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控制策略综述_苏玲
微网的能量管理及其控制策略
基于实验室微网监控平台,本文提出其能量管 理系统的构成、任务和工作流程。在满足负荷功率 需求和保证电能质量的前提下,能量管理系统还考 虑了微网在各种状况和约束下的经济调度和优化 运行。针对实验室微网运行控制,提出中央控制器 和局部控制器(DG 和负荷)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详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阐述了局部控制器在微网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控制
第 35 卷 第 7 期
电网技术
25
方法。通过建立实验室微网仿真模型,对上述控制 策略进行了验证。
1 微网结构
实验室微网结构如图 1 所示,其中分布式电源 包括 65 kW 微型燃气轮机(microturbine,MT)、10 kW 光伏电池(photovoltaic,PV)、40 kW 燃料电池(fuel cell,FC)和 20 kW 风力发电机(wind turbine,WT)。 储能元件为超级电容器组,电容取 0.5 F,储存的最 大能量为 25 kJ。L1 为重要负荷,L2 为一般负荷, L3 为非重要负荷。
The National Hig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863 Program (2008AA05Z216, 2007AA05Z249).
能质量等[1-5]。此时微网相对主配网可作为一个模块 化的可控单元,对内部提供满足负荷用户需求的电 能[6]。为实现这些优势,微网必须具有良好的能量 管理系统和灵活的控制策略。
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的合理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以下是搜集整理的内部控制论文参考文献,供大家阅读查看。
论文参考文献一:[1]刘健.新型三电平高压变频调速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D].华中科技大学2008[2]苏玲.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3]韩奕.微网及含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网保护算法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11[4]金强.分布式电源故障特性分析及微电网保护原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2[5]苏玲.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6]苏玲.水稻土淹水过程中铁化学行为变化对磷有效性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1[7]苏玲.契诃夫传统与二十世纪俄罗斯戏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8]吴大立.输电线路保护新原理及实现技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9]张侃君.特大型水轮发电机保护系统及其动模试验新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08[10]杨军.高温超导电缆保护理论与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11]夏勇军.大型水轮发电机故障暂态仿真及主保护优化的研究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12]邵德军.大型变压器暂态机理与保护新原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13]汪旸.高压电网有限广域智能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14]张禄亮.输电线路继电保护新算法及其在片上系统的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4[15]张兆云.微网继电保护与协调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16]张冠英.基于A型的剩余电流智能保护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17]王志华.超高压线路故障行波定位及高压变频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论文参考文献二:[1]阮丽丽.福建省县、市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福州大学2011[2]章靖.基于行为金融学的金融风险度量模型研究[D].福州大学2010[3]尹慧.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创造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4]刘慧龙,陆勇,宋乐.大股东“隧道挖掘”:相互制衡还是竞争性合谋--基于“股权分置”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9(01)[5]杨棉之.多元化公司内部资本市场配置效率--国外相关研究述评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7(11)[6]许艳芳,张伟华,文旷宇.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功能异化及其经济后果--基于明天科技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9(S1)[7]王晓成,夏恩君.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系族”的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08(34)[8]高雷,张杰.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8(09)[9]邵军,刘志远.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对其成员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来自中国企业集团的经验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8(03)[10]周倩倩.中国系族集团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11]SudipDatta,RanjanD'Mello,MaiIskandar-Datta.Executivecompensationandinternalcapitalmarketefficiency[J].JournalofFinancialInter mediation.2008(2)[12]ChongwooChoe,XiangkangYin.Diversificationdiscount,informationrents,andinternalcap italmarkets[J].QuarterlyReviewofEconomicsandFinance.2007(2)[13]邵军,刘志远.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的经济后果--来自中国企业集团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8(04)[14]冯丽霞,孙源.不同组织结构内部资本市场运行机制比较[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02)[15]丁忠明,王振富.公司董事会治理研究:综述与启示[J].上海经济研究.2008(01)[16]王后华.内部资本市场价值及其形成路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论文参考文献三:[1]陈国炎.广域后备保护原理与通信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2]李俊.深圳电网4·10大停电事件的处理及启示[J].南方电网技术.2014(01)[3]孔祥平,张哲,尹项根,王菲,何茂慧.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的电网故障电流特性与故障分析方法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4)[4]张建华,苏玲,陈勇,苏静,王利.微网的能量管理及其控制策略[J].电网技术.2011(07)[5]陈昌松.光伏微网的发电预测与能量管理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6]邓星.同杆并架线路继电保护与故障测距新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7]彭双剑.微网运行和电能质量控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1[8]赵波,张雪松,李鹏,汪科,陈健,李逢兵.储能系统在东福山岛独立型微电网中的优化设计和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01)[9]朱皓斌,吴在军,窦晓波,费科,陆金凤.