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设计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25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
2、知识与能力目标:(1)明确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2)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
(3)理解现阶段的小康水平。
(4)明确本世纪头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5)明确我们应该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6)通过对小康一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全面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
3、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我们的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
(2)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采用讨论方法,让学生明白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
(3)以学生展示为主,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我们现阶段的小康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
二、教学重、难点在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教学难点: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三、时间安排一课时四、教学过程1、名言导新课:教师出示: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
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引导学生思考、体会,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活动一:说一说“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的?”通过分组讨论、交流,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从而过渡到下文要学习的最高理想等内容。
活动二:故事会“踏着英雄的足迹”。
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4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能力目标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请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请教师注重从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材料中引出令学生信服的科学结论。
善于从学生能接受的角度解答学生的疑惑、消除一些误会。
理想的确立、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师不必求一时之功,而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课前准备对自己的未来有哪些想法?对于未来社会有什么样的向往?美好的向往如何才能变成现实?可以围绕这些理想、信念等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在课堂上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设计

动手查找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区别共产主义理想和共同理想,并理解两个理想之间的辩证关系;
活动三小康大家谈
1、文字:“小康”一词的来源;
2、说一说:你对小康生活的理解;
3、图片:一组老照片和一组新照片对比;
共同感受祖国建设的美好蓝图,立志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才华和热血。
课堂小结
展现:本课主干知识网络图。
播放歌曲:《好日子》。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应该:
着眼未来,高瞻远瞩,树立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立足现实,脚踏实地,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盘点学习内容,把握知识结构,梳理知识点;
跟着音乐一起唱,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理解小康的含义、并从不同的角度发表对小康生活的理解;
认识目前我国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通过图文资料,培养读图表和分析图表的能力,正确理解现阶段的小康水平。
活动四同绘小康蓝图
1、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本世纪头20年(即到202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图片:展示全面小康生活的美好前景图;
引导学生讨论心目中理想社会及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样子?
讲解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理想而英勇奋斗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
1、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积极探究理想社会的情形;
2、探究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前景,明白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的最高理想、从而树立起崇高而远大的理想。
活动二走进共同理想
3、畅所欲言:展开想象的翅膀,从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用文字、图画等,描绘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未来。
九年级教案我们共同的理想

九年级教案我们共同的理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共同理想的基本内容,理解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二、教学内容1. 我们共同的理想是什么?2. 共同理想的重要性3. 怎样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共同理想的基本内容,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共同理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的典型事例。
3. 开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2. 讲解共同理想的基本内容:讲解我国共同理想的基本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共同理想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3. 分析共同理想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共同理想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共同理想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共同理想的理解和认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关注学生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在实现共同理想方面的实际行动,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结合时事政治,介绍我国在实现共同理想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 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学生实地感受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3. 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为实现共同理想所做出的努力和收获。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共同理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的教案

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第一章:理解共同理想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我国共同理想的概念和内涵。
引导学生认识到共同理想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我国共同理想的概念和内涵。
分析共同理想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
1.3 教学活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共同理想的理解和认识。
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共同理想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第二章:认同共同理想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我国共同理想的认同感。
