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群落的结构练习题(有答案)
高考生物《群落的结构》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群落的结构》真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284f31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4.png)
高考生物《群落的结构》真题练习含答案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和数量就越多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群落的丰富度越大D.任何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答案:B解析: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是多个物种,既不构成种群也不构成群落。
2.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错误的是()A.竹林中某种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类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答案:A解析:竹林中的所有竹子所属范围不是群落,A错误;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与栖息空间、食物有关,由植物分层决定,B、C正确;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湿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D正确。
3.科学家近日在印尼婆罗洲发现,蝙蝠栖息在猪笼草的捕虫囊中。
这种异于寻常的生存方式,给双方都带来好处——猪笼草得益于蝙蝠粪便中的营养素,而蝙蝠则安全的藏匿于植物的捕虫囊中。
下列关系中较适合蝙蝠与猪笼草的是()A.原始合作B.种间竞争C.互利共生D.寄生答案:A解析:蝙蝠与猪笼草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原始合作。
4.为建立一年生植物甲、乙的种间竞争模型,在同一温室中以不同比例播种后,统计收获种子的比例。
若环境条件不变,收获种子的比例可视作下一年的播种比例。
如图四条实线中,可表示乙种群将被甲种群淘汰的是()答案:A解析:5.[2024·浙江1月]稻田中常会伴生许多昆虫,如在水稻的叶层会伴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等食叶性害虫,在茎秆层常有稻飞虱、叶蝉等害虫,而地下层有稻叶甲虫等食根性害虫,水稻与这些害虫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种间关系。
水稻、昆虫和杂草等共同构成稻田群落,也形成了其特有的群落结构。
下列关于该群落空间结构的分析正确的是()A.昆虫在水稻地上部分不同位置分布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B.昆虫在地上层或地下层分布格局与其所需资源配置有关C.水稻较强的繁殖能力导致稻田群落水平结构的简单化D.稻田群落水平结构的表现特征是物种之间不存在镶嵌性答案:B解析:昆虫在水稻地上部分不同位置分布与栖息场所和食物密切相关,A错误;昆虫在地上层或地下层分布格局与其所需资源配置(栖息空间和食物等)有关,B正确;由题意可知,水稻与多种生物之间存在种间关系,故水稻较强的繁殖能力导致稻田群落水平结构的复杂化,C错误;稻田群落水平结构的表现特征是物种之间存在镶嵌性,D错误。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群落的结构》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群落的结构》真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51b62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6.png)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群落的结构》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襄阳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就是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空间范围内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B.群落具有稳定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其结构特征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C.群落中的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D.群落演替就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2024·湖北武汉高三模拟)在一个群落中随机选取大量样方,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为该物种的频度,如图为某景区南坡和北坡几种植物的频度。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选取样方时,要随机取样,且样方数量和样方面积要合理B.马尾松是南坡频度最高的植物,但不一定是南坡群落的优势种C.小叶栎是北坡频度最高的植物,说明小叶栎密度在北坡群落中最大D.同种植物在南北坡的频度不同,说明物种占据的生态位与环境有关3.(2020·全国Ⅰ,6)土壤小动物对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土壤小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身体微小、活动力强的小动物数量常用标记重捕法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高,则该类群含有的物种数目多C.土壤小动物的代谢活动会影响土壤肥力,进而影响植物生长D.土壤小动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4.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有分层现象B.森林群落中不同生长型的植物分别配置在不同高度,形成垂直结构C.荒漠群落植被稀疏,动物种类稀少,不具有垂直结构D.“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描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5.(2021·辽宁,11)辽河流域是辽宁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
为恢复辽河某段“水体——河岸带”的生物群落,研究人员选择辽河流域常见的植物进行栽种。
植物种类、分布及叶片或茎的横切面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注:右侧为对应植物叶片或茎的横切面示意图,空白处表示气腔。
【2021】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练习4.3群落的结构(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
![【2021】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练习4.3群落的结构(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c8b61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b4.png)
4.3群落的结构(老师版)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22·遵义高二检测)在一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堆长满苔藓的腐木,上面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 )A.生态系统B.种群C.生物群落D.食物网【解析】选C。
山洼草丛中腐木上的全部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故选C。
2.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种群和群落概念之间关系的是( )【解析】选A。
群落是同一地域中全部的生物,它是由很多个种群组成的。
【方法规律】种群与群落的推断方法(1)种群由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组成,而群落是由全部生物组成。
(2)群落与种群之间为包含关系,一个群落可由多个种群构成,关系如图所示:3.(2022·太原高二检测)下列叙述属于描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的是( )A.调查池塘中鲫鱼的数量B.海洋捕捞时最需要获得的信息之一C.调查池塘中有多少种鱼D.一座倒塌的寺院几年后沉没在杂草和灌木丛中【解析】选C。
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池塘中鱼的种类体现的是丰富度,故选C。
【延长探究】(1)上题中A项描述的是什么?提示:种群密度。
(2)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海拔高度有关系吗?提示:随着海拔高度增加,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渐渐减小。
