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数学秒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教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9——61页。
二、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以及秒在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帮助学生建立“1秒”概念;通过创设游戏活动,引导学生经历“几秒”,并从中培养学生估算时间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探索、猜测、验证,发现1分=60秒;3、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三、课前准备:学生:分组坐,4人一小组,每人带一个儿童表;教师:秒表、跳绳、课件、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年的10月12日我国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吗?(神六发射成功)对了,全国人民期待已久、全世界瞩目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在这一天发射成功了!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吧!(画面演示神六发射倒计时,学生随着画面一起倒计时:3、2、1),这样的倒计时你们还在哪里见到过呢?(出示主题图: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载歌载舞,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了10、9、8、7、6、5、4、3、2、1)2、刚才这样的倒计时你知道是用什么作时间单位的吗?(秒)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
大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用秒来计时的?(学生举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课件动态画面)3、揭题,看来呀,生活中用秒计时的地方还真不少呢!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认识时间单位“秒”。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观察钟面,认识秒针和1秒。
(画面演示:钟面)(1)师:你知道钟面上哪根针是秒针吗?(又长又细红色的就是秒针)问:秒针从12走到1走了几秒?秒针走了几小格?引导学生一起得出: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走了5小格就是5秒,5个小格就是一个大格,那么一个大格就是5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秒的认识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
2. 使学生能够准确地读取和书写秒。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珍惜时间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秒的认识2. 秒的读写3. 秒与生活的联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秒的概念和读写。
2. 教学难点:秒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时钟或计时器3. 学生用书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对时间的关注,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1)讲解秒的概念: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1分钟等于60秒。
(2)讲解秒的读写:秒的读写与分相同,例如:1秒写作01,读作“一秒”。
(3)讲解秒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举例说明秒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赛跑、计时等。
3. 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秒。
(2)进行秒的读写练习,教师检查并指导。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秒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秒的认识和理解,及时纠正错误。
2. 在讲解秒与生活的联系时,可以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 练习环节应注重学生的参与,鼓励他们积极讨论和提问。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练习和作业,评价学生对秒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生活中的时间观念,了解他们是否能够珍惜时间。
八、教学拓展1. 开展关于时间管理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经验。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九、教学资源1. 课件或黑板2. 时钟或计时器3. 学生用书十、教学时间1课时注:本教案根据人教新课标编写,适用于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秒与生活的联系秒与生活的联系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它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关键环节。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秒的认识9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秒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秒的概念,知道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
2. 让学生学会看钟表,并能正确读取秒针所指的时间。
3.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秒的概念2. 秒与分的关系3. 秒的读取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秒的概念,秒与分的关系,秒的读取方法。
2. 教学难点:秒的读取方法。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2. 钟表模型3. 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个钟表,引导学生观察钟表的三个指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b.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三个指针分别代表什么吗?c.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针代表小时,分针代表分钟,秒针代表秒。
2. 新课内容a. 讲解秒的概念: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之一,1分钟等于60秒。
b. 讲解秒与分的关系:1分钟等于60秒,也就是说,当秒针走完一圈,分针就会走一格。
c. 讲解秒的读取方法:首先,看秒针指向哪个数字,这个数字就是秒数的十位数;然后,看秒针指向哪个小格,这个小格就是秒数的个位数。
3. 练习a. 出示几个钟表的图片,让学生读取秒针所指的时间。
b.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钟表模型,练习读取秒针所指的时间。
4. 总结与布置作业a. 让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秒的概念,秒与分的关系,秒的读取方法。
