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 PPT
合集下载
病例对照研究ppt课件

• 如果病例组来自某一特定人群,则可以该人群的 非病例(即未患该种疾病的人)的一个随机样本 作对照;
– 病例的邻居或所在居委会、住宅区内的健康人 或非该病的患者;
– 社区人口或团体人群中的健康人或非该病的患 者;
– 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同学或同事等。
• 最常采用的方式是对照和病例都选自同一医院, 但应该选取多种疾病而不是一种疾病的病人作对 照。
• 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community-based) 病例对照研究:从社区/特定人群选择病例。
来自医疗机构: 易获得,难以定义源人群, 易发生选择偏倚
来自社区: 代表性较强,但不易得到 13
对照的选择
更复杂、更困难! 选择是否恰当是病例对照研究成败的关键之一!
对照的要求
•对照具有和病例一致的某些特征,即对照与病 例 有可比 性, 例如性别、年龄、居住地等; •对照没有患和研究因子与研究疾病有关的其他 疾病的可能
系
7
病例对照研究的用途
• 广泛探索和深入研究疾病发生的影响因 素
• 研究健康状态等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 • 疾病预后因素的研究 • 临床疗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8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研究设计
提出假设
具体实施
制定研究计划 (资料的收集)
数据分析
培训调查员 预调查
正式调查
总结并提出 研究报告9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要点
26Biblioteka 病例的选择• 1966~1969年间Vincent纪念医院的7名 病例和同时期在另一所医院诊断的1例 20岁的阴道腺癌病人。这样,共有8个 病例均被调查。
27
对照的选择
• Herbst采用了匹配病例对照方法研究。 • 每个病例配4个对照(即1:4匹配),共32个
– 病例的邻居或所在居委会、住宅区内的健康人 或非该病的患者;
– 社区人口或团体人群中的健康人或非该病的患 者;
– 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同学或同事等。
• 最常采用的方式是对照和病例都选自同一医院, 但应该选取多种疾病而不是一种疾病的病人作对 照。
• 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community-based) 病例对照研究:从社区/特定人群选择病例。
来自医疗机构: 易获得,难以定义源人群, 易发生选择偏倚
来自社区: 代表性较强,但不易得到 13
对照的选择
更复杂、更困难! 选择是否恰当是病例对照研究成败的关键之一!
对照的要求
•对照具有和病例一致的某些特征,即对照与病 例 有可比 性, 例如性别、年龄、居住地等; •对照没有患和研究因子与研究疾病有关的其他 疾病的可能
系
7
病例对照研究的用途
• 广泛探索和深入研究疾病发生的影响因 素
• 研究健康状态等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 • 疾病预后因素的研究 • 临床疗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8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研究设计
提出假设
具体实施
制定研究计划 (资料的收集)
数据分析
培训调查员 预调查
正式调查
总结并提出 研究报告9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要点
26Biblioteka 病例的选择• 1966~1969年间Vincent纪念医院的7名 病例和同时期在另一所医院诊断的1例 20岁的阴道腺癌病人。这样,共有8个 病例均被调查。
27
对照的选择
• Herbst采用了匹配病例对照方法研究。 • 每个病例配4个对照(即1:4匹配),共32个
病例对照研究的原理ppt课件

23
四、样本含量的估计
1.估计原则: 保证所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所需的最小样本数 2.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 ①被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率越高样本越小)。 ②估计该因素造成的相对危险度(RR)或暴露比值比(OR) OR越大样本越小。 ③需要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1样本大于α=0.05。 ④要求的把握度1-β 把握度要求越高样本越大。
危险因子 —— 能影响人群发病率变动的 内外环境因素
4
3.特 点:
(1)属观察性研究。 (2)设立对照组 (3)逻辑方向由“果”求“因”。时间 是回顾性的 (4)可广泛地探索病因。 (5)不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5
4.病例对照研究的用途:
(1)病因研究,可用于病因研究的各阶段 病因了解不确切时— 广泛性探索, 已对病因形成假说—— 深入验证。
3.调查内容:随访开始时,对队列成员调查了职业史、 家庭经济状况、吸烟、被动吸烟、饮茶、饮酒、家庭 燃煤(气)等项目。在多因素分析中,将其编码为指示 变量形式。
4.方法:病例—队列数据采用准似然估计相对危险度进 行分析。
20
第四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
一、明确研究目的,提出假设: 通过查阅文献和描述性研究,提出研究 假设——选题。
且证明存在胃→咽→下呼吸道的逆行感染途径。
16
