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城市规划和城市空间布局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优化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优化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优化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的优化成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城市规划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和高效的交通体系,使城市发展更加可持续和平衡。

而空间布局优化则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环节,它关乎城市的发展方向、产业布局以及人们的生活品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优化的问题。

首先,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优化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工业化、商业化的迅速发展不断增加了对城市资源的需求。

如果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不得当,将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等问题。

因此,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潜力,合理规划人口分布和用地结构,将有助于提高城市的环境品质和生活质量。

其次,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优化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城市规划可以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经济效益。

例如,合理规划工业园区和商业中心,将有助于匹配资源供给和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此外,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还有利于发展现代服务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服务业可以实现虚拟化和无地域限制,这给城市空间布局带来了新的思考。

通过合理规划,可以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同时,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优化也与人们的生活品质密切相关。

一个合理规划的城市能够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

例如,规划合理的居住区,可以让人们享受到宜居的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和噪音干扰。

合理规划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学校、医院、图书馆等,能够方便民众的日常生活。

此外,合理规划的城市还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优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城市的变化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各方利益和权益。

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往往存在矛盾和冲突,如开发商追求利益最大化,政府追求公共利益等。

其次,城市规划需要长远的规划思维,而短期利益往往容易成为制约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优化的障碍。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空间布局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空间布局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空间布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与规划成为了当代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空间布局涉及到城市发展方向、功能分区、用地规模,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效益、空间效益以及环境生态效益。

因此,科学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空间布局至关重要。

一、规划的核心目标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协调城市用地空间布局与城市发展需求,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环境质量,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城市的产业优化和升级需求,避免过度集中某一特定产业,引导产业分散布局,提高城市竞争力。

二、空间布局的原则城市空间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城市布局的整体和谐性原则、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协调性原则、用地利用效率与空间适度开发原则、空间利益的均衡与公平原则、空间整体疏导与区域协调发展原则。

1.城市布局的整体和谐性原则城市规划的整体和谐性原则是指在城市空间布局中注重形成具有合理结构、合理比例的城市整体布局,使得城市内的各个区域之间形成良好的社会与经济联系,满足城市功能的全面发展需求。

2.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的协调性原则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与空间布局应当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平衡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的保护,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同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布局生态绿地,提高城市的生态可持续性。

3.用地利用效率与空间适度开发原则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应充分考虑用地的效益和效率问题,合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要以节约用地为基本原则,避免过度占用农田和生态敏感区,注重充分利用城市闲置土地和老旧厂房,进行合理的城市更新和再利用。

4.空间利益的均衡与公平原则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应以公正、公平的原则安排土地利用空间,注重各社会阶层的利益平衡,避免土地利用造成的社会不公现象。

要加强政策的引导,合理调控土地市场,保障市场供求平衡和价格公正。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23年度:【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1.1 规定目的:本规定的目的是规范城市规划管理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和建设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

1.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领域内的技术工作,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

第二章城市总体规划2.1 总体规划编制程序:(1)_____。

(2)_____。

2.2 总体规划编制内容:(1)_____。

第三章详细规划3.1 详细规划编制程序:(1)_____。

(2)_____。

3.2 详细规划编制内容:(1)_____。

(2)_____。

第四章城市设计4.1 城市设计编制程序:(1)_____。

4.2 城市设计编制内容:(1)_____。

(2)_____。

第五章监督管理5.1 监督管理职责:(1)_____。

(2)_____。

5.2 监督管理方式:(1)_____。

(2)_____。

【总结】1、本文档所涉及简要注释如下:本文档主要规定了城市规划管理技术方面的规范和要求,包括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目的是为了促进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

2、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国家、地区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空间形象,编制城市用地总体规划、城市基础设施总体规划等。

(2)详细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确定区域、单元、街区、建筑物等规划要素的布局、功能、建设标准等,编制出具体的规划图。

(3)城市设计: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要求,对城市空间形象进行设计,包括城市公共空间、道路、建筑物等。

