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之美读后感
初中初中物理课外书读后感
![初中初中物理课外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572f4d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8d.png)
初中物理课外书读后感引言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门必修课程。
然而,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可能显得有些枯燥和抽象。
为了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兴趣,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一些有趣的物理课外书籍来拓宽自己的视野。
最近,我读了一本名叫《发现物理之美》的书,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读后感。
主体这本书以故事的形式,通过一个富有探索精神的小孩的视角,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全新的物理世界。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地解释了一些物理现象和原理,让我对物理这门学科有了更深的了解。
首先,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物理学是无处不在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无处不在。
例如,光的折射现象,空气的压缩和膨胀,等等。
这些现象在书中都有详细的解释和实例,让我对物理学的实用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这本书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
在书中,作者通过讲述科学家们的故事,向我展示了他们如何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推导来揭开自然奥秘。
这让我明白了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也让我对科学家们的智慧和勇气深感敬佩。
我决心要继续学习物理,并且希望将来能够像这些科学家一样对世界充满好奇并做出贡献。
最后,这本书还教给了我如何正确学习物理。
作者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鼓励读者进行实验和观察。
这让我明白,光靠听课和看书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掌握物理知识,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结论通过阅读《发现物理之美》,我对物理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本书既深入浅出,又富有趣味性,让我对物理学充满了热情。
通过学习物理,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与思维能力。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深入探索物理学的奥秘,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发现物理之美》,作者:XXX•…(其他引用资料)。
物理之美 学年论文
![物理之美 学年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14c069e19b89680203d8255a.png)
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的美摘 要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中是这样,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也是这样。
美是自然属性,审美是人类的天性,那么我们这些学习物理的人,不应该只是关注物理学的各个公式的物理含义,也应该从中发现物理之美,从简单、对称、和谐中感受物理之美。
我们要坚信美与真并存,美与真相伴,一个正确的物理公式一定是美丽的。
物理学是美得建构,是美的科学,它具有明快简洁美、均衡对称美、奇异相对美、和谐统一美。
杨振宁也告诉人们:高不可攀的物理与处处存在的“美”息息相关,而物理学就是去发掘这些美,那么量子力学作为现在物理学研究的最前沿的课题,它也必然是美的。
欣赏物理学的美,会让我们领略到物质世界奥妙无穷的内在美;欣赏物理学的美,会让我们感到物理学的神圣和美好;欣赏物理学的没,会激发我们无边无际的思考。
本文将从简单、对称、和谐等几个方面阐述物理学的美,介绍量子力学的美,并介绍一些大物理学家:狄拉克、海森堡所坚持的物理学的美,并因为他们所坚持的物理之美,从而坚定自己的思维,维护住正确的物理学公式。
关键词:量子力学;美;物理之美装订线The beauty of quantum mechanics PhysicsABSTRACTRodin has a famous saying: "Life is not the lack of beauty, but a lack of eyes to discovery beauty." Life is like that,process to learning scientific is also in this way.Beauty is natural attributes ,aesthetic is human nature.Then we these to study physics should not just be concerned the physical meaning of each formula of physics. We should also discovery the beauty of physics. From simple,symmetry, harmony to feel the beauty of physics. We firmly believe that the coexistence of beauty and truth ,beauty and truth company each other, a correct physical formula must be beautiful.Physics is a beautiful construction, a beautiful science.It has a crisp lively and concise beauty, balanced symmetrical beauty, Singular relative beauty,and the beauty of harmony and unity.Chen Ning Y ang also told the people: the unattainable physics and the beautiful thing everywhere is closely related.Physics is exploring these beauty. Quantum mechanics, as is now the forefront subject of physical research, it must be beautiful.