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6-气温与降水

合集下载

2018年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天气与气候-文档资料

2018年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天气与气候-文档资料

2018年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天气与气候天气与气候1.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同一时刻,不是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风向及风力参见课本第45页图3.4。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一年中,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低,1月最高。

③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④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⑤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4.降水和降水的分布①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雾、露不是降水。

②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④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⑤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⑥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⑦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5.世界的气候①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②世界气候分布图参见课本第58页。

③赤道附近(热带雨林气候);两极地区(寒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⑤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⑥《地理图册》中的有关本节内容。

【总结】查字典地理网中考频道精心整理了2018年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天气与气候,可登录中考地理名师指点学习更多知识。

2018年中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 多变的天气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2018年中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   多变的天气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天气
气候
举例
风和日丽、阴云密布 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天气对人类活动的影 响很大,如:人们的 着装、工农业生产、 交通、旅游、军事等 方面
影响
考点3
气候与人类生活联系 考点2 密切,如:不同地区 的民居、饮食、生活 习惯不同
考点 2 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天气预报
1. 卫星云图:是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在卫
类型
雾霾 (1)对人类身体的影 生危害;
全球变暖 (1)海平面上升,低地被 的生活;
(2)对动植物的影响:动 导致其数量锐减
响:对人体的呼吸道产 淹,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 影响 (2)对交通的影响: 成交通事故
容易引起交通阻塞,造 植物无法适应全球变暖,
类型
雾霾
全球变暖
(1)减少污染气体的 (1)使用无氟冰箱,减少 排放,如禁止农业焚 治理 烧秸杆,采取集中供 树种草,改善下垫面 性质,减少扬尘; 对臭氧层的破坏;(2)减
(3)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 纬度因素 表现 海陆位置相同的地区,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Fra bibliotek影响因素
海陆因素
表现
13 高 于海洋,内 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陆地_____
陆地区高于沿海地区,冬季相反
14 降低 ;同纬度地区平原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_______
地形因素
的气温高于山地、高原的气温
人类活动
对空气质
人类活动会影响空气质量,如燃烧秸秆、 汽车尾气等均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量的影响
2. 大气污染与治理
类型
雾霾 由于汽车排放尾气
全球变暖 主要是人类活动中化石燃
料燃烧、汽车尾气排放等 二氧化碳 增多造 产生的②_________ 成的

中考地理气候知识点

中考地理气候知识点

中考地理气候知识点中考地理与气候知识点总结2018年中考地理气候知识点汇总(一)极地苔原气候:分布于北美北缘和亚欧大陆(南部与X热月10等温线的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连)、格陵兰海岸的一部分和北冰洋的几个岛屿;在南半球,它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

其特点是一年四季都是冬天,一年只有1 ~ 4个月月均气温在0~ 10之间,冬季寒冷漫长。

年降水量约200 ~ 300毫米,以降雪为主;地面上有永久冻土,只有地衣和苔藓等低等植物。

极地冰盖气候:它分布在极地及其邻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岛、北冰洋的几个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高原。

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

整个冬天都处于长夜状态。

虽然下半年是永昼,但阳光斜射,获得的热量较弱,所以气候常年寒冷,各月气温都在0以下。

南极洲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冷的大陆。

1967年,挪威人测得的绝对低温为-94.5,堪称世界“最冷极”。

地面大部分被厚厚的冰雪覆盖,而且有许多严重的风暴,这使得植物难以生长。

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南美洲和北美洲的科迪勒拉,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和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

随着地形的增加,气温、降水等气候因素发生垂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区结构。

不同的山区或高原具有不同的气候带结构,即同一山区或高原由于内部朝向、高度和位置的不同,往往具有不同的垂直气候带结构。

2018年中考地理气候知识点汇总(二)热带草原气候:高温和降水全年分为旱季和雨季。

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中美洲、南美洲和非洲,那里的南北纬度约为5 ~ 15度(其中一些可延伸至25度)。

其主要特征是:一是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运动和交替影响,一年的干湿季节明显。

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以赤道海洋气团为主,汇聚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到处都是茂密的高草灌木,夹杂着稀疏的树木,即稀树草原景观。

