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根》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有趣的根》说课稿

大班科学《有趣的根》说课稿

大班科学《有趣的根》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述的是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根》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有趣的根》是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课题,源自幼儿园大班年龄段幼儿科学教育目标,旨在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探索植物的根部,初步理解根的作用和特性,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进一步提升其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说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了解并能描述出根的基本形态和功能。

2. 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学会对比观察,提高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说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根的基本形态和功能,以及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自主发现和理解根的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功能。

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采用直观教学、实践探索、情境模拟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如实物展示、实地观察、动手种植等,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学法:倡导幼儿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学习方式,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提问、讨论、实验等方式获取知识,形成“做中学,学中做”的良好学习氛围。

五、说活动准备1. 实物材料:各类植物(包括有明显根系的盆栽)、放大镜、水、土壤等。

2. 环境创设:设置观察区和实验区,提供适宜的探究环境。

3. 心理准备:提前向幼儿介绍活动主题,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六、说活动过程1. 引入环节:通过故事或者谜语引出“根”的话题,激发幼儿兴趣。

2. 探索环节: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种类植物的根,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3. 实验环节:让幼儿亲手操作,模拟根吸水的过程,直观感受根的吸收功能。

4. 讨论环节: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共同总结根的作用。

5. 总结环节:教师归纳总结,强化幼儿对根的认识。

七、活动延伸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关注身边的植物,继续观察和探索根的生长变化,或在家庭中尝试种植豆芽等易于观察根系的植物,持续深化对根的认知。

《有趣的根》PPT大班科学课件

《有趣的根》PPT大班科学课件
根的穿插作用和分泌物有助于改 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
保水性。
与微生物共生
根际是微生物活动的活跃区域, 根系与微生物共生有助于植物吸
收养分和抵抗病虫害。
05
CHAPTER
有趣的根实验与观察
实验一:根的向水性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植物根部在水分分布不均匀的情 况下,如何调整生长方向以获取更多 水分。
根在文化艺术中的表现与意义
文学作品
很多文学作品都以植物的根为题材或象征,如《草根》、《树根》 等,这些作品通过描绘根的坚韧和顽强来表现生命的力量和希望。
艺术作品
一些艺术家以植物的根为创作对象,通过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来 表现根的形态和美感,如根雕艺术等。
民俗文化
在一些地区的民俗文化中,植物的根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象征,如 “落地生根”等成语和俗语都表达了人们对根的深厚感情和寄托。
03
CHAPTER
植物根的生长过程
根的萌发与生长
01
02
03
萌发阶段
种子吸水膨胀,种皮破裂 ,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 下生长,形成主根。
生长阶段
主根不断向下延伸,同时 侧根从主根上生出,向四 周扩展。
成熟阶段
根系逐渐发达,形成庞大 的根系网络,固定植物并 吸收水分和养分。
根的生长方向与规律
向地性
结构
根的结构包括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表皮是根的最外层 ,具有保护作用;皮层位于表皮内侧,负责储存营养物质; 中柱包括维管组织和髓部,是水分和养分运输的通道。
根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根据根的来源和形态,可分为定根和不定根两大类。定根包括主根和侧根,而不 定根则是由植物的茎、叶等部位产生的根。
特点

大班科学有趣的根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有趣的根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有趣的根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第三节《有趣的根》。

本节课将详细介绍根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不同种类的根的特点。

具体内容包括根的形态、根毛的作用、根在土壤中的分布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认识到根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根毛的作用、不同种类根的特点。

教学重点:根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根在土壤中的分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根的实物、图片、模型;土壤、植物、放大镜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观察教室内的植物,提问:“大家知道这些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吗?它们是如何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呢?”2. 例题讲解:(1)介绍根的基本结构:根尖、根毛、分叉等。

(2)讲解根的功能:吸收水分、养分,固定植物体等。

(3)展示不同种类根的特点:直根、须根、块根等。

3. 随堂练习:(1)观察土壤中的根,用放大镜观察根毛。

(2)分组讨论: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3)动手操作: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植物的根。

六、板书设计1. 根的基本结构:根尖、根毛、分叉2. 根的功能:吸收水分、养分,固定植物体3. 不同种类根的特点:直根、须根、块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画出它们的根,并描述根的特点。

