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论语》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素材
论语第三章原文及翻译
论语第三章原文及翻译论语第三章原文及翻译论语第三章《八佾》篇包括26章。
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第三章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翻译:孔子谈到季氏时说:“用天子的礼乐(八佾舞)在他家的庭院中祭祀祖先(越礼),对于季氏这样的事情都可以容忍,还哪些事情不可以容忍呢?”2、三家者以雍彻。
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翻译: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卿大夫,祭祀祖先时,按照天子的礼制唱着《雍》来撤除祭品。
孔子说:“《诗经》上说,‘天子祭祀宗庙,天下各路诸侯都来助祭,天子庄重肃穆地主祭。
’这两句话用在三家祭祀的庙堂之上,天下哪一个诸侯会来陪祭呢?”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翻译:孔子说:“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礼做什么呢?一个人没有真诚的心意,能用乐做什么呢?”4、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翻译:林放向孔子请教礼的根本道理。
孔子说:“你提的真是大问题啊!一般的礼与其辅张奢侈,宁可简约朴素;至于丧礼,与其仪式周全,不如心中哀戚。
”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翻译:孔子说:“夷狄(中原之外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君主,不像诸夏(中原各国)这些国家没有君主(因为时代很乱,弑父弑君的事情时常发生)。
”不如:不像。
6、季氏旅于泰山。
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翻译:季氏要去祭祀泰山(违背了礼)。
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当时冉有为季氏家臣)。
”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或:难道说泰山之神能够接受季氏这种不合礼的祭祀吗?)”7、子曰:“君子无所争。
文言文伯夷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伯夷原文及译文夫学者载籍极博。
尤考信于六艺。
《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
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
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
”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
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
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亦各从其志也。
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小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论语伯夷叔齐不念旧恶素材2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注释】
伯夷、叔齐:殷朝末年一个小国国君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互相推让君位,都逃到周文王的辖区。
周武王伐纣灭殷,他们不满于改朝换代,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隐居在首阳山采薇为食,最终饿死。
是用:因此。
希:同“稀”,少。
【大意】
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过去的仇怨,人们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少了。
”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主要称赞的是伯夷叔齐的“不念旧恶”。
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伐纣是“以暴易暴”,既反对周武王,又反对殷纣王,但为了维护君臣之礼,他还是阻拦武王伐纣,最后因不食周粟,而饿死在首阳山上。
孔子则从伯夷、叔齐不记别人旧怨的角度,对他们加以称赞,因此别人也就不记他们的旧怨了。
孔子用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
1。
道不同,不相为谋 材料
开篇理论材料【原文】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译文】孔子说:“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
”又所谓“鹤鹊安知鸿鹅之志!”。
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
当然,“道”在这里的外延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指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等。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司马迁感叹说:“道不同,不相为谋。
真是各人追随各人的志向啊!”(《史记·伯夷长齐列传》)这是政治态度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司马迁又说:“世上学老子的人不屑于儒学,学儒学的人也不屑于老子。
道不同,不相为谋。
是不是说的这种情况呢?”(《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这是思想观念、学术主张不同不相为谋的典型。
