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论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第二章PPT课件
2021/7/24
18
第三章·第一节
四、表现性目标
1、“参观动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 2、观赏花,谈谈自己的发现 3、听七个小矮人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
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 感受。
2021/7/24
19
第三章·第一节
科学
艺术
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9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年龄阶段目标
❖ 语言领域
3-4岁 4-5岁 5-6岁
1、学习 1、学习用
安静地听 普通话大
2021/7/24
5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类型
普遍性目标
行为目标
生成性目标
2021/7/24
表现性目标
6
第二章·第一节
一、普遍性目标
• 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 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 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 具有普遍性、方向性、指令性特点,对所 有教育实践都具有指导作用。
技能
(二)以学习内容为框架表述的课程目标: • 如我国的五大领域课程目标体系: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
会; • 日本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表
现
2021/7/24
24
美国的幼儿园课程目标
• (一)社会与情绪发展
1.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自信和自 我价值)。
2.建立对父母及其他成人的社会依 恋。
2021/7/24
13
第三章·第一节
三、生成性目标
国开作业《幼儿园课程论》《幼儿园课程论》形考作业(二)参考52
幼儿园课程论作业2(第二章)一、填空题1.就价值定位而言,目标模式是基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2.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3.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它们是:课程内容即教材、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以及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4.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最为常见的取向是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二、选择题1.被称为“行为目标之父”的是( B )。
A.博比特 B.泰勒 C.惠勒 D.斯坦豪斯2.在课程目标的不同价值取向中,( B )反对把人作为物而把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并把课程看作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过程。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D.预设性目标3.下列关于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的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D ) A.过程模式把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B.过程模式绝对反对课程目标的存在C.过程模式是由布鲁纳提出的D.依据过程模式,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是内容的选择而非目标的预设4.( C )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
A.行为目标 B.生成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D.预设性目标5.“知识是儿童自己‘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这反映了( C )的价值取向。
A.课程内容即教材 B.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C.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D.课程内容是教学计划三、名词解释1.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幼儿园课程论教学辅导二
幼儿园课程论教学辅导二(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的编制原理)学习目标:1.理解幼儿园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基本特征、区别及其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2.知道幼儿园课程编制的环节(目标的制订、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及课程的评价)3.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掌握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基本特征及表述方法。
4.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掌握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5.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要素,知道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两种取向(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法、过程和原则。
幼儿园课程编制是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育活动的组织以及课程评价的实施在内的整个过程。
在课程编制的过程中,不同的课程模式会导致课程的编制以不同的方式展开。
在各种课程编制模式中,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所产生的影响最大。
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一、目标模式1.概念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2.目标模式的特点(1)目标模式强调应根据预期的行为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学习过程。
(2)目标模式以行为目标引领课程设计与教学,评价课程与教学的成效。
(3)目标模式把课程目标作进一步的分解和细化,形成目标体系,以便课程实施。
(4)目标模式将教育简化为科学的活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