引导学生树立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2.2 教学内容分析我国共同理想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探讨为实现共同理想而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奋斗。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对共同理想的认同感和信念。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体验和认同共同理想。
第三章:发扬共同理想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发扬共同理想的意识。
引导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做出具体贡献。
3.2 教学内容探讨如何通过日常行为和学习来发扬共同理想。
分析为实现共同理想而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如何发扬共同理想的方法和经验。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发扬共同理想。
第四章:共同理想的实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共同理想需要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上实现。
引导学生认识到实现共同理想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努力。
4.2 教学内容分析共同理想在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上的具体实践。
探讨实现共同理想的路径和方法。
4.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共同理想实践的认识和经验。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来体验和实现共同理想。
第五章:共同理想的传承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共同理想的传承意识。
引导学生明白共同理想的传承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5.2 教学内容探讨共同理想的传承方式和途径。
分析共同理想传承的重要性和意义。
5.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共同理想传承的认识和想法。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案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1、走进共同理想【活动一】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经济上: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人眉开眼笑,过上清闲殷实的日子;﹡政治上:民主制度极大完善,人民当家作主,政通人和,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文化上: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精神生活充实,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教育上: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享有更加良好接受教育的机会。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活动二】○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历史启示我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共产主义理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奋斗目标;﹡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它始终是激励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断奋斗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①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只有实现了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②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共同理想,始终没有离开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目标。
在现阶段,我们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2、同绘小康蓝图(1)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活动三】联系你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找出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答:A、民主法制还不尽如人意。
B、用电、饮水、看电视等还没有很好地解决。
九年级教案我们共同的理想

九年级教案我们共同的理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我国共同理想的重要性,认识到实现共同理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共同理想的含义: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
2. 共同理想的重要性:是国家的动力,民族的凝聚力,人民的幸福源泉。
3. 实现共同理想的努力:每个人的责任与使命,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三、教学重点:1. 共同理想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实现共同理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 如何激发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实现共同理想的典型人物和事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教案示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提问: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理想吗?你们的理想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共同理想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教师提问:共同理想是什么?为什么说共同理想是国家的动力、民族的凝聚力和人民的幸福源泉?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如我国科学家、运动员等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事迹。
2. 学生分组讨论: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如何将这些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四、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实现共同理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鼓励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六、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计划。
4.9.1《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2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内容,并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能力目标;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具有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即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无数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内容及关系。
难点:全面认识我国小康的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教学时数】 1 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大家还记得加入少先队时的宣誓词吗?(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这铿锵有力的话语道出了人类奋斗的最终目标。
共产主义是我们人类的最高理想,那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师板书)讲授新课:1.走近共同理想近代中国史是一部充满血和泪的屈辱史,你知道哪些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刘胡兰、黄继光、小英雄雨来等)他们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抛头颅、洒热血。
最终迎来了天安门广场上的庄严宣告。
新中国成立后,又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我们看一看哪组同学知道的最多。
(铁人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他们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推却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三个代表”的思想深入人心,“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
请你列举。
