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口诀
高中化学必修二易错知识点总结附答案
考前不言苦与累,易错知识必须背《必修2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⑴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7 个周期。
⑵族:元素周期表共有 18 个纵行,除了 8、9、10 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 族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16 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2.质量数定义: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质量数与质子数和中子数间的关系为: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3.核素表示方法:在化学上,我们为了方便地表示某一原子。
在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出其质子数,左上角标出质量数AZ X 。
符号A Z X 表示1个 质子数 为Z , 质量数 为A 的原子,其中子数为 A -Z 。
4.同位素⑴ 质子数 相同而 中子数 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如氢元素的三种不同核素11H 、2 1H 、3 1H 互为同位素。
⑵同位素的特点:①各同位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②天然存在的各同位素原子,他们所占的原子百分数保持不变5.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①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与酸反应 置换出氢的 难易程度。
置换出氢 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例】已知金属A 可与冷水反应,金属B 和热水才能反应,金属C 和水不能反应,判断金属A 、B 、C 金属性强弱 A>B>C②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则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例】已知NaOH为强碱、Mg(OH)2为中强碱、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则Na、Mg、Al的金属性强弱Na>Mg>Al③可以根据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
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属性越强。
【例】氧化性Al3+﹥Mg2+﹥Na+,则元素金属性顺序为Na>Mg>Al6.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①根据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判断,越容易与氢气反应或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2019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docx
2019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一、元素周期表★熟记等式: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马上点标题下蓝字 " 高中化学 " 注重可获取更多学习方法、干货!)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 ==质子数 +中子数: A == Z + N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二、元素周期律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 = 8 —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水平减弱,失电子水平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水平——→逐渐增强,失电子水平——→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化学键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新教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 1 - 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 - 1 - 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 6 -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 12 - 第1课时离子键........................................................................................................ - 12 - 第2课时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 - 16 - 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 21 - 微专题6“位—构—性”在元素推断题中的应用 .............................................................. - 25 -第一单元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元素周期律一、原子序数及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1.原子序数化学家按照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依次编号,这种编号叫作原子序数。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知识点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知识点一. 原子结构1. 原子核的构成核电荷数(Z)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2. 质量数: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近似原子量3. 原子构成4. 表示方法二. 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的区别和联系1. 区别2. 联系【名师点睛】(1) 在辨析核素和同素异形体时,通常只根据二者研究范畴不同即可作出判断。
(2) 同种元素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同位素原子,所以元素的种类数目远少于原子种类的数目。
(3) 自然界中,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三. “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小结1. “10电子”微粒2. “18电子”微粒四.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 周期2. 族3. 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共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60多种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
特别提醒元素周期表中主、副族的分界线:(1) 第ⅡA族与第ⅢB族之间,即第2、3列之间;(2) 第ⅡB族与第ⅢA族之间,即第12、13列之间。
五.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 元素周期表在元素推断中的应用(1) 利用元素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推断。
等式一:周期序数=电子层数;等式二: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等式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 利用短周期中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关系推断。
(3) 定位法:利用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上阳下”推断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如a X(n+1)+、b Y n+、c Z(n+1)-、d M 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为则它们的原子序数关系为a>b>d>c。
2. 元素原子序数差的确定方法(1) 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差。
(2) 同主族相邻两元素原子序数的差值情况。
①若为ⅠA、ⅡA族元素,则原子序数的差值等于上周期元素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非金属元素概论1.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非金属元素有22种,除H外非金属元素都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H在左上方)。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及化合价(1)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多,次外层都是饱和结构(2、8或18电子结构)。
(2)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较,非金属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多,原子半径小,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
