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面料排汗吸水剂四防整理剂衣料拒油拒水整理剂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易去污整理剂

合集下载

防火剂,亲水易去污整理剂,吸湿排汗剂,抗静电助剂,防紫外整理剂

防火剂,亲水易去污整理剂,吸湿排汗剂,抗静电助剂,防紫外整理剂

3. 结论(1)以N-羟甲基二甲氧基磷酸酯酰胺为有效成分的阻燃剂PEKOFLAM DNP、非耐久阻燃剂XR-600与含氟拒水整理剂WR-1同浴整理效果较好,对阻燃、拒水、拒油效果影响小。

(2)与单纯进行阻燃整理相比,同浴整理会增大织物断裂强力的下降幅度。

对色差的影响不显著,同浴整理后织物撕破强力出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阻燃剂PEKOFLAM DPN对织物撕破强力影响较小。

(3)综合考虑同浴整理对织物拒水拒油及阻燃效果的影响,可阻燃剂PEKOFLAM DPN与WR-1同浴整理棉织物,且对棉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影响较小。

阻燃剂FPK8002是针对于纯棉、麻、粘胶等纤维素织物研发的耐久阻燃整理剂。

该产品的主要成分是含氮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与树脂等化学助剂联合使用,采用浸轧—焙烘工艺。

处理后的织物具有耐久的阻燃效果:无续燃和阴燃现象;残留甲醛含量低于300ppm;强力损失小;对织物的手感和色泽影响低,毒性低;耐水洗和干洗。

广泛应用于各种室内装饰、床上用品、睡衣、童装及玩具、野营帐篷;飞机、船舶、汽车上使用的各类纺织品。

国家棉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及中国纺织科学研究测试中心一致证明:FPK8002通过了GB 50222-1995标准。

HERST公司主要产品有:防紫外整理剂、抗紫外线整理剂、抗菌整理剂、抗菌助剂、纺织抗菌剂、纳米银抗菌处理剂、吸湿排汗整理剂、吸汗速干加工剂、纳米香味微胶囊整理剂、香味加工剂、织物面料抗菌剂、纳米维生素微胶囊加工剂、阻燃整理剂、防火整理剂、纺织阻燃剂、阻燃涂层胶剂、阻燃助剂、甲壳素整理剂、防螨抗菌整理剂、抗菌防霉防螨整理剂、皮革防霉抗菌剂、防霉整理剂、抗静电整理剂、防静电剂、防蚊加工剂、防虫加工剂、防油防水整理剂,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芦荟丝素胶原保湿剂、无甲醛免烫整理剂、纳米银抗菌剂、羽绒抗菌除臭剂、纺织品防霉剂、纳米负离子加工剂、纳米远红外加工剂、远红外负离子发生剂、高发泡印花浆、珠光印花浆、金粉印花浆、银粉印花浆、仿活性印花粘合剂、富锗整理剂、天然物(丝素蛋白、绿茶、艾蒿、卵磷脂、仙人掌)整理剂、舒适性(凉感、调温、唐辛子暖感、自发热)整理剂等精细化工产品。

纺织品的抗污整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纺织品的抗污整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纺织品的抗污整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纺织品的使用无处不在,从我们身着的衣物到家居装饰的布料,从汽车内饰到工业用布。

然而,这些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污渍的侵袭,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降低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因此,纺织品的抗污整理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纺织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纺织品污渍的来源和种类要了解纺织品的抗污整理技术,首先需要清楚污渍的来源和种类。

纺织品上的污渍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饮食、工作、运动等。

常见的污渍包括油污、水渍、汗渍、血渍、果汁渍、咖啡渍等。

油污通常来自烹饪、机械操作或与油性物质的接触,其特点是难以清洗,容易在纺织品表面形成顽固的污渍。

水渍则多因水的渗透和蒸发留下痕迹,尤其是含有杂质的水。

汗渍是由于人体出汗,其中的盐分和有机物会附着在纺织品上。

血渍一般来自受伤或生理原因,其成分复杂,清洗难度较大。

果汁渍和咖啡渍等则是常见的食品污渍,含有色素和糖分等成分。

二、传统的纺织品抗污方法及其局限性在抗污整理技术发展之前,人们采用了一些传统的方法来处理纺织品的污渍。

常见的方法包括及时清洗、使用洗涤剂和漂白剂等。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及时清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渍的残留,但对于一些顽固污渍或无法及时处理的情况效果不佳。

洗涤剂和漂白剂在去除污渍的同时,可能会对纺织品的纤维结构造成损伤,导致其强度下降、颜色褪色等问题。

而且,频繁使用强力洗涤剂和漂白剂也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现代纺织品抗污整理技术的原理和分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纺织品抗污整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些技术主要基于以下几种原理:1、表面改性技术通过改变纺织品的表面性能,如降低表面能、增加表面粗糙度或形成特殊的微观结构,使污渍难以附着在纺织品表面。

例如,利用等离子体处理或化学涂层,可以在纺织品表面形成一层低表面能的薄膜,从而达到抗污的效果。

2、纳米技术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纺织品抗污整理中。

第四节拒水、拒油和防污整理剂

第四节拒水、拒油和防污整理剂
• 在石蜡乳液中引入聚合物,可改善其稳定性和整理品的耐久性,如聚乙烯 醇,聚乙烯、聚丙烯酸酯、聚丙烯酸丁酯、硬脂酰丙烯酸酯或硬脂酰甲基丙 烯酸酯-十二碳琥珀酸-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共聚物、乙烯基-甲基丙烯酸共 聚物或乙烯基-甲基丙烯酸-乙酸乙烯共聚物。通过引入交联剂可改善整理效 果的耐久性,提高纤维素纤维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和抗皱性。
一浴法来代替。即将铝皂制成分散液,以明胶、聚乙烯醇为保护胶体,之后 又有乳化石蜡和铝皂并用的方法,用石蜡铝皂做拒水剂,价格低廉,工艺简 单,拒水效果好。它的缺点是耐洗涤性差、不耐磨,是一次性的拒水整理。 铝皂虽然不溶于水,但可以溶解于碱性溶液中,故铝皂的耐洗性较差。由于 锆皂的疏水性和耐洗性都比铝皂好,因此以锆盐代替铝盐,可以有效地改善 整理品的耐久性。

