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

合集下载

列宁对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列宁对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及其当代价值

2020.05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列宁运用唯物史观密切结合俄国工人运动的实践,首创和论述了“科学的意识形态”,并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之上明晰地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的意识形态”。

列宁要求俄国布尔什维克党要用马克思主义来武装俄国工人阶级的头脑,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坚决而持久的斗争,领导俄国工人运动朝着社会主义目标前进。

列宁关于科学的意识形态思想,尤其是列宁提出要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的主张,是对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今天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精神支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一、列宁首创科学的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的地位《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此为标志也表明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成型。

这意味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马克思恩格斯是不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的,其中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屑使用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热衷的这个概念,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1846年完稿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作了比他们此前的任何一部著作对意识形态问题都要多的论述,但是,马克思恩格斯重点还是批判当时在德国流行的唯心主义意识形态的主要观点,并未形成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

而几乎所有的学者在阐明和分析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时,都会提到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这段话:“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

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成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列宁对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及其当代价值*■樊欣【提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列宁首创并全面阐述了“科学的意识形态”,列宁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的意识形态”,论述了“科学的意识形态”思想的基本要义,首创并在实践中坚持灌输论等,从而对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社会形态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

运用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拨开了覆盖在社会历史上的层层迷雾,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原貌。

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最为大家熟知的要数马克思以生产方式不同来划分而形成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jia。

实际上,马克思在研究中还从其他视角出发思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深度挖掘其中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对于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于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学术界一直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至今也未能达成共识,其中“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是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而且都可以在马克思文本中找到相关理论依据。

其中,“五形态说”的文本依据就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5]33“三形态说”的文本依据则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所说的:“人的依赖关系(其实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虽不像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那样频繁地出现,但也绝不是马克思“偶然的”思想,它也有自己的思想发展脉络而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

在唯物史观的实验性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正在经历思想“临产前的阵痛”的马克思,。

在分析中,他以人的本质即劳动是否异化为原则将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三大阶段:未发生异化的阶段、异化阶段、异化被扬弃的阶段。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价值维度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价值维度

思意识形态理论是建立 在批判 和扬弃一 切 旧意识形 态 的基
础 之 上 的 。立 足 于 马 克 思 意 识 形 态 理 论 , 利 于 科 学 地 、 有 系
统地理解和把握意识形 态 的本 质 、 点及功能 , 特 为有 效地批
判 形形 色色 的虚 假 意 识 形 态 提 供 理 论 依 据 。 ( ) 强马 克 思 意 识 形 态理 论 研 究 , 利 于 更 好 地 理 一 加 有 解 和把 握 意识 形 态的 本 质 、 点及 其 功 能 特
Ju 《l f iia U i r哲学社会科学版)) ora o Qqhr n e(t( h& ScS n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i P i o c v sy i
2 1 年 3月 01
Ma c 0 1 rh 2 1
马 克 思 意 识 形 态 理 论 的 价 值 维 度
伍 志燕 , 吴丹 丹
活、 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的过程 。不是人们的意识决 定人们
打着马克思主义意 识形态 旗号 的虚假 意识 形态 ( 主要 指西 方马克思主义意识 形态理论 ) 。马克思意识形态与 虚假 的马
克 思 主 义 意 识 形态 的本 质 区别 在 于 :
的存在 , 相反, 是人们 的社 会存 在决 定人 们 的意识 。 [3意 ”12 ]
马克 思 指 出 :物 质 生 活 的生 产 方 式 反作用 , 促进 社会 的发展 。
( ) 强 马 克 思 意 识 形 态 理 论 研 究 , 有 效 批 判 各 种 二 加 为
虚 假 的马 克 思 主 义 意识 形 态提 供 理论 依 据
加 强 马 克 思 意 识形 态理 论 研 究 , 利 于更 好 地 批 判 各 种 有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摘要: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个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中国在与世界的交往中联系越来越紧密。

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对我国主流思想的指导,在全社会形成使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念,成为当今时代社会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挑战;意义我国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下,社会迅速发展进步,总体趋于稳定状态。

但与此同时,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既要面临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

西方通过价值观、文化思想渗透逐渐冲击着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冲击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我国的主导地位,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侧重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解决社会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在当代中国其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以及将其与中国国情结合所产生的新的理论成果,反映了我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利益要求、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等等,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发展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今所发挥的功能。

