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穿病人的护理
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

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
1.术前干预措施
(1)穿刺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2)体位是腰椎穿刺成功的关键点。
穿刺部位为脊椎腰段3-4或4-5腰椎间隙。
协助患者摆“虾米”状体位,使腰椎与腰椎的间隙尽量加宽,应采取侧卧位并尽力将腰部向后凹,将头与双膝尽量靠近。
(3)协助医生穿刺及随时观察患者穿刺过程中的情况。
2.术后干预措施
(1)去枕平卧4-6小时。
(2)观察穿刺处辅料有无渗液。
(3)颅内压较高者不宜饮水,如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应及时报告医生。
(4)脑脊液标本需及时送检并关注结果。
(5)术后记录腰椎穿刺椎管内压力;脑脊液性状、颜色和引流量。
(6)观察穿刺前后患者情况,穿刺处辅料有无渗液。
3.并发症观察及处理
(1)腰穿后头疼:发生机制通常是脑脊液放出过多造成颅内压降低,牵拉三叉神经感觉支支配的脑膜及血管组织所致。
腰穿后头疼大多发生在穿刺后24小时,持续5-8天。
头疼部位以前额和后枕部为主,疼痛性质以跳痛和胀痛多见,并伴有颈部和后背痛,咳嗽、喷嚏或坐立位时症状加重,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和耳鸣,平卧后症状减轻。
(2)神经根痛:针尖刺伤马尾神经会引起暂时性神经根痛,一般不需处理。
(3)脑疝:腰穿最危险并发症,易发生颅内压高的患者。
如颅内压高者必须腰穿才能明确诊断时,一定在穿刺前使用脱水剂。
(4)出血:腰穿出血大多数是因为穿刺时损伤蛛网膜和硬膜的静脉所致,出血量通常较少,而且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
腰椎穿刺术前术后护理ppt课件

4-6小时。宜多饮水,可静脉补液、口服镇痛药
。
ppt课件TJ ESH
19
脑疝形成
颅内压增高,放脑脊液过多过快时,可在穿刺 当时或术后数小时内发生脑疝,造成意识障碍 、呼吸骤停甚至死亡。
预防:严格掌握腰穿指征,怀疑后颅窝占位者 先做影像学检查明确,有颅压增高征兆者可现 使用脱水剂后再做腰穿。腰穿时缓慢拔出针芯 ,如发现脑脊液压力高,应不放或少放脑脊液 ,并立即给予脱水、利尿治疗降低颅内压。
11刺孔不易愈合穿刺针过粗穿刺技术不熟练由于硬脊膜和蛛网膜血供较差穿刺孔不易愈合穿刺针过粗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术后过早起床可使术后脑脊液自穿刺孔不断外流颅内压降低颅内反复穿刺术后过早起床可使术后脑脊液自穿刺孔不断外流颅内压降低颅内血管扩张引起头痛坐起后加剧平卧或头低位减轻
腰椎穿刺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ppt课件
3. 协助医生留取所需脑脊液标本。鞘内给药时,应
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转换性注入药液。
ppt课件TJ ESH
14
术后护理
1.嘱患者去枕平卧4—6小时.
