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再生的生物学机制

合集下载

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再生的生物学机制

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再生的生物学机制

作 者 简 介 :方 依 卡 ( 9 8 ) 17 一 ,女 ,广 东 省 汕 头 市 人 ,2 0 0 2年 毕 业 于
的实现 ,依赖 于 2- "3 环核苷 酸磷酸二 酯酶的表达 。少 突胶质 键 步骤 。一旦 活化 ,这些 前体 细胞 就开始对小胶 质细胞和星形
细胞 的这个营养 功能 与其形成正常髓鞘 的功能有很大的不 同。
收 稿 日期 :2 1— 2 0 00 0—5
胶质细胞产生的生长 因子 和化学趋 化因子敏感 。例如血小板衍 生生长 因子 ( D F ,并迅速在脱髓鞘部位快速增殖 [,这个 PG ) 6 j 过程还包括表达许多 可以和这些细胞 问信号传递 因子结合 的表 面受体 。在溴化 乙锭 实验模型中 ,通过原位杂交检测 P G D F的

种 自发 的再 生机制 。中枢神 经系统 ( et l evu yt cnr rosss m, an e
目前我们 只能通过研究实验动物模 型来 弄清髓 鞘再生中发
CS N )的髓鞘再 生是通过少突胶质细胞合成新 的髓 鞘以覆盖暴 生的细胞 事件 ,体 内模 型却 依然 匮乏 。在这种情 况下 ,我们采
鞘 可以强有力 的抑制前体细胞分化导致前体细胞分化为成熟少突胶质 细胞 的过程 受损 。利用 巨噬 细胞 充分的清除这些残 留髓鞘 ,
可 能 由此 可 以促 进 分化 和 受损 轴 突上 髓 鞘 再 生 的发 生 。这 很 可 能是 促 进 多发 性 硬 化 症 中轴 突髓 鞘 再 生 以 及 减 少不 可 逆神 经 失 能 累 积 的一 个 非 常有 潜 力 的 治 疗靶 标
临京医 在 21年3 第1卷 期 学工 0 0 月 7 第3

综 述・
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再生的生物学机制

神经生物学第四章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

神经生物学第四章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
ord):是由中胚层细胞组成的一个圆柱体,沿胚胎的 中线由前向后伸展,它确定了胚胎的中线。
神经胚:原肠胚的外胚层经过发育,经神经板(neural plate)、 神经褶(neural fold)、神经沟(neural groove),最后形成神 经管(neural tube),这就是神经胚的形成,经历上述变化的胚 胎称为神经胚。简而言之,已经形成神经管的胚胎叫神经胚。
影响神经嵴细胞多能性的因素: ➢ 在胚胎的位置:颈部神经嵴细
胞 副交感神经元, 胸部 交 感神经元,交换位置后则反之. ➢ 生长因子 ➢ 细 胞 外 基 质 ( extracellular matrix) ➢ 激素
7、外胚层板(ectodermal placode) 在神经管开始愈合时,由胚胎头部神经管下 方特定区域外胚层增厚形成的。
4、树突的发育和分化(出生后开始分化)
树突的发育:在发育的时间上,树突往往与传入 神经的生长和突触连接的形成平行发育。
树突分化的影响因素: ➢ 传入神经对树突分化的作用 ➢ 感觉神经的丧失也能影响树突的形成
5、 局部地域有序投射 形成的特异性
当生长的轴突到达 其靶组织后,它们扩 展开并找到各自特异 的靶区位点,形成局 部地域有序投射 (topographically ordered projection)。如视 网膜顶盖(中脑四叠 体)投射图
3、轴突的过度增生和撤消: 一些轴突的投射在起初比成熟的时期较少具有特异
性,存在过度增生。
1)轴突的早期过度增生; 2)许多在成体中明显是单侧的通道,在发育的早 期是双侧的如视网膜的发育,成熟时一般是交叉投射;
3)成年动物中,只有少数皮层区产生皮层脊髓投 射,而在年幼的动物中,在一些广泛的区域产生投射, 随着动物的成熟而撤消。