(一)指导功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通过对实践的指导,在革命斗争、经济建设、政治改革、文化发展各个方面都发挥着理论的指导作用。

其通过对社会发展的目标方向、发展动力等的总体定位,促进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调节功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国家占主导的理论思想,通过增强社会人民群体对其的认同,将统治阶级的意识内化为个人的意识,从而维护社会的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协调矛盾和冲突,在各种思想观念冲突的时代,增强其指导地位,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不断进步发展。

(三)塑造功能马克思主义意识是代表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通过对党的基本精神的弘扬和宣传教育,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等等来增强社会大众对我国主流思想的认同,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认同,影响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从而塑造个体群体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将马克思内化为群众内心的信仰。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当代价值

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当代价值

维范围下否定和批判历史和现实。 在马克思看来, 黑格尔哲学 根本 办 法 就 是彻 底消 灭 异化 劳 动 和私 有制 。
既 有 唯 心主 义 非批 判 的性 质 , 也包含 了辩 证 法 的 合 理 内核 , 但 第三 , 批 判 了资 产 阶 级经 济 学 家把 剩 余 价 值与 利 润 相 混
《 精神现 象学》中用预先的抽象思维、 共相 的尺度剥离了感性 闻, 这 是 由他 们 的 阶 级 立 场 决 定 的 。 马克 思 指 出 “ 工 资 是异 化
现 实 及 其历 史 , 使 它 们成 为在 抽 象概 念 之 中 的历史 , 也 就 是 说 劳 动 的直 接 结 果 , 而 异 化劳 动 是 私有 财 产 的直 接 原 因。 凶此 , 用 自己思 维 的尺 度来 衡 量 和 规 范现 实 的历史 , 进 而 在 这种 纯 思 随 着 一 方衰 亡 , 另 一方 也 必 然 衰 亡 。 ” 马 克思 认 为 解 决 问题 的
认 为 两人 都继 续 停 留在 黑 格尔 思辨 的范 围 内。 费 尔 巴哈把 感 性 和 地 租 那 种 特 殊 形 式 上 进 行 考 察 ” , 而 以前 的 经 济 学 家 , 如 同精 神对 立 起 来 , 使 唯 物 主义 重 新 登上 了历史 的 宝座 。 费 尔 巴 詹 姆 士 ・ 斯 杜 亚 是 从 流 通 领 域去 探 寻 剩 余 价 值 的来 源 的 ; 重 农 哈 把 形而 上学 的 绝 对 精神 归结 为 以 自然 为基 础 的现 实 的人 , 并 主义 者 把探 寻 的 方 向指 向了生 产 领域 , 认 为地 租 是 剩余 价值 的 以此 完成 了对宗 教 的批 判 。 然而 , 马克思 指 出, 由于费尔 巴 哈没 唯 一 的形式 ; 亚 当・ 斯密 却把 剩 余价 值和 利 润视 为 同一 个东西 , 有 把 人 的活 动 本 身理 解为 感 性 活 动 , 不 了解 “ 革命 的”、“ 实 践 并 把 剩余 价 值 的 概念 扩 大 到 社 会劳 动 的一 切 部 门; 大 ・ 李嘉 批 判 的”活 动 的意 义 , 因 此 ,“ 当费 尔 巴哈 是 一 个 唯 物 主 义 者 图与斯密一样混淆剩余价值和利润; 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和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和当代价值

理走超蟲义的本质曹桂和当代价危•陈先达白恩格斯逝世后,尤其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曰马克思主义受到很多攻击,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不绝于耳。

这些言论尽管花样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开放性,以便“理直气壮■‘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因此,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关系到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关系到在实践领域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能不能真正念好马克思主义“真经”。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开放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于它是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作为检验标准的理论。

以事实为依据是科学性的前提。

任何科学,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违背事实的所谓理论只能是臆测甚至是谬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视事实,但不停止于事实,而是从事实中总结出规律,这就是实事求是,规律性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核心内容;而且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作为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理论,以保证自己理论的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的、不可遏止的时代吸引力。

