人政权,因此九品中正制的应用与其汉化程度也有关系,故不在讨论之列。
本文旨在探讨九品中正制作为选官制度在魏晋时期创立发展过程。
综合了各家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学者的观点,尽量全面客观的了解九品中正制的产生与演变过程。
本文重在探讨该制度本身的产生与演变,而该制度的历史地位与后世影响并不在本文的讨论重点。
关键词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选官制度Establishment and Evolvement of the Nine-grade Systemin Wei and Jin DynastiesAbstract Nine-grade System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ficial selection system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As a political system with hundreds of years, it is not immutable.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and evolvement of Nine-grade System as the official selection system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is paper sum up various research results, trying to explain the Nine-grade System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through the views of different scholar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focusing on the establishment and evolvement of the system itself, the historical status is not the key point.Keywords Wei and Jin Dynasties, Nine-grade System, Official selection system1 九品中正制概述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朝时期最重要的选官制度,“九品”和“中正”是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九品中正制探析
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就是选择“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
九品中正制实行不久,就逐渐脱离了选才任官的原则,基本上没有达到唯才是举的初衷,豪门士族很快霸占了所有的中正官职,控制了选官大权[1]。
随着士家大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也最终被科举制所取代。
一、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社会政治和教育的需要,是九品中正制创建的根本原因。
中国自秦以来建立了君主集权的官僚帝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与官僚制,是其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
官僚帝国时代政治体制的这些基本特征,使选士制度的建立成为直接的社会需要。
第一,要确保各级官僚机构正常、有序的运转,必须选拔具有知识的优秀分子到各级官僚机构中充当官吏。
而要保证各级官吏的素质和官僚队伍不断地吐故纳新,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以选贤任能。
第二,一个王朝建立之后,必须要犒赏有功之臣,但是这很容易形成权贵阶层,直接威胁皇权。
因此,如何在维护官僚贵族特权的同时,维护皇权,是历代君主必然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建立选贤任能的选士制度,从社会下层选拔贤才来担当官僚,无疑是最名正言顺的办法。
这样,即可促进社会上下层流动,又可分解功臣世族的权力,使官僚阶层互相牵制,从而使君主专制得到维护和加强。
第三,为了确保专制王朝长治久安,就需要统一思想和社会道德规范。
选士制度“选贤任能”,可以向全社会昭示做人的标准,引导社会风尚,明确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进而达到“广教化,美风俗”的教育目的。
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立的。
缓和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矛盾,是实行九品中正制的重要原因。
曹氏父子作为皇权的代表,为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在选官制度改革问题上,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可是,世家大族势力不断发展的客观形势,使曹氏不得不走回头路,转而和世家大族达成妥协[2]。
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和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和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门阀制度是一种以家族为基础的政治体制,其特点是家族世袭制和等级制。
在这个时期,一些显赫的家族,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实力,掌握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并在政治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些家族通过互相联姻和结盟,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政治网络,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也是门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制度的核心是依靠名门望族中的品评人士对人才进行评定,以确定其官职和地位。