b.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钟表,读取秒针所指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秒的概念、秒与分的关系以及秒的读取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注:以上内容为示例,实际教学过程可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秒的读取方法秒的读取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的地方。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教案《秒的认识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教案《秒的认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时间》中的《秒的认识》。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秒针,理解秒的概念;学会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通过实践操作,感受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1分钟等于60秒,学会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提高时间观念。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秒的概念的理解,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教学重点:学会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培养时间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计时器。
学具:每人一个钟表模型,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钟表模型,展示钟表的运行,引导学生观察秒针的移动。
2.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秒的概念,1分钟等于60秒。
(2)示范如何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3)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3. 随堂练习(15分钟)(1)学生在钟表模型上练习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操作(15分钟)学生分组,使用计时器进行秒的计时实践,感受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拓展思考:如何珍惜时间?六、板书设计1. 《秒的认识》2. 内容:(1)秒的概念:1分钟=60秒(2)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3)时间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在钟表模型上,练习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并记录下来。
(2)思考:如何珍惜时间?2. 答案:(1)根据课堂所学,正确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2)开放性问题,学生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思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实践操作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秒的概念和读取秒针指向的时间。
课后反思如下:1. 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加强时间观念的培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的教学设计(通用6篇)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的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分与秒的关系,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3、借助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形成对时间的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秒”的具体概念。
【教学难点】知道分秒的关系,建立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时间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表钟【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年夏天我们伟大的祖国成功的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8月8日晚的开幕式谁看了?还记的当时的情景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奥运会开幕式倒计时的击缶表演(教师放视频),现场的观众一片沸腾,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那好,现在我们就和现场的观众一起来进行最后的10秒钟倒计时“10、9、8、71”问:在进行倒计时的时候,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所经历的时间是多长?(1秒)对,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要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今天我们就起来认识秒――板书:秒的认识二、新授(一)认识1秒1、出示空表盘,认一认三根表针,分别贴到表盘上,知道又细又长的就是秒针。
回忆:一圈有多少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是多长时间?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那你认为秒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1秒)2、认识各种各样的表,知道不同的表计量秒的方式是不同的。
3、在自己的表上找到秒针,看看它是怎样走的?请你有节奏的和它一起走一走。
(二)体会秒请你闭上眼睛,想着刚才秒的节奏,在心里默数20秒,你认为到20秒了就举手,看谁估时间估的准。
(三)探索分、秒的关系看屏幕,认时间12时整,仔细观察他们有什么变化,数一数妙真走了多少格。
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一小格,总结出1分=60秒三、体验时间1、你认为一分钟内你能做些什么?2、1分钟自由时间,做你想做的事情,汇报结果。
3、1秒钟你可以做什么?4、你知道吗?(知道1秒钟的价值:火车美妙走大约56米、飞机大约飞行260米)四、练习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第1课时秒的认识(课件)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共17张PPT)
1. 4人一组,每人从组长那里选择一个信封。 2.老师计时30秒,每人根据信封里的内容完成。
这些表都可以计量“秒”。
1. 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时 )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 做熟饭大约需要
20( 秒)
25( 分)
2.做下面的事情,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打开电视大约用( 2秒 ) 做一遍眼保健操大约用( 5分 ) 刷牙大约需要( 3分 ) 吃早饭大约需要( 10分 )
所以下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5.一个时钟6时敲6下,10秒敲完,照这样计算,敲10下 需要多少秒? 10÷(6-1)=2(秒)
2×(10-1)=18(秒) 答:敲10下需要多少秒。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懂得了哪些知识? 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
《秒的认识》
请你在( )里填合适的时间单位。 一节课的时间是40( 分 ) 从重庆西站开车到我们学校大约要1( 时 ) 平平从家到学校大约要5( 分 ) 老师从台上走到台下大约要3( 秒 )
秒针
认真视察秒针是怎么走的? 秒针走1小格是1秒 现在走了几秒? 秒针走1大格是5秒
分针走1小格是几分?1大格呢? 时针走1大格呢?
通过这些生资活料中,你你们们还有见什过么和感秒受? 有关的东西或事情吗?
①喷气式飞机1秒飞行500米。 ②月亮绕地球运行1秒约8000米。 ③电脑1秒可进行3万亿次运算。 ④人造卫星1秒飞行7900米。
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和秒 有关的东西或事情吗?
1、老师说“开始”,就闭上眼睛。
2、你认为15秒到了,就悄悄地举手,睁开 眼睛看看是多少秒。
3.(1)安安早上6:00起床,平平早上6:30起床,
谁起得早?