• 石蜡-铝皂是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拒水剂,特别适用于不常洗 的工业用布,但它不耐洗涤,不能持久,只有暂时性的拒水效 果。使用锆等稀土元素的化合物代替铝皂,可以提高洗涤性。
• ③高分子树脂类防水整理剂 作为防水剂的树脂,主要是由C11 以上的烷基酚类制成溶液,织物浸渍后干燥,再用甲醛和乙二 醛溶液处理,焙烘后即生成防水性树脂。它的优点是能够沉积 在织物上,赋予织物高度的拒水特性。缺点是处理液带酸性, 在烘干及热处理时,容易使纤维素纤维织物发生脆损;由于处 理液带酸性,容易使印染织物发生变色,采用直接染料染色的 织物尤为严重,久用或经洗涤后,拒水作用陆续丧失。
• 织物拒水整理的历史源远流长,十九世纪初出现了铝皂和石蜡乳液的二浴法 拒水整理工艺,先将织物浸轧用肥皂分散的石蜡乳液,再浸轧醋酸铝溶液。 这种工艺有很好的拒水性,但不耐洗涤,用锆皂代替铝皂可以提高耐洗性。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了一端具有反应性基团的长碳链拒水剂,如羟甲基 硬脂酰胺、十八氨基甲酸酯羟甲基衍生物、烷基醚化二羟甲基脲与长碳链醇 和长碳链酰胺合并使用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硬脂酰胺亚甲基吡啶氯化物,其 商品名为著名的Velan PF,由英国ICI公司于1937年推出,可用于耐久性拒水 整理。同一时期还出现了氨基树脂用硬脂酸或十八醇变性,生成长碳链酯或 醚的拒水剂,至五十年代完成商品化,如Phobotex FT、FTS、FTG等。二十世 纪四十年代,杜邦公司的R.K.Iler提出了配价络合型拒水剂,其商品牌号为 Quilon Werner,为硬脂酸或豆蔻酸的铬络合物。但这类拒水剂本身呈深绿 色,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1947~1948年出现的有机硅拒水剂是拒水整理的 重要发展。美国道康宁公司最早指出,含氢有机硅聚合物是织物拒水剂的必 要成分。但聚甲基含氢硅烷整理后的织物手感发硬,需要与有机硅弹性体配 合使用。有机硅类拒水剂用于合成纤维织物效果较好,但用于纤维素纤维织 物上时,耐久性不够,需要加交联剂。有机硅类拒水剂整理织物的耐气候牢 度是其它各种拒水剂所不及的。

防水防油助剂,拒水拒油剂,防水防油污整理剂,防水防油防污助剂,皮革拒油拒水剂

防水防油助剂,拒水拒油剂,防水防油污整理剂,防水防油防污助剂,皮革拒油拒水剂

防油防水整理剂HS1100是以纳米含氟高分子材料为主要成分的拒水拒油整理剂,适用于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混纺织物的三防整理。

处理后的织物具有优异的防水、防油、防污的效果;同时赋予织物丰厚的手感,使织物远离各种有害细菌及污染。

HS1100一般采用于浸轧——焙烘工艺,对织物的手感与色泽影响低;且对人体安全,对皮肤无刺激、透气舒适;耐水洗和干洗。

目前广泛应用于雨具、风衣、油田工作服、台布、帆布、帐篷及包装用布等。

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HS1100整理后的织物拒水性可达到90分以上;拒油性可达到4级;无芳香胺残留物;无PFOS和APEO;PFOA的含量<1ppm。

韩笑防水、防油、防污多功能后整理技术研究进展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谢孔良【摘要】本文综述了防水、防油、防污多功能后整理技术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有机氟系列防水、防油、防污多功能整理剂的结构特征、联合增效效应、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和发展方向,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建议。

1.前言根据国内外纺织品的发展趋势和人们生活的需要,技术含量高的多功能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纺织品如服装面料、无纺布、装饰用纺织品、地毯、产业用纺织品等迫切要求进行同时具有防水、防油、防污等多功能整理,而又不改变织物在透气、透湿等方面的性能,这方面的后整理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防水领域里,我国目前使用的防水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石蜡一铝皂,由石蜡、硬脂酸铝皂等配成的乳液②吡啶季胺盐和硬脂酸铬络合物③羟甲基三聚氰胺衍生物④有机硅型防水剂⑤聚醚、聚氨酯系列⑥有机氟系列以上几种防水剂真正起到防水、防油、防污性能而又具特效作用当属有机氟系列,实际上,随着近年来有机氟工业的发展,有机氟精细化学品和含氟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已经成为新兴氟化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含氟织物整理剂是有机氟精细化学品代表之一。

由于有机氟织物整理剂能够赋予织物以优异的拒水、拒油、防污、抗静电等特性,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非常活跃,本文重点论述这类整理剂的结构特征和研究进展。

纺织品的抗污性能与整理技术研究

纺织品的抗污性能与整理技术研究

纺织品的抗污性能与整理技术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衣物到家居用品,它们为我们提供了舒适和美观。

然而,纺织品容易沾染污渍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污渍不仅影响纺织品的外观,还可能降低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因此,提高纺织品的抗污性能成为了纺织行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深入探讨纺织品的抗污性能以及相关的整理技术。