2.目标模式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目标模式采用行为目标的方式设置课程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来编制课程,使整个课程的运作成为一个具体化的和结构化的操作程序,这样做能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可控性和可操作性。
但是依据目标模式编制的幼儿园课程由此也产生了很多弊病。
(1)课程目标是由课程编制者确定的,往往难以与发展中的儿童相适应。
(2)课程目标以儿童行为来确定,但是儿童的许多高级心理素质很难用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来预先具体化(3)按行为目标的方式来编制课程,使课程目标被分解为各个独立的部分,这种将儿童的学习经验分割成碎片的做法,强调的是通过训练而达成预期的目标,与学龄前儿童从其自身已有经验出发,整体地学习知识和获得经验的学习方式之间存在距离。
《学前课程论》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的基础
《学前课程论》第⼆章幼⼉园课程的基础第⼆章幼⼉园课程的基础●课程的基础——是指影响课程⽬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主要因素。
⼀般认为,课程的基础学科是⼼理学、社会学和哲学。
●课程与作为课程基础的每⼀学科都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以不同⽅式影响课程)就学科⽽⾔,⼼理学和社会学都是从哲学分化出来,⽽且每⼀种⼼理学或社会学思想的背后都有哲学假设为其⽀撑点。
哲学的基础性和终极性,使其对幼⼉园课程的影响也许不会像⼼理学和社会学那么直接,或者使其对幼⼉园课程的影响通过⼼理学或社会学⽽得以产⽣。
*第⼀节幼⼉园课程的⼼理学基础促进学龄前⼉童发展是对学龄前⼉童实施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之⼀。
⼀、⼼理学对幼⼉园课程的影响为课程编制提供了⼉童⼼理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以及⼉童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过程等⽅⾯的有关信息,为幼⼉园课程的编制提供依据。
⼆、⼼理学流派与幼⼉园课程——认知⼼理学、成熟理论、⾏为主义⼼理学等。
1、认知学派:理解认知⼼理学理论对幼⼉园课程的影响,特别是有哪些重要的启⽰(1)⽪亚杰理论①认知发展过程——同化与顺应。
②⼉童发展的四阶段论:③⽪亚杰理论对幼⼉园课程的启⽰——对教师三条相关联的建议;建构理论对教师三条相互关联的建议:——为⼉童提供实物,让⼉童⾃⼰动⼿去操作;帮助⼉童发展提出问题的技能以及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童来说是困难的;教育要适应不同⽔平的⼉童,要促进⼉童⾃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凯施根据⾃⼰对⽪亚杰理论的理解,提出⽪亚杰理论在教育中运⽤的⼀些要点:①⼉童接受的教学⽅法应同他们能够达到的智慧机能的类型相适应;②教学采取的⼀般⽅法应当能够促进⾃我调节或建构的过程。
许多学前教育⼯作者主张:(得到的启⽰)●强调⼉童的⾃主活动,强调为⼉童提供实物让他⾃⼰动⼿去操作,强调在活动过程中⿎励⼉童的⾃我调节和反省抽象。
●教育应适合不同⽔平的⼉童的发展,要促进⼉童⾃主建构知识的过程。
●认定在学前机构中应以同化为主的游戏活动为⼉童学习的根本。
幼儿园课程论第二章详解
“能和同伴一起利用放大镜观察不同昆虫的身 体”----是行为目标 “爱惜公物,能集中注意力,对自己所做的 事有信心”----不是行为目标 3. 形成意义明确、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 幼儿园课程总目标--------各年龄班的课程目 标--------学期目标-------月、周的课程计划------一日活动及具体活动计划
案例:甘蔗有多高-------幼儿测量概 念的学习(台中市爱弥尔幼教机构)
缘起
那根长长的是什么? 10月下旬,稻子结穗了,孩子们又到田里看稻子 与以往相比有什么变化,他们注意到了种在田里 的甘蔗,回到学校孩子们注意到学校苗圃里也种 了甘蔗,因此对甘蔗产生了兴趣,也想自己种种 看,老师看到孩子们对种甘蔗有如此大的兴趣, 虽然并非教学计划中的主题,老师决定试试与孩 子们一起发展课程。
(一)过程模式的基本原理 过程模式的知识观和教育观--------教育活动 的各种价值是体现在教育活动过程之中的, 不是存在于想要达到的结果之中的,因此 要使教师不断地梳理教育价值观,能在教 育活动过程中不断反思教育内容及活动过 程所隐含的价值,发展对教育过程的理解 和判断能力,从而自觉进行有价值的教育 活动。 过程模式的方法论基础---认知发展理论:学 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优点:使整个课程的运作成为了一个具体化的和 结构化的操作程序,提高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过 程的计划性、可控性和操作性。 局限:先决定目的后决定手段是不切实际的,因 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儿童的富 有创造性的行为在更大程度上具有不可预知性, 把课程开发、教学设计、人的学习过程变为一个 可预先决定和操纵的机械过程,容易忽视学生的 主题性、自主性。
插曲:
幼儿园课程第二章
LOGO
局限: 1、过程模式诊断出目标模式的“病症”,提出了很好 的课程编制思想,但未能开出更为理想而全面的或更为 对症且有效的“药房”,在课程编制的程序设计上没有 提出一个更为明确的方案,没有具体说明行动方式,因 此,操作性差成为这种模式的致命伤 2、过程模式没有相对明确的标准,设计、实施和评价 过程带有一定的主观性,缺乏科学性、计划性和系统性 3、过程模式中“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赋予教师过于 理想化的角色,运用过程模式编制的课程对教师的素质 要求极高,需要教师领会和把握课程所要实现的价值的 核心,并能在组织学生活动的过程中灵活自如地利用各 种情景,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但由于教师很难达到 这样的要求,导致该模式不易被推广
指标明确、评价简易
较模糊、评价较难
LOGO
四、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之间的平衡 两种模式各有利弊,过于绝对地排斥某一模式是不适宜 的,两种模式完全可以在幼儿园课程编制中各施其长, 共存并用。 课程既要依据一定的内容、计划展开,更要关注在教学 情境中师生相互作用而生成新的目标与内容。因此,为 了体现课程的计划性,同时反映课程的动态性、灵活性 和开放性,幼儿园课程编制要处理好目标结构与编制过 程之间的关系 在幼儿园课程编制时,要采用综合设计思路,即将目标 模式和过程模式结合起来,建立一定的互补关系。编制 课程时,既有目标的统一性,又不限制幼儿的主动性; 既有明确细致的目标,又有一般的、宽泛的目标;既有 行为目标,又有生成性和表现性目标。
LOGO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
20世纪以来两种 主要课程编制模式
目标模式
过程模式
LOGO
一、目标模式 (一)目标模式的产生背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于美国,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受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把学习看成是刺激— —反应的联结过程,这就使课程的编制关注学生的行 为表现,把意欲达到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终点,通过 设计课程、实施课程,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行为目标; 二是受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影响,他把工业科学管理 的目标——手段、效率——控制、预期——验收的思 想以及技术化、操作化、标准化的运行机制运用于学 校的教育实践,继而把它推广到课程领域。
