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道德和中国道德
中西方道德教育差异之我见
中西方道德教育差异之我见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括对良性价值观和对行为准则的实践;而在不同的文化中,道德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有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道德教育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的起源和影响。
首先,中西方文化对于道德价值观的重视程度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教育领域之一。
在中国,道德传统由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和佛教信仰构成。
这三个学说共同诠释出中国特有的道德体系,强调了父母教育、师长教育和社会化教育等多个方面的重要性。
与之相反,西方文化中,道德教育在现代化过程中受到了质疑和冲击。
在过去的三个世纪中,西方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思潮强调了个人权利和自主决策的重要性,使得道德传统开始走向萎缩。
尽管现代西方也在建立对于道德体系的认识,但其重视程度远不及中国。
第二,中西方文化对于家庭和社会化教育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家庭教育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即“以家刻纲”。
这句话解释了家庭作为孩子最初接触社会的一种方式,其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受到家庭教育及社会化教育的影响,中国学生们敏锐而谦虚,对学习和发展个人的兴趣充满高度热情。
而在西方文化中,家庭教育被视为辅助教育,而非主体教育。
这种态度使西方孩子在学习方面可能过于懒惰或缺乏对于学习的真正意义的认识。
不过,西方通过社会化教育引导孩子们接触更多不同的思想、生活方式,以便更好的发展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与中国进行教育比较时,特别需要注意这些差异。
第三,中西方文化的道德教育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道德教育的核心是“义”。
义具有多重含义,例如尊重长辈、关心他人、公正、诚实等等。
通过这样的道德体系,中国教育灌输给学生们助人为乐、协调、共同发展等核心价值观。
在西方文化中,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权利”。
西方教育主要强调个人权利的自由和独立性,会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决策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一些国家,如美国,贡献爱国主义和公民意识的教育可能被忽视。
中西方道德认知
中西方道德认知道德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指导着我们行为的准则和价值观。
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道德认知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源于各自的历史、宗教、哲学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影响。
在中西方道德认知中,有一些共同的核心价值观。
首先,尊重和关爱他人被广泛认同。
无论是中西方,都强调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
这种尊重和关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上,比如礼貌待人、帮助他人和关心弱势群体等。
其次,诚实和正直被看作是道德的基石。
无论在中西方,人们都认为说真话和遵守承诺是应该做到的。
此外,公正和公平也是中西方道德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处理事务和分配资源时,人们都应该公正和公平对待他人,不偏袒一方。
然而,中西方在道德认知中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中西方在道德权衡上有不同的侧重点。
中方强调的是集体利益和家庭观念,而西方更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
这种差异源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根源和发展历程。
其次,中西方在伦理观念上也有所不同。
中方倾向于传统的伦理观念,强调孝道、忠诚和传统道德规范。
而西方则更加注重个体的自主权和人权,强调个人的自由、尊严和平等。
在应对道德问题时,中西方也有不同的倾向。
中方更注重道德教育和道德规范的约束,通过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来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
西方则更加注重个体的自由选择和个人责任。
他们强调道德判断应该基于理性和自主的思考,而不是盲从于传统和权威。
在现代社会中,中西方的道德认知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增加,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也在不断加深。
这导致了一些中西方道德认知的趋同。
例如,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个体主义和人权意识在中国的年轻一代中逐渐增强。
而在西方,一些人也开始重视家庭价值观和社区责任。
中西方道德认知虽然存在一些差异,但也有许多共同之处。
尊重、诚实、公正和关爱他人是中西方道德认知的核心价值观。
中西方在权衡、伦理观念和应对道德问题上存在一些差异,但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和社会变迁的发展,中西方的道德认知也在不断趋同。
道德观的古今变化
和流传都可以在现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存在中找到其根源。
思考题
综合上节课所学的中国古今道德观的变
化以及本节课所学,请同学们思考并比较中
西方在道德观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从电影中看差异
故事描述伟同远在美国跟男朋友赛门同
居,但却不断受到台湾的父母亲在电话
中催促他结婚,更想不到的是父母竟突 然亲临美国逼婚,伟同只好跟租住他房
期的智者学派的一部分学者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奴隶民主派
的立场出发对待伦理关系,比较注重奴隶主阶级成员和平民阶 层的个人利益,智者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的“人 是万物尺度”的命题,就认为人在社会和道德生活中应以个人 的欲望和私利作为道德规范的标准。
古代西方的道德观
西方古代道德最基本观念是
基督教的道德观念
收了古代哲学的道德理论,并以近代三大著作为依托,建立了一套相对