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physics, let us taste the infinite subtleties of the material world and the inner beauty;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physics, let us feel the divine and beauty of physics;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physics, will inspire us a infinite thinking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beauty of physics from simple ,symmetry, harmony, and several other aspects of physics.Introduce the beauty of quantum mechanics. Introduce some famous physicist:Dirac, Heisenberg who insisted that physic is beautiful,.Because they insist on physical beauty, so strengthen their own thinking, to maintenance the correct physical formulas.Key words :Quantum mechanics; beauty; the beauty of physics目录1.量子力学中的美 (1)1.1量子力学的简约之美 (1)1.2量子力学的对称美 (2)1.3量子力学的和谐美 (2)2.大物理学家所诠释的物理之美 (4)2.1 狄拉克 (4)2.2爱因斯坦 (4)参考文献 (6)致谢 (7)1 量子力学中的美量子力学是物理学进步中的伟大的一步,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之一,通过量子力学,人们对物质的结构以及相互作用的见解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许多现象得以真正的被解释,新的无法直觉想象出的现象被预言,但是这些现象可以通过量子力学被精确地计算出来,而且后来也获得了非常精确的实验证明。
美与物理学读后感
![美与物理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b8f49c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2.png)
美与物理学读后感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和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到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和能量,包括运动、力、热、光、声、电磁现象等。
而美是一种对人类感官的愉悦和享受,是一种审美的体验。
这两者看似毫不相关,但在我最近的阅读中,我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奇妙联系。
在物理学中,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光的知识。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对我们的视觉产生了影响。
我们所看到的颜色、亮度、透明度等都是由光的特性决定的。
在物理学中,我们学习了光的折射、反射、色散等现象,这些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而这些现象也正是美的基础。
当光线穿过水晶玻璃,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当光线反射在湖面上,形成美丽的倒影;当光线穿过彩色的玻璃,产生绚丽的色彩。
这些都是物理学中光的特性所带来的美的表现。
此外,在物理学中,我们还学习了声音的传播和共振现象。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它通过空气的振动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中,产生听觉的感受。
而音乐正是声音的美的表现。
音符的高低、音量的大小、音色的变化,都是由声音的物理特性所决定的。
在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家们通过对声音的掌控和运用,创造出了美妙的乐曲,带给我们愉悦和享受。
物理学还涉及到了力的作用和运动的规律。
在自然界中,一切都在不断地运动着。
从微观的原子分子到宏观的星球行星,都在遵循着物理学的规律运动着。
而这种运动也正是我们所见到的美的表现。
在自然中,我们可以看到树木摇曳的舞姿、瀑布飞流的奔腾、星空中行星的轨迹,这些都是物理学中运动规律的体现。
而这种运动所带来的美,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通过对物理学的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美与物理学之间的联系。
物理学不仅仅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也是一门充满美的科学。
在物理学中,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中无穷无尽的美,感受到自然界中的神奇和奇妙。
通过对物理学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自然界的美,更加珍惜自然界的美。
因此,我对物理学的热爱也更加深厚了。
希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能够更加深入地探索物理学的奥秘,感受到更多来自自然界的美的魅力。
关于物理之美2
![关于物理之美2](https://img.taocdn.com/s3/m/497f49ca6137ee06eff91879.png)
关于物理之美这其实是一个不知从何说起的话题,自从大学论文定稿之后到现在。
我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这个关于我的职业,也关于我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将要思考和感受的内容,的深思和讲述。
我经常告诫自己物理是美的,我也真实的这样的感受并且将自己的感受如实的给学生说。
我不知道我的人生和物理是怎么被弄的相关起来的。
在物理中有关美的感受和这个问题一样的凌乱,在之下的过程中,我将试着设计这些相关于美的感受,在物理纷杂相扰的顺序。
以便能更加清晰的说明我的思路。
而这些与美相关的东西,也将因为每个人的感受的不同而不同。
文笔笨拙的我尽量试图用通俗的途径将这些稍作展示。
这些相关的东西,还是要和我的大学说起,在大学和张兰知老师相处的时间很长。
但是近些的接触还是只有很少几次。
我听她讲课有很多都听不明白,下来之后也不敢问。
写过一次她布置的论文,和波尔兹曼的研究有关。
我当时认识相当的浅,就是看别人在书上怎么描述,然后我整理下来就当一篇小的论文给张老师看。
后来在一次热学课上有一个临时俩节课的一个小的讨论的考试。
之后在毕业论文的书写上才真正意义得到张兰知老师的指导,并且深深的感觉相见恨晚。
这些巧合其实也和当时,因为论文题目选题的重合中的一个小故事一样。
巧妙而难以言语。
当时有关物理之美的书写,是有一个人和我重题的,他叫张未明。
我们俩必须有一个人失去关于物理之美的书写权力。
准备确定时刘桂伟就将一枚硬币抛出,接住时用手盖着,说你们猜。
我说你先来,张未明说“正面”刘桂伟张开手是反面。
所以有关物理之美的课题就由我来书写。
冥冥之中就像早有安排一样。
我跟刘桂伟说:你这是上帝在掷骰子。
说不上是巧合是机缘还是技巧。
在那次论文书写的过程中因为时间紧,另外也是第一次那么正规的书写一件东西。
所以有很多地方做的很不好很不成熟。
但是也毕竟是由自己亲自书写,所以刘宪国老师在核定过程中,说那从文字的亲切程度上可以判定这论文是我亲自写的,可能是因为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我说话时的土里土气吧!不管怎么说那次总评中得到了肯定,她留给我的不仅是一时对美的感受,它一直留着一种子直到有一天能生根发芽,现在我有一种很强烈的冲动,想要让这个想法破土而出,这里面有几个原因,其一我害怕长时间的平庸,扰乱了我的年轻冲动的热火。
物理之星感悟心得体会(3篇)
