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复习资料
电视摄像考试资料整理
![电视摄像考试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05ebc4205901020207409c2e.png)
电视摄像考试资料整理考试题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创作老师重点:运动镜头运动镜头1、定义通过摄像机的运动而拍摄的镜头。
2、作用镜头运动能形成一种多景别、多角度、多背景的画面,使观众能比较强烈地感受到运动的存在,使画面发生连续不断的表现。
3、运动画面特点(1)画面的景物不断发生变化(2)形成一种多景别、多角度、多背景的连续画面,使画面多层次、多视点、多元化表现新闻现场、新闻人物等,将环境、人物进行概括介绍和表现。
(3)观众感受运动存在,运动改变观众观点(4)运动时空连续表现4、运动方式——推、拉、摇、移、跟A、推镜头(1)定义摄像机向被摄主体的方向推进,或改动镜头焦距使画面框架由远及近向被摄主体不断接近的拍摄方法。
(2)特点景别由大变小;主体多元向单一;视线分散到集中;空间有大到小过渡;背景由实到虚。
(3)操作要领事先考虑充分;操作一气呵成;速度均匀一致;讲究落幅构图;确保焦点落实。
(4)作用突出主体;突出细节;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和主体人物的关系;推镜头在一个镜头景别不断发生变化,有连续前进式蒙太奇的作用;情绪化表现镜头;加大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感。
(5)注意事项目的明确;起幅、落幅准确,重点是落幅;在推进的过程中,画面构图应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的位置;推进速度均匀,且与画面内情绪节奏一致;焦点跟踪准确。
B、拉镜头(1)定义是摄像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使画面内容包含内容范围增大,或变动镜头焦距使画框由小变大,由近及远与主体脱离的一种拍摄方法。
(2)特点景别由小变大;主体单一到多元;视线由集中到分散;空间由小到大过渡;背景由虚到实。
(3)操作要领目的明确;讲究落幅构图;镜头处理干净利落;速度均匀一致;幅度合乎需求。
(4)作用展现主体所处环境特征;画面构图多样变化;易形成对比、反衬、反喻效果;调动观众情绪和想象;连续后退式蒙太奇;拉镜头速度有情感的余韵;常用作结束性或结论性镜头;做编辑中转镜头。
电视摄像复习
![电视摄像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063be47cf84b9d528ea7a82.png)
照明的种类:1、按光源划分:①、自然光:阳光、天空光的照明;②、人工光:灯光的照明。
2、按光线的性质划分:①、散射光(软光)②、直射光(硬光);3、按造型的性质划分:①、主光:A、照明被摄物的主要光线,它决定着该场景中的总的照明的格局;B、多用硬光,并且它使被摄物有明显的阴影;②、副光:A、它是辅助主光的光线,它主要用来对主光照明被摄物所产生的明显的阴影提供适当的照明,(注意不应把阴影全部消除,还应使被摄物的阴影部分有一定的造型效果)。
B、多用软光(散射光)。
4、按光位划分:①、顺光(正面光)优点:易于较完整地交待一个平面形象或者细节。
缺点:呆板,无变化。
②、侧光:电影中最常用的照明方法。
这种方法照明,使被摄物富有层次感。
③、逆光:从背面打光。
强烈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突出,可怕;柔弱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神秘动人。
④、顶光:头顶上垂直照下来的光线。
往往会使被摄对象丑化。
⑤、脚光:从人的脚下垂直照上来的光线。
往往会使被摄对象显得残暴布光照明的作用:布光在一部影片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曝光作用:布光使胶片获得达到洗印标准的曝光量。
造型作用:布光使画面中的被摄物具有立体的、造型的美感。
戏剧作用:布光使画面中的被摄物具有戏剧化效果。
电影创作中的照明处理:总的来说,根据影片的风格确定照明的风格。
A、纪实风格:①、多用自然光,阳光,天空光。
如果是在室内,那么它的光就应该是该室内本身存在的光源(日光、灯光)所发出的光。
②、多用散射光(软光)。
③、如果使用“三点布光”,那么,主光、副光、逆光之间的对比不要生硬和明显。
④、场景中的主光的方向应与该场景内光源的方向大致一致。
室外是阳光;室内是室内发光的灯具。
B、浪漫、夸张、表现主义风格:在用光上没有一定之规。
可以生活化,也可以绚丽夸张。
C、商业片:①、布光应使被摄主体清晰可见。
它不能象纪实风格的影片那样,为了接近生活,被摄主体有时会若隐若现、模糊不清。
②、布光要使被摄主体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电视摄像试题及答案
![电视摄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45e954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f.png)
电视摄像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个参数对画面的亮度影响最大?
A. 光圈
B. 快门速度
C. 焦距
D. 镜头滤镜
答案:A
2. 在电视摄像中,使用三脚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增加画面的稳定性
B. 减少画面的抖动
C. 提高画面的分辨率
D. 降低画面的噪点
答案:B
3.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摄像机镜头的放大倍数?
A. 光圈
B. 焦距
C. 景深
D. 曝光
答案:B
二、填空题
1. 在电视摄像中,______是用来控制进入镜头光线量的装置。
答案:光圈
2. 电视摄像中,______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
答案:焦距
3. 电视摄像中,______是指摄像机镜头能够清晰成像的范围。
答案:景深
三、简答题
1. 简述电视摄像中“白平衡”的作用。
答案:白平衡的作用是确保摄像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拍摄的画面色
彩保持一致,避免色彩偏差。
2. 描述电视摄像中“推拉摇移”四种基本运动摄像技巧。
答案:推是指摄像机向被摄物体靠近,拉是指摄像机远离被摄物体;摇是指摄像机在固定位置水平旋转拍摄;移是指摄像机在水平或垂直
方向上移动拍摄。
四、论述题
1. 论述在电视摄像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镜头焦距来拍摄不同的场景。
答案:选择合适的镜头焦距需要考虑拍摄场景的大小、被摄物体与
摄像机的距离以及预期的画面效果。
广角镜头适合拍摄大场景,标准
镜头适合拍摄人像和日常场景,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远距离的物体或特写。
电视摄像复习资料
![电视摄像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1338a9a6bec0975f465e284.png)
电视摄像1.电子制作方式分类电子新闻采集(ENG):是指摄像师使用便携式摄像机现场录制的一种电视制作方式。
节目形式采用通常现场采访和报道。
电子现场制作(EFP):是对一整套适用于“台外”作业的电视设备的统称。
电子演播室制作(ESP):是指在电视台内的演播室内摄录节目,拥有最高的节目技术指标。
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卫星新闻采集2.摄像机分类按用途分类:(1)广播级摄像机(标清摄像机)(2)业务级摄像机(3)家用级摄像机按摄像器件分:(1)摄像管摄像机(2)固体器件摄像机按摄像器件的数量分类:(1)三管和三片摄像机(2)两管和两片摄像机(3)单管和单片摄像机按摄像器件的大小分类2/3英寸1/2英寸3.电视摄像分类从电视节目类型的角度:(1)纪实类摄像(2)艺术类摄像从节目的不同拍摄现场的角度(1)演播室类摄像(2)外景类摄像4.摄录一体机分类5.视觉感受原理(1)似动现象(2)间歇运动(3)心理补偿6.摄像机技术特点,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技术特点(1)摄像机是能够完成“光-电-光”图像转换过程的高科技电子设备,摄像作品是“立等可见”的。
(2)摄像机是根据光线3200K来规范基本光谱特性和标准工作状态的(3)摄像机的宽容度一般为1:32,这也是摄像机能正确反映景物最高亮度与最低亮度之间的范围比例(黑白胶片1:128,彩色片1:64)艺术创作中的地位:摄像是电视创作环节中的咽喉或核心。
若导演是创作的中心,那么摄像是艺术的中心。
7.运动表现和表现运动表现运动:电视电影画面不同于绘画、雕塑和图片等造型艺术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不仅直接表现运动主体富有变化的运动姿态,而且能够表现主体运动的速度、节奏以及运动的全过程;运动表现:电视画面不仅能够表现运动的物体,而且可以在运动中表现。
这句话不是同义的反复,而是电视表现的又一个新特点。
8.电视画面是指由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
(学生复习资料)电视摄像
![(学生复习资料)电视摄像](https://img.taocdn.com/s3/m/22ab90df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5.png)
(学生复习资料)电视摄像第一章电视画面1、摄像机由哪些主要系统组成?光学系统、光——电转换系统、图象信号处理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2、摄像机的光学系统是由哪些主要系统组成?变焦距镜头、色温滤色片、红绿蓝分光系统等组成,可以得到成像于各对应的摄像器材靶面上的红(R)、绿(G)、蓝(B)三幅基色光像。
3、摄像机根据质量性能和各自用途的不同分为哪三类?可分为广播级、专业级和家用级三类。
