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科技新城,产业新城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大学城项目案例分析

大学城项目案例分析

阳台 14.46 15.88 14.06 14.46 32.475 32.475 27.85 27.67 19.1 19.1 19.34 19.34
近期销售计划:
5月1日销售中心、高层样板间开放 一期预计5月下旬开盘,开盘楼栋如下: 洋房预计6月中旬开盘
7 4
5 22
4、22#:3梯8户,51-64㎡ 5、7#:2梯6户,56-97㎡ 共计:591套精装修高层
协信·城立方高层户型
1+1,45万买精装两房
精装两房 赠送率超过10% 双阳台 强大收纳系统 空间充分利用 总价低
精装两房 赠送率超过15% 双阳台 3.6M客厅面宽 强大收纳系统 空间充分利用
精装两房 赠送率超过18% 双阳台经典布局 3.6M客厅面宽 强大收纳系统
精装两房 赠送率超过12% 三阳台 3.6M客厅面宽 强大收纳系统
四川盛豪项目
占地面积168亩,建筑面积279916㎡, 容积率2.5,成交价42200万元,净地价 251万元/亩,楼面价1508元/㎡
2、竞品项目概况 龙湖U城
新推 在售 未售 售罄
加推时间 推出楼栋
2019年1月21日 2-10、2-13号楼
2019年2月26日 2019年3月6日
2-8号楼
1-1号楼
2+1,55万买精装三房
精装三房 低总价 院馆、飘窗赠送率超过16% 双阳台 3.7M客厅面宽 强大收纳系统
精装三房 低总价 院馆、飘窗赠送率超过15% 双阳台 3.7M客厅面宽 强大收纳系统
3+1,精装四房一期仅62套
精装四房 一期唯一的中大户 型 院馆、飘窗赠送率超过12% 双阳台 3.9M客厅面宽 双卫,步入式衣帽间
欧鹏项目

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就是把先进城市所具有的产业优势、规模效应和城市功能与小城镇的区位优势、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结合起来,通过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实现产业与城市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以下为十大产城融合经典案例:
1. 碧云国际社区:该社区位于浦东金桥地区,与金桥产业园区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高品质的生活社区。

2. 苏州工业园:该园区通过与周边城市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

3. 东莞松山湖高新区:该园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农业小镇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园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4. 成都天府新区:该新区通过与成都市中心城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5. 南京江北新区:该新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工业区转变为现代化城市新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6. 杭州未来科技城:该科技城通过与杭州市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高科技产业园区。

7. 青岛蓝谷高新区:该园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工业区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园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8. 天津滨海新区:该新区通过与天津市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9. 无锡太湖新城:该新城通过与无锡市区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产业和人口的集中,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新区。

10. 武汉光谷高新区:该园区通过产城融合,将原本的科技园区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城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些案例都是产城融合的经典之作,通过产城融合可以实现产业和城市的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

国内外产业新城发展经验及案例二零一一年三月目录一、新城开发背景 (1)二、新城的定义 (5)三、新城的发展阶段 (5)四、新城的分类 (6)五、产业新城典型案例之一:筑波科学城 (8)(一)概况 (8)(二)背景 (9)(三)建设目标 (11)(四)规划 (11)(五)发展阶段及特征 (15)(六)城市发展 (20)(七)筑波科学城成功的要素 (25)(八)筑波科学城存在的问题 (30)六、产业新城案例之二:美国尔湾市 (34)(一)概况 (34)(二)发展背景 (35)(三)城市规划 (36)(四)尔湾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和居住人口 (40)(五)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和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50)(六)尔湾成功的要素 (51)(七)筑波和尔湾发展要点对比分析 (56)七、产业新城案例之三:上海浦东新区 (58)(一)发展概况 (58)(二)发展历程 (59)(三)成功经验 (63)八、产业新城案例之四:天津滨海新区 (72)(一)发展概况 (72)(二)成功经验 (73)一、新城开发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以伦敦、巴黎为代表的大城市经济和人口急剧增长,市区人口和产业的聚集不断加强,导致市区用地不断向四周蔓延,形成了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形态,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很高。