安安起得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1.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选择了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题:“秒的认识”。
在这一节课中,我将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并学会用秒来计量较短的时间。
我们将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让学生深刻理解秒的概念,并能运用秒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秒”的概念,知道1分钟=60秒。
2. 培养学生用秒来计量时间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秒”的概念,学会用秒来计量较短的时间。
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秒的实际意义,并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秒来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秒表、教学课件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上课之初,我会请一位学生上台,让他用秒表计时,其他学生在一旁观看。
然后我会提问:“这位同学用了多少秒?”通过这个实践情景,让学生初步接触秒的概念。
2. 探究秒的认识(10分钟)3. 例题讲解(10分钟)我会用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讲解如何用秒来计量时间。
例如:“小明跑100米用了15秒,小红跑100米用了18秒,谁跑得更快?”通过这个例题,让学生学会用秒来比较时间的长短。
4. 随堂练习(10分钟)我会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例如:“计算下列时间:30秒15秒、45秒+20秒等。
”通过这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秒的认识。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时间单位:秒1分钟 = 60秒用秒来计量时间:例题:小明跑100米用了15秒,小红跑100米用了18秒,谁跑得更快?练习:30秒 15秒 = 15秒45秒 + 20秒 = 65秒七、作业设计1. 完成学生用书上的练习题。
2. 家长协助孩子用秒表计时,让孩子练习用秒来计量时间,并将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
《秒的认识》(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秒的认识》(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秒的概念:秒是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符号为s。
2. 秒与分、时的关系:1分=60秒,1时=3600秒。
3. 秒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计时、测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秒的概念、秒与分、时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秒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何用秒来计时、测量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秒表、时钟、计时器等。
2. 学具:学生自备时钟或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引出秒的概念。
2. 新课:讲解秒的定义、符号、与分、时的关系。
3. 操练:让学生亲自操作时钟、计时器,感受秒的存在。
4. 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秒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计时、测量等。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秒的认识》2. 板书内容:秒的定义、符号秒与分、时的关系秒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补充完整秒的相关知识。
2. 计算题:计算时间,进行单位换算。
3. 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秒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的设计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环节。
在本教案中,可以通过提出一些与时间相关的生活实例,如赛跑比赛、做家务等,让学生思考时间在这些活动中的重要性。
接着,引出秒的概念,让学生对秒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新课的讲解在新课环节,教师应详细讲解秒的定义、符号以及与分、时的关系。
讲解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秒的概念。
例如,可以告诉学生,当我们说一分钟有60秒时,就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分钟。
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秒与分、时的关系。
三、操练环节的设计操练环节是让学生亲自操作时钟、计时器,感受秒的存在。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如让学生用自己的时钟或计时器,测量一分钟、一秒钟的时间长度,让学生亲身体验秒的存在。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秒的认识》教案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学期《秒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秒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时间单位“秒”,了解秒与其它时间单位(如小时、分钟)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秒的概念,能够进行秒的计算和换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时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时间,如看电视、上学、吃饭等。
但是,他们对秒的认识还不够深入,不能准确地表达和计算时间。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实例,让学生感受秒的存在,理解秒的意义,逐步建立起正确的时间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时间单位“秒”的概念,理解秒与其他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能够进行秒的计算和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使他们懂得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时间单位“秒”的概念,理解秒与其他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
2.难点:能够进行秒的计算和换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秒的存在,理解秒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时间单位“秒”的概念。
3.教学道具:钟表、计时器、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有时间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你们在生活中是怎么计量时间的?有时间单位吗?”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秒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钟表和计时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秒的长短。
同时,教师可以讲解秒与其它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如1分钟=60秒,1小时=3600秒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卡片,让学生进行秒的计算和换算练习。
《秒的认识》(教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加减法:将不同时间单位转换为秒后,可以直接进行加减运算。
-乘除法:根据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乘除运算。
-例如,计算3分钟加上20秒的时间,可以先将3分钟转换为秒(3*60=180秒),然后加上20秒。
4.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计时: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秒来计时,如比赛、作息时间等。
(3)优秀层:这部分学生对时间单位有较深入的了解,对于秒的计算和应用也较为熟练。他们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能够主动思考和探索,快速掌握新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知识、能力、素质方面
(1)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时间单位的基本概念,但对秒的计算和应用还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秒的知识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秒的认识”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秒的认识”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解析:首先将100分钟转换为秒(100*60=6000秒),然后减去50秒。
-答案:6000秒-50秒=5950秒。
6.例题六:计算2分钟加上30秒的时间
-解析:首先将2分钟转换为秒(2*60=120秒),然后加上30秒。
-答案:120秒+30秒=150秒。
7.例题七:计算5分钟减去20秒的时间
-解析:首先将5分钟转换为秒(5*60=300秒),然后减去20秒。
(4)在线教学平台:教师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发布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秒的认识》
的。
1秒有多长?