2. 答案示例:(1)植物:小草(2)根的特点:须根,细长,分布广泛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对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但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 拓展延伸:(1)开展“我是小园丁”活动,让幼儿亲自种植植物,观察根的生长过程。

(2)组织幼儿参观植物园,了解更多关于植物根的知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有趣的根》。

通过学习本节课,让幼儿了解根的功能、形态以及根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根的基本功能,知道根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 通过观察、实践,认识不同植物的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植物生长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根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植物的根,了解根的基本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植物根的实物或图片、幻灯片、PPT、黑板、粉笔。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棒、植物种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吃的蔬菜、水果都是怎么长出来的吗?它们是靠什么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呢?”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

2. 知识讲解(10分钟)(1)讲解根的基本功能,让幼儿了解根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展示不同植物的根,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3)讲解根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根是如何为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

3. 实践环节(15分钟)(1)让幼儿动手挖取植物根,观察根的形态和结构。

(2)让幼儿尝试用绘画纸、彩笔、剪刀和胶棒制作根的创意画。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1)出示植物根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出示植物生长的图片,让幼儿判断根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根》2. 内容:(1)根的功能:吸收水分、养分,固定植物体。

(2)根的形态:直根、须根、块根等。

(3)根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根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分,促进植物生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出自己喜欢的植物根,并描述它的特点。

答案示例:我喜欢胡萝卜的根,它是直根,呈橙色,富含营养。

2. 作业要求: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棒,作业完成后上交给老师。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根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根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趣的根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有趣的根》,主要内容包括:1. 认识各种各样的根,如苹果树的根、香蕉树的根等;2. 了解根的生长过程和作用;3.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各样的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幼儿了解根的生长过程和作用。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各样的根,了解根的生长过程和作用。

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根的生长过程和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图片、视频、实验材料(如盆栽、水、土等)。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根,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根的生长过程和作用,让幼儿了解根的重要性。

3. 实验:让幼儿亲手操作实验,观察根的生长过程,加深对根的理解。

4. 实践: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种植盆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各种各样的根、根的生长过程、根的作用。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画出它们的根,并描述一下根的生长过程和作用。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和实验,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各种各样的根,以及根的生长过程和作用。

在实践环节,幼儿亲手操作,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对根的生长过程和作用的讲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幼儿去户外观察各种各样的根,如树木的根、花草的根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根的生长过程和作用。

同时,可以结合其他学科,如美术、语文等,让幼儿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根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引入环节在引入环节,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根,引发幼儿的兴趣。

这里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图片和视频的选择,应该尽量选择清晰、生动、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和视频,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幼儿了解植物的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其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3. 让幼儿学会尊重生命,爱护环境。

二、教学准备:1. 教学PPT:展示各种植物的根的照片或视频。

2. 实验材料:水培的小麦种子或其他易观察的植物种子,透明容器,土壤,小铲子等。

3. 课前请每位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一颗自己种植的小植物,可以是花盆里的,也可以是水培的。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吃的蔬菜水果是从哪里来的吗?”引导幼儿回答“从土地里长出来的”。

2. 教师接着问:“那么,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怎么在土里生长的吗?”引出今天的学习主题——有趣的根。

(二)学习新知1. 教师播放PPT,向幼儿展示各种植物的根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植物根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2. 教师讲解植物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根是用来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的位置,并储存食物的器官。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模型或者简笔画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根的结构。

(三)实验活动1. 分发实验材料,让幼儿亲手操作,观察植物根的生长过程。

具体步骤如下:(1)将小麦种子放入透明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然后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2)每天观察并记录小麦种子的生长情况,尤其是根的生长。

2.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根会向下生长?如果把植物倒过来,根还会向下生长吗?(四)总结分享1. 教师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鼓励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植物根的生长过程。

2. 教师总结:根是植物的重要部分,它们默默无闻地工作,为植物提供营养,让我们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吃。

我们要感谢根,也要爱护大自然。

四、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请幼儿回家后继续观察自己带来的小植物,看看它的根有什么变化。

2. 活动拓展:组织一次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各种各样的根,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根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根”。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根的功能、形态和生长特点,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观察力和爱护植物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根的作用,了解不同植物的根形态和生长特点。