在我国医院感染病例中,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居于首位是医院感染死 亡的首要原因。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但以有呼吸道侵入性操 作(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的发病率最高,占所有下呼吸道感染的60%, 被称为通气相关肺炎(VAP)。故对VAP致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至关重要。经典的 病例对照研究有不易选择对照,资料不易齐全或精确,易产生回忆偏倚,论 证强度较低等问题。而队列研究也存在研究样本大、随访时间长、易失访、 费用高等不足。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收集资料在先,选择、调查 偏倚较小;研究样本较队列研究小,节约人力物力;符合因果推论要求,论 证强度高。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996年12月~1997年7月,选择3所附属医院的脑外科、 神经内科、胸外科、五官科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气管切开(或插管)时间≤48h者未纳入研究。 1.2 诊断及分组 肺部感染的诊断采用保护性双套管标本刷(PSB)采集下呼 吸道分泌物,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中心制订的医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
四、样本含量的估计
1.估计原则: 保证所得结果有统计学意义所需的最小样本数 2.影响样本含量的因素 ①被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率越高样本越小)。 ②估计该因素造成的相对危险度(RR)或暴露比值比(OR) OR越大样本越小。 ③需要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1样本大于α=0.05。 ④要求的把握度1-β 把握度要求越高样本越大。
危险因子 —— 能影响人群发病率变动的 内外环境因素
4
3.特 点:
(1)属观察性研究。 (2)设立对照组 (3)逻辑方向由“果”求“因”。时间 是回顾性的 (4)可广泛地探索病因。 (5)不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5
4.病例对照研究的用途:
(1)病因研究,可用于病因研究的各阶段 病因了解不确切时— 广泛性探索, 已对病因形成假说—— 深入验证。
3.调查内容:随访开始时,对队列成员调查了职业史、 家庭经济状况、吸烟、被动吸烟、饮茶、饮酒、家庭 燃煤(气)等项目。在多因素分析中,将其编码为指示 变量形式。
4.方法:病例—队列数据采用准似然估计相对危险度进 行分析。
20
第四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
一、明确研究目的,提出假设: 通过查阅文献和描述性研究,提出研究 假设——选题。
且证明存在胃→咽→下呼吸道的逆行感染途径。
16
在我国医院感染病例中,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居于首位是医院感染死 亡的首要原因。导致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但以有呼吸道侵入性操 作(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患者的发病率最高,占所有下呼吸道感染的60%, 被称为通气相关肺炎(VAP)。故对VAP致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至关重要。经典的 病例对照研究有不易选择对照,资料不易齐全或精确,易产生回忆偏倚,论 证强度较低等问题。而队列研究也存在研究样本大、随访时间长、易失访、 费用高等不足。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是收集资料在先,选择、调查 偏倚较小;研究样本较队列研究小,节约人力物力;符合因果推论要求,论 证强度高。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选择 1996年12月~1997年7月,选择3所附属医院的脑外科、 神经内科、胸外科、五官科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气管切开(或插管)时间≤48h者未纳入研究。 1.2 诊断及分组 肺部感染的诊断采用保护性双套管标本刷(PSB)采集下呼 吸道分泌物,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中心制订的医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
病例对照研究课件最新

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示意图
最新课件
3
病例对照研究
---------------------------------------------------
暴露史 病例 对照
合计
或特征
---------------------------------------------------
有
a
b
a+b
无
例如,年龄,按照5岁一组匹配,病例组 的病例在35~岁组,则对照组的对照也 在这个年龄范围内,匹配成功。
范围规定的大小,依照可行性原则而定; 范围越小,可比性越好
最新课件
13
病例对照研究
四.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类型 1 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适用于:广泛探索因素 对外部干扰因素(混杂因素)不清楚 有足够多的病例(足以用分析方法控
2.增加了选择对照的难度 3.匹配的因子不能分析其与病例的关系
最新课件
16
匹配过头(over-matching)的原因
研究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不 应匹配;
例如:吸烟对血脂有影响,血脂与心血管 病有病因关联,研究吸烟与心血管疾病 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按照血脂进行 对病例与对照进行匹配,则吸烟与心血 管疾病的关联消失
制混杂)
最新课件
14
匹配的目的
提高研究效率 控制混在因素 提高了检验假设的统计学功效,增加了
比值比的精度(可信区间)
匹配的因素(特征或变量),必须是已 知的混杂因子!或者有充分理由怀疑为 混在因子。否则不应匹配!