如20世纪50年代巴黎市区平均人口密度为26000人/平方公里。

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城市结构给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效率以及城市管理等方面带来了诸多城市问题。

如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热岛等生态问题凸显;城市住房短缺,房屋价格飞涨,两极分化矛盾日益突出,交通拥挤、出行不便等。

在空间上,人口大量增加造成城市住宅的严重不足,使得许多设施不完善的住宅开始在郊区蔓延。

城市郊区用地急速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变,无序开发带来了开发效率偏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为了维持城市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社会的稳定性,针对上述问题,各国政府集合大量的专家学者开展了许多研究,并逐步形成了“从城市区域的角度出发,通过开发城市远郊地区的新城分散大城市压力”的城市规划思想。

产业园区 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

产业园区 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

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是指在一个产业园区内,按照一定的规划和布局,将不同的功能区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通过统筹规划和综合开发,形成一个集产业发展、商务办公、居住、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以下是符合要求的10个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1.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产业研发区、工业制造区、商务办公区、住宅区和休闲娱乐区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生态循环的综合园区。

通过跨界合作和资源共享,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入驻,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2.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科技研发区、创新创业区、金融服务区和文化艺术区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创新创业的生态圈。

通过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和资源支持,吸引了大量的创业者和投资者,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3.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工业制造区、物流仓储区、商业服务区和居住社区有机融合,形成了一个功能完备的综合园区。

通过优化产业链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了园区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4.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科技研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金融创新区和生活服务区相结合,形成了一个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聚集地。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

5.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制造业园区、国际贸易区、商务中心和住宅社区有机整合,形成了一个国际化的综合园区。

通过提供一站式的商务服务和国际贸易支持,吸引了大量的跨国企业和外商投资。

6.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科技研发区、创意设计区、文化创意区和旅游休闲区相结合,形成了一个融合科技、文化和旅游的创意园区。

通过打造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文创企业。

7. 某产业园区片区综合开发模式案例:该园区将生态农业区、农产品加工区、农业科技区和乡村旅游区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农业生态综合园区。

大学城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宜宾临港大学城为例

大学城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宜宾临港大学城为例
大学城的建设为人才培养和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吸引了更多高素质人才来到当地,促进了人才的流动和集聚,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5 大学城建设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推动效应
大学城建设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推动效应是非常显著的。大学城的建设可以促进大学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产学研用的联系,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大学城内聚集了大量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各类科研人员和企业家之间的交流合作也更加便利,有利于技术交流和共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大学城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宜宾临港大学城为例
【摘要】
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背景,即宜宾临港大学城的建设情况,以及研究目的,即探讨大学城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讨论了大学城建设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对周边商业环境的影响、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对人才培养和就业的促进作用,以及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推动效应。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指出,宜宾临港大学城的建设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同时强调大学城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全方位的。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分析,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大学城建设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以及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
大学城建设完成后将会吸引大量的学生、教职工和访问学者来到这里学习、工作和生活。这些人口的增加将会增加当地的消费需求,激发商业活动,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商场、餐饮业、住宿业等将迎来新一轮的繁荣。大学城还将成为各种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的场所,进一步吸引外来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大学城建设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可以带来直接的投资和就业机会,还可以推动当地各个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多元化,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大学城的建设不仅是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引擎。

大学城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宜宾临港大学城为例

大学城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宜宾临港大学城为例

大学城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以宜宾临港大学城为例
大学城建设是指按照一定规划和布局,在城市郊区或其它地段集中建设一批高等学府
和相关的科研机构、文化体育设施以及师生员工的住宅等配套设施的区域。

大学城不仅是
高等教育的集聚地,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以宜宾临港大学城为例,可以看
出大学城建设对区域经济的积极影响。

大学城建设对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大学城建设吸
引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和先进科研技术,为当地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在宜宾临港大学城的建设过程中,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此落户,促使当地经
济由传统的农业经济转向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经济。