钟表滴答一声是 1 秒。
成人心脏跳动一
下大约有1秒
眨一下眼是 1 秒
跳一下绳是 1 秒
1 秒钟可以做哪些事情呢?
三峡水电站1秒大约发电
现代化车间每秒可生产
270千瓦时,大概可供我们
成千上万个零件。
一个普通家庭用电150天。
课堂练习
1
30 秒有多长?分别用 30 秒进行下面的活动,
多于 1 分钟
做一遍广播体操
少于 1 分钟
多于 1 分钟
选自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
4 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红每天大约睡 10( 小时 )。
(2)小亮系红领巾大约需要 20 ( 秒 )。
(3)爸爸做一顿饭大约需要 35 ( 分钟 )。
温馨提示: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的选择。
选自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 2 )小格
共( 32)秒
5×6 +2=32(秒)
小组讨论
1.利用手中的学具,一边拨一边观察:
秒针走一圈,分针是怎么走的。
2.同桌交流分享你的发现。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秒针走一圈,正好是60小格,也就是
1分
60秒,分钟刚好走了1小格,就是1分。
60秒
=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
6 时 55 分 57 秒
变式训练
1.填空。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 3小时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
过的时间是(15分钟);秒针从数字3走
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15秒 )。
变式训练
2.判断。
(1)秒针走1圈是1分。(
小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范文
【导语】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范⽂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范⽂ 教学⽬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1⼩格是1秒;掌握分与秒的运⾏关系,1分=60秒。
2、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多种活动,帮助学⽣初步建⽴分、秒的具体概念,培养学⽣的合作意识及观察实践能⼒。
3、借助⽣活实例和多种实践活动,渗透对学⽣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培养他们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建⽴秒的具体概念,通过观察、合作交流归纳出秒针与分针的。
运⾏关系即1分=60秒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体验1分1秒的长短。
从⽽对分秒的具体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钟表实物 学具准备:学⽣每⼈准备钟表⼀个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1、课件呈现春节联欢挽回的⼀个场景,⼈们⽤倒计时的⽅式,等待新年钟声敲响的那⼀刻,导⼊新课——计量很短的时间,常常要⽤到⽐分更⼩的单位:秒 2、⽇常⽣活中,还有那些地⽅⽤到时间单位秒? 3、关于秒,你知道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 ⼆、在⾃主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 1、独⽴观察钟⾯————-和同桌交流你的发现从⽽引出⼜细⼜长⾛的最快的是秒针 2、在合作学习中探究分与秒的运⾏关系 ①四⼈⼩组合作,两⼈看分针的变化,两⼈看秒针的运动。
②汇报分针与秒针的运⾏结果。
③⼩结:秒针⾛⼀圈,即60⼩格,分针⾛⼀⼩格。
板书:1分=60秒 三、在活动中体验时间,感知时间的价值 1、听⼀听(1秒的滴答声) 2、拍⼀拍(感受⼀秒的长短) 3、做⼀做(让学⽣⾃由发挥1秒能做什么,即⽤动作表⽰1秒) 4、读⼀读(1秒给社会带来的巨⼤财富)进⾏珍惜时间的品德教育。
5、估算⼀分的活动 活动⼀:当⽼师说开始时,闭上你的眼睛,每个同学都在⾃⼰的⼼⾥估计,⼀分钟到了,⾃⼰睁开眼睛,看看⼤屏上的时间,然后坐下。
活动⼆:拍⼀拍数⼀数 全班同学看着课件中的钟表,伴随着滴答声,边拍⼿边数数,在各种感官中具体感受⼀分的长短。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课时 秒的认识
1. 15秒能做什么?选择活动并记录下来。
2.