(以上三个问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在交流的过程中其它组可以补充并给予评价)师:大家的知识面的确很广,他们在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不尽相同,但他们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为实现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那么我国人民共同理想的内容是什么呢?归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的教案

实现我们共同的理想的教案第一章:理解共同理想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共同理想的含义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共同理想的认同感和追求意愿。
1.2 教学内容:共同理想的定义和特点共同理想的重要性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共同理想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讨论法:分组讨论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
1.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共同理想的理解程度和对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关系的思考。
第二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追求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 教学内容: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含义和作用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后果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含义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后果,让学生从中吸取教训。
小组讨论法:讨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方法,促进学生思考和实践。
2.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理解程度和对树立方法的应用能力。
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良好道德品质对于实现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良好道德品质的含义和作用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方法和途径良好道德品质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应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良好道德品质的含义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
案例分析法:分析良好道德品质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应用,让学生从中吸取经验。
小组讨论法:讨论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学生思考和实践。
3.4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良好道德品质的理解程度和对培养方法的应用能力。
第四章:努力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努力学习和个人能力提升对于实现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努力学习和个人能力提升的意义和作用提升自身能力的方法和途径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努力学习和个人能力提升的意义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设计

篇一: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设计篇二:《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设计《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本节内容对于初中生来讲比较抽象,因而提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运用具体事例、表格、故事等形式使同学们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增强教育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明确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2、把握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3、理解小康水平包含的内容;能力目标:通过图表展示,培养学生读图表和分析图表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重点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难点1、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教学手段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1、自制电脑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都知道,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很多同学的父母也参加了这次活动。
1、走进共同理想活动一师:在中外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曾经为建立一个理想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设想甚至付诸于实践。
学生3:我想给大家介绍十九世纪初三个着名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他们是法国思想家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思想家欧文。
??师:这些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并进行了一些尝试,但为什么他们的设想都没有成功呢?学生2:因为他们的设想缺少支持,所以不能成功??师归纳:同学们分析的有一定道理,在阶级社会,主要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对立的,而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把希望寄托在个别统治者和开明富豪的支持上,幻想通过说服教育、典型示范的方式,和平地解决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这无异于与虎谋皮。
所以只能是一种空想。
师问:你能想象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怎样的吗?学生2:没有国界,没有贫富差距,人人平等,产品将非常丰富。
学生3:所有的工作都由机器人来干,人们只需要操作机器人。
??活动二学生3:年仅15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在敌人的屠刀面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奋力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模板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共同理想的概念,认识到共同理想对于一个团体或国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3. 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共同理想的内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共同理想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我国共同理想的内容。
3. 实现共同理想的途径。
三、教学难点:1. 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共同理想的概念、重要性以及我国共同理想的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实现共同理想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如何实现共同理想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包含共同理想概念、我国共同理想内容等教学内容的课件。
2.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成功实现共同理想的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3. 讨论话题:提前准备一些与实现共同理想相关的话题,供课堂讨论使用。
4. 实践任务:设计一些实践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践行共同理想。
教案第一课时:共同理想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理想吗?你们的理想是什么?2. 引导学生思考共同理想的概念,共同理想对于一个团体或国家的重要性。
二、讲授共同理想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 讲解共同理想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共同理想是指一个团体或国家成员共同追求的目标。