最新课件
15
匹配缺点
1.匹配过头(over-matching):把不必要的项 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 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 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这种情 况称为匹配过头(over-matching),应注意 避免。
病例对照研究.ppt

基本原理
按队列研究方式进行 选择一队列,收集基线资料,采集所研究的生 物学标志的组织或体液标本储存备用 随 访 随访到出现能满足病例对照研究样本量的病例 数为止
匹配
按病例进入队列的时间、疾病出现时间与性别、年龄
等匹配条件,从同一队列选择1个或数个非病例作对照,
抽取病例与对照的基线资料并检测收集的标本
病例的选择
选择病例的要求 诊断可靠 使用金标准
回忆偏倚小 代表性好 容易合作 被调查因素改变少
选择确诊的新病例
来 源
总体人群中全部病例或总体随机样本人群中全部
代表性好 工作开展比较困难 耗费人力物力
病例
医院住院或门诊的病例
比较合作 资料易得到且比较可靠 与对照的可比性好 代表性差
第二节 研究类型
• 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 病例与对照匹配 • 衍生的研究类型
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 从设计所规定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分别抽 取一定量的研究对象 • 对照组人数≥病例组人数 • 选择对照没有特殊规定
病例与对照匹配
匹 配/配 比(matching)
匹配或配比: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 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研究示意图
研究开始
时间
暴露 非暴露 暴露
病例组
对照组
非暴露
调查方向
图5-1 病例对照研究示意图(Greenberg 2002) 注:阴影区域代表暴露于所研究的危险因素的研究对象
研究简史
• 1843年Guy向统计学会报告-最早病例对照 研究 • 分析职业暴露与肺结核发生的关系 • 1844年Louis的著作 • 最早出现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 • 1926年Lane Claypon 报告 • 生殖因素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
按队列研究方式进行 选择一队列,收集基线资料,采集所研究的生 物学标志的组织或体液标本储存备用 随 访 随访到出现能满足病例对照研究样本量的病例 数为止
匹配
按病例进入队列的时间、疾病出现时间与性别、年龄
等匹配条件,从同一队列选择1个或数个非病例作对照,
抽取病例与对照的基线资料并检测收集的标本
病例的选择
选择病例的要求 诊断可靠 使用金标准
回忆偏倚小 代表性好 容易合作 被调查因素改变少
选择确诊的新病例
来 源
总体人群中全部病例或总体随机样本人群中全部
代表性好 工作开展比较困难 耗费人力物力
病例
医院住院或门诊的病例
比较合作 资料易得到且比较可靠 与对照的可比性好 代表性差
第二节 研究类型
• 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 病例与对照匹配 • 衍生的研究类型
病例与对照不匹配
• 从设计所规定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分别抽 取一定量的研究对象 • 对照组人数≥病例组人数 • 选择对照没有特殊规定
病例与对照匹配
匹 配/配 比(matching)
匹配或配比: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 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研究示意图
研究开始
时间
暴露 非暴露 暴露
病例组
对照组
非暴露
调查方向
图5-1 病例对照研究示意图(Greenberg 2002) 注:阴影区域代表暴露于所研究的危险因素的研究对象
研究简史
• 1843年Guy向统计学会报告-最早病例对照 研究 • 分析职业暴露与肺结核发生的关系 • 1844年Louis的著作 • 最早出现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 • 1926年Lane Claypon 报告 • 生殖因素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PPT课件

3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设计原理
aa ab
b
cc cd
d
Exposure Non-exposure
Exposure Non-exposure
Time
Controls
Cases
Now
4 南京h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Study object
特点
1、分析性研究,属观察法 2、回顾性研究 3、时间顺序:从 “果”→“因” 4、通常不能够确证因果关联
21 南京医科h 大学康达学院
(五)获取研究因素信息
变量的选定、规定、测量和如何作到研究变量符合 规定。
Ascertainment of Exposure
• Personal interviews • Existing records • Physical measurements and lab tests
5 南京医科h大学康达学院
第二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类型
6 南京医科h大学康达学院
h
h
匹配方式
频数匹配:又称为群体匹配,即在选择好一组病 例之后,在选择对照组时要求其某些特征或变量 的构成比例与病例组的一致(即在两组的总体分 布一致)。 例如性别、年龄构成一致,具体做法上类似分层 抽样。如病例组中男女各半,65岁以上者占1/3
2 南京医科h大学康达学院
第一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一种常用于探索 病因的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对一组患有某种 疾病人群(病例组)和一组或几组未患该病的对照人群(对
照组)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可能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
频率的比较,来考察这些因素是否与该病存在联系及联 系的程度。
设计原理
aa ab
b
cc cd
d
Exposure Non-exposure
Exposure Non-exposure
Time
Controls
Cases
Now
4 南京h医科大学康达学院
Study object
特点
1、分析性研究,属观察法 2、回顾性研究 3、时间顺序:从 “果”→“因” 4、通常不能够确证因果关联
21 南京医科h 大学康达学院
(五)获取研究因素信息
变量的选定、规定、测量和如何作到研究变量符合 规定。
Ascertainment of Exposure
• Personal interviews • Existing records • Physical measurements and lab tests
5 南京医科h大学康达学院
第二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类型
6 南京医科h大学康达学院
h
h
匹配方式
频数匹配:又称为群体匹配,即在选择好一组病 例之后,在选择对照组时要求其某些特征或变量 的构成比例与病例组的一致(即在两组的总体分 布一致)。 例如性别、年龄构成一致,具体做法上类似分层 抽样。如病例组中男女各半,65岁以上者占1/3
2 南京医科h大学康达学院
第一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一种常用于探索 病因的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通过对一组患有某种 疾病人群(病例组)和一组或几组未患该病的对照人群(对
照组)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可能危险因素(或保护因素)
频率的比较,来考察这些因素是否与该病存在联系及联 系的程度。
06章_病例对照研究.