4、电视摄像的宽容度通常是什么比例?电视1:32;电影黑白片1:128;电影彩色片1:64;5、什么叫电视画面?电视画面的特性是什么?电视画面是指由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象。
电视画面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地一个片段。
电视画面的特性指它的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
6、电视画面的空间特性有几个方面的形态和特性?1屏幕显示;(2)平面造型;(3)框架结构。
7、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有几个方面的形态和特性?1单向性;(2)连续性;(3)同时性。
8、电视画面有哪些造型特点?1表现具象;(2)表现运动;(3)运动表现。
9、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一般有哪些方面?(1)电视画面的时空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2)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能力要力求真实、准确(特殊的艺术性创作除外);(3)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4)注意同期声的采录。
第二章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1、什么叫电视景别?决定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哪两方面?电视景别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决定画面景别大小的两方面因素:一是摄像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二是摄像机所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
2、电视景别划分哪五种不同的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5、电视拍摄角度分哪三种角度?电视拍摄方向通常指哪三个相对位置?平角(平摄)、俯角(俯摄)、仰角(仰摄)。
正面、背面和侧面。
6、电视拍摄的要领指哪四方面?稳、平、匀、准。
电视摄像期末复习
![电视摄像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2dc110d52ea551810a687c3.png)
景别: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影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的大小和范围影调:画面中的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层次和明暗关系焦距:焦点至镜头中心的距离视场角:指摄像管有效成像平面(视场)边缘与镜头后节点所形成的夹角景深:当镜头针对某一被摄主体调焦清晰之后,位于该主体前后方的景物也能形成清晰影像的纵深范围。
构图: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的组织、选择、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合作活动。
色彩基调:在电视节目中或在一个段落中,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色彩。
固定画面: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
电视画面:由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
光谱:波长或频率次序排列的电磁波序列客观性角度:依据常人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旁观式拍摄主观性角度:一种模拟画面主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
轴线: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越轴:摄像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到轴线的另一侧去拍摄。
主机位:该场景中表现全景画面的机位及拍摄镜头数目最多的主要摄像机位。
摄像师的基本素质:1.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度敬业精神。
2.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全面的艺术素养3.现场应变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 4.能动的编导思维和超前的剪辑观念。
摄像机的组成:光学系统。
光电转换系统。
图像信号处理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电视画面特性:屏幕显示、平面造型、框架结构三个方面组成时间特性:.时间上表现的是一个延续过程空间特性:空间上展开的是一个多维客观世界造型特点:表现具象。
表现运动。
运动表现取材要求:①电视画面的时空信息应清晰、准确。
简明集中②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力求真实准确③镜头运动力求稳定、流畅、到位。
④注意同期声的采录造型元素:画面景别拍摄角度构图形式元素画面运动画面长度构图形式元素: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结构成分:包括主体、陪体、前景、后景、环境等三点布光:主光辅助光轮廓光各景别性质:a:远景:情绪性景别介绍大环境,表现开阔场面环境空间b:全景:介绍性景别表现全身形象或具体场景全貌c:中景:叙事性景别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画面d:近景:交流性景别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画面e:特写:强化性景别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或被摄对象的细部画面光线从水平方向划分顺光,侧光,逆光,顺侧光,逆侧光光线从造型功能划分主光,辅助光,环境光,轮廓光,眼神光,修饰光室内自然光补光拍摄方法人工光提高室内高度或平衡室内光线。
电视摄像期末复习资料
![电视摄像期末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111a9c658f5f61fb73666f9.png)
复习资料一、电视画面:是指由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
就电视摄影而言,电视画面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的一个片段,又称电视镜头。
二、电视屏幕构成:1、屏幕显示2、平面造型3、框架结构三、对电视画面框架的认识:框架对于电视画面来讲不仅是一种存在形式,在电视画面造型过程中,还起着界定、平衡、间隔、创造比例等直接影响画面内容和观众心理的作用。
1.通过框架对被摄景物做不同范围的截取构成不同的视觉样式形成电视景别2框架构成了被摄景物在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及景别与框架之间的不同格局3框架为电视画面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根基,观众的视觉活动可以参照这一框架,所谓画 面内物体是否平衡,都是在与框架的对比中形成4当对电视画面周围的四边抽象认识时,这四个边就成了四条线,四个标志杆电视画面造型造型手段:电视画面的造型手段和表现元素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认为电视画面的基本造型要素和手段主要包括电视画面景别,拍摄方向,拍摄角度,光线手段,光学手段,色彩手段,运动手段和构图。
造型手段三要素:景别,拍摄方向,拍摄高度四、景别: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五、景别的作用:1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视点的变化,它能通过电视摄影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2景别的变化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的因素之一3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被摄主体的范围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形成画面内容表达,主题诉求和信息传递的不同侧重和各自意蕴(一)远景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远景视野深广、宽阔,画面中人体隐约可辨,但难分别外部特征,主要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战争场面、群众集会等。
在很多情况下,电视节目常以远景镜头作为开头或结尾画面,或作为过渡镜头。
(二)全景全景主要用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或被摄人体的全身,同时保留一定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
电视摄像考试题库及答案
![电视摄像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e2bad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5.png)