2. 阐述共同理想的重要性,如增强团体凝聚力、推动国家发展等。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共同理想的理解,以及认识到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我国共同理想的内容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共同理想是什么吗?2. 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共同理想的内容,理解其意义。
二、讲授我国共同理想的内容1. 讲解我国共同理想的内容,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
2. 阐述我国共同理想的实现意义,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等。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通用4篇)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通用4篇)《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篇1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材说明:《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九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教材分析:“满怀希望迎接明天”这一单元意在使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在了解基本国情、基本国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认识到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培养学生爱国、爱党的情感。
学生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奋斗了几十年,共产主义理想为什么还没有实现?如何看待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与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什么一些地区、一些人的生活还不是很理想?这些问题在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有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这些问题,才能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我们国家的国情,自觉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四有”新人。
对应的课标内容: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蘅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明确我们的最高理想和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把握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辩证关系;理解小康水平包含的内容;明确新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能力目标:通过图表展示,培养学生读图表和分析图表的能力;通过对小康一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学习,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发展地看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时刻准备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教学重点: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难点: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小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的资料,及革命先烈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的英雄事迹板书设计:我们的共同理想一、走进共同理想1、不同时代的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不同2、我们的最高理想3、现阶段人民的共同理想4、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二、同绘小康蓝图1、历史性的跨越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3、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每个人、每个民族都有对未来的憧憬。
教学设计 我们的共同理想 优秀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一)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谈理想)我的近期理想是明年中考学生取得优异成绩;愿我的家人健康快乐;居住的坏境有所好转。
请问:同学们有什么理想呢?学生回答。
教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一个国家也有自己的理想。
大家探讨一下你心目中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呢?(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坏境四个方面谈)1、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从而为过渡下文要讲的最高理想做准备。
2、实现最高理想是一个过程,对照一下当前生活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学生发言:法制不健全;教育医疗发展不均衡;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我们提出了2050年所要实现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感悟:过程:1)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提供的一组老照片和现在新照片对比,感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我们应为其自豪。
2)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居安思危:展示三组图片:3)交流体会:我们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
目的是引导学生体会目前我国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小康这一现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4、畅谈未来:1)请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四个方面,还可以从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与国外的联系等方面想象2022年我们国家的美好远景。
2)引导学生思考美好理想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同时,有利于从多个方面把教材知识贯穿起来。
板书设计:我们的共同理想。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模板

一、教案基本信息1.1 教案名称:《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1.2 学科领域:思想政治教育1.3 适用年级:八年级1.4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共同理想的重要性,认识到实现共同理想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责任。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5 教学重点:(1)共同理想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实现共同理想的途径和方法。
1.6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如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二、教学方法2.1 讲授法:讲解共同理想的概念、意义及其重要性。
2.2 讨论法:分组讨论实现共同理想的途径和方法。
2.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物和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2.4 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共同理想的魅力。
2.5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学习,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播放短视频,展示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
(2)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提问:“什么是共同理想?”3.2 讲解共同理想:(1)讲解共同理想的概念。
(2)阐述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3)举例说明共同理想在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3.3 讨论实现共同理想的途径和方法:(1)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种或多种实现共同理想的途径和方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互动。
(3)总结可行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4 分析典型人物和事迹:(1)介绍一位为实现共同理想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