髓鞘相关抑制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再生中的作用

髓鞘相关抑制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再生中的作用

髓鞘相关抑制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再生中的作用王养华【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2(018)009【摘要】成熟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轴突的再生是极其有限的.中枢神经再生困难之一是其内在的髓鞘相关抑制因子(MAIs)的存在,Nogo-A蛋白、髓鞘相关糖蛋白、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糖蛋白是三个经典的MAIs.这三个分子由少突胶质细胞产生,并通过Nogo受体和配对免疫球蛋白样受体B共同的神经受体激活小GTP 酶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Rho),进而活化的RhoA激活Rho相关激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轴突的再生.现就MAIs在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再生中的作用予以综述,并探讨其可能的治疗措施以促进中枢神经轴突再生和功能恢复.%The regeneration of the rear axle axon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of mature mammals is extremely limited after damage. Central nerve regeneration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its inherent myelin-associated inhibitors( MAIs ). Nogo-A protein, 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 oligodendrocytes myelin glycoprotein protein are three classical MAIs. The three molecules are all produced by oligodendrocytes, and through the Nogo receptors and pair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 B activate small GTP enzyme Ras homology gene family members( Rho ),and the activated RhoA activates Rho related kinase,thus inhibites the neurite regeneration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Here is to make a review on the role of MAIs in the central nervoussystem ax-onal regeneration, exploring possible treatments to promote the regeneration and function recovery.【总页数】3页(P1312-1314)【作者】王养华【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福州,3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相关文献】1.抗髓鞘碱性蛋白抗体及抗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J], 王朝辉2.急性期多发性硬化患者脑脊液及血清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髓鞘相关生长抑制因子抗体的检测及其意义 [J], 王水平;吴涛;陶珍;程晋成;张永巍;王峰;王静华;丁素菊3.中药基于髓鞘相关抑制因子促神经再生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Δ [J], 陈恬恬;马丙祥;张晰;王怡珍4.光相干连续断层成像术在中枢神经系统免疫脱髓鞘疾病相关视神经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吾妮恰木·艾克木;玛依努尔·买买提;沙晶;赵娜5.轴突再生过程中髓鞘相关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 [J], 汤欣;汤淳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髓损伤后髓磷脂抑制分子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后髓磷脂抑制分子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后髓磷脂抑制分子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屈一鸣冯大雄肖百敏叶飞朱宗波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第19期[摘要] 脊髓损伤(SCI)常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以及括约肌永久性功能障碍。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是如何治愈SCI迄今仍是一全球性的医学难题。

脊髓损伤后轴突不能再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髓磷脂相关抑制分子的存在、含抑制分子的胶质瘢痕形成、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等。

其中,髓磷脂相关神经生长抑制因子对中枢神经再生抑制起着关键作用,其相关抑制因子主要包括三种髓磷脂源性生长抑制蛋白:髓磷脂相关糖蛋白、少突胶质细胞髓磷脂糖蛋白、Nogo-A。

所有这些生长抑制因子都结合共同抑制蛋白受体—Nogo-66(NgR)受体复合体,激活远端的Rho信号途径。

激活Rho与其下游的效应器蛋白-Rho蛋白激酶Ⅱ(ROCKⅡ),激活的ROCKⅡ作用于多种蛋白质底物而产生级联瀑布信号传递,调节生长锥内细胞骨架的重组,改变神经的生长方向,影响肌球蛋白的收缩等,引起轴突生长锥的回缩及塌陷,介导脊髓损伤后轴突的再生抑制。

本文简要综述SCI后几类髓磷脂相关抑制分子及其通过Rho-ROCKⅡ信号途径传递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脊髓损伤;髓磷脂抑制分子; Rho-ROCKⅡ;[中图分类号] R651.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19-25-03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轴突再生困难常引起永久性的神经功能缺损[1],一直是治疗难点。

近年研究发现,SCI后修复困难的原因包括SCI后再生能力的下降、胶质瘢痕的屏障作用、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及髓鞘产生的轴突再生抑制因子等[2]。

SCI后的轴突再生抑制分子大致可分为3类:髓磷脂相关抑制物、胶质瘢痕起源的抑制物、斥性轴突导向分子(repulsive axon guidance molecules,RGM)。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讲课护理课件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讲课护理课件