它从19世纪40年代西欧工人运动中的一个小小学派,发展到席卷全球,成为当今信奉者最多、力量最强、影响最大的思想体系,根本原因在于:它把科学性和革命性内在地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又是革命的理论。

它的产生本来就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需要。

不主张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根本不是马克思主义,而是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跳蚤”。

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到现在,马克思所期待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结,是进行式而非完成式,因此,是否承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是判断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革命的内涵非常丰富,方式多种多样。

并非只有用暴力推翻旧政权才叫革命。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也是革命党。

中国共产党仍然要进行革命,包括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苏东剧变后, 马克思主义一度陷入低谷, 有人借机宣称, 马克思主义已经终结, 资本主义稳操胜券。

然而, 这种胜利的宣言, 在20 世纪末现实资本主义面临的困境和危机面前, 迅速地褪去了颜色, 欧美出现了广泛的“马克思复兴热”。

许多当代西方学者和思想家都公开承认, 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今时代最具活力的思想体系之一。

综合他们的看法, 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要点:第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分析, 只要资本主义继续存在, 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第二, 马克思的思想对于分析现代世界体系是必不可少的.第三, 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对现时代进行理论概括和批判现时代的资源。

在20 世纪末21 世纪初,英国剑桥大学和英国广播公司分别发起“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公元1000—2000 年)的千年第一学人”和“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的征询、推选活动,投票结果都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西方其他著名科学家或思想家爱因斯坦、牛顿、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位居其后。

马克思为什么能在英国这样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这么受欢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马克思主义似乎对全世界的主要问题都给出了答案。

有人这样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观察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僵死的教条。

BBC 发表评论文章说:“马克思的哲学观点、辩证唯物主义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世人手中解析所有复杂的经济、政治甚至科学机制的珍贵工具。

它让我们对所有过程具有一种全球观,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展开一种独特视角。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部分中没有过时的、依然闪烁着光辉的部分,最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我们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要反对凝固地、静止地、教条式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要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发展中的、不断变化的和活生生的.在当代,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最主要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对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及当代价值述论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及当代价值述论
与 争鸣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及 当代价值述论
吴 广庆
( 中共 中央党校 马克 思主义理论教研部 , 北京 10 9 ) 0 0 1 摘 要: 马克思恩格斯对“ 虚假意识” 的意识形态批判 以及对意识形态的经济根源性、 阶级性分 析, 反映 了马克思 主义 意识形态 的本质。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意识 形态的概念 、 内容、 方法等方面丰 富和发展 了 一理论 , 这 这对指导 当 代 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意识形态建 设要坚持 正确 的立场 、 观点和方法 , 牢牢掌握意识形 态的领 导权 , 正确应 对 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渗透 。
关键词 : 思主义 ; 马克 意识形态; 本质研究 ; 价值 中图分类号 : O O B 文献标 志码 : 文章编号 :0 2 7 0 ( 0 1)2 0 4 — 3 A 10 —4 8 2 1 1— 0 7 0
当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实生活“ 在意识形态上 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 道德、 。“ 宗教、 形而
马克思 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批判最初体现在他们合著 的 《 德意志意识形态》 他们 “ 中, 基本上完成 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 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 。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 想”n 。 l 从而建构起了唯物史观。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 , 中 马克思 恩格斯主要从“ 虚假 的观念体系” 含义上使用 “ 意识形态” 概念 , 指被“ 颠倒” 了的“ 虚假意识 ”即那些应 当受批判的“ , 以思辨哲学 方式出现的使实在神秘化的哲学和观念形态” l 。【 】 马克思恩格斯 指出,资产者 的假仁假义的虚伪的意识形态用歪曲的形式把 自 “
之上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后继者对意识形态本质 的相关论述 , 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 本质, 对当代意识 形态的理论研究和现实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意识形态的本质认识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是一种解剖和揭示意识形态本质的思想理论体系。

它旨在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以批判性的眼光审视和分析不同社会中的意识形态,揭示其中所蕴含的阶级利益和权力机构的支配。

这一理论的研究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首先启示我们,意识形态并非无中生有的东西,而是特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

它通过明确社会利益的驱动力,揭示了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和目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意识形态被统治阶级用来掩盖社会矛盾,控制和操纵人民,维护其自身的统治地位。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可以帮助人们认清这一现象,提高对社会现实的觉察和批判能力。