在这个制度下,人才被分为九个等级,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评定结果将成为被评人才获取官职和地位的重要依据。
门阀制度和九品中正制的存在,使得门阀世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舞台上的主导力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寒门人士开始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官场,逐渐打破了门阀世家的垄断地位。
这些新晋官员通常来自较低的社会阶层,但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才干,获得了较高的官职和地位。
他们的出现,使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逐渐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了门阀制度的衰落和九品中正制的废除。
《中 国古政制形成与发展》九品中正门阀政 治
《中国古政制形成与发展》九品中正门阀政治《中国古政制形成与发展:九品中正门阀政治》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中,九品中正门阀政治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阶段。
它的形成与发展,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环境以及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九品中正制的产生,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察举制已难以有效地选拔人才。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
这一制度最初的目的是为了公正地选拔人才,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等标准,将人才分为九个品级,为朝廷选官提供依据。
在九品中正制下,门阀士族逐渐崛起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门阀士族凭借其优越的家世背景,往往能够获得较高的品级评定,从而垄断了政治权力和社会资源。
他们通过联姻、互相举荐等方式,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家族集团。
这些门阀士族在政治上享有特权,他们的子弟能够轻易地进入仕途,担任重要官职。
而普通百姓则很难有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晋升。
这种政治格局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固化,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流动和发展。
在经济方面,门阀士族拥有大量的土地和财富,他们通过兼并土地、控制商业等手段,不断积累财富,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同时,他们还享有免税、免役等特权,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在文化方面,门阀士族注重家族教育,培养子弟的文化素养和政治才能。
他们垄断了文化资源,使得普通百姓难以接受良好的教育,进一步拉大了社会的文化差距。
九品中正门阀政治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它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政治的稳定,使得政权能够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
另一方面,它也导致了政治的腐败和黑暗,使得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随着时间的推移,九品中正门阀政治的弊端日益显现。
到了南北朝时期,社会上对这一制度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烈。
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改革,试图打破门阀士族的垄断,为普通百姓提供更多的机会。
隋朝建立后,统治者开始推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
近年来九品中正制研究综述【精品论文】
近年来九品中正制研究综述======================================================================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一向受到史学界的重视,近年来成为瞩目的研究课题,除各种相关的通史、断代史、专史等著述多所论及外,学术期刊和论文集中的专论文章约有40余篇。
兹据所见,择要综述如下。
一、几个重要的概念及其含义1.九品中正制的称谓问题。
陈长琦对史学界习称的“九品中正制”这一提法持有异议。
他指出,曹魏吏部尚书陈群所创置的官吏选拔任用制度,究竟是称作“九品官人法”,抑或是称作“九品中正制度”,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古今中外学者的意见似乎就没有统一过,当代我国学者多称之为“九品中正制度”。
然而,当我们深入思考,就会发现“九品中正制度”这一概念的失误。
现存的魏晋南朝史料,均无“九品中正制”的提法,最早的提法则是“九品官人法”。
实际上,无论是认为“九品中正制度”就是“九品官人法”,二者无需区别;或者认为九品中正制是对九品官人法的更准确的表述,都是错误的。
这种错误认识产生的根源,在于误解了魏晋时人对九品官人法的评价。
魏晋人集中攻击的是中正制度,攻击中正对人才的不公平评价。