![物理之星感悟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160a6c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18.png)
第1篇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转眼间,我已经在物理学科领域探索了数年。
在这期间,我参加了无数次的物理竞赛,也收获了许多荣誉。
然而,这些荣誉背后,是我对物理这门学科的热爱和执着。
今天,我想以“物理之星”的身份,与大家分享我的感悟心得体会。
一、物理的魅力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在我看来,物理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探索未知。
物理让我们有机会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
从微观的原子、分子,到宏观的星系、宇宙,物理为我们揭示了自然界的神奇之处。
2. 思维锻炼。
物理学问题往往需要我们运用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力。
在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3. 应用广泛。
物理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科技发展、国家建设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子、通信、能源、环保等领域都与物理学息息相关。
二、物理之星的成长历程1. 童年的启蒙我从小就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记得小时候,我总是喜欢观察周围的事物,思考它们背后的原理。
每当遇到物理问题时,我都会主动去寻找答案。
这种求知欲使我逐渐走上了物理学习的道路。
2. 中学的磨砺进入中学后,我开始系统地学习物理。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掌握了物理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实验方法。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类物理竞赛,锻炼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高中的挑战高中时期,物理学习变得更加深入和复杂。
为了应对高考的压力,我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在课余时间,我阅读了大量的物理书籍,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
同时,我还参加了各类模拟考试,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4. 大学的追求进入大学后,我选择了物理学专业。
在这里,我遇到了更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
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不仅巩固了物理基础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物理学子。
三、感悟心得体会1. 热爱是基础热爱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对于物理学科,我们要有足够的热爱,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浅谈物理学中的美学
![浅谈物理学中的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addba27f83d049649a6658c1.png)
浅谈物理学中的美学笔者以物理学中的美感入手,探究物理之美对大家的作用与对学习物理的促进作用。
在许多人心中,科学和艺术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学追求的是严谨,是理性的演繹;而艺术追求的是美感,是灵感的发挥。
两者南辕北辙,毫不相干,真是这样吗?标签:和谐奇异美;简单对称美;审美观;热情;情操一、物理学中的美物理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认识宇宙,让学生从繁杂、混乱无序之中,整理出统一的、简洁的秩序和规律。
这里所谓的“秩序”意味着真理与和谐。
而审美教育是为了让学生从零散、无序的艺术哲学之中整理出令人神往的秩序和规律。
可见,物理教育与审美教育都是为了秩序,追求“规律”,只是学科不同,相应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不同而已。
以下我们看看物理学中美的体现与作用。
1.和谐奇异美古代思想家把美与和谐画上等号,希腊古典时代的大哲学家们认为,美在于和谐,美应当是完美的,千百年来,这些观点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所以无论是地心说还是日心说都认为天体运动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
又如海市蜃楼现象,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有时会突然出现亭台楼阁、城郭古堡、村庄小岛等幻影,虚无飘缈、变幻莫测、宛若仙境,给我们呈现了奇异的美。
2.简单对称美在美学中,“对称”是形式美的表现,如空间上的对称,体现为:在运动学中,如机械振动,又如在物体竖直上抛运动与自由落体中的对称;在光学中的镜像对称。
在时间上的对称,体现为:单摆运动中的时间,交变电流与电磁振荡中的时间对称。
物理学公式、定律表达方式上和理论结构上所反映的对称性更是不胜枚举。
如电磁学中静电力的库仑定律就是追求跟万有引力平方反比定律的对称而获得的。
也正是由于对称性,让法拉第在奥斯特发现“电生磁”后,坚信“磁也能产生电”,并坚持实验了十年,终于取得了成功,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电气化时代。
物质世界的运动形式最简单,比如:光沿着最简单的直线传播;行星沿着简单的几何曲线──圆、椭圆运动。
物质世界的组成也最简单,由基本粒子组成。
[物理学,高中]谈谈高中物理学蕴含的美
![[物理学,高中]谈谈高中物理学蕴含的美](https://img.taocdn.com/s3/m/6afa09fd915f804d2a16c10b.png)
谈谈高中物理学蕴含的美[摘要]美是真与善相统一的形式。
美的事物对人们来说是容易接受、向往的。
物理美学是科学美学在物理学科上的具体表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意展示物理之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学生领悟了物理知识内的在美,就会在学习和运用物理知识中,主动探索、研究,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和享受物理之美。
[关键词]高中教材物理教学物理之美美学是研究现实中美好事物的科学,是研究人对世界审美特点的。
美学向自然学科领域的渗透,就产生了科学美。
物理学中存在着各种成比例、有组织、有秩序、结构对称、和谐多样的美学景象。
这些景象表现在理论体系、科学概念、数学方程的结构和体系中,也表现在逻辑结构的合理匀称和丰富多彩的相互联系上,能够激发人们的兴趣、喜悦,激发起巨大的创造热情。
这些本质规律,逻辑特点给人:在心灵上以圆满、协调、自然的感受;在形式上以对称、比例、和谐与多样统一的感受,这就是物理学的美。
如果物理学的理论不那么和谐,那一定是还有我们没有认识的东西,理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物理学的美归纳起来包括“对称、简洁、和谐、多样统一”等。
一、对称美对称美,就是物理学在揭示自然界物质的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转化等规律的过程中因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