3、本文档执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纠纷问题,以及法律解决方案:(1)关于城市规划违规问题的纠纷,可以依据《城市规划法》进行处理。

(2)关于城市设计、详细规划等违规问题的纠纷,可以依据《城市建设管理条例》进行处理。

(3)关于城市规划技术方面的争议,可以依据《城市规划技术标准》进行处理。

青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青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2023年度:青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节目的和基本原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促进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协调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山东省城市规划条例》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城市规划,是指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城市设计等规划活动的管理。

第三条本规定所适用的范围,是指青岛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管理活动。

第四条城市规划管理应当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城市和人民生活环境的优化提升;(二)注重规划功能和空间布局的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三)保障公共利益,在尊重居民合法权益和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落实城市规划的公共性、基础性、先导性、长远性、统筹性;(四)加强规划管理体制建设,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水平。

第二节职责和管理机构第五条市政府、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分别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规划管理工作负总责,承担以下职责:(一)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对城市规划的协调、监督和指导工作;(二)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负责编制本市城市规划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详细规划,并对专项规划进行监督管理;(三)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制定城市规划管理的配套政策和技术标准,制定城市规划审批和验收制度,加强对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全过程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各区政府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组织编制本辖区城市规划,履行好城市规划的管理职责。

各区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在组织编制本辖区城市规划的同时,要承担好对本辖区城市规划的监督管理职责。

第七条市规划局是市人民政府的城市规划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本市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市规划局设立城市规划与土地管理、城市设计等部门,承担以下职责:(一)制定和完善本市城市规划管理的政策和技术标准;(二)组织编制本市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详细规划,并对专项规划进行监督管理;(三)负责城市规划审批和验收工作,加强对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四)负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设计工作;(五)负责城市空间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优化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优化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优化城市规划是指通过对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功能组织进行合理设计和调整,以期达到经济、社会、环境多方面的优化。

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优化成为了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提高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的关键手段。

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人文、自然、社会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优化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的目标包括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降低能源消耗、提高交通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城市规划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如城市人口结构、交通网络、土地利用、建筑风格、自然环境等。

城市规划的首要任务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空间的有效利用。

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助于提高城市的密度和承载能力,减少土地浪费。

一方面,可以通过合理布局建设更多的公共设施,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

另一方面,可以建设更多的绿地和公园,增加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提供适宜的休闲娱乐场所。

此外,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系统也是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优化的重要方面。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动脉,合理优化交通系统有助于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和排放污染。

通过合理规划道路网、发展公共交通以及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少私人汽车使用,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此外,引入智能交通系统和新能源交通工具等技术手段,也有助于优化城市交通。

另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保护和恢复城市的自然环境。

城市规划应该考虑到自然生态系统和城市人居环境的统一,寻找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的协调点。

通过合理规划保护自然景观、湿地、水源地和耕地等资源,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同时,也需要注重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减少污染和噪音,提供清洁的空气和饮用水源。

最后,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优化还需要考虑到社会公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城市规划应该倾听市民的需求和意见,确保城市的发展是符合市民利益和需求的。

同时,也需要思考城市发展的经济可持续性,通过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推动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降低城市的经济风险。

规划方案的城市空间布局

规划方案的城市空间布局

规划方案的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空间布局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乎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走向。

一个科学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的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规划方案的城市空间布局,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思考。

一、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性城市空间布局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它决定了城市内不同功能区的位置和相互关系。

一个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城市的效益和竞争力。

同时,它也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可以提供便利的交通网络,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通过合理规划道路、公共交通系统和步行、骑行等非机动交通方式的结合,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交通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城市空间布局还关乎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

通过合理规划绿地、湿地和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空间,可以提供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可持续性。

二、城市空间布局的原则1.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因此在城市空间布局中,需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集约化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的使用强度,减少土地浪费。

同时,也要注重保护农田和生态用地,确保城市的粮食安全和生态可持续性。

2. 产业与居住的协调发展城市空间布局应该注重产业与居住的协调发展。

可以通过规划产业园区和科技创新中心等,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产业竞争力。

同时,也要合理规划住宅区和商业区,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商业环境,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3. 优化交通网络交通是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出行便利。