当受信风影响时,热带大陆气团盛行,干燥少雨,形成旱季,土壤干燥,草黄落叶。

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六上第三章第四课时气温降水课件

山东省淄博市备战2018年中考地理实战演练六上第三章第四课时气温降水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考点二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降水的变化
1.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此外,雾、露、霜等也属降水。___降_雨___是降水的主要形 式。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__雨__量__器___。
2.降水的季节变化 (1)表示:通常用各月 _降__水__量__柱__状__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 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2)类型:以下五幅图为北半球五地的降水量柱状图,反映 出世界不同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差异。

作为实验科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就要特别重视实验和观察,并在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思考来掌握科学的概念和规律,等等。
• 二、听文科课要注重在理解中记忆
• 文科多以记忆为主,比如政治,要注意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例,哪些是用观点解释社会现象。听历史课时,首先要弄清楚本节教材的主要观点,然 后,弄清教材为了说明这一观点引用了哪些史实,这些史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最后,也是关键的一环,看你是否真正弄懂观点与史料间 的关系。最好还能进一步思索:这些史料能不能充分说明观点?是否还可以补充新的史料?有无相反的史料证明原观点不正确。
3.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4.世界“雨极” _乞__拉__朋__齐__,形成原因:位于喜马拉雅山 脉的迎风坡。世界“干极” _阿__塔__卡__马__沙__漠__。
降水不是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降水除受纬度影响 外,还受到海陆以及地形的影响。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常与印度的水旱灾害结合考查。
考法 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判读 【考法解读】 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判断气温、 降水的特点及影响气温、降水不同的原因。 以选择题的形 式进行考查。
2(.1)世基界本气规温律分:布气规温律由低纬向高纬__递__减___。(受__纬__度___ 因素的影响)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__高___,海洋气温__低___; 冬季相反。(受 海__陆___因素的影响) (3)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 100米,气温约下降__0_._6__℃。(受 地形 因素的影响)

(人教通用)2018年中考地理总复习 五 天气与气候课件

(人教通用)2018年中考地理总复习 五 天气与气候课件
(2)同纬度地区,夏E季v陆al地ua气ti温on_高_o_n于__ly_.海洋,内陆地区气温 at_e高_d_于_w__i沿th海A地sp区o,se冬.S季lid相e反s f(or海.N陆E因T素3).5。Client Profile 5.2
(3)同纬C度op高y山rig、h高t 2原0地04区-2气0温11比A同sp纬o度se平P原ty地L区td气. 温低__,
_8__月最C高o,p_y_2r_i月gh最t 低20。04-2011 Aspose Pty Ltd.
(2)南半球气温,大陆上_1__月最高,_7__月最低;海洋上 _2_月最高,__8_月最低。
7.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1)气温大致____由__低__纬__向__高__纬__递__减_____(纬度因素)。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__温__和__湿___润__
温带大__陆___性_气候 冬冷夏热,干旱少雨
温度带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温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 长冬__严__寒__,短夏 _凉___爽__,降水集

Eva中lu于at夏io季n only.
ated withC寒气Ao带候pspy气)or候sige(h.S极tl2i地d0e0s_4终_f-_o2年_r0_严_1.N_1_寒E_A_Ts,p_3o长_.s_5e_冬_CP_无l_ti_ye夏_n_L,ttPd降r.水of稀il少e 5.2
(4)台C风o:p影yr响ig地ht区2不00适4-宜20_出_1_行1_A_、_s_出p__o海_s_e、__P海_t_y上__L作td业. 。
(5)雾、霾:不适宜_户__外_活动,出行时应注意交通安全。
4. 雾霾的治理措施 (1)__减__少__污__染__气__体__的__排__放____,如禁止焚烧秸秆,采取

2018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6 气温与降水

2018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6 气温与降水

2018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5气温和降水1.(2017·赤峰中考)“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现象中描述天气的是( )A.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B.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C.昨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D.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2017·天津中考)2017年4月4日是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祭奠活动日。

