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呼吸作用反应式高考生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点汇总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f5ee4f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c.png)
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高考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如下:1、呼吸作用的本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不一定需要氧气,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有氧呼吸的反应式:,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原料是糖类等,产物是丙酮酸、氢、 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进行,原料是丙酮酸和水,产物是 C02 、ATP 、氢,第三阶段在线粒体进行,原料是氢和氧,产物是水、 ATP ,第一、二阶段的共同产物是氢、 ATP,三个阶段的共同产物是 ATP 。
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能量 2870 KJ,可用于生命活动的有1161 KJ( 38molATP),以热能散失 1709 KJ,无氧呼吸产生的可利用能量是 61.08 KJ( 2 molATP),1molATP水解后放出能量 30.54 KJ 。
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
2、氧气:氧气充足,则无氧呼吸将受抑制;氧气不足,则有氧呼吸将会减弱或受抑制。
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
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
4、CO2:环境CO2浓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
5、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1、作物栽培时,要有适当措施保证根的正常呼吸,如疏松土壤等。
2、粮油种子贮藏时,要风干、降温,降低氧气含量,则能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
3、水果、蔬菜保鲜时,要低温或降低氧气含量及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抑制呼吸作用。
6、光合作用的的探究历程①、1648年海尔蒙脱(比利时),把一棵2.3kg的柳树苗种植在一桶90.8kg 的土壤中,然后只用雨水浇灌而不供给任何其他物质,5年后柳树增重到76.7kg,而土壤只减轻了57g。
高考呼吸作用知识点
![高考呼吸作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375da2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2c.png)
高考呼吸作用知识点呼吸作为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在高考中是一个常见的考查点。
了解并掌握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点,对于高考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就高考呼吸作用的知识点进行介绍和总结,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应对高考。
一、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和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通过氧气的供应,与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进行氧化反应,从而产生能量、释放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
1.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在缺氧条件下,细胞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产生能量、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它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糖酵解、酸性环境下的异路框中德系呼吸和正常呼吸。
2. 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在缺乏氧气的条件下,细胞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反应,在不产生水的情况下释放能量,产生乳酸或酒精的过程。
二、高考重点考查的呼吸作用知识点1. 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物质的扩散实现气体交换。
氧气进入体内通过呼吸道到达肺泡,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再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细胞。
而二氧化碳则相反,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经血液运输到肺泡再被排出体外。
2. 呼吸调节机制人体的呼吸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而进行调节,主要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神经调节分为主动和被动调节,主动调节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被动调节则是呼吸中枢对血氧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敏感性反应。
体液调节主要通过血液中的pH值和钙离子浓度来调节呼吸。
3.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呼吸系统主要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等组织和器官。
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同时还具有过滤、加湿、调节温度和声音形成等作用。
4. 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有哮喘、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考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内容在高考中常常出现在相关的题目中。
三、高考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1. 注意理解题目要求在高考中,关于呼吸作用的题目可能涉及到呼吸过程、气体交换、呼吸调节、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内容。
生物呼吸作用高三知识点
![生物呼吸作用高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b9d2c7b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a.png)
生物呼吸作用高三知识点生物呼吸作用是生物体通过氧气与有机物质之间的化合反应,产生能量并释放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它是维持生物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环节,对于高三生物学习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三生物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点。
一、呼吸器官与呼吸机制1. 哺乳动物的呼吸器官: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
2. 人类的呼吸机制:吸气时肺腔内压力降低,气体通过气管、支气管进入肺。
呼气时肺腔内压力增加,气体被排出体外。
3. 气体交换:在肺泡中进行,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则反之。
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1. 有氧呼吸:在氧气供给充足的情况下进行,产生大量能量和水、二氧化碳。
2. 无氧呼吸:在氧气供给不足的情况下进行,能量产生较少,乳酸等物质会在肌肉中积累。
三、呼吸作用的反应方程式有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无氧呼吸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 → 乳酸或乙醇 + 能量四、呼吸作用与能量的释放1. 能量的释放:在有氧呼吸中,通过细胞色素酶体内呼吸链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三磷酸腺苷(ATP)。
2. ATP的作用:提供细胞进行各种代谢活动所需的化学能。
五、呼吸调节机制1. 呼吸中枢:由延髓呼吸中枢和大脑皮层呼吸中枢组成,调控呼吸的深浅和频率。
2. 氧气浓度的调节:通过化学感受器检测血液中氧气浓度的变化,调节呼吸的深浅和频率。
3. pH值的调节:通过化学和神经感受器检测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调节呼吸的深浅和频率。
六、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1. 运动量:运动时需消耗更多的氧气和能量。
2. 温度:低温下呼吸频率增加,以增加体内能量产生,保持温度稳定。
3. 年龄和生长发育:年幼时,呼吸系统还未完全发育,需要更多能量进行生长。
七、呼吸作用与健康1. 健康影响呼吸作用:吸烟、空气污染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呼吸道的健康,降低呼吸作用效率。
2. 运动提高呼吸系统功能: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呼吸肌肉,改善肺功能和氧气利用效率。
呼吸作用知识点高考
![呼吸作用知识点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b42ca65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c6.png)