因此,在城市空间布局中,需要优化交通网络,提供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完善的道路网络。

可以通过规划地铁、轻轨、公交等公共交通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缓解交通压力。

4. 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城市空间布局应该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持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3.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3.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第三章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第一节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一、城市规划的任务1、是“空间体系规划”的组成部分2、作用3、任务二、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1、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2、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3、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第二节中国的城市规划体系一、城市规划法规体系1、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地方城市规划法规体系2、技术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二、城市规划编制体系1、城镇体系规划: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2、城市总体规划: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和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

3、城市详细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4、城市设计三、城市规划行政体系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1、国家2、省、自治区、直辖市3、城市四、城市规划的组织编制(一)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分区规划。

具体工作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承担。

(二)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组织制定近期建设规划。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者城市分区规划组织编制。

(四)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

五、城市规划的审批(一)城市规划纲要要经城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

(二)城市总体规划(三)人防规划(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五)城市分区规划(六)城市详细规划第三节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工作特点一、基本内容1、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2、论证、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及技术经济指标3、合理选择用地、确定功能布局4、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5、拟定新区开发、旧区改造的原则、步骤及方法6、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设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7、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8、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9、提出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二、工作特点1、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2、城市规划是法制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3、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4、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5、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实践性——要付之实现三、城市规划的成果1、规划文件A文本B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各专题规划等2、图件第四节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一、调查研究的方法1、现场踏勘或观察调查2、抽样调查或问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调查4、文献资料的运用二、调查研究的工作阶段1、现场踏勘2、资料收集及整理3、分析研究三、基础资料的内容1.城市勘察资料2.城市测量资料3.气象资料4.水文资料5.城市历史资料6.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料7.城市人口资料8.市域自然资源资料9.城市土地利用资料10.工矿企业单位的现状及规划资料11.交通运输资料12.各类仓储资料13.城市行政、经济、社会、科技、文教、卫生、商业、金融、涉外等机构以及人民团体的现状和规划资料14.建筑物现状资料15.工程设施(指市政工程、公用设施)资料16.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区、文物古迹、优秀近代建筑资料17.城市人防资料及底下建筑物、构筑物的资料18.城市环境资料第五节城市规划的层面及其主要内容一、城市规划的层面和阶段层面:1、战略层面2、建设控制引导层阶段:1、总体规划纲要2、城市总体规划3、分区规划(大中城市)4、详细规划二、城市总体规划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中心城区规划3、分区规划(大中城市)(一)总体规划的内容1、纲要的内容(1)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

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发展规划中的城市空间布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发展规划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城市空间布局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状况。

本文将从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性、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性城市空间布局是城市发展规划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能够提高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交通拥堵,改善环境质量。

首先,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能够提高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的发展效益。

通过科学规划,将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功能区合理分布,可以降低资源的浪费,提高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能够减少交通拥堵。

城市发展过程中,交通拥堵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可以减少人口和交通集中在某一区域,分散交通流量,缓解交通压力。

最后,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能够改善环境质量。

城市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能够将工业区远离居住区,减少环境污染对居民的影响,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城市空间布局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城市空间布局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城市空间布局不够合理。

在一些城市中,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导致城市的功能分区模糊,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其次,城市空间布局存在不均衡的问题。

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区域过度拥挤,而一些新兴城市的中心区域却相对较空旷。

这种不均衡的城市空间布局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城市功能的不完善。

最后,城市空间布局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在一些城市的规划中,对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的考虑不足,导致城市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三、城市空间布局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解决当前城市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我国应该在未来的发展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规划管理手册