2. 培养幼儿观察植物根的能力,提高幼儿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认识。

3. 培养幼儿爱护植物的意识,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根的作用和生长特点。

重点:观察不同植物的根,培养幼儿爱护植物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根的图片、实物(如胡萝卜、红薯等)、投影仪。

2. 学具:画纸、彩笔、泥土、植物种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根的图片,引起幼儿对根的好奇心,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呢?”2. 讲解:讲解根的作用、形态和生长特点,让幼儿了解不同植物的根特点。

3. 实践活动:分组让幼儿观察实物根,如胡萝卜、红薯等,引导幼儿发现根的形态和生长特点。

4. 例题讲解:通过投影仪展示植物根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根是如何吸收水分和养分的。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泥土和植物种子进行种植实践,观察根的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根2. 内容:根的作用:吸收水分、养分,固定植物体根的形态:直根、须根、块根等根的生长特点: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根的形态和生长特点。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对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植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种植植物,观察根的生长过程,记录在观察日记中,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活动的安排与指导3. 例题讲解的生动性与趣味性4. 作业设计的实用性与拓展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根的作用和生长特点。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根》(5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根》(5篇)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根》教案:有趣的根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根的结构和功能。

2. 引导学生探索根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3. 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具:放大镜、玻璃器皿、挖掘工具、小盆栽植物、海绵等。

2. 材料:包括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豆子、草种子等)。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引导问题,唤起学生对根的认识:- 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和养分的?- 植物的根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没有根,植物会怎样生长?2. 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给予肯定回应,并引导学生思考根的作用和重要性。

步骤二:观察真实植物的根(15分钟)1. 教师展示一颗小盆栽植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根部。

2. 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根的结构,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

3. 教师让学生用海绵吸水,观察水分是如何在根部被吸收的。

4. 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并讨论根的功能和作用。

步骤三:根的形状与植物的生长(15分钟)1. 教师将不同种类的植物分发给小组,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不同植物的根的形状(如豆子和草种子等)。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不同根的结构与植物的生长之间是否有关系。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报告,分享讨论结果。

步骤四:模拟科学实验(15分钟)1.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科学实验。

- 小组成员轮流挖掘出小植物的根,并观察根的长度和生长方向。

- 小组成员记录下实验结果,并和其他组进行对比。

2. 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根的长度是否与植物的生长有关?- 根的生长方向是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步骤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根的结构和作用。

2.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如果把植物的根剪掉,植物会怎样生长?四、拓展活动1. 学生自行寻找其他植物的根进行观察,比较根的差异性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 搭建科学实验,探索根的生长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标准教案《有趣的根》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标准教案《有趣的根》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标准教案《有趣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中《有趣根》这一章节进行详细讲解。

该章节主要介绍根功能、特点以及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重要作用。

详细内容包括:根结构、不同类型根、根生长环境以及如何保护植物根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根基本结构和功能,认识到根对植物生长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对植物观察、思考和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根生长环境和保护方法。

2. 教学重点:根结构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根实物、图片、模型,以及与根相关教学视频。

2. 学具:绘画材料、植物种子、小花盆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观察教室里植物,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植物是怎样吸收水分和养分?”引导幼儿关注植物根。

2. 例题讲解:(1)展示根实物、图片和模型,讲解根结构和功能。

(2)通过教学视频,让幼儿解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重要作用。

3. 随堂练习:(1)请幼儿用自己话描述根结构和功能。

(2)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植物根?4. 实践活动:带领幼儿种植植物,观察根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根结构:主根、侧根、不定根。

2. 根功能:吸收水分、养分,固定植物体。

3. 根生长环境:土壤、水分、温度等。

4. 保护植物根方法:避免过度浇水、施肥,防止病虫害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目中根,并描述它功能和生长环境。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发挥想象力,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模型和视频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对根有更深入解。