康复期的护理
肢体功能康复
语言和认知训练 心理护理
预防与保健
01
02
控制危险因素
定期体检
03 健康生活方式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 治疗
药物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
用于控制疾病的免疫反应,减少 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对神经系统 的进一步损害。常用药物包括糖
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
神经营养治疗
通过补充神经生长因子、B族维 生素等营养物质,促进神经修复 和再生。常用药物包括神经节苷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适度的运动、均衡的饮食、充足的睡眠,以及减少压力和焦 虑。
避免诱发因素
避免过度劳累、感染、免疫接种等可能诱发脱髓鞘疾病的因素。
早期筛查与诊断
对有家族史的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以便早期干预和治疗。
控制策略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心理支持
社会支持与教育
提高公众认知 提供社会支持 健康教育
急性期的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维持营养和水分摄入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态、 肢体活动及感觉功能的变化,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பைடு நூலகம்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吞咽功能,给 予合适的食物和水分,保证患者摄入 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保持呼吸道通畅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定期给患者翻 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咳痰,保 持呼吸道通畅。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 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评估与干预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 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 定期评估干预效果
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 家庭教育 建立互助小组
心理护理的注意事项
尊重患者的隐私
01
避免过度焦虑

神经病学: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神经病学: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髓鞘发育缺陷性脱髓鞘病
X染色体连锁遗传(如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常染色体隐形遗传(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 遗传方式不明(亚历山大病)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遗传性髓鞘发育异常--脑白质营养不良
常于婴儿期和儿童期起病 病程进行性进展:智能迟滞、惊厥或肌阵挛、共济失调
、瘫痪、皮质盲、视神经萎缩、感音性耳聋等 遗传性神经鞘磷脂代谢过程中某些酶缺陷或缺乏所致 神经影像学有助于诊断 确诊有赖于病理或酶学检查 病理特点:大脑白质对称性弥漫性髓鞘缺失; 神经元及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 牛痘苗病毒、EB病毒、冠状病毒等
分子模拟学说:某些病原体(如病毒)的分子结构或肽 段的氨基酸序列,与神经髓鞘组分的多肽或氨基酸序 列相同或相近,体内T细胞激活并产生相应抗体,与 神经髓鞘多肽片段发生交叉反应引起炎性脱髓鞘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MS研究史
1421年荷兰人最早描述了一例可能的MS病例 1824年医学文献上首次MS病例 1849年德国首次诊断了第一例脊髓硬化,首次指出病情
自然缓解是MS重要的临床特点 1947年研究证明MS患者CSF中的γ-球蛋白增高,并发
展为CSF免疫球蛋白检查作为MS的诊断指标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多发性硬化
(Multiple Sclerosis, MS)
Definition
是一种常见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为 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特点在于病情的缓解复发(时间上的多发性) 和病灶的多部位(空间上的多发性)
年轻人多见,发病高峰20-40岁 <10岁和>60岁少见。据报道最小3岁,最大67 岁

脊髓损伤后髓磷脂抑制分子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后髓磷脂抑制分子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后髓磷脂抑制分子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脊髓损伤(SCI)常导致损伤平面以下运动、感觉以及括约肌永久性功能障碍。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是如何治愈SCI迄今仍是一全球性的医学难题。

脊髓损伤后轴突不能再生的主要原因包括髓磷脂相关抑制分子的存在、含抑制分子的胶质瘢痕形成、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等。

其中,髓磷脂相关神经生长抑制因子对中枢神经再生抑制起着关键作用,其相关抑制因子主要包括三种髓磷脂源性生长抑制蛋白:髓磷脂相关糖蛋白、少突胶质细胞髓磷脂糖蛋白、Nogo-A。

所有这些生长抑制因子都结合共同抑制蛋白受体—Nogo-66(NgR)受体复合体,激活远端的Rho信号途径。

激活Rho与其下游的效应器蛋白-Rho 蛋白激酶Ⅱ(ROCKⅡ),激活的ROCKⅡ作用于多种蛋白质底物而产生级联瀑布信号传递,调节生长锥内细胞骨架的重组,改变神经的生长方向,影响肌球蛋白的收缩等,引起轴突生长锥的回缩及塌陷,介导脊髓损伤后轴突的再生抑制。

本文简要综述SCI后几类髓磷脂相关抑制分子及其通过Rho-ROCKⅡ信号途径传递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标签:脊髓损伤;髓磷脂抑制分子;Rho-ROCKⅡ;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轴突再生困难常引起永久性的神经功能缺损[1],一直是治疗难点。

近年研究发现,SCI后修复困难的原因包括SCI后再生能力的下降、胶质瘢痕的屏障作用、神经营养因子的缺乏及髓鞘产生的轴突再生抑制因子等[2]。

SCI后的轴突再生抑制分子大致可分为3类:髓磷脂相关抑制物、胶质瘢痕起源的抑制物、斥性轴突导向分子(repulsive axon guidance molecules,RGM)。