电视摄像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电视摄像中,景别的划分主要依据是()。
A. 被摄物体的大小B. 被摄物体与摄像机的距离C. 被摄物体与摄像机的角度D. 摄像机的镜头焦距答案:B2. 在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个不是常用的景别?A. 远景B. 全景C. 中景D. 微距答案:D3. 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个术语指的是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A. 景深B. 焦距C. 景别D. 拍摄距离答案:D4. 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个术语指的是摄像机镜头的光学特性?A. 光圈B. 快门速度C. 曝光D. 感光度答案:A5. 在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个术语与光线的强度有关?A. 色温B. 曝光C. 光圈D. 快门速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电视摄像中,影响画面景深的因素包括()。
A. 镜头焦距B. 光圈大小C. 拍摄距离D. 感光度答案:ABC2. 在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画面的曝光?A. 光圈B. 快门速度C. 感光度D. 镜头焦距答案:ABC3. 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些术语与摄像机的运动有关?A. 推B. 拉C. 摇D. 跟答案:ABCD4. 在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画面的色彩?A. 光线B. 色温C. 白平衡D. 光圈大小答案:ABC5. 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些术语与画面构图有关?A. 规则构图B. 黄金分割C. 三角形构图D. 景深答案:ABC三、判断题1. 电视摄像中,光圈越大,景深越深。
()答案:错误2. 电视摄像中,快门速度越快,画面越亮。
()答案:错误3. 电视摄像中,色温越高,画面越暖。
()答案:错误4. 电视摄像中,感光度越高,画面噪点越多。
()答案:正确5. 电视摄像中,推镜头可以使画面主体更加突出。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电视摄像中景别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电视摄像中景别通常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远景通常用来展示环境和背景,全景展示整个场景,中景展示人物的上半身或物体的大部分,近景展示人物的头部和肩部,特写则聚焦于人物的面部或物体的细节。
电视摄像期末复习
![电视摄像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2dc110d52ea551810a687c3.png)
景别: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影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的大小和范围影调:画面中的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层次和明暗关系焦距:焦点至镜头中心的距离视场角:指摄像管有效成像平面(视场)边缘与镜头后节点所形成的夹角景深:当镜头针对某一被摄主体调焦清晰之后,位于该主体前后方的景物也能形成清晰影像的纵深范围。
构图: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的组织、选择、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合作活动。
色彩基调:在电视节目中或在一个段落中,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色彩。
固定画面: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
电视画面:由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
光谱:波长或频率次序排列的电磁波序列客观性角度:依据常人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旁观式拍摄主观性角度:一种模拟画面主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
轴线: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越轴:摄像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到轴线的另一侧去拍摄。
主机位:该场景中表现全景画面的机位及拍摄镜头数目最多的主要摄像机位。
摄像师的基本素质:1.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度敬业精神。
2.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全面的艺术素养3.现场应变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 4.能动的编导思维和超前的剪辑观念。
摄像机的组成:光学系统。
光电转换系统。
图像信号处理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电视画面特性:屏幕显示、平面造型、框架结构三个方面组成时间特性:.时间上表现的是一个延续过程空间特性:空间上展开的是一个多维客观世界造型特点:表现具象。
表现运动。
运动表现取材要求:①电视画面的时空信息应清晰、准确。
简明集中②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力求真实准确③镜头运动力求稳定、流畅、到位。
④注意同期声的采录造型元素:画面景别拍摄角度构图形式元素画面运动画面长度构图形式元素: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结构成分:包括主体、陪体、前景、后景、环境等三点布光:主光辅助光轮廓光各景别性质:a:远景:情绪性景别介绍大环境,表现开阔场面环境空间b:全景:介绍性景别表现全身形象或具体场景全貌c:中景:叙事性景别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画面d:近景:交流性景别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画面e:特写:强化性景别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或被摄对象的细部画面光线从水平方向划分顺光,侧光,逆光,顺侧光,逆侧光光线从造型功能划分主光,辅助光,环境光,轮廓光,眼神光,修饰光室内自然光补光拍摄方法人工光提高室内高度或平衡室内光线。
《电视摄像与构图》复习
![《电视摄像与构图》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880d220192e45361066f5af.png)
9、视场角在45~50度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因为这种镜头的成像效果与人眼所看到的效果一致;视场角50度以上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短焦镜头);比标准镜头视场角小的镜头称为长焦镜头(窄角镜头)。
4、调焦也称为聚焦。调整焦点的结果是,光线通过摄像机后能准确地会聚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上,从而获得轮廓清晰的景物图像。
5、不论是什么样的摄像机,其工作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即把光学图象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当我们拍摄一个物体时,此物体上反射的光被摄像机镜头收集,使其聚焦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例如摄像管的靶面)上,再通过摄像器件把光转变为电能,即得到了“视频信号”,但信号很微弱,需通过预放电路进行放大,再经过各种电路进行处理和调整,最后得到的标准信号可以送到录像机等记录媒介上记录下来,或通过传播系统传播或送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
6、自动对焦的工作过程是:机器依靠光学成像原理,随时测定对焦框中景物的物距的,并以此为依据,迅速地改变镜头内部的聚焦结构,从而获得清晰的成像。
7、镜头焦距对画面造型产生的直接影响是视场角的大小。所谓视场角指的所能拍摄的最大范围与镜头中心的夹角。由于电视画面为4∶3.所以它又分成水平视场角和垂直视场角两种。通常视场角指的是水平视场角。
13、自然界中色彩多种多样,但它们的来源有两个,一是自己的固有色,二是照明光色。
14、RGB即三原色分色法,几乎所有人类眼镜可以识别的颜色,都可以通过红、绿和蓝来组成,而RGB三个字母分别就是Red, Green和Blue,这说明RGB分色法是通过这三个通道的颜色调节而成。 CMYK,是由四个通道的颜色配合而成,他们分别是青(C)、洋红(M)、黄(Y)、黑(K)。在印刷业中,CMYK更为适用,但其调节出来的颜色不及RGB的多。 原色CCD的优势在于画质锐利,色彩真实,但缺点则是噪声问题。一般采用原色CCD的数码相机,在ISO感光度上多半不会超过400。 补色CCD多了一个Y黄色滤色器,在色彩的分辨上比较仔细,但却牺牲了部分影像的分辨率,而在ISO值上,补色CCD可以容忍较高的感光度,一般都可设定在800以上 。
电视摄像复习资料
![电视摄像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ddc9c9451e79b89680226b2.png)