“对称美”在物理学中的表现有:时空对称、数学对称和抽象对称。
时空对称指的是物理现象(或系统)在时空变换下的不变性。
物理学中的时空对称有空间对称、时间对称、时间和空间同时对称三种情形。
如在光学和固体物理学中出现的空间对称;在交变电流和电磁振荡研究中出现的时间对称;物体竖直上抛和斜向上抛运动的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中的时空对称。
数学对称表示物理内容在数学形式(图与式)上的对称性。
如电磁学中库仑力的平方反比定律的公式表达就是追求跟万有引力平方反比定律的对称而获得的。
抽象对称表示以抽象的方式所反映出的物理内容的对称。
即从一个概念、一个命题或一个理论中所反映出来的对称性。
求《物理学之美》的读后感范文
![求《物理学之美》的读后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43da94c10a6f524cdbf8529.png)
求《物理学之美》的读后感范文科学与艺术其实是相通的,但遗憾的是当今中国大部分科学与艺术教育仍是单行线。
因此,从情感、直觉、审美的角度来认识科学,激发青少年的科学热情,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意义。
科学与艺术不是两条单行线科学与艺术彼此遥望或期待,却难以相知相交。
其实,在很多层面上,它们原本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许多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相信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往往超出成人的预知。
牛顿说过:“我不知道世人怎么看我,但我却总觉得自己是在海边玩耍的一个孩子,时不时捡起一枚比别人更光滑的卵石,或者更美丽的贝壳,并为此感到欢快愉悦。
”霍金在回答“科学如何受大众欢迎”时说:“必须引发人们的好奇心与惊异感,就如同我们还是孩子一样。
”不仅科学家如此,诗人纪伯伦认为:“孩子的灵魂栖息在明日之屋,那是大人梦中也无法造访之境。
”画家毕加索也曾说过:“我愿意花一辈子的时间,向小孩学习怎么画画。
”科学与艺术具有相似的审美和灵感,如同海森伯所言:“在精密科学中,丝毫不亚于艺术,美是启发和明晰的重要源泉。
”爱因斯坦也说过:“在技艺达到一个出神入化的地步后,科学和艺术就可以很好地在美学、形象和形式方面结合在一起。
伟大的科学家也常常是伟大的艺术家。
”比如,波耳兹曼的音乐造诣极高,他弹钢琴可以使人如痴如醉,他同时又是一位不错的诗人,其著作《力学原理》的开篇就是一首诗。
无独有偶,在诗歌领域独树一帜的还有麦克斯韦、薛定谔等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
又比如,普朗克不但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而且也是一位钢琴和管风琴演奏高手,爱因斯坦偶尔会来为他伴奏小提琴。
至于爱因斯坦的音乐天赋更是为大众所熟知。
如果再加上哈恩的伴唱,这三人则可以组成一支水平很高的科学家演奏乐队。
爱因斯坦的儿子汉斯说:“与其说我的父亲是物理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位艺术家。
”费曼则以敲击手鼓闻名,他还痴迷于一种木琴,每到晚上就敲个不停,这使他的同行大为惊奇,说他像个马戏团演员。
而有的人则因其在艺术领域的名气掩盖了他科学贡献,比如歌德,很少有人知道他曾在植物学、矿物学等领域取得了有进展的研究。
发现物理之美 感悟物理魅力
![发现物理之美 感悟物理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a5f15c2d81c758f5f61f67ee.png)
发现物理之美感悟物理魅力摘要:本文指出物理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发现物理之美,感悟学科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文阐述了物理学的内在美、物理学的外在美、崇尚物理学家的人生之美。
倡导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自身素质,研究挖掘物理学中的科学美,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关键词:物理学美学渗透一、审美再创造,感受物理美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再现由物理学家和教材编写者人化后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时,还要进行自己的审美再创造,并在审美再创造过程中展开对学生的美育。
1.来自于物理学研究对象的美感。
例如,法拉第提出的“力线”,不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放射着美的光辉;再如,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而且运行的轨道都是椭圆的,宇宙中所有天体的运行配合得如此默契,这是多么美丽和谐的景象。
2.来自于物理学实验的美。
这是由于实验指导思想的创造性、实验装置设计的新颖性和实验技术的艺术性而产生的美感,例如,光速的测定就充分展现了这种美。
早在17世纪上半叶,物理学中就提出了光速测定的问题,但是光的传播速度实在太快,给测定工作带来了困难;最初,伽利略在地面上用实验的方法来测定,但未能成功;后人雷默和布拉得雷利用天体的运动,借助于天文学来测定光速,获得了初步成功;到了19世纪,斐索利用旋转齿轮的方法,首先在地面上测出了光速,以后又有许多科学家采用了更精确的方法测定光速,如傅科的旋转平面镜方法,迈克尔·逊的旋转棱镜方法。
现在利用激光测定光速,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确度。
3.来自于物理学理论和物理学公式的美。
例如,许多科学家认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具有不可忽视的理论美的特征,从万有引力定律出发可得出大量的推论并为观察所证实。
4.来自于物理学技术应用的美。
例如立体电影,它的原理即为以两台摄影机仿真人眼睛的视角同时拍摄,在放映时亦以两台投影机同步放映至同一面银幕上,并以偏光镜片分离出左右眼不同的画面。
二、精心设计,展示美的教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把物理学的科学美展示给学生,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创设一定情景,以使学生产生需要感,并进而引发出一定的体验。
感受物理之美 激发学习兴趣
![感受物理之美 激发学习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43ac146c1711cc7931b716ca.png)
花纹 , 增 大了其 与地 面的摩擦 系数 , 不至于让 我滑
梳越蓬松 , 原来是摩擦 生电 , 有 同种 电荷在相互 排 斥; 饱餐之后 , 我从墙上吸盘挂钩上取下我的校服穿 上, 而那吸盘就是利用大气压而紧紧吸在墙上的 ; 当 我背上 书包时 , 感受到宽宽的书包背带增大了受力 面积 , 减少 了在我双肩上的压强 , 真的是太惬意了 ; 我坐上公交车: 上学 ,感到车窗外树木在 向后跑 , 这是 由于参照物的选择不 同而造成 的…… 通过教学 实践 , 我还发 现 : 一些与物理有关 的
含着深意之美 。
观察桂林 山水 中秀丽山峰的倒影 , 观察瘦西湖中楼 具有简洁、 明了、 规范 的特点 , 它将 物理事实归纳概
例如 ,在学习压强公式 p = F / S 时 ,可让学生体 会: 一个简单的式子 , 描述了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 受 到的压力 , 并能揭示 出“ 当压力一定 时 , 压强与受 力面积成反比;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 , 压强与压力大小 成正比” 。同样 , 运用物理公式解决物理问题也会显