(2)分析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3)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向典型人物学习。
3.5 总结课堂内容:(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共同理想的概念、意义及其重要性。
(2)强调实现共同理想的途径和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91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9.1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主编刘发胜[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衣、食、住、行、用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我过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
2、能力目标: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让学生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
让学生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增进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教学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教学难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学方法和手段]联系法、指导法、讨论法[课时数] 2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是哪三步?二、讲授新课:(一)、走近共同理想(板书)(多媒体显示教材P110的活动材料)同学们讨论: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1、共产主义社会的含义(板书)2、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板书)学生思考:(它们两者间有什么关系)3、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是什么?(板书)(二)、同绘小康蓝图(板书)根据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由同学们动手描绘一组新图片,反映我们小康社会的图景。
讨论:通过你自己的描绘,你发现了其中有什么不同之处?1、我国当前小康的状况(板书)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2、全面小康的状况(板书)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表现3、当代青年应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板书)(三)、共闯和谐伟业(板书)分析课文P115材料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板书)古人的描绘、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2、和谐社会的含义(板书)P115第三段注意:当前的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差距3、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板书)讨论:我们的班级中有那些不和谐的现象?怎样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体?(1)、各级党和政府负有重大的责任(2)、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课堂小结]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含义、关系,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社会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区别,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和谐社会的含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构建和谐社会[板书设计]一、走近共同理想1、最高理想的含义2、共同理想是什么3、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二、同绘小康蓝图1、当前的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2、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共创和谐伟业1、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2、和谐社会的含义3、如何建设和谐社会[作业]《金榜学案》P82-83[教后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 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分别代表了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目标。
3、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 学生结合图表分析,教师点拨: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1世纪中叶
最高理 想
第一步 第二步
1
情景探讨与启发引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正值青春年少,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庆幸,因为拥有青春,
就拥有了梦想,拥有了美好的理想,的确,青春不能没有理想,每个人都拥有 自己的理想,但理想不仅仅属于个人,它更属于我们的民族、我们的社会和我 们的国家,这就是我们的共同理想——各族人民共同的追求。那么,生活在新 的时代,我们的共同理想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在愉快的学习中 走近我们的共同理想。
(二)同绘小康蓝图 活动二:抚今追昔,畅想小康 模块一:学生观察 P 113 老照片,对比新图片(课件展示),思考回答,
通过两组图片,反映出今天我们的吃、穿、住、行、用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反映出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
史性跨越。
我们应如何评价这种变化?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模块二:认识今天,着眼明天
见下页
4
四、课堂练习与反馈 (课件展示)
二者关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初级阶段共同理想
最高理想
实现
实现共产义
贫困 温饱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2020年)
认识 怎么做
建设富强、民主、 文明、和谐的社
九年级教案我们共同的理想

九年级教案我们共同的理想第一章:理想的含义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理想的含义及其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并设定自己的理想。
1.2 教学内容:讲解理想的定义和特点。
分析理想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
探讨如何找到并实现自己的理想。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理想的看法和设定。
个人反思: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理想的短文。
第二章:社会主义理想的内涵与价值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理想的内涵和价值。
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讲解社会主义理想的内涵和特点。
分析社会主义理想在当代中国的重要价值。
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社会主义理想与个人理想之间的联系。
案例分析:分析社会主义理想在具体人物或事件中的体现。
第三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2 教学内容: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定义和内容。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模拟情境,展示正确的价值观。
第四章: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实现共同理想需要付出努力。
引导学生制定并实施实现理想的具体计划。
4.2 教学内容:讲解实现共同理想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可能遇到的困难。
分享成功实现理想的经验和方法。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实现个人理想的经验和计划。
个人计划:让学生制定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具体计划。
第五章:青少年如何为实现共同理想做贡献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青少年在实现共同理想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实现共同理想做贡献。
5.2 教学内容:讲解青少年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责任和作用。
分享青少年为实现共同理想做出贡献的案例。