幼儿园课程第二章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与结构 (一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 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以人的 身心发展的整体结构为建立教育目标体系提 供了一个比较规范化、清晰化的形式标准
情感领域
包括兴趣、态度、习惯、价值观 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包括感知动作、运动协调、动作技能的发展 包括知识的掌握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 拟订幼儿行为目标,要做到两点 1、要具体明确,能观察得到 2、要明确写出达到目标的条件 • 行为目标的贡献:行为目标使目标的表 述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便 于进行教育评价 • 行为目标的缺点:容易忽略很难转化为 行为以及不容易直接观察和教育后无法 “立竿见影”的内容,使教师只见目标 不见儿童。
幼儿园课程
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目标
1 2 3
4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含义 幼儿园课程目标取向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依据
幼儿园课程目标层次
为什么需要目标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 与依据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含义 (一)教育目的—教育的总体方向,普遍、 终极的教育价值追求
(二)教育目标—体现不同性质的教育,规 定不同阶段的教育
幼儿园课程的年龄阶段(学年)目 标:这一层次的目标是以儿童发展领域 为结构框架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中的 核心内容,把不具操作性的总目标转化 成了相对具体的目标,同时为幼儿的发 展评价建立了评价体系。
单元目标:以时间为单元 如: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
以内容为单元
如:主题计划
具体教育活动目标:操作性很强, 直接指导幼儿园的具体教育活动,切忌 空而泛。
2、从幼儿的角度表述:感受、喜欢、
理解、能。
关注幼儿学什么、怎么学,以学定教
(二)确定表述的性质
7.“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重点章节解读
《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重点章节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的基础一、了解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初步知道各种心理学流派(一)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一般认为,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是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幼儿园课程与实践作为其基础的这些学科都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二)各种心理学流派1.认知心理学(1)皮亚杰构建主义理论a.皮亚杰的儿童发展及阶段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b.以皮亚杰理论为基础的幼儿园课程和方案:High/Scope课程、凯米和德弗里斯的皮亚杰式早期教育方案、福门等人的建构游戏学校、发展适宜性课程、瑞吉欧教育。
c.心理工具:是指能扩展心里能力,帮助儿童记忆、注意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工具,例如语言和其他媒体。
(2)维果茨基理论a.最近发展区:儿童实际心理年龄与其依靠帮助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中间的差异。
最近发展区内表达的技能和水平是动态的,是一直变化着的。
b.鹰架教学: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
一个有能力的人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在最近发展区内的鹰架,能够使学习者在一个更高的水平是行动。
使用鹰架,并没有使任务本身发生变化,但是学习者借助别人的帮助,使原先所要做的事情变得简单了。
逐渐地,给与的帮助减少了,而学习者的行为责任却增加了。
2.成熟理论(1)概述:成熟理论主张人类发展过程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人类的基因以系统的方式按一定的规律发展,虽然环境会影响自然的发展,但是不可能根本改变这些模式。
(2)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根据成熟理论,教师应重视儿童学习的“准备状态”。
受成熟理论的影响,许多学前教育机构总是材料和活动的选择,而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儿童的兴趣。
3.精神分析理论(1)创始人---弗洛伊德。
(2)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格结构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构成。
其中,本我是潜意识的结构分部分,他急切地寻找出路;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对本我的控制和压抑;超我是人格的最高层,它知道自我,限制本我。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第一节心理学基础第二节社会学基础第三节哲学基础第一节心理学基础一、认知心理学和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一)皮亚杰理论和幼儿园课程与教学1。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皮亚杰认为,个体是主动地建构内部的心理结构、主动地进行学习的.2。
皮亚杰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社会建构理论一批欧洲学者将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带入了社会交往的领域,提出了社会建构理论,认为社会文化背景在儿童的知识建构中起重要作用。
3。
皮亚杰理论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启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既要重视儿童自身建构活动在儿童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又要重视社会文化背景对幼儿园课程编制和实施的影响。
(二)维果茨基理论和ﻫ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维果茨基(1896-1934),前苏联心理学家。
1。
