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网应用课件教案
认识因特网(教案)
认识因特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因特网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因特网的习惯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因特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因特网的起源和发展我国因特网的发展概况2. 因特网的基本组成部分网络硬件设备网络协议域名系统3. 因特网的工作原理数据传输过程路由选择网络安全4. 正确使用因特网的习惯浏览器使用技巧信息检索方法保护个人隐私5. 安全意识防范网络病毒识别网络陷阱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因特网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 演示法:展示因特网的相关设备和软件操作。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正确使用因特网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4. 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陷阱和网络安全案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网络环境正常运行。
2. 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和案例。
3. 安排学生分组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因特网基本知识的掌握。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安全意识调查:了解学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六、教学内容6. 网络应用服务电子邮件服务浏览网络资源在线通讯工具7. 信息安全网络隐私保护密码学基础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8. 网络道德与法律网络礼仪网络侵权行为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简介9. 网络技术发展趋势5G网络技术物联网(IoT)边缘计算10. 实践操作搜索技巧与信息筛选网络购物与支付安全社交媒体的正确使用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网络应用服务的种类和特点。
2. 演示法:展示电子邮件、浏览器等网络应用服务的操作。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隐私泄露案例,讨论防范措施。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网络道德和法律问题。
5. 实践操作法:学生在指导下进行网络搜索和社交媒体使用等实际操作。
1. 准备相关的网络应用服务案例和演示资料。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教案-3.4因特网服务
3.4因特网服务教学内容:因特网服务。
教学目的:掌握常用的四种因特网服务。
教学重难点:因特网服务的作用及相关协议、应用。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
因特网上最基本和最广泛的服务有四种:WWW信息服务、电子邮件服务(E-mail)、文件传输服务(FTP)、远程登录服务(Telnet)。
二、WWW信息服务。
外语缩写WWW是中文称为"万维网","环球网"等,常简称为Web。
分为Web客户端和Web服务器程序。
WWW可以让Web客户端(常用浏览器)访问浏览Web服务器上的页面。
WWW提供丰富的文本和图形,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将这些内容集合在一起,并提供导航功能,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在各个页面之间进行浏览。
由于WWW内容丰富,浏览方便,目前已经成为互联网最重要的服务。
(1)WWW服务(3W服务)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基本互联网应用,我们每天上网都要用到这种服务。
通过WWW服务,只要用鼠标进行本地操作,就可以到达世界上的任何地方。
由于WWW服务使用的是超文本链接(HTML),所以可以很方便的从一个信息页转换到另一个信息页。
它不仅能查看文字,还可以欣赏图片、音乐、动画。
最流行的WWW服务的程序就是微软的IE浏览器。
(2)超文本(Hypertext)是由一个叫做网页浏览器(Web browser)的程序显示。
网页浏览器从网页服务器取回称为“文档”或“网页”的信息并显示。
通常是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器。
人可以跟随网页上的超链接(Hyperlink),再取回文件,甚至也可以送出数据给服务器。
顺着超链接走的行为又叫浏览网页。
相关的数据通常排成一群网页,又叫网站。
(3)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网页的本质就是超级文本标记语言,通过结合使用其他的Web技术(如:脚本语言、公共网关接口、组件等),可以创造出功能强大的网页。
因而,超级文本标记语言是万维网(Web)编程的基础,也就是说万维网是建立在超文本基础之上的。
《教案认识因特网》课件
《教案认识因特网》课件第一章:因特网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让学生明白因特网的作用和影响。
1.2 教学内容因特网的定义:通过互联网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交流的网络系统。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从ARPANET到TCP/IP,再到万维网的诞生。
因特网的作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全球信息交流、推动了科技发展等。
因特网的影响: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如信息泛滥、网络安全问题等。
1.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因特网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因特网的作用和影响。
小组讨论因特网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1.4 教学资源教材或课件。
互联网接入设备。
1.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二章:互联网协议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互联网协议的作用和重要性。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互联网协议及其功能。
2.2 教学内容互联网协议的作用:规定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和规则。
常见的互联网协议: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协议等。
各协议的功能:如IP协议负责数据路由,TCP协议保证数据可靠性等。
2.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互联网协议的作用和重要性。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各协议的功能。
小组讨论互联网协议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2.4 教学资源教材或课件。
互联网接入设备。
2.5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三章:万维网与网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万维网的定义和发展。
让学生掌握网页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方法。
3.2 教学内容万维网的定义:通过超文本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共享和交流的网络系统。
万维网的发展:从简单的文本页面到多媒体、交互式的网页。
网页的基本结构:HTML标签、CSS样式、JavaScript脚本等。
网页的制作方法:使用HTML编写页面结构,CSS设置页面样式,JavaScript 添加交互功能等。
3.3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万维网的定义和发展。
学生通过实例了解网页的基本结构。
因特网的教案
因特网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因特网教学目标:1. 了解因特网的定义、历史和重要性。
2. 掌握因特网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学习因特网的优点和风险,并能够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4. 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适用年级:初中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2. 计算机或平板电脑3. 因特网连接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1.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因特网的图标和网页界面,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因特网是什么,是否有使用过因特网。