贾谊的《鹏鸟赋》写得好:“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夸者死权兮,众庶凭生。
”孔子自己也曾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述而》)“从吾所好”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卡尔·马克思引用过诗人但丁的一句名言,叫做——“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说去吧!”不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吗?话不投机半句多。
道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提炼和概括,触及影响事物根本方向,并对事物的发展有着根本性的影响。
谋应是长谋而不是短暂的谋。
“道”的实质是人们的思想主张,“相为谋”就是指共同谋划从而达成一致行动。
并从哲学、现实和逻辑三个层面,论述存在根本性分歧的人,即道不同,难以共同谋划商事。
最后强调,在坚持己道的基础上与志同道合者相为谋,在尊重异道的基础上和道不同者不为谋。
“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正确性,指出同“道”是“相为谋”的基础,而辩题前提是“道不同”,即“相为谋”的基础已经没有。
既然基础都没有,对方大谈“可以为谋”毫无现实意义。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对方同学刚才“能谋善断”,“造谋布阱”,真可谓“老谋胜算”。
可是谋东谋西却忘了今天辩题的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道不同”。
您方刚才国共两党合作那其实求得了一致对外的道同,您方还说现在世界各国都要和平共处,那其实求得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道同,那都不符合今天的前提。
《论语》季氏篇原文及翻译
《论语》季氏篇原文及翻译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论语》季氏篇原文及翻译,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查看。
《论语》季氏篇原文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
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初中语文伯夷、叔齐不食周黍素材
伯夷、叔齐不食周黍
在中国古人的眼中,朝代的更替就意味着天命的变革,民间所谓“气数已尽”,终是无法挽回的事。
新的天子登基,不仅要更改年号,而且要改易百姓服饰的颜色,甚至还要“改正”——重新选择一个月份作为新的正月,也就是变革时间。
这一切措施都有着强烈的了结旧账、另谱新篇的意味。
也正因为如此,古时“家国同构”的伦理讲究一个“忠”字,个人的生命是和他所生长居栖的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即所谓“世受国恩”。
一旦遭逢亡国之痛,忠贞之士纷纷以身死殉旧朝,就是因为不愿做“两截人”。
商周之际,周文王之子姬发率大军讨伐商纣,伯夷和叔齐拦住大军,苦苦劝说:“作臣子的讨伐君主,这算是忠吗?”有人提议将他们抓起来杀掉,军师姜太公说:“这是义人啊!”就放他们走了。
后来周取代商成为天下共主,伯夷和叔齐因为耻于吃周朝的粮食,就躲进首阳山里,靠采集蕨、薇一类野菜度日。
有个妇人对他们说:“你们仗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可这些野草也是周朝的呀!”伯夷和叔齐听到这话,就连野菜也不吃了,不久饿死在首阳山。
伯夷叔齐文言文阅读答案与翻译
伯夷叔齐文言文阅读答案与翻译1. 伯夷丶叔齐之死文言文解释阅读伯夷和叔齐,是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
他们的父亲想立叔齐,还没有实现,父亲就死了。
叔齐便让伯夷做国君,伯夷说:“(父亲要你做国君),这是他老人家生前的旨意啊!”坚决不肯做国君,于是逃走了。
叔齐也不肯做国君,也随同哥哥逃去。
国人只好立中间的一个儿子做了国君。
弟兄俩跑出国外,听说周文王很优待老年人,何不去投奔他呢。
然而,到了周国,文王便死去了,武王便统领大军,用车子载着文王的牌位,朝东进军,去讨伐殷纣。
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很不赞成,便去隐居在首阳山,专靠采薇来维持生活。
有个士大夫王摩子进山游玩,(看见伯夷叔齐正在那里采薇),就责难他们道:“你们既然不吃周粟,但为什么却又隐居在周山,食周薇呢?”二人听了,便不再吃薇。
经过七天,上天派遣一只白鹿给他们喂奶,二人心里想道:“这鹿若是杀来吃了,滋味必然很美。
”神鹿知道二人的心意,从此以后不再来,两个老头子便活活饿死了。
2.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阅读答案(附翻译)》古诗原文及作者: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4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①,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国学经典《论语》名句典故详解: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国学经典《论语》名句典故详解: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名句的诞生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1?”子贡曰:“诺2,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3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
”曰:“怨4乎?”曰:“求仁而得仁5,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述而·十四完全读懂名句1.为卫君乎:为,帮助的意思。
卫君,卫出公。
卫灵公驱逐太子蒯聩,灵公死后,卫国人立蒯聩的儿子辄为君主,即是卫出公。
晋人接纳了蒯聩,并协助他攻打卫国夺取王位,卫国人奋力抵抗晋兵,形成父子争国的局面。