一摄定情之电视摄像复习资料真的是要特别感谢林渊渊老师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考点...固定加运动,推拉摇移跟,稳平准匀清,远全中近特,正侧逆,平俯仰,白加黑,看色温,三角形,主辅轮。
1摄像机的基本技术操作(聚焦、变焦、光圈等)。
①聚焦:变换焦距以寻找实象的过程,是通过改变焦距来调整画面的清晰度。
②如何使聚焦清晰:自动聚焦:不需进行任何调整,摄像机可以把聚焦调整到最佳状态。
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都将变焦距镜头推到广角位置(W)再进行聚焦,这时景深范围大,可以很容易地将焦点聚实。
我们通过取景器观察图像的清晰度情况,直到满意为止。
聚实焦点之后,再推拉变焦拉杆将镜头调整到所希望的构图景别上。
手动聚焦:按下“聚焦按钮(FOCUS),在寻像器上看到“手”的模样后进行手动聚焦;按动变焦开关,使摄像机处于摄远的状态(W),在摄远状态将图像调实后在其他焦距状态下均可以保证图像清晰;再对准被拍摄物使其位于画面的中央,并调节清晰度到最佳,再利用锁定功能将焦距锁定在固定位置,再重新构图,回到原始位置,调整聚焦环,使得被摄景物清晰即可。
③变焦(Zoom):调节焦距使不必改变拍摄距离而变化景别。
变焦镜头:焦距连续可调而成像面位置不变。
④变焦镜头如何实现(校准/预设变焦镜头)做法:预先设定变焦镜头的焦距,使镜头在变焦过程中始终处于聚焦状态。
注意:在校准/预设变焦镜头时,尽量推近目标物并调实,这样所有的后续变焦都会相对清晰。
只要摄像机或目标物改变了位置,就必须重新校正。
⑤光圈(Iris):控制镜头进光量的多少。
可手动或自动调节。
有f/1.4,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关(C)等档级。
曝光控制:根据不同拍摄现场的光线情况,调整曝光量。
(这是我们调整光圈的主要目的)自动光圈:可以通过镜头内的测光系统根据现场的平均亮度值,光圈或大或小地自动进行曝光控制。
使用条件:明暗反差不大、光比较小手动光圈:可以不受环境光线的影响将光圈固定在我们所需要的档次上。
电视摄像复习资料
![电视摄像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11990326edb6f1aff001f4e.png)
电视摄像复习一、技术部分1、摄像机基本组成:大多数摄像机主要由光学系统、电路系统和机械系统三大系统组成。
光学系统部分:镜头、滤色镜、分光系统。
电路系统部分:信号接收、处理和控制部分机械系统主要包括录像机部分。
摄像机机身部分的主要构成:内部光学系统、摄像器件、欲放电路、信号处理、电子快门、信号编码、信号记录、视频反送,信号输出处理等多个部分。
2、摄像机基本原理光学成像原理(镜头、光圈、快门)、光电转换原理、磁记录原理3、摄像机操作色温:表示光源光谱成分的标志,单位为开尔文(K).对于某种金属体,当它处于绝对零度时,该金属黑体为绝对黑体,不发出任何辐射的光,我们将其色温定为0K,温度每增高1度,色温就增加1K。
当对该绝对金属加热时,随着温度升高到某一温度时,舞台的颜色开始呈现出红—浅红—橙黄—白—蓝白—蓝,这样逐渐变化的状态。
如果某光源的光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呈现的光色相同,那么,我们就将黑体当时的绝对温度称为光源的色温。
色表:人眼直接观察所看到的光源颜色。
显色性:光源照射到物体上所呈现出的客观效果。
如果各色物体受某光源照射的效果和标准光源照射时一样,则认为该光源的显色性好(显色指数高)。
白平衡调整:在电视摄像中,白平衡调整是控制画面色调主要方法。
白平衡是摄像机的一种技术状态。
调白平衡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使摄像机处于白平衡状态,还可以通过调黑白平衡的方法,破坏摄像机的白平衡,达到主观偏色的目的。
调黑白平衡有三个步骤:首先选对合适的滤色镜(进行粗调);第二,检查光圈是否在自动位置,白平衡钮选择A或B(不能选择P);第三,对准一张白纸或其它白色物体,搬动调白开关,等录像器出现OK!(白平衡完毕),再调黑平衡,如不调黑平衡画面暗处将会偏色、反差减弱。
黑白平衡调整是控制画面色调的主要方法。
调黑白平衡是个技术技巧问题,也是一个创作手段。
不同调白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色调效果。
光圈:快门:变焦:聚焦:二、艺术部分1、景别的划分及其造型功能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电视摄像考试题库及答案
![电视摄像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32995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9.png)
电视摄像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是()。
A. 光学成像B. 电子成像C. 机械成像D. 数字成像答案:A2. 电视摄像中,景深是指()。
A. 被摄物体的清晰范围B. 摄像机的光圈大小C. 摄像机的焦距D. 摄像机的快门速度答案:A3. 在电视摄像中,曝光过度会导致画面()。
A. 过亮B. 过暗C. 色彩失真D. 动态范围不足答案:A4. 电视摄像中,三脚架的主要作用是()。
A. 增加摄像机重量B. 稳定摄像机C. 改变摄像机高度D. 保护摄像机答案:B5. 电视摄像中,白平衡的调整是为了()。
A. 增加画面亮度B. 减少画面噪点C. 校正色彩偏差D. 提高画面对比度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1. 电视摄像中,影响画面曝光的因素包括()。
A. 光圈大小B. 快门速度C. 感光度D. 镜头焦距答案:A、B、C2. 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画面的景深()。
A. 光圈大小B. 焦距长短C. 拍摄距离D. 摄像机品牌答案:A、B、C3. 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些操作可以提高画面的稳定性()。
A. 使用三脚架B. 增加摄像机重量C. 使用防抖功能D. 手持摄像机答案:A、C4. 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画面的色彩()。
A. 光源色温B. 摄像机白平衡设置C. 摄像机色彩饱和度设置D. 摄像机品牌答案:A、B、C三、判断题1. 电视摄像中,光圈越大,景深越深。
()答案:×(光圈越大,景深越浅)2. 电视摄像中,快门速度越快,画面越亮。
()答案:×(快门速度越快,画面越暗)3. 电视摄像中,使用三脚架可以完全消除画面抖动。
()答案:×(使用三脚架可以减少画面抖动,但不能完全消除)4. 电视摄像中,白平衡的调整不会影响画面的亮度。
()答案:√5. 电视摄像中,焦距越长,景深越深。
()答案:×(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四、简答题1. 简述电视摄像中光圈的作用及其对画面的影响。
电视摄像复习资料
![电视摄像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3763bea6294dd88d0d26ba2.png)
1.电视画面的涵义是由摄像机拍摄而成,在电视屏幕上显示而成的图像。
技术上:电视画面是一种电子枪扫描屏幕显现出的光点。
艺术上:是电视工作者认识生活、表现生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体现。
摄像机:是记录从开机到关机一个连续的整体片段,具有时、空两层概念。
2.电视画面的作用(1)是电视节目造型语言的基本因素,基本组成单位,是摄像成果的体现。
(2)电视画面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潜能。
(3)电视画面既表现节目内容和形式。
(4)电视画面有即时的视觉反馈能力。
(5)电视画面是电视片结构、连接的载体和主干。
是一个视听结合的信息结构,包括光线色彩和活动影像可视的复合体。
(6)电视画面体现了多种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兼容和优化的信息传播。
(7)电视画面兼负多种信息通道,具有最大的单位时空信息容量。
1.框架结构的涵义电视屏幕的横竖构架,对画面造型产生一种规范,它与平面造型共同制约着电视画面的外在形式。
所以,称电视画面是框架结构。
、两种构图观点之一:封闭式构图3、两种构图观点之二:开放式构图4.框架的作用(1)框架可对被摄景物作不同范围的截取,构成不同电视景别。
(2)有了框架可构成被摄景物在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及景物与框架之间的不同格局。
(3) 框架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基体。
(观众的视觉活动是参照这一框架进行的,所谓画面内物体是否平衡都是与框架的对比中形成的)(4) 框架提供了画面运动的参考依据。
二、电视画面的时间形态1.电视画面时间电视中一个画面或一个镜头,实际放映时间;画面所表现的时间;观众主观感觉的时间。
第四节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什么样的画面才算是合格的呢?如何才能拍摄出优美的电视画面呢?对摄像工作者而言,根据节目的主题及创作要求,根据工作环境和现场情况的,择善而“拍”、择优而“摄”,是拍摄出合格画面的最基本方法。
一、所拍摄画面应达到的要求第一,画面的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
第二,画面的光色还原要力求真实、准确。
第三,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
电视摄影复习资料
![电视摄影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36a5f7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75.png)