知识讲解(20分钟)1. 通过多媒体展示因特网的定义和历史,解释因特网是由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互联而成的网络。
2. 介绍因特网的基本组成,包括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和终端设备等。
3. 解释因特网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据包传输和IP地址的作用。
讨论与实践(30分钟)1. 分组讨论因特网的优点,如信息获取方便、实时通信、在线学习等。
2. 分组讨论因特网的风险和挑战,如个人隐私泄露、网络安全问题等。
3. 引导学生提出解决因特网风险的方案,如保护个人信息、使用强密码、避免不良网站等。
4. 让学生在计算机或平板电脑上尝试使用因特网进行信息搜索和浏览。
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回顾因特网的定义、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提醒学生注意因特网的优点和风险,并能够应对相关问题。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用因特网,充分利用其优势。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人士或网络安全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因特网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网络数据中心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亲身体验因特网的实际运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布置小组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因特网的优点和风险的短文。
3. 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因特网的理解程度。
注意事项: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教育学生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避免网络风险。
《第17课 遨游因特网》教案
第17课遨游因特网[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与技能:(1)初识因特网。
(2)学会打开IE浏览器窗口。
(3)认识IE浏览器窗口。
(4)学会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浏览网上有用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以教师演示讲授、引导启发和学生讨论尝试、操作联系相结合的方式,学会在因特网上浏览有用的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internet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
(2)通过学习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以及使用工具栏中“前进”、“后退”、“刷新”等工具浏览网上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实际操作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计算机网络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学会利用IE浏览器浏览网上有用信息,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
难点:网址输入的正确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上网习惯。
[教学过程]浏览网上信息下面我们来完成一个任务:登陆上海动物园网站。
要登陆上海动物园网站,需要在地址栏中输入它的网址。
请大家自己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通过输入网址,登陆这个网站。
如果遇到了问题可以相互讨论一下,或者请教别的同学或者问一问我。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巡视过程中强调输入完网址后,单击回车键才能登陆网站,登陆的时候看一看地址栏中的蓝色进度条)大家在输入网址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同学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分别请不同学生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再次登陆登陆了“上海动物园”网站后,我们想看一看里面的信息,怎么办呢?要看哪一个栏目,只要把鼠标指针指向这个栏目,比如“动物导游图”鼠标指针会变成形状,然后单击一下请同学们观察鼠标指针变成什么形状。
(广播教学)“动物导游图”就是网页中的“链接”。
(看书上的知识屋)我要看别的动物的资料怎么办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在操作的时候去解决,下面大家先进入“动物导游图”这个栏目,看一看大猩猩的资料,然后想想办法,看看怎么能看到别的动物的资料,看谁脑筋动的快。
因特网使用初步第一课时教案
因特网使用初步第一课时教案因特网使用初步第一课时教案第1节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教学目的: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及功能。
2、了解因特网提供的信息服务和传输控制协议。
教学建议:因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有条件时可上网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教程:一、导入:信息日益增长,计算机网络为当今社会提供了一种快速、经济的信息交换手段。
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就是因特网。
信息高速公路使人们的距离小了出现了“地球村”村。
二、新授(一)计算机网络概述1.计算机网络:就是把分散在不同地域的多台计算机及专用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联,并配以相应的网络软件所构成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1)数据通信(2)资源共享:硬件共享、软件资源、数据共享(3)分布式处理(二)因特网基础知识1.因特网提供的八大服务(1)万维网服务(www)(2)电子邮件(e—mail)(3)文件传输(ftp)(4)远程登录(telnet)(5)专题讨论(usenet)(6)信息查询服务(gopher)(7)广域信息查询服务(wais)(8)电子公告牌(bbs)2.因特网基本术语(1)tcp/ip tcp传输控制协议ip网络互联协议(2)ip地址和域名计算机在因特网节点上的.地址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示:ip地址和域名ip地址用十进点分制如192.168.0.1 10.164.152.5域名:为便于记忆设有意义的名称,要提供dns域名服务系统,实现域名到ip的转换。
一般格式:计算机名.组织机构名.网络名.最高层域名如其中netra是计算机名tsinghua是网络名edu是组织机构名cn是最高层域名再如www是计算机名shicun是组织机构名com是网络名3.接入因特网的方式宽带adslisdnmodem三、全课小结本节内容讲解了计算机网络及其功能,因特网的基础知识,四、练习与思考1.解释计算机网络,主要功能有哪些?2.因特网提供哪些主要的信息服务?3.解释ip地址和域名。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从因特网获取信息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理解因特网在信息获取中的重要作用。
2. 培养学生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2. 因特网的功能3. 因特网在信息获取中的应用4. 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功能,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功能,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因特网在信息获取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相关章节内容。
2.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网站、在线教程等,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3.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第2周:因特网在信息获取中的应用。
3. 第3周: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与技巧。
5. 第5周: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因特网信息搜索》教案
教案名称:因特网信息搜索
学习目标:
1. 学会根据需求利用关键词以及专题网站等方法准确查找信息。
2. 学习使用搜索技巧以提高信息搜索效率。
3. 学会在网页里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获取图文信息。
4. 学会收藏网址、设置主页。
学习任务:
自选一个喜欢的文学作家,先利用因特网搜索其相关信息,再选取有用的信息制作作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思考:当你们想了解一个作家时,你们会怎么做?