得比较简洁明了。 如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 , 我给学生 展示了一个用“ 假佛 ” 来欺骗老太太 的情景 , 让学生
展示雪花的图片 , 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雪花是如此对 称、 如此美丽 , 进而对此兴趣盎然。
二、 体会并应用物理的互补和谐美
初 中物理课处处洋溢着相异互补 的和谐之美 ,
且这种互补和谐将各种物理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 。
六、 感受物理的应用之美
在我们 的 E t 常教学中 , 当学生感受到生活 中离 不开物理时 , 这种美感便能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 趣, 以减轻其心一 理压力和学习负担 。 如为了让 学 生感受到物理就在 自己的身边 , 我 让他们 写一 篇这 样 的 日记 我一天 的物理应
读《物理学之美》有感
![读《物理学之美》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074ede02844769eae009eda9.png)
析万物之理,享物理之美————读《物理学之美》有感物理学家并不会因为懂得了美丽彩虹是光的散射定律,就失去了对蔚蓝色天空和紫色落日的感动。
因为物理学的作用并不是用来揭秘美的本身,而是帮助我们更清晰得欣赏到美。
学物理的人不会枯燥,因为他们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
音乐和物理学,看起来水火不容的两门学科,却有着很深的联系,这实在是难以想象的。
美妙的音乐可以用物理学中的波的振频、振幅来解释,可是深奥的物理学又怎么用音乐来阐述呢?或许需要这样一部作品来解释,它不是舒伯特的《野玫瑰》,也不是贝多芬的《命运》,它只是开普勒的《宇宙的和谐》的一段五线谱,一段在音乐史上没有什么地位的五线谱,却在天文学上却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大家都应该很熟悉这段话“我不知道世人怎么看我,但我自己却总觉得是在海边玩耍的一个孩子,时不时捡起一枚比别人更光滑的卵石,或者更美丽的贝壳,并为此感到欢快愉悦,而我面前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完全没有发觉出来”。
没错,说这句话的人就是我们熟悉牛顿。
在我们的印象里,牛顿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可是会有多少人知道牛顿也是个诗人?可能是因为他的诗谈不上巨作而不能广为人知,那么,我们都知道托尔斯泰这位伟大的文豪吧!他的《战争与和平》是我们认识的一部文学巨作,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部巨作里面描述了近代物理学中的“对称破缺”呢?E=mc²,学物理的人都知道它——爱因斯坦的智能方程式,解释了能量和质量的关系。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解决了牛顿经典力学所不能解决的高速运动物体的问题,成为了现代物理学的典范。
因此,爱因斯坦也被称作物理学的天才。
但是,他的儿子汉斯却说:“与其说我父亲是物理学家,不如说他是一位艺术家。
”原来,爱因斯坦在音乐上也有着很高的天赋,他平生就喜欢拉小提琴,在钢琴、小提琴的演奏上都达到了专业的水平。
一直隐藏在这位物理天才身后的竟然是艺术!无论是音乐、绘画、还是文学,它们都是艺术。
之所以把他们归为一类,是因为它们有着共性:一种可以供人欣赏的美。
物理之美欣赏物理学的艺术之美
![物理之美欣赏物理学的艺术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f93f9d2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1e.png)
物理之美欣赏物理学的艺术之美物理之美——欣赏物理学的艺术之美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研究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规律,揭示了自然界的奥秘。
然而,物理学不仅仅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它还蕴含着令人惊叹的艺术之美。
本文将从世界观的改变、自然规律的对称美、实验装置的设计、数学公式的优雅性以及科学家的创造力等多个角度探讨物理学的艺术之美。
一、世界观的改变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一直在不断演变。
物理学的出现与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观点,从传统的神秘和超自然的解释转变为基于实验和观察的科学解释。
物理学将人们从迷信与主观臆断中解放出来,使人对世界有了更为客观、理性的认识。
这种世界观的改变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因为它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框架,让人们以更深入、全面的视角欣赏自然的美妙与复杂。
二、自然规律的对称美物理学研究的核心是揭示和解释自然界的规律,而这些规律往往体现着强烈的对称美。
例如,牛顿的运动定律中体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平移对称性;电磁力的规律中体现了电磁场的对称性。
这种对称美不仅仅体现在理论上,也体现在自然界的各个层面,从微观的粒子运动到宏观的行星轨道,无一不展现出自然界真实又美妙的秩序。
三、实验装置的设计物理学的实验是验证理论的重要手段,而实验装置的设计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科学家为了实现特定的实验目的,需要设计精密的仪器和装置。
这些装置既要满足实验的需求,又要考虑到实验环境和物理规律等因素,因此常常需要综合运用物理、数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实验装置的设计既要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又要追求美观和简洁。
优秀的实验装置既是科学家智慧和技术的结晶,也是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创作。
四、数学公式的优雅性物理学与数学具有密切的联系,数学公式是物理学研究和表达的重要工具。
数学公式的构建不仅要准确地描述自然现象,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感。
许多重要的物理定律都可以用简洁而优雅的数学公式来表达,如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麦克斯韦方程组等。
发现物理之美研究报告总结
![发现物理之美研究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d3c50c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2.png)
发现物理之美研究报告总结发现物理之美研究报告总结引言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及其运动规律。
通过对物理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宇宙的奥秘,揭示事物背后隐藏的规律,并将这些规律应用到实践中,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本研究报告将探讨一些发现物理之美的实例,并对其进行总结与分析。
发现一: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与折射是物理学中的经典问题,通过对光的传播规律的研究,我们可以揭示光的行为和性质,并将其应用到光学设备的设计与制造中。