一、技术部分1、摄像机基本组成①大多数的摄像机主要都是由光学系统、机械系统三大系统组成;②光学系统部分:镜头、滤色镜和分光系统;是依据光学原理所构成的摄像器件,一般包括光学镜头、滤色镜片和光的分色系统三个部分组成;③电路系统部分:信号接收、处理和控制部分;机械系统主要包括录像机部分;2、摄像机基本原理,光学成像原理镜头、光圈、快门、光电转换原理、磁记录原理①光学镜头是摄像机拾取图像的第一和最重要的器件;滤色片则对通过镜头所拾得的光像作颜色的预矫正处理;分光系统则是将进入镜头的外来光分解为RGB三个基色光像;1镜头的光学特性①焦距Focal Length平行的直射光线穿过透镜后在另一边的光轴上汇聚成一点,这个点称为焦点;从焦点至镜头中心的距离为该镜头的焦距,单位是毫米;②视场角Angular Field of View从镜头主平面中心向视线方向的两边边缘所张的角,就叫视场角;视场角是影响景别的重要因素;而影响视场角的因素则包括:焦距与CCD尺寸;③变焦距镜头Zoom Lens变焦距镜头是一种可连续变换焦距的镜头,它由多组透镜组片构成;镜头的变焦距功能可以使摄像机不移动位置就能取得预想的视野范围;④调焦Focus调焦也称为聚焦;调整焦点的结果是,光线通过摄像机后能准确地会聚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上,从而获得轮廓清晰的景物图像;⑤可变光阑Iris, Aperture, Diaphragm可变光阑又称光圈,它的原理同照相机;⑥景深Depth of Field摄像机在拍摄时,能获得清晰影像的前后距离就是“景深”;2变焦距镜头调整3滤色系统所谓滤色就是对由镜头所拾得的光学图像进行颜色的预矫正处理;4分色系统为了使摄像机能对外来光进行方便而有效的电子化处理,必须将外来的白光进行分色,分解为红、绿、蓝三个基色光;常见的分光系统有两种:平面镜分光系统和棱镜分光系统;光电转换原理①分光:由于一束普通的光可以分离成三束基本的原色光,通过调配红、绿、蓝三种原色光的比例,也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各种颜色的光;因而,要把光信号转换成电子信号,摄像机就要把常见的白光分离成三原色的三束光线来进行处理;摄像机中常见的光学分光装置包括分色镜系统、分光棱镜等;②成像:摄像机的成像装置能把光学信号转变为电子信号,常见的成像装置有两种:摄像管和电荷耦合装置CCD3、摄像机操作:色温、色表、显色性、白平衡调整、光圈、快门、变焦、聚焦①色温是表示光源光谱成分的标志,单位为开尔文;自然界中的光主要是复色光,一般使用色温来标明其构成成分;对于某种金属黑体,当它处于绝对零度时,该金属黑体为绝对黑体,不发出任何辐射的光,我们将其色温定为0K;温度每升高1度,色温就增加1K;当对该绝对黑体加热时,随着温度升高到某一温度时,物体的颜色开始呈现出红->浅红->橙黄->白->蓝白->蓝,这样逐渐变化的状态;如果某光源的光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呈现的光色相同,那么,我们就将黑体当时的绝对温度称为光源的色温;②白色平衡White Balance,简称WB在景物光像中,任何一种颜色都可分解为红、绿、蓝三个基色,但在摄像系统中如果这个信号分量可能得不到相同的放大量,所拍摄出来的画面就可能偏离景物本来的颜色;白平衡调整方法:手动调整白平衡;自动调整白平衡;预置白平衡;自动白平衡跟踪③自动聚焦的缺点:1主体突然进入画面,焦点发生变化,导致画面一虚一实;2自动聚焦点中画面中央,这对构图产生影响3对于透明、低照度景物很难聚焦准确;④变焦焦距变化所带来的一些影响1焦距对透视感的影响标准焦距镜头所表现出来的透视感和人眼感觉类似;长焦距镜头,会使画面透视感减弱;压缩纵向空间,物体的纵向运动速度减弱;广角镜头时会使透视感加强;加强纵向运动速度2焦距对画面畸变的影响广角镜头会夸张凸凹起伏的特征,从而造成画面的畸变;如摄影中的鱼眼镜头;3焦距对画面稳定性的影响长焦拍摄的画面更不易稳定,而用广角镜头拍摄时,抖动对画面的稳定性影响不大;4焦距对画面清晰度的影响长焦拍摄时,由于距离主体较远,光线必须要穿过更多的空气层,这会导致画面不如广角拍摄的清晰⑤电子快门SHUTTER摄像机的快门速度大多固定为一个定值——1/50秒;利用电子技术在时间上控制CCD芯片上电荷的产生与转移,从而得到"快门"效果;⑥摄像机操作:1开机预热;通过调焦使景物图象清晰;2色温片的选择;不同场合或不同性质的光源进行正确的选择,保证色彩摄录正确;3光圈控制;为保证摄像机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下拍摄景物图像达到正确曝光;4聚焦;目的是使被摄景物的图像最清晰;5变焦控制;是为了画面的推拉或景物的变换;6注意做好黑/白平衡、中心重合的调整,确保图像的质量;二、艺术部分1、景别的划分及其造型功能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远景: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画面的景别,是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1画面注重对场景整体、宏观的表现,反映景物的全貌,力求在一个画面空间内表现出景物和事件的空间规模、气势和环境等方面的视觉信息,同时交代事件和环境、人物和场景之间的关系;2远景景别中,人物被处理成占空间很小的视觉形象,被完全"物化"了;叙事上:远景用于交待事件发生地点和空间环境;表现上:远景侧重于气氛的渲染,抒发"辽阔"的情感;●全景:表现人物全身或者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在全景画面中,被摄物体的全貌或者被摄人物的全身被完整的表现出来,同时保留了较大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使观众对画面所表现的事物、场景有一个系统的认识;1画面视觉效果分析表明,在全景中,被摄主体与环境在视觉关系上是相当的;2全景是对拍摄场景的全面描述;叙事上:全景常位于段落的开端或结尾,对整个场景中各个镜头的方向和位置进行限制;表现上:远景和全景有时候被成为交代镜头●中景:指摄取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大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可以完整的表现出人物上半身最为活跃和明显的手臂活动;中景使观众看到人物膝部以上的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1中景画面中环境空间降到了次要位置;2中景画面空间更紧凑,有利于表现人物的视线、动作线、人与人或者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线等,具有较强的画面结构和人物交流特征;3中景画面中被摄主体的内部结构相对远景和全景要清晰,成为画面的主要表现内容;叙事上:在有情节的场景中,近景常作为叙事性描写;表现上:表现人物之间的交流;●近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或具有主要功能和作用的物体局部的画面;1近景拍摄由于受景深和拍摄范围的限制,人物的头部成为观众注意的焦点,视觉效果比较鲜明、强烈;2通常近景画面景深较小,环境的视觉感比较弱,画面趋于单一;3近景画面常由较长焦距的光学镜头拍摄,画面中地平线基本消失,空间透视不明显;叙事上:近景可用于展示人物内心状态、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上:具有一定的指向性;●特写特写是表现人物肩部以上或者被摄主体细节的画面;1特写画面通常描绘事物最有价值的细部或者人物最有表现力的面部,排除一切多余形象,画面内容单一;2特写最大的特点是避免框架;3环境已经被完全排斥;●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摄像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二是摄像机所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三是对于主体的纵深调度场面调度电视景别的作用1景别的变化带来视点的变化;即通过摄像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2景别的变化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的因素之一;3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被摄主体的范围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形画面内容表达、主题诉求和信息传递的不同侧重和各自意蕴;2、运动摄像手段及其特征①推又称推镜头;①推镜头具有明确的主体目标②推摄过程中由于景别不断发生变化,被摄主体由小变大,周围环境由大变小,因此有连续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③由于推镜头使画面框架处于运动之中,直接形成了画面外部的运动节奏,因此推镜头速度的快慢还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 ④推镜头还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运动速度感,②拉又称拉镜头;它可以表示作者由近而远逐渐展示场景的意图,也可表示处于运动状态的人渐渐远去的视觉效果;①拉镜头有利于表现主体和主体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②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的想象和猜测③可以通过纵向空间上的画面形成对比、反衬、或比喻等效果④拉镜头时使景别连续变化,由小景别向大景别过渡,有连续后退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⑤拉镜头的内部节奏由紧到松,与推镜头相比较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同时由于画面表现空间的扩展反衬出主体的远离和缩小,从视觉感受上来说,往往有一种退出感、凝结感和结束感;③摇也称摇摄、摇镜头;①可以突破电视画面框架的局限,利用摄影机的运动将画面向四周扩展放大视野,包容了更多的视觉信息②能够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的两个主体的内在联系,也可通过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主体,通过摇摄将它们连接起来,表示某种暗喻、对比、并列、因果关系,③可通过摇出后面的物体对前面的物体的进一步说明来规范观众的思路;④还便于表现运动主体的动态、动势、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④移又称作移动镜头、移动摄影;可代表人物处于运动中的主观视线,也可表达作者特殊的创作意图;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⑤跟又称跟拍或跟镜头;①它可以表示人物处于动态的主观视线,也可造成观众的身临其境感;②被摄对像在画框中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背景环境则始终处在变化中;③被摄对象在画框中的位置相对稳定,画面对主体表现的景别也相对稳定⑥升降又称升降镜头;①能强化画内空间的视觉深度感,引发高度感和气势感,因此常常被用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②可以在一个镜头中用固定的焦点和固定的景别对各个局部进行准确的再现③升降镜头视点的升高,视野的扩大,可以表现出某点在某面中的位置;同样,视点的降低和视野的缩小能够反映出某面中某点的情况;④升降镜头从低至高或从高至低的运动过程中,可以在同一镜头中完成不同形象主体的转换⑦旋转又称旋转摄影或旋转镜头;它常代表人物处在旋转状态的主观视线,或晕眩的主观感受,或旋转的动体,或表现特定的情绪和气氛;可以把横摇和垂直摇摄对空间的再现在一个镜头里表现出来,同时展现出空间的广度和高度,制造特殊的气氛,如模仿醉汉状态等;此外,现在有很多音乐电视作品中,也大胆使用一些造型新颖独特的旋转摄影,以获取视觉上的冲击力和吸引力;⑧甩又称甩镜头;甩镜头给观众的感受仿佛直接从第一个镜头跳入第二个镜头,而实际前后两个镜头是连续拍摄的;甩镜头一般作为快速转换场景的技巧使用,有时也可代替人物视线快速移动;3、电视构图的含义如果不是从景物的位置出发来考虑,而直接从内容的角度出发,则可以把电视画面的构成分为主体、陪体和环境三大部分;其中,环境又可具体分为前景、后景和背景三部分;4、趣味中心、像势●趣味中心,指一般规律中观众最容易看到的地方;最典型的有画面的几何中心、黄金分割点、九宫格的交叉点;①几何中心构图画面的几何中心是画幅两条对角线的交点;还被称之为"死点";虽然,它不是最吸引视线的位置;但是它的画面寓意有宁静、平衡、固定、呆板、尊严、中心;②黄金分割③九宫格构图中心位置:稳定,庄重,权威;边缘位置:渺小,被排斥,无能为力, 受屈辱;上方位置:物体小,有被拉出画的感觉物体大,有面积产生的重量感向下倾轧;下方位置:人处在下方,受压迫,压抑的感觉;●像势,指单个影像或某一影像群体作用于整个镜头画面的力;一般来说,决定某一景物或景物群体在画面中像势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体积、重量、大小、形状、色彩、影调、动静、数量以及生理属性等;5、构图的形式构图的种类:1静态构图和动态构图静态构图是用固定镜头拍摄相对静止的对象;在一个镜头内只表现一种构图形式如黄金分割、三角形分割等构图方式;画面的构图中心是观看者的视觉中心或兴奋中心;由于静态构图的画面框架是静止的,拍摄对象也是相对静止的,较少有人为加工的痕迹,它所表现的是封闭的电视空间和相对静止的时间概念;静态构图让观众有充足的时间观看画面内容,画面中被摄物体的静止形态适合观众清楚辨认;静态构图体现出静止的观看方式,体现出一定的现场感和客观性;静态构图通过展示被摄主体静止时的神态、状况,使观众容易进入被摄主体的内心深处;静态构图可以表现出画面的独特意境,比一般镜头更具有象征性和写意性;动态构图是用静止或运动镜头拍摄相对运动或静止的拍摄对象,也就是造型元素和造型结构发生连续性变化的一种构图形式,它是电视、电影摄像所特有的,也是最基本的构图形式之一;动态构图常被用于长镜头或综合运动镜头之中;动态构图能起到交代环境、突出主题、刻画细节、阐明对象间关系等作用,故能更吸引观众注意力;动态构图由于画面结构的变化,会影响观众对画面内部构图元素的注意程度,调整观众视线,具有一定的指向作用;动态构图能形成鲜明和多变的画面节奏,产生复杂的心理暗示;动态构图能使物体之间、镜头之间产生更多的联系,使镜头内容更具有联系性和连贯性;动态构图表现手法:推、拉、摇、移、跟、升降、甩……摄像师要根据运动变化的特点去组织镜头内容;2单构图和多构图一个镜头中,只表现一种构图组合形式,其间不发生结构变化的构图形式即为单构图;多构图主要指不经过外部组接,而只通过画面内部蒙太奇,或借助被摄对象与摄像机位置关系的调度,或运用光线明暗变化、焦点虚实变化、前后景变化等手法,来形成画面结构连续或间断地改变的构图形式3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所谓封闭式构图即要求画面的形式均衡、和谐、完整,同时内容也应在一幅画面中完整地得到体现;开放式构图则是由法国新浪潮派电影理论家基于——电影画面应该是一扇窗口,这样的观点提出的;封闭式构图与开放式构图的区别大致可以从这么几个方面进行比较;首先,就主体的处理来看,封闭式构图通常把主体放在几何中心或趣味中心的位置,而开放式构图则会把主体放在非中心的位置,甚至故意放在边角位置,它更注重的是整个屏幕空间的表意功能,而不是单纯依靠主体;其次,从构图处理的完整性来看,封闭式构图追求完整性构图,遵循各种构图规律,而开放式构图则力图打破一切构图规律,甚至故意通过不完整的构图来表现某些特定的含义;再次,从均衡性的处理来看,封闭式构图竭力追求画面的均衡、和谐,画面具有强大的稳定感,而开放式构图则努力追求不平衡的表现,追求动感、夸张、怪异的表现效果;6、从光源的性质上看,光源的分类及其造型特点光的质量:可以分为柔光和硬光;柔光的光源比较分散,方向性较弱,画面的布光效果比较均匀和谐,光效比较柔和自然,画面区域分布比较模糊,适宜表现欢快、自然、明亮的气氛和情绪;硬光光源比较集中,有明显的方向性,画面的布光不均匀,画面区域分割明显,光效比较强烈,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适宜表现紧张、恐惧、焦虑等气氛;7、从光线的方向看,光线的分类及其造型特点光的方向:可以分为前置光、侧光、背光、底光、顶光等;①前置光:可防止多余的或干扰性的阴影,减少物体表面不必要的造型,还可使被摄物投射出很长的阴影;但也会使造型平面化,易产生一种僵化呆板的印象;②侧光:使被拍摄物层次分明、对比突出,反差比较明显,具有一种严峻感;③背光:又称逆光,来自被拍摄物的背后,可造成剪影的效果,并使物体从背景中突出出来;④底光:光线来自物体的下方,使被拍摄物有被扭曲变形感,常用来表达恐惧或狰狞的效果;⑤顶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上方;景物的水平照度小于垂直面照度,亮度间距大,缺乏中间层次,往往使场面具有一种呆滞、单调的效果,多用于丑化人物、制造恐怖;8、从造型上看,造型光的类型及特点,1主光:又称为塑型光,是刻画人物和表现环境的主要光线;不管其方向如何,应在各种光线中占统治地位,是画面中最引人注目的光线;2辅助光:又称为副光,是用以补充主光照明的光线;辅助光一般多是无阴影的软光,用以减弱主光的生硬粗糙的阴影,减低受光面和背光面的反差,提高暗部影像的造型表现力;通常主光和辅助光的光比决定了被摄对象的影调反差,控制和调整主光与辅助光的光比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3环境光:环境光又叫背景光,是指专用以照明背景和环境的光线;环境光主要是通过环境光线所构成的背景光调与被摄主体形成某种映衬和对比,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环境光除烘托主要被摄对象外,还有表现特定环境、时间或造成某种特殊气氛和影调等作用;4轮廓光:轮廓光是使被摄对象产生明亮边缘的光线;其主要任务是勾画和突出被摄对象富有表现力的轮廓形式;由于轮廓光是从被摄对象背后或侧后方向照射过来的,因此具有逆光的光线效果;轮廓光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和美化效果,但这种美化表现手段不宜滥用,特别是在纪实性影片和节目中更应慎用,否则会给人以虚假的感觉;5眼神光:眼神光是使主体人物眼球上产生光斑的光线;它能使人物目光炯炯有神、明亮而又活跃;眼神光主要在人物的近景和特写景别中才有明显的效果,而在大景别画面中难以引入注意;主要用于新闻播音和谈话节目;在纪实性节目中使用眼神光会使人感到画面中人为的修饰性;6修饰光:修饰光是指用以修饰被摄对象某一细部的光线;当主光、辅助光和照度等定之后,在被摄对象布光仍不理想的地方,用适当光线予以修饰;例如:提高人物服饰某个部位的亮度;打亮人物身上某个装饰物勋章、耳环、项链等;修饰主光与辅助光之间的过渡影调等等;修饰光可以使被摄对象整体形象更加悦目,局部形象更显特点,更富有造型表现力;9、理解电视摄像是一种动态造型艺术①电视摄像不仅要通过连续的记录和多视角的表现,在电视屏幕上呈现出物体的运动过程,更要通过摄像机的运动产生多变的景别和角度、多变的空间和层次,形成多变的审美效果和逼真运动的视听感受;②被摄主体的运动本身就具有无限的、永恒的视觉美感和造型意义;运动是电视艺术的本质;电视画面除了表现运动的物体形成画面内部的运动外,还可以通过摄像机的运动形成画面外部的运动;摄像机运动,可以突破画面的平面造型局限;运动摄像能够直接表现纵向空间,同时景别和角度不断变化,能够表现背景空间的不断变化;●运动是电视摄像最重要的造型元素,是电视画面的一种造型艺术;通常把电视摄像的运动造型因素大体上分为这样三个方面:被摄主体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以及融合了各种运动的综合运动;●"静态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艺术家情感的艺术形式",而电视摄影也是表现社会生活和艺术家情感的艺术形式,但是其是用动态影像的方式来表现,所以说是动态造型艺术. 