微网的分层协同保护[J].电网技术.2013(01)[10]王瑞琪.分布式发电与微网系统多目标优化设计与协调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11]李伟.电子式电流互感器及数字化电站新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12]邓祥力.大型变压器保护新原理研究和装置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1[13]何志勤.基于故障元件识别的智能电网广域后备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14]苏玲.微网控制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与能量管理策略[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15]刘梦璇.微网能量管理与优化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2[16]范元亮.微网发电技术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2[17]李福东.基于分布式发电的微网智能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3[18]吴在军,赵上林,胡敏强,窦晓波.交流微网边方向变化量保护[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25)[19]张保会,王进,李光辉,郝治国,薄志谦.风力发电机集团式接入电力系统的故障特征分析[J].电网技术.2012(07)[20]李永丽,金强,李博通,李中洲.低电压加速反时限过电流保护在微电网中的应用[J].天津大学学报.2011(11)。
微网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微网控制策略研究综述【摘要】由于分布式电源各具特色,储能、负荷装置也不尽相同,为使分布式电源在并网以及脱离主网时实现无缝切换,通常需要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
本文主要阐述了国内外微网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微网控制方法的优点及局限性,探讨了微网控制的研究方向,给出了微网控制策略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微网;分布式电源;控制1.引言传统的庞大电力系统在适应负荷变化的灵活性与供电安全性方面存在很多弊端,加之常规能源的逐渐衰竭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重等因素使得全球的目光转向以新能源为主能源的分布式发电(Distributed Generation,简称DG)技术。
2.微网的概念微网是指由多个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Resource,简称DR)、储能系统、重要负荷和保护装置汇集而成的配电系统[1]。
分布式电源包括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机、燃料电池、燃气轮机、生物质能发电机等。
储能系统分为机械储能、电磁储能和电化学储能。
各种储能技术因不同的电能转换方式和存储形态,在储能容量、功率规模、功率和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单位容量和单位功率造价、响应时间以及综合效率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
微网是一个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保护和管理的自治系统,既可以与大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立运行。
在联网模式下,负荷既可以从电网或微网获得或输送电能(根据接入电网的准则)。
当电网的电能质量不满足用户要求或电网发生故障时,微网与主电网断开,运行于孤岛模式。
在孤岛模式,微网必须满足自身供需能量平衡。
微网技术克服了DR单独接入主网时对配电网造成的不利影响,其在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3.微网控制3.1 单个分布式电源控制方法常见的分布式电源接口逆变器控制方法分为恒功率(PQ)控制、下垂控制和恒压恒频(V/f)控制[14-16]。
(1)恒功率控制如图1.1所示,分布式电源接口逆变器采用PQ控制,其控制目的是使分布式电源输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等于其参考功率。
《基于多智能体的微电网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研究》范文
《基于多智能体的微电网功率协调控制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和微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电网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微电网能够实现能源的本地供应和利用,减少能源的损耗和污染,对实现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微电网的运行和控制涉及到众多可再生能源和各种不同类型电力设备,对电力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此,本文基于多智能体系统,提出了一种微电网功率协调控制策略。
二、微电网系统概述微电网是一种集成了可再生能源、储能设备、电力负荷等元素的独立电力系统。
其运行和控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如能源的供需平衡、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等。
在微电网中,功率的协调和控制是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所研究的微电网系统由多个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负荷等组成,这些元素通过多智能体系统进行协调和控制。
三、多智能体系统介绍多智能体系统是一种分布式人工智能系统,由多个智能体组成。
每个智能体可以独立地进行局部决策,并根据系统总体目标进行协同行动。
在微电网系统中,多智能体系统可以被用来协调和控制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元素,实现电力设备的优化运行和功率的协调控制。
四、基于多智能体的微电网功率协调控制策略针对微电网中功率的协调和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微电网功率协调控制策略。
该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构建多智能体系统模型:根据微电网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建立多智能体系统模型。
每个智能体代表一个电力设备或一个能源节点,具有局部决策和协同行动的能力。
2. 设计智能体间的通信机制:为了实现智能体之间的协同行动,需要设计一种有效的通信机制。
该机制应能够实时地传递电力设备和能源节点的状态信息,以及功率的供需情况,使智能体能够根据系统总体目标进行局部决策。
3. 制定局部决策规则:每个智能体根据自身的运行状态和接收到的信息,制定局部决策规则。
这些规则应能够考虑到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功率的供需平衡等因素,实现电力设备的优化运行和功率的协调控制。
智能电网中的微电网控制策略研究
智能电网中的微电网控制策略研究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能源供给形式的多样化,智能电网在能源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
而在智能电网的构建中,微电网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控制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智能电网中的微电网控制策略展开探讨,并探寻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前,智能电网中微电网的控制策略主要分为集中式控制和分散式控制两种形式。
集中式控制策略是指通过一个中央控制器对微电网进行整体调度和控制,通过统一的算法进行能量管理和优化控制。
这种控制策略能够实现高效的能量管理和优化,但是其依赖于中央控制器的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且容易受到单点故障的影响。
分散式控制策略则是将微电网划分为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具有自主的控制机制和决策能力,通过相互之间的通信与协作来实现整体的能量管理和优化控制。
这种控制策略能够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可靠性,但是由于每个子系统的独立性,可能会导致系统整体性能的下降。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种混合式的控制策略——分布式控制策略。