完整的道德体系。这三大著作即亚当· 斯密的《国富论》、孟德斯鸠的 《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推荐)。《国富论》在经济 上,用“看不见的手”兴起了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经济;《论法的精神》 在法律上,确立了法律的神圣地位和三权分立原则;《社会契约论》在 思想上,在“人生而自由”的基础上,提倡了政治上的“契约自由”。 而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则可以窥见西方人的道德观全 貌。他们注重契约精神,讲究诚信,倡导勤劳工作,创造财富而又不享 受财富,他们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创造上,他们的道德超越于物质之上。 他们将灵与肉分开来对待,因而也更能较好地实践道德的精神。
德教育也应该顺应潮流,博采众长,积极创
新,形成既具有现代气息又具有中国特色的
德育教育理念。
Thank
Y接相关;同时,由于认识到道德的知识基础,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西方道德文化的差异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西方道德文化的差异论文关键词:中国西方道德文化义利关系社会责任论文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西方道德文化在道德评价、义利识别、义利关系、人际关系、社会责任等方面均有差异。
本文就上述差异作了较为详尽的对比阐释,旨在能够给当代道德教育提供一个较为贴切的契合点。
一、中西文化在道德评价认识上的差异西方文化较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道德境遇选择的相对性,换言之,西方文化更强调道德评价的层次性。
笔者认为道德评价原则当然不能陷入人生价值神圣论只肯定其价值观的绝对性而否认其多元性、灵活性的误区。
东方文化相对忽略道德境遇选择性。
我们必须正视道德评价的层次性、相对性。
任何道德评价准则都不是人们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及其相应的伦理关系的客观要求。
它们起始于一定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又体现于道德行为之中,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人们道德生活经验的积累,是普遍道德行为的总结。
第一,必须对道德调节的对象具有普遍性和有效性。
第二,道德评价准则必须在道德准则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第三,道德评价准则必须体现道德准则体系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着道德评价的境遇选择,东方传统道德所要求的牺牲精神与实际的价值原则出现不和谐的音符,在这种道德境遇选择中,如果我们恪守一成不变的道德评价准则,就势必使道德评价沦为空泛。
可见,否定道德境遇选择的特殊性和把生活中的特殊道德选择普遍化都是失之片面的。
道德思维模式应是开放式的,绝对不能一成不变、封闭自守。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化,社会和个人都应抱着“求真”的道德精神来认识道德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至于一部分人出于维护特权阶层的利益来指责道德准则的层次性,那就属别有用心之列了。
试想,如果大家都站在极端自私的立场上评判“新生的道德观”,那么任何观念都无道德与否之分了,“道德”也就失去了任何存在的意义。
在对待实践道德方面,中西文化也处处显示出对比色彩。
二、东西方文化对义利关系识别的认识差异现代化最诱人的一笔莫过于人们将挣脱宿命论的枷锁,不再受历史的摆布,自由选择、设计、创造自己的未来。
西方与东方的道德价值观作文
西方与东方的道德价值观作文好,咱们今天聊聊西方和东方的道德价值观。
这话题呢,听上去挺严肃的,不过咱们可以轻松点儿聊。
要不然,咱们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随便扯扯,看看这两边的道德观念有什么有趣的区别。
首先,让我们把西方和东方的道德价值观分开来看。
咱们从西方开始。
你知道,西方的道德观有时候挺直接的。
他们特别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比如说,美国的“自由”可是写在宪法里的,大刀阔斧的那种。
他们会觉得,做事只要不伤害别人,基本上就没啥大问题了。
所以,有时候你会看到西方人非常强调个人的自我表达,甚至到了一种有点儿夸张的地步。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在纽约工作。
他告诉我,他的办公室有一个非常“自由”的文化,每个人可以随便穿自己喜欢的衣服,甚至可以带宠物来上班。
说到宠物,我得插一句,小李的同事居然带了一只鹦鹉来上班,结果这只鹦鹉成了办公室的小明星。
不过,有时候这自由也会引发点儿小摩擦,比如鹦鹉在开会时的“鸣叫”就让其他同事觉得有点儿烦。
而咱们再看看东方的道德观。
东方,尤其是中国,传统上对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特别看重。
人们更注重群体的利益,有时候为了大家的和谐,个人的需求可能得稍微退让点儿。
比如,家庭聚会的时候,大家都会努力让每个人都开心,哪怕自己其实累得要死。
记得上次我去我朋友小张家做客,他妈妈准备了大桌子菜,还把家里最好的茶叶拿出来,结果我们全家最后几乎吃成了“撑”了,还得说这茶真好。
要是换成西方的朋友,可能早就直说:“够了,大家别再加了!”有时候,这两种文化在道德观上的差异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比如说,西方的朋友可能会觉得,东方的这种“为了大家而牺牲个人”有点儿过于拘束。
而东方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西方那种“随意”有时候有点儿不够顾及他人感受。
不过呢,这两种文化其实也有它们的优点和不足。
西方的自由精神让人们能够大胆追求自己的梦想,而东方的集体主义则能带来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安全感。
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智慧,只不过在不同的文化下,这些智慧表现出来的方式各有不同罢了。
中西方道德观比较
中西方道德观比较以榜示人,以德化人,欢迎来到华德榜!中国的文化教育注重集群主义,从古至今,中国人处理个人与家族,集体,以及国家的利益关系方面,提倡集体主义原则。
因此,在中国数千年的发展中,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同时,这种集体主义原则和精神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是中国的道德观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同时也被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所借鉴吸取。
在西方国家,自从资本主义产生以来,个人主义道德观普遍开展,极其强调个性的发挥,在注重个人主义道德教育的培养的同时,更注重个体的发展与完善。
当然,这种情况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初期,适应当时的竞争形势,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西方道德教育逐渐借鉴了中国道德理论的相关精华,注重个人的发展与集体的发展高度统一。
西方的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取向和中国的以家国为本位的道德取向的不同和甚至对立,使得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不同的特点。