1被摄主体的运动被摄主体的运动包括:运动的主体和主体的运动;运动形成了一定的运动速度和运动节奏;被摄主体的运动是场面调度和运动摄像的内在依据及外在表现;2摄像机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是摄像者发挥创造性、施展艺术才华的重要手段,是影响观众视点和心理反应的主观介入方式;摄像机的运动是电视画面外部运动的主要因素,它分为:直接运动和间接运动蒙太奇组接3综合运动从广义上说,电视画面的综合运动包括电视画面表现的一切运动形式,涵盖了画内运动和画外运动的所有方面,诸如被摄对象的运动、摄像机的运动、由剪辑形成的画面运动等;而狭义的综合运动,则是指在一个镜头之内,把推、拉、摇、移、跟、升降、变焦距等多种运动摄像方式,不同程度地、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画面拍摄10、轴线、越轴、三角形原理三角形原理当拍摄双个人交流场景时,在他们之间有一条无形的关系轴线,也称关系线;在关系线的一侧可以选择三个顶端位置,这三个顶端构成一个底边与关系线相平行的三角形;摄像机的机位可以设置在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端位置上,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三角形机位布局,这就是镜头调度的三角形原理,又称为三角形布局;由于关系轴线有两侧,所以围绕两个被摄人物和一条关系轴线,能够形成两个三角形面局;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在实际拍摄时,编摄人员围绕被摄对象进行镜头调度时,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电视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摄像机要在轴线一侧180度之内的区域设置机位、安排角度、调度景别,这即是摄像师处理镜头调度必须遵守的"轴线规则";越轴:是指摄像机越过原先轴线一侧,到轴线另一区域进行拍摄,即为越轴;1用摄像机的平行角度或共同视轴角度,画面中的运动对象的方向将完全相同;2在轴线一侧设置两个互为反拍的机位,画面中运动对象方向一致,但其正背、远近不同3当镜头光轴与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合一时,在画面中无左右方向的变化,只有动体沿镜头光轴的远近的变化和正背变化;。
电视摄像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电视摄像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7e4f2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c.png)
电视摄像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电视摄像机的成像原理是什么?A. 电子管成像B. CCD成像C. CMOS成像D. 激光成像答案:C. CMOS成像2. 以下哪种镜头适用于拍摄风景?A. 标准镜头B. 长焦镜头C. 广角镜头D. 超广角镜头答案:C. 广角镜头3. 在电视摄像中,曝光过度会导致以下哪种情况?A. 画面过亮B. 画面过暗C. 画面色彩失真D. 画面模糊答案:A. 画面过亮4. 以下哪种白平衡模式适用于拍摄室内场景?A. 自动白平衡B. 阳光白平衡C. 阴天白平衡D. 荧光白平衡答案:D. 荧光白平衡5. 以下哪种镜头适用于拍摄人物特写?A. 标准镜头B. 长焦镜头C. 广角镜头D. 超广角镜头答案:B. 长焦镜头6. 以下哪种电视摄像技巧能增强画面的动态感?A. 推拉镜头B. 转向镜头C. 跟踪镜头D. 摇镜头答案:C. 跟踪镜头7. 在电视摄像中,以下哪种镜头焦距范围被称为标准焦距?A. 24mm-70mmB. 50mm-85mmC. 70mm-200mmD. 100mm-300mm答案:B. 50mm-85mm8. 以下哪种电视摄像技巧能突出主体?A. 景深控制B. 曝光控制C. 镜头运动D. 色彩搭配答案:A. 景深控制9. 以下哪种电视摄像技巧能表现空间感?A. 推拉镜头B. 转向镜头C. 跟踪镜头D. 摇镜头答案:D. 摇镜头10. 以下哪种电视摄像技巧能表现时间感?A. 推拉镜头B. 转向镜头C. 跟踪镜头D. 慢动作镜头答案:D. 慢动作镜头二、填空题1. 电视摄像机的成像原理是______成像。
答案:CMOS2. 电视摄像中,曝光过度会导致画面过______。
答案:亮3. 在电视摄像中,以下哪种镜头焦距范围被称为标准焦距:______。
答案:50mm-85mm4. 电视摄像技巧中,以下哪种技巧能增强画面的动态感:______。
答案:跟踪镜头5. 以下哪种电视摄像技巧能突出主体:______。
电视摄影复习总结
![电视摄影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acbfe119e8b8f67c1cb931.png)
电视摄影复习资料一、填空(10’)二、简答(8’×4)三、操作设计题:分镜头剧本四、论述(15’)·考试复习要点:1、摄像机基本工作原理:把来自镜头的光线,经过分光棱镜之后,被分解为红、绿、蓝三种光影像,分别投射在三个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并转化为相应的红、绿、蓝三种电信号。
再对三基色信号进行技术处理,转换成全电视信号,并直接记录储存在磁带(或其他储存介质)上。
2、摄录一体电视摄像机主要由光学系统、光电转换系统、视频信号处理系统、录像系统四大部件组成。
摄像机的光学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变焦距镜头镜组、分色装置、色温滤色片。
3、色温值与光色成分的关系:光的色温值越高,光的冷调越强,蓝光的成分越多光的色温值越低,光的暖调越强,红光的成分越多。
4、摄像机种类(按节目制作方式分):ENG (Electronic News Gathing ):电子新闻采集一般为便携式的。
适用于复杂多变的环境。
体积轻便,工作稳定性强,自动化程度较高。
EFP(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电子现场制作一般也是便携式的。
需要的摄像机附件齐全,体积较小。
ESP(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电子演播室制作图像质量最好,机身沉重,需要支撑系统。
机位固定。
所配备的其他辅助器件多,造价也最为昂贵5、自动白平衡调整:为了正确还原光色何为“白平衡”:摄像机拍摄一个为标准白色物体时,摄像机的分色装置和光电转换系统产生出相对应的红、绿、蓝三种基色光。
只要三基色信号幅度相等,能在电视荧光屏上还原出标准的白色,这种现象叫做“白平衡”。
怎样进行白平衡调整:①粗调(色温校正)依据环境的色温值,正确选择不同的色温滤色片,对摄像机白平衡进行大范围的调整。
②精调(对标准白色物体后)使用摄像机的自动白平衡调整开关,对白平衡进行精确调节。
6、自动增益调整:①增益:指放大电信号。
单位是分贝,用dB表示。
《电视摄像》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电视摄像》期末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a8ad471a26925c52cc5bf44.png)
《电视摄像》期中考试复习资料1、摄像机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各有什么作用?摄像机由镜头、光电转换系统、录像系统和音频系统等几大系统组成。
镜头、机身、寻像器、电源、话筒、电缆和适配器2、谈一谈摄像机的分类方法及其类别,如按用途分、按摄像器件分、按摄像器件数量分、按记录格式分、按外形分等等。
用途:广播级、业务级、家用级器件:CCD电荷耦合器件CMOS互补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格式:DVCPRO 、Dvcam、数字Betacam 、Digital-s和DV标清录像机格式在民用级别里有DV格式,在索尼的专业级别里面有DVCAM格式,在松下设备里有DVCPRO格式。
高清级别里面,民用级别有HDV和DVCHD格式,索尼里面有HDCAM,松下里面有Dvcpro HD和A VCCAM格式,JVC里面有ProHD格式。
3、摄像机的调试工作有哪些?怎样做?白平衡调试白平衡就是R=G=B1.光圈调到自动2.选择合适的滤镜3.对准一张白纸或其它白色物体,搬动调白开关,等录像器出现OK!(白平衡完毕),再调黑平衡,如不调黑平衡画面暗处将会偏色、反差减弱。
黑白平衡调整是控制画面色调的主要方法。
调黑白平衡是个技术技巧问题,也是一个创作手段。
不同调白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色调效果。
4. 松下AG-DVC180B MC摄像机ATW表示自动跟踪白平衡、GAIN表示增益、EJECT表示开仓、ND FILTER表示滤镜、SHUTTER表示电子快门5、摄像机的拍摄姿势及其要领、拍摄注意事项有哪些?“稳定高于一切”(1)无论用何种姿势拍摄,都要保持放松状态,不能采取似站非站、似蹲非蹲的姿势。
(2)无论用何种姿势拍摄,都要注意屏气。
科学的屏气方式是深呼吸,然后呼出部分空气,在开始屏气。
(3)优先选用广角镜头拍摄。
(4)无论用何种姿势拍摄,都要尽量降低身体重心。
(5)当持机运动拍摄时,尽量以上身的扭曲、移动代替全身的运动。
扭曲和移动身体拍摄,要先从扭曲姿势难度大的动作开始拍摄,以端正滋事、容易控制的动作结束拍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电视画面1.电视画面的特性:纪录现实时空、传递真实时空、完成信息传达、构筑影像时空、推进叙事进程、完成形象塑造、形成美学意味。
2.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a.表现具象:电视画面认识具体形象有特殊优势;电视画面以准确、细致,全面再现人物的神态、情绪、动作,以及景物的形状和色彩变化;通过形象表述思想、传递情感,用形象说话。
b.表现运动:记录运动、表现运动是影视艺术的特有功能,它能表现运动姿态、速度、节奏,以及运动的全过程;画面再现的是运动形象,表现的是形象的运动;通过主体与环境、动静、速度,方向对比突出主体的运动;突破了绘画、图片等造型艺术发展空间。
c.运动表现:指摄像机运动所造成的框架运动。
框架的运动造成框架内景物在画面上的运动:位移、景别,方向角度的变化;不定点的运动摄像不断改变画面的内容。
3.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信息传达的要求(准确有效地传达信息);画面稳定的要求(要做到稳、平、准、匀、清、缓);美学原则的要求①、电视画面的时空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
②、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力求真实、准确。
③、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
④、注意同期声的采录。