该策略将集中式控制和分散式控制相结合,通过在每个子系统中引入一个局部控制器,对局部控制器进行分布式决策,并通过中央控制器进行整体调度和协调。
这种控制策略能够充分发挥集中式控制和分散式控制的优势,既保证了系统整体性能的优化,又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传统的微电网控制策略已经不能满足新的需求。
因此,学者们开始关注一些新的控制策略和技术的应用。
其中之一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微电网控制策略。
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得微电网能够更加智能化和自主化。
通过采用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和模糊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微电网可以根据实时环境和需求来做出智能的决策和调度,从而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微电网控制策略正在研究之中。
例如,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控制策略,它可以将微电网中的分布式发电装置(如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等)模拟成一个虚拟同步发电机,从而实现对微电网的整体控制和优化。
《2024年微电网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范文
《微电网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供应模式,其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微电网能够整合分布式能源资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并通过智能控制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供应。
本文将针对微电网的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微电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微电网的基本概念及组成微电网是指通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将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负荷等有机结合,形成一个能够自我控制、管理和优化的独立电力系统。
其基本组成包括分布式发电系统、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以及监控管理系统等。
三、微电网的运行策略1. 能源调度策略:根据微电网内各分布式电源的出力特性及负荷需求,制定合理的能源调度策略。
通过实时监测各电源的出力情况及负荷需求,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微电网的稳定运行。
2. 优化配置策略:根据微电网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设备配置方案,包括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等。
同时,结合经济性、环保性等因素,进行设备选型和配置优化。
3. 保护控制策略:为确保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制定完善的保护控制策略。
包括故障诊断、隔离及恢复供电等措施,确保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处理,降低损失。
四、微电网的优化方法1. 能量管理优化:通过引入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微电网内能量的优化管理。
包括需求响应、能量预测、储能系统的调度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分布式电源的优化:针对不同分布式电源的特性,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
如通过优化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并网运行策略,提高其发电效率。
3. 通信网络的优化:通过建立高效稳定的通信网络,实现微电网内各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
这有助于提高微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五、实例分析以某地区微电网为例,通过引入先进的能量管理技术和优化方法,实现了微电网的高效运行和能源的充分利用。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完善的能量管理系统,实现需求响应和能量预测;优化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并网运行策略;建立高效稳定的通信网络,实现各设备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等。
新能源电网中微电源并网的控制方法探讨
新能源电网中微电源并网的控制方法探讨摘要:微电网作为当前环境中电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受到了各界广泛关注。
微电网在运行状态中,对逆变器的控制提出了较高要求,为了保障电能质量达标,技术人员需要保障频率、电压值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中,因此有效解决并联组网问题,对微电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能源电网;微电源;并网控制1、微电网的基本结构微电网的构成要素包括:控制系统、储能装置、电力负荷等,电力电子作为电网和微电源的接口,能够保障系统正常运行。
为了保障电力负荷中的电能发挥作用,微电网的运行模式通常为:单独运行、并网运行。
当电能质量不符合系统规范时,微电网能够及时启动独立运行状态。
微电网呈放射状,通过外部电网与静态开关相连接。
微电网系统被静态开关划分为两个模块:馈线在连接过程中设置了微电源,支持本地供电。
当电网发生故障后,电网将进入独立运行状态;当非敏感负荷和馈线相连后,电网能够承载这些部件的运行。
由于微电网配置中设有潮流控制器、能量管理器,因此技术人员能够对微电网进行科学控制。
当负荷出现变化后,潮流控制器会参照电压情况、频率值进行潮流参数调整工作,对微电源的功率进行合理的减少、增加,可以达到整个微电网系统的平衡效果。
2、微电源定义及分类所谓的微电源就是指微电网中的逆变器、分布式电源及储能装置,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传统的电机,如小型柴油发电、水力发电、潮汐和生物能发电。
第二类是与电网直接相连的电力电子型电源,同时也叫做逆变电源。
将逆变电源进行细分又可以分为以下类别:①燃料电池、飞轮储能、储蓄电池等直流电源;②小型燃气轮机、小型风力发电等高频交流电源,这种电源通过整流、逆变转化为交流。
由于第二类电源在微电网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未来的逆变电源将会发展的十分迅速,与常规电源相比,它的电压调整和控制方式比较特殊,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来实现大规模微电源并入电网。
3、新能源电网中微电源并网控制对策3.1控制策略综述①电压的要求。
微电网设计及其控制策略
微电网设计及其控制策略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的使用也日益增长。
传统的大型电力系统在满足人们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微电网(Microgrid)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供应模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微电网是由多种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燃料电池等)和多种负载(如住宅、商业、工业等)组成的小型电力系统,能够自主运行,也能与主电网连接。
与传统的大型电力系统相比,微电网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微电网的设计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要素是控制策略。
微电网的控制策略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保证微电网的安全运行。
微电网的控制策略需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微电网中,各种能源和负载之间的匹配关系非常重要。
控制策略需要对电网中的各种元器件进行合理的配置和优化,以保证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提高微电网的经济性。
微电网的控制策略应该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各种能源,并通过优化调度来降低电力成本。
此外,微电网的控制策略还需要合理分配各种负载,使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三、提高微电网的灵活性。