但在实践活动中,部分幼儿对根生长过程观察不够仔细,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植物园,实地观察不同植物根,解根与植物生长关系。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中种植植物,关注根生长情况,培养他们观察力和责任感。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根》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根》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有趣的根》学习目标:1.了解植物的根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根与水、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关系;3.培养对植物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学习重点:1.掌握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根与水、土壤中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关系;3.培养对植物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学准备:1. 根的剖析模型或根的图示;2. 高温胶水和剪刀;3. 水、沙土、肥料、酒精;4. 小花盆和植物(最好选择生长速度较快的植物)。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引入活动,介绍根的结构和功能;第二课时:观察植物根的外部形态;第三课时:观察植物根的内部结构;第四课时:根的吸水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实验;第五课时:总结活动内容和植物根的作用。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引入活动,介绍根的结构和功能(教学时间:4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植物根的图片和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们知道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吗?”3. 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讲解:“植物的根主要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的三个功能。

”4. 对植物根的结构进行简单介绍:“植物的根由根须、根颈和根系三部分组成,其中根须是植物根的延伸部分,主要用于吸水和吸收营养物质。

”5. 通过视频或实物展示的方式,深入讲解根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课时:观察植物根的外部形态(教学时间:40分钟)1. 带领学生走进植物园或校园中的植物区域,观察植物根的外部形态。

2. 配发手持放大镜和观察记录本给学生,让学生用手持放大镜仔细观察植物根的外部形态,并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3. 引导学生回到教室,互相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第三课时:观察植物根的内部结构(教学时间:40分钟)1. 引导学生一起制作植物根的剖析模型或观察根的图示模型。

2. 带领学生利用剖析模型或图示观察植物根的内部结构,并回答相关问题。

第四课时:根的吸水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实验(教学时间:60分钟)1. 配发小花盆和植物给每个学生,引导学生种植植物,注意保持适当的水分和土壤。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教案目标1.让幼儿了解根的形态和结构。

2.引导幼儿发现根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3.帮助幼儿培养观察、探究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1.茉莉花、黄瓜、甘蓝、玉米苗等植物。

2.包括根在内的植物标本。

3.放大镜、镊子、手电筒等工具。

4.绘本《我们来研究一下根》。

5.视频资源《植物学奇趣录》。

教学过程1. 观察植物根系1.让幼儿拿起放大镜观察植物的根,引导他们发现不同植物的根的形态和长度有所不同。

2.通过手电筒照射植物根部,让幼儿看到根系生长的情况。

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透明盆子来展示植物根系。

3.用镊子摘下植物的根,让幼儿亲自感受根部的长度和质地。

2. 探究根的作用1.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植物需要根?根能做什么?2.呈现视频资源或使用绘本等教具,让幼儿了解根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例如吸水、吸养分等。

3.分发植栽盘子和种子,让幼儿自己动手种植并观察,让他们理解根对植物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总结整理1.邀请几名幼儿前来分享自己对根的认识和体会。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和收获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根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并提醒幼儿要爱护植物,关心环境。

教学反思此次课程中,我在教学准备中应该增加一些更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如可以通过制作小游戏或其他互动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根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此外,针对幼儿年龄,应适当降低一些科学术语的难度,更适合幼儿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应该更多地给幼儿留出探究的空间,让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体验来深化理解。

2023大班科学有趣的根教案

2023大班科学有趣的根教案

2023大班科学有趣的根教案2023大班科学有趣的根教案1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知道植物的根基本上可以分为直根、须根、块根三种。

2、帮助幼儿了解根有储水、吸水、固水等作用,知道根和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从而激发幼儿对植物的探索兴趣。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礼品盒(装有树根)、各种植物的根若干、图片若干、各类根雕的艺术品,切好的萝卜片、山芋片等。

尝试准备:幼儿提前一天制作根吸水试验,在装有各色颜料的瓶中放入植物根进行观察。

活动过程:一、以邮包的形式揭示课题,初步感受根的外部特征。

1、让幼儿去试一试,摸一摸,感受根的外部特征。

师:今天老师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什么礼物呢?请小朋友摸一摸、猜一猜,告诉老师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你觉得可能是什么东西?幼:我摸到的东西是毛茸茸的!……有点刺手……摸在手心里有点痒……可能是树枝……2、让幼儿通过视觉观察,用语言表达树根的外部特征。

师:刚才大家猜了这么多,到底猜对了没有?主我们一起打开礼品盒看看。

哦,原来是一个树根!你们看看树根是怎么样的?幼:我看到的树根是毛毛的……刺刺的……长的乱七八糟的……3、提问:你还知道什么植物有根?它们长在哪里?教师小结:原来植物都有根,都长在植物的最下面,都爱住在泥土里。