5.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青少年如何为实现共同理想做贡献。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一、教案名称: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共同理想的含义,明确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教学内容:1. 共同理想的含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 共同理想的重要性: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人民幸福的保障。
3. 实现共同理想的途径: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依法治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理想吗?你们的理想是什么?2. 总结:理想是人生的指南针,是奋斗的动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而我们的共同理想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共同理想的含义。
2. 讨论共同理想的重要性。
三、课堂讲解1. 讲解共同理想的含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 阐述共同理想的重要性: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人民幸福的保障。
四、案例分析1. 举例说明我国在实现共同理想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2. 分析我国实现共同理想的途径: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依法治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共同理想的含义和重要性,如何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呢?2. 总结:实现共同理想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要坚定信念,明确目标,脚踏实地,勤奋努力。
二、课堂讲解1. 讲解实现共同理想的途径:坚持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依法治国,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 强调实现共同理想的重要性: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人民幸福的保障。
三、小组讨论1.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为实现共同理想做出贡献。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

一、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二、教案年级:八年级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我国共同理想的概念和内涵。
2. 培养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信念和决心。
3. 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和践行能力。
四、教学重点:1. 我国共同理想的概念和内涵。
2. 实现共同理想的途径和方法。
五、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共同理想。
2. 如何激发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热情。
教案内容: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理想吗?你们的理想是什么?二、自主学习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共同理想的概念和内涵。
2. 教师提问:我国共同理想是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三、课堂讲解1. 教师详细讲解我国共同理想的内涵,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等。
2. 讲解实现共同理想的途径和方法,如努力学习、培养良好品德、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组成功人士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案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实现共同理想的。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小组活动1. 教师提出小组活动要求: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共同理想,为实现共同理想制定计划。
2. 学生分组讨论,并提出具体计划和措施。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强调树立正确共同理想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七、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理想,思考如何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共同理想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续)七、教案年级:八年级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
2. 培养学生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决心和勇气。
3. 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能力。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模板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教案模板第一章:共同理想的含义与重要性1.1 教学目标了解共同理想的含义认识共同理想的重要性理解共同理想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1.2 教学内容共同理想的定义与特点共同理想的重要性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共同理想的定义与特点讨论法:探讨共同理想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共同理想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1.4 教学活动导入:引入共同理想的主题新课讲解:讲解共同理想的定义与特点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共同理想的重要性案例分析:分析共同理想对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总结:总结本章内容第二章:共同理想的实现条件2.1 教学目标了解实现共同理想所需的条件认识实现共同理想的挑战与困难掌握实现共同理想的基本方法2.2 教学内容实现共同理想的条件与要素实现共同理想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实现共同理想的基本方法与策略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实现共同理想的条件与要素案例分析法:分析实现共同理想的成功案例小组讨论法:探讨实现共同理想的挑战与困难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制定实现共同理想的基本方法与策略2.4 教学活动导入:回顾上章内容,引入实现共同理想的主题新课讲解:讲解实现共同理想的条件与要素案例分析:分析实现共同理想的成功案例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现共同理想的挑战与困难实践操作:指导学生制定实现共同理想的基本方法与策略总结:总结本章内容第三章:个人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3.1 教学目标了解个人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认识个人努力对实现共同理想的重要性掌握激发个人潜力的方法与技巧3.2 教学内容个人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角色与责任个人努力对实现共同理想的影响激发个人潜力的方法与技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个人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角色与责任案例分析法:分析个人努力对实现共同理想的成功案例小组讨论法:探讨激发个人潜力的方法与技巧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努力计划3.4 教学活动导入:回顾前两章内容,引入个人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新课讲解:讲解个人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角色与责任案例分析:分析个人努力对实现共同理想的成功案例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激发个人潜力的方法与技巧实践操作: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努力计划总结:总结本章内容第四章:团队合作与共同理想的实现4.1 教学目标了解团队合作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重要性认识团队合作的方法与技巧掌握有效沟通与协调的技巧4.2 教学内容团队合作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团队合作的方法与技巧有效沟通与协调的技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团队合作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小组讨论法:探讨团队合作的方法与技巧角色扮演法:模拟团队合作的情境,练习有效沟通与协调的技巧4.4 