4.电视画面的构成要素:主体、陪体、前景、后景、背景、留白等5.主体:是指画面当中被拍摄的主要对象,是镜头主要思想的表现者,在画面中起到主导作用,也是画面的视觉重点,是电视画面存在的基本条件。
主体在画面当中是表达内容的中心,是画面结构的中心,也是画面趣味的中心。
画面主体是反映内容与主题的主要载体。
6.前景(作用):①、帮助主体表达主题、交待内容。
②、表现时间概念、季节特征、地方色彩。
③、强化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④、均衡构图和美化画面。
⑤、形成象征意义或暗寓色彩。
⑥、在运动摄像中,增强节奏感和韵律感。
7.背景:背景可以发挥出环境表现的功能,丰富画面内容,对主体起烘托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增加画面的景物层次,拓展画面的纵深空间,并且能够通过色彩、影调等视觉元素均衡视觉画面构图、美化画面。
背景在内容上表现为点名主体所在的客观环境、地理位置及时代气息;在表现形式上,则体现为利用色调和空间来衬托主体展现的环境,积极发挥线条和机构的影响。
第二章摄像机应用基础1.摄像机的种类a.按用途划分:广播级摄像机、专业级摄像机、家用摄像机b.按清晰度划分:标准清晰度摄像机、高清晰度摄像机2.摄像机的组成:镜头、寻像器、话筒、机身、附件3.摄像机的性能指标(应用):信噪比、分解力、灵敏度4.拍摄的基本要领:稳、准、平、匀、清、缓5.常见的音频格式:W A V格式、MP3格式、WMA格式、OGG格式、APE格式6.镜头的含义a.广义是指由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
b.狭义是指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的拍摄记录下来的一个片断,该片断在时间和空间上没有被切断得感觉。
7.寻像器的作用:在拍摄前可作为摄像取景用;在拍摄中可作为监视器用;用摄像机进行放像操作时,它可作为监视器使用;显示摄像机的工作状态或显示警告信息等。
①取景构图②显示摄像机的工作状态③显示各种报警信息④聚焦、光圈的准确与否是通过寻象器观察。
8.话筒的作用:用于拍摄时拾取现场声音。
9.话筒的性能指标a.灵敏度:是表明话筒声电转换效率的指标。
单位以分贝值表示,早期分贝用dBm和dBV 表示。
现在的分贝则以单位dBμ表示。
话筒的灵敏度越高,表示其对微弱信号的拾取能力越强。
b.最大输入声压级:是话筒所能承受的达到0.5%总谐波失真的最大声压级的度量。
其限定了话筒与声源间的距离。
c.最大输出电平:是指话筒在最大输入声压级下的输出电平。
其决定了与话筒相连的音频处理设备(如调音台)的输入工作电平。
d.效率响应e.阻抗:是指负载匹配时话筒的输出电压与电流之比值。
10.机身:摄像器件、视频处理系统、存储装置、功能开关与调整面板、输出接口。
11.附件:电源系统、遥控器、支撑装置12.CMOS的作用:实现光电转换13.3CCD的含义:一台摄像机使用了三片电荷耦合器件。
14.台式摄像机——供演播室(ESP)和转播车用。
便携式摄像机——电子现场制作(EFP)用摄像机、电子新闻采访(ENG)用摄像机15.摄像机的工作原理:摄像机是利用三基色原理,通过光学系统,将劲舞的彩色光像分解为三幅单色光像,然后由摄像器件完成光电转换,并经过视频通道进行校正、处理、编码后形成所需的复合信号、分量信号等。
16.稳:就是指拍摄出的画面要保持稳定。
拍摄出稳定的画面是对摄像人员最基本的要求。
a.使用三脚架:固定在三脚架的云台上,以保证画面的稳定。
根据摄像人员的身高,调节好三脚架的高低和水平。
在拍摄中应尽量使用三脚架。
b.徒手拍摄:分为肩扛姿势和怀抱姿势肩扛姿势:站姿——肩扛摄像机正对拍摄物,两脚自然分开,重心在两脚中间。
右肩扛摄像机右手把在扶手上,并操作电动变焦以及录像机的启停。
左手放在聚焦环上进行聚焦操作,同时左手也作为支撑点,右眼贴近寻像器,进行取景和构图。
跪姿——单腿或双腿跪立拍摄。
摄像机放在肩上,左、右手的分工同站姿。
通常用于低角度拍摄的场合,如被摄小朋友的活动。
怀抱姿势:将摄像机用右手抱在胸前,左手穿过镜头下方去握住调焦杆进行拍摄。
如镜头不长,可做一次深呼吸后屏住气,直到录完这个镜头。
在摇射时,要事先做好起幅、落幅的构图工作,并调整好双脚的位置。
如果周围有固定物,身体可靠在上面。
多用广角镜头,少用长焦镜头。
17.准:狭义指构图要准。
广义指拍摄对象、范围、起幅落幅、镜头运动、景深运用、焦点变化、画面表达内容、镜头用光、色彩还原等的准确。
拍摄运动物体时,画面要跟准主体,落幅要准,否则会给观众以歧异(如领导人的拍摄等)拍摄时画面的构图要准确。
熟能生巧,加强基本功训练,如运动中的构图调整、光圈调整、焦点调整等,假如不成功,而时间允许,应重拍。
画面准确再现景物的真实色彩,即白平衡调整准确。
18.平:拍摄的画面应横平竖直,与地平线平行,特殊需要除外;肩扛拍摄中以摄像机的寻像器边框为准;用三角架拍摄时以架上的水平仪调整水平为准19.匀:运动镜头的速率应匀,不能忽快忽慢,推、拉、摇、移等技巧都应匀速,镜头的起、落幅应缓慢,不能太快,中间必须是匀速的。
特殊场合、特殊需求除外。
20.缓:其一是指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之间应该有缓冲过程。
其二是运动镜头应注意舒缓轻柔,有运动的依据,使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拍摄过程。
21.清:是内容所要求的清晰程度。
电视画面首先应清晰到内容所要求的程度,有时内容要求某个画面模糊到一定程度,以表达某种气氛。
保证画面清晰的操作要领有两个:其一是注意拍摄场景的照度。
其二是练好手动聚焦的基本功第三章摄像机位选择与取景1.拍摄角度(拍摄三要素):拍摄高度、拍摄方向、拍摄距离2.景别概念:是指通过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其表现的主体在整个电视画面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一是景别是电视画面造型的手段,意味着只有通过镜头拍摄的画面才有景别可言,也意味着控制景别的手段在于镜头;二是景别是主体在整个电视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这意味着主体的面积大小是考量景别的主要参照。
类别及作用:远景:a.远景画面呈现的视野开阔,包括的景物范围大,画面容量也大。
b.远景通过画面所呈现的极开阔的空间和壮观的场面,将观众的观点拉向远处,从一定距离对事件的整体及所处的环境加以表现。
c.以景物为主题的远景画面还具有借景抒情的意味。
d.在电视片中作为开篇或结尾画面。
展示巨大空间,交代地点环境;表现宽广场面,展示雄伟气势;描写景物使之富有意境诗意,抒发感情。
全景:a.表现一个事物或场景的全貌。
b.通过对人物形体动作的展现,体现人物内心与情感的心理状态。
c.为人物、情节提供特定的环境。
中景(叙事性最强):a.展现人物动作与故事情节。
b.展现主体内部最富有表现力的结构线。
近景:a.近景是表现人物面部神态和情绪、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景别。
b.近景画面拉近被摄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容易产生一种交流感。
c.近景充分利用画面空间,近距离地表现物体富有意义的局部。
特写:a.通过排除一切多余形象来突出事物最有价值的部分,强化观众对所表现的形象的认识。
b.描写事物细节,突出事物的细节特征,从而达到透视事物的深层,揭示事物本质的目的。
c.将画面内情绪向画面外推出。
d.通过割裂被摄物体局部与整体的联系调动观众的想象,创造悬念。
3.下巴以上大特写、肩部以上特写、胸部以上近景、腰部以上中近景、膝盖以上中景。
4.景深:是指通过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在画面纵深的关系内,其影像清晰的范围。
5.景深的形成和三个因素有关:光圈(A)、焦距(B)、物距(C)。
三者关系:a.当B、C不变,A较大,通光量较大时,景深较小(浅);A较小,通光量较小时,景深较大(深)。
b.当A、C不变,B越长,画面纵深关系上清晰的范围越小,景深越小;B越短,画面纵深关系上清晰地范围越大,景深越大。
c.当A、B不变,C越大,景深越大,C越小,景深越小。
6.拍摄高度:平拍(新闻工作)、俯瞰、俯拍、仰拍、7.拍摄方向:正面拍摄(新闻)、侧面拍摄、背面拍摄第四章固定镜头与运动镜头的拍摄1.固定镜头:也称固定画面,是和运动镜头相比较而言的。
机位、光轴、焦距三固定,是拍摄固定镜头的前提条件。
固定镜头的核心,是画面框架静止不动。
2.固定镜头的表现力:有利于表现画面中各要素及其空间关系;具有突出表现细节的作用;强化画面内的动感;营造镜头的运动感。
3.固定镜头的局限:视域区受到画面框架的限制;固定画面难以表现复杂的环境和空间;固定镜头不适合表现纪实感的内容;固定镜头难以表现较为复杂的运动场景。
4.固定镜头的拍摄要求:“稳”“平”为固定镜头最基本的拍摄要领;通过捕捉动感因素来增强画面的活力;要注意画面纵深方向上的表现;注重固定画面构图;拍摄固定镜头时要有编辑意识,注意镜头内在的连贯性。
5.运动镜头的分类:推、拉、摇、移、转、跟、复合运动镜头6.推:是指利用光学变焦镜头扩大焦距来达到画面由大景别持续向小景别变化效果的一种运动镜头。
a.特征:在推摄的过程中造成画面框架向前运动,画面表现的视点前移,镜头形成一种较大景别向较小景别递进的过程;推镜头分为起幅、推进、落幅三个部分;随着镜头向前推进,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由小变大,由不清晰、所占比例较小到逐渐清晰、所占比例较大,甚至充满画面。
b.表现力:突出细节和重点;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推镜头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恰当地运用推镜头,还可以增强或减弱运动物体的动感;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一些带有晃动感的推镜头,还可以模拟物体前进的过程,带有主观的意味。
c.拍摄要求:推镜头要有起幅、推进、落幅三个过程,其中重点在落幅上;在推进过程中,画面构图应始终让主体处于画面结构的中心位置;镜头推进速度要与画面内的情绪和节奏相一致;在移动机位的推镜头中,画面焦点要随着机位与被摄主体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