(3)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O、F无+6、+7价)‘对应负价以绝对值等于8–主族序数。
如S、N、C1等还呈现变价。
3.非金属单质(1)组成与同素异形体非金属单质中,有单原子分子的He、Ne、Ar等稀有气体;双原子分子的H2、O2、Cl2、H2、Br2等,多原子分子的P4、S8、C60、O3等原子晶体的金刚石,晶体硅等。
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常见的有O2、O3;红磷、白磷;金刚石、石墨等。
(2)聚集状态及晶体类型常温下有气态(H2、O2、Cl2、N2…),液态(Br2)、固态(I2、磷、碳、硅…)。
常温下是气钵,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及部分固体单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少量的像硅、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石墨“混合型”晶体。
4.非金属的氢化物(1)非金属氢化物的结构特点①IVA—RH4正四面体结构,非极性分子;VA—RH3三角锥形,极性分子;VIA—H2R为“V”型,极性分子;VIIA—HR直线型,极性分子。
②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常温下H2O是液体,其余都是气体。
(2)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是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3)非金属氢化物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如:NH3:H2S可被O2氧化HBr、HI可被Cl2、浓H2 SO4氧化等等。
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含氧酸)的组成和酸性。
高中化学之元素周期律知识点
高中化学之元素周期律知识点一、原子序数1、原子序数的编排原则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号,这种编号,叫做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原子中各组成粒子数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二、元素周期律我们知道:一切客观事物本来是互相联系的和具有内部规律的,所以,各元素间也应存在着相互联系及内部规律。
1.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从3-18号元素,随着原子序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至8个,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稳定结构,然后又重复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至8个的变化。
18号以后的元素,尽管情况比较复杂,但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也会出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1个递增到8个的变化规律。
可见,随原子序数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的变化。
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从3-9号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由大渐小,经过稀有气体元素Ne后,从11-18号元素又重复出现上述变化。
如果把所有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我们会发现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注意:①原子半径主要是由核外电子层数和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作用等因素决定的。
②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的测定方法与其它原子半径的测定方法不同,所以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与其他原子的原子半径没有可比性。
一般不比较稀有气体与其它原子半径的大小。
③粒子半径大小比较的一般规律: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越少,半径越小;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大的半径小,核电荷数小的半径大;对于同种元素的各种粒子半径,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核外电子数越少,半径越小。
例如,粒子半径:H->H>H+;Fe3+<Fe2+。
3.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从3-9号元素看,元素化合价的最高正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O、F不显正价);其最高正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由+1价递增至+7价;从中部的元素开始有负价,负价是从-4递变到-1。
从11-17号元素,也有上述相同的变化,即:元素化合价的最高正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最高正价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重复出现由+1价递增至+7价的变化;从中部的元素开始有负价,负价是从-4递变到-1。
高中化学金属性判断的16条标准和非金属性判断的10条标准
一、金属性判断标准1、理论: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
例1:同主族:KOH>NaOH>LiOH⇒K>Na>Li ;例2:同周期:NaOH>Mg(OH)2>Al(OH)3⇒Na> Mg>Al2、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边的元素比后边的元素金属性越强。
例1:K>Na>Mg>Al> Fe>Cu>Ag>Pt>Au3、位置: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下角的元素比右上角的元素金属性越强。
例1:同周期:左>右⇒Na>Mg>Al ;例2:同主族:下>上⇒K>Na>Li ;例3:不同行(周期)不同列(主族):左下>右上⇒K>Mg ;4:实验:(1)、与氧气反应时:①.反应条件简单的元素金属性越强。
例1:4Na+O2=2Na2O ,4Fe+3O2+2nH2O=2Fe2O3·nH2O ,2Cu+O2+H2O+CO2=Cu2(OH)2CO3,⇒Na>Fe>Cu ;例2:4Na+O2=2Na2O ,3Fe+2O2点燃Fe3O4,2Cu+O2加热2CuO ,⇒Na>Fe>Cu ;②.反应越激烈的元素金属性越强。
③.产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越复杂的金属性越强。
例1:钾有三种含氧化合物,如:K2O 、K2O2、KO2,钠有两种含氧化合物,如:Na2O 、Na2O2 ,镁只有一种含氧化合物MgO ,所以活泼性K>Na>Mg(2)、与水反应:①.反应条件简单的元素金属性越强。
例1:钾、钙、钠与冷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镁、铝与热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铁铅与水蒸气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物和氢气,(K 、Ca 、Na) > (Mg、Al) > (Fe 、Pb)②.反应越激烈的元素金属性越强。
例2:钾与水反应轻微爆炸,钠与水反应平缓,金属性:K>Na(3)与酸反应:反应越激烈、反应速率越大的金属性越强。
高中化学必修2重点知识点归纳3篇
高中化学必修2重点知识点归纳3篇高中化学必修2重点知识点归纳1一.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一)单质与氧气的反应: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二)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2H2O通电2H2↑+O2↑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H2O+CO2↑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MnO22KCl+3O2↑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17.碳酸不稳定而分H2CO3===H2O+CO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20.木炭还原氧化铜:C+2CuO高温2Cu+CO2↑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Fe3O4高温3Fe+2CO2↑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加热Cu+CO2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高温2Fe+3CO2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Fe3O4高温3Fe+4CO2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一)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26.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27.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28.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29.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30.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31.