二、幼儿通过尝试、初步认识一些植物的根1、幼儿动手试着寻找植物的根。

师:(出示种在沙盘中的植物)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植物,请你们找一找它们的根在哪里。

找到以后想一想: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根在哪里?它的根是什么样的?2、介绍三种根的外部特征,与周围小朋友比较不同之处。

师:(请一名幼儿上前)请你告诉小朋友,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根在哪里?它们根是什么样的?幼:我找到的植物是葱,它的根长在泥土里,拔出来时都是泥,后来我把它放在水里洗了洗,根就变得白白的,一根一根的,细细长长的,像面条,像头发,像许多线,像老爷爷的胡须……师:刚才小朋友说的真好,这种根真的很像老爷爷的帮须,谁能用两个字说出,像胡须一样的根叫什么根?好,我们就把这种根叫须根。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根教案及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根教案及反思

一、活动背景产生的原因:有一次我园给幼儿吃蒸熟的胡萝卜,黄菲菲过来对我说:“老师,我妈妈告诉我说,‘这是胡萝卜的根,吃了它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

一边的张佳龙立刻反驳说:“不对,不对,植物的根不是这个样子的,它是一根一根的”。

说着两人争了起来,他们找我评理,我没有急于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征询其他小朋友的意见,大家都比较赞同张佳龙的意见。

我说:“这样吧,小朋友回家带一些根的植物来我们一起认认。

”根据幼儿这一积极的需求,我选择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根,设计了“奇妙的根”这一活动。

活动名称:奇妙的根活动目标:1)让幼儿知道根的奇妙之处在于它可以吸收水分和营养,可以食用,可以治病,可以雕刻成艺术品供人们欣赏。

2)让幼儿知道植物的根是多种多样的。

3)教育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的根。

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制作好的课件、各种各样的根、做好的变态根的食物(红薯、胡萝卜、山药、白萝卜)。

过程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根。

1、幼儿自己观察植物的根。

幼儿自由进入活动室。

小朋友,你们看桌上都有什么?(葱、青菜……)请你们仔细看看、摸摸、再说说它们是什么样子的?(为幼儿创设了轻松自如的探索事物的情境)请你们在桌上找出有根的植物,告诉你的同伴根是什么样的?(在这里体现了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2、引导幼儿认识植物的变态根。

让幼儿看课件“胡萝卜娃娃的自我介绍”。

小朋友说了半天,有一个人可着急了,是谁呢?(变态根如果由教师直接介绍有点苍白无力,且缺乏新鲜感,无法吸引幼儿注意力,在这里教师运用课件,采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从视觉和听觉上一下子吸引了幼儿注意力。

)3、教师总结:植物的根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桌面上实物的对比,让幼儿从感官上直接感受了植物根的多样性。

)(二)根的吸收。

1、让幼儿看课件“小鹿和大树的对话”。

(通过课件中形象的比喻让幼儿明白了:根吸收营养,就象小朋友吃饭一样重要。

)2、看课件“根的吸收”。

(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幼儿直观并形象地了解了根的吸收过程)除了大树用根来吸收养料和水分,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也用根来吸收养料和水分?(在这里主要是巩固幼儿对植物根的认识)(三)根可以食用A、小朋友知道得真多,桌上这些植物的根对我们还有什么用途呢?(可以食用)哪些可以?(红薯、山药、胡萝卜、白萝卜……)我们一起来尝尝(进一步在实践中巩固对变态根的认识)B、好吃吗?(好吃)这些根我们有时也要吃,(出示各种中药的根)但它们好吃吗?(不好吃)那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对,是中药,给我们人类治病的。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根(2024)