1.中国注重人伦,西方注重契约。
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注重的是人伦情谊关系。
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以“忠”“孝”为核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尊卑有序、亲疏有别的宗法伦理思想体系。
而西方注重契约,对西方道德观影响深远的基督教,在圣经中贯穿着伦理关系中的契约精神。
其圣经《旧约》、《新约》均是神与人的契约。
《旧约》可以说是基督降临前神与人订的契约,而《新约》则是基督降临后神与人订的契约。
2.中国注重道义,西方注重功利。
中国儒家把追求伦理作为最高价值原则,儒家这种义利观是建立在道德理性和感情欲望对立的基础上的,强调用道德的理性去克制感情欲望,使义和利、整体和个人的关系得到调节和调制;西方注重功利,西方的基督教的人和神的关系完全是建立在平等交换的基础上的,由于基督教把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宗教化,就使西方人形成了“人惟求新,物惟求新“的社会心理。
3中国强调性善论,西方强调性恶论。
中国的儒家思想从性善论出发,”人之初,性本善“,以个人道德为起点,强调个人的正心、诚意,强调在内心上下功夫来完善人格。
中西方伦理道德对比
中西方伦理道德对比分析中国的伦理思想源于孔子与孟子所主张的思想“仁”。
儒、道、佛是三个基本的结构要素,其中儒家伦理是主流与主体。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交融、整合二形成的有机整体。
中国伦理思想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在这一过程中,其阶级性与民族性、时代性与普遍性交错并存,相协互补。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为鲜明的伦理道德价值取向;求和谐,平衡的价值观;强大的生命力及包容性;传统伦理道德给我们现代启示为重视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民族、国家奋斗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推崇仁爱,强调建立“厚德载物”的和谐人际关系,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的道德人格。
而西方的伦理思想也像中国一样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
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伦理思想;中世纪的伦理思想;近代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现代西方伦理思想;伦理道德思想一直都是与文化相依而生的。
西方的文化发源于古希腊古罗马。
古希腊苏格拉底时期奴隶制形成,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为苏格拉底与毕达哥拉斯,他们都探讨了何为世界的本源的问题。
苏格拉底这位违心主义哲学家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毕达哥拉斯这位数学家与哲学家则提出用数来说明人的本性及社会道德。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控制人的思想。
这一时期基督教开始在欧洲开始诞生并且普及。
而在近代资产阶级时期,由于社会历史领域发生了根本变革,出现了强烈的个人主义思潮和急功近利的趋向。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康德,黑格尔。
康德认为理性是道德的基础,二是强调理性与自律。
黑格尔作为唯心主义哲学家继承和发展了康德的理论思想,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理性主义伦理思想体系。
现代的伦理思想强调人本主义,科学主义,宗教伦理学,一些传统的伦理道德思想观念出现复归。
纵观西方伦理思想,其主要特点为重实际勇创新的开拓精神;独立平等的民主的价值观念;典型的开放性和鲜明的扩张性。
对比中国与西方伦理思想可以发现,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家族主义伦理和地域主义伦理不同。
中国国家起源于亚细亚方式,家族是根基,重视调节家族内部关系,家族主义伦理。
中西方传统道德比较
中西方传统道德比较中西方传统道德比较由于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然在西方国家内部之间也有着异处,然而体现着本质差异的无疑还是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言谈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
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大自然的崇拜,人们把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更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处于不断的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自古以来,中国人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和言语行为等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综合。
“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如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主张人与自然的分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强调“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
西方文化不是将人类看成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人类看成自然万物的主宰者,认为人的价值高于自然万物,自然万物都要为人类服务,都得听从人类的摆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因此西方人总是试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
中西方文化在民族性格上的第二个差异源于对人的不同观念。
尽管在两种文化的价值体系中人都被放在了中心位置,但对于人的理解却不相同。
中国文化把人看作群体的一分子,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
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形态是农耕经济,农业不仅给古老的中华民族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而且创造了相应的文化环境。
经济上对土地的过度依赖,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集体或群体怀有强烈的归属感,这样就形成了集体主义。
在社会秩序中每个人都必须严格遵从并适应他在家庭关系网络乃至整个社会结构中被确定的身份和角色,不能有所逾越。
因此,中国文化中“自我”意识缺乏或丧失,个人作为个体的独立人格和地位也无从谈起。
在道德伦理方面,中国和西方国家有哪些相同之处?