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32.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33.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Cl3+3H2↑(二)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Hg(NO3)2===Cu(NO3)2+Hg(三)碱性氧化物+酸盐+水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2HCl====CuCl2+H2O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41.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H2SO4====MgSO4+H2O42.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2HCl====CaCl2+H2O(四)酸性氧化物+碱盐+水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2====Na2CO3+H2O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SO2====Na2SO3+H2O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SO3====Na2SO4+H2O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CO2====CaCO3↓+H2O47.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SO2====CaSO3↓+H2O(五)酸+碱盐+水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NaOH====NaCl+H2O49.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KOH====KCl+H2O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Cu(OH)2====CuCl2+2H2O5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Ca(OH)2====CaCl2+2H2O52.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Fe(OH)3====FeCl3+3H2O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Al(OH)3====AlCl3+3H2O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2KOH====K2SO4+2H2O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Cu(OH)2====CuSO4+2H2O57.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2Fe(OH)3====Fe2(SO4)3+6H2O58.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NaOH====NaNO3+H2O(六)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MgCO3+2HCl===MgCl2+H2O+CO2↑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AgNO3===AgCl↓+HNO3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七)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 H+FeCl3====Fe(OH)3↓+3NaCl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MgCl2====Mg(OH)2↓+2NaCl68.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CuCl2====Cu(OH)2↓+2NaCl69.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Na2CO3===CaCO3↓+2NaOH(八)盐+盐两种新盐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AgNO3====AgCl↓+NaNO3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BaCl2====B aSO4↓+2NaCl 五.其它反应: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H2O===H2CO373.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74.氧化钠溶于水:Na2O+H2O====2NaOH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H2O====H2SO4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CuSO4?5H2O加热CuSO4+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5H2O====CuSO4?5H2O高中化学必修2重点知识点归纳2一、元素周期表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总结及口诀化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口诀化总结一、化学计算化学式子要配平,必须纯量代方程,单位上下要统一,左右倍数要相等。
质量单位若用克,标况气体对应升,遇到两个已知量,应照不足来进行。
含量损失与产量,乘除多少应分清。
二、气体制备气体制备首至尾,操作步骤各有位,发生装置位于头,洗涤装置紧随后,除杂装置分干湿,干燥装置把水留;集气要分气和水,性质实验分先后,有毒气体必除尽,吸气试剂选对头。
有时装置少几个,基本顺序不可丢,偶尔出现小变化,相对位置仔细求。
三、氢气还原氧化铜试管被夹向下倾,实验开始先通氢,空气排尽再点灯,冷至室温再停氢先点灯,会爆炸,先停氢,会氧化,由黑变红即变化,云长脸上笑哈哈。
一、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氟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
二、溶解性口诀钾钠铵盐溶水快①硫酸盐除去钡铅钙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硝酸盐溶液都透明。
③口诀中未有皆下沉。
④注: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硫酸钙不溶;③硝酸盐都溶于水;④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三、1—20号元素顺序口诀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青孩你别蹦,炭蛋养沸奶,那妹雨归淋,牛鹿鸭呷莱。
四、金属活动性口诀钾钙钠镁铝。
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制氧气口诀: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
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
集气口诀:与水作用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
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
电解水口诀: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
化合价口诀: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
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
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
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
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
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
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
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
常见根价口诀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化学口诀总结