(教材P6 第1题)
一、比一比。 60分○>60秒 100秒○>1分
60分○=1时 1时○>55分
1分<○85秒 100分○>1时
二、判断。 1.倒计时一般以“秒”为单位来数。( √ ) 2.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 3.在百米赛跑中,小明用了18分钟。( × ) 4.人的脉搏1分钟约跳75次。( √ ) 5.秒针走60圈,正好是1小时。( × )
三、在括号里填上小时、分大约20( 秒 )。 3.我们的睡眠要达到9( 小时 )。 4.小刚做30道口算题要用4(分钟)。
四、做20道口算题,小明用了160秒,小刚用了 140秒,谁做得快?快多长时间? 160-140=20(秒) 答:小刚做得更快;快20秒。
1秒有多长呢?
眨一下眼
点一次头
张一次嘴
……
随着科技的发展……
我1秒钟飞行250米
我1秒约行20米。
随着科技的发展…… 卫星1秒约行7900米 有些电脑1秒可以完成
3万亿 次运算。
➢ 秒的认识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2.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秒针,它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1秒。它从12起走一圈再回到12,正好走了60秒,此 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小格,也就是1分,所以1分=60秒。 3.时间单位时分秒,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60。
1 时、分、秒
第1课时 秒的认识
十、九、八、七、六、 五、四、三、二、一!
新年的钟声敲响了!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
针是秒针。秒针走1
秒
小格的时间是1秒。
针
秒针走一圈经过多长时间? 秒针走一圈,就是60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秒的认识》人教新课标
在本次《秒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有了明显的提升。他们从一开始对秒、分、时的模糊认识,到能够熟练读取钟表上的秒数,甚至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课堂上,我尝试用生活实例导入新课,让学生们感受到秒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一做法效果不错,大家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到课堂上来。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让学生们对秒的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小组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各自职责,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想法,共同完成计时任务,如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计时游戏,记录每个成员完成的时间,并计算出小组总时间。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秒的认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时的情景?”比如,煮鸡蛋需要计时,比赛需要计时。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时间的奥秘。
举例解释:
-通过动态演示或教具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1秒的短暂,1分的中等长度,1小时的较长时长,形成时间观念;
-通过观察钟表模型,指导学生学会识别秒针,读取秒数,并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设计练习题,如“小明从8时30分开始做作业,做了25分钟后休息,问小明休息时是几点几分?”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课堂间分配上,讲授新课的时间相对较长,导致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的时间略显紧张。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果,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合理安排时间,尽量压缩讲授新课的时间,增加学生动手操作和互动讨论的机会。
4.培养学生数感和符号意识,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时间,增强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
《秒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秒的认识》年级:三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秒的概念,知道1秒有多长。
2.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意识。
3. 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秒表进行计时。
教学重点:1. 秒的概念。
2. 秒与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1. 秒的认识。
2. 秒的实际运用。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秒表或计时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时钟,引导学生观察时钟的秒针。
2. 提问:时钟的秒针有什么特点?它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时钟的秒针走一圈需要60秒,也就是1分钟。
二、探究秒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出示秒表,让学生观察秒表的秒针。
2. 提问:秒表的秒针有什么特点?它走一圈需要多长时间?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秒表的秒针走一圈需要60秒,也就是1分钟。
4. 引导学生思考:1秒有多长?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感受1秒的长度?5.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1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我们可以通过数数、听声音等方式来感受1秒的长度。
三、秒的实际运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秒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计时1分钟、30秒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需要用到秒?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秒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如体育比赛、做实验、烹饪等。