在研究中,我们使用凸透镜和凹透镜来研究光的折射规律。
通过移动光源和观察屏的位置,我们发现光线在通过凹透镜时会被散射,而通过凸透镜时会聚焦。
这种现象说明了光的折射是由介质的光密度差所引起的。
在光的反射方面,我们进行了实验来研究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的关系。
通过改变反射面的角度,我们发现入射角和反射角之间保持着一定的关系,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一发现表明光在反射过程中符合著名的光的反射定律。
发现二:电磁感应与发电原理电磁感应和发电原理是电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们揭示了电磁场与电流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为电力工程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麦克斯韦环和电磁感应现象来研究电磁感应的规律。
通过改变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我们发现在闭合电路中可以产生电流。
这说明在改变磁场的情况下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产生电流。
这一现象正是电力发电中的基本原理。
通过进一步研究,我们探索了电磁感应和电动势的关系。
我们发现电磁感应和电动势成正比,且其大小还与电路中的导线长度、磁场的变化速率有关。
这些发现为电力工程中的发电机原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发现三:量子力学的奇妙世界量子力学作为物理学的最前沿研究领域,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妙行为和规律。
通过对量子力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原子、分子和元素粒子的性质。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双缝干涉实验来研究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
通过调节光源和缝隙的大小,我们发现光在通过两个缝隙时会形成干涉条纹。
物理之美探索自然界的神秘法则
![物理之美探索自然界的神秘法则](https://img.taocdn.com/s3/m/8f4f53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7.png)
物理之美探索自然界的神秘法则物理之美:探索自然界的神秘法则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知始终伴随着对其方方面面的探索和理解,而其中一门学科,物理学,恰恰揭示了自然界的神秘法则。
物理学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还揭示了自然界中的美感。
本文将探讨物理之美,并展示其中的迷人之处。
一、对称美:完美的平衡和对称性在物理世界中,对称美无处不在。
我们可以从宇宙的结构、分子的构成、音乐的和谐等多个角度感受到这种美感。
举例来说,考虑到晶体的结构,我们会注意到结构的以及相互之间的对称性。
晶体的几何形状正是由于晶胞的对称性所导致的,不同的对称性给人们呈现出不同的美感。
比如,在钻石的结晶过程中,紧密堆积的晶胞产生出完美无瑕的结晶面,令人叹为观止。
这种完美的对称性也在平衡规律的研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物理规律中的平衡和对称性使我们感受到自然界中的和谐之美。
二、运动美:物体的舞蹈和节奏物理学告诉我们,一切都在不断运动。
从宏观的天体运动到微观的分子振动,都透露出物理运动的美感。
正是这种美感使得自然界如此生动有趣。
举例来说,想象一下,当一支交响乐队演奏时,音乐家的手臂和指尖的舞动就好像是音符在空间中跳跃的舞者。
音符之间的节奏协调和谐,产生出悦耳动听的乐曲。
同样,物理学探索出的运动规律也充满美感。
在天体运动中,行星和恒星的轨道沿着优美的椭圆形曲线舞蹈,它们的运动速度和轨迹呈现出了不同的美感。
在微观领域,我们可以观察到分子和原子在热运动中所展现出的无规律的舞蹈,这种微观的美感引发了人们对于量子力学的好奇和探索。
三、颜色美:光的奇妙与多彩物理学的光学分支研究了光的性质,从而揭示了色彩背后的奇妙之美。
当光线通过棱镜的时候,会发生折射和色散现象,这使得我们能够看到七彩缤纷的光谱。
彩虹正是由光线在雨滴中的折射和反射所造成的,这种美丽而神秘的现象让人叹为观止。
此外,光线对物体的反射和吸收也赋予了物体不同的颜色。
通过物体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和反射,我们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色彩。
物理读后感(通用36篇)
![物理读后感(通用3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3806f1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5e.png)
物理读后感物理读后感(通用36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物理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理读后感篇1你知道加速度定律吗?你知道发电的现象如何产生的吗?平时我们经常玩的无线遥控模型车的工作原理吗?你别看它的发动机很小,但是它们的速度却是快的惊人呢!这是因为重量越小,加速度越大。
假设一个物体的初速度是1M/S,2秒后变成2M/S,因此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就增加了1M/S,通过不断的加速度,物体的前进速度也就不断提高了。
雨天打雷闪电的时候,为什么轰隆隆的雷声会让房子也瑟瑟发抖呢?那是因为闪电会产生出大量的热,让局部的空气剧烈膨胀,从而迅速地挤升周围的空气,发出爆炸声,这样就产生了雷鸣。
上面这些知识都是我从一本叫《世界最软最软物理书》上学到的。
这些物理知识不仅很有趣,而且在我以后的生活学习中都会很好的使用到。
作为小学生的我,现在多读一些是非常必要的,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
物理读后感篇2读了雷洪、王伟庆主编得《新课程理念下得初中物理创新教学设计》一文后,我深受启发,知道了物理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得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
学生得探究活动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
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要充分发挥学生得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学习感受到,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得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得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得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得主人,使学生得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得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得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得学习策略。