当时孔子正住在卫国,弟子不知道是否要帮助卫君以子抗父。
2.诺:承诺,即“好”的意思。
3.伯夷、叔齐:两人皆为孤竹君的儿子,孤竹君遗命立叔齐为君主,叔齐想要让位于哥哥伯夷,伯夷为了遵从父亲的遗命便离去,叔齐也不当国王而逃走。
最后两人因为改朝换代,不想吃新朝代的东西,双双饿死于首阳山。
子贡透过借问伯夷、叔齐是何等人,来探试孔子对于父子争国的立场。
4.怨:埋怨,悔恨。
5.仁:此章的“仁”,可解释为“心安”。
冉有说:“老师会帮助卫君吗?”子贡说:“好,我去问他。
”子贡走进屋见孔子,问道:“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回答道:“他们是古代的贤德之士。
”子贡又问:“他们心中会有悔恨吗?”孔子说:“他们所求的是仁,也终于得到了仁,怎么会有悔恨呢?”子贡走出来说:“老师是不会帮助卫君的。
”名句的故事孔子不只一次称赞“伯夷、叔齐”,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也记载孔子称两人“不念旧恶”,朱熹解释此章时说,伯夷、叔齐连国君都不愿当了,怎么会有什么抱怨。
根据《史记》,伯夷、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国(在今天河北省的卢龙县西)国君的长子与三子,孤竹国国君在遗嘱中表示要叔齐为王位继承人。
但在父亲死后,叔齐认为伯夷是大哥,要把王位让给他,但伯夷认为不能违抗父亲的遗命,于是从孤竹国逃走,而叔齐仍不肯当国君,于是也逃走了。
于是,孤竹国百姓就推孤竹国国君的二儿子继承了王位,史称“夷齐让国”。
《论语·季氏第十六》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
?论语·季氏第十六?原文、注释、翻译与解读本篇史料价值很高,内容涉及孔子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天命思想、道德修养思想等。
【原文】16.1季氏将伐颛〔zhuān〕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那么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那么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那么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季氏要去讨伐颛臾。
冉有、子路来见孔子说:“季氏对颛臾将有战事发生。
〞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过去的先王让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者,而且就在鲁国境内,是国家的重要臣属。
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是季氏想这样做,我们两人都不想这样做。
〞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能力担任职务,如果不能胜任,就辞职不干。
’别人遇到危险你不护持,别人跌倒你不伸手搀扶,那还用你做助手干什么?况且你说的话就是不对,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美玉在盒子里毁坏,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的颛臾,城墙巩固而且接近季氏的封地费城,现在不去占领,一定会给子孙后代留下忧患。
〞孔子说:“冉求,君子很讨厌不肯说自己贪得无厌,反而强词夺理为自己辩护的人。
我听说,一个国家不怕少就怕不平均,不怕贫困就怕不安定。
《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论语十二章》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
接下来小编搜集了《论语十二章》的原文及翻译,欢迎查看。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
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伯夷和叔齐都是商末孤竹国的王子,初孤竹君以叔齐为王位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不受。
后两人闻周文王善养老而入周。
武王伐纣,他们二人劝谏。
武王灭商后,他们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亡。
伯夷和叔齐都是孤竹国的王子,分别为国君的长子和三子。
但后来他们都没有即位,却流亡在外,甚至活活饿死。
孔子赞叹他们说:“不放弃自己信奉的理想,不同流合污玷辱自己,伯夷和叔齐就是这样的人啊!”那么,孔子为什么十分称赞伯夷和叔齐呢?孤竹国国君十分喜爱叔齐,并有意让叔齐继承国君之位。
在他临终时,留下遗命,指定叔齐即位。
叔齐谦恭礼让,坚持要大哥伯夷即位。
伯夷说:“叔齐即位,是父亲的遗命,我不能违背父亲的遗愿!”于是离家出走。
叔齐见大哥出走,他也不当国君,索性打点行装追随伯夷去了。
但是国家不可一日无君,孤竹国的大臣们只得拥立孤竹国国君的次子即位为君。
叔齐找到伯夷之后,知道孤竹国是不能再回去了,那到何处安身呢?他们听说周文王行善积德,礼贤下士,于是决定去投奔周文王。
当兄弟二人风尘仆仆地来到周时,周文王早已逝世,正遇上周武王用车载着周文王的灵位去讨伐商纣王。
他们兄弟二人立即抢上一步,拉住马的缰绳劝阻武王说:“你的父亲死去后不安葬,却大动干戈(父死不葬,爰及干戈),能说是孝吗?身为商纣的大臣,而兴兵弑君(以臣弑君),能说是仁吗?”武王左右的将士一听他俩说出这么一番话来,拿起长矛就刺。
姜太公忙说:“他们是两位仁义之士,不能杀!”说着就把他俩搀扶开了。
周武王消灭商朝后,建立了周王朝,天下诸侯和百姓也都承认周武王的天子地位,但伯夷和叔齐却以此为耻。
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能制止周武王这种不道义的行为,于是决定隐居首阳山(在今山西永济),做殷商的遗民,而不当周朝的顺民。
为了和周朝彻底划清界限,伯夷和叔齐还决定,今后不再吃周朝的粮食。
那用什么来填饱肚子呢?只好采薇充饥了。
秋风四起,薇菜越来越少,兄弟二人渐渐瘦成了皮包骨。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附答案与译文)