城市规划管理手册

城市规划管理手册第一章:总论 (2)1.1 城市规划概述 (2)1.1.1 发展历程 (3)1.1.2 定义 (3)1.1.3 目标 (3)1.1.4 主要任务 (3)1.2 城市规划管理原则 (3)1.2.1 坚持以人为本 (3)1.2.2 符合法律法规 (3)1.2.3 坚持可持续发展 (3)1.2.4 集中统一管理 (4)1.2.5 保障公共利益 (4)1.2.6 注重规划实施 (4)第二章:规划编制与审批 (4)2.1 规划编制程序 (4)2.2 规划审批流程 (4)2.3 规划调整与修订 (5)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 (5)3.1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5)3.2 土地利用规划内容 (5)3.3 土地利用规划管理 (6)第四章:城市设计与管理 (6)4.1 城市设计原则 (6)4.2 城市设计内容 (7)4.3 城市设计管理 (7)第五章:基础设施规划 (8)5.1 基础设施规划原则 (8)5.2 基础设施规划内容 (8)5.3 基础设施规划管理 (8)第六章:环境保护与治理 (9)6.1 环境保护规划 (9)6.1.1 规划目标 (9)6.1.2 规划内容 (9)6.2 环境治理措施 (9)6.2.1 污染防治措施 (9)6.2.2 生态修复措施 (10)6.2.3 环境监测与预警 (10)6.3 环境保护管理 (10)6.3.1 管理体系 (10)6.3.2 政策法规 (10)6.3.3 监管执法 (10)6.3.4 宣传教育 (10)第七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10)7.1 历史文化名城概述 (10)7.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1)7.2.1 保护原则 (11)7.2.2 保护内容 (11)7.3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 (11)7.3.1 管理体系 (11)7.3.2 管理措施 (12)第八章:城市更新与改造 (12)8.1 城市更新概述 (12)8.2 城市更新规划 (12)8.3 城市更新管理 (13)第九章:城市规划实施与监督 (13)9.1 规划实施原则 (13)9.2 规划实施措施 (14)9.3 规划监督与检查 (14)第十章:城市建设与管理 (15)10.1 城市建设概述 (15)10.2 城市建设管理 (15)10.3 城市建设法律法规 (16)第十一章:城市公共服务与管理 (16)11.1 城市公共服务概述 (16)11.2 城市公共服务规划 (17)11.3 城市公共服务管理 (17)第十二章: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 (18)12.1 城市安全概述 (18)12.2 城市安全规划 (18)12.2.1 安全风险评估 (18)12.2.2 安全规划目标 (18)12.2.3 安全规划内容 (18)12.3 城市应急管理 (19)12.3.1 应急预防 (19)12.3.2 应急响应 (19)12.3.3 应急恢复 (19)第一章:总论1.1 城市规划概述城市规划是一种旨在指导城市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公共活动。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第一章:引言城市规划设计是指基于城市现状以及未来发展需求,通过综合考虑人口、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对城市进行全面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它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并为未来城市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将针对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展开论述,旨在探讨如何制定出可行且有效的城市规划。

第二章:城市分析在制定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城市进行全面的分析。

这包括对城市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产业基础、交通状况等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深入了解城市的特点和问题,才能为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1 自然环境分析自然环境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在自然环境分析中,需要考虑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水资源等因素。

同时还要考虑自然灾害的潜在影响,如地震、洪水等,为规划设计提供应对策略。

2.2 历史文化分析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规划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历史文化分析中,需要了解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遗产、特色建筑等,以及城市居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通过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为规划设计增添独特的魅力。

2.3 经济发展分析城市的经济发展是城市规划的核心目标之一。

在经济发展分析中,需要考虑城市的产业结构、就业情况、经济增长速度等因素。

通过深入分析城市的经济状况,可以为规划设计提供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策略。

2.4 交通状况分析交通状况是城市规划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在交通状况分析中,需要考虑城市的道路网络、交通设施配套、公共交通发展等。

通过分析城市的交通状况,可以为规划设计提供合理的交通规划,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和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第三章:规划目标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是指通过城市规划设计要实现的目标和愿景,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质量。

规划目标应该具备可行性和可量化性,能够指导城市规划设计的具体实施。

3.1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原则之一,也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目标。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第一章: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的概念城市规划是一种现代城市管理的方式,是指对城市、城镇、工业园区、旅游地等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规划和管理。