2. 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
二、新课呈现(15分钟)
1. 教师讲解如何利用关键词和专题网站进行信息搜索。
2. 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搜索引擎,如Google、百度等,进行信息搜索。
3. 教师讲解搜索技巧,如使用双引号进行精确搜索,使用减号排除不相关的搜索结果等。
4. 教师讲解如何在网页中用复制、粘贴的方法获取图文信息。
5. 教师讲解如何收藏网址、设置主页。
三、实践操作(20分钟)
1. 学生自选一个喜欢的文学作家,进行信息搜索。
2. 学生选取有用的信息,制作作家卡片。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作家卡片,介绍搜索过程和所选信息。
2. 教师和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要点。
2. 学生复述学习内容和要点。
教学资源:电脑、投影仪、搜索引擎、网页浏览器、Word或其他文本编辑软件。
评价方式: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
《因特网》优秀教案
因特网因特网是从英文Internet翻译过来的,又称为国际互联网,它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网络的网络"。
因特网通过各种通信线路和软件把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连接成一个整体,而不管这些网络的类型是否相同、规模是否一样以及距离的远近。
因特网含有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是人类巨大的信息宝库,这些资源大得超过任何一个人的想象力。
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全球性的博物馆,一个无比神奇的游艺宫,一个发表自己见解的论坛,一个结交朋友的场所。
在因特网上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相互通信、远程教学等。
如通过因特网就可以在自己家中的计算机上查阅学校图书馆的书目或北京图书馆的资料;可以到中央电视台的网站上去查阅节目预告甚至收看电视节目;可以在几秒钟内把书信、照片、音乐等传给远在美国的朋友;可以去网上购物;可以到网上学校去获取你所想要学习的知识;也可以为相隔万里的学生答疑等等。
因特网起源于美国的ARPA网,6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专家在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局(即ARPA)的资助下,研究如何把美国国内的几个不同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
当时的设想是,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在战争等特殊情况下受到攻击而损坏时,不影响网络中其它部分的正常工作。
因此,ARPA 网采用分布式控制与处理,较好地满足了这方面的要求,网络上的计算机处于平等地位,没有哪一个部分是特别重要、不可缺少的。
70年代他们设计了新的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之间实现通信的协议(TCP/IP协议组),并公开了所有的TCP/IP 协议网络规范和有关的技术成果,这种公开,使得 TCP/IP协议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迅速的推广。
TCP/IP应用于ARPA网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Internet出现了,从1983年开始因特网的规模基本以逐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从开始只有约2021连接的计算机发展到目前全球已有几千万台计算机与因特网相连,并从美国走向世界,逐步形成了一个真正覆盖全球的大网络。
因特网在中国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目前我国已拥有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16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CNINFO,169、中国科技网(CSTNET)等骨干网,因特网用户已超过一千万。
因特网的教案
因特网的教案因特网的教案「篇一」教学主题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适用年级高一年级教学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概述:让学生能够通过因特网找到有用的信息,并将有用的信息保存后,为今后的学习、研究积累资料。
重点:网络资源的保存和收藏夹的.使用难点:网页的几种保存类型、收藏夹中文件夹的创建学习目标1、掌握网络浏览的方法。
2、会保存有用的网络资源。
3、学会收藏有用的网址。
所需资源和环境数字化资源搜索引擎网站。
常规资源1、教材《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2.2节;配套光盘。
2、教材配套教师用书。
3、“因特网上信息的浏览与获取”学习任务单。
教学支撑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所有计算机能够上因特网、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或液晶投影仪(实物投影仪)教学设计教学思路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所以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通过“布置任务—学生活动—交流谈论—教师点拨”的形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教学引导问题设计问题目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你知道获取网址有多少种方法?掌握获取网址的策略和方法在检索信息时可以使用哪些关键词进行检索。
如何保存网页?因特网的教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因特网的概念和作用2、技能目标:掌握连接到因特网和浏览网页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上网浏览的基本操作2、难点:浏览器的使用;上网的条件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在四川省西北部阿坝州境内,有一个以“童话世界”、“人间天堂”而著称的地方,因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并以湖泊、瀑布群和滩流享誉世界。
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野生动物300多种、鸟类140多种。