本文主要针对SCI后髓磷脂相关抑制分子及其作用机制做一简要综述。

1髓磷脂相关抑制因子及其生物学特性中枢神经系统内的髓鞘是由少突胶质细胞生成一种脂蛋白,包绕神经元轴突绝缘以保证电信号传导并保护轴突。

2022中枢神经系统瘤样脱髓鞘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全文)

2022中枢神经系统瘤样脱髓鞘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全文)

2022中枢神经系统瘤样脱髓鞘病的发病机制与临床研究进展(全文)中枢神经系统(CNS)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 )及其他脱髓鞘疾病。

CNS 瘤样脱髓鞘病变(tumefactive demyelinating lesions ,TDLs)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炎性脱髓鞘病变,其发病机制复杂,影像学以占位效应、水肿及开环强化为特征,加之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常与CNS 肿瘤相混淆,故此得名。

随着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针对TDLs 的病例报道也逐年增多,主要聚焦于对该病影像学及发病机制的探索。

现就TDLs 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流行病学特征TDLs 可发生在MS 、NMOSD等复发性炎性脱髓鞘病患者中,也可作为临床孤立综合征首次发生,还可与ADEM 等其他炎性脱髓鞘病重叠。

TDLs 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目前尚缺乏流行病学数据。

Algahtani 等认为TDLs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MS ,其发生率约为MS 的(1~3)/1000 ,男女比例约为1:3,以20~30岁多见。

国内研究显示其平均发病年龄约为35岁。

TDLs 多以急性及亚急性起病,少数患者发病前有疫苗接种史或感冒史。

2 发病机制2.1 TDLs 与体液免疫有关TDLs 的发病机制尚不确切,有学者认为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MS ,称之为肿瘤样MS(图1)。

研究发现,部分MS 可以TDLs 形式复发,而TDLs 也可向MS 转化,故TDLs 发病机制曾被认为与MS 相似,以细胞免疫为主,但随着MS 患者脑脊液(CSF)中寡克隆区带(oligoclonal bands ,OB)的发现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提示体液免疫也参与其中。

2004年Serafini等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在进展性MS 患者的脑膜中观察到富含B 细胞的淋巴滤泡样结构,异位淋巴滤泡可分泌促炎介质,募集炎性细胞,参与体液免疫,促进MS 病程进展,这也为MS 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依据。

髓鞘再生:其发展的回顾?

髓鞘再生:其发展的回顾?

髓鞘再生:其发展的回顾?关键词:髓鞘,髓鞘再生,多发性硬化症,少突胶质细胞,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摘要:髓鞘发育过程中及成年髓鞘的再生过程中均涉及到神经轴突与髓鞘。

髓鞘生物学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这两个过程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保守的,其设想包含在髓鞘再生的假说中。

这个问题也涉及到将髓鞘生物学应用于人类髓磷脂紊乱的更好的理解和最终治疗。

在这里,我们回顾了目前髓鞘再生假设的证据,并讨论最近的调查结果的背景下,人类神经系统疾病条件下髓鞘的再生。

导言:髓鞘再生假说认为,损伤后的髓鞘再生是髓鞘形成的必要重启过程(Franklin & Hinks 1999)。

不是提供一个全面的文献综述髓鞘发育和髓鞘再生,这已在别处广泛讨论(Chong & Chan 2010, Dubois-Dalcqet al. 2008, Franklin & Ffrench-Constant 2008, Rowitch 2004),我们在这里的目的是把重点放在目前支持或驳斥髓鞘再生假说的证据。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加升值进程将有助于调查人员研究胶质细胞的发育,以便了解人类髓鞘疾病。

为什么要了解髓鞘发育过程及其髓鞘再生的可能重要性?原因之一是,少突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原花色素)和少突胶质细胞(OLS)的功能畸变是造成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的一个重大原因。

脱髓鞘疾病以多种形式出现,多发性硬化症(MS)在青壮年中是最普遍的(Compston & Coles 2002)。

MS典型表现是其复发/恢复的形式,当髓鞘再生功能恢复后,在急性脱髓鞘期间发作(图1)。

然而,在多发性硬化症(MS)中髓鞘的恶化是以轴突丧失为特征的渐进的疾病阶段(Bjartmar等,2003)。

许多证据表明轴突损失与髓鞘再生失败相关,这导致了病情的发展。

例如,髓鞘再生区域比慢性脱髓鞘区域轴突损失少(Figure 1c,d)(Kornek et al. 2000),同时次级中断轴突的完整性与髓鞘主要的少突胶质细胞缺陷性也有关(Edgar et al. 2004, Garbern et al. 2002, Griffiths et al. 1998, Lappe Siefke et al. 2003)。