高中化学全部知识点化学口诀+总结一、化学计算化学式子要配平,必须纯量代方程,单位上下要统一,左右倍数要相等;质量单位若用克,标况气体对应升,遇到两个已知量,应照不足来进行;含量损失与产量,乘除多少应分清;二、气体制备气体制备首至尾,操作步骤各有位,发生装置位于头,洗涤装置紧随后,除杂装置分干湿,干燥装置把水留;集气要分气和水,性质实验分先后,有毒气体必除尽,吸气试剂选对头;有时装置少几个,基本顺序不可丢,偶尔出现小变化,相对位置仔细求;三、氢气还原氧化铜试管被夹向下倾,实验开始先通氢,空气排尽再点灯,冷至室温再停氢先点灯,会爆炸,先停氢,会氧化,由黑变红即变化,云长脸上笑哈哈;一、化合价口诀一价钾钠氟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二、溶解性口诀钾钠铵盐溶水快①硫酸盐除去钡铅钙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硝酸盐溶液都透明; ③口诀中未有皆下沉; ④注:①钾钠铵盐都溶于水;②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硫酸铅、硫酸钙不溶;③硝酸盐都溶于水;④口诀中没有涉及的盐类都不溶于水;三、1—20号元素顺序口诀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青孩你别蹦,炭蛋养沸奶,那妹雨归淋,牛鹿鸭呷莱;四、金属活动性口诀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制氧气口诀:二氧化锰氯酸钾;混和均匀把热加;制氧装置有特点;底高口低略倾斜;集气口诀:与水作用用排气法;根据密度定上下;不溶微溶排水法;所得气体纯度大;电解水口诀:正氧体小能助燃;负氢体大能燃烧;化合价口诀:常见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氟氯溴碘负一价;正一氢银与钾钠;氧的负二先记清;正二镁钙钡和锌;正三是铝正四硅;下面再把变价归;全部金属是正价;一二铜来二三铁;锰正二四与六七;碳的二四要牢记;非金属负主正不齐;氯的负一正一五七;氮磷负三与正五;不同磷三氮二四;有负二正四六;边记边用就会熟;常见根价口诀一价铵根硝酸根;氢卤酸根氢氧根;高锰酸根氯酸根;高氯酸根醋酸根;二价硫酸碳酸根;氢硫酸根锰酸根;暂记铵根为正价;负三有个磷酸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初中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高中钾钙钠镁铝锰锌、铬铁镍、锡铅氢;铜汞银铂金;化合价口诀二: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以二价最常见;盐的溶解性: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初中化学知识记忆方法学习初中化学,“记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谈一下记忆的方法;一、简化记忆化学需要记忆的内容多而复杂,同学们在处理时易东扯西拉,记不全面;克服它的有效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几个关键的字或词组成一句话,或分几个要点,或列表来简化记忆;如:用六个字组成:“一点、二通、三加热”;这一句话概括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在研究氧气化学性质时,同学们可把所有现象综合起来分析、归纳得出如下记忆要点:一、燃烧是否有火或火焰;二、是燃烧的产物是如何确定的看到、嗅到或通过其它辅助实验 ;三、所有燃烧实验均放热;抓住这几点就大大简化了记忆量;氧气、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同学们第一次接触,新奇但很陌生,不易掌握,可分如下几个步骤简化记忆;一、原理用什么药品制取该气体;二、装置;三、收集方法;四、如何鉴别;如此记忆,既简单明了,又对以后学习其它气体制取有帮助;二、编顺口溜记忆初中化学有不少知识容量大,记忆难,很适合用编顺口溜的方法来记忆;如刚开始学元素符号时可这样记忆:碳、氢、氧、氮、氯、硫、磷;钾、钙、钠、镁、铝、铁、锌;溴、碘、锰、钡、铜、硅、银;氦、氖、氩、氟、铂和金;记忆化合价也是同学们比较伤脑筋的问题,也可编这样的顺口溜: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2价;氧、硫-2价;铝+3价;这样主要元素的化合价就记清楚了;三、关键字词记忆这是记忆概念的有效方法之一,在理解基础上,找出概念中几个关键字或词来记忆整个概念;如:能改变其它物质化学反应速度一变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二不变这一催化剂内涵可用“一变、二不变”几个关键的字来记忆;对新旧知识中具有相似性和对立性的有关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如:学习“离子”概念时,可用第二章中所学过的“原子”概念在结构方面、所带电荷方面、性质方面、表示方面以及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面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及联系,从而防止混淆加深记忆;另外离子的表示方法和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也易混淆,应注意比较,它们在数值上完全相同,只是排列的顺序不同;四、总结记忆将化学中应记忆的基础知识,总结出来,写在笔记本上,使得自己记忆目标明确、条理清楚便于及时复习;如将课本前四章记忆内容概括出来;27种元素符号的写法、读法;按顺序记忆 10号元素;地壳中几种元素的含量;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及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画法;常见的化学式及其表示的意义;前四章化学方程式;•干燥气体:酸干酸,碱干碱,氧化不能干还原,中性干燥剂,使用较普遍,只有不反应,干燥就能成;•硫的物理性质:黄晶脆,水两倍,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不溶于水,溶点一一二,沸点四四四;密度是水的两倍•硫化氢的性质:无色有臭还有毒,二点六,分氢硫,还可性蓝火头,燃烧不全产生硫;1体积水溶解体积的H2S,一定条件下分解为单质氢和硫,有还原性,可燃性,蓝色火焰;•苯的化学性质:取卤硝,磺加烧;•卤代烃的化学性质:碱水取,醇碱消;•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价奇序奇,价偶序偶;•氧中燃烧的特点:氧中余烬能复烯,磷燃白色烟子漫,铁烯火星四放射,硫蓝紫光真灿烂;•氯中燃烧的特点:磷燃氯中烟雾茫,铜燃有烟呈棕黄,氢燃火焰苍白色,钠燃剧烈产白霜;一.俗名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 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甘油、丙三醇:C3H8O3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 2、CH 4、乙烯、CO 等; 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 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蚁酸:甲酸 HCOOH葡萄糖:C 6H 12O 6 果糖:C 6H 12O 6 蔗糖:C 12H 22O 11 麦芽糖:C 12H 22O 11 淀粉:C 6H 10O 5n 硬脂酸:C 17H 35COOH 油酸:C 17H 33COOH 软脂酸:C 15H 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 —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 2和水,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无机部分:小苏打:NaHCO 3 大苏打:Na 2S 2O 3 石膏生石膏: 熟石膏:2CaSO 4·.H 2O 莹石: CaF 2 重晶石:BaSO 4无毒 碳铵:NH 4HCO 3 石灰石、大理石:CaCO 3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 2 食盐:NaCl 芒硝:Na 2SO 4·7H 2O 缓泻剂 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Na 2CO 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 4·7H 2O 干冰:CO 2 明矾:KAl SO42·12H 2O 漂白粉:Ca ClO 2 、CaCl 2混和物 泻盐:MgSO 4·7H 2O 胆矾、蓝矾:CuSO 4·5H 2O 双氧水:H 2O 2 皓矾:ZnSO 4·7H 2O 硅石、石英:SiO 2 刚玉:Al 2O 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 2SiO 3 铁红、铁矿:Fe 2O 3 磁铁矿:Fe 3O 4 黄铁矿、硫铁矿:FeS 2 铜绿、孔雀石:Cu 2 OH 2CO 3 菱铁矿:FeCO 3 赤铜矿:Cu 2O 波尔多液:Ca OH 2和CuSO 4 石硫合剂:Ca OH 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 2SiO 3、CaSiO 3、SiO 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 2PO 42和CaSO 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 2PO 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 4 水煤气:CO 和H 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 42 SO 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 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 3与浓HCl 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铝热剂:Al + Fe 2O 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 2 2二、 颜色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 Fe 2+——浅绿色 Fe 3O 4——黑色晶体FeOH 2——白色沉淀 Fe 3+——黄色 Fe OH 3——红褐色沉淀 Fe SCN 3——血红色溶液FeO ——黑色的粉末 Fe NH 42SO 42——淡蓝绿色 Fe 2O 3——红棕色粉末 FeS ——黑色固体铜:单质是紫红色 Cu 2+——蓝色 CuO ——黑色 Cu 2O ——红色 CuSO 4无水—白色 CuSO 4·5H 2O ——蓝色 Cu 2 OH 2CO 3 —绿色 CuOH 2——蓝色 CuNH 34SO 4——深蓝色溶液BaSO 4 、BaCO 3 、Ag 2CO 3 、CaCO 3 、AgCl 、 Mg OH 2 、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 3 白色絮状沉淀 H 4SiO 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Cl 2、氯水——黄绿色 F 2——淡黄绿色气体 Br 2——深红棕色液体 I 2——紫黑色固体HF 、HCl 、HBr 、HI 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CCl 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 KMnO 4--——紫色 MnO 4-——紫色 Na 2O 2—淡黄色固体 Ag 3PO 4—黄色沉淀 S —黄色固体 AgBr —浅黄色沉淀 AgI —黄色沉淀 O 3—淡蓝色气体 SO 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 3—无色固体沸点 0C 品红溶液——红色 氢氟酸:HF ——腐蚀玻璃N 2O 4、NO ——无色气体 NO 2——红棕色气体 NH 