4.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5.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秒有了哪些认识?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秒是时间的基本单位,1秒有多长,我们可以通过数数、听声音等方式来感受。
秒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我们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五、课后作业(布置作业5分钟)1. 家长协助,让学生观察家里的时钟,感受1秒的长度。
2. 学生用秒表计时,记录自己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时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时钟和秒表,让学生对秒有了直观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秒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秒的认识一、秒的认识1. 秒是时间单位之一,常用的时间单位有:秒、分、时、天、周、月、年等。
2. 秒的符号是S,1秒等于1/60分,1分钟等于60秒。
3. 钟表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
秒针转动一圈,表示时间过去了1分钟,而分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过去了60分钟。
二、秒的单位换算1. 换算关系:1分钟=60秒,1小时=60分钟。
因此,1分钟=60秒=1/60小时。
2. 例子: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需要将时间单位进行换算。
例如,如果一个任务需要5分钟完成,那么需要用多少小时来完成呢?我们可以这样计算:5分钟=5/60小时=1/12小时。
因此,需要1/12小时来完成这个任务。
三、秒的应用1. 交通:红绿灯的时间设置一般以秒为单位进行计算,比如红灯停70秒,绿灯行30秒。
2. 体育比赛:在田径比赛中,通常使用秒作为计时单位来计算运动员的成绩。
3. 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需要用到秒的情况,比如计算做一道菜需要多长时间等。
四、钟表上的秒针1. 钟表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
秒针是最细的针,也是转动速度最快的针。
2. 秒针转一圈需要1分钟的时间,分针转一圈需要60分钟的时间,时针转一圈需要12小时的时间。
3. 在钟表上,每过一秒钟,秒针就会向前跳动一小格。
当秒针转满一圈后,就会开始下一圈的转动。
五、速度的概念及表示1. 速度是描述物体移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物体移动的距离与所需时间的比值。
速度的符号是v,单位是米/秒(m/s)。
2. 在实际应用中,速度常常被用来描述交通工具、运动员或其他物体的移动速度。
例如,一辆汽车的速度为80公里/小时,表示该汽车每小时可以行驶80公里。
3.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速度=距离/时间(v=s/t)。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如何计算物体的速度。
六、时间的计算1. 时间的计算是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比如我们需要计算完成一项任务需要多少时间,或者我们需要根据给定的时间计算出另一个时间。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秒的认识》(课件)(共21张PPT)
战斗机飞行2600米
卫星飞行7900米
计算机运行约 5000000000次
作业超市
1.课后探究
秒 60 分 60 时 ? 日 ? 月 ? 年
2.制作小达人:尝试制作一个钟表 3.我是生活小达人
二选一
穿一套衣服 跳绳50下
洗漱
估计用时
实际用时
开始
开始
15秒
下面哪些事情可以在三十秒里完成?
写自己的名字
上完一节课
读《田园四季歌》一小节
做完《七彩阳针走1圈,分针有什么 变化。 2.思考并讨论秒和分有什么关 系。
体验60秒
音乐开始就开始,音乐停 就停止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晚上睡觉大约10( 时 ) 系红领巾大约20( 秒 ) 做一顿饭大约35( 分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时
秒的认识
电子表
6时55分 57秒
认识秒
活动一
1.独立思考:看一看钟 面上秒针的走动情况, 想一想秒针是怎么计时 的? 2.小组交流:说说你的 发现。
感知秒
感知秒
感知秒
感知秒 10 秒
感知秒 10 秒
感知秒
游戏规则: 在10秒内趴下,看谁更接近 10秒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秒的认识》-人教版
教案:《秒的认识》年级:三年级科目:数学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1秒、几秒的时间观念。
2. 使学生知道1分=60秒,学会时间的简单换算。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1秒、几秒的时间观念。
2. 知道1分=60秒,学会时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1. 建立秒的时间观念。
2. 知道1分=60秒,学会时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1. 课件2. 计时器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钟表,提问:你们认识钟表吗?钟表上有哪些指针?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钟表上有时针、分针和秒针,它们分别表示不同的时间单位。
二、新课1. 认识秒a. 出示课件,展示秒针走动的过程。
b. 提问:你们知道秒针走一小格代表多少秒吗?c.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秒针走一小格代表1秒。
2. 建立秒的时间观念a. 请学生闭上眼睛,感受1秒的时间。
b. 请学生用手指表示5秒的时间,教师计时。
c. 请学生用手指表示10秒的时间,教师计时。
3. 认识1分=60秒a. 请学生观察钟表,提问:当秒针走一圈时,分针有什么变化?b.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当秒针走一圈时,分针走一小格,即1分=60秒。
4. 学会时间的简单换算a. 请学生计算:2分有多少秒?3分有多少秒?b.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2分=120秒,3分=180秒。
三、巩固练习1. 出示课件,展示不同时间的钟表,请学生说出时间。
2. 请学生用秒来表示不同的时间,如:30秒、60秒、90秒等。
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时间单位秒,知道了1分=60秒,还学会了时间的简单换算。
希望大家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体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了时间单位秒,建立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了1分=60秒,学会了时间的简单换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聪明题:地铁形式一站的平均时间是4分钟,每到1 站有1分钟的上下车时间。明明坐8站需要多长时间?