这是什么地方呢?请看——[播放有关九寨沟的视频]同学们,我们的语文课学习过关于九寨沟的介绍,那你对“人间天堂”——九寨沟有哪些了解呢?你是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九寨沟的?你还想了解九寨沟的哪些信息?1、浏览“九寨沟”网师: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来,因特网日益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它不仅给我们提供了难以计量的数据、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信息,而且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
《因特网提供信息的方式》课教案
《因特网提供信息的方式》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因特网提供信息的主要方式。
3. 培养学生利用因特网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因特网安全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因特网提供信息的方式2.1 搜索引擎的使用2.2 电子邮件的使用2.3 论坛和社交媒体的使用2.4 在线数据库的使用3. 因特网安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因特网提供信息的方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搜索引擎的的高级搜索技巧,电子邮件的设置和运用,论坛和社交媒体的合理使用,在线数据库的检索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提供信息的方式。
2. 演示法:展示搜索引擎、电子邮件、论坛、社交媒体和在线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的技巧。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使用因特网的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准备1. 教室多媒体设备正常运行。
2. 学生每人一台电脑,能正常上网。
3. 相关教学资源(PPT、视频、网站等)。
4. 教学课件和教案。
5. 练习题和案例分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网络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因特网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主题《因特网提供信息的方式》。
2. 讲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简洁明了地讲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如因特网的定义、发展历程、作用等。
3. 讲解因特网提供信息的方式:分别讲解搜索引擎、电子邮件、论坛、社交媒体和在线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及其优缺点。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实践内容为: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某一主题的相关信息,利用电子邮件发送和接收邮件,浏览论坛和社交媒体了解热点话题,访问在线数据库查找学术资料。
5. 分享与讨论:各小组展示实践成果,分享使用心得和经验,讨论如何更好地利用因特网获取和处理信息。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因特网基本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学生掌握因特网提供信息的方式的情况、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学生对因特网安全的认识等。
《教案认识因特网》课件
教案认识因特网教案一:认识因特网的基本概念【教学目标】1. 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 掌握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和组成部分。
3. 理解因特网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重点】1.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2.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和组成部分。
3. 因特网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难点】1. 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和组成部分。
2. 因特网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视频或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因特网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因特网的好奇心。
2. 讲解:讲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如因特网的定义、因特网的组成部分等。
3. 展示:通过教学视频或图片,展示因特网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因特网的发展。
4. 互动: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因特网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因特网的作用和影响。
5. 总结:总结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作用影响,让学生对因特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教案二:认识因特网的组成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因特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服务器、客户端、网络协议等。
2. 掌握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 能够正确区分各部分的英文名称及缩写。
【教学重点】1. 因特网的主要组成部分。
2. 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3. 各部分的英文名称及缩写。
【教学难点】1. 各部分的英文名称及缩写。
2. 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因特网的组成部分。
2. 讲解:讲解因特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服务器、客户端、网络协议等,并展示各部分的英文名称及缩写。