由于中正制度是九品官人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一些学者产生误解,将中正九品之制误认为就是九品官人法。
其实,中正九品制或者我们所常说的九品中正制,只是九品官人法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
中正九品制与九品官人法既有密切的联系,同时又有着显著的区别,即中正九品制包含在九品官人法之中,不是其外,更不是可以等同或者相互取代的。
为了深入开展九品官人法研究,应放弃九品中正制的错误概念,恢复其本来面貌(《魏晋九品官人法再探讨》,《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以下凡引述已注之文的观点,不复注)。
2.中正为士人评定的品级的称谓问题。
陈长琦指出,九品官人法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现职官员进行品评,一是对官吏的候补人进行品评。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陈群的意见。
曹丕篡汉前夕即延康元年(220年)由魏吏部尚书陈群制定。
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基本概念九品中正制也叫九品官人法,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这种选官制度,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这种新的选官制度是由魏文帝曹丕时的吏部尚书陈群创议的。
九品中正制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世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
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创议后,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但当时察举尚未完全废除。
九品中正制就是在这种背景形势下产生的。
九品中正制从内容上说主要有三条。
一、设置中正: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
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
中正官又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
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
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
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沿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
这是为了保证中央对选举的直接控制,避免他人对中正事务的干扰。
大小中正官还都有名为“访问”的属员。
二、品第人物:这是中正官的主要职责。
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
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
故姓 族之 门不 与王侯 婚 者 ,不 以其 五 品 ( 常)不 和睦 ,闺门不 洁盛耶” 。可 见 仲长统 虽反 对选 士论族 姓 ,却仍 赞
许姓族之 门风。这种 “ 姓族 ” ,王侯 愿 与通婚 ,而它竞加以拒绝 。 士族 制度 的政治基 础是 九 品 中正 制 ,自品官荫 户和 占田制 度这 些对 门 阀地 主至关 重要 的制 度推 行之 后 ,门 阀 势 力 巩 固并 掌握 了政 权 。
学 术 研 究
XUE s H U Y AN 羽 U
魏晋 南北朝 时期 的门阀制 度
中牟县教师进修 学校
摘
朱松琴
要 :魏晋 南北朝 时期是 中国历 史上最动 荡不安的时期 ,也是 门阀制度盛行 的时代 ,形成 了士族权利 和皇权 两股并行的力量。但 由于
士族 自身的腐朽 ,士族制度最终消亡。
之意 。 “ 伐 阅一 语 ,就是 蔑历 一语 的 变异” 。中 国中古 的门阀制度 ,整 体看 来 ,最主要 的特 征在 于按 门第 高 下选
东 晋 时 土族 制 度 得 到 充 分 发 展 , 进入 鼎盛 阶段 。原 因是 东晋 王朝依 靠
南北 士族 的支 持才得 以存 在 。东晋 政 权是 司 马氏皇权 和 以王 、庾 、桓 、谢 诸大 姓为代 表 的北方 土族 以及 处于 非 主流地位 的江南吴姓土族 的联 合专政 , 这种 政 治 格局 一 直 延续 到 东 晋末 年 ,
日圣童 ” 。 ( ( 群书治要》 卷 四五引 《 昌
说得 更清 楚 ,王侯 子弟 “ 生 长于 骄 溢之 处 ……其行 比于 禽兽 也 。 ……
度 时代 ,形成 士族 权力 和皇 权两 股并 行 的力量 ,士族 的权力来 源于其 自身 , 皇帝 没有 绝对 的政 治权 利 ,士族 结成 群体 ,轮 流执 政 。从 历史 上 看 ,土族
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主要内容
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主要内容一、九品中正制1、九品中正制的建立:曹魏时,曹丕创立。
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冲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军阀混战也扰乱了原有的统治秩序,“魏文帝为魏王时,三方鼎立,士流播迁,四人(士、农、工、商)错杂,详(核)无所”(《通典·选举》),汉代的察举征辟制已无法实行;同时,一些大姓名士已逐渐成为支撑曹氏政权的柱石,曹丕夺权建魏也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拥戴。
这样,他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这个制度规定:各州郡设“中正”,负责察访、品评本州郡士人;中正评定人物,要“计资定品”,就是考虑此人家世官位的高低,确定“品”;还要看此人的才德,作出评议,谓之“状”;中正把被评者的品状呈报吏部,作为政府选官的依据。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反映了东汉以来豪族势力的迅速发展,曹操曾经打击过不肯归顺自己的世家大族,但是他也网罗了一批名门大姓作为依靠。