大班科学教案奇妙的根(2024)
10
2024/1/29
03
土壤与植物根系互动关系
11
土壤对植物根系影响
土壤质地
沙土、壤土和黏土等不同质地的土壤 对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有不同影响 ,如通气性、保水性和肥力等。
土壤水分和养分
适宜的水分和养分含量是植物根系生 长的基本条件,缺乏或过量都会对根 系造成不良影响。
土壤pH值
过酸或过碱的土壤环境会抑制植物根 系的生长,影响植物对水分和养分的 吸收。
25
06
2024/1/29
拓展活动:自制“奇妙根”观察器
26
活动目的和意义
激发幼儿对植物生长 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
引导幼儿了解植物根 系的生长过程及其作 用。
2024/1/29
培养幼儿动手实践、 观察记录的能力。
27
活动准备和步骤
在塑料瓶底部铺入一层棉 花,然后加入适量土壤和 植物种子。
准备透明塑料瓶、棉花、 土壤、植物种子等材料。
气候、地形、母质等环境因素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以及植物的种类和分
布有重要影响,同时人类活动也对土壤和植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
2024/1/29
04
奇妙根实验设计与操作
15
实验目的和原理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幼儿了解植物根的生长过程、根的作用以及不同植物根的 特点。
实验原理
植物根是植物体的重要部分,具有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体、合成植物激 素等功能。通过实验操作,可以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根的这些功能和特点。
2024/1/29
12
植物根系对土壤改良作用
2024/1/29
改善土壤结构
01
植物根系通过穿插、缠绕等方式,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改善土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植物的世界》第二节《有趣的根》。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根的功能,探究根的生长,认识不同植物的根,以及根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根的基本功能,知道根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增进幼儿对自然科学的热爱,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根的功能和不同植物的根的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根的生长过程和根的吸附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根的实物或图片、放大镜、实验材料(泥土、水、植物、容器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泥土、小铲子、水盆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不同植物的根,引导幼儿观察,提问:“大家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呢?”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讲解根的功能,如: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等。

(2)介绍不同植物的根的特点,如:萝卜的直根、豆角的须根等。

3. 随堂练习(1)幼儿分组,观察植物根的实物或图片,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每组选一名代表,分享观察到的根的特点。

4. 实验探究(1)教师示范如何用泥土、水和植物进行根的生长实验。

(2)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根的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根》2. 内容:(1)根的功能: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等。

(2)不同植物的根:直根、须根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找出一种你觉得有趣的根,画下来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我找到了一种有趣的根,它是萝卜的直根。

它的形状像一个大大的胡萝卜,可以帮助萝卜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使幼儿了解了根的功能和特点。

课后,教师可引导幼儿继续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根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培养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同时,可拓展延伸至其他植物的器官,如叶、花、果实等,让幼儿更全面地认识植物。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根》精品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根》精品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根》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根”。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根的结构、功能以及不同形态的根,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根的结构、功能以及不同形态的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分析植物根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植物生长的探究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根的结构、功能及不同形态的根。

难点:如何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根的生长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根(如胡萝卜、红薯等)、根的图片、放大镜、实验器材。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实物根,让幼儿观察并说出根的名称。

(2)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根是从哪里来的吗?它们有什么作用呢?”2. 新知识学习(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介绍根的结构、功能以及不同形态的根。

(2)教师进行实验演示,让幼儿观察根的生长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有关根的谜语,引导幼儿猜测并揭示答案。

(2)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4.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观察教室内的植物,找出它们的根并描述其特点。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的根?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根2. 内容:根的结构:根尖、根毛、根皮、木质部根的功能:吸收水分、矿物质,固定植物体不同形态的根:直根、须根、块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们画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的根,并描述它的特点。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实验等多种方式,让幼儿了解根的结构、功能及不同形态,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不同植物的根,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

大班科学教案有趣的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材》第三章“植物的生长”,详细内容为“有趣的根”。

通过本章学习,让幼儿了解植物根的形态、功能以及根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不同植物根的形态和功能,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好奇心。

2. 通过观察、实践,让幼儿掌握根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根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不同植物根的形态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根的实物、图片、模型,PPT课件。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在园内寻找不同植物的根,观察并记录根的形态。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找到的根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根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植物根的实物、图片和模型,讲解不同植物根的形态和功能。

结合PPT课件,让幼儿了解根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其根的形态,并在画纸上绘制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正确绘制根的形态。

4. 互动讨论(10分钟)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所画植物根的特点和功能。

其他幼儿认真倾听,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观察与发现。

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幼儿继续观察大自然中的植物根。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根2. 内容:不同植物根的形态根的功能根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根的形态和功能。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实地观察植物根的生长环境,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活动设计。