大学城建设为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技进步的推动提供了优厚条件。

大学城聚集了
大量的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为科研人员和企业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创新
资源的共享和开发利用。

在宜宾临港大学城的建设中,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频繁,
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大幅提升,不仅推动了当地的科技进步,也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
定了坚实基础。

大学城建设还带动了当地服务业的繁荣和人才流动的增加。

大学城的建设为周边地区
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激发了当地服务业的发展潜力。

宜宾临港大学城的建设吸引了大
量的师生和科研人员前来居住和工作,他们的消费需求和生活习惯对当地商业和服务业产
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推动了当地服务业的迅猛发展。

产业新城应如何制定产业定位与发展规划案例分析

产业新城应如何制定产业定位与发展规划案例分析

产业新城应如何制定产业定位与发展规划案例分析2018-01-08 鼎韬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将继续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近年来,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的背景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逐步形成,产业新城得以稳步快速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承接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与城市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个城市的发展状况是城市中各行业/产业发展状况的总体表现结果,而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呈现出的互动效果,则能反映出一个城市无论在宏观体系还是微观方面的定位和实施路径,因此产业规划和城市定位之间的协调和平衡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然而很多现实情况反映,城市开发升级过程中的产业规划和思路,往往与既有的城市规划发生冲突,概因全新的产业规划与最初城市规划的目标、期限以及侧重点都不同。

那么在新时期亟待转型升级的城市来说,如何能够平衡原有的城市定位与全新产业规划之间的关系,如何能够在全新产业引入后成功带领城市经济发展更进一步,这是我们在做咨询和规划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以扬州生态科技新城为例,2013年底,扬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未来城市中心的江广融合地带建设一座81平方公里的新城,新城的地理位置纵穿城市中心轴文昌路,并涵盖杭集、泰安两个乡镇。

扬州自古就是我国的文化名城,并在历史上曾有过三次鼎盛,它的经济繁荣同时也见证了我国各历史朝代的繁荣盛世。

历史和文化可以说给扬州提供了发展旅游业十分雄厚的基础,然而作为江苏长江经济带的重要部分,扬州更需要在历史的基础上,凸显其现代化的一面;生态科技新城的理念则是希望推动扬州成为未来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和窗口前沿。

基于这个大前提,我们在针对扬州生态科技新城做产业规划时,着重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视角来分析,引领新城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产业发展方向。

上海五个新城的发展情况介绍

上海五个新城的发展情况介绍

上海五个新城的发展情况介绍《上海五个新城的发展情况介绍:篇一》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上海那五个新城的发展情况。

这五个新城啊,就像是上海这颗东方明珠旁边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各自有着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潜力。

先说说嘉定新城吧。

我第一次去嘉定新城的时候,那感觉就像是闯进了一个充满现代感与历史韵味交织的梦境里。

你看那一排排崭新的高楼大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就像一个个钢铁巨人守护着这片土地。

可是,你再往边上走走,就能发现那些古色古香的江南水乡建筑,小河潺潺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嘉定新城在发展的时候,可没有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给丢了。

这里的汽车产业也是杠杠的,就像一台超级引擎,带动着整个新城的经济发展。

也许有人会说,汽车产业污染环境,可嘉定新城在这方面做得挺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就像是给汽车产业穿上了一件绿色的外衣。

再看看松江新城,那可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啊。

松江的大学城就像是一个知识的大熔炉,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学子。

走在大学城的校园里,你能感受到那种朝气蓬勃的气息,就像春天里盛开的花朵一样绚烂。

我有个朋友在松江新城工作,他跟我说啊,以前这里交通不是很方便,现在可不一样喽。

地铁通了之后,就像给松江新城打通了任督二脉,想去哪儿都方便。

而且松江新城的旅游业也搞得有声有色,像佘山那一带,自然风光美极了,吸引了好多游客。

不过呢,我觉得松江新城在商业发展上可能还得再加把劲,有时候想找个特别时尚、潮流的商场,还得费点劲儿。

临港新城呢,那可真是上海的一块风水宝地啊。

它就像一个孤独的开拓者,在上海的最南端默默地发展着。

我到临港新城的时候,看到那大片大片的空地正在被一点点开发建设,就像一幅巨大的画卷正在被描绘。

这里的洋山深水港,那简直就是一个海上巨人,承载着无数的货物运往世界各地。

临港新城在科技创新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各种高科技企业纷纷入驻,就像一群饥饿的鲨鱼嗅到了血腥味一样。