它是对城市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长远性思考,旨在保障城市的健康、平衡和持续发展。

空间布局涉及到城市内部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空间组织和配置,包括道路、住宅区、商业中心、工业区、绿地、公园、医疗设施等建设和布局。

一个城市的空间布局是表现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的一种关键方式。

第二章: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的重要性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是一个城市长期发展的基石。

一个合理的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可以提供高质量的生活、建立更加美好的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增加市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也是城市宜居性的基础。

合理的空间布局可以使城市环境更加人性化和美好,将城市划分为居住、生活、工作和娱乐等多个区域,促进各项服务平衡发展,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城市环境。

第三章: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间的关系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是相互关联的,彼此之间有着相互影响。

城市规划决定了城市的建设发展,空间布局影响了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空气质量等因素。

因此,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必须高度协调,避免互相制约和影响。

同时,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也可以互相促进,让城市更加合理发展。

合理的城市规划可以为空间布局提供方向和导向,空间布局提供了区域的具体实施方案。

第四章: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中的问题和挑战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例如,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划的滞后导致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常常顾眼前利益,忽略了未来的发展需求;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操作不当,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等。

因此,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的实践必须具有高度的理性、可持续性和技术性。

规划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确保城市发展能够长远持续。

同时,政府、企业和市民等各方需要密切合作,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推进城市的发展。

第五章: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和展望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包括城市不断变化的发展模式、日益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等。

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3)

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3)

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空间的优化布局和有机整合,根据《城市规划法》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福建省范围内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第二章规划编制第三条城市规划的编制应当科学合理,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保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四条城市规划编制应当依据科学的城市规划原则和技术方法,综合考虑城市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土地利用、交通运输、资源开发利用等因素。

第五条城市规划编制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第三章规划实施第六条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规划方案的要求进行,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违法违规实施。

第七条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确保规划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第八条城市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应当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规划管理第九条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十条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完善的规划管理制度,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十一条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资质管理,确保其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水平和能力。

第五章处罚规定第十二条违反本规定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包括罚款、责令停工整改等措施。

第十三条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对于故意违法规划行为,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十五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六条福建省既有的城市规划管理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以上为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3)的部分内容,具体内容请以法律文件为准。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内容概述:第一章城市规划的概念与方法- 城市规划的定义和目的- 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 城市规划的组织机构与程序第二章城市发展与规划- 城市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城市规划的历史沿革- 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三章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与特点- 城市空间结构的要素与形成机制- 城市空间布局的原则与方法- 城市功能布局的规划与调整第四章城市用地与土地利用规划- 城市用地规划的意义与目标- 城市用地规划的基本原则- 城市用地规划的分类与方法-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与步骤第五章城市生活与社区规划- 城市生活空间的需求与特点- 城市社区的定义和功能- 城市社区规划的原则与方法- 城市社区规划的实施与管理第六章城市交通与交通规划- 城市交通的发展与特点- 城市交通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交通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交通规划的控制与管理第七章城市环境与环境规划- 城市环境的问题与挑战- 城市环境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环境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环境规划的评价与监测第八章城市景观与景观规划- 城市景观的意义与价值- 城市景观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景观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景观规划的保护与管理第九章城市保护与保护规划- 城市保护的意义与目标- 城市保护规划的原则与步骤- 城市保护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保护规划的实施与监测第十章城市更新与更新规划- 城市更新的概念与动因- 城市更新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城市更新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城市更新规划的实施与评价第十一章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特点-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路径-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监测- 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展望附录:国内外城市规划实例分析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

二、城市规划的本质任务
是人类继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 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合理、有效和公正地创造有序的 城市生活空间环境。
第二节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特点和作用
一、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
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
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 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 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 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 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
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道路交通规划设计;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工程管线规划设计; 竖向规划设计; 估算工程量、拆迁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
益。
思考题:
• ⒈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城市规划任务各是什 么?有何区别? • ⒉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城市规划工作 的特点是什么? • ⒊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为多少年?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 容有哪些? • ⒋城市总体规划的成果的内容是什么? • ⒌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成果的内容有哪些? • ⒍城市规划审批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由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行政法 规和技术规范,组成完整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
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由以下不同层次的规 划组成: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 细规划。
城市规划行政体系
我国的城市规划行政体系由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行 政主管部门组成,即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 和城市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提出防治污染措施
提出城市防灾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 确定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传统街区的保护控制范围和保护措施,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重点