小强一家清明节期间回蓟州区老家扫墓踏青。

据此回答2~3题。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能准确反映该诗句天气状况的符号是( )3.小强一家扫墓祭奠最文明环保的方式是( )A.燃放大量烟火爆竹B.点烟酒摆放食品C.焚烧大量纸钱祭奠D.摆放适量鲜花缅怀4.(2017·怀化中考)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西风4级的是( )5.(2016·连云港中考)如图是某地气候统计图,由图可知该地所处的半球位置和五带位置分别是( )A.北半球、北温带B.南半球、南温带C.北半球、热带D.南半球、南寒带(2017·无锡中考)下图为四个不同纬度地点一年中的气温变化曲线,读图完成6~7题。

6.四地中气候最寒冷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7.造成四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8.(2017·呼和浩特中考)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图中a、b、c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且甲、乙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则此时正值( )A.旧金山气候温和多雨B.我国东部盛行东南季风C.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速度最快的时期9.(2017·龙东中考)被称为世界“雨极”的是( )A.火烧寮B.托克逊C.阿塔卡马D.乞拉朋齐(2017·桐城中考)下图表示我国某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 )A.25℃ B.-6℃ C.19℃ D.31℃11.该市降水集中于( )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次年2月12.(2017·衡阳中考)表示的降水类型是( )A.锋面雨B.地形雨C.对流雨D.台风雨13.(2017·长沙中考)要素联系综合思维。

[配套K12]2018年中考地理考点复习 第15讲 气温与降水精讲精析

[配套K12]2018年中考地理考点复习 第15讲 气温与降水精讲精析

气温与降水考点1 气温与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含义及观测气温是指大气的_温度__。

人们比较关心一天中的_最高_气温和_最低_气温;气温一般是用温度计测得的。

2.气温的变化一般来说,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日出前后;一年当中,北半球陆地平均气温最高月是7_月,平均气温最低月是1月;海洋上则分别是8月与2月。

而南半球相反。

考点2 气温的分布规律1.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__降低_。

2.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_高_,海洋气温_低_;冬季陆地气温_低_,海洋气温高_。

3.同纬度地区,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_降低__。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_0.6℃考点3 降水的变化及分布1.降水的含义和类型降水指从大气中降落的_雨_、_雪_、冰雹等,降水的主要形式是__降雨__。

2.降水的时间变化同一地区,一年内各月降水量有差别,不同年份降水量也是有差别的,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__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3.降水的空间分布(1)赤道附近降水_多_,两极地区降水_少。