微电网的控制策略应该能够自适应各种能源和负载的变化,确保微电网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此外,控制策略还应该考虑微电网与主电网的连接和断开问题,以保证在需求过大时,微电网能够自主切换到主电网运行。
在微电网的控制策略中,能源管理是其中的核心问题。
能源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微电网中的各种能源进行合理调度,以满足各种负载的需求。
在能源管理中,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天气、负载、电能储存等。
在微电网中,太阳能和风能是最为常见的能源。
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能源,需要将它们与电池等能量储存设备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能源系统。
在能源管理中,需要根据天气预报等信息,提前制定合理的调度方案,以使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此外,在微电网的控制策略中,还需要考虑各种负载需求的变化情况。
例如,在白天餐厅的负载需求比较大,而晚上客房等负载需求则相应降低。
《微电网控制研究研究的文献综述2300字》
微电网控制研究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内微电网研究现状2008年,全国范围内出现突降的雨雪重灾气候,中国南方停电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
只有少数小型电力网支撑着重要用户的运行。
这暴露了当时的网络结构在向用户保障电力供应方面的薄弱环节。
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部“973”规划提出,目的就是研究分散型发电网络关系。
第二年,我国国家科学技术部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对微网的近10个研究课题进行了审查。
“十二五”规划发展过程中,中国主要建立的微网示范项目,集中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自然能源方面,当时建立起的示范城市中有上百座网络项目。
这是中国微网发展重要起点,也是对中国电力发展需求进行分类的重要阶段,但是,由于中国地缘面积广大,很多工业发展问题都对电力系统有着不同要求。
这是分布式能源系统面临的现实问题,因为电力的互联网连接困难,且价格太低,与当前未将环境成本包含于其中的中的电力价格相比没有充分的竞争力等。
中国电力制度的改革发展,伴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企事业单位升级而来,能将发电、输电两类不同电网完全独立出来,在发电侧市场制度建立过程中,能通过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打造更理想电力系统运行空间。
通过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建立,结合“西电东送”技术研发项目,由此构建出新型能源尖端发展前沿。
中国微网研究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纷纷展开,目前已经得到的成果有“中新天津生态城市系统”、“鹿西岛合并型微电网示范工程”等,各类项目设备的筹建还在酝酿中,氢气多功能互补电网系统的发展,为中国微网工程升级创建新的空间。
清华大学、国家电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多所大学、企业建设了许许多多的高层次微网实验平台。
我国工程院战略研究表明,我国“十四·五”期间处于能源领域变革期,这一阶段的能源需求增量将由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能源,并优化配电网络结构,建设智能配电网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最终目标,开发能源“需求合理化、供应多元化、开发绿色化、调配智能化、利用高效化”。
《2024年微电网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范文
《微电网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供应模式,正逐渐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电网能够有效地整合分布式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损耗,并增强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对微电网的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进行研究,对于推动微电网的广泛应用和智能电网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微电网的基本构成与特点微电网主要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负荷以及监控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其中,分布式电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燃气轮机等可再生能源设备;储能装置则用于平衡微电网内部的能量供需;负荷则是微电网所服务的电力消费端;而监控和控制系统则负责整个微电网的协调运行和优化调度。
微电网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能够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分布式能源资源;二是能够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三是能够减少能源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四是具有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系统。
三、微电网运行策略研究微电网的运行策略主要包括能量管理策略、优化调度策略和故障应对策略等。
1. 能量管理策略:能量管理策略是微电网运行的核心,其目的是在满足负荷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能量的优化分配。
这需要综合考虑微电网内部的能源供需情况、能源价格、储能装置的状态等因素,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系统进行决策。
2. 优化调度策略:优化调度策略主要是针对微电网内部的电源和负荷进行优化调度,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供电的可靠性。
这需要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和算法,通过计算和分析,得出最优的调度方案。
3. 故障应对策略:微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故障应对策略。
这包括故障检测、故障隔离、故障恢复等步骤,以保证微电网在故障发生后能够快速恢复供电。
四、微电网优化方法研究微电网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数学优化方法、人工智能方法等。
1. 数学优化方法:通过建立微电网的数学模型,运用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数学优化方法,对微电网的能量管理、优化调度等问题进行求解,得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微电网构成及控制技术
微电网构成及控制技术作者:苏玲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第36期苏玲(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北京昌平 102200)摘要:微电网是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众多优越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该文首先给出微电网典型辐射状结构,并对微电网构成元件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静态开关和电力电子器件进行详细介绍;其次对微电网控制策略进行分类,并阐述了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混合控制各种方法的特点;最后对微电网重要意义进行总结。
关键词:微电网分布式电源集中控制分散控制混合控制中图分类号:TM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2(c)-0053-01随着对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视,分布式供电系统逐渐增多。
大量性能不同、分散的分布式电源简单并网给电力系统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如保护误动、电能质量不满足要求和运行可靠性下降等。
为充分利用分布式电源的优越性,将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以及控制装置等整合成为单一可控的单元即微电网,既满足用户对于电能的需求,又对用户供应冷、热能。