可是,临港新城的人口密度相对比较小,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它的发展速度。

大学城,科技新城,产业新城案例分析

大学城,科技新城,产业新城案例分析
充分利用下沉步行广场图作为联系商圈各要素的纽带这将极大强化圈 型商业中心的集聚效应,符合人们的购物习惯。
五角场环岛地区现有空间结构
4—开发规模
90万
开发量在不同开发主体的用地范围内平衡,引导不同区域有所侧重的 综合开发。
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总开发规模约385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开 发规模226万平方米。 主要包括商业、商务办公、科研、居住、文化体育用地,以及行政、 治安、市政等配套设施。
核心区用地比例
科学城核心区建成面积200公顷,其周边有大量居住 区。
用地比例为: ➢大学科研用地:47% ➢居住区:10% ➢绿化及发展用地:43%
定位及产业参考
定位:
田园工业城(OR田园产业新城)
—— 中小企业的孵化园与创业基地 —— 服务区域产业的职业化人才基地 特点: 田园化、多元化、个性化、 地方特色化(扶持企业文化、企业培训、企业管理……)
二级共享交流空间 校际资源共享区:图书馆、室内体育馆、礼堂、 学术报告厅、行政办公区、公共教育单元、公共 实训基地、集中研发孵化区、公共绿地等。
三级共享交流空间 片区共享设施和资源:商业服务设施、公共绿地
四级共享交流空间 各学校图书馆、食堂等
4—发展规模
用地标准(平方米/学生) 国土部55 教育部59 教育部示范性高职67
广州大学城
第一代园区
部分公共设施、公共绿地空间等共享
温岭职教园
2—空间模式组合
共享区位于各学校方便使用的地区
教学区和生活区紧邻不同的共享区 类型
教学区与生活区一般相对分离
产业科研区一般位于学校的周边地 区
向心平行模式
向心圈层模式
中共享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艺术活 动中心、科技博览和创新基地、中小学实践教育 基地、高等教育实践基地、职业资格认证机构、 各种培训中心等。

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产业新城卫星镇大学城典型案例分析0526

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产业新城卫星镇大学城典型案例分析0526

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产业新城卫星镇大学城典型案例分析美国硅谷、日本筑波、韩国大德、英国剑桥科技园、印度班加罗洋、以色列特拉维夫、芬兰因诺波利科技园、安蒂波利斯科技城、美国雷斯顿产业社区共九个案例。

一、美国硅谷(一)硅谷简介硅谷位于旧金山南端从帕洛阿尔托到首府圣何塞一段长约25英里的谷地,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人口两百多万,1951年,特曼教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化的科学研究园—斯坦福研究园,这就是现代意义硅谷的开始,此后硅谷依托于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雄厚的科研力量,发展成为为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世界上最成功的电子工业集中地和知识经济产业基地。

硅谷发展大致经历了“国防工业”( 1950s--1960s)、“集成电路”( 1960s--1970s)、“个人电脑( 1970s--1980s)和”因特网( 1990s-- ) 四个主要阶段。

无论是哪一阶段, 硅谷都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出口基地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也是全球知识经济浪潮的推动者。

图1:硅谷的地理位置(二)硅谷---举世闻名的高科技产业集群美国硅谷是举世闻名的高科技园区,培育出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诸多知名跨国企业,所取得的成就让世界叹为观止。

1、世界最先进人才和最尖端技术的聚集地4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上千位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约33万名高技术人员聚于硅谷, 硅谷成了美国重要的人才培养的基地和科技产业的孵化器。