3. 展示:通过教学图片或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4. 互动:提问学生,让学生区分各部分的英文名称及缩写,引导学生思考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5. 总结:总结因特网的各部分组成、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对因特网的组成部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因特网提供信息的方式》公开课教案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因特网提供信息的方式》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因特网提供信息的基本方式。
2. 培养学生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检索、获取、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
2. 因特网提供信息的方式:搜索引擎、在线数据库、论坛、博客、社交媒体等。
3. 信息检索技巧及策略。
4. 信息筛选、处理和应用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因特网提供信息的方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信息检索技巧、信息筛选与处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平台、搜索引擎、在线数据库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因特网提供信息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
3. 讲授因特网提供信息的方式,展示相关案例。
4. 学生实践:利用搜索引擎、在线数据库等进行信息检索,掌握信息检索技巧。
5. 小组讨论:分享信息检索心得,探讨信息筛选与处理的方法。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任务,鼓励学生利用因特网进行创新实践。
教案示例:【教学案例】某学生需要完成一篇关于“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的研究报告,需要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步骤】1. 导入: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的?”引导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介绍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
3. 讲授因特网提供信息的方式,展示相关案例。
4. 学生实践:利用搜索引擎、在线数据库等进行信息检索,掌握信息检索技巧。
5. 小组讨论:分享信息检索心得,探讨信息筛选与处理的方法。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任务,鼓励学生利用因特网进行创新实践。
【课后任务】1. 利用因特网,搜集有关“我国互联网发展现状”的资料,整理成一份报告。
项目6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教案)
项目6 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因特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因特网是由成千上万台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覆盖范围从大学校园网、商业公司的局域网到大型的在线服务提供商,几乎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应用领域(如政务、军事、科研、文化、教育、经济、新闻、商业和娱乐等)。
人们只要用鼠标、键盘就可以从因特网上找到所需要的任何信息,可以与世界另一端的人们通信交流,甚至一起参加视频会议。
因特网已经深深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并正以极快的速度在不断发展和更新。
本项目主要介绍因特网的基础知识和一些简单的应用。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因特网基础:TCP/IP协议、C/S体系结构、IP地址和接入方式。
3.使用简单的因特网应用:浏览器(IE)的使用,信息的搜索、浏览与保存,FTP下载,电子邮件的收发,以及流媒体和手机电视的使用。
任务1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与新课导入:复习:在项目5中,我们学习了PowerPoint 2010的使用。
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办公软件的使用。
那么,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联网的目的是什么?计算机网络是如何形成的?它由哪些部分组成?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功能和分类。
2.掌握网络拓扑结构和网络体系结构。
3.掌握网络传输介质和互联网络设备。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互联技术。
难点:数据共享(设置文件夹共享、打印机共享)。
课时分配与教学方法:使用教学课件(PPT)讲授2学时。
教学过程:一、计算机网络概述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惊人的速度和广泛的应用程度在不断发展。
计算机网络是随着强烈的社会需求和前期通信技术的成熟而出现的。
《教案认识因特网》课件
教案认识因特网第一章:因特网的概述1.1 介绍因特网的定义:因特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信息共享的虚拟空间。
1.2 解释因特网的发展历程:从ARPANET到TCP/IP协议的建立,再到现代因特网的形成。
1.3 强调因特网的作用和影响:提供信息查询、沟通交流、在线学习、娱乐等多种功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运作方式。
第二章:网络连接与协议2.1 介绍网络连接的层次结构:从物理层到应用层,包括OSI七层模型和TCP/IP 四层模型。
2.2 解释不同类型的网络连接: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以及互联网(Internet)。
2.3 介绍主要的网络协议:TCP/IP协议、协议、S协议、FTP协议等,并解释它们的作用和应用场景。
第三章:因特网的使用方式3.1 介绍浏览器的使用:如何打开网页、搜索信息、使用书签和收藏夹等。
3.2 解释电子邮件的使用:如何发送、接收、管理电子邮件,以及常用的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
3.3 介绍搜索引擎的使用:如何进行关键词搜索、使用高级搜索选项、评估搜索结果的可靠性等。
第四章:网络与信息安全4.1 介绍网络安全的概念:保护网络系统和个人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和破坏。
4.2 解释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病毒、恶意软件、钓鱼攻击、黑客攻击等。