完整版神经病学第八版第十三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完整版神经病学第八版第十三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目录
第十三章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作者 : 楚兰、徐竹、贺电、张艺凡
单位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目录
第一节 多发性硬化 第二节 视神经脊髓炎 第三节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第四节 弥漫性硬化和同心圆硬化 第五节 脑白质营养不良 第六节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第一节
多发性硬化
神经病学(第8版)
多发性硬化
神经病学(第8WSON征:走行垂直于脑室的穿支小静脉周围区域的脱髓鞘病变



MS患者失状位 垂直于侧 脑室旁高信号脱髓鞘病灶
MS患者 垂直于侧脑室旁的 高信号脱髓鞘病灶
神经病学(第8版)
多发性硬化
(六)辅助检查
2. 2016年多发性硬化的磁共振诊断标准 空间播散性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受累区域体现,以下五个区域中至少包含两个* ?3个或3个以上侧脑室旁病灶 ?1个或1个以上幕下病灶 ?1个或1个以上脊髓病灶 ?1个或1个以上视神经病灶(新增内容) ?1个或1个以上皮层或皮层下病灶 *如果患者表现脑干或脊髓综合征,或视神经炎,那么这个或这些症状性病灶不被排除在诊断标准
神经病学(第8版)
多发性硬化
(八)扩展残疾状态量表
2. 具体分值评价
?0.0 神经检查正常(所有的功能系统评分都为0) ?1.0 没有残疾,只有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异常体征(1个FS1) ?1.5 没有残疾,有超过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异常体征(>1个FS1) ?2.0 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1个FS2, 其它FS0或1) ?2.5 累及2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2个FS2, 其它FS0或1) ?3.0 累及1个功能系统的中度残疾或累及3-4个功能系统的轻度残疾;行走不受限
以及尖锐、烧灼样疼痛及定位不明确的感觉异常,也可出现深感觉障碍 ?眼部症状:常表现为急性视神经炎或球后视神经炎,多为急性起病的单眼视力下降,有时双眼同

药物在神经系统疾病修复中的作用机制

药物在神经系统疾病修复中的作用机制

药物在神经系统疾病修复中的作用机制神经系统疾病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系统发生的疾病,如中风、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这些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找到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科学家们对药物在神经系统疾病修复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指挥中心,如果受损,将导致运动、记忆等功能受到影响。

药物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神经细胞的死亡、促进神经再生以及减轻炎症反应等。

其中,药物的抗氧化性质能够降低细胞的氧化损伤,从而减少神经细胞死亡。

此外,一些药物可以刺激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与修复。

二、药物对周围神经系统的修复作用周围神经系统是负责传递信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受损,将导致感觉丧失、肌肉萎缩等症状。

药物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促进神经髓鞘再生、减轻神经炎症反应以及增强神经元的连接性等。

药物的神经刺激作用能够促进神经髓鞘的再生,大幅提高神经传导速率。

此外,一些药物能够减轻周围神经的炎症反应,降低疼痛程度,并改善运动功能。

三、药物在神经系统疾病修复中的应用药物在神经系统疾病修复中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以帕金森病为例,多巴胺类药物可以替代缺失的多巴胺,减轻运动功能障碍。

而在中风的治疗中,抗凝血剂能够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促进早期脑组织的修复。

此外,抗癫痫药物、抗抑郁药物等也被广泛应用于对应的疾病治疗中。

四、药物在神经系统疾病修复中的研究进展药物在神经系统疾病修复中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

近年来,研究人员尝试从基因、干细胞等方面开展药物研究,试图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例如,基因治疗通过引入特定的基因,恢复受损的神经系统功能。

而干细胞治疗则利用干细胞的多能性,将其转化为受损的神经细胞,实现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修复。

总结起来,药物在神经系统疾病修复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修复作用。

名词解释髓鞘化

名词解释髓鞘化

名词解释髓鞘化髓鞘化(myelination)是指神经纤维上的髓鞘形成或增厚的过程。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包括大脑和脊髓的神经纤维通常是被髓鞘包裹的。

髓鞘是由髓鞘细胞(主要是奉行细胞)产生的一种多层脂质膜,具有隔热和绝缘功能,有助于加速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髓鞘化过程通常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开始,但直到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才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髓鞘细胞包裹和包围神经纤维,并形成一个连续的鞘层。