• 举例(略)
非匹配或成组匹配设计样本量估计(两组n相等)
对照组暴露率 病例组暴露率
例 拟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据 调查,该地区人群吸烟率为20%,预期吸烟者的 相对危险度为2.0,设α=0.05,β=0.10,计算样本 量。
根据条件求得: p1 0.20 2 /[1 0.20 2 0.20] 0.333 p ( 0.20 0.3333 ) / 2 0.267 , q 0.733 N 2 pq (U U ) /( p1 p0 )
自然存在而非人为控制的
设立对照:平衡研究因素以外的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
响,使其与病例组之间进行有比较的研究
由果推因的研究:回顾性,疾病
暴露
论证强度:不强,为队列研究或实验性研究提供研究
线索和方向,一般不能确定因果关系
三、用
途
广泛探索影响因素:从可疑因素中筛选相关因素 深入检验某个或某几个病因假说:在描述性研究初步
(趋势卡方)总χ2
48
分级资料分析整理表
暴露分级
0 病例
a0(=c)
1 a1
2 a2
3 a3
4 …. 合计 a4 …. m1
对照
b0(=d)
2
c OR b
第四节 资料分析
食管癌发病因素的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与发病有关的资料
93 对男性食管癌与对照的吸烟史 对照 吸烟 不吸烟 合计 病例 吸烟 55(a) 26(c) 81(a+c) 不吸烟 6(b) 6(d) 12(b+d) 合计 61(a+b) 32(c+d) a+b+c+d
第六章 病例对照研究

实例2:
☻年轻女性阴道腺癌与母亲妊娠期服用 己烯雌酚的关系
背景:
☻1966~1969 年 Vincent 纪念医院 7 例阴道癌 患者,15~22岁女青年
☻类型异常;时间、地区分布异常集中; 年龄分布异常 ☻这些分布的差异(属于描述性流行病学 范畴)提示了线索:该地区有某种 /些因 素与阴道腺癌异常发病有关。
实例1.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
☻Doll与Hill于1948~1952年进行研究。从伦敦20 所医院及其他几个地区选取确诊的肺癌1465例。 每一病例按性别、年龄组、职业等配一个非肺癌 对照。调查两者吸烟暴露情况。
经分析:①肺癌病人中不吸烟者的比例远小于对照组, 差别显著;②肺癌病人在病前10年内大量吸烟者(≥25 支/日)显著多于对照组;③随着每日吸烟量的增加, 肺癌预期死亡率升高;④肺癌病人开始吸烟的年龄较 早,持续的年数较多。
如:年龄、性别、 BMI、血型、特殊职业暴露、 环境污染、疾病家族史、某种基因型、吸烟、少 食果蔬、高盐饮食、运动、平衡膳食。
历史与典型范例
☻20世纪20年代: 生殖因素与乳腺癌
☻40~50年代:吸烟与肺癌(Doll and Hill)
☻60年代:口服避孕药与心梗、静脉栓塞; 孕妇服用反应停与婴儿先天畸形;月经棉 条与经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早孕服用雌 激素与少女阴道腺癌
补体结合试验 对照组 病例组 + - 合计对子数
+ -
2
4(a) 39(c)
43
1(b) 19(d)
20
5 58
63
c 39 b
合计对子数
2
b c 1
bc
34.23 ,p 0.01 , OR
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PPT课件

p 广泛探索影响因素:从可疑因素中筛选相关因素 p 深入检验某个或某几个病因假说:在描述性研究初步 形成病因假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假设 p 研究健康状态等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 p 疾病预后因素的研究:同一疾病不同结局的影响因素 p 临床疗效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同治疗方法不同疗效的 影响因素
四、研究类型
二、基本原理与特点
以确诊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 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 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危险因
素暴露史 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该因素与
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
基本原理示意图
a a/(a+c)
c 比较
b
暴露 未暴露
暴露
b/ (b+d) d
病例的选择
对照的选择
1
☼是否匹配
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2 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频数匹配:成组匹配 个体匹配:1︰M
四、研究类型
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患病人群 未患病人群
<
病例组
=
对照组
研究对象
p 病例与对照之间的关 系不作限定 p从设计所规定病例和 对照人群中,分别抽 取一定量的研究对象 p 对照组人数≥病例 组人数
回顾性研究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例如: 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吸烟和肺癌之间的联系
分别调查 他们过去
的吸烟 (暴露)