呼吸作用知识点高考呼吸作用是生物体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通过呼吸作用,我们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是人体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基本功能之一。
在高考中,呼吸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
一、呼吸器官呼吸作用主要依靠呼吸器官来完成。
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当我们吸入空气时,它首先通过鼻腔,然后经过喉咙进入气管,再分别进入左右支气管,最后到达肺部。
在肺部,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中,而二氧化碳则通过血液传递到肺泡,随后通过呼出排出体外。
二、呼吸过程呼吸作用可以分为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阶段。
外呼吸是指我们吸入的空气进入肺部,与血液中的红细胞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
内呼吸是指氧气通过血液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细胞,同时从细胞中收集二氧化碳的过程。
外呼吸中,氧气从高浓度处(空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中,在血红蛋白的帮助下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进入肺泡,经过呼出排出体外。
内呼吸中,氧合血红蛋白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细胞,通过与细胞内的线粒体进行气体交换,释放出能量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随后通过血液运回肺部,然后通过呼出排出体外。
三、呼吸控制呼吸作用的调节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其中脑干的延髓是呼吸中枢的关键部分。
延髓通过监测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水平来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延髓会促使呼吸加深加快,以便将二氧化碳尽快排出体外。
此外,呼吸作用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运动、身体姿势和情绪等。
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时,呼吸会更加频繁和深吸,以满足身体更多的氧气需求。
而在情绪激动或紧张时,呼吸也会变得急促。
四、呼吸作用与健康呼吸作用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
良好的呼吸习惯可以提高氧气的吸收效率,促进新陈代谢和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
而不良的呼吸习惯,如浅呼吸或经常憋气,可能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
知识点5:光合、呼吸液滴的移动--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笔记
![知识点5:光合、呼吸液滴的移动--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013ae9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14.png)
光能 叶绿体 酶 酶 酶 笔记5:液滴的移动问题1.光合作用的反应简式:CO 2+H 2O (CH 2O)+O 2 或6CO 2+12H 2O C 6H 12O 6+6O 2+6H 2O2.呼吸作用的类型及反应式: ①有氧呼吸: C 6H 12O 6 +6O 2 +6H 2O 6CO 2 + 12H 2O + 能量 ②无氧呼吸: A.产物为酒精: C 6H 12O 6 2C 2H 5OH + 2CO 2 + 少量能量 B.产物为乳酸: C 6H 12O 6 2C 3H 6O 3 + 少量能量3.测定呼吸类型,假设呼吸底物都为葡萄糖。
①装置图如下:②实验试剂分析。
A.装置一、二中试剂的作用:NaOH 溶液吸收 CO 2 (装置一中没有CO 2分子,只考虑O 2体积的变化),清水作为 对照 。
B.在利用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的条件下,装置二中有氧呼吸气体体积 不变 ,无氧呼吸气体体积 增加 。
③实验原理:释放的CO 2量与O 2吸收量的差值。
有氧呼吸吸收O 2和释放CO 2的量相等,多释放的CO 2来源于无氧呼吸。
为了测定真实呼吸情况应只测定一种气体的变化情况,为此往往采用NaOH 或KOH 溶液吸收掉呼吸作用产生的CO 2。
④实验结果分析:⑤呼吸类型的判断:在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的情况下,CO 2释放量和O 2消耗量是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重要依据,总结如下:气体变化特点判断方法 举例 无CO 2产生,不消耗O 2只进行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装置一、二气体体积均不变 马铃薯块茎的无氧呼吸 有CO 2产生,不消耗O 2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装置一气体体积不变,二增大 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耗O 2量=产生CO 2量只进行有氧呼吸,装置一气体体积减小,二不变 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 耗O 2量<产生CO 2量 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装置一气体体积减小,二增大 酵母菌在不同O 2条件下的细胞呼吸 ⑥测定呼吸作用的速率A.呼吸速率是呼吸作用强弱的指标以单位时间内O 2的消耗量或CO 2的释放量(有机物的分解速率)为指标。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考点总结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b1c506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a.png)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考点总结高考生物考题中,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是常常涉及的重要概念。
下面是对两个考点的总结:一、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的一种代谢现象,主要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生物体在充分供氧的情况下进行的呼吸作用,可分为三个阶段:糖解(糖原的分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糖解:将葡萄糖分子分解成两个三碳的丙酮酸,然后通过有机酸分解成乙醇。
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2ADP+2Pi→2C3H6O3+2ATPKrebs循环:乙醇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醛酸,最终释放出二氧化碳。
反应方程式为:2C3H6O3 + 9ADP + 9Pi + 6NAD+ + 6FAD → 6CO2 +6C2H4O2 + 9ATP + 6NADH + 6FADH2氧化磷酸化:乙醛酸被氧化成乙酸,并通过线粒体呼吸链最终生成水。
反应方程式为:6C2H4O2+24ADP+24Pi+18O2→12CO2+12H2O+24ATP2.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在缺氧的情况下进行的呼吸作用,主要产生能量的方式为乳酸发酵和乙酸发酵。
乳酸发酵:糖在肌肉中发酵产生乳酸,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2ADP+2Pi→2C3H6O3+2ATP乙酸发酵:细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转化为乙酸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6H12O6+2ADP+2Pi→2C2H5OH+2CO2+2ATP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葡萄糖)的过程。
1.光化学反应:光能被吸收,激发叶绿素a的电子,产生高能电子;水分子被光解,产生氧气和两个氢离子。
反应方程式为:光能+2H2O→2H++1/2O22.光合糖合成反应:高能电子通过光合色素系统传递,最终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葡萄糖。
反应方程式为:6CO2+18ATP+12NADPH+12H+→C6H12O6+18ADP+18Pi+12NADP++6H2O 值得注意的是,光合作用不仅出现在植物中,还出现在一些浮游植物和光合细菌中。
高三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三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63a375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27.png)
高三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高三阶段是学生们备战高考的冲刺阶段,而生物学科中的呼吸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理解呼吸作用的原理和相关概念对于高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三生物学中的呼吸作用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提炼,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1.呼吸作用简介呼吸作用是生物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持细胞内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呼吸作用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过程。