在道德伦理方面,中国和西方国家有哪些相同之处?在道德伦理方面,中国和西方国家有着很多相同之处。
虽然文化的差异使得道德观念有所侧重,但基本的道德价值观念与认识却十分相似。
在这个科普文章中,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国和西方国家在道德伦理上的共性。
一、尊重个人权利尊重个人权利是中西方国家道德伦理的共同点。
不论是中西方文化,人们都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尊重和平等的权利。
无论是不同性别、说不同语言、从事不同职业,人们都应该拥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无论是政治自由还是经济自由,都是对个体权利的尊重。
二、家庭道德的重视中国和西方国家在道德伦理方面相似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于家庭道德的重视。
家庭是个人成长和道德教育的基础,家庭关系的稳固和和谐对于一个人的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不论是中西方国家,都会强调“孝道”,即对父母的尊重和照顾。
在家庭中,人们还需要尊重其他家庭成员的权利和尊严,避免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
三、尊重历史和传统虽然中西方国家的历史和传统背景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似的,那就是对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尊重。
无论是中西方国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和文化在道德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需要尊重传统文化和历史,从中学习道德伦理方面的经验和智慧,继承和传承道德传统。
四、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中西方国家道德伦理的重要方面。
无论是个人、组织还是政府,都需要遵守道德规范,讲诚信、守信用。
在商业活动中,双方需要遵守规则和遵守签订的合同;在政治活动中,政府需要履行对人民的承诺和保证人民权益;在履行家庭角色中,家长需要保证自己的承诺和义务。
五、关注他人利益关注他人利益是中西方国家道德伦理的共通点。
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需要关注他人利益,为他人谋利益,才能保持社会和谐有序。
无论是中西方国家,都普遍强调关爱他人、关注弱势群体、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
总结在道德伦理方面,中国和西方国家有很多相同之处,这些相同点也构成了人类的基本道德价值观念和认知。
中西方传统道德哲学比较
見面禮儀
坐旳禮儀
《礼记-曲礼》
❖ (译文)不要搓饭团,不要把剩饭放回食具, 不要喝旳满嘴淋漓,不要吃旳啧啧作声,不 要啃骨头,不要把吃过旳鱼肉放回盘子,不 要把骨头扔给狗,不要专门只吃一种饭,不 要在饭里搅拌,吃小米不要用筷子,不要大 口吞咽旳喝汤,不要自己调和羹汤,不要剔 牙,不喝酱醋之类旳调料。
❖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政第二 ) ❖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
别乎?” (为政第二 ) ❖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里仁第四) ❖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里仁第四) ❖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里仁第四)
西方 ❖ 西方人重个体 ❖ 西方人重利 ❖ 西方人重进取 ❖ 西方人重外律
勇敢
❖ “我们应该不但把那对敌人取得胜利旳人看成 是勇敢旳人,而且也把那对自己欲望取得胜利 旳人看作是勇敢旳人。” ——德谟克利特
❖ 对社会而言,武士执行比他高一级旳统治者为 他们要求旳行为,不论这种行为对他们是快乐 还是痛苦。对个人而言,就是肉体服从灵魂, 不论是快乐还是痛苦。 -----柏拉图
怎样成为君子
问过则改 :“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过则勿惮改"
日省吾身 :“吾日三省吾身 ” “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为何以德治乱而不以法(武力) 治乱?