4.(2022·扬州高二检测)有一种蜱生活在牛的体表。
当它用螯肢刺破牛皮肤吸食甲牛的血液(其中含血孢子虫)以后,再吸食乙牛的血液时,使乙牛也得了血孢子虫病。
蜱与牛的关系和血孢子虫与牛的关系分别是( )A.互利共生和寄生B.寄生和寄生C.捕食与寄生D.捕食与互利共生【解析】选B。
蜱生活在牛的体表,依靠猎取的牛的有机物为食,属于寄生;血孢子虫生活在牛体内,依靠猎取的牛的有机物为食,同样也属于寄生。
5.如图所示为物种a和物种b的相互关系,a和b可能是下列哪组生物( )A.水稻和稗草B.食草昆虫和草C.兔和鼠D.衣藻和甲藻【解析】选B。
图中a与b数量变化表明两者为捕食关系。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同步练习 4.3群落的结构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同步练习 4.3群落的结构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694b4c3c1ec5da50e27078.png)
群落的结构(总分48分)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4分)1.一片草原上的全部黄羊和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在生态学上分别称为( ) A.种群和生物群落B.种群和生态因素C.生物群落和种群D.生物群落和生态因素2.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A.群落的物种组成B.群落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C.群落中生物个体的数目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3.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C.由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D.群落丰富度与其结构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4.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的种群形成的B.生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C.生物群落的生物属于同一个物种D.生物群落是同一时间内,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的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5.右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6.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由上而下的顺序是( )①乔木层②灌木层③草本层④地被层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7.对共生、寄生、竞争和捕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共生的两种生物中,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活B.寄生虫属于异养生物,寄主则可能是异养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物C.竞争在种内与种间普遍存在D.捕食可发生在动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之间8.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对于无法知道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该记录下它们的特征9.森林群落的林冠层和草本层属于主要的自养层,每层次上和土壤里的动物及细菌、真菌属于异养层,这说明群落内部有一定的( )A.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B.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C.间接或直接的营养关系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0.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11.右图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11adad6529647d27285244.png)
第4章第3节一、选择题1.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B.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C.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解析:B、D选项描述的同种生物,是一个种群,而垂直结构则是群落具有的特征;C 选项中描述的则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 A2.下图表示从南极经过赤道到北极,在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变小B.该现象表明某个地区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光照条件C.随纬度升高,物种丰富度逐渐变小D.如果环境严重受污染,生物多样性很可能升高解析: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物种丰富度变大;由图示可知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条件;如果环境严重受污染,生物多样性会降低。
答案: C3.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生物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右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C.金属筛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解析: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A错误;灯罩可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B错误;一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筛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C错误;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可将收集到的小动物及时固定,防止腐烂,D正确。
答案: D4.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几乎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
右图表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在下列四个营养关系图中,与其所表示的种间数量关系最相符合的是( )解析:题图中,甲、乙之间为捕食关系(乙捕食甲)。
4个选项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A表示互利共生关系;B表示寄生关系;C中甲、乙之间为竞争关系,而丙可以是生物,也可以是非生物;D表示捕食关系。
答案: D5.下图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B.种群②个体的体积大C.孤岛上将只剩下种群②D.种群②的数量随种群①的数量减少而减少解析:把柱状图的顶点连起来,做成曲线,一般来说,数量先减少的是被捕食者,所以种群①是被捕食者,种群②会随着种群①数量的减少而减少,因为食物减少。
高二生物群落结构和演替练习课时作业含答案 精校打印版
![高二生物群落结构和演替练习课时作业含答案 精校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268726de80d4d8d15a4f9f.png)
高二生物群落结构和演替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5分)1.下列能表示蛇和鼠相互关系的曲线是2.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动物群落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3.在同一纬度地区,引起对植被分布呈“森林→草原→荒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温度B.阳光C.水分D.矿物质4.下列种间关系,两物种均受益的是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B.水葫芦与浮萍C.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D.螳螂与黄雀5.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采用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将其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如蝗虫、蚯蚓、线虫等的采集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之一是目测估计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种群6.硅藻是单细胞的藻类,硅酸盐是硅藻生活必须的营养物质,将两种硅藻——星杆藻、针杆藻混合一起培养时,种群数量及硅酸盐含量的变化如下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星杆藻和针杆藻之间是捕食的关系B.硅酸盐浓度高时针杆藻生存能力强C.针杆藻对硅酸盐的吸收能力弱于星杆藻D.通过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估算硅藻的数量7.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8.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演替明显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9.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10. 巨尾桉具有速生、高产的特点。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61a5286ef242336c1eb95eaf.png)