其次,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还揭示了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和意识形态的双重性。

意识形态既是权力机构与统治阶级的工具,也是支配阶级意识和被统治阶级意识的反映。

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被社会主义思潮所推动下,往往会以民主自由的名义,通过意识形态的讲解制度来维护其统治地位和意识形态的合法性。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试图露出这种伪装,并敦促人们超越表象,挖掘现实。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对当代中国也具有启示意义,尤其是在解读大规模宣传、舆论引导和意识形态讲解方面。

再次,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强调了意识形态的积极变革和历史进步的潜力。

意识形态不仅是权力机关的统治工具,也是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动力和工具。

批判意识形态不仅是揭示其阶级本质,更是为了唤醒人们的自觉性和主体性,推动社会自由平等的实现。

例如,在当代社会中,一些社会运动和群体抗议就是通过揭示统治阶级利益与意识形态背后的矛盾和合理性,发出对社会主义、人权和民主的呼声。

然而,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也需要我们从苛求与全盘否定中解放出来,更加注重理论的实践性和适应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方式。

尤其是在当代多元化、信息爆炸的社会中,理论的挑战和意识形态的变异需要我们更为深入地探讨和理解。

浅析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意义

浅析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意义

浅析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对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意义作者:闫瑶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5期摘要: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是增强政治合法性,维护文化自主性,为经济建设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外来思想的强势涌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呈现出一些新问题。

因此,在新形势下,以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探寻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建设一、马克思主義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不仅是特定的经济关系和物质生产方式的观念表现,而且直接构成了特定精神生活和思想关系。

”因此,从实践层面出发我们可以将其基本观点概括为以下三部分:(1)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形态》中,马克思将意识形态称为观念上层建筑,且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来阐述它如何产生及发展。

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明确指出,意识形态是对特定社会关系尤其是对生产关系的反映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在理论上也是一个由宗教,哲学,艺术等各种意识形式构成的有机思想体系。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者不仅要凭借如法庭、监狱等硬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政权,还要使如意识形态这样的“软手段”来教化和控制人们的思想。

“硬手段”和“软手段”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共同充当维护阶级利益的工具。

(2)意识形态没有历史: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意识形态绝不可能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单独存在和发展的,人的意识和现实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每个人的意识都是在他们的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他们有着怎样的实际生活,就会伴随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意识,作为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意识形态亦是如此。

马克思还认为,由于人类社会生活原本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那么,意识形态也不会是永久不变的,而是伴随着的社会生活的变化而不断更新。

因此,可以得出,意识形态是没有独立历史的。

(3)作为维护阶级统治工具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实践的观念表现,统治阶级将代表自己利益的思想文化灌输给社会成员,教化广大民众,从而维护自己业已建立的利益模式的稳定。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本源、发展和功能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本源、发展和功能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本源、发展和功能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作者:田恒国来源:《宁夏党校学报》2021年第03期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意识形态产生、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客观规律。

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对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

因此,统治阶级总是通过构建自己的一套意识形态体系,维护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在还没有消灭阶级和阶级统治之前,这些规律必然发生作用。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也需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那么这些意识形态的规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也必须自觉加以运用。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只有顺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运用意识形态生成、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原理,通过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维护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才能为实现共产主义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无产阶级;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1)03-040-008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对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能够起到独特的作用。

因此,统治阶级总是通过构建自己的一套意识形态体系,维护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马克思恩格斯致力于消灭阶级和阶级压迫,消滅国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进而解放全人类,当然也就必然要求消灭维护国家统治的意识形态,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著述中,对意识形态基本上持批判的态度。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意识形态产生、发展和发挥功能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是统治阶级实现政治统治需要运用的共同规律。

在还没有消灭阶级和阶级统治之前,这些规律必然发生作用,无法人为消灭。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也需要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那么这些意识形态的规律,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也必须自觉加以运用。