4.3 介绍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使用防火墙、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软件和操作系统、使用强密码等。
第五章:网络礼仪与法律5.1 强调网络礼仪的重要性:尊重他人隐私、不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文明交流等。
5.2 介绍网络法律的基本概念:网络犯罪、版权法、隐私权等。
5.3 讨论网络法律的具体案例:网络欺凌、网络侵权、网络犯罪等,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教案认识因特网第六章:社交网络与新媒体6.1 介绍社交网络的概念:通过网络平台连接人与人,实现信息的分享和交流。
6.2 解释社交网络的流行: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社交网络平台的使用和影响。
互联网应用教案:遨游因特网
互联网应用教案:遨游因特网章一:教学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尤其在教育领域,互联网应用已成为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因此,开展针对互联网应用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互联网浏览器——遨游,以掌握互联网使用方法和技巧的基础。
章二:教学目标1.了解遨游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功能。
2.学习使用遨游浏览器进行网站访问、搜索、下载、收藏等操作。
3.能够分析收集到的网络信息并正确运用。
4.提高信息素养能力,从中获取有用的知识信息。
5.使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避免上当受骗等风险。
章三:教学内容1.初识遨游浏览器(1)遨游浏览器简介(2)遨游浏览器的安装与卸载(3)遨游浏览器的主要界面和功能模块介绍2.网站浏览(1)了解URL(2)网页导航和常用网站介绍(3)使用遨游浏览器打开网站(4)网站浏览的注视点3.搜索引擎的使用(1)搜索引擎的作用和分类(2)知名搜索引擎介绍(3)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4)检索策略和常用技巧4.网络资源的下载与收藏(1)资源下载的常见方式(2)网页中的图像、音频、视频和文档等资源的下载方法(3)如何收藏喜欢的网页(4)如何删除收藏网页5.网络信息访问分析(1)如何分析网页中的信息(2)如何正确评估网页的价值(3)如何做到正确、全面、及时地分析网络信息(4)如何在网络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6.网络安全与防范(1)常见网络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2)如何避免上当受骗(3)网络信息安全,防止病毒侵袭章四:教学过程1.整体的教学过程设计(1)授课方式:多媒体辅助讲解、操作演示、交流讨论等(2)教学呈现:PPT演示、实物、网络图形等辅助教具(3)教学互动:提问、小组讨论、操作实践、网络答题等2.具体的教学方案第一课时:初识遨游浏览器(1)教师介绍遨游浏览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让学生了解遨游浏览器的安装和卸载方法,并讲解安装的正确步骤(3)学生跟随教师动手实践,让学生熟悉浏览器的主要界面和功能模块第二课时:网站浏览(1)教师讲解URL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介绍网页导航和常用网站,并让学生了解网站访问的注视点(3)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如何在遨游浏览器中打开和退出网站第三课时:搜索引擎的使用(1)教师介绍搜索引擎的作用和分类(2)讲解使用知名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的方法(3)介绍搜索技巧和检索策略,并让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操作体验第四课时:网络资源的下载与收藏(1)教师讲解资源下载的常见方式和网页中各类资源的下载方法(2)讲解如何在遨游浏览器中收藏喜欢的网页,如何删除收藏网页第五课时:网络信息访问分析(1)教师讲解如何分析网页中的信息,如何正确评估网页的价值(2)介绍如何在网络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知识和信息第六课时:网络安全与防范(1)教师讲解网络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2)教授学生如何避免上当受骗,如何防止病毒侵袭章五: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实践表现和教学的效果,进行评价。
因特网的应用教案初中
因特网的应用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掌握因特网的主要应用领域;3. 学会安全、合理地使用因特网。
教学重点:1. 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因特网的主要应用领域。
教学难点:1. 因特网的安全使用。
教学准备:1. 计算机教室;2. 因特网连接;3.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互联网应用场景,如微信、淘宝、在线视频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应用背后的是什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应用都是基于因特网实现的。
二、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介绍因特网的定义、发展历程和作用。
2. 学生听讲并做笔记。
三、因特网的主要应用领域(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介绍因特网的主要应用领域,如信息检索、电子邮件、远程教育、在线娱乐等。
2. 学生听讲并做笔记。
四、因特网的安全使用(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介绍因特网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如病毒、黑客、个人信息泄露等。
2. 学生听讲并做笔记。
五、实践操作(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检索,如使用搜索引擎查找某个知识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因特网的应用及其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操作心得。
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因特网安全讲座;2. 组织学生参观因特网企业,了解因特网产业的发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因特网的基本概念、作用和主要应用领域,使学生对因特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强调因特网的安全使用,培养学生安全、合理使用因特网的习惯。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因特网的信息检索功能,提高了信息素养。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特网安全方面的问题,提醒学生警惕网络病毒、黑客等安全隐患,确保学生在使用因特网时的安全。