教学活动导入:回顾前三章内容,引入团队合作与共同理想的实现新课讲解:讲解团队合作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团队合作的方法与技巧角色扮演:模拟团队合作的情境,练习有效沟通与协调的技巧总结:总结本章内容第五章:评估与调整共同理想的实现过程5.1 教学目标了解评估与调整共同理想实现过程的重要性认识评估与调整的方法与技巧掌握应对实现过程中问题的策略5.2 教学内容评估与调整共同理想实现过程的作用评估与调整的方法与技巧应对实现过程中问题的策略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评估与调整共同理想实现过程的作用小组讨论法:探讨评估与调整的方法与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应对实现过程中问题的第六章:激发创新与创造力6.1 教学目标了解创新与创造力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重要性认识激发创新与创造力的方法与技巧掌握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6.2 教学内容创新与创造力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激发创新与创造力的方法与技巧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创新与创造力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小组讨论法:探讨激发创新与创造力的方法与技巧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与问题解决6.4 教学活动导入:回顾前五章内容,引入激发创新与创造力的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创新与创造力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激发创新与创造力的方法与技巧实践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与问题解决总结:总结本章内容第七章:培养领导力与影响力7.1 教学目标了解领导力与影响力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重要性认识培养领导力与影响力的方法与技巧掌握领导团队与推动项目成功的策略7.2 教学内容领导力与影响力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培养领导力与影响力的方法与技巧领导团队与推动项目成功的策略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领导力与影响力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小组讨论法:探讨培养领导力与影响力的方法与技巧角色扮演法:模拟领导团队的情境,练习领导与沟通技巧7.4 教学活动导入:回顾前六章内容,引入培养领导力与影响力的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领导力与影响力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领导力与影响力的方法与技巧角色扮演:模拟领导团队的情境,练习领导与沟通技巧总结:总结本章内容第八章:应对挫折与失败8.1 教学目标了解应对挫折与失败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重要性认识应对挫折与失败的方法与技巧掌握从挫折与失败中恢复与成长的策略8.2 教学内容应对挫折与失败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应对挫折与失败的方法与技巧从挫折与失败中恢复与成长的策略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应对挫折与失败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小组讨论法:探讨应对挫折与失败的方法与技巧案例分析法:分析从挫折与失败中恢复与成长的案例8.4 教学活动导入:回顾前七章内容,引入应对挫折与失败的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应对挫折与失败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应对挫折与失败的方法与技巧案例分析:分析从挫折与失败中恢复与成长的案例总结:总结本章内容第九章: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9.1 教学目标了解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重要性认识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的方法与技巧掌握终身学习与不断进步的策略9.2 教学内容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的方法与技巧终身学习与不断进步的策略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小组讨论法:探讨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的方法与技巧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与目标9.4 教学活动导入:回顾前八章内容,引入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的重要性新课讲解:讲解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的方法与技巧实践操作: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与目标总结:总结本章内容第十章:实现共同理想的未来展望10.1 教学目标了解实现共同理想的未来展望认识实现共同理想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掌握实现共同理想的长远规划与策略10.2 教学内容实现共同理想的未来展望与趋势实现共同理想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实现共同理想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共同理想的含义与重要性2. 实现共同理想的条件与要素3. 个人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与责任4. 团队合作与共同理想的实现方法5. 激发创新与创造力的方法与技巧6. 培养领导力与影响力的方法与技巧7. 应对挫折与失败的方法与技巧8. 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的方法与技巧9. 实现共同理想的未来展望与趋势难点:1. 共同理想的实现条件与要素的把握2. 个人在实现共同理想中的作用与责任的区分3. 团队合作中有效沟通与协调的技巧4. 激发创新与创造力的实践操作5. 培养领导力与影响力的实践操作6. 应对挫折与失败的策略选择7. 持续学习与自我提升的学习计划与目标设定8. 实现共同理想的未来展望与趋势的分析与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能力目标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请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请教师注重从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材料中引出令学生信服的科学结论。
善于从学生能接受的角度解答学生的疑惑、消除一些误会。
理想的确立、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教师不必求一时之功,而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课前准备对自己的未来有哪些想法?对于未来社会有什么样的向往?美好的向往如何才能变成现实?可以围绕这些理想、信念等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在课堂上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本课内容安排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依据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2)学生面临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确立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共产主义社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奋斗了几十年,共产主义理想为什么还没有实现?如何看待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与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什么一些地区、一些人的生活还不是很理想?在二十一世纪,为什么还要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问题在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有帮助学生正确地看待和认识这些问题,才能引导他们更好地认识我们国家的国情,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四有”新人。
教学活动设计新课导入:歌曲《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
活动一:师: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在中外历史上,出现过许多伟大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曾经为建立一个理想社会提出了自己的设想甚至付诸于实践。
第一组:1、我国东晋大诗人陶渊明;2、康有为的《大同书》幻想一个所谓“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社会。
3、洪秀全。
第二组:《圣经》里的伊甸园,柏拉图《理想国》,英国的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学生介绍:我想给大家介绍十九世纪初三个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他们是法国思想家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思想家欧文。