文言文多文本阅读: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附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牛国,俱逃归周。
及至西伯卒,武王东伐纣,伯夷、叔齐?马谏,日:“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伐君,可谓仁乎?”左右欲为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既平殷,夷、齐耻之,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作歌日:"登彼西山兮,”爰采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节选自孔颖达《春秋正义》材料二:圣人之道,中而已矣。
尧舜禹三圣人,为万世法,一允执厥中也。
不及不谓之中,过亦不谓之中。
请即此而论之。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
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
父卒,叔齐逊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叔齐亦不立而逃之。
其后,周武王伐商,去隐于首阳山,耻食周粟,遂饿而死。
孔子尝称之,曰“古之贤人”,孟子尝称之,曰“圣之清二谁得而议之哉?虽然,抑有说也。
先君之国,受之于祖宗者也。
父子传次以嫡以长,古之割也,易此必乱。
昔周太王三子:长泰伯,次仲雍,次季历。
太王欲传位季历以及昌,泰伯知之,即与仲乖逃之荆蛮,以顺父志,以成王业。
孔子称之以至德,且日民无得而称焉。
夷也苟知父志欲立齐,当效秦伯顺父之志,隐然退避于治命之日,不当行己之志,显然辞让于乱命之余也。
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幸有中子以托国焉,苟无其人,其如先君之社稷何?汤武之征伐,即尧舜之楫让,天下归周,天之命也。
洁身自远斯可已矣,何乃耻食其粟,独食其薇也,庸非周土之至乎?斯皆过乎中者也。
呜呼,廉顽立懦,足可为百世师,过中失正,恐未臻乎尧舜禹之道。
此孟子之所以讥乎其隘而孔子至德之称在泰伯而不在夷齐也厥旨深矣。
7药7自方孝孺《逊志斋集》)[注]廉顽立儒: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六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
六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背诵内容要求:《论语》及《千家诗》全部背诵。
各学校可以对《论语》增加注释。
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季氏第十六(一)◎季氏将伐颛(zhuān)臾(yú)①。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②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③,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④有言曰:‘陈力就列⑤,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⑥矣?且尔言过矣,虎兕(sì)⑦出于柙(xiá)⑧,龟玉毁于椟(dú)⑨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⑩之内也。
”(二)◎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①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②不议。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①矣,政逮②于大夫四世③矣,故夫三桓④之子孙微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②,友善柔③,友便侫④,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①,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②,乐佚③游,乐晏乐④,损矣。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qiān)①: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gǔ)②。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①。
《论语·季氏》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论语·季氏》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十六·一] 季氏将伐颛臾①。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②?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③,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④也。
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⑤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⑥有言曰:'陈力就列⑦,不能者止。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⑧矣?且尔言过矣。
虎兕出于柙⑨,龟玉毁于椟中⑩,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⑪。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⑫。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⑬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⑭也。