正常情况下微电网与配电网并联运行,配电网发生故障时微电网快速断开联接孤网运行,并继续对微电网内重要负荷供电;配电网故障切除后,微电网进行同期后重新与配电网并联运行。
1 微电网构成1.1 微电网结构微电网一般呈辐射状,经一主隔离设备与上级电网相连,相对于上级电网表现为可控单元,可实现孤网或并网运行及两种运行模式间的无缝切换。
整个微电网装设潮流控制器、保护协调器、能量管理器等控制装置,能量管理器负责接受调度指令及优化微电网运行。
馈线装设热电联供分布式电源,向敏感负荷和热负荷提供电能和热能,实现对负荷的分层分级控制。
当外部电网发生故障或电能质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微电网断开与外部电网联接孤网运行,微电网内负荷全部由分布式电源供电,若不能保持微电网内部电能供需平衡,则切除对非敏感负荷的供电。
故障消除后,微电网经平滑无缝切换,重新恢复和外部电网并联运行。
《微电网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范文
《微电网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对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日益增强,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供应模式,其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微电网能够整合分布式能源资源,如风能、太阳能和储能系统等,实现高效、环保、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本文旨在探讨微电网的运行策略及其优化方法,为微电网的优化运行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微电网的基本构成及特点微电网主要由分布式能源资源、储能系统、负荷、控制系统等组成。
其中,分布式能源资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储能系统用于平衡电力供需;负荷则代表了微电网内部的电力消费需求;控制系统则负责协调各部分的工作,确保微电网的稳定运行。
微电网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能够整合多种分布式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适应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能源需求;三是能够减少对外部电网的依赖,提高供电可靠性;四是能够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三、微电网的运行策略微电网的运行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能源调度策略:根据微电网内部的能源供需情况,合理分配各种能源的发电量和用电量,确保微电网的稳定运行。
2. 储能系统管理策略:通过控制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过程,平衡微电网内部的电力供需,提高供电可靠性。
3. 负荷管理策略:根据负荷的特性和用电需求,合理安排负荷的用电时间和用电量,降低电力消耗成本。
4. 保护与控制策略:确保微电网在面临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反应,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四、微电网的优化方法微电网的优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优化算法:利用智能算法对微电网的运行进行优化,如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等。
这些算法能够根据微电网的实际情况,自动调整运行参数,实现最优运行。
2. 分布式能源协调控制:通过协调控制微电网内部的分布式能源资源,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3. 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根据微电网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储能系统的规模和类型,提高微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
《2024年微电网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范文
《微电网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和传统能源的逐渐枯竭,微电网技术因其具有环保、高效、稳定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
微电网能够通过优化本地资源的使用和运行策略,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本文将就微电网的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展开深入研究。
二、微电网概述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能量转换设备、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独立电力系统。
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运行策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
微电网的组成主要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储能电池等可再生能源设备。
三、微电网运行策略微电网的运行策略主要涉及到电力分配、负荷管理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
首先,微电网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时间段的负荷需求和电力生成能力,进行电力分配,确保电力的稳定供应。
其次,负荷管理是微电网运行策略的重要一环,通过合理调度不同设备的运行状态,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最后,可再生能源的优化配置也是微电网运行策略的关键,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四、微电网优化方法(一)智能调度算法智能调度算法是微电网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算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等,对微电网的各个设备进行智能调度,实现电力的供需平衡。
此外,还可以根据实时数据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力需求进行预测,提前进行设备的调度和优化。
(二)储能技术储能技术是提高微电网运行效率的关键技术之一。
通过合理配置储能设备,可以有效平衡电力的供需关系,降低能源的浪费。
此外,储能技术还可以在电力短缺时提供备用电源,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三)可再生能源优化配置对于可再生能源的优化配置,首先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可再生能源进行性能评估和经济性分析,然后根据微电网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
同时,还需要考虑不同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运行效率等问题,实现微电网的整体优化。
五、实践应用与前景展望微电网的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4年自治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控制策略研究》范文
《自治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控制策略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微电网技术逐渐成为电力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其控制策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和能源的高效利用。
本文将针对自治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微电网的优化运行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自治微电网概述自治微电网是指能够在离网或并网状态下独立运行,具有自我调节、自我保护能力的电力系统。
其核心组成部分为分布式电源,如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储能装置等。
这些分布式电源通过相互协调、互补供电,保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