2.外呼吸外呼吸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发生在肺部。
外呼吸过程中,氧气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相互扩散,进入血液中。
同时,二氧化碳从血液中经过相反的扩散过程排出体外。
3.内呼吸内呼吸是指在细胞内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线粒体内。
在内呼吸过程中,细胞内的有机物经过氧化代谢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同时,氧气与线粒体内的酶反应,参与有机物的氧化代谢。
4.呼吸速率和容积呼吸速率和容积是衡量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
呼吸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呼吸的次数,一般以次/分钟为单位。
呼吸容积指的是每次呼吸所进出的气体量,常用的呼吸容积有肺活量、呼气量、潮气量等。
5.呼吸调节呼吸作用的调节主要由呼吸中枢和化学调节机制完成。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的延髓和桥脑内,通过感受化学和机械刺激,调节呼吸节律和深度。
化学调节机制主要通过感受动脉血液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通过负反馈调节呼吸的深浅和速率。
6.呼吸作用与其他生理过程的关系呼吸作用与其他生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呼吸作用与心血管系统相互作用,血液中输送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与心脏的供血和循环密切相关。
此外,呼吸还与能量代谢、体温调节、排泄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
7.呼吸作用的误区在学习呼吸作用的过程中,有一些常见的误区需要引起注意。
例如,有些人认为呼吸氧气可以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和抵抗力,然而,实际上进入血液的氧气只有一小部分被身体利用,大部分被呼出体外。
总结:高三阶段学生要合理安排时间,把握重点知识点的学习和总结。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点知识整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3d7dc379ec3a87c24128c468.png)
高中生物重点知识整理〔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过程1、有氧呼吸阶段场所物质变化产能情况A阶段—酶C6H1206 ----------- ►—内酮酸+_[H]+ 能______ 能量第二阶段------------一一一酶一“2 内酮酸+6H2O ------ ►_C02+_[H]+ 能______ 能量第三阶段—酶24[H]+6O 2 -------- ►_H2O+能量______ 能量、—一,、…一酶▼总反响式及物质转移:C6H12O6+6H2O+6O2 ------------- ►6*2+3 20+能量2、无氧呼吸阶段场所物质变化产能情况A阶段________ 酶酒精发醉.C6H12.6 *C2H5OH+ _CO2+RI匕里___ ____ 酶乳酸发酵:C6H12O6 —+2C3H 6O3+能量量匕匕八目第二阶段量匕匕八目、Q浓度对细胞呼吸的影响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原理:温度:实质是通过影响的活性,进而影响呼吸作用.氧气浓度:当氧气浓度为0时,细胞进行 ,场所是在.当氧气浓度为0〜10叱间是,细胞进行和,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 作用增强, 作用减弱,场所是在、、.当氧气浓度大于或者等于10%寸,消失,此后只进行 ,但当氧气浓度到达一定值后,有氧呼吸强度不再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而增强. 当氧气浓度为C时,有机物消耗量 ,在该氧气浓度下储存瓜果蔬菜效果较好.水: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细胞含水量的增加,细胞呼吸作用.二氧化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细胞呼吸作用.三、细胞呼吸的能量变化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________ 〔内能〕中活泼的化学能ATP 的结构及其与 ADP 的相互转化:flOhwtOiATP 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 ,其中A 指的是 _____________, T 指的是 ___________ , P 指的是ATP 与ADP 阳相印簟化的条件、[场所、能量来源及去向要辨析清楚,此过程只有 M 作用为",其中A 指的是 指的是 可逆,O不可逆,股整个细螺质基鼠魁体、叶靴生雄需蟒位始作用其他$ .螭懒麟\ADP /戳、ATP注意:2.ATP 5Tp,从而使细胞中的 ATP 总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应,由于转化过程中的反响类型、所需酶、能量的来源和去路及反响场所都不完全相同,所以说能量是,但是物质是3 .ATP 的形成需要满足 4个条件:两种原料〔 成..另合成ATP 的过程有水生4 .ATP 的水解分为初步水解和彻底水解,其中初步水解只能断裂远离腺昔A 的高能磷酸键,而彻底水解那么可两个高能磷酸键同时断裂.5 .ATP 产生量与氧气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在无氧条件下,可通过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少量的增多,有氧呼吸明显增强,的限制条件可能是ATP 产生量随之增加,但当氧气供给量到达一定量之后,ATP,随着氧气量ATP 产生量不再增加,此时,等.,最宜存放.但是粮食,水果储存差异在含水量上,粮食要晒干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不 同 点场所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条件 _______ 和 _______产物 _______ 和 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 或 _______:能量_______ 能量_______ 能量相 同 点实质 分解 ____________ ,释放 __________联系第 _______ 阶段的场所及转变过程相同6 .不同生物无氧呼吸产物不同,其直接原因是催化反响的酶不同,根本原因是合成酶的基因不同7 .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是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有毒害作用, 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8 .二氧化碳的鉴定试剂及现象: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是无氧呼吸产生的乳.ATP ? 与ADP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注意:1.有.产生一定是有氧呼吸,有★当CO 释放总量最少时,生物呼吸作用最 入股,而水果要保证一定的湿度.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 可确定二氧化碳的多少; 澳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颜色变化为由 变 最后变为,根据 确定二氧化氮的多少.5.酒精的鉴定试剂及现象:酒精遇重铭酸钾溶液颜色变化为由 变为 〔 酸性条件〕练习题:一.判断1 .ATP 的组成元素为 C H 、Q M P,其中A 的含义是指腺喋吟,P 代表磷酸集团 〔〕2 .ATP 的结构简式为A-P~P~P,且远离腺昔的高能磷酸键易断裂也易形成〔〕 3 .ATP 、ADR 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等物质和结构中一定还核糖,而酶中一定不含核糖 〔〕 4 .植物根尖分生区产生 ATP 的细胞结构只有线粒体 〔〕 5 .叶绿体产生ATP 必须有光,线粒体产生 ATP 必须有氧 〔〕 6 .有光条件下只有叶绿体能产生ATP,有氧条件下只有线粒体能产生ATP〔〕 7 .无氧呼吸是不需消耗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响 〔〕 8 .水果储存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因呼吸作用引起的损失降到最小 〔〕 9 .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上〔〕 10 .人体剧烈运动时,CO2/O2> 1,即可在线粒体又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光与光合作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别离〞实验中滤纸条上色素分布叶绿体的结构决定了叶绿体的功能,含有光合作用的酶,所以叶绿体为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证实: 问题:1.海洋中藻类的分层现象,与植物中色素吸收光的颜色有什么关系?2.温室内有自然光照射的情况下,给植物补充哪些单色光对增产有利?且大棚蔬菜的薄膜颜色应为? 二、光合作用过程光能.CO 2+H 2O 时以" "(CH 2O)+O 2叶绿体含量排名:叶绿体中的色素叶绿体的结构,可分为外表和内部,外表为 酶,基粒由重叠而成,目的:叶绿素〔含量约占3/4〕 L 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b 〔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内部可分为 和 ,其上分布着色素和酶主要吸收: 蓝紫光和红光主要吸收: 蓝紫光,基质中含有DNF RNA—胡萝卜素:橙黄色4一叶黄素:黄色3 一叶绿素a :蓝绿色 1 一叶绿素b:黄绿色2总反响式:物质转移〔以生成葡萄糖为例〕:6CO2+12H2O …… M C6H12O6+6O2+6H2OI |叶绿体本*光合作用中光反响的的条件:、、、.场所:.物质变化:水一[H]+O2; ADP+Pi+能量一ATP 〔在酶的催化下〕能量变化:f光合作用中暗反响的条件:、、、.场所:.物质变化:CO2^一和; AT2 ADP+Pi+能量能量变化:一光反响与暗反响之间的联系:光反响为暗反响提供和,其中[H]既可作复原剂又可提供能量; 暗反响为光反响提供、.CO2中C进入C3但不进入C5,最后进入〔CH2O力,C5中的C不进入〔CH2O〕练习:1.