”[十六·二]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⑮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⑯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十六·三]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⑰矣,政逮于大夫四世⑱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⑲矣。
”[十六·四] 孔子曰:“益者三友⑳,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㉑,友善柔㉒,友便佞㉓,损矣。
”[十六·五]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乐节礼乐㉔,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乐骄乐,乐佚游㉕,乐宴乐,损矣。
”[十六·六]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㉖: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㉗。
”[十六·七]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㉘。
”[十六·八]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㉙,畏圣人之言。
志于道耻于物的小故事
志于道耻于物的小故事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
他们互相谦让,不肯为君,结伴去西伯侯姬昌那里。
姬昌已死,其子姬发继位为周武王,并追称姬昌为周文王。
这时,武王正载着文王的灵牌,去攻打商纣王。
伯夷、叔齐张开双手,拦住武王,义正辞严地说:“不去葬父乃不孝,攻打君主乃不仁!”武王不听,灭商建周。
伯夷、叔齐认为,武王不孝不仁没有道义。
他们不想吃周朝的粮食,就住到首阳山上。
渴了,喝口山泉;饿了,吃棵野菜;困了,幕天席地;遮身,蕉叶藤蔓;夜里,望着明月,反复吟唱:“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最后,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
上面的小故事也是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的出处,这句话的意思不难懂。
孔子告诉我们,这个士人,我们现在话讲读书人,而且不是一般读书人,而是有志向做圣贤的读书人。
既然说他有志于圣贤,就是有『志于道』,想这一生能成道,而又以恶衣恶食为耻,恶就是不好的,自己衣食生活受用方面还要诸多的讲究,诸多的挑剔,喜欢吃好的穿好的,吃不好穿不好就以之为耻。
可见得这个人心仍在名利,还要名闻利养。
这个「恶衣恶食」,这是利养不够好,他就心里不满意,那实在讲志向没有真正立起来,他的志向是假的,不是真的。
因此『未足与议也』,不需要再跟他谈道了。
要谈就跟真要有志于道的人谈,否则不必要。
这是孔子有很高的门坎,要想真心来求学的,你必须要把名闻利养彻底放下,孔子才跟你谈,否则你没有资格去跟孔子谈,不要说入道,连道的门都没去到,上面的小故事的道讲的是道义,演变到后世就变成了求知,求学等意思。
伯夷和叔齐让国、叩马谏伐、耻食周粟、甘饿首阳的故事
伯夷和叔齐让国、叩马谏伐、耻食周粟、甘饿首阳的故事三千多年以前,在商朝的商纣王时期,有一个叫孤竹(今天的秦皇岛一带)的诸侯国。
他们的国君是商朝王族的旁支,最早是以王族公子的身份被分封在孤竹,从而建立了孤竹国。
当时孤竹的国君名叫亚微,他有三个儿子:长子伯夷,次子亚凭,三子叔齐。
其中三子叔齐最得国君宠爱,国君有意立叔齐为嗣子,想要把国君的位置传给他。
不久孤竹国君亚微薨(hōng)逝,按照当时的礼制,应该是长子伯夷即位。
但是深明大义的伯夷却说:“我们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让叔齐来当国君!”他谢绝了众人的推举。
于是大家就推举他的弟弟叔齐为国君,叔齐又以“我要是当了国君,于兄弟不义,于礼制不合!”为由也不肯就位。
后来伯夷和叔齐两人都为了谦让对方双双离开了孤竹国,大家没有办法只能推举次子亚凭为国君。
离开孤竹国的伯夷和叔齐两人远离故国漂泊在外,居无定所,风餐露宿,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很多年,两个人都慢慢变老了。
这时,他们听说西伯侯姬昌(周文王)领导下的周国很安定,各方面发展都很好,很适合老年人居住,就想去投奔他。
于是两人结伴一路往西奔向周国,可是还没等他们到那里,姬昌已经死了,而且刚好碰到他的儿子姬发(周武王)把他父亲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正要往东方去奔袭残暴的商纣王。
这时候,伯夷和叔齐两人奋不顾身的勒住周武王的马缰谏诤说:“您父亲死了不在家守孝,还大动干戈发动战争,这能称得上孝道吗?您作为商朝的臣民,前去弑杀自己的君王,这能算得上仁义吗?去做如此不孝不仁之事,您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刚说完,周武王边上的卫兵认为这两人太无理了,就要举剑杀了他们,但是军师姜子牙制止说:“这都是讲仁义的人呀,可不要杀害他们!”就把他俩扶开了。
后来,当周武王率军打到牧野时,商纣王才仓促调遣军队应战,他的军队由于厌战阵前纷纷倒戈,最后周武王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灭掉了商朝,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
伯夷和叔齐认为周武王作为商朝的臣子却把商朝给灭了,这种做法真的是太可耻了,而且他们自己本身也是商朝的子民,商朝灭亡了,自己也就成了亡国奴。
伯夷叔齐
首阳山 【唐】胡曾 孤竹夷齐耻战争, 望尘遮道请休兵。 首阳山倒为平地, 应始无人说姓名。
题夷齐庙 【宋】司马光 夷齐双骨已成灰, 独有清名日日新, 饿死沟中人不识, 可怜今古几多人。
《封神演义》的赞诗 昔阻周兵在咸阳, 忠心一点为成汤。 三分已去犹啼血, 万死无辞立大纲。 水土不知新世界, 江山还念旧君王。 可怜人也。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 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如今称之,其斯之 谓与。
伯夷叔齐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 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贤而能若是 乎!