髓鞘可分为白质和灰质,白质负责传递神经冲动,而灰质则负责信息的处理和整合。

髓鞘化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由于髓鞘细胞产生的髓鞘层具有较低的导电性,能够阻止电流的泄漏,使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中快速传递。

这种快速传导速度对于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高强度的刺激下,需要快速而准确地传递信息。

除了传导速度的提高,髓鞘化还有其他作用。

它有助于保护神经纤维免受损伤和病原体的侵害,增加了神经系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此外,髓鞘化还可以促进神经纤维的生长和再生,在神经损伤后有助于修复和恢复功能。

然而,髓鞘化不仅发生在正常发育过程中,也在许多疾病中发生异常。

例如,在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中,免疫系统会攻击和破坏髓鞘,导致神经冲动传导的受损,并引起一系列的神经系统症状。

髓鞘化异常还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白色物质病变和某些遗传性疾病,也有关联。

总而言之,髓鞘化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髓鞘的形成和增厚,神经纤维能够快速传导神经冲动,保护自身免受损伤,并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修复。

髓鞘化异常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因此研究髓鞘化的机制和调控对于理解和治疗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经颅磁刺激调控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的研究进展

经颅磁刺激调控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的研究进展

经颅磁刺激调控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的研究进展
高振坤;申鑫雅;韩宇;韩萍萍(综述);毕霞(审校)
【期刊名称】《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年(卷),期】2022(39)10
【摘要】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髓鞘形成涉及多种细胞、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的调控。

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OL)是CNS的髓鞘形成细胞,提供营养支持轴突和产生髓鞘包裹轴突;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OPC),可增殖分化补充OL;小胶质细胞可以释放炎症分子影响OL的发育和髓鞘修复,也可以吞噬髓鞘碎片;星形胶质细胞释放多种因子调控OL的发育和髓鞘化。

【总页数】3页(P952-954)
【作者】高振坤;申鑫雅;韩宇;韩萍萍(综述);毕霞(审校)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健康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康复医学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1.05
【相关文献】
1.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形成和再生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2.重复经颅磁刺激干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3.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所致认知障碍的疗效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4.重复经颅磁刺激调控阿尔茨
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5.经颅磁刺激对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的影响及其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赵经纬教授团队合作成果揭示β-NMN延缓中枢神经系统髓鞘老化并增强髓鞘修复的新机制

赵经纬教授团队合作成果揭示β-NMN延缓中枢神经系统髓鞘老化并增强髓鞘修复的新机制

赵经纬教授团队合作成果揭示β-NMN延缓中枢神经系统髓鞘老化并增强髓鞘修复的新机制佚名【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22(51)2【摘要】2022年3月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赵经纬教授团队与暨南大学衰老与再生医学研究院鞠振宇教授、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舒友生教授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陈厚早教授等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Restoring nuclear entry of Sirtuin 2in 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s promotes remyelination during ageing”的研究论文(DOI:10.1038/s41467-022-28844-1)。

该研究发现补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直接前体β-烟酰胺单核苷酸(β-NMN)可以促进老年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中SIRT2的表达和入核,增强老年OPC的分化和延缓髓鞘老化并促进髓鞘损伤后的修复。