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内囊体腔内. 〔〕2.光合作用需要的酶是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的. 〔〕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三、光照和CO浓度变化对植物细胞内G、G、[H]、ATP和Q及〔CH2O〕含量的影响及化能合成作用光合作用后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比拟本质:都是能将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区别:能量,光合作用为 ,而化能合成作用为.代表生物:光合作用为绿色植物,化能合成作用为硝化细菌等微生物.注:以上两类生物代谢类型都是 ,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都是.农业中松土的作用:1.可使硝化细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将更多的NH3转化成NO3-或者NO2-,提升肥效.2.增强根细胞的呼吸作用,有利于吸收有机物.四、专有名词辨析1、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强度〕:真正的光合作用强度.2、净光合作用速率〔强度〕:表现光合作用速率,可直接测得.衡量量:Q释放量、CO吸收量、有机物积累量.3、呼吸作用速率:衡量量:Q消耗量、CO产生量、有机物消耗量.五、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1、光照强度、光质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3、温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其实质是通过温度影响了 的活性.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得光合作用的速率减慢, 最正确温度为 的适宜温度.六、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别离注意问题:1.关键词与试剂的对应关系不能弄混淆 提区色素 --------- --------------------- 别离色素 --------- ---------------------2 .可用丙酮等有机溶剂代替无水乙醇提取色素,但丙酮有毒,研磨时需要采取举措预防丙酮挥发;也可用汽油代替层析液进行层析;可用其他的绿色叶片代替菠菜,但不能用大白菜等不含 的材料.光饱和点光合作用强度CO 2吸收 〔.2释放〕CO 2释放〔.吸光合作用强度等于 细胞呼吸强度〔光补偿点〕/ ~—►2、CO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一叶绿素七:黄绿色4 一胡萝卜素:管黄色3.色素提取液颜色呈淡绿色的原因分析:①研磨不够充分,色素未能充分提取出来.②称取绿叶过少或参加无水乙醇过多,色素浓度小.③未加碳酸钙或参加过少,色素分子局部被破坏.4.叶片颜色,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②最不吸收颜色光,反射回来,所以叶片呈现绿色.③叶片变黄,低温破坏了叶绿素,呈现了的颜色.④叶片变红,低温破坏了叶绿素,呈现了液泡中的颜色.5.明确叶黄素在滤纸条上的位置一一从上至下为第条,从下至上为6.实验原理:因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度不同而扩散速度不同.7.参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的作用:.O 2CO 2(3)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02\释放消耗O 2生吸收C02光合作用产生的 有机物一呼吸作 用消耗的有机物= 有机物的积累 光合作用产生的02一呼吸作用消 耗的02=02的释 放量呼吸作用产生的 C02一光合作用消 耗的002=002的 吸收量(4)02吸收消耗...02 1产生产生002增耗释放、002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关系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的[H ]不是同一种物质,光合作用中的[H ]既有复原性又能提供能量,而呼吸作用中的[H ]只做复原剂.其他知识整理一、高中生物反响式1、光合作用CO 2+H 2O4 〔CH 2O 〕+O 2叶绿体2、有氧吁吸C 6H 12O 6+6H 2O+6O 2 -------------- ►6CO 2+12H 2O+能量 3、酒精发酵C 6H 12.6 上*2c 2H 5OH+2CO 2+能量________酶4、乳酸发酵c 6H 12O 6 -------------- ►2C 3H 6O 3+能量 5、醋酸发酵C 2H 5OH+O 2 -------------- * CH 3COOH+H 2O二、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暗反响〕、高尔基体〔形成纤维素:单糖一多糖〕练习:例1、如下列图为在夏季晴朗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变化曲线,请观察后答复: ⑴曲线AB 段说明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⑵对于C 点,光合作用强度减弱的解释是:由于中午 使光合作用原料之一的 供给大量减少,以致 (1)黑暗(2) 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XO 2作用过大,叶片的气孔关闭, 不能与之结合,使光合作用强度 < 呼吸作用强度广生002箱耗T反响阶段植物体内的形成大为减少,进而使得光合作用的强度减弱.⑶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 ,以致光合作用反响产生的等减少,因而影响反应的进行.6 S 10 12 14 16时间点钟例2、图5-22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转换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答复:A€(1)图中A表示的过程为 ,其中生成的ATP所含化学能来自 =,这些ATP将用于= 中合成^.(2)图中B表示白过程为 ,在合成的葡萄糖中贮藏Q(3)图中C表示的过程为________ ,产生的ATP中储存的能量来自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这里产生的CO是在阶段形成的,产生的水是在阶段帚.(4)假设将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忽然停止光照,但充分供给CO,那么图中C3的含量将会.(5)10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能量—kJ ,其中有kJ 转移到ATP中.例3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下表(标准状态,单位:升)在充分光照条件下暗处15C25 C15C25 CCO减少量22. 444. 8一——CO增加量一11.222.4(1)在15c条件下,假设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那么5小时积累葡萄糖g,总共制造葡萄糖g.(2)如果一天有10小时充分光照,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如果光照时的温度为25C,黑暗时的温度为15C, 那么一昼夜积累葡萄糖g;如果光照和黑暗时的温度均为25C ,那么一昼夜积累葡萄糖g.(3)从以上计算可知,种在新疆地区的西瓜比种在吉首一带的甜,其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例4、下列图一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效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二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效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答复:且1 82淞度为1美旦8?浓度汾(L光照强度(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2)图一中的“ a〞点表示.(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4)e点与d点相比拟,e点时叶肉细胞中Q的含量;e点与f点相比拟,e点时叶肉细胞中G的含量.(填“高〞、“低〞、“根本一致〞)(5)增施农家肥可以提升光合效率的原因是.。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b7416c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8b.png)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高考生物中,呼吸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常常出现在考试中,成为考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
本文通过对呼吸知识点的总结,帮助考生理解、记忆和应用呼吸作用相关内容。
一、呼吸作用的定义呼吸是指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产生能量,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和水的生命过程。
二、呼吸作用的种类1.有氧呼吸需要氧气参与,产生大量ATP,并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一种氧化反应。
2.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参与,产生能量量小,生成乳酸或者酒精等代谢产物。
三、呼吸器官1.人类的呼吸器官人类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气管、肺等,呼吸器官中还有位于肺泡壁上的毛细血管网,负责血氧的吸收和供应。
2.植物的呼吸器官包括叶、茎、根等部位。
叶片是重要的呼吸器官,其气孔可以进行氧气进入、二氧化碳排出的工作。
四、呼吸过程人类的呼吸过程,分为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阶段:1.外呼吸指的是呼吸气体进入和离开肺部的过程,由气管、支气管、支气管末梢和肺泡共同组成。
气体在进出肺泡过程中,会发生气体交换,也就是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排出肺泡,同时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