三、分布式电源控制策略研究1. 分布式电源的并网与离网控制策略在并网状态下,分布式电源需与主电网保持同步,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时,控制策略应注重分布式电源的优化调度和功率分配,以降低对主电网的冲击。
在离网状态下,分布式电源需独立承担电力供应任务,此时的控制策略应注重各电源之间的协调配合,保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2. 分布式电源的功率控制策略功率控制是分布式电源控制策略的核心。
针对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应制定相应的功率控制策略。
例如,对于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应充分考虑其出力的波动性,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预测控制等方法,确保其出力的最大化。
对于储能装置,应根据微电网的电力需求和供电状况,进行充放电控制,以实现能量的优化利用。
3. 分布式电源的故障诊断与保护策略为保证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需对分布式电源进行故障诊断与保护。
通过实时监测各电源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
同时,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欠压保护等,以防止故障对微电网造成损害。
四、实践应用与优化改进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微电网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分布式电源控制策略。
同时,不断对控制策略进行优化改进,以适应微电网的发展需求。
例如,可以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对微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预测,为控制策略的制定和优化提供支持。
微电网能量管理与控制策略
自治性
实现稳态、暂态功率平衡和电压/频率的稳定 对事故自助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纠正
二、微电网能量管理
能量管理系统(EMS):主要针对发输电系统,对电网进行 调度决策管理以及控制,提供电网的实时信息给调度管 理人员,能够提高电能质量,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以及改 善电网运行经济性,是现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统称。
二、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 对可再生能源发电与负荷进行功率预测; ➢ 为储能设备建立合理的充、放电管理策略; ➢ 为微网系统内部每个分布式能源控制器提供功率和电压设定点; ➢ 确保满足微网系统中的热负荷和电负荷需求; ➢ 尽可能的使排放量和系统损耗最小; ➢ 最大限度地提高微电源的运行效率; ➢ 对无功功率进行管理, 维持微电网较好的电压水平; ➢ 提供微网系统故障情况下孤岛运行与重合闸的逻辑与控制方法;
控制方法
PQ控制
VF控制
下垂控制
三、单个微电网控制策略
PQ控制是逆变器输出的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的大小可控。它是将有功功 率和无功功率解耦后, 对电流进行PI控制, 通过控制逆变器来保证DG输出的有功和无 功保持在恒定值。
V/f控制即恒压恒频控制, 指的是通过控制手段使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u和频率 f保持恒定。采用双闭环控制, 以滤波器输出电压反馈作为控制外环, 以电容电流反馈 作为控制内环。
而在对等控制策略中, 各个分布式电源互不干扰, 运行 不受彼此影响, 稳定性较高。但从原理上看, 其只考虑到一 次调频问题, 没有考虑系统电压和频率的恢复问题, 并且在 控制和应用上仍存在很多关键问题亟待解决。
微电网能量管理与控制策略
目录
一、微电网的发展 二、微电网能量管理 三、微电网控制策略
一、微电网的发展
微网技术综述
微网技术综述葛志超;方念;杨凡凡;黄成思;陈丹霏【摘要】介绍了研究微网的意义、微网的定义、微网的基本结构及特点,讨论了研究微网的关键技术问题,包括控制技术、保护策略等.最后指出目前微网研究上的一些缺陷和不足,指出将来微网研究的方向,应该给微网作出统一定义,规划统一结构,得出统一保护方案及配置,为前期微网的研究工作做好准备.【期刊名称】《电气开关》【年(卷),期】2013(051)003【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微网技术;控制;运行;保护【作者】葛志超;方念;杨凡凡;黄成思;陈丹霏【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湖北宜昌4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71进入21世纪以来,寻找高效环保的新能源已成为当今学者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近年来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用电负荷的不断增加,传统电网的弊端也日益凸现,这使得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下降[1,2],供电质量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在世界范围内接连发生的几次大面积停电事故更加凸显了电力系统集中式发电的运行难度大、难以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的更高要求等弊端[3],针对以上问题,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美国甚至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研究并应用多种一次能源形式结合、高效、经济的新型电力技术——分布式发电技术DG[4-6]。
分布式发电开始发展并受到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R.H.Lasseter于2001年在文献[7]中首先提出微网的概念。
微网概念的提出主要是解决大规模、多样化分布式电源并网在技术上、市场上和政策上带来的问题,以发挥分布式发电技术在经济、能源和环境中的优势[3],以便最大化接纳分布式电源,更好的满足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微电网系统的控制策略综述
微电网系统的控制策略综述摘要:对于微电网来讲是将各种分布式微型电源、负荷单元、储能单元以及控制设备结合起来,构成协调运行的新型有机电源接入系统,为解决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无缝接入大电网提供了技术路径。
微电网作为新型电源接入系统,其实是一种高效的“网中网”能源利用形式,既能并网运行,也可以孤网运行。
微电网由于受到发电方式和容量的限制,分布式电源以交直流变流器并网的集中式控制方式为主,虽然具有较快的调节、响应速度,但受通信带宽和低可靠性的约束,如何使分布式电源在微电网中实现即插即用成为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群由孤网转并网、并网切换到孤网的多级控制过程中,维持系统电压稳定性微电网可靠运行的关键问题。
另外,考虑系统功率平衡的约束,兼顾发电、储能单元运行成本最低目标,探索分布式微电网最优能量管理模式非常有必要。
针对上述提到的微电网高效运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内学者就微电网的分散协调、系统稳定性、经济调度等方面的控制策略作了大量研究。
关键词:微电网;控制策略;分布式;多智能体系统引言不同于普通的配电网,微电网涉及源、网、荷、储等多方面,其规划、设计要从多个角度全面衡量,要实现各类能源的充分利用与全面开发与优化配置,可以说微电网的规划相对复杂化、多元化,随着微电网应用规模的持续扩大,微电网系统的规划设计方式也应逐渐朝着完善方向发展。
1、微电网系统的特征与分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供应任务日益繁重,电网得到了大规模地建设与拓展,对此如何提高供电质量、缩小供电距离、确保安全、稳定、持续地供电,正在逐渐变成电力企业急切面对的关键问题,对此可以尝试微电网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控制分布式控制器的使用,排除其弊端,也能提高对电网的控制水平,特别是微电网的暂态控制,能够借助就地控制器、分布式电源等来达到高效控制的目的,以此来优化电网的安全水平。
目前微电网通常包括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以及交直混合微电网等,按电压等级分主要为中压配电支线微电网和低压微电网。
微电网孤立与重连的控制策略综述
微电网孤立与重连的控制策略综述在集中式大电网的发展遇到瓶颈的背景下,微电网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微电网的研究热点在于微电网的运行控制策略和经济性评估2个方面,该文目的在于阐述微电网的运行控制策略,即实现微电网的运行方式的无缝切换。
论文重点讨论并网模式的控制策略、孤岛模式的控制策略,最后结合当前并、离网控制策略的优缺点对进一步的发展研究进行展望。