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三、 现象:1、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 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2、Na 与H 2O 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3、焰色反应:Na 黄色、K 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 砖红、Na +黄色、K +紫色;4、Cu 丝在Cl 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5、H 2在Cl 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6、Na 在Cl 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P 在Cl 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8、SO 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9、NH 3与HCl 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 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 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 腐蚀玻璃:4HF + SiO 2 = SiF 4 + 2H 2O14、FeOH 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 、Al 在浓H 2SO 4和浓HNO 3中钝化;16、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 2与NH 4Cl 反应是吸热的; 17、蛋白质遇浓HNO 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18、在空气中燃烧:S ——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H 2——淡蓝色火焰 H 2S ——淡蓝色火焰CO ——蓝色火焰 CH 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 S 在O 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19.特征反应现象:])([])([32OH Fe OH Fe 红褐色白色沉淀空气−−→− 20.浅黄色固体:S 或Na 2O 2或AgBr21.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 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 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22.有色溶液:Fe 2+浅绿色、Fe 3+黄色、Cu 2+蓝色、MnO 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 、Cu 2O 、Fe 2O 3、红褐色FeOH 3 黑色CuO 、FeO 、FeS 、CuS 、Ag 2S 、PbS蓝色CuOH 2 黄色AgI 、Ag 3PO 4 白色Fe0H 2、CaCO 3、BaSO 4、AgCl 、BaSO 3有色气体:Cl 2黄绿色、NO 2红棕色四、 考试中经常用到的规律:1、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2、常用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3、在惰性电极上,各种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夺电子的能力:Au 3+ >Ag +>Hg 2+ >Cu 2+ >Pb 2+ >Fa 2+ >Zn 2+ >H + >Al 3+>Mg 2+ >Na + >Ca 2+ >K + 阳极失电子的能力:S 2- >I - >Br – >Cl - >OH - >含氧酸根注意:若用金属作阳极,电解时阳极本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t 、Au 除外 4、双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左边写出水解的离子,右边写出水解产物; 2配平:在左边先配平电荷,再在右边配平其它原子;3H 、O 不平则在那边加水; 例:当Na 2CO 3与AlCl 3溶液混和时: 3 CO 32- + 2Al 3+ + 3H 2O = 2AlOH 3↓ + 3CO 2↑5、写电解总反应方程式的方法: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2配平; 例:电解KCl 溶液:2KCl + 2H 2O == H 2↑+ Cl 2↑+ 2KOH 配平:2KCl + 2H 2O == H 2↑+ Cl 2↑+ 2KOH6、将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写成二个电极反应的方法:1按电子得失写出二个半反应式;2再考虑反应时的环境酸性或碱性;3使二边的原子数、电荷数相等; 例:蓄电池内的反应为:Pb + PbO 2 + 2H 2SO 4 = 2PbSO 4 + 2H 2O 试写出作为原电池放电时的电极反应;写出二个半反应: Pb –2e- → PbSO4 PbO2+2e- → PbSO4分析:在酸性环境中,补满其它原子:应为:负极:Pb + SO42- -2e- = PbSO4正极: PbO2 + 4H+ + SO42- +2e- = PbSO4+ 2H2O注意:当是充电时则是电解,电极反应则为以上电极反应的倒转:为:阴极:PbSO4 +2e- = Pb + SO42-阳极:PbSO4+ 2H2O -2e- = PbO2+ 4H+ +SO42-7、在解计算题中常用到的恒等:原子恒等、离子恒等、电子恒等、电荷恒等、电量恒等,用到的方法有:质量守恒、差量法、归一法、极限法、关系法、十字交法和估算法;非氧化还原反应:原子守恒、电荷平衡、物料平衡用得多,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用得多8、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9、晶体的熔点:原子晶体 >离子晶体 >分子晶体中学学到的原子晶体有: Si、SiC 、SiO2=和金刚石; 原子晶体的熔点的比较是以原子半径为依据的:金刚石 > SiC > Si 因为原子半径:Si> C> O.10、分子晶体的熔、沸点: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熔、沸点越高;11、胶体的带电:一般说来,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的胶体粒子带负电;12、氧化性:MnO4->Cl2>Br2>Fe3+>I2>S=4+4价的S 例: I2+SO2+ H2O = H2SO4+ 2HI13、含有Fe3+的溶液一般呈酸性; 14、能形成氢键的物质:H2O 、NH3、HF、CH3CH2OH ;15、氨水乙醇溶液一样的密度小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小,硫酸的密度大于1,浓度越大,密度越大,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cm3;16、离子是否共存:1是否有沉淀生成、气体放出;2是否有弱电解质生成;3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是否生成络离子FeSCN 2、FeSCN 3、AgNH 3+、CuNH 342+等;5是否发生双水解;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 HClO 4高氯酸—是最强的酸18、熔点最低的金属是Hg ;,;熔点最高的是W 钨3410c ;密度最小常见的是K ;密度最大常见是Pt;19、雨水的PH 值小于时就成为了酸雨;20、有机酸酸性的强弱:乙二酸 >甲酸 >苯甲酸 >乙酸 >碳酸 >苯酚 >HCO 3- 21、有机鉴别时,注意用到水和溴水这二种物质;例:鉴别: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浮、溴苯不溶于水,沉、乙醛与水互溶,则可用水;22、取代反应包括:卤代、硝化、磺化、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酯化反应等; 23、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混和物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CO 2、H 2O 及耗O 2的量是不变的;恒等于单一成分该质量时产生的CO 2、H 2O 和耗O 2量;24、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烯、炔等不饱和烃加成褪色、苯酚取代褪色、乙醇、醛、甲酸、草酸、葡萄糖等发生氧化褪色、有机溶剂CCl 4、氯仿、溴苯、CS 2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发生了萃取而褪色;25、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酰铵HCNH 2O 、葡萄溏、果糖、麦芽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也可同CuOH 2反应 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CHO —— 2Ag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醛的氧化特殊: HCHO —— 4Ag ↓ + H 2CO 3 反应式为:HCHO +4AgNH 32OH = NH 42CO 3 + 4Ag ↓ + 6NH 3 ↑+ 2H 2O 26、胶体的聚沉方法:1加入电解质;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3加热; 常见的胶体:液溶胶:FeOH 3、AgI 、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27、污染大气气体:SO 2、CO 、NO 2、NO,其中SO 2、NO 2形成酸雨;28、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29、在室温20C ;时溶解度在10克以上——易溶;大于1克的——可溶;小于1克的——微溶;小于克的——难溶;30、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1%;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石油主要含C 、H 地元素;31、生铁的含C 量在:2%——% 钢的含C 量在:%——2% ;粗盐:是NaCl 中含有MgCl 2和 CaCl 2,因为MgCl 2吸水,所以粗盐易潮解;浓HNO 3在空气中形成白雾;固体NaOH 在空气中易吸水形成溶液;32、气体溶解度: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五、无机反应中的特征反应1.