一、纺织品容易沾染污渍的原因要了解纺织品的抗污性能,首先需要明白为什么纺织品容易沾染污渍。

纺织品的纤维结构和表面特性是导致其容易吸附污渍的主要因素。

纤维的孔隙和缝隙为污渍提供了藏身之处。

例如,天然纤维如棉和羊毛,具有较大的孔隙,容易吸附液体和微小颗粒。

纺织品的表面能也对污渍的吸附有影响。

表面能高的纺织品更容易吸引和吸附污渍分子。

此外,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与各种物质的接触也是沾染污渍的重要原因。

例如,与食物、油脂、灰尘等的接触。

二、抗污性能的评估指标为了准确衡量纺织品的抗污性能,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

常见的指标包括污渍的沾附程度、清洗的难易程度以及经过多次清洗和使用后抗污性能的保持情况。

对于污渍的沾附程度,可以通过观察污渍在纺织品表面的扩散面积、渗透深度以及颜色变化来评估。

清洗的难易程度则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清洗方法和条件下,污渍的去除效果来判断。

而抗污性能的持久性则需要对纺织品进行多次使用和清洗循环测试。

三、常见的纺织品抗污整理技术1、拒水拒油整理这是一种通过在纺织品表面形成一层低表面能的薄膜,使水和油无法轻易润湿和渗透的技术。

常见的拒水拒油整理剂有氟碳化合物和有机硅类化合物。

这些整理剂能够改变纺织品的表面性质,使水滴和油滴在其表面形成球状,容易滚落,从而达到抗污的效果。

2、易去污整理易去污整理的原理是在纺织品表面引入亲水性基团,使得污渍在沾染后容易被清洗掉。

这种整理技术通常适用于那些容易吸附油性污渍的纺织品,如聚酯纤维制成的衣物。

3、纳米技术应用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将其应用于纺织品的抗污整理中,可以显著提高纺织品的抗污性能。

纺织品全氟防水拒油整理剂及其安全性(一)

纺织品全氟防水拒油整理剂及其安全性(一)
t e m e h ns o t r r o 。o l e el n n o l ee s s d s r e h c a im f wa e p o f i r p l ta d s i r la e wa e c i d.T e r lt e is e on er i g l i t n e b h e a i u s c c nn i t i ,d t c i n v s m ao ee t o
a d s b t u i f P 0S a d P 0A e e a s e c ie n d t i n u si t t on o F n F w r lo d s r d i e al b . Ke r s y wo d :wa e r o ii h t r o ffns ;o l e e ln ii h n i o l g f ih;f i h n g n ;f or a e ly o p u d ;e v r m e — p ir p l tf s ;a t s in i s e n - i n i s ig a e t l i t d ak I m o n s n i n u n c on n
oo ca es l nt ( F ro tn uf ae P OS) n ef o9 ca o c ( F o a dp ru ro tn I a i P OA)wa t d c d a e ntepi il o ufc h mi r, I c d si r u e .B s do h r cp f r ec e s y no n e s a t
维普资讯
纺织晶全氟防水拒油整理翔及其安全性 ( ) 一
。 ‘。 ‘。 ‘。 ‘
印 染( 0 o 0 27 . ) 0 N 2
0蓬

纺织品功能整理

纺织品功能整理

第七章纺织品功能整理第一节防水、拒水和拒油整理第二节阻燃整理第三节抗静电整理第四节卫生整理第五节生物整理第六节防污和易去污整理第七节微胶囊整理第八节柔软整理第九节抗皱整理第七章要点第一节防水、拒水和拒油整理拒水拒油原理rθr sr Lr sL表面粗糙拒水拒油条件=r<0 珠缩失,r L、r s L形成常见拒水拒油剂:拒水拒油剂:整理工艺:烘干40℃,70%轧余率150℃,3min.有机硅类拒水剂与有机硅柔软剂混用工艺流程多浸多轧整理液:甲基含氢硅烷乳液30g/L羟基硅烷乳液70g/L胺化环氧交联剂14.2g/L醋酸锌10.8g/L氯氧化锆 5.4g/L一乙醇胺 4.5g/L水至1000拒油整理工艺:整理液:有机氟FC-208 133g/LVelan PF 80乙醇80醋酸钠26水至1000拒水拒油性能测试:第二节阻燃整理纺织品的燃烧性:化、熔融氧化燃烧模式纤维热裂解玻璃化温度(Tg)熔融温度(Tm)热裂解温度(Tp)燃烧温度(Tc)LOI = 燃烧热火焰最高温度需氧指数LOI燃烧骨架效应:阻燃方法二、阻燃机理棉织物在~200℃开始裂解,500℃以上炭化,其间温度分解形成可燃物。

棉阻燃剂涤纶的阻燃机理:气体焦油状物残渣裂解成分30种以上。

产生烟雾火焰反应ROOH RO ROO 2 2 OH + CO CO涤纶阻燃剂MX M + X MX HX + M‘+ HX H OH + HX H 截获H ·、·OH ,阻燃。

阻燃剂:阻燃剂金属氧化物、卤化物硼砂磷酸盐有机磷阻燃剂阻燃剂使用:多种复合,综合效果。

阻燃整理工艺:1、棉织物的阻燃整理不耐洗阻燃整理半耐洗阻燃整理耐洗性燃整理工艺:浸轧42、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3、涤/棉混纺织物阻燃整理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方法:第三节抗静电整理---摩擦带电序+抗静电方法:-P-ONa OHO抗静电整理剂及其应用: 1、非耐久性抗静电整理剂2、耐久性抗静电剂静电大小的测量:第四节卫生整理卫生整理目的:微生物细菌---原核细胞型真菌---真核细胞型病毒---非细胞型致病性有益型抗菌机制卫生整理剂和卫生整理工艺: 1、有机硅季铵盐抗菌整理剂DC-5700℃)织物增重0.1~1%2、二苯醚类抗菌剂3、芳香族卤化物抗菌剂4、其它抗菌剂卫生整理测试:养基上,隔时检查菌落数,与空白对比。