能耐受者去枕平卧4-6小时,对避免术 后低颅压性头痛有一定意义。 颅内压高者平卧12-24小时告知患者卧 床期间不可抬高头部,但可适当转动身体 。
ppt课件TJ ESH
15
2.密切观察病人神志、瞳孔、 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病人有无头 痛、恶心、腰背痛,有无脑疝 及感染等穿刺后并发症。有异 常及时通知医生。
(穿刺后头痛最常见,多发生在穿刺后 1—7天,可能为脑脊液量放出较多或持续 CSF外漏所致低压性头痛。可通过给予静脉 滴注生理盐水,多饮盐水进行改善,并适当 延长卧床休息时间。还可以使用垂体后叶素 促进脑脊液分泌。)
潘氏试验阳性提示有感染,红细胞、
腰穿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腰穿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术后护理要点
1、留观护理:椎间盘突出、异常骨质增生需要术后留观,监测体温、
脉搏和血压,应及时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护理;
2、注意护理技术:加强对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及
时提供科学的护理;
3、保持伤口清洁:加强对术后伤口的清洁和消毒,避免术后伤口感染;
4、运动护理:增强运动锻炼,侧卧位护理,及时帮助患者使用仰卧位
来拉伤口,伸展胸椎。
二、护理注意事项
1、避免强度大的运动和劳作:术后尽量进行安静护理,以保护脊柱逐
步完成恢复平衡;
2、注意营养护理:术后食物尽量采用易消化的均衡营养,多喝水,补
充必要的营养;
3、防止创伤凹陷:尤其是体重能的患者,应使用均地泼浴,棉被,和
护理垫以防止创痛留下凹陷损伤;
4、注意卫生护理:术后要加强卫生,发现伤口污染应及时处理,避免
伤口感染。
腰穿及脑室外引流的护理-文档资料

细胞学、免疫学变化以及病原学证据。
(2) 测定脑脊液的压力。 (3) 注入造影剂、空气或示踪剂 , 分别进行椎管造影和脑脊液循环检测 ,
以了解椎管有无梗阻或蛛网膜下腔脑脊液循环情况。
2. 治疗性穿刺
主要为注入药物或放出炎性、血性脑脊液。
腰椎穿刺
【适应证】
1. 诊断性穿刺 (1) 脑血管病 观察颅内压高低 , 脑脊液是否为血性 , 以鉴别病变为出血
脑室外引流
脑室外引流
术前护理 (1)告知病人及家属脑室穿刺引流的目的、方法和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 反应与并发症 , 征得家属的同意与配合。 (2) 剃光头 ,协助医生按脑室穿刺引流的不同部位备皮并定位。不要损伤
头部皮肤,以免引起头皮感染,给手术造成感染机会。同时给予留置
导尿,遵医嘱做好各项常规化验和各种检查。 (3) 用物准备消毒剂、麻醉剂、脑室穿刺引流包,无菌引流袋及抢救药品
术中与术后护理 (1)术中协助病人保持正确体位并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尤其注意呼吸改变。
(2)术后接引流袋于床头 ,引流管应悬挂在高于侧脑室前角 10~15cm的 位置,以维持正常颅内压。对患儿不合作者可适当加以约束,必要时加 床档。对烦躁不安者应给予镇静剂,对清醒者告知置管的重要性和目 的及行动时引流管的摆放位置,以取得合作。脑室外引流管应妥善固 定,防止脱落,做好床头交接班。
腰穿及脑室外引流的护理
2019/2/21
1
脑脊液
一、产生:脑室内的脉络丛组织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 二、性状:无色透明的液体。
室间孔 中脑水管
三、循环途径: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Csf → 第 三 脑 室 →
汇同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Csf 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外侧孔
持续腰穿外引流护理

引流的速度及引流流量的控制
观察引流液的性状、色泽、透亮度及量。一般以2-5滴/min,不超 过10滴/min,每天引流流量控制在40-350ml,引流量过多时, 注意适当补液,防止电解质紊乱。正常脑脊液是无色透明无沉 淀。 &一般1-2天脑脊液可略带血色,以后转为淡黄色或无色。 &若1-2天脑脊液中有大量鲜血或血性脑脊液的颜色逐渐加深, 提示有脑室内出血;患者出现头痛、高热、脑脊液浑浊、有絮 状物,提示有颅内感染,应及时处理。
持续腰穿外引流护理
主要内容
引流管的护理
引流的速度及引流流量的控制 预防感染 拔管护理
引流管护理: 保持引流通畅
持续腰穿外引流的引流管很细,每分钟的引流量较少,为保持 通畅,引流袋因置于床沿下,低于脑脊髓平面,低于创口 15—20cm为宜。防止引流管打折、受压、方便患者翻身,远 离肛门减少感染机会。 我们可每30分钟—1小时观察引流管1次,检查有无扭曲、受 压、折叠、脱落等现象。加强对家属的护理宣教,使其主动配 合,保持引流有效。 (如:躁动患者约束双手,适当给予镇静剂,防止牵拉及误拔 引流管。在搬动、变换体位时注意导管的走夹管24-48小时, 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无异常, 才可拔管,同时注意置管处有无脑脊液 漏。
谢谢
预防感染
&病室每日臭氧消毒2次,减少探视; &每天消毒穿刺点,更换敷料,观察 穿刺点是否红肿等异常; &对暴露在皮肤外端的引流装置接口 每日用75%酒精消毒3次; &搬动病人时,夹闭后在搬动,防止逆流; &使用抗生素时严格执行时间; &观察脑脊液的颜色和性状,颜色清亮、 蛋白降低、细胞数减少,应及时拔管。 留置越长,发生感染机率越高。 常规留置时间小于7天。