与碱反应产生气体1 2铵盐:O H NH NH 234+↑−→−+碱 ⎪⎪⎩⎪⎪⎨⎧↑+=++↑+=++↑−−→−-232222222232222H SiO Na O H NaOH Si H NaAlO O H NaOH Al H Si Al OH 、单质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1 2()()()2332222332HH H CO HCO CO S HS H S SO HSO SO +++------⎧−−→↑⎪⎪−−→↑⎨⎪−−→↑⎪⎩化合物 3.Na 2S 2O 3与酸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 S 2O 32-+2H +=S ↓+SO 2↑+H 2O 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1单质 2化合物5.强烈双水解 6.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单质:Al 2化合物:Al 2O 3、AlOH 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 7.与Na 2O 2反应8.2FeCl 3+H 2S=2FeCl 2+S ↓+2HCl 9.电解 10.铝热反应:Al+金属氧化物−−→−高温金属+Al 2O 3 11. Al 3+ AlOH 3 AlO 2-12.归中反应:2H 2S+SO 2=3S+2H 2O4NH 3+6NO −−→−催化剂4N 2+6H 2O 13.置换反应:1金属→金属 2金属→非金属 3非金属→非金属 4非金属→金属14、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⑴ 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化合物 如:Cl 2+H 2O 、H 2S+O 2、、NH 3+O 2、CH 4+O 2、Cl 2+FeBr 2⑵ 化合物+化合物 化合物+单质NH 3+NO 、H 2S+SO 2 、Na 2O 2+H 2O 、NaH+H 2O 、 Na 2O 2+CO 2、CO+H 2O⑶ 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PCl 3+Cl 2 、Na 2SO 3+O 2 、FeCl 3+Fe 、FeCl 2+Cl 2、CO+O 2、Na 2O+O 2 14.三角转化:15.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1铵盐 2硝酸盐 16.特征网络: 1)(222酸或碱D C B A O H O O −−→−−→−−→−①323222HNO NO NO NH O H O O −−→−−→−−→−(气体) ②42322222SO H SO SO S H O H O O −−→−−→−−→−(气体) ③322222CO H CO CO C O H O O −−→−−→−−→−(固体) ④NaOH O Na O Na Na O H O O −−→−−→−−→−222222(固体)2A —A 为弱酸的铵盐:NH 42CO 3或NH 4HCO 3; NH 42S 或NH 4HS ;NH 42SO 3或NH 4HSO 33无机框图中常用到催化剂的反应: 17.关于反应形式的联想:⎪⎪⎪⎪⎪⎩⎪⎪⎪⎪⎪⎨⎧⎪⎪⎩⎪⎪⎨⎧⎪⎩⎪⎨⎧↑↑−−→−↑−−−→−⎪⎩⎪⎨⎧↑↑−−→−↑↑−−−→−⎪⎩⎪⎨⎧↑↑−−→−↑−−−→−↑−−→−2222222222342342342NO SO SO S CO NO CO SO C NO NO SO H HNO SOH HNO SO H HNO SO H HCl 、、、非金属、金属单质浓浓浓浓浓()⎪⎪⎩⎪⎪⎨⎧↑+↑+−−→−↑+−−→−↑+↑−−→−22232222H Cl NaOH NaCl O Al O Al O H O H 电解电解电解溶液熔融⎪⎩⎪⎨⎧↑+↑−→−+↑+↑−→−+↑+↑−→−∆∆∆S H NH S NH HS NH O H SO NH SO NH HSO NH O H CO NH CO NH HCO NH 232442233243422332434])[(])[(])[(1.热分解反应:典型的特征是一种物质加热1变2或1变3;AB+C :不溶性酸和碱受热分解成为相应的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水。
高中化学《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课件
活动二 探究同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问题讨论:根据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你能推测
出该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吗?
第 三 周 期 元 素 电 子 层 数 _相__同__ , 由 左 向 右 元 素 的 原 子 最 外 层 电 子 数 _逐___渐__增__加_,原子半径依次__减__小_,失电子的能力依次__减___弱,得电子的能力 依次____增_,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原子序数
活动一 元素原子半径和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稀有气体除外)
周期序号 第一周期 第二周期 第三周期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nm)
结论
1→2 3→9 11→17
…… 0.152→0.071_大__→__小__ 0.186→0.099_大__→__小__
第四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学业质量水平
Academic quality level
1. 能结合有关数据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 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 律并理解其实质。 2. 能以第三周期的钠、镁、铝、硅、磷、硫、氯为 例,设计实验并根据相关实验事实探究同周期元素 性质的变化规律。 3. 会比较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促进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1)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①金属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置换出H2,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②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③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阳离子的氧化性。
(2)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①非金属与H2化合越容易,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 ②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非金属性越强; ③非金属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非金属 性越强。 ④非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置换反应、阴离子的还原性。
高中化学口诀50首
非金属口诀“非”性原子得电子,单质表现氧化性;负价表现只有非,碱性歧化酸归中;物质归类想性质,价态分析氧还性;低温满足常见律,干态高温气生成;类别发散找反应,无有通性找特性;物性差异归晶型,物理特性要记清;涉及元素五条性,周期表格来应用。
电解质溶液的计算酸安酸、碱安碱,无限稀释七为限;酸碱混、看过量,过量离子来计算;强等体、过百倍,强者再弱零点三;强等体、和十四,混合之后中性显;强弱等、和十四,弱再电离胜后边。
•有机物命名•烷烃命名是基础,系统方法要练熟;•烷烃命名有五最,最长最多定主链;•最近最简和最小,支链编号定位选;•相同基团应合并,“逗”隔数字个数算;•芳烃苯环灵活算,小为母体大支链;双叁碳键官能团,苯、卤、硝、氨作链;羟、醛、酸、酯逐升级,高为中心定主链主官能团位次小,次官能团作支链。
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写法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
集中后再分散,位置由中到边。
预定主链不变,命名不重才算。
气体制备装置气体制备首至尾,六大部分各有位:发生装置位于头,洗涤装置紧相随,除杂装置分干湿,干燥装置为去水;性质实验可多个,集气要分气和水,有毒气体必除尽,吸气试剂要选对。
有时装置少几个,基本顺序不可违,偶尔出现小变化,相对位置仔细推。
卤化氢口诀无色气态刺激性,易溶挥发白雾生。
通常可认强酸性,氢氟酸弱在其中。
化学计算歌诀化学式子要配平,必须纯量代方程,单位上下要统一,左右相当倍数等。
质量单位若用克,标况气体对应升,遇到两个已知量,应照不足来进行。
含量损失与产量,乘除多少应分清。
题目给定各数值,选择使用辨析清。
卤素口诀卤素氟氯溴碘砹,活泼强弱往下排。
颜色有浅逐加深,双黄棕红紫黑色。
次卤分解氧化性,消毒杀菌并漂白。
分子都是双原子,活泼无离只有化。
金属化合显高价,另其一面显低价。
化合再遇价高拨,熔沸密度逐增大。
活泼化合则稳定,弱者具有分解性。
液态溴液易蒸发,固体碘块易升华。
有机溶剂溶溴碘,碘与淀粉色变蓝。
区分卤素用银盐,氯白碘黄溴色浅。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8-金属性、非金属性与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
4HCl(浓) +O2
CuCl2 MnCl2 + 2H2O +Cl2 500
(3)
上述三个反应,还原剂都是浓盐酸,氧化产物都是 Cl2,而氧化剂分别是 KMnO4、MnO2、 O2 。(1)式的反应条件是室温,(2)是条件是加热,(3)条件不仅需要加热到 500℃,还 需要 CuCl2 作催化剂才能完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氧化性:KMnO4 > MnO2 > O2 。