(2)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_少_,东岸降水_多__。

(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_多,内陆地区降水_少__。

考点精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如图中,降水量季节变化属于夏多冬少的是()A.B.C.D.【考点】48: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4O: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解答】解:读图可知,A图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B图的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C图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D图的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2.读某地气温、降水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6到9月降水较多B.该地位于东北平原C.1、2月份该地河流无结冰现象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考点】48: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4S: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解答】解:读图可知,该图示4到9月降水超过100mm,降水较多;故正确.该地最低气温在0°C以上,位于亚热带地区,位于南方地区;故B错误.1、2月份气温在0°C以上,该地河流冬季无结冰现象;故C正确.该地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3.2016年9月杭州成功举办G20峰会,下届峰会将于2017年7月在德国汉堡举办.读汉堡气候统计图(如图)判断,汉堡的气候特点是()A.全年高温多雨B.全年温和湿润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考点】48: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4O: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分析】德国汉堡位于欧洲西部,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解答】解: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从图中气温和降水的分布情况来看,冬季比较温和,夏季比较凉爽,全年降水均匀,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4.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4〜16题14.非洲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A.0℃~10℃之间B.10℃〜20℃之间C.20℃以上 D.0℃以下【考点】4A: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分析】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解答】解:读图可知,非洲3/4的面积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故选:C.15.下列关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大陆气温相同C.南半球自南向北气温没有变化D.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升高【考点】4A: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解答】解: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影响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根据题意.故选:A.16.赤道附近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冰雪覆盖.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考点】4U: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解答】解: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人类活动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因素.赤道附近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受太阳光热多,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纬度高,太阳高度小,受太阳光热少,终年严寒,冰雪覆盖;所以赤道附近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冰雪覆盖的原因是纬度因素.故选:A.5.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4〜16题14.非洲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A.0℃~10℃之间B.10℃〜20℃之间C.20℃以上 D.0℃以下【考点】4A: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分析】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解答】解:读图可知,非洲3/4的面积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因而被称为“热带大陆”;故选:C.15.下列关于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B.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大陆气温相同C.南半球自南向北气温没有变化D.山地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升高【考点】4A: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解答】解: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影响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根据题意.故选:A.16.赤道附近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冰雪覆盖.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考点】4U: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解答】解: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人类活动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因素.赤道附近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受太阳光热多,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纬度高,太阳高度小,受太阳光热少,终年严寒,冰雪覆盖;所以赤道附近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冰雪覆盖的原因是纬度因素.故选:A.二.填空题(共4小题)6.读世界地图、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甲乙丙丁四图中,乙图符合世界地图中A地的气候特征,其特征为:全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全年降水量较大.(2)字母A、C、D所在地同属一个大洲,该大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3)字母B所在国农业生产的两大特点是农业地区专门化、农业生产专门化.字母C所在国从D地区进口的工业原料主要是石油,其运输船舶在赤道附近经过马来半岛西南端马六甲海峡,该海峡被称为C国的海上生命线.【考点】48: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33: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4O: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71: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领土由本土和两个海外州组成;美国是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美国的农业非常发达,机械化程度很高,农业实现地区专门化和生产专门化.西亚石油资源丰富,石油资源储存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主要输往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和地区.【解答】解:读图可知,(1)A地位于南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全年降水量较大.(2)字母A、C、D所在地同属一个大洲,该大洲是亚洲,其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3)字母B所在国家是美国,该国家农业地区专门化、农业生产专门化;农业专门化的好处是:既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并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又便于实现机械化、专业化,以及农场的规模化经营,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字母C所在国家是日本,该国家从D西亚地区进口石油,其运输船舶在赤道附近经过马来半岛西南端马六甲海峡,该海峡被称为C国的“海上生命线”.故答案为:(1)乙;全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全年降水量较大;(2)高原、山地;(3)农业地区专门化、农业生产专门化;石油;马六甲.7.同纬度地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考点】4U: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的分布、地表的起伏、人类活动等.【解答】解:在山地,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故答案为:0.6℃.8.读下面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1)三个城市最高气温均出现在7 月,它代表我国的夏季;三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北京,最小的是广州.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大.(2)三个城市中降水量最大的是广州,最小的是北京.(3)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气温年较差自南往北逐渐增大,降水量自南往北逐渐减少.【考点】48: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4O: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分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南北温差大,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全国普遍高温.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气温年较差自南往北逐渐增大,降水量自南往北逐渐减少.【解答】解:(1)三个城市最高气温均出现在7月,它代表我国的夏季;三个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北京,最小的是广州.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大.(2)三个城市中降水量最大的是广州,最小的是北京.(3)从以上分析可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气温年较差自南往北逐渐增大,降水量自南往北逐渐减少.故答案为:(1)7;夏;北京;广州;高温;大;(2)广州;北京;(3)增大;减小.9.图是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读图回答问题.(1)气候主要通过气温和降水反映其特点.(2)图A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其特点是终年温和湿润.(3)气候A多分布于中纬地区的大陆西(填“东”或“西”)岸,适宜发展畜牧业(填“种植业”或“畜牧业”).(4)B地最高气温在7 月,最低气温在 1 月,判断B地位于北(南、北)半球,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5)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和地形等.