维果茨基理论的主要观点(1)儿童建构自己的知识;(2)发展与社会背景不可分离;(3)学习能引导发展;(4)语言在心理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2.维果茨基理论中三个影响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概念(1)“最近发展区”所谓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行为水平与其依靠帮助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2)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该概念框架,学习者能够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
(3)“心理工具"“心理工具” (Mental Tools)是指能扩展心理能力,帮助儿童记忆、注意和解决问题的内在工具。
如各种符号、记号乃至词、语言,而语言是最重要的心理工具。
3。
维果茨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的启示(1)幼儿园课程与教学应该既能适合儿童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2)应该能够通过提供支持,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并使儿童获得成功;(3)应该能够帮助儿童获得智慧的和社会交往的技能,特别是获得语言的技能.二、精神分析理论与ﻫ幼儿园课程和教学(一)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领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格结构说。
幼儿园课程 第二章练习题 带解析
自考专科学前教育第二章幼儿园课程设计章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幼儿园课程设计对第一步是()A. 确立课程理念B. 制定课程目标C. 选择课程内容D. 制定课程计划2.幼儿园课程注重的是学科知识()A.学术价值B.一般发展价值C.社会价值D.研究价值3.“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应考虑到本国、本地、本园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
”这是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时()A.整体性原则的要求B.连续性原则的要求C.可行性原则的要求D.时代性原则的要求4.以具体的、可观察或可操作的行为来表达的课程目标称为()A.教育目标B.发展目标C.表现性目标D.行为目标5.首先探讨课程目标具体化、标准化的是()A.博比特B.泰勒C.布鲁姆D.梅杰6.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是()A.教材B.活动C.经验D.环境7.我国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将课程内容分为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和美术六科,这是()A.按学科结构划分B.按活动对象的性质划分C.按课题或问题领域划分D,按幼儿心理发展领域划8.凯米一德弗里斯课程的课程内容包括三部分,即日常生活活动、来自皮亚杰理论启示的活动和()A.教学活动B.区域活动C.生活活动D.传统活动9.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这是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时()A.遵循目的性原则的必然要求B.遵循生活化原则的必然要求C.遵循适宜性原则的必然要求D遵循兴趣性原则的必然要求10.强调课程应加强幼儿所获得的经验之间的有机联系,帮助幼儿逐渐获得统一的观点,并逐渐增强经验对行为的指导作用,体现了幼儿园课程组织的()A.顺序性B.连续性C.整合性D.主体性11.强调要将每一后续经验都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且必须更广泛、更深入地探究所涉及的事物,体现了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A.连续性B.整合性C.平衡性D.顺序性12.被认为是传递知识技能最经济有效的课程类型是()A.经验课程B.学科课程C.核心课程D.隐性课程13.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A.购买大型玩具B.安装塑胶地板C.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二、判断题1.我国的幼儿园大都采用以身心发展为框架建构的课程目标体系。
《幼儿园课程论》课程标准
《幼儿园课程论》课程标准说明:《幼儿园课程论》是学前专业高职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前必备的理论基础课,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指导。
总学时数为36学时,在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第二学年上半学期开设,每周两课时,共18周。
一、教学目的:(一)能够正确认识《幼儿园课程论》、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幼儿园课程》的综合性和整合性;理解幼儿教育终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了解幼儿园的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具有初步的独立钻研和分析预成课程,把握生成课程的能力;(二)进行上课技能的初步训练,使学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具有初步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热爱儿童、热爱教育的思想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健全得人格。
二、教学要求:(一)、知识要求:知道《幼儿园课程》的概念、编制、组织与实施及其课程评价,掌握“知识观”“课程整合观”“发展环境观”,了解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初步了解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了解当地幼儿园教学实际,初步学会合理课程编制,会制定学期计划和课时计划。
学会选择教具、会制作教具,会使用直观教具进行教学。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教学方法达到教育目的。
初步学会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初步掌握幼儿科研方法。
(二)能力要求: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文学,树立民族自尊心,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科学态度。
关心、热爱儿童,对教育事业有创业的精神、奉献精神。
培养学生的独立教学能力。
三、教学内容幼儿园课程论共36课时章节课时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2课时幼儿园课程的编制 4课时幼儿园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6课时幼儿园课程评价 4课时几种幼儿园课程方案及理论基础 5课时几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6课时幼儿园活动课程的名词解释 5课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4课时四、具体学习目的及考核要求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念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课程的一般概念,课程的形态与结构,理解幼儿园课程的涵义、性质与特点。