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

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一、概述腰穿为神经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用于诊断和治疗。
[目的] 诊断性腰穿可测定脑脊液压力,进行动力学检查,还可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学和细菌学等检查。
[方法] 在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如碘油、碘水,观察椎管有无阻塞和占位性病变。
二、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向病人解释腰穿的目的、方法和术中配合要点,解除病人顾虑,取得合作。
(2)术前洗澡或清洁皮肤,排空膀胱。
(3)神志不清,躁动的病人要给予镇静。
(4)物品准备硬板床,1次性腰穿包,局麻用药,无菌小瓶。
2、术中护理(1)嘱病人避免咳嗽。
(2)关好门窗。
配合医生让病人侧卧、头低、屈膝到胸前,双手抱膝、放松,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腰椎间隙增大,使穿刺顺利,提高穿刺成功率。
(3)协助医生进行手术野皮肤消毒,铺无菌巾,进行局部麻醉。
有脚麻、触电感及时向医生说明。
(4)观察病人的呼吸、面色、心率、意识情况,保持正确体位。
(5)颅内压高的病人不宜过多放脑脊液,防止脑疝。
3、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①颅内压高的病人,腰穿后要观察血压,脉搏及呼吸变化,警惕脑疝发生,倾听病人主诉,如头痛,头晕,及时报告医生。
必要时静脉输注甘露醇后,再行腰椎穿刺术。
②若脑脊液自硬膜穿刺孔处外漏而引起低颅压综合征,可表现为坐起或站立时头痛加重,平卧位头痛减轻,重者会头晕、恶心、呕吐,应采取静脉输入低渗盐水改善症状。
(2)活动与休息术后去枕平卧 6h~8h,颅高压者可适当延长卧床时间,低颅压者取头低位,之后仍以卧床休息为主。
加强生活护理。
腰椎穿刺术及护理

腰穿一般选择腰3-4间隙,如果这一间隙太窄也可向上一个或者向下选择一个间隙,依次经过的结构有: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穿过黄韧带就到达了硬膜外腔,通过往硬膜外腔主要可以达到硬膜外麻醉的目的,再往前进针穿破硬脊膜和蛛网膜就到达了蛛网膜下腔,也就是到达了腰穿的目的地。
腰椎穿刺术(一)适应证1.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霉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等。
2.脑血管意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包括脑溢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3.肿瘤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用于诊断脑膜白血病,并通过腰椎穿刺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治疗脑膜白血病。
(二)操作方法1.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呈弓形。
或由助手立于术者对面,用一手搂住患者头部,另一手搂住双下肢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突,以增加椎间隙宽度,便于进针。
2.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交会处为穿刺点,通常取第3~4腰椎棘突间隙,也可在上一个或下一个椎间隙进行。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以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椎间韧带作局部浸润麻醉。
4.术者以左手拇、示二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方向缓慢刺入,当针头穿过韧带与硬脊膜时,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成人进针深度为4~6cm,儿童为2~4cm),此时将针蕊缓慢拔出,即可见无色透明脑脊液流出。
5.当见到脑脊液即将流出时,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准确读数,亦可计数脑脊液滴数估计压力(正常为70~180mmH2 O或40~50滴.min)。
若压力不高,可令助手压迫一侧颈静脉约10s,然后再压另一侧,最后同时按压双侧颈静脉,若脑脊液压力迅速升高一倍左右,解除压迫后10~20s,又迅速降至原来水平,表示蛛网膜下腔通畅,若压迫静脉后压力不升高,表示蛛网膜下腔完全阻塞,若压迫后压力缓慢上升,放松后又缓慢下降,表示不完全阻塞。
腰椎穿刺术护理PPT课件

[禁忌证]
⑴ 凡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如 有明显视乳头水肿或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
⑵ 凡患者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以及怀疑 后颅窝有占位性病变者均列为禁忌。