只不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为了维护少数人的利益,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意识形态是为了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地位与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地位与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理论这一概念从未得到马克思和恩 践和历史经验都系统地阐述了意识形态的 内容与基本含义 。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 全球化进程 的不断推进, 中国 会各层面的深刻变化 。由于世 界生活的开放性,人 民思想的
格斯在某一本著作中的明确界定。但在许多著作当中根据实 被推入世界经济的的发展洪流当中。这种剧变引起 了中国社
2 . 1 . 1 意识形态是 “ 观念的上层建 筑”
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 出意识 形态是 “ 观念 上的上层 做了明确 阐述 ,认为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必然产 生 以人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诞生于 1 9世纪 4 O年代中期。在西 建筑 ” 。在 《 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对意识形态在社会 中的地位 欧, 由于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资本主义进入 了蒸汽机 时代 。
马克思主 义意识形 态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 史的地位与当代价值
周 盈 红
( 西北 民族 大 学马克 思主 义学 院 甘 肃 ・ 兰州 7 3 0 0 3 0 )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 文化多元化 的背景下,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着严峻的挑 战。 深入研 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中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的产生过程 、 重要地位具有现实意义 。当前 , 在马克主义发展史 中国化的进程 中, 马克思主 义意识形态理论也面临着新 的历史机遇和使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到今天 的
识形态理论 , 以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为基础 , 以无产阶级世界观 并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工具 。不存在任何“ 超 级阶级关系” 的意
和意识形态 为指导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意 思形态理论。它批 识形态, 都是具有物质生产 资料的阶级拥有 的精神生产资料。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是当代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

正如德里达所说:“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分析,对层出不穷的问题的解决,无不凸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以往的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始终聚焦于改变世界。

我们应该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品格,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回答时代的课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来实现。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卓有成效地回应来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挑战,继续引领时代潮流,就要实现自身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富有生命力和不断向前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

随着自然科学划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刻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发展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通过自己的体系创新总结和巩固其理论内容的创新,并进一步推动理论内容的创新。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换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二、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三、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事业的希望。

马克思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作为世界知名的思想家和社会理论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学说和理论,其中包括了对文化建设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并受到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他的许多文化建设思想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本文将就马克思的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的文化建设思想马克思主张文化是由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决定的,他将文化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

在他看来,文化不是超结构,而是生产方式的直接产物。

他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导致了文化领域的一系列问题,如意识形态的矛盾、意识形态的双重性、文化的异化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美术、哲学等等,并不是人们自己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存在的现实表现,反之,它们是这种存在的表现。

” 马克思还从历史的角度对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文化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关系的存在。

马克思的文化建设思想不仅包括对文化的本质和作用的深刻理解,还包括对文化领域的改革和重建的思考。

他主张通过改变生产关系、消除私有制和阶级对立,使生产资料公有化,从而消除文化领域的矛盾和异化现象。

他提出了“消除异化”的理论,认为只有通过消除异化,人们才能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主人,并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

马克思的文化建设思想是在他的社会批判理论基础之上提出的,这一思想旨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现实和可能性,以及社会的理想状态。

马克思的文化建设思想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1. 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马克思的文化建设思想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根源,对当前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解析。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是受到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制约的,文化是为了服务于剥削阶级的利益而存在的。

他极力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文化领域的矛盾和异化现象,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是虚假的、异化的。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兼论马克思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兼论马克思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差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兼论马克思与阿尔都塞
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差异
安亚玲
【期刊名称】《焦作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5(000)001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建立在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误读的基础上的。

阿尔都塞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的代表,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在很多方面进行了丰富和发展,这一建树在其思想建构中尤为重要,但是他最终背离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初衷。

文章试图从四个方面把马克思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比较,从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更好地指导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化建设。

【总页数】4页(P1-4)
【作者】安亚玲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 1000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81
【相关文献】
1.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存在论转向——兼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J], 杨生平
2.后马克思主义对葛兰西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J], 郭咔咔
3.后马克思主义对葛兰西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与重构 [J], 郭咔咔;
4.赖希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的\"补充\"\r——基于阿尔都塞症候式阅读法的视域 [J], 程雪婷
5.从葛兰西、阿尔都塞到齐泽克——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文学批评的进路 [J], 潘婷婷;孟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意义

浅谈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意义

浅谈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与当代意义作者:任强来源:《进出口经理人》2017年第10期摘要:在后冷战时期,意识形态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在该领域的较量更加激烈,所以,我们有必要加强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起源的追溯,这对于学习、批判我们当代的“意识形态终结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快的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关键词: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内涵;当代意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基于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并且通过文化形态转化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形成意志功能。