【总页数】1页(P260-2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82【相关文献】1.柯越海教授团队与曹倩教授团队合作成果揭示蛋白去磷酸化修饰调控炎症微环境的新机制2.吕志民教授团队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王红霞团队合作成果揭示乳腺癌干细胞调控新机制3.李学坤教授、易文教授和舒强教授团队合作研究成果揭示糖基化调控成体神经发生的分子机制4.杨巍教授和郭江涛、杨帆研究员团队合作成果揭示TRPM2孔区选择性滤器门控新机制5.赵烨教授和华跃进教授团队合作成果揭示损伤DNA末端降解分子机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情况下, 大脑白质区域含有丰富的髓鞘化的并且与少 突胶质细胞相邻的并行轴突, 这些少突胶质细胞为轴突提供髓 鞘物质。 与其他大量前体细胞一样, 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 胞同样也存在于大脑白质中, 后者又被称为少突胶质细胞前体 细胞。 尽管这种命名比较局限, 因为这些细胞不仅仅可以分化 产生少突胶质细胞, 事实上它们更应该被认为是多能神经干细 胞或者成年实质干细胞。 在溴化乙锭诱导出的局部急性脱髓鞘 之后, 所有在注射部位四周的细胞都会死亡。 由于少突胶质细 胞的死亡, 周围的轴突开始脱髓鞘, 同时在损伤部位产生的残 留鞘磷酯逐渐被浸润的巨噬细胞所吞噬。 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 质细胞会立刻对脑白质损伤作出反应, 在受损几小时后, 活化 的小胶质细胞产生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因子, 而活化的星形胶质 细胞则可以进一步活化小胶质细胞。 这两类细胞都能产生大量 的细胞因子, 激活前体细胞。 在髓鞘再生过程中, 这是一个关 键步骤。 一旦活化, 这些前体细胞就开始对小胶质细胞和星形 胶质细胞产生的生长因子和化学趋化因子敏感, 例如血小板衍 生生长因子 (PDGF), 并迅速在脱髓鞘部位快速增殖 [6], 这个 过程还包括表达许多可以和这些细胞间信号传递因子结合的表 面受体。 在溴化 乙 锭 实 验 模 型 中 , 通 过 原 位 杂 交 检 测 PDGF 的 α 受体, 研究者们发现在注射后的第五天, 活化的前体细胞开 始在损伤部位聚集。 在最后一个阶段, 这些聚集的前体细胞附
这些实验发现与多发性硬化的组 织 病 理 学 观 察 [12, 13] 是 一 致的。 这些病理学观察表明在脱髓鞘损伤部位有大量的少突胶 质细胞系细胞存在, 但是这些细胞缺乏进一步分化为有功能的 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
4 结论: 炎症和髓鞘再生—治疗的矛盾
多发性硬化的病理学标志之一是少突胶质细胞无法合成紧 密的髓鞘外壳并对损伤轴突进行髓鞘再生。 在实验动物模型 中, 髓鞘再生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吞噬细胞无法有效清除残 留的鞘磷酯, 在这些残余中可能有某种物质可以强有力地抑制 前体细胞的分化。 所以在脱髓鞘疾病的免疫学过程不仅仅会导 致炎症损伤, 更重要的是可以创造出对髓鞘再生和神经系统修 复有利的体环境。 这揭示出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炎症过程的有趣 悖论, 在过去 100 年中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炎症过程 所 导 致 的 损 伤 , 而 近 10 年 来 , 人 们 开 始 发 现 炎 症 反 应 对 于 脱 髓 鞘 疾 病 的 恢复是有益的, 这个最开始看似离经叛道的观点现在已经开始 得到广泛的认同, 同时也与其他发现一起, 深化了我们对于少 突胶质细胞的生物学理解。 这个发现为我们打通了一条激动人 心的通往多发性硬化新疗法的大道。
2010 年 3 月第 17 卷第 3 期
·综 述·
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再生的生物学机制
方依卡 1 综述, 潘速跃 2 审校 (1 汕头市中心医院 神经内科, 广东 汕头, 515031; 2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神经内科, 广东 广州, 510515)
【摘要】 髓鞘再生是一个在脱髓鞘的轴突上重新形成髓鞘的过程。 在多发性硬化症中出现的非连续性髓鞘化, 以及后继的轴
1 髓鞘再生的重要性
脱髓鞘化轴突的动作电位传导是非跳跃性的, 在传导过程 中的衰减也很快, 而髓鞘再生可以恢复轴突高效的跳跃式动作 电位传导功能。 近来, 研究者开始关注: 髓鞘可以通过营养支 持而提高轴突的寿命, 从而保护神经元。 由于其指出在脱髓鞘 中更有效的保护轴突的方法是诱导髓鞘再生, 这个理论对于临 床治疗有非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要的意义。 目前有大量的 (尽管都是间接的) 证据表明少突胶质细胞释放的营养因子, 对于轴突生存是必要 的 。 其 中 的 一 部 分 证 据 来 源 于 对 Cnp1 基 因 在 干 细 胞 中 功 能 的 研究 。 [1-3] 在中枢神经系 统 中 , 这 个 编 码 2'-3' 环 核 苷 酸 磷 酸 二 酯酶的基因无一例外地只在少突胶质细胞中表达。 在这个 Cnp1基因敲除小鼠体内, 髓鞘可以正常合成, 超微结构和物理 稳定性也没有改变。 但是, 一段时间之后, 这些小鼠开始出现 由轴突损伤而导致的大范围神经元退化。 这个实验表明少突胶 质细胞在保护轴突完整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该保护功能 的 实 现 , 依 赖 于 2'-3' 环 核 苷 酸 磷 酸 二 酯 酶 的 表 达 。 少 突 胶 质 细胞的这个营养功能与其形成正常髓鞘的功能有很大的不同。
2010 年 3 月第 17 卷第 3 期
着在脱髓鞘的轴突上并且分化为具有重新合成髓鞘能力的少突 胶质细胞。 在没有后继髓鞘损伤的急性脱髓鞘模型中, 这个过 程可以使得受损部位最终被完全髓鞘再生。
3 影响髓鞘再生的生理学因素
某些生理学因素可以影响髓鞘再生的效率, 尤其是年龄和 性别。 对于某些病程很长的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而言, 生理学因 素的影响更加显著。 在大鼠模型中, 髓鞘再生的效率随着年龄 增 加 而 迅 速 下 降 , 同 时 雄 性 比 雌 性 下 降 的 更 加 明 显 [7, 8]。 对 于这个现象, 目前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脑白质和灰质中的前体 细胞数量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少。 然而目前的实验模型没有获得 证据表明这些广泛存在于白质和灰质的细胞在年老动物体内的 数量不足 [9]。 另一个解释是募集前体细胞或者使这些聚集的细 胞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 这两种可 能性可以通过增加年老动物体内前体细胞的数量而进行区别证 明。 如果募集前体细胞的能力随年龄增加而下降, 那么增加前 体细胞的数量将会改善髓鞘再生的效率; 反之如果是促使这些 细胞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下降, 那么单纯增加前体细胞 数量对于髓鞘再生的效率将不会有任何影响。