实行九品中正制,为世家豪族长期操纵政权提供了法律保证。
特别是曹魏后期以来,中正一般都由“著姓大族”的官僚担任,这个制度就成了维护他们利益的工具。
最初,还比较注意评议本人才德的“状”,后来,状就变得可有可无了,“品”成为选官任人的唯一标准。
这样,九品中正制为士族门阀政治的形成铺平了道路。
2、含义、内容:九品中正制是对魏晋南北朝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的选官制度。
九品: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
中正:评品官,一般按中央有名望的官员按原籍担任。
中央根据“中正”评定的品第授予相应官职。
3、评定标准的沿革:初创时,家世、才能并重;至西晋重门第和家世,轻视才能。
4、评价: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进一步促进了汉魏际士族形成及以后的巩固发展。
封建社会作为私有制的社会,从法理上讲属于身份社会,既然如此,就会需要森严的等级来确立社会秩序,官员也是如此,为了保证中央集权,使得政令畅通,不同级别间的官员建立起了不平等的关系。
但正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是权力架构中的两极一样,士族的形成表面上即是这一制度造成,却也从理论上证明了社会权力的再分配。
略论九品中正制
略论九品中正制摘要: 九品中正制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举制度,与察举制、科举制并称为中国古代史上三大选举制度,相对于察举制度和科举制度,学生对于九品中正制的认识更多的隅于教科书上的简单论述,而缺乏对九品中正制的深入认识。
本文对九品中正制的称谓、创立时间、创立原因以及九品中正制的运作机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沿革,结合学界的重要著作和理论,希望将九品中正制的重要理论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关键词:九品中正制;运作机制;发展沿革一、引言九品中正制,又称为九品官人法,是中国古代史上三大选举制度之一,作为魏晋南北朝最重要的选官制度,在学术界关于九品中正制的两次大论战中,九品中正制的理论成果已经非常丰富了,但是,高中课本中对于九品中正制的论述却非常简略,以至于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九品中正制的正确认识,笔者希望通过将九品中正制中一些重要的概念重新梳理,从而展现一个更真切的九品中正制。
二、九品中正制的概况1.九品中正制的称谓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举制度,教科书上更多的是将其称为九品中正制,学界一般也采用“九品中正制”的提法,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称其为“九品官人法”更能体现该制度的特点。
宫崎市定先生的代表作《九品官人法——科举前史》被日本学人称为日本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学术著作,宫崎市定在其著作中就用了九品官人法的称呼。
2.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时间在教科书中,将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时间定在了延康元年(220),由陈群建议设立了九品中正制;但是关于其创立时间还有三种其他的观点:其一,建安年间曹操始建说;其二,魏武萌芽说;其三,始于寿张之战说。
从目前的学界主流观点来说,陈群始建说这一观点已经落伍了,我们是否应该将唯物萌芽说编入教科书,值得深思。
3.九品中正制的创立原因首先,由于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和董卓之乱,使人民背井离乡,乡里秩序受到极大破坏,原来的察举制无法实行;其次,在东汉后期,察举制的弊端也日益显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再次,汉末的清议的兴起,使得人物品评为士人所热衷和接受,但是这种清议却是被士人控制的;最后,为了继承汉末清议的传统,让选举制度为士人所接受,同时还要讲选举由国家控制,因此,实行了九品中正制将清议为国家政权所控制,这样既可以得到有用的人才,还可以加强国家的集权统治。
魏晋门阀制度的初步形成
魏晋门阀制度的初步形成曹魏、西晋是门阀制度的初步形成时期。
曹魏创行的九品中正制,对门阀制度的形成,在形式方面影响甚大,本章将在后面专门论述。
这里仅研究一下:当九品中正制与社会经济发展,和阶级、阶层变化相结合之后,在官吏的选拔、任用上,呈现一些什么特征。
最明显、最主要的特征,便是西晋的“二品系资”。
《晋书·李重传》:重上奏日,“如(癸酉)诏书之旨,以二品系资或失廉退之士,放开寒素以明尚德之举”。
此“二品系资”既为诏书承认,自为一种正式制度,而非仅社会风气。
按李重上奏在惠帝元康年间,“二品系资”之制当建立于上奏之前,或许就在晋武帝太康末年。
所谓“二品”,乃中正品第,目的是“平次人才之高下”①,与官品不同。
本文试称之为“人品”②。
其衡量标准,本为德、才。
二品是上品,应由德充才盛者取得。
可是西晋竟正式增加一个标准:资。
换言之,如果资不够,即使德、才合格,一般也不能取得人品二品。
这在门阀制度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当官的功劳与资历。
由于资历中可以包括功劳,多半体现功劳,逐渐便简称为资。
后来资亦包括父祖的功劳与资历,于是又有了门资、世资等熟语。
由于当官的功劳、资历与官位高低往往一致,所以“系资”的最简便办法,便是按本人或父祖官爵高低来衡量。
《晋书·卫瓘传》:上疏称九品之制开始“犹有乡论余风”(指根据德、才评定),“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天下观望,唯以居位为贵”。
《晋书·李重传》:司徒左长史荀组说,“寒素者,当谓门寒身素,无世祚之资。
原(指霍原)为列侯..不应寒素之目”。
可见,资即指爵位列侯,与卫瓘“居位”之说吻合。
按卫瓘上疏于太康五年,“计资定品”大概不久就正式形成制度:二品系资。
总之,大体是先开风气,后定制度。
由于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的品第经司徒府批准后,与吏部铨选上个人仕进升迁的迟速,官位的高下相一致,因而实行“二品系资”之后必然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