来。(如 Cl2 能从 NaBr、NaI、NaS 中置换出 Br2、I2、S)。 6.其他,同一金属单质与不同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的化合价金属元素的氧化数(化合 Δ
价 ) 高低 不 同, 与 之反 应 生成 高 氧化 数 的非 金 属性 强 。 例 :2Cu + S === Cu2S Cu + 点燃
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1.同周期中,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减小,得电子能力增强,非金属
性增强; 同主族中,由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
性减弱。 2.依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的强弱:酸性愈强,其元素的非金属性也愈强。 3.非金属单质与 H2 化合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化合,非金属性越强。 4.依据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愈强,非金属性愈强。 5.非金属元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性强的能将非金属性弱的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
Cl2 === CuCl2 所以,Cl 的非金属性强于 S。
三、金属性、非金属性与还原性、氧化性的关系 还原性:是指失去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氧化性:是指得到电子的性质(或能力)
对于金属元素而言,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金属单质的还原性也越强。 对于非金属元素而言,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也越强。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以及记忆口诀
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以及记忆口诀知识改变命运,想要了解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小伙伴赶紧来看看吧!下面由为你精心准备了“高一化学元素周期表知识点以及记忆口诀”,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知识点!1)周期表的编排原那么: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例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2)周期表的结构:①七个横行,7个周期——三短(2、8、8)、三长(18、18、32)、一不完全;②18个纵行(列),16个族。
7个主族(ⅠA~ⅦA),(1、2、13~17列);7个副族(ⅠB~ⅦB),(3~12列);Ⅷ族:3个纵行,(8、9、10列);零族:稀有气体(18列);另外,周期表中有些族有特殊的名称: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不包括氢元素);第ⅦA族:卤族元素;0族:稀有气体元素;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数(O、F除外)=价电子数。
非金属的负价的绝对值=8-主族序数(限ⅣA~ⅦA)。
4)由原子序数确定元素位置的规律主族元素:周期数=核外电子层数;主族的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确定族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最后的差值即可确定。
1)实质: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的变化。
常用规律如下:主族元素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同一主族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在同一族中,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同一族的元素性质相近。
2)原子半径大小比拟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递增;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区分规律: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高中化学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口诀
高中化学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口诀1、由单质的氧化性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
2、由单质和酸或者和水的反应程度来看,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
(比如F2 Cl2 Br2 和H2O的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减弱非金属依次减弱)3、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
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4、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
化合反应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5、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非金属越强;6、由对应最低价阴离子的还原性判断,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弱;7、由置换反应判断!非金属强的强制弱!元素的非金属性包括很多方面: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弱等。
它包含了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氧化性,但比氧化性的含义更为广泛。
元素的非金属性实际按照其电负性的强弱。
对于元素来说,元素的电负性常数越大,则其非金属性越强,但电负性标度不只一个,不同元素在不同标度中的电负性强弱也有所不同,且相同元素在不同物质中的电负性也有所不同,因此具体情况仍需具体分析。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强弱:F>O>N>Cl>Br>S,I>C>Se>At>H>P>As>Te>B>Si对于主族元素来说,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电荷数逐渐增大,而电子层数却没有变化,因此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随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失电子能力减弱,原子得电子能力增加,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增大。
1 . 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 . 从元素单质与氢气化合难易上比较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越容易,则非金属性越强。
如:F2与H2可爆炸式的反应,Cl2与H2点燃或光照即可剧烈反应,Br2与H2需在200℃时才缓慢进行,而I2与H2的反应需在更高温度下才能缓慢进行且生成的HI很不稳定,同时发生分解,故非金属性F>Cl>Br>I。
高中化学要点知识口诀
新编高中化学要点知识口诀第一部分化学基本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特征——价态高又低,实质——电子有转移;氧化剂,得电子,发生还原价变低。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多价变同价,同价变多价,反应叫歧化③。
得失电子和,一定等数额;多种反应物,优先④是原则。
[注释]①归中: H2S+SO2=3S+2H2O②不交叉:H2S+H2SO4(浓)=S+SO2+2H2O反应中,H2S→S,H2SO4→SO2。
③歧化: Cl2+H2O=HCl+HClO④优先: Cl2与FeBr2反应,先考虑Cl2氧化Fe2+,再考虑Cl2氧化Br-。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高价氧,低价还;中间价态两头转。
反应中,比一比,弱者产物强者剂①。
①弱者产物强者剂:例如 CO+ H2O=CO2+H2反应中, 氧化性: H2O> CO2,即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 CO >H2, 即还原剂>还原产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写二拆三删去,四查原子、电荷数;可溶强酸与强碱,会同溶盐都排除。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是与非,化合物,来分析;混合物,与单质,它们不是电解质。
溶于水,或熔融,电解质,导电能;溶于水,能反应,判断谁在电离中。
酸碱盐,溶多少,电解质,无疑了(liǎo)。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电解质,有强弱,电离程度来把握;酸碱判断分强弱①,盐类都强没有弱。
[注释]①酸碱判断看强弱:酸和碱判断电解质的强弱看酸、碱性的强弱,即强酸、强碱为强电解质,弱酸、弱碱为弱电解质。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符号n,它的单位是摩尔;十二克12C为标准,含碳原子数N A;mol紧跟化学式,只适用于微粒子。
摩尔质量 ( M )每摩质量是含义,m 比n ,要牢记;g·mol-1是单位,相对质量为数值。
气体摩尔体积( Vm )每摩气体的体积,状况相同是等值;标准状况零摄氏,摩尔体积为定值。
同温同压的气体,等数分子等体积。
第二部分化学基本理论原子及其结构构成物质一粒子,原来是个“空球体”;核居中心体积微,却是质量集中地。