幼儿园课程1-3章复习要点
幼儿园课程第一、二、三章、复习要点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念(一)最具代表性的课程概念有五种:1.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
2.课程即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
3.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
4.课程即教学计划。
5.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
(二) “学问”中心课程是依据知识的性质和知识的内在逻辑为中心而编制的课程,它注意的焦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学术发展;“经验”中心课程则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及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它关注的重心是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自我实现。
(三) “学问”中心课程理论(观点及优缺点)认为,知识是课程不可或缺的要素,将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价值的内容按其自身的逻辑顺序和结构组织起来教给学生,就能逐渐地培养他们成为训练有素的学术人才。
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强调以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知识的性质为中心组织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文化的精华,并促进学生逻辑性的发展,老师也容易组织教学。
这一理论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它可能导致重认知轻情意、重记忆轻理解、重共性轻个性和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机械记忆、被动学习的倾向,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经验”中心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的核心应是学生的发展,课程内容应随学生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学生应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
这一理论的特点是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课程内容随学生变化而改变,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
这类课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现多方面潜能。
它的局限性在于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必然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很难把握学生易变的、因人而异的兴趣,引导他们有效地学习。
(四)活动课程是以实际问题解决为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学习方式、以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类型。
活动课程本质上是属于经验中心或学生中心的,它集中体现着经验中心课程的思想和特点。
幼儿园课程论第二章
基本问题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课程目标概述
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
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结构
课程目标的地位
课程目标是课程的指南针和方向盘, 是课程的灵魂,在课程要素中居于基础和 核心地位。它是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基 本依据,也是课程评价的标准。课程设计 的第一步是制定适宜的课程目标。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两种模式
目标模式: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最关键的 准则和中心,应预先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 , 增强课程发生的计划性和可操作性,使 儿童发生目标期望的行为。 过程模式:课程目标不是预先设定好的, 应适应具体的教育现实,在儿童、教师和 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成适宜的目标。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与依据
科学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 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 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 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 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艺术
四、课程目标取向的整合
从行为目标到生成性目标再到表现性 目标,体现了课程发展对人的主体价值和 个性解放的追求,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发展 方向。 行为目标取向于“认知理性”; 生成性目标取向于“实践理性”; 表现性目标取向于“解放理性”。 三者各自具有独立性特征。
小结
[归纳总结]:各种目标取向各有其 长处,也有其短处。每种目标取向都有 其存在的价值。他们是相互补充和联系 的。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
()幼儿园课程-第二章-1-2节-幼儿园课程设计教程文件
考核知识点及要求:
(五)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识记: ①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内涵;
②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类型; 领会: ①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思路;
幼儿园课程理念识记领会简答论述一确立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取向的课程目标二构建以生活为基点的课程内容三凸显以活动体验为特点的课程实施四实施以发展为导向的课程评价一种课程模式或一所幼儿园的课程是否成熟关键看其是否有清晰的正确的课程理念201510建构以生活为基点的幼儿园课程内容要求我们将知识技能及品德还原为经验201510一确立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取向的课程目标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包括生理心理道德社会性的发展