⑶ 穿刺部位局部皮肤有炎症、化脓性感染灶、 结核或血液系统疾病有出血倾向者,对麻醉药 过敏者,不宜穿刺。
⑷ 开放性颅脑损伤等。
⑵ 术者用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处先皮内注一 皮丘,再行皮下至椎间韧带作局部逐层麻醉(注 意推麻药前要回抽,观察无血液后,方可推注
麻醉药) 。
[操作方法]
6. 穿刺:
⑴ 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 垂直背部、针尖稍斜向头部的方向,将20号穿刺 针(小儿用21-22号)经皮丘、皮下缓慢刺入;进 针过程针尖遇到骨质时,应将针退至皮下待纠正 角度后再进行穿刺(注意进针方向应在患着头臀方 向水平移动)。成人进针约4-6cm(小儿约2-4cm) 时,即可穿过韧带、硬脊膜而达蛛网膜下腔,此 时,感到阻力突然消失有落空感。此时可将针芯 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即 可见脑脊液流出。
[操作方法]
1. 摆放患者体位:
嘱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 头向前胸部屈曲,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 呈弓形;
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抱住患者头部, 另一手挽住双下肢腘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腰椎 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操作方法]
2. 穿刺点定位:
通常以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 交会处为穿刺点,此处,相当于第3-4腰椎棘 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穿刺点可用蘸甲紫(龙胆紫)的棉签在皮 肤上作标记。
[操作方法]
3. 穿刺点消毒:
⑴ 术者查看消毒包消毒日期,打开消毒包;助 手协助准备0.5%碘伏消毒棉球或纱布; ⑵ 术者用0.5%碘伏消毒皮肤2遍,消毒范围直 径不小于15cm (注意第2次的消毒范围应该略 小于第1次,棉球应由内向外擦拭)
腰穿的护理

适应症 颅内重度感染者 颅内压增高:包括(四脑室术后为预防颅内压 增高而形成脑疝者、枕骨大孔疝)
护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引流装置的最高点应高于侧脑室前角水平 面15~20cm左右,使颅内压维持在稍高于正常 范围; 2、颅内压过高时脑脊液不可一时引流过多过 快,防止脑组织塌陷,导致颅内或脑室内出血, 或后颅凹占位病变引起小脑幕裂孔上疝; 3、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引流瓶和引流 管应隔日消毒或更换;
性状
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 术后1-2日引流液可略为血性,以后转为橙黄 色 血性颜色逐渐加深 ,提示脑室出血 若引流液浑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表示 存在颅内感染
引流不通的原因
1、颅内压过低:若将引流瓶放低,有脑脊液 流出则可证实,仍将引流瓶放回原位即可 2、吸附于脑室壁:试将引流管轻轻旋转,即 可有脑脊液流出 3、小血块或挫碎的脑组织堵塞 4、引流管位置不当
第二周讲课内容
腰穿的适应症 、禁忌症及护理 脑室引流的护理
一、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lumbar puncture)是神经科临 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 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简 便易行,亦比较安全; 但如适应症掌握不当, 轻者可加重原有病情, 重者甚至危及病员安全。
穿刺方法及步骤
腰穿的禁忌症
病情危重者或败血症及穿刺部位的皮肤、皮下 软组织或脊柱有感染时,均不宜进行,后者因 穿刺后可将感染带入中枢神经系统。 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有严重颅内压增高或 已出现脑疝迹象者 高颈段脊髓肿物或脊髓外伤的急性期,因前者 可引起脑疝,后者可加重脊髓的受压,均可引 起呼吸甚至心跳停止而死亡
腰穿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腰穿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腰穿术后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腰穿术是常用的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宜有正确的护理,以确保术后恢复的顺利。
腰穿术后的护理要点包括:
一是防止感染,在术后要注意卫生,患者及家属应经常洗手,防止传染病毒引起的感染;护士应正确按照手卫生要求,洗手后更换一次手套,将手术室及手术区域保持清洁,以防止细菌的传播。
二是控制疼痛,患者术后可能会有较强的疼痛感,应及时服用止痛药,缩短痛苦的时间。
另外,还可以选择中药洗敷,药浴等护理方式,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三是避免术后活动过度,腰穿术后的患者应避免剧烈的运动和体力活动,否则可能会引起术后出血、疼痛加剧以及感染等问题;同时,还要注意睡眠,尽量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以加快身体恢复。