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建设必须以多元文化为基础,坚决抵制“贬文化意识形态”,积极加强对“意识形态模糊论”的研究与分析,从而有效解决其中的问题。

为了促进我国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明确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唯物基础,在意识形态领域促进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文化形态转化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是虚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意识形态的虚幻性是它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进行了颠倒,在历史的唯物主义认识中,生活不是由意识决定的,而是意识由生活决定的。

但是,一切意识形态都把思想和概念看作是决定性的原则,认为观念世界统治和决定着人们的现实世界,而现实世界则是观念世界的产物。

当时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也是如此,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这种历史观给予了批判。

他指出,德国人认为他们所说的、所想的都是人大脑思考后的产物,于是他们认为人们之间的关系、一切行为举止等,都受到一定的束缚和限制,这都是他们意识的产物。

第二,意识形态的虚幻性是指意识形态具有独立性的假象,意识形态发展中不重视历史的现实基础作用,将历史作为纯粹意识中的发展过程,认为“批判”是历史的动力。

就如青年黑格尔派玄想家,他们满口讲的都是“震撼世界”的词句,他们对反对词句的斗争,明确的表达了他们的意识活动。

重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重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重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作者:付雨欣高军来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年第01期摘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和看待现阶段我国意识形态问题指明了方向。

对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条件下,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并将其用于解决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在整个社会建立起科学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重大意义。

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全社会、各领域的通力配合,共同进步。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基本内涵;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54-03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是我们党的首要任务。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和灵魂。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领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从社会的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出发,运用科学的手段阐述什么是意识形态,并对它的起源、本质、发展类型和社会功能进行分析和学习。

在现阶段,重新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不仅有助于深刻把握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同时也对指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一、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与发展意识形态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话题,自从它正式提出不久,就与政治、权力、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指代社会观、价值观的专有名词。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德斯图·德·特拉西引入西方哲学史,对这一概念的使用主要见他的《意识形态的要素》(1801-1815)一书。

根据其理论,意识形态是指“关于观念的学说”,主要研究观念的起源、界限和认识的可靠性问题。

显然这是一个主要涉及认识论的重要哲学概念。

在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上,学术界存在不同意见,分歧主要在于,有的学者认为意识形态在马克思那里是一个否定性概念,意在强调被称为意识形态的观念是对现实的虚幻反映,是虚假的意识,马克思主义本身不是意识形态,是科学;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认为意识形态是虚假的意识,但他们也在肯定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因为它毕竟是对虚假的意识的存在这一事实的正确反映。

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大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大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 校 阔
X i n X i a o Y l l m 1
文 化视 界
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大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邓 宏艳
( 山东滕 州市委 组 织部 , 山东 枣庄 2 7 7 5 0 0 )
摘 要: 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 的理性 审视 , 马克思形成 了关于社会发展三大形态理论。 梳理该理论的发展梗概、 解析其 内 容, 对于准确定位我国当前的历史进程、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全面贯彻落实以人 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凡意义。
价值。 1 . 对 于科 学定位 中 国 当前所 处的 社会 发 展 历 史方位 具 有 重
要 作用。马克思对社会发展 的思考有其 清晰脉络及发展历程 , 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我们要综 合两种不 同的形 态理论 , 深入探析我 国当前社会 发展诸多现实情况 , 才能客观
准确地定位。依据其理论 , 我国还未 到达第三大社会形 态 , 因 此只能将现阶段定位于社会发展第二大形态 , 并在初始 阶段。
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意义非凡 。 2 . 为 准确 理 解我 国实行 社会 主 义 市场 经 济体 制提 供 理 论依 据。在社会发展第二大形态 , 物的依赖 、 商品交换是人们赖 于 生存 的必要条件 ,我们 国家现 阶段 的社会 发展同样也无法跨 越这一社会形态。所 以基于对现 阶段社会 历史发展 的现实情 况, 顺应 社会 发展的内在规律 , 在社会 主义制度下发展社会 主 义市场经济是我们能够做 出的唯一正确抉择 。当然 , 这不是被 动适应 ,我们在发展 中也要注意 摒弃市场经济 中无法避 免的 内生 问题 , 将 经济 只作 为发展的手段 , 真正要促使人 的全 面协 调发展 , 最 终 实 现 向 高 级发 展 阶段 的 跃 升 。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是现代世界著名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的现代性批判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当代社会和思想界。