历史
病
肺癌患者 例
组
对
未患肺癌 照
组
包括现在吸烟否,过去 吸过烟否,开始吸烟年 龄,吸烟年数,最近每 天吸烟支数;如已戒烟 则为戒烟前每日吸烟支 数,已戒烟年数,等等
通过比较两组吸烟史的差别,检验吸烟与肺癌有因果联系的假设
四、研究类型
二、基本原理与特点
以确诊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 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 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危险因
素暴露史 比较两组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该因素与
疾病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关联
基本原理示意图
a a/(a+c)
c 比较
b
暴露 未暴露
暴露
b/ (b+d) d
病例的选择
对照的选择
1
☼是否匹配
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2 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频数匹配:成组匹配 个体匹配:1︰M
四、研究类型
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患病人群 未患病人群
<
病例组
=
对照组
研究对象
p 病例与对照之间的关 系不作限定 p从设计所规定病例和 对照人群中,分别抽 取一定量的研究对象 p 对照组人数≥病例 组人数
回顾性研究方法
第一节 概述
例如: 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吸烟和肺癌之间的联系
分别调查 他们过去
的吸烟 (暴露)
历史
病
肺癌患者 例
组
对
未患肺癌 照
组
包括现在吸烟否,过去 吸过烟否,开始吸烟年 龄,吸烟年数,最近每 天吸烟支数;如已戒烟 则为戒烟前每日吸烟支 数,已戒烟年数,等等
通过比较两组吸烟史的差别,检验吸烟与肺癌有因果联系的假设
病例对照研究PPT

-
合计
c
a+c=m1
d
b+d=m0
c+d=n0
a+b+c+d=t
成组设计不分层资料
a 比较病例组的暴露比例( )与对照组的 a c b
暴露比例(
2
bd
)有无统计学差异。
ad bc T
2
N1 N 0 M1 M 0
成组设计不分层资料
联系强度测量 -比值比(OR) :OR即指病例 组研究因素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 值之比。 比值(odds)是指某事物发生的概率与不 发生的概率之比。
资料收集
因素的选定:包括所研究的因素、其他可 疑因素和可能的混杂因素。 因素的规定:调查前有明确的规定(定量、 分级) 因素的收集: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调查项目 相同。 最好有记录或材料作依据。客观指标更好。
资料收集方法
(1)询问 包括面询、函询、电话询问、计算 机辅助询问、自填问卷。 (2)查阅记录 包括出生、疾病死亡、健康体 检记录等。 (3)测量 包括测量各种指标,如机体、环境 的测量,区域、个体采样器监测、生物监测, 血清学、组织学分析等。 (4)现场观察 根据研究需要,赴现场观察, 收集有关信息。
病例对照研究用途
1. 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 在疾病病因不明时,可以广泛地筛选机体内 外环境因素中的可疑危险因素。 2. 检验病因假说 经过描述性研究或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初步产生了病因假说后,可以应用设计精 良的病例对照研究加以检验。 3. 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实施要点-研究对象的选择
回顾性收集暴露情况
比较 人数
a a/(a+c)
暴露
病例对照研究PPT课件

2.确定队列:将1973年4月从芬兰医院出院记 录处获得的5687名银屑病人作为观察队列
3.确定观察期:从1973~1995年共22年 4.资料收集 :对研究队列内的每个成员都记
录其一般情况,银屑病的有关情况(发病过程、 病情、治疗过程、治疗方法等)及其他有用 的信息
5.随访发现癌症病人:研究队列中自1973年 至1995年共发生癌症病人533例,有何杰金病、 鳞状细胞皮肤癌、非何杰金淋巴肉瘤和喉 癌等
第三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
病例对照研究的一般步骤
1.提出假设 2.制订研究计划 3.收集资料 4.资料的整理分析 5.总结并提出研究报告
病例对照研究的具体实施
(一)提出假设 根据所了解的疾病分布特征和已知
的相关因素,并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 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 (二)根据研究目的,确定选择对照 的适宜形式
(三)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
病例和对照的来源 基本来源:1.医院
2.社区
病例的选择
疾病诊断标准的规定:国际国内标准、 自订标准
病例其他特征的规定:(年龄、性别、 民族等)
对照的选择
对照应当选自于产生病例的源人群 (source population),能代表产生 病例的源人群
根据要解决的问题不同选取适宜的对 照
6.用匹配的方法选择对照:每当发生一个癌 症病人时,即从该队列中选择几名同性别,年 龄相差不超过两岁的未发生癌症的银屑病 病人作为对照