要充分发挥学生得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得学,要充分相信学生得能力。
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得引导学生自觉得完成探究活动。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物理之美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物理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05ca0f1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5.png)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物理之美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物理之美物理之美从一粒沙看世界,从一朵花看天堂。
把永恒纳进一个时辰,把无限握在自己手心。
——威廉·布莱克《天真的兆象》杠杆轻撬,一个世界从此转动;王冠潜底,一条定理浮出水面。
苹果落地,人类飞向太空;蝴蝶振羽,风云为之色变。
三棱镜中折射出七色彩虹;大荒原上升腾起蘑菇烟尘。
是什么揭示了世界的奥秘?是什么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是漆黑长夜的霓虹再现?还是几万里光纤电缆双手相牵?是排云而上的飞机?是响彻太空的东方红?还是铁轨上磁悬浮列车的呼啸?是物理学!正是物理学奠定了自然科学的基础,解释了我们的世界!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基本规律的科学。
它的英文词physics来源于希腊文,原义是“自然”,而中文的含义是“物”(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理”(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
物理学既是一门实验科学,又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推理的理论科学自公元前七世纪,物理学就以自然哲学的形式从人类的生产劳动中萌芽出来,先后经历了古代物理学、经典物理学、近代物理学和现代物理学四个阶段。
物理学从它初期萌芽到近现代发展,都以它丰富的方法论和科学观以及充满哲理的物理思想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因此,物理学又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物理学是一门揭示物质存在与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它科学地揭示了自然规律,同时也展示了自然、人类与科学的艺术魅力。
物理中有自然的美,也有科学和艺术的美。
一、物理现象的自然美中学物理涉及力、声、热、光、电、磁和原子物理等内容,物理现象千姿百态、美妙无穷。
如星移斗转、日夜交替、春秋轮回、物态互变等自然规律,因有序而美;光的反射与倒影、折射与海市蜃楼、色散与彩虹、日食和月食都有奇异的美。
人类在研究和应用物理方面创造的辉煌成果,是美的精品。
蒸汽机、发电机、激光器、电子对撞机的发明,步步促进人类生产、生活和高科技的发展;“阿波罗”登月成功,“嫦娥奔月”的传说变成了现实美谈,“神五神六”畅游太空再次实现人类超载地球之梦;众多的航天器和卫星正在全球通讯、气象观测、国防和科研等方面建功立业;电磁技术、激光技术、能源开发技术突飞猛进;核电站、太阳能电站的相继林立充分展示了物理前景无限美好。
物理之美
![物理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1b59882c83c4bb4cf6ecd112.png)
一、简单美简单美是物理学的重要标志,历代物理学家无不崇尚。
牛顿说过:“自然界喜欢简单,而不爱以什么多余的原因以夸耀自己。
”的确,尽管我们面前的物理世界看似纷繁复杂,但它们所遵循的规律却是简单的,物理学家则无不力求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它,而物理学也在对简单的追求中逐步发展起来,这样的例子在物理学发展史中不胜枚举。
公元2 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建立了“地球中心”的宇宙模型。
为了能够说明复杂的天体运动,托勒密不得不在他的模型中增加一系列“均轮”和“本轮”,因而使他的宇宙模型复杂不堪。
崇尚简单的天文学家哥白尼认为,天体的运动应当是简单的,托勒密的宇宙模型不符合数学原理,因而是不正确的。
他从天体运动的简单性出发,而且更精确、更简洁的解释了天体运动的规律,把人类对天体运动的认识引入了科学的轨道。
爱因斯坦毕生的心血结晶:质能方程E = mc2 ,形式十分简单,但内容极其丰富———用最精练的语言、最少的符号,提示了奥秘无比的自然规律,称得上是叹为观止的简洁美,而方程中出现的自然界极限速度———光速,又在简单之中勾起人们对神秘的无限遐想。
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 R3PT2 = 常量,其形式如此简单,太阳系中所有行星的运动都符合这一规律,奇妙的“2”和“3”使一切井然有序,开普勒不愧为“天空立法者”的称号。
简单美,这古老的科学美给人以集中、明快感,同时简单性也是一个科学方法论的原则。
在美国《物理学世界》2002 年9 月刊登了在美国物理学家中作的调查,评出历史上“最美丽的物理实验”,它们绝大多数由科学家独立完成,采用自制的简单仪器,方法直接,结论清楚。
如中学物理教材中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的棱镜分解太阳光、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等都是最少的人用最简单的仪器和设备,发现了最根本、最单纯的科学概念,科学的简单美蕴藏其中。
二、奇异美日常教学及教材注重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但每一个物理概念的建立,新理论的形成,总包含某种奇异,展现奇异之美,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物理之美读后感
![物理之美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2c4c40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a.png)
物理之美读后感物理之美读后感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物理之美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谈到美,你可能联想到自然美和艺术美,而对自然领域中的科学美,大多数人则不易感受到,这是因为科学美与艺术美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美,从美学的角度来讲,一种是事物外在形式所呈现的美,这种美是外在的,易感受到的,如自然景色的美,音乐的美,雕塑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物的美等。
另一种是事物内在结构的和谐、秩序而具有的美,这种美比较抽象,它虽然也是通过感官接受外来事物的信息而反映到意识中去,但并不那么直接和迅速,而是要经过大脑整理、加工形成美的意识或美的观点。
这是一种较高层次上的审美。
物理学中的美,就是一种科学美。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把物理学之美分为三类:即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
也有人把物理学之美分为:物理学研究对象的美感,物理学理论的美感,物理学实验的美感和物理学常数的美感等。
还有人把物理学之美说成它具有明快简洁美,均衡对称美,奇异相对美和和谐统一美。
一、均衡对称的结构给人一种稳定,完善的美感美感。