即只有据有较高官位的人及其子弟,可以获得人品二品;只有人品二品才具有铨选和升迁较高官位的资格;而有了较高官位,又可以继续获得人品二品。
九品中正制的历史成因、运作机制、影响
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历来都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不论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其作为一种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手段所突显出来的作用已为历代统治者所洞悉,起到了其它制度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中国选官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虽然各自鳞选的标准不同,但究其实质有内在的传承性,后一种制度是对前一种制度的扬弃、批判、继承。
本文试以三国两晋南北朝作为一个分析研究的横断面,浅析一下九品中正制的历史成因、运作机制、影响,试图探讨九品中正制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制度产物曾经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一、九品中正制的成因九品中正制度自曹魏创立以后一直沿用到隋代才加以废除,目前学界多认为其产生的原因是为了巩固门阀士族,笔者认为这多有不妥,是倒果为因。
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是魏晋时代特殊、具体的历史环境所造就的,其原因颇多。
但最后产生的作用却毫无疑问被门阀士族所控制,成为巩固门阀士族的一种手段,至此九品中正制也失去了其存在的历史意义,遂被逐渐遗弃——为科举制所取代。
原因一:出于抑制地方大族的考虑九品中正制度建立的时间在曹丕还未篡汉时,即咸康元年(220年)。
《三国·魏志》卷二二《陈群传》载,沈约以为“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1(时)间最早提到了曹操时,可见这一制度的雏形在曹操时最早显现。
后李重云:“九品始于丧乱军中之政,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2()这充分说明九品中正制初创之时并非专以血统为评定依据。
在九品中正制出现以前,两汉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以道德行为为考核评量的标准。
到了东汉人们意识到对人物的品评绝不是一时测验所能得来的,需长时期观察,反复考量。
于是乎便形成了一种乡闾品评的传统。
那么由哪些人进行品评呢,主要是本乡名士。
东汉末年的名士皆以人物批评为务,从他们口中得出的对人物的褒贬,当传达到政府时,可以在选举上起决定性的作用。
《符融传》载“,时汉中晋文经、梁国黄子艾并恃其才智……三公所辟召者辄以询访之,随所臧否,以为与夺”。
九品中正制与门阀士族的关系
九品中正制与门阀士族的关系九品中正制确立于曹魏时期,在两晋时期发展到顶峰,到了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确立后,九品中正制随之衰亡。
与之相应的是,门阀制度渊源于东汉,正式形成于西晋,到东晋时发展到鼎盛期。
到南北朝,门阀地主逐渐转向衰落。
到了隋唐以后,由于中央执行了一系列打击门阀地主的政策,从而使整个门阀地主趋于崩溃。
那么,九品中正制和门阀士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现在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门阀士族与九品中正制的形成两汉时期主要以察举和征辟作为选官的方法。
主要是通过乡闾清议的方式来对人物进行评价,看其是否符合经学与德行的标准。
东汉末年,察举制已经被门阀士族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
此外,随着黄巾起义的爆发,天下大乱,战争不断,导致了“人士流移,考详无地”的局面出现。
这样一来,乡闾清议便由于失去了社会基础而不能进行下去。
曹操当政时,许多世家大族认为曹氏出身卑微,不屑与之合作。
鉴于这种情况,曹操曾三次颁布求贤令,大胆地提出了“唯才是举”的主张。
他认为,有德者未必有才,而有才者,或负不仁不孝、贪诈的污名,明确指出,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是“高才异质”,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就要起用他们来治理国家,来带兵打仗。
这无疑是对当时强调德治和仁孝的儒家思想的一次巨大的冲击,也是对当时用人标准的一次大纠正。
指导思想的改变,引来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对巩固曹氏政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逐渐改变了东汉以来由门阀士族主持乡闾评议和控制选举局面的形势,从而为建立新的选举制度创立了条件。
这就使得门阀士族失去了操纵选举的特权,他们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地位受到了威胁。
于是,这些门阀士族与曹氏政权出现了矛盾。
后来,曹丕为了能够在代汉称帝时得到这些门阀士族的支持与拥护,就接受了出身颍川士族、时任吏部尚书的陈群的建议,正式确立了九品中正制度。
九品中正制对门阀地主的影响