2.内呼吸指的是在细胞中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由氧和葡萄糖在线粒体进行反应,在内呼吸中产生ATP能量,同时还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五、呼吸作用的调节呼吸作用的调节主要通过体内的神经和激素进行。
神经方面,呼吸中枢会受到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血液pH值的刺激,从而调节呼吸的频率和深度;激素方面,肾上腺素、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等激素也会对呼吸产生一定的影响。
六、常见疾病及预防1.哮喘哮喘是一种由于呼吸道狭窄而导致呼吸困难的疾病,其主要的预防方法为避免过于激烈的运动、避免吸入过多的尘埃和花粉等有害微粒。
2.肺炎肺炎是肺部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预防方法主要是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室内通风和人群过多的公共场所避免停留时间过久。
以上是关于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了解呼吸的种类、呼吸器官、呼吸过程和调节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呼吸作用相关知识,对于高考有很大的帮助。
高考生物的呼吸作用基本考点整理
![高考生物的呼吸作用基本考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3df88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17.png)
高考生物的呼吸作用基本考点整理
1.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呼吸道:包括鼻腔、口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等。
-呼吸肌:包括膈肌和肋间肌等,负责呼吸的运动。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
2.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
-外呼吸:指从外部环境中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内呼吸: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细胞内的交换过程。
3.呼吸过程中的气体运输
-气管和支气管:将空气输送到肺泡。
-肺泡:与肺毛细血管相交,发生气体交换。
-血液中的氧气:主要通过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方式运输。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大部分以碳酸氢盐的形式运输,部分以溶解态
或结合蛋白质的方式存在。
4.细胞呼吸
-有氧呼吸:指在细胞内进行的,需要氧气参与的氧化反应,产生大
量的能量(ATP)。
-无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进行,产生较少的能量,主要产物是乳酸。
5.神经调控和体液调节
-在运动、睡眠和情绪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下,神经系统会对呼
吸进行调控。
-体液调节机制包括血液pH值的调节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调节等。
6.呼吸相关的疾病和问题
-肺部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肺结核等。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指在睡眠中呼吸暂停或呼吸减少的现象。
-二氧化碳的排出问题:如呼吸性酸中毒等。
7.呼吸与环境变化的适应
-高原适应:人体适应高海拔环境的过程,主要包括增加呼吸深度和
心输出量等。
-游泳员肺/跑步者肺:长期从事有氧运动的人的肺功能会较普通人更好。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考点总结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考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de381e0b1c59eef9c7b474.png)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考点归纳一、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三阶段)和无氧呼吸(两阶段)本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1.有氧呼吸C6H12O6 + 6H2O + 6O2 酶6CO2 + 12H2O + 能量(利用1份葡萄糖、6份氧气生成6份二氧化碳)2.无氧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6H12O6酶2C3H6O3+少量能量C6H12O6酶2C2H5OH + 2CO2 + 少量能量(利用1份葡萄糖生成2份二氧化碳)【考点1】各阶段对应的场所、反应物、生成物例题1:下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图中物质c为[H],它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C.图中①②过程主要发生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早期,其中e为ATPD. ①④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其中物质a、d分别是丙酮酸和O2例题2:下列关于人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B.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分解的底物C.还原氢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D.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能产生ATP【考点2】判断哪种呼吸方式例题:如图为探究酵母菌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的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又进行无氧呼吸的是()A.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不移B.装置1中液滴左移,装置2中液滴右移C.装置1中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液滴右移D.装置1中液滴右移,装置2中液滴左移(补充: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无氧的环境下都能生存,常以它为例考察呼吸方式。
假设酵母菌两种呼吸方式都进行且两者消耗葡萄糖的量相等,则消耗O2:生成CO2 = 3:4,若生成CO2更多,则无氧呼吸强度更高,反之则低。
)【考点3】计算消耗物、生成物的量例题1:人体骨骼肌细胞分别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进行细胞呼吸,葡萄糖分解过程中产生的C02摩尔数与消耗的02摩尔数的比值分别是()A.等于1、小于1B. 等于1、大于1C. 小于1、小于1D. 等于1、等于1(补充:不同生物的无氧呼吸产物(1)产生乳酸的生物:高等动物(如人)、植物块根(如甘薯、甜菜)和块茎(马铃薯)、玉米胚、乳酸菌。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77830e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7.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高考生物中,呼吸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关于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一、呼吸的定义和基本过程1. 呼吸是指将氧气吸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
2. 呼吸的基本过程包括:吸气(将含有氧气的空气吸入体内)、氧气在肺泡与血液中的交换、运送和释放、细胞内的氧气与有机物质之间的交换以及二氧化碳的排出。
二、呼吸的解剖结构和呼吸器官1. 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2. 鼻腔:具有滤除空气中的尘埃、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作用。
3. 喉:空气通过喉进入气管。
4. 气管:连接喉和支气管,其内有软骨环支撑,以保持气管的通畅。
5. 支气管:分为左右两支,进一步分支形成支气管树,最后分为细支气管进入肺组织。
6. 肺:由肺泡组成,具有大量的毛细血管,用于实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三、呼吸的调节机制1. 在体内,呼吸由呼吸中枢通过神经来调节的。
2. 呼吸中枢位于延髓和脑桥中,分为呼气中枢和吸气中枢。
3. 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呼吸中枢调控呼吸的主要指标。
4. 当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呼吸中枢受到刺激,会增加呼吸动作以排出过多的二氧化碳。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呼吸的能量与有机物的关系1. 呼吸作用是细胞合成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途径。
2. 当氧气充足时,有机物在细胞内发生分解反应,产生能量。
3. 呼吸作用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五、呼吸与发酵的关系1. 呼吸和发酵都是生物体为了产生能量而进行的代谢过程。
2. 呼吸是利用氧气对有机物进行完全氧化,产生大量能量,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
3. 发酵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终产物根据类型不同而不同,可以是乳酸、酒精和二氧化碳等。
六、呼吸与健康的关系1. 健康的呼吸系统能够保证人体充足的氧气供应,排除体内的二氧化碳。
2. 吸烟、空气污染等不良的生活环境和习惯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