标签:微电网;控制策略;无缝切换传统的大电网具有较长的建设周期、复杂的网络结构、资源的不合理浪费和环境造成的污染等缺点,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将关注点转移到了小型的微电网[1-2]。
微电网能够提供对于整合大量分布式电源应用到电网并提供了可靠的电力到关键负载的最有前途的手段。
微电网连接了分布式电源和负载,相对于输电网来说是一个可控的单一实体。
微电网可以并网运行也可以脱网运行,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在突发状况时可以孤立自身,在大电网检修或者电能质量下降时它也会选择性的断开,一旦电网恢复正常工作,微电网又可以在没有中断的情况下连接到大电网。
提供了更高的稳定性,能源的安全性和保证性,并对重要重要的系统效率的改善方面打开了通道。
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基于各国电力系统的实际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微电网概念和发展目标,开展了相关的微电网示范工程项目的研究,对相关的概念进行了验证、控制策略进行了测试及运行特征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国微电网起步虽晚一些,但国家能源局已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建设,探索适应新能源发展的微电网技术及运营管理体制。
微电网的控制方面关注点主要有:保持稳定、调节电压和频率、适当的有功和无功负载分担以及更快更容易的实现孤立和重连。
微电网孤立和重连的难点在于不同的运行模式下微电源的运行状态发生了变化,对微电网的电压和频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波动影响。
本文针对近年来微电网孤立和重连的控制策略的新方案和新进展,对并网模式的控制策略与孤岛模式的控制策略等2个方向进行综述,并结合未来微电网的发展进行展望。
《微电网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范文
《微电网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微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供应模式,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微电网能够有效地整合分布式能源资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储能系统等,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实现对电力的高效、安全、环保供应。
因此,微电网运行策略及优化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微电网概述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能量转换设备、负荷等组成的局部电力系统。
其特点包括灵活性高、可扩展性强、环保节能等。
微电网的运行策略主要涉及电源调度、能量管理、保护控制等方面。
优化方法则主要关注如何提高微电网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供电可靠性等。
三、微电网运行策略3.1 电源调度策略电源调度是微电网运行策略的核心。
在微电网中,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具有不同的发电特性和运行成本。
因此,需要根据实时电价、能源供需情况、设备运行状态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电源调度策略。
具体而言,应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如风能、太阳能等,然后考虑使用储能系统进行调峰和备用,最后考虑使用化石能源等高成本电源进行补充。
3.2 能量管理策略能量管理是微电网运行策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它主要关注如何合理分配和调度微电网内的能量资源,以满足不同负荷的需求。
能量管理应基于实时监测的电力需求和供给信息,采用智能化的算法和模型进行预测和优化。
具体而言,应通过预测负荷需求、预测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调度计划,以实现能量的最优分配和利用。
四、微电网优化方法4.1 优化调度算法优化调度算法是提高微电网运行效率的关键。
常用的优化调度算法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
这些算法可以根据微电网的运行情况和目标函数,制定出最优的调度方案。
在制定调度方案时,应考虑多种因素,如电力需求、电力供给、设备运行状态、经济成本等。
通过优化调度算法,可以实现微电网的高效、安全、经济运行。
4.2 储能系统优化储能系统是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微电网的运行效率和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微电网的运行及控制策略
浅谈微电网的运行及控制策略作者:张祥坤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6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6-000-02摘要出于缓解资源供需矛盾、减轻环境污染的考虑,近年来国家格外重视发展新能源。
此举推动了微电网的发展,相关技术也有了明显进步。
在此种情况下,为了使微电网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展,有必要对其运行特点及控制方法进行探讨。
本文结合微电网发展现状,从宏观角度出发,简要分析了其运行与控制中的相关问题,并着重对逆变电源的控制路径作了阐述。
关键词微电网运行控制策略微电网是在新能源大受欢迎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对于缓解当前社会主要资源的供需矛盾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简单来讲,微电网可以看作是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事业的新兴技术,具有可靠性高、灵活性强等优势,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因而,在此种技术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有必要对其运行及控制进行探究。
一、微电网运行及控制策略(一)关于微电网及其运行微电网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提出,长久以来围绕其进行的研究认为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突出的经济效益。
所谓的微电网,其实指的就是一套系统,其主要构成部分为分布式电源及负荷,其中,电源能够在实现能量转换的同时提供控制,特点在于可兼顾电、热能供应。
相对来讲,微电网相当于一个受控单元,其优势在于能够在保证电能质量的同时,兼顾安全,其运行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为孤岛运行,其二为并网运行。
实际上,自微电网被提出之后,相关的研究就已经开始,截至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就研究方向与侧重点来讲,国外目前对其的研究大多是围绕其规划、相关影响等方面展开,而国内对其的研究起步较晚,当前尚处于仿真研究阶段。
我国对微电网进行的研究认为,其可以借助分布式电源实现能源供应,是一种相对特殊的电网,且其电源可以借助电子器件实现能量转换,之后并联接在用户侧,这样就可以在保证电能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升供电安全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电网 由 并 网 运 行 向 孤 网 切 换 或 孤 网 运 行 时,检测到电流、电压等超过允许范围时,需按照 预先设定的负荷控制策略切除部分负荷,使线路 潮流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在维持稳定运行的基础 上,考虑负荷控制的经济性。
微电网负荷波动时,频率变化率( df / dt) 可作 为电网功率缺额的信号,用于加速切负荷( 或机 组) 及早抑制频率的大幅度变化。文献[10] 基 于频 率 变 化 率 提 出 微 电 网 低 频 减 载 策 略,采 用 PID 控制器构成频率闭环控制回路,根据微网系 统的功率缺额,调整 PID 控制算法,并分别采用粗
为实现微电网负荷经济控制,文献[12]针对 风光柴储联合发电系统,综合考虑购售电价、节点 负荷约束条件和节点单位切负荷费用等因素,建 立以赔偿费用最小为目标的微网负荷控制模型, 根据当时微电网运行的发电和用电情况决定切 / 并负荷顺序和相应的切 / 并负荷量,实现微网经济 运行。
农村微电网孤网运行且 DG 输出功率不满足 负荷需求时,存在切除负荷或调节负荷的顺序不 确定问题,文献[13]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的农村 智能电网 负 荷 控 制 策 略,利 用 多 元 统 计“物 以 类 聚”的分 类 方 法,将 农 村 微 电 网 孤 网 运 行 模 式 下 的负荷按等级、可控特性及位置 3 个属性进行聚 类,得出负荷的控制顺序,提高了农村电网的供电 可靠性和经济性。