例如:具有对称结构的雪花是如此对称、如此美丽,对称的结构给人一种稳定,完善的感觉,使人内心舒服,使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造化。
物理学家在对自然深入的思考和考察中,越来越坚信大自然的最终本质是依照“美和简单”来构造自己的。
当然,物理学家头脑中的对称,并非像前面的图片那样朴素,那样直观;我们要了解物理学中的对称,先从几何图形的对称性说起。
例如:一个圆,我们把头向左偏过一个角度来看,它的形状变了吗?没有。
我们便说这个圆具有旋转对称性(或旋转不变性);我们再把圆放在平面镜前,设想我们钻进“镜子里的世界”来看这个圆。
在镜中世界看到的这个圆,样子依然保持不便。
我们便说这个圆具有反射对称性(或宇称不变性)。
物理学中的对称性主要表现在对物理世界规律的研究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之美》读后感
金晓会
谈到美,你可能联想到自然美和艺术美,而对自然领域中的科学美,大多数人则不易感受到,这是因为科学美与艺术美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美,从美学的角度来讲,一种是事物外在形式所呈现的美,这种美是外在的,易感受到的,如自然景色的美,音乐的美,雕塑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物的美等。
另一种是事物内在结构的和谐、秩序而具有的美,这种美比较抽象,它虽然也是通过感官接受外来事物的信息而反映到意识中去,但并不那么直接和迅速,而是要经过大脑整理、加工形成美的意识或美的观点。
这是一种较高层次上的审美。
物理学中的美,就是一种科学美。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把物理学之美分为三类:即现象之美,理论描述之美,理论结构之美。
也有人把物理学之美分为:物理学研究对象的美感,物理学理论的美感,物理学实验的美感和物理学常数的美感等。
还有人把物理学之美说成它具有明快简洁美,均衡对称美,奇异相对美和和谐统一美。
一、均衡对称的结构给人一种稳定,完善的美感
例如:具有对称结构的雪花是如此对称、如此美丽,对称的结构给人一种稳定,完善的感觉,使人内心舒服,使人惊叹于大自然的造化。
物理学家在对自然深入的思考和考察中,越来越坚信大自然的最终本质是依照“美和简单”来构造自己的。
当然,物理学家头脑中的对称,并非像前面的图片那样朴素,那样直观;我们要了解物理学中的对称,先从几何图形的对称性说起。
例如:一个圆,我们把头向左偏过一个角度来看,它的形状变了吗?没有。
我们便说这个圆具有旋转对称性(或旋转不变性);
我们再把圆放在平面镜前,设想我们钻进“镜子里的世界”来看这个圆。
在镜中世界看到的这个圆,样子依然保持不便。
我们便说这个圆具有反射对称性(或宇称不变性)。
物理学中的对称性主要表现在对物理世界规律的研究方面。
根据刚才的例子,我们还可以假设某些物理学家一直埋头对“镜子中的世界”进行研究,如果他们得到的定律与正常世界的研究成果一致,我们就说这个定律具有反射对称性(或宇称不变性)。
例如:单摆的振动既具有时间周期对称,又具有时间反演对称。
当单摆完成一次全振动后,接下来第二次全振动跟上一次完全一样,这就是时间周期对称。
当我们将单摆的运动拍成电影,那么无论顺着放还是倒着放都没有区别,这就是时间反演对称。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利用事物的对称性来巧妙解决问题的。
对称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我们不仅要了解直观的对称性,如波的对称,光的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对称性等;还要了解抽象的对称性,如正功与负功,正电子与负电子等。
二、由于事物的对称美引起了物理学家探索这种美的渴望,从而发现物理结构的和谐统一美。
物理学美的形式和内容是多方面的,而且物理学美的特点与艺术美的特点即有所相同,也有所不同。
但物理学之美更主要的,还是反映在理性之美,反映在内容与形式美的相结合中。
这种美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界或反映自然运动规律的科学理论、科学成果在结构上的理解和欣赏。
例如:电现象和磁现象在远古时代就被人们发现,一直以来被看作是两种没有丝毫联系的物理现象,直到19世纪,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以及后来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根据事物的对称性,经过十年的刻苦探求终于发现了变化的磁场也能产生电流这一物理规律,说明了电与磁是有其内在联系的。
法拉第根据自己获得的实验结果,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和谐、统一的电磁学理论体系,尽管最终他没有成功,但后来麦克斯韦成功地用一组简洁的方程解决了电与磁的统一;并且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后来被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验证。
又如:物理史上人们一直把天体运动(天象)和地面物体的运动割裂开来,认为是天地两界各自独立的运动。
尽管开普勒的天文学和伽利略的动力学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是优美与和谐的,但又各有局限性,当把这两个方面的理论放在一起时仍然有不和谐之处。
因此,物理学家希望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一种优美统一的理论,使天上物体的运动和地上物体的运动有一种共同的简单的
描述。
牛顿为此吸收了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成果,得出动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特别是他又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进一步研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从而用万有引力定律成功解释了抛物运动与行星轨道运动,这是物理史上第一次把之前认为是截然不同的天上星体的运动和地上物体的运动统一起来(图1—4)。
这是牛顿对古典力学成功的完美结合,这不仅是因为牛顿有追求理论和谐统一的动机,更重要的是他开辟了一条达到这种和谐统一的正确途径。
物理学的和谐美不仅呈现于整体和局部结构的有机统一之中,而且还呈现在自然规律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因果链之中。
20世纪初爱因斯坦用“相对论”把牛顿建立的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统一起来,使宏观低速运动状态的物理理论包容于微观高速运动的物理理论之中。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格拉肖、温伯格与萨拉姆成功地把电磁力与弱相互作用统一起来,并因此容获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4年乔治和格拉肖又分别提出大统一理论,试图让基本相互作用中的3种作用达到统一。
目前,物理学界正努力朝向三力统一(即电磁力、弱相互作用与强相互作用的统一),而更大的目标是把引力也涵盖进去,达到四力统一。
这一切探索都是物理学家在对物理学统一美的欣赏之下激发出来的对美的追求。
正如法国数学家彭加莱(1854——1912年)所认为:“科学家研究自然不是因为它有用,他研究它是因为他喜爱,他喜爱它是因为它美。
如果他不美,它就不值得被人知道,而如果自然不值得知道,人也就不值得活下去。
”
可见物理学家对于自然之美研究的真诚热爱之情已经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和谐心理状态,
物理学家这种追求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境界是何等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