高一呼吸作用所有知识点
![高一呼吸作用所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2590d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a.png)
高一呼吸作用所有知识点呼吸作为生物体生存所必需的一项基本功能,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我们将深入学习呼吸作用的所有知识点,了解其过程、机制以及与其他生命活动的关系。
本文将以高一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点为主题,深入探讨它们的内涵和意义。
一、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呼吸作用是指通过呼吸器官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从而将氧气吸入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生物化学过程。
人类通过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等器官完成呼吸过程。
呼吸作用的目的是让细胞内的氧气与有机物发生反应,产生能源并生成二氧化碳。
二、呼吸作用过程与机制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内的氧气与有机物(通常是葡萄糖)发生反应,生成能量(三磷酸腺苷)和二氧化碳的过程。
这是一种高效的能量供应方式,可以使细胞获得大量的能量。
具体来说,有氧呼吸分为三个步骤:糖酵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2.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在缺氧的情况下,细胞内的氧气不足以满足有氧呼吸的需求,于是转而选择其他物质进行代谢产生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过程中,酵解产生大量乳酸,回馈到肝脏,经过乳酸的变化、参与新陈代谢进而再次参与酵解。
三、呼吸作用与其它生命活动的关系呼吸作用是细胞能量代谢的基础,与其他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1.运动与呼吸作用运动时,身体的能量需求增加,呼吸也会相应增加。
呼吸作用可为肌肉提供所需的氧气和能量物质,帮助肌肉维持正常的功能和运动。
2.感知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与感知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呼吸,我们能够感知到味道、气味、嗅觉以及通过鼻腔传入的许多信息。
3.生长与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长过程中能量代谢的基础,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能量物质。
同时,呼吸作用中产生的营养物质也是细胞生长所必需的。
四、呼吸作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呼吸作用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
正常的呼吸作用能够有效地供给身体氧气和能量,保持机体的正常代谢活动。
而不良的呼吸习惯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c8f565e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8.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总结呼吸作为生物体内能量供给的重要途径,是高中生物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下面通过总结的方式,将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梳理。
1. 呼吸作用的定义及分类: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食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呼吸作用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 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在有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能量的过程,产生能量、二氧化碳和水。
主要包括有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发生地点和过程。
2.1 有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C6H12O6 + 6O2 → 6CO2 + 6H2O + 能量(三磷酸腺苷)2.2 有氧呼吸的发生地点:有氧呼吸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
2.3 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包括三个阶段:糖解、Krebs循环、氧化磷酸化。
- 糖解(糖的分解):在胞质中将葡萄糖分解为两个三碳的酸,产生少量的ATP和NADH;- Krebs循环(三酸循环):在线粒体基质中,通过一系列反应将三碳酸产生的NADH、FADH2进一步分解,产生少量的ATP、CO2和更多的NADH、FADH2;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氧化磷酸化:在线粒体内膜的呼吸链中,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NADH和FADH2的能量转化为大量的ATP,同时生成水。
3. 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为能量的过程,产生能量、乳酸或酒精。
主要包括无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发生地点和过程。
3.1 无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C6H12O6 → 2乳酸(动物细胞)或 2乙醇 + 2CO2(酵母细胞和植物种子等微生物)3.2 无氧呼吸的发生地点:无氧呼吸主要发生在酵母细胞、植物种子和人体肌肉细胞等无线粒体的组织中。
3.3 无氧呼吸的过程:无氧呼吸分为两段:糖酵解和乳酸/酒精发酵。
- 糖酵解:在细胞质中将葡萄糖分解为两个三碳的酸,产生少量的 ATP 和NADH;- 乳酸/酒精发酵:乳酸发酵发生在动物肌肉细胞中,将产生的 NADH 还原为 NAD+,生成乳酸;乙醇发酵发生在酵母细胞等微生物中,还原副产品 NADH,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高三生物笔记 细胞呼吸 呼吸作用
![高三生物笔记 细胞呼吸 呼吸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fe620876c66137ee061911.png)
一、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一)细胞呼吸: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有氧呼吸(反应物主要是葡萄糖,脂肪,氨基酸也可以作为反应物)
第一阶段:C6H12O6 2C3H4O3(丙酮酸)+4[H] +少量能量(细胞质基质)
②植物:高度,种类,长势相同
第二步:设置变量(自变量)
第三步:在适宜且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养(培养一段时间)
第四步:观察(颜色变化、沉淀,测量某些指标),记录结果(衡量因变量的指标)
第五步: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5、实验的标题格式:
“探究……对……的影响”
6、探究温度对淀粉酶的活性的影响:
(1)这个实验不能用H2O2分解实验,
总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少量能量(225kJ)
C6H12O6 2C3H6O3+少量能量(196.65kJ,两个ATP)
发酵: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计算
先用O2的量进行计算
(二)酵母菌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糖类作为反应物) (兼性厌氧型)
(1)CO2>O,O2=O 只进行无氧呼吸
方法1、写出方法,主要步骤,实验观测指标
方法2、用箭头和关键词表示
2、酵母菌酿酒,先通气,后密封,其原理:先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3、花瓶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有利于吸收矿质元素
4、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细胞酒精中毒
5、慢跑:防止剧烈运动产生乳酸
高考生物的呼吸作用基本考点汇总
![高考生物的呼吸作用基本考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2808a5bdd3383c4ba4cd2dd.png)
高考生物的呼吸作用基本考点1.细胞呼吸的概念:细胞呼吸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或其他产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在理解细胞呼吸的定义时要注意以下问题:①生物体的呼吸作用过程是把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②该过程发生在机体的组织细胞内.而不是组织间隙;③细胞呼吸的产物为CO!或其他产物。
具体视细胞呼吸的类型而异;④细胞呼吸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2.细胞呼吸的特点:生物氧化与有机物在空气中的燃烧有相似之处.即都是消耗氧使有机物氧化.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两种氧化作用所释放出来的总能量也是相同的。
有机物在体外燃烧时.其中的碳和氢直接与氧化合.并骤然释放大量的能量,形成光和热.致使温度迅速上升。
而生物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是有机物经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由于有酶的催化作用.生物氧化能在比较温和的条件(如温度为常温、体液近似中性)下.和有水环境中进行.而且其能量也是逐步释放出来的.这样就不会使温度迅速上升而损害机体.同时使释放的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3.有氧呼吸的定义: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可用以下反应式表示:从以E可以看出有氧呼吸有如下特点:①有氧呼吸需要氧气。