从魏晋到唐前期,掌握国家大权地是门阀地主,那时地政治通称门阀政治,这在许多文史著作中已有论述.众所周知,门阀制度渊源于西汉,正式形成于西晋,到东晋时发展到鼎盛期.到南北朝后期,门阀地主转向衰落.到了隋唐以后,由于中央执行了一系列打击门阀地主地政策,从而使整个门阀地主趋于崩溃.以上是门阀地主形成直至走向崩溃地历史脉络,门阀地主地形成及最终走向崩溃,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地结果.今天,要探讨地是九品中正制地实施在门阀地主发展过程中所起地作用.当然,本文地观点有许多不成熟之处,请大家谅解.九品中正制地确立九品中正制是一种选官制度,是曹魏时期确立地.两汉时期,选官地方法是察举和征辟,其标准是经学和德行.是否符合标准,要依据乡闾清议.清议地内容,就是对人物地评价.所谓察举,要乡举里选.但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以后,乡闾清议就无法维持了.因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战争不断.造成“人士流移,考详无地”,也就是说因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乡闾清议就失去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官渡之战以后,曹操基本上统一了中国北方,他在选择人才方面采用“唯才是举”地政策,即:只要你会治国用兵,朝廷就选用你,即使你不仁不孝,名声很坏.这样以来,就把两汉选官地标准改变了.门阀地主当然不情愿了,他们想恢复保持选举地特权.曹丕建魏以后,在陈群地建议下创立了九品中正制.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这样选拔人才地.由司徒选择在中央任职地高品门阀,担任本州郡地中正官,负责调查士人地家世、德才,定出“品”和“状”,呈报中央,作为吏部选用官吏地依据.家世指父祖做过什么官,证明家世地文件称“通牒”.“品”分上上至下下九等,九品评人是两汉时期流行地方法,但把它推用于选举,则始于九品中正制.定品虽也考虑德才,但主要依据家世资历,特别是晋以后更是如此.品虽分九等,但第一品是虚设,没人能达到,第二品即是最高等.魏晋时,二品和三品都属上品,到东晋以后,只有第二品才被认为是上品,三品以下都成卑品.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以上是九品中正制创立地背景及选拔人才地方法.二、九品中正制与门阀地主地特权在了解九品中正制地确立以后,来探讨魏晋时代,门阀地主是如何利用九品中正制,并促使门阀地主地社会、政治、经济地位趋于定型,完全地成熟起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首先,九品中正制虽然是通过、品评地方法来选拔人才,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弊端.例如:定状虽然原则上依据德才,但在实施过程中,只有那些得势地上品门阀才能得到好地状.品、状两项前者起决定作用.九品中正制把官吏地选拔固定在门阀圈子内,这样就为门阀上层世代做官提供了保障.同时,九品中正制对庶族起排挤地作用.因为在具体地实施过程中,中正官起地作用很大.中正官是朝廷中任高官地门阀,把他们派到州郡去品评人才,那他们当然倾向于选择门阀地主,给他们高品,这样有利于门阀上层世代做官掌权,从而使门阀地主势力进一步扩大.例如:士族地首脑人物司马炎代魏,建立了门阀专制地西晋政权.此后,随着九品中正制越来越向有利于门阀地主地演变,进而造成了门阀地主独占政权地局面.那时有人说:“今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其所服乘皆先代功臣之胤,非其子孙,则其曾玄”,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说明九品中正制实行以后,家世资历成了门阀地主定品做官地依据,且中正官又属门阀地主阶层,这样一来,九品中正制把官吏地人选固定在门阀圈子之内,有利于门阀地主世代为官,使得庶族遭排挤,最终在九品中正制地促进下门阀政治形成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次,正是因为在九品中正制地促进下,门阀政治形成了.这使得门阀地主在朝廷高级职位,以此作为他们世代冠冕地保障.门阀地主在政治上取得了特权,相应地政治特权也会体现在经济上.因为统治阶级是为本阶级利益服务地.凭借九品中正制,门阀地主在朝廷中取得了政治特权,进而为他们带来一系列经济利益.士族阶级往往拥有庞大地产业.魏晋时代,依靠贸易和工业取得巨额财产地人数相当稀少,当时地财富象征是土地.因为门阀地主掌握了国家统治权,所以国家制订了一系列有利于维护门阀地主利益地制度.如:荫户制度,即国家允许门阀地主占有地依附者免除课役.他们主要是佃客和部曲.佃客是门阀地主土地上地生产者;部曲是武装起来地佃客,主要为门阀地主打仗,平时也从事生产.封建政府在法令上明确承认门阀地主有荫户特权是在三国.如:吴国孙权曾赐他地将领潘璋、吕蒙、陈武等客数十户至数百户.孙权曾下令说:“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过问.”意思是说,这些将军不用向国家交赋役.到了西晋统一全国后,制订了划一地荫户制度,规定门阀官员按官品高低荫亲属,多者九族,少者三世;又可荫人为衣食客,多者一人,少者三人;又可荫佃客,多者十五户,少者一户.按照以官品占田地规定,在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地九品中正制度下,官品高地官吏无疑是魏晋时代地门阀地主.他们掌握了众多佃户、部曲为劳动力,有兼并了大量地土地,这些为他们经营大规模地庄园经济提供条件.那时地门阀地主大多有庄园.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九品中正制地实施,有利于地主世代为官,把持朝政从而获得政治特权;当一系列保护门阀利益地制度颁布后,就使门阀地主得到相应地经济特权.最终使得门阀地主地地主巩固,并到东晋时发展到它地高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九品中正制与门阀地主地衰落九品中正制在一定时期是推动门阀地主地发展,但是九品中正制地实施,也与门阀地主走向衰落有一定联系地.首先,九品中正制地推行,使得门阀地主之间竞争力减弱.因为门阀地主利用九品中正制,垄断了政府地高级官员,取得了世代为官地特权,但是士族本身地数量相当有限.士大夫虽多有妻妾,但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内部实行地是嫡长子继承制,一般而言,只有正妻生地长子才能继承.但士大夫地子孙大多是庶出,在讲究等级和门第地魏晋时代,庶出子弟在当时受歧视,没资格顶门立户,可入仕途地嫡子嫡孙数量并不客观.随时间地推移,士大夫地大多庶出子弟沦为庶民.可见,在很小士族人口上推行九品中正制,等于在士族中取消了竞争机制.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其次,因为推行九品中正制,使得在士族之中取消了竞争机制,这就使大部分门阀地主在朝廷做官只想混日子,甚至连混都懒得混.由于他们靠门第取得了高官职位,而不是靠才学取得执政资格.以晋朝为例,在晋朝一百多年地历史中,门阀地主中虽有王、谢这样地定国安邦者,但就其阶层地整体而言却是非常不称职.与王徽之为例,他是“书圣”王羲之地儿子,由于出身琅琊王家,所以毫不费力地谋了一个高官,在重臣车骑将军恒冲手下任骑兵参谋长.