吸水排汗助剂吸湿快干剂吸湿快干助剂吸水速干剂吸湿速干剂纺织品面料排汗吸水剂四防整理剂

吸水排汗助剂吸湿快干剂吸湿快干助剂吸水速干剂吸湿速干剂纺织品面料排汗吸水剂四防整理剂

涤纶织物亲水性及SR性整理工艺研究顾浩 ( 常熟市福亿印花炼染有限公司 )原载:六届论文集;144-149(lq029)【摘要】采用亲水SR整理剂对涤纶织物进行与染色同浴或染后浸轧法的加工整理,使原本疏水性的涤纶转变为具有耐久的亲水性,赋于了产品吸汗、导湿、易去污、防沾污、抗静电、柔软等特性, 用于生产各式针织运动服饰、睡衣/休闲服、毛巾/袜子、制服及宾馆饭店用布、家庭装饰用品效果十分理想。

产品经检测,质量达到客户需求,从而使涤纶织物的应用范围更为广阔, 产品档次更高。

【叙词】涤纶织物亲水SR整理剂整理工艺效果检测1 前言涤纶纤维与天然纤维相比, 强度高、布面质感好、色泽艳丽、价格适宜、易处理加工,但由于该纤维属于疏水性纤维,尽管纤维制造商对纤维形态结构作了不断的改进,但很难达到透气透湿, 吸水速干之性能, 而且抗污渍沾污性、抗静电性差, 在穿着时极易吸附灰尘、加之摩擦产生的静电使衣物紧贴皮肤,给人以不爽之感。

随着染整后整理水平的提高, 亲水SR整理剂的问世, 使上述问题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法, 该整理剂可以将人体排出的汗液吸收至衣物表面, 并快速蒸发,体人体保持干爽、舒适的感觉,同时还具有易去污、防沾污、抗静电等特性, 可保持衣物长久的光洁如新。

22亲水SR加工的机理亲水SR加工整理剂, 主要成分为特殊聚酯类高分子树脂, 由疏水性聚酯成份和亲水性聚氧化烷撑酰胺而构成, 可象染料一样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 被涤纶纤维所吸收,其聚酯结构,对涤纶纤维有较强的亲和力,因而具有耐久的亲水性。

其结构形态和亲水状态如图一所示:图一所以亲水SR加工, 首先就是赋于予疏水性涤纶纤维表面具有耐久的亲水性, 亲水效果及耐久性优劣可通过坯布的吸水高度和水滴在织物表面消失时间的快慢,及多次洗涤后效果是否依旧来判断。

SR性表现为去污性、防沾性、耐久性,从图二试验过程可以看到, (A)把污渍或重油人工沾污到已经过SR整理的织物上, (B)将该织物泡入水中,(C)SR整理剂的亲水成份可促使水分子进入油污和纤维之间, 使大块油污面产生缩聚成为大小不一的油珠, (D)继而呈卷离状态脱离织物, 如果此时在水中加入洗涤剂并施于机械洗涤条件,污渍脱离织物的速度更快和效果更佳。

三防整理剂,四防整理剂,纺织防水剂,亲水易去污整理剂,衣料拒油拒水整理剂,拒油拒水整理剂,防油防水整理剂

三防整理剂,四防整理剂,纺织防水剂,亲水易去污整理剂,衣料拒油拒水整理剂,拒油拒水整理剂,防油防水整理剂

PFOS的禁用与含氟防护整理的动向杨栋樑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原载:第七届全国印染后整理论文集(2008.12);一、问题的由来美国杜邦公司是最早企图利用含氟聚合物赋予纺织品新的防护(拒水、拒油-防污和易去污)功能的尝试,而3M公司(Minnesota Mining Monufactering)则是首先实现含氟共聚物成为防护功能整理(Scotchgard Protector)商品化。

据称:这类防护功能整理剂的开发创意,来源于一个偶然现象。

即在1953年某一天,年轻的化学家Petery Sherman不小心将某种氟化合物液体洒在新买的网球鞋上,随后发现网球鞋在穿用过程中不易被沾污;3M公司对这一发现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由Petery Sherman 和Sam Smith共同研究,终于在1956年研发成Scotchgard Protector商品,此后,其应用范用逐渐向皮革,造纸等领域推广。

由应用含氟化合物的面影响生态环境受到指责的,最早在氟烷烃(即氟利昂)使臭氧层出现空洞,并不断扩大而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禁用氟利昂使家用冰箱的制冷技术逐步向无氟制冷技术方向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美国环境保护署基于对环境管理以及对人体键康考虑,中止了全氟辛基磺酸化合物(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s PFOS C8F17SO3-)的生产和使用,并注意到美国杜邦公司生产的不沾锅中,含有可能使人体致癌的有机氟化合物问题。

随后,各国对PFOS的毒理性与生态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欧洲议会,于2006年12月27日发布"限制全氟辛基磺酸化合物(PFOS)销售及使用的指令"(2006/122/EC),并重申欧洲议会于2006年10月25日通过的有关PFOS的限量规定,将于2007年12月27日前成为各成员国的国家法律,同时,2008年6月27日起实施。