(一)确立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取向的 课程目标
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包括生理、心理、道德、 社会性的发展。
(二)构建以生活为基点的课程内容
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园课程内容整合的基点,是幼 儿园课程内容的重要资源
尊重生命存在与成长的现实和需要(以人为本) 关注兴趣和需要 将知识、技能和品德还原为经验 关注幼儿感兴趣的生活
二、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
(领会)简答、论述
一种课程模式或一所幼儿园的课程是否成熟,关 键看其是否有清晰的、正确的(课程理念)
2015.10
(一)确立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取向的课程 目标 (二)构建以生活为基点的课程内容 (三)凸显以活动、体验为特点的课程实施 (四)实施以发展为导向的课程评价
建构以生活为基点的幼儿园课程内容,要求我们 将知识、技能及品德还原为(经验)2015.10
电大 幼儿园课程论 第二章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
发展者:惠勒(英),圆环型的目标模式(强调目标与评价之间的关系)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将目标与评价完全结合在一起)
关于泰勒
对目标模式加以进一步的改善,并使之系统化形成目标模式的经 典形态的当属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课程理论家和评价专家泰勒 (R.W. Tyler)。促使泰勒去建构一个完整的课程开发目标模式 的契机,乃是自1934年至1942年间,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协会 (Progressive Educational Association)在俄亥俄州立大学 (Ohio State University )发起的“8年研究”(the Eight Year Study)。这是一个综合性的课程改革实验计划,泰勒是这 一课程计划中课程评价的主持人。正是在对“8年研究”的经验 总结基础上,泰勒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其基本原 理囊括于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一书中,它是被 公认的课程开发目标模式经典性形态形成的标志。
一、目标模式
(一)目标模式的发展
泰勒提出,编制课程者需回答四个问题:p64。
泰勒的直线型的目标模式:
确定目标
选择内容
组织实施
课程评价
泰勒原理:课程编制必须回答的四个问题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一、目标模式
(二)目标模式的特点及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不足:p66-67 1、简化为科学的活动;忽视学生主体性、自主性。 2、先决定目的、后决定手段。
《幼儿园课程》讲义-2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的基础目录结构: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 (2)一、心理学流派与幼儿园课程 (2)(一)认知心理学与幼儿园课程21.皮亚杰理论与幼儿园课程2(1)皮亚杰建构理论概述2(2)皮亚杰理论的启示 3(3)皮亚杰理论的运用 3(4)皮亚杰理论的发展 32.历史 -文化学派维果茨基的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3(1)维果茨基理论概述 3(2)维果茨基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 3(3)维果茨基理论在课程中的运用:43.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幼儿园课程 4(二)成熟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51.成熟理论概述52.成熟理论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 5(三)精神分析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51.弗洛伊德的理论 52.艾里克森的理论 53.精神分析理论在幼儿园课程中的运用 5(四)行为主义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61.行为主义理论概述 62.行为主义在课程中的运用6二、心理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6)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 (7)一、哲学流派与幼儿园课程 (7)(一)经验论和唯理论7(二)实用主义哲学71.实用主义的基本观点72.代表人物73.实用主义对课程的影响8二、哲学对幼儿园课程的影响 (8)第三节幼儿园课程的社会学基础 (9)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基础一、心理学流派与幼儿园课程在当代,对幼儿园课程产生过重大影响作用的心理学流派主要是认知心理学、成熟理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心理动力理论等。
(一)认知心理学与幼儿园课程1. 皮亚杰理论与幼儿园课程( 1)皮亚杰建构理论概述①认知的本质智慧的本质从生物学来说是一种适应,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平衡。
同化感受外部刺激的主体,通过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将它们纳入原有图式之内的过程称为同化。
顺应主体调节自身内部结构,建立新的图式,或者调节原有图式,以适应特定刺激环境的过程称为顺应。
皮亚杰②认知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分成感知 - 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等四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异的阶段,揭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
国开作业《幼儿园课程论》《幼儿园课程论》形考作业(二)参考24
第二章幼儿园课程的编制原理主题词幼儿园课程编制;目标模式;过程模式;幼儿园课程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纵向组织和横向组织;直线式组织和螺旋式组织;学科中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幼儿园课程的评价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一、目标模式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一)目标模式的发展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产生于20世纪前期。