可他竟连自己管理地马匹有多少都不清楚.更多地时间,他热衷地是书法与绘画.前面讲过,靠政治特权,贵族们占有大量田产,东晋但凡有点经济效益地湖泊,几乎全被门阀地主抢占.但问题在于,魏晋时代地门阀地主之所以能有广阔地庄园并控制山川湖泊,是因为他们有政治特权.一旦这个特权失去,他们在地方上地庄园顷刻之间就会变为乌有.他们虽然拥有特权,但这个特权地主人却充满很多变数.如魏代汉,刘姓地皇亲国戚实力衰落了;晋代魏,曹氏集团衰落,政治特权丧失,相伴而来地是经济特权地衰落.因为他们拥有政治与经济特权,门阀地主过得很奢侈,例如,门阀地主之间地斗富是出了名地.如:石崇,他曾经当过荆州刺史,劫掠过过往商人地财货,由此发了大财.他地家产价值十万金,住宅车马和王侯不相上下,吃地是山珍海味,妻妾有数百人,都穿着绫罗绸缎.他曾经和王恺互不服气,经常有斗富之举,王恺用粮食做柴火来烧菜,石崇就用蜡烛煮饭;石崇用香料椒粉刷墙,王恺就用红色石脂粉刷.晋朝富家地斗富达到了如此程度,晋朝上层社会地风气可想而知.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有诗云:“朱雀桥边野草花,鸟衣巷口夕斜阳.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地王、谢是东晋王朝士族大家地代人物王导、谢安.朱雀桥和乌衣巷一带曾是东晋贵族们执掌朝政地地方如今却长满野草.诗人用野草和夕阳渲染了衰败地氛围,而昔日地王谢堂前地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又透视出世事五常.就这样,门阀地主利用九品中正制获得了政治特权,进而得到经济上地特权.也正是这些特权把他们一步步推向衰落.使他们竞争力减弱,上进心减少,生活奢侈.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以后,门阀地主利用此制度垄断了政府地高级官职,接着利用政治特权颁布了一系列保障门阀权益地制度,获得广阔地庄园并控制山川湖泊,最终使门阀地主地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在魏晋之世趋于定型.但是,也正是九品中正制地实行把门阀地主推向衰落.因为士族在社会人口中所占比例相当小,在他们中实行极品中正制,就等于在士族中取消竞争机制.他们靠门第获得高官职位,而不是靠才学,是他们自身素质降低.他们靠政治特权获取经济特权,这个阶层不经商,也不生产,全靠田产和特权生活.但问题在于,魏晋时代,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交织,政治动荡,政局充满变数,朝臣们朝不保夕.一旦他们获得地政治特权消失了,地方上地庄园顷刻间化为乌有,门阀地主随时面临来自皇权和庶族地挑战,而随时间地推移,他们接受挑战地能力越来越弱.最终导致门阀地主在南北朝后期转向衰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参考文献[]《晋书·孙楚传》[].[]《三国志》卷十五[].[]《三国志·周瑜传》[].[]郑欣.东晋南北朝时期地世祖庄园制度[].文史哲[],().[]高敏.关于西晋占田、课田制地几个问题[].历史研究[],().[]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魏书·食货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魏时期,九品中正制在巩固和配合门阀统治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对此,史学界亦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意见认为,九品中正制一创立,就是为门阀统治服务的。
如陈清泉、郑天禄在《略论九品中正制度的弊病及其影响》一文中指出“门阀士族的兴起产生了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度又巩固和发展了门阀制度”,即持这种观点。
另一种意见认为,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起初“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魏末虽然有人出来反对九品中正制,但也只是反对中正与吏部分工不明,并没有指责专重家世之弊。
一到西晋,人们议论便侧重于世族独占上品这一点上,九品中正制也是在这时不断受到有识之士的抨击和反对。
因而主张在曹魏时期,专重“家世之弊”至少还没有显著,西晋时随着门阀制度的确立,九品中正制才充当了门阀制度的工具。
持此说者有唐长孺先生。
关于九品中正制度的门阀化,我认为在曹魏之时注重门第弊病尚未显露。
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从陈群创制到司马懿设立州中正,为九品中正制的初创阶段。
这一阶段,由于门第不是定品的唯一标准,德才尚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故中正选举比较注重考察乡论,此制在选贤任能方面确曾起到积极作用。
第二,自司马懿设立州中正到西晋建立,是九品中正制的成熟阶段。
这一阶段,随着以司马氏为首的世家大族逐渐把持政柄,中正的威权日益加重,无论中正的选任,还是选举标准的确定,都已呈现出明显的门阀化倾向,进人西晋,九品中正制终于完成了向门阀化转变的历史过程,成为巩固门阀统治的政治支柱。
我们知道,九品中正制创立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保持汉代以来乡举里选的旧传统。
早在汉未建安年间,东曹椽何夔就曾上言曹操说“夔闻以贤制爵,则民慎德,以庸制禄,则民兴功。
以为自今所用,必先核之乡闻,使长幼顺序,无相瑜越。
显忠直之赏,明公实之报,则贤不肖之分,居然别矣”。
曹操甚以为然。
或以为何夔既云“自今所用,必先核之乡间”,唐长孺先生曾作过这样的论述,他说“因那时的选举仍然按照汉代旧规,人物评价重在考察而非考试,理论上评价最合乎实际的必然是观察最全面的,那就是乡里”。
不过,所谓乡里清议,一般都是咨询某些大族、名士对于当地人才的评论而已。
由此可见,在汉末丧乱,人士流移,察举制度业已遭到严重破坏的历史条件下,曹操尽管在政治上推行唯才是举,排斥清议的选举政策,但具体到选举任官时,仍然要兼顾到考察乡论的旧传统。
因此,用人核之乡间,也就成了曹操统治时期选官制度的一个重要特色。
到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中正定品依然注重采择乡论。