拒水拒油和易去污整理产品性能要求和评价

拒水拒油和易去污整理产品性能要求和评价

从 抽样 结 果 看 , 按 欧 美 产 品 质 量 要 求 , 国 拒 若 我
拒 以能 降低 其表 面能 的化 合物 , 而 获得 具 有拒 水 、 油 水 、 油 和易 去 污整 理 产 品 的主 要 功 能 性 指 标 平 均 不 从 拒 .6 其 和易去污效果。美 国杜邦公司于 2 O世纪 5 O年代最先 合格 率为 6 8 % , 中拒 水 整理 产 品 的 不合 格 率 相 对
尝试 采用 氟 聚 合 物 对 织 物 进 行 拒 水 拒 油 整 理 ; 后 , 此
较 高 ( 13 % ) 1.3 。这 是 因 为 拒 水 效 果 检 测 大 多 采 用
A C 2 IO42 ) 对 3 公 司研 发 了以 全 氟 羧 酸铬 络合 物 为 主要 组 分 的整 A T C2 (S 90 喷淋 表 面沾 水 试 验 , 织 物 布 面 M 同 理 剂 , 其很 快 便 被性 能更 好 的含 氟 丙 烯 酸 酯 聚合 物 效 果 和整理 的 均匀 性 要 求 较 高 , 时所 选 用 的整 理 剂 但
Ke r s t s ig:s a d r y wo d :e t n t n a d:f n t n l iih u ci a f s o n
O 前 言
污整 理纺 织 品 主要 功 能 性 指 标 的抽 样 果 检 测 中 , 合 格率 为 不 近 年来 , 际市 场 对拒 水 、 油 和易去 污 功 能性 纺 在 2 3 国 拒 .4 在 430次 的拒 水 效 果 检 测 中 , 合 格 率 为 不 织 品 的需 求 量 不 断 增 多 。 世 界 最 大 服 装 零 售 商 盖 普 3 9 % ; 2 7 13 % 在 3 不 ( A )世 界最 大 的零售 商 沃尔 玛 、 国零 售 巨头 Tr G P 、 美 a. 1 .3 ; 82 0次 的拒 油 效 果 检 测 中 , 合 格 率 为 .0 在 4 不合 格 gt欧洲 零 售 巨头 H& 世 界 著 名服 装 制 造 商 贝那 通 5 1 % ; 93 0次 的易 去 污 整理 效 果 检 测 中 , e、 M、

纺织品功能整理

纺织品功能整理

功能整理:凡是能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实用功能的整理加工统称为功能整理。

包括: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阻燃、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等。

止血整理:整理手段:化学接枝变性(赋予织物新的化学和物理性能)止血机理:1、物理作用:吸收水分而膨化(增加血液粘度,减缓流速)紧贴产生压力(膨化胶体堵塞毛细管末端)2、化学作用:粘附及凝集血小板3、生理作用:促活凝血因子-----活化凝血酶抗冻疮整理整理手段:纤维上连接(化学嫁接(为经得起重复使用中酸性汗液和碱性洗液的侵蚀))某种化学物质。

抗冻疮机理:制止动脉的痉挛收缩(通过生理性舒解、物理性扶摸)消痒整理整理手段:选择一种在结构上近似组织胺(致痒的代谢产物,脱羧的组胺酸),活性又比组织胺较强的物质,连接在纤维上。

抗菌整理整理手段:抗菌剂化学结合等方法留存在织物上。

抗菌机理:抗菌剂直接作用或缓慢释放作用,抑制菌类生长。

抗霉腐整理整理手段:在织物上生成不溶性的抗霉腐物质、伯醇基化学变性、与纤维素纤维中羟基结合形成共价键。

抗静电整理整理手段:物理方法(带不同电荷的纤维混纺或交织添加油剂、给湿、车间接地)化学方法(用抗静电剂进行整理来消除,在疏水性纤维表面形成导电层:提高纤维的吸湿性表面离子化)。

防臭整理整理手段:抗菌法(使杂菌无法在织物上繁殖生长)吸收法氧化法。

防紫外线整理整理手段: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选用适当的纤维,用紫外线吸收剂,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选用适当的纤维,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用反光性强的物质)。

防污整理易去污整理:指通过这种整理后的织物沾污后在水中易于洗除。

拒污整理:拒污整理是指通过这种整理后的织物在空气中不易被污物沾污。

1.含氟整理剂适合作拒油整理剂。

2. 聚丙烯酸系整理剂适合作易去污整理剂。

污物分类(1)油脂类物质:乙醚溶解物、食品油脂、汗脂。

(2)水溶性物质:盐、糖、尿、汁、酸、碱,果汁、菜汁、难除的淀粉、胶水、蛋白质、牛奶,易再沾污。

含氟整理剂拒水拒油原理

含氟整理剂拒水拒油原理

含氟整理剂拒水拒油原理
一、氟碳化合物
含氟整理剂的主要成分是氟碳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的氟原子取代了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形成了具有极低表面能的分子。

这种分子结构使得含氟整理剂具有超低的表面能,使水滴和油滴在接触整理剂表面时产生“荷叶效应”,难以停留和渗透。

二、表面能低
由于含氟整理剂的表面能极低,其表面的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弱,使得水和油无法在整理剂表面形成有效的润湿和附着。

水滴和油滴在接触整理剂表面时会形成球状,易于滚落和擦拭,从而保持表面的清洁和干燥。

三、氢键排斥
含氟整理剂的分子结构中,氟原子的电负性极强,能够与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形成强烈的氢键排斥作用。

这种作用使得水滴在接触整理剂表面时无法形成有效的附着,易于滚落和擦拭。

同时,这种氢键排斥作用也使得油滴难以在整理剂表面停留和扩散。

四、疏油性能
由于含氟整理剂具有超低的表面能,其表面的分子间作用力非常弱,使得油滴无法在整理剂表面形成有效的附着。

含氟整理剂的疏油性能非常好,能够有效防止油污的吸附和扩散,保持表面的清洁和光滑。

五、持久性
含氟整理剂的拒水拒油性能具有很好的持久性。

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含氟整理剂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受到外界因素(如紫外线、氧化等)的影响,不易发生化学变化和性能退化。

此外,含氟整理剂的加工工艺成熟稳定,能够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持久性和可靠性。

总之,含氟整理剂的拒水拒油原理主要归功于其超低的表面能、氢键排斥作用以及良好的疏油性能和持久性。

这些优点使得含氟整理剂成为一种高效、环保、持久的整理剂,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皮革、纸张等材料的防水防油处理。