截止2011年6月,这条不足50公里长的狭长地带,已聚集了近10000家高科技公司,其中全球前100大高科技公司有30%的总部位于硅谷。

硅谷上市科技公司的总市值更高达1万亿美元。

硅谷以她无穷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精英,在硅谷聚集的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达40多人。

现在硅谷平均每周有近20家新公司成立,每5天就会有一家新的公司股票上市。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

创造高品质生活,践行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产城融合是指将生产与城市发展相结合,通过建设创新型产业园区,提供优质的生活服务,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理念。

在实践中,已经涌现出了一些典型的案例,这些案例在创建高品质生活和践行产城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以下是其中的一个典范案例:位于中国上海的张江科学城是一个被公认为成功的产城融合典范。

张江科学城于1992年开始建设,如今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之一。

张江科学城的成功可以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措施:张江科学城注重高品质生活服务。

在城市规划中,张江科学城保留了大量绿地和公共空间,以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

这些绿化空间不仅可以提供居民娱乐休闲的场所,也能改善空气质量和生活环境。

张江科学城还注重教育和医疗配套设施的建设,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这些措施为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体验,并提高了居住在该地区的人们的幸福感。

张江科学城致力于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

科学城通过吸引高等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

该地区建设了一系列高科技产业园区,提供了高品质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办公和研发环境。

科学城还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和人才引进等方式,培育科技创新企业,促进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

张江科学城注重社区管理和居民参与。

科学城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社区管理体系,包括社区协商、公共设施管理、绿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科学城还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社区环境和社区服务。