❖ 血缘关系旳紧密性------同为炎黄子孙,人种 旳一致性
❖ 文化旳传承性-------曾经为周旳诸侯国,有共 同旳文化
❖ 对周王盛世旳错误归因
❖ 二是“等类”,即奴隶主贵族森严旳等级。
“有教无类”旳意义
❖ 体现了平等理念。地位有等差,教育无差等。 ❖ 体现了自由精神。南郭惠子讥笑性地问子贡说:“夫
浅析中西文化的道德差异
浅析中西文化的道德差异价值观中国,千年文明的传承:在中国,价值观扎根于千年的文明传统。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诸子百家,众学说丰富多彩,百花齐放,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
儒家思想,注重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的建立,提倡孝道和忠诚。
道家则强调个体自由和追求心灵的平静。
墨家则关注公平和社会利益,而法家则注重法律和秩序的维护等等。
这些学派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各自贡献了独特的价值观,为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宽广的基础,也在历史的长河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大地的儿女。
这也恰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以及包容性。
西方,盛行自由和个人主义: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
在西方文化中,自由被奉为至高无上的价值。
自由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融入到个体的生活之中。
西方人相信,每个人都应该享有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和思想自由的权利。
这种自由,如同飞鸟在蓝天中翱翔,让个体的灵魂得以自由展翅。
同时这些价值观的体现也在文艺复兴时期展现的淋漓尽致。
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另一支旗帜。
它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主,鼓励人们追求个人目标和幸福。
在西方,个人主义赋予每个人权利和责任,鼓励自我决策和自我表达。
这一价值观,如同一幅独立的画作,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画家,创造自己的艺术品。
宗教信仰中国,宗教多元且和谐:中国的宗教传统延续了几千年,它们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历史根基。
儒教、佛教和道教等宗教体系贯穿了中国的历史,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和道德原则。
中国宗教信仰强调人与自然、道德伦理以及纲常礼法。
这些理念贯穿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在艺术、文学、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表现。
中国的山水画,古典诗词,古建筑如寺庙和园林都反映了宗教信仰的启发,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这些作品深刻表达了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儒家思想对中国的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扎根于中国文化,塑造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宗教信仰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影响了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东西方伦理差异
东西方伦理之差异东方道德就是注重自己对人应尽的义务,所以没有西方道德自私自利的毛病。
道德适应环境而产生,某种道德对于某种环境为善,对于他种环境又不然,所以东西方道德实无长短之言。
总结来看,东西方思想有三点差异:(1)东方思想更切实、更健全,西方思想更抽象、更理智。
例如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都是健全的确定的切实的天然的人生关系。
人人都有父、有子、有夫妇兄弟,人人都是一国的臣民或君长,人人都有朋友。
所以东方的圣人,就规定五伦的道德规范,教人怎样做君臣、做父子、夫妇、兄弟、朋友。
西方的思想却不同。
大概西方的主要观念为正直(Justice)与仁慈(Benevolence),都是抽象的观念,并没有具体指哪种伦常事物。
换句话说,正直和仁慈都是从理智推究出来的。
切实的道德观念有种好处,就是有确定的标准,教的省得麻烦,学的容易领悟。
弊病就是因确定生执拗,因切实成拘泥,习故安常,不能通权达变,以适应时势。
理智的、抽象的道德观念,能权能变。
例如正直和仁慈,应用到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都可。
臣对君要正直和仁慈,君对臣也要正直和仁慈,不像东方臣对君要忠,君对臣就不要忠了。
所以西方道德是平等的、普遍的、活的、能权能变以适应环境,环境变,观念也变,大抵事物愈确定,变化愈难。
例如说臣要忠,就使数千百年的臣都要忠。
原理愈普通,变化愈易。
虽然有含糊的毛病,却能通权达变。
(2)西方伦理根据个性,东方伦理根据家庭。
这种差异,人人都知道的。
他和第一个差异有密切的关系,简直是二五和一十。
西方人不承认人伦有何确定的关系,好像君臣等。
他们只知道有我,有个人,所以没有尊卑的分别,正直和仁慈对父对子都可以。
东方经书所说的五伦,有三个属家庭(即父子、夫妇、兄弟),其余下的君臣是父子的变相,朋友是兄弟的变相。
所以东方的道德观念,简直可说全然根据家庭。
所以经书常说孝是德之本。
而孝的范围也最大,不信不诚,败坏家声,可算不孝;建德立功,扬名显亲,就可算孝。
中西方的道德观差异
中西方的道德观差异班级:83050806学号:2008030508156姓名:梁晨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所谓“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文化所决定、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以及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调节人际关系和个人利益与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属于文化深层次的范围。
因此,分析比较属于不同文化的道德表现,能为分析不同文化的实质提供最为有效的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两种形态不同、发展道路各异的文化形态。
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与中国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并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化在“不情愿”中被西化。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有那些差异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对于此,本文试从道德的角度剖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差异产生的原因。
一、中国的以家国为本位的道德取向中国传统的道德取向是建立在以家族为本位的“家国同构”的原则基础上的。
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耕经济决定了农民居住在固定的住所,决定了家庭为生产单位和社会的子细胞。
农民聚集而居,以血缘关系形成了家族。
而奴隶制国家把政权与家族联系在一起,利用家族的血缘关系将氏族制发展为宗法等级制。
秦汉以后,这种宗法等级制虽然有不少的变化,但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仍被基本的继承下来。
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和国家的最小单元,而国家是家庭或家族的扩大。
君王就是“大族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家庭或家族中,父亲是核心,父子关系、夫妻关系、及兄弟关系都是围绕父亲展开的。
用于维系家庭凝聚力的主要是通过宗法血缘的亲、尊、长、幼、男、女的不同而实现。
这是儒家宗法伦理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
《丧服小记》中曾指出:“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
”这些原则以亲亲、尊尊最为重要。
亲亲体现合同精神,尊尊体现差等精神。
秦汉以后,封建统治者把儒家这种伦理思想进一步概括为“三纲五常”。
中西方道德教育比较
中西方道德教育比较由于历史起源、地理环境、经济形式的不同,中西方道德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异。