纺织品全氟防水拒油易去污整理剂

纺织品全氟防水拒油易去污整理剂

4、利用政策打擦边球,争取时间找出合适替代品。 欧 盟现法规没有对PFOA实施限制使用,美国EPA将实 行自主削减计划,2010年减少95%,2015年减少 100%。 所以暂用PFOA替代PFOS相关产品。
进一步调聚四氟乙烯得到全氟烷基碘化物,链长分布从 4-14,一般为6-12,最常见是8-10,也就是拒水和拒 油性最好的碳链。
C2F5I+nCF2=CF2 C2H5(CF2CF2)nI
全氟烷基与碘之间通过亚甲基链隔开,就很容易与亲核 试剂反应。
C2H5(CF2CF2)nI+CH2=CH2 C2F5(CF2CF2)nCH2CH2I –OH C2F5(CF2CF2) nCH2CH2I C2F5(CF2CF2)nCH2CH2OH
这类聚合物以全氟辛烷磺酰氟为原料,先与脂肪胺或 乙醇胺反应,再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或其他含乙烯 基的单体酯化,然后聚合而成。
(3)全氟辛基醇类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合成 C7H15-
首先将全氟辛酸(PFOA)还原得全氟辛醇,然后与 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酯化,最后进行聚合,有时加入 一些丙烯酸的改性组分作为单体而共聚。
2、纳米材料(如氧化锌)的拒水拒油整理的原理是 基于荷叶自洁作用。在荷叶粗糙的表面上,水珠只是 与荷叶表面乳瘤的部分蜡质晶体毛茸相接触,明显减 少了水珠与固体表面的接触面积,扩大了水珠与空气 的界面,水通过扩大其表面积而获得一定的能量,液 滴不会自动展开,而保持球状体。
3、采用一定聚合度的聚四氯乙烯水乳液,在 160-165 ℃ ,30秒后在纺织品上结膜,具有 防水、拒油性能。
3. 全氟防水抗油整理剂的结构(共聚物)
(1) 组分 I
A.氟碳化合物Rf是提供防水,拒油功能的关键功能, 碳链的长短影响他们的拒水,拒油性,从表看到C7 -C9已经表现出最好的拒水性和拒油性。

亲水易去污整理剂,吸湿排汗剂,抗静电助剂,防紫外整理剂,高发(精)

亲水易去污整理剂,吸湿排汗剂,抗静电助剂,防紫外整理剂,高发(精)

拒水拒油整理剂HS1100构造或组分:含氟有机化合物;用途及应用方法:合用于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混纺织物的防水、防油整理;1、浸轧工艺:〈1〉用量: 10~ 50g/l〈2〉工艺流程:浸轧(轧液率: 60~70%)→ 干燥(110℃×2~3min)→ 焙烘(170℃×1min)包装储存: 60kg 铁桶包装。

0℃以上常温储藏,保质期一年。

韩笑棉型机织面料的易去污整理工艺研究何艳芬 1,武晋 2,张芳 1 1.嘉兴学院服饰与艺术设计学院.浙江嘉兴 31400l;2.欣悦印染有限企业技术中心.浙江嘉兴314016【纲要】采纳易去污整理剂 AL-12 对不一样机织面料进行易去污整理,经过改变整理剂浓度、浴比,变换焙烘温度和时间等影响易去污成效的因向来优化整理工艺,进而剖析出拥有较好易去污成效的面料及与之对应的工艺,同时对整理前后边料的悬垂性、强力、透气性和抗皱性等服用性能进行了测试和比较,试验结果表示,整理后边料在保持原有服用性能的同时兼具较好的易去污能力。

【重点词】:易去污整理;工艺;性能;剖析【中图分类号】 TS l.95 文件表记码: B 文章编号: l 005-9350(2009)ll-0023-04跟着科技发展和人类进步,各行业生产效率日趋提升,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为适应这一要求,防污和易去污整理崭露头角。

经易去污整理的织物可大大减少清洗困难,缩短洗衣时间,所以,织物易去污整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织物的易去污整理 [1] 是指织物。

旦沾污后,污垢在正常清洗条件下简单洗净,而且在清洗液中不会从头沾污。

易去污整理是使纤维减弱对油污的吸附,沾污后易于洗除和清洗时不再沾污的一种加工方法[2] 。

织物经易去污整理后‘般拥有以下特征: (1)防污:排挤污物,使之不易沾污到织物上。

(2)易去污:污物即便沾附在纤维上,也能简单经过清洗等手段使之零落。

(3)防再沾污:清洗后从纤维上零落的污物不易再沾附到纤维上。

纺织品功能性整理技术考核试卷

纺织品功能性整理技术考核试卷
A.防水、防油、防污
B.防菌、防螨、防霉
C.防静电、防紫外线、防皱
D.防缩、防褪色、防变形
11.下列哪种整理技术可以赋予纺织品防菌功能?()
A.硅油整理
B.抗菌整理
C.防静电整理
D.抗起毛起球整理
12.纺织品抗静电整理的目的是什么?()
A.降低纺织品吸湿性
B.提高纺织品导电性
C.减少纺织品起毛起球
D.降低纺织品摩擦起电
D.拒水整理
11.纺织品抗静电整理的常用方法包括哪些?()
A.抗静电剂整理
B.导电纤维混纺
C.纳米导电材料整理
D.拒水整理
12.以下哪些整理剂可用于纺织品的拒水整理?()
A.硅油
B.全氟化合物
C.聚乙烯醇
D.纳米二氧化钛
13.纺织品防皱整理的方法包括哪些?()
A.硅油整理
B.生物酶整理
C.甲醛整理
D.热定型
2.硅油整理可以同时实现抗起毛起球和改善手感的效果。()
3.纳米二氧化钛整理是纺织品抗紫外线整理的唯一方法。()
4.生物酶整理只能用于提高纺织品的强度。()
5.纺织品的吸湿排汗整理可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6.防火整理的纺织品在燃烧时不会产生烟雾。()
7.纺织品的拒水整理会影响其透气性。()
8.防菌整理的纺织品可以完全杀死所有细菌。()
13.下列哪种整理技术可以提高纺织品的保温性能?()
A.抗菌整理
B.拒水整理
C.抗静电整理
D.轻薄化整理
14.纺织品功能性整理中,提高纺织品强度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A.硅油整理
B.生物酶整理
C.热定型
D.三防整理
15.下列哪种整理剂适用于纺织品吸湿排汗整理?()