7.资料分析 :PUVA光化学疗法治疗银屑病 对发生鳞状细胞皮肤癌的OR=6.5,P<0.01。 用阿维A酯与阿维A治疗银屑病对发生鳞状 细胞皮肤癌的OR=7.4,P<0.05
1:1匹配设计的估算方法
m为结果不一致的对子数,需要的总对子数M为:
3.确定观察期:从1973~1995年共22年 4.资料收集 :对研究队列内的每个成员都记
录其一般情况,银屑病的有关情况(发病过程、 病情、治疗过程、治疗方法等)及其他有用 的信息
5.随访发现癌症病人:研究队列中自1973年 至1995年共发生癌症病人533例,有何杰金病、 鳞状细胞皮肤癌、非何杰金淋巴肉瘤和喉 癌等
第三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
病例对照研究的一般步骤
1.提出假设 2.制订研究计划 3.收集资料 4.资料的整理分析 5.总结并提出研究报告
病例对照研究的具体实施
(一)提出假设 根据所了解的疾病分布特征和已知
的相关因素,并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 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 (二)根据研究目的,确定选择对照 的适宜形式
(三)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
病例和对照的来源 基本来源:1.医院
2.社区
病例的选择
疾病诊断标准的规定:国际国内标准、 自订标准
病例其他特征的规定:(年龄、性别、 民族等)
对照的选择
对照应当选自于产生病例的源人群 (source population),能代表产生 病例的源人群
根据要解决的问题不同选取适宜的对 照
6.用匹配的方法选择对照:每当发生一个癌 症病人时,即从该队列中选择几名同性别,年 龄相差不超过两岁的未发生癌症的银屑病 病人作为对照
7.资料分析 :PUVA光化学疗法治疗银屑病 对发生鳞状细胞皮肤癌的OR=6.5,P<0.01。 用阿维A酯与阿维A治疗银屑病对发生鳞状 细胞皮肤癌的OR=7.4,P<0.05
1:1匹配设计的估算方法
m为结果不一致的对子数,需要的总对子数M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或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为混杂因素。常作为匹 配的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经济状况、 血型、血压等。否则会造成匹配过度。
over-matching:使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 联减弱或消失,降低了研究效率。
第二节 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剧本
研究设计
研究目的
资料的收集
资料整理
数据分析
一、明确研究目的,提出病因假设
Exposure
Disease
明确研究目的
广泛探索危险因素 还是检验某个病因假设
假设的来源
现况调查结果; 临床观察、经验所见;
基础研究; 文献记录、有关资料。
剧本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
二、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确定
我是 病例!
我是 对照!
问题二:病例是指?病例
的来源及其分类?
我们是绝配!
四、收集资料—回顾
(1)询问 包括面询、函询、电话询问、计算机辅助询问、自填问卷。 (2)查阅记录 包括出生、疾病死亡、健康体检记录等。 (3)测量 包括测量各种指标,如机体、环境的测量,
区域、个体采样器监测、生物监测,血清 学、组织学分析等。 (4)现场观察 根据研究需要,赴现场观察,收集有关信息。
过
暴露率 人数
去
暴露状况
a
+
a/(a+b)
b
-
c
+
c/(c+d)
d
-
二、研究原理 现在
是否患病
病例组 对照组
研究 人群
重点
疾病发生时间
人数
暴露状况 (原因)
a
+
b
-
c
+
d
-
三、研究特点
工作时间 是否患病 (结果)
病例组
对照组
1)观察法
2)设立对照
3)回顾性研 究,由果及因 4)可研究一
果多因 5)不能证实
三、估计样本含量
(一)样本大小的影响因素
人群中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率(exposure rate) RR的近似值 OR值(查阅文献或预调查获得) α值 把握度β
(二)样本大小的估计方法
查表法 公式法
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含量估计
Z和Z分别是和值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分位数(查表) p0和p1分别是所研究因素在对照组和病例组的估计暴露率 Q0 = 1 p0,Q1=1p1; P = (p0+ p1)/2 , Q = 1p; p1 = (OR p0)/(1 p0+OR p0);
行为生活方式、环境、生物遗传等
吸烟
吸烟 回忆 肺癌
(原因)
(结果)
讲授新课
问题一:什么是病例对 照研究?该研究的研究 原理和研究特点是什么? 该研究用途是什么?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选择患有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作为病例组,不 患有该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回顾两组人群 过去暴露于某种因素的暴露情况,根据两组 的差异来判断暴露与疾病是否有关联以及关 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第六章 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现况调查