群落的空间结构1.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B.一个湖泊中的各种鱼类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D.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海藻等生活在一起的全部生物2.在某栎林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1)________现象。
(2)栎林中,上层、中层、下层的植物种类不同,这种分布的差异主要与哪种非生物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栎林中动物的分布取决于植物的分布,这是因为植物能为动物的生存提供________________,而且动物的这种分布有利于减轻鸟类之间的________。
3.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都呈S型增长B.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C.群落内的种间竞争比种内斗争剧烈D.群落中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4.下列生物种群能组成生物群落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动物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等全部生物5.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草地中也存在垂直分层结构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6.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B.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C.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7.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并测量了三个地点的土壤特征等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
高中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3练习:第4章_第3节_群落的结构_(有答案)
![高中人教版生物高二必修3练习:第4章_第3节_群落的结构_(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687ce96f1aff00bed51ea9.png)
第3节 群落的结构目标导航 1.通过对池塘群落的分析,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结合资料分析和生活实例,描述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特征。
3.通过探究实验,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阅读P 71)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研究的问题二、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种间关系(阅读P 72-73) 1.群落的物种组成(1)作用: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海拔高度越高,群落丰富度越低。
2.种间关系(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2)竞争⎩⎪⎨⎪⎧概念: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 空间等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阅读P 74-75)1.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A 图:垂直结构,B 图:水平结构。
2.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A图:①植物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②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B图: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判断正误:(1)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2)物种丰富度从两极到赤道逐渐增大,而山上则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3)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4)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5)群落强调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其中包括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6)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共生。
()(7)捕食关系对维持种群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群落的结构习题和答案-生物高二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人教版
![群落的结构习题和答案-生物高二必修三第四章第三节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c7e07825c52cc58bd6bece.png)
第四章第3节群落的结构测试题知识点1:种间关系1.细菌与噬菌体之间的关系是( )A.互利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2.大.小鲈鱼高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3.白蚁肠道内生活着鞭毛虫,帮助消化纤维素,如果杀死鞭毛虫,白蚁就会缺乏营养而死亡。
鞭毛虫与白蚁的关系是( )A.共栖 B.互利共生 C.寄生 D.竞争4.在一个种群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互助 B.竞争 C.变异 D.适应5.“种豆南山下,草盛苗木稀”,这里草与豆之间的关系是( )A.寄生 B.互利共生 C.竞争 D.捕食6.如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互利共生、捕食、竞争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互利共生7.青霉在生长期间能分泌青霉素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青霉和其他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 B.竞争 C.互利共生 D.寄生知识点2:群落概念、结构及影响因素8.下面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个水库中所有的草鱼B.一块稻田中的全部水稻C.蛇岛上大大小小的所有腹蛇D.岛上生活的各种蛇、鸟和其他动、植物和微生物9.海洋中的植物与高山上的植物均有分层分布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A.温度与光照 B.光照与温度C.光照与湿度 D.温度与湿度10.植物群落具有分层现象,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11.森林群落中,下层植物较上层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因为下层( )A.光照强度较弱 B.蒸腾作用低C.湿度较高 D.温度较高12.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C.森林中的生物有分层现象,草原上的没有分层现象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13.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A.所有的树木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C.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D.所有的生物14.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A.群落的物种组成B.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C.群落中生物个体的数目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15.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A.种群的密度B.适应的普遍性C.群落的垂直结构D.群落的水平结构二、填空题16、对某一群落中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2册 群落的结构(第二课时)-练习题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2册 群落的结构(第二课时)-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93398a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0.png)