第一章城市产生与城市发展城市最为本源和最为主要的特征是:聚集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非农人口数量、产业规模和行政管辖的意义。

我国一般按行政建制设立中央直辖(省级)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及县级市四个级别。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空间分布有序的,联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城镇群体。

城镇体系并不是与城市同时产生的,它是在区域内的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镇体系的构成一般具备以下条件:①城镇群体内部各城镇之间在地域上是邻近的,具有便捷的空间联系。

②城镇群体内部各城镇均有自己的功能和形态特征。

③城镇群体内部各城镇从大到小,从主到次,从中心城市到一般集镇,共同构成系统内部的等级序列,而系统本身又是从属于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城市的特征:城市发展十分缓慢绵延时间很长,城市结构较为简单,城市成长主要采取有机生长方式,规划成长很少,城市的主要作用是政治的而不是经济的。

现代城市的主要特点:1城市趋向现代化、生态化、宜人化、家园化……2城市地域结构趋向分散,由单中心变为多中心城市;3城市职能倾向两极化:职能叠加和职能分化。

4城市个数继续增多,城市规模空前膨胀。

5城市化波及整个世界,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城市发展基本规律:一、城市发展的经济规律二、城市发展的人口规律三、城市发展的区域空间增长规律四、城市发展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技术集聚和服务集聚与完善的过程。

它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当代世界城市呈现如下主要特征:1、发展速度快且呈现持续加速的趋势;2、以20世纪中叶为界限,城市化发展的主流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3、大城市迅速膨胀并且在现代社会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主导地位;我国城市发展政策新趋势:1.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形成国家主体功能区2.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3.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第二章城市规划与城市开发建设城市规划定义: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

城市总规课程设计

城市总规课程设计

城市总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学生能掌握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3. 学生能了解我国城市化进程及城市规划的政策法规。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城市问题、提出规划方案的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进行城市规划的初步设计和分析;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的简单实践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关注城市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城市规划观念;2. 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敢于对城市规划提出合理建议;3. 学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在规划过程中与他人沟通、协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城市总规的启蒙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对城市问题有一定的关注度,但尚需培养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城市规划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成课程目标。

通过分解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城市规划基本概念:介绍城市规划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原则;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安排:1课时2. 城市总体规划框架:讲解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空间布局、交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安排:2课时3. 城市规划实践案例:分析国内外城市规划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教材章节:第二章内容安排:2课时4. 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政策法规:介绍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城市规划相关政策法规;教材章节:第三章内容安排:2课时5. 城市规划方法与工具:讲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方法,如GIS、CAD等软件的应用;教材章节:第四章内容安排:2课时6. 小组实践项目:分组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简单设计,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教材章节:第五章内容安排:3课时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安排。

《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城市规划管理的监督和技术支持,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行性,推动城市规划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福建省城市规划条例》,结合福建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的技术规范及技术评估工作。

第三条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范应当根据城市规划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项进行制定。

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评估应当分别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城市建设项目审批和城市规划实施等不同环节进行。

第二章城市总体规划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城市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主导产业、主导功能、建设用地、绿地、道路、市政公用设施、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内容。

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素:(一)对城市的发展目标、战略定位及层次进行科学细致的研究,阐述发展计划、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等;(二)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居住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城市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等进行有计划、有序的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三)对城市的绿地系统、生态保护、水资源、大气环境、噪声控制、节能减排等进行科学规划,保障城市整体环境的协调、优美和可持续发展;(四)对城市规划编制所涉及的其他内容,进行详细勾画和规定。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以下阶段:(一)前期研究阶段:首先需要对城市概况、基础设施、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环境和面临问题等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确定发展目标、战略定位、城市空间范围、城市结构、土地利用总量等;(二)起草方案阶段: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制定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总体设计,确立各部分内容和空间结构;(三)方案审定阶段:经过城市规划部门的审定,将方案公告,接受公众意见,修订方案,并经上级部门审查后确定。