通过社区管理和居民参与,科学城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科技城(园)案例研究

科技城(园)案例研究

共同利用设施区
教育区以学科、与 业划分为个小区 研究本馆区 实验楼区
规划层面
小区模式:同心圆
以人行道作为主要规划轴线,串联起各个小区,丏作为研究人员的交流区
既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也大大节省了建设投资
新竹科学城:柔性的都市成长经营观念、 成长经营计划 1、成长范围管理政策 A优先引导发展地区
在环境敏感度低、公交可及性高的地区有效
筑波科学城:总占地面积28559公顷
规划层面的模式:
1、城市中轴线以步行道与用道路网,串联起市中心、科研、教育,人车分离制,步行道将会成为主要集会、祭祀的场所, 丏此中轴线作为科技城的良好景观带 2、以学科、与业将科研教育区划分成为五个小区
筑波科学城:
单元小区模式:同心圆
绿地区域 研究本馆区 实验楼区 共同利用设施区
GOOGLE总部:
社区化的办公环境,宜人舒适的尺度感,良好便捷的配套设施
人性化设计
新竹科学城:
开发规模: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现开发面积是6.32平方公里
科技带
生活带
保留带
新竹科学城:
生态化: 环境的优美,选址及建设注 重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性化: 便捷良好的公共设施 东京中城酒店不办公复合
诺华制药公司总部
公共交流场所的设置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网络化高效的空间格局
旋转式高新科技园
中兲村科学城/东城区设计:
面积:33公顷 业态定位:预计作为主要的交流中心、培训区、孵化区以及国内外公司总部所在地
中心区绿化空间
强调多功能的特色和 校园式的环境
GOOGLE总部:良好的办公氛围
办公氛围带有很强烈的游乐性质:主要得益于google的一些办公制度,在工作时间 中可以给予员工30%的时间用于做自己想做的事,以此来增强个人的创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特色化(扶持企业文化、企业培训、企业管理……) 构想:
沿洋溪河布置生产力服务中心; 由主题产业引领; 依次展开金融及产业技术服务区、区域企业培训基地、工业自主品牌创意研发、 企业会馆展示等功能; 结合滨河绿化景观带和通山景观轴安排产业化教育基地和创造性产业基地。
职教院比较研究
4—发展规模
用地标准(平方米/学生) 国土部55 教育部59 教育部示范性高职67 资源共享区的建设将减少各学校部分 用地面积,预测为各学校节省用地约 35%。 各学校规划行政办公和公共设施约占 总的建筑面积的20% 园区共享设施(除实训外)占总用地 面积的20% 参考其他职教园区的案例,科研产业 区的面积根据各自的发展状况不尽相同, 比例大约为园区的10%-40%。
借鉴
1、主题商厦的设计和运营模式 2、建设为集科研、办公、商业为一体的综合楼的新型业态。探寻成熟的 建筑和运营模式因。 3、“ 店中店“ 需要的弹性空间,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二次设计
万达广场
财经大学
百联又一城
复旦大学 中环线和下沉广场
外国语大学
Hale Waihona Puke 同济大学3—交通组织&地下空间
四层交通分流—环岛中心将立体地组织来自五个方向的交通高架
开发量在不同开发主体的用地范围内平衡,引导不同区域有所侧重的 综合开发。 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总开发规模约 385 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开 发规模226万平方米。 主要包括商业、商务办公、科研、居住、文化体育用地,以及行政、 治安、市政等配套设施。
90万
90万
30万
30万
12万 60万 5万
规模比较
1—国内发展概况
发展阶段
资源整合内容
案例
第三代园区
深层资源整合,具有品牌意识 设立一卡通的方式,共享各学校的图书馆、食堂、网络、信 息化教室、实训设备等;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的方式等,实 现师资共享;公共课包括外语、计算机等共同设置,等级证 书共同发放。
常州科教城、合肥职 教园、长沙职教园
第二代园区
阿兰达国际机场
30km
Kista科学城
西斯塔科学城
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大学
斯德哥尔摩中心区
3—发展概况
地方化阶段(1970-1990) 全球化阶段(1990-2000) 多元化阶段(2000以后)
•单一产业的高度专业化。 电子生产制造、电子批 发贸易、知识密集型服 务。绝大多数企业为爱 立信上下游企业。
科学园区有750家公司,雇员2.8万, 其中450家公司属于电信、无线电、 微电子、软件等领域。
公共配套
居住配套
3—现状布局