圣西门设计的理想社会叫“实业制度”;傅立叶的理想社会的基层组织叫“法郎基”;英国的欧文创办的理想社会叫“新和谐公社”,他耗费了几乎全部财产建立的这个“天堂”只存在了四年就解体了,自己也为此一贫如洗。
师:这些思想家都提出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设想,并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他们的设想都没有成功,所以只能是一种空想。
而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出人类终将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
(师演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师问:你能想象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怎样的吗?(学生讨论得出答案)学生1:没有战争,世界是和平的。
学生2:没有国界,没有贫富差距,人人平等,产品将非常丰富。
学生3:所有的工作都由机器人来干,人们只需要操作机器人。
学生4:医学更发达,人的寿命将会延长。
学生5:没有犯罪,人人和睦相处。
学生6:将有更多的同学能上北大、清华,而且是通过远程教育,不用到北京上。
师归纳: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将是(课件展示)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活动二师:想当年,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爬雪山、过草地、抛头颅、洒热血,支撑他们革命的动力是什么?是共产主义信念,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英雄的豪言壮举。
学生活动:故事会《踏着英雄的足迹》。
学生1:党的创始人李大钊曾豪迈地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即使站在敌人的绞刑架下,他仍然慷慨讲演:“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就绞死了共产主义。
”学生2:方志敏在阴湿昏暗的死囚牢里,曾写下光耀千秋的信仰绝唱:“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革命先辈坚贞不屈的理想追求,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学生3:年仅15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在敌人的屠刀面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在生命的最后一息,奋力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
毛泽东亲笔题词赞扬她“生的伟大,死得光荣”。
学生4:只有28岁生命历程的夏明翰烈士,以自己光辉的经历在党的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临行前挥笔写下了光照千秋的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师归纳: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之所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之所以威武不屈、气壮山河,其中的原因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就是因为有一批又一批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忠贞不渝的先锋战士。
这种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唤人觉醒,催人奋进,成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斗的号角,鼓舞着他们前赴后继,一往无前。
活动三师问: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经历很长的历史过程和许多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奋斗目标。
在今天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奋斗目标(共同理想)是什么呢?指导学生看书P111页。
(学生回答)师:这一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理想之间的关系怎样?指导学生继续看书P111页-112页。
(学生回答)(师归纳,课件展示)我们现在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正走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
大意是有饭吃、有房住。
小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配音)。
现在我们要同绘小康蓝图。
请同学们看孟大爷的故事。
(学生观看)师:有一些网友也纷纷在网上谈家庭的变化。
(配音)网友1: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直到参加工作,我都是穿着母亲千针万线为我缝制的布鞋。
穿着母亲亲手做的鞋,心里总是踏踏实实的,暖暖乎乎的。
那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老土”,当然那时经济比较困难,没有条件“享受”,也不可能“洋化”。
我清楚地记得,由于母亲的眼睛不太好,加之家中的生活条件稍好了一点,我就劝母亲不要再为我做布鞋了,从此我穿上了当时还算“讲究”的解放鞋。
改革开放后,我买了“第一双”皮鞋,这双皮鞋平时是不舍得穿的,逢厂里有重大活动或外出时才穿它,配套的服装是厂里发的工作服(当时我们叫它为“礼服”)或厂里发的一套毛料西装。
网友2:改革开放后我家有了存款,当时有存款就算“有钱人”了。
记得第一张存款是100元,存期竟然是7年,因为7年的利息高。
现在想起来,我们还很激动。
当时自行车也有了,手表也每人一只。
黑白电视,彩色电视,电脑也相继出现在我家。
网友3:我家两代人有四位教师,分别教大、中、小学,其中有三位是中共党员。
最值得一书的是大儿子,他大学毕业后在中央企业工作,享受厂里知识分子津贴。
前几年考上了公费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在本科院校教学,现在又考上了公费博士学位研究生,从师于著名的博士生导师。
我是我们村的第一位大学生,大儿子是我家“第一代博士学位生”,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通过以上分析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我们的衣、食、住、行、用等都实现了哪两大历史性跨越。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国家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事实上,这种变化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历史。
但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过程,总体小康只是刚刚跨入小康的门槛。
请大家分析以下两个材料。
材料一:2003年各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较(美元)。
(要求学生分析)材料二: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满足程度还比较好,但教育、文化等生活方面的水平还不高,农村教育还比较落后,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医疗保障方面的需求还没有普遍得到满足。
从人口来看,全国达到小康水平的占74.8%,但还有一部分人尚未解决温饱。
到去年底,全国有2800万农村贫困人口,城市中还有最低生活保障人口1930万。
(要求学生读)。
师:上面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指导学生看书P113页。
(学生回答)师:面对我国小康是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小康?(学生回答)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七大又对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请大家听党的十七大的要求。
(学生看视频)活动四:描绘全面小康生活。
2020年,我们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画,或者是歌曲等形式描绘)(4分钟)。
老师指导学生填P114页。
四名同学表演了一个自编的小品《2020年的同学聚会》。
几位同学画一幅画(策划)。
经济方面: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
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更加良好;各民族更加团结、和睦等等。
文化方面:享有更加良好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全体社会成员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等等。
环境方面:生态环境会得到明显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资源将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等等。
(学生成果展示)让学生听:2020年,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的先进文化将成为东方的旗帜;中国语言作为世界最美丽的语言之一,不仅为普天之下的中华儿女所珍爱,而且也将成为国际经贸界的主流语言。
2020年,中国会拥有更多影响人类进步的知识产权,“中国制造”的概念,将成为我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象征;我们还将遨游太空,在月球上播放《走进新时代》,到那时中国人对世界的贡献,将超越四大发明对人类进步的价值。
师:美好理想社会的实现需要那些条件?(学生讨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