第三章城市规划标准第七条城市规划标准是指指导和规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践的基本原则、基准数值和具体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本法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

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本法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

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有关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第三条城市和镇应当依照本法制定城市规划和镇规划。

城市、镇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规划要求。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按照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确定应当制定乡规划、村庄规划的区域。

在确定区域内的乡、村庄,应当依照本法制定规划,规划区内的乡、村庄建设应当符合规划要求。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鼓励、指导前款规定以外的区域的乡、村庄制定和实施乡规划、村庄规划。

第四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耕地等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风貌,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符合区域人口发展、国防建设、防灾减灾和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的需要。

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当遵守土地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中合理确定城市、镇的发展规模、步骤和建设标准。

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中山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

中山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

《中山市城市规划管理规定》中府〔2007〕58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科学地制定和严格实施城市规划,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进行各项建设,必须遵守本规定。

本市行政区域(含陆域与水域)现状面积均为本市城市规划区。

本规定所称中心城区规划区,是指中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范围。

第三条依法制定的城市规划,未经法定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或者废止。

确需修改的,须报请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四条本市城市规划的制定、实施、监督管理,必须按规定公开。

行政许可事项直接关系他人重大利益的,应当告知该利害关系人。

第五条本市城市规划工作经费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以保障城市规划编制和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二章城市规划管理机构与职责第六条本市实行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制度,中山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规划委员会)是中山市人民政府进行城市规划决策的议事机构。

规划委员会委员由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

其中专家和公众代表人数应当超过全体委员的半数以上。

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由市人民政府从委员中指定。

规划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规划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中山市规划局是本市城市规划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城市规划制定与实施管理工作。

中山市规划局火炬开发区分局是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负责辖区内的规划管理工作。

各镇规划管理机构在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依照规定的权限负责辖区内的规划管理工作。

第八条中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以下简称城管执法主管部门)在中山市辖区范围内行使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

第九条本市有关行政职能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区办事处)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实施本规定。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章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章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3
9
三、城市规划与战略规划的相互关系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ESDP)
国土规划 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 展规划
区域规划
依据 反馈
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城市总体规划
协调
土地利用规划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3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3 18
(2)我国的城市分类 ①工业城市(单一工业、多种工业) ②交通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城市、海港城市、内河港 埠) ③商贸城市 ④科研教育城市 ⑤综合中心城市 ⑥县城 ⑦特殊职能城市(革命纪念性城市、风景旅游与休疗 养城市、边贸城市) 特点:以经济结构或用地结构等方面作为定性分类的 基础,未考虑城市人口构成等方面的差异
10
第二节 总体规划纲要
一、主要任务 · 研究确立总体规划的重大原则 · 确定城市化地域发展的重大部署 经相关部门审查同意后,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的 依据
二、主要内容(参见编制办法,共9条) 三、城市规划纲要的编制 1、多方案比较 2、规划成果:纲要文本、说明、相应的图纸、研究报 告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3 11