流 行
观
病例、个案报道
描述流行病学 监测
察
总结经验
法
病例对照研究
分析流行病学
产生假设 检验假设
病 学 研 究
实 验 实验流行病学 法
队列研究
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 社区干预项目
验证假设
方
法数
理 理论流行病学
法
复习导入 引发肺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0
六、研究类型
按照研究目的划分: 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用途1) 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用途2)
按照匹配设计划分:
1. 非匹配:在设计所规定的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分别抽取一定量 的对象。对照数量≥病例组。 2. 匹配: 对照组在某些因素或特性上与病例组保持相同,目的是 进行两组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是一种限制手段。如匹配年 龄、性别等。
某些 特征
配对 (pair matching)
病例与对照匹配 1:R个体匹配 (individual matching)
患病人群 未患病人群 目标人群
某些 特征
1:2, 1:3 …1: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匹配注意事项
1.慎重选择匹配因素,可疑致病因素或有研 究价值的因素不能作配比因素。
2.可采用1∶1或1∶R匹配,不宜超过1∶4。 3.匹配的特征或变量必须是已知的混杂因素,
因果关系
四、研究用途
1.广泛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
在疾病病因不明时,可以广泛地筛选机体内外环境因 素中的可疑危险因素。
2.检验病因假说
经过描述性研究或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初步产生了 病因假说后,可以应用设计精良的病例对照研究加以检 验。
3.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研究影响因素)
五、发展简史
1843年Guy向统计学会报告-最早病例对照研究 分析职业暴露与肺结核发生的关系 1844年Louis的著作 最早出现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 1926年Lane Claypon 报告 生殖因素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
平凉市人民AA..手医健术康院切人2除01子3年宫的全女年性确诊的肺 BB癌..绝肢病经体人后残女作疾性的为人病例
对照组 已确诊的未患CC拟..慢无研性心究支肌疾气梗病管死的炎的人患5群0者岁以下女性
CC 对照要求:不患有所研究的疾病;不患有与所研究疾病
有共同已知病因的疾病;有暴露于研究因素的可能。
11
病例与对照不匹配(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患病人群 未患病人群
<
病例组
=
对照组
目标人群
病例与对照匹配
频数匹配 (匹配因素比例相同)
5/10
2/10
3/10 患病人群
某些 特征
未患病人群
目标人群
病例与对照匹配 1:1个体匹配 (individual matching)
患病人群 未患病人群 目标人群
1947年Schreck和Lenowitz 包皮环切和性卫生与阴茎癌的关系
1947年Hartwell 输血与肝炎关系的研究 1950年Doll和Hill 吸烟与肺癌的研究
9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孕妇服用反应停(thalidomide)与婴儿短肢畸形 母亲吸烟与先天性畸形 早产儿吸入高浓度氧与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症 经期使用月经棉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小剂量电离辐射与白血病 母亲早孕期服用雌激素与少女阴道腺癌等之间的关系
1.病例设计
是否患病
病例组
已确诊,患 有拟研究疾 病人群。
对照组
病病例例的的分来类源??
新现 死 发患 亡 病病 病 例医 院 例 例
问题三:如何确定对照? 对照的来源,入选标准?
2.对照设计
是否患病
对照对的照入的选来标源准? ?
源 病例组 人 群
研关究于急肺性癌心与肌吸梗烟死的与病口例服对避照孕研药 已确诊,患有的究拟关,不研系能究,作疾能为病作对为照对的照是的?是(())
over-matching:使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 联减弱或消失,降低了研究效率。
第二节 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剧本
研究设计
研究目的
资料的收集
资料整理
数据分析
一、明确研究目的,提出病因假设
Exposure
Disease
明确研究目的
广泛探索危险因素 还是检验某个病因假设
假设的来源
现况调查结果; 临床观察、经验所见;
基础研究; 文献记录、有关资料。
剧本
研究设计
研究对象
二、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确定
我是 病例!
我是 对照!
问题二:病例是指?病例
的来源及其分类?
我们是绝配!