图中影响气候B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考点】48: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4O: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分析】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解答】解:(1)气温与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因此气候主要通过气温和降水反映其特点;(2)从图上可以看出:A地气温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温和,降水特点是一年内降水均匀,故可判定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特点是终年温和湿润;(3)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地区的大陆西岸,适宜发展畜牧业;(4)读图可知,B地的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故可判断,B地位于北半球,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温带季风气候;(5)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是由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的巨大海陆差异,形成显著的季风气候,故影响气候B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故答案为:(1)气温;降水;(2)温带海洋性;终年温和湿润;(3)西;畜牧业;(4)7;1;北;温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5)海陆位置.三.解答题(共9小题)10.如图为“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信息,将下表中缺少的数据补充完整.(2)读图,该地最热月出现在7 月,由此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南、北)半球.(3)降水最多的三个月是7、8、9 月,降水分配不均匀,年内降水变化大.【考点】48: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4O: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解答】解:(1)该图1月气温为﹣10°C,7月降水量为200mm.(2)读图,该地最热月出现在7月,由此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3)该图7、8、9月降水超过100mm,是降水最多的三个月,这里降水分配不均匀,年内降水变化大.故答案为:(1)(2)7;北;(3)7、8、9.11.现代地理学家多依据地形、气候等要素划分中国的地理单元,而古人则喜欢从文化相似性着手,辅之于山川,划分出许多充满历史文化韵味的地理区域,如江南、塞北等.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的区域有① B 个,下列属于南方地区的是② B①A.4 B.3 C.2 D.1②A.西域河西 B.巴蜀岭南 C.塞北关中 D.中原岭南(2)中原地区降水量大致在③ C ,反映江南地区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是④ D③A.50mm~200mm B.200mm~400mm C.400mm~800mm D.800mm~1600mm(3)农业以冰雪融水作为水源的区域是⑤ D ;关中的种植业属于⑥ A ;巴蜀的种植业属于⑦ B ;属于黄土地的是⑧ C⑤A.西域和巴蜀 B.河西和关中 C.塞北和关中 D.西域和河西⑥A.早作农业 B.水田农业 C.灌溉农业 D.河谷农业⑦A.早作农业 B.水田农业 C.灌溉农业 D.河谷农业⑧A.塞北和西域 B.关中和河西 C.关中和中原 D.塞北和中原(4)巴蜀主要对应⑨ B ;关中和巴蜀的分界线大致是⑩ A⑨A.甘肃和宁夏 B.重庆和四川 C.湖北和湖南 D.贵州和广西⑩A.秦岭 B.昆仑山 C.太行山 D.巫山(5)巴蜀地区拥有⑪ B 水利工程,使得成都平原有着“天府之国”的美称;西城古老的⑫ C 引水工程依然在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气东输一期和二期工程的终点位于图中的⑬ C 地区⑪A.三峡 B.都江堰 C.坎儿井 D.葛洲坝⑫A.三峡 B.都江堰 C.坎儿井 D.葛洲坝⑬A.中原和江南 B.关中和巴蜀 C.江南和岭南 D.巴蜀和岭南.【考点】48: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4O: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K4: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与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气候复杂多样,各区域之间气候差别很大,应因地制宜,发展适应环境的农业生产方式.【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中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的区域有中原、江南、岭南三个,故选项B符合题意;巴蜀和岭南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南方地区,故选项B符合题意(2)中原地区处于半湿润地区,降水量大致在400mm~800mm,故选项C符合题意;江南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与D图气候特点相吻合,因此反映江南地区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是④中的D图.(3)西域和河西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农业以冰雪融水作为水源,故⑤中的D符合题意;关中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这里降水较少,以旱作为主,故⑥中的A符合题意;巴蜀位于南方地区,水热条件良好,种植业以水田为主,属于⑦中的B;关中和中原属于黄土地,属于⑧中的C.(4)重庆和四川属于巴蜀之地,因此巴蜀主要对应⑨中的B;关中和巴蜀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是⑩中的A.(5)巴蜀地区拥有都江堰水利工程,属于⑪中的B;使得成都平原有着“天府之国”的美称;西城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有古老的坎儿井水利工程引水灌溉,属于⑫中的C;西气东输一期和二期工程的终点位于图中的江南和南岭,属于⑬中的C地区.故答案为:(1)B;B;(2)C;D;(3)D;A;B;C;(4)B;A;(5)B;C;C.12.图为某岛地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l)该岛地处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热带.(2)甲地气候类型的名称是热带雨林气候.(3)甲、乙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大是甲,主要原因是甲地地处盛行风的迎风地带,降水较多.(4)该岛东、西两侧耕地面积较大的是西侧,判断理由是西侧地形较平坦,灌溉水源充足.【考点】48: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1F: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4O: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分析】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海面上,为仅次于格陵兰、新几内亚(也称伊里安)和加里曼丹的世界第四大岛屿,隔莫桑比克海峡与非洲大陆相望.【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图示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l)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 以东为西半球.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由此可判定,该岛地处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热带.(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气候类型的名称是热带雨林气候,其特点是全年高温多雨.(3)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大是甲地,主要原因是甲地地处盛行风的迎风地带,降水较多.(4)从图中可以看出,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耕地面积较大的是西侧,原因是西侧地形较平坦,灌溉水源充足.故答案为:(1)东;热;(2)热带雨林气候;(3)甲;甲地地处盛行风的迎风地带,降水较多;(4)西;西侧地形较平坦,灌溉水源充足.13.下表为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气温统计数据”,读表完成下列问题.(1)依据表中数据将如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图补充完整.(2)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43.4 ℃.(3)依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该地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夏季高温,冬季寒冷.【考点】4K: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分析】气温曲线图是反应一年中气温变化的资料图,绘制气温曲线图时,先将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一条曲线,即气温年变化曲线.【解答】解:读图可知,(1)将资料中各月的月平均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一条曲线,即气温年变化曲线.(2)该地的最低月平均气温为﹣20.1°C,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3.3°C,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23.3°C﹣(﹣20.1°C)=43.4℃.(3)依据表中数据得知,该地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故答案为:(1)如图:(2)43.4;(3)夏季高温,冬季寒冷.14.要素联系综合思维.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读图,回答问题.(1)观察北半球气温分布图,气温纬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2)A处气温数值可能为小于0℃(“大于0℃”或者“小于0℃”),其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3)某地气候资料图最可能为图示①②③④中的①处,该气候区植物叶片小且表面有“蜡质层”,其作用是减少水分的蒸发.【考点】4S: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分析】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解答】解:(1)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是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2)A处是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该处气温数值可能为小于0℃,其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3)图中①处属于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该气候区植物叶片小且表面有“蜡质层”,其作用是减少水分的蒸发故答案为:(1)逐渐降低;(2)小于0℃;地形地势;(3)①;减少水分的蒸发.15.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构成气候最主要的两大要素是气温和降水.(2)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A 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B 地.(3)A地7月份气温最高,此时降水的特点是最少,1月份气温最低,此时降水的特点是较多.(4)B地全年气温特点是高温,全年降水特点是多雨.【考点】48: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4O: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解答】解:(1)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2)分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A、B两地中,A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B地终年高温多雨;因此可判断,气温年较差大的是A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B地.(3)A地7月份气温最高,此时降水最少,1月份气温最低,但降水较多.(4)由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B地全年气温特点是高温,全年降水特点是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故答案为:(1)气温;降水;(2)A;B;(3)最少;较多;(4)高温;多雨.16.读广州和哈尔滨两城市的气温变化图,回答:。