本文将重点探讨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及其当代价值,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思想主要体现在两部著作中:《资本论》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和矛盾,对人类的本性、自由和幸福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1. 资本主义的异化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造成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人们的异化。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被少数人垄断,工人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生存,这样就会让工人和他的劳动进行分离,劳动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机械的活动,和人的本性、本我、价值观念等形成了巨大的冲突,从而产生了灵魂的寂寞、心灵的空虚等问题。

2. 现代社会的物化马克思还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是造成人类现代性危机最根本的原因。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一切都是以物化为前提,人变成了物,物变成了人,物的支配性大大增加,人类的自由、幸福等价值被压抑、弱化。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被迫过分强调物质利益,追求名利,完全舍弃了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人格。

3. 社会的疏离和分裂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现代性使得社会出现了疏离、分裂等问题。

现代社会的个体,互相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弱,独立行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这样,不仅更加加剧了人们的孤独感、失望感、沮丧感等情绪,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分化、不公和敌对。

4. (虚假)意识形态的掩盖马克思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给人带来了很多迷惑、欺骗、误导和疑惑,因为这个社会需要一种精神单位,这种精神单位可以把支配的权利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同时它又可以被认为是很公正和民主的。

这个单位就是官方意识形态。

马克思认为,官方意识形态是一种“虚假意识形态”,它通过精心的洗脑、公关等手段,使得整个社会看似民主、自由,实际上是“事实上的专制”。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构想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构想

2018·10摘要:新时代,多元意识形态处于相互竞争、冲击与对抗的状态,西方向中国渗透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其手段更加多样、形式更加隐蔽、力度更加强劲,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面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不断蔓延的趋势,有必要审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之维,以便进一步发挥好其导向、辩护、凝聚、动员、约束的功能。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政治、话语、理论、文化价值分别体现为:维护党执政安全,巩固国家政权;夺取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阵地;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与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水平。

关键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价值构想作者简介:徐建飞,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扬州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法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江苏扬州225009)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18JDSZK143)、2017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题研究项目(2017SJBFDY817)、2017年度江苏省教育系统党建研究会课题(2017JYDJ-YB0134)、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课题(YZUJX2018-34C )、2017年扬州大学组工研究课题(ydzg2017001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18)10-0042-04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构想□徐建飞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继者们在实践基础上、在理论斗争中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并凭借唯物史观的利器对形形色色传统意识形态深刻批判与解构,逐步建构起以马克思主义为内核、反映实践诉求、与时俱进的科学意识形态理论体系,成为引领无产阶级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精神的太阳”。

[1](P1)新时代,多元意识形态处于相互竞争与对抗的状态,西方国家向中国渗透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其手段更加多样、形式更加隐蔽、力度更加强劲,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政学院研究生作业(硕士研究生)学生姓名:姜冬梅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年级:2013级学生类别:学历硕士课程名称:思想政治教育经典著作选读课程类型:②专业课开课时间(学期):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授课教师姓名:程立涛提交作业时间:2015年3月9日成绩:教师签名: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姜冬梅[摘要]:马克思是现代意识形态概念的创立者,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第一次把意识形态的概念导入其理论,赋予意识形态以全新的含义,使它成为具有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三重性质的概念,并且建立了意识形态理论,他的一些观点影响并支配了后来的意识形态理论。

马克思意识形态具有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是实践的和批判的这两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我们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理论基础。

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努力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方向。

[关键词]:马克思意识形态;当代价值一、意识形态相关概念剖析意识形态(Ideology)一词的原意是指向人们解释观念上的成见和偏见的根源的观念科学,它首次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被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提出来的,1796年特拉西在其著作《意识形态原理》一书中将观念科学称为意识形态。

马克思把法国观念学家对观念的认识论进行分析,并把其改造为社会学和政治学分析,赋予意识形态以全新的含义,使其成为一个具有哲学、社会学、政治学三重性质的概念。

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对后世有着重要的影响。

意识形态一词自从被提出来后就一直是个复杂多变的概念,它在不同的使用者那里分别被赋予否定性、肯定性和中性的含义。

随着学者们对意识形态研究的深化,逐渐形成了对意识形态内涵的广泛性的认识,即意识形态是指在阶级社会里,适应并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中的思想上层建筑那部分内容。