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方式。

4. 随堂练习的互动性和指导。

5. 互动讨论的引导和氛围营造。

大班科学说课稿有趣的根

大班科学说课稿有趣的根

大班科学说课稿有趣的根导读:本活动引导幼儿通过体验法、操作法,观看法等来获得知识,活动前我先请幼儿把草连根拔起,近距离的观看到植物的根,通过启发性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根是什么模样的,像什么?”等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还有没有长的不一样的根”幼儿最喜爱和老师一起参与活动,这时候他们一定会跃跃欲试,期待着去找其他的根。

一、说教材植物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路边有茂盛的大树,院子里有绿油油的草坪,公园里有五光十色的花,这些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因此,我用“有味的根”这节活动来为幼儿解开那个谜团,此活动材料来源于生活,正如纲要中所说:“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进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爱好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体会和视野”。

因此,此活动来源于幼儿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

大班幼儿对事物表面特点的观看已积存了一定的体会,本活动通过有味的体验、观看图片和事物,激发幼儿探究植物的根的作用,针对本班幼儿的进展水平和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根,感受树根与根之间的不同。

2、通过实验探究树根的作用。

这两个目标包蕴了激发幼儿的爱好和探究欲望,表达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

依照《纲要》中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幼儿的已有体会水平,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激发幼儿探究植物的根的作用,满足其好奇心”,难点是:“了解植物根的生长及不同”。

我通过之前幼儿的亲躯体验及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在有味的情境中主动探究,从而形象直观的了解根的形象,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明白,使活动的难点得以有效的突破。

结合本次活动目标,我做了两方面的预备:1、知识体会预备:带领幼儿连根拔掉田地里的杂草,一起到户外查找暴露出来的树根并拍照下来。

2、物质预备:根雕作品、各种树根的图片。

二、说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预备丰富的活动材料外,还采纳集体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和适宜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有:操作法,观看法,交流讨论法,这些方法的应用,克服了教师传统的说教形式,在活动中,我力求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在欢乐中获得知识,习得体会,同时培养幼儿的观看力、制造力和乐于探究的科学适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根
——大班科学认知活动
凌素凡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知道植物的根基本上可以分为直根、须根、块根三种。

2、帮助幼儿了解根的作用及根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准备:
1、自备礼品盒(里面装有番薯),根的零食几份。

2、各种带有不同形状根的植物若干,三个装有泥土的木盒子
3、自制PPT
4、幼儿人手一份未画完的根的图片、勾线笔
(三)活动过程:
1、以“猜礼物”引题,初步感受根的外部特征。

(1)让幼儿摸一摸,感受根的外部特征。

师:孩子们,今天凌老师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请小朋友先来摸一摸,猜一猜,再告诉大家你摸到的东西是什么样的?你觉得可能是什么?
(2)让幼儿通过视觉观察,用语言表达对番薯的已有经验的认识。

师:刚才大家都猜了这么多,到底猜对没有?别急,闭上眼睛,让凌老师把它请出来让你们瞧瞧。

(出示番薯)哦,原来是一个番薯。

这可是凌老师上次带着幼儿社团的小朋友到大罗山挖来的番薯哦!很特别吧!
A、你们吃过番薯吗?都是怎样吃的?
B、番薯可以做起来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听的凌老师都想尝尝了。

可是,凌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你们,番薯长在哪里?你们吃的是番薯的什么呢?(引:“给你两种选择:A、果实B、根)
C、大家意见都不一样,这样吧!听听社团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播放PPT)师小结:原来我们吃的是番薯的根。

D、那除了番薯之外,你还知道什么植物有根?它们长在哪里?
小结:原来植物都有根,一般都长在植物的最下面,都住在泥土里。

2、幼儿通过观察、分类、种植等尝试活动,初步认识植物的根的名称。

(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用语言表达三种根的不同外部特征。

师:今天,凌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很多植物,请你们去看一看,找一找,找到了拿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可以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等会儿再告诉大家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根是什么样的?
A、教师带着孩子边看边说,逐一认识须根、直根、块根。

(如:刚才小朋友说的真好,这种根长的可真像老爷爷的胡须,那我们可以用两个字给这个根取个名字,像胡须一样的根叫什么根好呢?谁来试试看。

(须根,教师出示相应的字卡)
B、我也找到一种根,你们瞧,这棵菠菜的根直直的,那我们也给这种根起个名字,叫什么好呢?(直根)有哪些小朋友也找到了这种根?
C、有没有小朋友找到的根和我们刚刚找到的根都不一样的?请你把它拿到前面来,大家看一看,这些是什么植物?它们长得根特别在哪里?
师小结:植物的根原来还这么有趣,有直直的直根,有像胡须一样的须根,有一块一块的块根。