2018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第四章天气与气候课时一天气气温与降水教材知识梳理课件

2018中考地理总复习七上第四章天气与气候课时一天气气温与降水教材知识梳理课件

备考实战演练 1.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①燃烧矿物燃料放出大量二氧化碳②使用太阳能、风能等
新能源放出大量二氧化碳③植被破坏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
减少④水污染导致二氧化碳猛增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全球气候变 暖是由于人们焚烧矿物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产生 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且植被破坏,导致吸收二氧 化碳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这些温室气体对地 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 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气候变暖。
(1)气温的日变化
14
日出
(2)气温的年变化
8 1
2 8
仅供学习交流!
3. 气温的差异 稀疏 的区域,气温 (1)等温线图的判读:等温线⑩_____ 密集 的区域,气温差别大。 差别小;等温线 11_____
(2)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12 减
13
0.6
14 海陆
15 地形
考点 3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1. 降水量的测定:人们把某时段储水瓶中收集到的雨
水或雪水倒入量杯中,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数(单
位:mm),就是该时段的①_______ 降水量 。
2. 降水的季节变化 降水量柱状图 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 (1)表示:常用②_____________ 降水的季节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等温线的判读。越往南温度越 低,说明该地区位于南半球。7月为南半球冬季,陆地 气温比海洋低,图中甲地温度低于乙地,故甲地为陆 地。
考向2 影响气温的因素
(2017百色)潇潇爬了一座山,出发时用温度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中考地理专题复习5
气温和降水
1.(2017·中考)“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现象中描述天气的是( ) A.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B.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C.昨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D.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2017·中考)2017年4月4日是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祭奠活动日。