中国相对更注重伦理道德上的内省,而西方道德更多是来自于法律法规的约束。
除此之外,西方也在学校道德教育、结果时效性等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思考。
标签:道德;道德教育;高等教育当今社会,全世界都在关注知识和人才的问题。
如何提高人才的质量,关键靠教育。
在教育中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塑造,即道德教育。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影响一个人的德行。
一代人的德行又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乃至民族兴亡。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道德教育上的差异、产生原因及对社会的影响。
这是现实社会的需要,比较二者差异,取对方所长。
这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意义。
1 中国道德教育的现状在当今社会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反腐倡廉,八荣八耻,都给人们了一个道德标准,我们也朝着这个方向积极努力。
但是仍会出现一些道德滑坡事件。
大到贪官污吏贪赃枉法,小到乘客为了破例下车妨害司机开车。
这一切都不是偶然。
一些令人咂舌的事件平常了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社会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1.1中国道德教育传统中国传统道德教育能追溯五千年的历史。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主干的儒学,本质就是道德哲学,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
《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孟子“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的善之四断等等[1]人之所以能与动物区分是因为人有仁义道德和自我反省的智慧。
因此中国传统道德强调人的自我修养和自我规范。
虽然有些指导过于片面,但依然为我国的道德发展提供了巨大助力。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些特点。
首先,中国道德与政治分不开。
虽然我国的道德重人伦常理[2],但还是为了政治服务。
中国传统道德有“治国,平天下”的特点,为了更好的使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因此道德多牵扯政德。
其次,道德与个人素质相结合。
道德是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
对于国家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对于正义,我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都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把道德视为第二生命。
欧洲人与中国人的修养观
欧洲人与中国人的修养观
1.欧洲人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
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2.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海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欧洲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3.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
欧洲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4.日常交际中的差异。
西方人直率而东方人谦让,因而在对待称赞方面,东西民族的反应互不相同。
在西方,人们能大方地接受赞扬。
由于中国人长期受儒家教育的影响,便养成了谦虚谨慎的秉性,对待别人的称赞和表扬常采取自谦或自否的态度,不然就有骄傲自大之嫌。
中西方道德教育比较及启示
中西方道德教育比较及启示摘要:道德教育作为塑造灵魂的科学,在中外文化相互激荡、科技突飞猛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愈来愈显示出其重大意义,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由于中西各国历史发展的不同,道德教育也各具特色。
认真比较中西道德教育的异同,对于我国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字:道德道德教育中西比较启示灌输渗透开展中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研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研究世界各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帮助我们澄清一些模糊观念,有助于解决国内的某些争论。
在我国,思想道德教育是夺取和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培养合格的阶级接班人和社会成员而进行的社会教化的重要过程。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也普遍重视大学德育工作,把德育置于大学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断研究和加强德育工作。
诚然,西方高等学校没有采用“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概念,也没有明确地规定德育有关课程,给人的印象好像西方国家对大学生没有政治、思想方面的要求。
但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对大学生灌输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从未放松过,为培养接班人的目标从未动摇过。
他们所采取的德育,形式上丰富多样,方法上潜移默化,通过渗透,使学生确立起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价值观、信念及伦理道德观。
一、中西方道德教育的差异由于种种原因,中西道德教育思想和实践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这种差异通过各自的学术阐述和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世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社会风尚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稳固的文化积淀,在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已经不自觉地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调整着人们之间的关系,不仅作用于过去,乃至当今、未来。
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不同:1、中国道德教育重人性,西方道德教育重神性。
中国文化以人为本,是一种人本文化。
在人与神的关系上,中国文是重人而轻神。
这就势必在教育上重视人性,发扬人性,轻视神性。
中西方道德观比较
一、中国的以家国为本位的道德取向二、西方的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取向三、中西方道德观特点的比较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所说,“在基督教中,人唯以自己为念;他使自己脱离了世界整体,把自己当作一个自足的整体,当作一个绝对的,外于世界和超于世界的存在者。
”直到16世纪宗教改革和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就把天赋人权、维护个人权利变成了最高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出发点。
西方的以个人为本位的道德取向和中国的以家国为本位的道德取向的不同和甚至对立,使得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不同的特点。
首先,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
基督教的圣经《旧约》可以说是基督降临前神与人订的契约,而《新约》则是基督降临后神与人订的契约。
在圣经中贯穿着伦理关系中的契约精神。
与西方这种伦理相反,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注重的是人伦情谊关系。