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崇尚科学成为当时的时代精神。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教育也开始着眼于科学化,课程的编制走向了社会控制的、有组织的和讲究实效的道路。
目标模式以现实社会生活的需要为其基本立足点,反对严重脱离社会与儿童实际生活的倾向,确定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就这一价值定位而言,是基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的。
在方法论上,目标模式依据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从行为目标的确定,到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再到课程的评价,构成了目标模式的经典性程序,特别是行为目标的确立成为目标模式的逻辑起点。
泰勒认为,在课程编制过程中,编制者必须回答四个问题,它们是:①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②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③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④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回答这四个问题,解决的正是课程目标的确定、学习经验的选择、学习经验的组织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这四个问题。
尽管泰勒原理从四个方面提出课程编制的模式,但对此课程模式的研究往往较多地集中在课程目标上,这与泰勒强调课程目标的确定是分不开的。
泰勒认为:“教育目标是指导课程研制者所有其他活动的最为关键的准则”。
在目标模式中,学习经验的选择、学习活动的组织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价都被置于课程目标的下位,围绕目标这个中心而展开课程编制的整个过程。
随着时间的迁移,泰勒建立的目标模式被不断地修正和改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插曲:
有家长反映孩子回家后不停地看卧室、厨房、 厕所的门,到了晚上11点还不睡觉,听老师 解释后才知道孩子原来这么有研究精神。 1.非标准测量工具的探索(甘蔗用什么量) 2.非标准测量单位的发现(用连环扣) 3.标准测量单位的学习(用尺量) 4.测量方法的应用(做栅栏)
(二)过程模式的特点及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 响 特点:1.把教育和课程设计看成是一个不断发展 的过程。学习不是直线式的、被动的反应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课程设计和实 施是流动的不是预设和僵死的。 2.课程评价应以教育本体功能和知识内在价值为 标准,而不是以预设目标达成度为依据。 3.这些目标是非行为性的,可以以此为依据确定 课程编制的指导性原则和方法,使教师明确教育 过程中内在的价值标准及总体要求,而不是课程 实施后的某些预期结果。
斯坦豪斯认为教育主要包括训练、教学和 引导三个过程,训练、教学可以用行为目 标来陈述,而引导则不能用,因为引导的 本质恰恰在于它的不可预测性。引导是促 使儿童获得知识体系为支持的批判性和创 造性思维能力。
生成性目标的评价
生成性目标强调在儿童、教师与教育情境 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课程目标,这有利 于促进儿童有意义的学习,教师是儿童行 为的观察者、解读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 学是富有想象和创造空间的。 凯米和德弗里斯建立的早期教育方案p79
(二)生成性目标
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反映 的是儿童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反映的是 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 斯坦豪斯“过程原则” 课程不应以事先规定的目标为中心,而要 以过程为中心,要以儿童在教室内的表现 为基础而展开。
案例:鱼鳍的作用 (浙江省级机关北山幼儿园)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幼儿园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 基本特征、区别及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难 点) 2.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掌握行为目标、 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基本特征及表述方法 (重点) 3.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掌握幼儿园 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重点) 4.了解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要素、方法、过 程和原则。
用尺量——标准测量单位的学习 353个连环扣是多高甲 用尺量,大家才知道 尺不够长,怎么办? 卷尺要看哪一边才对? 运用旧经验,试探新阶段
理解了标准测量的意义,又出现了一个问题---甘蔗被拔了, 怎么办? 做栅栏——测量方法的应用 甘蔗被拔了,怎么办? 做栅栏,需要买几根木头呢甲 一根长,一根短,怎么办? 一半在哪里? 怎么样可以找出一半? 用连环扣量! 怎么围,才围得住? 怎样才能一样宽? 都是15厘米,怎么还是不一样宽呢? 记号要画在哪里呢? 用测量的方法解决等距的问题
两种课程设计模式的互补
科学性、预设性、评价的终结性(目标模 式) 艺术性、生成性、形成性(过程模式)
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
学习目标 1.明确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和来源 2.掌握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 标的基本特征及表述方法(重点)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 课程目标在学前教育目的与幼儿园课程 之间起了衔接作用,使学前教育的特定价 值观能在课程中得以体现,它使课程编制 的方向得以明确,使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 织以及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等与课程目标成 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甘蔗该用什么量?——非标准测量工具的探索 甘蔗长高了吗?(用吃牛奶的吸管,树枝、纸条 来量,把测量结果贴在过道里,让孩子们看到随 时看到和讨论 要量到哪里? 还有什么可以用采量 纸要大一点,才够长 老师如何引导孩子发现测量的需求
用连环扣量——非标准测量单位的发现 连环扣也可以量 这是几个连环扣 连环扣够不够长 我想要量“爱弥儿 “爱弥儿”有多高甲 老师如何支持孩子测量概念的发展
例如参观动物园并讨论那里有趣的事情---每 个孩子的收获、反映的兴趣、表现的经验 各部相同,用表现性目标表现他们不同的 经验和感受
教学性目标针对的是表现所必须的某种技 能的发展,表现性目标则是鼓励儿童运用 已有的技能,拓展并探索自己的观点、意 象和情感。
二、课程的各种目标取向在幼儿园 课程中的互补
案例:甘蔗有多高-------幼儿测量概 念的学习(台中市爱弥尔幼教机构)
缘起