因特网的应用教案初中英语
因特网的应用教案初中英语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掌握与互联网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如:search engine, website, online, download, upload, chat room, blog, etc.(2)让学生学会如何描述互联网的使用方法,如:search for information,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watch videos, etc.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提高他们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了解互联网的负面影响,增强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互联网的使用方法,如:搜索引擎的使用、下载和上传文件、在线交流等。
3. 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如:在线学习、娱乐、购物等。
4. 互联网的利与弊。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分享自己对于互联网的认识和体验。
2. 呈现:(1)教师展示与互联网相关的词汇和短语。
(2)教师举例说明互联网的使用方法。
3. 实践:(1)学生分组进行互联网搜索,寻找特定信息。
(2)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在线交流,如:聊天室、论坛等。
(3)学生尝试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如:在线课程、学习网站等。
4. 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互联网的利与弊。
(2)学生分享自己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5. 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作业布置:1. 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索一种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下节课分享搜索结果。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互联网的利与弊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方法,并了解互联网的利与弊。
六年级信息技术 《因特网》教学设计教案
六年级信息技术《因特网》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日益普及到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等方方面面,网络的强大功能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本节内容选自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信息技术》初中第二册第一章第2节,主要内容包括了介绍常用的上网方式、因特网中的IP地址、域名、统一资源定位等概念及组成,同时也介绍了因特网的常见功能及上网道德修养与安全法规。
这些内容都是学生进行网络操作时需了解的基础知识,给他们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网络的概念,网络的分类以及局域网的几种结构。
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部分学生已经可以很熟练地利用电脑进行上网操作,但对于其中的原理还是不太了解,有少部分学生因为平时较少接触网络,所以对网络的了解相对更少,因此,学生们都需要学习网络的相关基础知识,为网络的操作打下理论的基础。
但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多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相对较抽象、枯燥,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
此外,网络上的内容萎良不全,学生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而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相关的道德修养及安全法规对学生来说显示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因特网的常见上网方式;(2)了解因特网中的IP地址、域名及统一资源定位的组成、特点及其含义;(3)了解因特网的常见功能;(4)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法规;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老师的提问、讲解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通过上机操作实践,更好地理解相应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能够自觉遵守我国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安全法规,抵制不良的信息,树立网络安全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因特网中的IP地址、域名及统一资源定位的组成、特点及其含义;(2)上网道德修养与安全法规。
2、教学难点:(1)因特网中的IP地址、域名及统一资源定位的组成、特点及其含义;3、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策略本节教学内容中概念性的知识点较多,而且相对较抽象及枯燥,因此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Q登录窗口 查找/添加好友窗口
QQ主窗口
聊天窗口
•2*MSN •MSN具有文字聊天、脱机消息、语音对话、 视频会议、共享文件夹、共享图片、共享活 动、游戏和电子邮件等多种功能。
MSN主窗口
&2 文件传输
•1* 网际快车
•1. 网际快车简介 •网际快车(FlashGet)诞生于1999年 。 •2004年后逐渐发展成集资源下载客户端、资源门户 网站、资源搜索引擎和资源社区等多种服务在内的 互联网资源分享平台。 •采用多服务器超线程传输技术,最大限度优化算法, 智能拆分下载文件,多点并行传输。 •使用了超磁盘缓存技术。采用了P4S技术,全面支 持HTTP、FTP、BT等多种协议。
•2. 电驴