作用:城市性质决定着总体规划中的一些重要特征 如:风景城市与工业城市之比较
城市性质是城市建设的总纲,是体现城市的最基本 特征和城市总的发展方向

Principles of Urban Planning 3
14
二、城市职能
(一)何为城市职能 1、定义:职能——任务和作用 国内:城市在国家和地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 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 国外:城市所应具备的各种生产、生活、服务等各项作 用 2、城市的一般职能和特殊职能 (1)一般职能:指集聚于城市中的生产、流通、分配、 文化、教育、社会、政治等项职能中的为每一个城市都必 备的职能,即一部分职能 (2)特殊职能:与一般职能相反,指那些不可能为每一 个城市所必备的职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城市空间结构
• 1.含义:城市空间结构是由于城市各种 不同的经济活动对空间要求的差别而在 城市地域内部出现不同的组合格局,形 成不同的城市形态 。
–它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自然条件 在空间上的投影,是城市经济、社会存在 和发展的空间形式,表现了城市各种物质 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 系。
2.规划审批
直辖市的总体规划,由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国务院
审批;
省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和国务院指定城市的
总体规划,由所在地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
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其他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审批,其中市管辖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总体规划,报所在地
• A是CBD,B低收入居住区,C中等收入 居住区,D豪华居住区,E市郊
• (2)内容:旧城改造主要包括旧城区 人口疏散、经济社会结构调整、设施更 新、环境改善,建筑形体空间的再创新 以及人文感知空间塑造等。 • (3)类型:形态型旧城改造和功能型 旧城改造
①形态型旧城改造:是指旧城改造的重点 在于旧城区内建筑形体(态)以及总体 布局等外在性因素的更新和改善。
市人民政府审批;
其他建制镇的总体规划,报县(市)人民政府审批。 城市人民政府或县人民政府向上级人民政府报请审批城市总体规划
前,须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
3.实施
核心是对城市建设的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根据城市规划法规和批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规划区 内的各项建设活动所实行的审批、监督检查以及违法建设行为的 查处等各项管理工作的统称。
• 二、基本城市规划理论 • 1、“带形城市”理论
• 2.“田园城市”理论
• 3.“卫星城市”理论和“有机疏散”理 论
中心城
乡村
卫星城(a)
卫星城(b)
• 4.“邻里单位”理论
二、城市更新运动
• 1.旧城改造 • (1)含义:为了使旧城恢复其在城市 发展中的固有活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以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和环境,振兴城市 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
我国实行规划许可制度即“一书两证”制度:
• 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4.调整
一般为20年。
同时对城市远景发展作出轮廓性的规划安排。 近期建设规划是总体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期限 一般为五年(《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中提3-5年)。
第二节 城市空间布局
第三章 城市规划和空间布局
第一节 城市规划 • 一、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 1、概念: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 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各项建设的综合部 署和总蓝图。
• 2.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 (1)确定发展目标。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确定城市发展目标。 • (2)土地利用。确定城市各项用地种类、使用性质、 功能分区、数量比例。 • (3)空间布局。确定城市各项建设和实施的空间构 成、空间组合、空间形象,包括地上、地下空间资源 的开发利用。 • (4)建设部署。确定中长期发展建设目标、近期建 设目标和当前建设安排,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分期 实施。
二、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调整
• 1.编制
(1)基础资料收集;
(2)城市规划纲要; • 论证城市规划的技术经济依据和发展条件; • 拟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 论证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原则确定市域城镇布局; • 论证并原则确定城市性质、规模、总体布局和发展方向。 (3)方案阶段;(4)方案论证与评审;(5)方案审批;(6)公 布。
2.城市空间结构的要素结构特征 (1)城市土地利用成组成团,形成各种均质区。 即在城市中实行工业、居住、道路、游憩绿化 的合理功能分区,城市居住区向工业区就近配 套布置以形成比较均匀分散、相对自成体系的 工作--生活综合单元; (2)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构成城市各 级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心,围绕各级中心各 种职能有规律的排列; (3)在城市外围区域建立农副产品基地以及 工业卫星城镇等。这些城市要素的组合方式很 大程度上形成了不同城市空间。
②功能型旧城改造:是指以更新和改善旧 城区的固有功能为重点,在旧城区培植 新的城市功能生长点。
• 2.新区开发 • (1)含义:新区开发就是要加强和完 善城市功能,繁荣和发展城市经济,推 动城市社会进步。 • (2)类型:单一功能型新区和综合功 能型新区
①单一功能型新区:是指新区内部所承担 的城市功能的类型单一化。如城市加工 工业园区、城市保税仓储区、城市居住 区。 ②综合功能型新区:是指新区内部承担着 城市发展的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功能,而且这种功能在 规模和作用上大致相当,难以区分主次 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