非织造后整理知识点

非织造后整理知识点

1.非织造布后整理:对非织造布产品进展深加工的过程,是纤维网经固网形成非织造布后,所经过的一系列旨在改善产品外观和内在质量、提高产品使用性能、赐予产品特别功能的加工过程。

例如:染色整理、印花整理、抗静电整理、阻燃整理、抗菌整理、亲水整理、拒水整理、防紫外线整理、防电磁波整理。

2.非织造布后整理的作用: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物理化学的方法改善非织造布的手感和外观。

改善非织造布的内在质量。

赐予非织造布特别的功能。

增加最终产品的附加值。

3.后整理的方法及分类后整理方法分类物理机械整理具有代表性整理方法轧光、轧花、磨毛、收缩依据加工的工艺性质分类按整理剂的施加方式分类按整理加工使化学方法整理物理-化学综合法整理浸渍整理浸轧整理涂层整理复合整理喷洒整理干整理树脂整理,阻燃整理等吸尘整理、抗静电整理等亲水整理、抗静电整理和阻燃整理等抗菌整理、拒水整理等树脂整理、静电植绒非织造布之间叠层或与其他机织、针织布层压芳香整理、阻燃整理等热收缩整理、机械松软整理、轧光、轧花整理等拒水整理、亲水整理、阻燃整理、抗静电整用的介质分类湿整理理及染色、漂白等常规性整理烧毛、磨光、磨绒整理等按非织造布产品防污、防紫外线、抗静电、抗菌、拒水、拒油整的功能性质分类特别功能整理理以及涂层、复合、芳香整理等。

4.外表活性剂:是指含有亲水亲油基团,能在相界面上进展有效的定向吸附,并在极低的浓度下,显著降低溶液〔水〕的外表张力的物质。

面 5. 外表活性剂的分类阴离子外表活性剂 R-COONa羧酸盐R-OSO3Na硫酸酯盐 R-SO3Na磺酸盐R-OPO3Na 磷酸酯盐离子型表表 面活性剂活 性 剂 R-N+H3·Cl - 伯铵盐R-N+H2R ’·Cl - 仲铵盐阳离子外表活性剂 R-N+HR’2·Cl - 叔铵盐R-N+R’3·Cl - 季铵盐R-NHCH2-CH2COOH 氨基酸型两性外表活性剂 R-N+(CH3)2CH2COO-甜菜碱型 两性咪唑啉型非离子型外表活性剂 R-O(-CH2CH2O) nH 聚氧乙烯型R-COOCH2C 〔CH2OH 〕3 多元醇型6. 临界胶束浓度〔 CMC 〕:水外表张力到达最低值所对应的外表活性剂的最小浓度叫做外表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纺织品全氟防水拒油易去污整理剂及其安全性

纺织品全氟防水拒油易去污整理剂及其安全性

过程 . 以及表 面化 学基本原理 阐明防水 、 拒油和 易去污整理的机 理。由于P O 和P O F S F A的毒性 , 本世纪开
始. 欧盟 和 美 国纷 纷 发 布 有 关 法 令 限 制 其 生 产 和应 用 。
关 键 词 : 氟烷 基 化 合 物 : 水 整 理 剂 ; 油整 理 剂 ; 全 防 拒 易去 污整 理 剂 ; 保 法 规 环
中 图分 类 号 :S 9 . T 1 51 文 献 标 志 码 : C 文 章 编 号 :0 0 4 3 ( 0 8 0 — 0 6 0 1 0 — 0 3 2 0 )9 0 4 — 7
随着 人们 生 活水 平 的不 断提
高 , 织 品提 出了更 多要求 。 对纺 防水 、 拒 油 、易 去 污整 理 是在 织 物 上 施加 整 理剂 使 织 物表 面 性 质 改变 .从 而 达 到 水 和 油 不 易在 织 物 上 润 湿 . 不
酸、 强碱中有优 良的化学稳定性 , 在
高温 下极 稳 定 .可 以在 30 ℃ 以 上 0 高 温 下 使用 。由于 氟 原 子 的 共 价 半
维普资20 0 8年 9 月
虱 斗 星虽 目扫 荆
纺织品全氟防水拒油易去污 整理剂及其安全性
陈 荣 圻
( 海 纺 织 职 大 , 海 20 4 ) 上 上 0 02
摘 要 : 氟烷 基 化 合 物 作 为 防 水 、 油 和 易去 污 多功 能 整理 剂 广 泛 用 于 纺 织 品 、 装 、 革 制 品 等 的 全 拒 服 皮 整 理 中通 过 全 氟 辛基 磺 酰 化 合 物 (F S 和 全 氟 辛 酸 (F A) 成 的 防 水 、 油 、 文 PO ) PO 合 拒 易去 污整 理 剂 的合 成

衣料拒油拒水整理剂,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易去污整理剂,三防整理剂,亲水易去污整理剂,吸水速干整理剂

衣料拒油拒水整理剂,含氟拒油拒水防污整理剂,易去污整理剂,三防整理剂,亲水易去污整理剂,吸水速干整理剂

1 前言自本世纪初人造纤维工业化生产以来,至今化纤已占了纺织纤维中的五成以上。

其中,涤纶产量又占了化纤产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涤纶是纺织用化学纤维中左右全局的最大一个品种。