氧气是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分解;②有氧呼吸能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
所谓的彻底氧化分解.是指把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③释放大量的能量。
由于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有机物分子化学键中贮存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所以释放大量的能量。
高考生物复习策略指导突出比较法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选择运用比较法,把课本中相关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并形成知识结构网络。
如,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帮助学生对教材中有联系的前后知识加以比较,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因此,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的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等,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法的学习。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c5db7c5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e.png)
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内非常重要的一个生理过程,它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地聊聊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
二、呼吸作用的类型1、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为:C₆H₁₂O₆+ 6O₂+ 6H₂O → 6CO₂+ 12H₂O +能量有氧呼吸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和少量的H,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H,同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2、无氧呼吸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无氧呼吸又分为两种类型:(1)酒精发酵:C₆H₁₂O₆ → 2C₂H₅OH + 2CO₂+少量能量(一般发生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2)乳酸发酵:C₆H₁₂O₆ → 2C₃H₆O₃+少量能量(一般发生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三、呼吸作用的意义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维持体温;另一部分则转移到 ATP 中,供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如物质的合成、细胞的分裂、肌肉的收缩等。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呼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如丙酮酸等,可以通过转氨基作用生成氨基酸,进而合成蛋白质;也可以转化为脂肪、磷脂等物质。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调节细胞内的酸碱度,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四、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作用的速率。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增强,呼吸作用加快;温度过高,酶会变性失活,呼吸作用受到抑制。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a4272a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1.png)
高中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总结生物呼吸是指生物体利用氧气氧化有机物质并释放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
它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代谢过程。
下面将从呼吸过程、呼吸器官、呼吸调节以及健康生活方式等几个方面总结高中生物呼吸作用的知识点。
一、呼吸过程1. 呼吸过程可分为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阶段。
外呼吸指的是气体的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和肺泡气体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内呼吸指的是细胞内发生的气体交换。
2. 外呼吸的过程可分为呼吸道、肺部和呼吸肌肉三个部分。
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和气管,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将进入的空气加热、湿润和过滤。
肺部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肌肉主要有膈肌和肋间肌,它们的收缩和放松使得胸腔容积的变化引起气体的吸入和排出。
3. 内呼吸是指在细胞内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在细胞与环境之间的交换。
氧气进入细胞后与葡萄糖产生反应,释放出能量和二氧化碳。
二、呼吸器官1. 鼻腔是呼吸道的入口,它的主要功能是加热、湿润和过滤空气。
鼻腔内有鼻毛和黏膜,它们起到过滤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的作用。
2. 喉位于鼻腔和气管之间,它的主要功能是连接上呼吸道和下消化道,起到空气和食物的分流作用。
喉里有一块软骨叫喉软骨,它能打开和关闭气道。
3. 气管是连接喉和支气管的管道,它的内部有环形软骨支撑,可以防止气管塌陷。
气管的分支形成两个支气管,再分支形成支气管树。
支气管内有纤毛和黏液,有助于排出空气中的杂质。
4. 肺是呼吸器官的主要部分,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
肺内有许多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泡壁薄且富有血管,便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三、呼吸调节1.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的延髓部分,它对呼吸进行调节和控制。
主要通过感受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变化来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
2. 神经因素和体液因素均可影响呼吸调节。
神经因素主要包括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的作用,体液因素主要指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
呼吸作用知识精华
![呼吸作用知识精华](https://img.taocdn.com/s3/m/2bc4c2bad1f34693daef3e3f.png)
呼吸作用知识精华一、含义,释放大量能量。
C6H12O6+6O2酶 6CO2+6H2O+能量 (大部分以热能散失)1 6 6 38mol ATP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反应式:C6H12O6 酶 2 CO2+2C2H5OH+能量(脂肪,蛋白质)ATP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 +能量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TP:直接能源物质,可转化成各种形式的能被生命活动利用。
)有氧呼吸的过程:注:无氧呼吸两个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酶不同,产物不同。
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
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装置图:有氧无氧(部分能量未释放储存在未分解的有机物中)①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②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③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4202666 H2O12二、典型图解1.原点:氧浓度为0,只进行无氧呼吸。
阴影:虽氧浓度增大,无氧呼吸的强度逐渐变弱。
(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解析:p点:无氧呼吸消失的点(该点对应的氧浓度下,无氧呼吸完全被抑制。
) O2吸收曲线:代表有氧呼吸的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
(相等)CO2释放曲线:代表总的呼吸作用CO2释放量。
(有氧+无氧)三、影响呼吸作用的主要外界因素温度(酶)O2/CO2浓度四、典例呼吸作用液滴移动的实验题解析液滴移动:代表瓶内气体变化。
若两种则为O2与 CO2变化的差值。
(如装置二)准确推断:瓶内几种气体在变化若一种一般为O2的变化量。
(如装置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呼吸作用反应式高考生物的呼吸作用知识
点汇总
生物的呼吸作用是高中生物学习中的重点内容,是日常考查与考试的重点内容。