课后练习果。
据此图不能推断出( )A.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种类有所差异B.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C.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数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D.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可能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垂直结构的重要因素4.群落的特征是组成群落的各个种群所不具有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识别各种生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是测定物种丰度的最简单方法②不同类型的植物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③优势种是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④群落内的种间关系使生物通过自然选择而发生适应性进化A.只有一项B.只有两项C.只有三项D.全部正确5.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
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参考答案】1.A 2.D 3.C 4.D 5.A6. (1)样方法;垂直7. (1)中度刈割;群落稳定性指数(2)竞争(3)初级生产量;适度放牧(选做非选择)(1)样方(2)垂直;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3)光照(4)温度【解析】3. 解析:由图知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种类不相同,A项正确;由图可知随着枯落物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种类数逐渐减少,由此可推知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B项正确;由图可知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数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但无法判断土壤动物数量随深度的变化情况,C项错误;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可能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垂直结构的重要因素,D项正确。
4. 解析:群落中物种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最简单的测定方法是列出各物种的名录,①对;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②对;优势种在争夺空间和资源上处优势地位,同时对群落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③对;群落内的种间关系是参与自然选择的生物因素,对生物进化起重要作用,④对。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同步练习(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4.3《群落的结构》同步练习(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cabedb83336c1eb91b375d8b.png)
第 4 章第 3 节一、选择题1.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 )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等B.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C.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解析:B、D 选项描述的同种生物,是一个种群,而垂直结构则是群落具有的特征;C 选项中描述的则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答案: A2.下图表示从南极经过赤道到北极,在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变小B.该现象表明某个地区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光照条件C.随纬度升高,物种丰富度逐渐变小D.如果环境严重受污染,生物多样性很可能升高解析: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物种丰富度变大;由图示可知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条件;如果环境严重受污染,生物多样性会降低。
答案: C3.在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生物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右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B.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C.金属筛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解析: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A 错误;灯罩可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B 错误;一些小动物正是通过金属筛向下移动进入广口瓶,C 错误;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溶液可将收集到的小动物及时固定,防止腐烂,D 正确。
答案:D4.在自然界中,每一种生物几乎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
右图表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在下列四个营养关系图中,与其所表示的种间数量关系最相符合的是( )解析:题图中,甲、乙之间为捕食关系(乙捕食甲)。
4 个选项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A 表示互利共生关系;B 表示寄生关系;C 中甲、乙之间为竞争关系,而丙可以是生物,也可以是非生物;D 表示捕食关系。
答案:D5.下图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B.种群②个体的体积大C.孤岛上将只剩下种群②D.种群②的数量随种群①的数量减少而减少解析:把柱状图的顶点连起来,做成曲线,一般来说,数量先减少的是被捕食者,所以种群①是被捕食者,种群②会随着种群①数量的减少而减少,因为食物减少。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第1节群落的结构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2章第1节群落的结构作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faa77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bb.png)
第1节群落的结构基础巩固1.下列有关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某群落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该群落为增长型C.不同的群落其优势物种一般不同D.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不同种群占据着不同的空间和资源解析:出生率和死亡率属于种群特征,物种组成、优势物种、种群分布、种间关系等都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下列关于生态位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 C )A.任何物种的生态位都是包括多个方面B.生态位也包含了一个物种生存和生殖所需要的全部条件C.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完全相同D.生态位越宽的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解析:高矮作物,深根浅根作物间作时,它们的生态位部分相同,并非完全相同。