《尚书》中就有舜的一段话,“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这里所说的五教就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以后,孔孟在总结前代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以“忠”“孝”为核心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尊卑有序、亲疏有别的宗法伦理思想体系。
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儒家的这种宗法道德思想进一步概括为处理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师友的“三纲五常”。
自此以后,儒家的这种伦理纲常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成为支配人们的统治思想。
第二,西方重功利,中国重道义中国儒家把追求伦理作为最高地价值原则。
第三,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伦理偏重中庸。
在西方伦理传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以竞争求生存的道德观。
西方的一些观点,包括奥古斯丁所说的“人生就是转向上帝的过程”、基督教提倡的“凡是为了上帝、出自对上帝的爱的行为都是道德的”,都是宣扬利己主义的道德本质,都是强调人要奋斗和进取。
与此相反,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中,一直把中庸之道作为调节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什么是中庸呢?程颐曾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西方传统道德比较
中西方传统道德比较由于历史渊源,风俗习惯,生存环境,宗教信仰等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虽然在西方国家内部之间也有着异处,然而体现着本质差异的无疑还是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言谈的差异;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社会关系的差异;社会礼仪的差异;社会习俗的差异等。
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
所谓“天人合一”,是指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和对大自然的崇拜,人们把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更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活动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处于不断的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自古以来,中国人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和言语行为等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综合。
“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如在中国特有的茶文化中,由盖、碗、托三件套组成的茶盏就代表了天、人、地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主张人与自然的分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强调“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
西方文化不是将人类看成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人类看成自然万物的主宰者,认为人的价值高于自然万物,自然万物都要为人类服务,都得听从人类的摆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
因此西方人总是试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
中西方文化在民族性格上的第二个差异源于对人的不同观念。
尽管在两种文化的价值体系中人都被放在了中心位置,但对于人的理解却不相同。
中国文化把人看作群体的一分子,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体的自由意志。
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形态是农耕经济,农业不仅给古老的中华民族提供了基本的衣食之源,而且创造了相应的文化环境。
经济上对土地的过度依赖,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集体或群体怀有强烈的归属感,这样就形成了集体主义。
中西方道德文化的对比与融合
中西方道德文化的对比与融合道德,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规范之一,它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道德准则,是正义、能力和责任等价的社会价值观。
中西方文化对道德有着不同的诠释和体现,而道德文化的差异和交融也成为了我们思考和探究的方向。
一、中西方道德文化的对比中西方对于道德的理解和实践有着很大的不同。
1. 中西方国情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道德观念中西方国情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道德观念,如中西方在国情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使得不同的道德准则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在中国文化中,讲究的是和谐、和平、节俭、忠诚等,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传承下的文化基因;而在西方文化中,注重的则是个人的自由、平等、自主权等,这也是西方文化主流价值观的主要体现。
2. 中西方历史的不同造成了道德文化的不同中西方历史的不同也影响了中西方道德文化的不同。
中国历史上长期奉行的封建专制制度,使得中国的社会人际关系和个人的素质骨子里有了很深的封建色彩;而在西方国家文化的光芒下,西方人诞生了很多思辨家、科学家和文人墨客,拥有了富足的思想,这些思想和知识进一步体现了他们道德文化的不同。
3. 中西方宗教信仰的不同也直接形成了道德文化的区别中西方宗教信仰的不同也直接形成了道德文化的区别。
中国的传统宗教是儒家思想和道教思想,这种宗教信仰表达了中国人对社会道德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而西方的宗教思想主要是基督教,他们对道德的理解和实践也受到了基督教的教义和信仰影响。
二、中西方道德文化的融合中西方道德文化的差异,并不是只有极端的分化,更多的是有一定的交融和融合的情况。
1. 相似之处的融合中西方道德文化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道德文化的融合。
中国有“仁义礼智信”这样的训诫,这一些传统社会价值体现了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而西方国家重视公民权利、自由民主和法制,这些也构成了其道德观念的主体。
2. 互相借鉴的融合中西方道德文化在互相借鉴的过程中也得到了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道德&中国道德
一、道德教育的基础柏拉图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心性三分说”的基础上的。
他认为心性分为三层,下层是铜(欲望),中层是银(意性),上层是金(理性)。
在欲望上就是进行各种欲求,在意性上就出现各种意志行为,而在理性上就是推理行动。
这三个部分同时存在于人的灵魂中,无法将其分割或排除。
最理想的协调方式必然是理性的部分支配非理性的部分,故理性应驾驭意性及欲望的部分。
同时,这三种心性都有着各自的目标,欲求应该以节制为其德,意志则以勇敢之德为目标,推理则以智慧为宗旨。
三者各自发挥其所应发挥的功能,但在价值层次上,三者有高下之分。
可以看出,柏拉图正是以“心性三分说”为基础,提出其道德教育思想的。
法律在西方不是“孤立”存在的。
能读懂英文的,如果去google一下"The Origin of Law" (法律的起源),我相信,所有关于这方面的论文、研究,首先讨论的是什么呢?就是“上帝。
为什么要先讨论“上帝”?因为首先要讨论清楚“谁可以告诉人类正确?还是错误?” 在西方,这个答案只有上帝。
我反过来又去看美国的法律、各种宪章,看最初的篇章,发现如果把"God"(上帝)一词去掉,所有的都变成“无头苍蝇”了。
在这里,“上帝”不是宗教的象征,而是“公理”的象征,所谓“正义”的象征。
我开始问我自己:作为中国人,我能说出中国法律的起源是什么吗?中国法律所必须遵循、维护的那个“公理”是什么吗?坦率说,如果只看中国法律精英们的宣传,我没有答案。
进一步想:多少中国人像我一样没有答案?假如很多人连法律的起源都不知道,人们认定的公理该是什么?按照西方的思维:公理不存在,法律怎么能存在?