•电驴(eMule)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可靠的点对 点文档共享的客户端软件。 •eMule使用多个途径搜索下载的资料源,每个下载 的文件都会自动检查是否损坏,以确保文件的正确 性。 •eMule提供了智慧损坏控制功能,有助于快速修复 文件损坏的部分。 •eMule 的排队机制和上传积分系统有助于激励人们 共享,并上传给他人资源。 •eMule还内建了聊天功能,使得用户可以和世界范 围的其他共享者聊天。
•(3)电子现金
•电子现金是以电子化数字形式存在的现金货币。它把现金数 值转换成一系列的加密序列数,通过这些序列数来表示现实 中各种金额的币值。 •电子现金的发行方式包括电子钱包和纯电子系统形式的用户 号码数据文件等形式。
•4.电子商务安全技术
•电子商务的安全措施包括:加密技术、数字 签名、数字时间戳、数字证书、认证中心和 安全协议等。 • •如:电子商务安全协议 – 安全套接字协议 – 安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 – 安全电子交易规范
&4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1* 电子商务 •1. 电子商务的定义 •电子商务是在计算机网络(主要指因特网) 的平台上,按照一定的标准开展的商务活动。
•
• • • • • • •
2. 电子商务系统的结构
(1)网络平台 信息传送的载体和用户接入的手段, 为电子商务提供支持。 (2)电子商务基础平台 为电子商务系统提供公共的服务。 (3)电子商务应用平台 各种各样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
•2. 电子政务的内容 •信息浏览:包括政策法规介绍、政府通知公 告和政府新闻等; •网上办事:包括下载表格、在线申请业务等; •网站互动交流:包括在线咨询、建议和投诉 等。
小结
• 课程主要介绍了目前因特网应用中比例 最高的几项,包括即时信息服务、文件传输、 网络影视、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这些应用 都是基于TCP/IP体系结构的。 • 通过本节的学习,再结合上网实践,可 以全面认识和理解因特网应用的理论基础和 实用技术。
•3.电子支付技术 •(1)电子信用卡
•信用卡支付是电子支付中最常用的工具,可采用刷卡记账、 POS结账、ATM提取现金等方式进行支付。 •随着技术的发展,信用卡由磁条卡发展为能够读写大量数据、 更加安全可靠的智能卡,人们称其为电子信用卡。
•(2)电子支票
•电子支票是网络银行常用的一种电子支付工具。将传统支票 改变为带有数字签名的电子报文,或利用其他数字电文代替 传统支票的全部信息,就是电子支票。
•流媒体是指采用流式传输技术,在网络上播 放连续音视频媒体格式文件。 •流媒体技术在播放前并不需要下载整个文件, 而是只经过几秒或几十秒的启动延时,预先 下载一段数据,存放在客户机创建的缓冲区 里,即可在客户机上对压缩的多媒体文件解 压、播放。而此时多媒体文件的剩余部分将 在后台内继续下载。 •流媒体传输协议:RTP、RTSP
&3网络影视
•1* 网络影视媒体平台 •1. 优酷网 •2006年上线。 •优酷网受到网络用户的广泛喜爱,已成为国 内视频网站中的领军势力。 •优酷网提供了强大的搜索功能,提供视频短 片的上传和共年YouTube 创建于美国。 •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目前用户每天通过 YouTube网站观看的视频数量已经超过1亿个。 •YouTube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提供最高评 价和有争议的影片列表以及可供订阅的频道, 提供大量免费音乐、影片和TV秀。
• 3. 电子商务的流程 • (1)电子商务的基本流程
• 3. 电子商务的流程 • (2)个人消费者的购物流程 – 初步确认购物需求; – 搜索满足需求的商品; – 比较和协商候选商品; – 发送订单; – 支付账单; – 验收投递商品; – 保证售后服务。 • (3)企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流程
•QQ源于ICQ。 •1999年2月腾讯公司正式推出OICQ Beta1即时通信软件。 •2001年,腾讯公司推出的产品改以QQ命名。 •2008年4月的版本是QQ2008 Beta。 •QQ采用UDP作为底层协议,用户聊天需通过服务器中转, 端口为8000。 采用了确认机制保证传输的可靠性。
•2. QQ的使用方法 •QQ支持文字聊天、语音通话、视频电话、点 对点传送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 义面板和QQ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移动通 讯终端相连。 •(1)安装和申请QQ •(2)登录 •(3)查找好友 •(4)聊天
•2* 网络视频的关键技术 •1. 视频压缩技术 •视频信号数字化后数据带宽很高,通常在 20MB/秒以上。采用压缩技术以后,数据带 宽可以降到1-10MB/秒,可以将视频信号保存 在计算机中并作相应的处理。 常用算法:JPEG、MPEG
•2. 流媒体技术
•2* 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 •1.网络技术
•(1)内联网
•内联网(Intranet)是由某一企业或机构利用因特网技术, 自行组建和管理的、企业专用的计算机网络。 •内联网连接雇员、合作伙伴和客户,对外提供广告宣传、技 术支持等服务,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因特网提供的信息资源。 对内则用于企业内部事务处理、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信息 获取以及网上通信、网上讨论等。
• • •
2. 网际快车的使用方法 (1)添加下载任务 (2)下载文件
FlashGet“添加下载任务”对话框
FlashGet主窗口
•2* 其他下载工具 •1. 迅雷
•迅雷(Thunder),是中国因特网最流行的应 用服务软件之一。 •迅雷使用的多资源超线程技术基于网格原理, 能够将网络上存在的服务器和计算机资源进 行有效的整合,构成独特的迅雷网络,通过 迅雷网络,各种数据文件能够以最快速度进 行传递。 •支持HTTP、FTP、BT等多种协议。
因特网应用
计科0613班 李方君 17号
主要内容
• • • • 1. 即时信息服务 2 文件传输 3 网络影视 4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1 即时信息服务
•即时通信是一种即时的在线信息沟通方式,可以随 时得到对方的回应。 •1*QQ •QQ是国内功能最强大、用户最多的网络寻呼软件。 •1. QQ QQ简介
•(2)外联网
•外联网(Extranet)是一种合作性网络。采用与内联网同样 的技术,来建立一个连接某些业务关系比较密切的企业或机 构的专用网络。
•2.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电子商务网站是企业为合作伙伴、客户等提供的, 访问企业内部各种资源的统一入口。 •(1)需求分析 •(2)经费预算 •(3)确定实施计划 •(4)网站开发
•3* 电子政务 •1. 电子政务的定义 •电子政务指运用信息与通信技术,打破行政 机关的组织界限,改进行政组织,重组公共 管理,实现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务业务流程 信息化,为公众和企业提供广泛、高效和个 性化服务的一个过程。 •核心内容在于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借助信息 手段集成,实现更高效、更廉洁务实的政府 监管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