高中化学 必修第一册 第4章 第1节 微专题4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微专题4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金属性是指金属元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电子的能力,通常用如下两种方法判断其强弱:(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判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碱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通常用如下两种方法判断:(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越易化合,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思考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吗?为什么?提示不一定,如HClO为弱酸,H2SO4为强酸,但非金属性:Cl>S。
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应比较元素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
3.其他判断方法(1)根据置换反应,金属性较强的金属单质可以置换金属性较弱的金属单质;非金属性较强的非金属单质可以置换非金属性较弱的非金属单质。
(2)根据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则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对应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1.下列关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碳酸钠加入稀硫酸中,能产生CO2气体,说明S的非金属性强于CB.H2SO4的酸性强于HClO,则非金属性:S>ClC.Si与H2化合所需温度远高于S和H2化合的温度,说明S的非金属性强于SiD.HBr的热稳定性强于HI,则元素Br的非金属性比元素I强答案 B解析H2SO4是S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根据H2SO4、H2CO3的酸性强弱,可以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A正确;HClO不是Cl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所以不能根据H2SO4、HClO的酸性强弱判断非金属性强弱,故B错误;可以根据非金属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元素的非金属性,HBr的热稳定性强于HI,则元素Br的非金属性比元素I强,故D正确。
高中化学核心考点知识总结
高中化学核心考点知识总结一、化合价(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二、氧化还原反应定义:有电子转移(或者化合价升降)的反应。
本质:电子转移(包括电子的得失和偏移)。
特征:化合价的升降。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下降——被还原——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上升——被氧化——氧化产物。
口诀:升——失——(被)氧化——还原剂降——得——(被)还原——氧化剂。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四、离子反应定义: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第三步:删:删去前后都有的离子。
第四步:查:检查前后原子个数,电荷是否守恒。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①是否产生沉淀(如:Ba2+和SO42-,Fe2+和OH-)②是否生成弱电解质(如:NH4+和OH-,H+和CH3COO-)③是否生成气体(如:H+和CO32-,H+和SO32-)④是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NO3-和Fe2+/I-,Fe3+和I-)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燃烧,酸碱中和,活泼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
吸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灼热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C、CO、H2还原CuO。
六、各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公式和推论1、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n=N/NA,N=nNANA——阿伏加德罗常数。
规定0.012k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为一摩尔,约为6.02×1023个,该数目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2、物质的量和质量:n=m/M,m=nM。
3、对于气体,有如下重要公式:(1)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n=V/Vm,V=nVm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2)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V(A)/V(B)=n(A)/n(B)=N(A)/N(B)(3)气体密度公式:ρ=M/Vm,ρ1/ρ2=M1/M24、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关系(1)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C=n/V,n=CV(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C=(1000ρω)/M七、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计算:固体的质量或稀溶液的体积2、称量:天平称量固体,量筒或滴定管量取液体(准确量取)3、溶解:在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4、检漏: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两次)5、移液:冷却到室温,用玻璃棒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选定容积的容量瓶中6、洗涤:将烧杯、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液全部转移至容量瓶中(少量多次)7、定容:加水至叶面接近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最低点刚好与刻度线相切8、摇匀:反复上下颠倒,摇匀,使得容量瓶中溶液浓度均匀9、装瓶、贴标签所需仪器: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或滴定管(量液体体积),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规格),胶头滴管八、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九、钠的氧化物比较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校十一、金属的通性:导电、导热性,具有金属光泽,延展性,一般情况下除Hg 外都是固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口诀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中化学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口诀是什幺,
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口诀是什幺1、由单质的氧化性判断,一般情况下,氧化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强。
2、由单质和酸或者和水的反应程度来看,反应越剧烈,非金属性越强。
(比如F2 Cl2 Br2 和H2O 的反应剧烈程度依次减弱非金属依次减弱)
3、由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
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4、由和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判断。
化合反应越容易,非金属性越强。
5、由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来判断,酸性越强,非金属越强;
6、由对应最低价阴离子的还原性判断,还原性越强,对应非金属性越弱;
7、由置换反应判断!非金属强的强制弱!
1 非金属性强弱变化的规律元素的非金属性包括很多方面:元素的原子得
电子的能力,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弱等。
它包含了
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氧化性),但比氧化性的含义更为广泛。
元素的非金属性实际按照其电负性的强弱。
对于元素来说,元素的电负性
常数越大,则其非金属性越强,但电负性标度不只一个,不同元素在不同标
度中的电负性强弱也有所不同,且相同元素在不同物质中的电负性也有所不同,因此具体情况仍需具体分析。
非金属元素非金属性强弱:F>O>N>Cl>Br>S,I>C>Se>At>H>P>As>Te>B>Si 对于主族元素来说,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电荷数逐渐
增大,而电子层数却没有变化,因此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强,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