小强一家清明节期间回蓟州区老家扫墓踏青。

据此回答2~3题。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能准确反映该诗句天气状况的符号是( )
3.小强一家扫墓祭奠最文明环保的方式是( )
A.燃放大量烟火爆竹
B.点烟酒摆放食品
C.焚烧大量纸钱祭奠
D.摆放适量鲜花缅怀
4.(2017·中考)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西风4级的是( )
5.(2016·中考)如图是某地气候统计图,由图可知该地所处的半球位置和五带位置分别是( )
A.北半球、北温带
B.南半球、南温带
C.北半球、热带
D.南半球、南寒带
(2017·中考)下图为四个不同纬度地点一年中的气温变化曲线,读图完成6~7题。

6.四地中气候最寒冷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造成四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8.(2017·呼和浩特中考)读“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图中a、b、c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且甲、乙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则此时正值( )
A.旧金山气候温和多雨
B.我国东部盛行东南季风
C.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速度最快的时期
9.(2017·龙东中考)被称为世界“雨极”的是( )
A.火烧寮B.托克逊
C.阿塔卡马D.乞拉朋齐
(2017·桐城中考)下图表示我国某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 )
A.25℃ B.-6℃ C.19℃ D.31℃
11.该市降水集中于( )
A.3~5月B.6~8月
C.9~11月D.12月~次年2月
12.(2017·中考)表示的降水类型是( )
A.锋面雨B.地形雨
C.对流雨D.台风雨
13.(2017·中考)要素联系综合思维。

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读图,回答问题。

(1)观察北半球气温分布图,气温纬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____________。

(2)A处气温数值可能为____________(“大于0℃”或者“小于0℃”),其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3)某地气候资料图最可能为图示①②③④中的______处,该气候区植物叶片小且表面有“蜡质层”,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17·中考)下表为北半球“某地多年月平均气温统计数据”,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表中数据将下图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图补充完整。

(2)该地的气温年较差为____________ ℃。

(3)依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该地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原创)2017年6月7日至9日,全国各地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

高考期间全国多阵雨,西南地区降雨较强,考生要警惕强降雨及强对流天气对出行赶考的影响;受雨水影响,全国无大围高温,但江南一带仍比较闷热,需注意防暑降温。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图1中英语听力恐有雷声扰的省份可能出现的天气是( )
A.晴天B.多云
C.雷阵雨D.沙尘暴
2.据图2所示容,可判断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大约出现在( )
A.日出前后B.正午12点
C.午后2点D.半夜12点
3.(2018·预测)地图上常用“→”表示风向。

“”表示的风向是
( ) A.西南风B.东北风
C.西北风D.东南风
4.(2017·中考)空气质量指数是衡量区域空气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下列行为不利于空气质量提高的是( )
A.普及城市公共自行车
B.禁止焚烧田地作物秸秆
C.对建筑工地洒水降尘
D.鼓励购买使用私家车
(2018·预测)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5~6题。

5.从全球围看,1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C.从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6.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1月平均气温( )
A.海洋高于陆地B.陆地高于海洋
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
7.(2018·预测)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是( )
①赤道地区降水多②两极地区降水少
③回归线附近降水都少④沿海地区降水都多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2018·原创)某年,我国某市一所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观测了6月全部的降水过程并记录在下表。

该市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60毫米,该年降水量约为320毫米。

据表完成8~9题。

降水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
降水日期5日23日28日
降水量(mm) 10 8 16
8.该地6
A.34 mm B.24 mm
C.36 mm D.360 mm
9.根据降水量判断,该年当地可能出现的灾害是( )
A.洪涝B.地震C.滑坡D.干旱
10.(2018·预测)下列中加点的地区,降水丰富的是( )
A.①⑤ B.③④ C.②⑥D.①②
11.(2017·中考)2017年是全面实施外环线以区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第二年。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所示时段,市整体空气质量达到______等级,空气质量相对更好的是______________区域。

外环线、外区域PM2.5小时浓度的最大差值出现在______时。

(2)从图2看,1月28日凌晨1时空气质量未达到优等级的区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除了能有效控制PM2.5浓度外,还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7·中考)下图为某岛地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岛地处东、西半球中的______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__带。

(2)甲地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大是___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岛东、西两侧耕地面积较大的是______侧,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