如《晋书·卫曦传》载或池述九品中正制初行时的情形时说“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举之本耳。
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可见此制颁行伊始,中正主要是根据乡里清议和宗族舆论,并非依据家世阀阅,来厘定品第的高低,并以此做为吏
部选举的依据。
到齐王芳正始初年,夏侯玄在论时事议中也曾指出“若令中正但考行伦辈,伦辈当行均,斯可官也。
何者,夫孝行著于家门,岂不忠于在官乎仁恕称于九族,岂不达于为政乎义断于乡党,岂不堪于任事乎三者之类,取于中正虽不处其官名,斯任官可知也”。
齐王芳即位以后,中正职权日益增大,已逐渐干扰到朝廷用人之权,故夏侯玄强调应使台阁长官和州郡中正各司其责,不使权力逾越。
“考其行迹,别其高下,审定辈类”,台省长官则据中正“能否之第,参以乡闻德行之次”,以公平地授官。
由此可见,在曹芳正始年间,夏侯玄只反对中正与吏部分工不明确,中正侵夺了吏部锉选之权,但并未涉及到选举专重家世之弊。
所以我们认为,在九品中正制初创阶段,选举标准尚未舍弃德才,专讲门第,因而“魏代专重家世之弊还没有显著”之说,若就此而言无疑是正确的。
然而自齐王芳即位之后,九品中正制开始发生变化,并逐渐出现了门阀化的倾向。
首先,正始初年,司马懿为满足世家大族的要求设立了州中正。
州中正的设立,是九品中正制转入成熟阶段的开端,同时也是世家大族谋求控制选举的重要标志。
如上所述,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郡中正的主要职责就是考察乡论,即以德才定品。
而州都如《傅子》所说,则是总括一州清议,也是注重考察乡里舆论之意。
对于出身中小地主阶层的士人来说,由于他们本无门第可资依凭,所以这些人大多注意修饰自己的操行,以便邀取乡党舆论的好评,做为进身之阶。
故中正注意考查乡论,并以德才做为厘定品第的主要根据,对于他们自然是最理想的人仕途径。
然而对于那些出身名门大族、世为冠冕的贵宵子弟来说,由于他们大多无才少德,却有着优越的地位和显赫的家世,因此中正选举注重乡论,对这些自可依凭门第而步入仕途的世族子弟,无疑就成了一种障碍。
正是由于选举注重乡评,而不注重家世,尤其是中正依德才定品一项更不免遗漏世族。
所以,司马懿才以“案九品之状,诸中正未能料究人才”为理由,要求废除九品论人之制。
司马懿在提议废九品的同时,又积极主张设立州中正,想使州中正便于某些掌握权柄的世家大族所控制。
不过,司马懿的这一提议,当时曾遭到曹爽集团一些人的激烈反对。
如曹羲就明确指出一州之地,过于辽阔,由于州中正不了解所属郡县的情况,在选举时还须转访本郡人士的意见,这样“名日间州中正,而实决于郡人”。
然而,尽管有人反对,司马懿的提议还是为曹芳所采纳,并付诸实行。
从此以后,执掌政柄的司马氏集团就可以随意选置中正,操纵选举了,而九品中正制却放弃了先前注重乡论,以德才做为评量人物优劣的好传统,逐渐走向了反面。
其次,随着州中正的设立,九品中正制也日趋门阀化。
第一,到魏晋之际,中正职务几乎全被盘踞朝廷的世族官僚所攫取。
如《太平御览》卷肠引《傅畅自序》曰“时清定九品,以余为中正。
余以祖考历代掌州乡之论,又兄宣年三十五立为州都,今余以少年复为此任”。
按傅畅为泥阳大族,其祖傅暇仕魏,为司马氏集团
的重要成员,父傅抵仕晋,官至司徒,其兄傅宣在晋言拜御史中垂。
可见傅暇一族自魏末担任本州即秦州中正起,其子傅抵孙傅宣、傅畅,凡三世四人历代掌州乡之论,自魏至晋几乎是世袭本州中正之职。
这徉一来,由于地方大姓相继把持选举,祖孙父子兄弟世袭为中正,九品中正制遂不可避免地变为高门大族的政治工具。
第二,中正定品专重家世,不重才能。
曹魏后期,随着世家大族势力日益增长,选举标准也发生显著变化。
如西晋初年卫与汝南王亮等疏称九品中正制初行之时,“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中间渐染,遂计资定品,使夭下观望,唯以居位为先吻。
”这明显是着眼于家世门第,而非谓道德才能。
可见当朝权势子弟自可依靠门第而列入上品,这充分表明中正定品已偏离了唯才是举的标准。
到了晋初,选举专重家世之弊更为明显,如段灼陈五事疏称“今台阁选举,徒塞耳目,九品论人,唯间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
二者苟然,则擎门蓬户之俊,安得有刁枯沉者哉”。
又赵翼《世二史札记》卷九品中正条亦称“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
选举之弊,至此而极”。
可见门阀显族占踞要津,寒门庶族晋身无望,那胃选贤任能已完全流于空谈。
所谓中正计资定品,选举专重家世之弊,早在魏末时已暴露无遗。
晋代选举腐败,舍德才而讲门第,只能是魏末以来选举注重家世的进一步发展而已。
第三,当世家大族操纵选举之后,中正的威权越来越大,地方大族势力和中央集权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早在正始年间,夏侯玄就指出州郡中正权力过大,以致酿成“天爵外通”,“庶人议柄”等种种纷乱。
鉴于这种情况,他建议吏部与中正应明确分工,各司其责,以避免中正“干栓衡之机于下”。
但从以后的事实来看,夏侯玄的建议未被采纳,中正的职权却日益加重。
如晋初尚书仆射刘毅上九品有八损疏,第一条即是“今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
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
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
公无考校之实,私无告汗之忌。
用心百态,求者万端”。
第四条亦称“置中正,委一国之重,无赏罚之防,使得纵横,无所顾惮”,可见在门阀士族垄断选举的情况下,中正威福自专,为所欲为。
他们不仅侵夺政府用人权柄,任性行事,而且选举定品不实,也不许受枉者告官,结果造成“官政无绳奸之防,朝廷无赏罚之制”的局面。
这种状况的产生,与西晋门阀制度的确立有着密切关系。
综上所述,曹魏九品中正制的门阀化过程是从齐王芳时开始的,而其标志则是州中正的设立。
正是由于选官制度发生的这一变化,大大加速了东汉以来的世族地主向门阀士族地主的转变,并促使门阀士族在西晋时正式形成。
世家大族通过控制的九品中正制,依照门第出身制定出严格的等级界限,从而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门阀政治。
因此,曹魏九品中正制的演变及其门阀化,对于西晋门阀制度的确立实有不可低
估的影响,它既是加速门阀士族形成的催化剂,又是导致世族地主向门阀地主转变的政治杠杆。
自州中正的设立以至两晋,九品中正制逐渐完成门阀化的转变,九品中正制度最终成为门阀士族的选举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