那根长长的是什么? 10月下旬,稻子结穗了,孩子们又到田里看稻子 与以往相比有什么变化,他们注意到了种在田里 的甘蔗,回到学校孩子们注意到学校苗圃里也种 了甘蔗,因此对甘蔗产生了兴趣,也想自己种种 看,老师看到孩子们对种甘蔗有如此大的兴趣, 虽然并非教学计划中的主题,老师决定试试与孩 子们一起发展课程。
“能和同伴一起利用放大镜观察不同昆虫的身 体”----是行为目标 “爱惜公物,能集中注意力,对自己所做的 事有信心”----不是行为目标 3. 形成意义明确、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 幼儿园课程总目标--------各年龄班的课程目 标--------学期目标-------月、周的课程计划------一日活动及具体活动计划
行为目标的主要贡献 行为目标克服以往课程目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使目标的表述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提高了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力。 行为目标的精确和具体还便于教育评价的进行
行为目标的局限 那些很难转化为行为的以及一些不容易直接观察 与不是教育后立竿见影的内容就容易被忽视了。 把学习分解成各个独立的部分,这对儿童辅导整 体发展是不利的。
目标模式的局限性
儿童的许多高级心理素质(价值观、情感、 态度、审美情趣)是很难用外显的、可观 察的行为来预先具体化的。 课程目标被分解成为各个独立的部分,整 体地学习知识和获得经验的学习方式之间 存在距离。
二、过程模式(斯坦豪斯)
它反对用预先确定的目标,尤其是行为 目标来规主 张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课程内容及儿童 实际的活动过程的课程设计模式。
(三)表现性目标 艾斯纳 是指每一个儿童在具体教育情境的各种相互作用中所产生 的个性化表现。 艾斯纳认为编制课程时存在两种不同的教育目标,是教学 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教学性目标:是课程中预先规定好的,规定儿童在完成学 习活动后所应该习得的知识、技能等,它适合于表述文化 中已有的规范和技能,通常对大部分儿童而言是共同的。 表现性目标:指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的种种机遇中所产 生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不是儿童反映的同质性,而是 反映的多元性。
班里来了一群美丽的热带鱼,孩子们每天都兴奋地围在鱼 儿身边观看, “小小鱼儿在我家”的主题探究活动就在和 孩子们的共同建构中逐步开展起来。在研究了鱼需要的水 和爱吃的食物后,孩子们又对鱼鳍有什么用和鱼用什么部 位呼吸产生了兴趣。 这个过程正好是培养他们自主探索、学习思考问题的好机 会,于是 “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真正了解鱼鳍的作用呢?” “我们把鱼鳍放旁边一点,靠着鱼缸看看小鱼会怎么样。” “那就把鱼鳍剪掉,再看看小鱼没有鱼鳍会怎么样就知道 了。” 有人立即反驳道:“如果把它鱼鳍剪掉,它会流血,死掉 的。” “那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既不让鱼鳍动,又不伤害小鱼?” 我觉得在孩子们的探究过程中还应培养他们尊重、爱护生 命的意识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编制模式
是一种概括化的课程设计的思路,不 提供具体方法,但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属于课程论中的方法论部分。
学习目标 掌握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的概念 了解幼儿园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和过程 模式基本特征、区别及对幼儿园课程编 制的影响
目标模式 它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 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 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 模式。它是教育科学化运动的产物。 (一)目标模式的发展P65-66 价值观——实用主义哲学注重实用功效 方法论——行为主义心理学通过行为训 练和控制达成目标
(一)过程模式的基本原理 过程模式的知识观和教育观--------教育活动 的各种价值是体现在教育活动过程之中的, 不是存在于想要达到的结果之中的,因此 要使教师不断地梳理教育价值观,能在教 育活动过程中不断反思教育内容及活动过 程所隐含的价值,发展对教育过程的理解 和判断能力,从而自觉进行有价值的教育 活动。 过程模式的方法论基础---认知发展理论:学 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
梅杰认为行为目标必须包括三个部分: 1.儿童外显的行为表现 2.能观察到的这种行为表现的条件 3.行为表现公认的准则 例如p74 昆虫,兔子为课题的教学目标
拟定幼儿行为目标至少要做到两方面: 第一,要具体明确,能观察得到 第二,要明确写出达到目标的条件 P75“水”教学目标的两种写法比较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极其表述
(一)行为目标 是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 标,它指向的是实施课程以后在儿童身上所发 生的行为变化,它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等特 点。 博比特“活动分析法”为行为目标在课程领域 的确立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泰勒行为目标之父:“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 那种行为,又指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 活领域或内容”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建立目标体系提 供了一个比较规范化、清晰化的形式标准,讲 行为目标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三、幼儿园课程内容是实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手 段,主要解决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 问题,
四、幼儿园课程实施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但 效果如何,就要通过评估来判断,来发现课程编 制、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提高改善课程, 这就是课程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是对课程的价 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可以诊断、修正课程,比较 各种课程的价值、预测教育的需求,或者确定课 程目标达成程度。
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优点:使整个课程的运作成为了一个具体化的和 结构化的操作程序,提高了幼儿园教育、教学过 程的计划性、可控性和操作性。 局限:先决定目的后决定手段是不切实际的,因 为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是十分复杂的,儿童的富 有创造性的行为在更大程度上具有不可预知性, 把课程开发、教学设计、人的学习过程变为一个 可预先决定和操纵的机械过程,容易忽视学生的 主题性、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