根必须生活在泥土里氏最高兴的,现在凌老师请你们来帮帮忙,请你将自己手里的植物种到属于它们的根的小田地里,好吗?
D、幼儿洗手
3、结合PPT,帮助幼儿了解根的用途。

师:(1)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的根,那你们知道根对植物有什么用吗?
(2)植物的根对我们人类又有什么用呢?
(3)刚刚你们说了这么多根的用处,一起来看PPT,看看根还有什么用?4、品尝根的零食和添画游戏,结束活动
师:不看不知道,根的用处还真是奇妙。

有一个粗心的摄影家,拍了好多照片把根都忘了拍进去,我们一起来帮帮忙,把这些植物的根把它画起来,画好了,可以奖励你一份根的零食哦!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1)、幼儿添画,教师分零食
(2)、离开活动室
有趣的根
——大班科学认知活动
凌素凡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尝试活动中知道蔬菜的根基本上可以分为直根、须根、块根三种。

2、帮助幼儿了解根的作用及根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自制根的分类的PPT一个
2、三个分别标有须根、直根、块根的篮子
3、各种蔬菜人手一份
4、幼儿人手一份未画完的根的图片、勾线笔,以及一些根的零食
(三)活动过程:
1、创设“蔬菜博览会”情境,引导幼儿以看的方式来观察蔬菜的根。

(1)师:孩子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在我们这里要举办一个“蔬菜博览会”,会有很多很多的蔬菜在这里展示,想去看吗?好,带上“蔬菜检测员”的牌子,咱们出发吧!
(2)师:看,好多的蔬菜都在等着我们呢!等会儿,请检测员们用自己明亮的小眼睛仔细地去看看,都有什么蔬菜,他们的根长的是怎么样的?看好了,就请您坐到后面的位子上。

(3)幼儿自由观察。

2、运用实物和PPT,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根的名称和形状。

师:检测员们,欣赏的时间到了,请入座。

(1)提问:刚才你看到了什么蔬菜?它的根在哪里,是什么样的?
(2)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出示PPT上的图片,认识须根、直根、块根。

师小结:原来根的形状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像胡须一样的根叫须根,直直的根叫直根,一大块的根就叫块根。

这样吧,咱们把刚刚看到的蔬菜根据它根的不同叫法给他们分分家,请每个孩子选一种蔬菜,先看一下他是什么根,然后送到属于它们的篮子里。

(3)幼儿给蔬菜的根分类。

(4)重点介绍番薯的根。

A、师:哎呀!瞧我的记性,袋子里还有一种蔬菜呢!这是凌老师上次带着幼儿社团的小朋友到大罗山番薯园里带来的番薯,对了,番薯的根在哪里?
B、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PPT。

师:这样吧,还是请幼儿社团的小成员来告诉你们吧!
C、给番薯找到相应的根的篮子。

3、帮助幼儿了解不同的根的作用。

师:谢谢你们,帮助不同的蔬菜找到了自己的家。

每一样蔬菜都有自己的根,那蔬菜的根有什么用吗?
A、可以吸收水分
B、帮助蔬菜牢牢的长在泥土里。

C、可以给我们食用,有丰富的营养,当做药材。

D、可以做种子。

师:根的用处可真大呀!你们知道根可以长在哪里吗?(拓展结合PPT)其实根的生命力也很强,除了蔬菜有根,有好多的植物也都有根,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有的长在泥土里,有的长在水里,还有的可以长在岩石上,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有的电子根就长在贺卡上,真了不起!
4、为根添画,进一步认识根。

(1)师:蔬菜博览会快要结束了,为了谢谢你们今天精彩的表现,博览会的叔叔阿姨还给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小礼物,“蔬菜贺卡和根的零食”,不过,只有你把贺卡上蔬菜的根画起来,才可以拿走这张贺卡和甜美的零食。

(2)分贺卡,幼儿添画,兑换贺卡和零食。

(3)结束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