小明下午1时25分30秒开始写作业, 用了1时25分30秒,这两个1时25分30秒表 示的意思相同吗?
1分○< 85秒 1ຫໍສະໝຸດ 0分○> 1时课后练习二、判断。 1.倒计时一般以“秒”为单位来数。( √ ) 2.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 3.在百米赛跑中,小明用了18分钟。( × ) 4.人的脉搏1分钟约跳75次。( √ ) 5.秒针走60圈,正好是1小时。( √ )
课后练习
三、在括号里填上小时、分或秒。 1.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5( 分 )。 2.小朋友系好红领巾只需要大约20( 秒 3.我们的睡眠要达到9( 小时 )。 4.小刚做30道口算题要用4( 分 )。
60+60=120
2时=( 120 )分
1时是60分,2时是2个60分。
探究新知
120秒=( 2)分
60秒是1分,120秒是 2个60秒。
60+60+60+60=240
4分=( 240)秒
1分是60秒,4分就是 4个60秒。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分别用 15 秒进行下面的活动,记录结果。
深呼吸( )次
)。
课后练习
四、做20道口算题,小明用了160秒,小刚用了 140秒,谁做得快?快多长时间?
160-140=20(秒) 答:小刚做得更快。快20秒。
给小朋友排名
男子400米决赛跑步成绩
姓名 丁丁
小明 小军 聪聪 大军
成绩 2分21秒 2分15秒 2分20秒 2分18秒 2分13秒
大军
小明
聪聪
( 琪琪)先到学校,比(慧慧)早( 5 )秒。琪琪到 学校的时间再过( 6 )秒,正好是7时50分。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
6时55分57秒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 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探究新知
1秒有多长呢?
眨一下眼
探究新知
点一次头
张一次嘴 ……
探究新知
随着科技的发展……
我1秒钟飞行250米
探究新知
我1秒约行20米。
探究新知
卫星1秒约行7900米……
探究新知
有些电脑1秒可以完成 3万亿 次运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 1 单元 时、分、秒
第 1 课时 秒 的 认 识
关于秒
• 你有什么疑问
• 谁能解答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 针是秒针。秒针走 1小格的时间是1秒。
秒针走过1大格,也就是5 小格,是5秒。
探究新知
秒针走一圈经过多 长时间?
秒针走一圈, 就是60秒。
1分=60秒
探究新知
扔 了 ( )次
由 1 写到( )
巩固提升
看谁填得快。 1. 1分=( 60 )秒 1时=(60)分 2. 120分=( 2 )时 3. 1分30秒=( 90 )秒 4. 1小时15分=( 75 )分 5. 95秒=( 1 )分( 35 )秒
填一填:在括号里填:时、小时、分钟、秒
小明7(时 )起床,花了5(分钟)洗脸刷牙,吃
早饭用了10(分钟),系红领巾用了20( 秒 ),走 了3(分钟)到了学校。见了同学说了一句“早上好! ”只需2( 秒 ) ,一天在校时间6(小时),整理书 包40( 秒),看书30(分钟),做作业1(小时)。
课后练习
一、比一比。 60分○> 60秒 100秒○> 1分
60分○= 1时 1时○> 55分
秒的认识
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2.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秒针,它走一小格的时间 是1秒。它从12起走一圈再回到12,正好走了60秒, 此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小格,也就是1分,所以1分 =60秒。 3.时间单位时分秒,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都是60。
探究新知
1 2时=(120 )分
你是怎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