为加强西斯塔地区发展,2001年斯德哥尔摩政府、当地 企业、斯德哥尔摩大学等组成西斯塔科学城,除为地区 产业发展服务外,更强调商业服务与社区的发展。 科学园——以地铁为界,分为工业区和居住区,通过道 路、公园彼此隔离,居住区样式单调,缺乏商业设施。 科学城——打破企业之间的界限,强调步行空间和会面 空间,方便不同企业员工交流。居住区混合布置了高层 公寓、复式公寓、阶地住宅、点式住宅、行列式住宅、 平顶花园别墅等,注重社区商业设施的营造,强化城市 服务功能。
核心区用地比例
科学城核心区建成面积200公顷,其周边有大量居住 区。 用地比例为:
大学科研用地:47%
居住区:10% 绿化及发展用地:43%
定位:
定位及产业参考
田园工业城(OR田园产业新城) —— 中小企业的孵化园与创业基地 —— 服务区域产业的职业化人才基地 特点: 田园化、多元化、个性化、
拉德方斯 左岸 徐家汇副中心 真如副中心 花木副中心 小陆家嘴(CBD) 江湾-五角场副中心核心区 江湾-五角场副中心 用地面积 (公顷) 160 130 84 98 263 171 101 229 建筑面积 开发强度 (万平方米) 402 2.5 250 2.0 190 2.3 200 2.0 100 0.4 460 2.7 226 2.2 385—400 1.7
新区的核心。
知识与产业联动发展
时代与历史有机交融
智慧型的城市副中心
工业杨浦向知识杨浦转型,以 教育发展和科技创新为抓手, 推动知识经济密集区的建设。
2003年国际竞赛优化方案
江湾—五角场
真如
花木 徐家汇
2—业态
以知识经济为特色的综合城市功能
周边高教设施:复旦大学,财经大学,同济大学,外国语大学 引入商业设施:万达商业广场、华联又一城、麦科特金亿广场 ——商业面积达到41万以上。
尔湾商务去
城市布局与产业
2—用地及功能
三个功能区(横向功能周) 三个密度区(纵向密度周)
商务园区
城镇生活区
服务业园区
大学园区
制造业园区
3—用地及开发量
4—绿色开发与政策扶植
绿色公共设施
城市慢性系统规划
五角场
上海五角场案例
1—区位
五角场Sub-CBD商圈位于翔殷路、黄兴路、四平路邯郸路和 淞沪路五条干道汇聚地规划上称为“ 环岛地区”。 交通枢纽的职能,向商业中心过度——如何把潜力转化为实力 如何把庞大的人流量转变为可观的客流量乃至现金流里。 定位参考:崛起的江湾——五角场市级副中心是杨浦知识创
•跨国R&D机构的技术追 踪。诺基亚、微软、惠 普、英特尔、apple等
•产业集群结构调整,包 括硬件、软件技术、电 子电信、计算机科学、 微电子、纳米技术等。
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
或生产基地。
产业发展轨迹
科学园区 开发容量
西斯塔科学城约有12万居民,移民 占50%。就业人口6.5万,高等院校 就读者4000人。
集中设施共享 大型公共设施(图书馆、室内体育馆等)、实训设施、实验 设备、公共空间等
广州大学城
第一代园区
部分公共设施、公共绿地空间等共享
温岭职教园
2—空间模式组合
共享区位于各学校方便使用的地区
教学区和生活区紧邻不同的共享区 类型 教学区与生活区一般相对分离
产业科研区一般位于学校的周边地 区 向心平行模式 向心圈层模式
锡西新城——案例分析及构想
2011/07/18
尔湾
加州尔湾市案例
1—城市与产业布局
定位目标:产学互进的模式、绿色开发项目+循环开发
尔湾毗邻太平洋,位于加州南部,洛杉矶南部65公里,圣地亚哥北部130公里处。
总面积335平方公里,最大的私人开发新镇。 规划人口55万,目前该区域已有居民26万。
新镇中心
1—区位
斯德哥尔摩西北部,紧邻中心城区,离市中心15分钟车程。 距离阿兰达国际机场约30KM,约15分钟车程。 接近金融服务集群和乌普萨拉大学城。 轨道交通联系斯德哥尔摩和机场 地位: 西斯塔科学城是西斯塔科学园结构调整和功能提升的结果。被 评为全球第二个最有影响力的高科技中心,地位仅次于美国硅 谷。
学生(万人) 合肥职教基地 15-20
用地 (公顷) 700
院校 (个) 25
永川职教城
无锡职教园 株洲职教园 常州科技城 长沙职教城 温岭职教园
10
10 6 7 2.2 1.2
1000
650 315 370 93 20
30
10 9 6 6 7
中心轴模式
梳妆模式
3—资源共享
一级共享交流空间 城市资源共享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艺术活 动中心、科技博览和创新基地、中小学实践教育 基地、高等教育实践基地、职业资格认证机构、 各种培训中心等。 二级共享交流空间 校际资源共享区:图书馆、室内体育馆、礼堂、 学术报告厅、行政办公区、公共教育单元、公共 实训基地、集中研发孵化区、公共绿地等。 三级共享交流空间 片区共享设施和资源:商业服务设施、公共绿地 四级共享交流空间 各学校图书馆、食堂等
城市快速道, 一般道路层、下沉广场步行通道、机动车隧道相结合, 立 体地分离车流、人流, 既保证文通顺畅又强化了商圈空间的整体性图。 充分利用下沉步行广场图作为联系商圈各要素的纽带这将极大强化圈 型商业中心的集聚效应,符合人们的购物习惯。
五角场环岛地区现有空间结构
地下空间规划(市政院)
4—开发规模
8万 36万 商务 商业 居住 文体 19万
规划总建筑规模约385万平方米
商业 商务
120 100 80 60 40 20 0
文体 居住
科研
商业 115万 商务 90万 科研 80万 住宅 80万 文化体育 20万
(不含30万地下建筑)
商业
商务
科研
住宅
文化体育
西斯塔科学城
瑞典西斯塔科学城(kist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