近年来,随着涤纶细旦、超细旦纤维的迅猛发展,除了在仿真丝薄型服装面料方面应用广泛之外,用于装饰和产业方面,如:帐篷、高性能清洁布、汽车,飞机等内装饰布、地毯、沙发面料、墙布等也愈来愈广泛。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产品向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已成为未来纺织品发展的主要趋向,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除了传统的坚牢、耐用等力学性能要求外,各种舒适性能、外观性能和特殊性能等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些经过特种整理的新型纺织品能给人们提供各种优异的功能,从而满足特殊用途的要求,涤纶织物的防水透湿及拒水拒油整理就是其中之一[4]。

2 防水与防水透湿整理2·1 防水性织物的防水性是指织物阻抗水分子透过的性能。

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在织物的表面涂上一层不透水的涂层,如聚氯乙烯树脂、聚氨基甲酸酯类树脂等,以消除其透水性,此类方法过去应用较多,但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因为这种涂层不能透过水蒸汽,它限制了人体汗液蒸发后的散发,并使水汽冷凝在织物的内表面,穿着很不舒服。

2·2 防水透湿机理防水性和透湿性表面上似乎是矛盾的,但从织物结构和加工方式上可取得一致。

水汽分子的直径一般为4×10-4µm,雨滴的直径通常为102µm 。

所以只要织物中孔隙的直径控制在水汽分子可通过而水滴不能通过的范围内,便可起到防水透湿的作用。

织物要阻止水的渗透,取决于织物表面能的大小及水滴对织物表面的接触角Q,当Q大于等于90时,织物的临界表面张力小于水的临界表面张力,织物可以被水润湿。

但由于织物具有芯吸性(毛细管效应),不能阻止水滴的渗透,所以要进行适当的防水整理,使织物的表面能低于水,同时由于水的内聚力的作用,水滴呈珠状,从而使织物具有防水性能。

纺织品全氟防水拒油易去污整理剂及其安全性

纺织品全氟防水拒油易去污整理剂及其安全性

径为 0.64×10-10 m, 相当于 C—C 键 长 1.31×10-10 m 的一半, 因此氟原 子 可 以 把 碳 链 很 好 地 屏 蔽 起 来 。由 于 C—F 链 距 小 ( C—F 为 1.317× 10 -10 m, C—C 为 1.766 ×10 -10 m) , 表面能低, 在水溶液中具有极低的 表面张力。一般表面活性剂溶于水 中可将水的表面张力从 72.6 mN/m 降至 30 mN/m 左右, 而含有—CF3 或—CF2—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可使水 的表面 张力降 至 10~15 mN /m, 而 且这种大幅度降低倾向无论在水 中还是在油中都相同, 因而表现出 优异的疏水性和疏油性。另外, 与 同碳链长度的碳氢表面活性剂相 比, 含氟表面活性剂达到饱和吸附 的浓度要低得多, 因此临界胶束浓 度( CMC) 也小得多, 导致低浓度高 效果, 只需使用很低浓度就可发挥 优 良 效 果 [ 1] 。 1.2 防水整理机理
针织工业
No.9
界 表 面 张 力 "C分 别 为 27 mN/m、5 mN/m和47 mN /m, 都较水的表面 张力小, 尤其是含氟聚合物拒水效 果更为显著。
透气性织物必须考虑毛细管 现象, 因为毛细管现象产生润湿使 织物表面的防水整理剂比以上所 列薄膜上的 "C高 出 约20 mN /m, 一 些防水整理剂在棉纤维上因毛细 管 现 象 而 产 生 的 "C发 生 改 变 , 例 如: 聚二甲基硅氧烷酮提高为38~ 45 mN /m, 聚氟代 丙烯酸酯提高 为 24~25 mN /m, 仍然具有很好的防 水效果。 1.3 拒油整理机理
guard 系列商品。 我国染整行业规模性使用含氟
防水、拒油整理剂是在 20 世纪的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 最早是日本旭 硝子、住友化学、大日本油墨公司的 产品进入我国市场, 80 年代美国 3M 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90 年代初 日本大金公司与浙江传化公司共同 开发, 其产品已拥有 60%以上的市 场份额。90 年代中期以来, 汽巴精 化、杜邦等公司虽为世界名牌, 但未 能对大金的 Unidyne 在中国的销售 产生影响。 1 含氟防水、拒油整理机理 1.1 有机氟化物的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isture Pick-up and Quick Drying AgentHMW8871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Features Advantages
Excellent in sweat absorption and permeability Can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emit sweat,so make body feel cool and comfortable
Soil-Release property No absorption effect from dusts
Hydrophility and Antistatic
property
Make hydrophobic fiber into hydrophilic Environmental friendly and
Safe
Non-toxic and non-irritating to skinto body
No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fabric
No influence on shade and no strength reduction Substantivity to chemical fiber
like polyester
Can formed covalent bond with –OH, -NH2
Good compatibility Easy to use ,and take the same bath with anti-UV、flame retardant、anti-bacteria、resin finish agent
基本性状
外观乳白色液体
离子性非离子性
PH 值 5~7
溶解性易分散于水
密度 1.04
闪点 >100℃[Property]
Composition Block copolymer of polyethylene glycol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isophthalate
Appearance Colorless and semitransparent liquid
Ionicity Non-ionic
PH-value5-7
Solubility Easily soluble in water
Relative density 1.04
Flash point>150°C
[Applied note]
We suggest use absorption sweat permeability finishing agent HWM8871 by padding or dipping in high temperature pressure condition.
Padding process:
Padding(HWM8871:20-50g/l,expression:70-80%) Drying (80-110℃) Curing
(180-190℃×30s or 150℃×2-3min)
Dipping process:
Dipping :( HWM8871:2-5%o.w.f, bath ratio 1:10, 130℃×30-60min) Drying
Explanation:It also can be taken the same bath with disperse dyes.
Herst quality certificate:
You can receive the Herst quality certificate, if you agree on a simple contact and the products fit Herst standard. Please get the Herst quality certificate contract documentary.
Packaging and storage:
25kg120kg in a barrel. Keep in cool warehouse, above 0℃, and storage life for one yea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