四是按时检查,患者术后要定期复查,以确保术后恢复正常;复查时,可以检查腰部皮肤是否有异常,如发红、肿胀等,如有及时就诊,以减少后续并发症的发生。
腰穿术后的护理要求患者及其家属要正确理解,以有效的护理措施来保证术后的顺利恢复。
术后应注意防止感染、控制疼痛、避免过度活动,并定期复查,以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腰椎穿刺术及注意事项

剩余1/4及内层,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是否齐全及完整,检查消毒指示卡有效性, 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戴无菌手套,以穿刺点为中心铺孔巾。 ▪ 注意无菌原则,不可由有菌区向无菌区方向拉动孔巾。术者已戴手套,不可触 碰未消毒的区域或物品。
腰椎穿刺术 及注意事项
腰椎穿刺
▪ 腰椎穿刺术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 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操作也较为安全;
▪ 但如适应症掌握不当,轻者可加重原有病情,重者甚至危及病员 安全。
腰椎解剖
▪ 人类的脊椎是由20个叫做椎骨的脊椎骨组成,椎骨堆叠在一起形 成脊柱。脊柱给身体提供主要的直立支撑。
操作流程
▪ Part.1 与患者沟通 ▪ 介绍自己,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等,询问有无药物(特别
是局部麻药)过敏史,向患者说明穿刺目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嘱咐患者操作前注意事项(是否排尿等)。 ▪ Part.2 评估 ▪ 再次确认患者的病情、体征:测量脉搏和血压、确认需要的操作无误。 如果患者躁动需要先镇静。
操作流程
▪ Part.7 局部麻醉 ▪ 以5ml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2ml,在穿刺点自皮肤到椎间隙韧带
作逐层局部麻醉。注射前应回抽,观察无血液,方可推注麻醉药。
操作流程
▪ Part.8 穿刺过程 ▪ 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针尖稍向头部的
方向缓慢刺入,成年人进针深度4~6 cm,儿童2~4 cm。当针头穿过韧 带与硬脊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的落空感。 ▪ 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见脑脊液 流出后再将针芯插入;用手固定穿刺针,嘱患者缓慢伸展头颈及下肢, 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正常脑脊液的初始压力为5~20cmH2O或40~50 滴/min。
腰池引流管及腰椎穿刺术的护理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颅内血肿已清除,脑室系统与脊髓
蛛网膜下腔相通,头颅CT上可见基底池为腰 大池持续引流的前提。 禁忌症:病人不配合,脑室系统与脊髓蛛网 膜下腔不相通,严重脑肿胀,中线移位>1cm, 有引起枕骨大孔疝的可能者。
腰池引流并发症
在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术中,如果操作不当,也可出现不同程 度的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①张力性气颅:主要是由于 脑脊液引流速度过快、流量过多所致。 ②颅内感染:由于置 管时间过长或者操作不正当引起的逆行性感染。③引流管不 通畅:主要原因有引流管打折、位置不当、导管堵塞等。④ 神经根刺激症状:可能与腰大池引流管留置时间过长有关。 ⑤穿刺处脑脊液漏或渗液:由于带管时间长引流管摩擦所致。 由于预防腰大池持续引流的并发症,所以我们在实际操作中 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严格无菌操作,每天更换引流瓶。 ②注意病人体位和引流瓶的高度。一般病人取仰卧位,头高 15~20º 。如果病人改变体位,引流瓶重新调节高度,防止 脑脊液返流。通过调节引流管水止和引流瓶位置的高低控制 流速和流量。③控制引流量,防止引流速度过快导致张力性 气颅的发生。④每天送检脑脊腋生化及常规,以调整治疗方 案。
腰椎穿刺是神经外科常用的诊疗技术,
临床上 常用于释放脑脊液治疗颅内高压病人、颅内 压测定、脑脊液化验检查。也可用于腰穿置 管, 从管内注入药液, 对病人起到直接治疗的 作用。
适应症:
测量颅内压力的高低 脑脊液的检查 作脑造影或锥体造影等 在脑挫裂伤和颅脑手术后,腰穿术不但是 一种检查,而且是一种治疗手段,引出血 性脑脊液,对预防和减轻脑积水、脑血管 痉挛、脑萎缩有作用)
(8)及时拔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腰穿的护理要点

腰穿护理要点
一、术前准备
在进行腰穿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
这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过敏史等,同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此外,需要向患者和家属解释腰穿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以获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