但当我看向毛泽东的时候,我不仅有答案,而且很清晰。
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中,回答了谁是中国的“上帝”。
毛泽东说:“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
跟据毛泽东说的,什么是中国的“公理”?--- 人民认为对的,就是公理!中国的法律就应该从这里开始。
必须说说西方法律中“Justice”(正义)这个词。
西方的法律,无论它多么虚伪,它都要强调维护“正义”,但这个“正义”是什么呢?这个词它只和上帝在一起,换句话说,在西方那里,不在上帝名义下的“Justice”就是邪恶。
西方人说:上帝在哪一边,正义就在了哪一边。
但西方人的上帝存在于不知几维的空间中。
毛泽东告诉我们“上帝就是人民大众”,因此大众们在了哪一边,正义就在了哪一边!关于正义,迄今为止,我只看到过这两种解释,不知道中国的法律精英们选择哪种解释?
“运动”是什么?由很多人民参与的“运动”,我认为就是由人民参加的一场不扛枪打仗的“战争”,真要“法制”的思维,就应该先去探讨,它是不是体现“正义”和“公理”?
中国的法律精英们,或许是欺骗,或许是忽悠,总在模糊一个概念。
比如说到“运动”,其实纵向看,它描述的是过程,但横向看,就是参与的大众。
由大众参与的“群众运动”,我相信毛泽东说的“人民大众就是上帝”,因此我认为群众运动就最体现“法”的根本。
质疑、纠缠于过程中“问题”而不看“正义”,才是真正的不懂“法”,践踏法律。
众多人的“运动”当然会出现问题,在西方那里,“正义”不容被质疑和挑战因为它背后是上帝,热衷于学习西方的中国法律精英们,从来不说、不回答他们坚信的、不能挑战不能质疑的“上帝”是谁?但从他
们的言行看,他们的上帝只有“金钱”。
比如重庆打黑,如果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它能把正义带回给人民,法律只能维护它,法律不维护正义维护什么?假如现有法律不能维护这样的“正义”,不是重庆打黑有问题,而是现在的法律有问题了! 如果追求正义的过程出现“问题”,过程只能被完善,而不是正义被抛弃。
中国的法律精英们欺骗中国人民的另外一个概念是:法律神圣不可侵犯。
可从西方法律来看:首先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上帝那里的“公理”和“正义”,而不是那之下的法律。
以此类推,根据毛泽东说的,中国的“上帝”就是人民大众,那么首先神圣不可侵犯的就是人民大众。
把法律和毛泽东对立起来,实际就是扳倒了中国法律所必须维护的“上帝” --- 人民大众。
具体到重庆黎强有没有罪?重庆打黑既然是一场运动,是一场战争,由人民参与的“打”,必须也要有人民参与的“审”,应该探讨的,是怎么具体操作人民参与“审”。
哈罗德·伯曼
经过发表大量的著述萌发了写作一部不同凡响专著的愿望,希望这部著作将在整个西方法律传统中具有特色的制度.、价值和观念的范围内重新确定普通法的发展模式。
伯曼的研究对象是英国普通法通俗的民族主义历史,职业的历史学家们长期以来就认识到他们孤立地阐释我们的法律制度是特别容易招致指责的—他
们尤其倾向于将我们法律制度从大陆的发展中分离出来,并实质上否认哲学概念和方法论与法律及法理学的任何联系。
集作者在中世纪早期罗马法和教会原始材料以及在知识传播中的近五十年认真批评性的学术成就,一个新的历史综合清晰地归纳整理出来了.恰当地说,伯曼已出人意料地修正了西方法律传统的历史。
他的这本书代表了一种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备的知识上的成就。
然而伯曼这本书的重要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对历史作了的论述。
同样重要的是对西方法律思想严重危机的细致阐述,这种危机是由于把法律与其历史根源及现代工具论的趋势割裂所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