负荷变化导致频率和电压波动,波动幅值取 决于负荷的电压 /频率敏感度和下垂特性。微电 网的频率控制通过调节 DG 的有功输出使微电网 频率恢复到额定值( 如 50 Hz) ,类似于传统发电 机的二次调频功能。电压控制通过调节 DG 的无 功输出使电压幅值保持在指定值。微电网采用主 从控制策略时,主控 DG 一般采用该控制方法,孤 网运行时可提供电压和频率支撑,相当于平衡节 点。燃气轮机、燃料电池及储能装置输出功率稳 定,且可根据负荷需求调整发电量,可采用该类控 制策略。
日本 Hachinohe 微电网示范项目采用两层控 制结构,中央控制器与各 DG 间采用光纤通讯,通 讯失败将导致整个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中央控制 器首先对 DG 发电功率和负荷需求量进行预测, 然后制 定 相 应 运 行 计 划,进 行 经 济 调 度 ( 分 钟 级) ; 根据采集的电压、电流、功率等信息,对运行 状态进行实时调整,实现潮流控制( 秒级) ; 控制 各 DG、负荷和储能装置的起停,实现微电网电压 和频率的控制( 毫秒级) ,并为系统提供相关保护 功能[29]。 3. 1. 2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分层控制模式
第 42 卷 第 11 期 2014 年 11 月
Vol. 42 No. 11 Nov. 2014
微电网控制策略综述
苏 玲1 ,周 翔2 ,季 良1 ,赵冬梅3
( 1.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科技信息部,北京 102200; 2. 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智能电网部) ,北京 100031; 3.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北京 102206)
微电网是将分布式电源、负荷、储能元件以及 控制和保护装置等集合,形成一个单一可控的单 元,同时向用户提供冷、热、电能 [1]。良好运行控 制是实现微电网诸多技术经济优势的前提,也是 微电网研究 领 域 的 关 键 问 题 之 一[2]。 微 电 网 灵 活的运行方式带来了潮流和信息的双向互动,使 其控制与传统控制有显著不同,其控制必须保证: 在并网和孤岛运行方式下,都能控制局部电压和 频率,使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提供或者吸收电源和 负荷之间的暂时功率差额; 根据故障情况或系统 需要,平滑自主地实现实现与主网分离、并列或两 者的过渡转化[3-5]。
2. Depart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Smart Grid,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Beijing 100031,China; 3.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eijing 102206,China)
3 微电网控制策略
微电网灵活的运行方式与高质量的供电服务 离不开完善控制系统。对目前微电网研究现状与 示范工程案例进行总结,其控制策略可分为三大 类: 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混合控制。 3. 1 微电网集中控制策略
微电网集中控制类似于传统电力系统或大规 模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集中控制,设立中央控制单 元,所有的信息都流入该单元,实时处理后下达控 制指令,控制信号通过高速的通信网络传送至微 电网内各单元。分层控制和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分 层控制一般均通过中央控制单元对逆变器发出控 制命令并参与动态调节,可看作集中控制。 3. 1. 1 分层控制模式
摘 要: 微电网灵活运行方式使其与传统控制有显著不同。详细介绍了微电网构成元件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 控制策略; 在此基础上对现有微电网控制策略进行分类,并阐述了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和混合控制各种方法的 特点; 最后对微电网各控制策略优缺点进行总结。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控制; 负荷控制; 集中控制; 分散控制; 混合控制 作者简介: 苏 玲( 1977) ,女,博士,工程师,从事智能电网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 TM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9529( 2014) 11-2249-0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1377054)
有功、无功控制可使 DG 输出功率与指定有 功和无功功率一致; 有功、电压控制可使 DG 输出 的有功功率和出口电压与指定有功和电压一致。 其中 P 通过微电网能量管理2( 11)
歇性 DG 的最大输出功率,Q 和 V 可通过能量管 理系统给定或通过电压无功下垂方法确定。当微 网系统并网运行或有维持电压和频率的 DG 时, 光伏和风电等间歇性 DG 可采用该类控制方法, 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 1. 2 下垂控制
下垂控制是通过解耦进行电压和频率调节的 方式,主要有两类: 一种与传统同步发电机调节相 似,为有功—频率和无功—电压正调差方式,另一 种为有功—电压和无功—频率反调差方式。此两 种下垂控制的原理相同,采用何种调差方式不仅 受线路阻抗参数、滤波器参数的影响,还与控制器 参数密切相关[8]。但一般情况下,由于反调差下 垂控制存在诸多限制,在微电网中采用正调差下 垂控制比采用反调差下垂控制会取得更好的效 果[9]。下垂控制根据局部测量量实现控制,在微 电网采用对等控制策略时,各 DG 一般采用该控 制方法。 1. 3 电压频率控制
为实现对微电网的灵活、可靠控制,首先介绍 了微电网基础构成元件分布式电源和负荷的控制 策略,在此基础上将现有微电网控制策略分为集 中控制、分散控制和混合控制三类,并对各种控制 策略的不同控制模式进行详细阐述,最后总结了
微电网各种控制方法的优缺点。
1 分布式电源控制策略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的方式通常有两类: 通 过逆变器接入和通过旋转电机接入。通过旋转电 机接入的分布式电源控制技术较为成熟[6],且大 部分微电网的电源主要是逆变型 DG,故本文针 对逆变型分布式电源介绍控制策略。逆变型分布 式电源控制策略可分为有功、无功控制( PQ control) 或 有 功、电 压 控 制 ( PV control ) ,下 垂 控 制 ( droop control) 和电压频率控制 ( V / f control) [7] 三类。 1. 1 有功、无功控制或有功、电压控制
微电网分层控制模式适用于其分布式特性、 海量的控 制 数 据 以 及 灵 活 的 运 行 方 式。 文[28] 中的微电网采用三层集中控制结构,在微电网并
苏 玲,等 微电网控制策略综述
2251
网运行时,考虑双向( 用户竞价和市场定价) 竞价 机制,通过集中控制器来优化各 DG 的功率输出 与大电网进行能量交换,参与微电网动态调节。
调轮、细条轮,紧急启动轮等方法,可自适应地切 除负荷。基于频率变化率负荷控制有以下缺陷: 频率变化率与被切负荷的数量关系难以确定; 不 同地点的频率变化率不同,按相同的频率变化率 切负荷易引入误差。
为保证微电网紧急运行状态下电压稳定,文 献[11]引入 Hopfield 模型,以二次能量函数为目 标函数、将负荷潮流雅可比矩阵的最小特征值作 为近似指标,切除一定数量负荷来维持指标的阂 值,使电压保持在允许范围内。
文献[30]将多代理技术应用于微电网控制, 设立 3 层 Agent: 元件 Agent、微电网 Agent、上级电 网 Agent。微电网 Agent 接受元件 Agent 信息并进 行管理,根据微电网运行状况及调整策略为其提 供相应的控制策略等。上级电网 Agent 综合下层 Agent 信息,以多目标优化( 主要包括: 经济性指 标和电能质量指标) 的思想对电网进行分析后, 通过通信为各微电网 Agent 分配定值,微电网 Agent 通过对元件 Agent 的调度形成对上级电网的 有效支撑,如参与配电网的频率、电压控制和谐波 治理等。当微电网内部发生故障时,由微电网 Agent 综合各元件 Agent 的信息给出相应调整; 当 故障点在微电网外部时,通过主网 Agent 与各高 级 Agent 相互通信以确定故障严重程度。如超出 自身调节能力,相应微电网 Agent 可选择与主网 断开,进入孤岛运行,同时保证主网与微电网的安 全稳定运行。 3. 2 微电网分散控制策略
Overview of Microgrid Control Strategy
SU Ling1 ,ZHOU Xiang2 ,JI Liang1 ,ZHAO Dong-mei3 ( 1.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State Grid Smart Grid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2200,China;
微电网中央控制单元需处理大量信息、数据,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分层控制模式是将微电网控制 系统 划 分 为 若 干 小 型 的、相 互 通 信、易 于 管 理 的 Agent,完成不同 控 制 功 能,是 对 传 统 分 层 控 制 方 法的 改 进,具 有 很 好 的 自 主 性、启 发 性 和 响 应 能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