二、术中配合
在腰穿过程中,需要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通常是侧卧位,膝盖屈曲,抱头。
同时,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并确保患者无不适感。
在腰穿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
三、术后护理
腰穿后,需要让患者平卧休息,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
同时,需要观察患者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及时处理。
在饮食方面,应给予患者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四、病情观察
腰穿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特别是神经系统的状况。
如发现患者有任何异常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抽搐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五、并发症预防
腰穿虽然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操作,但仍有可能出现一些
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神经损伤等。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综上所述,腰穿的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病情观察和并发症预防等方面。
在进行腰穿时,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穿病人的护理
腰椎穿刺是神经科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
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其方法简便易行。
(一)目的
1、协助病因诊断测定脑脊液压力及椎管有无阻塞。
2、测定脑脊液成分。
3、注射给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恶性肿瘤和腰麻。
4、方脑脊液减低颅内压。
(二)禁忌症
1、腰椎穿刺部位有局灶性感染或压力疮。
2、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高颅压或后颅凹占位性病变。
3、枕骨大孔处肿瘤或怀疑有先天性小脑延髓下疝畸形。
4、高度怀疑有脑池粘连。
5、开放性颅脑损伤或有脑脊液漏者。
6、严重脊柱畸形者。
7、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
(三)术前教育
1、评估护士要正确评估患者的文化水平、合作程度、是否曾做过腰穿检查等,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心状况。
2、教育向患者介绍腰椎穿刺术的目的、过程及一些注意事项,需
要采取的特殊体位,讲明腰穿术的脑脊液检查是神经科某些疾病的重要诊断依据,抽取的脑脊液对身体无害。
使患者对此项检查有所了解,听取患者的主诉,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使患者获得安全感,以消除患者的恐惧。
(四)术前准备
%普鲁卡1常规消毒治疗盘一套,一次性腰穿包一个。
其他物品:用物准备、1.
因2ml、无菌手套、注射器、胶布、所需药物等。
2、穿刺前嘱患者排空尿、便,在床上静卧15-30分钟。
(五)术后护理
1、患者术后去枕平卧4-6小时,24小时内最好勿下床活动。
2、颅压低者多进饮料,以防穿刺后反应如头痛、恶心、呕吐、眩晕等的发生。
3、颅内压较高者不宜多饮水,严格卧床的同时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以及早发现脑疝的前驱症状,如意识障碍、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呼吸加深、血压上升、体温升高等。
4、并发症的护理
(1)腰穿后头痛:与颅内压降低、使用的针头型号、进针的方向、穿刺的次数、卧床休息的时间和精神因素等有关。
当颅内压降低所致时坐、立位时头痛明显,平卧时症状缓解。
严重者伴恶心、呕吐。
为预防这一并发症,穿刺时尽量选用创伤性小的细穿刺镇,进针时针头斜面与脊柱轴线平行,以避免硬脊膜纤维受损造成脑脊液由穿刺孔处
外漏。
放液量不宜过多,一般为2-4ml,不超过10ml,以免脑脊液容量过度降低。
术后至少去枕4-6小时。
一旦出现低颅压症状,宜多饮水和卧床休息24小时,严重者可每日滴注生理盐水1000-1500ml。
给予患者适当的解释,消除精神紧张。
(2)脑疝:颅内压明显升高或后颅凹占位病变时,可在枕骨大孔处形成一个压力锥区,腰穿后脊髓蛛网膜下腔压力降低,小脑扁桃体可能嵌入枕大孔内引起脑疝形成,造成意识障碍、呼吸骤停甚至死亡。
因此须严格掌握腰穿指征,怀疑后颅凹占位病变者应先做影像学检查明确,有颅压高征兆者可先使用脱水剂后再做腰穿。
如腰穿证实颅内压升高,应不放或少放脑脊液,并即刻给予脱水、利尿剂治疗以降低颅内压。
(3)神经根痛:如针尖刺伤马尾神经会引起暂时性神经根痛,一般不需特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