3.如图分别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培养的甲、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图1可以表示捕食关系,甲为被捕食者B.图2可以表示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之间的种间竞争关系C.图3可以表示地衣中藻类和真菌的互利共生关系D.图4可以表示菟丝子和大豆的种间关系,甲表示菟丝子解析:图4可以表示菟丝子和大豆的寄生关系,甲表示大豆。
4.下列关于“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时,常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调查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不存在群落的空间结构C.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D.利用小动物的趋光、趋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解析:常用取样器取样法对土壤中的小动物类群进行调查,统计方法是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生活在不同的空间,也存在群落的空间结构;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入试管中;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5.如图,一棵树上生活着三种不同的鸟,分别为甲、乙、丙,每种鸟在树上生活的高度不同。
高中生物群落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群落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8f64e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e.png)
高中生物群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以下哪项不是群落的特点?A. 具有物种组成B. 具有空间结构C. 具有时间变化D. 具有非生物环境2. 群落演替是指群落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以下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类型?A. 原生演替B. 次生演替C. 人工演替D. 逆向演替3. 在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以下哪项不是物种间的相互作用?A. 竞争B. 捕食C. 共生D. 自我复制4.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是指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以下哪项不是物种多样性的指标?A. 物种丰富度B. 物种均匀度C. 物种密度D. 物种多样性指数5.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群落垂直结构的因素?A. 光照B. 温度C. 土壤湿度D. 物种数量6.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因素?A. 地形B. 土壤肥力C. 人为干扰D. 物种间的竞争7. 群落的边缘效应是指群落边缘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通常高于群落内部,以下哪项不是群落边缘效应的原因?A. 边缘区域光照条件较好B. 边缘区域温度变化较大C. 边缘区域物种间竞争较弱D. 边缘区域物种间竞争较强8. 群落的稳定性是指群落在受到干扰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群落稳定性的因素?A. 物种多样性B. 物种间相互作用C. 群落演替速度D. 群落的物种组成9. 群落的生物量是指群落中所有生物的总质量,以下哪项不是生物量的影响因素?A. 物种的生物量B. 物种的数量C. 物种的分布D. 物种的进化历史10. 群落的生产力是指群落中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能力,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群落生产力的因素?A. 光照强度B. 温度C. 土壤营养D. 物种的遗传特性答案:1. D2. C3. D4. C5. D6. C7. D8. D9. D10.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群落结构的基础,它包括群落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高中生物群落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群落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9e360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1a.png)
高中生物群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群落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以下哪项不是群落的特征?A. 物种丰富度B. 群落结构C. 群落演替D. 生物多样性指数答案:D解析:群落的特征包括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
生物多样性指数是衡量生物多样性的指标,不是群落的特征。
2. 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以下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原因?A. 自然灾害B. 人为干扰C. 物种竞争D. 物种的自然死亡答案:D解析:群落演替的原因包括自然灾害、人为干扰和物种竞争。
物种的自然死亡是生物个体的生命周期现象,不是群落演替的原因。
3. 在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A. 竞争B. 捕食C. 寄生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在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包括竞争、捕食和寄生等。
4. 以下哪项不是群落结构的特征?A. 垂直结构B. 水平结构C. 物种组成D. 群落演替答案:D解析:群落结构的特征包括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物种组成。
群落演替是群落随时间变化的过程,不是群落结构的特征。
5. 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数量,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物种丰富度的因素?A. 环境条件B. 群落演替阶段C. 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D. 群落的地理位置答案:D解析:影响物种丰富度的因素包括环境条件、群落演替阶段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
群落的地理位置与物种丰富度没有直接关系。
二、填空题1.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这种结构的形成主要受到______和______的影响。
答案:光照、水分解析:群落的垂直结构主要受到光照和水分的影响,因为不同物种对光照和水分的需求不同,导致它们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不同。
2.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这种结构的形成主要受到______和______的影响。
答案:地形、土壤解析:群落的水平结构主要受到地形和土壤的影响,因为地形和土壤类型会影响物种的分布和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要求
1.举例说明群落的概念。
2.描述群落的物种组成。
3.说出丰富度的概念。
4.举例说明种间关系。
5.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
6.探究活动“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要求能自己确定要探究的科学问题并制订与实施计划,能熟练运用观察与分类的方法,能选择新颖的、有效的观察思路,能对观察结果作独特的、新颖的分析和解释,并完成一份符合论文规范的研究报告。
发展要求说出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基础训练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1.在一片森林里,群落是指该区域内()
A.所有的树木 B.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C.所有的生物与无机环境 D.所有的生物
2.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A.细菌和真菌 B.所有植物 C.所有动物 D.落叶和土壤