故伯夷、叔齐非 于死之日而后有 名也,其前行多 备矣
圣人德若尧舜, 行若伯夷
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 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父亲死了不埋葬,却发动起战争, 这叫做孝吗?身为商的臣子却要弑 杀君主,这叫做仁吗?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登上那首阳山哪,采集野菜充饥。西周用 残暴代替残暴啊,还不知错在自己。神农、 舜、禹的时代忽然隐没了,我们的归宿在 哪里?哎呀,我们快死去了,商朝的命运 已经衰息。
古人云此水, 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 终当不易心。
国己亡矣, 杀身以尚, 谁复书之?
商非不亡,夷 齐自不食周粟。 人臣自尽其心, 凯问书与不书?
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 • • •
首阳苍翠郁嵯峨,滦水悠悠也自波。 土俗尚闻孤竹庙,邦人能唱采薇歌。 一时贤士知俱出,万古高名问孰多。 此地清风吹不尽,荒台只是旧山河。
画境即是人境,画境我们欣 赏后即可过去,人境我们却 不能不去面对,“登彼西山 兮,采其薇矣。”采薇西山 的伯夷叔齐最终竟被饿死!
《论语》智慧: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智慧: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原文: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
释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
注释: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位王子。
相传孤竹君遗命立三子叔齐为君。
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尊天伦,不愿打乱社会规则,也未继位;他们曾劝阻武王停止伐纣,周朝建立后以吃周粟为耻,最后饿于死首阳山。
他们是历代中华仁人志士、诚信礼让、忠于祖国、抱节守志、清正廉明的典范。
今解:仇恨是矛盾与冲突的根源,当仇恨放下了矛盾和冲突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人一定要有肚量,只有胸襟开阔的人才能不被世俗的繁杂所左右,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专注于自己要做的事,才更容易获得成功。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的格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
《伯夷》节选
《伯夷》节选
事有出于千世之前,圣贤辩之甚详而明,然后世不深考之,因以偏见独识,遂以为说,既失其本,而学士大夫共守之不为变者,盖有之矣,伯夷是已。
夫伯夷,古之论有孔子孟子焉,以孔孟之可信而又辩之反复不一,是愈益可信也。
孔子曰:“不念旧恶,求仁而得仁,饿于首阳之下,逸民也。
”孟子曰:“伯夷非其君不事,不立恶人之朝,避纣居北海①之滨,目不视恶色,不事不肖,百世之师也。
”故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不念以怨,不忍事之,以求其仁,饿而避,不自降辱,以待天下之清,而号为圣人耳。
然则司马迁以为武王伐纣,伯夷叩马而谏,天下宗周,而耻之,义不食周粟而为采薇之歌,韩子②因之,亦为之颂,以为微二子③,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是大不然也。
夫商衰而纣以不仁残天下,天下孰不病纣?而尤者,伯夷也。
尝与太公④闻西伯⑤善养老,则欲往归焉。
当是之时,欲夷纣者,二人之心岂有异邪?及武王一奋,太公相之,遂出元元⑥于涂炭之中,伯夷乃不与,何哉?盖二老,所谓天下之大老,行年八十余,而春秋固已高矣。
自海滨而趋文王之都,计亦数千里之远,文王之兴以至武王之世,岁亦不下十数,岂伯夷欲归西伯而志不遂,乃死于北海邪?抑来而死于道路邪?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之世而死邪?如是而言伯夷,其亦理有不存者也。
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太公相而成之,而独以为非,岂伯夷乎?天下之道二,仁与不仁也。
纣之为君,不仁也;武王之为君,仁也。
伯夷固不事不仁之纣,以待仁而后出。
武王之仁焉,又不事之,则伯夷何处乎?余故日圣贤辩之甚明,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
呜呼,使伯夷之不死,以及武王之时,其烈岂减太公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