下面WTT给大家带来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生物呼吸作用知识点
一、必记概念
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产生出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因此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2.无氧呼吸
一般是指细胞在无氧的条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为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发生的场所全部在中。
高等植物和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一般是而高等动物和人在剧烈运动时.包括少量的高等植物器官如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等无氧呼吸的反应式为。
1mol的葡萄糖在分解成乳酸以后.共放出的能量,其中有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二、基本语句1、有氧呼吸:①场所: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
②过程:第一阶段、(葡萄糖)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细胞质的基质);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6CO2+20[H]+少量能量(线粒体);第三阶段、24[H]+O2-12H2O+大量能量(线粒体)。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是由无氧呼吸进化而来):①场所:始终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丙酮酸)-C2H5OH(酒精)+CO2(或C3H6O3乳酸)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如水稻),(苹果、梨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和联系①场所: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
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
一、二、三阶段需不同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同酶。
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
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高38ATP)---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 中;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2ATP)--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
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4、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5、关于呼吸作用的计算规律是:①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1:3②产生同样数量的ATP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为19:1。
如果某生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如果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如果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两种呼吸都进行。
6、产生ATP的生理过程例如:有氧呼吸、光反应、无氧呼吸(暗反应不能产生)。
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叶绿体基粒(光反应)、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高考生物必备知识点
1.人脑由大脑、脑干和小脑组成。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由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小脑是重要的运动中枢,维持身体平衡。
2.在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但不是惟一作用,CO2、H+等也可起体液调节作用。
3.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血液中激素的含量可保持相对稳定。
4.激素调节中,对某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
5.人体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各种调控机制调节生命活动,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其中神经调节是主导地位。
6.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等组成。
人体的免疫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淋巴细胞。
7.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T淋巴细胞受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或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直接裂解靶细胞发挥细胞免疫作用。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既独自发挥作用,又相互配合。
8.HIV为一种逆转录病毒,它感染人体的途径多样,如经性接触、血液和血制品、母婴感染等,在我国,共用注射器具注射毒品是感染HIV的最主要途径。
HIV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9.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向光性的内因是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光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但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有光无光均可产生生长素;琼脂不能感光。
10.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只能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高考生物复习策略复习教学中不断总结近年高考的实验设计题,认为实验在高考中仍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复习时加强了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要求的专题研究,要求学生学会根据给出的条,自己设计实验合理科学的步骤。
如,给一定浓度的KNo3和洋葱等必要的材料器具请设计一个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实验。
要求学生在获得相应实验能力基础上来科学地设计实验步骤,以求得对实验原理、步骤、结果严密的结论。
这样的专题复习,更具有开放性,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更大的空间,让学生顺着题意发挥思维想象,进而得出相应的答案。
符合创新思维的要求和学生思维活动、认知水平,更有利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学中,应善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质疑思维不断深入,形成思维的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并指导学生对语言组织的逻辑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的培养。
课堂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比如,实验教学,教师应有计划、有步骤地从演示实验、教师指导下的验证性实验过渡到学生的自主性实验,进一步给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和材料的设计型实验;从教师指导下的实验现象观察、学会分析和解释现象,过渡到自己发现问题、讨论并解决问题。
在实验中让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独特见解的机会,进而为学生形成
创新思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长期的灌输式教学,使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养成了等、靠、背的“恶习”,学习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问题的方方面面。
综上所述,在学习生物高考大纲的基础上,突出能力的培养,在选择
题目时,立意于能力,注重学生对知识分析和运用,但有不忽略基础知识的复习,生物教学中始终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出发点,改变教法,消除了以满堂灌、简单地重复知识来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以题海战术来泯灭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的传统复习方法,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猜你感兴趣:
1.高考生物复习知识点归纳
2.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呼吸知识点总结
3.最全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4.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呼吸题型归纳总结
5.高考生物呼吸作用有关实验
6.高考生物知识点汇总赶紧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