3.在一个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其中的全部鲫鱼叫做。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4.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片草地上蝗虫的全部幼虫和成虫
B.一块朽木上的蘑菇、木耳等全部真菌
C.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鲜、真菌、昆虫、蜗牛等
D.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水草、水生昆虫及细菌等全部生物5.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A.群落的物种组成 B.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C.群落中生物个体的数目 D.群落中物种的数目
6.在自然情况下,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则动物的种群也越多。
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三)种间关系
7.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
当蝙蝠蛾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
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内部而变为菌核,虫体
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留表皮;至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头、口部长出子座,形似直立的小草。
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为()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8.下列生物之间竞争最激烈的一组是()
A.虎和野猪 B.草鱼和鲤鱼 C.长颈鹿和鸵鸟 D.水稻和稗草9.分析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①草原上的蝗虫与羊②鸬鹚与鱼③大豆与根瘤
菌
④噬菌体与细菌⑤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
10.对某一群落中甲、乙两个动物种群的数量进行研究后得到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是。
(2)在3、4月份甲种群数量的下降,很可能是由
于。
(3)种群数量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4)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会导致被捕食者种群的消亡吗<。
(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11.生物群落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
A.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有的有分层现象,有的没有分层现象
C.森林中有分层现象,草原上没有分层现象
D.植物有分层现象,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12.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
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A.种群的密度 B.适应的普遍性 C.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
水平结构
13.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包括()
A.光照强度 B.土壤类型 C.温度大小 D.种群的年龄结构14.研究表明森林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植物的分层与 _有关。
而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样
的 _,导致群落中的动物也具有分层现象。
生物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的分化有利于 _。
A.生存竞争 B.占据空间 C.资源利用 D.生物进化
15.不同海拔高度的植物类型不同。
某一座山的海拔2042米,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00至1300米为针阔混交林,1300至1600米为针叶林,1600至1800米为灌木林,1800米以上为草甸。
植物的这种分带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吗<
16.请完成下列有关的概念图:
(五)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7.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落中生物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不同
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D.丰富度越多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
18.土壤动物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
某实验小组挖取校园中的花园土壤及化工厂厂区排污口附近的土壤,分别调查其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并进行对照。
你的预计结果是。
19.右图表示从南极(90oS)经过赤道(0o)到北极(90oN)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向。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物种的丰富度的变化趋势是
,这表明某地区群落物种的多少与
有关。
(2)试推断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
是。
能力提升
20.生物群落的特点有()
①有一定的分层结构②植物之间有复杂的相互关系③有相当数量的植物种类
④最底层是草本植物⑤高层是木本植物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⑤
21.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捕食、竞争、互利共生
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互利共生、捕食、竞争
22.为了减小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
右图是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
下列各项解释中正确的是()
A.在Ⅰ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
增加得更快
B.在Ⅱ期间,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C.在Ⅱ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D.在Ⅲ期间,两个种群之间不再发生相互作用
23.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游生物为食。
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中均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且各池蝌蚪总数
相同。
再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
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
(2)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增长很快,有可能是J型增长吗<为什么<。
(3)随着水螈的增多,三种被捕食蝌蚪的总数量,其中
锄足蟾蜍蝌蚪数
量,这最可能是因为
,由此,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4)随着水螈的增多,雨蛙蝌蚪的数量不降反升,这是因
为。
第3节群落的结构
1.D 2.D 3.群落种群 4.D 5.A 6.群落中植物种群越多,就能为更多的动物提供不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所以
该群落中动物的种群也会较多 7.B 8.D 9.①竞争②
捕食③互利共生④寄生⑤竞争 10.(1)捕食(2)乙种
群(或捕食者)数量的增加(3)1年(4)不
会 11.A 12.C 13.D
14.光照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C 15.这种分带由地形的影响(不同的水平距离上有不同的海拔高度),造成的温度和湿度等
的差异,引起植物有不同的分布,因此属于水平结构 16.①物
种(或种群)②捕食③竞争④互利共生⑤垂直结构⑥水平结构 17.A 18.花园土中的小动物类群更丰富 19.(1)逐
渐增多温度
(2)逐渐减少 20.B 21.D 22.C 23.(1)它们
均以浮游生物为食,彼此是竞争关系(2)不可能是J型增长。
因为锄足蟾蝌蚪生活在有限的空间和食物条件下,还有其它蝌蚪与锄
足蟾蝌蚪竞争。
(3)逐渐减少减少最显著水螈最喜欢捕
食的是锄足蟾蝌蚪(4)由于水螈更多捕食锄足蟾蝌蚪及蟾蜍蝌蚪,使得雨蛙蝌蚪较多生存下来,比例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