参考文献 [1] Ben-Hur T, Einstein O, Mizrachi-Kol R, et al. Transplanted multipoten
tial neural precursor cells migrate into the inflamed white matter in re sponse to experimental auto immune encephalomyelitis[J]. Glia, 2003, 41 (1): 73-80. [2] Einstein O, Fainstein N, Vaknin I, et al. Neural precursors attenuate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 by peripheral immunosuppression [J]. Ann Neurol, 2007, 61 (3): 209-218. [3] Einstein O, Grigoriadis N, Mizrachi-Kol R, et al. Transplanted neural precursor cells re duce brain inflammation to attenuate chronic experi mental auto immune encephalomyelitis[J]. Exp Neurol, 2006, 198 (2): 275-284. [4] Ibanez C, Shields SA, El-Etr M, et al. Systemic progesterone adminis tration results in a partial reversal of the age-associated decline in CNS remyelination following toxin-in duced demyelination in male rats[J]. Neuropathol Appl Neurobiol, 2004, 30 (1): 80-89. [5] Kotter MR, Li WW, Zhao C, et al. Myelin impairs CNS remyelination by inhibiting oligodendrocyte precursor cell differentia tion [J]. J Neurosci, 2006, 26 (1): 328-332. [6] Kotter MR, Zhao C, van Rooijen N, et al . Macrophage-depletion induced impairment of experimental CNS remyelination is as soci ated with a reduced 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cell response and altered growth factor expression [J]. Neurobiol Dis , 2005, 18 (1): 166-175 . [7] Li WW, Penderis J, Zhao C, et al. Females remyelinate more efficiently than males following demyelination in the aged but not young adult CNS[J]. Exp Neurol, 2006, 202 (1): 250-254. [8] Patani R, Balaratnam M, Vora A, et al. Remyelination can be extensive in multiple sclerosis despite a long disease course[J]. Neuropathol Appl Neurobiol, 2007, 33(3): 277-287. [9] Patrikios P, Stadelmann C, Kutzelnigg A, et al. Remyelination is exten sive in a subset of multiple sclerosis patients[J]. Brain, 2006, 129 (12): 3165-3172. [10] Pluchino S, Quattrini A, Brambilla E, et al. Injection of adult neurospheres induces recovery in a chronic model of multiple sclerosis [J]. Nature, 2003, 422 (6933): 688-694. [11] Smith PM, Jeffery ND. Histolog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analysis of white matter damage after naturallyoccurring spinal cord injury [J]. Brain Pathol (Zurich, Switzerland) , 2006, 16 (2): 99-109. [12] Woodruff RH, Fruttiger M, Richardson WD, et al.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gulates oligodendrocyte progenitor numbers in adult CNS and their response following CNS demyelination [J]. Mol Cell Neurosci, 2004, 25 (2): 252-262. [13] Zhao C, Li WW, Franklin RJM. Differences in the early inflammatory responses to toxin-induced demyelination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age-re lated decline in CNS remyelination [J]. Neurobiol Aging, 2006, 27 (9): 1298-13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