它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价值观念体系,是统治阶级观念、观点与概念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等意识形式。

它是一个阶级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社会理想的理论依据。

二、马克思意识形态的特征1、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形成的基础是阶级和国家,阶级性是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所以它具有科学性。

列宁认为,由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客观真理相符合,实现了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具有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所以它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巨大思想武器。

他认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3]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无产阶级的最大贡献就是他们教会无产阶级用科学的思想代替了幻想与空想,促进无产阶级思想理论的丰富。

每一个统治阶级为了达到影响、教化与说服人们的目的,总试图把代表自己阶级的意识形态上升到代表全民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在任何时代,世界上其实根本不存在超阶级的意识形态。

对于无产阶级来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代表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科学的思想,它的阶级利益符合人民群众的普遍利益与公共利益。

无产阶级在斗争中他们向公众表明自己的意愿,始终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

无产阶级与其他阶级不同,它们实实在在代表最广泛人类的利益,是人类根本利益的体现,因此,在不同时期都能广泛地联系群众。

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上具有科学性与阶级性统一的鲜明特征。

2、实践性与发展性相容马克思与恩格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完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性与发展性是相容的。

意识形态是阶级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无产阶级的产物,当不同国家无产阶级建立自己的政权后,就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断研究与完善,形成适合国情的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这是与资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完全对立的,他提出要通过积极地教育工人阶级,提升他们的思想意识、政治意识,使他们自觉地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丰富头脑。

毛泽东和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毛泽东指出:“许多人不敢公开承认人民内部存在矛盾,正是这种矛盾推动着我们社会向前发展。

”邓小平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江泽民进一步提出了“三个代表”思想,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体系。

三、意识形态的功能关于意识形态的功能,我们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是其经济功能。

意识形态有着重要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企业中它能增强内部团结,减少内耗;另一方面,在市场中它能规范经济行为,维护经济秩序,保证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其次是其政治功能。

对于统治阶级来讲,意识形态能够整合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增强社会成员对统治阶级政权合法性的认同,从而起到巩固和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统治阶级都要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原因。

最后是其文化导向功能。

作为思想层面的产物,意识形态对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意识形态在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它规定和制约着文化建设的方向,而且,文化中的意识形态现象无法磨灭。

四、坚持马克思意识形态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所具有的当代价值是我们取得社会建设新成功的思想法宝和行动指南,我们应当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来分析和批判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更好地指导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建设。

1、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指导思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充斥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尤其是近年来,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以及我国古代一些封建、迷信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思想阵地,正确的思想不去占领,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非无产阶级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去占领。

马克思主义是被历史和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坚定的思想理论指导。

2、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引导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的产物,是一定时期内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得到广泛传播并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和作用的思想倾向、思想潮流。

就其社会作用来看,有积极思潮和消极思潮、先进思潮和落后思潮、进步思潮和反动思潮等。

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社会思潮对社会运动的先导作用,是任何执政党都必须高度重视的。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和分析当今各种社会思潮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既注意政治方向的辨别,又注意理论正误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社会思潮的正确引导,不断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的引导力。

3、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意识形态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加强和完善共产党的建设对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没有放松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对士兵、党员干部以及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党员干部,要加强对他们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等方面的教育;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要加强对他们共同理想的教育,积极培育国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围绕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而共同奋斗。

另外,党还要注重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规律,跟随时代发展不断提高自身对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能力,切实关注人民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提高社会成员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4、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源泉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框架中处于核心和基础地位。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理论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论显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一致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的理论来源。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7] 陈文卿.试论意识形态之特征[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6月增刊.[8] 吴广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质及当代价值述论[J].理论导刊,2011(12).[9] 王芳.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概念及其当代价值[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0] 仰海峰.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探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4).[11] 倪志安.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12] 张玲娜.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当代价值[J].人民论坛,2013(5).[13] 杨艳春.马克思意识形态科学性的当代价值[J].山东社会科学,2007(11).[14] 葛晓梅.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安徽大学,2004年5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