四、收集资料—回顾
(1)询问 包括面询、函询、电话询问、计算机辅助询问、自填问卷。 (2)查阅记录 包括出生、疾病死亡、健康体检记录等。 (3)测量 包括测量各种指标,如机体、环境的测量,
区域、个体采样器监测、生物监测,血清 学、组织学分析等。 (4)现场观察 根据研究需要,赴现场观察,收集有关信息。
过
暴露率 人数
去
暴露状况
a
+
a/(a+b)
b
-
c
+
c/(c+d)
d
-
二、研究原理 现在
是否患病
病例组 对照组
研究 人群
重点
疾病发生时间
人数
暴露状况 (原因)
a
+
b
-
c
+
d
-
三、研究特点
工作时间 是否患病 (结果)
病例组
对照组
1)观察法
2)设立对照
3)回顾性研 究,由果及因 4)可研究一
果多因 5)不能证实
三、估计样本含量
(一)样本大小的影响因素
人群中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率(exposure rate) RR的近似值 OR值(查阅文献或预调查获得) α值 把握度β
(二)样本大小的估计方法
查表法 公式法
成组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含量估计
Z和Z分别是和值对应的标准正态分布分位数(查表) p0和p1分别是所研究因素在对照组和病例组的估计暴露率 Q0 = 1 p0,Q1=1p1; P = (p0+ p1)/2 , Q = 1p; p1 = (OR p0)/(1 p0+OR p0);
行为生活方式、环境、生物遗传等
吸烟
吸烟 回忆 肺癌
(原因)
(结果)
讲授新课
问题一:什么是病例对 照研究?该研究的研究 原理和研究特点是什么? 该研究用途是什么?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选择患有所研究疾病的人群作为病例组,不 患有该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回顾两组人群 过去暴露于某种因素的暴露情况,根据两组 的差异来判断暴露与疾病是否有关联以及关 联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第六章 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现况调查
流 行
观
病例、个案报道
描述流行病学 监测
察
总结经验
法
病例对照研究
分析流行病学
产生假设 检验假设
病 学 研 究
实 验 实验流行病学 法
队列研究
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 社区干预项目
验证假设
方
法数
理 理论流行病学
法
复习导入 引发肺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0
六、研究类型
按照研究目的划分: 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用途1) 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用途2)
按照匹配设计划分:
1. 非匹配:在设计所规定的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分别抽取一定量 的对象。对照数量≥病例组。 2. 匹配: 对照组在某些因素或特性上与病例组保持相同,目的是 进行两组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是一种限制手段。如匹配年 龄、性别等。
某些 特征
配对 (pair matching)
病例与对照匹配 1:R个体匹配 (individual matching)
患病人群 未患病人群 目标人群
某些 特征
1:2, 1:3 …1: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匹配注意事项
1.慎重选择匹配因素,可疑致病因素或有研 究价值的因素不能作配比因素。
2.可采用1∶1或1∶R匹配,不宜超过1∶4。 3.匹配的特征或变量必须是已知的混杂因素,
因果关系
四、研究用途
1.广泛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
在疾病病因不明时,可以广泛地筛选机体内外环境因 素中的可疑危险因素。
2.检验病因假说
经过描述性研究或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初步产生了 病因假说后,可以应用设计精良的病例对照研究加以检 验。
3.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研究影响因素)
五、发展简史
1843年Guy向统计学会报告-最早病例对照研究 分析职业暴露与肺结核发生的关系 1844年Louis的著作 最早出现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 1926年Lane Claypon 报告 生殖因素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
平凉市人民AA..手医健术康院切人2除01子3年宫的全女年性确诊的肺 BB癌..绝肢病经体人后残女作疾性的为人病例
对照组 已确诊的未患CC拟..慢无研性心究支肌疾气梗病管死的炎的人患5群0者岁以下女性
CC 对照要求:不患有所研究的疾病;不患有与所研究疾病
有共同已知病因的疾病;有暴露于研究因素的可能。
11
病例与对照不匹配(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患病人群 未患病人群
<
病例组
=
对照组
目标人群
病例与对照匹配
频数匹配 (匹配因素比例相同)
5/10
2/10
3/10 患病人群
某些 特征
未患病人群
目标人群
病例与对照匹配 1:1个体匹配 (individual matching)
患病人群 未患病人群 目标人群
1947年Schreck和Lenowitz 包皮环切和性卫生与阴茎癌的关系
1947年Hartwell 输血与肝炎关系的研究 1950年Doll和Hill 吸烟与肺癌的研究
9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孕妇服用反应停(thalidomide)与婴儿短肢畸形 母亲吸烟与先天性畸形 早产儿吸入高浓度氧与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症 经期使用月经棉与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小剂量电离辐射与白血病 母亲早孕期服用雌激素与少女阴道腺癌等之间的关系
1.病例设计
是否患病
病例组
已确诊,患 有拟研究疾 病人群。
对照组
病病例例的的分来类源??
新现 死 发患 亡 病病 病 例医 院 例 例
问题三:如何确定对照? 对照的来源,入选标准?
2.对照设计
是否患病
对照对的照入的选来标源准? ?
源 病例组 人 群
研关究于急肺性癌心与肌吸梗烟死的与病口例服对避照孕研药 已确诊,患有的究拟关,不研系能究,作疾能为病作对为照对的照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